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监管体系研究论文

2022-04-16

编者按在美国几近苛刻的证券监管体系下,中国企业在美上市之路承受着巨大的法律风险。自中华网2001年遭遇首次集体诉讼后,10年来先后有网易、中国人寿、UT斯达康、中航油、新浪、分众、巨人等20多家在美上市公司遭遇集体诉讼的“狙击”。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证券监管体系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证券监管体系研究论文 篇1:

英美等国在P2P监管和退出上的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美国、英国对 P2P 网络平台的监管历程和监管差异。为我国的P2P提供经验借鉴。美国先依据功能监管理论将网贷行业纳入证券监管体系,后为激励行业创新发展尝试统一监管体系;英国从始至终贯穿激励监管理念,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并鼓励行业自律监管;中国先放任自流再严加整治,目前以强化的行政监管为主。 相比之下,中国应借鉴英国和美国的做法,不断完善对网贷行业的监管手段和制度体系,引导行业在监管中走向成熟。

关键词:P2P 网络借贷 经验借鉴 启示

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开始暴露,众多投资人面临较大的投资损失。作为P2P模式起源地的英国、美国在P2P网络借贷监管和风险处置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对平稳处置我国相关领域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英美两国在P2P网络借贷监管和风险处置的主要实践

(一)P2P网络借贷的定位和监管体系

一是英国将P2P网络借贷等均视为替代性金融(Alternative Finance)。2014年4月1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关于网络众筹和通过其他方式发行不易变现证券的监管规则》(以下简称《众筹监管规则》)开始实施,这是全球首部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法规。《众筹监管规则》将P2P网络借贷和股权投资众筹纳入了监管,并制定了不同监管标准,FCA有权对从事以上两类业务的公司进行授权。

二是美国针对P2P行业的立法及监管严密,将P2P网络借贷视为证券发行。2008年,美国证监会(SEC)确认P2P网络借贷平台出售的收益权凭证为证券,运营机构属于证券中介服务机构,必须获得证券经纪人牌照并要在SEC注册。在监管体系上,美国证监会、美国消费者保护局(CFPB)、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等机构均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履行监管职责。其中,SEC是主要监管者,实施业务准入;CFPB受理相关领域投诉,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FTC是主要从平台及其催收机构的欺诈行为等实施监管。

(二)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框架

一是实施最低资本要求。最低资本金要求主要是避免P2P借贷规模过度膨胀,确保在破产时能以自有资本应对风险。英国对P2P的最低资本要求是取静态和动态最低资本中的高者。当前,静态最低资本为5万英镑;动态最低资本是指P2P网络借贷平台要根据借贷资产总规模,采取差额累计制,达到最低资本限额的要求,具体按照平台规模分5000万英镑及以下、5000万至2.5亿英镑、2.5亿至5亿英镑、5亿英镑以上4个等级,资本要求分别为0.2%、0.15%、0.1%、0.05%。而按照美国《证券交易法》,由于P2P平台属于证券中介服务机构,也需要有较高的资本金,以确保运营机构有充足的抗风险及债务偿付能力。

二是建立必要的客户资金保护制度。英国要求平台每年要向监管部分报告资金分类结果。P2P网络借贷平台客户资金必须托管于银行,还要对存管银行尽职调查;同时,客户在托管银行的资金是客户个人资产,银行不得动用该部分资金,抵偿平台对银行的债务;此外,还设置了资金处置程序,保障平台破产或银行倒闭时客户资金的安全。美国也引入了第三方资金存管机制,保证平台客户资金安全,客户资金转入的是平台客户在WebBank开立的实名特别托管账户,并受存款保险保护。

三是实施了争议解决及补偿要求。英国法律规定了投资者单方解除合同的规则。如果P2P平台投资者可以转让债权则不享受解除权;但如果P2P平台没有二级转让市场,投资者有14天的冷静期,期间可取消投资而不受到任何限制或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在投资者对平台服务不满时,可先向平台投诉,平台必须尽职、公平调查、及时解决投诉问题,在八个星期内内进行初步审查并给予投诉者回应。如果投资者与平台产生纠纷无法解决,投资者可通过金融申诉专员(FOS)投诉解决纠纷,但由于网络借贷业务投资者没有被纳入金融服务补偿计划(FSCS)范围,不能享受类似存款保险的保障。

二、国外P2P平台退出安排案例分析

(一)美国:司法裁决及第三方机构介入平台退出程序

美国P2P平台一旦破产,将进入司法破产裁决程序,平台的破产流程和后续处理都基于破产法庭的裁决。如,Prosper、Lending Club等美国P2P公司都在官网中提前告知,如果平台破产,投资人和借款人面临的破产流程、可能得到或丧失的权益。

一是停止新发贷款标的。Prosper平台破产意味着平台停发所有新标的,直到美国联邦破产法庭给出裁决结果,允许平台重新发标。在Lending Club(简称LC)的破产机制中,平台破产后也将停发新标。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担保的银行Webbank是LC贷款的真正发行者与转让人。如果LC破产,Webbank在LC条线上将终止发售新标,同时停止所有赔偿行动,直到美国联邦破产法庭作出裁决。

二是由独立公司运作存续贷款。遵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要求,prosper建立了一个独立运作的公司Prosper Funding,目的即在于破產隔离。借款人向prosper平台提出借款申请通过后,交由Prosper Funding发放贷款标的以及后续的贷款管理。投资者购买Prosper Funding发行的贷款关联票据成为其债权人,借款人是Prosper Funding的债务人,均与Prosper平台没有直接的借贷关系。据其官网介绍,如果平台破产,Prosper Funding不受影响,将继续负责存续贷款的管理工作。

三是第三方备份服务商接管存续贷款管理。LC官网明确告知,如果破产,投资者利益不会得到百分百的保护。LC与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及金融服务提供商PFSC签订协议,PFSC为LC提供贷款备份服务。LC一旦进入破产程序,PFSC将会介入程序,接管借贷服务。但备份服务不保证所有资金都得到偿还。最终的破产裁决,依然由美国P2P破产交由联邦破产法庭出具。

四是平台资产被收购。因为贷款属于prosper funding,prosper平台所拥有的资产只有技术、知识产权等资产。如果平台破产,可能面临被收购。但需要考虑继续运行的状况,并保证不被竞争者获取。

(二)英國:借贷资金由独立信托保管

通常债务资产由另外一个独立运作的公司掌握处理,以实现破产的风险隔离。英国FCA要求P2P公司委托信托,由信托保存出借之前的资金,并接收借款人偿还回来的资金,均独立于P2P平台。

三、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在加强监管方面的建议

一是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议参考FCA规定,要求P2P机构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确保公开披露的信息内容通俗易懂,无虚假或误导性陈述,无重大遗漏。二是引入合格投资人概念。在P2P网络借贷方面,可以考虑对投资人进行测试,测试合格的,有风险防范能力的投资人可以进行P2P网络借贷投资。三是加强金融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完善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力争通过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制度,解决P2P网络借贷纠纷。

(二)在完善机构退出上的建议

一是建立预警预案机制。明确网贷平台的信息中介定位,实现平台与资金的隔离,为后续的破产隔离风险。针对P2P平台经营和逾期数据设定预警线,一旦接近警戒线,即启动预案准备判断平台状态。二是确立网贷平台司法破产制度。可借鉴美国网贷平台破产均进入联邦破产法庭的机制,将网贷平台的破产退出纳入公司破产清算机制。明确破产后资产的权利义务方,以及对逾期债务人启动法律诉讼程序的主体等法律事项。同时,引入律所、会计事务所,加强专项审计和法律调查制度,协助司法裁决。三是建立第三方接管,防止存续贷款“悬置”。保证平台停止运营后,借贷合同仍有效且可以得到第三方有序的管理;由第三方接管破产后的资金、资产管理,有利于保护投资人利益、减轻平台压力、缓解退出对市场的影响。四是通过收购合并优化网贷平台资产处置。监管部门及互金协会等组织可以发挥沟通协调作用,遵照市场方法来处理网贷平台的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帮助其他市场主体实现平台接盘、优化资源配置;审批设立专门处置互联网金融不良资产的主体,创新网贷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并鼓励良性退出平台之后的转型。

作者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作者:秦荣波

证券监管体系研究论文 篇2:

在美上市中国公司为何屡遭集体诉讼

编者按

在美国几近苛刻的证券监管体系下,中国企业在美上市之路承受着巨大的法律风险。自中华网2001年遭遇首次集体诉讼后,10年来先后有网易、中国人寿、UT斯达康、中航油、新浪、分众、巨人等20多家在美上市公司遭遇集体诉讼的“狙击”。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然而,聚光灯映照下的中国概念股,喝彩声之后往往便是令人难堪、猝不及防的集体诉讼。

一宗宗集体诉讼的背后,是中国公司缺乏诚信而财务造假,还是因为不谙游戏规则而导致信息披露不全所致?而兴讼的美国律师事务所究竞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代表,还是暗藏祸心的股市秃鹫?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美国华尔街是心仪向往的融资首选之地,哪怕遭遇一次又一次集体诉讼官司的风险和打击,他们依然“前仆后继”。2010年3月3日,据美国斯坦福法学院证券集体诉讼信息交流所统计,284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中有25家遭遇过集体诉讼。其原因是,这些中国企业在IPO后发布的财务信息,与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报表存在诸多误差。美国投资者认为,信息披露不全的财务报表,使他们的投资遭遇了损失。

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雷暴袭击下的

华尔街中国概念股

史玉柱如今是国内网游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但每当他回想起巨人网络2007年11月在美遭遇的集体诉讼官司,他那矜持的明星味儿便会立马消失。

同样不堪回首往事的,还有另一位明星人物——江南春。这个摆弄液晶屏征服华尔街的商业怪才,在分众传媒遭遇集体诉讼之时,瞅着嗖嗖往下掉的股价只能徒自悲伤。

《IT时代周刊》翻阅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的资料发现,截至2009年底,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有52家,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有124家,美国证交所8家。另摩根大通美国存托证券(ADR)数据库显示,中国在美国OTC(Over The Counter,场外交易)的企业有100家,总共为284家。

在这284家企业中,有多少吃过集体诉讼的苦头?美国斯坦福法学院证券集体诉讼信息交流所给出的数据是25家。据了解,该机构建立的数据库收录了1995年以来的3080件证券欺诈集体诉讼案件。

在这份名单中,中国人寿、江西赛维、侨兴环球、空中网、中华网、UT斯达康、前程无忧、晶澳太阳能、华奥物种、诺亚舟教育、昆明圣火药业、富维薄膜、IJ国际有限公司、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亚信科技、和信超媒体、太平洋宽频……都“幸运”地被美国投资者盯上过。但本刊记者查阅当时的新闻报道,发现这些企业均否认了对它们集体诉讼的利r种指控。

对此,在美国从事证券行业的资深律师Geoff Sant有着深深的感触,他告诉本刊记者,在2002年到2006年的5年内,有6家中国上市公司被股东控告,而在2007年就骤升至有10个公司被股东控告。

他分析认为,虽然中国公司在美上市的速度在加倍增长,但却远远落后于被控告数的增长。假如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在美上市公司将走上被告席。

中国上市企业为何屡遭美国般资者起诉?亚洲公司治理协会秘书长艾哲明(JamieAllen)表示,这表明,中国上市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但世界上任何资本市场都存在招股文件包含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问题,只是由于中国公司上市量较大,才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据了解,2009年全球IPO总量中,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占比多达45%。

到目前为止,赴美上市还是中国企业成功的标志。但在一片风光背后,这些上市公司也有着难言的苦衷。

华尔街是美国财富的象征,这里不仅有金钱闪耀的光环,也有资本尔虞我诈的阴谋。作为初次踏上美国资本市场的新人,极少接受专门的投行知识、证券知识、法律知识的中国企业老总们,将会面临多大风险,付出何种代价?

资本市场不相信弱者的眼泪。在挑剔的美国投资者面前,初见大世面的中国企业慌了神,在接连发生的集体诉讼事件中,一个个乖乖地吃了哑巴亏。

财务漏洞,致命一刀

与欧美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财务报表上的随意性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无论是巨人的史玉柱,还是分众的江南春,在国内都是以“不按规矩出牌”的创新性经营为特征的企业家。正是在公司报表上的“不按规矩”,使得这两家公司遭到美国律师团的起诉。

时间回溯到2007年11月27日,代表美国投资者的律师事务所Coughlin StoiaGeler-Rudmean&Robbins(以下简称CSGRR)向巨人网络发难,指称巨人网络在上市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中,未披露其主打游戏《征途On-line》在2007年第三季度的两个重要运营数据均出现下滑的事实。CSGRR律师事务所认为,这些关键性数据,应及时向股东披露,否则就是严重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

在巨人网络逍遇集体诉讼的第二天,江南春的分众传媒也因涉嫌隐瞒负面业绩信息而遭遇同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责问。《IT时代周刊》在调查中了解到,美律师事务所认为分众传媒的注册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没有完全披露事实,因为它没有披露分众传媒属下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分公司进行的若干项收购交易,这些交易导致该分公司毛利率下降。据了解,事情起因是在2007年11月19日,分众传媒发布了截至2007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由于最近进行的几项收购交易,公司在2007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有所下降。次日,分众传媒公司股价从每股57.15美元大幅下跌到每股52美元。CSGRR这样律师事务所代表所有在分众传媒第二次公开募股中的投资者,要求赔偿损失。

巨人和分众的遭诉,充分暴露了这两家公司对于美国证券市场有关规则的无知。据了解,美国对证券公司的管理异常严厉,特别在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中虚假陈述的归责上,均采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即信息提供者如不能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则推定其有过错,应向股民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只要在信息披露中存有瑕疵,就很有可能被类似CSGRR这样的律师事务所抓住,上市公司最后只能认输受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事实上,中国概念股近年来陷入的海外集体诉讼案件中,几乎所有原告方的指控,都集中在“财务报表虚假”这一死穴上。

2004年,UT斯达康被美国加州的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起诉,诉由是“发布虚假、误导性的声明,人为抬高其股票价格”;而中国人寿及其5位高管、董事2004年在美国被集体诉讼,原因也是“没有及时披露不利信息”……

“被诉的起因均是虚报、隐瞒信息,这也集中反映出国内资本市场在信息披露体系上的弊端和不足。从制度层面看,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与海外市场相比,最大

的差距就是信息披露缺失的成本太低、对造假者的惩罚太低。”《法律风险观察》研究员张雅玲说,“一些引起中小投资者巨大损失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往往只被罚款几万元或几十万元了事,违规收益远大于其违规成本。这种错误的习惯思维一旦带到美国,怎么不会引火上身呢。”

可怕的惯性思维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美遭遇如此多的集体诉讼,正是由于不谙熟美国的证券管理制度,把国内的那一套带到了国外,以致成为新游戏规则的牺牲品。

按照美国证交会的发行制度,上市企业必须保证“完全信息披露”,即必须确保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的真实、全面、准确,并对不实陈述所导致的投资者损失承担法律责任。而一旦出现证券欺诈行为,任一投资者均可聘请律师代表其他投资者启动集体诉讼程序。

在中国式的企业治理中,企业的财务状况、重大决策、重大人事变动、企业发展导向等方面都是高度保密的,在企业内部甚至都只控制在极少数知情者范围,对公司重大信息的披露,不是故意不报,而是下意识地认为不方便报。这就导致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惯性”的不及时、不真实、不全面。

在美上市的品澳太阳能公司以及九城遭遇集体诉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律师事务所认为,晶澳太阳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给出了重大的虚假和误导性报告。原因是晶澳太阳能没有披露其从雷曼附属公司购买的价值1亿美元的票据。被告并没有披露其在雷曼附属公司进行的这项高度投机性的投资,而在当时的信贷危机中,雷曼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财务困境;所以起诉人因此判定,晶澳对自己的财务表现、前景和盈利预期的报告中存在虚假信息和误导。此外,九城也因被认为披露虚假的盈利信息以及隐瞒续签《魔兽世界》代理合同的情况也遭到多项集体诉讼。

“中国概念股频频遇到法律纠纷,原因不是偶然的。”张雅玲介绍,美国严格的监管法规中规定,企业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就存在招股书包含不当陈述、遗漏、误导,IPO定价不当,重要信息泄露等可能引起诉讼的风险。上市后,公司还可能因为股价下跌、未达盈利预期、财务报表失真、重大事件披露不当等被告上法庭。

在美国投资者看来,规范的财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信息披露表现出的是上市公司面对股民起码的社会承诺和职业精神,因此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及时性事关企业生死。这对于对美国法律和监管条例并不熟悉、内部管制又尚未成熟的中国公司而言,的确是不小的挑战。

股市秃鹫虎视眈眈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中国上市企业在美屡遭大规模的集体诉讼,除了自身财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外,主要是美国有一批专门找茬的股市秃鹫——律师事务所。

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合伙人吕立山律师认为,“国外有一批紧盯着上市公司一举一动、专门以提起集体诉讼为生的律师(被称为‘股市秃鹫’),企业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这些“股市秃鹫”,其诉讼目的并非完全出于维护投资人的利益,而是带有功利目的的。

《IT时代周刊》调查发现,起诉巨人网络及分众传媒的CSGRR律师事务所,就是一家被美国律师同行认为是“股市秃鹫”式事务所。据了解,CSGRR是一家专门从事证券欺诈、公司接管诉讼、保险、反垄断、消费者欺诈、环保和公共健康、公共利益的诉讼机构。无论在金融圈内,还是在美国律师行业,cs-GRB都颇有名气。

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迭戈的CSGRR律师事务所成立时间并不长,却已是大名鼎鼎的美国代理集体诉讼规模最大的律师所,令众多上市公司高管“谈鹫色变”。自2004年成立至今,CSGRR已对美上市公司提起了上千起集体诉讼,矛头所向不乏美林证券、花旗银行、爱立信、戴尔、雅虎等五百强大公司,为股东挽回利益不下540亿美元。该律师事务所的一项著名案例是为安然欺诈案受害人挽回72亿美元损失。

为何这家律师事务所屡屡将上市公司告上法庭?带着浓厚的兴趣,《IT时代周刊》记者翻阅了该律师事务所的资料,发现其履历赫然就是一部有关集体诉讼的“维权”史:2007年2月,戴尔遭集体诉讼;2007年5月,雅虎广告技术被指存在操作缺陷而避该事务所集体诉讼;2007年10月,爱立信被指发布了“有关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错误性和误导性的声明”遭集体诉讼……

据了解,这家在美国排名100名开外的律师事务所,其专长就是调查上市公司违反证券法,然后通过集体诉讼获利。“每家公司一上市,他们就买上几十股,如果他们能集合10个这样的股东就可以告你。买20股就意味着拥有起诉你的资格,只要股市有暴涨或暴跌,就可以告你信息没有妥善披露,或者找出其它的茬。”据知情人士介绍,美国这样的律师事务所通常被同行所不齿。

按照集体诉讼的正常途径,要由受损害的投资人委托律师事务所起诉,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完全相反。律师事务所先找出上市公司的毛病,然后再找投资人,继而发布通告召集受害的投资人,接着进行网络登记或是电话报名。登记的投资人一旦与上市公司达成赔偿协议,或是胜诉,每个人就可以获稠赔偿。

部分中国企业在美遭遇集体诉讼案例

时间

2000年7月

2001年10月

2004年7月

2004年3月

2004年3月25日

2004年11月

2005年2月

2005年1月

2005年

与CSGRR律师事务所一样,曾对中国人寿提起集体诉讼的MilbergWeiss律师事务所,也是一家专门吃“集体诉讼”饭的顶尖高手。最著名的一役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MilbergWeiss让25家最大的美国保险公司因误导性销售技巧而付出了难以想象的100亿美元。现在,包括加拿大帝国银行、诺基亚、北电网络和壳牌石油等多家知名企业都被它告上了法庭。那些资金实力强、拥有赔付能力的公司,尤其被“股市秃鹫”视为猎物。

他们为何乐此不疲?原因在于集体诉讼中,律师代理费竟然高达胜诉赔付金额的30%。说白了,他们才真正是最大的获益者。“他们可能会在无任何费用的前提下,发起集体诉讼,然后获取高额回报。”对于这种操作方法,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是美国律师界的主流手段,言下之意有些摆不上台面。

易凯资本CEO王冉说,这种手段在华尔街的律师业界是常态。“有的律所,其主业就是寻找招股书的瑕疵,如果诉讼后能拿到赔偿,律所就能抽取佣金,有时被告公司直接就拿钱摆平,反正律师总能为自己争到不菲的利益。”

诚信才能挽救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怎样才能躲开集体诉讼的包围圈?律师Geoff Sant告诉记者,中国公司缺乏经验是被控告后蒙受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中国公司出于省钱的考虑,在前期既没有雇优秀的律师帮助审核

上市资料,也没有购买优质的保险,这两个因素加大了被告的风险并缺乏减少损失的手段。

中国企业要想躲开集体诉讼的泥潭,首先要学习和坚守的是诚信。

中国企业虽然在美国上市,但其主要市场仍在中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无法科学预知业绩的情况下,中国公司往往喜欢寻找局外的理由。

可是,这些理由又没有在招股说明书里出现,华尔街经验丰富的律师事务所就专门盯着这一点,充分利用每一个可能来“猎取”自己的目标。在美国法律细致到苛刻的条件下,投资者的要求总能得到充分聆听,不但有专门的律师为之理论和争辩,更有专门的法条和判例可供引用。

亚洲公司治理协会秘书长艾哲明认为,中国企业往往认识不到美国人多么热衷于诉讼,也并不理解规则,而且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这一切都使中国高管们暴露于风险的“高地”。而且,中国高管应当明白,如果他们以一份不诚实的招股说明书误导投资者,就会在媒体上遭到曝光和痛斥,招致企业声誉大跌。

“管理层必须明白,在美国被人抓住把柄的几率相当高。”在艾哲明看来,“如果今后想要融资,他们应该更清楚自己面临的风险。他们必须如实公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以及在内控机制上的不足和实质性缺陷。”

艾哲明指出,“虽然很多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很感兴趣,但亚洲公司普遍都不遵循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其商业文化并不像西方那么直截了当,这些缺失使得信用评级机构无法对多数中国公司评级,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中国公司要学会不犯错,就必须转变观念,收起以前在国内玩的花花肠子。除了补上诚信这一课外,中国还需进一步了解海外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

美国翰宇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DanielRoules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保证公司在美国上市时不被找出纰漏,首先是企业法务部要适应美国的审计制度,其次要善于利用财经公关,搞好与律师事务所和投资人之间的公共关系。

此外,中国企业在决定跨人国际资本市场之前,还要注重企业法务战略,做好前瞻性的准备工作。比如参照跨国公司惯例,设置专门负责法律事务的副总裁,预留合理的法律和知识产权费用预算等。同时还要在内部建立一套自我检查系统,以发现公司的年报、财务报告以及其他公开信息中可能存在的误导、虚假或恶意欺诈的行为,让美国律师或投资者无从挑错。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阿里巴巴为了寻求上市,就曾任命石义德(TimothyA-Steinert)担任集团总法律顾问。据了解,在接受阿里巴巴任命前,石义德曾在香港富而德律师事务所(一家负责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及跨境并购方面法律事务的律师事务所)担任高级合伙人,拥有17年从事法律事务的经验。

Daniel Roules还提醒中国企业,即使发生了集体诉讼,也不要惊慌。“一个要点是,千万不要轻视美国法院文件。”Roules说,“如果你的公司发现正在准备中的集体诉讼消息,就要马上联系美国执业律师,这样你就不会浪费任何一个为自己辩解的机会。”

只有谙熟并适应了美国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才能警惕和预防法律风险,有效提高企业应对各种国际挑战的能力。

作者:李萧然 李 琪

证券监管体系研究论文 篇3: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大牛市在2015年6月份出现断崖式夭折,分析其原因发现此轮牛市兴起的背后隐藏着可见风险,人造牛、杠杆牛的最终归宿是惨痛的结果—股灾。反思其中暴露的监管问题,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对于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2015年股灾 证券监管 监管体系

一、2015年股灾介绍

从2015年6月15日到2015年8月末的股灾行情暂告结束,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到2850点,之后在救市的呼声中有所回缓,直到2016年开年熔断机制的实行,指数继续连日下跌,1月底达到2638点新低。

(一)股灾的起因

本文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2015年8月底这段时间的股灾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此次股灾的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造牛市不长久。上证指数从2014年7月份2000点起动到2015年6月达到5178点,涨幅达159%,反观此轮行情产生于宏观经济低迷的背景,股市企稳回升源于证监会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百家发行计划,市场对IPO的担忧被消除。同时管理层对市场借机炒作的行为并未打压,连续涨停的情形激活了市场做多情绪。但股价上涨并未得到企业业绩支撑,所以泡沫逃不掉破灭的结局。

2.杠杆加剧了股市风险。如下图杠杆交易金额与股市行情高度正相关。很多投资者借用伞型信托和融资融券以及场外配资的方式加杠杆,而在股市高位时监管层突然去杠杆,导致市场抛压重,股价集中下跌,触及配资警戒线,引起连续强制平仓。

注:左轴为融资余额(亿元),右轴为上证指数每日收盘点位(点);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

3.媒体言论助长疯牛行情。当上证指数走上4000点时,有媒体称牛市刚起步,5000点时,证监会有人称改革牛成立,在当今信息传播高效且影响范围广泛的情况下,如此言论最终促成了全民炒股的局面。

4.股指期货加大了股市暴跌的幅度。股指期货合约连续的跌停倒逼股票市场的暴跌,形成短时间内投机者获取暴利的手段。

(二)股灾造成的后果

2015年的股灾对于每个市场参与者来说都是一场噩梦,我们经历了:A股累计11天出现“千股跌停”;上市公司先后进入停牌潮;市场交易总额迅速缩减;沪深两市总市值蒸发近33万亿;投资者损失巨大,多数中产阶级破产;新股被迫停发4个月,直接融资被中断,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大了局部性的金融风险,甚至危及中国整体经济及市场经济。

二、股灾中暴露出的监管问题分析

(一)股灾中暴露出的主要监管问题

此次股灾充分反映了证监会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根据牛市发展至股灾爆发的路径来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监管问题:

1.监管者敏感度不高。从人造牛市的起点开始,监管机构未及时察觉股价走高与经济基本面相背离的状况,对当时违背股市规律的现状未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2.监管力度松懈。很多个股在没有业绩支撑的情况下多种利好配合庄家作势的行为未受到管制,造成A股遍地开红花,因重大事项等利好复牌后惯性几连板,助长了市场投机者的跟风行为。另外,监管机构在杠杆资金加入股市时并未对其有效干预,甚至场外配资达到1:10时也未及时加以限制,监管的松懈纵容了短期的炒作,加剧了投资风险。

3.监管者自律意识薄弱。当股指站上4000点时,证监会对于各种媒体舆论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制,反而证监会的工作人员轻言轻行,不负责任的妄加议论“改革牛”更是监管者自律监督意识薄弱的体现。

4.监管方式缺乏专业度。监管部门在股市高位时突然对场外配资一刀切的举措直接引发股灾,直接体现了监管调控手段专业度不足,风险意识薄弱。另外,当做空者在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市场持续套利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并未及时作出有效的管制方案。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管体系不完善。比如监管体系中证监会与银监会的分家,场外配资、HOMES系统及信托属于银监会管辖范围,而银监会与证监会在监管上不能相互配合导致监管敞口风险加大。

三、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改进建议

我国现处于大国经济地位的巩固期,证券市场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国国际地位的稳定和提升。所以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是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此次股灾暴露出的监管问题,特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严控监管人员的选拔

严加把控监管部门的人员选拔,提高监管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强化专业度与职业操守的要求。监管从业人员在选拔时要特别注意对其证券市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考核,既要有务实的作业之风,又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树立证券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基本观,夯实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

(二)加强监管的法制环境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法制体系尚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证券法》等基本法律,以及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法则,明确实施要则,让监管部门在执行时有典可据,有法可依。证券部门有责任辅助立法机参照《证券法》来修改《公司法》,同时制定和修改符合我国证券市场现状的相关法律法规。便于监管和规范市场,加大市场扰乱者的惩治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只有将市场扰乱行为配以犯罪层次的处罚力度,才能引起市场参与者的重视,减少扰乱市场的恶劣行为。

(三)合理分配监管权及改善监管结构

我国证券市场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既要求独立的监管主体,也要求统一的监管结构。如上述证监会和银监会虽分管不同的领域,但由于资本的流动性不是单一的,需要各部门在分散专职监管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和协调,统一于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的目标上。

(四)净化信息传播渠道,强化自媒体信息责任归属意识

监管部门有责任净化证券市场相关信息的传播渠道,对不当报道造成的市场波动应追究其责任。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成熟度尚且不够,自媒体的误导性言论会导致中小散户遭受损失,不利于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强化自媒体的信息责任归属意识在现阶段不成熟的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谢卫.整治金融乱象重在加强金融监管[J].群言,2016,01:22-24.

[2]林采宜.制度之殇:2015年股灾反思[J].金融客,2016,01:26-27.

[3]赫凤杰.A股市场杠杆交易与监管[J].财经科学,2015,11:12-22.

[4]蒋岩波.股灾及防范对策研究[J].当代财经,2001,11:45-47.

作者:张东龄

上一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论文下一篇:卫生法学法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