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监管体制研究论文

2022-04-15

编者按:作者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集团组织结构的理性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最终完成向金融混业经营的过渡。尤其是作为我国金融业“航空母舰”的国有商业银行,其股份制改革方向可以参考组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控制若干家同一类型的子公司。文中设想了有利于提高收益、控制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证券业监管体制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证券业监管体制研究论文 篇1:

我国证券业规制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的证券业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成分。证券业不但对居民和企业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融资支持。也正是出于证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各国纷纷对证券业实施有效的规制。因此,研究怎样对证券业进行规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证券业 规制 证券市场

一、我国证券规制的依据

证券规制的目的就是改善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政府及其监管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对证券经营机构所进行的干预和管理。

由于证券市场存在“市场失灵”,严重的影响到各项功能的发挥和证券业的效率。因此,证券业规制的产生就是为了弥补这些问题:

(一)外部性问题

在证券市场上,由于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问题主要表现为:规模非常大的证券公司如果倒闭,就会引起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其他的金融机构,更加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其他的金融机构倒闭;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容易“跟风”,这样就会加大证券市场的波动,不仅不利于资源的更好配置,而且会影响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的功能。

(二)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在证券市场上,个体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因此这些决策都是相当分散的。每个个体获得的信息并不一致,以至于带来了社会资源的严重的浪费,甚至严重影响到证券市场的运行的效率。因此,进行投资的人们希望规制主体能够通过法律,要求被它们规制的企业公开它们的信息。

(三)垄断势力的存在

拥有巨额资金的垄断者们控制着证券市场的价格,目的是获取超额的利润。这些垄断利润大部分来源于其他的投资者损失,这会扭曲证券市场的价格信号功能,妨碍证券市场资源配置;证券经营机构的垄断行为也会对证券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影响。

二、我国证券规制的内容

(一)证券业进入的规制

包括许可制和注册制两种方式:许可制即经营证券业务的证券商们,不但要获得政府的许可,而且要符合特定的标准方能营业;注册制即政府部门确认的企业们在规定的产业部门活动的一种进入限制的管理制度。

(二)证券业退出的规制

包括关闭式和重组式两种方式:关闭式退出即一个证券公司因经营不善,被相关部门进行破产清算关闭,甚至不再经营这类业务;重组式退出即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证券公司重组合并成立的。

(三)证券业价格的规制

包括商定价和官定价两种方式:商定价即价格由发行公司与承销商研究确定;官定价即政府部门对价格有严格的限制,价格按照特定的依据来确定。

(四)证券业产品的规制

有两种大的发展势头:对与正当的证券产品规范逐步提高;对与允许销售的产品束缚逐步减少。

三、我国证券规制的现状

现在我国实行的证券规制体制是在证监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政府监管为主,证券业协会与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为辅的体制。它有如下特征:

一是高权威性与高集权性。证监会不仅对证券市场实行统一监督和管理。而且对地方政府所属的证监会实行垂直的监督和管理。

二是相对高的独立性。证监会对我国证券机构实行了全方位的监管,相关的重要策略都是由证监会独立决定。但国务院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还保留了证券市场管理职能,这使得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监管职能的独立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相对弱的自律性。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的职能还很薄弱,只起到辅助政府监管的作用。

四、我国证券规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业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证券规制机构规制不够

证券市场的规制存在高权威性和高集权性,这种体制对强化规制力度和提高规制效率有利,但是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和造成权力滥用。

(二)证券业自律管理不够

证券交易所等自律组织在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职能发挥不够充分,证券业协会没有办法切实发挥它在证券机构规制中的规划行业发展和强化行业自律等作用。

(三)证券市场统一规制体制有待强化

财政部和证监会等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对证券市场的协调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成为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证券规制机构规制。为保证我国证券规制效率及其公正性,建成有效的内外部控制和监督的机制。而外部关键在于加强规制透明性;内部关键在于制定有效施行的约束监管人员内部责任制度。此外,还必须加强规制队伍建设,在提高规制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是加强证券业自律管理。加强证交所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职能,并着力推进建设证券业协会的机构及职能,更好的发挥它在证券经营机构规制中的作用,除此之外,强化建设自身的自律组织。

三是降低规制体制的运行成本。在规制权力收归中央的格局下,应激励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必须致力于形成中央和地方两者间的相互配合,更好的发挥地方部门在规制地方证券机构等方面无可取代的在信息方面的优势,让地方部门担负起更多在监管方面的职责,鞭策它们把即将到来的阶段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规制方面上来,进一步加强一线规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云泽.规制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3]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胡海鸥,孙慧.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钱小安.金融监管体制、效率与变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7]曲振涛,杨恺钧.规制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谢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董娜娜(1990-),女,汉族,聊城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董娜娜

证券业监管体制研究论文 篇2:

我国金融集团组织结构的理性选择

编者按:作者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集团组织结构的理性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最终完成向金融混业经营的过渡。尤其是作为我国金融业“航空母舰”的国有商业银行,其股份制改革方向可以参考组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控制若干家同一类型的子公司。文中设想了有利于提高收益、控制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

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的绝对优势

金融集团公司一个突出的特有风险就是由于关联交易导致的风险,并且容易传递。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揭示了控制这种风险传递的有效策略:入选投资组合的“低相关原则”。更具体一点讲,进入投资组合的各个子公司一般要相对独立,并且要通过设置“防火墙”来防止风险在不同金融子公司之间传递。本身从事一定的金融业务的银行(证券、保险)控股公司的母公司与其他子公司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提高,不利于金融控股集团整体风险的降低。并且,母公司在信息和利益保护方面处在明显的优势地位,所以这种先天性不足“防火墙”最多也就是单方面的。这样不利于从金融集团公司整体上把握发展战略。金融控股公司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母公司不从事具体的业务,可以专司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其次,各个子公司处于独立公平的地位,子公司之间容易建立比较有效的“防火墙”来隔断风险传递。最后,可以较好地解决不同金融行业间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业重视信誉至上,证券业追求突破创新,保险业对业务拓展人员则给予相当高的激励。这种行业的差异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下,各子公司可以相安无事。否则,无论母公司从事的是哪种行业,这种文化和激励机制方面的差异都很难协调,员工的心理也很难保持平衡。进而影响到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的效率和发展动力。

金融集团组织结构的国际比较

本文选择英、美、日、德四个国家的相关情况做一个比较。一方面,英美和日德刚好分别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学术界历来有“英国出思想,美国出制度”的说法,美国确实善于将一种经济思想转换为一种能实现这种思想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制度。另外,美国在所有发达国家中也是最后一个走向金融混业经营的国家,其在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方面也应当能够吸取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

英国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银行控股集团

英国《1987年银行法》(1987 Banking Act)标志着英国的银行可以混业经营证券业和保险业。由于英国是一个崇尚市场公平竞争的国家,所以针对金融混业经营可能引发的利益冲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通过在金融机构中设置“中国墙”(Chinese Wall)来构筑投资大众对混业经营机构的信心,同时防止金融机构本身的利益冲突。具体到金融集团组织结构来讲,英国金融集团的母公司本身所从事的金融行业一般是商业银行,是较为典型的银行控股集团模式。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德国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综合银行

金融体系的改造和统合是欧盟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1993年实施的《欧盟第二号银行指令》(Second Banking Directive)确定了欧盟国家“综合银行”(Universal Banking)的组织结构。德国金融集团公司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家“综合银行”法人内的不同业务部门开展商业银行、证券和信托业务。对于保险业的渗透则必须通过由“综合银行”出资设立保险子公司来实现。德国与英国的差异在于商业银行和证券能否在同一法人内部兼营。德国的产业革命始于19世纪后半期,当时的德国银行业相当落后,面对德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单靠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无法满足蓬勃发展的德国工业的资金需求,于是商业银行提供直接融资成为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德国“综合银行”是与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差异较大的一种金融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其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日本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金融控股公司

1997年12月由日本国会通过的《金融控股公司整备法》是规范日本金融控股公司的最新法律。该法律主要是对《日本银行法》的部分修订,所以在此之前日本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规范的法律至少还有《日本银行法》和《日本保险业法》。日本金融控股公司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是“银行控股公司”和“保险控股公司”,但是《日本银行法》和《日本保险业法》分别明确规定,“银行控股公司”和“保险控股公司”本身禁止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只可以通过子公司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风险投资等。所以,日本的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实质上是金融控股公司。其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

美国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集团

美国《1933年银行法》(1933 Banking Act)确立的金融分业经营原则对世界金融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考虑到提高金融创新、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等因素,美国的金融机构一直在通过银行控股公司和在国外设立子公司等方式规避《1933年银行法》。1999年11月通过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是规范混业经营的最新法律文件。该法律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对银行控股公司从事证券和保险业务开禁。在具体的金融机构组织结构设计上,《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规定了两种组织结构:第一种,如果银行控股公司的所有银行子公司的总资产不超过母公司总资产的45%或500亿美元(以低者为标准),则银行控股公司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设立证券子公司和保险子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来实现混业经营。并且,明确禁止银行控股公司的银行子公司投资设立证券子公司和保险子公司。这种模式与英国的银行控股集团的组织结构是一致的。第二种,如果银行控股公司的所有银行子公司的总资产超过母公司总资产的45%或500亿美元(以低者为标准),则必须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来实现混业经营,也就是必须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下面分别设立银行控股公司、证券子公司和保险子公司。以强化不同金融行业之间的防火墙(Fire Wall)这种组织结构与日本的情况是一致的。其组织结构如图4所示。

从发达国家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来看,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明显的趋势。美国的模式对我国更具有启发意义:随着金融集团的规模越大,其组织结构必须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

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趋势

我国当前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金融类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采用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例如“中信控股”、“平安集团”和“人保控股”就分别是以商业银行、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为核心资产的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推断,我国不同金融行业的监管机构和国务院基本认同了这种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这对我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就目前而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有三家已经具备了多元化经营的雏形。例如,中国银行投资的证券业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和保险业子公司“中银保险”。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各自投资控股的证券业子公司“工银亚洲”和“中金公司”。笔者认为,作为我国金融业“航空母舰”的国有商业银行,其股份制改革方向可以参考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而不是银行控股公司。考虑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将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可以组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控制若干家同一类型的子公司。例如,我国现在就有些金融控股公司控制的银行业子公司和证券业的子公司都不止一个:银行业子公司有商业银行,有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业子公司有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有证券公司等。所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可以考虑在金融控股公司下面分别再设立不从事金融业务的纯粹型银行业控股公司、纯粹型保险业控股公司和纯粹型证券业控股公司,分别管理旗下的同一类的子公司。其设想的组织结构如图5所示。这不但有利于其提高收益,控制风险,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应对国际性金融集团的挑战,对我国金融业整体的效率和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可以提高集团整体的投资收益率

金融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增加收益和控制风险。具体到企业的微观层面,要想增加收益的两个基本方法包括增加业务收入和减少成本。这样一来,无论是以净资产收益率(ROE)还是用资产收益率(ROA)来度量投资收益率,收益率都会提高。金融控股公司投资金融行业中的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一个首要目的就是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这种策略既是由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所决定的,又是在实践中可行的。

首先,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在整体上减少成本。金融行业在人才、资产和信息等领域的“资产专用性”比较低决定了行业间资源共享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第一,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高端人才的相当一部分知识结构是重合的,这样可以共享一部分的宏观经济、行业研究、风险管理和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从而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业将来的固定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资产是电子网络、网络平台和高档经营场所,这些完全可以在不同行业之间共享,从而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支出。例如,对于一个网站平台,是一家银行独享,还是整个金融控股公司共享,整个维护成本差距不大。1995年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创立的全部费用为100万美元,只相当于传统的银行业开办一个小分支机构的费用。一旦一家网络金融集团顺利完成了规模庞大的信息技术投资,就能够以相当低的成本、大批量地迅速处理大量的金融服务,从而迅速降低运营的成本。第三,作为一个集团公司,对整体的财务进行统筹规划,减少不必要的资金闲置,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可以减少整个集团的财务费用。第四,集团整体进行营销时可以进行“一揽子”产品设计和销售,自然也就减少了销售费用。现实中商业银行的营业柜台上面实际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证券投资基金和人寿保险产品。第五,作为跨区域和跨国集团公司,完全可以利用区域性的税收差异进行税收筹划,另外,集团公司的合并纳税额肯定比子公司分别纳税额的总和要低,从而可以减少税收支出。可见,由于许多资源的优势互补,使得整个金融控股公司在很多成本方面都有降低的空间。

其次,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增加业务收入。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提供“金融超市”等“一站式”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这很好地满足了金融需求全能化的趋势,减少了客户的搜寻成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更进一步,金融控股公司利用自己信息、人才和网络等多样化的资源优势,可以为客户量身订做一些个性化的“产品组合”,这种产品组合可以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产品进行重新配置,创造出在收益和风险配比方面更加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品。我国“保本基金”的“躁动”显示了这种趋势已经初露端倪。总之,金融控股公司在整合了银行、保险、证券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优化和创新,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可以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现实中的“南京爱立信事件”已经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无法满足跨国公司的全面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失去了一些优质客户。

可以降低集团整体的风险

可以将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子公司分别视为一种证券。显然,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分别是:信用风险、利差损等导致的支付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中任意两个行业的收益率波动的相关系数肯定小于1,特别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收益率波动的相关性一般呈负相关关系,一种业务的收益率下降,另一种业务的收益率可能上升,“东方不亮西方亮”。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这恰恰符合选择投资方向的“低相关原则”,可以降低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风险。另外,金融控股公司利用掌握的多种金融工具的组合,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锁定,增强了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美国的经验证据对上述理论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怀特(White, E.N.,1986)研究了1930~1933年间没有证券附属业务和有证券附属业务的国民银行的倒闭率,结果表明前者倒闭数量接近后者的4倍。这从经验上否定了《1933年银行法》的最主要借口: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离能增加金融安全。不但如此,塔巴克(Alexander Tabarrok,1998)引用详实的史料和经验证据指出:《1933年银行法》是美国历史上的两大财团斗争的结果,洛克菲勒财团的幕僚要通过分业经营的政策来增加摩根财团银行业的成本。

总之,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说明了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降低整体的成本,增加市场份额,并降低整体风险,较好地解决收益与风险的配比问题,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是实现股东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企业目标的必然选择。

尽快建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协调机制

随着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从金融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其分业经营环境下的分业监管体制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如美国采用对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混业模式的“伞型监管”模式,英国率先成立了综合监管机构(FAS)。但是,各国“混业经营下的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机制”的优劣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

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与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此外,考虑到维护金融稳定还涉及银行、证券及保险等专业监管部门以及国家财政部门,要求在更高层次对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协调,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表明“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是当前国务院迫切希望解决的一个关键战略性问题。另外,通过国家外汇储备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等创新也迫切需要解决金融监管协调问题。我国分业监管模式与混业经营的大面积试点更加突出了研究金融监管机构间协调的机制的紧迫性。国务院虽然特批了几家金融控股公司,但迄今,国务院关于金融控股公司问题惟一正式明确的仅是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对其“监测”。实际上,监管体制尚未最后确定。这导致了实践中大量的“监管漏洞”和“重复监管”并存的局面。“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机构间协调机制”关系到我国金融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应对国际金融财团的严峻挑战,关系到我国金融业整体的稳定和效率。

责任编辑:柯 丹

作者:王学军 方贻潭

证券业监管体制研究论文 篇3:

浅析中国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得与失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对中国的多个行业带来了影响,尤其是金融业。本文首先分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全球化趋势下取得的良好发展情况和逐渐暴露的问题,并且从商业银行入手,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外资银行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和机遇,最后总结出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大于失的结论。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金融业 商业银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金融全球化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内各学者对于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得与失的权衡持有不同的意见。有些学者肯定目前我国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有些学者则强烈抨击金融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冲击。

本文从金融行业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方面出发,探讨分析中国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下所取得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得失,以更加直观地反映中国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得与失。

一 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化趋势中取得的发展分析

1.银行业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69家,营业网点19.6万个,资产总额高达95.3万亿元。银行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银行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如下:

第一,建立了多层次银行体系。加入WTO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完成股改,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以北京银行为首的城市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帷幕拉开。

第二,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变。金融业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三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出现接轨,一些大型银行正不断地向证券、保险领域扩张。

第三,银行业监管体制不断健全。近年来涉及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财产品经营、中小企业贷款、外部信用评级等众多规范性文件的颁布,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体制正不断加强。

2.证券业

至2011年年底,中国106家证券公司净资产5674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076万亿元,实现利润784亿元。在行业规模、产业结构布局、治理方法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基本具备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金融行业形态。

第一,形成基本完善的业务结构。目前,中国证券业已经形成了证券经纪和财务顾问等证券产品供给的各中介业务单元,拥有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基金代销和投资咨询等证券产品需求的完整产业链条。

第二,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具体表现在关于证券公司监管和风险处置的基本制度,为保护投资者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等方面。

第三,证券市场开放程度稳步提高。截止2011年10月,拥有QFII(合格境外投资机构)资格的外资机构达119家。

3.保险业

2010年,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5万亿元,实现了30.63%的增速,保险赔付超过3200亿元,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首先,经营理念更加人性化。保险业更多地开始关注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结构调整能力不断提高。中国保险业开始注重含价值较高的保障型产品的发展,一些关系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业务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最后,化解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保险业把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完善了风险预警、识别、处置机制。

二 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化趋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银行业业务单一

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功能仍比较单一,注重传统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要改变这一状况,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模式,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降低资金依赖型业务的比重。

2.证券业规模偏小

虽然证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来看证券业规模仍然偏小,结构也有待完善。交易所交易品种较少,集中于股票、债券现货交易。期货品种结构简单,创新相对不足。金融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品还处于起步阶段。

3.保险业机制不完善

保险业旧有的体制机制矛盾依然存在,一些保险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还存在缺陷,完备的风险管控机制和科学的经营决策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法律体系仍不够完善,这些都会制约保险业的科学发展。

三 中国商业银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得失分析

1.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分析

第一,促进我国银行体制的完善。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大多具有较长的经营历史和较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与国内金融机构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手段。从我国目前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角度来看,外资银行为我国国内银行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和竞争对象,这迫使国内银行进行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竞争力。大量缺乏活力的国有银行就如沙丁鱼在外资银行这种鲶鱼的冲击下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会力争在发展中求生存。

第二,引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外资银行进入为我国商业银行输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首先,成本管理。外资银行的成本管理非常严谨,银行内部不同的产品、部门,以及总分支机构之间均有严格的成本管理和核算体系。在外资银行的影响及自身改革的基础上,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有了分支机构之间的成本管理。其次,机构与人员管理。外资银行注重机构的精简和人员的素质,注重管理中的科技含量。

第三,促进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将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速度,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在中外资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后,我国商业银行可根据中国的市场及客户需求,享有部分创新成果与经验,提高创新水平。目前,境外外资银行在开发外汇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衍生产品等方面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促进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于中国银行业的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外资银行的人员不外乎来自其总部或中国本土,无论哪种途径都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前者直接提供了榜样,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后者表面上是外资银行在组织内部员工培训,但实际上是为中国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中国银行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同时外资银行培训的员工会有一部分回流到我国商业银行,这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分析

第一,市场份额减少。随着外资银行各种业务限制的逐步取消,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业务减少、客户流失的严重威胁。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就一直不断利用丰富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在投资、理财、国际结算和金融衍生品等具有优势的业务上与我国商业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由于目前我国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制度,在提供综合服务、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具有明显差距,因此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低端客户比重较高,客户结构不够合理。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及时调整客户服务战略,优质客户就会流失,这势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第二,中间业务丧失。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首先将冲击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远期信用证、远期结售汇、利率保值、期权、期货等中间业务。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业务已经占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而且,这个趋势有增无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将扩大中间服务领域。信息咨询、家居理财等业务会成为它们新的开拓点。外资银行没有行政干预,没有债务负担,资金后备力量雄厚,许多外资大银行信誉良好,能够按照市场规律灵活运作,必然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巨大的压力。

第三,行业人才流失。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具有相对简单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相对完善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另外,外资银行普遍重视教育投入,培训体制较为健全,员工学习培训机会较多,再加上会我国商业银行难以企及的高薪,对优秀人才确实构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外资银行在拓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必然会以优厚条件大量吸纳高素质人才。他们进入中国市场以后,由于能够向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出国培训等,势必会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优秀人才的流失。

四 总结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纵观整个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远大于其带来的冲击,并且其冲击可以推动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更应该利用现今的有利局势,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审时度势,规避风险,迎接挑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推动下,中国的金融行业也需要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以促进国内金融行业健康快速地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树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8)

[2]王宪章、王迟.论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的影响及推进对策[J].理论探讨,2007(4)

[3]金成晓、纪明辉.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1)

[4]王锦珍.金融业融入全球化是大势所趋[J].中国城市经济,2007(9)

[5]万建伟.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河南社会科学,2009(1)

[6]赖小凤.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外资,2009(8)

[7]王青.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研究[D].2002

[8]张群.试论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业的应对之策[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5)

作者:胡红雅

上一篇:电算化管理制度探究论文下一篇: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