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2024-06-19

《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通用9篇)

篇1:《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证明的经历,对证明很是熟悉吧,证明是核验一个人的身份、经历或一件事的真实情况时所写的一类文书。大家知道证明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在实验中应用到压强差的原理;学会利用指示剂来证明反应前后酸碱性改变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几个课本上常见的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构建证明无现象反应的一般思路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方案设计,体会到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利用已知识,解决通过滴加试剂证明产生生成物时遇到的“干扰”问题。

提炼证明无现象反应的一般思路方法。

三、教学难点:利用压强差分析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不同的现象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回顾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书写方程式并描述现象

学生回忆书写并回答

过渡

我们看到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没有。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呢?

思考

引入课题——无现象反应的证明

旧知识回忆

无现象反应证明实例1

回顾:

如何证明CO2与H2O的反应?

用石蕊,观察颜色的变化证明

回顾旧知,提炼方法

归纳:通过反应前后,酸碱性的改变来判断,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证明生成物存在旧知识回忆

无现象反应证明实例2

如何证明NaOH与CO2反应

气球涨大的原因是由于压强差(反应物消失引起的回顾旧知,提炼方法

归纳:通过反应过程中气体压强改变来显形(通常需要一个显示压强现象的装置,如小气球、软塑料瓶等)

方法提炼总结

以上实验共同点都是通过什么角度证明无现象的反应发生的?

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炼总结的能力

方法1:通过证明反应物的消失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旧知识回忆

无现象反应证明实例3

借助滴加_____试剂也能证明NaOH与CO2反应

讨论:

盐酸、氯化钙等

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提炼新的证明方法

方法提炼总结

方法2:通过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设疑

NaOH与HCl反应能否用AgNO3证明反应发生?为什么?

讨论

学生表达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滴加试剂证明生成物时,若反应物对检验生成物有干扰,则滴加试剂不可行

总结与提升

证明无现象反应发生的一般思路:

方法一:通过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

方法二:通过证明反应物的减少来判断

具体方法:

1、通过反应前后,酸碱性的改变来判断,(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使反应显现)

2、通过反应过程中气体压强改变来显形

(通常需要一个显示压强现象的装置,如小气球、软塑料瓶等)

3、通过滴加试剂,产生现象(现象差异)

师生归纳

总结提升

课堂检测

课堂练习1、2、3

练习反馈

实践应用

五、板书设计

主板书:

证明无现象反应发生的一般思路:

方法一:通过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

方法二:通过证明反应物的减少来判断

篇2:《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季钰岷 初三十班

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可以看到酚酞指示剂变红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可以看到酚酞指示剂的颜色逐渐变淡直至无色。

篇3:《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有效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知个体的思维结构是逐步建构的,认知结构是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的;经过不断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并进入“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是不能从外部强加给学生,而是要他们自己去主动发现,去理解。因而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知识,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把建构主义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化学教学中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成功教学案例。

二、建构主义理念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1.教学背景。

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属于重点和难点范畴的知识模块,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为了突出重点以及分散的难点却有不同的安排。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中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对基于得氧、失氧观所建立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进行快速更新,以适应新的学习需要。

2.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中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起氧化还原的概念;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内涵,以及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意义建构的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复习四大反应基本类型

[教学事件]列举包括四大反应类型的反应实例,让学生按物质组成变化分类

[提问]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

[总结讨论]物质组成变化

[引导]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

[总结讨论,选定方向]研究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

学生活动:回顾反应分类,学生提出各自的探究内容并确定探究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从具体事实上升到一般事实的思维方法;从具体事实材料上升到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新课学习

一、氧化还原反应

[任务1]让学生标出事件1中的各反应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学生标化合价

[任务2]引导学生研究材料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形式

学生构建概念

处理学习材料,使之成为构建概念的材料,自主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形成概念

[任务3]让学生讨论,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形式将化学反应分成两类,并命名

学生探究,自主命名,形成概念,讲清命名理由

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自主意识

[总结讨论,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理解1]找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主动观察分析两种反应的分类,找出之间的关系并自我表述

使学生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的思维方法

[理解2]引导学生思考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原因

二、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学生自主探究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

[任务1]得出化合价升降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找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找出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自主了解,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认识其中氧化、还原过程

[板书]

氧化反应: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

还原反应: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

[任务2]技能学习:化合价升降双线桥表达规则,熟悉化合价升降的表达方式及电子转移表达方式,理解规则,联系规则的应用。

课堂小结

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学习化学反应分类的新方法

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及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表达方式

学生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及收获,提升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形成性测验

概念辨析、概念简单运用、概念迁移等学习情况的测验,通过做习题检测学生概念形成的情况,运用概念解决的能力。

4.教学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意义建构教学所遵循的设计思想是:从概念的科学研究角度进人新课学习,以分类学原理为构建概念的教学基础,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各要素构建从属概念,从相关分析归纳出两种化学反应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这种教学设计能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从而顺利地完成本概念的意义建构。

在本节课中,笔者积极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论,通过这样的方法做到学生之间正确、错误信息的相互交换,最后达到多赢的结果。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查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然后再相互协商。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篇4:《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关键词:指示剂;反应现象;实验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6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做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1]。另外,收集与分析特定的现象,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化学家傅鹰所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无论“证伪”还是“证实”,反应现象无疑是最有力的证据或判词。可是,部分实验的现象受到反应物本性、试剂浓度、反应温度及观察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或者因实验设计的原因导致现象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精密仪器(手持技术)被引进到中学化学课堂中,解决了部分困扰传统实验的现象清晰呈现问题。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覆盖有限的实验内容[2],而且成本、便利性等原因,也限制了精密仪器在课堂教学中的规模化使用。因此,能用常规方法解决的实验就不必用高精密度仪器[3]。如何通过常规仪器和试剂呈现清晰的反应现象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常规实验中的指示剂在促进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上能起积极作用。

1 通过指示剂化“不可见”为“可见”

化学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但观察微观世界必须借助一定的实验手段,如学生已经知道用石蕊、酚酞可“看到”溶液中的H+、OH-。因此,指示剂可将一些“不可见”的反应现象变为“可见”,促进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

实验设计1 以酚酞作指示剂,探究Ca(OH)2与Na2CO3的离子反应。

实验1-1 在试管中加入2 mL饱和澄清石灰水,滴加0.1 mol·L-1 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1-2 在试管中加入2 mL饱和澄清石灰水,滴入2滴0.1%酚酞,溶液变红色。再加入少量Na2CO3固体。生成白色沉淀,但红色无明显变化。

离子反应是典型的微观过程,笔者结合《化学1》[4]中的“交流与讨论”栏目设计了这个实验带领学生顺利“入境”。通过实验1-1让学生从复分解反应的角度认识Ca(OH)2与Na2CO3的反应,并就此设问:Na+与OH-是否也如化学方程式那样结合呢?实验1-2通过酚酞“看到”OH-的“表现”:自始至终都留在溶液中,未与其他粒子结合。至此,学生通过“观察”清晰的反应现象认识到Ca(OH)2与Na2CO3的反应实质是Ca2+和CO3

2-之间的离子反应。实验1-2中的Na2CO3应选择固体,避免因溶液被稀释使红色变浅,影响后面的分析。

实验设计2 以酚酞作指示剂,探究NaHCO3与Na2CO3的相互转化。

实验2-1 在2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2滴0.1%酚酞,再加入少量NaHCO3固体,振荡。溶液红色变浅。

实验2-2 在2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加入2滴0.1%酚酞,再通入CO2气体。溶液红色变浅。

实验2-3 待实验2-2的溶液颜色不再变化后,加入0.1 mol·L-1 MgCl2[5]溶液。无沉淀生成。

由于NaHCO3与Na2CO3的相互转化无明显现象,教材中未安排相关实验。笔者发现,可根据溶液碱性变化,用酚酞作指示剂,清晰呈现两者相互转化的反应现象。实验2-1的“红色变浅”使学生“观察”到了溶液中OH-减少,即HCO3-可与OH-反应。实验2-2、2-3的“红色变浅”及“无沉淀”让学生“观察”到了CO3 2-可与CO2生成HCO3-。在实验2-1中:NaHCO3要选择固体,避免因溶液被稀释使红色变浅,干扰后面的分析过程,而且一定要在NaOH溶液中加NaHCO3,否则,学生会产生可能两者并不反应,但因加入NaOH造成溶液碱性增强使红色变深的干扰性思维。

2 通过指示剂化“模糊”为“清晰”

生动有趣、新奇好看的反应现象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但有些实验由于实验设计、观察距离等原因,或因持续时间短,造成反应现象不能清晰呈现,进而影响化学知识的生成。借助指示剂能化“模糊”为“清晰”,实现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

实验设计3 以KSCN、淀粉作指示剂,探究FeCl3和KI反应的反应限度。

实验3-1 取3 mL 0.1 mol·L-1的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滴,再将溶液分为2份。

实验3-2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0.1 mol·L-1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3-3 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2滴0.5%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本设计是对《化学2》[6]中的“活动与探究”栏目的改进。原设计是用CCl4萃取I2后观察颜色,但因生成的I2很少,萃取后CCl4层紫红色并不明显。改进后,通过实验3-2的“红色”、实验3-3的“蓝色”让学生“看到”了Fe3+、I2。在FeCl3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存在Fe3+,是因为Fe3+与I-不发生化学反应吗?实验3-3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实验设计4 以KSCN、淀粉作指示剂,探究SO2的还原性。

实验4-1 取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加3滴0.1 mol·L-1 KSCN溶液,再滴加SO2水溶液。红色慢慢变无色。

实验4-2 取1 mL碘水,加3滴0.5%淀粉溶液,再滴加SO2水溶液。蓝色慢慢变无色。

利用Fe3+、I2证明SO2的还原性是试题中常见的素材,故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这两个实验。但FeCl3溶液由黄色变浅绿色、碘水由褐色变无色的颜色变化比较“模糊”,不利于学生(特别是后排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反应现象。以KSCN、淀粉作指示剂,通过提高反应前后颜色的对比度促进了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其中实验4-1中因为生成Fe(SCN)3造成氧化性减弱,红色褪去较慢(把SO2和Fe3+的方程式写完,再去观察,溶液已变无色)。

实验设计5 以洗涤剂作指示剂,探究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3 mL 0.1 mol·L-1的Na2CO3、NaHCO3溶液,再滴加3滴洗涤剂,轻轻振荡后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1 mL 1 mol·L-1的盐酸。装NaHCO3的试管泡沫上升快,装Na2CO3的试管泡沫上升慢。

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学生观察。改进后,通过洗涤剂产生的泡沫使学生能“持续”地观察和对比,反应现象非常明显。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必须用实验“利器”,观察反应现象收获“事实”,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化学知识、反应原理进行“求是”,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规律、捕捉灵感,积极开发和设计出操作简单、现象清晰的实验,为化学教学提供实验素材,丰富实验教学,让“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化学,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化学教学,2012,(1):25.

[2]吴俊明.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下)[J].化学教学,2013,(11):6.

[3]吕秀丽.使用二氧化碳和pH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J].化学教学,2012,(1):51.

[4]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4.

[5]王聂海.有关Na2CO3和NaHCO3溶液鉴别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2,(2):52.

[6]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32.

利用Fe3+、I2证明SO2的还原性是试题中常见的素材,故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这两个实验。但FeCl3溶液由黄色变浅绿色、碘水由褐色变无色的颜色变化比较“模糊”,不利于学生(特别是后排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反应现象。以KSCN、淀粉作指示剂,通过提高反应前后颜色的对比度促进了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其中实验4-1中因为生成Fe(SCN)3造成氧化性减弱,红色褪去较慢(把SO2和Fe3+的方程式写完,再去观察,溶液已变无色)。

实验设计5 以洗涤剂作指示剂,探究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3 mL 0.1 mol·L-1的Na2CO3、NaHCO3溶液,再滴加3滴洗涤剂,轻轻振荡后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1 mL 1 mol·L-1的盐酸。装NaHCO3的试管泡沫上升快,装Na2CO3的试管泡沫上升慢。

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学生观察。改进后,通过洗涤剂产生的泡沫使学生能“持续”地观察和对比,反应现象非常明显。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必须用实验“利器”,观察反应现象收获“事实”,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化学知识、反应原理进行“求是”,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规律、捕捉灵感,积极开发和设计出操作简单、现象清晰的实验,为化学教学提供实验素材,丰富实验教学,让“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化学,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化学教学,2012,(1):25.

[2]吴俊明.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下)[J].化学教学,2013,(11):6.

[3]吕秀丽.使用二氧化碳和pH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J].化学教学,2012,(1):51.

[4]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4.

[5]王聂海.有关Na2CO3和NaHCO3溶液鉴别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2,(2):52.

[6]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32.

利用Fe3+、I2证明SO2的还原性是试题中常见的素材,故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这两个实验。但FeCl3溶液由黄色变浅绿色、碘水由褐色变无色的颜色变化比较“模糊”,不利于学生(特别是后排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反应现象。以KSCN、淀粉作指示剂,通过提高反应前后颜色的对比度促进了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其中实验4-1中因为生成Fe(SCN)3造成氧化性减弱,红色褪去较慢(把SO2和Fe3+的方程式写完,再去观察,溶液已变无色)。

实验设计5 以洗涤剂作指示剂,探究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3 mL 0.1 mol·L-1的Na2CO3、NaHCO3溶液,再滴加3滴洗涤剂,轻轻振荡后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1 mL 1 mol·L-1的盐酸。装NaHCO3的试管泡沫上升快,装Na2CO3的试管泡沫上升慢。

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学生观察。改进后,通过洗涤剂产生的泡沫使学生能“持续”地观察和对比,反应现象非常明显。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必须用实验“利器”,观察反应现象收获“事实”,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化学知识、反应原理进行“求是”,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规律、捕捉灵感,积极开发和设计出操作简单、现象清晰的实验,为化学教学提供实验素材,丰富实验教学,让“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化学,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化学教学,2012,(1):25.

[2]吴俊明.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下)[J].化学教学,2013,(11):6.

[3]吕秀丽.使用二氧化碳和pH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J].化学教学,2012,(1):51.

[4]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4.

[5]王聂海.有关Na2CO3和NaHCO3溶液鉴别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2,(2):52.

篇5:《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一、曲线有水平切线———导出罗尔定理

首先观察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有一条连续的曲线ACB,其函数y=f (x) (x∈[a, b]),两个端点分别记为A, B,这条曲线除端点外处处有不垂直于x轴的切线,且两个端点的纵坐标相等,即f (a)=f (b).不难看出在曲线的最高点C处(还有最低点),曲线有水平的切线,这条切线正好与端点的连线AB平行(弦AB的斜率kAB=0).如果记C点的横坐标为ξ,那么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以得f'(ξ)=0.用分析的语言来描述这一几何现象就可得到———

罗尔定理若函数f (x)满足条件:

(1)在闭区间[a, b]上连续;

(2)在开区间(a, b)上可导;

(3) f (a)=f (b),则在(a,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f' (ξ) =0.

证:因为f (x)在[a, b]上连续,所以由连续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原理知,f (x)在[a, b]上可取到最大值M和最小值m,现在分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如下:

1. 若M=m,则f (x)≡M(或m),此时该函数f (x)为常数函数,故其导数恒等于零。于是在(a, b)上任意取一点ξ,都有f'(ξ)=0.

2. 若m<M,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不相等,而两个端点的函数值相等,从而至少有一个最值不在端点取得。不妨设最大值不在端点取得。从而知存在ξ∈(a, b),使得f(ξ)=M.以下来证明f'(ξ)=0.

由于f(ξ)=M是最大值,所以恒有f(ξ+Δx)-f(ξ)≤0, ξ+Δx∈ (a, b) .

由于式(1)、(2)同时成立,从而有f'(ξ)=0.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罗尔定理得证。

从罗尔定理的导出可以看出,利用几何直观对于问题的条件与结论都易于理解。就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其证明即使未完全掌握,也完全可以弄清罗尔定理的条件与结论。

二、曲线有倾斜切线———导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以下再来观察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有一条连续的曲线ACB,其函数为y=f (x) (x∈),两个端点分别记为A、B,这条曲线除端点外处处有不垂直于x轴的切线,不难看出在曲线的C处(图中还有一处)有切线平行于两端点的连线AB.如果记C点的横坐标为ξ,那么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ξ处的切线斜率为f'(ξ),而弦AB的斜率为

综上所述可知,平面内以A、B为端点的连续曲线弧处处有不平行于y轴的切线时,则在曲线内至少有一点,其切线平行于弦AB.用分析的语言来描述这一几何现象就得到下面微分学中十分重要的———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若函数f (x)满足下列条件:

(1)在闭区间[a, b]上连续;

(2)在开区间[a, b]上可导;

则在(a,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f'(ξ)=

分析将坐标系绕原点在平面内的旋转,使得在新坐标系“XOY”下,线段AB平行于新坐标系的X轴,于是就有了F (a)=F (b).F (x)的几何意义,正是曲线y=f (x)与直线之差,这样就有了作辅助函数的方法。

证:作辅助函数,易知,F (a)=F (b)=0,且F (x)在[a, b]上满足罗尔定理的另外两个条件,故存在点ξ∈(a, b),使得,即定理得证。

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导出同样可以看出,利用几何直观对于问题的条件与结论都易于理解。就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证明过程中辅助函数的作法一般不易想到,但定理的条件与结论是直观的,而且是不难接受的。

关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再作以下几点说明:

(1)从几何直观上看,易知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当f (a)=f (b)时的特例;

(2)该问题是将一般情况转化为特殊情况,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论证思想,它是数学中重要而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这里又是通过几何直观来提供一个构造辅助函数的方法的思路,使得粗象的构造辅助函数的思想变得直观而易于理解;

(3)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结论常称为拉格朗日公式,它有几种常用的等价形式,可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在不同场合灵活采用:

(4)以下推论1实际上是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研究函数的典型例子之一,从几何图形上看又是直观的: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连续的曲线AMB的切线处处是水平的(即斜率满足f'(ξ)堍0),则该曲线必定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即函数必为常数函数y=f (x)堍c, (x∈[a, b]).此时曲线上任意一点处切线与曲线重合。

推论1若函数f (x)在区间(a, b)上的导函数f'(x)堍0,则f (x)是一个常数函数。

证:对于区间(a, b)上的任何两点x1, x2,不妨设x1>x2则在f (x)在[x1, x2]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根据该定理,有f (x2)-f (x1)=f'(ξ)(x1, x2)=0,这就是说,f (x)在区间(a, b)上的任何两个值都相等,所以为常数函数。

(5)以下推论2是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研究函数的另一个典型例子之一,从几何图形上看同样是直观的:如图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条连续的曲线A MB、A'M'B'在区间 (a, b) 内处处有不垂直x轴的切线, 且两曲线的切线处处是平行的 (即斜率满足f' (ξ) =g' (ξ) (ξ∈a, b) ) , 则两条曲线中的一条曲线y=f (x) 是由另一条曲线y=g (x) 轴方向平移得到的 (即满足f (x) =g (x) +C) .

推论2若函数y=f (x)和y=g (x)均在区间(a, b)上可导,且f'(x)=g'(x),其中x∈(a, b),则在区间(a, b)上,函数f (x)与g (x)只差一个常数,即存在常数C,使得f (x)=g (x)+C.

证:令F (x)=f (x)-g (x),由推论1, F (x)=C,所以有f (x) =g (x) +C.

三、曲线由参数方程表示有切线———导出柯西中值定理

类似地,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及参数方程的知识可推出柯西中值定理。如图5,设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Y=f (x) X=g (x) (a≤x≤b),其中x为参数。

那么曲线上的点(X, Y)处切线的斜率为,弦AB的斜率为,假设点C对应于参g'(x) g (b)-g (a) 数x=ξ,那么曲线上点C处的切线平行于弦AB,可以表示为.用分析的语言表示即为———

柯西中值定理若满足条件:

(1)函数f (x), g (x)在闭区间[a, b]上连续;

(2)函数f (x), g (x)在开区间(a, b)上可导;

(3)在开区间g'(ξ)内不为零;则在(a,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

证:首先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知g (b)-g (a)=g(ξ)(b-a)≠0,类似于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时分析作辅助函数的方法,作辅助函数:

显然,F (x)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所以存在点ξ∈(a, b),使得F' (ξ) =0,

不难看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柯西中值定理当g (x)=x时的特例,柯西中值定理最重要的应用是导出求不定式极限的非常好用的洛必达法则。

有了微分中值定理,一些从几何现象上看并不直观的函数关系的数学命题,运用微分中值定理容易给出其理论证明,显示出了微分中值定理运用导数知识去研究函数性态的桥梁的重要作用,仅举以下几例:

例1证明:当a>b>0时,

证令f (x)=lnx, x∈[a, b],则f (x)在[a, b]上连续,在(a, b)内可导,由拉格朗日定理得 (a<ξ<b),由于得故

例2证明:当x>0时,成立不等式

分析:注意到x>时,则对于f (t)=lnt,在区间[x, 1+x]上,有f (1+x)-f (x)=ln (1+x)-lnx,可考虑运用拉格朗日定理进行证明。

证明:令f (t)=lnt,则f (t)在[x, 1+x](x>0)上满足拉格朗日定理条件,从而有f (1+x)-f (x)=f'(ξ)(1+x-x), (0<x<ξ1+x),即ln (1+x)-lnx=.

例3当x>0时,试证:若ex=1+xexθ(x)(其中0<θ(x)<1),则lxi→m0θ(x)=.

分析:移项可得ex-1=xexθ(x),易知,等式左边为函数f (t)=e'在[0, x]上的增量形式,而右边与θ(x)有关,可考虑运用拉格朗日定理进行证明。

证明:令f (t)=e',则当x>0时,f (t)在区间[0, x]上满足拉格朗日定理条件,因此有f (x)-f (0)=f'(0+(x-0)θ(x) (x-0)), (0<θ(x)<1),由上式,解得,即θ故

摘要:本文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 给出从几何问题出发证明微分中值定理的思维过程, 使得所讨论的问题的条件与结论都易于理解, 证明中值定理过程中通常认为不易想到的作辅助函数的困难也变得易于接受。

关键词:微分中值定理,几何现象,辅助函数

参考文献

[1]柴慧琤.微分中值定理证法的几何解释[J].数学通报, 1991, (2) .

[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上册 (第5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6:《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材实验;反应现象;实验设计;化学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5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提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实验对于实现高中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1]。因此,教学必须组织和运用好各种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的独特作用[2]。笔者认为清晰的反应现象是发挥实验独特作用的重要保证,因为观察反应现象是实验教学的起点、开启学生思维的开关。但是部分实验的反应现象微弱或持续时间短甚至无明显现象,阻碍了实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如何提升反应现象的清晰度?笔者查阅了多套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梳理其中为提升反应现象清晰度而精心设计的细节,为教师进行实验创新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技巧。

2 归类解析提升反应现象清晰度的实验设计

2.1 通过放大,提升看不清楚的反应现象的清晰度

有些实验的现象过于微弱,不利于观察和收集,或者只能惠及少数学生,教材通过放大反应现象,提升反应现象清晰度。如检验不饱和烃的溴水改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通过增加溴的浓度,放大反应前后的颜色对比,让学生看明白反应现象。

实验1: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中滴入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盖上玻璃片,如图放置(口对口竖直放置,笔者注),然后抽去中间的玻璃片,观察发生的现象(鲁科版《化学1》第77页)。

这个实验的传统做法是用两根玻璃棒在浓氨水或浓盐酸里蘸一下后靠近。因为玻璃棒蘸取的试剂量很少,生成的NH4Cl很少,所以白烟很微弱。通过略微增加HCl、NH3量的方法,放大NH4Cl的生成量,产生大量白烟。

实验2:将铝片剪成长5~8cm、宽0.2~0.3cm的铝条,绕成螺旋状,一端绕紧一根火柴。实验时,用坩埚钳夹紧铝条的另一端,点燃铝条上的火柴,待火柴快要燃烧完时,将铝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瓶底盛少量水)中,观察现象(苏教版《实验化学》第21页)。

由于会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碍内部的铝与氧气继续反应,所以铝与氧气反应一般很微弱。铝在纯氧中燃烧,通过加快了反应速率、放大反应物的量,提升反应现象清晰度。

2.2 通过持续,提升看不够的反应现象的清晰度

有些实验的现象持续时间很短,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观察清楚。另外,当学生听完教师分析后进行求证时,实验现象已经消失。教材通过实验设计,使反应现象持续清晰呈现,让学生看个够。

实验3: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2~3滴洗涤剂。向试管A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C试管留作比较用。观察、比较三支试管中发生的实验现象,并试着分析导致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38页)。

实验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 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1》第32页)。

两个实验需要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完成探究目的,但气泡持续时间短,反应现象不清晰。实验通过洗涤剂的泡沫、气球的膨胀延长了现象的呈现时间,引导学生持续观察和思考。

2.3 通过转换,提升看不到的反应现象的可见度

部分实验,其主要过程没有明显现象,必须挖掘伴生的潜在变化,提升反应现象的可见度,完成预设的实验目的。如酸碱中和滴定,中和反应没有现象,通过加入指示剂(利用酸碱性变化)提升反应现象可见度,实现反应的精确控制。

实验5:向0.01 mol·L-1 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按图1接连装置,然后向Ba(OH)2溶液中滴加0.2 mol·L-1 H2SO4溶液,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表指针的变化(鲁科版《化学1》第43页)。

这个实验改编自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一册第89页的习题。鲁科版教材将其“扶正”,是为了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消除常规教学的“耳听为虚”,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红色褪去、白色沉淀、电流表读数变小这三个清晰的反应现象,实现对Ba(OH)2与稀硫酸反应实质的探究,并且降低了从复分解反应到离子反应的思维坡度。

实验6:向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约20g NH4Cl晶体。在一小木块上洒少量水,将锥形瓶放在木块上。再向其中加入约40g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用玻璃棒将固体充分混合均匀,静置。片刻后拿起锥形瓶,观察实验现象(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43页)。

实验7: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 mol/L的盐酸,再插入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人教版《化学2》第33页)。

眼睛看不到能量变化,所以实验将能量变化转换成水结冰、温度计温度升高,提升反应现象的可见度。但笔者认为还有不足:实验6药品用量偏大;实验7的温度计读数只宜“近观”且不能持续。因此,笔者除了让部分学生触摸外壁来感知外,又借助红外测温计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通过其液晶屏上显示的温度,提升反应现象的可见度,还能大幅度减少实验6的药品消耗。

实验8:在试管中加入3~5 mL Na2SiO3溶液(饱和Na2SiO3溶液按1:2或1:3的体积比用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0.2 mol·L-1为宜,笔者注)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静置。仔细观察变化过程及其现象(人教版《化学1》第76页)。

实验9:在一只清洁干燥的小烧杯中加入约2 mL浓硫酸,放入一小团(约0.1g)脱脂棉,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形成淡棕色黏稠液体。然后再加入约3 mL水,搅拌后将一半溶液转入一支大试管中。……在上述大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直到无气泡产生为止(苏教版《化学与技术》第52页)。

实验8中必须控制好盐酸用量,才能制得在短时间内就会凝聚的硅酸溶胶。如进行丁达尔实验,可用0.1 mol·L-1的盐酸快速滴加至红色褪去,可得到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经过较长时间放置后才会凝成冻胶的硅酸溶胶[3]。实验9必须将溶液中和至碱性才可能检验葡萄糖。加入酚酞、Na2CO3作指示剂,提升反应现象的可见度,同时能控制H2SO4、NaOH的用量。

笔者认为,转换设计法要根据实验特点,从气压、酸碱性、电流(离子浓度)和颜色4个角度进行。另外,在某些实验中需要多种设计手法的协同使用。

实验10:按图2连接装置进行实验,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对你认识金属锌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有什么启发?(鲁科版《化学1》第50页)。

电子转移是瞬间完成的微观过程,实验通过原电池装置将电子转移转换为持续的电流,学生根据电流方向、石墨上的铜探究反应的电子转移,水到渠成地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实验11:向还原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分别用氯化钠溶液和稀醋酸润湿过的两支具支试管(支管连接导管并伸入装有水的试管,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笔者注)。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比较导管中水柱(在水中滴加几滴红墨水)的变化和试管中的现象(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23页)。

实验在放大(增大接触面积、加入红墨水)、转换(显示试管内气压变化)的两个效应的协同作用下,提升了铁电化学腐蚀这一微弱现象的可见度。

3 设计技巧的迁移应用

梳理实验中为提升反应现象清晰度的设计细节,目的是提炼出可借鉴、推广的设计技巧,帮助教师开发出生动、实用的化学实验。如: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须加入硝酸中和NaOH至溶液呈弱酸性,可加入酚酞作指示剂控制HNO3用量。

总之,教师要树立实验意识,利用放大、持续和转换等设计技巧,开发出反应现象清晰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眼见为实”,减轻思维负担。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清晰的现象,穿插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达成“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的独特作用[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9~40.

[2][4]王后雄.新概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9.

[3]王祖浩,吴星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参考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实验9:在一只清洁干燥的小烧杯中加入约2 mL浓硫酸,放入一小团(约0.1g)脱脂棉,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形成淡棕色黏稠液体。然后再加入约3 mL水,搅拌后将一半溶液转入一支大试管中。……在上述大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直到无气泡产生为止(苏教版《化学与技术》第52页)。

实验8中必须控制好盐酸用量,才能制得在短时间内就会凝聚的硅酸溶胶。如进行丁达尔实验,可用0.1 mol·L-1的盐酸快速滴加至红色褪去,可得到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经过较长时间放置后才会凝成冻胶的硅酸溶胶[3]。实验9必须将溶液中和至碱性才可能检验葡萄糖。加入酚酞、Na2CO3作指示剂,提升反应现象的可见度,同时能控制H2SO4、NaOH的用量。

笔者认为,转换设计法要根据实验特点,从气压、酸碱性、电流(离子浓度)和颜色4个角度进行。另外,在某些实验中需要多种设计手法的协同使用。

实验10:按图2连接装置进行实验,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对你认识金属锌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有什么启发?(鲁科版《化学1》第50页)。

电子转移是瞬间完成的微观过程,实验通过原电池装置将电子转移转换为持续的电流,学生根据电流方向、石墨上的铜探究反应的电子转移,水到渠成地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实验11:向还原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分别用氯化钠溶液和稀醋酸润湿过的两支具支试管(支管连接导管并伸入装有水的试管,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笔者注)。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比较导管中水柱(在水中滴加几滴红墨水)的变化和试管中的现象(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23页)。

实验在放大(增大接触面积、加入红墨水)、转换(显示试管内气压变化)的两个效应的协同作用下,提升了铁电化学腐蚀这一微弱现象的可见度。

3 设计技巧的迁移应用

梳理实验中为提升反应现象清晰度的设计细节,目的是提炼出可借鉴、推广的设计技巧,帮助教师开发出生动、实用的化学实验。如: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须加入硝酸中和NaOH至溶液呈弱酸性,可加入酚酞作指示剂控制HNO3用量。

总之,教师要树立实验意识,利用放大、持续和转换等设计技巧,开发出反应现象清晰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眼见为实”,减轻思维负担。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清晰的现象,穿插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达成“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的独特作用[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9~40.

[2][4]王后雄.新概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9.

[3]王祖浩,吴星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参考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实验9:在一只清洁干燥的小烧杯中加入约2 mL浓硫酸,放入一小团(约0.1g)脱脂棉,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形成淡棕色黏稠液体。然后再加入约3 mL水,搅拌后将一半溶液转入一支大试管中。……在上述大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直到无气泡产生为止(苏教版《化学与技术》第52页)。

实验8中必须控制好盐酸用量,才能制得在短时间内就会凝聚的硅酸溶胶。如进行丁达尔实验,可用0.1 mol·L-1的盐酸快速滴加至红色褪去,可得到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经过较长时间放置后才会凝成冻胶的硅酸溶胶[3]。实验9必须将溶液中和至碱性才可能检验葡萄糖。加入酚酞、Na2CO3作指示剂,提升反应现象的可见度,同时能控制H2SO4、NaOH的用量。

笔者认为,转换设计法要根据实验特点,从气压、酸碱性、电流(离子浓度)和颜色4个角度进行。另外,在某些实验中需要多种设计手法的协同使用。

实验10:按图2连接装置进行实验,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对你认识金属锌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有什么启发?(鲁科版《化学1》第50页)。

电子转移是瞬间完成的微观过程,实验通过原电池装置将电子转移转换为持续的电流,学生根据电流方向、石墨上的铜探究反应的电子转移,水到渠成地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实验11:向还原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分别用氯化钠溶液和稀醋酸润湿过的两支具支试管(支管连接导管并伸入装有水的试管,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笔者注)。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比较导管中水柱(在水中滴加几滴红墨水)的变化和试管中的现象(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23页)。

实验在放大(增大接触面积、加入红墨水)、转换(显示试管内气压变化)的两个效应的协同作用下,提升了铁电化学腐蚀这一微弱现象的可见度。

3 设计技巧的迁移应用

梳理实验中为提升反应现象清晰度的设计细节,目的是提炼出可借鉴、推广的设计技巧,帮助教师开发出生动、实用的化学实验。如: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须加入硝酸中和NaOH至溶液呈弱酸性,可加入酚酞作指示剂控制HNO3用量。

总之,教师要树立实验意识,利用放大、持续和转换等设计技巧,开发出反应现象清晰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眼见为实”,减轻思维负担。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清晰的现象,穿插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达成“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的独特作用[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9~40.

[2][4]王后雄.新概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9.

篇7:《无现象反应的证明》教学设计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 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 很多用人单位包括沃尔玛、诺基亚等都采取了规避措施, 如工龄清零、劳务派遣、变更用人单位名称、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代替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做法, 与劳动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其中华为公司做法最为引人注目。2007年9月, 在《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之际, 华为规定在华为公司工作满8年以上的员工, 都必须“先辞职再竞岗”, 竞争上岗后, 才能与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此举导致包括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内的总共超过7000名员工工龄清零。华为“辞职门”事件也因此成为当年最受媒体关注的事件之一, 引发了社会的激烈讨论, 公众普遍认为华为公司此举是为了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那么, 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原因何在?对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象有何规制建议?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二、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象的原因

1、经济原因

虽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其制度功能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同时也带给用人单位一些经济负担。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用人单位而言, 这些经济负担就成为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由于一些企业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效率优先”的阶段, 一旦《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那些违法用工侵害员工利益的企业成本必将增加, 因此就遭到这些企业的反对和规避。然而事实上, 随着法治的健全及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 以前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必将慢慢失去, 如近年来“民工荒”的出现就是劳资关系变化的敏锐体现。企业降低成本不是单靠缩减人力成本就能达到的, 而是要靠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制度原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严格区别于过去的“铁饭碗”、“固定工”, 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的条件, 用人单位仍然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由于我国过去形成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过多强调了其福利性质、照顾性质及补偿性质, 导致劳动者丧失进取心, 更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使得企业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条款产生了种种误读。因此, 用人单位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避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

3、立法及执法原因

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的现象之所以会普遍发生, 立法不够严谨导致法律对规避行为的界定不明确, 违法风险降低, 直接纵容了用人单位规避行为的发生。此外, 劳动行政部门执法监督不力, 也是导致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当前劳动行政部门对于违法用工的情况监管不到位, 玩忽职守, 用人单位采取各种做法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明显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在我国, “用工不规范”这一事实长期广泛存在的现象与劳动行政部门监管不力之间不能不说没有直接关系。

三、对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象的规制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防止用人单位继续随意采取规避行为, 首先就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 扩大其适用范围, 限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具体期限, 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变更分为非实质性变更和实质性变更, 改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变更的规定程序, 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限的时间长短进行区别, 以此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规定, 杜绝用人单位再打法律“擦边球”。

2、加大监督检查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最重要的在其具有可操作性, 能够落到实处, 发挥实效, 因此,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能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有效的劳动关系, 关键还在于其监管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首先应加强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通过加强对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执法监督, 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和环境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真正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于恶意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 加大对其处罚力度, 并在相关媒体上给予公布, 促使其自觉维护劳资关系稳定。其次, 重视工会组织的监督力量。工会作为劳动者维权组织, 但在过去一段时间, 工会组织不但没有发挥其劳动者利益代言人的作用, 反而成为了资方的工具, 因此, 应加快促进工会的发展壮大, 使其具有足够的力量与企业进行讨价还价, 真正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规范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 如果企业能改变、能适应, 那么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必然能够得到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表示, 在《劳动合同法》正式生效后, 为适应法律要求, 企业应实施转型, 即要从以往的以低成本为基本竞争手段的企业发展模式, 转型为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基本竞争手段的发展模式。法律只能够执行, 应对和规避法律, 指挥加剧企业风险。企业不能再靠压低劳动力成本去争取发展, 而是需要尽快提升管理水平, 建立一套完备可行的企业制度。因此, 利用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契机, 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管理和评估机制, 是用人单位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摘要:《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 很多用人单位采取各种做法来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本文通过解读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条款, 从经济原因、观念原因、立法及执法原因等方面分析了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象的原因, 提出了对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象的规制建议。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参考文献

[1]邹杨、丁玉海:《劳动合同法最新理论与实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篇8:直刺术静脉输液无输液反应的体会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每个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此项操作,才能为抢救危重病人争分夺秒,一针见血,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需要的药物及液体输入体内。穿刺采用的角度和手法可分为直刺法和斜刺法。直刺法是在欲穿刺静脉上进针,针头与皮肤成10-45度角,针尖斜面向上,穿破皮肤直接刺入静脉。斜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旁约0.5-1厘米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度角,将针头刺入皮下潜行一段距离后再刺入静脉。我院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静脉输液穿刺术以直刺成功率高。近一年来我们共行300例,共有295例成功,并且无输液反应。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一、直刺法制的优点

1、针尖直接刺入静脉,可减少刺激真皮层的游离神经末梢,减轻患者的痛苦。

2、針尖刺入真皮后,可直接压迫静脉,使静脉不易滑动,穿刺成功率高。

二、斜刺法的缺点

针尖刺入直皮层后,在真皮内走行距离较长,刺激神经末梢,患者感到很疼痛。

三、直刺术的操作步骤

1、选择静脉,选择较直,易固定,暴露明显,不易滑动,弹性较好的浅静脉。如手、足背静脉,小儿的头皮静脉等。

2、按常规做好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在选择好的静脉上端约5-6厘米处扎止血带,用2%的碘酒从内到外消毒皮肤,范围在5厘米以上,让病人握拳,排净输液管中的空气,再用75%的酒精脱碘,再次排净针管内的空气。

3、左手拇指在欲穿刺的静脉远心端压住静脉。固定静脉,右手持输液针头,在欲穿刺的静脉上方,将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成10-45度角,视病人胖瘦与部位而不同,向心方向刺入,使针尖直接刺入静脉,见有回血,再将针头平行进入少许。

4、放开止血带、调节器,嘱病人松开拳头。观察有无漏液,滴入通畅。用胶布固定针头,针眼,针梗处均覆盖无菌纱布块。

5、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并在输液卡上标明时间及滴速、签名。整理用物,交待病人注意事项等。

四、静脉输液300例地反应的体会

1、严格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以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要求为准。一丝不苟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如何做到无菌操作①开液体前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一次瓶盖,撬液体瓶盖的用具也要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使用。注入药物前,液体的瓶盖用2%碘酒,酒精消毒;安瓿割后要用酒精棉球擦拭;用无菌注射器抽出药液后注入液体内。液体内要加的药物一般都要在治疗室进行,不要在病房内进行,以减少污染机会(抢救时例外)。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次,每月采空气培养1次。②操作时,先检查输液物品是否备全,操作者要先洗手,选择好血管,用碘酒,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对碘酒过敏者例外),消毒后严禁用手触摸注射部位,穿刺成功后要固定好,用无菌纱布覆盖。输液完毕拔针后要用消毒球按住针头后拔出,再按住注射部位片刻,嘱咐患者休息片刻后再下床活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反应。③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应用时应检查消毒日期、输液器外包装的袋子有否破损、漏气,用后要销毁。④棉球、棉签须高压消毒后方可使用,酒精棉球不可做太大、使用太久,以免酒精挥发使之浓度降低影响效果,酒精瓶盖要及时盖好。

2、做好三查七对工作:(1) 坚持查对:①备药时查。护士备药时要检查所输液体和输入药物的名称、浓度、有效期、液体内有否絮状物,瓶盖有无松动和裂痕等。②输液前查。将所准备的药物按三查七对的要求再仔细查对一遍,将所要加的药品详细写在小牌上,糊在瓶上。③输液时床头查。护士要将药品要核实一次观察药物有无杂质,输液用具有无污染,针头是否通畅,有无漏液、输液管的空气要排净,然后在无菌操作下完成输液工作。操作前要对床号,姓名及床头卡是否一致。输液完后要及时拔针,以防回血或空气输入,不能让非医务人员拔针,免得发生意外。

3、严格配伍禁忌:输液中要输入其他药物时,要严格配伍禁忌,以防发生反应。我们的体会是一查、二试、三观察。一查:加药前查对配伍禁忌表,如无禁忌方可加入。二试:有些药物在配伍禁忌表上查不出来,就先将需要输入的几种药物加在一起进行配伍试验,观察有无变色,混浊、沉淀及其他化学变化,如无变化方可输入。三观察,药物加入后先减慢输液速度,注意病人表情,询问病人自我感觉如何,15分钟后再调节输液速度。

4、药液不能积压过长时间:尤其是葡萄糖不可贮存过多,现领现用最好,时间性较强的药品要更注意,以免发生反应。

以上几方面是我们输液直刺法防止输液反应的措施和体会。

篇9:冠脉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进展

为此, 临床认为需对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现象予以深入研究观察, 才能将有效处理方案制定出来, 再灌注心肌组织后对PCI治疗效果予以完善与增强。为细致研究冠脉无复流, 现从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等查阅大量资料, 综述如下。

无复流现象发生机制与类别

目前临床尚未阐明无复流现象发生机制, 但已经明确微循环障碍作用关键。再通闭塞血管后各类栓子随着机械操作或再通血流反复或一次将远端各级微血管栓塞为无复流现象最始动与最重要的因素。现有证据表明血小板诱导微血栓产生微栓子为主要内容。开展PCI治疗时激活血小板, 释放大量血栓烷A2、血小板激活因子或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 一方面将血小板聚集加剧形成微血栓, 另一方面进一步收缩微血管导致闭塞。再灌注后发生无复流现象多伴随无复流区PMN (中性粒细胞) 聚集。PMN经由脱颗粒产物、自由基、血小板激活因子及酸性代谢产物等相互作用于血小板及内皮细胞, 导致微血栓形成加剧, 进而致使心肌灌注不足及形成微梗死。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在接受研究的AMI患者中, 当采用介入治疗后, 心外膜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减少, 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而这些破裂的碎片也参与了微栓子的构成[2]。此外, 当微循环发生损伤后, 其灌注明显不足, 会引起相应缺少血供部位发生水肿, 而水肿又会进一步压迫血管床, 导致灌注不足进一步加剧, 形成恶性循环[3]。然而亦有研究称微循环障碍并无关键作用, 还需临床深入探讨、研究[4]。

冠脉无复流名称较多, 如无复流、慢血流及低复流等, 均指同一现象, 说明存在心肌缺血现象, 即心外膜冠脉短时间闭塞后无持续机械性阻塞证据下因心肌微血管水平受损, 无法对心肌予以充分灌注, 即进行性心肌缺血。通常结合实际划分无复流为以下几种: (1) 实验性无复流:即于实验条件下将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出来便于观察的无复流, 多对硫黄素S或炭黑等特异心肌染料予以利用将无复流区显示出来, 心内膜下为其发生位置, 即解剖无复流; (2) 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即无复流现象主要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经机械性或药物再血管化状态下; (3) 血管造影无复流:即无复流现象发生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阶段, 血管造影结果为TIMI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血流在3级以下, 但缺乏证据证明远端动脉阻塞。

无复流现象的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 常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AMI再灌注治疗后评定疗效的金标准,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TMI血流分级只能对心外膜血管再灌注状况予以评价, 无法对心肌组织与远端微血管再灌注予以判断, 单纯行冠脉造影评判无复流缺乏准确性。目前临床主要基于冠脉造影对TMI心肌灌注分级或校正TMI血流计帧法予以利用, 准确度较高。心电图ST段回落亦可用于评价有无复流, PCI成功后0.5 h内若无复流证据则抬高ST段快速回落。心肌声学造影亦可用于诊断无复流现象, 其原理在于在血管内注入声学造影剂, 其中包含微气泡, 造影剂从心肌微循环通过时产生超声回声增强效应, 造影剂灌注缺损则提示无复流现象。临床还可通过测定冠脉内多普勒血流判定有无复流现象。应用多普勒血流导丝开展超声检查, 将平均与时相性冠脉血流速度及极量血流 (基础血流) 这一冠脉血流储备指数测定出来, 若提示收缩早期存在逆向血流及冠脉血流储备指数降低等提示发生无复流现象。此外, 临床还可采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法及核素心肌灌注现象法对心肌微循环灌注予以评价, 心肌灌注缺损提示无复流现象。AMI经灌注治疗后利用多种心脏生化标记物改变亦可评定无复流现象, 如肌钙蛋白、CK-MB及CRP上升等, 其中CK-MB作用最明显, 其峰值可作为预测死亡风险的独立因子。

无复流现象的治疗

早期重建冠脉:随着冠脉闭塞时间的延长, 对心肌以及心脏血管所造成的损伤会越重, 并且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所以, 在疾病的早期, 应该尽早重建冠脉, 以减少无复流现象。

药物治疗: (1) 血管扩张剂:研究称血管扩张剂治疗无复流现象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将预后明显改善, 如腺苷与维拉帕米等[5]。腺苷:腺苷为嘌呤核苷, 主要组成糖苷键联合核糖与腺嘌呤。于心脏中其生成途径为5'-核苷酸酶催化ATP, 心血管效应广泛。动物实验证实腺苷可对微血管内皮A2受体产生作用, 减少钙内流, 扩张微血管;且该药物还可对去甲肾上腺素与内皮素释放进行抑制, 将微血管扩张。研究称将腺苷注入冠脉后, 局部心肌血流改善明显, 减少心肌缺血区白细胞聚集现象[6]。腺苷结合于A1受体可将心肌保护作用发挥出来, 其机制主要有增强葡萄糖氧化, 抑制糖酵解, 激活钾离子通道, 缓解钙超载, 将脂肪分解减少避免自由基生成过多, 将c AMP途径激活, 将缺氧时免疫细胞炎症反应缓解, 对无复流时心肌局部炎症反应进行抑制, 将梗死面积缩小。同时该药物还可结合于中性粒细胞 (PMN) 上A2a与A2b受体, 对微血管内皮细胞与PMN黏附进行抑制, 避免PMN将微循环堵塞。治疗无复流案例时经导管内反复弹丸注射腺苷可恢复正常血流或达到TMI3级。学者通过4 mg腺苷治疗急诊PCI后54例AMI患者结果腺苷组相较于对照组TMI3级血流者更多, 明显降低无复流现象发生率[7]。综合而言, 腺苷主要通过网络式保护微循环损伤, 将心肌损伤程度减轻, 其预防无复流的机制可能为:扩张微血管, 将微循环血流增加;对PMN黏附与聚集进行抑制;为心肌细胞提供保护, 对局部炎症反应予以抑制, 将梗死面积缩小。维拉帕米为钙通道阻滞剂, 可将短动作电位时程明显缩短, 将ATP消耗与钙离子内流减少, 进而将心肌保护作用发挥出来, 逆转PCI治疗AMI患者中无复流现象。硝普钠作用机制为形成NO且快速向缓激肽分解而将效果发挥出来, 已被列为一线药物。注入该药物后可增加冠脉血流, 其作用类似于腺苷, 对微血管功能及冠脉小血管予以改善, 不良反应少。 (2)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该类药物亦为临床主要药物, 微循环损伤基础为形成微栓塞, 而该药物可对血小板激活进行抑制, 将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减少, 对微血管痉挛进行抑制与减少远端形成微血栓数量, 进而改善微循环血流。此外,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与PCI术后血小板聚集为关键一步, 而血小板GPI可结合于副纤维连接蛋白受体及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 对VWF及纤维蛋白原等活性物质激活予以拮抗, 有效抑制血小板积聚。 (3)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不仅可对冠脉血流予以调节, 还可保护心肌[8]。动物模型中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可开放钾离子通道, 减轻内皮损伤, 缩小梗死面积。而阻断钾离子通道会加重微循环损伤, 增加无复流现象。学者对PCI治疗AMI患者58例采用Nicorandil治疗后明显减少半年内无复流现象并改善左心室功能[9]。然而, 研究证实糖尿病与高胆固醇血症的磺脲类治疗会削弱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保护性作用, 为此临床仍需开展深入研究, 探讨如何将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疗效问题解决。 (4) 其他药物:硝酸甘油:传统认为该药物在治疗无复流现象中有一定作用, 虽然可将微静脉快速扩张, 将抗缺血作用发挥出来, 但经PCI术治疗后其对微血管作用很小, 且无法对无复流现象进行预防。前列腺素E1:其可扩张血管平滑肌, 激活血小板聚集,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减轻无复流现象, 对血流动力学予以改善。他汀类药物:学者报道AMI患者入院前长时间应用他汀类药物行PCI术后相较于未服药者无复流发生现象明显减少, 且EF值、室壁运动及心室腔大小均更优[10]。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缓激肽及内源性阿片肽等均可作用于无复流的微循环障碍, 但还需临床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与疗效。

器械治疗: (1) 冠脉远端保护装置 (DPD) :PCI治疗AMI患者后粥样斑块脱落破裂与血栓是栓塞冠脉远端的主要原因, 进而诱发冠脉无复流。PCI治疗中应用血管DPD可将脱落碎片回收, 对心肌灌注与冠脉血流予以改善。 (2) 斑块旋切与抽吸装置:主要具备破碎与吸出血栓与兼斑块切除与抽吸功能, 可将PCI前血栓负荷减少, 进而将无复流发生率降低。 (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应用IABP可将冠脉血流量增加且将心肌耗氧量减少, 均关联于微血管损伤程度。该类型报道较少, 动物实验发现IABP可将舒张期冠脉血流增加, 将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改善, 将微血管阻塞诱发的无复流范围缩小, 进而对左室功能与心肌收缩功能予以改善, 为此若AMI患者冠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后应用药物治疗无复流无效且存在血液动力紊乱合并症者可考虑行IABP治疗。但动物实验无法与临床研究相比, 还需深入探讨。 (4) 近端保护装置:新加坡Cheem教授于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会议上报告了近端保护装置, 将近端血流闭塞同时应用该装置可远端操作, 而后将各种碎片吸除, 预防无复流现象及微栓塞。

讨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无复流的严重后果与及时治疗的必要性, 同时随着临床微循环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治疗AMI已经不再局限于再通心外膜血管, 更关注心肌组织灌注。对心肌微循环予以改善, 将无复流现象减少已成为临床治疗AMI的主要目标, 这样一来就需兼顾心肌水平的有效灌注与心外膜血管的开通。控制无复流优势明显, 如挽救微小动脉有利于新生坏死区血管且建立侧支循环;将心肌坏死区血供增加有利于促进愈合, 将梗死区扩大减少, 将左室重构缓解;恢复血流有利于向坏死区输送药物;无复流可避免AMI进展恶化。为此临床在治疗过程中还需结合无复流发生机制明确针对性治疗方案, 如尽早诊断并行药物治疗、在PCI中应用新型装置等, 以改善预后。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 病情较为凶险,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 冠脉无复流现象对患者预后有较大影响。本文分析冠脉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进展, 为临床提供探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无复流现象,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雷大洲, 王津生, 王岩, 等.替罗非班对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后冠脉无复流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4, 15 (41) :73-74.

[2]刘祎秀, 任凤学, 吴立华, 等.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防治冠脉无复流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 2012, 47 (7) :46-47.

[3]崔其峰, 刘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5, 40 (11) :1272-1275.

[4]许云耀, 侯冬子, 谢志辉, 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白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脉无复流的相关性[J].当代医学, 2014, 8 (16) :14-15.

[5]李爱琴, 曾辉, 杨长宝, 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冠脉无复流综合防治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21 (15) :108-109.

[6]吴方斌, 刘倩, 严凌, 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作用[J].安徽医药, 2013, 17 (10) :1776-1777.

[7]陈劲松, 速晓华, 李刚, 等.急诊PCI替罗非班预防无复流的作用[J].四川医学, 2012, 33 (2) :223-224.

[8]莫凡睿, 李娟, 楚罗湘, 等.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 (14) :2395-2397.

[9]王金波, 张建维, 曹树军, 等.术前尿酸水平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16) :81-83.

上一篇:日出美景的作文下一篇:幼儿园食谱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