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问题

2024-06-15

版权问题(精选十篇)

版权问题 篇1

一、微博版权的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

2011年7月, “童话大王”郑渊洁发表了一条新浪微博:“我写围脖一年多, 脖文几乎一字不改被带V的人拿走署上自己的名字发出, 这是头一次:@方雨007 http://t.cn/a0LEzm (2011年7月7日) 。我的原文:http://t.cn/a0Lz6S (2010年9月8日) 。拜托您百忙中哪怕改一个标点符号啊。”很快这条微博被李开复等不少“大V”转发及评论, 纷纷斥责微博平台中的“微抄袭”现象。一般说来将他人的微博博文擅自占为己有发表并且未标明出处, 即属于“微抄袭”。但是也有人质疑, 微博博文仅仅140个字, 微博内容也大都是博主漫无目、随心所欲发表的心情、评论以及每日流水账等, 这样的文字内容能否和《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等相提并论呢?此刻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微博博文是否拥有版权, 如果有, 那么微博版权的范围又该如何界定呢?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第一, 必须有文学、艺术或者科学的作品;第二, 必须有独创性;第三, 必须以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毋庸置疑的是微博是具有可复制性和固定性的, 但是博文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于独创性, 我国版权法要求作品首先是由作者本人独自完成的, 其次是要求作品的创造性要达到最低限度以表现出创作者的独立个性。微博的字数限于140字之内, 不少内容或许就是博主对个人心情和日常生活的记录, 而这样的文字并不具备任何的创造性, 因此版权也就无从谈起。当然, 微博作为一个公共的意见的平台同样也不乏赋有创造力的观点、评论亦或是博主自创的诗词、散文、微小说等。这些文字内容显然是微博作者智慧的结晶, 也是其智力成果, 无论字数多少都是应该拥有版权并受到版权保护的。随着微博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微博还推出了许多新的功能, 例如新浪微博推出的“长微博”将微博内容转换为图片发布, 突破了140字的字数限制, 这就为更多的具有独创性的微博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 微博还推出了发表图片、视频、音乐、投票以及微话题等功能, 这些项目都是具有版权特性的。由此可见, 并不是所有的微博内容都享有版权, 但是对于某些版权特性突出、具有极高独创性的博文内容, 我们必须承认其享有的版权并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

因此, 不难看出微博版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 版权界定复杂性

2013年最新发布的《CNNIC第32次调查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称“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 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 增长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 较上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1]微博使用规模高速增长也会催生更多的博文内容, 是否每一条博文都有其独创价值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下结论的。这既要考虑各条博文的传播价值, 又要涉及博文内容的表达创意, 因此在界定微博版权的问题上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二) 实际操作模糊性

2013年第一季度, 新浪微博管理员就接到1526条线上举报和60多封涉及知识产权的律师函, 多是投诉原创内容被其他微博抄袭。随着微博用户的激增以及网络平台的开放, 不少用户被“转载”和“转发”这两个词给难倒了。在很多的微博侵权事件中, 不少用户并未意识到微博版权的存在, 仅仅觉得某条博文内容有意思便直接复制发表了。而有些博文内容未标注原始作者, 便会在某种程度下对其他转发用户产生误导, 从而诱发各类的侵权事件。可见微博规范的践行具有很大模糊性, 用户有可能一不留神就侵犯了他人的权益。

(三) 版权主体多样性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 (版权) 主体亦称著作权人, 即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在特定情况下, 著作权的主体也可以是国家。那么微博的版权主体是谁?除了博文内容的第一作者以外, 同时还包括某些转引者。在微博转发功能中也包含了评论的功能, 微博用户在引用他人博文时也会添加自己具有独创见解的评论, 而转引者往往对其个人发表的评论享有版权。与此同时, 现实中的个体也是版权所有者。在实际操作中不乏一种特殊的网络现象———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多个微博“马甲”, 即网络上的多个微博账号。这些“马甲”可以被视为虚拟人格。目前我国并不将虚拟人格作为诉讼主体对待, 所以那些在网络上扮演“僵尸粉”的用户所发表的微博内容, 其权利依旧是为现实中的人拥有, 在诉讼程序中他们也会成为一方当事人。

二、微博版权侵权的类型化分析

随着“微抄袭”一词的出现, 微博版权侵权的种类也开始层出不穷。就目前的网络技术发展水平来看, 已经存在大量可直接截取页面或者屏幕的软件, 它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内容的复制。因此这为微博版权侵权大开方便之门。之所以出现“微抄袭”是因为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流量是实现网络商业价值的必要条件。微博通过舆论传播实现无尽的商业价值, 而这也逐渐变成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手段, 尤其是在网络营销、品牌推送、形象建立以及危机公关中。因此在很多情况下, 微博版权的侵权已经从普通用户无意识的侵犯发展向商业组织或者企业的有意为之。具体来说,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 普通用户侵犯微博版权

微博最突出的一个功能便是“转发”, 通过转发用户可以分享他们感兴趣或者是有意见的博文内容, 但是转发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转发内容的同时也会连带转发博文的原作者。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复制粘贴一段140字左右的博文简直轻而易举, 因此为了提高关注度、增加粉丝数量, 不少用户会将其他人的博文直接复制过来以吸引更多的眼球。这些用户往往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混淆了转发与复制的差异, 从而侵犯到了他人的微博版权。这种行为将完全阻断人们认识真实作者的路径。同时, 该行为还会使用户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该内容的原始作者就是复制者。这种心理暗示“除了在误导预期读者的意义上具有欺骗性之外, 还造成了预期读者对他的信赖, ……采取了如果他知道真相就不会采取的行为。”[2]

当然微博转发功能中也有权限设置, 例如如果不允许他人对某条微博进行转发, 那么这条微博就相当于设置了一道门槛。大部分的微博用户很少会这么做, 一来是缺少版权意识, 二来是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平台, 大部分人在微博上发博文也都是为了与其他用户交流和分享信息, 设置这么一道门槛有时候会降低自己微博的关注度。

(二) 跨平台领域侵犯微博版权

如果说前一种侵权行为中存在无意之举的话, 那么跨平台领域的微博版权侵权行为就是一些个人或者组织用户有意为之了。跨平台领域侵犯微博版权一般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甲微博平台上的用户通过网络技术生成大量的“僵尸粉”将乙微博平台上的博文内容大量复制并转发;第二种情况则是设置“山寨用户”, 即将甲平台上的某用户从头像、用户名、个人说明、微博内容等资料都批量复制到乙平台上, 并且所有内容都与原平台上的内容保持一致、同步更新, 不少粉丝甚至会信以为真。跨平台抄袭曾使得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多家门户网站纠纷频发。例如腾讯微博用户指责新浪微博用户抄袭其微博内容和照片———入驻腾讯微博的刘翔、莫文蔚的相关新闻内容, 在新浪微博上搜索会发现大量相同名人用户。有网友戏称微博上“刘翔和莫文蔚有几百个”。复制这些内容的往往都是一些“僵尸”账号或者不活跃的用户。

汇编权, 是指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断进行选择或者编排, 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包括注释权、整理权和编辑权。汇编者对汇编所形成的作品享有著作权。而以上的这些侵权行为其实就是对微博原作者汇编权的侵害, 这些侵权行为背后往往能牵扯出一个巨大的黑色产业链。2013年因网络造谣而被抓的秦火火其实是一个名为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的员工, 该公司是一个利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 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该公司通过大量生成僵尸粉复制转发甚至篡改他人微博, 尤其是知名人士的微博内容, 在网络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正是因为像这类的网络推手公司以及黑色利益的存在, 跨平台领域的微博版权侵权行为才会如此之猖獗。

(三) 跨媒体领域侵犯微博版权

跨媒体领域侵犯微博版权主要表现为传统媒介在不经微博原作者版权授权的前提下复制、出版并传播博文内容的行为。微博以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以及观点发布能力, 吸引了大量用户的眼球, 其中不乏睿智的点评、风趣的段子亦或是图片集锦。不少传统媒介在看到了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后, 擅自攫取博文内容并进行汇编制作出版。

例如广东某教育服务公司于2012年通过新浪微博发布的企业招聘信息中, 未经授权使用了华盖创意图片, 协商无果。2012年11月, 华盖创意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开庭前, 被告方主动协商, 愿意在赔付华盖创意经济损失36000元人民币的同时, 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公开道歉声明。该公司在版权上的维护为其他微博用户树立了榜样, 但也有不少反面案例。在碎片化阅读影响大众阅读习惯的同时, 不少出版机构不约而同将微博视作新的开发领域并将微博内容编纂成纸质出版物, 而这个行为却未得到微博创作者的授权, 如最近面市的《我呸》、《俗话说》就属于其中几种, 这些所谓的“微博语录”没有原作者的署名, 更不谈向原作者支付相应报酬。传统媒介的这种商业出版行为往往能为他们带来不小的商业利润, 可是却也让其在侵权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些主要归因于网络上个人的大量复制转发误导了传统媒体, 让他们将别人的博文内容“拿来”得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自身版权意识的匮乏以及商业利润的驱使。

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平台已成功吸引不少商家目光。微博在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同时却屡屡出现买卖粉丝和有偿转发及评论的情况, 复制篡改知名人士博文内容更是不足为奇。以上三种侵权行为都是微博平台上最为多见的, 而后两种所带来的影响则更为恶劣。因为无论是跨平台还是跨媒体的微博版权侵权行为, 其背后都藏着一条黑色利益链。他们所复制抄袭的对象往往都是微博上的“大V”, 在传播学中这类人群也被称为意见领袖, 他们所发布的信息更能影响普通用户并产生名人效应, 因此也成为了抄袭者关注的对象。于是, 各大微博运营商通用的竞争手段基本都是争夺名人资源, 甚至和名人签订合作协议以获得独家版权。但是名人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当其所谓的“独家”控制信息和话语权流通时, 抄袭这种灰色竞争就成了家常便饭。

三、结语

通过对微博版权概念的界定、微博版权特点以及微博版权侵权类型化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微博版权的界定不能一概而论, 最显著的特性包括版权界定复杂性、实际操作模糊性以及版权主体多样性。日益增长的博文内容充斥于微博平台, 可是如何去区分这些内容的原创性和创造力却亟待一个更加完整的体系, 而非三言两语就能断定。同样的, 微博平台极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也提醒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划定哪些微博内容具有版权、哪些行为属于侵权。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还需要一个更为规范的操作准则, 来引导用户去维护他人以及自身的微博版权。与此同时, 随着版权主体多样化趋势的呈现, 我们在主体的区分上可能存在愈大的困难。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模糊性以及版权主体的多样性, 我们才更应该就事论事, 针对微博版权开辟出新的法律法规。

当前“微抄袭”愈演愈烈, 当微博平台的商业价值逐渐浮出水面以后, 微博版权侵权的类型逐渐由普通用户无意识的侵权向商业组织或者企业有意识的跨平台、跨媒体侵犯微博版权转变。这也逐渐变成了商业组织或者企业的一种全新的营销及获利手段, 在网络营销、品牌推送、形象建立以及危机公关中已经司空见惯了。鉴于以上的种种侵权行为不断发生, 大众媒介、微博平台以及各类微博用户都需要共同努力, 在增强版权意识、杜绝侵权行为方面加强自身素养、严格要求, 共同监督。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社交平台飞速发展的将来, 微博版权会有一个更为合理的界定体系, 人们的版权意识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从而为杜绝更多的“微抄袭”及微博版权侵权现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151.

[2] .邹举.微博版权冲突及其治理[J].国际新闻界, 2012 (3) :6-11.

[3] .张卓娜.微博版权保护初探[J].华章, 2012 (19) :46.

[4] .朱巍.“微博版权”及加强微博监管评析——以“微博第一案”为例[J].中国广播, 2012 (4) :7-12.

[5] .朱巍.“微博版权”如何认定[N].北京日报, 2011-04-27.

[6] .理查德·波斯纳.论剽窃[M].沈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3.

[7] .吴学安.微博版权保护知易行难[N].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2-01-18.

[8] .黎沃源, 胡昆.微博版权问题初探[J].学理论, 2012 (11) :117-119.

网络版权问题 篇2

学院:姓名:学号:时间:

内容摘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将给作品传播领域带来的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有着300 年历史的版权制度,因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P2P 技术实现了网络用户之间直接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完全平等自由的网络。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P2P 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所接受和喜爱。但是,P2P 技术在极大的方便了网络用户共享文件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尤其是版权问题。P2P 技术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行为中存在一系列法律问题。彻底解决 P2P 引发的版权及相关问题,只有将其商业化,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并完善相关版权法律制度。本文针对P2P 的文件共享技术探讨了国内外对此技术的法律实践,并提出了相应的版权管理的设想。

关键词: P2P 合理使用 版权

一、什么是 P2P 技术

1. 定义

P2P技术从英文“peer to peer”即“伙伴到伙伴” 翻译而来,简称“P2P”.P2P技术就是指不通过中枢服务器而在个人电脑之间实现文件交换和共享的一种新技术.这一技术是互联网的基础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客户机逐渐和服务器相分离,个人计算机逐渐成为主要的客户机,提供网络服务和网络内容的ISP则渐渐成为主要的服务器.而P2P技术的最大功能就是改变内容和服务的位置,使“内容”从中心重新走向“边缘”, 也就是说,内容将不是主要存在几台服务器上, 而是存在所有用户的个人电脑上;使以往一直扮演客户机的个人电脑,通过P2P方式再一次成为互联网的核心.P2p 把互联网的架构由集中到分散,再从分散到集中,然后形成了现在这种蜘蛛网式的网络并影响互联网从今而后的架构:服务提供者开始把网上的控制权完全交给网民,网民与网民之间开始直接、简单、自由的沟通。每台pc 都开放硬盘为彼此上传或下载,改变了以往从网站下载文件的方式,然后还能让pc间彼此分享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和存储。可以说p2p 从本质上为信息贸易开创了一种新的渠道。

2. P2P 技术面临的问题

虽然p2p 有着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它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网络用户通过p2p 软件能够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上交换文件,共享和下载大量具有版权的和无版权的数字产品,从而给版权保护带来难题。近年来,p2p 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来自于版权组织的诉讼。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p2p 的商业化进程将会举步维艰。

3.P2P技术的新进展

早期的P2P网络系统仍然需要一部对各用户计算机中“共享目录”内的文件进行编目和检索的主服务器,而且只有注册用户才能使用。当注册用户在P2P软件中输入一个关键词以搜索一个特定文件时,这个搜索请求会首先被传送到这个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搜索其它在线用户的“共享目录”,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文件名称和位置,再由这名用户通过P2P软件直接从其它“共享“这个文件的计算机中下载该文件。当主服务器关闭时,P2P系统用户就无法进行文件检索并下载特定文件了。因此,早期的P2P系统对文件的传递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控制。著名的Napster网站就是通过其主服务器向其P2P软件用户提供文件搜索服务的。新型P2P技术则完全摆脱了对主服务器的依赖。采用这种新技术的P2P软件具有直接搜索其它

同类软件用户计算机中“共享目录”的功能,而无需通过主服务器进行文件搜索。这就使信息传递从集中化管理模式到分散模式的彻底转变。

4.P2P技术的重要价值

P2P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互联网最原始、最基本原理特征。许多技术出现之后往往并不会完全按照原先的设计发展,服务器/客户机的架构逐渐变成了互联网的主流,浏览变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互联网的普通用户似乎在慢慢的退化、和电视观众一样被动地浏览着大网站们创造的内容。这样的互联网还是当初那令人激动互联网吗?P2P就是把控制权重新还到用户手中去,使得互联网还原到其最原始的面貌。

二、对此技术的法律实践的探讨

权利与义务的一致与统一将是人类社会相当一段时间内平衡和发展的准则,网络时代也不例外。既然是知识产权,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包含着相应的权利于其中,就一定要有人履行相应的义务来实现相应的权利。虽然网络时代这种权利实现的保证有所弱化,这种权利实现的方式有所改变,变得更多样、更间接,但绝不等于,也不意味着知识产权已经变得没有价值。

P2P 可以说是继万维网之后互联网的最伟大的革命,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今天几乎每个网民都在用此种方式,从网上下载数字音乐和电影。而据统计,通过P2P 系统交换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盗版。所以它引起了不少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企业、政府和版权组织的极度恐慌。人类在享受该项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和福音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在著作权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著作权法律制度进行研究,以达到既维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又不阻碍科技发展的历史潮流。现今,大量存在的未经授权的P2P 网络音乐共享严重影响了音乐工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现状,音乐工业已经对P2P 网络服务提供商提起法律诉讼。Napster 案与Grokster 案是美国关于P2P 网络服务提供商法律责任的两个典型案例。上述两个案例中,在将传统的著作权侵权法适用于P2P 网络案件时,法院采用了不同的标准,这导致对于相似案件产生前后不一致的判决。

在上述两个案件中,虽然同为ISP,但是由于两案中不同被告的运作经营模式不同,两者的最后结果也不同。在Napster案中,Napster尽管不是MP3音乐文件的提供者,但是它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参与终端用户相互交流MP3文件的地位(因为终端用户只有登录其网站并在线时,才能相互共享信息,Napster网站关闭后,网络终端用户便不可能再进行文件共享)。作为ISP,Napster一方面有义务、有责任监控其用户的使用行为,另一方面它同时也能够从为用户提供的软件中获取可观的利益。因此,依照美国侵权法的理论,Napster的行为完全符合代理侵权责任和协助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而在Grokster案中,被告Grokster和

Streamcast只是提供一种含有P2P技术的软件,用户在下载了Kazaa软件和Morpheus软件后,即使在相关网站关闭,也可以随时地交流共享相互间的MP3音乐文件。相比较而言,Grokster 和Streamcast的行为符合知识产权法中的“主要商业用途”原则。该原则规定,如果一项科技成果或商品主要应用于非侵权用途,那么这一点就足以避免该科技或商品因可能的侵犯版权而招致的法律责任。在本案中,被告Grokster和Streamcast提供相应软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网络用户相互之间交流各自已经经合法授权获得的MP3音乐文件,而且它们在提供相应的软件后,便退出了用户间相互交流、共享MP3音乐文件的过程,不再具备监督其用户行为的能力,因而法院依此一点而做出了驳回原告M-G-M公司诉求的判决。

利用 P2P 网络传播技术上传和下载文件行为到底是侵权还是合法?目前国内外的司法界和法律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在利用P2P 网络传播技术上传和下载影视音乐文件十分流行的今天,构建我国P2P 网络传播法律制度的任务变得非常紧迫。如果简单地认为P2P 上传

和下载行为在我国目前的法律范围是合法的,这将会引起更多P2P 用户大量传播各种盗版音乐和色情影视文件,使得文学影视音乐文件的著作权人利益受损,著作权人的创作热情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那我们能听到的好音乐、能享受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用的方便的软件、能看到的好的影视作品将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给著作的传播带来的极大地便利。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歌手在为出名时极乐意其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可是在其出名后却来痛斥网络给其带来的损失。所以说这是社会公众合理使用利益和著作权人版权利益的一场博弈。判断利用P2P 网络传播技术上传和下载行为是合法还是非法,必须深入探讨它背后存在的法律关系,必须研究这种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合理的权利义务配置。由于P2P 文件共享涉及许多新的关系: 如P2P 公司与传统音乐公司、P2P 公司与P2P 用户, P2P 与网络设备供应商、政府与P2P 市场等。因此, 应当对这些相关利益群体作深层次分析, 通过对版权法的修改来进一步确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应当正视和考虑如何联合和共同建设P2P市场, 应当看到新技术正在呼唤新的生产模式和版权保护形式。

就P2P 技术引起的版权纠纷来说,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法律都认定: 未经授权而共享有版权的文件是违法的。但面临的问题是, 因为涉及的用户数量众多, 使现实执法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拟探讨一种“创作共用”的方法,版权人放弃全部或部分作品版权而使其进入公共领域, 会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一个作品的传播和完善, 所有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知识的传播、丰富和再创造。虽然原版权人放弃版权, 但作品最终完善和所能达到的影响力却能远远超出版权控制的层面, 达到知识和认知的共享。因此,在P2P技术环境下推行“创作共用”制度无疑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举措。

我国现在应用最广泛的P2P软件当属迅雷。最近,迅雷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运气的确不佳,日前正式宣布暂缓上市计划。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结果除了市场的原因外,就是迅雷所面临的严峻的版权问题,迅雷招股书显示,目前仍有33起针对迅雷侵权的诉讼,索赔总金额约340万美金。早在2008年,美国电影协会公开表示,迅雷作为P2P服务商,帮助网民下载盗版电影,对其电影版权造成了侵害。

所以解决互联网版权问题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针对P2P标准的版权问题解决方案,不仅是P2P软件开发商和网络服务提供者(ISP)的还魂丹,更是版权拥有者和发行商的救命稻草。

三、针对P2P标准的版权管理的设想

我个人认为对P2P标准的版权管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来分析解决:

1、首先当然是要从完善立法的方面来解决。日下大量的有版权著作在互联网上被

人肆意的复制、传播、使用,最根本的原因是法律落伍了,抓紧完善立法是当

务之急。

2、P2P软件的开发商和运营商在道义上对于版权管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在软件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给软件添加版权保护的文件以及色情文件过滤器,更改

文件交换软件程序的默认设置。

3、版权拥有者应学会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使用自己的版权。科技进步的大潮不可

阻挡,版权拥有者要学会应用网络来使自己的版权发挥最好的作用,而不是死

抱着版权不放。实践证明在网络时代放弃部分权利往往可以带来更大的效益,比如很多歌手就是通过网络才出名的。

4、普通的网民——信息的接受者——他们的版权意识也需要加强,政府应加大宣

传教育,让网民意识到网络中也是有版权的,不尊重版权最终利益受损的是整

版权问题 篇3

对于熟悉欧美版权贸易合同的版权经理来说,第三方版权并不是一个生僻的概念。绝大多数版权合同都会有这样的条款:图片、表格、引文等授权方没有权利的内容不在本合同授权范围之内,需要引进版权方另外联系版权,否则不可以在中文版中使用这些内容。第三方版权问题在引进版的图文书、理工科图书中比较多,有些人文社科类教材中因含有期刊杂志的引文,也会涉及到这个问题。不仅引进版权图书中涉及第三方版权内容,输出版权的图书也有这个问题。随着中国版权保护的加强和出版国际交流的增多,图片、文章等小篇幅作品的版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我国作者的版权、帮助作者获得应有的版权收益也是版权经理的职业使命之一。这就是版权贸易中不容忽视的第三方版权问题。

在我国版权引进数量激增的早期,第三方版权问题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国外出版社也没有特别强调这一问题。直至2008年前后,某些国外出版公司遭遇图片公司的起诉,并且以败诉赔偿告终,他们才开始特别重视第三方版权问题,要求严格执行第三方版权的条款。然而有的图书中,图片、表格、引文有上百幅,涉及的权利人也数以百计,这确实给版权贸易带来巨大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如果不解决第三方版权,会导致违约以及侵权;如果逐个联系权利人,会耗时很长,不仅为版权经理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而且也会错过出版的最佳时间。最重要的是,即便版权经理费尽周折,完成联络工作,编辑也不得不放弃出版,因为多个第三方版权授权费用累加起来,数额巨大,这个选题根本不可能盈利。

在引进版权的实践中,笔者曾经遇到两个重点引进项目涉及第三方版权问题。一个是经管教材,涉及上百篇引文和图片;另一个是理工类学术书,涉及很多图表。这两个项目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没有因为巨额授权费而放弃出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一系列针对第三方版权内容的解决办法:首先,优先考虑没有第三方版权的引进选题,现在多数国际出版集团在出版时也会考虑销售国际版权时遇到的第三方版权问题,并且尽量获得图片、表格、引文等内容多语种的全球权利。其次,能删掉的尽量删掉,能替换的尽量替换,以压缩经济成本,经济成本过高的选题,及早放弃。再次,我们可以考虑通过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CCC)等著作权交易平台来清理第三方版权。最后,对于确实需要自己联系版权的内容,可以按照权利人进行归类,优先联系内容比较集中的权利人,对于那些内容分散的尽量联系,不能落实的就删掉或替换。

在输出版权的实践中,我们也要重视第三方版权问题:首先,要核实哪些图片我们可以授权,哪些不可以。其次,对可以授权的内容,要帮助图片作者争取应有的版税收益和版权声明。再次,对于不能授权的内容,我们应该采取对等的方式,要求外方自行联系权利人或者删掉。我们不能授权的情况居多,可以借鉴国外出版社的做法,在本版书组稿出版的时候,对于外向型选题应该尽量解决输出版权时的第三方版权问题。

自媒体版权问题探讨 篇4

一、自媒体传播中存在的版权问题

便利的传播渠道、 稀缺的内容资源以及人们对于知识文化产权、自身利益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微信侵权事件频繁发生。 当下自媒体传播中出现的版权问题,既有平台与用户的版权争夺,也有不同平台间的版权纠纷。

(一)微信运营平台与用户的版权争夺

媒体运营平台深知版权归属对市场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因此一些自媒体运营商在积极吸纳众多用户的同时,也试图用一些捆绑协议争夺版权。早期的《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 知识产权声明中写明:“腾讯在本服务中提供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网页、文字、 图片、音频、视频、图表等)的知识产权归腾讯所有, 但腾讯用户在使用本服务前对自己发布的内容已合法取得知识产权的除外。 ”该协议一出即引起人们的质疑,认为这一协议中存在霸王条款———创作者一旦把内容上传甚至无法拥有自己微信作品的版权。 腾讯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协议主要是针对腾讯作为平台提供内容的知识产权声明,但是仍然会保护依法拥有内容知识产权的用户的利益。 ”但业界人士则认为该条协议用的是排除法, 在逻辑结构上存在着争议。 根据这个声明, 若用户依法拥有发布信息内容的知识产权,版权属于用户;若没有,版权就会归腾讯公司所有。 此后经过协调, 腾讯公司将这一条款改为 “用户在使用本服务中所产生的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用户或相关权利人所有”。

这一争执并不仅仅出现在微信公众平台, 新浪微博用户发布内容的版权问题也一度引发争议。 某杂志因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作家六六的微博内容而被告上法庭, 这一关于微博内容版权归属争议的解决,也形成了“版权归微博原创者所有”的共识。 此外,国外社交媒体也出现过类似的版权争论。 Facebook(脸书)早期也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的条款 ,“即使用户删除账号,Facebook对已注册用户上传的资料仍拥有永久许可授权”。 该条款引起了用户的强烈不满,经过很大的纷争之后Facebook才把该条款删除。

这一类版权问题体现了自媒体平台对版权资源的觊觎之心。 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规,一旦作者发表有独创性且具有价值的内容后,著作权是自动生成的。 之所以还会出现这些争议性条款, 或是出于自我保护,或是商业利益的驱使,或是体制的不健全等,但归根结底,这些公众平台无非是想趁机拥有作品的版权。 这更多地体现了自媒体平台早期野蛮生长阶段对创意市场占有的渴望,随着市场的逐渐规范,寻求平台与用户利益的相对平衡也就成为常态。

(二)微信公众号转载他人作品

作为向微信用户发布信息的平台,微信公众号自身内容缺乏时,就会选择“转载”一些现成的作品。 自媒体传播虽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传播,但其实质仍然是信息网络传播,“转载”这种传播行为依然应该受到现行著作权法的约束。 有学者指出,当下微信公众账号未经授权的转载行为都属于网络侵权,因此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

1.微信公众号抄袭其他自媒体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自媒体形式,常常因抄袭其他自媒体而引起版权争议。 2015年1月10日凌晨, 凤凰新闻客户端的主笔王路声讨微信公众号 “罗辑思维”,发出帖子《罗辑思维,你讲点职业道德好不好? 》,指责“罗辑思维”用了他的两篇文章却没有加上文章来源也没有作者署名。 随后,“罗辑思维”便发出了一封道歉帖,在王路没有具体索赔要求的情况下, 罗胖自己开出了“罚单”。[3]这一版权争执最终没有进入司法程序,而是按照文人的“隔空喊话”得到解决, 但这一争执最后的解决方式已经证明“罗辑思维”显然存在侵权行为。 根据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微信作品中转载传播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他人作品的行为已构成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2.微信公众号之间互相抄袭

自媒体平台运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微信公众号之间的互相抄袭行为也愈演愈烈。 2015年年初,有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年签”,即微信用户回复随机数字,系统将自动推送给你一句心灵鸡汤。 当“新年签” 这个小创意在朋友圈迅速传播时,却因首创究竟属于哪家公众号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议:2015年1月4日,公共订阅号“一味”图文并茂地发表声明,指责另外两家粉丝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假博士”“深夜食堂” 抄袭其2014年“新年签”的创意。 而此纷争竟然源自 “ 假博士 ” 的一个原创声明 , 声称 “ 新年签 ” 是自己2015年的原创,并指责其他微信公众号。[4]“李鬼”的打假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事实上有很多微信号也都在用“新年签”这个创意。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某一平台原创内容的相对匮乏,而网络特有的开放性使得一些商家会选择未经许可的“全盘借鉴”,这也促使在微信公众号领域“1人原创,99人抄袭”的现象成风。

3.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擅自转载

随着自媒体市场影响力的扩大,对优秀内容的需求也使得微信公众号的侵权对象扩大到传统媒体。 2015年2月12日,微信公众号“楚尘文化”向其用户推送了作家莫言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的片段, 其页面并没有注明出处。 公众订阅号“话剧司令部” 也曾在没有标明出处的情况下分两次推送白先勇的 《游园惊梦》。[5]而莫言的经纪人和白先勇先生都表示,并未将作品授权给任何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订阅号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做精品,但随着公众账号关注人数的增多,加之公众号运营者自身能力的限制,内容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 微信自媒体在整合传播第三方优质内容,解决用户获取信息问题的过程中,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版权纠纷问题也愈加显现。

二、自媒体版权问题出现的原因

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出现抄袭等版权问题,表面看是版权意识无法适应新媒体传播的需求,但从深层来看,主要是因为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版权利益失衡。

(一)表面原因:用户版权意识未能适应媒介技术的快速变迁

媒介技术的快速变迁使得转载似乎成了微信公众平台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时,版权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我国互联网用户长期以来形成的信息资源 “免费”的价值观,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彻底改变。 如微信公众号 “果仁小说” 未考虑作品牵扯到的版权问题,时常向其用户推送一些中外现当代名家的作品。 该公众号主编甚至辩解称:“我们不依靠这些国内外大师前辈的作品赚钱, 推送作品只是为了让读者阅读到一些有价值、有营养的东西。 ”[6]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这种做法属于微信平台传播中的侵权行为, 侵害了原创者的合法权益。 此类行为的一再出现及相关责任人自认有理的态度,体现了当下用户版权意识未能适应媒介技术的快速变迁。 由于自媒体环境下抄袭成本低、信息盗版传播具有极大的便捷性,而一个小小的侵权行为将给版权人造成巨大的利益伤害,因此,在自媒体传播过程中,合理转载他人作品必须先加强人们的版权意识,牢固树立“先授权后传播”的观念。

(二)深层原因: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商业逐利行为造成版权利益失衡

新媒介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一个时期内版权利益的失衡,寻求版权各方利益的平衡是媒介发展的必经阶段。 在自媒体传播环境下,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动摇了传统版权各方的利益平衡。

当今自媒体传播中版权利益关系(见图1)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各个权利主体在实现其自身权益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困扰:授权不便、维权成本高以及技术的滥用和限制。 自媒体环境下,各个权利主体的身份都已经开始转变:作者从精英转向全民,传播者从专业走向全民, 使用者既是使用者又是创造者。 同时,创作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现在自媒体流传的经典桥段大多不是一人所作,而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被加工生成的,加之传播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到最后或许都找不到原创者。

良好的版权环境下, 各个权利主体的利益都会得到体现和尊重,更容易获得长远的发展。 如果要建立理想的自媒体传播版权环境,平衡各方利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消除权利主体在实现其权益时所受到的“噪音”干扰,强化“先授权后传播”的意识,最终形成一种理想的自媒体传播版权利益关系(如图2)。[7]作者通过创作对作品享有创造权; 传播者在获得作者授权的条件下,把采取了技术性措施的作品传播到社会; 使用者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或者获得许可这两种途径使用作品。 只有在这样一种合理的模式下,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才能按照约定完成自己的创造、 传播和使用。 作者的创作才能够实现其价值,传播者才能因在社会推广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而拥有邻接权,使用者也才能最大化地使用作品,从而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推动、互相完善的动态版权利益平衡关系。

三、解决自媒体版权问题的路径

自媒体版权的问题可以从制度和市场两个层面去探求解决的方式。

(一)强化法律层面的制度支持

自媒体传播与版权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需要法律层面强有力的支持。 在我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自媒体传播不仅需要法律层面版权制度的支持,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有力的行政支持。 然而,在现有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执行条件下解决微信等自媒体传播版权纠纷问题时,我们仍体会到制度层面的相对滞后、执行层面的相对无力。

制度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出台附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之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其提交与修改的程序相当复杂和严谨。 因此,版权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制度的出台必然在实体和程序方面十分慎重, 在时效上较难及时针对微信公众号传播中的一些新矛盾提供保障,无法与自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

为适应媒体格局的变化,为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2015年4月22日 ,国家版权 局颁布了 《关于规范 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 但国家版权局发布的这九条通知,内容上主要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遵纪守法, 自觉树立版权意识,对自媒体版权实践仅能起到宏观的指导作用,对解决具体版权争议的作用相当有限。

鉴于自媒体作品侵权具有取证难、 侵权主体不易确认及版权归属不易判定等特殊性,现阶段我国的法律条文对微信等自媒体著作权的保护还没有特别细化的规定,显然还不足以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环境。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完善和细化《著作权法》 《侵权责任法》《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府部门执行力,从法律和行政层面共同坚守我国版权保护的底线。

(二)增强市场层面的平台管理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自媒体传播的版权问题,就要平衡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商业逐利行为,维护各方的版权利益。 商人的逐利本能必然会促使微信公众平台热衷于加强版权管理, 探讨如何在自媒体环境下实现版权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进而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和谐的传播环境, 为实现其自身利益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所以,从市场层面来说,平台是重构版权利益平衡的主力。

在商业趋势的催促下,2015年,微信公众平台试图进行严格的版权管理:1月22日面向认证的媒体类型公众号发布公测新上线的原创声明功能, 致力于维护作者权益, 鼓励优质内容产生;2月3日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的公示 》, 做作出处罚规定(见图3),并规定了封号以及其他处罚的细节范围;2月10日新增手机端抄袭举报流程;4月28日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打击抄袭工作的说明》。 微信公众平台一步步的详细规定,把原创声明、公示、手机举报以及其他一些功能汇集成一个系统。 4月29日微信团队称,在《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的公示》 发布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微信公众平台已累计删除侵权作品32000余篇,处罚497个公众账号,其中29个公众账号被收回原创声明功能使用权限,14个不是举报内容的权利人但确认举报他人抄袭的公众账号受到封号处罚。[8]可见平台加强版权管理有助于版权问题的规范化。

三、结语

虽然微信运营商等自媒体平台通过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版权问题仍将存在。 版权领域“维权成本高、惩罚力度低” 的现实也将成为考验一些自媒体平台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一位名叫苏菲的知乎用户举报微信公众号“东京新青年”侵权时就遭遇了这种困难。 《读者》也是被众多微信公众号盯上的“大户”,该杂志相关负责人表示, 微信公众号原原本本复制我们的文章这样的侵权现象实在太多,很难进行一一追究。 此外,账号被关闭也并不能实质性阻挡侵权行为。 现在很多职业营销公司掌控着一些拥有众多粉丝的公众号,通过关联号猛推, 很快就能达到被封公众号的粉丝数量;甚至在账号被封后,侵权者还可以再注册一个。 这些现象都需要市场去不断探索解决版权问题的新方式。

虽然面临诸多版权问题,但总体来看,自媒体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 市场的健康前行也将伴随一个新的版权利益平衡。 寻求版权利益平衡是媒介变迁的必然阶段,需要制度和平台双管齐下, 平台运营商将成为重构版权利益平衡的主力。 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一些积极的动向:给原创的微信平台提供受众打赏功能,用户觉得文章好了可以进行打赏; 技术层面上, 一些微信平台利用技术识别系统剔除重复率高的上传作品等。 对一些自媒体而言,这些努力源自市场动力, 而这种动力也在驱使它们创造重构版权利益平衡的新历史。

摘要:自媒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泛滥的转载侵权等版权纠纷让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自媒体版权问题,既有平台与用户的权属之争,也有平台之间相互抄袭转载而引发的版权纠纷。这些问题出现的表层原因是版权意识无法适应媒介变迁,深层原因则是新媒介环境引发的各主体间的版权利益失衡。而规避版权纠纷,需要从制度设计和平台管理两个路径去探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版权登记常见问题和登记流程汇总 篇5

往往大家看到版权就先想到著作的版权,其实版权包含的事项有很多不单单是音乐创作、摄影艺术、还有著作权以及更多的方面。对于版权中来说对于作者来说当然是自己的著作权如何查询如何保护等等,下面小编就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以下总结,还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那些事你有了解多少

一、版权中心著作权查询著作权归属可以吗

可以。

二、如何查询著作权归属

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方网站可以查询著作权归属。

三、著作权归属的规定有哪些

1、一般规定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2、特殊规定

一、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著作权归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

二、两人共同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合作创作人共同享有;

三、合作创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单独享有著作权;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五、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造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可单独行使著作权;

七、职务作品,除应归法人或者其他人享有的除外,其著作权归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应归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的著作权论文援助杨老师q1760405151是指:“

1、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著作版权登记流程

在著作权中来说版权登记、版权的条例和管理事项都是著作权中重要事项。但是很多人对于著作权往往不重视,为此小编总结了相关著作版权登记流程和版权登记意义事项管理方案,还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著作版权登记流程 版权登记委托流程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或单位申请),或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

2、提供申请版权登记的作品样一式两份及版权登记确认书;

3、签订委托合同,交纳申请注册费用(官费及代理费);在《版权代理委托书》上委托人一栏中盖章,不必填写。

申请版权登记的意义

自然人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著作权登记有如下好处:

1、为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2、有利于作品、软件的许可、转让,有利于作品、软件的传播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版权制度确实遇到了问题 篇6

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新技术面前,现有的版权制度、法律法规是否已不适宜?权利人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国际上的版权保护经验哪些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如何构建一个合理合法的网络视频版权保障体系?一个有效的数字版权服务组织应具备哪些功能?

版权制度确实遇到了问题

吴伟光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从经济模式上讲,网站与内容提供方应该是共同面向消费者,但网站的发展参差不齐,大网站主张正版,小网站买不起(实际上版权方也不愿意授权给小网站),所以它坚持盗版。如果你告我就给你钱,你不告我就坚持盗。我们国家的基本模式是个案处理,告就判不告就继续存在。

为什么国家没有全面监管?因为版权总体上是一个私权,私权是可以放弃的。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只有涉及到公共利益时,国家行政机关才可以行使行政手段去干预,行政力量干预意味着要花纳税人的钱,国家大量干预是没有依据的,除非是被保护的这小部分人代表了公共利益。

历史上的版权制度是一个专家法律,都是作者把书稿给出版商,权利行使方出版商是一个机构,侵权方由于在印刷,有工厂,也是一个机构,作者与出版商双方共同制造稀缺。到了互联网时代,版权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是版权成为了老百姓的法律,权力的行使方、侵权方都变成了个人,网民可以复制传播作品,二是互联网媒体是充裕的,版权人努力在不稀缺的媒体上制造作品的稀缺,这就很难,版权制度今天确实遇到了问题。

但是,版权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法律制度,背后有很多经济利益关联,而且有很多国际上的条约来管理,比如伯尔尼公约、WTO规则。因此尽管现在有很大缺陷,但改变很难,修改法律不是法学家的事情,也不是一国的事情,否则国家会成为被告。

关于赔偿数额和刑罚门槛问题。美国是文化产品输出国,盗版的赔偿数额很高,有惩罚性赔偿金,如果是故意侵权要三倍赔偿,禁止令制度也很强,一旦网站的经营模式违法,整个网站都要被关闭。我们的赔偿数额确实偏低,版权侵权的整体赔偿是补偿原则。当然这里面也有综合考虑,一方面要保护知识产权,一方面还要解决中小企业生存问题。

在这样的困境下如何完善网络视频的版权保护?现在有两派思想,一种是版权特别费制度,网站每年交给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一笔费用,然后作品全部合法化,全部免费使用。或者国家拿出一笔钱给影视剧版权提供方,然后视频网站免费使用。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技术手段来保证不会被盗版。但这两种做法实际上都很难做到,前一种没人交钱,后一种——实际上所有的技术都不安全。

多方位促进网络正版化

孙洁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法律部副主任

解决网络视频侵权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民事诉讼,二是双方协商和解,三是行政投诉。协商和解又分两种,一是在提起诉讼以后在诉讼过程中进行和解,二是权利人直接发维权函或委托律师发律师函,然后双方协商解决。第三种方式行政投诉目前应用比较广泛,虽然权利人不能直接得到经济赔偿,但是行政机关可以通过行政处罚手段(比如关闭非法网站服务器)以停止侵权损害的持续发生,这对权利人也是一种保护。其实权利人真正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不多,因为毕竟诉讼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且最后获得赔偿的金额也较少,有的权利人不太看重几万块钱的赔偿,在意的是停止侵权的措施。

目前我国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包括对网络空间服务提供者、链接服务提供者法律责任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比如2006年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当然对一些最新的领域(比如P2P技术)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是立法层面对解决现有的网络侵权问题已经基本健全,现在关键是在司法和执法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版权与传统版权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一旦作品上网,很多你看不到的人就可能通过复制很快地进行再次传播。考虑到网络自身参与者很多、涉及地域很广的特点,仅靠个人维权很难达到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如果对大面积的侵权行为放任不管,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正常的授权途径。

现在有不少人反映与国外相比,我们的盗版赔偿金额偏少。我们不可能跳出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单独就网络侵权制定赔偿标准。美国的法律体系与我国截然不同,我们计算赔偿的基础原则是弥补权利人的损失,但是因为网络版权无形的特点,很难证明损失的多少,法官只能根据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水平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酌情决定赔偿数额。此外,国外一些严厉的处罚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无论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都涉及到利用国家行政资源的考量。

针对网络视频侵权,国家有一些行政措施,当然这首先要基于权利人的行政投诉。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网络监管的权力比较分散,国家版权局可以从版权角度进行监管,但是如果要关闭违法网站的服务器,就需要当地工信部门和网监部门的配合。而且,版权的行政执法在国家层面是国家版权局,但在地方就可能是文化、广电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构,这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真正关闭非法网站服务器时会有一定的执法困难。

打击盗版只是手段之一,另外也要多方位地促进网络正版化。考虑到网络版权的权利来源比较分散,如果要求使用者一一去找授权不太现实,可以尝试建立权利人和使用者之间沟通和授权的渠道。搭建这样的版权服务公共平台不一定需要政府出面,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或者一些集体管理组织都可以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样也可能降低权利人授权的成本。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新媒体版权代理公司与我们所讲的交易平台还是有一定差别。这些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但也有其积极作用,方便了大家获得授权。

现在不少网站意识到正版是长久发展的经营法宝,一方面加大正版视频的投入,另一方面开始打击盗版,打击盗版需要人力、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作为商业实体要实现市场的主导地位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比如国家版权局经常会举办关于网络版权保护的国际交流和研讨,也在逐步加大执法力度,每年公布的十大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网络侵权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今后也将探索一些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法,帮助权利人维权,包括调查取证、建立授权平台,希望今年年内能有一些积极的进展。

版权制度改革很漫长

张平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国家数字版权研究基地主任

网络视频反映的法律问题与其他数字版权问题是一样的:盗版制止比较难,维权效率比较低,社会管理成本高。其实质反映的还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版权保护体制的冲击,在信息的获取、复制、侵权更容易后,版权的授权模式应当更加符合互联网经济规律和消费习惯。

现有的授权模式是基于在先的一对一谈判和收付费,而快捷、交互、自选的信息获得方式以及作品传播自主控制和免费,“来不及”按照传统授权模式进行谈判,于是我们看到网络盗版的泛滥,维权的困境。能否找到一种让盗版无利可图的模式?比如随着购买正版的代价越来越高,版权人是否可以考虑先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或者免费将作品提供给网站,之后再从网站的广告费中回收版权费。或者网站按照向用户收取月租费、年费、信息卡的模式不再让作品一对一的收费,这样的好处是网民不喜欢的可以不看,月租费薄利多销,盗版也没有那么多赢利空间,这需要解决的是网站的经营规范。

现有的补偿金或者版税的制度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对硬件设备收取补偿金可以解决“大量版权许可”的私人复制问题,对网站经营者收取版税可以解决服务商的版权保护义务。传统的集体管理机构依然可以解决各类“著作权名人”的维权,对于草根作者,有各种新的版权保护理念,比如:免费共享的开放授权,长尾理论中的“注意力经济”。现在的网络写手很多,他们不介意让网民免费观看,也不愿意受集体组织的管理,而通过ISP对版权费用的代收代付也能解决一些问题:网站自己设置一个版权管理部门,权利人在哪个网站发布作品,由哪个网站代为支付版税,政府部门(比如稿酬收转中心)根据网站的经营、流量来统计,如果拒绝支付可由工商或网监来管理。这实际是一个挺复杂的体系,涉及到整个社会体系的变革。

目前说现有法律不适应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说条例过于宽松,对违规行为制止不利,所以应更加加重ISP的责任,比如提高它注意的义务,安全港原则的适用更苛刻一些。另一种观点认为条例适用的主体不全面,对搜索引擎、内容提供商进行了规定,对于淘宝这样的平台商是否能够适用安全港没有规定。其实现在的互联网提供商有多种角色,搜索引擎、空间存储、平台服务、门户网站等,在充当不同角色时对法律的需求不一样,既做原告又做被告的案子有很多。因此,所有的互联网服务商都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怎样能让业界发展比较顺畅,而不是一种阻止的心态。如果明知别人是正版还要恶意破解侵权,是一定要狠狠打击的,如果是由于经营模式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侵权,要考虑相关的改革。

互联网的很多技术(比如P2P技术)是与版权保护相悖的。全世界都在思考改革,大公司应该推动版权法的改革,在国际舞台上一起呼吁。不过版权制度的改革很漫长,要考虑到WTO规则的改变。法律改革不是说具体哪个条例做一些小的增减,而是整个授权模式的改革,比如在相当一部分领域里增加法定许可,从著作权的基本理论上去改。毕竟,版权保护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产业的发展。

国家数字版权交易平台的操作性

周俊武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我们律所去年接到的有关网络版权诉讼的案件有十个左右,网站之间互相状告,尽管是大家版权意识提高的体现,但还是商业性因素大一些,是一种商战。现在一些大的网站版权基本合法化了,但正盗混杂经营很常见。通常国内影视作品基本都有授权,但国外作品的版权由于没有合法的引进渠道,有很多都是违规播出,只不过因为权利人在国外,不知道被侵权,所以针对国外版权的诉讼不多。

有人说互联网一些新技术的出现让现有法律显得有些过时,其实这不是关键问题,《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只要播放视频就要获得权利人的许可,现有的法律完全可以框住目前的侵权行为,法律需要一定的稳定性,只不过现实中每个案子都不一样。前不久土豆网因为涉嫌侵权《魔术奇缘》的著作权,被版权方告上了法庭,后来法院认定土豆网完全具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所规定的五项免责条件,免除了土豆网的赔偿责任。但是土豆网这件事情是个案,不代表今后此类案件都会这样裁定。我们国家不是判例法国家,判例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对于事实的认定每个法官都有不同的理解。

视频分享网站版权问题探析 篇7

所谓视频分享网站就是指那些提供信息内容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供用户上传、在线欣赏或下载视频文件的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You Tu Be网站, 2005年2月, 美国人查德.赫利和史蒂夫.陈创建了这家网站, 其创建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与朋友分享聚会录像的文件传输问题, 该网站创建初期的主要功能就是共享网民们各自录制的家庭录像。然而随着You Tu Be网站点击率的增高尤其是2006年被搜索巨头Google收购后, 该网站的发展理念由“发布”视频向“分享”视频转变, 由共享家庭录像的网站逐步向向主流娱乐提供商转型。如, You Tu Be现在已经与美国华纳等多家唱片公司达成合作关系, 每天为网民免费提供多种音乐电视节目。

You Tu Be网站的运营模式是以“用户产生内容”为特征的开放性视频分享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网友或者网站自己上传视频内容, 上传的内容被存储在网站服务器上, 用户分享该视频时直接点播该视频文件即可。由此, 视频分享网站为了维持正常运营便对服务器和宽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种运营模式为广大网民带了便利的同时也容易使网站陷入版权纠纷,

二、我国视频分享网站版权保护现状

随着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 我国的视频分享网站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在网站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版权问题, 权利人针对视频分享网站的维权行动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6年便出现了新传在线诉土豆网案。但是新传在线诉土豆网案仅仅是拉开了视频分享网站版权纠纷的序幕, 此后又出现了慈文公司诉我乐网案、北京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诉优酷网、酷6网等案件。仅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2008年海淀法院审理视频网站案件114件, 2009年达到了596件, 2010年更是达到了676件。我们看到围绕着视频分享网站的版权纠纷越来越多, 网络版权现状令人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更加需要法律法规发挥应有的规制作用, 肃清网络环境, 保护网络版权。

2001年, 我国《著作权法》首次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引入立法并明确了其概念,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就是信息网络传播权。2006年我国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确定了信息网络传播领域的“避风港规则”。

为了更好地审理网络版侵权纠纷案件, 统一各地审判标准, 更好地指导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审判, 2012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 》, 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由此可见, 网络版权问题已逐步引起了法律界的高度关注。

三、视频分享网站版权侵权问题解决方案

(一) 创新经营模式, 解决版权问题

创新视频网站经营模式首先要注重加强视频分享网站与相关方的合作。 (1) 加强与影视媒体的合作。内容正版化是解决版权问题的根本出路, 影视媒体手中拥有大量版权, 视频分享网站通过与其合作不仅可以获得正版授权解决版权问题, 更是为自身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而影视媒体通过这一合作不仅维护了自己的版权利益, 也通过参与视频广告分成的方式拓展了新的盈利方式, 可谓实现了双赢。 (2) 视频分享网站之间加强合作。视频网站在运营的过程中个体采购版权成本太高, 经常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部分网站之间合作购买版权, 既可以缓解资金压力, 又可以赢得与版权人协商价格时的话语权, 同时网站间的资源共享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客户。总之, 网站之间加强合作有利于版权运作和版权保护。

(二) 正确适用“红旗规则”

“红旗规则”是“避风港规则”的例外适用, “红旗规则”是指如果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事实时显而易见的, 就像是一面红旗一样飘扬, 网络服务商不能装作看不见, 或以不知道侵权的理由来推脱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移除链接, 就算权利人没有发出过通知, 也应该认定这个设链者是知道第三方侵权的。“红旗规则”在实践中经常作为判断“避风港规则”的“应知”或者“明知”的标准, 具体就是通过看视频上是否有网站标识以及该网站是否对上传视频进行了分类和推荐。但实际上这种判断方法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因为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会对该网站上的视频加注标识, 这是网站自动加注的。同时, 网站不可能对所有的视频一一筛选, 有些视频是用户上传时自己选择类别, 然后根据点击率高低侵权视频自动生成了推荐项目。所以, 不能单纯根据网站标识及分类推荐项目判断网站是否侵权, 而要明确一个合理的判断标准。现在各视频网站随着纠纷的增多也逐渐有意识地避免推荐项目中出现侵权视频, 但许多网站还会保留活跃用户的排行榜, 这些用户大多上传的是没有合法版权的视频。所以, “红旗规则”对类似的用户排行版应有所适用以规制广大用户, 避免侵权事件, 清理网络环境。

摘要: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 视频分享网站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网络视频平台在提供信息储存服务丰富网民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视频版权纠纷, 本文通过对视频分享网站的界定, 对视频分享网站版权保护现状的分析, 进一步明晰了视频分享网站的相关内容, 并提出了有关版权侵权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视频分享网站,版权,“红旗规则”

参考文献

[1]聂振华.视频分享网站侵权问题成案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2]王迁.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 2008, 4.

[3]毛钊.国内视频网站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记者, 2007, 9.

[4]左玉茹, 刘敏.拨开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纠纷的迷雾[J].电子知识产权, 2010, 8.

[5]汪峻岭.视频分享网站侵权行为探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探讨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问题 篇8

OA出版模式有两种形式:开放存取期刊 (Open Access Journal, OAJ) 和开放存取仓储 (Open Access Repository, OAR) 。OAJ是指由作者或机构付费, 而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取并无限制合理使用学术论文全文。OAJ作为OA的主要形式充分体现了OA出版的理念, 它与传统期刊最大的不同就是用户可以免费获取各种学术成果, 采用灵活的版权转让/许可模式取代了传统期刊单一的版权整体转让模式。目前国际上已建有多个专门的OAJ网站, 如开放存取期刊列表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生物医学中心 (Bio Med Central, BMC) 、科学公共图书馆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 S) 等。

随着OA运动的开展, OA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很多期刊都努力向OA方向靠拢或转化, 目前OAJ有三种类型:完全OAJ、半OAJ和延时OAJ。完全OAJ (Open Access Journal) 是作者或机构支付发表费用, 论文一经发表用户即可免费获取。半OAJ (Partial Access Journal) 是作者可以选择开放存取发表和传统订购模式, 如果作者选择自己支付发表费用, 则论文一经发表用户即可免费获取;如果作者选择传统模式, 则需要用户通过支付订购费用来获取。延时OAJ (Delayed Open Access Journal) 是期刊出版一段时间后用户才可免费获取, 而出版商可在这段时间内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一、OAJ的版权特点

OAJ在国外已兴起, 而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用户包括科研工作者对OAJ非常陌生, 甚至对其规则存在一些误解, 认为对开放资源的免费获取和利用是不受限制的, 绝对自由的, 不存在知识产权的约束, 以及对许可协议的轻视和无视, 也有认为将研究成果置于公共领域会非常容易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因此, 充分认识OAJ的版权特点对其发展和推广有重要作用。

(一) OAJ同样受版权法约束

版权 (Copyright) 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人格权益以及支配该作品并获得财产权益的总称, 具有垄断性、强制性及排他性, 受法律保护。而OAJ则提倡共享、奉献, 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似乎与传统理念相悖, 但OAJ的出现并不是违背版权法, 它同样是有版权的出版, 只是OAJ更强调在现行版权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竞争和博弈因素, 按照作者或版权拥有者的意愿将作品最大限度地开放存取。

(二) OAJ版权实现途径

传统期刊出版过程中, 作者通过签署版权协议将版权出让给出版商, 作品一经发表, 作者就不再有占有权。而OAJ中, 作者需要让渡部分权利给读者, 根据BOAI定义, 作者至少“有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力, 以及作品被正确的引用和致谢的权力”。让渡即作者将部分权利通过版权转让/许可的模式给予别人。目前让渡的形式有两种:自由选择让渡和强制让渡。自由选择让渡是允许作者自主选择其保留的权力和让渡的权力, 如Springer的“Open Choice”允许作者自主决定其论文是通过互联网让读者自由获取还是通过传统的订购模式来出版。这种形式即“半OAJ”, 它是传统期刊向OAJ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 在OAJ发展进程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强制让渡则是强制作者进行OA授权才能通过开放存取的形式发表, 这种期刊即“完全OAJ”, 如生物医学中心 (Bio Med Central, BMC) 和科学公共图书馆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 S) 。这种授权方式是以契约为基础的。目前常见的协议有创作公用许可协议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CL) 、免费文献许可协议 (GNU协议) 、开放内容和开放出版物许可协议等。其中采用最多的是CCL, CCL为作者提供4种可选择的条款: (1) 署名 (Attribution, 简称BY) , (2) 非商业性使用 (Non Commercial, 简称NC) , (3) 禁止演绎 (Non Derivative Works, 简称ND) , (4) 相同方式共享 (Share Alike, 简称SA) 。由于“禁止演绎”和“相同方式共享”是相对而言, 不能同时选择, 因此派生出六种组合的CCL:署名 (CC BY) 、署名—禁止演绎 (CC BY-ND)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CC BY-SA)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CC BY-NC)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CC BY-NC-SA)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CC BY-NC-ND) 。CCL是以保护和尊重作者的精神权利为前提, 通过作者的授权, 让用户合理正确地使用其作品。

(三) 强调作者的精神权益

传统出版模式下, 出版商一旦获得作者出让的版权, 即有权对论文的使用权限设置限制, 以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而OAJ打破了出版商对论文的使用权限的垄断, 作者将其作品置入公共领域, 用户可以自由、免费的使用学术信息。这样作者放弃了财产权, 也就不能通过论文发表而获得经济回报。但是作者的精神权益是不可让渡的, 即作者保留了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被合理引用的权力, 且BOAI的定义中“对于这种复制和传播的唯一限制, 或者说版权在此领域的唯一作用在于作者有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力, 以及作品被正确的引用和致谢的权力”也强调了这一点。OAJ中作者通过授权的形式让渡了部分甚至全部的财产权, 使得保留的权力得到彰显。因为论文一旦通过开放存取的方式发表, 就意味着论文作为开放资源被公众分享、交流、传播, 扩大了其公共利用程度, 更好地体现了知识的社会价值。作者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和社会公众的认可, 对作者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满足, 是一种荣誉感, 激励作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科学研究。

二、加强OAJ版权保护的建议

(一) 促进OA理念的推广, 提高公众对OAJ合理使用的意识

OA的理念是合作、共享、奉献, 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共享, 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使用。当然这个使用倡导的是正确、合理的使用。OAJ允许用户免费享有使用权限, 可以不受限制地阅读、下载、复制、链接学术信息, 但这些学术信息也同样需要被正确和合理使用, 而不是用来谋求利益的非法使用或不劳而获的拿来主义。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 它凝结了作者的付出和心血, 作者将其开放给公众, 本身是一种无私和奉献的表现, 因此使用者有义务对作者的劳动给予尊重和承认, 最直接的表示就是在使用时注明作者的姓名、文章题目和出处等信息。所以当OA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人们意识到OAJ的模式对促进科学信息的传播、学术信息的交流带来的深远意义的同时, 提高公众对开放资源的合理使用, 有利于OAJ在公共领域的良性发展。

(二) 许可协议的法律化

OAJ得以运行是以版权人的授权协议为前提的, 一定程度上对版权起到了保护作用, 但授权协议只是一纸合同, 相当于君子约定, 一旦出现风险, 如作者提供的作品是否合法,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滥用和侵权行为、不尊重作者的创造劳动等, 没有相应的法律来制约很难实现OAJ的健康有序运行。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学术信息传播的成本降低, OAJ旨在借助互联网推动学术信息的低成本获取和传播, 恢复作品的公共品格, 促进学术交流, 从而实现作者权力和社会公益的真正平衡。但OAJ的健康出版还需要多方面来完善OAJ版权保护机制, 来平衡和保障作者、用户和出版商的权益, 让更多的文献资源实现免费共享。

摘要:开放存取期刊 (OAJ) 打破了传统期刊的价格和使用权限的障碍, 有利于学术交流的开放和自由, 但同时其版权问题也面临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OAJ的概念和版权特点进行阐述, 对完善OAJ版权保护提出建议, 以期促进科技期刊健康有序地实现开放存取。

关键词: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开放存取期刊,版权

参考文献

[1]金品.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模式及其版权特点探析[J].中国版权, 2014 (4) .

[2]黄少玲.对开放存取及其版权保护的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09 (5) .

[3]吴典玉.试论开放存取的版权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9) .

[4]刘杨, 王英.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J].情报探索, 2010 (10) .

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问题研究 篇9

DRM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来对数字化产品、电影、音乐、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为了更好地对数字产品著作权进行保护, 我们就可以对其使用的复制次数以及使用时间进行限制。以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为例, 数字版权管理可以通过如下环节实现。⑴权利人能够通过插件对作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即客户端含有数字版权管理插件。⑵用户仅能通过指定的硬件设备使用作品, 即客户端与许可证之间的设备绑定。⑶系统自动识别、认证用户, 用户只能通过付费, 才可以实现许可证的下载。⑷给作品加一把锁, 对作品进行打包。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数字版权管理的技术是集限制使用设备、使用跟踪、认证许可、在线发行、权限设置等属性为一身的技术性措施, 该技术实现了权利人利益最大化、对数字化产品的著作权进行有效保护, 使权利人能够随时监控信息, 严密地控制信息流动。数字版权管理技术通过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的共同作用, 采用合并控制的模式, 有效控制了作品的使用情况以及接触情况。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主要由许可模块与内容模块两部分核心技术组成。许可模块对用户的权利进行设置。而内容模块则通过数字加密的技术进行有效保护。消费者要想获得或使用数字作品, 必须在接受所有格式合同条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数字版权管理是合同保护和版权保护的有机结合。一方面, 数字版权管理通过跟踪系统和认证许可对消费者使用作品的情况进行监控。另一方面, 数字版权管理又以加密技术的方式来控制使用者对数字内容的使用或接触。权利人通过对其作品动态的跟踪, 不仅有诸如实现对作品权利有效、及时的保护, 例如:权利人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来限制消费者违数字版权管理许可协议条款时的行为。还能够更好掌握作品在市场中的动态, 例如:根据使用作品的人数、次数以及方式等来对作品的市场定价进行调整。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产生的法律问题包括⑴对相关企业的公平竞争权造成侵犯, 由于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特殊性, 只有在特定的设备上才能展示、播放数字内容。而相关企业不能展示、播放受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保护的数字产品。这就对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产生不利影响, 在限制了相关企业公平竞争的同时, 还损害了消费者自由选择权。⑵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造成侵犯, 消费者要想获得授权必须经过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授权许可模式的身份认证。而身份的认证需要消费者的联系方式、地址、姓名等信息, 而这些信息都属于消费者隐私。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不仅能够对个人身份信息进行收集, 还可以收集消费者的常用IP、消费习惯、消费应为等消费信息。所以, 从某种角度上讲,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也造成了侵犯。⑶对个人作品合理使用权造成侵犯,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有不同层次的许可, 所以不能自由使用作品, 数字版权管理仅允许获得授权、接收合同条款的人才能够接触到作品。这样, 个人的使用权被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以许可协议的方式限制了。

2、我国相关立法及其问题的完善

相对于国际发达国家的立法而言, 我国技术措施法律保护制度过于机械与狭窄,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 它忽视了公众合理使用权益, 仅仅侧重于对版权人利益的保护。而且, 我国的技术措施法律保护制度严重缺乏限制对技术措施滥用的条款。因此, 文章对我国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法律限制问题提出了建议:⑴对于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措施的限制规定来说, 禁止权利人采用各种合同来对其进行排除。⑵严禁权利人以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为依据来实施不正当的竞争及垄断, 设置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设施的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 提供出相互兼容性的基本信息。⑶严禁权利人以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为依据来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法律应在立法上限制权利人通过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来对与版权无关的用户信息的收集, 例如:消费喜好、浏览记录等。⑷权利人应有信息披露义务, 使用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权利人应有披露信息义务。要做到对许可协议内容的披露以及对作品基本信息的披露。并且在许可合同方面应标明作者使用技术措施的限制与条件。⑸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具有着电子控制技术属性, 通过数字版权管理, 权利人可以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控制。立法中, 应对电子控制的合法性进行确立, 并作出相应的限制与条件。对电子控制的规定:a许可人不能滥用电子控制权来对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b在被许可人与许可人之间协议的基础上, 来实施电子控制;c维护许可人的合法权利才是电子控制实施的目的。⑹通过立法规定,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应用不能对合理使用造成限制。权利人向知识产权局提供不受技术措施保护的作品时, 或者权利人允许特定数量的私人复制或允许作品使用中对特定作品浏览时, 应该预先给自由使用作品保留空间, 确保作品保护期慢后, 公众能够自由对作品进行使用。

摘要:DRM技术在法律学领域的应用中, 逐渐产生了一些惹人争议的法律问题。例如:存在与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问题、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公众合理使用权益的保护问题等。文章对我国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法律限制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技术措施,数字版权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喜军.论我国数字版权的困境、根源及出路——基于知识产权文化视角的分析[J].编辑之友, 2012 (11) .

网络转载的版权法规制问题研究 篇10

一、网络转载的立法进程

对于网络转载的法律规制在我国几经演变, 分歧主要体现在网络转载的许可方式上, 具体规定体现在法律、司法解释和国务院行政条例和部门规章中。

(一) 《著作权法》中有关网络转载的规定

我国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 作品刊登后, 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 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一条款是对我国传统媒介转载的规定, 确立了传统媒介转载适用法定许可制度, 但由于当时网络在我国并未普及, 《著作权法》未涉及网络转载等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2001年, 《著作权法》第一次修正, 保留了1990年《著作权法》第32条关于传统媒介转载的法定许可制度, 并以第58条规定“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此可见, 2001年《著作权法》仍未采纳关于网络转载法定许可的规定。2010年《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正, 在作品转载问题上并未作修改, 也即转载的法定许可制度只适用于传统媒介, 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二) 司法解释中有关网络转载的规定

2000年,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2000解释》) , 成为我国网络版权保护立法的一个里程碑。根据该解释的第3条规定, 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 除著作权人声明或委托声明不得转载的以外, 网站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并注明出处的, 对其进行转载并不构成侵权。这一司法解释将1990年《著作权法》关于传统媒介中报刊转载的法定许可扩大适用于网络转载。2003年, 最高人民法院修正了《2000解释》 (下称《2003解释》) , 其中第3条仍承认网络转载的法定许可。2006年12月, 最高人民法院再次修改了《2003解释》, 将解释中的第3条规定删除, 至此, 关于网络转载适用法定许可的司法解释被取消。

(三) 国务院行政条例及部门规章中网络转载相关规定

2006年,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开始施行, 该条例在2013年进行了一次修订, 但对网络转载的规定并无变化。该条例第2条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 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也即“先授权, 后传播”, 只有为了发展义务教育和扶贫的需要, 作品的网络转载方可适用类似法定许可制度, 除此之外, 基本上否定了网络转载的法定许可。2015年4月22日, 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 其中第1条规定“互联网媒体转载他人作品, 应当遵守著作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必须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并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作品来源。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对网络转载不适用法定许可首次进行了明确。

综上, 法律中一直以来只规定了传统媒介转载的法定许可制度, 对网络转载没有规定;司法解释曾承认网络转载的法定许可, 后将其删除;国务院的相关条例直接规定了作品的传播必须遵循“先授权、后传播”原则。可见, 目前的法律、司法解释和国务院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网络转载采用了大致相同的态度, 即不承认网络转载的法定许可制度。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版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正在进行。根据修订草案,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有针对互联网版权保护的多处调整, 并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这一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中规定的一些相关内容上升为法律条文。但关于网络转载问题仍有较大争议, 在《著作权法》修法过程的讨论之中, 曾有多家网站呼吁应该将互联网文字作品的法定许可制度写入, 但有相反的观点认为“如果简单地把网络法定许可写进法律, 作者的报酬权得不到保证, 势必造成不良影响。”

二、网络转载的授权模式之争

法律法规对网络转载的规定曾出现分歧。尽管目前法律并未规定网络转载的法定许可制度, 但仍有门户网站呼吁该制度的设立。可见网络转载授权模式之选择还有待探讨。事实上, 网络转载的许可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衡量。对于网络转载的授权模式, 目前主要有法定许可、授权许可和所谓推定许可的授权模式三种观点。

(一) 法定许可的授权模式

一种观点支持网络转载应该采用法定许可制度。即在按照规定向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并且注明姓名、名称和相关出处之后, 网站可以不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同意, 对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转载。持这一观点的人指出了网络转载适用法定许可具有可行性。首先, 采用法定许可有利于促进知识文化传播等公共利益。著作权虽是私权, 却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在著作权保护中, 要考虑著作权人私人利益和促进知识文化传播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即使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稍微提高, 都会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传播和知识产品的扩散”。 (1) 适用过高的知识产权专有权保护标准影响知识产品的传播和利用, 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发展的需要。 (2) 从现实情况考虑, 若采用授权许可的方式会增加信息传播的成本。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其传播的作品数量必将十分可观, 如果任何作品的传播都必须一一取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和授权, 其过程将十分烦琐, 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 并且, 这会大大阻碍那些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文化作品的传播。其次, 采用授权许可的方式并非能很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比如有平面媒体从业人员就曾表示即使网络不支付报酬, 他还是愿意网络转载自己的作品, 因为这会扩大稿件的影响力, 也增加报社的知名度。 (3) 最后, 采用法定许可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网络著作权纠纷、节约司法资源。

(二) 授权许可的授权模式

另一种观点支持网络转载须经授权许可。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取得权利人的许可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基础。网络转载采用授权许可符合目前我国法律的规定。支持这一观点的原因大致如下:首先, 授权许可是尊重著作权人智力成果的表现。著作权人为作品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而转载者只需简单地复制粘贴, 虽法定许可也许付费, 但不经授权这一程序会使得付费也易流于形式。其次, 网络转载须经授权许可与国际法规定相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美国的数字千年版权法等重要的国际公约和各国的版权基本法中, 都没有授予网络信息传播者网络转载的法定许可权。可见, 如果网络转载适用法定许可, 则从根本上与全球著作权保护的发展趋势不符。最后, 符合“先许可、后使用”的著作权法基本原则。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先许可, 后使用’是著作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除了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之外, 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 不论是否付费, 不论是营利性还是公益性, 使用作品必须先取得权利人授权许可。‘先许可, 后使用’这项原则对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是适用的, 没有例外。” (4)

(三) 推定许可的授权模式

有观点指出法定许可模式和完全的授权许可模式都有弊端, 因此应探索开放的网络转载授权模式。采取推定许可的授权模式, 指的是在作者没有明确作出版权声明, 或者采取技术措施的情况下, 对于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 如果支付了报酬, 应当推定允许任何人使用。当然, 在作品使用过程中作者仍然有禁止使用权, 但不具有溯及力, 也就是说不能针对此前使用者的使用行为追究责任。

上述有关网络转载的法定许可和授权许可模式各有利弊, 对于第三种所谓推定许可的授权模式, 其实质也是一种法定许可, 其与传统媒介转载作品的法定许可模式并无太大差异, 不过增加了作品使用过程中作者的禁止权。采用何种授权模式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状况, 目前条件下, 笔者认为我国对网络转载采取法定许可的时机还未成熟。这并非是在一味迎合国际上的规定, 而主要有以下考量:第一, 在目前法律规定授权许可的情形下, 网络转载侵权行为仍十分严重, 这不仅侵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 也成为几乎所有网络侵权案件如侵犯名誉权、隐私权及网络谣言事件的帮凶, 若再放松许可模式恐会扩大这种危害。第二, 授权许可并不会对知识的传播产生太大阻碍。“现在, 网络转载大多是由网络媒体和其他媒体之间相互签署协议, 协议中都会特别强调转载要注明作者和出处, 不少网站都对转载规范相当重视。” (1) 可见大多数规范的网站也习惯了获得授权再转载的模式。第三, 不能因授权许可模式成本较高就无视授权许可模式的其他优势, 而应探索降低成本的方式, 如利用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解决问题。

三、完善网络转载付酬机制

在解决好网络转载许可的授权问题后, 要考虑如何使付酬机制运行顺畅问题。著作权人之所以不愿意他人随意转载自己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在于这种不经许可的转载常易伴随无偿使用, 而著作权人对自己的智力成果是投入了很大成本的, 因此保证付酬机制的实施显得十分重要。支付费用是对著作权人的基本尊重, 除几种合理使用的情形外, 无论是法定许可还是授权许可使用作品, 都应该向著作权人支付费用。

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方法》取代国家版权局于1999年发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对使用文字作品的付酬标准和方法等做了具体规定。其中于第11、12、13条中对报刊转载作品的付酬做了详细规定, 14条第2款规定“在数字或网络环境下使用文字作品,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 使用者可参照本办法规定的付酬标准和付酬方式付酬。”虽有规定, 但付酬机制在实际操作中运行并不顺畅。笔者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作品使用者的付酬通道不顺畅同时缺乏有效监督。其次, 著作权人维权成本常高于维权收益, 著作权人很难为了十元或数十元的稿费去对网络媒体进行诉讼。最后, 使用人违法成本低。

网络转载付酬机制的顺畅运行是将网络转载纳入法制轨道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目前网络转载付费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 可以根据《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方法》确立网络转载作品的付酬标准和付酬方式。另一方面, 要从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方向进行努力。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2条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做出了规定。根据该条规定,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 可以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 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与使用者订立权利许可使用合同、向使用者收费、向权利人转付使用费、进行相关的诉讼等活动。我国目前已经成立了诸如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2008) 等著作权管理组织。这些著作权管理组织应当积极探索科学的作品使用费收取和分配方式, 充分发挥在付酬机制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近年来, 我国网络版权执法监管开展了大量工作, 但是总体上网络版权保护水平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完善网络版权许可付酬相关制度, 形成网络转载依法许可付费使用的机制是规范网络版权保护的努力方向。要达到这一目标, 需要从立法、执法、网站自律和著作权人维权几方面构建一个综合体系。在立法方面, 应尽快完善网络转载授权模式和付酬机制的立法, 加大网络转载侵犯作者权利的惩罚力度, 提高侵权人的违法成本;在执法方面, 版权行政部门应严格执法, 对于多次或恶意侵权者, 应该重点打击。网站要严格自律, 著作权人应有维权意识, “网站自身需要建立内部审查体系, 严格审查, 并与传统媒体、权利人建立合作共赢的良性机制。对被侵权者而言, 需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 维护自身权益。” (2) 此外, 对与之有密切联系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知识共享组织倡导的开放许可模式、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转载合作协议等制度的研究对于推进规范网络转载的进程也有重大意义。

知识产权法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实施正在向新的台阶迈进, 规范网络转载作为网络版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知识产权法治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仍需在平衡各方利益后进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力.网络转载可否适用法定许可?[N].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4-07-18 (10) .

[2]王青林.数字出版物转载、摘编的法律权利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 2010 (4) :55-57.

[3]彭桂兵.网络著作权的问题与挑战[J].中国出版, 2013 (3) :32-36.

[4]温泉.版权问题与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 (2) :144-147.

[5]张洋, 余荣华.网络任性转载:是病, 得治[N].人民日报, 2015-10-16 (4) .

[6]王岩云.数字化浪潮下期刊版权保护路在何方[N].人民政协报, 2012-12-24 (8) .

上一篇:定量系统下一篇: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