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论文

2022-04-16

摘要:现阶段的农村中学生与过去的农村中学生相比,在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农村中学生的德行发展赶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这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深深隐忧。本文旨在探讨一些开展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献计献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论文 篇1: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探源

〔关键词〕 农村中学;德育教育;问题;需要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通过笔者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很多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较差,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花大力气重视和解决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落后局面。本文就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做以简单分析。

一、跟不上社会转型的需要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农村中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规律,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

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学校,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因此,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每个学生都明白,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

二、跟不上学生自我实践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由认识支配的,并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是德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成长发展得更好。

我们从事德育工作,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项任务,更不能把它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

三、跟不上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需要

转型期的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的养成,产生了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抵不过两天社会影响等现象。由此可见,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在现实的中学德育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泯灭了,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这反映了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严重后果。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德育教育任重道远,广大的农村中学在德育工作方面,出现了许多严重滞后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发现德育工作在哪些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相关部门和学校领导以及老师加以重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得以解决。

编辑:蔡扬宗

作者:马堆宁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论文 篇2:

提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实效的方法探析

摘要:现阶段的农村中学生与过去的农村中学生相比,在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农村中学生的德行发展赶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这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深深隐忧。本文旨在探讨一些开展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初中德育;价值观;农村

引言: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对提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实效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家庭方面

1.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学生来到这个社会大环境的那一刻,就开始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学生接触的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良好的、稳定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会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家庭成员经常吵架、言语粗俗,与左邻右舍关系不融治等,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品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身边人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所以,要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父母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从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做好学生的榜样。

2.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值要切合实际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将来能当科学家、企业家等,希望学生不用吃自己吃过的苦。于是,他们努力创造条件送学生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不愿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农村家长甚至不让学生做半点农活等。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很多家长忽略了学生正常的成长需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一味地把自己的心愿强加在学生身上,严重脱离实际。家长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迷茫時,家长要做的就是及时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化地发挥。

3.加强家校联系,主动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家校共管应该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进一步端正教育观念,而不是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家长平时工作再忙再累,也应努力做到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校情况,配合老师,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当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时,应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并因材施教地促进学生的身心良好发展。

二、学校方面

1.强化农村中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做好德育工作,要认真领会党的教育方针,紧跟时代要求,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一,要让教师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念,落实育人责任。第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班主任除了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机构的培训外,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第三,创设条件,搭建平台,结合实际,引导德育队伍教师开展德育研究,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细节教育是习惯养成的关键

千百年前,老子就曾经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方能见真章。对学生开展细节教育,注意生活和学习当中的小问题和小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形成认真的态度、严瑾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意提醒学生容易忽视的小问题,哪怕是一个小的标点符号、公式符号、数字运算、知识点及概念的表述都要引起重视。告诚他们对小事的漫不经心、放纵自己,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严于律己的人才能规范自己言行,追求自身完美,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成功人士的榜样力量,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所成就之人的细节故事,帮助学生他们处理细小问题的方式方法,以此为鉴,对照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改正。对待所有的学生,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如此才能因材施教。尤其对待习惯较差的学生,可以先要用较低的标准来规范他们的言行,循序渐进,向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做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多交流、多沟通、多鼓励远胜严厉批评,以此増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通过家访的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齐抓共管,多方发力,同时还要注重抓反复、反复抓,不让坏习惯有重新抬头的机会。

3.重视理论结合实践

理论或概念只是结构化,实践经验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又用之于实践。世间万物的原理应是相通的,解决一件事情的最佳方法或由之诞生新事物在逻辑上应该也是相近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实践应该是先于理论的,只是善于归纳总结的实践者将其理论化,才导致现如今理论优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德育教育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践行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践行德育教育。例如在一些传统节日中,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包粽子、猜灯谜、做月饼等,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和民族自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户外活动,例如清明节时去烈士陵园扫墓等,通过这样的实践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总之,德育要做到家校结合,双管齐下,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发奋图强,这对学生的品德培养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样,不仅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强化人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岩.新时代初中教师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20,(3):166.

[2]郑巧丽.试论初中教师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学周刊,2020,(21):157-158.

[3]周卫红.浅谈初中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才智,2020,(6):31.

作者:刘颂庭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论文 篇3:

新时期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究

【摘要】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永久工程”,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不是一招一式就可见效的,这不仅要我们在校内做好教育“内功”,更需要我们与社会共同练好“外功”。只有内外双修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做好校内的教育功能,练好内功,更要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专心练好外功,这样才能汇集成一支关心、爱护、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教导队伍,我们的德育工作必然能有很好的成效,必然能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关键词】练功;外功;德育;新局面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永久工程,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不是一招一式就可见效的,这不仅要我们在校内做好教育内功,更需要我们与社会共同练好外功。只有内外双修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一、教育者的“内功”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德育工作没有速成之法,唯有坚持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做好德育工作。如何才能练好内功呢?笔者认为主要做好如下两点:

(一)整编好“三册”

所谓“三册”即“学生花名册”“留守学生名册”“特殊学生名册”(包括“学困生”“特困生”“残疾生”和“特殊学生”等)。孙子认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全面、及时摸清学生的底子,才能心中有数,碰到问题才能见招拆招,才能无往而不利。这里的“三册”就是我们德育的重头戏,没有了这“三册”,学生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必然束手无策。所以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处或班主任首先要整编好“三册”。在此基础上,还要整理出一份以村委会辖区学生“三册”,以便德育处、班主任们下乡时与村委干部,校外德育工作联络员共同研究相关学生的帮扶之用。这样我们做学生思想工作才能运筹帷幄。一次,笔者在巡查到最难教的班级时,刚好班主任临时到办公室拿东西,学生便如大闹天宫,即使看到我也没有收敛。于是,笔者想到该班“调皮学生”名册中的李**,于是立即叫了李**的名字,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学生想不到校长居然能够知道他们,心里便不由自主地“毛”了起来。笔者随后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学生果然再也不敢造次。

(二)德育与教学相结合

我们知道,德育工作不能孤军作战,德育工作一定要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才使得德育的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要求全体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围绕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开展工作,把理想前途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的内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那么教学也是一片白板。即使教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有才无德。这样的学生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次数学课,我在教学生认识统计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用到统计的,有个学生讲他家人的年龄需要统计,于是,笔者说:“是呀,年龄大了是需要统计的,但你知道你们的父母现在多少岁了吗?你知道你们的父母还有多少天与你们相聚吗?”接道,笔者把大多数人的生命年限列出来,减去他们父母的年龄,然后把余下的日间折换成天、小时、分钟等,学生们一下沉默了。最后教育他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从此以后他们读书更用功了。

二、与家庭、社会共修“外功”是德育固本之举

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可能只有学校唱独角戏,更需要的是社会的共同参与,这种外在之功,就是我们所讲的练好外功。那么,如何才能练好外功呢?笔者认为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

为做好德育工作,每所学校都会不遗余力召开校会、级会、班会。但往往收效甚微,原因是我们只注重理论,只注重照本宣科,缺少实际感受。那么上级主管教育的领导、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队领导,学区各村支书(或主任)、德育联络员、各小学(或教学点)负责人用他们的实际案例,搬到各种会议上,学生的感受必定更强烈。或组织学区各村支书、校内外德育联络员参加,或邀请镇司法所、派出所、交警中队领导出席的法制大会、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会议,与他们共同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的一些做法与建议。群策群力、多方联动,探讨新时期做好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在德育工作上把被动变为主动。

2016年仲夏的一场特大暴雨,把冷坑河的河堤冲开了几个缺口,洪水把岗山村委会社岗村通往外界的道路都冲垮了,当天正是星期五。针对这种情况,在学校放学前,学校立即召开防洪应急会议,布置安全防范工作,派出多名教师分路段去巡查学生的必经之路,并时刻与县、镇及各村的抗洪指挥部联系,了解洪水的实时情况。放学时,学校德育处主动击,把学校教师兵分多路,在存有安全隐患的各个路段都派出教师沿途护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安全通过。同时,把受灾最严重的社岗村的19个在校学生留在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与每一名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并组织学校的共产党员教师、中层干部和其他教师把19名学生全部安排好食宿,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待第二天洪水退了,每一个学生都被其家长接回家后。从这件事之后,所有学生为之感动,连最顽皮的学生也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所改变。

(二)充分发挥校内外德育联络员的作用

我们知道学生每天面对着教师,听教师的教导多了必然会出现厌倦,这个时候假如出现一些德高望重的社会人士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必然与众不同。所以聘请学区村委会的村治保主任或村委会中德高望重的、关心教育的热心人士组成校外德育联络员,与学校委派的教师(一般是老家在该村委会的教师)作为校内的德育联络员。他们互相长期保持联系,经常进行电话沟通,还利用假期不定期的会面,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汇报给校外德育联络员,也听取校外德育联络员对辖村学生的校外各方面情况汇报,双方共同商量教育、帮扶学生的对策,这样的效果必然是很好的。实践证明,聘请校外德育联络员的做法,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日常行为养成,及时教育、引导和帮扶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都是行之有效的。坚持校内外德育联络员工作制度,使学生在校内有学校老师的教育、管理,回到家也有校外德育联络员的关心、监督,避免出现学生管理的真空地带。很多时候学生中午放学时间出现的问题,学校下午上课前就能知晓,节假日出现的不良现象,学校在学生上课后第一时间就掌握了基本情况,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三)坚持开好“联席”会议

集思广益,是每个行业成功的秘决。同样地,学校的德育工作也需要这种精神。学校、教师应该召开相应的“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可以是上级主管教育的领导、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队领导,学区各村支书(或主任)、德育联络员、各小学(或教学点)负责人等。倾听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看法,分析现阶段学生的思想动向、纪律情况及在校出现的不良矛头、倾向,提出下阶段工作的设想和重点。广泛听取各参会人员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制定下阶段的工作目标。通过联席会议,学校与上级有关部门、各学区村委会、各学区小学(教学点)的關系更加密切,共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目标更加一致。正如岗山村支书周润兴所说的:“只要是学校教育需要,我们村委会都会全力支持”“学困生出现多次批评教育无果时,可由村委会出面责令其家长共同教育”。有了各级领导及学区干部、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德育工作必然能够顺利开展,提高效率。

(四)发动离退体人员参与德育工作

发挥离退体干部、教师及各村寨长老的余热,让他们参加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去,使学校德育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校内外都能开花结果。退体干部、教师及各村寨长老他们人生阅历丰富,时间充足,也比较有耐性,有威信,在中国传统氛围下,大多数青少年都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诲。我校退休教师罗勇彪教师,退休后不忘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年来在他的感化下,20多个缀学学生重返校园,勤奋再学。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中心,做好校内的教育功能,练好内功,还要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专心练好外功,这样才能汇集成一支关心、爱护、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教导队伍,我们的德育工作必然能有很好的成效,必然能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DB/OL].中国政府网,200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9.htm,

作者:蔡俊青

上一篇:中学英语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证券监管体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