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趣闻

2024-05-11

中外教育趣闻(通用8篇)

篇1:中外教育趣闻

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 浅谈中外教育之差

孩子们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不是因为美国学校比中国学校创造力教得好,只是美国学校扼杀学生创造力的程度没有中国学校那么深!

曾经的微软、google全球副总裁,现在的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先生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谈到“中国教育给了我很扎实的基础,比如在数学方面,语言基础上还是有用的。美国给了我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自信,追随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有一种很强烈的信仰,就是说我喜欢、我有兴趣的事情我就能够产生天赋,我有天赋的事情我就能够产生兴趣。”这是在那一次访谈节目中的原话,我之所以摘抄下来这段原话,是因为它给了我很深的思考!

李开复先生在12岁的时候到旧金山,在中国接受完基础教育之后,在美国接受中等以及高等教育!我曾做过这样的设想,如果当年的李开复先生没到旧金山,没有接受美国的中、高等教育,那么就应该不会有现在的李开复!

从他的那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美国教育是极富赞美之意的。美国教育好,到底好在哪里呢?下面我就孩子的创造力问题上发表一些我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王安琳博士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创造力的差异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这种差异是由于后天的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所致,而不是“先天”就有的。美国和中国目前在创造力方面有差距的原因可

能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有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潜能,而美国的文化和现有的教育体制对孩子创造力的扼杀没有那么多。

具有创造力潜能的孩子生活在不同寻常的家庭和环境中

一项“社会和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的研究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偏离传统和正常行为的人往往会产生更多创新的想法。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孩子的家庭,通常在家中对孩子没有什么规定和约束;相反,在一般的家庭中,通常对孩子的规定和约束达6项之多。具有创造力潜能的孩子生活在不同寻常的家庭和环境中,这些家庭的父母在孩子幼年期就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在美国这样鼓励个人发展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力被认为是个人独特的表现,受到社会的尊重;而集体主义文化环境强调传统和继承,不提倡或不允许违背传统的行为和想法产生。

在谈话中,李开复先生也提到这样一段:“我小时候很调皮,晚上不想睡觉,就把家里所有的闹钟包括手表都调晚了一个小时。结果全家第二天都迟到一个小时。”当主持人问道是否挨揍,他则说:“没有没有,我妈妈还觉得我很有创意,没有责罚我。我觉得其实更多的是我的环境而不是我个人,他们给了我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我去尝试很多事情,比当时那种传统的家庭要给我更大的空间。”也许正是这样不同寻常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李开复的成功!对比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不难发现,创造潜能在进入学校的最初阶段就被扼杀

美国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孩子成功的定义更宽泛一些,特别强调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尊重孩子的愿望和能力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的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和学业期望都比较低,因而经常受到教育改革家们的指责和批评。

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母亲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的满意程度要高于中国的家长。学业上的成功,取得高分数固然很重要,但对个人创造力的发展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成绩更多地是在取悦他人。过多或是仅仅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等表面成功的指标,只能给孩子更多的压力。然而,中国的很多家长特别重视表面的指标,学生的成功与否是根据考试成绩以及能否进入好的大学来衡量的,而诸如艺术、音乐、社会活动、体育等活动都被认为是不重要的,除非是学生想要凭借这些方面的特长进入更好的高校。这种取向导致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在进入学校的最初阶段就被扼杀了。

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学习的内在动机对发挥创造力特别重要

美国家长对孩子成功的概念定义得很宽泛,而且很少强调那些外部指标,允许学生去“感觉很好”,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力气超过学科学习方面,也鼓励他们去做。这些鼓励,能够使孩子们继续保持他们自己的兴趣,并且因此也保留了一些学习的内在动机,而这些内在动机对创造力来说特别重要。相反,中国的家长和教育体

制强调外部指标,并且外界对学生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导致学生缺乏自信或动机表面化,这些对创造力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现在无论是在哪个论坛,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些指责中国教育的篇章,指责最多的莫过于关于中国的应试教育。

下面是我在百度某一论坛中截取的一段关于此类问题的谈论: 现在中国的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是应试制度,就是以考试的成绩来决定一个人的水平,但这样的方法却不是很科学.第一,考试考的只是在卷面的技巧,有的人也许并不会什么东西,但卷子里考的很多内容都是他本人会的,这样考试就不公平,也就是说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含盖了很小的一个范围,对那些认真学习的人来说这个考试是不公正的.第二,考试的信息性.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在争取信息题,何为信息题?就是那些高考的时候很可能考的题目,但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实力以及资金不同,导致很多学校,尤其是普通的高中在这个方面落伍了,他们得到的信息都是其他学校享用后的信息,这样即使有的人在在普通高中中努力学习,那他依旧是不公平的.所以应该杜绝所谓的信息题来源,但从现在来看,不可能!第三,偶然因素太大.比如在考试的那天,如果状态不好怎么办,笔试是不能延期的,那我们只能是就此说:我完了.总结上面的几点,中国的应试特点:实力+绝对的运气+资金+状态=书呆子的成功。

我们并不是要将中国的教育制度贬得一无是处,从李开复先生的那段话中,不难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扎实的,这种扎实的教育制度

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因为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更有利于今后学习更高级的东西!

美国是个教育发达的国家,有很多优秀的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和运用。但有句话依然说的好,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反思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我们不仅要能发现不利的因素,也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不是所有的“拿来”都是可用的。在教育上,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希望中国的教育明天会更好!

篇2:中外教育趣闻

3.老子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有:虚静无为、柔弱处下、知足不争。

4.一般认为<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

5.王守仁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采取 诱、导、讽 的教学方法。

6.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和乡学

7.孟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有:由博反约、深造自得、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专心有恒,循序渐进

8.宋初四大书院指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

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

10.思想家、教育家有 昆体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1.中世纪的教育有两类: 宗教教育、世俗教育。

12.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是明了、联合成联想、系统、方法

13.《爱弥儿》卢梭,《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教育漫画》 洛克,《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14.大学最早出现于12世纪的 意大利、法国、英国

15.宗教改革运动最先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马丁.路德

1.《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时期,著名演说家、教育家昆体良根据自己多年雄辩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当时罗马教育情况,于公元96年发表的专著,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集中论述了他的分班教学、学科并进、早期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对学生天性禀赋的了解等教育思想。

2.壬子癸丑学制:1913年,教育部陆续公布的法令法规与壬子学制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因1913年为农历癸丑年,故称此体系为壬子癸丑学制。

3.(孔子的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先师。教师要积极开导启发学生的思考,但不要勉强和牵制学生,也不提供给予现成的答案。让学生乐学、爱学,积极主动地学习。

4.科举:即分科选举,是指通过逐级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从隋朝产生,清末废止,共沿用了13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长,影响最大的取士制度。

5.卢梭的自然教育观:针对封建经院主义教育违背自然残害人性而提出的,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以培养自然人、自由人为目的并根据他对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儿童教育分为四个时期。

6.苏格拉底教学法:也被称作“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法”等,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一种启发诱导式的问答法。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等四个环节。

7.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前人相关成果进行继承和系统化的结果,主张把学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和程度分成班级,班级应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每一个班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位老师统一面向班级授课,每个班级以10人为单位分成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也称十人长,其职责是协助老师管理学生,考察学业情况等。

1.《劝学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学习和教育的问题,它是出自:《荀子》

2.“独尊儒术”的思想是以下哪一位思想家、教育家提出来的?董仲舒

3.我国最早提倡并投身与职业教育的是:黄炎培

4.我国全面以科举考试取仕制代替推荐取仕制是在:唐朝

5.《母育学校》是西方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

6.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的《教育学》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7.“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是以下哪一派提出来的?法家

8.提出“五育”并重,“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的教育思想的是:蔡元培

9.《理想国》是古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所著

10.提出“集体教育理论”的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11.“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12.194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个对英国现代教育颇具影响的教育法令:《巴特勒法案》

1.简述孔子的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2.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立志乐道;自省自克(克己复礼为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3.简述宋代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其意义。

①书院是教学结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结构;②书院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院讲学,辩理;③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④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并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⑤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感情相当深厚。

4.朱熹读书六法是什么?

①循序渐进②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勤加背诵,认真思考;③虚心涵泳: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④切己体察:“读书其理,当体之于身”,把圣贤之言变成自己的行动;⑤着紧用力:抓紧时间,坚持不懈;⑥居静持志:要收心敛气。

5.简述王安石的教育改革思想。

①改革科举考试制度:a,废除明经诸科b增加进士名额c进士科考试,答本经和兼经 d考试分四场e原明经诸科,一律改考进士科f新立明法科,试以律令刑统大义②改革学校教育制度a改革太学b整顿州县学c建立武学,律学和医学③置经义局,撰《三经新义》④重视学校的教育和作用,反对天才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

6.简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即纲常伦理,“西学”指西方军事,科学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坚持封建礼教统治秩序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律例和先进技术,作为维持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

7.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8.简述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五原则。

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儿童学习愿望和主动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知识的理解,恰当的应用),量力性原则(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9.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简述:是夸美纽斯对前人相关成果进行继承和系统化的结果,主张把学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和程度分成班级,班级应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每一个班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位老师统一面向班级授课,每个班级以10人为单位分成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也称十人长,其职责是协助老师管理学生,考察学业情况等。

意义:为扩大教学规模,实现教育对象的普及和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今天所有学校教育部采纳的基本教学制度。

10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

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1)教师要按照一定教育目的进行教学(2)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3)思想品德教育和系统知识教学应统一起来。

1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论。

根据对兴趣和注意规律的分析,赫尔巴特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四个阶段:

明了:教师通过直接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地表象。联想成想象:教师和学生进行无拘束谈话,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准备获得新知识。

系统: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成或消化为他自己的知识的阶段。

方法:对所学知识通过行动加以巩固和强化。

12.简述赞科夫的教学五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5)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论述题

1.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陶行知结合中国的社会条件和他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杜威的思想进行改造提出了:(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a生活便是教育;b生活决定教育;c教育可以改造生活;(2)社会即学校。主张走出校门,接触生活和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教育。(3)教学做合一。教和学都应该围绕生活这一中心而进行。

2.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教育思想:(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试析科举考试制度的利弊及其对我国今天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利:(1)作为取士制度适应时代的需要,利于大量选用人才,打击贵族特权,扩大当权者统治的阶级基础;(2)其思想统治作用有利于加强封建王朝的向心力,巩固中央集权;(3)促进社会上求学向仕的风气,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4)以成绩为标准取士,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士的相对客观。

弊:(1)科举成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世人求学的目的及学习态度有了偏差;(2)科举内容限于儒家经典及华丽辞章,禁锢了学术思想,扼杀士人的创造性,形成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3)科举考试中贿赂考官、徇私舞弊等现象普遍,考试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真实水平;(4)统治者重视科举而轻视学校独立发展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及内容围绕科举而展开,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4.试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3:中外规则教育对比

关键词:规则意识,规则教育,中外规则教育对比

1 规则意识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规则在进行着某种程度的约束, 协调着社会的发展。规则意识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 是人们关于规则和规则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 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规则意识的内容非常广泛, 主要包括:人们对规则的起源、特征、本质和作用的观点、看法, 对涉及到自身的规则的理解、态度、认识以及人们关于规则的知识。

在社会生活中, 规则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规则意识是制定部门制定规则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是正确执行已定规则的思想保证, 是公民遵守规则, 规范行为, 建立公平、公正、有序、和谐社会环境的保证。公民如果有较强的规则意识, 就能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同违反规则的现象作斗争的勇气。

2 中外规则意识现状及比较

2.1 一个国家规则意识的强弱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高低。

瑞士人极讲规则, 这是世界公认的。这里的学校没有政治课, 但同学们都很遵守规矩, 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小学低年级时, 瑞士老师就对同学们进行遵守交通法规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但不是讲大道理, 而是具体教他们怎么过马路, 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 如何帮助家长进行垃圾分类, 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持文明举止等。

在日本, 按规矩办事已是国民公认的准则。日本人守规矩, 讲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日本的公共场所见不到“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纸屑”等与公共道德有关的提示性标语。因为每个日本人, 包括孩童, 从小的教育和规范训练已成为习惯。凡在公共场合他们会把要扔的纸或废弃物拿在手中或暂且装入自己的书包, 待有垃圾箱时再扔掉。在日本, 随处可见排队的现象, 即使有两个人, 也要分出先后, 后者决不会有先于前者的想法。突出表现是东京地铁上下班高峰时, 人很多, 站台下, 每个车门前都会排好队, 车进站后按顺序上车, 不会有车来时蜂拥向前, 你争我夺互相拥挤的现象。日本人还有个特点, 无论谁上车后, 都尽量往里走, 使后面的人尽可能多地上。

德国也是世界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之一。德国人很遵守规则, 事事按规则办。如司机牢记规则, 按德国规定, 司机行车一天不能超过五个小时, 这样便于司机集中精力安全行驶, 并禁止司机喝酒, 这些规定司机都能严格遵守。德国人经商也严格遵守诚信规则。无论是在大城市, 还是中小城市, 商店里的商品没有假货。你所购买的东西, 不必担心是假冒伪劣商品。德国除了政府制定了严厉惩处制假者的法律和措施外, 关键是销售者能讲究信誉, 遵守诚信经营之道, 真正把顾客当作上帝看待。

2.2 中国规则意识却相对淡薄。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公交车上车拥挤混乱、制假售假等不文明现象时常看见。教育从小开始,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国外社会规则意识从小培养, 从学生抓起, 学生规则意识强。而我国学生社会规则意识的现状如何呢?曾有专家学者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社会规则意识进行过调查研究, 调查发现, 学生对社会规则意识认识模糊, 45%的学生回答不出“什么是规则意识”, 62%的学生认为现代社会应当具备社会规则意识, 也有18%的学生认为应随意生活, 不要被过多框框条条约束;有80.19%的学生在看到违法犯罪行为时会选择报警或见义勇为, 37.46%的学生愿意参加公益活动;有60.43%的学生反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 69.73%的学生认为在职业素质中人品比能力重要或两者一样重要;仅有20.82%的学生肯定表示愿意无偿加班, 9.22%的学生选择坚决不行贿。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但只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认识上, 当履行社会责任涉及到自身利益时, 他们就犹豫了;另一方面, 学生对职业道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但对待工作还缺乏奉献牺牲精神, 并不能够亲身实践他们所认可的职业道德。

上海某著名高校对2001年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调查, 结果显示, 有接近20%的学生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还贷问题。而在另一所高校所进行的同类调查中, 有7的学生表示“将来是否还贷还很难说”。某海上专业的三位学生经校方介绍到一艘外轮实习, 双方商定为期半年, 结果一个月后有两人被外方辞退, 外籍船长所解释的原因是:船长向他们发布命令时, 他们的嘴在不停地嘀咕, 违反了行船时必须绝对服从船长命令的规则。由此可见, 学生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2.3 纵观国内外规则意识之现状及差距, 有着诸多的背景原因和因素, 但与各国社会道德体系, 学校规则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现就国内外规则教育做个简单的比较: (1) 规则本身, 国外学校的规则有明确的可执行性, 每一条规则都有绝对的遵守和不遵守的明确界线。例如, 瑞士老师在教导学校遵守规则时, 不是讲大道理, 而是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做;这样的规则不同于我们的学生行为准则, 我国的学生准则多为一些程度性的描述, 这让它所约束的个体并不能明确地知道正确和错误的做法是怎样, 使得规则的落实面临着一些困难。 (2) 规则的落实, 国外一些学校有专门负责规则落实的机构, 使规则真正地起到其约束作用, 如新加坡学校有专门的训导处, 负责学生规则的落实, 而我国的规则体系是放在眼前, 但根本没有人把它当回事, 更没有一个让它落到实处的专门负责机构, 只是贴在墙上, 等于束之高阁。 (3) 奖惩手段, 国外规则奖惩分明, 该奖则奖, 该罚则罚, 而且奖惩都有完整的体系。如新加坡规定了对随地吐痰者给予高额的罚款, 以此达到约束的作用。而我国却不同, 由于规则落实不到位, 使得整个规则没有相应的奖惩手段, 对于一些好行为和坏做法奖惩都凭主观意志决定, 惩罚和奖励结果因人而异, 反而养成了学生们不愿遵守规则的习惯。

2.4 对策规则意识是现代和谐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 学校应充

分发挥主导作用, 把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作为一项素质教育内容来抓, 使学生遵纪守法;始终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放到育人目标的重要位置, 教会学生所应遵循的最起码的做人准则与规则, 让学生掌握社会规则中最重要的“品德、原则、责任”, 促进智能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其次, 努力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把学校规则体系教育纳入到社会法制体系当中, 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同时, 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基本的道德认知能力, 将家庭纳入教育的体系中, 形成一个大的压力环境体系,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提高德育水平。第三,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讲文明, 讲道德, 讲规范, 强化自己的规则意识。同时, 采取措施, 明确奖惩制度, 使规则真正落实到位, 真正发挥其约束规范的作用。

3 启示

规则有大有小, 有日常生活中的规则, 有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规则, 而不论什么样的规则, 都需要我们从点滴开始遵守。公民的规则意识需要从小培养, 从学生抓起。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应该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开始, 强化自己的规则意识, 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共同努力, 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人人都遵守规则的高度文明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玉琳.加强规则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鲁行经院学报.2003. (5) .

[2]张志林.现代文明中的规则意识[J].文明与宣传.2002. (2) .

篇4:中外名人救场趣闻

沒人鼓掌,才用这招

前美国总统里根在竞选总统的第二次演讲中,其夫人南希不知怎地从椅子上掉了下来,全场一片愕然。当南希十分尴尬地再度回到座位时,只见里根从容不迫地对她说:“我不是告诉过你吗?亲爱的,只有我演讲完没人鼓掌时,才来这招。”一番话,让现场的听众哄然大笑,化解了尴尬。

我很久没有她的消息了

德国电影明星克洛普弗有一次在排演时忘了台词,于是停下来望着提词员弗劳。但弗劳一直没有能给他提示,显然她没有注意到台词读到哪儿了。令人尴尬的寂静持续着。为了掩饰失误,克洛普弗对同台演戏的人说:“你能告诉我弗劳近来身体好吗?病了没有?”这位演员默然无语,只是耸耸肩。感到彻底绝望了的克洛普弗继续说:“我很久没有她的消息了。”一下子提醒了弗劳,摆脱了僵局。

导演不许即兴表演

德国演唱双栖明星昂扎曼恩在柏林剧院演出时,喜欢即兴发挥几句,害得跟他搭档的演员无所适从。因此,导演让他不要再搞什么即兴表演。第二天夜场,当他骑在马上出台时,马竟然在台上撒起尿来,引得观众捧腹大笑。“你怎么忘了,”昂扎曼恩对马厉声道,“导演不许我们即兴表演的。”这样就巧妙地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了。

杀错良民,如何是好

著名粤剧演员邝新华在70多岁时,老眼昏花,但迫于生计,还得登台演出。一天,他在台上扮演将军,在两军交战中提枪杀敌。不料一进去没有看清,竟误朝锣鼓手那边杀去,全场哗然失笑,大喝倒彩。邝新华猛然惊悟,却并不怯场,他将错就错,立即按枪疾声道白:“不好了,沙尘滚滚,杀错良民,如何是好?”一下子把错误遮掩过去,结果赢得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是奉命讲话的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讲演,独具风格,常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经常请名人到校讲演。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了。于是,校长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无奈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剧,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台后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一席话,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的不悦。

忘带胡子怎么办

京剧名家杨小楼在北京第一舞台演京剧《青石山》时,扮演关平。演周仓的老搭档有事告假,临时由一位别的花脸代替。这位花脸喝了点酒,到上场时昏头昏脑地登了台,竟忘记带必不可少的道具——胡子。杨小楼一看要坏事,灵机一动,临时加了台词:“咳!面前站的何人?”饰演周仓的花脸纳闷了,不知是怎么回事。“俺是周仓——”这时,演员得做一个动作:理胡子。这一理,把这个演员给吓醒了,于是心中一转,口中说道:“——的儿子!”杨小楼接过去说:“咳,要你无用,赶紧下去,唤你爹爹再来!”“领法旨!”那演员赶紧下去戴好了胡子,又上台来了。

摘编自《大公报》

篇5:中外教育名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为理想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丽的镜中花。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们常把学习形容为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遨游。事实上,知识的积累是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

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喜欢阅读艰深的著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

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这么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不同的书来辩论。

篇6:中外教育简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西周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大司徒的主要职责是

2.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标准是

3.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是二馆六学,其中二馆指和。

4.西方近代学制的引进主要通过二条途径进行。一是;二

是。

5.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是注重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完成其道德。

6.西方最早的实科中学是1708年德国虔信派教徒的。

7.卢梭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

8.19世纪末,欧州的“新学校”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家于1889

年创办的学校而著称。

9.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研究方面卓

有成就。

二、单项选择题

1.宋代首先提出吸收佛、道入儒学的学者是()。

A.张载B.朱熹C.二程D.周敦颐

2.在道德观上,王夫之主张()。

A.正义明道B.存天理灭人欲C.重志明道D.理与欲统一

3.洋务派开办的留学教育中,最著名的是容闳率领120名幼童留学()。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

4.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培养智、德、体三者具备的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

()。

A.张之洞B.康有为C.梁启超D.严复

5.“乡村建设”的倡行者是()。

A.晏阳初B.陶行知C.黄炎培D.梁漱溟

6.在柏拉图设想的国家教育制度中,从6~17岁,是()。

A.理智教育阶段B.意志教育阶段C.哲学研究阶段D.情感教育阶段

7.伊拉斯谟的代表作是()。

A.《愚人颂》B.《巨人传》C.《太阳城》D.《论儿童的教育》

8.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智育、德育和体育概念的教育家是()。

A.洛克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斯宾塞

9.英国现行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

A.教育和科学部B.教育部C.科学部D.大学院

10.现行法国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是()。

A.《富尔法案》B.《教育改革法令》

C.《费里法案》D.《国家与私人学校关系法案》

三、多项选择题

1.西周时期小学课程侧重于“六艺”中的()。

A.礼B.乐C.射D.书E.数

2.我国古代私学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有()。

A.经济下移B.政治下移C.学术下移

D.士阶层崛起E.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3.促使书院产生的因素有()。

A.社会的动荡和需要B.书籍的集聚和传播

C.私人讲学的传统D.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E.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4.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类型是()。

A.文学校B.国立中学C.公学D.市立中学E.实科中学

5.美国五十年代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新三艺”包括()。

A.语文B.数学C.科学D.艺术E.现代外语

四、判断题

1.明代首创八股取士,主张以朱熹《四书集注》为立言的标准。()

2.朱熹的理学教育中心是道德修养。()

3.城市学校大多是由城市当局或行会负责开办和进行管理的。()

4.洛克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

5.福禄培尔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标志着西方近代幼儿教育理论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苏湖教学法

2.大学院制

3.快乐之家

4.社区学院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2.简述“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措施。

3.简述经院哲学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4.简述洪堡德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七、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评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篇7:中外音乐教育史

主讲:罗永良教授

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2010.8 第一章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第一节 氏族社会时期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史是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是教育史与音乐史相互交叉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史,不可回避的首要课题之一是:原始音乐教育意识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无论后世怎样,它——总是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源头。

一、原始自然形态的音乐教育

远古时期的教育,无疑是一种经验的传递。广义的音乐及其教育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演进,成为原始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

谈论音乐教育意识的发生与发展,首先要从音乐的起源谈起。

首先,人类音乐的起源离不开劳动,但也离不开人的审美、生理、生存及宗教的发展与需求。

其次,音乐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模仿,模仿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结论:原始自然形态的音乐教育是在相互呼喊和模仿中产生的。

(1)

二、原始音乐教育意识的萌芽

音乐教育意识的萌芽,取决于人类对生活与美的追求及情感的发泄,其中包括:生产、生活、精神、情感、宗教及异性之间的关系与需求等。而这种需求正是音乐教育赖以发生、发展的美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从广义上讲,音乐教育意识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首先与人的进化有着直接关系。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从无意识到“自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演进的结果,也是一切艺术发生的根本环节。

其次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讲,“自意识”包含着原始的审美意识,它在艺术发生中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艺术活动发生的主要动力。

第三音乐教育意识的产生是伴随人类社会、文化及生理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的,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音乐教育意识并非是人人皆有的。

(2)

三、原始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

1、学校的起源

学校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所致:

其一,学校的产生是社会长期变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

其二,由于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形成,迫使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必须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这些接班人应该是有文化有修养的“知识分子”,能应付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需要和领导众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其三,新石器时代后期,已具备产生学校的社会条件。

2、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

其一,“巫”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了专职或半专职的音乐教师。

其二,音乐教育的起源与宗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3)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音乐教育

一、夏代的音乐教育

1、“庠”的教育场所的出现。

“庠”从广羊声,即“庠”字由“广”与“羊”两字组成:“广”即居住的地方,“羊”为食物之意,是为敬养氏族长老专门设立的一种“养老院”。由于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多为经验丰富、学识广博的老人,后来就逐渐演变为专门教育青年一代的场所。

主要教育内容有:狩猎、军训、忠孝及乐教等方面。乐教已成为具有初步独立形态的教育类型之一,但乐教的概念并非是音乐教育的专称,它还包含着诗歌、舞蹈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甚至把绘画(写字)、纺织、天文也归并到“乐”的范畴之中。

2、“序”和“校”两种新的学校名称的出现。

“序”和“校”与乐教联系甚少,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进行军体训练,以备征战的需要,训练时常有鼓乐随之,以鼓舞受训者的士气。但从中证明了夏代确有军事乐舞的教习,人们也已认识到音乐具有“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之功能作用,也说明夏代已有进行伦理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学校。(4)

3、歌舞《大夏》的出现。

这首作品主要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最后一个领袖又兼作奴隶社会开国君主这样一位过渡性的历史人物夏禹治水利民的事迹。

《大夏》是一部大型音乐舞蹈作品,由九个部分组成,富有变化和对比。在编管乐器“龠”(后世谓排箫)的伴奏下,六十余人头戴皮帽,下着白裙,光着脊梁,手舞足蹈,是一种盛大的群舞场面,音乐规模相当可观。

我们从音乐教育史的角度进行考察与分析不难看出:无论统治者怎样利用音乐(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或手段将要达到什么目的,但统治者确已发现了音乐的教化职能、音乐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音乐的审美功能(娱乐作用)。客观上体现出音乐教育功能在政治、伦理及娱乐等方面所起到的应有作用。

再从上述大型的音乐舞蹈表演来看:至少说明了教师(官)与学生、教育场所、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教育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夏代的音乐教育已处于教育关系的正常化状态。

(5)

二、商代的音乐教育、出现了新的“学”和“瞽宗”等教育机构。它不再是单纯的“军体学院”,而是专门传授礼乐的教学场所。“学”字自商代开始出现,说明教育类型已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从最简单的学字演变到复杂的学字,可以看出学字包含着三个方面的意思,即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场所,这是“学校”构成的三大支柱。

2、音乐是“尊神”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乐造士”是商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殷人尊神”是商代的主要教学思想和特点,而“尊神”则又必须通过各种仪式,如唱歌、跳舞、鼓乐等方式来辅助完成。因此,乐教受其重视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习武是为了征战,习乐是为了祭祀,这一点反映出奴隶制国家统治的需要,是奴隶主阶级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

3、音乐传习行为是社会音乐教育内容之一。商代宫廷娱乐音乐活动中,有大量的女乐、乐官参与其中。这些女乐、乐官音乐才能的培养,是与当时的音乐教习行为相关。

(6)

三、西周的音乐教育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了较为严密的学校网络,教育类型的分化发展日趋明显。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奴隶制官学体系,形成了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

1、视乐教为“国教”。

周代统治者的利用音乐,比前代更进一步。除了利用音乐以加强其统治以外,又利用音乐来宣传阶级社会中等级制度的合法性;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来控制音乐活动;在“国学”中教音乐,培养青年,使其能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图,利用音乐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权;认识到音乐的教化功能,通过乐教的手段来达到“治国安民”的政治目的。

2、音乐教育地位十分突出。

国学中的教官一般分为六类:

(1)大司乐:教职(士国之礼乐之官,掌邦礼典、事神,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子)。等级(中大夫)。(2)乐师:教职(掌教国之小舞)。等级(下大夫)。(3)师氏:教职(以三德、三行教国子)。等级(中大夫)。(4)保氏:教职(养国子以道,教六艺、六仪)。等级(下大夫)。

(7)

(5)大胥:教职(掌学士之版,教国子小舞)。等级(中 士)。

(6)小胥:教职(掌学士之徵令)。等级(下士)。国学中的乐师也分为六类:

(1)大司乐:教职(职掌乐律、乐教和大合乐,领导各种音乐活动)。等级(最高领导)。

(2)大师:教职(直接掌教乐律,参与并组织各种乐教活动和音乐活动)。等级(高级乐师)。

(3)小师:教职(参与各种乐、礼、教学活动)。等级(高级乐师)。

(4)典同:教职(在大师领导下具体负责调律工作)。等级(中级乐师)。

(5)典庸器:教职(负责保管乐器,在典礼场合率领工徒陈设乐悬等)。等级(中级乐师)。

(6)一般乐师:教职(负责各个专项的乐师,如钟、磬、舞等方面的乐师)。等级(低级乐师)。

可见,西周学校中的音乐教学分工是明细的,师资结构也是相当完备的。

3、“礼乐治国”的教育思想已形成。

周代的音乐教育机构可概括为两类,即职业音乐教育和(8)学校音乐教育。两者都属于乐官之长“大司乐”领导。职 业音乐教育机构是十分庞大的,除了“旄人”(旄人,周代官名,掌管乐舞)所属民间乐舞的人数无法计算外,有明确定额的多达1463人。这个机构的职务,包含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三方面。光就音乐教育来看,也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在1463人中,除了少数低级贵族以外,有1277人是属于农奴阶级。可见,在宫廷音乐机构中创作和表演的主要力量是农奴们。但在音乐行政方面的领导和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各级的负责人,则都是由贵族担任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统治阶级对音乐活动的阶级控制是如何严密。从这里还可以看出,统治阶级对音乐教育的功用认识是如何清楚,“礼乐治国”的教育思想已经形成。

周代职业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表演,而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尊神”和满足统治者统治、享受的需要。但客观上却加速了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再从学制、专业、学龄及学习内容等方面来看,学校都有严明规定:“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15岁),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与职业音乐教育不同的是,学校音乐教育以教学为主,而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王和诸侯的长子以及公卿大夫的子弟,平民百姓为数甚微。(9)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孔子的音乐实践及审美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东面),后迁居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是春秋战 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史上的一代宗师,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毛泽东同志讲过:“孔子是教育家,也是音乐家。”

孔子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编、整理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即最早的音乐教科书——《诗经》。

现存“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的《诗经》,是孔子在公元前484年间,自卫返鲁时,在三千余首约有五百年历史的民间音乐文学作品中,经过选编、整理、加工、润色而成的。他六十七岁时,又对《诗经》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与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诗经》的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国风》,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是西周中、晚期的作品,多是文人 歌颂统治者功德的诗歌;《小雅》是周朝东迁以后的作品,(10)

其内容多为写对统治阶级的批评及对社会流弊的讽刺。《颂》又分为《周颂》、《商颂》和《鲁颂》三种,都是统治阶级颂祖、祭祀用的歌辞。

孔子编订的《诗经》不但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也是孔子实施乐教的基本教材之一,成为最能代表华夏民族之文化艺术的经典著作。此外,孔子还编订过《尚书》、《易》、《礼》和《春秋》等古代文献,为后人总结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研究早期礼乐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料。

2、创办私学,重视音乐教育。

孔子开创了我国古代私立音乐教育的先河,树立了中国 教育事业上的宝贵传统与光辉榜样。

孔子在制定培养弟子的教学计划里,把“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作为每一位弟子的必修课目,把乐置居第二位,可见他对乐教的重视。他在实施乐教的同时,也兼顾着德、育、体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思想修养和文化艺术素养,由表及里地对人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最终使人成“仁”。

孔子礼乐并重的教育观,形成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学 说与道德规范,对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11)

3、强调音乐的教化职能,注重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孔子把礼教与乐教视为政治需要的重要手段,治国育民 的要策。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主张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淳化民风,洗涤人的心灵,改造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成为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和音乐美学思想体系核心学说。即使在今天,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仍有很大的教益与启示。

4、提出内容与形式要统一,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 准。

孔子尤其注重人品的内在素养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他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即形式与内容统一的问题。音乐作品也要表里一致。他在听《韶》和《武》乐时,从“美”、“善”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政治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的文艺批评原则。这种文艺批评标准,成为后世各朝代在推行音乐教育方案和实施音乐教育内容中的根本性的指导思想。综上所述,孔子是位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艺术造诣很 深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对我国音乐事业的贡献是全面的、巨大的,为中国音乐教育史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12)

二、孟子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但他提出了“与民同乐”的 教育主张和音乐审美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孟子》一书中。他认为:对音乐的审美感情人皆有之,作为一国之王爱好音乐没有错误,只有真正具有全面音乐素养的国君,才能知道运用音乐教育人民,使人民精神升华,道德高尚;王与民只要有了共同的爱好与兴趣,彼此情感才能沟通,矛盾才能缓解或消除;音乐才能更好地为政治服务,王与君才有稳固的江山,所以王应“与民同乐”。

孟子与孔子一样,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去阐述自己的 观点,必然代表了某些阶级的利益或思想偏见。不过,把孟子“与民同乐”的音乐思想与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等级观念相比,显然是有根本不同的。

(13)

二、荀子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荀子的音乐思想与孔、孟相比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他从 人性本体论出发,对人性结构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他的《乐论》主张“人之初,性本恶”,必须用教育手段,把人改变成善的和美的。音乐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荀子这里所说的“乐”,不是音乐的“乐”,而是快乐的“乐”。人不能没有欢乐,人不能无愉快的情感,而这种欢乐与情感必然表现在声音或形体的律动上,而这种“律动”(行为方式)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跳出“礼”的圈子,违背天命,走向悖乱。而作为艺术形式的“乐”(不但指音乐,也包括与音乐有关的诗和舞及其它艺术形式)是一种人性本能的美的渴望,音乐、吟诗、舞蹈是人生的快乐,人类应该拥有这些快乐。

荀子指出人的行为如果违背礼义,那就会外危内恐,这 也就是所谓“以欲忘道,惑而不乐”的意思,而“乐”亦即艺术的重要作用,恰好在于它能把人的欢乐的情感导向礼义,使人不至于“以欲忘道”。所以用“礼乐”来教育人民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因为如此,音乐教育才能达到“化恶为善,化性起伪”的目的。

(14)

四、墨子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墨子站在与儒家相对立的立场,对儒家礼乐思想提出“非乐”主张,他不承认艺术及审美教育的社会价值,但也没有完全否认人应该有审美和接受美的需求。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百姓在“劳者不得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的情况下,没有审美要求也不具备接受审美教育的条件;儒家的音乐思想及其倡导的审美教育主张,并没有实用价值,是一种“虚伪”的东西;发展这种事业,反而为社会带来诸多消极因素,使人民加重负担,使君主贵族只顾享乐,这样国不能强,民不能富。而音乐事业与国、民之利是无缘的,这既不能“兴天下之利”,又不能“除天下之害”,故“为乐非也”。墨子将审美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非乐”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没有看到音乐始终起着鼓舞和教育人民的作用。他反对儒家的“礼乐”思想,但没有看到儒家“礼乐”思想的实质。他决心“非乐”,但没有去探讨音乐审美活动及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因此他的“非乐”主张理论依据不充分,思想又缺乏美学价值,致使他的音乐思想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15)

五、老、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老子反对任何功利,他认为一切“有为”的东西都是多 余的,不如顺其自然,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命题。老子思想的实质在于回避自然、超越自然,使人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这就是“道”的精神,也是艺术的精神。他的“大音希声”的理论集中表现出了他的音乐思想与美育主张。他认为最完美的“音乐”是作为“道”的音乐,即“大音”,“大音”是指“道”运行时的声音及“道”的自然之音,这种声音是一般人听不到的,故曰“希声”。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将“大音”与一般音乐对立起来,倡导“大音”,反对“五音”。从根本上否定了音乐存在的价值,更谈不上音乐的社会功能与其审美功能。

庄子特别注重个人的审美修养,但不承认个人的审美修 养是通过审美教育手段或得的。他认为没有一定的审美修养是无法得到自然无为的“道”,也无法进入“至美”的境界。从音乐审美角度讲,欣赏音乐除用感官接受音频信息之外,还必须用心去听;而用心听往往带有尘世的杂念,所以必须再进入“听之以气”的超脱状态,这样才能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佳境,才能真正领悟“无形无声”的“天乐”

(16)

之美。庄子的“至乐无乐”的思想给后人以深刻启示:怎样 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来探究音乐之奥秘。

先秦时期的审美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源头。儒、墨、道三家就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论战,孰是孰非,很难用对错两极进行简单评判。但就整体而言,墨、道两家的音乐思想由于脱离现实,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群体文化意识不合节奏,所以在整个古代社会中没有象儒家那样发展壮大,其影响也无法与儒家音乐思想相比。

儒家在于:把音乐及音乐教育紧密地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与政治、伦理及整体文化发展联系起来,并在实施礼乐教育的同时,又注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教化职能,有力地配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历代统治者善于利用的一种精神武器。这是历代统治者为何尊孔崇儒、重视礼乐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7)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贾谊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贾谊(前200—前168年),西汉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音乐教育的狂热鼓吹者。贾谊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以民为本,礼乐治国,有强烈的政治抱负和忧患意识。贾谊所著的《新书》集中体现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和音乐教育主张。贾谊在音乐教育方面最伟大的贡献是最早提出“音乐胎教”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世界音乐教育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贾谊不但要求对于王子进行严格的音乐教育,也对达官显宦和天子左右的师、保、傅及其他大臣职责提出了实施音乐教育的“六项”指标和许多规定。贾谊还是“音乐亡国论”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和鼓吹者。他信奉“审乐知政”和“乐兴而礼兴,乐亡而礼衰,礼衰而国废”及“礼、乐、刑、政及其一也”的道理,坚持“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的观点,提出“乐者所以载国”的政治主张。贾谊不但全面继承了孔孟的礼乐传统思想,在许多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地,他认为天子应“与民同乐”,但乐不能无形,乐而不乱,乐而不淫,所谓“乐不可妄举”也。(18)

二、董仲舒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汉大儒,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著述颇丰,但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春秋繁露》和保存在《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贤良对策》两部著述中。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对先秦音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们存在着同构派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对这一思想在派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异属性,尤其是他特别强调的并贯穿他的全部思想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与汉代音乐美学以及对后世音乐审美思想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他主张人以仁义为本,国以礼乐为纲,子孙安定,国家安宁,政治稳定,江山如磐石,仍礼乐教化之功能。从本质意义上来讲,董仲舒所强调的制礼作乐,主要是为统治者制定政治纲领而服务的。在我国古代社会,礼乐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基本上涵盖了上层建筑领域的所有内容,成了这一领域的代名词。大凡与道德、法律、政治、典章仪式、文学艺术等方面有关的活动内容,均称之为制礼作乐。

董仲舒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充分地体现出了他的现实主义的特征,迎合了时政的需要,对治国安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9)

三、《淮南子》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汉高祖之孙刘安(前179—前122年)招致门客集体撰写而成的一部专著。它是继《吕氏春秋》之后集众家美学观和思想资料于一体的又一美学巨著。

《淮南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较为糅杂,有儒、墨、名、法、阴阳诸家的成分,但主体仍以道家思想为其哲学理论基础。它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肯定现实生活中美的客观性、相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审美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非常深刻地论证,尤其是对审美主题的强调。

在音乐教育方面,《淮南子》基本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强调并肯定了礼乐治国、礼乐育人的重要性。

在音乐学习和音乐表现方面,《淮南子》主张必须用“心”用“情”而从之。它有句名言:“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对于任何一位表演者来说,音乐的情感都是由心而发,而声音只是外部的表现形式,作为情感的载体,它的任务是将这种情感信息传递到另外一个接受主体上,并在这个主体上产生心灵的振动,从而达到感悟他人的目的,这才是音乐表现的根本所在。音乐家必须用心感悟作品,用真实不伪的感情去表现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作品。

(20)

四、《乐记》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乐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音乐艺术规律和音乐艺术本质特征的美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家美学思想在理论形态上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和相当成熟的阶段,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又一块里程碑。《乐记》中音乐教育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说继承是因为《乐记》中的一些篇章从立论到整段文字和《荀子·乐论》都是相同的;说发展是因为他站在儒家的肩膀上又提出了一些先秦儒家所没有涉及的问题。

1、《乐记》在音乐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它首先提出了音乐的情感物化学说。认为音乐之所以有“化人之深,化人也速”的特殊功效是因为音乐的情感问题,而情感的产生是由于心理作用的结果。更多的是从音乐情感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强调的,指出情感之生,是来源于主体外感于物的结果。“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艺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首先以音乐作品为载体,由表及里感悟人心,再由里至表作用其行为,方能达到音乐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21)

2、《乐记》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大同音乐教育思想。“乐者,天地之和也”,认为音乐依“天理”而作,顺万物而兴,因此,“乐和”可以统万物之异,“乐和,故百物皆化”,所以音乐可以“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体现出宇宙万物的谐和和统一。并再次强调指出:“乐”能使人快乐,是人们为了满足情感的需要的精神产品。“乐”由声而发,声变而情移,不同的声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的表现必须具有饱满的热情和正确的表现形式,否则,就会发生混乱。

音乐能够使人健康向上,快乐和气血通畅,却不能使人放纵。音乐的表现要符合结构与章法的要求,不能陷于呆板,要有对比:曲调的起伏与平直、简单与复杂、声音的紧凑与宏大以及各种节奏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可以使人意志品质得以提升。这就是先王制礼作乐的最终目的。用这样的音乐来教育人民,民必和,政必顺,异归同,国必强。所以“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至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就进一步阐明了《乐记》大同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22)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整体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1、从教育史的角度看:

魏晋南北朝各时期、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学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思想与汉代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基本上处于时兴时废、时有时无的状态之中。而文化的传承不能断续,教育在私学、世教和宗教领域中又找到自己的出路。

2、从音乐史的角度看: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族民间音乐进入了一个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二是传统礼乐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是清商乐(清乐)的出现。

四是佛教音乐的兴起。

五是民族歌、舞、曲的并行发展。

六是外来乐器的引进。

七是科学化乐律理论的产生。

八是音乐思想的进步。

(23)

二、音乐教育的交流与传承

1、民歌与清商乐的交流与传承。

古代音乐的传承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口传心授”。民族之间的音乐交流,总是双向选择的,你选择我,我选择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互交融的并行关系。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除保留着本土民歌文化的传统和风格外,还在交流中创造了更多更新的民歌。这一时期的民歌,内容上较前有了极大的丰富;演唱形式也十分多样,有清唱、帮腔、继唱、联唱、合唱等。歌唱形式与歌唱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是这一时期民歌发展的一大特色,这是音乐教育交流的结果。由相和歌演变而来的清商乐,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主体。清商乐作为民间音乐的泛称,三国时期就有大量的清商曲辞,并设立了清商署机构,专门管理清商乐。它是一个庞大的音乐传教和音乐表演机构,音乐教育内容有歌、舞、乐三个方面。可见清商署对清商乐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显见的,并一直延续到隋唐。

(24)

2、民族器乐与歌舞音乐的交流与传承。民族器乐的交流与演化,除对文化、审美意识的认同外,还要具备交流的“物质”基础—乐器。仅从北魏时期的《西凉乐》来看,所用的乐器就有19种之多,这些乐器的出现与使用,大大的改观了传统民族器乐作品的演奏形式和音乐表述方式。在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音乐家们,在接受外来音乐的同时,没有忘记先辈的传统,他们既不原样照搬,也不呆板模仿,在以中原音乐文化为根的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从音乐创作到音乐演奏,从乐队编配到服饰道具等方面,对外来音乐艺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造,使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地域的“胡乐”自然地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大河之中,并成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行为伴随着对外来音乐的改造的整个过程,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中国音乐交流史,应从先秦写起,甚至更久远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是中国音乐交流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它广泛地汲取着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营养成分,丰富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壮丽业绩,为谱写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光辉的一页—盛唐音乐文化,做了充分的铺垫。

(25)

3、琴乐的发展与父女音乐家的贡献。

琴乐,是古琴音乐的简称,古琴是我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亦称瑶琴、玉琴,现代称为古琴、七弦琴。从先秦到明清,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以弹琴著称的大音乐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以琴教徒,歌诗相依;司马相如以琴抒怀,深得文君爱慕;蔡邕抚琴高歌,痛斥人生与社会的不平;嵇康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一直到今天,琴乐的发展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琴乐的发展不仅是艺术门类的独立发展,它还肩负着极为重要的道德教育和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历史使命,后来的琴乐发展与进步,是中国音乐教育史上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父女音乐家的琴乐贡献。

父:蔡邕(132—192)字伯喈,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尤以善弹古琴闻名遐迩。创作有著名琴曲《蔡氏五弄》,即《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五首作品。琴学文献《琴操》。女:蔡琰(177—?)字文姬,一代琴界名师。创作了著名琴曲《胡笳十八拍》。该曲共分十八段,它的音乐流传至今,它的歌词也为后人广 为吟颂。

(26)

4、嵇康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嵇康(223—263)原姓奚,字叔夜。魏宗室的女婿,官拜中散大夫,世称“稽中散”,“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酷爱音乐,终生以琴为友,以弹《广陵散》著称。嵇康不但擅长弹琴,而且也能作曲,所作《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传谱至今,世称“嵇氏四弄”。嵇康所著《琴赋》,以富丽的辞藻,铺叙了琴的体制、奏法和功效。嵇康的音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中,“声无哀乐”是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文章是以设问的形式写成,借“秦客”为客,以“东野”为主(实指本人),在“客”、“主”的反复驳难中提出问题,阐发观点,并加以理论上的论证。嵇康在“声无哀乐”的立论之下,鲜明地阐发乐自己的音乐教育主张:

(1)提出“越名教”的音乐教育思想。

“越名教”,即超越“名教”,反对“名教”。这里所说的名教,指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声无哀乐论》一方面有力地驳斥了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音乐观,对于统治者推行的形式主义的礼乐教化思想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理想中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音乐(27)

教育主张;一方面反对儒家虚伪教条的礼教,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理想中的礼教的重要性。(2)认为音乐的自然属性是首要的,音乐的社会属性是人给予的。他认为音乐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社会教化和修心养性两个方面。在理想社会“衰弊”之后的社会中,音乐不再有移风易俗的作用。音乐是什么?音乐是“和谐”,音乐的主体是“心”,“心和”而“乐和”。音乐本身没有教化作用,它只有通过“心”、“声”对映,并感于物后才能使人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音乐是一种自然,音乐只有音(音响)的形式,最美好的音乐是“和心”,音乐只不过是“和心”的自然外化而已,所以,它的作用也是自然的,音乐的本身是没有社会和阶级属性的。

(3)主张扬音乐的自然属性之长,避功利属性之短。他认为,音乐教育是为了养其性、导气神、节其欲、泄幽情,是修心养性、回避现实、超凡脱俗为最终目标的审美教育手段。这就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本质。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对传统礼乐教育思想最有力的抨击。《声无哀乐论》可以与《乐记》相媲美,论其历史成就与学术价值而言,两者足以形成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两座理论巨峰,两种美学流派的杰出代表。

(28)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历史背景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在隋唐和五代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到来,使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为中国音乐教育史,也为世界音乐教育史写下重重的一笔。这一时期在民族民间音乐(民歌、说唱音乐、歌舞、戏曲等)、宫廷燕乐(声乐、器乐、歌舞、散乐、创作等)、宗教音乐、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音乐教育的交流、乐器的制作、乐谱的刊行、乐曲形式的改革、音乐理论及音乐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遥遥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头。唐都长安已成为音乐中的“维也纳”之城,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从教育史的角度看,唐代的教育机构和学制体系达到了空前完备的地步。主要设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以及类型各异的职业教育机构。就整体而言,学校可概分为:经学学校(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的学校)、专科性学校、职业性学校三种基本类型。而职业性学校的学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一边演出,体现了职业音乐教育的特点。

二、官府中的音乐教育机构。

1、大乐署。

大乐署又称太乐属,是太常寺下属的音乐教育、表演机

(29)

构。它既管雅乐,也管燕乐,机构规模庞大,除一些官员外,“计有文武二舞郎140人,散乐382人,仗内散乐1000人,音声人10027人”。太乐署的学制、考核制度、奖罚标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方面,都有严明的规定和健全的制度,这种科学化、体系化、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在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史上还是十分罕见的。

2、鼓吹署。

鼓吹署即管理鼓吹乐的单位,当时的鼓吹乐主要用在仪仗活动与宫廷礼仪活动之中,因此它所管理的内容除鼓吹乐以外还包括由鼓吹相伴的一些礼仪活动,同时也兼管百戏(古代对诸种戏、乐舞的总称)。“鼓吹署”属于音乐行政管理机构,也即卤簿与军乐的官署。所谓卤簿,指古代皇氏要员外出时,前呼后拥的仪仗队(包括吹奏乐队),人数不等,少者百余人,多者千余人。

3、教坊。

一般指管理教习音乐、领导教习人员的机构。就整体而言,教坊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太乐署没有多少差别。教坊的教(30)

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歌、舞、器乐及散乐等。教坊还担任着各种不同的演出任务,使学生所学的技能及时地付诸实践。学生来源不等,有农家民女,也有富豪子弟。他们通过学习之后,进行业务考核,根据成绩优劣进行等级分配。

4、梨园。

是培养、选拔音乐人才的教育机构,主要教学内容是传习“法学”。唐代的梨园有三个:其中最重要的是内廷梨园,由宫廷直接管理,皇帝亲自执教。西京有一个“太常梨园别教院”,以传习法曲为主,并担任着一定的演出任务和新作品演奏的任务。洛阳有一个“梨园新院”,以传习和演奏俗乐为主,兼学其它。

5、小部音声。

是梨园法部特设的一个音乐“少幼班”,是在唐玄宗亲自倡导与关照下设立的。目的是为唐乐的稳步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并与其它音乐教育机构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这种专业化、体系化的音乐教育机构可与当今的音乐学院相媲美,即使对于今天的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唐玄宗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1、唐玄宗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有:《霓裳羽衣曲》、《紫云归》、《小

(31)

破陈氏》、《春光好》、《秋风高》、《龙池乐》、《夜半乐》、《光圣乐》、《得宝乐》、《凌波仙》等。从贞观到安史年间,这些作品成为当时音乐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表演活动中最重要的曲目。唐玄宗的不少音乐作品至今还在音乐舞台上回响。

2、唐玄宗是一位优秀的演奏家。

唐玄宗通晓乐理,艺才超人,凡属乐器,他都可以奏出非常美妙的声音。他长于演奏羯鼓,水平已达到非常高深的地步。羯鼓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源于西域地区,南北朝时传入我国,由于唐玄宗对它的青眛,在唐代甚为流行。唐玄宗对乐器的爱好简直如影随形,在朝臣奏议军国大事之际,他身居殿中竟然心不在焉,用手指摸着龙袍内的玉笛孔来寻乐思,这位皇帝真不愧为真正的“乐迷”。

3、唐玄宗是一位高瞻远瞩的音乐教育家。

唐玄宗从发展的观点出发,为更进一步提高乐工、乐伎的音乐素养与技艺,使乐才源源不断,他在梨园法部专设了一个音乐“少幼班”——小部音声,它为唐代音乐艺术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基础。这种对于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性的音乐教育尝试,在世界音乐教育史上也是少见的。(32)

四、白居易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卓越成就的音乐评论家、乐器演奏家和进步的音乐思想家。

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音乐作品的内容同诗歌一样,应成为现实政治的“反光镜”,内容是本质的、重要的,形式(包括唱奏技术及乐曲的演奏形式)是次要的,为内容而服务的。他认为艺术应该具备真实性,反映真事,抒发真情。他强调“乐德”、“文义”——即内容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进步的音乐思想,对于当时流行的脱离具体内容空谈“声音美”的唯美主义唱法及纯技术的思想观点,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与纠正。

2、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其基本观点是:政治的得失决定着音乐的哀乐,音乐的哀乐反映出政治的得失。强调协调神人,和顺风格,本不在于音乐自身的更变。欲达音乐教化之目的,不是改换乐器,不是弃古颂今,变易曲调与纠正声音,重要的是“善其政”才能“和其情”,“和其情”才能“乐其声”。

3、对待雅乐与今乐的态度。

白居易对流于形式的雅乐,是持相反意见的。这对当时空谈复古,极力推崇雅乐的落后思潮,给予了有力抵制。他是一位理论上重视古乐而实践中重视今乐的音乐家,(33)

他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进步思想的突出代表。他认识到:雅乐是一个传统,抛弃传统社会就会**;雅乐是一种陈设,是统治阶级的传世法宝;雅乐之声是颂神的,演奏给死人听而给今人看的;雅乐是庄严肃穆的,可以单调呆板,这样更适合先王制礼作乐的本意。而今乐优美动听,生动活泼,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的审美需要;今乐来自生活,又反映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具体写照;今乐是给活人听的,是让活人享乐的,活人听的音乐就必须有活生生的情感;今乐新鲜、刺激,有生命力,它与人的关系直接,所以人们喜爱。

4、白居易的音乐教育思想。

他首先强调的是:教育是立国、治国之本,国家的教育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礼与乐的关系、作用,礼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礼乐教育的目的与方法等。他反对形式主义的礼乐教育,提出礼乐教育要注重实效,不能背离古训本意。

5、对外来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问题。他主观上反对外来音乐,尤其是反对那些对于外来音乐

(34)

不假思索地进行死搬硬套的模仿,风格各异的拼凑,生吞活剥的借鉴。

他客观上对于那些借鉴得好的乐曲也是认可的。白居易对外来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的两点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如果把外来音乐一律视为“夷声邪乱”,或把唐乐一概说成“华声和谐”,或者把中外音乐一律视为“不令夷夏相交侵”,显然是不正确的。

6、“千古第一音乐诗”的《琵琶行》。

白居易的音乐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音乐思想家、卓越的音乐评论家与音乐鉴赏家。他的惊世之作《琵琶行》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音乐诗”,他的音乐观及其美学思想对中唐后的音乐发展产生过指导作用,对后来现实主义文艺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琵琶行》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音乐美学巨著,其中所包蕴的丰富音乐内涵和对音乐审美情感的阐发,真是到了叹为观止、无以言表的地步。

唐朝开明的政治政策和一系列推动生产力的改良举措,使大唐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他们把“传统”和“更新”这对概念,置于社会发展的动态结构中审视,得出的结论只有一条:接受一切利国利民的因素,顺应历史的潮流而动,全面提升整个国民文化素质,达到建国、治国的政治目的,这是一切文化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唐代的音乐教育呈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在官学

(35)

中他们没有抛弃传统的礼乐教育,既强调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和对社会的净化作用,又不强制推行重质轻文、重道轻艺的传统信条;各类艺术遵循自身的规律,摆脱沉重的“政治负载”和“教义”的束缚,在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里得到迅速发展;在私学和宗教领域中,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不同的社会人文背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创造着中国音乐文化,使华夏音乐史象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直到今天。专业音乐教育结构的设立、隋唐燕乐的高度兴盛、道佛宗教音乐的发展、音乐谱式的发明、对外音乐的交流、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社会音乐教育的斑斓多姿、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的崭新成就等等,共同铸就了我国古代史上一座最辉煌夺目的音乐丰碑。

(36)

第七节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教育

一、宋元时期的音乐教育综述。

1、“蒙学”的发展。

“蒙学”,即启蒙教育之学。一般将8—15岁的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谓之蒙学。这阶段为了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在实施其它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兼顾着音乐方面的教育内容。从宋元到清末,官学中的蒙学时兴时废、变化无常,真正承担起蒙学教育任务的是私立性质的“学塾”。这种教育机构一出现,就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在明清两代的城市、乡村之间普遍发展起来。音乐教育在学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书院的教育。

书院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书院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官学和传统私教的形式: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高于一般官学和私学。学生以自学为主,可以自由选择老师。授课形式自由活泼,集聚大量名家和图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教育管理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书院把音乐教育视为一种素质教育,极大地发挥了音乐教育在人文教育,尤其是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7)

二、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沈括(1031—1095),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著名的音乐理论家、美学家。他的《梦溪笔谈》以科学的现实主义观为主体,对音乐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在词曲的关系问题上,他主张要继承古代的优良传统,提出“声词相从”、“表里统一”方能“感人至深”的观点。内容与形式要统一,歌词与曲调要统一,统一在艺术作品这个整体的构思中。

2、对于演唱、演奏方面的要求。

他对“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注解是:对于一位真正的歌唱者,要演出清亮透彻、高低起伏、曲折悠长、环绕不息的声音。每一个字的发音、落韵、收音,要清晰而圆润,完全融化在歌声之中。在字、腔之间的转换中,要流畅自然,音纯无杂,听不出疙瘩,似“如贯珠”。沈括的注解不但总结了古人的演唱经验,而且也向那些善于歌唱的人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他极力反对那些只炫耀华丽的演奏技巧,不注意表达思想感情的乐师。提出和谐的音乐出自和谐的心灵,不要不注重“乐思”而只知玩弄技术。

3、其它方面的贡献。他对于班固十二律的理论及李元编造李嗣真密求徵音

(38)的唯心主义邪说,给予了辛酸的讽刺与批判。他还在《上欧阳参政书》中,明确地指出,创造与发展文化艺术的不是“先王”,而是劳苦大众。他还为乐器的制作、乐曲的记载考证、唐宋燕乐的研究、乐律的比较、演奏形式、字谱等方面提供了众多史料事实。

沈括的音乐思想代表了整个宋元时期进步思想的潮流。

三、明清时期的音乐教育综述。

音乐教育就整体而言,与宋元相比呈下降趋势,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教学内容被削弱,音乐事业的发展受到统治者的严厉限制。音乐教育的重心不在官府而在民间,在非官方的教育行为中,以她强大的生命力,延续着历史所赋予她的文化传承使命。但活跃在教育界、文化界的明代大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者王守仁的教育主张常常与政府被道而驰。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明其心”的学习活动,诸如:读经、习礼、写字、弹琴、歌诗、习射等,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课程。他还批判了那些把歌诗、习礼看成“不切时务”的“未俗庸鄙之见”,强调音乐教育与礼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两者所具有的美育意义和德育意义。(39)

四、世界律学史上的一座雄伟丰碑—朱载堉。朱载堉(1536—1611),世界著名的乐律学者,中国杰出的历学家与算学家,十二平均律的创始人。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以公比的等比级数的方式,完成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的科学运算,解决了我国律学史上有史以来黄钟之律不能还原的重大难题,对十二平均律从理论上与运算上做了精辟阐述,为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从根本上解决了旋宫转调的问题,彻底避免了旧律不能周而复始的弊端。为十二平均律乐器的制造、音乐创作上的自由转调奠定了科学基础,为音乐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音响世界。自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诞生以后,欧洲的律学史才真正告别了纯律时期,走向了十二平均律时代。被西方人公认的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威克迈斯特,比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时整整晚了一个世纪之多。但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及其它科学创造,并未引起社会及明政府的重视。他曾进献给皇帝的伟大巨著《乐律全书》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以致这重大的发明创造无法付诸实施。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分为两个时期:1840—1919年为近代,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为现代,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是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及教育内容等方面大改革、大转变、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国音乐教育史的基本组成部分。

(40)

第一节 我国近代的音乐教育。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来经济、文化的冲击,使国内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等政治经济革新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学堂乐歌”的出现,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音乐课正式列入国家教育计划。中国音乐教育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一、“维新派”的音乐教育主张。

康有为:“学生要在德智体几方面协调发展,对学生要进行音乐、舞蹈、体育和军事体操的训练。”“令乡皆立小学,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人之,教以文史、算术、语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他把乐歌视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在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在新式学校中设立“乐歌”的教育主张。

梁启超:“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

(41)

很大的影响,得到了改革派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撰写文章,著书立说,宣传音乐教育之重要作用。他们提出应以国外先进教育为楷模,专门设立音乐学校;要普通学校中增设乐歌课程,广泛开展社会音乐活动,提高民众的音乐文化素养。这无疑是一种反封建的进步潮流,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

二、“乐歌运动”的意义。

沈心工:“乐歌的作用,最足以发起精神,激扬思想,故欧西各国均以为注重之科目。„„专以陶冶学生之性情为宗旨。”“讵料郑卫淫声杂,古乐失传到今荒;幸有欧西新歌来,学界改良增荣光。”这里极为明白地反映了他的音乐教育观和他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深刻理解。曾志斋:“凡欲发达某种事业,必先发达其利器”,认为音乐教育的“利器”有四:一是培养自己的音乐师资;二是聘请外籍教师;三是撰编音乐教科书;四是仿造西洋乐器。

(42)

毋庸讳言,曾志斋的音乐教育论,对于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事业建设仍有启迪与教益。

学堂乐歌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开始。它是中国民主主义文化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反映,也是中国音乐教育方向发生根本转折的出发点。学堂乐歌课的开设对树立新的社会风尚和改造“国民音乐之品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初期的学堂乐歌主要采用旧曲填词的方法,通过乐歌课的集体歌唱,向学生传授西方的乐理知识,同时对学生也进行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三、政府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1903年,清政府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已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允许在学堂里设乐歌课。同年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对音乐教育之目的的理解与认识,有着与前人不同的看法。1905年,在近代音乐教育史上发生了三件值得注意的事情: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科学校,开设有唱歌在内的8门课程;二是出版了简谱本《小学唱歌教科书初级》一册;三是改良书塾首先在上海等地出现。(此乃一种由旧式书塾向新式学堂过渡的教育体制,开设的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乐歌等。)上述现象可见,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已全面启动,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43)

四、1906—1919年间的重大音乐教育事件。1、1906年,我国第一本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在日本东京印刷,后运回上海发行,由李叔同编创。2、1907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在课程设置方面第一次将音乐列为初、高两等小学的随意科目,并规定“音乐一科可置专科教习”,突破了以往音乐在学校章程中毫无地位的局面。3、1909年,清政府批准学部《奏改初等小学堂章程》,将原定必修课程开设8科改为5科,同时增加“乐歌”为随意科。4、1910年,清政府学部公布《小学校校舍建筑图》,要求设专用唱歌教室。5、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仿美国学制开设音乐课。6、1912年,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正式增设图音手工专修科,聘请留学归来的李叔同为该科音乐、美术主任教师。7、1917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的蔡元培先生,推行“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并大力提倡美育,致使北京大学“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第二节 我国现代的音乐教育

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我国的音乐文化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一、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

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8、1919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成立。

(44)

蔡元培先生,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包括美育在内的“五育并重”,“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为人生的艺术”等一些开创性见解。蔡元培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为确立当时的教育方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21年冬季,我国成立了“中华音乐教育委员会”,该会的主旨有四:一是音乐教育之设计;二是编审音乐教科用书;三是音乐教员之考核鉴定;四是推荐音乐教员,介绍音乐名家,组织各种音乐会。30—40年代左右,教育部又对普通学校的音乐设课、课时进行了多次调整与修改 1921—1949年间,我国共出版了音乐教科书及音乐教育理论方面的专著约250余种。(45)

二、师范音乐教育与音乐师范教育。师范音乐教育是指师范学校中的普通音乐教育,而音乐师范教育是指师范教育系统中的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性质相同: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业修养和就业手段的一部分,其目的都是以美感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精神生活为宗旨的教育形式,但客观上却为普通中小学提供了大批的兼职或专职的音乐师资,这批师资成为中国音乐教育战线上的一支强大的力量。音乐师范教育虽亦具备上述教育性质与特点,但它主要以培养专职音乐教师为己任。音乐师范教育为我国各类学校输送了大批的音乐教师,并造就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尤其是在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刚刚起步的时期,他们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我国较早、较专业化、正规化的音乐师范教育,应首推由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于1919年共同筹办的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有: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声乐、钢琴、小提琴、国乐(琵琶、二胡)等。1923年学校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大学”。该校建校后的8年中,共培养了艺术师资近千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46)

1942年,教育部公布了音乐师范科教育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规定的音乐专业课就有11门之多,总课时达75节。1943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师范学校及简易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程的教育目标又作了具体规定:

(1)养成学生对于普通乐曲有能看能唱能奏的知识和技能。(2)特别训练学生的听觉和发声器官,使之有示范儿童及成人以模范歌声的能力。

(3)使学生明瞭中心国民学校应用音乐及一般指导方法。(4)使学生明瞭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注意涵养和谐、优美、刚强、沉着等情感,发扬仁爱、和平、英勇、壮烈等民族精神。

上述可见,音乐师范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十分明确的,音乐课程的设置已达到相当完备的地步。即使对于今天的音乐师范教育改革仍有很多启示与教益。

三、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始。1927年,由我国自办的、体制和规模都比较完备的第一所独立的专业音乐学校—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1937年,组建起一所由共产党领导的综合性艺术学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第三章 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就整体而言,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二个阶段。

第一节 社会主义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

第一时期(1949—1966年)。

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发生巨大转变和迅速发展的事期。其主要任务是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把教育方向转移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音乐教育亦然。建国初期,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行政法规,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全国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迅速使全国的音乐教育步入正轨。1949年底至1966年初,先后创立和设置了9所高等音乐学院,全国各大行政区至少有一所专科以上的音乐专门学校,部分省市的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音乐系,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师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会议指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以理论与实(48)

践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准备和开始吸收工农班干部和工农青年进高等学校,以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同年,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举行了成立典礼,1958年,该院由天津迁往北京。1951年,为掌握全国艺术教育方针、政策,中央文化部艺术局成立艺术教育组,负责全国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和戏剧教育事宜。同年,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通过对全国227所小学、190所中学、46所中等师范学校的调查材料汇总撰写的《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一文,提出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需要大量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在职教师迫切需要提高业务水平;中学音乐教师普遍要求增加音乐课时间;采用简谱或五线谱教学问题;关于小学课程标准等问题。1952年,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章程,突出强调了“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明确规定了美育的任务、地位及课程设置。1956年,教育部颁行的《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学校音乐教育是“美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唱歌和感(49)

受音乐,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欣赏三部分”,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内容由单一歌唱式课型逐步过渡到歌唱、欣赏、音乐常识三项并举的综合性课型上来,音乐教学的内容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一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音乐教学的内容紧密配合社会政治活动。这种特点,一方面是继承了从学堂乐歌、救亡运动以来的优良传统,中小学音乐课内外所学的歌曲和社会上的歌咏活动在宣传、鼓舞群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受到较明显的影响,以至从五十年代后期,美育和音乐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音乐课时被削减。

第二时期(1966—1978年)。

篇8:中外教育家评价

国家之兴, 要靠人才。人才之兴, 要靠教育。教育之兴, 要靠教育家。

教育家的成长, 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沃土。我们亟须重塑教育家精神, 树立教育家旗帜, 引领中国当代教师朝着教育家成长的目标迈进。

《成才之路》自创刊以来, 一直“聚焦教育创新, 探研成才新路”, 关注教育家成长, 努力成为广大校长、教师的良师益友, 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期刊方阵里独具影响的学术期刊。

本刊从本期起, 将开设“教育名家”专栏, 每期介绍一位或几位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 让读者对这些名家的教育生平、教育理念、学术成果进行全方位了解, 分享教育名家的智慧。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言, “平凡与卓越相隔的距离并不会太远。教师只要怀有梦想, 就能够及时抓住机遇, 迈出那关键性的一步。”

点燃教育家成长梦想, 助推新秀群起, 人才辈出, 是中国教育最迫切的呼唤, 也一直是我们《成才之路》人的时代梦想。

1.老子

一、生平介绍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即老聃, 姓李, 名耳, 字伯阳 (或谓即太史儋) , 春秋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 人。生卒年不详, 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世传《老子》五千言 (有不同的版本, 多者五千余字, 少者不足五千字) , 成于战国时期, 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文化堕落论、人性“复归”论、“绝学弃智”论。老子从“无为”的教育目的出发, 贯彻“贵柔”“不争”“知足”的教育内容, 提出了“致虚守静”的教学原则和“绝学弃智”“闭目塞听”的教育方法。对于老子的教育思想, 我们要批判地继承。

二、教育思想

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

文化堕落论。老子以“道”为本体。“道”与“无”同义, 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 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 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 即人为的创作。老子认为, 人类创造的文化, 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 都是与“道”背离的。他说:“大道废, 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 (第十八章)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失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第三十八章) “法令滋章, 道贼多有。” (第五十七章)

这就是说, “大道”之世, 自然无为, 人们和谐相处, 不需要有道德约束, 也不知道德

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 才有圣者、智者出来, 制定道德规范, 传授知识, 进行教化, 于是产生了是非、善恶等观念, 毁誉褒贬、争名逐利的现象跟着而张在军

来。道德不足以约束, 又制定法令, 结果引起更多的纷争和更大的混乱。老子认为, 这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轨迹。

人性“复归”论。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的, 认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 即从“无私”到有私, 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 有时教育则加速了这种背叛的趋势。于是老子提出人性的“复归”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 幻想人们回到婴儿般的天真, 对一切都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 既没有任何作为, 也就没有任何争端, 人人“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第八十章) , 就都会感到自我满足。

“绝圣弃智”论。老子认为, 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 (第十九章) , 即毁灭文化, 取消教育。老子说“为学”与“为道”的方向途径正相反,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意思是“为学”是追求知识, 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 学到更多的技能。“为道”是回到“无知无欲”, 要求把知道的东西忘掉, 把学到的技能抛弃, 而且要忘掉得干净, 抛弃得彻底,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第四十八章) 。老子认为, 无知就是全知, 有知就是错误。他说:“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第五十六章)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第八十一章) 。真善、真知是不能用语言解说的, 凡是用语言解说的东西, 都是对真善、真知的损害。所以他认为教育只是把人引向错误。他否定教育的作用, 故主张“绝学” (第二十章) 。如果说他也赞成有某种教育, 那就是“行不言之教” (第二章) 。他说:“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三章) 一切任其自然, 便是最好的教育。

三、教育方法

老子从“无为”的教育目的出发, 为贯彻其“贵柔”“不争”“知足”的教育内容, 他提出了“致虚守静”的教学原则和“绝学弃智”“闭目塞听”的教育方法。

老子认为人的私欲是由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而引起的内心冲动。指出物欲文明生活会使人寻求官能的刺激, 流逸奔竞, 淫佚放荡, 使人心灵激扰不安, 而不能致虚守静。因此他认为正常人的生活应是为“腹”不为“目”, 务内而不逐外, 但求安饱, 而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的一种淳朴的生活。老子唤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 持守内心的安足, 确保固有的天真, 即要“塞其兑, 闭其门, 终身不勤”。

老子不重外在经验知识而只重内在的自省。他认为, 人的心智活动如果向外驰求, 会使思虑纷杂, 精神离乱。因而, 他推崇“不出户, 知天下;不窥牖, 见天道”, “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的圣人。他主张“绝学弃智”。这里的所谓“绝学”是指仁义礼法之学, “弃智”弃的是使人产生巧诈的心智, 进而才能达到“绝学无忧”。老子的“绝学弃智”并非抛弃一切知识、智慧。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教育思想, 值得学习与研究。“无为而治”, 不是撒手不管, 任凭事物自由发展, 而是要求学生能做的、会做的, 教师尽量不做或少做;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引导、勇于激励,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而通过教师的“无为”与学生的“有为”, 就可以达到“无不为”之目的。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道士塔的读后感600字下一篇:四季如花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