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课教案免费

2024-06-06

科技课教案免费(精选6篇)

篇1:科技课教案免费

发明课教案

今天我们上一节课,有同学说,老师这是废话呀,谁不知道来这儿是上一节课,那可不一样,你们以前上过什么课?

今天我们上的课你以前可没上过:发明创造课 一说到发明,你第一个想到谁? 爱迪生

他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可能听了许多,你想不想成为他那样的大发明家?

上完这节课,我们虽然不能像他一样成为大发明家,但我保证你们每人至少有一项发明会成为发明家,相不相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即:发明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

有同学又说了,好深奥啊,太难了,发明就真的那么难吗?不难,要当发明家,首先得学会发明方法。发明方法很多,今天学习基本方法-----主体附加法。

先讲个故事:摩托罗拉手机大家都知道,可你们知道70年前,摩托罗拉公司是生产什么的?收音机!但是销路很差,以致濒临破产,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把收音机安装在汽车上,结果大获成功,带收音机的汽车与原来的汽车相比,只多了一项新功能,可在当时,就成了新产品,新发明,吸引了无数的顾客。

故事讲完了,谁来根据故事讲出主体附加创造法的原理? 在一个主体上附加一个东西,产生一个新发明。生活中能做附加物的东西很多,例如:„„„

车下的一瓶花算不算车的附加物?(附加物与主体的关系)这个书包你能不能给他添加一个新的附加物?(合理)书包+()=()的书包 给你们三分钟时间,看你能想出几种新型书包?

同学们太聪明了,短短三分钟,你们就发明了这么多新型书包,你们已经朝着小发明家的方向前进了,想不想挑战自己的能力,做出更多的发明?

生活中,能够作为主体的东西很多,如:„„„,现在,只要求你写出3个能够作主体的东西,这是第一题。

作业2:写出3种可以作为附加物的物品。

作业3:把第一题的3个主体和第二题的3个附加物相互组合,看有没有新奇的东西产生。

带 的

我们在组合时可以直接把不合理的没有新颖性的物品去掉。如果你还有困难,我建议你修改一下你的组合: 1.改变附加物的数量(如:多色油笔)2.调换主体和附加物的位置(带手机的相机)3.增加更多不同的附加物(汽车附加物)展示你的创新组合

最后,请你选择一件你最喜欢的创新方案划出设计图(提出设计图要求)并取个好听的名字。

展示你的发明(实物投影)

好,同学们,上课时老师说保证你们每人至少有一项发明,成为小发明家,目标实现了吗?

发明创造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一一去学习,去挑战,今天的课就到这。

篇2:科技课教案免费

《模拟飞行》教案

一. 活动背景现代越来越多的航空飞行大事,让学生对飞行关注越来越多。同时玩航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急需一门专业课程教学。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三维思维和较强方位感,而学生的三维空间思维缺乏,立体方位感较差。此时开设一门较专业的飞行课程,很有裨益。二. 活动目的1.让学生学会操控遥控器,能够驾驶模型飞机。

2.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如立体方位感、敏捷的思维、快速的反应等等;训练学生的协调操作能力。

3.满足学生的飞行愿景,让他们当飞行员的梦想迈出实践的一步。

三. 活动准备 1.教室卫生干净、准备垃圾桶、三天抹一次电脑桌椅; 2.每台电脑前,摆放4条凳子,成一条直线;

3.电脑开机,模拟器打开关掉油门,软件预设。另外对初中生只开电脑开机,对小学5、6年级开机并打开软件,对小学1-4年级开机打开软件,并点击模拟开始。

四. 活动流程

(一)组织进入教室:3分钟之内

要求有序不拥挤,书包整齐码放在讲台,学生无夹带零食,学生合理分组(3-4人一组;小学男女生分开,初中男女生可混合组),学生迅速坐在凳子上成一条直线,并面向讲台做好,做到不乱动电脑及模拟器。

(二)讲授:15-20分钟 1.上课纪律:

最高纪律为教师在讲台吹口哨,所有学生停止一切动作及声音。另外强调:不准争抢电脑及模拟器,杜绝打架骂架,不准吃零食、喝水,不准随意走动包括串组,不准躺、跪、站在凳子上,不许大声喧哗,提问时坐在原位举手,上厕所要请示。

2.活动介绍:

模拟飞行是通过操作模拟器(即遥控器)发射数字电子信号至电脑,从而控制软件中的飞机。达到真人驾驶飞机的效果。模拟飞行也是飞行员进行驾驶真正飞机

前的必过课程。

3.活动目的:同上

4.上课形式:

视情况让学生依次轮流每人操作3-5次或3-5分钟。

5.本课任务:

让飞机起飞、平稳飞行、左右转弯、180°转弯、向操作者飞回来、降落。视情况节选任务。

6.讲授飞机知识:

(1)飞机的基本概念:有动力驱动的固定翼飞行器。并区别于学生常见的直升机和滑翔机。

(2)飞机的基本构造:以简单飞机模型(自制PVC板材飞机)介绍机身、侧翼、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副翼、襟翼、方向舵、升降舵、起落架、发动机、驾驶舱。介绍时间视学生情况而定。

(3)飞机的飞行原理:粗略讲解。

动力介绍:动力的来源包含活塞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或 火箭发动机等等。

转向机制:先通过上下左右倾斜的纸片面对风吹时的转向,讲解基本原理。再示范副翼、方向舵、升降舵的转向原理。

7.模拟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介绍左右操纵杆的作用:

右手控制右操作杆,前后推拉为加速减速,左右拨动是控制副翼带动侧翼左右转;左手控制左操纵杆,前后推拉为向下、向上飞行,左右拨动为方向舵引起的左右转弯。强调以下几点:

(1)只准动左右操纵杆,其它按钮开关一律不许动。

(2)油门开关一般不要推到最前最大,油门拉到最后最低是关掉油门,但飞机仍会滑翔。

(3)右操作杆左右拨动要灵敏有度,尽量轻微调整。(4)左操纵杆往后拉动采取拉下---默数1、2---松手操作,不要一直往后拉,以免造成飞机竖直转圈。

(5)左右转弯主要靠右手操作

视情况增减。

组合操作介绍:

(1)起飞:右手缓慢往前推,左手往后拉。注意操作要领。(2)平衡调整:

左右平衡:飞机往左倾斜,右手往右拨,注意,从操作者看来,在飞机飞出去和飞回来两种情况下,操作者的左右和飞机的左右是相同和相反的。

上下平衡:飞机向下坠,左手往后拉,反而反之。

翻转调平:在飞机翻转过来,机背朝下时,可以优先使用左右平衡,也可使用上下平衡。

(3)转弯:主要讲解180°转弯:右手往左(右)拨,左手往左(右)下方多次间断短暂拨松。

(4)降落:分解为转弯---关油门---调平---波浪起伏飞行---擦地而停。

8.学生动作练习:

(1)模拟左右手的上下左右操作及理解用途:学生平伸左、右手,老师下口令,学生模拟动作。

(2)模拟组合操作:

分为起飞、调平、转弯、降落四类,视学生情况选用。老师模拟飞机,学生伸出双手,集体模拟相应过程。

(三)开始活动:

1.开始飞行:左键点击“模拟”,点击“开始”。视学生情况,教师做相应的课前预设和课间帮助。

2.中间巡查:(1)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抓典型;

(2)强调纪律,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3)解决设备问题;(4)消除安全隐患。

3.课间小任务:

(1)观察飞机构造,增加对飞机的了解;

(2)更换场景,练习尽快熟悉新环境,认识外部条件对飞行的影响;(3)更换模型,增加对飞机的认识和兴趣,练习尽快熟悉所驾驶的飞机。小任务还可以避免学生长久重复操作,产生疲倦、懈怠等不积极心理。

(四)活动总结:

1.停止活动:下课前5分钟,组织学生摆好桌椅,关掉模拟器油门,有序拿好自己物品,捡拾垃圾,尽快列队。

2.总结:(1).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指出后续自主学习方向;

(2).激励学生的飞行热情,促其产生扎实的飞行情结; 3.下课:组织学生有序出教室,教师做好下一堂课准备。



篇3:浅谈科技场馆免费开放的务实思考

1 科技场馆免费开放的趋向

1.1 国家政策引导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29号) 提出的“向全民免费开放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逐步扩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免费开放范围的要求, 充分发挥科技馆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国科协于2012年5月组织开展了《关于开展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情况专项调查》, 进一步摸清了全国科技场馆免费开放的情况, 为推进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2013年05月,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做好科技馆免费开放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 对科技馆开放的范围、内容及要求进行了规范说明, 为科技馆全面免费开放奠定了基础。

1.2 社会发展需求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 到2020年, 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一是国内尚未形成有利于科普文化发展的机制;科普能力相对薄弱, 表现在科普基础设施明显不足。学校科技教育存在缺陷, 表现在国民受学校系统科技教育的时间过短,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不少挑战。二是在不少“公字号”场馆陆续迎来“免费时代”, 科技馆作为公益性单位正在积极酝酿科技场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2004年5月1日, 山东省科技馆在全国率先对未成年人团体免费开放,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酝酿免费开放的措施。三是基层科协组织特别是县域科协科普投入不足、科普手段和设施相对落后、科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导致基层科普工作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覆盖面窄, 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2 科技场馆免费开放的基本范围

科技场馆是指所有的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和县级的所有名称为科学技术馆、科学宫、科学中心、科技中心、科学探索中心等具备一定科普展示和教育功能的科普场馆。免费开放的科普公共服务内容:常设展厅等公共科普展教场所;科普讲座、科普论坛、科普巡展活动等基本科普服务项目;体现基本科普公共服务的相关讲解、科技教育活动, 以及卫生、寄存、参观指引材料等基本服务项目。

3 科技场馆免费开放存在的困难

加强科技场馆的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也是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尽管我国科技场馆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但总体来看, 科普基础设施还有待改善, 科普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科普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公民科学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科技场馆免费开放很容易陷入“窘境”, 也面临诸多困难。例如:2010年3月8日, 广东科学中心曾尝试“半免费”开放一次。结果, 当天入馆观众量高达五六万人, 展馆内人头攒动, 挤成一团。闭馆后统计, 三成以上的展项被损坏, 无法正常开馆运行。

3.1 展览资源不足

科普展品是科技场馆赖以生存的生命力, 应具备科学性、互动性、趣味性、耐用性等特点。然而我国目前展品设计水平和制作质量有待提高, 创新程度水平还不尽如人意, 与世界先进同行相比差距巨大。特别是有些展览互动性差, 难以吸引公众的兴趣;有些展品极易损坏, 不能满足长期展出的需要, 展览的质量水平的相对较低, 直接影响着展厅运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2 运行服务机制需要创新

传统的科技场馆采用的是“展陈理念”, 以展品为中心, 以“被动式”观察为主的展览方式, 基本是图文介绍及讲解员的呆板讲解。对于科技场馆的整体发展思路、目标尚不明晰, 缺少统筹管理, 资源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缺陷, 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科普服务的针对性不强, 展品的内容和形式还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技场馆教育功能的日益重视, 科技场馆应该更新观念, 让观众的参观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

3.3 工作保障体系不完善

政府对科技场馆建设运行的稳定投入政策未能充分落实;缺乏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和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相关政策与协调机制;科技馆发展的服务标准、技术规范、监测评估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由于科普工作的特殊性, 目前还不能完全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 而我国不少地方的科技馆连年得不到足够的经费支持, 许多展品破旧, 更新不及时, 这些问题仅靠科技馆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政府要拿出更多的经费投入到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另外, 科技馆作为提高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二课堂、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 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也应鼓励社会各界踊跃支持公益科普事业。

3.4 缺乏科教活动的支持

在科技馆场馆的服务对象中, 65%以上的是中小学生。这个庞大的观众群体利用科技场馆进行科学教育的机会非常少。这说明科技场馆在结合学校教育开发科教活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场馆肩负着进行科普宣传和科学教育的重要使命, 是提高全社会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设施。

4 科技场馆免费开放的自身策略

4.1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公示免费开放内容, 在科技场馆的显著位置公示免费开放的管理办法、政策措施、服务项目、开放时间、观众须知等制度措施, 吸引更多的团体和个人参观, 力争年参观人数逐步增加。

4.2 是改善服务内容

4.2.1 窗口接待方面

改变传统的售票方式, 把售票处改为观众联络处, 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门票入馆参观。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与周末期间, 应启动限量参观模式, 根据观众瞬时数量适当调节发票速度, 优先市外游客、未成年人参观。

4.2.2 导引标识方面

科技馆会继续更新各类导引服务标识, 比如, 在入口处及展区内更新游览路线图、区域划分标志、游客引导语等内容, 增加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标识, 以保证参观质量。

4.2.3 设备升级方面

在入口处增设自动计数器, 实时记录出入观众量。在总台增设观众服务处, 增加自助寄存设备。在各层展区内增设休息区, 合理设置座椅, 以提高服务水平。

4.2.4 辅导人员管理方面

通过早训晚训等形式, 强化展厅辅导员的讲解水平, 不断更新、完善讲解词, 提高辅导员讲解能力。同时也要加强礼仪培训, 通过日常礼仪服务, 提高展厅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与周末期间, 展厅工作人员实行全天轮岗巡查, 以缓解展厅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4.3 强化安全保障

科技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后, 观众量在短时间内将急剧增加, 为避免观众人身伤病、火灾、意外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 完善安全保卫和重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乃当务之急。根据科技馆的实际接待能力, 建立展厅观众瞬时数量报告制度。

篇4:恩信科技:用“免费午餐”去收费

与所有的ERP企业一样,刘有涛麾下的恩信科技也曾经有过数百人的项目团队,也曾经有过宽敞的会客室,也曾经梦想将中国的大企业们做成自己的客户,也曾经希望依靠一个个项目为企业迅速带来财富。而现在刘有涛和他的恩信科技所尝试的,却是为需要ERP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午餐”。

推开恩信科技总部大门,完全打通的办公室内几十台电脑排成数排,每一个人都在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代码。几台风扇保持着室内空气的流通,如果不是门口“恩信科技”的牌子,也许人们会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家网吧。

“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平时不开空调。现在的环境,会让员工更清楚地认识,我们是创业企业。”在一旁的会客室内,恩信科技的创立者刘有涛告诉《中外管理》。

这种变化根源于刘有涛选择了一条对于创业者而言异常艰难的道路。2004年,在ERP领域已经颇具规模的恩信科技,突然放弃原有的传统ERP经营方式,转向做开源ERP,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免费产品下载,成为国内第一家开源ERP厂商。业内随之哗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刘有涛在炒作——一个创立6年的小企业,居然敢说提供“免费午餐”,这更像是一个玩笑。

但是刘有涛坚持了下来,并且已经看到了曙光。

一人公司到百人团队

1993年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一年多的刘有涛选择了离开国家分配就业的一家国企,在天津开始创业。除了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和借来的800元钱,他几乎一无所有。但当时的刘有涛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对于中国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当时还没有明确的目标,更多的是非理性的一面,也没有多少理想,非要做成什么样的大企业。主要还是对软件开发这方面感兴趣。”刘有涛如是说。于是一家挂靠国内某著名电脑公司进行系统硬件集成工作的公司成立了。

公司最早成立的时候,只有刘一人。创业半年之后,迄今为止其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郭增军加盟,并且一直患难与共到今天。

“从1994年公司成立,到1999年我去加拿大求学,那一段创业的尝试不仅仅积累的是创业经验,更为今天的恩信挖到了第一桶金。”刘有涛对自己“毕业后创业”的经历颇为自得。而那5年,也正是电脑业务最火的时期,良好的挂靠平台,使刘有涛的财富迅速积累。

但是刘有涛的神经在1999年一次陪客户出国考察过程中被深深地刺痛,国外动辄几千万的服务器产品,让刘有涛觉得,钱不能这么轻易地被外国人拿走!于是刘有涛放弃了已经颇具规模的企业,远走加拿大做起了访问学者,希望能够用最新的理念重新规划自己的科技创业梦。

2000年回国后,正是刘有涛意气风发的时候,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开始招徕旧部,与郭增军一起在中关村创立了现在的恩信科技,立志于在国内ERP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

“当时没有非常理性地去做市场调查,就是有做ERP的强烈愿望。”对竞争激烈的ERP领域,刘有涛有着自己的认识,“真正的蓝海有吗?现在的蓝海以后说不定就会变成红海,那不如现在就直接进入红海!长期以来国内的ERP市场竞争很激烈,但是用户还是不满意,说明市场还是需要一个好的产品,所以我们当时定位就看准了客户需要便宜好用的产品,ERP还是一个国内可以去开拓的市场。”

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刘有涛在郭增军的帮助下迅速扩大着企业的规模,2004年时,十年前的一人公司已经发展到了百余人的团队。技术研发、项目服务、市场拓展,ERP产品已经被恩信科技做得有声有色。

推倒重来!

事情往往不像想像得那样美好,立志于把ERP发扬光大的刘有涛在2004年发现自己碰到了麻烦。

“我还是低估了竞争的惨烈,与SAP等国际品牌相比,我们的小成本、本土化并不具备绝对优势。而客户反馈速度慢、国内市场的不成熟又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公司发展陷入了绝境。”回忆起三年前的情况,刘有涛仍心有余悸,“如果我们不选择开源,恩信已经没有了。”

开源,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意味着向用户公布产品源代码,知名的操作系统软件红旗Linux就是最著名开源企业。而对于一家ERP企业,开源同样意味着盈利模式的转变——为企业提供的管理软件不再有一分钱的收入,这可能是许多ERP企业想都不敢想的。

“2004年我做这个决定以后,引起公司很大震动,有些公司中层和技术骨干对我的决策表示质疑。当时我的合伙人很坚定地支持我,因为传统ERP方式依靠做项目生存,我们没有竞争力。”随着转型而来的是阵痛。当时的恩信科技员工有100多人,而现在,锐减到二十余人。“但留下的都是技术核心。”刘有涛强调。

最痛苦的还不是人事上的地震。2004年至2006年年底,自从恩信科技选择开源方式之后,公司居然没有一分钱收入!这对于一家创业企业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但《中外管理》却惊讶地发现,恩信科技不仅没有倒下去,反而向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按照开源的方式,很快就能将我们的软件传播出去。通过开源就会有用户,用户并不一定是付钱的,但是用了过后就会有新的需求。这就打开了一个潜在的市场,我们通过这样的需求就能盈利。从2006年12月已经开始有收入。”恩信科技的二号人物郭增军对《中外管理》说道。两年多纯技术研发,使得恩信科技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想要在红海中搏杀的刘有涛,最终却打开了另一扇通向蓝海的门。现在的恩信科技,已经成为国内开源ERP的开山鼻祖。这种推倒重来的方式,是一种只有创业者才具备的魄力。新开发出的加盟+服务模式,已经被市场认可,其网站提供的免费程序下载,被近十万家企业选用。作为ERP行业的后起之秀,刘有涛提供的“免费午餐”为自己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内行”的管理经

现在的刘有涛当然不用再为钱发愁了,新打开的市场在未来所能带来的企业财富不可估量,而VC与天使投资人也开始频频向恩信示好。但是回忆起没有任何收入的那段时间,刘依然感慨颇多:“2004年做开源开始,到2006年年底有了第一家加盟商,这一段时间,恩信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完全是依靠我和郭总在1994年开始的那点儿原始积累。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对于创业者而言,坚定的创业目标高于一切。”

技术出身的刘有涛在企业管理上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名校出身的MBA、EMBA,现在的恩信科技,虽然规模不大,但管理制度却相当健全:完善的薪酬体系、被员工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内部一小时即时沟通交流制度,甚至每天晚上六点半的时候,会有专人提醒刘有涛与郭增军走出办公室去跑步锻炼。很难想像曾经天天与硬盘、服务器打交道的两个人,会为企业建立起如此面面俱到的制度。

刘有涛对《中外管理》表示:“在创业时期,技术人员做管理更好一些,内行领导内行。发展到一定程度,分工比较明确、发展成需要考虑战略的大企业的时候,管理者可能就不一定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而只是会用人就可以。而我们的企业还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在创业的时候,一定是内行领导内行,对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要有清晰的了解,对技术人员的宽容性、包容性更强,出现问题时可以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去考虑,这种管理更加人性化。”

篇5: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

烟台一中历史组

房静静

<一>课前系统: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提高自身参与意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2、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一组:国防科技组 重点研究课题:“两弹一星”

问题1:“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原子弹、氢弹、导弹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问题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参考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之初,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台湾问题上,美国总统都曾经威胁要使用原子弹。配备着核武器的美国第七舰队在中国沿海晃来晃去,美国在中国周围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核基地。材料二: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书记赫鲁晓夫,是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三:“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1955年 问题3: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人员的无私奉献,你能列举出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吗?并简要介绍之。

问题4:“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两弹一星”不仅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问题5: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立场是什么?中国在和平时期如何利用核能源?能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

二组:现代农业组 重点研究课题:杂交水稻 问题1:是什么原因让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考材料: 材料一: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材料二:

中国只拥有世界7%的耕地,却要养活世界20%以上的人口。

上世纪90年代,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问题2:杂交水稻的研究经历哪几个阶段,取得了什么成果? 问题3: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相比有什么优势?

问题4: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组:信息产业组 重点研究课题:巨型计算机

问题1: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诞生于什么时间,哪个国家?最初应用于什么领域?

问题2:什么是巨型计算机?我国为什么要研制巨型计算机呢? 问题3: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问题4:当前,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问题5:联系实际,谈谈巨型计算机使用对经济建设产生的重要作用。

四组:载人航天组 重点研究课题:“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技术

问题1:中国人飞天的梦想何时得以实现,标志是什么?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世界论神五”

1、美国某媒体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一项“历史性成就”,表明中国有能力掌握现代高科技,并已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2、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

3、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问题2: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问题3:载人航天技术会带动哪些相关领域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一)导入:

师:上课开始,我们先来看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反映了我国哪项重大科技成就? 生:载人航天,神五„„

师:2003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

就在39年前的同一天,一朵从西北大漠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同样震惊了世界,这又是什么事件?

生: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师:是的,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今天,就让我们重温新中国从第一颗原子弹到载人航天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转头板书 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二)讲授新课:

师:首先让我们走近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是什么?看完视频告诉我!

师:这个里程碑是什么? 生:两弹一星(板书)师:两弹指哪两弹? 生:原子弹、导弹

师:为什么不是氢弹?他们三者之间什么关系? 生:回答„„

师:(简单总结)原子弹爆炸标志着打破了核垄断,导弹的研制成功真正增强了国防力量,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我国进入空间时代。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已经了解“两弹一星”战略是在建国初制定的。大家想想,建国初,我国的经济基础怎么样? 生:薄弱,穷。

师:是啊,百废待兴,一穷二白。那为什么党中央要在这么困难的 条件下制定“两弹一星”战略呢?我们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原因。

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之初,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台湾问题上,美国总统都曾经威胁要使用原子弹。配备着核武器的美国第七舰队在中国沿海晃来晃去,美国在中国周围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核基地。

材料二: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书记赫鲁晓夫,是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三:“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1955年

学生读完后分析每一则材料的大意,得出结论: 为了反对美国核威胁;为了打破核垄断; 为了尽快增强国防力量,捍卫新生政权。

师: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地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取得了成功。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建国以来党的英明决策。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师:结合邓小平这段话,谈谈“两弹一星”的成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生:打破了核威胁;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板书)

师:材料二:“两弹一星”不仅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生:(补充影响)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板书)

师:(分析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

引导学生想一想现在卫星的种类,气象、导航、通讯,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再引导学生考虑在和平时期两弹没有派上用场,我国是如何利用核能源的。生:建立核电站,比如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还有烟台的海阳核电站。新闻图片

【据胶东在线网报道 2010年11月29日】据了解,海阳核电项目共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投产发电,届时年发电量将达到175亿千瓦时,将极大优化山东电源结构,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全部建成后,5 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师:我国“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在国际上堪称奇迹,投入最少,基础最差,用时最短(美国6年半,苏联4年多,我国两年多)。同学们想一想,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当然还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而且我们的科学家比外国的科学家付出了百倍的努力。

同学们能列举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吗? 生: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力学之父)„„

师:是啊,除了同学们列举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节课就介绍两位,钱学森和邓稼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钱学森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钱学森钱学森小档案出生日期:1911.12.11毕业院校:交通大学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专职业:空气动力学务:国防五院(导弹、火箭研究)首任院长主要贡献: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此处运用谈话法,和学生共同来介绍钱学森。

师:介绍钱学森留美期间(二战)参与过美国的导弹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新中国成立后,积极要求回国。美国能放他走吗?

生:当然不能。美国海军次长说宁可把他毙了,也不能放他走,他一个人顶的上5个海军陆战师。所以,钱学森被软禁起来。师:那后来怎么又回来了呢?

生:周总理和美国谈判成功,用15名在朝鲜战场俘获的美国高级将领换回了一 6 个钱学森。

师:回国后,为我国的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2007年,钱老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们来看一下感动中国授予钱老的颁奖词。(视频)

师:像钱学森这样爱国的知识分子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邓稼先。

“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邓稼先邓稼先小档案出生日期:1924.06.25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及美国普渡大学职务: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主要贡献:两弹元勋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师:邓稼先和钱学森一样,早年留学美国,这是他留学美国的照片。中间这位1米83 的帅气的小伙子就是邓稼先,他右边这位是谁? 生:杨振宁

师:他俩怎么会在一起呢? 生:是同学

师:是的,邓稼先和杨振宁中学时是同窗,在美国虽不在一所大学,但同住一屋,是好友。但是由于两个人选择的路不同,人生的轨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邓稼先在1950年取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回国后,由于负责核武器的研制,在西北大漠开始了他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活,直到1986年去世,他的名字才被世人所知。他28年的默默无闻,换来的是中国响当当的核大国地位。

由于常年的核辐射,导致他全身大面积出血,很多器官病变,临终前,他说了这 7 样一句话„„

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说: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师:邓稼先的事迹,感动着你,也感动着我。你能否拿起你手中的笔为邓稼先补上一段《感动中国》的推荐词,来纪念一下这位共和国的功臣。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教师肯定表扬。相信同学们写的都很精彩,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展示,下课后,科代表收起来我批阅一下,下节课接着展示。

接下来我们要走近的人,是我们端起饭碗很容易想到的一个人。(音频)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师:他是谁? 生:袁隆平

师:袁隆平主要在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生:杂交水稻(板书)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袁隆平

袁隆平,早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亲眼目睹了1960年罕见的粮食饥荒,他决心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来战胜饥饿。

有了这种信念,袁隆平开始了他艰辛的历程: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找到了6株试验植株。(一年的寻找)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由于论文和当时的经典学说相背离,学术界并不认同,有人甚至嘲讽他异想天开,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两年的试验研究)

又经过8年 “过五关”,到1973年配制种子成功。(8年的攻关)终于于1973年配种成功: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袁隆平研究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1999年又培育出 8 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相比有什么优势?西方媒体甚至把它称为“东方魔稻”,我们来看看它的魔力在哪?(对比图片)

学生看图分析: 生:穗多,粒大饱满„„

师:那么,产量自然就高,下面我们就用事实说话。

材料一

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亩产增产20%。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从一般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三期,他将水稻产量从亩产300公斤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

师:超级杂交稻节节攀升,所以有人就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师: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在中国种植,而且已经被推广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一农业经济学家说,Mr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通过上述材料,同学们来概括一下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助于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饥饿)问题。师:(过渡)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誉满全球,但是丰硕成功的背后是他辛勤的付出。(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

几十年来,袁隆平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南来北往育种,在攻关的前十年有七个春节是在海南岛度过的。

袁隆平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辛勤耕耘的同时,他又是那么地无私„„

袁隆平将他的试验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他捐出奖金,设立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

大德必有大成!

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有人预估袁老身价过亿,但是这位老人简朴到没有一身像样的西装,在出席联合国一次颁奖仪式时,买了毕生最贵的一套西装,价值800元。我曾经看过一期《实话实说》在稻田里对袁老的专访,当主持人问起他身上的衬衫多少钱时,袁老坦然地回答:30元。

多么朴实无私的老人那!不讲吃穿,只讲奉献!请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科学家——袁隆平!(图片)

师:刚才说到袁老的杂交水稻30年来领先世界,说道领先,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一则令人振奋的新闻,计算机领域,我国的一项最新成果跃居世界第一,哪位同学知道?

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运算速度方面,跃居世界第一。(图片每秒2566万亿次)

师:什么是超级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它和我们平时使用的计算机有什么区别?

生:„„ 师:(幻灯片)

(1)含义: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通常是指由数百数千的处理器(CPU)组成,主要用于尖端领域的计算。

特点:功能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2)用途:主要用于尖端领域,比如国防军事、宇宙航空、卫星遥感、环境科学、石油勘探、医药、生命科学等等。

师:计算机最早诞生于哪个国家?什么时间? 生:美国,1946年

师:我国计算机起步较晚,巨型计算机是在改革开放后1978年开始研制,经过5年攻关,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一号”,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图片)

1992年“银河二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10亿次。(图片)1997年“银河三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130亿次。(图片)2008年,“曙光5000”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230万亿次(图片),其 10 实在此之前,还有很多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比如神威系列。曙光1000—4000,为什么把曙光5000单独列出来,因为它是一项标志性成就,每秒突破百万亿次。

到刚才说的“天河一号”已经达到每秒千万亿次,2566万亿次,相当于一秒钟有2566万亿人在同时正确地演算一道题,太惊人了!

师:结合刚才的讲解,同学们想一想,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今天,巨型计算机的研制会产生什么影响?

可以结合下面这段材料来思考,在飞机制造领域,通过巨型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模拟技术,大量的实验可以省去,使研制周期缩短。

在制药领域,很多基础性的实验和计算工作都可以由巨型计算机来完成,一种新药的研制周期可以由15年缩短为3-5年。

生: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科技和生产力的跨越性发展。

师:是的,作为尖端领域的高端计算工具,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师:(过渡)巨型计算机已经成为高端领域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那么它的发展,必然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比如航天领域,所以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就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3年“神五”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下面我们就来重温一下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视频)

“神五”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世界各大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事件:

1、美国某媒体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一项“历史性成就”,表明中国有能力掌握现代高科技,并已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2、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

3、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通过上述材料,思考“神五”的发射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

1、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史上又一里程碑。

2、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载人航天事业可带动高新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如空间技术、系统工程、航天制造、计算机系统、通信、遥感、气象、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等。

4、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向宇宙进军,是开辟人类生存发展新路的需要。

师:所以在神五之后,我国又于2005年发射了“神六”,这次我国同时送上两位宇航员,而且还实现了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

2008年,又发射了“神七”,这次同时送上3名宇航员,而且翟志刚实现了首次太空行走。表明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已渐趋成熟。

三度千秋,三次飞天,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小结:

师:回顾本课内容,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我国集中力量发展什么科技?

生:国防军事 师:为什么?

生:新中国建立不久,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为了加强国防,捍卫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个安宁的环境。

师: 改革开放后,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重点发展国民经济,主要是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科技成就。(板书)

从建国以来直到今天所取得的科技都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今天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更加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师:学完本课,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生:„„

师:(伴着音乐总结升华)

是啊,回首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我认为一次次托举起我们这个民族尊严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

是爱国,是奉献,是自强,是创新,同学们,让我们把这种精神化为我们的行动吧,把个人的理想与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学习,勇攀科学的高峰!

<三>教学后记:

本课从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从一名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从一名历史教师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本节课教材内容大而空,光有骨头没有肉。所以本着“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大问题针对每个模块大量搜索素材,补充史料,使内容丰满起来。但是四个模块互不统属,各自独立,不好整合,于是本人就大胆地采用爱国奉献精神串起了本节课,这样自己感觉不仅有了骨头有了肉,还有了灵魂。

篇6:科技课教案免费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 自我问答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学情分析:

对于四大发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感觉到这些技术的应用,因此,利用实物导入或者用图片导入都容易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进入历史情境。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仍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独立自主、自我教育的目的。

知识与能力:

知道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的优点,认识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对传播知识、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对火药和指南针的了解,认识这两项重大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初步认识先进生产工具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

收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黄道婆事迹的资料,讲述这些发明及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采用课件形式展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及棉纺织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宋元科技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通过对毕昇和黄道婆的事迹与经历及成就的了解,学习他们热爱生活、勤劳勇敢的探索精神。

教材分析: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印刷术、造纸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指南针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对欧洲社会起了巨大的震动。总之,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

本课重点:了解三大发明及棉纺织技术的革新,认识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难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

[屏显]放录像“神舟七号”升入太空

[师]同学们看了这一段录像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各抒其见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神舟七号”升入太空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情。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科技成就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生]七嘴八舌

[师]对了,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宋元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屏显]课题“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讲授新课】

[师]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在隋唐繁荣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处于世界

文明的颠峰时刻,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屏显]

一、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屏显]“毕昇”的图片 [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生]略

[师]他是什么时期的人? [生]略

[师]他的身份、地位如何? [生]略

[师]此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创造? [生]略 [师]很好。[屏显]活字印刷术

[师]其实在此之前,印刷术已有了一次创新,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雕版印刷

[师]它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 [生]唐朝

[师]对了,有了雕版印刷,为什么还要发明活字印刷术呢?

[生]讨论、归纳(略)

[师]大家分析一下,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究竟好在哪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

[生] 突出两个“变”字: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既经济又省力、省时,可反复使用。

优点:省时、省力、省料、省钱、存取灵活、更换方便、效率提高

[师]由于泥活字易损坏,难着墨,所以未大力推广。后来,元朝的王桢又制成了木活字。

[屏显]“木活字” [师]后还发明了圆盘形活字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屏显]“圆盘形活字盘”

[师]到了清朝,又出现了金属活字。活字印刷传人朝鲜后,朝鲜人民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铅活字。约15世纪,活字印刷又传人欧洲国家。欧洲的活字印刷比中国要晚了四百多年。

[师]中国的这一项伟大发明创造,对中国、甚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下面大家讨论两个问题:

[屏显]讨论: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好处?(从文化发展和社会效益方面分析)

2、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

[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传播知识、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节省了材料,提高了印刷效率,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实惠。近年来,我国印刷业开始了“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走向光与电”的时代,由键盘输入汉字,经电脑排版后,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由电脑程序控制的复印机、油印机可进行大批量高质量的印刷,另外扫描仪、数码照相机也可与电脑相连,实现方便快捷的图文印刷。所以,同学们也应该多多了解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学习,增长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将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局面。

[师]宋代不仅在印刷技术上有了突破,而且在指南技术、火药火器制作上有了重大改进,并将它们广泛应用于航海业和军事领域。

[屏显]

二、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 [师]思考:

[屏显] 1.宋代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

2.指南针除了用于航海外,还可以用于什么方面?

3.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有哪些贡献?

[屏显]“司南”和“罗盘针”

[生]略

[师] 指南针是“航海的眼睛”,它使人们获得了全天候航行的能力,为欧洲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在世界航海史上功不可没。

思考:

[屏显]1.火药主要有哪些用途?

2.火药的发明在军事上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生]略

[师]宋元时期火药、火器制作的重大进步在世界兵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后来的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对14世纪以后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屏显]“火药武器”

[屏显](材料1)“这三种东西(印、火、指)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状态„„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创作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2)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问题:培根说的三种发明是哪三种?谈谈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生]略

[师]的确,中国的这些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但它不能代表现在。现代国家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所以科教兴国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我们大家更要以科技武装自己,不断接受新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师]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看,大家住得好、吃得好、穿得也比较讲究。你们看看身上穿的衣服基本上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

[生]棉花

[师]对,用棉花做成衣服,穿起来比较柔软、舒服。但这种成品衣服需要用多种不同的手工技术整合而成。古代元朝在棉纺织技术方面就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屏显]

三、棉纺织技术革新 [师]在元朝棉纺织技术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就是(停顿)

[生]黄道婆

[屏显]“黄道婆”

[师]黄道婆在棉纺织技术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生]略

[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她对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的技术革新。

[屏显]“木棉搅车”“木棉纺车”

[师]

2、毫无保留地传递先进技术,使松江棉纺织业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3、促进了全国棉纺织业蓬勃发展,棉布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改善了人民生活。

【小结】:

[师]宋元时期的这些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而且这些成就多出自普通劳动者之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对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你们应该从毕昇、黄道婆身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呢?

[生]略

[师]讲的很好,下面请同学来给大家归纳一下本课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生]略

[师]很好,围绕这一课内容,大家完成一个作业:

练习题(PPT)

【作业】

上一篇: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办法[下一篇:董事长发言稿2010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