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醋炙法

2024-05-18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醋炙法(共3篇)

篇1: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醋炙法

含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拌炒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醋的选择及用量

炮制用醋,以米醋为佳,且陈久者良。一般每100公斤药物加米醋20~30公斤,最多不超过50公斤。

醋炙的方法

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分别选用以下两种方法。

1.先拌醋后炒药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加盖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摊凉或晾干,筛去碎屑。一般药物均采用此法炮制。优点是能使醋渗入药物组织内部。

2.先炒药后加醋 将净选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表面熔化发亮(乳香、没药),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溢出时(五灵脂),喷洒一定量米醋,炒至微干,取出摊开晾凉。此法多用于树脂类和动物粪便类药物。

注意事项

1.若用醋量较少,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匀。

2.醋炙药物多用文火,并应勤加翻动,一般炒至微干显火色时,即可取出摊凉。

3.树脂类药物如乳香、没药,先加醋易粘连,动物粪便类药物如五灵脂先加醋易松散,呈碎块状,故都应采用先炒药后加醋的方法炮制。

4.先炒药后加醋时,宜边喷醋边翻动药物,使之均匀。

醋炙的目的

1.引药入肝,增强疗效。

散瘀止痛类药物,如延胡索、三棱、莪术,醋炙后增强活血止痛作用。乳香、没药、五灵脂醋炙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外,兼有矫嗅矫味之功。

疏肝理气药如青皮、香附、柴胡、郁金等醋炙可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青皮、香附还能消积化滞。

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等,醋炙后能降低毒性,缓和峻泻作用。

3.矫嗅矫味。具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如动物粪便类和树脂类,醋炙可减少不良气味,便于服用。

篇2: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醋炙法

2.酒的选择及用量 酒炙药物以黄酒为佳。酒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

3.酒炙的目的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连、黄柏。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桑枝。矫嗅去腥。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减少副作用。如常山。

4.酒炙的操作方法

5.注意事项

药物加入酒拌匀闷润过程中,容器上应加盖,以免酒挥发。

若酒的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匀。

篇3: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醋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炼蜜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蜜炙法。《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辅料选择与用量

蜜炙的液体辅料是经过加热炼制的蜂蜜,即通常所称的炼蜜或熟蜜。生蜜性凉,可清热滑肠,用于肠燥便秘,炼蜜性温,具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作用。用炼蜜炮制润肺止咳和补中益气的药物。炼蜜的用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通常用量为每100公斤药物,用炼蜜25公斤。质地坚实,粘性较强,油分较重的药物用蜜量宜小,如每100公斤药物,百部片蜜炙用炼蜜12.5公斤,百合用炼蜜5公斤,栝楼、桂枝用炼蜜15公斤,麻黄、枇把叶、金樱子用炼蜜20公斤。

操作方法

1.先拌蜜后炒 先取一定量的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与药物拌匀,闷润,使蜜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基本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密闭储存。一般药物都用此法炮制。

2.先炒药后加蜜 先将药物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加入一定量的炼蜜,迅速翻炒,使蜜与药物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密闭储存。此法适宜于质地致密,蜜不易被吸收的药物。先炒药使其失去部分水分,质地略变酥脆,则蜜较易被吸收。如百合、槐角等。

注意事项

1.炼蜜时,火力不宜过大,以免溢出锅外或焦化。

2.炼蜜不可过老,含水量在10%~13%为宜。否则粘性太强,不宜与药物拌匀。

3.炼蜜过于浓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约为蜜量的1/3~1/2,以蜜液能与药物拌匀,又无剩余的蜜液为宜。加水可使蜜液粘稠度降低,易与药物拌匀,易于吸收。水少则润不均匀,水多则不易炒干,易发霉变质。

4.药物拌蜜后宜闷润4~5小时,使蜜液逐渐渗入到饮片内部。

5.炒炙时,火力宜小,因为常时间闷润,使药材质地变软,炒制时火力大,易致外焦内软。炒炙的时间可稍长,尽量将水分除去,避免药物发霉。

6.蜜炙药物须凉后密闭储存,以免吸潮发粘或发酵变质。

蜜炙目的

1.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如生甘草,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蜜炙后甘温,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缓急止痛作用增强。金樱子生用酸涩,固涩止脱力强,多用于遗精遗尿,蜜炙后甘涩,能补中涩肠,用于脾虚久泻、久痢,还可避免腹痛的副作用。

2.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如常用的化痰止咳药紫菀、枇把叶、桑白皮、款冬花、百部、百合等,蜜炙均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3.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生用味苦劣,易致恶心呕吐,蜜炙可缓和苦寒之性,矫味免吐;百部、白前蜜炙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

4.缓和药性。如麻黄,生用发汗作用猛烈,蜜炙后可缓和其发汗作用,并可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

炮制研究

上一篇:品管圈中医操作下一篇:市场部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