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思想政治教育

2024-06-02

台湾思想政治教育(精选6篇)

篇1:台湾思想政治教育

真正的阅读是对学生产生作用的阅读

我们班一年读100 本的课外书,我想说,以前我也跟大家一样,觉得老师应该快乐阅读。可是真的深入阅读之后,我深刻地理解,阅读只有快乐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的阅读是对学生产生作用的阅读,既要读进来,又要读出去,不管是说出来还是画出来。

我觉得阅读技能最简单的就是把这个故事说出来,所以我们有“说故事”。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小朋友可以帮他们家小狗学习。故事讲五分钟,请小狗用爪子盖个印章。其实,我的课堂很简单,只是让他们读进来,然后让他们说出来。

有一次校外教学,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兴奋的日子。可是那天因为早上太忙,没有时间安排说故事。在车上,他们就开始了说故事。当第一个小孩站起来开始讲时,原本嘈杂的孩子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那时,我觉得不管你的教学有多艰难,推动有多少限制,你们班至少要有共读的书,一学期哪怕5 本都好,因为我们知道阅读重要,但是书海茫茫,却不知道读什么好。这些共读的书,也会成为全班小朋友共同的文化的种子。

为什么一说故事全班都会安静呢?因为他们都读了这本书,今天听到的不是别人说的那个故事,而是他们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故事,和他的内心存在着强烈的共鸣。

所以,我常说安静的课堂有它的力量。但是在大陆,我感觉大家更注重热闹的课堂、激烈的课堂、学生外显的课堂。这几年,我越来越相信佐藤学老师说的,静悄悄的革命。我相信每个班都可以做到。

阅读的方案上还有一个因素——体能,我以前很讨厌这个,阅读为什么要结合体能?可是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小孩活动太少了。我的小朋友,一年级时跳绳一下都不会,现在可以连续跳1000 下;以前跑步都不协调,现在他们能围着操场跑20 圈,虽然操场跑道很短,只有123米。

在台湾,9 点以前我都不上课,而是带着学生运动。运动完之后,他们可以沉静下来非常专注地学习。但是在大陆,我们老是让学生安静,不要动。他们不过是小孩儿啊,怎么能不动呢?让小孩动起来,比如简单地互相抱一抱,他们开心,你也能感觉到他们的快乐。

真正的写作,是写有感受的东西

真正的写作,是让小孩写有感受的东西,而不是学他读的那个文本如何写。所以,我现在在班上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小孩的多元经验跟写作的时间差拉到最小。

我们会发现,小孩有丰富的体验,但是跟写作却有着很大的时间差,所以小孩写不出作文。我让学生整天在教室外面活动,然后一学期写50 篇的作文。无论在哪儿玩,我都鼓励小孩多看。其实,对于一件事,小孩子到底怎么想,哪些材料可以放进来,他并不是不会,只是不清楚而已,所以要建立相互学习的关系。

我建议所有的老师带着自己的班一起学习绘本《田鼠阿佛》,收集词汇。词汇是写作的起点,词汇是对话的开始,对于中等和中下等的小孩,让他先去收集词汇。所以,我在小朋友中只做一件事情,书念完,大家找一找,自己好好体会一下,用词汇收集冬天在哪里。

可能只有3 分钟,小孩只写了四五个词。这都不要紧,你可以让他们觉得哪个最大,就在哪个词后打星号。

台湾的公园里有很多免费活动,比如观赏萤火虫等。我们班每三个礼拜去参加一次这样的免费活动,其实就是去欣赏一个免费的表演。

在表演现场的一个角落,我只做一件事:家长帮我贴一张海报,小朋友们在欣赏完表演之后,我们就在里面聊经验,每个孩子都要讲。然后我会把一些讲出来的关键词,写在这张海报上。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 到15 分钟。接下来就是写作,没写完的不能带回家。

一开始,会有小朋友跟你说,老师我不会写,老师我真的不会写。我说,你就写“老师我不会写”“老师我真的不会写”。其实,顽皮的小孩在玩十句之后就真的开始写了。

我们还有运动会、烤地瓜、赏鸟等活动,甚至我们还组织了一个有关植物的主题活动。小朋友要去动手,了解我们的祖先怎么利用植物来编袋子等。

我们学校对面有个荷花池,池边上有个阶梯。玩过之后,班上所有的小孩都留在里面写作文。所有的小孩都写得出来,因为那就是他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写什么都可以。

我不是批改作文,而是在回应小孩书写的内容,让小孩知道他的作文是有读者的。我们的写作在活动结束之后一个小时内完成。我们谈论经验15 到20 分钟,放小孩去写作大约30 分钟。走到哪,写到哪,所以我们班叫作“街头写手”。

只透过老师的力量来教学是不够的

在日本,我去了滨之乡小学。这是一所参与佐藤学老师“学习共同体”实验的小学,至今只有16 年。它看起来不像学校,更像一个社区。可是它让我们处处反省自己的教学。我们每天说“教是为了不教”,可是每天都会教到无以复加。在学校里,佐藤学老师给我们做了演讲。他说学习的权利是儿童人权的重心,学习权就是生存权。所以我说,什么叫小孩在教室里面有“自己的”生活?就是他在教室里头有没有觉得老师看他,或同学看他,他跟他的同学的“一”是等值的“一”。

反过来讲,我们每一个人在学校里面都是老师,你会不会很在意,校长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你这个“一”跟所有老师的“一”是否是相等的“一”呢?我们当然在意,这就是生存的感受。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无论小孩能力高低,个性是否急躁,我们是不是都应该视他为“一”?这是我们每一天要寻思的事情。在滨之乡小学,作为参观者,我们被要求一点:不要看老师的教,只看学生的学。佐藤学老师让我们特别看的,不是课堂的亮点,而是课堂的“卡点”:

为什么学习不能放松,学习在哪里没有发生,哪些小孩子没有在学习„„ 他所追求的,不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好课堂,而是看到学生,听到学生,想到学生。老师要关注的,不是孩子的理解,而是他的不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贴近孩子的想法。

滨之乡小学的办学理念是:“我和你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就会有更多的人一起成长,一起学习。”课堂上,我牵你的手,你牵我的手,每一个人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家一起成长,这比其他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具体得多。你完全觉得他在讲人话,对小孩说小孩能听得懂的话。

再来看一句话:“懂的时候,要能够有让自己懂的力量,要聆听对方的轻声细语,并与自己的想法结合。”对照我自己的课堂,我发现,学生比较在意听站在前面这个老师的话,而不太在意听隔壁同学在说什么,所以上学的第一件事要建立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的关系。

班级的班训,让我觉得很惭愧。“要么成为说谢谢的人,要么成为被说谢谢的人”“所有我能做到的事情,不仅要做到,还要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对照日本的小学课堂教育,他们一直在教小孩心里有别人,我们是在教小孩要卓越,要胜过别人。

第二件事,要能探知未知的世界,不是将已知的事告诉孩子们。每天要想想我们到底在教什么,有多少东西是小孩通过搜索引擎就能找得到。

第三件事,在不孤独的前提下成为自立人。每个人在教室不孤独、不孤立,每个人有困难的时候都能安心地跟别人说,这个我不会呀,谁来帮我?一道数学题你讲了八遍,班上还是会有人举手,老师,我还是听不懂。如果是那样,就是一个安心的课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问自己,我的班级教学的基础是什么。日本标语很少,但是有一条给我震撼很大:“只透过老师的力量来教学是不够的,要透过学生来相互支持。”

最后,我想以这个来结尾——

你教训的这些学生,其实他的存在,也很有价值。碰见这样的小孩,我们永远只能假设我还不够懂他,我还没有找到理解他的路径,他本身没有好坏。我之前是教体育的,那一节体育课,教室里跑来一只老鼠,全班吓得奔跑的奔跑,打架的打架。只有一个小孩把那只老鼠打死了。

当时我好感激那个小孩。可是,在这一天之前,有十几次上课我并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小孩:功课很差,不善发言。可是在这节课上,我竟然感受到了他存在的价值。我凭什么当老师?我们只是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我们总是用学科知识、学习的角度、听话的角度来判断,来感受,来回馈。

所有这些,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每个小孩都不一样,只有我们谦卑,才会找到方法。(本文系当代教育家杂志主办的第八届新经典大讲坛演讲整理稿,想获得更直观的体验,推荐订阅杂志,可获赠演讲光盘)

篇2:台湾思想政治教育

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搜索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2.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3.二二八事件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4.太阳花学运

太阳花学运即3·18台湾部分团体和学生“反服贸抗争”事件,”2014年3月17日,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等8个委员会联席初审《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张庆忠在混乱中宣布服贸审查超过3个月,依法视为已审查,送立法院院会存查,引发部分人士不满。3月18日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晚间突破立法院警力,占领立法院议场。19日晚间,针对台湾部分团体和学生聚集台“立法院”抗议《两岸服贸协议》。5.海基会

海峡交流基金会是台湾的民间组织,简称“海基会”,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1991年3月9日举行开幕式,正式挂牌运行。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二、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90年代国民党的三次分裂。1.1993年:新党独立

打破国民党、民进党两党分庭抗礼局面

1988年,蒋经国逝世,蒋介石家族淡出台湾政坛,李登辉主政,在党内排斥异己,推行“本土化”路线,引起党内激烈斗争。1989年,立法院内的国民党少壮派立委以“新国民党”为名成立问政团体“新国民党连线”,诉求党务改革,挑战李登辉等“主流派”,却连遭打击。

1993年2月,郝伯村“内阁”下台,标志着“非主流派”已排除出国民党权力核心,“主流派”更放话:“以后没有新连线的位置,对党不满意就离开”,“新国民党连线”遂决定另组新党,与国民党分道扬镳,打破了台湾岛内国民党、民进党两党分庭抗礼的局面,形成“鼎足三分”之势。

2.1996年:

台湾第一次“总统”公投

国民党多名大佬出走 实力大减

1996年3月,台湾举行第一次“总统”公民直接选举,国民党内的亲蒋派欲借公投机会,对抗逐渐暴露出“台独”野心的李登辉,共分出“李(登辉)连(战)配”、“ 林(洋港)郝(柏村)配”、“陈(履安)王(清峰)配”三组人马参选,选举结果为“李连配”胜出。

国民党虽然在选举后继续掌握政权,李登辉也借此彻底击败党内其它派别,但林洋港、郝柏村、陈履安等重量级人物的“出走”加速了国民党的分裂,大大削弱了国民党的实力,为2000年“大选”败选埋下了伏笔。

3.2000年:

台湾第二次“总统”公投

宋楚瑜受压脱党 国民党一分为四沦为在野党

2000年“总统”选举,李登辉支持连战参选,刻意打压国民党内的政治明星宋楚瑜,甚至利用“兴票案”打击宋楚瑜的清廉形象,并动用行政资源针对宋进行个人调查,结果让民进党坐收渔利。陈水

扁最终以39.3%的得票率获胜,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的宋楚瑜得票率为36.8%,而国民党的连战得票率则为23.1%。

败选后,宋楚瑜成立亲民党,一些本土派出走则成立台联党,加上之前分裂出走的新党,国民党自此一分为四,势力衰微。以至于在2004年“大选”中,虽然连战、宋楚瑜一弃前嫌合作参选,仍旧不敌民进党陈水扁与吕秀莲的组合。

2.简述国民党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

在台湾经济恢复与发展初期,土地改革与“美援”发挥了重要作用。台湾土地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土地改革第一步是进行“三七五减租”,即将原地主收取超过收获量50%以上的地租一律降至37.5%以下,其他附带租金一律取消。接着全面推行于1948年开始试行的“公地放领”政策,即将从日本人手里接收的公有耕地承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承租地价分十年还清。•(1)以和平的方式改变了封建土地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地主改造积极性。•(2)土改后,农民的增产意愿提高,农业生产逐渐增加,充分供应岛内需求而有余,米价、一般物价及工资水准趋于稳定,缓和了通货膨胀。•(3)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50年代末期开始,台湾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财政、外贸、金融体制的改革,台湾从此走上了一条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道路。1958年4月,台湾“行政院”公布了“改进外汇贸易方案”和“外汇贸易管理办法”等法规,对外贸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与调整。一是台湾将复式汇率改为单一汇率,废除了不同进出口货物适用不同汇率的制度。二是放宽进口限制,降低进口原料的各种税收。三是鼓励出口,实行外销退税制度,设立外销推广基金,实施保税工厂与保税仓库制度,实行外销低利贷款与外汇提留制度等。这些政策措施极大的促进了台湾产品的外销与经济发展。曾参与早期台湾经济决策的台湾知名经济学家王作荣对这一改革予以高度评价。他在《壮志未酬》一书中写道:“不要小看这项改革,这是一次改变台湾经济前途、脱出困境、使台湾经济起飞、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跑点”。

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以弥补即将停止的“美援”,台湾当局于1960年颁布了“奖励投资条例”,对外商投资提供优惠,凡产品50%以上出口的企业,可享受免五年营业税或加速折旧等优惠;将利润用于增资扩充设备的企业可享受免4年营业税或加速折旧。同时设立专门的投资审批委员会,提高办事效率。这是台湾财经政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台湾的租税政策从过去的追求“预算收支平衡”转变为谋求“经济发展”。于是从这时起,台湾逐渐形成一套较开放的经济体制,为台湾经济的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外资开始加快在台湾的投资,台湾经济发展步入快速道。

蒋经国的经济政策

对内蒋经国推行民主共和制,并且废除封建继承制,解除“戒严令”,同时开放党禁和报禁,为台湾后来实行“政治民主”铺平了一条宽敞的道路。

蒋经国还放宽两岸政策,并且开放大陆探亲,允许大陆老兵返乡,这也打破两岸近40年的隔阂,同时促进了两岸关系的缓和与改善。

蒋经国推行人事革新,并且打破省籍界限,向本省人开放政权,同时大量启用本省籍官员例如林洋港、谢东闵、邱创焕、徐庆钟等。

在其执政期间,蒋经国重用经济技术专业人才,并且全力推动岛内经济建设,例如“十大建设”、“十二大建设”等,这也让台湾“赢得亚洲四小龙之首”的美誉。

蒋经国倡导廉洁奉公,并且还制定了“贪污治罪条例”,坚决反对贪污。同时自己以身作则,勤政爱民,勤走基层,每年下乡多达200次。

蒋经国在其执政期间,一改以往的政策,也正因为他推行的这一些政策,让整个台湾地区逐渐走向繁荣富强起来。可以说,蒋经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济大师,可以将一个原本落后的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得可贵。

马英九时期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致力开启两岸和平发展新局,推动海空运直航、开放陆客、陆资、陆生来台,进而签署ECFA,启动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引擎;在2012年成功连任后,更加快步伐,开放美牛、推动两岸服贸货贸协议及自由经济示范区等政策,希望藉此排除台湾加入“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及洽签双边FTA之阻力。

台湾是海岛经济,以贸易为本,马当局大力推动经济开放政策,和全球接轨,协助企业海外布局,可说是正确方向,其中两岸经贸大幅开放,更为台湾经济引进可观活水,尤其是陆客来台观光,八年累计逾1,400万人次,带来数千亿元的外汇收入,创造了很多新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3.简述民进党的组建及其基本主张。

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系由原“编联会”、“公政会”等党外组织为基础而建立的以国民党为对手的在野“反对党”。政治体制主张

1、主张实行美国式的三权鼎立政治体制,保障人权;

2、主张制定“新宪法”,反对“修宪”;

3、主张废除“国民大会”和“监察院”,采“单一国会制”,反对设置大陆代表;

4、主张“总统制”、“总统直选”、“多省制”,反对“总统内阁混合制”、“总统间接选举”、“一省多市制”。

两岸关系主张

1、所谓的“全民公决”

主张台湾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民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联合,都没有决定台湾政治归属的权利”,“反对由国共双方基于违背‘人民自决原则’的谈判解决方式”;

2、“台独”

“台湾主权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台湾应建立“台湾共和国”;台湾与大陆地位平等,两岸“应以平等地位进行和平竞争”;“反对中共以武力威胁台湾”;主张缓和两岸关系,反对国民党的“三不”政策。

“外交”政策主张

主张台湾“应采取弹性作法,重新加入联合国,重返国际社会”,“以更弹性、更积极的作法,处理目前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问题”。经济政策主张

主张台湾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反对政党介入经济事务。

该党党章规定,其组织原则采用“民主运动”方式,实行“合议制”。组织决议以多数同意决定;各级组织的“委员”均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

4.简述2008年两岸实现大三通的历史意义。指台湾和大陆两岸实现 通邮,通商和通航

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将使两岸同胞的往来更加便捷,了解更加深入,感情更加融洽。

二、将使两岸彼此的交流更加扩大,联系更加密切,互动更加频繁。

三、将使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降低两岸营运成本、增加两岸货物流量、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进而促使两岸经济合作提高层次、拓展领域,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四、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增进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拓展两岸民众共同利益,强化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形成两岸之间全方位、多领域的大交流、大合作与大发展。

“三通”的实现,大大减少了飞行航行两岸的时间,缩短了路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极大的促进了两岸民众的相互往来,促进了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密切了两岸的经贸关系,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福祉,推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

5.简评蔡英文执政一周年的执政效果。

蔡英文上台执政一年时间的实践检验表明,蔡英文及执政团队是无能的,施政是混乱的,改革是没有建树的,结果是民众失望的。特别是蔡英文当政后,民众抗议、抗争事件之频繁、抗议涉及行业与领域之广泛,前所未有,远远超过陈水扁与马英九。多个民调均显示,民众对蔡英文执政表现的满意度显著下滑,目前普遍降至30%以下,不满意度快速上升,基本在60%上下,从而宣示了台湾又一个政治神话“蔡氏政治旋风”的破灭,再次宣告了台湾民主政治的失灵。

蔡英文执政一年有这样的失败结局并不意外,甚至在预料之中。一个强烈主张“台独”与大搞“去中国化”的蔡英文,一个以“远中”、“脱中”与极力企图摆脱对中国大陆经济依赖的蔡英文,一个强烈排斥大陆、推行与最大贸易伙伴大陆对抗的蔡英文,一个处处以政治权谋考虑的蔡英文,一个以高举“转型正义”大旗大搞政治清算的蔡英文,要成功执政是困难的,要实现政治和解是不现实的,要扭转台湾经济困局是不可能的。未来蔡英文尽管依然大权在握,仍会努力施政,但政治思维与指导思想错了,施政与改革方向偏了,未来执政同样难有起色,蔡英文执政败局已定。

由于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民进党执政后,台湾参与国际事务更加困难,对此,蔡英文借由媒体专访,要大陆正确解读台湾去年选举的意义﹔“八百壮士”则指出,“我们也请蔡英文正确解读民调不满意度过半的民意。” “八百壮士”通过脸书表示,一年来经济持续衰退、街头抗争不断、尊严渐次流失,在“外交”与“国际空间”上,陆续面临“断交”、“撤馆”,尝尽闭门羹﹔在两岸关系上,制度化协商机制与联系管道中断,直接影响两岸交流、民生经济﹔在“内政”上,只看到以违法手段清算国民党﹔以对付敌人的行径推动年金改革,用铁丝网阻绝军公教警﹔独裁鸭霸(指蛮不讲理),“一例一休”知错不改。“八百壮士”提醒蔡当局,文青话术不能治理台湾,做些实事让民众有感比较重要。这一年来,两岸互信瓦解,对撞升温﹔官方时见隔空交火,敌对情绪日益显现,两岸关系从冷和走向冷对抗,风险还会不断升高,蔡当局依然束手无策。台湾民众的未来在哪里?“八百壮士”指出,权衡两岸实力对比、区域情势转变,国际政治现实,“难道人民只能呼喊天佑台湾吗?

6.简述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保存的比较好,比大陆更中国

台湾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到过台湾之后,我们分明感觉到,台湾的“重视”和我们的理解必不完全相同,我们一般想当然地认为,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从小设置专门的课程,配备专职的教师,列为考试的内容。其实,真正的重视并非如此。

台湾当然重视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两岸分治以来,台湾一直延续“国文”的称谓,使用沿用几千年的繁体字。在小学阶段,台湾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古文训练,以国文、历史和传统文化课程为主。在高中阶段,文科的必修课程有三种:《高中国文》、《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前两种是语文基础知识,以及经史子集的基本介绍,《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则完全是“四书”内容。2010年9月7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又通过了新的“国文科新课程”纲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文化经典内容所占的比重:高中三年文言文所占比重由原来的40%、45%、50%提升至45%-65%,篇数酌定30篇,文章皆出自《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老子》、《诗经》、《春秋左氏传》、《礼记》等经典,另外增补“国学常识”为选修课。

其实,如果仅做到这些,还算不得真正的重视。因为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即使我们再怎么强调,其价值恐怕都要大打折扣的。何况,台湾的学校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由选择,单纯靠着学校教育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当局者和学校的提倡、重视固然重要,而社会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在台湾社会,到处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氛围,从杜维明、余英时、成中英、刘述先等人是公认的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的极力鼓吹,到《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此类流行音乐中绽放的传统元素的,人们都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台北市区从北往南排列着几条主干道,路名依次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此外还有“四维”、“八德”之类出自“四书五经”的路名。在台湾,我们随处都能体会到中华民族提倡的“温良恭俭让”。在商店里买东西,服务人员为你提供了服务,不待你说声感谢,人家会主动说声谢谢。“礼仪廉耻、温良恭俭让”已经成为台湾人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东西。有一位台湾作家曾讲到台湾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节:电视机前,一对父子面对两位总统候选人为谁应当选争论得面红耳赤,可是一到饭桌前,就“有酒食,先生馔”,立即恢复了传统的礼让孝悌。这就是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生活、渗入骨髓的教育,这是真正的教育。

台湾的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哲学基础,也可以说是信仰,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人生活的。有了统一的哲学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才有落脚点。

台湾国学教育强调的就是躬身实践,就是知行合一,要求把所学的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非常注意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大陆语文教育在生活实践上,可以说极为欠缺。

当然,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也受到诸多挑战。就在我们到访台北建国中学的前一天,一名学生跳楼自杀。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校教育包括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棘手问题。在交谈中,大家普遍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是两岸的教育者应共同思考的。

一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问题。如果单纯为传承传统文化而强调传统文化教育,是偏离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主流的,两岸在以往都有过类似的失误。人才是目的,而不是发展;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能为教育而教育。

二是在民主化、多元化中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脉搏。政治的民主化和价值的多元化是不可抵御的时代潮流,传统文化教育既不可逆潮流而动,也不可因媚俗而迷失自我。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和台湾民进党主政时的“去中国化”都对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

三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实质问题。现在,在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中,“读经班”、“私塾化”格外引人瞩目。其实,这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实质才是关键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精髓在当代社会的活力绽放。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把握精髓,与时代同行。

四是传统文化教育要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学生个性的问题。人文素养、人文关怀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传统文化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但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又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主发展的权利,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三、论述题

1.九二共识是两岸交往的政治基础,自民进党2016年执政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不进反退,两岸业已形成的经贸文化旅游交流遭遇寒流,也严重影响到台湾经济的发展。2016年520就职典礼后,国台办认为蔡英文交出一份未完成的答卷,一年后这份答卷你认为是否合格,两岸现状目

前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结合一年来两岸关系变化,评析蔡英文执政后给台湾和两岸关系带来的影响。

我认为不合格。目前,两岸关系正呈现一个冷对抗的局面。而这蔡英文上台以来,不断搞“小动作”,对两岸关系施加坏影响,才走到今天“冷对抗”的地步。蔡英文上台以来,给台湾的经济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由于蔡英文政府对大陆的敌视心理,使得蔡政府硬推“新南向政策”,试图摆脱大陆的影响。然而在经济上,大陆上是无法避开的。如今两岸协商面临中断,两岸将无法签署货贸协议,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林建甫就评论说,这关系到台湾产业发展。台湾经济不景,近期出口“15黑”、订单“13黑”(黑,即同比下降),而台湾货品出口到大陆还要缴付较高的关税,例如面板关税5%-8%,但中韩未来十年已面板关税将降至零;石化关税6.5%;汽车零件高达25%。这对台湾经济很不利。

台湾是浅碟型的开放经济体,外贸相当于台湾经济的命脉,而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向来密切。因此即便新当局高喊“新南向”,蔡英文高调承诺“维持两岸现状”,“但如果在九二共识响应上,无法取得陆方的满意,台湾对外关系、经贸布局,不可能摆脱大陆的脸色”。

对于两岸关系,虽然蔡英文口头宣称“维持两岸现状”,实则是打算台湾独立,这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因而在两岸关系上,影响也很坏。据台湾《旺报》5月20日报道,首先就是两岸官方接触联系管道,在去年5·20之后全面中断。陆委会主委与大陆国台办主任之间的热线电话不通,双方交流层级降到科员之间的联系。海基会与海协会的沟通也中断,对于这一年来发生的几次紧急事件的联系出现障碍,影响台湾民众的权益甚大。

这些坏影响,都是由于蔡英文坚持“台独”思想,不肯也不愿与大陆进行和平友好沟通的结果。这些坏影响也恰恰证明了,只有两岸之间保持合作交流,大陆、台湾才都能获得利益,否则只能两败俱伤。

2.台湾有人说“马英九的对要由蔡英文来证明”。自国民党在2008年再度执政后,两岸关系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也给台湾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结合国民党八年执政情况,分析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并结合当前两岸关系现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马英九上任之前,两岸关系经历了多年的动荡。马英九上台后经过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拨乱反正,与大陆一道,共同营造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并在此基础上大大推进了两岸在经济、政治、文化、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八年来,两岸关系是马英九重点关心和推动的领域,其主要作为和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新找回两岸互信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过数次谈判和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实质就是在政治上要把两岸关系置于“一个中国”的框架之下。这是处理两岸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和原则。“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总抓手,有了这一政治基础,两岸关系的方向就明确了。在李登辉、陈水扁时代,“九二共识”遭到了“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的破坏,导致两岸关系动荡不安。马英九上台后重新找回“九二共识”,使得两岸关系走出困境。有了“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的大门便豁然敞开,一个新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从此开启。

其次,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放“三通”。由于政治原因的阻隔,两岸之间长期不能实现直接“三通”。马英九上台后不久,两岸两会便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迅速恢复了协商谈判。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达成了海运、空运、邮政等重要协议。这意味着两岸民众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通航、通邮、通商由此变成现实,过去两岸之间“咫尺天涯,重重阻隔”变成“天涯咫尺,处处通途”。

两岸三通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台湾那扇久久对大陆封闭的大门终于打开,两岸双向交流成为现实。八年来,大批大陆游客能够赴台旅游观光、参访交流,两岸融合急剧加速。由此,更多的人了解了宝岛台湾,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可以说,两岸三通是联系两岸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正能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实现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自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达成了20多项协议,其中,“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通过ECFA,台湾企业紧紧地与大陆市场联系在一起,避免了世界经济低迷给台湾经济带来更大的冲击,维持了台湾经济的平稳发展。最重要的是,两岸经济关系通过ECFA已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高度相互依存的状态,特别是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这一形势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与成长,更有利于两岸携手应对外部经济危机的冲击。

第四,两岸政治关系获得重大突破。自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最大的僵局就是政治军事敌对状态。60多年来,两岸也曾通过密使往来沟通,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海协会、海基会这样的民间组织,也就是俗称的“白手套”进行协商谈判,但是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一直没有取得任何显著的突破。马英九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坚持“九二共识”,为两岸之间实现政治关系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10月,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参加APEC领导人会议期间,会晤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指出,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对两岸关系中需要处理的事务,双方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可以见面交换意见。

在两岸共同努力下,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南京举行正式会面。这是数十年来,两岸事务负责人第一次正式会谈,也为两岸政治对话打通平台、增进互信基础写下新的一页。此次会面可以说是两岸关系在政治领域取得的一次突破性进展。自此开始,两岸事务负责人定期举行会谈逐渐制度化,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机制。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实现了两岸领导人60多年来第一次直接会面。这意味着两岸政治关系的历史性突破。从一定意义上讲,此次会面为两岸未来商谈实现和平统一开拓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渠道,足以载入史册。

反观蔡英文上台以来,对“九二共识”避而不谈,抛弃马英九政府所推动的和平和解政策,并且暗地里大作“台独”小手脚,给两岸关系造成巨大冲击。使得台湾民众彼此之间的族群分裂感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

且由于蔡英文政府对大陆的敌视心理,使得台湾经济民生无法依靠大陆而获得回升的机会,而依旧处于困局之中。2016年台湾年经济增长率勉强“保1”,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由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台湾与作为台湾最大对外贸易出口市场的大陆关系变差,导致经济发展动能严重不足。旅游业更是损失惨重。

本来近年来,在台湾经济持续不景气中,诸多产业表现相对欠佳,唯有旅游业一枝独秀。马英九任内,大力发展观光产业,尤其是开放与鼓励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极大地促进了台湾观光产业的发展。赴台观光旅游人数一年一个台阶,并于2015年突破千万人次大关,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2016下半年开始,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加上受大陆旅客重大伤亡事件影响,大陆赴台旅游人数显著减少,以全岛观光旅游为主的大陆游客显著减少,对台湾旅游交通运输、餐饮、酒店与医疗等相关行业产生很大冲击,让这一“黄金产业”顿时变为“惨业”。据统计,2016年5月以来,已有20多家游览车公司倒闭,旅馆住房率显著下降。同时,由于大陆旅客减少,两岸航班相应减少,从7月7166架次降到9月的5818架次,航空运输业也受到影响,尤其是以经营二线城市的复兴航空公司因旅客减少、亏损增加,不得不于11月22日宣布停飞解散。台湾医疗界预计,陆客减少,影响到台湾美容医疗的大陆客户减少,台湾医疗美容业至少损失2.5亿元新台币。

经济问题的困顿,也影响了民生问题。台湾中信文教基金会与《联合报》公布的2016年度代表字是“苦”字当头,随后的“变”、“闷”、“弯”、“狂”、“滞”等年度代表性的汉字,均充分体现了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冻、经济闷、人民苦”的台湾社会真实状况,也是民生问题的集中反映。依据台湾地区统计主管部门2016年11月底发布的“2016年人力运用调查报告”,非典型就业人口(临时性工作、派遣人力及部分工时等工作者)持续上升到79.2万人,再创新高,较2008年的65万人增加了近15万人,占就业人口总数首次超过7%。这类就业者工资普偏低,不及正常就业者工资的一半,不仅生活相对艰苦,而且也拉低了台湾就业者的工资水平。另外,青年人失业率持续偏高,加上学贷压力,“青贫族”问题非常突出。据调查,目前台湾有近30万青年人有学贷,青年人毕业薪水普遍不足3万元新台币,月还贷款平均需3000元,青年人生活压力大。特别是由于岛内政治纷争、两岸僵局与经济改革争议,导致蔡英文上任后与旅游相关行业企业倒闭现象显著增多,不仅有大量旅行社、运输公司、酒店与餐馆等企业关门倒闭,尤其以复兴航空公司无预警倒闭影响更为显著。企业倒闭,直接造成大量员工失业,许多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另外,调查显示,想另找工作者人数持续下降,只有52.2万人,占就业者的比例降至4.65%。这与经济动能不足、好工作难找与高龄化社会密切相关。

民进党执政后,推出首个重大经济改革方案就是劳工休假制度改革,企图在劳工与资方之间取得利益平衡,休假制度改革方案多次反复,结果引起很大争议。尤其是民进党当局坚持取消传统7天法定假日与实施“一例一休”制度,在尚未达成社会普遍共识情况下,于12月初依靠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多数优势强行完成立法,引起劳工强烈不满与社会广泛非议。同时企业也批评此举是“民粹治国”,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不利经济发展。蔡英文上台后,改善民生与照顾劳工的承诺没有兑现,交出了一份不能令民众满意的答卷。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长期存在的薪资停滞问题并没有改变。2016年1月至9月,台湾名义平均薪资为50097元新台币(基本工资与奖金等总收入),其中经常性薪资平均为39144元,均较上年同期只有微小增长,若扣除消费者物价指数,实质薪资还减少了1.01%。

蔡英文竞选时许诺的福利迟迟不能兑现,民生问题未有明显改善,民众更感“苦闷”。

如果我们将马英九执政期间的台湾状况与如今的台湾现状做一对比就能很轻松地理解,蔡英文政府拒绝“九二共识”、拒绝两岸沟通的错误,将会愈发反衬马英九政府坚持两岸在经济、政治、文化、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正确性。

3.结合20世纪60-90年代台湾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分析台湾民主化道路发展历程,从目前岛内的蓝绿恶斗,你认为台湾的民主化是否取得成功。

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台湾固然完成了民主化,但还有许多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台湾的民主转型是一个奇迹。其理由是,在转型过程中没有发生流血和暴力事件。确实纵观古今中外,哪个国家民主转型没有经历过长期的内战、政变、复辟和血流成河?甚至国家分裂?

台湾民主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要归功于蒋经国时期成功的开明威权体制。一是经济发展,形成中产阶级,营造了一个均富的社会。二是教育普及。三是社会相对廉洁,民怨较少。四是由政治强人蒋经国本人自上而下的推动。五是美国的因素。特别是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2004年两颗子弹引发的选举争议,都是在美国的影响下才平稳渡过。六是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对台湾政策发生变化,由敌

对走向缓和。改变了台湾的外部生态。这使得蒋经国不仅可以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也为其终止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戒严创造了条件。

蒋经国推动民主化还有两个历史偶然因素。一是他访美期间遇刺。虽然脱险,但也令他思索何以在蒋家做出如此之多的贡献之后,仍有台湾民众对之如此仇恨。二是他内定的家族接班人蒋孝武因受江南案拖累,被迫外放新加坡。此后,他才公开宣布蒋家不再继任“总统”之位。最后还是要指出的是,台湾做为一个人口仅有两千多万的小岛,也是其民主可以创造奇迹的先天条件。古希腊时代,公认的就是民主只能在小国寡民之地取得成功。

但是所谓奇迹,正是非同一般之事,台湾奇迹地完成了民主化,却没有使民主一般化,有效化。所以留下了很多问题。

首先,台湾在两蒋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总体廉洁,而且没有族群对立和分裂。但进入李登辉时代,腐败和黑金政治盛行。到陈水扁时代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仅陈水扁本人,他的家族、亲信,更是遍及所有的执政团队。除“教育部”没有卷入外,其他各部无一幸免。而且陈水扁贪污真相是在其下台之后才曝光的,而且是被瑞士发现和揭发。台湾的政党监督、新闻监督和司法独立都没有发挥作用。无 独有偶,亚洲四小龙的韩国自民主化后,也是腐败丛生,所有民选总统前腐后继,无一例外。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和香港在经济起飞之后并没有走向民主,但廉洁程度远高于韩国和台湾。台湾民主化后,经济发展迅速放缓。从四小龙之首降为四小龙之末。虽然也有人认为台湾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但事实上,台湾经济下滑则和内部党争、弥漫全岛的政治内耗、各政党选举时竞相不负责任的许诺有关直接相关。其根源在于民进党执政八年,出于意识形态和选票的需要,刻意制造族群对立和冲突。不仅如此,就在全球都在搭大陆经济起飞的快车时,同文同种、近在咫尺的台湾却选择自我封闭、肆无忌惮挑衅大陆的政策。结果强行推行的南进政策失败,损失惨重。挑衅大陆的结果导致大量的外资撤离台湾。在今日的台北,极少能看到外国人,也极少遇到堵车。一份报纸的价格可以十年不变。足见其经济现状。如果不是两蒋时代打下的厚实家底,台湾恐怕早就退回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了。可是尽管整个台湾除台北和台中市外,都负债累累,但不管哪一方选举时根本不顾财政能力,极度慷慨,对社会福利竞相加价、加码。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有资金发展经济?最可笑的是国民党执政后,开放大陆游客赴台和两岸直航。深绿的台南竟要求建立直航航班。高雄的陈菊为了吸引大陆游客甚至要求开放三军官校让陆客入内参观。曾任民进党代主席的“深绿”人士陈菊如此行径,让人瞠目。不过只要想想高雄市上千亿台币的债务,也不难理解。

其次,台湾的民主另一个致命伤是未能阻止台独势力的坐大。这也是大陆民众无法认同台湾民主的重要原因,也是台湾民主劣质化的根源之一。民主化可以给任何政治思潮和力量提供发展空间。但是否有效遏制极端思潮则成为检验民主成效的一个标准。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期间,法西斯主义席卷全球。但最终仅仅在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等国取得成功。在英、法、美均是昙花一现。台湾民主化之前,主张国家分裂的台独思潮是非法的,这也确保了台湾内部的和谐,也为经济起飞创造了必要的稳定条件。但民主化之后,台独思潮合法性,并借助民进党的执政,成为今日台湾重要的政治势力。台独的坐大,不仅 令台湾整体撕裂、引发内部冲突,更导致两岸关系严重动荡,也威胁到亚太和世界的和平。如果不是大陆和美国的制衡,台湾早已借助民主化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

第三,借助民主这个形式,台湾的官二代、富二代愈演愈烈。台湾的民主化虽然只有二十多年,已经形成多个政治家族。如连战家族,其子连胜文为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家族,其子吴志扬为桃园县县长。现在的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其父则是国民党大老郝伯村。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其岳父高育仁也为政坛大老,曾任台湾省议会议长、立法委员及台南县县长。现在的陈水扁虽然关于监狱,但其子仍可凭他的荫持,最高票当选高雄市议员。至于台湾基层,更是父传子、子传媳。2009年县市长选举过后,花莲县县长傅崐萁竟然任命自己的前妻为副县长。台湾的选举,已经把官二代漂白了。2010年 在台湾观选的最后一天与当地学者交流,他们也承认官二代现象造成的不平等已经打击了青年才俊进入政坛的热情。台湾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官二代现象,原因在于它 的官僚体系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事务官相当于大陆的公务员,需要严格的考试。但不允许参与政党政治,也不与政党共进退。政务官则由选举产生或者选举获胜的 政治人物任命。现实政治中,官二代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如知名度、党

内的支持率。在台湾分为蓝绿的现实格局下,在各自选民占优的选区内,无论是谁出来选举 都会获胜。这也是为什么陈水扁之子陈致中既送卷入其父的贪污弊案,又在选前发生嫖妓丑闻和谎言被戳穿,但依然可以最高票当选。

第五,就是台湾的媒体。今日台湾媒体已被整个社会视为乱源。媒体已无中立,非蓝即绿。丧失了做为第三权的中立、客观、监督的作用和功能。几乎每个政党都在指责媒体。这就是新闻自由后的现状。正如台湾媒体人南方朔所评论的:“媒体不但没有促进民主发展,反而是扮演倒退、激化的角色,不断的煽风点火”。就是蓝营媒体批评蓝营,绿营媒体批评绿营,也都是如此:“把情绪推向极端,媒体对社会是破坏角色。” 媒体的失格,在2010年五都选举前连胜文枪击案一事中表现的最为令人触目惊心。偏绿的“三民自”三大电视台,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对此视而无睹,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篇3:台湾思想政治教育

一、系科专业设置:重视多元人才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下简称人大新闻学院) 目前主要分为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除此, 为了培养更多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 2011年人大新闻学院与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联合, 首次开设了新闻学—法学实验班和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该实验班从新闻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新生中选拔人才, 大学期间需同时修习两个学院的课程。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分为新闻系、广播电视学系及广告系。在2007年, 其传播学院开始设置“传播学士学位学程”, 选择此学程的学生在选课方面更加自由,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在入学时写出自己的课程规划, 不受传统依系别分类课程的限制。关于创立传播学程, 其实在2005年, 曾任新闻系系主任、传播学院院长、当时的政治大学校长郑瑞城就已经提出。传播学程开办之初的设计是大一学生修读完学院必修课程后, 根据成绩择优选择商管、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科系双辅修, 但经过一年讨论后, 考虑到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可能会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取消了双主修的要求。创立此学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学习能力, 使其更能积极应对媒介融合的变化, 网络时代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 政治大学根据实行了七年独立学程的经验, 将于2014年加强培养学生多元学习的能力, 开始实施大一大二不分系的新决策, 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三系的课程, 从而对这三个领域会有更加完整的了解。

从两个学校系科专业设置的变化可以看出, 新闻本科教育越来越重视多元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新闻学教育已经受到了新时代的挑战。人大新闻学院开设的实验班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是两个或多个学院之间跨领域的合作, 而政治大学从早期的“传播学士学位学程”到即将实行的大一大二不分系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因应了媒介融合的变化, 使得学生能够具备不同传播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新闻系的学生除了会采访写作, 也能够制作新闻视频, 而广电系的学生除了会制作视频, 也懂得如何营销。

二、课程结构设置

根据人大新闻学院2013年本科生教学方案, 新闻学院课程的设置分为基础技能、通识教育、素质拓展、实践教育及专业教育五个部分 (如图1) 。其中基础技能主要是英语、数学、计算机三个方面的课程, 通识教育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原著原典选读等相关课程。素质拓展主要为体育、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课程。而专业教育则又分为三个部分: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值得注意的是在占最多学分的专业选修课上, 要求跨专业、跨学院选修分别不少于6学分和8学分。

相比人大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的课程设置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学程制度。新闻系、广电系、广告系除了主修其对应的学程外, 还需选择或设计与主修学程相关的小学程 (如图2) 。关于小学程, 学院提供了参考组合, 比如对新媒体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新媒体企划与沟通学程”, 该学程则可以包括《新媒介编辑企划》、《网络多媒体报导》、《媒介科技专题:中介传播、媒介创新与创业》等课程, 对艺术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选择“艺术传播学程”, 该学程则可以包括《色彩理论与应用》、《平面复合媒材》、《数字艺术中心专题实验》、《文化政策与管理策略》等课程。学生除了可以参考学院提供的规划外, 也可以自己设计组合, 从三个主学程的选修课中自行组合出一个有主题的学程, 或者从全校的课程中挑选相关的课程组成一个小学程。比如对时尚方面感兴趣的学生, 可以从学校的全部课程中挑选与时尚相关的课程进行组合, 在大学期间将其修完。

学程制度是一种更具有主题化的课程设计, 学程中的课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 不管是必修的学程还是学生自行设计的小学程, 都在于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除此之外, 独立于其他三系的“传播学士学位学程”在选课上则有更多的自主性, 选择此学程的学生不用按系别主修新闻系的“新闻与资讯学程”、广告系的“策略与沟通管理学程”或广电系的“传播产制与管理学程”, 而是可以在这些学程包含的课程中作自由的组合, 甚至可以在全校的课程中做出自由的组合, 学生只需在大一时通过导师一对一的指导规划出自主学程, 总学分达30~34即可。比如目前正在修读该学程的二年级学生张某对音乐和哲学很感兴趣, 因此设计了“音乐哲思学程”, 从广电系选择了《音乐概论》、《声音制作》、《声音艺术与录音工程》等课程, 从哲学系选择了《伦理学》和《逻辑》这两门课程, 按她的话说, 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其实很可能碰撞出火花, 修读自主学程更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挑战的过程, 因为在和导师商讨时, 要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对课程规划的想法。

学程制度并非是将已修过得课程和将来要修的课程做一个无主题的拼盘, 而是对一个核心的问题有想法后将传播学院的课程和外院的课程结合起来, 从而使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得到具体化的体现。可以看出, 这种学程制度的安排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很高的要求。

通过对比两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更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专业选修课, 课程之间要有一定的主题设计。尤其是独立的“传播学士学位学程”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地规划出自己的学习方向。当然, 在课程设置上也可以看出两校都极为重视培养跨领域人才, 人大新闻学院的专业选修课中要求跨专业、跨学院选修, 而政治大学的小学程和自由选修也给学生提供了跨学院学习的机会。从学分设置上来看, 人大新闻学院专业教育这一部分占了最大的比重, 其中学科基础课, 即相当于政大传播学院的院共同必修课, 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还要多, 而政大传播学院这一部分的学分则分布在了小学程和自由选修上, 由此可以看出人大新闻学院在本科教育上对新闻史学、新闻实务、传播理论、公共关系学以及广告学等基础知识尤为重视。

三、具体课程

(一) 学院必修课:人大重新闻, 政大重传播

人大新闻学院的学科基础课为四个专业必修的课程, 其中主要包括其他学院的基础理论课程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以及本学院的基本理论与实务课程, 共18门, 35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占绝大部分, 如《传播理论》、《新闻理论》、《公共关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等, 同时新闻史的课程也是四个专业必修的课程, 分别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课程。

相对来说, 政大传播学院的学院必修课要求门数较少, 三个系以及独立的传播学程学生的共同必修课程为《传播叙事》、《传播与社会》、《研究方法》, 共15个学分。《传播叙事》是政大传播学院一年级学生必修的6学分学年课程, 其内容与人大新闻学院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新闻与传播导引》《新闻实务基础》有相似之处, 这几门课程都起着入门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这个领域并进行实际操练, 但政大所开的《传播叙事 (Cross Media Narrative) 》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采编的文字基础技能, 它还包含文字、图像、色彩、影像基础、想象力这五个单元, 每个单元进行三周, 由不同的老师教授, 每个单元完成后都有相应形式的作业, 如其中的文字单元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家族照片写一篇500字的人物故事。其实从该课程的英文名称Cross Media Narrative即可以看出, 相较于传统的采访写作技能, 它更是一门跨媒体叙事能力的培养。

通过比较两校的学院必修课可以看出, 人大新闻学院比较重视学生对跨领域知识的涉猎, 以及理论知识和史学知识的沉淀。而政大传播学院则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 希望学生能够对文字、图像符号的表象和概念有充分理解, 从而能够加以熟练地运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人大的基础课程与新闻领域有更多的相关性, 而政大的基础课程则更贴近传播领域, 而这正是两个学院名字差异的体现。

(二) 专业选修课:人大重系统化学习, 政大重社会连结

人民大学和政治大学都属于两岸新闻教育中比较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学校, 其专业选修课的设立也常常是首开先河, 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比较上主要挑选两校相似但各有特色的课程, 从而更加了解两岸新闻教育的异同和发展趋势。

在掌握了采访写作的基本技能后, 人大新闻学院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了《深度报道》和《人物报道》的选修课程, 培养学生阐明事件关系和深入挖掘内容的能力, 与此相对应的是, 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则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了名为《进阶采访写作———性别、阶级、族群》、《进阶采访写作———社区/社群创意书写》的课程, 其中《进阶采访写作——性别、阶级、族群》主要希望学生跳出对性别、阶级、族群的刻板印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新闻报道中对这三个领域的描述, 这门课程其中一个作业是阅读改写:阅读一本与性别、阶级、族群相关的书籍, 找出相关的新闻报道, 对其进行评析和改写。而另一门课程《进阶采访写作———社区/社群创意书写》则要求学生以社区/社群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 写出一篇兼具深度和可读性的报道。

两校都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进一步的采访报道课程,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但人大新闻学院更加重视系统化的知识整合, 而政大则是以主题方式进行, 并结合社会学的知识来连结当下议题。

四、结语

从系科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设置以及具体课程内容这三方面的比较来看, 不论是人大新闻学院还是政大传播学院都很重视跨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两校都对媒介融合的趋势做出了积极地应对, 人大新闻学院鼓励学生跨专业修读, 掌握新闻传播领域的多项技能, 而政大传播学院的“传播学士学位学程”以及今年即将要实行的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制度也有利于培养新闻领域的整合型人才。除此之外, 两校在新闻本科教育上也各有特色, 但同时也都面临着一些相同的挑战, 对此做出以下总结:

(一) 人大新闻本科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文字符号的能力, 政大新闻本科教育则着眼于文字、视觉、听觉等多样符号的运用

从政大传播学院的发展脉络来看, 其在迁台前的新闻教育便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有较多的联系, 而迁台后也对美国新闻教育的理念进行了延续, 即以传统的报业教育为基础, 加入大众传播学、公共关系等科目, 最后发展为以传播相关学系组成的独立学院。[1]而这种教育理念则使得政大新闻本科教育能够在应对科技时代变化时做出更多的外延, 推动新闻传播教育朝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这一点除了表现在两校院系名称上, 也可以从学科基础课程的内容看出, 人大新闻学院开设的采访写作类课程占更大比重, 而政大所开设的类似基础课程则并非限定于文字符号的运用和表达上。除此以外, 政大还为学生开设了表演、绘画、色彩等选修课程, 传播学院教学楼二楼专为学生开设了可容纳296人的剧场, 每年毕业生可自编、自导、自演自己的作品, 最后进行公演。

(二) 共同的难题:博雅还是专精

人大新闻学院让学生在大二自主选择专业, 而政大传播学院在2014年之前则实施前段分系教育, 即在大一阶段就确定专业。在培养新闻人才时, 两校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应该培养能够跨越媒体界限的多元人才还是积极挖掘学生的兴趣来培养专精人才?

人大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广告、广播电视专业有着不同的必修课程, 政大传播学院也为不同系的同学设计了相关的学程包, 同时“小学程”制度也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关联设计。但另一方面, 人大新闻学院要求学生在选修课程上能够跨专业学习, 同时联合了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开设了实验班, 旨在培养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而政治大学从实验性的“传播学士学位学程”到即将实行的大一大二不分系制度也旨在应对多媒体整合发展的趋势。可以说两校都共同面对着专业细化与整合人才需求的冲突, 但从目前来看两校在应对此种冲突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人大新闻学院的本科教育希望学生能在专精的基础上做到博雅, 在博雅的层次上达到专精, 比如在必修课程中纳入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通过跨院合作培养复合型但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 而政大传播学院则希望学生在博雅上做到专精, 在专精上达到博雅, 通过不分系教育挖掘个人潜力, 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其他学院的课程, 从而打破专业界限, 培养出不局限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

注释

篇4:台湾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晚清至今,台湾学生求学大陆历经了四个时期:日占据时期、回暖时期、断裂时期和发展时期。从近代到现代,政治因素与民族因素一直是两岸教育政策与法规所体现的主要内容和价值选择。两岸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必然会体现两岸的政治利益和民族情感,但是决定两岸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力量却是两岸人民和两岸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虽然两岸之间的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合作项目也日渐增加,但距离两岸的实际需要仍有差距。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排除政治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要在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解决两岸学生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政治;民族;台湾学生;政策法规

Abstract: From late Qing dynasty of China to today, the Taiwan students experienced four periods during their purchasing study in mainland: the period of Japan domination, warming up, separation and continue development. During these periods, the factor of politics and national identity are always the main content and value choic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aw of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Although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aw surly will reflect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national emotion, the determination force of policy and law is the practical necessity of people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both sides. Nowadays, the educational exchanges emerge and the corporation programs increase, but the developing speed still does not meet the demands. In order to fulfill that requirement, we, on the one hand, have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 on the other hand, we must dealing with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aiwan students when they are studying at mainland.

Keywords: Politics Nation Taiwan Students Policy and Law

从晚清至今,台湾学生求学大陆历经了四个时期。在这四个时期内,社会经济条件与政治因素,文化意识和民族认同分别在关于两岸教育交流的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中起到不同程度作用和影响。新形势下,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不仅是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新格局的要求,也是两岸学生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台湾学生大陆求学的回顾与前瞻

从清末民初到现在,台湾学生的大陆求学之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95年到1945年,是日据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945年到1949年,是回暖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49年到1978年,是断裂时期;第四个时期从1978年至今,是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第四个时期又可以198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尤其是在1987年之后,台湾学生大陆求学热持续升温。

(一)日据时期:1895-1945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日据时期,福建省的厦门、福州两地由于是许多台湾同胞的祖居地,习俗相同,语言相似而成为早期台湾学生大陆求学的首选之地。清政府于1906年创立的“暨南学堂”(暨南大学前身)以及于1921年由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都吸引了不少台湾学生前来就读。据统计,1926年9月在厦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台湾学生在学人数共计达到214人。[1]20世纪20年代以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后,随着西方新式教育制度被引入,中国大陆的教育呈现出的新气象对处于当时日本严酷统治下的台湾学生极具吸引力,于是一度出现了求学大陆的热潮。当时,台湾学生求学大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行到大陆求学,另一种是由台湾的民间社团派送子弟到大陆求学。期间,当时的国民政府驻台北总领事馆等机构也从中协调,帮助办理和联系相关事项。1931年7月,台湾中华总会馆派职员赴厦门联系子弟大陆就学事项就是经国民政府驻台北总领事馆从中介绍的。[2]

这一时期,除福建外,北京、上海,以及南京均是台湾学生重要的求学目的地。此时的台湾学生不仅在求学地点上较清末民初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求学的层次也开始以高等教育为主,其中所学专业则以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和国文为主。

(二)回暖时期:1945-1949

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赴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开始陆续增加。这些赴大陆学习的台湾学生除自费生之外,还有公费生。1946年6月,台湾长官公署教育处开始选拔台湾学生到大陆高校公费学习。[3]这是台湾最早的以到大陆求学为目的的公费生选拔。与此同时,大陆高校在招生和录取等方面也尽量为台湾学生提供便利。于是,短时期内,大陆高校的台湾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据1948年统计,仅当年厦门大学便录取了两批台湾的高中毕业生,共55人。其中,一批是台湾省政府报送升学内地专科以上学校的学生,计35名;另一批是台湾教育厅报送的学生,有20名。全部学生均免试入学。[4]这一时期,台湾学生入学的大陆高校都是当时最好的学校,拥有一流的环境和师资,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

(三)断裂时期:1949-197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方面对华侨教育事业比较重视。195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中专门提出对侨生要“予以入学及学习的特别照顾”。1956年颁布的《关于国内侨务工作的方针任务及若干问题的政策》也规定对侨生要采取“优先录取的办法”。这里的侨生就包括台湾学生。

1960年,大陆第二所以“为侨服务”为宗旨的高等学府华侨大学创办。至此,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成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管的两所国内主要的华侨高等学校。虽然大陆颁布了很多优惠政策,但由于1949年至1978年间,两岸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再加上国内多次的政治运动,台湾学生的大陆求学一度停止。

(四)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台政策确定为和平统一,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开始转向有限松动。虽然早在1980年,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就已经开始恢复对港、澳、台学生招生,实行单独命题、提前考试和录取的招生方式,但实际上由于台湾方面的限制,直到1985年台湾学生还是很难到大陆学习。

198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报告》。该报告决定将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列为重点扶持的大学,并允许暨南大学单独面向港澳台招收全日制研究生。虽然此后两岸的教育隔离有所松动,但实际上直到1987年11月,随着蒋经国决定“有限度”的开放台湾民众赴祖国大陆奔丧和探亲,大陆高等院校才开始正式招收本科层次的台湾学生。为了便于台湾学生前来大陆就学,1989年,国家教育部还正式批准暨南大学对来自港澳台等地的部分研究生实行兼读制。

这一时期,大陆招收台湾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联合招生和单独招生。联合招生的方式主要是以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招收台湾专科、本科学生到大陆就学。在1989年之前,参与联合招生的仅有7所高校,后来联合招生的学校数量增加很快,从1990年的59所到2007年就已增加至173所。单独招生的大陆高校则主要聚集在福建等紧邻台湾的大陆省份。最早开始单独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高校是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8所学校,招收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此后,台湾学生赴大陆就学的人数急剧增加,据相关统计,至2009年初,在大陆就学的台湾学生就达到5000余人。可以想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国家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放开的背景下,台湾广大学子将会在大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政治与民族视域下的教育政策与法规

从近代到现代,由于种种政治原因,两岸间那道地理意义上的海峡却成了两岸人民交流与交往的天然屏障,然而,作为两岸人民文化之根的联系却是割不断的。于是乎,政治与民族不仅变成了萦绕在两岸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与情愫,也成为两岸教育政策与法规主要的内容和价值选择。

(一)社会经济条件与政治利益

政策和法规支撑着政治的过程,任何教育政策与法规都是有关教育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措施。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这种政治性质在海峡两岸教育交流的历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 “三通”、“四流”,呼吁两岸开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随之,台湾开始允许台湾民众“自由去港澳旅游”。这项政策实际相当于允许台湾学生转经港澳进入内地求学。虽然当时途径港澳进入内地求学的台湾学生的人数和次数都极为有限,但这项政策依然只施行了一年。次年1月,台湾就宣布禁止台湾民众“以港、澳为观光首站”,原因是“易被中共利用”。

在当代西方的政策与法规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影响公共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政治因素不再是主要方面,左右其制定和实施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美国政策学家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在分析、比较了美国各州政策的基础上,就提出各种政策上的差别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的不同引起的,而非某种政治原因。[5]这种观点试图为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找到某种客观因素。对此,詹姆斯·安德森(James E.Anderson)则认为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团体的重要性,而低估了行政官员在政治过程中所起的独立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6]事实上也是如此,马克思与恩格斯早在《德意志的意识形态》一书中就警告人们要警惕当政者将国家所代表和维护的共同利益扭曲为一种虚幻的共同利益。从两岸教育交流的历程中,也能清楚地看到其教育政策明显地被当政者的政治利益所左右。1991年之后,由于台湾学生大陆求学的人数急剧增加,解决两岸学历互认的问题开始变得十分紧迫。1997年10月22日,台湾曾在时任教育部长吴京等人的推动下公布了《大陆学历采认及检核办法》,正式承认大陆73所大学的学历。虽然该办法还有附加条件,规定回到台湾的台湾学生还必须通过统一考试,其学历才能被最终认可。从这项规定来看,虽然这仅是个有限度承认大陆高校学历的办法,最终还是被李登辉以违反“戒急用忍”的原则而叫停。虽然后来民进党上台后也多次讨论了大陆高校的学历采认问题,但最终“泛政治化”的态度还是大大拖延了学历采认进程。

虽然教育政策与法规必然要反映政策与法规制定者的政治利益和政治意志,但是只有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面向教育与人本身,并且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才更具有凝聚力和持久力。越来越多的台湾学子积极前来大陆求学,说明两岸教育交流范围的延展与交流程度的持续深化既是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需要。只有顺应和符合这个要求和需要,才是两岸人民最大的政治利益。

(二)文化认同与民族意识

现代的民族意识兴起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和民族国家的建立。近代中国在面临内忧外患之时,国民的民族意识骤然而生。日据时期,日据当局的台湾总督府警务局分析台湾学生赴大陆留学的原因时就将其归结为文化活动所带来的民族觉醒。[7]也是在这种民族意识下,大陆学校也为日据时期台湾学生的求学提供了诸多便利。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专门制定了《华侨学生入学办法》,允许成绩未上线的华侨子弟先作为旁听生,旁听一年后,如果考试通过就可以转为正式学生。[8]1946年6月,在台湾光复后,台湾长官公署教育处开始选拔台湾学生到大陆高校公费学习。后来,该处一位官员在其《一月来之本省高等教育》一文中清楚地表述了这项选拔的意义就在于拓宽两岸的文化交流,消除文化隔阂。[9]

台湾的文化是与大陆的文化一脉相承。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这种无法隔断的文化血脉联系是两岸教育交流最为坚实的基础,也是任何政治利益所无法替代的。同时,中国人内心中一向比较注重自己的文化,对于自己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也颇为自豪。1906年清政府在南京创立的“暨南学堂”是我国政府最早兴办的一所面向世界的华侨高等学府。其“暨南”二字就取自《尚书·禹贡》篇:“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思就是要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所以事实上,影响很大一部分台湾学子大陆求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要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和民族之根。可以说,世界上很少有那个民族的文化像中华文化一样是同自己的民族观紧密融合一体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1993年汪辜会谈中,促进两岸青少年和民间团体的文化互访交流活动成为有关协议中的重要内容的原因。近年来,在全球化影响之下,一方面它促进了各个国家、地区,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另一方面,来自全球同一性的威胁必然会导致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进一步加强。因此,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不可能不反映或体现两岸的民族、文化情感,以及现实的这种需要。

三、超越政治与民族:近期的教育政策与法规

两岸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必然会体现两岸的政治利益和民族情感,但是决定两岸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力量却是两岸人民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大陆与台湾的教育在生源、专业等多方面都有互补性。在专业设置方面,中医、中文和历史等专业由于大陆方面的优势明显,所以普遍受到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的欢迎。相关统计显示直到2003年,学中医的台湾学生仍在全体大陆求学台湾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甚至台湾的中医师也开始赴大陆报读研究生课程。其他学生则遍布企业管理、经济法学、金融法学及国际法学等专业。在生源方面,台湾教育结构性资源短缺的现状,尤其2007年后,由于台湾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导致众多台湾高校因面临招不到学生而被迫关门的危机都要求尽快放开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的政策。对此,我国教育部在2007年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明确表示将对大陆学生赴台读书提供必要的帮助。

为了更好地保障台湾学生在大陆的求学生活,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1999年,大陆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目的就是加强港澳台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同年,福建省还通过了《福建省招收台湾学生若干规定》,要求公安机关为台湾学生办理出入内地签住和暂住的手续开绿灯。为了照顾台湾学生的现实情况,该规定还明确台湾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政治理论课程和不参加军训。2005年,作为对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宋楚瑜主席会谈共识的回应,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调整祖国大陆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台湾地区学生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对已被内地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的港澳台地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执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同时,设立学生奖(助)学金。

同时,为了将服务台湾学生的工作做得更加深入,大陆还进一步强化了台湾学生的招生和就业工作。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受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委托创建了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2006年,福建厦门还举办了大陆首次专门针对在大陆就学的台湾学生的“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大陆就业洽谈会”。同样是在2006年,大陆还正式认可了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的学历。虽然台湾方面长期以来不承认大陆学历,不仅给台湾留学大陆的学生带来困扰,而且也给因亲或项目关系在台湾居留和定居的大陆居民也带来了困扰。然而,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台湾向大陆投资的热潮,以及赴大陆高校求学的台湾学生人数持续的增加,现实的需要和压力最终突破了坚冰。2010年,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了“陆生三法”修正案,正式承认大陆部分高校的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湾大专院校就学。有关大陆学历认证部分,初步采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工程”学校及另3所学校,共计41校。2013年3月,台湾教育部门再次发布了最新“大陆地区高等学校认可名册”,新增采认中央财经大学等70所高校,使得采认高校总数达111所。虽然台湾目前仍将每年赴台学习的大陆学生名额限定为2000人左右,但是相信随着两岸沟通和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教育政策上的限制将会越来越灵活。

四、新时期两岸教育交流的展望与建议

目前,虽然两岸之间的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合作项目也日渐增加,但距离两岸的实际需要仍有差距。这就对两岸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有鉴于此,两岸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的出台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政治分歧的干扰

一直以来,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最大的障碍就是两岸的政治缺乏基本的互信。以文化交流为例,在台湾方面看来,文化交流时中共和平统一的手段,而在大陆方面看来,台湾也许是在利用文化交流拖延政治谈判的时间。[10]在缺乏基本互信的情况下,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必然被“泛政治化”。台湾紧急叫停大陆高校学历采认议题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所以,要加强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其中最紧要的就是建立两岸的政治互信,尽量使文化和教育交流单纯化,减少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样既符合两岸学生,也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政策制定方面,同样必须以面对新世纪教育来看待两岸之间的交流,使两岸的教育交流正常化、制度化和长期化。

2、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

两岸的教育政策和法规除了确立自己的基本价值定位,还需要致力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尤其在学习方面,需要解决台湾学生在大陆学习的适应问题。台湾学生初到大陆学习,首先面对的就是语言文字沟通上的障碍。文字上,简体字和繁体字存在一定差异;语言上,有些大陆老师的普通话中可能还夹杂着方言,因而会增加他们听课的难度。第二,台湾学生所受的教育内容与思维方式与内地学生有所差异,在内地统一的标准化考试模式下,可能会有困难。第三,台湾学生考入大陆高校的分数相对大陆学生较低,同时他们考入的多是北大、清华、复旦等内地最好的学校,因而他们学习基础可能不如自己的同学,再加之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与大陆差别较大,有些课程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如高等数学等。为此,也曾有些学校特地为港澳台同学开设了港澳台数学课程,以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档案馆.闽台关系档案资料[D],福州:鹭江出版社,1991:14.

[2]黄新宪.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43.

[3]黄新宪.1946-1949年台湾学生求学祖国大陆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4]黄新宪.1946-1949年台湾学生求学祖国大陆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5]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上海:华夏出版社,1990:41.

[6]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上海:华夏出版社,1990:23.。

[7]何标.京台两地学子缘[J],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北京文史资料:第58辑[D],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210.

[8]黄新宪.日据时期台湾学生求学大陆考[J],教育评论,2004:2.

[9]蓝博洲.寻访被湮灭的台湾史与台湾人[M],台北:台北时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出版,1995:184.

[10]严安林.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之回顾与前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1.

作者简介:

刘晓巍 (1979-),男,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民族教育、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

篇5:思想汇报—台湾问题

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条新闻是关于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和货币清算制度设立,其内容主要讲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两岸企业界对此也都有很强烈的愿望,热切期盼。大陆方面对于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态度很明确,积极支持。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纳入了大陆“十二五”规划纲要,是一个明确的要求。我认为,两岸金融互通问题为两岸关系的迈进起了重要作用。

“总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得到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的普遍承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实现国家的统一,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处理涉及台湾的问题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贯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这是一段引自政治教材上的原话,所表述的正是我国公民对待台湾问题的正确态度,也正是一名有着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公民应有的感情!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源源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就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同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最高的政治原则,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动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这些法律规定,表明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我还记得我党校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就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增长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急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地提高。但是对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两大历史任务在新的时期我们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每当看到有关台独问题的新闻报道时,我就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祖国的建立来之不易,我们现今的安定生活更是许多革命先烈用血换来的,作为新时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作为受党受祖国用心栽培教育的大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台湾,离我们既远又近,我们虽然每天只活动在校园,但只要心系祖国,忠诚于党,我们在这不起眼的角落也可以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中国人民有决心也完全有能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成为了两会期间网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像温总理在总结台湾问题所说的:“任何人想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都是不会得逞的,也是注定会失败的。”这就是两会关于台湾问题的精神所在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个专题,我也相信随着两会的成功召开,中国面临的各种困难会充分地得到相应的解决,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教育生活水平提升,台湾的回归指日可待!

篇6:思想汇报 台湾问题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日前人民网上一则新闻吸引了我,2011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宣布,临时取消原计划于当天举行的台湾问题听证会。这次听证会的主题为“台湾为何重要”。作为心怀祖国的入党积极分子,我时刻关注台湾问题事件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针对该问题的政策。

台湾问题是自1949年起产生的。彼时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省,在外国势力(以美帝国主义势力为主)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

我国一直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对台湾问题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绝不承诺放弃武力”的态度。

自台湾问题产生以来,我国政府为两岸统一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1949年至1979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我国政府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信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实现“三通”。我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终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逐步背弃一个中国原则,无视外界的疑虑与批评,不顾台湾人民求和平、求安定和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以及台湾同胞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民族统一的心声,推行以制造 “两个中国”为核心的分裂政策,严重损害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危害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我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图谋并坚持与台独分裂势力做斗争。1993年8月发表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强调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台湾当局做什么动作,有什么分裂祖国的行经出现,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我国政府势必要收复台湾,并且不会一直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并且,我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严正立场和合理主张,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和支持,一个中国原则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目前,161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且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解决台湾问,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作为一名心怀祖国,积极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会坚决执行国家的决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周围人起到带头领导的作用,人多力量大,只要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将能众志成城,台湾问题定能顺利解决!我已准备好时刻为祖国的统一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瓶子吹气球教案下一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