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体系建设

2024-05-27

监管体系建设(精选十篇)

监管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公共建筑,能耗,节能监管,技术路线

目前,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值飞速发展的阶段, 在我国总的商品能耗当中, 城市建设的能源消耗占比越来越高, 而我国目前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的效率相对较低, 另外也比较缺乏对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因此, 文章基于设计节能监管体系各个环节的制度, 对监管体系每一个环节对技术路线的要求做了初步的分析, 对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究。

1 公共建筑能耗特点分析

所谓大型公共建筑, 指的是单体建筑大于2万m2, 并且使用中央空调的公共建筑, 诸如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枢纽等。通过相关统计得知, 大型公共建筑占比城镇建筑总面积仅有4%, 但其年耗电量占比却达到了22%。由于建筑时间比较早, 节能水平比较低。

2 分项计量现状分析

要实现良好的节能管理, 对用能情况的准确了解是基本前提。通过调查得知, 很多公共建筑都没有进行分项计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 公用一个电表的现象比较普遍, 更有甚者从未安装和使用水电表。另外, 很多单位或建筑缺乏对建筑物设备的有效管理, 对建筑物资料的保存非常不完善, 并不了解建筑物设备的使用情况。所以, 办公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采取分项计量, 动态监测重点建筑的能耗情况, 促进联网统计能耗与审计能源的实现, 并统一分析进行汇总。

3 节能监管体系的建立分析

3.1 对节能监管体系的内容进行解析

关于节能监管体系的建立, 其涵盖的内容主要有: (1) 进行建筑基本信息的调查统计, 包括办公建筑与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结构形式以及年度能耗总量等信息; (2) 审计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情况; (3) 公开公示能耗统计与能源审计结果; (4) 进行能耗监测平台的建立, 主要针对的是重点城市中的重点建筑。

3.1.1 对能耗进行监测

所谓能耗监测, 指的是针对高能耗重点建筑, 进行分项计量装置的安装使用, 然后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进行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 以此来动态实时监测重点城市和建筑的能耗状况;对建筑的用能情况实现全国联网, 进行汇总分析[1]。分项计量要实现对每一个用能系统的计量, 基于此, 就可以分析出能耗大的设备有哪些, 为建筑的进一步节能改造奠定基础。

3.1.2 对能耗进行统计

所谓对能耗进行统计, 指的是按照季度和年度调查统计办公与公共建筑的能耗 (水、点、燃气与热量) 状况, 并以此进行的相关分析。而这些所有的数据信息, 也将成为政府进行建筑节能监管措施与经济激励政策指定的数据来源和依据, 同时也是政府与业主进行节能管理与改造的基础。能源审计最初最原始的数据便是能耗的统计, 另外, 能耗统计也保证了公共建筑能效公示与用能定额的切实可行。

3.1.3 对能源进行审计

对建筑能源进行管理与节能监管, 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能源的审计。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建筑能源进行审计, 客观公正的考察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以及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 定量分析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的状况, 并审计、监测、诊断以及评价建筑能源利用的效率、消耗水平以及能源经济与环境的效果。

3.1.4 对能效进行公示

所谓能效公示, 指的是在官方网站或主流媒体上, 政府定期向社会公示建筑能耗统计与能源审计的结果。其作用在于促进业主之间自发进行建筑能耗比较, 总结建筑高能耗、低能效的原因, 从而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节能管理与改造, 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能耗。另外, 能效公示可以有效引导居民节能的意识, 具有极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3.1.5 相关制度的建设

对能耗定额标准与超定额加价制度进行明确是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大型公共建筑合理用能水平的确定, 以此得出用能定额, 来衡量建筑用能。通过政府颁布实施, 赋予其法律法规效力。而基于用能定额, 对建筑能耗超出的部分进行累进加价就是超定额加价。这是对高能耗建筑进行的负激励政策, 以此激励公共建筑进行节能管理与改造。

3.2 监管体系建立的意义分析

通过节能监管体系的建立, 能够采集并监测能源消耗的数据, 然后进行一系列统计和分析诊断, 来达到用能的科学化管理。能耗监测是监管体系里最重要的环节, 而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就是掌握准确的能耗数据。通过采用分项计量, 促进节能监测平台的建立, 并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横向的分析比较, 发现问题找到出路, 积极进行节能管理与改造, 从而努力促进公共建筑的能耗降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 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具体包括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以及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 它们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通过能耗监测平台的搭建, 促进节能监管体系的建立, 能够有效的统计分析公共建筑能耗现状, 从而精心用能指标的设立, 有奖有罚, 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同时对高能耗建筑开展节能管理与改造, 促进节能降耗得以实现, 并争取让健全、规范化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最终走向全国。

参考文献

[1]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07.11.

监管体系建设 篇2

2011-03-15 09:1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的新举措,强调加强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专家认为,目前已有的监管措施和法规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监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应该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监管力度。——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要下决心进一步规范,加大监管,建立一个可追溯的链条;同时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双管齐下,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表明了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月召开的第3次全体会议明确,今年将从8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此前对食品安全犯罪也做了新的规定,加大了食品安全作假以及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打击力度,都说明了国家对食品安全方面更加重视。

“尤其应强调地方政府在食品监管方面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立昶指出,“从目前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生产的食品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食品主要瞄准了农村市场和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管能力有限,难以全方位监测。”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规模化程度不高。据调查,全国共有100多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近七成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仅3.7万家,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与食品生产企业小、散、多相比,我国农业生产则更为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尤其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控制。

食品安全事件背后往往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力。从“田间”到“餐桌”,我国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有监管部门,但在实践中,常存在各部门间责任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专家指出,针对监管混乱和监管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各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地方监督力度,明确责任,从源头抓起。

——食品安全监管尚存三大难题

陈立昶介绍,目前国家严控食品安全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地方监管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造成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综合代表和委员的意见,食品监管在地方执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实施一年多来,大多数省份还没有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监管环节留有真空。《食品安全法》与《刑法》、《农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衔接也不够紧密。

二是各监管部门责任不清。目前实行的仍是分段监管体制,各地机构改革模式、进度不一,部分地方政府的卫生、药监职能未交接调整到位,食安办有设在卫生、药监、工商、经信等不同模式。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也不一致,加大了协调难度,监管工作未真正形成合力。

三是检验资源重复配置、利用效率低。目前,各监管部门相继利用国家财政投入,重复建设检测机构,检测项目同质化严重,技术机构小而全,资源分散、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和数据不能共享。

——三方着手完善监管体系

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和委员就如何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让百姓吃的放心展开热议,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加大执法力度,严惩食品安全犯罪。

有专家指出,在美国等国家,上述所有流程都归一个部门管理,权力和责任都很明确,管理甚至从产品的最上游就开始了,而且一路监测下来。因此,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需要改革体制。

综合代表、委员和专家的观点,针对上述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督中遇到的问题,建议未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配套法律法规。加快健全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适应形势发展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以预防为主,地方政府提供法律支撑,尽快制定保健食品监管条例、食品与食品添加剂标签管理规定、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以及小作坊、小摊贩监管规定,完善相关标准、产品认证、信用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法规。抓紧修订《刑法》有关条文,科学界定食品安全犯罪,拓宽处罚范围,加大惩罚力度。

政府和企业应联手建设信用监管体系 篇3

企业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所致,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企业不讲规范,不讲诚信,不从实际出发,贪大求多。如有的企业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商业欺诈,不负责任逃废债务等,为逞一时之快而付出惨重代价,更扰乱了市场秩序,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企业信用体系,规范和维护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李克强总理说,“要依托大数据完善监管平台,探索建立统一监管机制”,就是对此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说到诚信,我自然想到浙江胡庆余堂悬挂的一块“戒欺”牌匾。一代名商胡雪岩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名店蜚声于海内外,其秘诀就在于“戒欺”二字。可以说,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戒欺”都不会过时。

诚信本属道德范畴,要对诚信进行监管,听起来似乎不合乎逻辑,要监督的诚信还叫诚信?但正因为失信现象的存在,造成信用危机,才不得不督促各市场主体做到诚信。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建设企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企业建设自身良好生存发展环境的要求。从政府到民间的一切管理、经营、交易等经济活动中,都必须诚实、守信。当然,要加快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步伐,还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部门协同和社会共治机制。

一是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全面实行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制度。我国作为一个信用体系后发国家,必须强化政府主导,整合企业信用信息资源。要加快建设联合征信系统,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快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的开发利用,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服务产业;完善企业信用激励惩戒机制,促进企业信用自律管理。

二是实行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加快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需要改进监管方式,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要参照中国证监会监管上市公司的做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对涉及企业重大信用信息要进行披露,公开基本信息,公示行政处罚结果,通过经济、行政、道德以及法律手段,激励守信行为,惩处失信行为,警示、提醒企业,从而维护信用秩序,营造诚信守约的氛围。

三是完善征信评信制度。我国企业信用体系之所以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与尚未制定统一的信用法律有关。除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迫切需要有一部统一的法律,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规范市场准入和经营行为监管,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关系、信用关系、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使企业信用制度化、法律化,从根本上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而健康地发展。

作为企业,要身体力行践行诚实守信,要认识到信用是重要的资产。信用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融资、维系客户、扩大销售、建立品牌,还可使企业摆脱诉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诚信,不但能对外树立形象,更是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摘要

01《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4月20日“水十条”最严目标:15年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在4月16日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设定的一系列量化治理目标中,“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目标或许堪称最为积极且最为艰难。《水十条》提出,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具体包括坚持水质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实施“一河一策”;坚持将水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刚性约束;严格考核,国家开展城市水环境状况排名等措施。

02央视网 2015年4月23日安监总局通报福建PX项目爆炸调查情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在4月22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确认,福建PX项目爆炸事故已经定性为责任事故,暴露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在工程建设、设备设施选用上采取了最低价投标的招标方式,埋下了重大隐患。

另外,装置的规划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加热炉跟储罐罐区距离太近,没有考虑到它们之间的风险,加热炉发生爆炸之后,冲击波直接把最近的一个大罐撕裂,点燃了罐中的物料,引起着火。

杨元元表示,事故中还发现企业的安全管理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因此,这起事故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的处理。

03中新社 2015年4月20日纺织服装产业转型 “机器换人”成趋势

“机器换人”、智能化纺织设备,已逐渐成为“东方米兰”福建石狮纺织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伴随着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到“智造”跨越,石狮今年年初出台了帮扶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升级的系列举措,对企业设备更新、升级给予大额奖励和支持,助推“机器换人”战略落地。

试论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建设 篇4

根据国际银行监管的实践和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方向, 借鉴国际金融立法经验, 系统规划商业银行监管法律框架, 逐步实现商业银行监管法律系统化的目标。其关键是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相关要求, 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票据法》、《担保法》、《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为基础, 完善其细则规定, 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 尽快构建和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 并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要完善监管法律结构。按照审慎监管的原则和要求, 设计适合风险监管的监管措施, 体现于相应层次的法律规定中。对不同的被监管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管手段和措施是未来商业银行监管发展的方向。

二、信息体系

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对社会公众信息披露不透明, 导致市场投资者缺乏了解银行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的渠道, 存款人对风险的判断模糊, 难以正确选择其投资方向, 使银行经营管理失去社会监督。二是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的法律要求不明确。商业银行信息的披露没有适当的对象制度和监督, 随意性较大, 透明度较低。监管机构应对商业银行必须披露什么信息、向谁披露、如何披露等进行严格界定, 并监督其执行。银行监管要强化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市场约束, 就必须使企业和个人能够对银行的经营、财务及安全状况做出及时、客观的判断, 从而对存款银行做出选择。为此, 银行就必须及时、充分地披露其经营、财务及风险方面的信息, 提高其经营的透明度。从目前来看, 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困难, 市场约束还比较弱, 但从长远考虑, 要实现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促进我国银行体系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就必须从监管法规和制度上要求商业银行进行必要、充分的信息披露。

三、社会信用体系

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 可以大大提高市场主体对经济活动预期的可靠性, 降低交易成本, 降低经济交往及资金融通中的信用风险。而在较差的社会信用秩序下, 社会经济活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会影响人们的预期和信心, 增大市场主体及银行的风险。银行监管是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资本充足性和经营规范性的监督, 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 保障银行体系稳健运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有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支持。如果信用关系恶化, 借款人赖债不还, 或者以种种方式逃废银行债务, 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都会受到严重威胁, 有效的银行监管也就失去了基础。因此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成为当务之急。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二要健全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登记;三要要求金融系统实行信用信息共享。

四、监管手段体系

微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 使原来与纸币、票据、信用卡交易有关的银行业务处理变成新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货币仅仅以一种信息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上转移。这种现象同纸币取代黄金、支票取代纸币一样, 是支付系统的一场深刻革命。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金融创新能发现越来越多的管理和监控风险的方法。迎接电子化、信息化的挑战,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必须采取以下对策:首先, 监管机构应承担起金融部门的认证中心建设、运作和管理工作, 并对作为防范和化解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金融风险的交易网络与银行网络之间接轨的支付网关、全国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制定统一的标准, 以免重复投资造成浪费, 保证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系统安全顺利进行。其次, 各商业银行除了设立网上商业银行, 开展网上经营业务外, 还应协助监管机构制定统一标准的支付网关, 并依据国家标准根据需要建立自己的认证中心, 根据法律发行电子货币、并制定电子货币的使用章程, 明确权利义务, 提供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电子货币与参与支付以及结算应经中央银行批准。再次, 超前研究对电子金融的法律监管。监管机构应研究制定并颁布条例监督支付系统和网上商业银行, 规范网上商业银行的行为, 调整网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关系, 实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货币政策, 并协调与国外监管机构在调整电子商务的支付和结算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标准。

五、监管队伍体系

浅谈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篇5

浅谈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

安全生产从本质上讲是企业的责任。但是,由于市场失灵和企业“二重性”的交互作用,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律和自觉。作为市场规则和社会规则的制定者、监护者,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的监管者责任,着力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期,行业的监管职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下文将联系我市汽车维修和驾培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一、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处在市局的正确领导和局安监处的悉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抓好行业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工作,结合汽车维修与驾驶培训两个行业的实际情况,初步形成“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从业人员广泛参与、防范隐患严密到位、事故处置快捷高效”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工作机制,我市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持续稳定好转。

(一)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健全。我处紧紧围绕“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两个责任的落实,着力打造安全生产“两张网”:责任网、监督网,全面推动安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完善体制,去年成立了安全监督科,配备专职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干部,全面负责 牵头做好对行业安全综合督查与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落实职责,落实季度安全例会制度,对《岗位安全职责》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逐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层层细化,确保“人人有责”;三是理清责任,制订了《维管处权力责任清单》,细化明确了安全监管责任,初步建立权责一致、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运转高效、法制保障的行业监管体系;四是企业自律,通过安全生产承诺书的签订以及安全总监制度的推行,增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激发企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二)安全监管手段日益丰富。安全监管聚焦在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督管理两个方面,督促相关科室加强许可过程中涉及安全生产的有关条件的把关。积极开展重点时段、节假日专项安全大检查工作,接受第三方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评析和辅助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监管中综合利用企业自查、行业互查、上级督查、群众举报、媒体监督等多种手段开展隐患排查的风险管控工作,努力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安全监管思路持续创新。围绕提高监管效能,我处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安全监管方式,理顺安全监管工作思路,总结和摸索出部门间联合执法、标准化典型引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发展“安全文化”、推进结构调整等新的安全监管思路和方式,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上不断闯出新路子。今年依托维修、驾培两个行业,组建了安全综合管理专家库,旨在逐步建立“专家查隐患、部门搞督导、企业抓落实”机制,在辖区企业重点隐患治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辨识等领域,结合日常检查或质量信誉评估等活动参与指导,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专长,逐步提高安全监管的权威性、专业性。

随着安全监管体系日益健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安全生产状况逐年向好,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良好势头。

二、问题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我市汽车维修与驾驶培训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比较稳定,但稳定主要由行业特性决定的:一是汽车维修行业以车辆静态作业为主,从业人员在标准化车间、厂房内对故障车进行维修,驾驶培训行业的训练是在有资质的教练员指导下进行,学员在安全隔离设施齐全的场地内进行场内道路训练或在公安部门指定的训练时间、路线上进行实际道路训练,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小;二是两个行业从业人员上岗前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相对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高。对此,我处及所属各个负有行业监管职能的科室认识是十分清醒的,对于我市汽车维修与驾驶培训行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判断是,状况总体稳定,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问题表现

1、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到位,表现在:一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没有宣传到位;少数生产经营单位至今都不清楚《安全生产法》 是什么内容的法,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二是安全文化建设滞后,安全生产知识、事故防范措施宣传不到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未能增强,安全知识水平未能提高,安全责任未能落到实处。三是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力,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较差,安全知识贫乏,安全操作技能低下。

2、企业安全投入少。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三年来,各企业及其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够,抓得不实,应付得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认为安全生产是政府的事,对安全生产的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很少,甚至于根本未安排年度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导致老旧设备无法维护更新,劳保用品不能及时配置,职工健康得不到保障。

3、企业安全目标不明确。一些企业对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指示和要求以文件贯彻文件精神,以会议落实会议要求,已成为惯用方法和定式,重形式、轻落实现象比较突出。政策措施未落实到实处,未落实到基层特别是一线员工,在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至于企业内各部门、是否真的落实了,则很少有企业领导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进行检查督导,了解情况的时候则仅仅满足于听听汇报,报报材料。

(二)问题实质

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所有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句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从本质上 是企业的责任。安全生产问题作为与生产行为同步产生的问题,贯穿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始终。企业作为生产要素的具体组织者,作为整个生产过程的发动者、管理者和受益者,不仅享有获取相关利益的权益,也必须承担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不受伤害的责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危害安全生产的问题,都属于管理问题,因此也属于企业经营者的失职渎职问题。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就没有企业的安全生产;没有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就是没有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不折不扣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成因分析

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的原因,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企业角度看,企业是趋利性经济实体,无论是修理厂、驾校也好,其根本目的是提供服务,赚取一定利润。对于企业的趋利性,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予以指责或蔑视。但是,企业的“趋利性”从来都是“双刃剑”,超过一定限度,就蜕变为唯利是图;而企业一旦走上“唯利是图”的邪路,就会失去社会责任感,就会无视职业操守和社会道义,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其对社会的“外部性”将是邪恶甚至具有毁灭性的。如不惜污染环境、无视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职业健康等等,无不是把企业增长建立在以牺牲环境和职工生命健康安全为代价的基础上,无不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公平、和谐造成破坏性影响。企业难以实现自我矫治,必须依靠外部的力量,也就是行业 主管部门的力量。坚强有效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的社会管理和协会(行会)行业自律,就可以对企业的“外部性”构成有效的遏制和预防;相反,则构成对企业“外部性”的“放纵”。

2、从行业主管部门角度看,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经济规则的监护者,应该而且必须承担起安全生产这一个“准公共物品”供给的促进责任,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以及有效的政策激励,促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企业的“外部性”。这无疑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尽管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安全生产监管在具体执行时仍然存在监管力量与企业数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十分突出,不及时解决,则所谓“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以我们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为例,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机动车维修企业2509家,其中一类汽车整车维修企业206家,二类汽车整车维修企业697家,三类汽车专项维修业户1588家,摩托车维修企业11家,轮式专用机械车维修企业7家。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无证维修个体户。而全市直接从事汽车维修一线执法人员总数不到30人,平均80多家维修企业对应一名监管人员。平均每名监管人员监管的企业数量、活动半径、等指标就更加难以度量。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无从要求监管人员把监管触角延伸到每个企业;即使做到每个企业都检查一遍,也难以保证经过检查的企业就不会发生事故。因为生产经营活动是动态的,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 也是动态的。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进一步开展监管手段和方式创新。尤其要注重发挥协会(行会)这一除政府和私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三、措施及对策

综上所诉,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监管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包括主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如何进一步理顺,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如何进一步树立,监管体系建设如何进一步强化,如何进一步扩大安全投入,进一步创新监管手段、落实依法行政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及对策:

(一)强基础构建安全责任体系

要抓紧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进一步强化各有关科室的安全监管职责、加强我市汽车维修与驾驶培训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敦促企业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层层分解、落实和签订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开展全员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二)接地气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机制 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要靠长期的宣传教育来不断引导,行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教育氛围。

新闻宣传不断线。加强行业安全新闻宣传,各业务科室网站新闻稿件每月做到不少于2篇,并鼓励企业单位积极投稿,不断增强企业安全意识。以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提高安全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制定培训计划,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建设。深入企业开展安全培训教育,通过分析讲解近年来行业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减少类似的事故发生。

(三)固根本助力标准化建设

应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目标,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工作,在推进方式、政策引导和持续提升上进行积极探索。根据去年8月我处出台的《南京市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宁维管〔2016〕27号),积极配合第三方评估公司,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估进程,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激励措施,对达标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或奖励,提高企业创建积极性。

(四)破难题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隐患作为不安全因素,要采取“全覆盖、严执法、零容忍、重实效”的原则,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做到检查一起、查处一起、巩固一起,确保检查有实效、见成果。各业务科室要相应市局号召,积极开展以“安全生产执法年”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督促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违章 行为的查找和纠正工作,认真排查和治理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同时要结合行业实际和特点,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组织明查与专项督查等活动,对存在问题的要求立即整改并督促落实,形成检查闭环,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监管体系建设 篇6

一、创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质量监管体系具有必要性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以党中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农民群众议事为前提,以农民群众筹资和筹劳为基础,以政府的规划编制为宏伟蓝图,以一事一议管理为关键,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管理作为核心内容,以日常的管理工作为抓手,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监督作为基本的保障,利用绩效考核作为激励与约束的手段,坚持对项目进行规划,有序推进一事一议项目顺利开展。

二、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监督与管理

1.#强化对资金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切实加强财政奖补资金监管制度,保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的安全。所有资金都必须单独建立账户,并且还要让资金在封闭情况下运行,资金的进出要在统一账户中有所反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报账制度,先建账后奖补,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直接在承建单位中进行拨付运作。

2.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政策宣传。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作为一项新的财政政策,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一政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要深入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加到民主的议事当中去,提高农民群众参加民主议事的主动性,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奠定最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3.#优化实施方案,健全管理制度。要立足于农民自愿与民主议事及民主决策,立足于筹资筹劳以及奖补资金用到农民商议的公益事业上,要立足于执行,规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奖补资金的各项事宜。对政府投入到农村公益事业性质的建设项目不进行奖补,没有按规定议事的不得进行奖补,招投标以及公示的工程项目不得奖补。

4.#强化监督机制,提高项目质量。在事前,要对民主决议进行严格的把关。在事中,对工程的质量严格把关。在事后,对决算公开进行严格把关。对每个项目都要进行考核,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质量监管体系质量。

三、运用合理的方法,强化监督与管理

1.运用公示方法。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文件,对相关项目议事进行明确的规定,坚持对一事一议项目实行全程公示制度,议事的结果与招标的结果以及审计结果等都要在村里的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对于规定的项目在建成之后,一定要设立标识牌,标识牌上的内容一定要有项目的名称和建设单位以及工程造价等各项内容,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的监督。

2.运用审计方法。首先要实行二级审计的制度,在村级以上实行全面的审计制度,对于所有的奖补项目均进行全面的审计,并且还要出具审计报告。其次还要明确审计的重点,以施工的标准作为项目设计标准,施工的质量作为质量标准。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篇7

1 机构设置现状

1.1 设立方式不统一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创立之初, 监督机构大多与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合署办公, 以后才陆续分开并独立设置, 有的经编制管理部门审批设立并核定了事业编制; 有的以登记设立的形式取得事业法人资格但没有核定事业编制; 还有的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取得合法身份被归入“自行设立”类别但既没有被取缔清理也没有被依法规范。

1.2 名称称谓不统一

现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有的称“局”,如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有的称“中心”,如国家铁路局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工程定额质监中心;有的称“站”,如化学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国家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还有的称“队”,如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蓟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支队。机构名称中有的前缀政府机关名号、有的仅冠以行政区(行业)字词,各不相同。

1.3 经费保障不统一

由于历史原因,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一直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管理。全国范围统一停止征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并明确“不得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由财政提供经费保障”后,由于管理体制、隶属关系错综复杂,经费保障渠道、程度、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财政全额保障、有的是定额补助、有的是专项经费补贴,还有长期在“体制”外运行的原工业部委所属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得不“暂时”以收取“技术服务费”并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形式维持“非营利组织”的经费“自理”。

1.4 机构定性不统一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总体上被解释为“按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等质量管理的政策法规具体承担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分类实践中,既有明确为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但基于政府机构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两个不突破”原则暂划入“公益一类”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也有作为“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分别划为“公益一类”或“公益二类”的,还有暂不分类即列为“类外”的。

1.5 机构权限不统一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执法权源于行政委托, 但没有明确委托的权限。实践中,大部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仅取得行政检查权; 少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同时被授予行政处罚权, 许可其以委托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黑龙江、陕西等省通过地方性法规直接授权的形式赋予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独立的执法权, 可以行使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和行政处罚权。

2 现行工程质量监管的制度性缺陷

2.1 监管主体不中立, 同体监督与选择性执法问题突出

目前, 主管工程质量监督的部门也是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主体或相关建设主体的实际控制人,石油、石化、煤炭等大型国有投资建设项目中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由同一个上级领导的情况也相当普遍, 执法机构与国有背景的监管对象之间沾亲带故的复杂关系客观上使得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性备受质疑; 而工程质量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保障的安排, 也使得执法机构利益与地方经济利益挂钩, 导致质量监督活动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个别封闭运行的开发区甚至成为工程质量监管的“世外桃源”。

2.2 监管体系碎片化,职能交叉与监管盲区并存

现行“统分结合、行业归口、属地负责”的工程质量监管职责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形成的。由于投资管理渠道的差异性、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工程建设专业构成的复杂性, 工程质量监督在条块分工、专业边界以及管理层级方面始终“剪不断理还乱”,既有交叉重叠,又有盲区,既有越权执法,又有推诿扯皮。房屋建筑工程与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附建式人防工程)、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工程(兼顾式人防工程)更是犬牙交错、相互渗透;炼化、煤化工包括“煤电油气一体化”等大型建设项目中往往同时涉及房屋建筑、石油化工、电力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煤炭工程、铁路工程,八方神仙各管一滩成为常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将“新建、改建、扩建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划归交通运输部门以后,有关港口主管部门也面临项目建设本质安全“源头管理”缺乏化工石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支撑的困境。

2.3 监管职责模糊化,监管手段不完整

工程质量监管职、责、权、利不对称、不匹配。根据现行全国性制度安排,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行使的具体行政职权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 并非独立的执法主体。由于行政强制权依法不得委托,即使在工程现场发现必须紧急排除、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质量隐患,如果行政相对人不配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无权实施紧急处置,即时性、有效性沦为纸上谈兵。由于行政法规没有明确监督责任的内容、程度和法律后果,一方面“遥控指挥”的监管部门“有权无责”;另一方面“冲锋陷阵”的监督机构“有职无权”。一旦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监督人员往往责任难以澄清,风险难以规避,不得不充当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替罪羊角色 ,司法实践中甚至出现了非直接的监管责任超过直接的责任主体甚至无限扩大、显失公平的情况。

2.4 监管模式欠规范,政府信用被滥用

现行工程质量监督以“工程质量监督申报”为监管界入的切入点并明确质量监督申报受理手续属于工程施工许可(开工报告审批)的前置程序,客观上强化了其“非行政许可类审批事项”的属性,与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大相径庭;“不报不理”不仅使政府“不作为”和“选择性执法 ”拥有“正当理由”,而且事实上为行政相对人逃避监管保留了“地下通道”和“运作空间”, 从而与政府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公路、水运、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安全)鉴定”职能以及煤炭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认证”职能等还模糊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化社会中介服务的界限, 由于“鉴定”、“认证”结论与项目验收高度相关 ,政府信用不仅被随意滥用而且有可能成为“寻租”手段,制度性缺陷不可小觑。

3 几点建议

工程质量事关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关系到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工程质量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健全工程质量法治实施体系,依法监管、严格执法、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是推进工程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离不开系统的规划和清晰的路径,离不开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创新。

3.1 法律重构

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为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符合法律规定,应在梳理、明确工程质量监督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超越部门、超越利益、系统而全面的顶层设计并适时修法,明确工程质量监管的综合性规定、针对性措施,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保留空间;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 赋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独立的执法主体地位[2]并明确责任,确保监督管理的独立、公正、科学、权威。

3.2 职能重构

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3]的要求,由编制、法制部门会同工程质量专家咨询委员会或其他类似的独立咨询评估组织明确必须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专业并在相关部门的“三定规定”中逐一分解、具体落实,从源头上解决行政机关“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4]以及选择性执法的问题,克服懒政、怠政,规制争权诿责,确保法规要求与职能配置相互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明确并依法履职,解决“职能交叉、权责分离、推诿扯皮、监管空白”的体制性缺陷;建立工程质量“统一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监管体系,使国家意志真正“落地生根”。

3.3 主体重构

推进管办分离、资源共享, 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按照执行分立模式[4], 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工程质量监管力量,分级、分片组建综合性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机构并由省级以上财政提供经费保障, 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委托机关和上级部门负责为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负责, 消除多头和重复执法,消除利益和体制桎梏,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以避免不当行政干预,独立于行业组织以避免利益博弈干扰, 按照单一的监管规则和程序实施监管,确保公平、透明和可追责,实现跨领域综合执法。

3.4 手段重构

按照法治思维规范监管程序、改进监管方式,充分运用宣传引导、诚信激励、负面清单、黑名单制度等市场化约束措施;重视预警指导、强化过程监管、减少盲目抽查、压缩操作弹性。以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质量行为,以约束力和规劝力营造质量文化。构建多元、动态、柔性的立体治理体系;构建民主型、指导型、服务型、责任型的现代监管模式[5]。同时,对漠视社会责任、超越法律底线的行为保留必要的刚性、羁束性处置权,使监管更有效率、更加公平,使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互叠加、综合发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4 结语

谈基层环境监测技术监管体系的建设 篇8

环境监测技术监管体系指在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参与并服务于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是以法规标准为准绳,以环境监测数据为科学依据,正确实施对环境行为的监督管理。 环境监测部门在环境执法管理中发挥技术导向职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为管理提供主动、高效的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央、地方以及基层的环境监测技术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目前环境监测技术监管体系基本涵盖了环境监测各要素,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监管体系。

1 环境监测技术监管的作用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已经从传统的技术层面的支撑上升至全面融合到环境保护整体工作中, 成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转变的重要内容。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技术监管作用,提供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污状况、潜在环境风险等相关背景资料,并将技术监管覆盖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警、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放达标现状点评、 环境质量治理工程的后绩效评估等各个方面,融入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服务于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为地方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改善环境,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提供建议。

2 环境监测技术监管存在的问题

基层环境监测部门在发挥技术监督作用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目前还未建立全面的技术监管体系,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 从环境管理到环境监测未能达成共识,即需要建立内容全面、手段丰富、机制完善的技术监管体系以提高环境管理效能。 二是手段欠缺。 技术监督长期以来只能依靠简单的报告及会议等单一手段,应进一步利用目标考核、监测结果公开、技术仲裁等形式。三是机制不完善。未能形成监测、监察、管理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监测系统内部资源整合机制,以及有效的“监测—管理—监测”闭环机制。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管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无论是从环境管理的需求还是从环境监测的自身发展出发,都亟须形成创新的技术监管体系和有效的作用发挥机制。

3 完善技术监管体系的思考

3.1 丰富技术监管内容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 创新的技术监管体系应在满足现有环境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不仅从全要素、全区域范围、全过程,还要从环境管理行为效果、环境科研效果等方面,全方位丰富技术监督的内容。 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联合监察等部门调查局部污染原因,利用历史数据,分析个别污染源的排污特点,锁定重点污染源。 说清污染源状况。 通过对不同区域各行业的监测,发现行业超标排放的特点;通过对各区域污染源排放情况的综合评定,制定监管措施。 通过环境监测手段,从环境质量指标改善和达标两方面综合评定,评估环境管理措施实施前、中、后的环境质量变化,反映环境管理措施的效果。

3.2 改进技术监管手段

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环境监测部门发挥技术监督作用的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对监测结果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形成周报、月报等定期报告,以及专事专报、及时快报等各类报告,也是技术监督的重要手段。 除报告形式外,主动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还需要类似于环境质量分析会的会议手段。 对管理部门关注地区的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各类环境考核目标阶段性完成情况、典型污染区域(或突变点)环境质量变化、 热点环境问题的反馈追踪等分析汇报,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真正提升环境监测的地位。

3.3 建立技术监管机制

召开环境质量分析会,邀请环境管理各部门参加,在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等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联动呼应机制。 其中管理方汇报针对前期问题采取的整改和提升措施,监察方汇报对上期问题中涉及污染源的调查处置情况,监测方汇报环境质量现状,形成“开展监测—开展污染源监督—采取管理措施—再开展监测”的良性循环,真正发挥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管作用。

与环境管理项目审批部门联动,开展开发区域环境质量全过程跟踪性监测,形成“背景监测—项目审批—开发建设—跟踪监测—调整审批政策—开发建设—后评价监测”的完整流程。

通过成立联合调查小组、 综合分析团队等方式,联合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人才,整合资源,取长补短,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形成监测合力,提升技术水平,使环境监测成为环境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燕,郑铁力.关于环境监测部门技术监督职能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2):8-11.

[2] 李艳萍,张浩,周国栋.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监督体系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6):5-8.

[3] 翟丽娟.浅析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环境与生活,2014,(9):62.

[4] 朱雅丽.环境监测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2014,19(1):93-95.

[5] 徐伟.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督职能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J].黑龙江环境通报,1995,19(4):1-7.

监管体系建设 篇9

一、国外建立与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经验及趋势

(一) 建立和完善了以预防为目的立法体系

首先, 加强了对食品安全基本规则、制度、标准的统一, 以指导整个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欧盟通过食品安全基本法搭建起“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的监管框架体系。美国正着手整合食品安全立法, 向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综合、统一立法方向转变。其次, 重视对基本法的修订与动态调整。2003年至2007年欧盟和日本多次对食品安全基本法进行修订。美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 (FS-MA, 2011) 加强了基本法的指导, 将立法空间拓展到整个供应链。第三, 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美国各地区制订了统一、综合性的《地方食品安全管理条例》, 日本和欧盟分别制定了食品安全地方实用条例。第四, 把保护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立法的基本宗旨。欧盟的消费者政策战略明确将保障消费者信心、消费者地位作为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保护的中心任务 (EC, 2007) , 促使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多元博弈、协调平衡的局面。

(二) 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和实行多样化处罚形式

首先, 责任认定更加严厉。国外在法律条文中, 明确了违反食品设计、操作以及警示标准将面临的刑事制裁。例如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等, 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其次, 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不仅加重了刑事责任, 还加大了经济处罚力度。美国法律对食品制、售假者处以五年以上监禁, 并处25万至100万美元的罚款。韩国则同时还要追究相关卫生监管人员责任。第三, 处罚形式多样化, 鼓励自律和自控。如英国《1990年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对应有努力的辩护” (Defence of due diligence) , 利用免责条款激励企业或生产者主动召回问题食品。第四, 重视对消费者的保护。如美国采取了浮动限额制度, 对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生产者规定了惩罚性赔偿 (punitive damages) 。日本鼓励消费者主动维权, 支持消费者采取自我保护行动, 如支持先行赔付方式, 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三) 构建了责任明确和独立的监管机构体系

国外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监管权利的集中, 另一方面强化了地方基层组织的执行能力。中央层面上, 监管体系逐步转变为统一部门监管。如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督署 (CFIA) , 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 (FSC) 等。国外中央监管机构的责任侧重在制定原则、提供指导, 加强和改善检验及预防措施, 开展风险分析与研究, 提供科学与技术建议, 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信息、设立预警系统、开展教育活动, 加强机构间联络与协调等。地方层面上, 基层监管机构主要负责辖区食品安全计划的制定, 食品安全巡查、监督、检验等具体监管工作。此外, 上级定期对下级的行动开展督查, 督促基层提高监管效率。

(四) 强化了社会力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越来越重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 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已从过去单纯通过政府授权的自上而下政策制定方式, 转变为鼓励公众广泛参与, 吸纳公众与私营机构在内的多元化、合作监管、自我管制的现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提高了监管透明度, 促使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合理分解, 实现多方协同制衡 (Mensah等, 2011) 。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更加独立、科学、严谨, 导向性更加明确, 指导作用得到加强, 公众信任度进一步提升。

(五) 不断拓展与整合食品安全标准

发达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指令和法规越来越简单, 但按照指令制定的标准却越来越复杂。在标准制定及实施方式上, 采取设置最高容忍度或最高残留量 (MRLs) 的方式, 明确检验过程的取样和分析方法;内容上, 不断拓展标准覆盖面。如欧盟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从1976年的43种拓展到目前200多种农药活性物质的30000多项MRL标准。同时, 大力推行良好操作规范 (GMP)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GAP) , 以及HAC-CP等食品安全保证体系。此外, 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及其下设委员会协助下, 国外制定了达成共识的食品安全标准, 促进了食品贸易公平发展。

(六) 强调了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管理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被赋予法律内涵和法律保证, 使标准蕴含的技术要求与法律权威结合在一起。首先, 通过整合供应链各环节食品安全标准, 逐步拓展了标准管理机构的监管职能。例如英国食品标准署 (FSA) 将监测权力从市场延伸到食品产地, 强化了标准管理机构职能。其次,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社会成员之间保持密切分工合作, 鼓励各个供应链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第三, 国外依据风险分析与评估, 对标准进行灵活调节。如欧盟2008年8月对茶叶中残留的农药硫丹限量标准提高了3000倍;2011年拟将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中苯菌酮最大残留限量由现行的0.5mg/kg修改为5 mg/kg, 意味着检测标准降低了10倍。调整方式上, 国外根据风险相似性原则, 正致力于探讨分组制定残留限量标准方式, 以提高调整效率。

二、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启示

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完备, 执法形式单一, 监管职能独立性差, 社会参与机制不完善, 食品标准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足等主要问题。总结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 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架构

首先, 完善食品安全基本法的框架指导, 重视地方食品安全立法工作, 进一步明确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享有的基本权利与法律保障。其次, 逐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 除明确规定刑事责任外, 还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并加强对生产者自律与自控的激励。把引导、促使生产者遵循良好操作规范作为食品安全立法的重要目标。

(二) 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体系

强调监管职能部门的独立性和统一性。充分发挥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如食品安全委员会) 在组织协调监管工作, 实现无缝连接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 重视地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建设。抓住当前政策向基层监管组织建设倾斜的时机, 整理思路、明确观念, 因地制宜加强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国外经验还表明, 多元化、多部门参与的合作与自我管制模式, 有利于提高监管有效性。

(三) 不断提高标准体系的先进性与指导性

国外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制定不同于质量标准, 不进行分级, 只设定最高容忍度或最高残留量 (MRLs) , 作为食品市场准入条件, 并实现与国际标准的统一。我国食品技术标准众多, 但缺乏管理标准。制定与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 加快食品卫生安全认证体系建设, 有助于实现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在食品供应链上的整合。此外, 还必须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 提高标准的指导和规范效力及执行效果。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 加强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和推进地方食品安全立法

制定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计划, 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为基础, 基于食品相关学科整合以及各级、各部门监管责任整合的思路, 及时进行食品安全基本法的调整与修订, 清理存在矛盾、重复的法律条款, 弥补新问题暴露的法律漏洞与空白。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工作, 在食品安全基本法的指导下, 从食品添加剂规范、食品标识规定、问题食品召回、供应链追溯、诚信体系建设、消费者监督等方面, 科学制定地方实施办法、计划及规划, 完善地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按照食品生产和销售的范围, 把食品安全基本法的内容与各地区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构筑多层次、统一、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防线。

(二) 加大执法力度和推行多样化的食品安全执法形式

首先, 在处罚力度上, 对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应取消惩罚性赔偿上限, 并采用刑事条文等成文法规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并适度扩大处罚对象范围。同时, 善用免责条款, 激励食品生产者加强自律或自控。其次, 执法形式上, 除加强执法机关的法律约束力外, 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信力的作用。提高政府食品安全危机公关的能力, 基于风险分析结论, 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此外, 依靠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有效引导政府决策。第三, 明确消费者拥有检举或控告违反食品安全法行为的权利, 以及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监督,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等权利。

(三) 保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权利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首先, 通过法律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收集与处理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制定和修订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权利, 没有对风险的监管权和执法权, 以确保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部门之间的独立性、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其次, 打破部门、行业和条块分割局面, 统一、整合现有设备、技术人员队伍力量等监管资源, 搭建覆盖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多层次、开放化、联动式的食品安全监管基层机构体系。在财政经费上, 将食品安全监管基层机构建设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通过加大财政补助的方式, 改善基层监管机构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落实。

(四) 科学设计食品安全管理的社会参与机制

首先, 监管部门必须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中所涉及的主要利益关联者及其职责。其次, 搭建信息沟通平台, 建立政府快速应答机制。通过召开例会、举行听证会, 建立群众性监督、协管队伍, 利用网络平台、短信平台、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 促进食品安全利益关联部门的对话与沟通。建立政府快速应答机制, 及时回应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第三, 加强对消费者与食品生产者的教育与培训, 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辨别安全食品知识,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改善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通过提供政策与技术等方面支持, 鼓励各类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 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等知识的普及工作。

(五) 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推行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体系

首先, 在标准制定方式上, 采取只设定一个最高容忍度或最高残留量 (MRLs) 作为市场准入条件的方式。通过基本法保障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并作为各地区、部门制定食品质量标准的基础和门槛。其次, 不断细化食品安全标准。重视技术标准的修订与完善, 深化食品安全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 根据实际条件与要求及时、灵活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调整, 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的统一。第三, 循序渐进推行良好操作规范 (GMP)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GAP) 、HACCP等先进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体系。初期采取鼓励、建议等引导方式, 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后, 过渡到义务和强制性规定, 并做好对中小食品企业的扶持工作。

(六) 加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和深化标准管理机构的职能

首先, 通过法律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机构的职能和权利, 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技术要求与法律权威的结合。其次, 拓展标准管理机构的监管职能。将标准管理机构的监测权力从食品生产的某一环节, 拓展到食品整个供应链。第三, 加强标准管理部门与国内外相关部门及社会成员的交流合作。在标准改进与完善的路径上, 广泛吸收食品供应链各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制定。通过定期举行标准协调会、研讨会的方式, 提高标准制定的水平和能力, 促进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标准化工作得以顺利、高效地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unities (EC) .EU Con-sumer Policy strategy2007-2013 Empowering con-sumers, enhancing their welfare, effectively protectingthem[EB/OL].2007.

[2]FAO/WHO.Assuring Food Safety andQuality:Guideline forstrengthening national food con-trol system.FAO, WHO Rome.2003.

[3]FDA 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FS-MA) .Public Law 111–353 111th Congress, USA.2011.

[4]Mensah, Lena Dzifa and Julien, Denyse.Im-plementation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UK, Food Control, 22:1216-1225.2011.

监管体系建设 篇10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评定与发放,监管体系

0引言

国家每年要向高职院校投入巨额的国家助学金, 帮助扶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但学生们对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满意度并不高, 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满意度只有40%左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学生不是对助学金本身不满意, 而是对学校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发放、使用等环节存在一定的意见。

1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评定中的监管漏洞

1.1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国家助学金评定意见 (办法) ”之类的制度, 但这些制度往往只是对上级文件的套用, 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提出具体的实施细则, 操作性很差。

1.2缺乏民主的评议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 部分高职院校的助学金评定工作已经蜕化成系院领导或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的“自留地”, 没有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1.3缺乏正常的内部审计

因为这一部分资金不是学校的, 学校也不能挪用, 尽管巨大, 但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不管是学校领导, 还是学校财务部门或监管部门, 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4缺乏联动的诚信教育

在助学金评定发放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很不协调的音符:个人申报资料虚假、用助学金大吃大喝、随大流“起哄式”申报等等。

2建立健全“多方联动、三级推进、教育主导、惩戒辅助”的体制机制

2.1建立起“高职院校、民政局所、学生家长”等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

2.1.1明晰参与各方的工作责任地方民政局所负责资料的真实性甄别。家长指导用好每一分钱。高职院校进行公证评定。

2.1.2建立双向互动的反馈机制地方民政局所应对资助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家长应与学生共同向学校、民政局所提交反映资助经费使用情况、使用效果的报告;高职院校应及时通报国家助学金评定、发放情况, 受助学生在校表现等。

2.2建立起“院校主导、部门统筹、系院负责”三级推进的监管体系

2.2.1制定可操作的评定标准、工作流程、监督审计办法等系列工作制度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 保障有限的国家资金用在关键点上, 促进教育公平。

2.2.2健全学生民主评议机制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 系院要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参与作用, 保障学生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班级全体学生再对小组评议结论进行投票或集中评议。

2.2.3建立公示与反馈机制对贫困生认定, 助学金评定的政策、过程、结果等必须进行公示, 广泛地接受系院的学生、学生家长的监督, 对公示出现、反映的问题的处理结果也必须进行再公示。

2.3适当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自立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

2.3.1建立社会诚信机制除诚信教育外, 对提供虚假证明、骗取助学金者要进行教育和处分, 计入大学生征信系统;对出具虚假证明的地方民政局所要进行通报, 并对该地生源进行限制甚至取消申报。

2.3.2建立校园义工制度对获得资助的学生, 特别是进行重点资助的学生, 要安排一定时长 (每周4小时) 的校园义工岗位。这样既可以让贫困学生比较尊严地取得助学金, 也可以让一些“企图者”却步。

2.4建立起“记录成长、促进发展、体现奉献”的贫困学生资助档案

2.4.1建立贫困生基本档案辅导员或兼职班主任要对入库学生的全部信息进行核对, 确保准确、全面;对家庭情况、学习及表现情况等进行及时更新。

2.4.2记录受资助学生成长过程要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受资助情况、资助经费的使用报告、资助过程中出现的感人事例、就业成长中的典型案例等等。

2.5建设以“政策咨询、事务公开、典型宣传”为主题的大学生资助网站

贫困大学生资助网站原则上是一个面向特定人群的专业性、专门性网站, 既要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进行公开、助学金评定过程进行公开, 又要公开受助学生的成长情况、资助经费使用情况、个人感悟感受等。

3结语

提出建议, 不是说我们有多高明、有多完善, 仅仅是在“扎牢制度笼子”的路上提供一些参考, 指出一种可能。我们的调查表明, 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评定和使用方面, 确实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去完善。我们的研究指出, 通过建立健全“多方联动、三级推进、教育主导、惩戒辅助”的体制机制, 构建起以“政策咨询、事务公开、典型宣传”为主题的大学生资助网站, 确实能够提高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凤.国家奖助学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上一篇:结构优化策略下一篇:训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