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赏析

2024-05-28

《马说》赏析(共6篇)

篇1:《马说》赏析

《马说》中的五个“也”字(江枫)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马说》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后一句都用“也”字收住。这三个“也”尤其值得品评,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转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而这句话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以上三个“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是应当反复推敲的。剩下的两个“也”字都在行文中间:一个在句末,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另一个在句中,即“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则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我们要体会“也”字(包括其他虚词)的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朗读课文。要努力读出语气,读到烂熟于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话都出于自己的口,再来体会就不难了。

《马说》赏析(吴小如)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

国策·楚策》中一个名叫汗明的对春申君黄歇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

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古人说蹙万里长江于尺幅之中,这种凝聚浓缩的手法正是韩愈一支笔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固然不能不为作者起伏回荡、感慨悲凉的情绪而倾倒,却又不能不为他简洁洗炼的笔墨所钦服。

篇2:《马说》赏析

《马说》是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这是一篇借千里马来抒发议论的寓言性散文,其重在揭示封建统治者压抑和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愤懑。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唐,当时的多不肖者恒居其上”的现象。韩愈考了四次进士才考上,其后在吏部的考试中接二连三未能及格,在京赋闲十年未能求得一官半职,只能依附在别人的幕下。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很有感触。伯乐的典故多次被韩愈引用,如《为人求荐书》、《送温处士赴河阳序》。但写得最好的,流传千古的,还数《马说》。

这篇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说识马之不易和识马者的重要。文章围绕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揭示两者关系,正面提出论点。伯乐本是天上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春秋时,孙阳因善于相马,也被人称为伯乐。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接着掉转笔锋从反面论述千里马因无伯乐而遭遇的种种不幸。

第二部分,主要从千里马的食量探究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千里马日行千里的一个最起码的保障。《宋史》里有一段岳飞与高宗谈论马的食量问题的文字,岳飞说良马是“日啖邹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而驽马则“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怠欲毙然。”

可见千里马和驽马的食量的差别,千里马也只有得到很好的饲养,吃得多,吃得好才能日行千里。

第三段写作者的感慨,运用三句排比句把作者的愤慨推向了高潮。最后以一句反问句结束全文,与开头的“世有伯乐”相呼应,指出并非无马,而是没有知马的伯乐。

托物寓意是这篇短文的一个主要特点。这篇短文表面上是写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其实却是说人才和执政者的关系。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起评价说:“此篇以马取喻,谓英雄豪杰,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斯可展布其材。否则英雄豪杰,亦已埋没多矣。而但谓之天下无才,然耶否耶?甚矣!知遇之难其人也。”又林云铭《韩文起》卷八:“此以千里马喻贤士、伯乐喻贤相也。有贤相,方可得贤士,故贤相之难得,甚于贤士。若无贤相,虽有贤士或弃之而不用、或用之而畁以薄禄,不能尽其所长,之乎无贤士也。”可见文章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善于发现人才的执政者,以伯乐不常有,喻贤才难遇明主。从而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埋没和压抑人才的社会现实,深刻讽刺了统治者不能知人善任这一现象。这种托物寓意的手法,因其鲜明的形象和含蓄的意蕴而耐人寻味。

在论述上,文章运用了反证法。除了文章首句,即论点是从正面提出,其他的观点都是从反面论述,运用反例来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论点。

在艺术上,一个更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诗为文”。“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把散文诗化。诗的主要特

点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创作手法常以起兴为主。韩愈的《说马》,似寓言而实非寓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全文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观点说穿,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这其实是诗的写作手法。文章的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运用唯物主义的方法看,本身是不合逻辑的。但是把他作为诗的语言来看,它却是发人深省的。作者紧接着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点明主旨,一泻千里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经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苦楚,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这其实是抒情诗的写法。

在语言上,文章更是精炼。从“马之千里者”这一句开始,作者频频更换主语,以此来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这种手法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笔锋情调岁主语的不同而变。“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的主语是马,“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主语是人,“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的主语又是马。“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是参差错落而有先后层次的排比句。第三部分,作者又连着用了三个排比句,而且一律用的是无主语句,但这三句其实仍在更换主语。“策之”、“食之”,的主语都是人,“鸣”的主语是马。但作者在“鸣之”下面加上一个“而”字,更换了这句的主语,从人的反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但使得句子语气增强,而且使得文章更

篇3:《马说》赏析

我们都知道,上语文课,要把课文上活。那么这个“活”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有的老师会告诉学生:“《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当权者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希望统治者能够重用人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这段话有没有把课文上活呢?没有。因为学生对于当权者、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应该如何发现人才这样的大问题没有兴趣。而且绝大多数同学也不会自命为“人才”, 当然更不 会理解“ 怀才不遇”,所以这段话不会进入学生的心,不会让学生对课文产生自己的体验感。是的,要把课文上“活”,其实就是要教出课文的体验感。知识、课文是死的,而知识的体验、课文的体验是活的。语文课其实不仅仅是教一篇篇课文,同时更要激发学生形成有关一篇篇课文的体验,若做不到这一点,这些课文的命运一定是被忘掉。

所以要找啊,找啊,找这篇文章激发学生体验的兴奋点显然不是人事管理 、人才发 现——而是自我。这篇文章充满了一种“气”,这“气”不是公共伦理范畴里的“正 气”, 而是自我 个性张扬 之“气”。难道不是吗?开篇就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难道不是相当的违反常识吗?通常我们会认为只有先有了千里马,然后才有能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呀,只有你是千里马,你才能被发现呀。但是韩愈却要反过来说———我就是千里马,可如果你不是伯乐,那我是千里马又能怎么样呢?至于接下来的话就更是“难听”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不就等于说:好孩子常有,而好老师好爸爸好妈妈不常有吗?你看看,责任全推到别人身上去了。

文章到这里,还真只是口号而已。口号是最容易让人抓辫子的。所以,韩愈啊,看你接下来怎么说,你到底是不是在推卸责任呢?接下来,韩愈打出了悲情牌: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落到没眼光人的手里,没有受到良好的对待,那命运,连一般的马都不如,哪里还谈得上“千里马”呢?那么,“千里马”究竟和别的马有什么不同,需要什么特别的待遇呢?原来它特能吃,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还是按照“常马”的方式来喂养,那它就算完蛋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千里马”有和别的马不一样的属于它自己的“自我”。而我们的同学们,其实他们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自我”,关键就看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能不能发现,能不能顺应。而老师和家长们通常又是怎样的呢?就像《马说》中所言,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标准、方法去要求、衡量、对待同学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结果能好得了吗?最终的结果是,只有少数同学是好同学,只有少数同学是人才,老师和家长感叹:好孩子怎么这么少!就好像文章所说: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实成材的标准多种多样,成材的方法多种多样,人才的个性特征多种多样: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我们的许多经典作品其实是非常具有超越时代的批判性的,这也正是其经典价值之源泉,那就是它在今天仍然能为我们做有现实针对性的引申。但是我们的老师敢不敢、能不能这样做呢?能不能通过《马说》的教学,师生共同体验一次对自我现状、对教育现状的批判和反思呢?

篇4:“马说”与说马

韩愈的《马说》,文章采用“托物寓意”手法,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揭示深刻社会问题。此杂文中学时就学过,但是当时真没理解,现在重看,觉得很有意思的,特别看到最后这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识马也!不仅让人会心一笑,感叹韩愈先生语言之流畅和深刻,顿感愧之!

马有许多佳名美誉:千里马、天马、宝马、汗血宝马、骏马、老骥、良驹等等。十二生肖,马排得不前不后,颇有中庸之道。其实,现实生活中,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完全是睥睨群雄舍我其谁的英姿。一日,得见李长安先生的副《八骏图》,细细观察,画中的八匹马惟妙惟肖,神态迥异,不觉身入其中,感受他们的形和神,不觉为他们取一字名“旋、劲、风、锐、浩、怒、昂、扬”。“旋”有如旋风般地首当其冲,“劲”紧随其后,“风”如电策一般呼啸,“锐”平稳地为居中间,“浩”然为一体,“怒”吼着奔跑,掀起“昂”“扬”的红鬃。呈现出奔腾中的威武、骏逸和洒脱。这种英姿仿若在眼前鲜活了起来,耳边传来的是强劲有力的蹄声、呼啸声、风声、沙声……它们的强壮、骏逸、飘洒,速度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精神和气概。

篇5:杂说四·马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杂说四·马说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辱一作:只)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3、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4、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6、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7、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出名。

8、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一食:吃一顿。食,吃。

10、或:有时。

11、尽(1):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3、石(仍读“shí”),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4、食马者:食,通“饲”,喂。

15、其:指千里马,代词。

16、是:这样,指示代词。

17、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8、能:本领。

19、足:足够。

20、才: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质。

22、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23、且:犹,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样。

26、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7、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8、求:要求。

29、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30、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饲”,喂。

3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才能。尽(2):竭尽,发挥出。

33、鸣:马嘶。

34、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5、执:拿。

36、策:马鞭。

37、临:面对。

3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9、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40、其(2):大概,表推测语气。

41、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2、知:懂得,了解,认识。

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赏析: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

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策·楚策》中一个名叫汗明的人对春申君黄歇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

典故: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伯乐是古代有名的相马(鉴别马的好坏)专家。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将这项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描写千里马的外形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子好像垒起的酒药饼。”他就依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了。

伯乐的儿子把所见到事物的外形和《相马经》上描绘的图形一一对照,结果找到了一只很大的蛤蟆。他兴冲冲地跑回家报告父亲,说:“总算找到好马了,额头和双眼同书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形状和书上写的有区别。”

伯乐听了,只好哭笑不得地对这个好心而不聪明的独生子说;“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马,只是它太喜欢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正是,世有伯乐才得千里马。如果千里马没能遇见“伯乐”,终究会被埋没。

杂说四·马说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祇辱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3、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4、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6、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7、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出名。

8、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一食:吃一顿。食,吃。

10、或:有时。

11、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3、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4、食马者:食,通“饲”,喂。

15、其:指千里马,代词。

16、是:这样,指示代词。

17、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8、能:本领。

19、足:足够。

20、才: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质。

22、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23、且:犹,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样。

26、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7、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8、求:要求。

29、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30、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饲”,喂。

3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才能。尽(2):竭尽,发挥出。

33、鸣:马嘶。

34、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5、执:拿。

36、策:马鞭。

37、临:面对。

3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9、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40、其(2):大概,表推测语气。

41、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2、知:懂得,了解,认识。

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饲养;“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古今异义

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

古义:这样的。

今义:判断词。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也许。

今义:或者。

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例: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食(sì):通“饲”喂养。

食(shí):吃。

例:策之不以其道。

策:

古义:马鞭,鞭策。

今义:策划,策略。

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自《木兰诗》)。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动词。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6.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鞭策千里马的方法。

7.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8.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尽,竭尽。

9.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故虽有名马:即是

【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它的,代词)

【之】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喻指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喻指能够识别、赏识人才的人

辱——受屈辱

骈—两马并驾

称——以...著称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食”.通“饲”,.本文指浅薄愚妄、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才美——才能,美貌

见——“见”通“现”,显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是——这样的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

(执)策——打马的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握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虚词

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语气较重);却(语气较轻)

故——因此

于——在之——结构助词,的以——凭借

虽——即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

或——有时(马每顿餐吃的粮食不一定为固定量)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补充音节,无意义

而(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特殊句式

1.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介词结构后置: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4.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重点语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被埋没的直接原因:论点;点明中心)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可不写)(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4.其真不知马也。(再次点明文章中心句子)

5.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千里马的遭遇)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千里马的惋惜、同情,对食马者的讽刺)

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食马者的无知、浅薄)

鉴赏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这句话是错误的。韩愈把它作为语言,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点明主旨,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透彻,却有很多辛酸痛楚还没有吐露,看似奔放,实则内涵丰富。

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由于食马者的原因,千里马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责难和惩罚,往往被痛打一顿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篇6:韩愈《马说》中考真题

A.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帝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 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 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 此其寡取易盈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译文: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

译文: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

答:

9.D 第一个“善”是“好”的意思,第二个“善”是“擅长”的意思。

10.B “以”都是“按照”的意思。A项,在/项。C项,的/助词。D项,它/表反问语气。

11.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⑵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

12.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2. 阅读《马说》,完成11—13题。(7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 学而时习之 B.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 委而去之

12.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不以千里称也 称: 扬名,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通“饲”,喂。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等同,相等。

D.策之不以其道 策: 马鞭子。

1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上一篇:论坛策划方案下一篇:教师教育作风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