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使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本土认同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做出选择的问题,这在中学英语教学场域下也不例外。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对学生文化认同和本土认同的引导,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场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第一篇:本土文化论文范文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

[摘要]当下,中国动画艺术处于低谷时期,由于国外动画的大量引入,动画形象在中国年轻一代生活中的渗透和影响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提倡中国动画形象的本土化,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动画形象,并作为一种文化战略举措开拓中国自己的动画市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动画形象必然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传统艺术形象在造型语言的背后深深地传递出传统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尺度。本土文化确立了一种和谐相生的文化生态关系,这恰是现代动画艺术语言所要借鉴的资源,所以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中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动画艺术与本土文化资源的结合必须通过动画教育改变动画从业人员的创作理念,提高对民族本土文化的亲和度来实现。因而动画教育不但要解决动画创作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还应该加强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认同教育。

[关键词]本土文化 动画形象 动画教育

从20世纪60年代起,动画开始了自己文化商品产业化的探索之路,逐步诞生了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动画制作强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市场开始逐步趋于饱和,出现萎缩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动画大国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动画强国进军尚处于萌动时期的中国动画市场,极大地促进和繁荣了我国的动画事业,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的中国动画工作者。这批专业人士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起来,扩展了文化视野,尤其是受到西方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影响,对动画的认识从根本上转换了思维方式。应该说,为开辟中国本土化的动画市场,迎接中国民族化的动画产业明天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然而,正像民众所关注的那样,目前我国动画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青少年文化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动画形象基本上都出自于国外,当代流行的像米奇、史诺比、凯蒂猫、圣斗士、青春美少女等等,已经成为青年人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这是值得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重视的现象。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我们生活的时段发生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将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的。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了,而是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

中国动画从中国本土文化风格的《大闹天宫》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开始,就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借鉴和探索,并开始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审美语言、造型风格和艺术符号。可以说,中国动画人在立足传统、注重本土、开发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动画强国的压力之下,我们愈来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放弃了自己的传统,丢掉了自己市场和民族文化观念,失去应有的观众群体。这看似是市场的因素所导致的,但究其根源是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与动画教育中缺少本土文化教育内容也有直接关系,教训是深刻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形象影响了一代人,而又一代人却迷上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现在的孩子更是时尚,竟把外国的动画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而中国本土的动画语言符号在这一代人身上似乎没有传播的可能。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动画片没有丰富的生活内涵,缺乏创新,轻视市场,缺少关爱,总之缺乏民族文化的责任感。由此便引发我们深刻的反思,动画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朝阳产业,我们虽然暂时落后,但借助文化的优势和迅速增强的经济势力,应该有能力赶上动画大国的发展步伐。这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市场和观众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动画原创这一条生命线,笔者认为,中国的动画产业应该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艺术形象。为了占领中国的动画市场,美国的动画业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寻找动画艺术主题,《花木兰》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难到不足以引起我们中国动画业界人的反思吗?为什么美国动画设计师能够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找到动画基因,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阐释中国的文化现象,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关键问题是我们没有摆脱文化的殖民心态,没有重视自己文化,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文化传统,长期的西方文化中心观念制约着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之缺乏信心,缺乏责任感,缺乏原创性。弄清当代中国的动画艺术问题,首先应该理顺文化与商业观念,在民族文化上多思考,多做文章,否则永远处于模仿和照搬的局面,而动画艺术缺乏生命力、时代感和民族性。但是借助民族本土文化,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不是一味回到“古装戏”状态,而是从本土文化中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生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血脉联系。也就是从文化生态体系中,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并想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动画问题给我们的启示已经超越了动画产业自身的范畴,如果我们不从文化层面上去思考、调整和研究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策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动画业面临的问题。

我们所关注的“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着文化与现代人群的关系,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自西方古希腊科学思想的完善,到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人们在极力追求物质财富的丰裕,追求创造文明,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地下能源,科学技术改变了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科学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一些人类无法抗拒的来自自然界的报复的悲剧也在一次次上演。大自然与人和谐的关系被打破,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平衡失控,新生疾病出现,自然资源被肆意利用而匮乏,人类的伦理道德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人类又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是以科学理性的世界观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当运用这种观点去发展科学的时候也破坏了自然生态。而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切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始终是协调发展的。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那就是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这表现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并影响了中国审美思想的形成。历史塑造了中国人重人文轻数理的思想,但同时也塑造了一种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和人格精神。21世纪科学技术是否已发展到与人类社会相处的极致状态,文化的冲突是否愈演愈烈,人类社会正在呼唤和平、呼唤人文关怀、呼唤科学与情感精神的结合。人类生活需要物质的繁荣,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弘扬;需要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活享受,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优秀的文化生存环境也需要与人来共存,并能互相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完善,相互依存,共同持续发展。如何总结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把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整合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共荣,与文化生态共存的和谐空间,或许这种创作理念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人类追求自身尽善尽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更不能丢掉几千年文明的成果,保持我们的文化生态关系。在动画创作中我们所借鉴的东西可以说不胜枚举,那些曾在中国人心理上崇拜的精神文化,那些衣食住行直接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其宝贵的人文资源都可以运用动画创作之中。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我们决不能重复要科学就忽视人文,要现代化就要丢掉传统文化的愚昧做法。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动画似乎一夜之间被技术所取而代之,动画的手工时代需要技术,现代进入电脑时代仍需要技术来不断完善动画艺术,但动画的文化原创、艺术原创仍是动画的生命和灵魂。我们认为对文化生态的认识与保护,应借鉴国际社会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经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起尊重文化的时代风尚,认识现代化建设与文化生态的关系。如果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文化会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弘扬民族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话。传统艺术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一种文化遗存,是工业现代化的前身,在信息社会仍会有它生存的空间。21世纪世界经济将更加趋向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需要个性化发展。如果我们把动画定为一种文化产业,从中可以开发一些有益的创作理念,把中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符号转化为现代动画原创的基因,以此引导市场,引导观众,就能构建传统与现代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文化生态观的定位方面,笔者主张为了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利用宝贵而丰富的本土艺术资源发展动画事业,同时业内人士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视传统文化为“封建迷信”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纠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念。我们的创作与研究要站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里去体味动画语言的亲情和温暖,否则面对本土文化,我们当代人就无法接近它、理解它、认识它,就会用片面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去丢弃它。如果认识不到位,我们不但不能拯救一个文化产业,反而会加剧破坏已经濒临灭绝的文化生态。

由于动画市场的日趋繁荣,近些年来,中国的动画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相关动画专业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相继红火起来,但目前投放市场的优秀作品还不多,尤其是原创性较强、艺术生命力感人的动画作品非常少。虽然有动画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但从根本上来看,仍是动画造型方面存在着问题。我们关注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目的,就是解决如何利用这些有益的东西丰富我们的文化产业开发,以此充实包括动画创作在内的文化产业,否则传统文化的精神就无法传承给当代人和后人。就我国动画造型艺术创作而言,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仍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探索,说到底缺乏一种文化责任感,无论是对动画剧本的解读,形象的塑造,造型语言的探索研究,还是对动画艺术的认知程度,大都浮在表面,艺术水准还不高,造型形式模仿意味较重,创作的主动性不突出,一些单调而重复的造型语言充满荧屏,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卡通动画形象,因缺乏原创而总觉缺乏艺术生命力。近些年来动画创作的原创性的确存在问题,对本土文化的造型形式认识不够,运用起来总有模仿之感,对外来动画形象借鉴更是简单模仿,让观众接受起来缺乏认同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优秀的文化人做后盾,同时又需要有志于文化产业的开拓者。中国动画队伍的现状是老一辈的动画师相继退役,而年轻一代刚刚进入角色,面对动画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如何在动画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确不容易。动画产业的一线人员,大多是近几年从艺术院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掌握了美术或相关学科的知识,但专门从事动画行业的知识和经验严重不足,还有一批是从计算机、绘画、影视等专业转行从事动画行业的新兵。因国内目前还缺少该行业的职业培训,所以动画行业的主力军业余人员较多。对新兴的现代意义上的动画行业来说,人才短缺是个严峻的实际问题,人才结构的非专业化也存在潜在的问题。从动画艺术设计人员来分析,他们接受国外动画艺术样式的影响较大,对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缺乏感情,而对美国、日本等国外的动画却情有独钟,这种情况也是单一时尚文化传播的结果。如果让他们接触中国本土文化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的确存在一些文化认同问题,而目前正在就读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学生,大多只注重艺术表现和技术的开发,所学的动画创作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专业模式,中国本土艺术形象内容的课程在动画教育中没有占应有的位置。从课程设置上看,中国动画形象的内容太少,缺少真正意义的动画专业课程,实务性课程和项目设计课程较薄弱,把传统艺术的课程运用于动画之中缺乏针对性。针对中国动画产业的人才需求,其本科教育结构有待调整,而大批的职业教育人才更显短缺,应作为重点来发展。所以说,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作为动画艺术方面专业人才更需要加快培训的速度,提高培训质量,调整专业结构,营造动画专业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认同和感情,并致力于创造具有中国本土文化风格的优秀动画作品。

在动画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多年来,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中国风格,许多人总认为是落后的、陈旧的,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观带有明显的局限性,然而这种认识在当今动画艺术创作领域又是极具普遍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研究的思路也是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但是真正把这些审美因素导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创新就太少了。以动画创作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的塑造创作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大量深入的调研中,我们开始逐步感受到本土艺术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其造型形象有待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备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的动画语言。应该说这一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一个时期以来,艺术界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不是“拿来主义”,就是“虚无主义”,对于艺术创作更是如此,缺乏深入的研讨和现实的分析。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较多,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承传着文化脉络的基因,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适用于动画造型之中,应该说上是振兴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命题。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借鉴传统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如果照搬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玩具等的具体形象,将无法脱离它自身的功能特点,或许又走入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在造型的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不能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那么动画造型艺术再美也无生存的价值。动画是一个形象化较强文化产业整体,动画形象是其灵魂,动画技术是血脉,是连接艺术与技术因素,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所以说,在动画造型形象选择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相关因素的制约。我们所主张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较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制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新生代的动画设计者,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的木版年画、木雕、砖雕、石雕、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应该说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对于动画形象的创作也是如此,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动画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形象,它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会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那么,我们的动画创作人员就更应该思考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所应该向社会承担的责任,我们有责任保护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益的本土文化,让它通过动画的艺术形式找寻到自己新的家园,丰富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要想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并非只是动画从业人员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事业。而这项事业的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理性的动画教育体系和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来实现。动画教育是解决动画形象与民族本土文化结合的关键所在,其目的是树立本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又是给动画本土文化特色定位和扩大影响的主要环节。如果我们能够从民族本土文化生态体系中挖掘动画资源,借助良好的动画教育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把动画艺术看作是一项文化系统工程,可以说,美哉,中国动画。

作者:辛志萍

第二篇:立足本土认同,促进文化认同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使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本土认同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做出选择的问题,这在中学英语教学场域下也不例外。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对学生文化认同和本土认同的引导,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场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其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常生活的交际,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土,更好地传播本土文化。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场域下,教师应该重视本土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以本土认同为根本,促进文化认同,达到英语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通过口头或书面等形式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并能在思维和品格上育人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文化认同;本土认同;核心素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汉语和英语均成为了国际上的强势语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其“通行性”,而民族语言又体现着其“本土性”。“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的结构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对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尽管此种“语言决定论”在其后受到了各种挑战,但经由语言互动所触及到的文化现象却是重要的研究路径。因此谈及语言教学,对“文化认同”和“本土认同”的选择及融合就成了不可避免的话题。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的感觉。本土认同(National Identity),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构成的评价和情感。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个国家原有的政治制度,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民对本土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能使本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师对文化认同和本土认同的理解及重视会直接影响中学英语教学最终目标的达成。

事实上,在最新提出的中学英语核心素养中,文化认同与本土认同的建立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健全个体,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意见稿)中对“文化品格”的描述是:“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意见稿中对“思维品质”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了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使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这两大要素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在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学科的学习和体验,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建立自己的本土认同和国际理解意识。

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场域下,教师应该重视本土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英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局限性;让学生突破单一文化的固有模式给交际带来的障碍;帮助他们在真实交际中充分阐释自己的观点、完全理解对方的思想,以完成平等、有意义的沟通。要达到此目的,教师需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感知“认同文化不仅要认同国外文化更要认同本土文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打好发展其文化能力的基石。

然而在目前的中学英语课堂上,容易出现对英语文化输入“一边倾”的现象。如:教师在进行中学英语教学时一味强调英语文化的特点,或为了消除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成见并让其接纳英语文化就不断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正输入,从而导致学生对英语文化过分认同,认为英语国家的一切都先进于本土文化,或认为英语教学场域就是介绍英语文化,与本土文化无关。一些英语教材在选材上也是只覆盖西方文化的相应内容而完全忽略本土文化的输入。有些教师在设置英语情境活动时只注重西方的文化特色,如把西方节日在英语课堂场域中浓墨重彩地推出,而对于一些本土节日却完全忽略。这有时令人不禁感叹,学生对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情人节”的重视远超于我们传统的“清明节”“元旦”和“七夕节”。这样的中学英语教学违背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在中学英语教学场域下,本土认同和文化认同不应受到冷落。反之,英语教师应该在中学英语教学场域中巧妙处理文化认同和本土认同的关系;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既保持本土认同又提升国际理解。

在中学教学场域下,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在立足本土认同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文化认同。

(1)把握课本相关素材,适时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的积极输入引导。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11版)》,其在修订教材时添加了本土文化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拓宽其文化视野。在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单元里,编者设计了对Dragon Boat Festival in Hong Kong、Chinese Spring Festival in Beijing、Lantern Festival in Jiangxi及与“中国民间艺术”相关的一系列介绍。而在Unit 5 What are shirts made of?这个新增单元中,还出现了有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此类文本、图片素材,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在本土认同的基础上提升文化认同的意识,并使学生的本土文化荣誉感和自豪感大大增强。

(2)根据话题,适时增加对本土文化信息的输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加本土文化的复现率,并将本土文化与英语学习相融合,提升学生用英语描述本土文化的兴趣。如:在介绍favorite food这一话题时,除了hamburger、steak、sandwich等西方食物外,完全可以把中國各地美食的英文表达介绍给学生。如兰州的牛肉面——beef noodles、猫耳朵——cat’s ear noodles等。在介绍western art时,可以让我们本土的黄河奇石——Yellow River rare stone和刻葫芦——carved gourd也同样走入学生的视野。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场域下还应不断引导学生将英语国家文化同我国文化作对比,在讲授不同话题时引导学生寻找相关内容的中外特点。例如:不同的风景、器物、人物。因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先对自己本土文化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寻找到与别的文化交流的机会,进而能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同时不忘本土文化的认同。

(3)开展融入本土认同的英语学习活动。如:建立“本土文化周”“本土文化月”等活动,让学生搜集能介绍本土文化的英文素材,了解和认知本土文化的英文表达,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也可利用学生参与其他活动的机会,如“走进甘肃博物馆”“走进兰州城市规划馆”“水车园一览”等,让学生留意展板中的英文介绍部分并进行摘录,回来后在英语课的Daily Report上向其他同学介绍。

总之,中学时代是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在此阶段并未完全成熟,英语教师应在中学英语教学场域下适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认同和本土认同意识,在本土认同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通过英语学习让语言与思维相联;让语言体现其在思维和文化品格上的育人功能;让语言帮助学生发展其核心素养;让语言对传播本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程晓堂,赵思奇.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5):79-86.

韩宝育.2002.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侯豫新.2010.从“双语教育”看文化接触与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1).

陆建非.2009.双语双文化论文集[D].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作者:田黎

第三篇:采撷本土文化,增色语文校本课程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被引入我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出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和教师对课程开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使得校本课程的发展步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文化的价值受到了关注,作为“文化建构过程和人的体验成长”的独特意蕴也得到了初步挖掘。主要探究的是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

一、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民族文化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部署。《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弘扬中华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选择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深入挖掘提炼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又有助于地方文化名城的打造。

二、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整体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已经从课程改革开始,告别了过去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建立起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将成为广大中、小学课程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研究对于提高师生素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有重要的价值。

依托本土文化的语文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长环境较为密切,易于使学生接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传承本土文化,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很多学生虽然对家乡一草一木很熟悉,但却对本土的文化缺乏系统了解。教育,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只有扎根于民族文化傳统,才能维系文明的进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本土文化,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还是当代教育的职责。

通过基于地方文化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引导学生亲身调查、探索与体验,从而掌握本土知识,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汲取优秀的精神传统,是学校教育实现历史使命、完成地方文化延续和创新的重要体现。

四、加强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一所成功的学校不仅要符合教育部统一的基本要求,还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

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持,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关注课程的差异性。

从地域的教育性出发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它使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特色,生命力更强。

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校本教研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资源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其改进的主体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不断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以往,教育教学研究似乎只能由专家学者来开发,而且理论性要求很高,否定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研究权力。现在,校本教研使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声筒,而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探索者、实践者、规划者、决策者。教师成为校本科研的中坚力量,成为整个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作者:王静

上一篇:导游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海外语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