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

2024-05-27

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精选6篇)

篇1: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

“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被誉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使命。作文评改,作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但是长期以来,作文评改的主客体定位不清,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缺失,作文评改模式单一,缺乏开放、民主的作文评改氛围。广大教师作文评得辛苦,而学生却漠不关心。结果教师徒劳无功,苦不堪言;作文评改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本课题立足初中日常作文评改训练现状,试图优化初中日常作文评改,为作文评改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此,本研究针对长期以来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在对学生日常作文情况进行有效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作文评改创新的途径。最后,着重阐述了初中日常作文评改和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评改的具体实施办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为现行的初中作文评改创新方法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关键词】:作文评改 创新途径 自主合作 展示交流互动

2013年12月31日,山阳县元子街中学申报的微型课题研究《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被山阳县教学研究室批准立项,我们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开题。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和背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教好作文,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下足了功夫,可为什么依然收效甚微。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现代作家赵树理也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写好作文,离不开“修改”过程的严格锤炼。对于作文创作有了一定基础的中学生来说,下功夫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忽略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早在1978年,叶圣陶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就谈到:“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事隔近40年,这种“徒劳无功”的现象依然在不断上演。其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导致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那么,作文怎么评、怎么改才能提高效率,真正促使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呢?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立足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固有的和极重要的任务,因为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写作能力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会自己修改文章的人,不可能学会写文章。“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真正授之以渔,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并乐于评价、欣赏与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增强遣词造句、语言感知的能力,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课题的界定和说明

评改新模式。评改是写作的一个延伸。好的作文是评出来的,改出来的,评改更要舍得花时间。课题中提出的评改新模式与以往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模式不一样,首先评改主体不同,由旧模式中教师为主体向新模式中学生为主体转变,由以往单一的教师的评、改到合作化、多元化的评、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创建力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让学生由乐改到善改,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3.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国外作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主体参与作文批改。他们认为初中作文指导最好包括的五个要素,其中有:1.让学生去解释、判断;2.让学生多写、多改;3.让学生早点接触优秀作品。这对本课题有较大的理论参考价值。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探究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并试图从教学设计的层面研究学生参与习作讲评的课堂教学模式。

4.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以探究作文批改的新模式为研究方向,重新给作文评改的角色定位,“主角”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使作文评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范式。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如何处理好教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的关系,作文评改的有效模式的探索等都是本课题关注和试图解决的问题。立足于实践,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这一研究过程本身就包容了理论知识与抽象知识的整合,包容了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必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独立与合作研究过程中构建知识,也必定能将教师从繁杂无功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5.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新课标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有力支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它人的协商、交流、合作以及本人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课题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学生作文修改中的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并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方法,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鉴赏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及自身的写作水平,使学生乐写乐改,并以改促写,进入到写作的良性循环。提高习作讲评课的效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评改模式,进而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作文成绩。

(三)研究的内容

1.如何在作文评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及修改作文的兴趣。

2.在作文评改的研究中如何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修改方法,切实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及鉴赏能力。

3.在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乐写乐改,并以改促写,使写作进入良性循环。

4.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讲评课模式。

(四)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课题研究的对象:山阳县元子街中学七至九年级学生。

(五)研究的方法

1.现状调查法:课题组教师选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作文批改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找出对策。

2.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充分吸取已有的宝贵经验,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实践,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4.个案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课堂实践中要及时总结发现切实有效的作文批改模式,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5.经验总结法:研究者要能够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提炼、概括出与研究目标、内容相契合的信息,形成富有理性的经验,并物化为经验、理论文章。

(六)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4.1--2014.2)

(1)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对相关的作文教学理论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当前作文批改和习作讲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

(2)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实施问卷调查,落实课题组成员分工。

2.实施阶段(2014.3--2014.5)

(1)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操作方案与学校相关的作文教学常规进行实践,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与总结,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并作详细的记录。积累课题实施中的各种典型案例、教学设计。

(2)在2014年5月进行一次系统地阶段性总结,为以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做好准备。

3.总结阶段(2014.6)

整理所收集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七)研究的组织、分工及保障

1.课题组分工

课题负责人:周军红

成 员:郭丽萍 马朝春

2.课题研究保障

(1)经费保证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研究经费提供了优越条件,并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协助课题组进行有效的管理,便于课题的开展与实施。

(2)人员保证

课题组各成员都是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态度认真,勤奋刻苦,乐于奉献,均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课题组老师多次发表教科研论文,在各级各类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论文评比中均有获奖。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论文集: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教育教学论文汇编;

3.教学案例与设计集萃: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研究中优秀教学片断及教学设计集萃;

4.学生作文集: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课题研究中学生优秀作文及精彩点评汇编;

5.课题研究报告: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6.形成习作讲评课的常规教学模式;

篇2: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

标签: 分类: 小课题 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和背景

我校是一所市级标准化高中,但也是一所十分偏远的农村中学,大部分孩子来自农村村小,基础极差,对于作文而言,大部分孩子望文兴叹,更不用说修改作文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让初中学生的作文变得更轻松,更有效,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教好作文,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下足了功夫,可为什么依然收效甚微。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现代作家赵树理也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写好作文,离不开“修改”过程的严格锤炼。对于作文创作有了一定基础的中学生来说,下功夫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忽略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早在1978年,叶圣陶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就谈到:“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事隔30多年,这种“徒劳无功”的现象依然在不断上演。其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导致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那么,作文怎么评、怎么改才能提高效率,真正促使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呢?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立足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固有的和极重要的任务,因为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写作能力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会自己修改文章的人,不可能学会写文章。“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真正授之以渔,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并乐于评价、欣赏与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增强遣词造句、语言感知的能力,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课题的界定和说明

评改新模式。评改是写作的一个延伸。好的作文是评出来的,改出来的,评改更要舍得花时间。课题中提出的评改新模式与以往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模式不一样,首先评改主体不同,由旧模式中教师为主体向新模式中学生为主体转变,由以往单一的教师的评、改到合作化、多元化的评、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创建,力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让学生由乐改到善改,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3.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国外作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主体参与作文批改。他们认为中学作文指导最好包括的五个要素,其中有:1.让学生去解释、判断;2.让学生多写、多改;3.让学生早点接触优秀作品。这对本课题有较大的理论参考价值。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探究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并试图从教学设计的层面研究学生参与习作讲评的课堂教学模式。

4.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以探究作文批改的新模式为研究方向,重新给作文评改的角色定位,“主角”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使作文评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范式。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如何处理好教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的关系,作文评改的有效模式的探索等都是本课题关注和试图解决的问题。立足于实践,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这一研究过程本身就包容了理论知识与抽象知识的整合,包容了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必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独立与合作研究过程中构建知识,也必定能将教师从繁杂无功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5.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新课标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有力支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它人的协商、交流、合作以及本人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课题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学生作文修改中的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并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方法,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鉴赏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及自身的写作水平,使学生乐写乐改,并以改促写,进入到写作的良性循环。提高习作讲评课的效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评改模式,进而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作文成绩。

(三)研究的内容

1.如何在作文评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及修改作文的兴趣。

2.在作文评改的研究中如何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修改方法,切实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及鉴赏能力。

3.在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乐写乐改,并以改促写,使写作进入良性循环。

4.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讲评课模式。

(四)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课题研究的对象:陕西安康紫阳县毛坝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

(五)研究的方法

1.现状调查法:课题组教师选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作文批改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找出对策。

2.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充分吸取已有的宝贵经验,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实践,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4.个案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课堂实践中要及时总结发现切实有效的作文批改模式,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5.经验总结法:研究者要能够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提炼、概括出与研究目标、内容相契合的信息,形成富有理性的经验,并物化为经验、理论文章。

(六)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3——2013.7)

(1)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对相关的作文教学理论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当前作文批改和习作讲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2)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实施问卷调查,落实课题组成员分工。2.实施阶段(2013.5——2014.2)

(1)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操作方案与学校相关的作文教学常规进行实践,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与总结,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并作详细的记录。积累课题实施中的各种典型案例、教学设计。每学期召开两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共同讨论课题实施状况。

(2)在2013年10月进行一次系统地阶段性总结,为下个学期教学工作的改进做好准备。3.总结阶段(2014.2——2014.3)

整理所收集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七)研究的组织、分工及保障 1.课题组组成及分工

课题顾问:徐刚(教科室主任)李邦发(语文教研组长 中教高级)课题指导:李邦发(语文教研组长 中教高级)

课题组长:孙宗明(八年级2.3班语文教师 中教一级)成 员:黄会(八年级1班语文教师 中教二级)2.课题研究保障(1)人员保证

课题组各成员都是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态度认真,勤奋刻苦,乐于奉献,均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3)经费保证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研究经费提供了优越条件,并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协助课题组进行有效的管理,便于课题的开展与实施。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方案;

2.教学案例与设计集萃: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研究中优秀教学片断及教学设计集萃;

3.学生作文集: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课题研究中学生优秀作文及精彩点评汇编

4.形成习作讲评课的常规教学模式;

5.课题研究报告: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3: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

一、通过师生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师生互评,是指在老师对作文进行完批改后,再在文尾精心地写上激励评语,之后学生对这些评语再进行评价和反馈,并写在老师评语后面。教学实践表明,师生互评的评改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评价和自己写的作文,另外还可以使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反评更加了解和掌握学生作文的真实想法和心理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师生互评的评改方式,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一座桥梁。通过互评,师生情感得到了交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师生之间的心灵得到了沟通,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欲望也得到了激发,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的快乐。

二、通过人人参与来超越作文障碍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评改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关注学生作文和修改作文时的态度、情感和方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合作,以此来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一)互批互改

互批互改,是由抽签决定互批互改的对象或伙伴,互批互改的内容可以是作文中的错别字、不准确的词语和不通顺的句子以及不规范、不恰当的标点符号。改后,生生之间要相互交换批改意见和想法,指出双方的优势和不足。对不明白和有争议的地方,可以提交老师进行商量,以此来达到共同提高、互相促进的目的。

(二)小组互改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中进行作文评改,可以激起学生“为师”的欲望,引发作文批改的兴趣。每小组由三到五人组成,由作文基础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小组里每人拿出自己的作文,轮流朗读,大家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评改。主要看是否符合本次作文要求,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是否抓住重点,条理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找出自己的差距,知道应该怎样把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好。

(三)集体评改

学生在小组评改后,选出小组最好的一二篇作文,教师用投影展示出来。然后,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大声、自由地朗读后,对照自己的作文发表各自的意见。哪里写得好?为什么?给你哪些写作上的启迪?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中及时予以点拨总结,提高学生对自己作文的再认识。

三、通过社会评价来展示自我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还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大舞台,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办手抄报、汇编个人、班级优秀作文集,进行班与班或校与校的交流、评比;在学校宣传栏等地开辟“学生习作专栏”,只要学生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迹工整的都可以张贴,接受社会的评价;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投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与氛围,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网络交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形式,正以其快速的反应广受青少年的青睐。作为教师,我们更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以网络为作文活动的平台,加强师生在网上交流、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网络作文中,评价是多元主体的评价,学生自己、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网友等共同参与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取得的进步与成绩。其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人,这样就比传统作文只有老师写评语、学生自己一个人看评语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评价人的身份、学识、年龄、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差异 , 对同一篇习作 ,可以看到不同的评价语言,这些语言充满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彼此碰撞 , 在网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语言评价体系。如:池州新闻网的“小记者园地”,一些比较出名的作文网站,班级QQ群,都是学生发表作文的空间,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写的东西发上去,不管是老师布置的,还是平时自己写的随笔、日记等,都可以展示出来,文体、篇幅不限。教师要经常上去欣赏、评论,同学之间互相“串串门”,互评作文。教师还要特别留意那些非常用心评价别人作文并回帖发表中肯意见的同学,给予他们奖励。

篇4:中学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

关键词:中学作文;评改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84

创新离不开传承,因为传统存在了几千年,学生的文章教师评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而在传统的方法之上,也不是不能创新,只要用出新意,旧瓶装新酒,老树新枝,一样是创新。

一、眉批式

这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或是在学生的作文上批注,修改错误;或是在美词佳句旁写上表扬鼓励的话。虽然现在提倡对学生的原作多保留,少批改,但是对于初学者,错误太明显,不批改,他永远也学不到正确的。常用于文法错误较多的作文,好处是具体直观、明白易懂、指导性强。

二、评语式

这也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用在文章后面,对文章整体进行评价,或褒或贬,给学生以激励或指正。常用于整体上文法通顺,无须大改的文章。此法对于或好或坏两个极端的文章易于实行,在于褒贬明显,易下评断。对平凡中庸的文章,就不好把握,说坏又怕挫伤学生,说好又觉得违心,此时当另觅他法,从而给学生以指导。

三、面批式

成语有“面授机宜”,想必古人也把它用于作文评改,所以此法亦是古法。好处就在于面授机宜,省却了繁琐的书写功夫,耳提面命,十分方便,而且容量比书面大许多。缺点是受时间场所限制较多:即晚自习时间男教师不适合对女生面批,或是男女同处,需三人以上在场。当今世风如此,这样也是必要的。

四、学生互改

学生互改作文也是传统方法之一。优点是自己写的文章,缺点错误容易忽略,让同学一看,就看出错误。这种做法好处是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才干。缺点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水平低的学生在评改时自己也会漏洞百出。教师应该加强指导,选取优秀范例,加以宣读,让大家找到努力方向。

五、学生自改

凡作文者没有人没修改过自己的文章。大凡作文之时,思路快于书写,笔下匆匆,难免疏漏。在平静之后,由学生自改,当能发现疏漏和错误。此法好处在于不仅修改了文章,还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习惯性错误,避免以后再犯。缺点在于学生限于自己的水平,不能发现自己错误,而需教师加强指导。

这些都是传统方法,使用这些方法的要点是要付出真心真情,真正是想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当然,前提是学生自己也想提高。如果他没有内动力,如何激发他产生愿望,这些又是技法之外的事情了。所以说,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想学什么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有学习的愿望。此时,笔者也不禁想起“汝若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古训。

六、远程辅导

现代传媒的普及,为远程辅导提供了可能。使用远程辅导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只要有QQ、微信等平台,就可以随时解决学生发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当面不好说、不便说的话,通过网络,都能表达出来,既解决了技术问题,也联络了师生感情。

七、题外话

这个小标题虽然说是题外话,在作文教学中却有统领之效,它就是思想教育和开导。之所以说是题外话,是因为它并不是作文评改的技术方法,而是思想教育,精神激励。因为现在的大环境不是激发人写作兴趣的环境,大前提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理浮躁,崇拜权利和金钱。似乎是人人皆思一夜暴富,而不愿踏实进取,勤劳致富。学术研究抄袭剽窃现象普遍,埋头研究者寡;做生意掺杂使假制假贩假者众,而诚实守信者少;学生学习抄袭作弊者多,而埋头苦学者少。在此风气影响之下,加之一些富裕起来的人士的低学历和大学生就业困难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大降低了学生对通过高考改变人生的期望,学习兴趣的下降就是自然的了。社会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学生接触到的作品太烂(言情或艳情小说),轰炸式的新媒体信息好像什么都有,其实对写作有帮助的什么都没有,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既没有明确的道德方向,更没有动笔写作的兴趣。

改变这种状态,扭转社会风气不是教育行业独自能做到的。好在习总的强力反腐和重塑社会道德规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对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这一点,我们的抓手又在哪里?是可为还是无能为力?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点化开导。说起来大家也许觉得这个方法有点老套或者说教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孟子的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灵既要思考,也统领全局。

我们用思想教育和点化不定期地开导学生,使他们明白写作能力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使他们思想动起来,开始思考人生,思考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而写作能力在所有生活能力中是如此重要,自己该怎么办?“思则得之”,学生自己动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产生的内驱力,是任何外在因素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这个方法虽然是题外话,虽然显得有些笨拙,可是使用好了却有奇效,而且它的功效不仅仅局限于写作,对学生的整体成绩变化都是有作用的。笔者建议大家不妨试试。

篇5: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学生难写,老师难批。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一项极其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本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而且,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学生写,教师改,改好就完事”的作文教学与评改方式现在依然普遍盛行,不仅单调乏味,而且劳而无功。“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叶圣陶)因为,作文本一发下,学生最关心的根本不是老师怎么提示,怎么批改,而是得分的高低。久而久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兴趣与态度。因此,一定要切实改变“老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把语文教师从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改革作文批改方法,多元化、多角度评价作文,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一、人人参与,超越自我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是评价的主人。批改是对作文的一次鉴赏与修改的过程,作者的参与理所当然的,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学生置于事外,单凭教师的评改去代替学生的批改,错失了学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少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还错误地认为满纸红批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还要长期坚持下去,事实上,这一错误的做法必须及时予以纠正。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彼此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如此看来,学生批改作文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作文写好后,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这样学生就能在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提高写作与修改的能力。

1.互批互改。每次抽签决定合作伙伴,相互批改,主要改正错别字,用得不准确的词语,不通顺的句子,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等,改后相互交换批改意见,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时,可以立刻与作者商量,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小组评改。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激起学生“为师”的欲望,引发作文批改的兴趣。每小组由三到五人组成,由作文基础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小组里每人拿出自己的作文,轮流朗读,大家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评改。主要看是否符合本次作文要求,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是否抓住重点,条理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找出自己的差距,知道应该怎样把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好。“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学生在互相批改中会渐渐形成浓厚的作文兴趣,悟出一些作文之道来,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3.集体交流。学生在小组评改后,选出小组最好的一二篇作文,教师用投影展示出来。然后,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大声、自由地朗读后,对照自己的作文发表各自的意见。哪里写得好?为什么?给你哪些写作上的启迪?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中及时予以点拨总结,提高学生对自己作文的再认识。

经过以上的环节,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他们在参与评价中也对自己的作文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学会了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二、师生互评,激励自我师生互评即是教师在对学生作文批改后,精心地在学生的作文后写上激励评语,然后,学生针对老师的评语,要写出自己发自肺腑的反评,并附于老师评语后。通过互评,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自己的作文有更深的体会,同时反评也能使教师得到反馈,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样的互评也为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师生的情感得到了交流,智慧得到了碰撞,心灵得到了沟通,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得到了诱发,孩子们也不再为写作而烦恼,而是在快乐中作文,这也与新课标中“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倡议是相吻合的。

在作文评改中,教师的激励评价和学生的反评发挥着重要功能。教师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的精妙评语,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学生的反评既要有作文反思,又要有“悄悄话”,真实的反评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向老师倾诉心语的“信箱”。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写作,曾经是我感觉最烦恼的事。自从我们语文老师开展作文的互动评改之后,一切都变了。老师的批语,充满温馨与鼓励,让人看了,内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澎湃。我们班的同学都愿意在老师的评语后写上自己的一段话,与老师交流写作技巧,沟通情感。久而久之,我们都爱上了作文,仿佛一日不写,就像见不着老师似的。现在,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作文的快乐。”这样的师生互动式作文评价模式,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促使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

三、社会评价,展示自我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还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大舞台,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办手抄报、汇编个人、班级优秀作文集,进行班与班或校与校的交流、评比;在学校宣传栏等地开辟“学生习作专栏”,只要学生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迹工整的都可以张贴,接受社会的评价;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投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与氛围,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网络交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形式,正以其快速的反应广受青少年的青睐。作为教师,我们更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以网络为作文活动的平台,加强师生在网上交流、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网络作文中,评价是多元主体的评价,学生自己、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网友等共同参与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取得的进步与成绩。其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人,这样就比传统作文只有老师写评语、学生自己一个人看评语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评价人的身份、学识、年龄、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差异, 对同一篇习作,可以看到不同的评价语言,这些语言充满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彼此碰撞, 在网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语言评价体系。如:池州新闻网的“小记者园地”,一些比较出名的作文网站,班级QQ群,都是学生发表作文的空间,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写的东西发上去,不管是老师布置的,还是平时自己写的随笔、日记等,都可以展示出来,文体、篇幅不限。教师要经常上去欣赏、评论,同学之间互相“串串门”,互评作文。教师还要特别留意那些非常用心评价别人作文并回帖发表中肯意见的同学,给予他们奖励。

篇6:推行学生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

推行学生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

作者:梁达雄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01期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评改则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很久以来,改革作文教学的呼声一直不断,尽管不乏探索者,然而大部分语文教师仍同于传统的评改方法。由教师独揽,统一评改的形式成了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加上一些学校将“全批全改”、“细批细改”等量化管理,计人教师“业绩档案”,因而教师只得照“章”办事,疲于奔命。这种传统单一的评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文训练的次数。影响了作文评改的质量,削弱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同时,家长、学校要求语文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然而结果却难尽如人意:看看我们语文教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评改出来的作文,你就会清楚——既有圈点勾画的旁批,又有言简意赅的尾批总评,但学生对此并不领情。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大多数学生只是简单过目,看看总评和分数。至于教师评改指出的问题、道理和评价,少有学生认真思考、琢磨和改正。最终,教师的所有努力和心血变成瞎子点灯——白费蜡。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但是作文评改中的少慢差费的现状由来已久,究其原因,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文评改成了语文教师的独角戏。

近年来,乘新课程改革东风,我们打破常规的作文批改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从“乐”字着手,教给学生钥匙,对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新的尝试,实施学生自改互评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以及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

学生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作文评改的目的意义,学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作文评改的态度。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中应该评什么,改什么。

“作文评改”,就是在修改的基础上增加“评价”的内容。修改的内容,主要是汉字使用是否规范、标点符号和行文格式是否正确、词语是否达意、语言是否通顺生动简练得体等;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就文章的内容、中心、结构、写法等方面进行评点或提出修改意见。其中的中心思想是否新颖、积极、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可靠、充分等。结构则看开头、结尾安排得怎样,过渡、照应如何,段落划分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语言应该注意文字、标点、格式等。中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主要是语感法、朗读法,即把作文反复

朗读几遍,在朗读中觉察出不当、不通、不顺之处,给予修改。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一整套的评改符号。以及写评语的方法。

概而述之。作文评改主要从两大方面10个要点进行。

一是思想内容方面:①主题(中心)是否明确、集中(深化主题);②观点是否正确、鲜明;③材料是否真实、恰当(增删材料);④材料是否突出主题。

二是表达形式方面:⑤结构是否严谨;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调整结构);⑦语言是否通顺、连贯、得体(推敲语言);⑧标点符号是否正确;⑨纠正错别字;④书写行款是否规范(书写格式)。

学生了解了这些,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评改了。

二、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钥匙

1,教师示范。当面评改

教师示范评改,可以选择下面几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一是可以选择一篇到数篇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将原文和教师批语印发给学生,从评改的内容和评改的方法,给学生进行示范。二是老师选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用投影形式,当面评改给学生看。三是选择高中低作文水平的学生当面进行示范性评改。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先进行多次单项评改训练后,再进行多项修改训练。教师示范要具体,要细、要实。每次评改一二个方面,内容不宜过多,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方法,便以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样学生评改时不至于搞得眼花缭乱,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而且,无论对哪类学生,教师示范,当面评改都要肯定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使之充满信心。当面评改。直截了当。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师生间的情感作用。2,教师引导,学生自评

教师示范,训练学生系列的单项修改和多项修改之后,接下来可由学生进行全面评改。不过教师不能撒手不管,评改还应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评改时,一定要学生读几遍文章,弄清楚各个方面存在问题再动笔。学生自评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因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评改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发现文章中的毛病。学生自评完后,教师要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逐一评阅,对文章中的毛病要指点出来。凡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可用一定的批改符号表示,内容结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由眉批、总批的形式指出。然后把作文本发下去由学生按照老师指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以便帮助学生克服不愿动脑动手的依赖思想,又能使学生通过自己再次评改加深印象,纠正差错。

为了积累评改的经验,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评改后进行总结,可设计一定的表格让学生把每次作文中的问题及修改意见,逐一填写;并写几句写作、评改体会。长此以往,修改能力自然而然地会提高。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3,教师指导,同桌互评

古人有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往往难以发现,而别人对此却一目了然。因此,同桌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互评,可同桌交换,也可以班级之间交换互评,教师予以组织。

学生互评前,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订出评分标准和检查修改质量的标准。要注意落实几个步骤:

一是教师可以规定具体的时间,让学生分组互评:教师把一篇或几篇有特色的作文投影或打印给学生,让同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评改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评改一篇。修改时,学生共同讨论文章的优缺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取得一致后,再评改。评改后,教师应及时检查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无论对哪类作文水平的学生,通过互评,往往都能发现毛病,也能比较准确地改正,学生获得成功,能提高评改的积极性。

二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指定先由小组长主持,挑选出较好的一二篇文章来,然后又让作者在班中朗读自己的文章,给全班同学听,最后由学生或教师归纳总结出文章的结构、语言、选材等方面的优缺点。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具有归纳性的特点,全班同学都参与,如果长期坚持这样评改作文,就会使全班同学的作文水平同时提高。

三是教师在评改中当好指导者的角色。既与学生互相讨论,又相互探究,双方以平等的身份去评改作文。教师要有耐心与恒心,而学生也要有虚心、认真吸取教师的评改意见。因此,这种评改作文的方法既有双方合作的特点,又有自主探究的特质。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作文评改方法不仅对于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适用,而且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其效果也非常好。自改互评,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同学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这样,学生就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动去参与改评。实施学生作文自改互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作文能力,确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方法,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首先改变了教师苦评状况。较好地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学生“多写”与教师“多改”的矛盾,把语文教师从“独角戏”、“包揽式”中解放出来,归还了本属语文教师的宝贵时间。

其次是让学生尝试到评改作文的乐趣,提高了中学生作文水平。长期以来,学生似乎只有“写”的任务,没自“改”的义务。学生自评互改,则使“写”和“改”有机结合,学生在“改”中学

“写”,平添了评改中的乐趣,逐步强化了作文的技巧能力,提高了学生欣赏、评改作文的能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相关文章:

创新作文评改管理论文04-18

互动式作文评改课题研究方案04-22

评改作文04-28

谈谈作文评改09-12

学生评改作文04-20

作文评改课05-26

中学作文评改思考07-29

三模作文评改04-19

作文评改的意义06-22

初中作文评改教学06-10

上一篇: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下一篇:学案改革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