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管体系

2024-06-05

质量监管体系(精选十篇)

质量监管体系 篇1

一、浦北县农机质量监管机构现状

浦北县管辖17个镇 (街道办事处) , 现有县级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1个, 明确了机构的职能, 做到了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牌子到位。做好制度上墙, 落实岗位职责, 配备相关办公设备, 机构运行步入正轨。2015~2016年, 重点延伸建设龙门镇、三合镇、小江镇 (现分开建成小江、江城街道两个办事处) 三个镇农机质量投诉窗口。

二、存在问题

(一) 缺乏专业人员, 基础设施不完善

1. 没有设置岗位、缺乏专业人员。

根据《2015年广西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规范化建设方案》的要求, 县农机局向编制部门提出申请在县农机推广站增挂了农机质量投诉机构牌子, 但是没有设置岗位。通过浦北县2016年农机推广人员信息调查发现, 在岗在职51名人员中, 学历普遍偏低, 只有两人是本科, 其余均为中专或大专。年龄偏大, 35岁以下的只有4人, 后继人才断层。造成的根本原因是, 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低, 待遇差。

2. 基础设施不完善。

当前很多镇 (街道办事处) 没有站房或办公点, 大部分镇 (街道办事处) 业务的办理都是临时租用场地进行。办公设备不完善, 很多镇都没有电话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公布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的地址、联系电话等都是县投诉站的, 群众因为路途远或经济不划算而放弃维权, 进而造成用户维权难。

(二) 宣传环节薄弱

宣传农机质量管理方面的政策, 能有效增强农民维权意识, 提高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 是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途径。以往不注重宣传, 导致群众维权意识淡薄, 80%农机用户不知道农机质量监管机构的存在和作用。

(三) 配套动力浮动范围、标识不统一, 造成执行难

近年来, 多次开展了农机产品质量集中整治和专项检查、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等工作, 有效规范了农机市场秩序。在检查中发现, 配套动力标识不统一, 常见的是汽油机与常见柴油机标识不同, 给整治造成一定难度。如4k W以下的汽油微耕机动力一般以170F、190P等形式标注, 而不像柴油机明确标注为几马力或多少千瓦。机械工作环境和要求的不同, 要求的配套动力也不同, 因此出现了同类型的机具, 配套的动力却不同。

三、做好农机质量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 储备人才,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 加强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在农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诸多问题中, 首要做好吸收人才, 加强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根据目前实际情况, 建议县农机局以内部行文形式, 在各镇 (街道办事处) 聘请一人进行岗位委托。对岗位委托人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农机“三包”规定》、《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管理办法》和《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农机质量投诉岗位责任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培训, 明确委托岗位职责, 建立相关考核制度, 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加强交流学习, 学习成功经验、先进典型, 查找自身不足。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工作要求, 组织开展实地操作能力培训, 提高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组建一支责任感强、技术精干、业务精通、知识面广的农机质量监管队伍。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县级及龙门镇、三合镇、小江镇 (小江、江城办事处) 投诉机构已经建立, 工作步入正轨。但是由于经费缺乏, 其他镇还没有建立。县农机局要与有关部门沟通, 申请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逐步完善制度上墙、落实岗位责任, 配备相关办公设备, 公布各镇投诉联系电话、地址, 方便农机用户投诉。

(二) 加大农机质量宣传力度, 强化企业责任感, 增强用户维权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网站等做好宣传工作, 建立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话报等资料信息平台, 以网络形式公布。让群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家政策、法规。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活动, 提高群众对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识别, 促进企业合法经营, 减少投资风险,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 抓好源头宣传。

向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宣传有关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宣传当地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对企业、经销商违法行为的执行情况, 从源头上宣传农机质量的重要性, 促使其明白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 抓好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维修网点的宣传。

先进大型机具都集中在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维修网点, 他们信息量大、见识面广, 群众对他们有信任感, 对机具的性能、质量等具有话语权, 群众信服。重点抓好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维修网点的宣传, 能起到以点带面的宣传效果。

(三) 明确机具配套动力浮动范围, 统一标识

规定机具配套动力浮动范围、统一标识, 让基层人员有“据”可依, 对减少基层质检人员风险, 及时纠正生产企业、经销商的违法行为, 维护农机户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1. 规定机具配套动力浮动范围。

虽然国家对配套动力也作出了相关规定, 但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因为各种原因,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 一台机架标注为4.2k W的耕整机在配套动力时, 正常情况下应配套4.2k W动力, 但是农户根据自己作业要求却配套4.5或4.0k W的动力。可见, 在安全范围内对配套动力可浮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 使机具有更多的灵活性适应工作需要, 减少用户的重复投入, 提高群众的经济效益。

2. 统一标识。

配套动力标识不统一, 给购机补贴核查带来一定的麻烦。例如, 机具机架动力参数为3.5k W, 而配套动力标注是170F, 动力就不匹配, 形成小牛拉大车, 就容易出差错, 进而增加基层工作人员自身风险。同时, 购机户不明白标识含义, 认为机械可以使用就购买了, 不知道花了钱买到的却不是同等价值的机具。

质量监管体系 篇2

本月15日晚,全校教师在阶一教室听取陈宇校长对《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课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题讲座,整个讲座从“问题的提出”、“国际视野中的高职课程质量保证”、“ 实地倾听来自高职课程利益相关主体的声音”、“ 制约高职课程质量的瓶颈问题与根源探析”、“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我国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重构” 五个部分,并结合我校目前实际的教学管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在教育投入“有限”而质量提高却“无限”的紧张中如何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来缓解这一张力,是每个高职院校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陈校长也提出目前我校的课程质量监管体系并没有结合先进的监管体系来进行监管,所以我校的课程质量监管体系还非常的薄弱,也很不到位。

我教研室认为:课程的监控与评价是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监控与评价体系,是一个能够向有关人员连续反馈课程运行状况信息、识别获得成功的潜能、尽早发现问题并保证及时调整的系统化工具,是一个为保证课程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各有关方面达成共识并实现这一共识的过程。

就我校来讲,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存在注重理论教学的监控与评价,对实践教学的监控与评价面窄;对有些专业的实训重视不够,甚至部分专业的实训场地几乎没有。同时,也只注重校内教师的监控与评价,缺乏对企业、行业、用人单位参与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评价;注重对教师授课的监控与评价,缺乏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监控与评价;注重校内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缺乏对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重统一的规格要求,轻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认为这是我校的教学管理现状。

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并不能完全归责于我校教学管理部门。事实上,更多的是与高层管理者对所谓课程质量监管的重视程度也是密不可分的,包括账力的支持,陈校长在谈到这一点的时候也讲到,课程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一定的财力支持,我认为,我校对于工科专业的扶持力度很大,但对文科专业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足,比如:我们教研室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训场地与实训设施上来讲是全校最差的,几乎为0,这便大大的制约了本专业的发展。

既然决策层知道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实训,实训需要设备和场地做支撑,那是不是应该多考虑考虑我们这些后起专业的发展动向?我认为一个学校的发展,并不是靠一个专业或某几个专业的发展就能带动力起来的,而是要将所有的专业一起带动起来,这样,一个学校才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也才能更好的贯彻“学校服务于区域与经济”的办学宗旨。

质量监管体系 篇3

关键词:监管检测体系;现状;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7-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乎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就越来越成为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就要加强农产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构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督体系的现状

1.1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管检测体系

具体表现在没有覆盖所有农产品的监管办法;监管体系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支持;农业检测管理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中规定的环境监测、农产品生产投入监管、生产加工的监管、信息发布以及市场准入监制等配套的监测监督体系没有建立健全。这就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检测工作没有具体的规范指导,监测工作不能全面有效开展。

1.2监测监管部门具体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中政府领导和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在具体监管工作中难以分清彼此各自的责任,出现多方监管或者监管缺位等现象;二是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指数评估、农产品市场准入及召回制度、农产品产地确定、产地环境监测等具体规定也不明确,导致管理工作中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低,不能有效地开展具体监测检查工作,不能做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建立完善的监管检测体系的具体措施

2.1不断完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的建设

着重加强对监管队伍检测能力和监管制度的建设,通过充实仪器设备、增强检测手段、改善监测条件来提高检测效率、质量水平。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力度,做定期监管检测,通过专门信息发布渠道,将监测结果公布,来引导居民健康消费。此外,根据市场准入原则的要求,监察监测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对入市农产品的监测,建立监测记录档案,做到农产品的监测工作有监管员、工作场所、仪器设备、检测记录。

由于我国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产业链较长,不可控制因素较多,所以要做到对各个环节的监管检测,就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源头治理、生产过程监管以及到售后服务的全程监管监测制度。一是加强对生产源头的产地环境进行安全评估,有效落实农产品生产产地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农产品生产源头的安全;二是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出售等环节的质量监管,保证流入市场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2严格落实监管监测工作,强化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监管检测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我国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从农产品的生产源头抓起,仔细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在监管检测工作中一定要秉公执法,重点加强农产品入市关口的监测,确保流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规定。另外,监管检测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具体环节监测工作的万无一失。

2.3不断创新监管检测方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一是在监管内容上,以源头监管来推动整个监管过程,按照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做到五个结合:产地环境的监测科农产品的生产档案相结合,生产技术的规范化和投入产品生产许可相结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监管检测相结合,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相,市场准入原则和标签标志管理相结合;二是不断加快监管检测形式的创新,通过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网站,把农产品的质量规定标准、质量安全行动具体方案以及整治活动资料都放入网站内,将监管监测工作公开透明化,接受市民的监督和建议,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更好落实发展;三是建立健全的例行监管检测制度,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致力于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的定位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疏远监管监测制度,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记录和产品流向、储存信息都有源可寻。

3结语

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监测,从各方面入手,做到在生产源头、流通环节和销售环节的全面监管检测,保证流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达到质量安全标准。

参考文献

[1]鄢敦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03,15706.

[2]李长健,张峰.我国食品多元化规制模式发展研究[J]河北法学,2007,(10):104-108.

质量监管体系 篇4

1 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畜产品质量安全, 简单地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 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 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肉、蛋、奶等畜产品在食品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 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例如,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区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问题、兽药残留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已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并由此引发了整个畜牧业行业的连锁反映。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居民的消费需求, 还影响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影响到了农民增收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制约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养殖环境已成重要制约因素

一是工业“三废”和大量农药的使用影响养殖环境。近几年, 招商引资引入大型工业企业和大量农药的使用,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不同程度的也产生大量工业“三废”和农药残留, 经呼吸、进食、饮水积累在畜禽体内, 如铅、汞、砷蓄积在动物体内, 影响畜产品质量。二是畜禽饲养条件落后, 基础设施薄弱。尽管畜牧业生产方式是以规模养殖为发展趋势, 但是一些养殖场户畜禽饲养条件落后, 基础设施薄弱, 卫生条件差, 高密度养殖, 交叉污染严重, 不但诱发动物疫病的发生, 而且影响畜产品质量。

2.2 动物疫病是制约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 我国已消灭了牛瘟、牛肺疫等烈性动物疫病。但因我国地域广大, 动物品种繁多, 农牧业生产较为分散, 集约化程度不高, 难于防疫管理。近几年来, 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和奶牛布鲁氏杆菌、结核病等动物疫病的发生, 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畜产品质量。2.3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因素一是兽药的质量及使用是影响畜产品中兽药残留的直接因素, 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在生产环节兽药GMP的普及和经营环节兽药GSP的推广实施, 曾经泛滥一时的生产、经营违禁药物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但兽药在养殖环节的不规范使用没有根本改观, 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一些规模化鸡场、猪场、奶牛场存在严重的兽药使用安全隐患, 主要表现在超量使用抗菌药、常用的磺胺类药物休药期没有得到遵守等等。二是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三聚氰胺等药物和化学物质, 会在动物体内残留, 严重影响畜产品质量。另外来自重金属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以及工业“三废”污染, 畜禽长期食用这些有毒有害和被污染的饲料, 严重影响肉品品质。

2.4 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薄弱

一些地区, 特别是在农村, 没有规模化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生产加工企业条件滞后, 严重制约畜产品质量。

2.5 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

当前, 基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程有数十种之多, 例如:《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 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监察、饲料监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部门各负其责, 但实际监管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错位、乱位、不到位的问题。

3 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

3.1 要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

要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特别是要突破县一级, 整合现有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监察、饲料监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 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加强其执法力量, 完善执法手段, 规范执法行为, 加大执法力度, 改善执法装备和条件, 切实履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职权, 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水平, 确保执法范围内各个环节的监管认真落实到位, 生产出更多“放心肉、放心奶、放心蛋”等放心畜禽产品。3.2要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追踪、追查、追溯机制, 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实行畜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畜禽规模养殖电子档案, 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监督管理, 实现畜禽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全面推广使用牲畜二维码标识, 完善牲畜防疫档案, 加快牲畜标识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 实现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电子化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 全面加强畜牧投入品使用管理, 完善畜牧投入品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强化兽药使用的休药期管理。

4 加强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考

4.1 搞好安全畜牧养殖场的规划和建设

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 严格按照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引导畜牧业生产者重视安全畜牧场的规划和建设。畜牧养殖场 (区) 的选址要符合区域畜牧经济发展规划, 选择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 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 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 要远离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水源保护区等。场内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各功能区要设置合理 (生活管理区应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最上风口处, 生产区应设在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废弃物处理区应设在生活管理及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畜牧养殖场要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要保证污水达标排放等。

4.2 推广畜禽健康养殖模式

一是在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 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 积极引导畜禽标准化的应用, 逐步改变畜牧业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的养殖模式,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用药指导。按照《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重点是加强对畜禽养殖用药的指导, 建立兽药处方制度, 督促养殖场按照畜禽养殖安全用药的有关规定规范用药, 并严格遵守兽药休药期规定, 做到规范使用兽药。同时要按照执业兽医师开出的处方购买和使用兽药。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禁止使用国家已公布的禁用兽药和无批准文号、无生产厂名、无产品批号的假劣兽药。三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按照《畜牧法》和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的规定, 指导和督促养殖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畜禽来源、饲料来源、饲料投放量、药品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畜禽发病情况、诊疗情况、无害化处理情况。养殖档案应当按规定保存, 以利建立起生产销售的规范化管理和可追溯制度。

4.3 加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管

依法严肃查处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饲料添加剂品种行为, 控制和规范限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对畜牧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 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畜牧业投入品行为。

4.4 加快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步伐

要积极引导、大力推进无公害畜禽养殖场产地认定、产品认证, 开展畜禽产品的认证工作;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推行兽药使用GUP试点、无公害畜禽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多种形式的质量认证和管理工作, 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及市场竞争力。

4.5 做好畜禽防疫检疫工作

做好畜禽防疫、检疫工作, 要在“以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原则的指导下把好四关。一是免疫关。做好畜禽免疫接种, 畜禽标识佩戴、免疫证发放工作;二是产地检疫关。凭免疫证和畜禽标识进行产地检疫, 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方可上市销售。四是市场关。对无证经营、证物不符以及经营病害畜禽和畜禽产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严肃查处, 有效控制有害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

4.6 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

质量监管体系 篇5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发[2009]1号)文件精神,尽快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法律法规,整合执法力量,下移监管重心,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加强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加强检验检测保障农产品品质安全、加强市场抽检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地环境认定、产品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统一领导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的监管,依法把好源头关、生产关、市场关和管理关,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水平。三是坚持依法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在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四是坚持行业监管与部门联动相结合。按照国发[2004]23号文件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三)建设目标

力争到2012年,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职能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健全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与标准管理、档案管理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级农业服务网点相联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健全资源整合与层级负责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联手联动、反应快捷、运行高效的预警应急体系。上市大宗农产品100%达到无公害标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市“三品”认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残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进一步下降,蔬菜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达96%以上;建立10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80项农业地方标准,“三品”认证达到300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受检率达80%以上;全市各类种子经营户档案健全率达到100%,各类农药产品的标签合格率达到85%以上,肥料包装、标签及标签标注内容、形式的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全市农贸市场、超市100%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市、县农业部门是农产品质量监管的管理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的责任体系,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监管意识和监管责任。从产地环境、生产档案、包装标识、市场准入、例行监测、信息发布等各个环节入手,不断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安全投诉举报制度、风险评估预警制度、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制度、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制度、四级联动检验检测制度等各项制度,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形成上下“统一领导、市县联动、市区联手、部门联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和管理、执法、技术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是产品质量安全首位责任人,对所生产、销售农产品质量负责。

2、质量标准生产体系。围绕构建较强竞争力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将农产品质量监控关口前移。一是制定合肥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挥各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二是坚持“基地规范化,形势多样化,生产标准化”,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化方面的带动作用,解决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四是加大环境监控力度,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造条件;五是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缺标补标”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构筑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屏障;六是通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农产品“三品”认定认证和品牌建设。

3、安全全程监控体系。加强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形成监督执法员、政府协管员、产品检验员、消费者“四位一体“协同监管机制。严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能力。一是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23种禁用农药以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坚决不允许使用,对国家限用的19种农药和其他农药投入品根据限用范围合理使用。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二是强化农产品生产消费全程监管,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适宜性评价,推行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划分,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检测合格的,应当附具合格证明,并标注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单位和生产日期,不合格的不得销售。三是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确保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100%纳入监管范围。各级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和农产品检测中心(站、室、点)加大对超市、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加强档案管理和自律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不能入市销售,对检测发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农产品要及时上报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处理。

4、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机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站为骨干,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残快速检测为支点,企业、基地自律自主检测为基础,构建市、县、乡镇、企业(基地)四级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承担区域内农产品安全的快速检测,种子、土壤、肥料质量的监测,以及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常年监测职能;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检测室承担片区内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测职能。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切实做到检验检测程序化、生产经营管理档案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监管工作规范化。

5、安全质量追溯体系。逐步建立产销区一体化及市、县、乡镇、企业(基地)、农村信息员五级联动安全追溯网络体系。依据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一是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不得擅自变更其名称、范围、面积、生产种类,禁止假冒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名义生产农产品;二是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清除、回收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包装物,防止污染农产品产地环境;三是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淘汰的、超范围、超标准农业投入品;四是农业投入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包括投入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产品登记号或者产品批准文件、采购日期、采购来源、采购数量以及销售时间、对象、数量等;五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包括农产品品种、名称、数量、来源及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等生产资料;六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安全检测等。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对违反上述规定和要求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并给予处罚。

6、安全监管执法体系。精简机构、整合资源,统一领导、层级负责,建立起依法监督、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各县要实行综合执法,明确执法机构,落实专业执法人员,增强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重心下移,层级负责,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基地),切实履行法律赋予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职权。按照“执法职能统一行使,执法人员统一管理、执法力量统一调配、执法经费统一安排、执法文书统一格式”的“六个一”要求,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案件集体会审制,实现机构健全、队伍精干、依法行政、保障有力、监督有效。

7、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实行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不断扩大监督抽检范围,提高监测效果。继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月检月报制度,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强化季节性专项监督抽检,根据农产品上市季节,对蔬菜、水果、粮油作物开展专项监测。依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定信息发布制度,明确信息内容、发布范围、时间和方式等,确保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和权威性。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对部、省下发的预警通报,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逐步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市、县(区)两级均要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和反应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机制。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管理、抓保障、抓源头、抓关口、总牵头、督落实、负总责”,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工作措施有力、事件查处坚决、监督管理有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和技能培训,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执法监管工作队伍。

2、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划和计划,积极争取同级财政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运行经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地方标准制定、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等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项目资金投入。

3、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或失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4、技术服务机制。加强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百千万”工程,建立农业服务首席专家制和科技特派员制,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生产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辐射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发展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动农业品牌建设。

5、宣传发动机制。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和法律法规经常性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培训、送科技下乡、开展农资打假和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等形式,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通过“诚信名单”和“黑名单”“两单”公示制度,打假保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执行保障机制。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包括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农产品生产基地专项整治、农产品“三品”专项整治、农产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抓源头、抓重点、抓大案要案入手,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执法检查,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整顿执法队伍作风,严禁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和滥用职权。切实做到 “五个不放过”,查源头,堵漏洞,重拳出击,依法从严查处一批大案要案,达到“发现一批,查处一批,严惩一批,曝光一批,警示一片”的整治效果,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质量监管体系 篇6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已经逐渐从原始的社会转为发展中的大国;同时,在我国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农业成为主要的支撑力,而由于我国人口相对较多,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保障所有公民生命安全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据调查,近年来,我国社会中关于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情况经常出现,这也为社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所以能够看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71

现阶段,在我国的社会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同时也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实际上,农业的发展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增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发展的秩序,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所以,加大对农产品的监管力度,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权益,也能够为人民饮食安全提供保障。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方式,同时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此更好的带动我国社会的进步。

1 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再审视

1.1 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安全监督以及管理工作既是农产品质量的保障,也是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核心,但在我国相关法律出台并实施的两年中,其法律和监管体系依然没有被完善,同时其他相关的配套设施体系也没有得到改善。所以这些监管制度的提出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制度中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仅仅是按照相关的规定形式化的执行,并没有关注到其中存在的内部问题,很难保证农产品的安全[1]。

1.2 监管部门划分不合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監管部门的划分不合理现象是其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于农产品的相关问题虽然已经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且向发达国家借鉴经验,但我国的监管部门依然没有合理的设置和分工,这也导致相关制度不断提出,部门职责没有清晰的划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的管理问题,甚至很多农产品出现问题之后,很难划分责任,导致农产品质量问题无人管理。

1.3 监管技术水平落后

目前,在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安全监管的整个体系是农产品进步的推动,但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对于农产品的监管技术还比较落后,很多设备在对农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难以区分产品的质量状况,甚至是否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都难以确定,这也导致很多农产品质量不过关,但是浑水摸鱼,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所以监管的技术也是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原因[2]。

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策略

2.1 健全监管体制

监管体制既是农产品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农产品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对于农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标准的制度,其中我国相关部门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出对于农产品监管工作还需要由过去的“挂”改为现在的“专”;同时,还提出需要构建“1+8”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主要就是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给予合理的解决制度,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制度划分,这样能够在农产品生产和输出的过程中对于其进行合理详细的监管,以此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2.2 注重部门之间的衔接

在农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中,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和衔接也是影响农产品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执法部门是质量管理的外部力量,所以在其中的各个部门还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保证在监管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清楚是否属于自身的责任,且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避免工作出现漏洞,以此保证能够提高监管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在严格执行和落实“1+8”的制度体系后,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常年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巡查工作,其中巡查的重点就是需要在节假日期间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地点进行检查,还需要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严格遵循打假制度和原则,坚持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工作全过程、无条件、无死角的执行,还需要加强对农产品从种养殖环境到进入市场,走入人们生活的整个过程开展管理工作。

2.3 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在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中,专业技术是最为主要的内容,因为专业的技术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只有专业技术得到提升,在对农产品检测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排查和管理,并促进整个监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在先进的经验保障下,技术人员也能够提高自身对于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合理使用专业技术,以此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3]。在农产品监管工作开展和进行过程中,相关部门提出想要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并且加大对《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政策的宣传,以此保证先关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专业技术水平得到良好的提高,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意识也能够不断加强。

3 结语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变好,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饮食的健康问题,但想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做好安全监管工作,还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及部门之间的衔接情况,同时在监管工作中,还需要关注到管理技术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质量,人们的饮食能够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范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障的问题探析:以《食品安全法》为视角[J].鄂州大学学报,2016(4):18-19,56.

[2]房建恩.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责任制度的若干思考——以法律实施机制转型为视角[J].农村经济,2016(7):106-111.

[3]万靓军,朱彧,刘建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内源性风险管理研究: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例[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11):9-12.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篇7

1 机构设置现状

1.1 设立方式不统一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创立之初, 监督机构大多与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合署办公, 以后才陆续分开并独立设置, 有的经编制管理部门审批设立并核定了事业编制; 有的以登记设立的形式取得事业法人资格但没有核定事业编制; 还有的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取得合法身份被归入“自行设立”类别但既没有被取缔清理也没有被依法规范。

1.2 名称称谓不统一

现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有的称“局”,如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有的称“中心”,如国家铁路局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工程定额质监中心;有的称“站”,如化学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国家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还有的称“队”,如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蓟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支队。机构名称中有的前缀政府机关名号、有的仅冠以行政区(行业)字词,各不相同。

1.3 经费保障不统一

由于历史原因,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一直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管理。全国范围统一停止征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并明确“不得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由财政提供经费保障”后,由于管理体制、隶属关系错综复杂,经费保障渠道、程度、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财政全额保障、有的是定额补助、有的是专项经费补贴,还有长期在“体制”外运行的原工业部委所属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得不“暂时”以收取“技术服务费”并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形式维持“非营利组织”的经费“自理”。

1.4 机构定性不统一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总体上被解释为“按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等质量管理的政策法规具体承担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分类实践中,既有明确为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但基于政府机构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两个不突破”原则暂划入“公益一类”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也有作为“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分别划为“公益一类”或“公益二类”的,还有暂不分类即列为“类外”的。

1.5 机构权限不统一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执法权源于行政委托, 但没有明确委托的权限。实践中,大部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仅取得行政检查权; 少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同时被授予行政处罚权, 许可其以委托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黑龙江、陕西等省通过地方性法规直接授权的形式赋予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独立的执法权, 可以行使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和行政处罚权。

2 现行工程质量监管的制度性缺陷

2.1 监管主体不中立, 同体监督与选择性执法问题突出

目前, 主管工程质量监督的部门也是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主体或相关建设主体的实际控制人,石油、石化、煤炭等大型国有投资建设项目中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由同一个上级领导的情况也相当普遍, 执法机构与国有背景的监管对象之间沾亲带故的复杂关系客观上使得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性备受质疑; 而工程质量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保障的安排, 也使得执法机构利益与地方经济利益挂钩, 导致质量监督活动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个别封闭运行的开发区甚至成为工程质量监管的“世外桃源”。

2.2 监管体系碎片化,职能交叉与监管盲区并存

现行“统分结合、行业归口、属地负责”的工程质量监管职责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形成的。由于投资管理渠道的差异性、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工程建设专业构成的复杂性, 工程质量监督在条块分工、专业边界以及管理层级方面始终“剪不断理还乱”,既有交叉重叠,又有盲区,既有越权执法,又有推诿扯皮。房屋建筑工程与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附建式人防工程)、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工程(兼顾式人防工程)更是犬牙交错、相互渗透;炼化、煤化工包括“煤电油气一体化”等大型建设项目中往往同时涉及房屋建筑、石油化工、电力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煤炭工程、铁路工程,八方神仙各管一滩成为常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将“新建、改建、扩建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划归交通运输部门以后,有关港口主管部门也面临项目建设本质安全“源头管理”缺乏化工石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支撑的困境。

2.3 监管职责模糊化,监管手段不完整

工程质量监管职、责、权、利不对称、不匹配。根据现行全国性制度安排,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行使的具体行政职权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 并非独立的执法主体。由于行政强制权依法不得委托,即使在工程现场发现必须紧急排除、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质量隐患,如果行政相对人不配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无权实施紧急处置,即时性、有效性沦为纸上谈兵。由于行政法规没有明确监督责任的内容、程度和法律后果,一方面“遥控指挥”的监管部门“有权无责”;另一方面“冲锋陷阵”的监督机构“有职无权”。一旦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监督人员往往责任难以澄清,风险难以规避,不得不充当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替罪羊角色 ,司法实践中甚至出现了非直接的监管责任超过直接的责任主体甚至无限扩大、显失公平的情况。

2.4 监管模式欠规范,政府信用被滥用

现行工程质量监督以“工程质量监督申报”为监管界入的切入点并明确质量监督申报受理手续属于工程施工许可(开工报告审批)的前置程序,客观上强化了其“非行政许可类审批事项”的属性,与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大相径庭;“不报不理”不仅使政府“不作为”和“选择性执法 ”拥有“正当理由”,而且事实上为行政相对人逃避监管保留了“地下通道”和“运作空间”, 从而与政府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公路、水运、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安全)鉴定”职能以及煤炭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认证”职能等还模糊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化社会中介服务的界限, 由于“鉴定”、“认证”结论与项目验收高度相关 ,政府信用不仅被随意滥用而且有可能成为“寻租”手段,制度性缺陷不可小觑。

3 几点建议

工程质量事关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关系到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工程质量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健全工程质量法治实施体系,依法监管、严格执法、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是推进工程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离不开系统的规划和清晰的路径,离不开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创新。

3.1 法律重构

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为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符合法律规定,应在梳理、明确工程质量监督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超越部门、超越利益、系统而全面的顶层设计并适时修法,明确工程质量监管的综合性规定、针对性措施,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保留空间;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 赋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独立的执法主体地位[2]并明确责任,确保监督管理的独立、公正、科学、权威。

3.2 职能重构

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3]的要求,由编制、法制部门会同工程质量专家咨询委员会或其他类似的独立咨询评估组织明确必须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专业并在相关部门的“三定规定”中逐一分解、具体落实,从源头上解决行政机关“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4]以及选择性执法的问题,克服懒政、怠政,规制争权诿责,确保法规要求与职能配置相互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明确并依法履职,解决“职能交叉、权责分离、推诿扯皮、监管空白”的体制性缺陷;建立工程质量“统一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监管体系,使国家意志真正“落地生根”。

3.3 主体重构

推进管办分离、资源共享, 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按照执行分立模式[4], 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工程质量监管力量,分级、分片组建综合性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机构并由省级以上财政提供经费保障, 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委托机关和上级部门负责为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负责, 消除多头和重复执法,消除利益和体制桎梏,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以避免不当行政干预,独立于行业组织以避免利益博弈干扰, 按照单一的监管规则和程序实施监管,确保公平、透明和可追责,实现跨领域综合执法。

3.4 手段重构

按照法治思维规范监管程序、改进监管方式,充分运用宣传引导、诚信激励、负面清单、黑名单制度等市场化约束措施;重视预警指导、强化过程监管、减少盲目抽查、压缩操作弹性。以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质量行为,以约束力和规劝力营造质量文化。构建多元、动态、柔性的立体治理体系;构建民主型、指导型、服务型、责任型的现代监管模式[5]。同时,对漠视社会责任、超越法律底线的行为保留必要的刚性、羁束性处置权,使监管更有效率、更加公平,使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互叠加、综合发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4 结语

探究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监管指标体系 篇8

因此就需要在公交行业当中进行市场化和民营化的改革, 政府部门对公交的服务质量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管, 从而保证城市当中的公交行业可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城市公交服务质量政府监管必要性和内容分析

(一) 政府监管必要性分析

在现阶段当中,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之一, 并且也已经成为了省市各级政府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对象, 但是在公共交通的很多方面当中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城市的公交系统建设方面, 必须要建立起公交系统, 对城市当中的线网、场站以及车辆等都需要需要作出正确的规划和设计, 从而保证公交系统的正常运营, 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 建设层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比如线网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公交场站不能得到良好的使用以及公交的数量达不到标准等。

在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方面, 在不少城市当中存在着规划不能科学合理的落实现象, 导致了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存在了严重的滞后现象, 比如公交的线网优化方案不齐全以及车辆的配置计划被搁置等, 制约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科学发展。

在公交的服务水平当面, 城市当中的公交主要面向的市民乘客, 从而乘客角度可以对公交服务做出最直观的评价和感受。在公交服务发展的过程当中, 存在着公交服务水平严重下降的现象, 从而导致了乘客的体验感受降低, 比如车辆的准点发车情况、车辆的信息提示状况以及车厢内部的客观条件等等。

在乘客的参与程度来分析, 乘客的参与可以有效的提升公交服务的质量, 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公交服务体系当中, 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造成了公交服务质量不能做出第一时间的改善, 比如投诉困难以及投诉渠道狭窄等实际问题。

因此, 在上述的各种问题之下, 政府部门必须要通过城市的公交服务质量监管工作来对其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个良性的引导作用, 充分的调动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企业自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加强政府部门对于公交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最终实现公交行业的效益发展。

(二) 监管内容分析

在公交优先的发展策略之下, 公共交通的基础建设已经对我国城市公交运输能力提供了相当大的前提条件, 伴随着公交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也促进了公交事业的不断创新。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比如公交服务的水平、公交事业的规划和实施问题以及乘客的参与渠道等, 因此在公共交通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要注重质量的有效转变。在本文当中, 城市公交服务的质量监管内容可以从企业服务质量、运营情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改善。

在进行公交服务质量监管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当中, 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资金来实现体系的有效构建, 对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监管并且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维护, 制定出特定的目标来形成长效的监管体系, 坚实稳定的开展公交服务质量监管, 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来配合政府部门的各项政策。最终实现在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城市当中的公交系统进行有效的建设, 对其运营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解, 从各个角度和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并且, 还要对其城市的公交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明确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的相关内容, 其中可以分为公交系统建设、公交运营服务建设以及公交综合效益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在公交系统建设方面, 可以对其线网、场站以及车辆等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在公交运营服务方面, 可以对公交规划的执行情况、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以及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分析;在公交系统的综合效益方面, 需要对其运行效率和公交分担率来进行建设, 保证其公交系统正常运营的同时, 还可以确保其公交服务的质量可以达到乘客满意的效果。

二、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监管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一) 体系功能

在城市公交行业的管理和公共财政资源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话, 城市当中的公交生产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城市当中的公交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可以对其目标用户进行管理, 并且在企业当中也可以利用监管体系来进行自我的管理。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为相关的行业部门提供相应的管理方式, 从而对城市的公交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衡量, 最终了解到城市公交系统当中的各项情况, 比如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资源相关配置情况等。在城市当中城市的公交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为公交企业, 可以利用监管体系来对其公交企业当中的整体营运情况作出监督和相关的管理。

在城市的公交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当中, 还需要对城市当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的判断和分析, 从而了解到当地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 可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对其公交企业来下达相关的任务和考核事项, 最终实现对其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的定性评估, 同时也可以对公交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了解, 做到节约经济成本的效果。而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相关的监管体系来对城市公交的发展水平和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进行分析, 可以将其作为之后管理工作的重点部分以及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二) 建立原则

在进行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监管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当中, 需要遵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两个基本原则来进行指标体系的建设。

在科学性的原则方面, 在指标的选择以及建立过程当中都需要按照科学性的原则来进行建立。所建立出的指标必须在符合城市当代的实际情况之外, 还需要从各个角度以及各个侧面来反映出城市当中的公交发展的特点以及质量情况。在进行指标的建立当中, 为了方便其计算, 可以采用较为常用的名称或者概念进行命名, 从而使得同一个城市当中的不同时期可以对公交服务的质量进行统一的计算, 增强其可比性。并且在城市公交服务监管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全面的反映出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 避免出现权重偏大的现象。

在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当中还需要遵照可行性的原则进行建立, 对指标的难易程度进行考虑, 选取出较为容易统计或者量化的指标来进行建立。在现阶段当中, 公共交通系统也应用到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 比如GPS、BDS以及IC卡数据等, 可以对其数据进行精细化的指标采集, 从而减少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工作量, 利用现代化的方式来对其数据进行获取。

(三) 体系的构建

在对城市公交发展的特征以及问题上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 需要保持重点梳理的内容, 包括体系的构建、运营服务的建设以及综合效益的实现等等。

系统建设方面, 包括线网、场站以及车辆等各个方面, 加强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城市当中进行广泛的覆盖, 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从场站和线网的空间覆盖范围来进行指标的建立, 并且对公交发展当中场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在车辆的数量方面还需要保证线网上有充足的车辆来满足日常乘客的需求, 对运营车辆是否能够保障发车的频率和次数进行考核。

在运营服务状况方面, 作为公交企业来说, 需要进行任务的制定和科学的规划, 企业可以根据其任务来为乘客提供相关的公交服务, 使得乘客可以感受到最直观的公交服务。作为行政管理部门来说, 也需要制定出相关的发展计划以及信息化的建设计划, 从驾驶员的角度来进行公交服务的指标体系建设。

从综合效益状况方面来说, 需要对其城市当中的公交服务所创造的综合效益以及城市公交发展水平进行了解,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城市的公交是否可以对乘客的出行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需要在保证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 还需要保证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

三、监管体系决策支持作用分析

城市当中的公交服务质量监管指标体系可以包括系统建设、运营服务以及综合效益这单个部分。其中公交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载体是系统建设, 只有将其系统进行建设完毕之后, 才可以有支撑监管指标体系运营的载体, 综合效益可以对其公交系统运行的成果进行体现, 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依靠多方面来共同努力, 不仅仅需要公交运营企业的能力, 还需要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是其中的运营服务是直接由公交企业来进行提供和维持的, 因此需要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努力。在进行系统建设和综合效益的建设过程当中可以实现对城市当中的公交发展水平进行了解, 在本文当中对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监管体系所实现的决策支持作用进行了对比。

通过城市公交系统建设指标和综合效益指标的对比和分析, 可以了解到城市当中的公交系统的建设情况与发展状态。

对城市公交运营服务进行整体水平的计算, 加上政府部门的支持, 可以极大的调动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其公交服务做出综合性评价, 并且对其中需要改善的部分采取一定的措施。

四、实例分析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 江宁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 航空、港口、铁路、公路交通体系汇聚, 是南京对外沟通的重要枢纽。随着江宁区经济逐步发展, 城市格局逐渐拉开, 居民出行需求增加, 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系统建设方面, 截止2016年, 江宁区投入运营公交线路共155条, 线路总里程2457公里, 线网密度为1.98公里/平方公里,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不含步行) 为36.25%。线网密度较去年增长了0.24公里/平方公里, 公交出行分担率也有所提升。江宁区东山副城公交站点500米覆盖范围达98%, 东山副城基本能达到全部500米公交站点覆盖。共有公交车配车数1137辆, 折合1350标台, 公交车进场率为81.5%, 公交车车均场站面积为126平方米/标台。随着公交线网密度及公交车配车数的增加, 对场站枢纽设施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增加场站的建设及设施的完善。

在运营服务及综合效益状况方面, 截止2016年, 公共汽电车发车正点率为98%, 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拥挤度74%, 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80.3%, 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为100%。乘客对于公交服务时长、公交到站时间间隔满意度较低, 对于特定线路建议延长服务时长、减少公交发车间隔, 提高运营水平。乘客对于公交司机服务态度及公交车驾驶车速满意度均低于75%, 因此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公交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及驾驶平稳度。

江宁区公交服务质量的监管是推动公共交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完成公交都市目标的重要举措。从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公交运营服务及综合效益等方面建立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监管指标体系, 了解历年江宁区公交服务的变化, 定性、定量的分析公交服务质量的监管体系, 提出科学的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的方案, 为江宁区公共交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当中的公交服务质量监管工作属于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的重要需求, 因此需要建立起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监管体系标准, 并且对其作用进行明确的掌握和了解。在科学合理的监管指标体系之下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其公交运营的服务进行整体的评价, 保证了城市公交服务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滕靖, 杨晓光.城市公交监管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J].城市交通, 2010, 08 (3) :72-78.

[2]和军, 任晓聪.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逆民营化困境与对策——以城市公交行业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 (8) :95-100.

[3]武慧荣, 崔淑华, 张海松等.基于乘客感知的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1 (5) :1027-1030.

质量监管体系 篇9

一、乳制品质量安全违规行为

(一) 原料乳供应环节的违规行为

奶源是供应链的起点, 也是后续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保障。一些企业为了跟上乳业市场的高速发展, 盲目拓展其奶源基地, 放松了对奶源基地的深度开发维护和对原料乳的高标准品质监控[1]。具体体现为:饲料生产中添加非法物质, 奶牛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禁用的饲料和兽药, 原料乳掺杂或掺假和奶站违规等方面。

(二) 乳制品加工环节的违规行为

部分乳制品加工企业自律性不强, 缺乏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 疏于管理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违反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 降低或忽视乳制品质量[2]。具体体现在:乳粉还原复原乳, 乳粉成份严重掺假, 部分乳制品名称的混乱, 乳制品生产日期延后打印和添加剂的安全功能缺失等方面。

(三) 乳制品流通环节的违规行为

随着乳制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 乳制品加工企业将安全监管集中在了奶源和加工环节, 而忽视了从“出厂到进入消费者手中”的中间流通环节。事实上, 运输、储存以及销售环节的违规行为都将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具体体现为:乳制品保质条件缺乏保证和过期乳制品回收。

二、违规行为形成原因

乳制品供应链中违规者选择违规行为的内在原因是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丧失职业道德, 而外在原因在于市场失灵和监管失效。

(一) 职业道德丧失

乳制品及作为其中间产品的原料乳都具有经济学中的“信任品”特征, 即无法通过肉眼或者口感分辨乳制品质量, 因此乳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信任链”在维系[3]。然而, 随着中国乳制品产业竞争的不断深化, 这条信任链条中的养殖户 (场) 、奶站、乳制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等主体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倾向逐渐显现, 不健全的诚信体系无法保证诚信操作, 某些利益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通过采取违规行为而获利, 导致信任链的断裂, 引发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

(二)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无效或低效。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具有公共产品性, 消费者有权利知道所消费的乳制品质量的全部信息, 而乳制品加工企业也有权利掌握原料乳质量的全部信息, 但目前市场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提供机制。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存在外部不经济性、且危害巨大, 最初违规的利益主体却有可能无需向消费者支付任何赔偿。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在乳制品供应链中上下游主体发生交易时, 即使最严格的检测技术和手段, 也不可能将质量安全信息完全获得, 导致乳制品市场的正常作用丧失[4]。

(三) 监管失效

在市场失灵情况下, 仅依靠乳制品加工企业不能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 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监管。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主要问题是制度不健全和相关标准落后。中国现行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分段监管模式, 在不同的生产和流通阶段, 会受到不同机构的监管, 导致监管机构存在多方管理、职能交错、权责不清的状况。同时, 中国乳业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 标准设置存在交叉、冲突、空白现象, 且现有标准普遍低于国际标准, 导致标准体系难以适应提高乳制品质量的需要。

三、乳制品质量安全违规行为监管体系

在乳制品供应链中, 原料乳供应和乳制品加工是最关键环节, 而运输和消费环节的不安全因素容易控制。因此, 着重考虑原料乳供应环节和乳制品加工环节的违规行为, 乳制品质量安全违规行为监管体系由政府及其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乳制品加工企业共同组成, 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 以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 如下图所示。

(一) 政府层面

总体上, 政府监管部门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进行监管。政府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产前、产中、产后的监管。具体为:在原料乳生产环节, 解决原料乳生产者由于技术落后、生产知识缺乏而造成的污染, 严格控制原料乳生产者的掺假行为;在原料乳收购环节, 实行奶站的经营许可和登记制度, 对原料乳收购的设备、技术、人员、工艺等进行详细的规定, 确保原料乳收购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 规定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制度, 规定乳制品生产者按照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在乳制品市场准入环节, 对于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乳制品不准流通和销售;在对各利益主体监管中, 将处罚结果以及处罚经验记录在案, 并及时更新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同时, 政府还要对监管部门进行监管, 防止其与被监管者的合谋。

(二) 行业协会层面

行业协会以供给准公共产品为主要取向,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具有准公共性、非强制性、独立性以及专业性的特点, 分散在各个生产环节之中, 且地域上没有限制。行业协会可以对乳制品质量安全违规者进行调查和惩处, 由于行业协会的介入, 可以消除原料乳及乳制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但是, 由于行业协会是非政府组织, 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行业协会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公益机制而出现与代理人合谋, 不向委托人提供真实的信息。因此, 政府需要作为外部力量对行业协会进行行为约束。

(三) 企业层面

奶源一直被认为是制约乳制品质量的瓶颈, 然而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点却在于乳制品加工企业。原因在于:乳制品加工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决定了其对奶源的控制权, 只要企业严格检测原料乳, 拒绝收购不合格的奶源, 则不安全的原料乳自然会遭到淘汰。乳制品加工企业是乳制品质量控制的最基本单元, 只有乳制品加工企业加强自身的原料乳质量控制以及乳制品质量控制, 才能最终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因此, 乳制品加工企业应对其原料乳供应者的行为实行监管, 以约束上游原料乳供应者的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李相珊.原料乳掺假现场检测箱的设计与检测项目组合[J].中国乳品工业, 2010 (1) :57-60

[2]汤志庆.乳与乳制品安全质量危机研究[J].乳制品工业通讯, 2009 (97) :3-5

[3]王威, 杨敏杰.“信任品”的信任危机与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3) :302-305

质量监管体系 篇10

(1) 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我国蓝莓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伊春市野生蓝莓加工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 目前蓝莓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一方面,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多达数十部,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 但是条款调整范围相对较窄, 法律法规之间有交叉也有空白。2009年2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并于同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食品卫生法》同时作废。该法的实施, 表明了我国食品监管的侧重点从食品卫生向食品安全转变, 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加得到重视。但是这些法律仅是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的规定, 没有充分显示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真正需求[1]。另一方面, 蓝莓原料产地质量控制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伊春市虽然在政府层面上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缺位和不到位现象。由于蓝莓野生资源分布区域广, 面大, 点多, 采摘人员散、乱、杂, 一些管理办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操作性, 2008年7月, 伊春市政府颁布《伊春市笃斯越桔等野生浆果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五条规定笃斯越桔采集期从每年8月2日开始。特殊年份笃斯越桔采摘时间的变更由市政府决定并公布。实际应用中这个时间限定是不可控的;第九条规定各地依据笃斯越桔等野生浆果资源状况, 划定采集区和禁采区, 定期轮换并予以公告, 建立科学合理的笃斯越桔等野生浆果资源开发利用和休养生息制度。在小兴安岭的山林中, 只要是适合蓝莓生长的环境都有蓝莓分布, 虽然划定了采集区和禁采区, 告知的范围有多大, 谁来监督执行, 怎么监督执行, 可操作性不强, 致使蓝莓野生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之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湿地开垦等原因, 野生蓝莓资源日渐减少。掠夺性采摘等原因同样也造成了野生蓝莓资源的减少。随着蓝莓的价值逐渐被商家发掘, 消费者对其营养价值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蓝莓市场价格不断攀升, 抢收现象比较严重, 果实质量明显下降, 没有成熟的青果就开始大量采摘, 采摘方式和工具不得当, 人为性的折枝、损木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减少。

(2)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小, 弹性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处罚力度不够, 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 即使违法, 成本也相当低廉, 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制假售假者的投机心理, 不能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2,3]。例如在《食品安全法》法律条文中对“销售未经检验合格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或者食品生产者违反本法规定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或者不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显而易见、明知故犯的严重行为, 则只是规定, 除非涉及刑事责任, 在经济上只是“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5 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力度太小, 不足以从根本上杜绝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在食品违法行为的实际犯罪界定中, 有毒食品事件的生产者被移送到司法机关的不多, 处理结果也大多是捣毁、查封或停业整顿等, 而违法第一责任人大多数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2,3]。而在国外, 对食品违法打击力度相当大, 如法国将假冒伪劣食品与毒品和军火走私并列为危害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有害产品而加以严厉打击;美国对生产和批发假冒伪劣食品者, 除判处监禁外, 还可以处25万~150万美元的罚款[4]。

2 蓝莓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1) 监管部门多头监管, 监管职责不清。蓝莓的种植、采摘和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环节按照分段管理的职责由不同部门管理。蓝莓的种植由农委负责;野生蓝莓的采摘由林政负责;原料蓝莓的生产加工由技术监督局负责;蓝莓产品的销售由工商局负责。执法部门涉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农业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衔接性差, 问题十分严重。

(2) 地区之间的监管衔接不协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商品大流通是必须出现的现象[4]。由于各监管部门之间衔接不协调, 出现一些地方执法部门擅自越权执法, 甚至滥用职权或行政不作为, 出现监管上的空白。例如伊春市一蓝莓果汁生产企业由于产品标签不合格, 同一批次产品在2个不同销售区域受到了2次处罚。另外, 曾经发现外埠市场销售的假冒伊春市企业生产的蓝莓果酒, 出现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问题, 最终处理也是不了了之。

摘要:以伊春市为例, 从蓝莓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和蓝莓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2个方面论述了蓝莓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以指导蓝莓食品质量的监管。

关键词:蓝莓,食品质量,监管体系,问题,黑龙江伊春

参考文献

[1]张慧琴, 谢鸣, 梁英龙, 等.我国蓝莓研发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替在优势[J].浙江农业科学, 2009 (3) :444-447.

[2]张明理.浅谈《食品安全法》出台的感受[J].网络财富, 2009 (11) :173.

[3]王卫东, 越世琪.从《食品安全法》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J].中国调味品, 2010 (6) :22-24.

上一篇:旧路改造工程线形设计下一篇:职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