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缺陷认定

2024-07-02

内控缺陷认定(精选九篇)

内控缺陷认定 篇1

最近, 媒体接连爆出地方多所公立高校发生贪污舞弊、高校资产非法挪用流失等案件, 给高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等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讲, 终究是公立高校对内控缺陷的关注、识别不够重视和科学明晰, 导致对内控缺陷的认定不够准确, 从而对内控缺陷的原因和形成机制没有较好的把控, 最终导致高校内部未形成高效的内控体系。因此, 本文对地方公立高校 (下文称高校) 内控缺陷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总结, 以此对地方高校内控缺陷进行识别和级别认定, 并据此探索地方高校内控缺陷出现的原因和过程机制。

二、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的特点

地方公立高校属于行政事业单位, 其内控的特点有别于企业, 首先体现在组织结构的特殊上, 具体体现在高校的资产属于公共资产, 其存在的使命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 相对应的组织框架的设计上与企业差距较大, 比如一般不设股东大会等, 地方政府资金支持关系使得高校的组织架构的管理者是政府, 政府一般委托校长对高校进行内部管理, 设立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纪委部门。高校组织结构的特殊性, 决定了内控组织结构的特殊性, 致使高校的内控体系相对薄弱。其次高校内控的特点还体现在风险压力大。因为高校主要是地方政府出资办学, 资金来源渠道较窄, 经营收入较少, 加剧了高校内控的风险。最后高校内控的特点还体现在权利划分的层级, 我国高校实行校党委指示下校长管理体制, 导致其权利的划分较为复杂, 加剧了内控缺陷发生的机率。

三、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的识别和认定

(一)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本质的界定

地方高校内控缺陷本质是在没有基于单位自身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 在内控设计上与内控目标和单位自身发展目标存在偏差, 在内控的实施中, 没有形成以自身目标为导向的规范的执行体系, 最终导致高校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没有发挥内控应有的职能而暴露出不利于高校长久发展的问题。总之, 主要从内控目标的偏离的概率和程度来识别和界定高校的内控缺陷。

(二)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的识别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的识别主要指的是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特点和内控缺陷的表现, 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指引, 如何将缺陷找出来的命题, 目前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的识别主要体现在内控整体环境缺陷和内控风险评估缺陷及其内控执行措施和方法缺陷三大方面。经过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整体环境缺陷的识别

内控环境缺陷主要表现为,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的项目不全面, 内控机构不健全甚至尚未建立, 内控人员配备不齐全, 职能及其部门设置不合理, 导致内控各部门在实施内控的过程中衔接融通性比较薄弱, 甚至存在“隔层”现象, 内控制度松散, 内控意识比较薄弱等。当高校内控部门职能划分不清, 尚未形成部门负责等现象时, 说明该高校存在内控环境缺陷, 此时高校内控单位负责人应该站在单位整体角度, 对不利于内控活动实施的内控环境缺陷的识别提取并且进行梳理优化负责,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对构建整个高校内控体系进行筹划。

2.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风险评估缺陷的识别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风险评估缺陷主要为风险评估的目标设定不明确、不符合高校当前的状况;内控风险识别上不够全面, 甚至有选择性的进行内控风险评估等不良行为;风险分析上未采取适当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这些缺陷导致了内控风险评估的缺陷和内控风险对策选择的不当, 比如当某个高校内控规章制度对内控风险评估环节缺失;相关内控工作人员未进行风险评估就实施内控活动等行为都可以识别为内控风险评估缺陷, 需要及时地关注高校内外部情况的变化, 进行内控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 加之不良后果的影响, 积极的将内控风险评估的缺陷识别并且加以处理。

3.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执行措施和方法缺陷的识别

当前不少地方公立高校的内控措施出现缺陷, 主要是高校业务层面具体操作中出现问题。比如一些高校的财务岗位涉及职位分离的, 没有执行不相容职位分离制度, 导致高校经济问题频出;一些高校的校长权力过大, 中层权责不匹配等现象显然是内部授权审批出现问题;不少高校的日常活动管理混乱, 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归口管理不一致;不少高校经常出现预算编制、审核、实施、调整到预算总结各个环节的问题, 资金浪费严重, 成本支出过高等主要是因为预算管理不严格;会计核算程序不规范,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等是因为会计控制方面存在问题;信息不透明不公开, 信息不对称性严重, 也是舞弊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总之, 当高校在日常运转中出现问题时, 一般是内控执行措施存在缺陷, 主要着眼于高校内控制度的完善、监督的加强以及内控流程的优化两个主要方面。

(三)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的认定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的认定主要是指基于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的识别, 基于内控缺陷对高校整体运转情况影响的程度, 将内控缺陷进行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三个等级的划分, 对完善高校内控起到很好的警示和参考效果。

1.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重大缺陷的认定

内控重大缺陷主要是指地方公立高校内控单个或者联合多个内控缺陷已经对高校的发展和内控的有效性造成了严重和实质性的负向影响, 重大缺陷导致高校内控体系需要重塑。高校重大内控缺陷通常表现和认定参考主要有:没有依据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建立内控体系;高校内部的运转活动缺乏有效的规范控制措施;高校内控存在较大的风险, 如不及时消除, 将严重影响内控措施的实施;单位内部存在严重的舞弊、资产非法挪用流失、会计报表重大虚假遗漏等, 都是内控重大缺陷的认定, 关系高校的根本发展, 需重点关注和及时处理。

2.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重要缺陷的认定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重要缺陷主要是指内控单个或者联合多个内控缺陷已经对高校的发展和内控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影响程度次于重大缺陷, 内控体系需要完善和优化。高校内控重要缺陷认定主要参照有:内控环境不够优化, 比如岗位职能过于细化, 权责落实情况一般;对部分内控风险未识别;内控执行不规范, 执行方法相互断层现象不严重。重要缺陷需要单位负责人及时修订, 谨防扩展成最大缺陷。

3.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一般缺陷的认定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一般缺陷主要是指除了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以外的其他内控缺陷。对高校内控一般缺陷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几点是:内控环境较好, 风险评估过程恰当;内控能及时的防范绝大多数风险;内控执行措施有细微的瑕疵。一般缺陷只需内控各个岗位相关人员调整即可。

四、我国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机制

基于对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的识别和缺陷级别的划分和认定的研究, 深刻剖析其内控的特点和内控缺陷的本质, 高校内控缺陷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的意识薄弱, 评估和识别内控风险的能力较弱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位内控意识不强引起的, 将其内控的重视边缘化和形式化, 导致不少高校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内控环境, 并且疏于对内控活动的管理, 尤其是在内控风险的评估和识别上尤为松散不严谨。长此以往将导致不少高校发生重大的内控缺陷和重要的内控缺陷, 严重影响高校的发展和声誉, 不利于高校的长久发展。

(二) 地方公立高校内控制度不完善, 内控措施执行不规范

当前我国部分地方公立高校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内控制度体系不健全, 内控制度条款规定不全面、不清晰, 内控制度不够细化, 综合概况和泛化性特征较明显, 指导性不强, 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控组织结构和执行体系的松散不严谨, 导致内控方法和措施的执行缺少良好的指引。内控执行的措施不严谨初期会导致一般或者重要缺陷的发生, 但如果不及时纠正, 其在不断地发展传承过程中就会导致内控重大缺陷的出现。因此, 完善内控制度, 强化内控措施执行的规范两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将是防范内控缺陷的有力保障。

五、总结

对高校内控进行识别和认定对于完善高校内控措施, 提升高校内控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梳理高校内控的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 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识别和认定, 以及进一步剖析高校内控缺陷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机制, 以期对高校内控缺陷有更深的研究, 指导和促进高校内控建设的发展, 进而提高高校的发展水平。

摘要:高校内控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健康发展的主要支撑, 对地方公立高校的内控进行研究总结是提升高校整体管理的推动器, 因此着力全面关注新经济常态下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的发展是完善高校整体管理体系的一个着眼点。为此本文简要总结当前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 研究当前地方公立高校内控缺陷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识别和认定, 以及进一步剖析高校内控缺陷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机制。

大案频发暴露银行业内控十大缺陷 篇2

张吉光

大案频发暴露银行业内控十大缺陷 上海银行发展研究部 张吉光

鸡年伊始,当人们还沉浸于辞旧迎新传统节日的浓厚喜庆氛围之时,上市公司东北高速的一纸公告掀开了中国银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巨额诈骗案(以下简称高山案)的黑洞,并旋即在中国金融界引起轩然大波。其涉案金额之巨、谋划之周密不但令平民大众为之惊愕,也让金融业界为之震动,乃至于中国银监会罕见地公开对此案做出评价。在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和银行业监管新格局的起步阶段,高山案决不会像此前发生的众多金融大案一般很快被人们遗忘,并归于平静;其注定会引起上至高层领导、专家学者,下至平民大众、从业人员的更为持久和强烈的关注,注定会对中国银行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产生巨大影响;对现有银行监管体系和思路形成巨大挑战,并加速其转型;从而在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中留下可圈可点之处。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启动和中国银监会的成立,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频频发生的金融大案明白的告诉我们,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仍不容乐观。从余振东到王雪冰,再到刘金宝、丁燕生,一个个金融高官纷纷落马;从中行开平支行案件到工行河南票据诈骗案,再到高山案,一起起令人震惊的诈骗大案频频发生;从2003年审计署查出工商银行各类涉嫌违法犯罪案件30起,涉案金额69亿元,进而工商银行处理相关责任人368名,到2004年中国银监会查出并处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违规机构157家、违规人员1841名;种种迹象显示,国内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并成为各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挥之不去的痛。而高山案则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内控意识薄弱,内控优先理念缺乏。

用什么样的内控意识指导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和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控的有效性。内控意识薄弱导致的必定是内控体系的脆弱和低效,甚至于无效。概括来讲,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就在于内控优先。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时,小到日常业务办理,大到新产品开发、新机构设立,都必须事先考虑到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既是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特性使然,亦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现状却是内控意识的薄弱和内控优先理念的缺乏。这集中体现在,很多银行过分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而忽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于重视营销,而轻视内控;重放贷,轻管理;打擦边球,钻制度的空子等等。这虽然会使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取得快速发展,但往往会因内控跟不上而潜藏巨大风险隐患,甚至于发生大案、要案。分析这两年发生的金融大案,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值得深思,即那些落马的官员大多是以前的业务能手或营销能手,甚至于精英人才;而那些出事的分支行则多为前几年发展较快、业绩突出的分支机构。比如高山案中的中行河松街支行和支行行长高山,中行开平支行案中的开平支行和余振东、许超凡以及山西太原7.28金融诈骗案中的杜建国。这充分表明内控意识和内控优先理念是商业银行实现风险控制前提下稳健发展的关键,是商业银行构建有效内控体系的前提。而近两年来国内银行业之所以频频发生金融大案,某种程度上讲,其根源就在于内控意识的薄弱。

二、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逆向激励问题严重。

合理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确保商业银行的每一位员工、每一家分支机构在充分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商业银行在内控体系有效运行进而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最佳发展。而不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往往会产生逆向激励和道德风险问题。从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和现实案例来看,一个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一般会把内控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这会促使商业银行的各分支机构在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国内很多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严重不合理之处。首先,商业银行在对分支机构进行考核时,仍以业务发展为主,考核指标仍为传统的规模指标和速度指标,基本上不考虑内控建设及运行情况。其次,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设立了数额不等的营销奖励基金,对那些营销做得较好(主要是拉存款)的分支机构进行奖励;而很少有商业银行会专门对那些风险管理做得较好的分支机构进行奖励。在这种激励约束机制下,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必然是大力拓展营销,加大吸存力度,将内控建设让位于业务发展,从而造成内控水平难以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留下风险隐患。以山西太原7.28金融诈骗大案为例,那些涉案商业银行的下属分理处主任之所以会卷入诈骗漩涡并不能自拔,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上级机构对其实施的以存款指标为主的考核。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各分理处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拉存款,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收入,还关系到他们的升迁。在日益激烈的“吸存大战”中,取胜的途径只有两条,要么是以业务拓展费给客户返点;要么是寻找资金贩子帮忙。在不合理机制的逆向激励下,很多分理处主任都选择了后者,从而为日后的违法违规埋下伏笔。可以说,如果这种以“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为主要思想的激励约束机制得不到根本改变,类似案件必定还会上演。

三、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近几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指导下,各商业银行都加强了自身的内控建设,基本建立了渗透到银行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经常出现问题的重要空白凭证和印章管理为例,各商业银行大多都按照要求出台了以“实行专人、专库管理,印、押、证三分离,印章管理人员不能监管重要凭证和密押,定期查库、查账,保证账账、账据、账款、账实、账表和内外账相等”为主要内容的内控制度。从理论上讲应该可以起到防范金融诈骗和挪用客户资金案件的发生。而事实却是此类案件仍屡有发生,且成为令各家商业银行非常头痛的顽症。究其原因就在于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并未认真落实这些内控制度,在执行上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纵观近几年国内发生的金融诈骗大案,其诈骗手法不外乎以下几种:利用金融工具诈骗、关联企业相互担保骗取银行贷款、伪造企业公章骗取银行贷款、银行职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资金。如果银行相关岗位的操作人员均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来执行,这类诈骗大都可以避免。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情关系、上级干预、利益诱惑、思想上麻痹大意等,相关操作人员往往在执行内控制度上打折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双人会同的,一个人独立操作;该实行岗位分离的,一人兼任;该实行专人管理的,没有落实专门人员;该定期更换的,长期保持不变;等等诸如此类,从而为案犯作案提供便利。比如这两年经常发生的通过假对帐单迷惑客户并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各家商业银行均规定了信贷员不能经办对帐单递送工作,可在现实操作中,这一措施往往流于形式,从而为那些心态不正的信贷员作案提供条件。再比如2003年发生的河南工商银行票据诈骗案。在这一案件中,案犯得手的关键就在于票据审核环节出了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票据贴现至少要审核以下内容:转出行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核实办理该业务的人员身份;检查授权书;转出行票据原件;正规增值税发票和供销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令人吃惊的是,向来以票据业务著称的工商银行华信支行的相关人员居然没有发现问题。原因就在于上述内控制度早已被他们束之高阁,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在现实中,制定制度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有制度≠制度得到执行,制度制定与执行被人为地割裂成毫无关系的两张皮。这正是很多案件发生的原因所在。

四、内控措施不完善,有效措施缺乏。

切实可行且有效的内控措施是商业银行实现既定内控目标的关键。因此,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还是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均对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内控措施作出规定。纵观这些内控措施,有两条最为核心的原则和内容贯穿其中,即“职责分离,岗位制约”、“关键岗位的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这两条可谓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最有效的内控措施。“职责分离,岗位制约”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明确划分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不同职责由不同人员承担,并在上述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从而避免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在商业银行业务开展中,“职责分离,岗位制约”最好的体现就是审贷分离和贷管分离。“关键岗位的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人员轮换,使后来者可以轻易发现前一任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这一岗位上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无形监督约束机制,督促在岗人员合规操作。反观国内商业银行,在这两项核心措施上,要么是没有得到落实,形同虚设(如放贷与贷后检查的分离);要么是措施缺乏(大多数商业银行未能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从而失去了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约束机制,为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提供空间。以2002年中信实业银行3亿票据诈骗案为例,该案中银行工作人员陈某之所以可以多次开出汇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银行没有实行专门的贷后检查,陈某兼任信贷员和贷后检查员所致。再比如2004年中国银行开平支行40亿资金盗窃案,由于银行没有实行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除去请假和休息时间之外,三年内支行行长几乎天天呆在同一岗位上,其所做的一切往往很难为外人所知。这正是造成三任行长持续长达九年作案而不被人所知的根源。试想,如果银行实行强制休假制度,由其他人顶替期间的职位空缺,恐怕这一案件早就被发现,甚至于这一案件根本就不会发生。一言以蔽之,核心有效措施的缺乏令商业银行看似固若金汤的内控体系漏洞百出,以至于成为徒有虚名的纸老虎。

五、关键岗位及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缺乏。

关键人员作案给银行造成的损失要远远超过一般操作人员。因为关键人员往往拥有一定的人、财、物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重要凭证和印章,也就有更多作案的机会。鉴于此,国外商业银行大都建立了针对关键人员的更为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比如前面提到的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再比如专门的内部稽核(或审计)部门。而从国内商业银行的情况来看,针对关键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明显缺乏。一方面,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尚未推行,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内部稽核监督(审计)存在重大缺陷,即重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稽核,忽视对高层管理人员(指具有一定权力的管理人员)的审计。这使得银行内部稽核部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基层操作人员身上,而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稽核,无论是在频率,还是范围上都远不能形成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威慑。这正是最近发生的金融案件呈现出犯案人员职务趋高特征的原因所在。可以说,关键人员作案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防不胜防的冷枪暗箭。2002年发生的中信实业银行票据诈骗大案之所以得逞与支行信贷科科长的直接参与不无关系;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信用社8.8亿元帐外帐更是该信用社主任胡某一手造成;而迅达信用社的破产则是该信用社董事长总经理林芊挪用、侵占信用社资金所致。震动业界内外的中行开平支行案件之所以长期不为人所知,正是支行行长亲自作案的结果。在该案中,支行行长的权力范围包括财务管理、核算管理、授权管理、人事管理及行政管理,却没有相应的监督约束,使其几乎无所不能。于是,支行行长凭借手中大权,控制银行的内部资金,并掌控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清算过程,利用联行系统漏洞侵占银行资金。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论银行的规章制度有多齐全,系统有多完善,只要对关键人员的监督约束不力,案件的发生就难以避免。

六、内部控制的电子化水平较低。

从某种程度上讲,借助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机控”要比传统的“人控”更有效率。因为完善的操作系统和信息系统可以使某项业务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置于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监督之下,从而对操作人员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而在传统的“人控”方式中,由于人员易受到主观上思想、情绪、业务技能等因素及客观上金钱诱惑、权力压制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内控效果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这已被国内外的现实案例所证实。国外银行大多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操作系统和信息系统。而国内商业银行则与此相去甚远,内部控制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控”阶段,尤其是内部稽核仍以手工对帐、现场检查为主,电子化稽核水平较低。在此情况下,只要发生内外勾结或内部人串谋的情况,案犯一般都会得手。有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100个银行诈骗案件中,60%属于内外牵连型诈骗案件,其中内外勾结诈骗造成的损失最大,占损失总额的79.6%;而这种内外勾结型诈骗的得逞率高达91.7%。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缺乏完善的操作系统和信息系统,特别是缺乏电子化稽核制约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出台的规章制度和控制措施都会因内部人员的参与作案而流于形式。以中国银行北京某储蓄所员工集体挪用公款炒汇案为例,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银行出台了相应的控制制度,比如所长、储蓄员、复核员之间的职责分离、岗位制约及监督;但由于所有员工合伙作案,这些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案件发生也就在所难免。解决这类内部人作案(或参与作案)的情况,加强系统建设是唯一有效途径。提升内控的电子化水平显然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七、信息交流渠道缺乏,沟通不畅。

信息交流与反馈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五要素之一。这一要素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并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程序,明确对财务、管理、业务、重大案件和市场信息等相关信息识别、收集、处理、交流、沟通、反馈、披露的渠道和方式。其目的有三:一是,是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并识别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二是,使所有岗位、人员充分了解相关信息,遵守有关责任及制度;三是,险情、事故、案件发生后,有关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报告和沟通,一方面确保内控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引起行内警示,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下行传达、平行沟通、上行汇报三条畅通的信息渠道。下行传达渠道可以使下级分支机构充分了解上级机构和总行的战略方向和决策意图,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平行沟通渠道主要是解决信息在不同岗位之间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共享,如黑名单、客户的不良信息及重大案件,以引起警惕。上行汇报渠道是指下级分支机构要及时将发现的风险点、内控薄弱环节及发生的案情汇报至管理层,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使内控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对照上述三条信息渠道,国内商业银行的情况不容乐观。首先,制度及决策的下行不畅,贯彻落实不力。这主要是因为上下级分支机构沟通不足,下级机构不能充分理解上级的意图;上级机构在出台相应制度及措施时,没有与下级基层机构充分交流,导致操作性不强。其次,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度极低。大多数商业银行未能做到行内经营管理信息的实时共享。这正是同类案件在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中反复发生的原因所在。再次,大多数银行未能真正落实和执行重大案件汇报制度。很多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在发生案件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上报,而是掩盖。从而贻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并使管理层无法识别现有内控体系的漏洞,并对其进行及时纠正。思想上的轻视是造成国内商业银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环节较为薄弱的深层原因。

八、内控责任制缺失,责任追究不当。

内控责任制是确保各项内控制度落到实处、保障内控体系得到持续改进的有效方式。那些内控做得比较好的银行大多建立了完善的内控责任制。内控责任制应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应当对内控的有效性负责,并对内控失效造成的重大损失承担责任;二是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检查发现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不力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应当及时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风险和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四是高级管理层应当对违反内控的人员,依据法律规定、内部管理制度追究责任和予以处分,并承担处理不力的责任。在内控责任制的约束下,各相关责任人必定会努力确保各项内控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内控措施发挥效力;进而实现内控体系的持续改进。但目前国内的情况却是内控责任制的缺失。在此情况下,由于不承担责任,相关部门和人员也就失去了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维护内控有效性的动力和压力。内控制度出台后得不到落实,内控措施得不到执行,内控体系也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空中楼阁。特别是目前各商业银行对内控失控的责任追究不当,一般只处罚案件的当事人,并不追究有关内控负责人及部门的责任。这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因为内控责任制的缺失使得内控体系的漏洞得不到及时纠正,从而为相同案件的再次发生提供可能。如果对照上面内控责任制的相关内容,最近发生的高山案,除当事人外,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乃至于高级管理层都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我们却看不到这一迹象。为什么近年来国内一些商业银行会屡屡发生手段相同乃至于完全一样的案件?内控责任制缺失,责任追究不力罪当其首。

九、内部稽核力量薄弱、水平不高,与业务发展速度不匹配。

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可概括为决策、建设与管理、执行与操作、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五个环节。其中,监督评价环节负责组织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发现并督促管理层纠正内部控制隐患和缺陷。现实中,这一环节的职责一般是由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部门(也有的银行称为内部审计部门或合规部门)来完成的。为确保监督评价的充分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对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独立性要求内部稽核部门可以不受干扰地独立开展审计稽核,并有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路线,甚至于不经过高级管理层。该部门负责人的聘任和解聘必须经过董事会或监事会同意,以确保其工作不受来自高级管理层的行政干扰。权威性则指内部稽核部门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上享有绝对的权威,对于其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在指定期限内予以整改,绝不能推诿扯皮。而专业性对内部稽核部门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要求,这些人员必须具有从业资格,熟悉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因为国际上通行的内控手法是以电脑实时监控、定量分析为主的。此外,为确保内部稽核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商业银行还需要为其配备充足的人(国际上内部稽核人员一般占总员工数的5%)、财、物等资源。与之对照,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显得相当薄弱。首先,有些银行尚未设立独立的内部稽核部门;其次,内部稽核部门隶属高级管理层,受行政体制干扰较多,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对总行层面进行稽核时,难度相当大;再次,受制于架构设置的缺陷,内部稽核的权威性不强,很多部门和分支机构对其提出的整改要求重视性不高,影响内控改进的效率;第四,大多数银行内部稽核人员配备不足,与5%的比例相去甚远,影响内部稽核的频率和范围;最后,内部稽核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有很多人甚至没有内部审计资格,对相关业务不熟,特别是计算机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内部稽核发展的电子化趋势。上述因素严重制约了银行内部稽核的水平,以至于很多大案和内控漏洞不能及时发现。2004年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支行姚康达事件、佛山冯明昌骗贷案,最早并非由该行而是审计署发现,就是很好的说明。

十、持续改进机制缺失,内控水平得不到持续提高。

所谓持续改进机制就是商业银行利用内部控制政策、内部控制目标、评价结果、绩效检测和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等,及时发现并纠正内控漏洞与缺陷,实现内控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提高。持续改进机制是一个由内控监督与评价、信息交流与反馈、内控完善与纠正、管理评审等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体系。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持续改进机制的失灵。如前所述,国内商业银行在内控监督与评价、信息交流与反馈等环节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而造成内控持续改进机制的缺失,内控的有效性长期得不到提高。判断一家银行内控体系的持续改进机制是否健全有效,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就是查看同一类型案件发生的次数。如果某类案件发生后,商业银行采取了相应纠正措施,自此之后此类案件几乎不再发生,说明该银行的内控持续改进机制是健全有效的。反之,如果某类案件发生之后,银行虽采取了纠正措施,但这类案件还是屡屡发生,则意味着银行的内控持续改进机制是不健全、低效或无效的。按照这一标准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的内控持续改进机制普遍不健全且低效或无效。最充分的证据就是近几年来发生的银行大案,大多是内外勾结型或支行行长(分理处主任)内部人作案。往往是并不高明的手法屡屡得逞,频频发生。当然,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健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中金公司品牌硬伤:内控制度缺陷 篇3

曾几何时,中金公司是中国证券业内“实力”、“声望”和“品牌”的代名词,也是证券从业人员梦寐以求的发展平台,但随着近年中金公司业务经营的日益凋敝,各种乱象也随之而生。

2月22日证监会披露的内幕交易案件中,作为“规范化券商”代表的中金公司也赫然在列,其内控制度缺陷开始被业界关注。事实上,这一内幕交易事件尽管更多的被描述为中金公司投行副总邹炎的个人行为,但公司内控制度的缺陷已经给中金的品牌造成了硬伤。

高管涉案凸显内控缺陷

作为粤高速内幕交易事件的主角,中金公司投行副总邹炎的年薪超过百万。据悉,邹炎在中金公司的具体岗位是投资银行部大客户组人员调配人——中金公司为100多个大客户服务的项目人员,每段时间都要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计划填一张表格交至邹炎处,由邹炎统一调配安排他们的工作。

2011年1月21日至日,邹炎负责安排粤高速重组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并通过与项目组负责人沟通以及与投行部运营管理工作人员的邮件往来,知悉了粤高速的重组事项,并告知其妻子以共有资金买入粤高速股票。

此后,邹炎的妻子通过亲戚账户买入粤高速股票77万股,动用资金340余万元。2011年2月22日至3月4日,该账户累计卖出成交粤高速股票41万股,3月14日停牌前持有粤高速股票36万股,6月13日复牌时卖出部分粤高速股票,账面浮盈14万余元。

事实上,邹炎的职位决定了其作为投行部门的后台管理人员并不直接参与重组事项,但却可以获得大量的“擦边”信息。证监会相关报告也特别指出,该案的特点是投资银行部门后台管理人员涉嫌内幕交易,属于新型投行人员违法违规。

对内幕交易深有研究

本刊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邹炎对内幕交易以及市场操纵并非没有了解,而是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邹炎曾于2005年与人合作过一篇题为《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的事件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上。这篇论文非常详细地论述了内幕交易跟市场操纵的法律问题,并对内幕交易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资料显示,邹炎在200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即至中金公司工作,这显示邹炎在撰写上述文章和对内幕交易进行研究时,已在中金公司投行部门上班。

至内幕交易案发,邹炎亦从更深层次的概念理解、司法解释等角度来为自己申辩,一度表示自己对“内幕知情人”这个概念理解有偏差——因为在交易粤高速时,相关司法解释还没有出来,进而一直错误地以为内幕知情是要清楚地知道具体方案,或者至少要知道停牌时间,因此“当时误以为这不算内幕知情。”

有分析人士指,邹炎内幕交易案凸显了其职业操守存在问题,在对内幕交易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对相关擦边信息抱有侥幸心理。同时,中金公司内控制度的缺陷也相当明显,

此外,在2013年1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也通报了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杨丙卿,因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证券交易被提起公诉一案。

关于中小企业内控缺陷分析 篇4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一)管理者没有树立实施内部控制的管理意识

中小企业大多是私人经营形式的民营企业,管理的模式比较单一,而且管理层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都是管理者一人掌握,管理者的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在中小企业内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系统正规的管理理论教育,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也有限,没有系统的管理思路,管理观念保守落后,尚未关注到内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只看到企业眼前的利益,看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此外,中小企业的员工数量不多,岗位职责不明确,分工不清楚,这些都是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观念导致的结果。中小企业只注重开发市场,推出新产品,获得既得的利益,而忽略内部控制的建设。在中小企业中,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由于管理者对内控的忽视,导致整个企业自上而下都没有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最终导致中小企业如一盘散沙,很难持久的发展下去。

(二)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管机制

在我国,中小企业只关注和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活动,很少关注和经济利益间接相关的活动,所以,很少有企业建立完善的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导致中小企业内控监管机制不完善的原因无非有两种,一是有的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二是虽然内控监控制度在一些中小企业建立起来了,但是制度的建立不意味着执行有力,内控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没有充分发挥监控机制的作用。即使有的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而在实施的时候往往只关注财务方面的监督,忽视了对其他部门工作的监督,导致中小企业的内控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监督的结果也难以让人信服。监督体系的缺失导致中小企业监管不力,内控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三)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当前市场经济如雨后春笋之势发展,各个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此激烈,相比较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人才和市场都处劣势,缺乏核心竞争优势,而且中小企业产业链比较短,产品结构单一,在面临不确定的市场经济波动时,中小企业容易遭遇破产的风险。内控工作没有引起管理者的重视,由于自身知识结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管理信息不透明,经营管理不当,管理者很难预测到潜在的风险,当企业遇到危机时,管理者容易盲目地采取错误的决策,使企业面临更尴尬的境地。企业没有事先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没有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盲目的追求规模扩大只能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使企业停滞不前,最后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加强内控建设的策略

(一)管理者应该树立内控的管理思想意识

中小企业如果想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首先管理者需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保守的管理理念,意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只有管理者意识到内控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树立内控观念,才能促进在企业内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知识结构水平和管理能力,构建内控制度系统的理论体系,才能着手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中小企业应该尽快改变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一人手中的局面,做到两权分离,建立自上而下的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者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内形成浓厚的企业氛围。管理者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以身作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树立领导的威信,才能更好的管理员工,增强员工的向心力。

(二)建立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

加强中小企业内控机制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

第一,改变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一体化的局面,真正做到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公司的经理层要发挥好管理的职能,对企业所有的经营业务全权负责,企业的董事在制定重大决策时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同时要设立监事会,监督管理者和董事会的权力,提升内控的效率。

第二,中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流程,而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对企业财务的控制,所以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是实施内控的首要前提。中小企业要严格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结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制定企业内部的财务准则,完善财务决策、财务执行、财务监督的流程,明确岗位职责,防范财务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

第三,企业要规范授权审批制度,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各岗位的财务人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财务流程的实施上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

第四,建立企业财务预算制度,精确的财务预算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财务预算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现状制定,做到财务预算既不超出实际支出,又可以满足实际支出。

(三)加强中小企业的内控监督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以后,要调动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职责,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控制工作,才能推动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小企业建立内控监督制度,内部审计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若想提高内控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审计的独立性。审计部门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设立,赋予审计人员监督的权利,直接领导是企业的董事会。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工作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审计人员要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业务,掌握审计工作的流程,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的薄弱环节。企业的审计工作不局限于事后审计,还应对一些资金数额较大、风险较大的业务进行事前审计,也可以对正在执行的业务进行事中审计。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把私自挪用企业资金、贪污腐败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自我评定,这是中小企业开展内控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小企业只有经常对自身进行评估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为了自我评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要成立负责相关工作的评定小组,定期对企业某一阶段的内控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内控制度的纰漏,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改进内控工作的流程。

(四)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若想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基本保障。中小企业相比较大型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金不充裕,周转速度和融资能力都比较弱,抗风险能力不足,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市场经济,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便准确反映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通过强化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防范系统,预警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政风险。企业可通过应用风险评定结果,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同时要落实财务风险责任制度,一旦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相关的财务人员要承担全部责任,采取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警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的保障,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

中小企业要正视自身内部控制的不足和缺陷,分析导致内控缺陷出现的原因,制定促进内部控制的策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发挥内部控制的功能。中小企业只有加强内部控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摘要:中小企业如果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财务运营的效率,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四条加强中小企业内控管理的措施,旨在弥补中小企业内控存在的缺陷,提高中小企业内控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内控缺陷

参考文献

[1]房忠刚.中小企业内控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5,32:130-131.

[2]曹建英.解析常见中小企业内控的改进方式[J].现代商业,2014,02:112.

关于中小企业内控缺陷的探讨 篇5

中小企业对于激活我国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小企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和平稳衔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的波动性大小,极有必要加强和指引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如下。

(一)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强化企业管理、优化企业流程、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平台。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以及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时代,中小企业受其自身实力的局限,又面临国内外大企业的强势介入和竞争,中小企业要想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内部控制,这样才能让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面对竞争时处于优势地位。

(二)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中小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是营利的组织,中小企业在强化自身内部控制以后,成本的降低和经营运作过程的规范优化,这无疑对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三)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中小企业要想持续获利,其基本会计假设是中小企业能持续经营。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企业发展有很明显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态势,企业组织结构和框架变化日益迅速,一旦转型失败,企业有可能会破产,这对企业管理的规范严谨有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越发重要;此外,资金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资金流的状况关系企业的生存,假如企业的内部控制出现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力等问题,极可能会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重组。总之,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基于对中小企业内控认识不足导致的内控缺陷

(一)对内控认识不足,导致内控意识薄弱,认识不到内控的重要性

由于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认识的边缘化,加之内控理论储备和运用的欠妥,弱化了中小企业员工内控意识。不少中小企业员工认为企业内控就是利用自身经营经验等对经营过程和成果进行控制而已;还有的员工认为内控只是对资金和成本的控制,由于存在片面性,认识不到内控是中小企业全面提高自身管理和经营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经营的长期的战略目标,受短期营利思想的左右严重,对内控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全面公正的对待。

(二)对内控认识不足,导致内控理论的储备和运用不足,内控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对内控理论的储备和运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内控理论知识的匮乏,理不清内控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侧重面,在各个要素环节的衔接上也不够融洽,理论要素的传承出现断层,在内控的运用上对其内部环境类、活动类、手段类指引分不清楚,导致组织架构的设计上问题频出,与发展战略脱节现象严重,最终导致内控与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三方面的分离,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仅仅按照内控理论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实施内部控制建设,过度依赖书本知识,不太关注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变通和调整,僵硬的执行导致中小企业内控的失衡。制度的构建是以一定的理论和经验为前提的,由于对内控认识不足,理论知识的储备和运用的匮乏最终导致内控制度的不完备。

(三)对内控认识不足,导致对内控各个流程的运转机制存在片面认识

COSO委员会基于《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流程也就是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作了详细的界定,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五大方面构成了内控的整个体系,其运转机制也是相互衔接、不可分离的,其比较准确的流程运转机制是:内部环境是其他四要素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才能进行内控的一系列活动,而很多企业对内控认识不足,往往简化甚至忽略内部环境的构建,可想而知,内部环境的薄弱如同“地基”不牢固,其接下来的内控流程必然不顺利甚至中断;风险评估是内控活动实施的前提,风险评估不当会加大内控活动的难度,一些企业往往低估了此环节,造成不必要的投入和损失;控制活动是核心点,也是关系内控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企业内控的不规范往往是在此流程环节上出现问题;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是消除内控信息不对称、防止不端行为发生的保障,但是,很多企业往往不注重信息的沟通,信息不对称影响内控实施效果;监控是内控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个内控流程的重要保证,很多企业在这个流程上管理比较松弛,形式化现象严重。

总而言之,不少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上由于认识不充足,着重体现在对内控本身也就是理论知识的储备和运用的匮乏和僵硬;内控意识不强,有待提高,明确内控的重要性,将内控提升到中小企业战略层面;此外,由于对内控的认识不足,导致对内控流程的运转机制存在片面认识,以至于在内控实践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三、克服中小企业内控缺陷,强化中小企业内控力度的策略

(一)提高强化内控的意识,对内控的重要性有全面的了解

中小企业要克服自身内控的缺陷,强化对内控的认识,必须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刨除思想障碍。一方面,要不断的加强企业内控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的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员工的整体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的普及与企业内控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论对意识的强化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强化意识方面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内控各个流程环节的具体运作过程和机制,必须对内控有基本、全面的了解。

对内控全面了解是其正确认识其内控意义的重要保障,内控主要是基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对加强企业各个环节的管理和优化,强化企业运行的规范性,防范和化解各类现有和潜在的威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运转。内控并非仅仅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更不是为了企业短期的营利行为,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内控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明确的定位,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内控对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优化机制,确实掌握和运用企业整体内控体系。

(二)强化对内控的认识,不断补充和更新内控理论,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要改善自身内控的缺陷,强化对内控的认识,提高企业内控水平,企业相关员工必须不断的学习补充有关内控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要紧随发展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实际状况,加大理论知识的甄别力度,及时的完善和摒除一些落后的理论知识,不断自觉地学习和补充一些最先进的理论和经验,为其内控制度的构建和实施打下良好的理论储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不断的普及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内控制度的理论知识,加强内控部门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形式强化对内控制度的全面认识,提高中小企业紧随发展环境和时代理论的能力,使其内控理论能够不断的指导中小企业的内控建设。

在内控理论充实更新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内控制度的完善,中小企业还需要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将内部控制的决策和管理上升到中小企业战略层面,确保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备,以此指导中小企业内控活动的开展。在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和完善的整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紧紧依靠内部控制的五要素要求,两者进行相互结合,对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避免盲目操作,制定和完善与企业实际目标相符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强化企业内控的认识,优化内控各个流程的运转,完善内控路径体系的建设

强化企业内控的认识,优化内控各个流程的运转,完善内控路径体系的建设,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去思考。一方面。明确内控的五大主要要素也就是五大主要子流程的运转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明确整个内控流程的五大子流程的相互协调机制。具体的,对整个内控流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路径规划的过程如下:

1.企业要着力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在这一点上,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完善适合自身的内控环境,由董事会全权负责,其他部门不能越权,更不能擅自进行内控的设计。在内控环境的构建上,需要着重明确各部门职权,并且对内控的其他环节进行细致的规划。总之,要确保良好的内控环境。

2.在风险评估上,从以下几个切入点思考:首先,围绕企业的目标进行企业内外部的风险识别,确保潜在的风险得到最大限度的辨别;其次,针对不同风险,能够做出相应的对策,改变以前有风险无有力措施的现状;第三,在控制活动方面,实行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全面预算机制、绩效考核、风险预警体系等措施,确保内控活动的执行,强化内控效果;第四,在信息和沟通上,注重信息的反馈与非法行为举报制度的相结合,双重措施保障信息的畅通无阻和透明度;第五,在内控的监控方面,需要明确内控的监控是贯彻于整个内控过程的,并非传统的事后监控,强化企业内控监控是重中之重的任务,需要从内控环境建立到信息反馈整个过程进行常态化的监控,与此同时,在监控主体的选择上注意内审和外审的融合,多方位的对企业内控流程进行监控。

企业整个的内控体系是由这五大主要子流程构成的,需要着重注意的是这五大子流程并非相互独立运转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协调的:首先,如果仅仅只有内部环境,那么企业无法有效的进行内控活动;再者,如果仅仅有风险评估,则不能解决企业问题;仅仅有内控活动,那么没有施展环境和平台,内控也很难进展顺利。因此,各个内控环节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才能构成整个流畅的内控路径体系,更好的指导企业的内控建设。

四、结语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在经济建设的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和性质,加之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中小企业急需改善处境,强化内控是其重要切入点,本文从中小企业有关人员对内控的认识为基准点,探析了对内控认识不足导致的意识和实践中的弊端,并相应的为完善中小企业内控缺陷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中小企业的内控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4(24).

内控缺陷认定 篇6

上市公司中的三会是指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构, 主要职责是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制定公司经营计划、投资方案、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等;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应向全体股东负责, 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 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公司合并、分立、年度决算等重要问题都应由股东大会来决定。“三会运作”的好坏,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公司高层的表现是引导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合理运转的重要前提。因此, 研究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三会运作”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上市公司“三会运作”现状分析

在分析我国“三会运作”现状之前, 我们需要搜集有关数据, 通过描述性统计来直观地看一下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三会运作”缺陷的总体情况。我国于2008年6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明确了内部控制缺陷的要素划分。因此, 研究制度颁布前后的披露状况会更有意义。本文搜集了2007年-2008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684家公司的年报及内部控制报告的相关信息 (不包括在2007年-2008年退市的公司) , 通过整理数据, 来找到问题所在。

数据来源:巨潮证券网

将2007-2008年披露出的内部控制缺陷合计 (表1) , 我们发现:在2007年, 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176家公司中, 有111家披露了“三会运作”缺陷, 比例超过八成;在2008年, 这一比例仍然较高, 超过半数以上, 相较于2007年而言, 有所下降。考虑到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规章制度, 企业会更加规范披露内容与披露程序, 因此这一下降并不是显著的。“三会运作”缺陷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

三、上市公司“三会运作”内控缺陷及其根源

经过对2007年111家存在“三会运作”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数据具体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一) 董事会管理参与度低, 实质作用尚待发挥

1. 董事会相关规定的缺失。

2007年度未设立董事会股份持有公司股份相关规定以及董事会投资运用资金专项规定的公司数共有12家, 占总样本数的10.81%。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公司对于董事会重视度不够, 一些基本性的纲领规定都没有设立。

2. 独立董事重视度不够。

独立董事是源于代理成本理论。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意见》规定,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200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 进一步肯定并完善了独立董事制度, 新《公司法》也明确规定了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而据表2反映出的问题, 我国不少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的设立不予重视, 即使设立, 独立董事也较少发挥实质性作用。

数据来源:巨潮证券网

3. 董事会秘书行为不合规。

董事会秘书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董事会秘书未按规定列席监事会会议, 据统计有3家公司。其次, 董事会秘书设置不合规则, 董事会秘书办人数不够;没有专职董事会秘书以及董事会秘书职位不高, 知情权不够。最后, 有2家公司存在董事会秘书替董事长签字现象。

4.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名无实。

2001年1月, 中国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提出董事会可以建立专门委员会。其中, 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由表3可知,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超过1/3的企业尚未设立专门委员会或者专门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数据来源:巨潮证券网

5. 部分公司董事合格率低。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发现, 董事会内部董事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有一家公司未与董事签订合同;董事会成员同时兼任子公司的法律顾问, 不符合内控制度的相关规定。《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为5人到19人。4家公司的董事会人员规模不达标。9家公司存在部分董事辞职未能及时提交辞职报告, 董事及董事会换届工作未完成。还有两家公司的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勤勉度不够, 曾受到中国证监会专项核查和立案稽查。

6. 董事会会议质量有待提高。

由表4可知, 董事会会议召开方式不规范, 会议记录不完整以及档案的完整性缺失是出现问题最多的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会议的召开次数和主席出席频率偏少。例如, 熊猫烟花公司董事长2007年以来长期缺席股东大会, 从2007年到2010年5月份, 公司召开的16次股东大会中, 董事长仅出席了2次会议, 其余14次均为缺席。主要负责人的缺席将导致决策的不慎重, 决议最终不能有效执行。

数据来源:巨潮证券网

(二) 监事会权力有限, 形同虚设

我国学习日德模式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成员存在不少典型问题。具体表现在: (1) 一家公司的监事没有按《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数量。由此看出监事对于自身的职责和行为规范认知度很差。 (2) 样本中的三家公司存在监事人数不合规情况。 (3) 还有一家公司的职工监事没有经过全体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董事会得到股东大会的授权任命公司高管, 自然有义务监督其行为职责。而引进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使得监事会原本尴尬的位置更是有名无实。如表5所示, 监事会会议存在表决意见不尽规范, 监事勤勉不足, 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等问题。样本中有明确表明其监事会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只有78家, 而且其参与比例也很少。

数据来源:巨潮证券网

(三) 股东大会实际作为少

根据统计发现, 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 设立了股东大会的职权。但是股东会的实际作为却不那么重要, 对此可以从股东出席股东大会的情况中看出来 (如表6) 。据资料分析, 董事长全部参加了过去两届股东大会的公司比例不足50%, 总经理全部参加的比例则低于40%。董事长和总经理作为公司中的关键人, 可以不把参加股东大会作为最重要的事项对待, 可想而知股东大会只是一切按事先安排好的固定程序和议事项目进行的, 不会有意外和变故发生。

在缺少股东大会的压力之下, 董事会和监事会实际作用的发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成和其成员的个人素质。而根据本文上两部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缺陷分析, 得出的结果并不乐观。中国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的现象。董事长同时兼任股东大会的主席也不在少数, 导致部分高管人员实际薪酬考核与相关规定不符,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严重。

数据来源:巨潮证券网

(四) 问题根源

我国上市公司“三会运作”不规范, 归根结底是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部分权力缺乏制衡导致的。我国上市公司主体是改制上市的国有企业, 虽然形式上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但相当多公司的实际运作仍保留过去的传统, 政企不分, 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作为公众公司的意识, 管理机制缺乏更新。董事会与经营班子合二为一等现象经常存在。一些民营企业大股东将股市视为简单的融资工具, 利用大股东地位, 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容易产生“专权”现象, 令“三会”发挥不了应有的监督制衡作用。加之中小股东维权意识差, 导致上市公司“三会运作”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四、提高上市公司“三会运作”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外部监管

1. 国家相关部门从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入手, 积极持续开展监管工作。

监管部门必须通过大量地列席上市公司“三会”, 对公司高管们的履职情况和公司“三会运作”情况进行面对面的监管指导。自2007年3月启动公司治理专项活动以来, 上市公司通过自查、公众评议、整改提高等, 令“三会”运作得到很大程度的规范。仅2007年, 就有1475家公司参与治理专项活动, 存在“三会运作”问题的, 经过治理, 有81.7%得到整改, 效果显著。

2. 必须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行业自律组织, 通过对其监管达到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督。

可以尝试建立一个独立董事数据库, 通过日常的监管, 从独董的遴选到最终任职加以监管。把上市公司有关的独董个人信息、任职机构、日常违规记录计入在内, 建立诚信档案, 把不合格的董事直接拒之门外。从法律上明确规定独立董事制度, 为其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履职支撑。将独立董事职业化, 收入不直接从供职公司支领, 而来自第三方机构。在独立董事的提名方式上, 也应该限制董事会或控股股东的影响程度。

(二) 加强公司内部规范

1. 加强人员的培训教育。

加强独立董事职业素养的培育, 除了由证监会和交易所对其进行必要的短期培训 (速成法) 外, 可以与一些高校或研究机构联合开办专门的独董专业, 系统学习从事独董所必须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打牢基础。

2. 让控股股东做表率。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自己“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地位, 通过不懈努力, 将控制层和母公司的诚信文化向上市公司渗透, 从而推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经营, 诚信经营, 真正对投资者负责。发挥对董事会的控制作用, 及时把不合格的高管清除出去。出台相应政策, 激励为上市公司做出突出贡献者。同时, 应开展网络投票制度, 让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的政策制定工作, 从而对公司“三会运作”的分权起到制衡的作用。

要求控股股东尊重上市公司的“三分开” (即人员、财务、资产) , “五独立” (人员独立、财务独立、资产独立、机构独立、业务独立) , 不非法占用上市公司的财物。把应该由上市公司干的事情, 交给上市公司干;要通过实际控制地位, 为上市公司发展营造更宽松的环境, 从战略决策层次为上市公司规划好发展之路。

3. 加强内控建设。

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减少风险隐患, 制定并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 防止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 并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专项评估。

总之, 只有公司中的“三会”真正发挥作用, 才能够使上市公司中的权力、决策、监督机构之间权责分明、有效制衡, 保证上市公司和证券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卫东, 张嘉颖.所有权结构、资本结构、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价值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2 (02) .

[2]李阳丹.规范三会运作, 保障公司决策机构健康 (N) .中国证券报, 2011-02-28.

[3]鲁桐, 仲继银, 孔杰.中国上市公司“三会”运作效率有待加强 (J) .董事会, 2007 (6) .

[4]杨洁, 郑军, 承龙.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 (J) .经济学动态, 2004 (12) .

内控缺陷认定 篇7

根据国家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控的目标被确定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资产安全、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可靠, 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对于企业内控来说, 其目标的实现和有效性程度判定的关键在于, 是否存在缺陷、有哪些缺陷。我国将内控缺陷定义为企业内控系统在设计和运行环节存在漏洞、弱点或错误。 因此, 对内控缺陷识别的关键是从源头及早发现问题, 对其可能导致的目标偏离进行识别认定。

目前, 对内控缺陷的认识和研究多集中在对其认定与披露方面。 杨有红、李宇立 (2011) 从基础层面研究了内控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 并提出了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局限性的区别。 丁友刚、王永超 (2013) 从不同维度考察了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 龙凤娇 (2012) 基于内部控制指引对内控缺陷的认定方法和认定流程图作出了进一步探讨。 廖高玲 (2013) 通过探析解决内控缺陷认定困难的方法, 提出了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框架。 戴漾泓、 唐洋 (2012)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内控缺陷的认定进行了研究, 并对内控缺陷的披露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但这都没有解决内控缺陷的实质性问题, 即如何有效识别内控缺陷, 哪些关键性因素会在识别过程中产生影响等。

伴随企业经营环境复杂程度的加深, 在内控缺陷识别管理中, 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识别效果甚微, 这不利于内控制度对企业健康运行作用的发挥。理清影响内控缺陷识别的关键因素, 使识别过程在科学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能减少内控管理的不确定性影响。文章在前人对内控缺陷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内控缺陷识别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探寻到关键性影响因子, 为内控缺陷识别的管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内控缺陷识别影响因素体系

企业内控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双重压力下, 受到多层面因素影响。因此, 对于内控缺陷识别的影响因素应统筹考虑。通过对内控缺陷识别的理论研究, 并对组织管理、内控管理领域相关学者和企管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与实际问卷调研的方式, 笔者设计选取并建立了内控缺陷识别的影响因素体系。

(一) 组织管理因素

组织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综合影响企业内控识别活动。 主要体现在:1.组织制度。 组织制度作为企业组织的行为规范, 在制度上明确权责与协调分工。合理的制度是保证内控缺陷有序识别的关键。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在管理工作中对职、责、权进行分工协作的动态结构体系, 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Teece等指出, 组织的分权化, 使其更易发现技术与市场方面的新变化。 3.沟通与反馈协调。 在信息获取的基础上, 若因企业权属关系不清而导致系统内部信息分享失败, 则沟通与反馈协调机制失效,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的良性运转。 4.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信息的及时性是企业识别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特别在部门或管理者之间, 由于传递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会给识别管理活动造成干扰, 并最终影响决策质量。曹如中认为信息获取能力不同导致的信息不一致, 会使管理者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决策, 而影响管理效率。 5.领导风格。 在企业组织的管理中, 科学的决策关系到企业持续经营, 而领导决策的风格又影响着科学性管理决策。

(二) 组织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反映企业的价值追求与工作态度, 好的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引导管理者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 影响因素有:1.价值观念。 价值观对人类自身行为起着重要的定向与调节作用, 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方向的性质。王斌等认为由价值观产生的文化认知与标准, 保证了企业能找到其需要的知识, 并将知识进行累积。 2.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报告直观反映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使管理者认为内控缺陷的识别活动在其职能权利与义务范围之内, 使他们从管理视角审视识别管理的完善度。 3.氛围与学习意愿。 在对内控缺陷识别的学习记忆机制中, 健康的企业学习氛围与积极地学习意愿无形中影响着识别管理的效果, 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个人意愿, 决定着他们能否掌握最有效的知识能力来管理内控活动。

(三) 组织能力因素

对企业内控识别管理而言, 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是必须的, 这样才能有效识别内控缺陷。影响识别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力有:1.知识存量。 知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结果, 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知识是验证个人信息接近于“真实”的人际动态过程。内控识别中运用的知识不是单独知识体系的运用, 而是综合应运的结果。 2.知识获取能力。在了解知识存量的重要性后, 如何获取内控缺陷信息和新的知识, 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 只有获取了应该掌握的内控管理知识, 才能在内控识别过程中避免盲目。 3.知识利用能力。 管理者获取的知识存量越多, 识别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运用的越成熟, 其成功识别内控缺陷的机率越大, 知识的利用能力是保证这一点的关键。 4.经验。 经验是组织或个体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对其完成活动结果的总结, 经验对重复性进行的活动有指导意义, 并能够更有成效的触及目标核心, 并提高准确性。

(四) 管理层因素

内控管理活动由企业管理者领导, 当对产生的内控缺陷进行识别管理时, 管理层的效用尤为重要。管理层的整体水平决定识别管理过程的质量。 其主要因素包括:1.管理人员学历程度。 具有高层次教育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有更强的知识接受能力, 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关乎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对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 2.管理层学习能力。 当企业内控需要识别新的缺陷时, 管理者快速的学习能力可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解决现时问题。 3.管理创新意识。 管理创新意识反映管理层的持续管理能力, 创新是应对变化的利器。前瞻性的创新意识可以使管理层从非常规途径发现管理盲点, 较早识别尚未完全暴露的内控问题, 为调整内控管理决策提供时间支持。 4.管理人员风险态度。相对于偏好风险的管理者, 保守型的管理者反应较为迟缓, 但对损失比较敏感, 他们时刻关注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以求将缺陷及早解决, 不对企业运行留下任何隐患。

综合以上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分析, 将各类影响因素提取归并, 得到组织管理、组织文化、组织能力、管理层四大方面共16 个企业内控缺陷识别的影响因素, 如表1 所示。

三、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一) 数据收集

本文设计的企业调查问卷, 要求被调查者就问卷中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 问卷采用李克特5 分量表计分法, 用分值表示调查者评价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即“5”表示对内控缺陷识别的影响作用“很重要”, “4”、“3”、“2”表示对内控缺陷识别的影响作用依次降低, “1”表示“很不重要”。调查对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 一部分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另一部分是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内控审计的相关人员。 本文共发放调查问卷186 份, 至问卷回收截止日期, 共收回有效问卷117 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2.90%。 本次调查样本具有可行的代表性, 可以保证调查的有效性。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 (Factor Analysis) 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内部依存关系, 用少数几个抽象变量即因子来反映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 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运用因子分析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 选取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 目的是使这些因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内控缺陷识别影响因素。

(三) 数据处理

运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内控缺陷识别的16 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 一般认为, KMO测度值越接近1, 越适合做因子分析, KMO测度值过小则不适合做因子分析。另外, 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统计值显著性概率应小于0.01。 企业内控缺陷识别影响因素的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 见表2。

根据内控缺陷识别影响因素的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显示, KMO测度值为0.839, 接近于1;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 小于0.01, 符合统计检验标准, 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 认为适合做因子分析。

注:SPSS软件输出结果

四、实证分析

(一) 因子提取

企业内控缺陷识别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因子分析假设每一个原始变量都可以表示成不可观测的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和一个特殊因子之和。 设有P个原始变量X1, X2, … , Xn, 则因子分析的模型可表示为:

Xi=αi1F1+αi2F2+ …… +αiqFq+εi, i=1, 2, … , p. 这里q为公共因子的个数, 待确定。且在本文模型中, P =16。

根据上述模型,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 并对原始因子载荷系数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交换。因子提取的最终个数以特征值大于1 作为判别标准, 特征值计算结果, 如表3 所示。

采用SPSS19.0 对16 个指标的数据信息进行因子分析, 表3 即为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转的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 前4 个因子的特征根均大于1, 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为75.687%, 说明前4 个公因子能包含全部调查信息的75.687%。 因此, 将16个主要影响因素划分为4 类。可以选择前4 个公因子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并对因子载荷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 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如表4 所示。

(二) 信度检验

在信度检验中, 通常使用Cronbach’s coefficient α 系数。 Cronbach’s coefficient α系数取值0 到1 之间, 其值越大, 信度越高, 表明这一组构面内题项的内部一致性越高, 变量之间的正相关程度越高。 一般认为Cronbach’s coefficient α 的值大于0.6是有效的。 表5 为利用软件SPSS19.0 对企业内控缺陷识别影响因素的信度检验结果。 4 个因子的Cronbach’s coefficient α 值分别为0.921, 0.884, 0.850, 0.824, 说明该问卷内在信度较高, 认为该因子分析结果是可接受的。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三) 结果分析

根据表4 的分析结果, 矩阵中每类因子所包括的因素都有较接近的特征。结合企业内控缺陷识别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 对具有相近特征因素的因子分别划分为以下四类。

因子1 的主要构成要素有:X1、X3、X2、X5、X4五项因素, 从组织管理角度反映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识别的影响程度, 因此将其命名为“组织管理因子”。 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4.634%, 可以认为是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因子。

因子2 的主要构成要素有:X14、X15、X13、X16四项因素, 它们从管理层角度表明人的因素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识别的作用程度, 因此将其命名为 “管理层因子”。 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9.513%, 同理, 它亦是众多识别管理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因子。

因子3 的主要构成要素有:X11、X9、X10、X12四项因素, 该四项因素从组织能力角度表明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识别的影响程度, 因此将其命名为“组织能力因子”。 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7.445%, 同理, 认为是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因子。

因子4 的主要构成要素有:X8、X6、X7三项因素, 其从组织文化角度反映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识别的作用程度, 因此将其命名为“组织文化因子”。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4.094%, 同理, 认为是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因子。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表明, 影响企业内控缺陷识别的因子主要是组织管理因子、管理层因子、组织能力因子和组织文化因子。 它们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不同因素对内控缺陷识别的不同作用, 这些因素都是企业内控缺陷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 是企业健全内控机制, 增强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

依据上述分析结论, 按照四个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 针对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因子, 提出了企业内控缺陷识别管理策略建议。

重视管理系统建设。 制度与环境始终是企业组织管理的生存土壤。 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应对组织环境尤为必要, 专业制定规范化制度是组织管理有序实施的关键。在系统管理思想中, 信息的获取与传递需要沟通与反馈机制的支撑, 企业组织管理应重视系统管理链条的构建。

提升管理层综合素质。受过较高教育程度培养的管理人员往往能够更全面且更深入地理解企业内控管理知识, 并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带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使企业管理层处于知识运用的最佳节点, 合理对待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 正确识别内部控制出现的缺陷, 以解决内控管理的症结所在。

完善知识技能及培育机制。知识决定着对内控管理的理解深度, 支配着管理者对企业内控的管理能力。知识技能的培育机制包含各个方面:一要着重考虑管理知识的创新能力;二要全面学习管理与工作经验, 经验不可替代且不可或缺, 学习与实践必须并重;三要培养人员对企业内控层面动机的认识理解, 目标一致才能发挥共同作用力。

提高各级人员企业文化意识。在良好价值观念熏陶之下才能激励人员参与管理建设, 关注管理缺陷。 不论是管理人员或是基层人员, 在良好企业文化所形成的积极学习氛围中, 自觉的学习意愿可以有效提升人员涵养, 汲取专业知识, 反向促进企业文化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有红, 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J].会计研究, 2011 (03) .

[2]丁友刚, 王永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研究[J].会计研究, 2013 (12) .

[3]龙凤娇.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法探讨[J].内部控制, 2012 (06) .

[4]廖高玲.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框架设计[J].内控与审计, 2013 (07) .

[5]戴漾泓, 唐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及披露研究[J].内控与审计, 2012 (05) .

[6]解进强.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隐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5) .

[7]Teece D.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18 (07) .

[8]曹如中.企业竞争情报工作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J].研究图书与情报, 2010 (04) .

[9]王斌.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与特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9) .

内控缺陷认定 篇8

一、企业资产内控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缺乏对固定资产的了解

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建筑物、运营设备、房屋以及运输工具等,一般分为可以利用、长期不利用和已报废三种形态。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相关部门对自身所拥有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缺乏明确的了解。企业财务人员并没有清楚的记录下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一些资产的具体用途不做了解,一般讲无法证实的资产用途记为可以利用,对于常年不使用的房屋、设备等也没有进行详细的盘点和清算,常常被记为报废,而真正需要记为报废的固定资产却被忽视而记录为可以利用。缺乏对固定资产的了解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与监督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与监督制度,在资产变更时,企业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告知财务管理人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很多资产的使用情况不太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也并没有按照既有的规章管理制度来操作,不能真正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另外,企业在处理资产使用与报废情况时,相关人员并没有到财务部门进行报备,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直接导致企业实际账务与记录账务不符,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私自处理,不通知财务部门进行统计入账,而将其作为私人财产,直接导致管理人员谋取私利的现象发生。缺乏健全的管理与监督制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内控管理成本缩减存在缺陷

企业在内控管理中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选择缩减人力开支,在岗位设置上实施一个或几个保管人员同时管理和维护多个设备。保管人员一般也只是监督和管理设备的完整性,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由于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正因为如此,很多企业的一些设备往往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对自身拥有的资产掌握不够,有时候甚至还没有对资产进行盘点,就不知资产的去处。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缩减存在漏洞直接相关。

二、企业资产内控管理的制度建设

(一)明确企业资产内控管理程序

企业资产的内控管理工作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做好资产金额的预算工作,经过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实施购建。在整个购建工作完成之后,验收部门还要再次检测资产情况,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使用资产时,企业要注意维护资产,安装企业会计制度来进行折旧计提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对资产使用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记录,按照相关规定对企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领导对盘点结果要进行及时的批复与处理。企业要建立健全资产处置制度,确保实际资产与账务记录情况相符,杜绝谋取私利现象的出现。

(二)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环境

企业资产内控管理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下进行,企业领导要注重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构建财务部门、验收部门、采购部门等多个机构,确保每个机构明确自身职责,充分发挥各个机构的作用。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监督、互相邦之,管理人员根据相关内控管理准则开展各项工作。企业对资产内控管理的相关岗位的管理规则应当进行详细的制定,明确各关键岗位的内容,例如不同岗位的选聘标准、工作人员离职需要办理的手续、不同岗位的职责和道德标准以及关键岗位的概念与范围等。此外,企业领导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意识,严格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及时分析企业存在的风险,并作出相应对策来控制风险。

(三)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工作

企业在进行资产内控管理时,应当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工作,将企业的资产管理细则进行下传,财务人员要做好财务记录工作,领导应严格审核各项财务记录状况,确保企业资产状况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在财务信息中,对内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企业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人员的结构,提升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得人尽其用,确保每位管理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规范的内部监管制度来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弥补内控管理存在的缺陷,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发展目标是在经营管理中获取最大效益。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资产内控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企业资产内控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不断总结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找漏洞、补救漏洞,避免出现较大的损失。通过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久发展。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资产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做好企业资产内控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持久发展。目前,我国企业资产内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本文主要针对企业资产内控管理缺陷及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资产内控管理,缺陷,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志梅.论中小民营企业内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09(13):117-119

[2]于海洁.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09):123-125

内控缺陷认定 篇9

1972 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发布《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公司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内控制度在会计领域运用的最为广泛。在财务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中,企业应该设定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来确保会计确认、计量的准确和财产安全等,从而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审计费用是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对提供的审计服务所达成的价格,其影响因素可以分成企业特征,审计师特征和契约特征(张继勋等,2006),其中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会计师在审计时面临的审计风险,从而对审计费用造成影响。国外研究中,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完善的企业,可以显著地减少审计费用的支出(Simunic,1980;Raghunandan et al .,2006),企业对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修正,会显著降低下一年的审计费用,反之采取不修正的行为会进一步增加审计费用(Hogan et al.,2011)。我国学者也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研究,也同样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会付出比不存在的公司更高的审计费用(张旺峰等,2011;李越冬等,2014);但是对企业进一步对待内部控制缺陷采取修正与否的行为的研究并不多:他们发现企业采取修正行为可以降低下一年的审计费用,但并不显著(盖地等,2013)本文研究内控缺陷中的重大缺陷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在重大缺陷存在的情况下,雇佣国际四大事务所是否会进一步地造成审计费用的提高;并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上一年出现内控重大缺陷的情况下,企业下一年对其修补与否,分别会对审计费用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纵观独立审计的发展史,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当代国内外已经全面形成风险导向型的审计模式。早在2003年,IAASB发布了三个新的国际审计准则,分别为ISA31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ISA330“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以及ISA500“审计证据”(修订),这标志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确立。在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中,审计风险被分为两部分: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构成了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会通过对客户的战略及经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即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判断高风险的领域,确立审计重点,设计并实施必要的实质性测试,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其中会对企业的内控环境进行评估,当出现风险评估程序不足于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时,审计人员会进一步地增加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这会明显地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

企业的内控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财产的完整性,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计时面临的风险大小,进而影响到会计师在审计时投入的精力大小,最终影响到审计费用。以往国内外学者都对这方面有着不同的研究。

Hogan和Wilkins(2008)以美国2003和2004年披露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的审计费用要显著高于未披露缺陷的公司;Hogan et al,.(2010)研究发现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正常公司,而且企业后续对内控缺陷的修补行为也会对审计费用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张旺峰等(2011)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引入公司治理变量可以显著地降低审计收费;李越冬等(2014)研究,发现审计费用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地更为显著;基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要比不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付出更高的审计费用

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中,除了公司本身因素外,选择的事务所也会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特别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较严重的审计收费溢价现象。在这种前提下,在企业出现内控缺陷时,四大事务所更加有可能收取比别的事务所更高的审计费用。张帆等(2009)研究发现大规模事务所尤其是“四大”审计收费更高。Hogan和Wilkins(2008)研究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收费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的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2:雇用国际四大事务所作为审计的公司,在出现内部缺陷时,审计费用要比其他雇用非四大的公司高

在出现了内控缺陷之后,企业之后对其采取的修正与否的行为也会进一步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Hogan et al,.(2011)研究发现当企业修正内控重大缺陷之后,审计费用会显著地下降,但这种费用的下降需要一段时间。同时他们还对存在连续内控缺陷的公司和审计费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连续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几乎要付多一倍的审计溢价;盖地等(2013)研究发现修正内部控制缺陷可以使审计收费降低,但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理论与研究,本文对后续发生的内部控制修正与不修正分别提出了以下的假设三和四:

H3:存在重大内部缺陷的公司,修正会减低原有由内控缺陷而升高的审计费用

H4:无能力修正或者选择不修正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下一年的审计费用会继续增加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原始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剔除了金融业,保险业两个行业公司的样本,同时也剔除了缺失和异常数值。本文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通过EXCEL和STATA整理取得原始数据。在本文中,假设一和假设二采用2012和2013年两年的数据,而假设三和假设四需要有上一年数据作为基础,故在后两个假设只使用2013年数据。

(二)变量定义

(1)因变量。本文研究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对审计定价产生的影响,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Hogan,et al.,(2008),李越冬(2014)的研究将审计费用的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INFEE。

(2)自变量。本文选用内控重大缺陷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外这种健全的市场机制下,样本数众多,外国相关研究可以直接采用企业披露数据来衡量企业内控质量,以此为基础做研究。而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一定规模以上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鉴于实施年份短,可采用数据少,不利于研究开展。本文只能使用其他替代变量来衡量内控缺陷。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指出,企业存在以下情况时,可能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本文借鉴国内学者(董育军等2012;田勇,2011),将企业在会计年度出现财务报表重述,被证监会或交易所处罚,被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三个特征界定为企业内部出现重大内部缺陷,记为IC。当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时,IC为1,否则为0。设交叉变量IC*BIG4,是为了检验四大事务所会不会对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在假设一的基础上,再验证存在内控缺陷公司在对修正内控重大缺陷的行为会不会对下一年的审计费用造成影响。我们设置虚拟变量REMEDY,当上一年出现重大内控缺陷之后,当公司第二年对其进行了修正,令其为1,否则为0。如果公司不修正上一年度存在的内控重大缺陷,会不会造成下一年的审计费用持续增加。 我们设置虚拟变量CONS-ADVERSE,若在上一年度出现重大内控缺陷的情况下,而下一年度仍未改善,令其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影响审计费用因素很多,本文选取资产规模、审计意见、事务所类别、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作为控制变量。此处的非操纵异常收益ABSAAC控制的因素是衡量企业存在的内部与信息风险, 本变量借鉴由Ashbaugh , Collins, Kinney(2007)的定义,它是由下面等式回归后得到的残差。

在等式中,Total Accruals等于剔除了特殊项目前的盈余减去净经营现金流量,ΔREV等于t年的销售收入减去t-1年的销售收入,ΔAR等于t年的应收账款减去t-1年的应收账款,PPE是当年固定资产的净值,lag1asset是t年的资产总额滞后一期得到。以上数据都对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设置了相应行业的公司对照样本,将同行业的存在内控缺陷和不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得到残差ABSAAC。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在前文的假设上,本文借鉴Simunic(1980)的审计费用决定模型,构建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中可知,平均有15.63%的公司出现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5.48%的雇佣了四大会计事务所;在所有样本中,审计费用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二)相关性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内控重大缺陷和审计费用在0.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内控重大缺陷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0.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与H1和H2相符;而内控重大缺陷和缺陷修正、缺陷未修正并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这需要在后面的实证分析中进一步检验。

(三)回归分析

从表4的回归结果来看,假设一中IC系数显著为正(p < 0.001),说明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比正常公司要付出更多的审计溢价。假设一得到验证,同时回归结果也表明,公司规模越大、流动性和销售增长越差,会导致审计费用会更加地高。同时,假设二中IC*BIG4的交叉变量并不显著,同时IC的显著性也相对于H1结果降低(p < 0.01),说明聘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在出现内控缺陷的情况下,并不会比聘任其他事务所的公司,对审计费用有着显著地影响。近年相关国内研究也表明,国际四大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没有比其他事务所显著地高(刘峰等2007)。假设三中的解释变量REMEDY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存在内控严重缺陷的公司改善了内控缺陷后,审计费用会显著下降;同样在假设四中,解释变量CONS-ADVERSE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连续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时,其下一年的审计费用会进一步显著增加。企业连续存在内控缺陷的理由可能基于成本原因或者不够重视甚至企业能力不足等选择不修正。假设三和假设四都说明了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情况下,公司下年度的内控缺陷修正与否的行为都会对审计费用造成进一步的显著影响。

五、结论

本文从内控缺陷中的重大缺陷入手,探讨其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内控重大缺陷和审计费用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出现内控缺陷的情况下,聘用的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会对审计费用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在修正上一年度的重大缺陷之后,能显著地降低本年度审计费用;反之,当公司不修正或者无能力修正时,连续存在的内控重大缺陷会使本年度企业付出更高的审计溢价。同时研究中也发现企业规模,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以及本年的盈利情况等因素均会对企业审计费用造成影响。鉴于以上研究结果,企业应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积极识别与改正缺陷,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行,进而降低审计收费。

摘要:本文选取2012-2013年沪深两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正、审计机构及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内控重大缺陷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在内控出现重大缺陷时,雇用四大事务所并不会对审计费用造成进一步显著影响;并且在上一年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情况下,企业修正了缺陷会使本年的审计费用显著减少,反之不修正则会使审计费用显著增加。

关键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正,审计费用

参考文献

[1]张继勋、刘成立:《审计收费研究综述及启示》,《当代财经》2012年第7期。

[2]张旺峰、张兆国、杨清香:《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11年第5期。

[3]李越冬、张冬、刘伟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产权性质与审计定价》,《审计研究》2014年第2期。

[4]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5]Ashbaugh-Skaife H,D W Collins and Kinney W:The Discovery and 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udi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

[6]Simunic D: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

[7]Raghunandam K,Rama D:SOX Section 404 Material Weakness Disclosure and Audit Fees.Auditing,2006.

[8]Hogan C,Wilkins M:Evidence on the Audit Risk Model:Do Auditors Increase Audit Fees in the Present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8.

上一篇:生态机理下一篇:乐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