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2024-05-18

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精选14篇)

篇1: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春季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为了迎接田径运动会,能在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我系特别制定了以下训练计划,期间必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负责部门:生物工程系学生会体育部

训练地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体育场

训练项目:

田径类项目:100米 200米 400米 800米 1500米 3000米(男子)跳远 铅球 4X100米接力 三级跳远(男子)

四.运动员训练:

1.800米1500米3000米运动员训练方案:

每星期一、三、五进行采用长跑的方式进行体能训练,时间:6:30起点:西校区大门口路线:西校区大门口出发沿公路向上过十字路口路过西农北校区门口在沿原路返回。期间星期一、三跑一个来回,星期五跑两个来回。

2.100米200米400米运动员训练方案:

蹲踞式起跑练习: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

跑:掌握跑的正确动作要领和发展素质速度

手段: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摆臂练习。

训练时间:每个周末。训练地点:西校区操场。速度练习:结合途中跑技术教学进行30~ 60米 行进间跑,结合改进技术进行

40~ 80米 反复跑、结合改进步幅进行

30~ 60米 计时跑

100米200米400米计时跑

3.跳远跳高铅球等田赛训练方案:

训练时间:每周末。训练地点:西校区操场

跳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跳跃能力练习:30米多级蛙跳,30米多级跨跳,蹲跳台阶(20级台阶以上),每天做3组以上。协调性练习:跳绳(5组1分钟跳绳)

篇2: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活动时间:11月5号 活动地点:南徐学院网球场

活动规则:(1)人数:一个队伍6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3人。

(2)男女俩人一组对垫,距离3米,在一分钟内完成,活动需要:桌椅、横幅和“垫排球检录处”的展板 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球,但是不允许传球。记录累计个数为成绩,全队总次数多者获胜,如遇总次数相等,以单组次数多的队伍获胜,如再相等,以单组次数次多的队伍获胜,以此类推。如始终相等,加赛1组,如再相等,一次一组,直至决出胜负。

篇3: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开展SRTP的社会意义

将研究性学习纳入高校本科生培养计划, 可以提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产生具有一定学术和社会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初步建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评价制度。成立本科生科研基地暨本科生科研基地立项并设立学生科技专项经费, 可以进一步规范本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管理并资助本科学生课外科学研究和创新科研项目。此外, 积极拓宽资金渠道, 广泛争取社会捐助, 可使学生科技专项经费逐年增长。

开展SRTP的对策

1. 让本科生推进“教学和科研互动”工作

学校应该要求每位教授、副教授均有自行设计或参加的本科创新教育的课题和项目, 主要吸收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学生参加;各院系也将组织教授提出适合本科学生创新教育的课题,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鼓励二、三年级学生通过两种途径参与科研, 一种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做科研创新开放实验。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 包括研究型项目、创造性设计工作以及公共服务性项目。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经指导教师认可, 可获得创新学分, 通过这样的锻炼使部分学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专业课学习和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以适应现代化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这一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设计项目、制订项目可行性计划、预算经费使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和论文、结项答辩等, 了解熟悉科研的基本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探究精神, 最终为体现科技创新成果, 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依托高校优势, 开发特色项目

高等院校应以校内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各学科的科研机构、工程基地为依托, 将创新教育融入科研训练。各系院应提供2套~3套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开放, 包括配套的教案或实验指导书。在各研究所、实验室申报的基础上, 学校将根据对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申请者研究力量和基础、学生的覆盖面和受益面、预期成果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立项的方式建设校级“教学与科研互动示范基地”、若干个院级“教学与科研试点基地”, 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对策

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任选学分、实施优秀科技社团示范活动支持制度、对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学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十大政策, 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全面推动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开展, 并及时将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学校重点资助学生进行前沿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科研项目的研究。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初审、研究进度及经费管理由各院、系、部负责, 各院、系、部应当为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研究提供各种物质条件, 并指派教师予以指导。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专项拨款, 基金重点支持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外学术科技项目, 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由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负责并与团委共同管理。基层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由各院、系、部主管科研工作的主任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

4. 加强对体育院校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较完备的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既能就某些特定选题进行研究, 又能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就对今后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管理中可以采用研究生与本科班级结对任本科生科研助理的方式来实行对本科生科研助理的管理。在科研资料查阅的方法、科研小论文、读书报告、毕业论文、课题申报、专业学习、考研等方面对本科生进行具体指导。此外, 在开放性实验设计、数学建模、科研课题等方面, 研究生与本科生也打破“井水不犯河水”的固有思维界限, 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另外, 应加强院系间、导师间的沟通交流工作, 同时加强学生间的学术交流, 使更多的学生可分享他们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赵永东.发达国家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及其特色[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5 (7) :20~23.

[2]张树平.科学实践对增强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 :14~17.

[4]严冰.免疫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4) :82~84.

[5]刘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J].复旦教育论坛, 2004 (6) :36~40.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类型与个性结构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3) :27.

[7]孙天明.体育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3 (5) :76~78.

篇4: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关键词:课时训练;高山滑雪;结构;任务

课时训练计划是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单位。每年训练计划和小周期训练计划,教师要通过每次训练课去组织实施。训练课一般分为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比赛)课和恢复训练课。国家高水平的课时训练计划都要将心理训练和人格修炼寓于这五种课型之中。

一、课时训练计划的任务

一次训练课的任务有单一的,也有多方面的。一般训练课确定二至三个任务为宜,其中改进完善专项技术和提高运动素质这两项任务是常有的。因为当代运动训练把改进技术和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的训练已贯穿到全年训练之中,并且比例也是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两者的比例要求较高。其次,要综合训练的内容和要求,把提高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放入训练任务中,培养现代智体型运动员,有针对性地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每次训练课去学会做人、做事。训练育人问题,是我国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每次训练课中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是实实在在地贯彻“育人夺标”的竞技思想的关键。

二、训练课的内容与顺序

1.训练内容。一次课的训练内容既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采用综合训练课训练,少儿比成年多,初学者比优秀运动员多,准备区比竞赛期多。单一的训练课在准备期的训练中安排得较少。但有时还必须安排一些发展专项素质的训练内容,并且将这些内容安排在运动量较大的单一的训练课中,例如,多专项的力量训练课和一般耐力训练课等。在比赛区的训练中,由于训练课的目标集中,时间短,负荷小,所以,单一训练课的比例较大。其次,现代运动训练根据专项比赛的要求,十分重视结合常规训练内容,穿插安排培养运动员心理素质和合群素质的教育内容。再者,目前综合性的一次训练课已越来越受重视,其作用要优于单一的内容的训练课。

2.训练顺序。在一次训练课中,一般要求运动员在精力充沛、体力好的情况下所完成的训练内容必须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进行。例如,发展绝对速度或改进专项技术的训练应放在训练课的前面;如果是在略有疲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完成的训练内容,可放在训练课的后半部分进行。目前有些训练安排为了结合比赛的实际,也有打破上述常规的。

由于我们的同学对雪的认识程度不同,所以我们的整个训练计划不能单一式进行。比如说有的刚刚接触这项运动的队员,我们通过制订相应的训练模式主要加强他们的体能训练和技术模仿训练,从而给队员打下良好的底子。但是对于有过上雪经历的队员主要加强技术动作模仿,纠正不规范动作和加强体能训练,这样使学生的技能和素质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训练课的基本结构

一次训练课与传统教育课的结构相似,一般都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构成。

1.准备部分。①主要任务。准备运动的首要任务是为运动员进入训练的基本部分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其次是防止运动外伤,再次是也可以适当完成一些改进简单技术和提高一般体能的训练任务,但这不是主要的训练任务。如果重视后者的训练安排,会使准备部分的内容更加新颖并且富有实效。②时间的安排。少儿训练的准备活动一般在20分钟左右;高水平运动员或年龄大的运动员,准备活动的时间相对较长,具体时间因人因项而异。③内容安排。准备活动一般是15~30分钟热身跑,然后,做一些上、下肢伸展练习,再做一些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或者安排一些改进简单技术和强度不大的体能训练,以替代过去单一的热身准备活动。

2.基本部分。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次训练课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时间一般在80分钟左右。一般技术复杂的一些运动项目的训练可略长一些。负荷特点是一次课可以出现一次或几次负荷高峰的运动负荷曲线。

3.结束部分。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疲劳,为下一次训练做好准备。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心理恢复的措施十分重要,过去被人们忽视,目前已引起高度重视。

四、课时训练计划的格式

作为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不仅要注明训练内容、训练的数量和强度等,而且还要注明恢复手段、心理训练手段和育人措施,使训练过程真正能依据运动训练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有针对性地挖掘运动员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种属性的潜力,从而使其训练更为系统,更为精密。

五、安排课时训练计划注意的问题

1.重视综合课。一次课的训练内容不能过于集中地刺激机体的某一个部分,要重点突出某一方面的训练,并兼顾技术和技术训练或其他训练,以产生综合效益。

2.重视整体部局。设计一次课的训练计划,决不能就一次课论一次课,要站在全年训练计划的高度上,研究设计全年,设计“整体中的个体”的训练计划。整体训练计划安排要做到小周期(3~4天一个小周期)、短节奏(周训练计划)、多课次(日训练计划)、高质量、快恢复。

3.重视育人和心理训练。过去,人们把育人和心理训练视为“虚伪”,现代运动训练要求必须将育人和心理训练视为“实体”来抓,并将有关心理训练的手段和方法都列入训练计划当中,进行反复实践。

4.高度对待,灵活控制。制定订和执行运动训练计划,要依据运动员的身体和身心的变化情况及时给予调控。

总之,课时训练计划是教练员不可缺少的训练计划的重中之重,必须科学制订,认真实施,才能取得实效。以上是很粗浅的构想,愿意与广大同仁一起研究,为把我国滑雪运动推向新高峰而努力,相信我们滑雪运动的明天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刘爱杰.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张红玉.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卢卓.中国与加拿大短距离速滑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篇5:县田径运动会训练计划

2012年下学期

为了迎接区市县径运动会,能在运动会上取得较的好成绩,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训练计划:

一、计划目标、任务

1、迎接区市田径运动会,促使我队运动员顽强拼搏,以更高的运动技能迎接比赛,争取能拿到好的成绩。

2、做好新队员的选材,吸收新的队员,做好队伍的衔接工作。

3、全面发展队员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队员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队员名单 兵乓球:

男:戴辉、刘传、叶广洪、田健华、吉彬 女:田慧敏、钟爱萍、杨东霞、黄洁、钟宁 羽毛球:

男:戴诗军、钟健明、吉彬、田健华、戴辉 女:钟燕玲、田莉梅、钟宁、黄洁、杨东霞 田径:

男:戴辉、刘传、赖辉海、田健华、卢东海、田佳欢、李启贤、张刘 女:王云、钟春梅、田莉梅、田俊、曾慧玲、田瑞梅、刘小珍、钟爱萍

三、训练计划

1、训练目标:(1)、增强队员身体素质,全面恢复体能;(2)、通过训练提高队员运动技术、技能,使能在比赛中达到最好成绩。

2、训练重点:

重点抓住短跑、中长跑、投掷项目的训练,以争取能在区市运动会中获得好成绩。

3、训练时间:

2012年9月10日至2012年10月31日;早练:6:30至7:30; 下午:4:20至5:20。

4、各项目指导教师

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胡冲、曾友祥

5、具体训练计划:

(一)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挑好有潜力的苗子,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性、弹跳等等素质。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心理准备方面,这一时期沉着冷静很重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要求:

1、队员准时出席训练,训练要认真刻苦:

2、队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之间要有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为学校争荣誉的思想。

(二)、比赛准备期(强化训练阶段)

作为专项的准备阶段,以一般性身体训练为基础,提高专项性身体素质。以速度、技术为中心,增加技术训练。运动负荷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作为心理准备,有意识避免因准备期的负荷反作用所起的过度疲劳,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渐有针对性地实一些相对于比赛而言的心理演示。定期检测队员的运动成绩,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要求:

1、队员掌握从事项目的运动技术和技能;

2、队员运动后要进行积极的放松练习,增强营养的补充;

3、防止运动伤害的发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比赛期(保持、调整阶段)

调整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并通过训练,使之保持下去。在这一时期要想实现预期成果的条件,是逐渐增大训强度、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及合适的比赛次数。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地发挥竞技能力,因此要提高比赛的发挥能力。要消除不稳定因素,缓解疲劳状态,具有强烈的自信和求胜欲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气馁。

上犹梅水中心小学

篇6:2014年春季运动会训练计划

周一:早上:准备活动,慢跑六圈,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60米加速跑3组,400米跑2组。课间操:一份钟跳绳3次、两分钟跳绳3次

下午:慢跑六圈,准备活动,田赛专项练习

跳垫子+加速跑6组,200米跑6组

周二:早上:准备活动,慢跑六圈

原地高抬腿3组高抬腿+加速跑6组

60米单腿跳5组(返回换腿)

课间操:仰卧起坐3组,每组20,俯卧撑3组每组20.下午:慢跑,准备活动

小力量练习,跳楼梯台阶男生15次,女生12次原地蹲跳起5组一组10次

周三:上午:慢跑,准备活动,耐力跑12分钟跑15圈

课间操:一份钟跳绳3次、两分钟跳绳3次

下午:400米跑8组

周四:上午:慢跑,准备活动,跑的专门性练习

200+400+600+400+200

课间操:仰卧起坐3组,每组20,俯卧撑3组每组20.下午:慢跑,准备活动,跑的专门性练习

200米跑10组

周五:上午:慢跑,准备活动,跑的专门性练习

变速跑15圈

课间操:一份钟跳绳3次、蹲起跳3组,每组20次

下午:慢跑准备活动

200+400+600+400+200间隔两分钟

篇7:运动训练计划

一、抓好乒乓球队的梯队建设:

由于市里的乒乓球比赛的运动员向低龄化发展,那么我们的运动员选拔对象也要趋向于中低年级的学生,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梯队,训练过程中大队员照顾带动小队员,以致我们每一届乒乓球比赛都取得好成绩。

二、抓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在今后的训练中,我们一方面要认真把握“训练和思想结合的原则”,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经常和运动员家长、班主任及 任课 老师联系、沟通,从而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发生,从而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业余训练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上培养运动员的技术和技能。

三、训练要求:

1、保证训练时间、保证训练内容、保证训练器材和场地。

2、学生训练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爱好与兴趣。

3、训练要有持久性和合理性。

4、有事须向老师请假,不能擅自离开岗位。

四、主要活动措施:

1、坚持面向全体队员严格组织纪律,加强训练管理。

2、加强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进一步熟悉球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比赛,在比赛中不断巩固技战术,提高运动成绩。

五、具体训练要求与内容:

准备期:

1、召开动员会、找运动员。

2、召开全体队员会议,制定训练纪律。

3、准备所需器材。

第一阶段:恢复性训练阶段,以乒乓球球性训练为主

1、教师陪练,学生反手推挡。

2、教师陪练,学生正手攻球。

第二阶段:巩固基本功球性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学生的相互推挡及正手攻球。

2、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球性练习,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第三阶段:专项技术,发球和接发球练习

1、主要讲解发球的.技术动作。

2、发球包括上旋、下旋、侧旋、以及奔球。

3、接发球的站位正确,注意力集中。

第四阶段:比赛前训练为主

1、由教练陪练打比赛。

2、学生队内的比赛,可以和去年的男队队员比赛,以提高比赛成绩。

3、训练学生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

具体训练内容:

1、球性练习:

(1)正反手的向上颠球。

(2)正手攻球。

(3)反手推挡。

(4)对攻。

2、发球和接发球:

(1)发侧旋球。

(2)发下旋球。

(3)发奔球。

3、赛前训练:

(1)由教师陪打比赛。

(2)队内的教学比赛。

篇8: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当前的运动员训练水平, 探讨科学的训练计划如何才能尽快提升运动员的成绩。

一、科学制定高效的训练控制计划

(一) 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

运动员的训练与成绩提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需要一个系统化程度较高的计划才能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应当制定一个完整的训练计划, 建立起科学的训练目标, 分阶段来完成整个训练计划。

根据目标的进程和各阶段要达到的效果, 可以将训练计划分成年度、季度、月度、周计划等几个不同的阶段, 确保运动员有足够的精力来贯彻这些训练计划。

长时间的训练计划, 例如几年与年度训练计划, 可以适当的将训练安排一些耗时长、长期的训练项目。对于时间跨度较小的训练计划, 例如月度、周计划等, 可以适当细化训练的内容, 并根据运动员自身情况进行灵活地变动, 制定一个有弹性的训练方案。同时完善体育科研保障体系, 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施最佳化控制, 以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和创造最优异运动成绩的过程。

(二) 反馈训练计划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加强训练质量, 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将自己容易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系统性的反馈, 从而最终得到良好的效果。发现问题的过程, 也是运动员建立起对自己更深层次的了解过程。

在这样的训练思维的指导下, 教练员要了解自己执教的运动员, 在开始训练之前就掌握其所有的数据。通过对比运动员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来规划训练内容, 这样的执教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其次, 教练员要制定出有针对性方向性的训练方式, 让运动员接受最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二、训练计划中突出心理训练和心理调控

一名高水平运动员, 生理与心理水平都要十分过硬, 不仅要在身体上超越大部分的竞争对手, 还要在心理上能适应赛场带来的种种压力。所以说, 运动员之间相互的竞争是多样化, 多方面的。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大同小异, 但是对待训练的态度却能大大的提升运动训练效果。

因此, 日常的训练不能忽视对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的强化。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与心理素质水平要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呢?很多教练联系了心理学家, 分析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心理状况因素, 研究并设计出了一套广泛适用的心理暗示法。在大多赛事上都能帮助运动员有效的调节心理, 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

三、“大负荷”运动训练计划

日常训练时提高训练的负荷, 并不是每次训练都要在运动员所能承受的极限负荷之上, 加大训练强度进行提高, 而是要确保负荷被控制在运动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之内, 避免造成运动损伤。

整个训练计划应当系统进行, 保持循序渐进原则, 完成一个训练周期的目标之后再去完成另一个训练阶段任务, 在所能承受范围之内不断地提升负荷, 不断提升运动员自身对高强度负荷的适应能力, 让身体适应更高强度的负荷, 进而提升运动员自身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提升到一定强度的负荷之后, 先维持在该强度下的训练计划不变, 让运动员充分适应该强度, 然后再逐渐提升运动负荷水平, 通过阶梯状训练方式逐步完成整个训练计划周期。然而在高强度的训练之后, 运动员也要重视自身体能与身体状态恢复工作, 在营养摄取环节要跟上训练消耗的节奏, 调节好身体机能的增长与恢复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

四、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

(一) 准备部分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运动能力、恢复能力的现状诊断结果;对诊断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之后, 所建立的适合于本时期跨度训练过程并能够完成的训练目标。

以上两项内容, 不仅是训练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决定训练计划是否具备科学性意义的理论基础, 同时还体现着训练计划的先导性作用。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在制定多年计划、年度计划和阶段计划的时候, 都会考虑到对运员进行现状诊断定一环节, 也都能够提出相应的指标;但在制定周计划和单次计划的时候, 却常常忽视了这两项工作, 常以主观估计来代替客观诊断, 必然会大大增加训练的盲目性。

(二) 指导及实践部分内容

在训练计划的总体概念中, 所谓指导部分的内容, 是指对计划的全局性分布和设置尤其对时间跨度大的训练计划而言, 它的意义与训练目标一样, 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训练阶段的划分、各阶段训练任务的确立、比赛序列的安排等内容。

通过指导部分的工作, 对训练计划进行总体设想, 勾画出训练过程的基本轮廓。然后进一步规划出训练负荷动态变化的基本趋势, 完成对训练过程的整体配置。实践部分主要涉及训练的具体过程, 其内容包括训练过程中具体训练手段的选用和安排、各种训练手段所载负荷量度大小的配置、恢复措施的设计与选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还必须周密地考虑恢复训练措施如何安排, 这是现代系统科学训练理论的基本要求。

五、合理运用运动训练方法

运动员日常训练离不开教练员的指导与帮助, 只有运动员与教练员建立起良好关系, 才能使训练效果更好。同时科研人员要对教练员日常训练目标、训练计划、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透彻分析, 并且了解教练员的执教风格及其执教习惯, 培养训练中与教练员的默契, 建立共同认识, 使教练员了解彼此之间所起到的作用, 从中得到帮助, 更好地组织安排训练工作。训练方法五花八门, 虽然各自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训练了不同方面的身体机能, 但是最终目的都是提升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所以任何训练方法都有一定的意义。教练员需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通过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 实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全面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运动员综合训练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并且需要系统性规划的项目。在完善的训练理论, 先进的训练理念的支持下, 用科学和完善的训练方法, 再加上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默契的配合, 一定能逐步提升田径运动员的体育竞技成绩, 为我国建立体育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冯树勇.中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训练内容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1.

篇9: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关键词】优秀赛艇运动员;非赛季;力量训练;训练计划

1 前言

赛艇运动作为一项对人体生理需求很高的项目,比赛时间较短,要求每桨都保持最大的输出功率,那么力量训练,是否能提高赛艇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是否能提高赛艇比赛2000米成绩,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综合国内最新成果,对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研究,以期找出传统力量训练对赛艇训练的影响。

2 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机能特点

优秀赛艇运动员的特点是腿部肌肉组织I类(慢性)纤维平均百分比。优秀赛艇运动员I类百分比约为70%,而普通人口为40%~50%。此外,甚至在赛艇运动员中,纤维类型成分似乎是一个辨别性变量,成绩越好的赛艇运动员I类成分甚至越高。世界高水平桨手测得的百分比高达85%,其余部分几乎均为IIa纤维,而有些专家研究表明,认为快肌纤维对“爆发性蹬腿”至关重要,在高桨频时,划船用力肌肉的收缩时间足以使慢肌产生最大力。因此,拥有高比例的快肌并不占有优势。相反,有些最优秀的赛艇运动员明显缺少快肌纤维。

美国的著名赛艇的专家哈格曼及其同行的两项研究认为,最大力量与最大赛艇运动能力二者之间的这种分离得到了一项研究的支持,该项研究对一组在非赛季期间,即进行负重训练又进行有氧训练的桨手与另一组只进行有氧训练的桨手作了比较。哈格曼博士从多年的有关研究结果中得出的结论认为:对赛艇而言,辅助性力量训练可能不仅不能提高生理和竞技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似乎很多力量训练会减损这些运动能力。

3 赛艇运动专项特点

在赛艇界,总是强调运动员要身材高大,有力量,有较强的无氧能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大多数获胜的运动员都是身材高大力量型的,这些运动员训练的异常刻苦以获得更大的力量,但是对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来说,这并不是必需的。通常赛艇运动的比赛距离是2000米,根据人数,性别和能力的不同,所需时间5-8分钟不等。实际上更准确地说赛艇是一项力量耐力而不是单纯的力量项目。毋庸置疑,大力量是获得大的推动力和使艇高速前进所必需的。然而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应该考虑的是此项目的运动时间。从生理学角度上看,赛艇比赛所需能量70%是有氧供能,其余30%是无氧供能。因此,在训练中必须给予有氧以及心血管系统训练足够的重视。因为不论一名运动员或是一个艇的运动员身材以及力量多么大,如果缺乏有氧能力的主体也绝不会在比赛中获胜。

4 赛艇运动非专项准备阶段的计划

4.1 训练阶段安排

通常在冬训期间,进行长距离的水上训练,而调整训练也会放在冬训期间完成。由于光线及天气的原因,冬训期间的水上训练通常在测功仪上进行。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的运动强度要低,因为大运动量训练时,负荷强度不可能维持在一个很高水平。目前英国也有趋势效仿德国的模式进行训练,即低强度极大量的训练模式。这是有效提高细胞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而且这种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可以降体脂,这对于轻量级的运动员来说更有利。德国的生理学者在冬训的初期安排了90%以上此种方式的训练,正是由于德国赛艇取得了良好成绩,英国的教练们也开始将重点转移到这种长时间低强度的训练上来。虽然表面上看这些百分比是有些令人产生疑虑的,看上去在冬训期间没有进行多少高质量大强度的训练,但实际与夏训相比此类训练的量并不少。其原因是冬训期间的整个训练量要远远高于夏训比赛期。

任何成功的训练计划必须保证在全年中进行各种强度的训练。此处强调的只是训练重点的变化。低强度的有氧训练要全年进行直到比赛的前一两个星期。这可以使有氧运输系统得到良好的训练。同样的,高强度的重复性训练也要全年进行,从而提高最大摄氧量水平。然而,对于所有的运动项目来说,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要逐步降低运动量,而此时所有的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都已经完成。在比赛期,保持已获得的运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要进行长划训练来保持肌肉的有氧能力,此外有计划的少量大强度训练有助于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4.2 训练周安排

每一周的训练安排要合理,正如上面提到的,具体的安排应根据训练周在整个训练年度中所处的位置。长划训练取决于公里数,而强度训练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高强度长时间(用心率控制)可用于无氧阈训练;桨频稍低于比赛桨频,时间约为20-25分钟。此种训练还可以分割成重复的4个5-6分钟,或3个8分钟,或是2个10分钟。只要在心率控制的范围内,也可以进一步增加桨频。简短的说,强度稍大的训练可以用于提高无氧能力,就像用于改善技术一样。此类训练多在夏训期间进行,但是冬训中也不能忽视。

5 结论

国内外赛艇的力量训练研究表明,非专项准备阶段,进行大力量训练并不能提高运动员的2000m成绩, 研究表明,最大力量卧拉和深蹲与专项比赛成绩之间高度相关(r=0.63;r=0.62),因此,建议赛艇运动员在大力提高有氧耐力的同时应该发展肌肉力量,以此增强运动员在赛艇2000m比赛中的起动速度和冲刺能力。国家队15周的训练则表明,运动员最大力量卧拉与2000 m测功仪成绩的相关系数值为(r=-0.66;r=-0.68;r=-0.62)。这一结果证明了运动员最大力量卧拉成绩与2000m测功仪成绩高度相关,但同时也说明,在15周的训练中,虽然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卧拉成绩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运动员最大力量卧拉对运动员2000m测功仪成绩水平提高的贡献率却没有显著性变化。

不难发现,许多赛艇运动员进行周期重复性的力量训练,其目标首先是增加力量,但是在实际训练中常常是重复次数多,很少或是没有恢复时间。有人认为,这是训练力量耐力,但提高力量耐力的最好方法是进行水上大力量划训练。其次,回想一下,二十年前这些传统的循环训练法是当由于光线及天气的原因不能进行水上训练,循环训练只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性训练,因为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心率。可是现在测功仪的普遍使用,以往习惯使用的循环训练法的价值就降低了。那么整个训练阶段是否不需要力量训练?研究认为,赛艇作为一种水上项目,队员必需保持赛艇在水上的平稳、平衡,并且还要保持在划桨时,自己身体的平衡,因此,力量训练也必须贯穿于整个年度的训练周期,很自然的,用于水上动作的肌肉需要充分训练,还有用于维持体位的肌肉,它们在水上动作中不能得到足够的训练,也需要额外训练以保证其平衡发展。

也许现在应该是赛艇教练员重新审视他们的训练计划的时候了,通过专门有效的训练,在21世纪可以使赛艇训练进入一个全新的训练阶段。

篇10: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首先是训练目标:以上届运动会成绩为参考,争取让运动员达到该指标或以上。

400米训练计划

速度训练:30米、60米各3次,100米4次(记时间)耐力训练。(200米+300米+400米)一组 记时间

力量素质训练。俯卧撑20个*4组 仰卧起坐30个*4组(女生只要仰卧起坐)蛙跳30米*3(男女都要)调整 放放松 慢跑一下

专项练习。400米*3组 间歇10分钟 记时间 每星期测试400米2-3次(正式形式)

长距离有氧练习。10分钟慢跑 不能停,不能间歇。

800米训练计划

一:改善跑的技术,提高跑的能力,以专项耐力为主。800米跑的主要技术特征为身体放松、重心平稳、摆动自然省力。

(一)100米×3组+200米×3组

(二)(100米+200米+300米+400米+500米+400米+300米+200米+100米)×1组(三)400米×2组 800米×1组 1000米×1组

以上方法可根据考生的水平,酌情加减。

二、培养战术意识,提高实战技能。

800米跑的战术非常重要,许多由于战术安排不当,或者跑了600米就跑不动了,或者跑完800米还余有体力,这些都使自己的800米成绩受到影响。因此,考前制定好的战术十分重要。战术包括:起跑后占据有利位置;领跑还是跟跑;第1圈400米的速度;最后发力冲刺的实力。战术制定后,应根据战术要求反复进行训练,使考生对800米跑的速度、节奏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形成较好的控制能力。第一个400米控制在1分10秒左右(女1分25秒),1000米成绩一般3分05秒左右(女3分30秒左右)。

篇11:足球运动员训练计划

足球运动体能特征

1.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体能的基本表现形式

(1)活动距离.距离长,强度大.现代足球运动,运动员活动距离为9000~14000米.

(2)活动方式.包括走、慢跑、快跑,后两者的比例随着项目的发展而逐渐增加。我国足球科研人员对甲级联赛调查,跑动方式以5~15米冲刺跑居多。

(3)比赛时段的体能分配。

(4)足球比赛心率范围。20xx年昆明甲级队春训我国男子足球队8场比赛的统计,180次以上心率占比赛时间11.3%,150次以上占70.4%,平均156.9次。

2.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主要供能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比较认可有氧和非乳酸无氧供能,而对糖酵解供能则没有特殊要求。(赛后血乳酸值仅为4~8MM)英国里利.托马斯等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每90秒内约有15米的冲刺跑,非乳酸无氧供能起重要作用。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力量素质

(1)发展颈部、上肢、肩背力量的练习

A.两手扶头,在颈部转动时给予抵抗力。

B.俯卧撑。(可以双手撑在健身球上做)

C.引体向上。

D 卧推(水平、上斜、下斜;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E哑铃/杠铃弯举

F俯立哑铃臂屈伸(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G 杠铃俯立划船(单臂哑铃划船)

H俯立飞鸟

I 坐在健身球上做杠铃颈后推举(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J对坐,两腿分开,互抛实心球(先离心后向心)

(2)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

A.仰卧起坐(加转体)、仰卧举腿(斜板)

B.侧卧体侧屈、侧卧双腿上举、俯卧做体后屈(同时可抬腿)

C.跳起空中转体、收腹头顶球

D 展腹跳

E 肩负杠铃体前屈、转体

(3)发展腿部力量练习

A 各种跳跃练习。立定跳、多级跳、蛙跳、助跑跳、肩负杠铃连续上跳、跨步跳、跳深

B 肩负杠铃提踵、半蹲

C 快速摆动大、小腿,可绑沙袋,也可采用橡皮筋增加阻力

D 远距传球、射门练习

E 骑人提踵

F 杠铃剪蹲(步子跨大些:主要锻炼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步子跨得小些:主要集中锻炼股四头肌)

G 悬垂举腿

2.速度素质

包括: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

(1)各种姿势的起跑(10~30米)

(2)在快速跑或快速运球中,听、看信号,做急停、转身、变向、跳跃、翻滚等动作。

(3)利用快速小步跑、高抬腿跑、顺风跑、下坡跑、牵引跑等练习,突破速度障碍。

(4)全速运球跑、变速变向运球跑

(5)绕杆跑、运球绕杆

(6)利用简单的战术配合练习速度。

3.耐力素质

(1)有氧耐力训练

A 3000米、5000米、8000米等不同距离跑。

B 定时跑。如12分钟跑

C 穿足球鞋长距跑

D 100~200米间歇跑,400~800变速跑

(2)无氧耐力

A 30~60米重复多次冲刺跑

B 100~400米高强度反复跑

C 各种短距追逐跑

D 进行各种短距的折返跑

E 往返冲刺传球

F 规定时间做不同人数抢传练习

4.灵敏协调素质

A 交叉步前进或后退练习,侧向移动练习。

B 各种跑。快速后退跑、转身跑、快速跑动中看手势变向。

C 各种翻滚与起动跑。

D 听掌声、哨声起动跑。

E 两人冲撞躲闪。

F多种动作过障碍。

5.柔韧素质

A 颈前屈、侧屈、后屈并绕环,体前屈、侧屈、后屈并振动。

B 前弓步和侧弓步压腿,纵劈腿和横劈腿。

C 前踢腿、后踢腿、侧踢腿和腿绕环。

D 站立体前屈下压,或靠墙站立体前屈下压。背伸、展腹屈体练习及腿肌伸展练习。

E 模仿内外颠球动作,单双腿连续做内翻和外翻练习。模仿内扣和外扣动作,单腿连续做内转、外转动作。

F 两腿交叉的各种跨步、转身动作。

G 踢球、顶球、抢截球等各种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

H跪压正脚背(上体后仰轻轻振压)及全脚背着地的俯卧撑练习(主要拉长脚背韧带和小腿前肌群)。

I 模仿和结合球的大幅度振摆腿、铲球、侧身踢凌空球及倒勾射门等练习。

总结

体能训练的计划要适应足球特点,训练内容、跑动距离、跑动类型、力量与耐力、不同队员应有不同要求。上面主要从基础体能来谈,下面进一步结合足球特点主要谈力量、速度和耐力等量的安排。

一、力量训练

1.速度力量

练习强度75%~90%;练习时间5~10秒;间歇:以完全恢复为宜;重复次数:4~6次;练习组数:3~4组。

2.力量耐力

练习强度:60%~70%;练习时间:15~45秒为宜;间歇:一般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左右;重复次数:20~30次;练习组数:3~5组。

二、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的运动负荷要求:练习强度:95%~100%;练习时间:3~10秒为宜;间歇时间视训练目的而定,可完全恢复或不完全恢复;练习重复次数:6~8次;练习组数:3~5组。

三、耐力训练

1.有氧耐力训练

分为小强度间歇法和持续法两种。

持续训练法要求:练习强度:40%~60%;练习时间:25分钟以上;距离:5000~10000米。

小强度间歇法要求:练习强度:150次/分为宜;练习时间:30~40秒;间歇要求不完全恢复,一般脉搏恢复到120次/分为宜;练习次数:8~40次;练习组数:1组即可。

2.无氧耐力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常采用次大强度间歇法训练。

篇12:中学田径运动队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索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要求学生刻苦训练,为校争光。学校掀起一个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高潮,使我校体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训练时间:

每周一、三、五 运动员4:35分放学后训练

三、训练项目:

铁饼、标枪、1500米、800米、400米、200米、100米、110米栏、跳高、跳远、4*100米接力

四、训练内容:

1、全体运动员进行身体索质练习

2、长跑运动员:

对学生进行耐力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教育学生注意途中跑时的摆臂练习,养成“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呼吸习惯,极点出现,步幅加大,步频放慢,训练方法,采用变速跑、追逐跑定时跑训练测试等方法。

3、短跑运动员:

对学生进行速度、反应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采用途中跑、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等方法,重点练习蹬踞式起跑,提高学生步频、步幅及速度耐力,终点冲刺的能力。

跨栏运动员在跑的时候,注意跨越障碍时的步点要在正确栏间之间跨三步。

4、跳部运动员 A、跳远

对学生进行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方面的练习,四个环节要机结合,蹬踞式跳远,腿部力量训练,杠铃下蹬,提高学生的助跑速度,量准助跑点。B、跳高

对学生进行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方面的练习,四个环节要机结合,加强柔韧性方面的训练,压腿、压腰、杠铃下蹲。

5、投掷运动员

A、对运动员进行手臂力量训练,采用方法:举杠铃俯卧撑。B、铅球:采用侧向滑步推铅球,从握球、持球、蹲地、转体挺胸(强调髋关节打开)最后注意出手角度。

C、铁饼:学习摆臂、屈肘鞭打动作,出手时铁饼成顺时针旋转

五、运动员名单

女:

刘佳妮

刘珍

何佳瑶

张洋

张萌

王银 贺密

杨文军

李月

男:

王典

杜佳欢

李路

张帅

杨凯

郭闯

马勇奇

王文华

胡鹏飞

韩迪

李庚

党江鹏

靳浩

李典

六、奋斗目标

通过训练,全体运动员发扬拼搏精神,在高陵县运动会上争取赛出好成绩,为学校争光。

耿镇中学体育组

篇13: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是福建高校大学生最高水平的综合性比赛, 每届比赛前各高校都会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当中来, 跨栏是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中不可缺少的竞赛项目, 然而, 由于跨栏跑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 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 各高校为了参加比赛专门组织5-6个月的短期训练,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经过省高校招生办公室批准录取的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这些参赛运动员未经过专业训练, 基础较差, 因此, 在这样短的训练时间里, 既要完成技术教学的过程, 又要培养运动员的训练能力、比赛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在这个项目动作技术难度较大, 教学和训练较为复杂的项目中提高运动员的跨栏成绩, 获得好的名次, 对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教练员在接受比赛任务后, 对训练工作从何下手, 需制定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 本人2014年所带训的几名跨栏运动员经过5个多月的训练, 参加福建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员田径比赛中, 取得优异的成绩, 此次训练获得成功与训练期间训练计划的科学安排是分不开的。本文就我组参加福建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通过短期训练达到的目的, 以探讨跨栏短期训练计划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2、训练计划实效性研究

训练计划的安排, 从运动员角度来看, 应该是一个长期、系统而有节奏的过程, 从提高运动成绩看, 以建立在科学系统训练基础上。计划是有步骤地实现目标, 落实任务的重要条件, 要在短短的5个多月的集训期内, 达以理想的训练效果, 训练阶段的分配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应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周密的设计, 以保证实施的可行性, 同时, 制定训练计划时还需考虑到运动员平时训练与学习的协调等实际情况, 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2.1、训练阶段安排

2.1.1、基础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1个半月至两个月左右, 重点以技术教学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 技术教学以跨栏步为重点, 包括起跨攻栏和腾空过栏, 起跨攻栏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速度, 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腾空过栏以两腿在栏前形成大幅度的分腿动作, 手段可多样化, 量逐渐加大, 使运动员在各种各样的技术训练中不断完善过栏技术。个别运动员基础较好, 悟性高, 掌握动作快, 可缩短教学时间。此外, 这阶段的技术训练中还要特别注意运动员的栏感的培养。

在技术教学的同时, 也要进行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的基础训练, 训练方法、手段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具有针对性, 特别要注意对运动员薄弱素质的发展, 以保证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以及基本运动技能的提高, 防止某一方面的薄弱引起伤病, 影响技术教学的进程。

2.1.2、加量阶段

这一阶段持续两个半月左右, 不单要使运动员掌握跨栏跑的技术, 而且要全面的提高专项素质。技术训练以栏间三步跑为主, 三步间比例分配要合理, 让运动员保持栏间三步小、大、中的节奏和高重心跑, 以及过栏时的动作幅度;对速度较快的运动员, 强调他们在高速跑中平稳跨越栏架能力;对力量强的运动员, 强调他们在跨栏时攻栏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因而, 在技术训练中, 尤其要注意对运动员良好节奏的培养, 使他们能够用稳定的节奏跑完全程。

专项训练的重点在快速力量和以动作速度为主的速度训练。快速力量发展主要采用动力性力量练习, 重量和组数逐渐增加。速度训练主要发展富有跨栏特点的跑速和动作速度, 跨栏运动员的平跑要注意有高重心、连续性、协调性、节奏性强等专项特点, 为了更有效提高跨栏运动的速度能力, 须在以最高速度反复跑各种段落, 采用增加难度的发展速度的辅助练习和专门练习, 距离和组数逐渐增加。由于跨栏跑栏架的设置和栏间距离的固定, 要注意训练运动员在调整奔跑中跨越栏架的能力, 形成“跑栏”的感觉, 同时重视发展各关节, 特别是髋部和下肢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2.1.3、强化阶段

这阶段在3-4周左右, 主要在技术训练和专项耐力, 力量训练方面增加训练的负荷强度, 用全程跑训练来加强运动员的跨栏跑技术, 模拟比赛气氛来提高运动员的跨栏跑能力。这一阶段安排一到两次的热身赛, 比赛是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最重要、最具说服力的评定与检查手段, 可以检验运动员完整技术掌握的程度和全程节奏, 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 使运动员技术和经验得到完善和成熟, 并从身体机能和心理上适应竞赛要求, 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这一阶段的练习组数不必太多, 关键要求运动员全力完成每组练习, 以强化训练的效果。训练内容和手段具有显著的专项特点, 负荷量逐周减少, 而训练强度逐渐提高, 以达到强化训练的效果。

2.1.4、调整阶段

这阶段一般在5-7天,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进行最后的和最直接的调控, 训练的重点是赛前调整训练, 以恢复体力为主, 安排1-2次中等强度的训练, 做1-2次跨栏跑练习, 然后做3-4组的中等重量的扛铃和跳跃练习或安排速度或者腰、腹肌、上肢力量的练习。总之, 负荷量和强度要降低或保持, 目的应有利于运动员恢复体力, 使运动员的身体和技术, 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 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最高的成绩。

2.2、训练手段与措施

2.2.1、速度训练

速度在跨栏跑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 平跑速度和在跑速进中完成过栏动作的速度是决定全程跑速度的基本因素。平跑速度在训练中安排行进间跑30-60米、下坡跑30-60米、短距离变速跑 (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 。

过栏动作速率可安排:短程助跑的快速多级跳, 跨步跳, 后蹬跑, 单腿跳, 连续快速做摆动腿和起跨腿的模仿练习, 扶肋木做支撑高抬腿跑15-20秒计抬腿次数, 在栏侧或栏上一步过栏等, 以提高跨栏跑所需的过栏速度和栏间的步频的能力。

2.2.2、专项耐力

专项耐力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训练过程, 其基础是不断提高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在训练中采用的手段有:短距离的变速跑 (100米快+100米慢+100快+100米慢) , 不同距离的组合跑, 跨栏跑7-8个栏, 平跑与跨栏交替, 超比赛段落的跨栏跑10-12个栏, 在专项耐力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速度耐力是最关键的。

2.2.3、力量练习

力量是运动的基础, 速度性力量和专项力量更是跨栏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训练中采用快速挺举, 负重弓箭步跳、负重高抬腿跑、负重半蹲跳、负重足尖跳等。负重和抗阻模仿动作练习是发展跨栏运动员专项力量的重要手段, 在完成这些练习时要保持基本的动作节奏、动作速度。做完较大强度的力量训练后, 应安排快速高抬腿接加速跑30米, 以便提高速度和消除腿部肌肉的疲劳。

2.2.4、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是跨栏运动员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特别是髋关节柔韧性的训练更为突出。可利用肋木做各种压腿, 大幅度的提腿练习;模仿跨栏动作的练习;垫上跨栏坐, 跨栏坐向侧向后倒体, 纵向横向劈叉等方法进行柔韧性练习。所有的身体训练的手段, 要把它贯穿于整个短期训练的各个阶段的始终。

2.2.5、技术训练

跨栏跑技术具有直线性, 连续性, 协调性和节奏性等特点, 而节奏是跨栏跑的关键。节奏可分为两种:一是三步栏间跑的节奏, 一种是全程跑的节奏。栏间节奏是运动员栏间三步跑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它是由栏间三步步长的比例, 步时所决定的, 栏间三步节奏是运动员发挥跑速的关键。因此, 在技术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运动员节奏感的培养, 在训练中可采用缩短栏间距的跨栏跑, 降低栏高等。而全程节奏可采用比赛全程跑来提高和完善。因此, 跨栏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重点应放在栏的节奏跑而不是栏步的技术。

3、训练计划实效性的效果

福建省第十五届大学生田径比赛在8月中旬举行, 我校田径队于2014年3月至8月上旬集中训练, 经过5个多月的课余训练, 我组跨栏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运动员候珊妮, 获得女子甲组 (本科组) 100米栏金牌, 黄根杜获得男子乙组 (体育专业组) 110米栏银牌, 蔡惠婷获得女子乙组 (体育专业组) 100米栏铜牌, 其余几位跨栏运动员也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这些运动员之前未参加过此项正式训练和如此大型比赛, 在短短近6个月的训练能有如此大的突破, 无疑与各方面的齐心协力和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分不开, 这次训练获得成功与训练期间训练计划的科学安排是分不开的, 对训练计划实效性产生的效果是一次较好的检验。

4、小结与建议

4.1、在短期训练过程中, 能否针对每一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制定训练计划, 是整个训练成功的标志。因此, 对短期计划的制定即严密又要有科学性, 保证计划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4.2、在进行训练计划阶段划分时, 要根据项目特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短期的特点和运动员学习生活等情况, 以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为主, 素质训练应始终贯穿在各阶段中。在技术训练中, 要针对每个队员特点, 重点抓好对运动员节奏的培养, 结合全程跑节奏的技术进行训练。

4.3、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比赛好成绩的保证, 由于训练时间短, 心理素质训练往往被忽视, 而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由于紧张的心理状态而发挥失常。要注意消除神经系统疲劳, 赛前做好心理调整, 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比赛能力。因此, 在训练中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并创造比赛气氛, 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车保仁, 李鸿江, 邰崇禧.田径[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篇14:举重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摘 要 年度训练计划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组织训练过程的重要文件。由于适宜竞赛条件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年度周期性特点,因此,人们通常以年度训练作为组织系统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单位。制定年度训练计划,是从事训练活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举重 年度计划

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是通过许许多多连绵不断的大小周期循环往复二表现出来的。包括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称为一个训练大周期。训练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

运动员的机体对适应训练负荷会产生生物适应现象,从而使得机体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专门的训练方法及训练手段可使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逐渐进入积极动员机体潜力并高度协调工作的状态。在这种高度动员状态下工作一定时间,机体的心理潜能和生理潜能均被大量消耗,机体的保护性机制便会发生作用,首先是提示性要求,而后是强制性地命令机体不再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和高强度的竞赛。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下降或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恢复,才能够再度投入紧张的训练。在机体的适应性机制、动员性机制以及保护性机制的交替作用下,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地运行,使得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或称训练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或称过渡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二、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与周期划分

(一)训练的准备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

2.生物学基础:适应性机制: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现象。

3.主要训练任务: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二)训练的比赛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保持阶段。

2.生物学基础:运动性机制:心理/生理能力被释放动员,各系统高度协调。

3.主要训练任务: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创造好成绩。

(三)训练的恢复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消失阶段。

2.生物学基础:保护性机制:机体自动停止积极的应激反应。

3.主要训练任务:积极恢复,消除心理与生理疲劳。

三、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年度训练过程中包含的大周期,是反映年度训练过程结构特征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单周期(包括单周期双高峰)、双周期和多周期等不同类型。不同的结构类型有着不同的总体规划、不同的比赛系列和不同的训练安排,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运动专项。

(一)单周期

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单周期安排,随着人们训练活动的效率不断提高,在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活动中,单周期安排已经越来越少采用了,采用全年单周期安排主要特点是:

1.需要长达4—6个月时间才能做好充分准备或取得显著训练效应。

2.受气候影响,每年只能在集中的几个月内参加比赛。

由于在单周期年度训练过程中,准备时期和比赛时期延续的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生理负荷的过度累积,导致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所以在训练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每个时期又分成几个阶段,并常常在长比赛时期的中间加一个短时间的调整时期,这种安排就称为单周期双高峰安排。

(二)双周期

全年训练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双周期安排,它包含两个准备时期,两个比赛时期和两个过渡时期,在现代竞技训练中,双周期安排仍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模式。运动员可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使总体经济能力或竞技能力的某一个方面(某一特定的素质,技术或战术)发生明显的改变;并在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参加一系列的比赛,把所获得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需要的方向上去,逐步从心里、生理,从技能、体能等方面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在适应的主客观条件下,把已具有的竞技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恢复时期,总共大约5—7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大周期的训练过程。因此,一年便可安排两个训练大周期。

对于少年儿童训练的组织实施,更要考虑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心理上,少年渴望较快地看到它们的训练效果,而对于长时间的训练则感到枯燥和难以忍受;在生理上,少年儿童的机体对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较低,自我调节的能力也较差,训练中常常很快就感到疲劳。因此,时间过长的持续训练(特别是准备时期中),既易使少年儿童的机体难以承受,又会造成其心理上的过度负荷而失去继续训练的兴趣。同时,在组织少年儿童的课外训练时,必须妥善处理x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要把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假期安排协调好。

(三)多周期

按三个以上大周期组织全年训练的过程,称为多周期训练安排。实施多周期安排的基本条件是,运动员能在3—4月左右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竞技能力,并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把提高了得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这就要求有更为科学的训练方法,更为有效的恢复手段以及更为理想的比赛条件,否则就会如同农作物的培植,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多季种植,使总产量反而低于但季节或双季节种植一样,得不到理想的总体效应。

上一篇:2018.10.10餐饮店开业乱象该如何预防下一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