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

2024-05-08

本土文化(精选8篇)

篇1:本土文化

立足旺苍本土红色文化,挖掘语文教育资源 刘文波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载体,它包含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蕴涵着爱国为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等精神,这些精神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渊源。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是反映这些革命精神的载体,通俗地讲,也就是红色文化资源,它包括革命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其直观形象,具有较强的熏陶渲染性和实践教育性。

总的说来,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传承的灿烂奇葩。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将这种文化使之得于体现、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却是我们肩于重任的。

对此,我认为针对这种文化在教育中的体现,应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善于立足本土红色文化,挖掘语文教育中应用的丰富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改革鼓励教师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引导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后期首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王树生等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了整整两年。旺苍人民为了家乡这片乐土,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不息,这里有中共广元县委遗址、县级苏维埃遗址,木门军事会议旧址,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水兵连、少共国际师诞生地,红军造币厂遗址,310多条旺苍红军石刻标语。旺苍老城由于保存着我国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群,故被称为“旺苍红军城”。近年,旺苍县政府又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新建了旺苍红军城史迹陈列馆,纪红广场等,进一步丰富了旺苍的红色文化资源。那么,作为旺苍的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来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本文就笔者的一些尝试粗略的谈谈。

一、立足旺苍红色文化,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1、开展“旺苍红色文化之旅”。旺苍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过的地方,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展开的英勇不屈的斗争中,一大批革命先烈在旺苍这片土地上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斗志,已成为旺苍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这宝贵的精神,我认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旺苍红色景点”,包括中共广元县委遗址、木门军事会议旧址、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水兵连、少共国际师诞生地、旺苍红军城史迹陈列馆、纪红广场、红军造币厂遗址。通过这些红色景点的参观学习,学生深深体会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蕴含着多少英雄的热血,感受革命英雄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斗志,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充实学生写作的素材。

2、开展寻找革命英雄事迹的竞赛活动。充分利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旺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然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只要有评比,学生们都是充满兴趣的,他们通过查阅图书,或是上网查询,甚至有些学生到旺苍红军城史迹陈列馆查找旧报纸的,更甚之是有个别学生走访老红军与烈士家属,争取获得最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3、开展写作和动手制作手抄报竞赛。这两项竞赛是在前面两点的实践活动的前提下得于施展的,分两个部分:一是写自己关于参观“红色景点”或阅读有关英雄事迹的感想;二是制作“红色文化之旅”手抄报。这两项竞赛活动,学生都踊跃参加,老师并都将其优秀作品通过展览板向全校展示。一方面,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也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总之,这些革命英雄的事迹,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致使语文教学不再那么单一,开始有了多元化,不但让学生对语文课有了兴趣,对语文学习有了信心,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爱我故里,爱我中华的情感。

二、立足旺苍红色文化,渗透语文德育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本,有许多课文都是红色经典,是革命精神的产物,如《芦花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沁园春.雪》在教学这类题材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联系实际,用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在物质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依然矢志不渝地进行革命斗争的事例,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利用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在遭受敌人严刑拷打的非人折磨下,即使牺牲生命也依然不改其志,矢志不悔,无限忠诚党的革命事业的高风亮节,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和诚信教育;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引导学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育学生不忘历史,真正做到饮水思源;通过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严格自律,舍小家顾大家,屡次以少胜多的事例,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把教材与本地的革命史和身边的革命遗迹以及红军将领诗词当作一篇篇活教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弱势和不足,增强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立足旺苍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革命先辈在革命斗争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与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善于利用一切语文手段来服务革命工作有莫大的关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需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才能;拟定决议或决定,需要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执行上级的命令和决议,需要有良好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商议和决定重大事件,需要有良好的倾听与交流能力等,综合起来即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都是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并培养的。现在的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忽视语文学习,漠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倾向,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有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如参观本土“红色景点”,收集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并开展一系列综合性活动。例如,我们带学生去参观木门军事会议旧址,开展活动如下:

1、先阅读有关介绍木门军事会议的书籍;

2、记录参加活动流程;

3、记录讲解员讲述参加木门军事会议的红军将领的相关资料;

4、开展征文活动(在踏访中收获的感想、体会、心得、故事等,均可用文字详实地写下来,也可以写成实践小论文、调查报告、诗歌等,不限文体)等等。

参观木门军事会议旧址实质我们红色文化之旅一部分,开展了多项活动,在实际上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在整合能力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还有参观红军造币厂、旺苍红军城史迹陈列馆、纪红广场等旺苍红色景点,通过一系列综合性活动,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从而培养好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篇2: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是指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

一、外来文化带来的新变化

(一)、快餐文化:新的饮食概念和文化消费

1990年,中国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市东门商业步行街开张。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办了第一家分店。如今,随意走在任何城市的任何一条街道,经过商场、电影院、大型卖场,都能随处看到KFC、McDonald的标志。快餐已经成为许多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快餐文化也正在形成一种风气、氛围,甚至是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文化的代名词,时下正方兴未艾,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快餐,带来新的饮食方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饮食观念。肯德基、麦当劳的西学东渐首先引发的后果,必然是东方人味蕾的异化。汉堡包、炸鸡块、薯条、冰激凌和可口可乐让习惯了中式小吃--以大饼和油条为代表--的人们开始适应另一种富有异国情调的食物。但是,新的饮食习惯带来的后果则是人们的健康亮起了“红灯”:癌细胞的增加、脂肪肝在白领中的“盛行”、儿童的过度肥胖都与快餐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而前几年在肯德基的食用薯条所沾的番茄酱中发现了致癌物质“苏丹红”一号,正在提醒人们要对快餐敬而远之。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则是人们选择快餐的主要原因。但是,简单、快速、机械的咀嚼使人们一直处于快节奏、高度集中的状态,无法真正领会生活的理念和人生的幸福,享受不到家庭温情浓意的亲情,也享受不到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之内涵,毕竟快餐单一的味道是无法与中国各地佳肴的美味相提并论。

(二)、韩流:不容忽视的后起之秀

不知从何时起,一股“韩流”悄悄进入了中国,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听到温馨或激情的韩国流行音乐;在各个城市,出现了众多韩国风味的餐馆、酒吧、韩国风格的服装饰精品小店;一些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着宽大衣裤,跳着韩国街舞的年轻人,也时常与我们擦肩而过。追根溯源,韩国影视则是“源流”,正是它的流行为“韩流”的跨文化之旅创造了条件。

为什么韩国文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席卷全国并形成潮流?从文化背景来说,中国和韩国自古以来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族群上就有很深的渊源。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有很多共享、相通的地方。通过几千年来的交流与融合,造就了两国极为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知识信仰,特别是由于深受儒学的熏染和影响,两国拥有许多相似的文化特质。因此,两国之间的文化产品是很容易被对方认同的。韩剧比较重视本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重视民族风情的再现,使观众能真切地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韩国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韩剧能吸引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关键所在。而在一这一方面,也正是我们的文化产品所较欠缺和应该学习的。

(三)、洋节:新的节日热潮

父亲节、母亲节、光棍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学校里掀起一波又一波“洋节”的热潮,大家都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几乎没有兴趣。当今“洋节”盛行有其必然因素:其一,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外国的文化深入其中,各国相互交融;其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外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许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遇上节日庆祝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其三,媒体和商业的炒作,促使过”洋节”不断升温,在其后面主要是巨大的商业利润;其四,我国人民的生活开始富裕,追求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这也是必然的;其五,许多年轻人、大学生追求时尚、赶时髦,趁外国节日来临,热闹娱乐一下,而且国外节日讲求人性化,而我国传统节日,由于一般都有教育意义,形式单调,有的还带有封建色彩,同时又不被官方重视。由此种种原因,造成“洋节热土节冷”的局面。

对待洋节我们的正确态度是:首先要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其次,对待一系列西方洋节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拿来!再次,在崇尚西洋节日、热热闹闹过好洋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千万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

二、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以自己的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这是一个日趋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各种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着我们,不论是中国新生代,还是那些提议不能让新生代姓“西”的人们。随之而来的,这样的现实格局也必将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性格。我们不再像一百年的中国人那样闭关自守,妄自尊大,我们开始具有了睁眼看世界的能力,我们变得开放而包容,积极而正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应有的文化性格,也正是绝不同于以往那种文化性格之所在。更客观的对待、研究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为本,有信心地、客观、包容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如果不能汲取外来的、有益的文化以充实自己,并不断地扬弃本民族文化中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将阻碍自己的发展。只有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不断地融合汲取外来文化中先进的因素,才有助于自己文化的发展。

二、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首先,要制定有效的文化政策,鼓励、扶持原创艺术的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

其次,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打造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文化产品,发展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

再者,在国内要大力发展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统节日、民间艺术的保护,稳住民族文化在国内文化市场上的主导作用。

篇3:中国本土动画“文化失语”

关键词:中国本土动画,“文化失语”,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是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家们批判西方文学思潮的入侵时有感于传统文学思想的流失而提出的。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进程中。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从一个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型。中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下, 面对有着强大经济实力作支撑的发达国家, 经济的落后也就容易导致国民心理上的劣势, 丧失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漠视、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 最终造成了本土文化的“失语”。动画作为传播文化的一个媒介, 它通过影视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人生观等。本土文化的“失语”就导致了中国本土动画的“文化失语”。此时的中国动画对于自己“文化”定位产生了迷茫, 舍弃已形成的非商业化的“中国动画学派”风格, 制造出了大量仿日仿美、缺乏民族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动画作品。

我们在面对本土文化“失语”时需要反思, 以克服我们在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中克服本土文化的“失语”。因此我们在重构中国本土动画的时候, 同样也需要重新审视他者和自己, 在当今社会重建自己本土动画的“话语权”。

中国本土动画“文化失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故事题材相对局限

在动画全球化市场环境下, 我国动画创作题材和类型多来自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名著等, 虽然是很有民族特色, 但缺乏二次加工创作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型, 没有太大突破, 缺乏新意, 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比如:一部《西游记》就反反复复拍过很多次, 忽略了对现实空间的思考, 在情节和主题上没有太多质的改变。大量娱乐性强的国外动画占据了中国的动画市场。国产动画也在努力的提高产量, 但是国产动画偏向于儿童教育, 强调教育功能, 缺乏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因而失去了大量国产动画的观众。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动画片的一显著特点, 就是把教育儿童的任务放在第一位。凡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国产动画, 大多有教化的成分。动画片虽然是要对儿童宣传一些理念, 健全儿童人格, 但是也要把教育和娱乐结合起来, 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对于成人而言,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成人身心疲惫, 成人观众在观看影片时, 需要的是娱乐, 希望能回到童年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暂时脱离这个技术化高速运转的社会, 这就需要有娱乐性的动画来满足成人心底的那份童真。

国内动画编剧所反映的思想、哲理及情感不够真实, 缺乏感染力, 很难得到儿童和成人的共同关注。一部动画片, 无论是长

常使节目长久不衰。确定主持人一定要得当, 所谓得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节目定位和内容风格来选择合适的主持人。比如《艺术人生》的朱君, 善于煽情, 许多艺人情不自禁地会在其引导下, 谈起自己的个人往事;再比如《实话实说》的崔永元, 看上去亲切, 谈话深刻。二是根据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来编导节目。不能为了让主持人符合节目定位而强行改变其风格, 也不能一味迎合支持人而最终改变节目的内容和定位, 这里编导一定要把握好度。最佳的状态是主持人风格和节目定位相统篇还是短片, 都需要表达一种思想, 说明一个观点, 这个构思是否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 体现民族精神, 这都与动画编剧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有关。影视作品中所有的“人”都应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的化身, 这些角色的形象、性格、背景、情节, 应该能让观众产生置身于境的感觉。

二、非本土化的人物造型

近些年的国产影院动画《宝莲灯》《魔比斯环》《梁山伯与祝英台》《风云》等和系列动画片《我为歌狂》《隋唐英雄传》等的动画角色造型过多模仿美国、日本动画造型, 缺乏自己的民族特色, 已经没有了“中国制造”的痕迹。综观我国的动画形象, 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孙悟空”“神笔马良”“黑猫警长”这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1956年我国新创作的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上也获了奖, 但令人尴尬的是, 评委们都以为这是部苏联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的角色设定上借鉴了京剧脸谱的造型, 体现了中国特色;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也是有着水墨特征的造型, 灵动活泼。正是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 我国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才有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动画学派”之称, 才有一系列的诸如“三个和尚”“阿凡提”等动画明星, 中国本土动画才可以延续下去。《宝莲灯》中的“沉香”, 《西岳奇童》中的“奇童”、《哪吒传奇》中的“哪吒”, 三个造型让人难分彼此, 就更不要说塑造动画明星, 建设中国本土动画了。2006年制作完成的动画影院大片《魔比斯环》造型复杂, 人物特征不明显。《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都是身材修长、大眼小嘴的帅哥靓女, 简直就是日本动画造型的翻版。《风云》中人物造型也有日式风格嫌疑。《我为歌狂》的造型也是单纯模仿日式风格来迎合观众口味。

三、影片民族精神的丧失

影响整个影片风格的因素很多, 有剧本、人物设定、场景设定、音乐、人文内涵等。但是现在的国产动画片几乎体现不了中国文化中的“美”和“人文精神”。如今的中国动画片制作偏重于直白的传达观点和教育功能, 编剧大多原搬已有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在具有民族性题材的基础上没有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 已经脱离了现代人的需求, 离国际化要求就更遥远了。人物设计也过于借鉴美日等国动画风格, 已经没有了中国动画辉煌时期“中国动画学派”的那种程式化、民族化造型感。画面上表现粗糙, 缺乏吸引力和冲击力, 音乐上的制作也显单薄, 这都大大降低了国产动画片的整个艺术水准。

只有通过分析中国本土动画“文化失语”的本质原因, 我们才会更加理智客观的来看其表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恰当的方法。

一。

参考文献:

[1]李燕临等.电视编导艺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2]朱宝贺.电视文艺编导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3]颜纯钧.电视编导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9.

篇4:本土文化

我们的家乡——凤阳,蕴含着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地方资源、人物资源。该如何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本土资源,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呢?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回归自然亮出家乡的风采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幼儿园周围的本土资源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鼓励教师和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独特的有关兴趣的现象及事物大胆探索,在直接感知中学习。如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有趣的现象。春天,带孩子们到田野踏青,采野花、捉蝌蚪;夏天,带孩子们观察种植地里的黄瓜、茄子,组织幼儿开展摘瓜、玩瓜、尝瓜等系列活动;秋天,采摘形色各异的叶子,激发了孩子无数生动的想象和有趣的创意。稻花飘香的季节带孩子们去田野兜风,观察农民收割,了解粮食的来源、种植过程以及粮食与人类的关系。

二、主题墙饰——本土课程的另类风景

在主题墙的设置中,我们提倡幼儿利用多种农村独特的自然材料来进行创设。在主题“家乡的秋天”中,用花瓣串的项链,用树叶粘的小虫子等等。孩子们在制作欣赏中了解了这些自然物的特点,也了解了它们本身的使用价值,更有助于幼儿探索,便于幼儿合作。

当然,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于是幼儿园的主题墙饰里出现了“农家乐”“美丽的家乡”等等,为幼儿创设了自然和社会鲜活的课堂。

三、引领孩子利用“自然情景”,拓展幼儿活动空间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园回归大自然的环境,是《纲要》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符合新课程观提出的教师要倡导“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活的教学不在于呆板的课堂教学几十分钟,而在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大自然才是孩子们探索的宝库。例如:在认识“色彩斑斓”活动中,教师就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走出“课堂”,带孩子去广阔的大自然,开展教学活动,当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兴奋地发现;“黄黄的油菜花开了”“蚕豆花有三种颜色,白的、黑的、紫的,真漂亮”“马兰花开了,白白的”……在这样感受的基础上,教师事宜抓住教育契机,丰富词汇,引导孩子说自己的发现,孩子就会觉得有趣、感兴趣;他们就像快乐的小天使,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自发地把自己最喜欢的花画下来,尽管他们笔下的花千奇百怪,但那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达。

四、捕捉有益的“游戏”资源,拓展幼儿的游戏天地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孩子们的主导活动。“挖掘本土资源、利用废旧材料,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能让教师再次拓展思路,改变原有的教育资源观。用木料、沙泥、石头、轮胎等废旧资源自制一些玩沙池、滑梯、浪船、跷跷板,能为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充实材料、丰富内容。带孩子们去田间走乡村里的沟、埂、溪都是对孩子们有益的户外锻炼。还有“跳房子、捉迷藏、丢手绢、切西瓜等都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户外游戏。当然,教师更不能忽视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如“炒黄豆”“抬轿子”“斗公鸡”等,不仅能丰富幼儿的自由活动和户外活动,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互相交往,能培养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能力。

篇5: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资源走进教材,又要在课外教学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将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的热情。

【关键词】本土文化;语文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认为语文学科应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由此可见《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越是地方性的就越是民族性的,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巧用各个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们,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本土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人文的热爱之情。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对课文的分析和对本土文化的分析联系起来,将本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课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还是校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可以将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是来,同时也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彰显本土文化的魅力。比如我校对七年级新生入学开展的校本教材以“爱”为主题的活动,就是对学生进行本土教育,培养其良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第一、二周,“爱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顾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让学生了解我们学校的尊师传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征,引导他们熟悉本校师生故事,给老师写祝福语,使学生学会感恩,尊重老师,加深师生感情。

第三、四周,“爱家乡”,“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回味家乡,体味家乡的情与味;为家乡做宣传,向家乡表达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皮影戏”、“长面”、“百合”等极其蕴含家乡特色的文化,最终让每一位学生收获一份幸福的感动。

第五、六周,“爱同学”,“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要求每个学生为同学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并把它写下来,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第七、八周,“爱自己”,“不可逆转的是时间,不可侮辱的是人格”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懂得珍惜; ?儆谧约旱牟灰?轻易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好好爱自己。

第九、十周,“爱学校”,“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本也。”学生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学校的一位主人,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总之,我们要利用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课堂外的语文教学应着意融入本土文化

仅靠课堂融入本土文化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的教学。

1.编写本土文化读本,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便,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渗透本土文化

学校课题组在2010年编写了《我爱我乡》,并推荐给学生,学生非常欢迎。该读本分为“皮影戏”、“百合文化”、“园子长面”、“园子史话”、“北山罐罐茶”、“北山窑洞”等几个方面,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形式灵活,特色突出,深得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喜爱。

2.校园、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渗入本土文化

比如每班可以以弘扬本土文化为主题办黑板报,学习园地等。耳濡目染,让本土文化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

3.利用手抄报、广播站等宣传本土文化

手抄报可以成为开展本土文化教育的阵地,有利于展示老师、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我校的广播站每期开播“本土文化”专版,专门播报学生关于本土文化的习作,采风收集的本土谚语、谜语、格言、对联、诗歌,以及老师们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4.其他各种形式的渗透

比如我们组织了实验学生参加了“本土文化教育读本朗读比赛”,由此,在全校掀起了一股读“读本”、读文化书籍的浪潮;我校多次组织了“本土文化手抄报、剪贴报”评比活动;组织了“我心中的本土文化”习作竞赛;组织学生开展了书法比赛,要求书写的内容为“我爱我乡”上的美文……

四、思考与总结

1.找准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

发掘、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在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使课程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2.明确指导思想和课程开发目标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其次,校本课程必须是学校、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追求的课程。

开发特色园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当地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土特产等,培养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学习多途径收集信息的方法,养成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参与活动的乐趣,使他们能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传统文化、乡土资源的认识。

3.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在课程研究过程中,作为课程开发者的教师应该时时自问:课程目标是否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考虑到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课程内容是否与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匹配,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探索等。

篇6:本土文化

孔子——儒家学派的开创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但现在却有人将孔子的影响力置于众多诺贝尔得主谈论的中心,以肯定孔子学说的权威与孔子的地位,这是多么荒谬,难道那些“外行人”能读懂“孔子”?

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可他的画像却已漂洋过海,挂在美国西点军校,甚至把雷锋精神作为美国军人学习的模范,但经过李慎之先生的考证,这是子虚乌有的,是中国人杜撰出的笑话,雷锋的精神难道要外国人去肯定吗?对于雷锋精神,难道外国人比我们更有发言权吗?雷锋精神难道也要被国人强加上“洋”字吗?这一举动,令人费解,也使人受辱。

“情人节”、“圣诞节”等各式各样的洋节涌入中国,被大多数人奉为潮流,他们甚至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他们以为过洋节,自己就是潮人,自己就是洋人,外来文化就是最棒的,而中国文化却是土文化,不值一提,或许,几年后就没人知道端午节为了纪念谁,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文化的前景令人担忧。

当英语成为学习的重点,甚至超过汉语时,可曾考虑到现在的大学生连汉字豆没完全掌握;当人们摒弃豆浆油条,吃上汉堡时,可曾考虑过豆浆油条的营养;中国一直在改变着自己的文化,对外来文化照单全收,完全没能领悟“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的真谛。

追其缘由还是有些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不自信,认为谁的综合国力强,谁的文化就是优良文化,其实不然,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文化领先世界几千年,中国的每一个常识,每一个习惯,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总结出的精华,所以我们应先学好中国的优秀文化,再去筛选外来的文化,这才能与世界同步,甚至再次引领世界“潮流”。

篇7:让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

——从一节语文课说起

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管仲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常州有着2500余年的历史,陆游曾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龚自珍也赞叹常州为“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当匹俦。”语文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媒介,灵活运用教材内容,通过语文教学来弘扬地方文化,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文化的情怀,实现语文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的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为此,我利用高职第二册语文课本中《语言的演变》一文,在教学过程中将常州方言融入其中,希望以此进行一个新的探索。

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我结合常州本土文化,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了解现代常州方言与古代汉语的关系,培养对常州文化的兴趣,增强对常州的热爱之情。尤其在课堂拓展环节,我率先举了常州方言中的几个例子,比如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地名“圩塘”,同学们读读这个地名,引起“于”“围”两个音之争,请同学再举出几个例子,看看常州话与古代汉语的关系。通过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文当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尤其讲到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如有些方言里管头叫“脑袋”“脑壳”,管嘴叫“嘴巴”,管脸叫“面孔”时,学生马上就说出常州话里的“脸”就是“面孔”,而且还激动地说:“书上讲的就是常州话呢!”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这节课,通过把教材内容与地方文化结合作为一个切入点,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篇近5000字,又涉及语法、语汇、语音等比较专业的内容,然后学生们却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看到书上的例子,总不忘联想一下是否常州话中也有类似的现象。

二、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理解了课文内容。《语言的演变》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古今语言的差别及汉语是如何演变的。把大家非常熟悉的常州方言纳入课堂教学中,很贴近生活,也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

三、通过教学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学生们平时听常州话、讲常州话,但从来没有考虑过常州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把常州话放在作者提出的几种演变当中去,对常州话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我在课后还布置了作业,不少学生都上网查阅资料,也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四、增加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在前文中讲到唐代“尉迟恭”的语音之后,我又举了一例:“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学生知道常州方言居然与西汉时期的《史记》有关系,比唐代还要早,又惊讶又欣喜,有的学生又说起常州淹城是春秋时期的遗址,历史非常久远,古代汉语在现代常州方言中还有痕迹,是很正常的,但言语之中流露着深深的自豪。我认为,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这堂语文课在情感培养方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就是教师自身相关知识积累还不够。作为一个外地教师,我对常州方言很感兴趣,但是不曾深入了解过,在备课时,我查阅了大量网上的资料,但毕竟不够全面,而且也不够专业,仅仅是常州话与普通话之意译,没有对方言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挖掘,要把常州方言与这篇课文《语言的演变》结合起来,光靠我这些三脚猫的功夫是不行的,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举了例子,我自己还听不懂,谈何再去理解这个词汇或这个语音的演变呢?任何一种方言都是博大的,从方言中甚至能够窥视到常州的历史,因此,想要把地方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要不断提高,接触更多的本土文化。其次是后劲不足。学生对查找十个常州方言或句子感兴趣,但效果并不理想,作业交上来之后,我发现真正能找到与古代汉语有关的并不多,甚至连常州方言能够用现代汉语写出来的,都写错了,如表示“后悔”的“澳绕”,其实就是“懊恼”,但学生缺乏与课文知识的结合,缺乏自己的思考,只管网上写什么就抄什么,而我做为教师,由于前面所讲到的“知识积累不足”,对学生作业中写到的少数常州方言也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是否能从这个方言中找到古代汉语的痕迹,或者我自己也无法说清一些方言因何形成,如“我们”在方言中称“哈尼估”,因此,这次作业就含含糊糊地过去了,没有达到“考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

篇8:中国本土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能力, 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之外, 更为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即用英语进行沟通, 表达思想, 交流彼此文化的能力。但是, 很长时间以来, 我国教育界一直强调和突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输入, 而忽视了对我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就此, 我对我院2011级25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 得出结论并且分析其原因, 以希望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查问卷及其结果

1. 调查问卷的形式和内容。

我对我院2011级25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 学生涉及金融、会计、工商和计算机等专业。为了保证其信度, 调查问卷在课堂上以考试的形式进行。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 对中国文化词汇和英语文化词汇的英语翻译成汉语, 其中都包括20个中国文化词汇和20个英语文化词汇。我认为, 对文化词汇的认知和翻译是了解学生对文化掌握程度的第一步, 但是由于我院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让其翻译成英语有些困难, 因此退而求其次, 但是不影响此次调查问卷的目的。第二部分是简短回答题, 对学生英语学习, 特别是文化方面学习习惯, 教材, 上课情况等情况的问答, 答案分为4种情况, 分别为同意, 中立, 反对, 其他 (请说明情况) 。

2. 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结束后回收问卷222份, 回收率为87.1%。汉译英部分, 正确率排在前十名的是咖啡、圣诞节、汉堡、中秋节、感恩节、肯德基、面条、春节、林肯和好莱坞。其中, 西方文化词汇7个, 比例为70%。正确率从最低到高的十个词汇依次为相声、馒头、佛教、笛子、基督教、孔子、圣经、叫化鸡、中国结和牛排。其中, 本土词汇占大多数。因此得知, 学生对本土词汇的掌握情况很不理想。

根据第二部分问卷的情况, 统计如下, 82.3%学生认为自己不能清楚表达本土文化, 而认为自己能比较顺利表达本土文化的学生仅为3.8%, 但是有75.1%学生认同用英语表达本土词汇在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意义;20.6%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学习到本土文化, 而认为可以由网络和课外读物等获得本土文化的机会的学生则更少, 只有8.9%;72%学生对本土文化众多词汇缺乏了解和对本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不能理解, 认为自己本身应该加强。

三、建议

通过对我院学生的调查问卷, 高职学生对本土文化方面的欠缺可见一斑。因此, 我结合在日常教学中的体会和案例, 提出几点建议。

1. 在英语课堂中, 引入中外文化对比环节。

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 开设中外文化对比课程比较有难度, 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素。但是在高职英语日常教学中, 引入中外文化对比环节, 特别是关系中外文化中的宗教、历史、习俗等方面内容, 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有所了解, 加强学生英语文化词汇的同时, 增大本土文化词汇学习。例如, 有关Bible为背景的课文时, 教师适时地引入“论语”, 用英语表达并解释其词汇和基本内涵, 并且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起源的时间、作者、中心意图、作用等。

2. 在高职英语教材中增加介绍中国本土文化的比重。

目前我院学生使用的教材为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的高职英语规划教材, 每个单元都有两篇文章, 课文内容涉及圣诞节传统、英美人们的幸运数字、婚礼习俗还有手势语等, 这些几乎都是对英语文化的介绍和说明, 在文章中, 有些能提及几句中国文化方面的情况, 但是专门针对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介绍的少之又少。在课本中学生能学习到本土文化的比较正确的英语表达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建议教材的编撰者在教材中适当加大本土文化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在中外交流中适宜地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各个方面和细节。

当前, 有些教材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些许尝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一篇相关文章, 题目为:A Healthy Lifestyle, the Chinese Way这一小文章描写的就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健康观, 并且从其字里行间还可以找到颇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词汇, 诸如Yin (阴) , Yang (阳) , Dangshen (党参) , Huangqi (黄芪) , tofu (豆腐) 等。对于学生来说, 这类文章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 以增加对外交流的能力。

3. 任课英语教师注意学习和交流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不仅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习惯, 习俗等内容, 而且更以积极的心态努力向学生推介和传递本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 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使学生增加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机会, 以实现用英语向世界介绍本土文化的目的。鼓励学生从网络、课外读物, 以及电视等媒体上了解和学习本土文化的典籍, 吸取中华文化之精华, 为我所用。

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感。

目前许多学生受外界风气影响较多, 对本土文化的自我认同感较差。王宗炎先生曾说:“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 这是民族中心主义;弱国或弱小民族自卑, 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比自己好, 这是惧外心理。”对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都应该采取平等的态度, 不卑不亢, 教育学生更应该如此。

四、结语

避免文化失语现象, 已经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课堂内外加强本土文化的学习和灌输, 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 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本土文化, 在对外交流中加深彼此了解和沟通, 真正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张静.中国传统文化在荚语文化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江西教育科研, 2005, 5.

上一篇:升学的祝词下一篇:当选小记者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