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女校

2024-05-14

中职女校(精选六篇)

中职女校 篇1

女校类中职学校因校内学生性别单一, 相互交往时体会不到性别差异, 因此在与校外异性交往时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追踪调查发现, 女校类中职生在与异性交往时主要有以下问题:择友无标准、交友目的不明确、朋友性质界定模糊、对对方不设防、交往随意等。

2 女校类中职生与异性交往不当的原因

2.1 处于危险的年龄段

中职生年龄大多为15~18岁, 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充满了探索社会的欲望, 部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难免放纵自己;另外, 青少年女性性成熟较早, 导致性心理提前形成。认知心理学认为, 性信息的大量增加, 使人们的性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这些都频繁地刺激着少女们的大脑和生殖腺体, 提早催开了性生理的芽蕾, 也必然催动了性心理的发展[1]。15~18岁的女孩跨越了少女性心理发育的整个阶段, 她们对性充满了好奇, 羞涩间又极具好奇心, 她们向往与异性的交往, 甚至会大胆地进行性体验和性尝试。但是, 不成熟的社会心理衍生的不成熟的性心理导致她们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盲目、冲动、随意, 此时如果不正确引导, 任其自由发展, 她们很有可能滑入性罪错的深渊。

2.2 感到前途渺茫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 学生初中毕业后绝大多数流向2个渠道, 成绩优秀者上高中, 成绩差不能上高中者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因此目前中职生普遍学习成绩差, 缺乏学习动力, 对前途无规划, 大多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 得过且过。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上中职学校是无奈之举, 没有前途, 没有奋斗的必要。加上受到诸如“学的好不如长的好, 长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社会不良观念影响, 部分学生将自己的前途押在“嫁个有钱人, 不愁吃不愁穿”上。因此在与异性交往时只注重金钱, 常常将自己置于险地而不自知。如调查中发生的2006年4名二年级女生被拐至宁夏盐池县 (后被公安机关解救) 、2009年二年级某女生被拐至陕西西安 (后被公安机关解救) 事件, 都是女生在前途不明的情况下, 本着享乐主义至上, 以不劳而获为目的, 盲目策划未来而交往异性的结果。

2.3 认识不足

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变是中职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在义务教育过程中, 学校及家长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使学生认为应被动服从管理, 所以未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在进入中职学校后, 因学校管理宽松、家长鞭长莫及, 此时学生不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但由于中职女生年龄较小、涉世不深, 对人性的认识也不全面, 对此时介入她们生活的“他人”缺乏戒备心理, 容易上当受骗。为了解男性与她们交往时的心理, 笔者利用3年的时间在该校门口随机对那些等待“意中人”的男性青年做了无记名访问式调查, 共调查587人, 无应答34人, 应答率为94.21%。调查内容包括: (1) 你主动接触一个不认识的中职女生目的是什么? (2) 你是否愿意为对方负责? (3) 你能否对对方负责? (4) 你为什么找中职女生做你的女朋友?调查结果见图1~4。

从以上可见男性青年在与中职女生交往时动机复杂, 绝大多数动机不纯, 他们缺乏负责意识。由此可见, 中职女生在交往时对异性缺乏戒备心理是十分危险的。

2.4 贪婪的人性

中职女生处于青春期, 她们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 希望被当作成人看待, 随着独立意识日益增强, 她们希望从父母和老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由于社交的需要, 在经济上她们渴望能独立支配一些钱和物, 但又必须依赖父母, 加之缺乏理财能力, 总感到钱不够用, 这时往往有部分中职女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2.5 同伴的压力

女校类中职学校学生性别单一, 女生将与异性交往当成个人魅力大小的表现, 部分中职女生为攀比而滥交, 易处于危险境地。

3 女校类中职生与异性交往不当解决方案

(1) 在适龄女生中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 使她们树立健康的性观念。针对青春期女性性发育特征,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性伦理观念, 使她们知道人的性行为不仅具有自然性, 而且具有社会性。这有助于她们分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 使她们知道正确的性伦理观是社会责任感、尊重感、道义感与幸福感的综合体, 只有具有了这种性伦理观念, 她们才能拥有与异性交往的行为准则, 才能自尊自爱而不随波逐流。

(2) 提高中职学校入学门槛, 招收可培养之才。通过学校的培训和个人努力学习, 在2~3年的时间内, 使中职生达到行业用人标准, 掌握就业技巧和能力。同时, 使学生明确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3) 加强管理, 积极引导。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管理的具体状况, 在宽松式管理的基础上加大惩罚措施力度, 并进行道德教育。宽松式管理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主要依靠被管理者的充分自觉来缓和矛盾。但由于中职生自我管理意识差, 完全采用宽松式管理很难达到管理目标, 因此必须加大惩罚措施力度并进行道德教育。另外, 制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以此约束学生行为。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使她们时时事事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来衡量。

(4) 抵制不良的同伴压力。中职女生正处于青春期, 她们的独立意识很强, 对家长和教师有很强的戒备心理, 但对同伴非常依赖和信任, 因此此时交友的选择非常重要。家长和教师要给她们自主择友的权利, 但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应积极引导她们与同学全方位、多渠道交往。

古人云:“吃一堑, 长一智。”女校类中职生在了解自己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在受到相关教训后, 应注重提高个人交往能力, 谨慎择友。

关键词:女校类,中职生,异性交往

参考文献

关于女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篇2

关于女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学术界成果比较多, 大都集中女校对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消极方面的描述和分析上。从主观上分析, 这可能与女性的身心特征有关。女性情感细腻, 多愁善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 并且具有恐惧和不安全的心理因素, 易产生封闭和各类冲突心理。[1]从客观上分析, 也与女校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有关。单一性别的教育环境势必影响性别优势的互补, 女生没有机会接受各种不同人际交往刺激的训练, 缺少了与男性的情感交往, 势必造成心理的不健康发展。虽然已经出现有学者打破这一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 但毕竟不多。基于此, 本文客观分析了女子大学对于女生心理健康的利弊影响, 提出不能任意夸大女校教育对于女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要积极发挥女子大学教育给予女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一女子大学对于女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对于男女分校, 办纯粹的女子大学, 很多学者和专家持反对意见。有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层面提出, 男女分校实际上是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 提出男女分校可以尝试, 但作为一种教育的普遍模式不宜提倡, 认为男女混校才更有利于女生的身心健康。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的专家认为, 人为阻碍男女交往的分校方式并不可取。心理学有关专家也提出, 现代教育发展至今, 混校与女校数量的比例可以说明问题。社会本来是由男女两重性别构成的, 女人不应只做女儿国中的女人, 还应学会做男人社会中的女人。教育学有关专家认为, 在单一的环境中, 一个人所能学习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办女校可以试验, 但从育人角度看, 这种办学方式有问题。把男女人为地分开, 必然会给女生带来心理乃至生理上的一些麻烦, 影响她们发展社会化的进程, 注重培养男女青年的性别意识, 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潮流。综上所述, 女子大学对于女生心理的消极影响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一) 无法培养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不利于女生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

单一性别环境中的女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往往两极分化, 要么过分害羞, 要么过分热情。人们给女校毕业的学生下这样的定义:“从女子大学毕业的女生, 两极分化明显:不是特别闷, 就是特别闹, 见到男生, 不是低头脸红, 就是有点人来疯”。这说明单一性别学校毕业的孩子性格比较偏激, 不容易与异性相处, 并且过于单纯而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办女校不利于男女沟通, 更不利于女生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大学生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对异性充满了好奇, 总是有一些朦朦胧胧美好的情感。如果在大学期间, 断然切掉她们与异性的相处, 只会弄巧成拙, 影响其心理的成长。单从性格形成来讲, 现在的孩子大多存在性格缺陷, 若在一个性别单一的圈子里求学, 对完善性格并无好处。女校或许能使部分女生拥有拔尖成绩, 但在这种畸形环境下形成的优异成绩, 伴随的多是性格的封闭以及对性别认识的偏差。女大学生正处于性格定性与心理成长期, 需要与异性有正常的交往与交流, 这个阶段的性别封闭会扭曲她们的认知。由于缺乏与异性相处的机会, 还有可能影响情商的发展, 自我性别认同可能发生错乱, 因没有男性气质作参考, 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同性恋倾向。

(二)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容易产生勾心斗角、攀比的心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 (C·H·Cooley) 指出, 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 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 (looking-glass self) 。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 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风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2]这就意味着他人对于个体的态度与对待, 不仅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 而且影响着个体的成长, 塑造着个体的实际自我。因此女生需要与男生进行正常互动, 把男生作为一面镜子, 从男生那里更多地了解自己, 男生也能帮女生深化这样的认识。根据社会学“社会互动原理”, 人在有异性的环境中, 更能激发其能力。俗话说, “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由于没有男生的参与, 女生群体的气氛比较沉闷, 团体凝聚力会比较差, 做事的积极性不太高。男女在一起的环境更有利于女孩增加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一个女孩的成长阶段如果少了异性的参与, 肯定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另外, 女孩心眼小, 长期扎堆在一起, 容易产生小团体、勾心斗角以及内心攀比现象。

(三) 女校会失去男女优势互补的促进效应, 造成女生认知缺失

男生一般眼界比较开阔, 逻辑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强, 而女生在这方面处于弱势, 男女混校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而男女分校会失去男女优势互补的促进效应, 造成女生认知层面的损失。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交流, 只有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才会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许多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 有问题存在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动, 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整个合作交流过程中, 男生和女生由于各自在思维和逻辑方面的不同, 她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男生可以从女生那里学习如何用完整而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一个现象和规律, 女生也可以从男生那里受到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的影响。女校教育提倡因性施教, 注重女生天生的优点, 但是同时也忽视了女生某些方面的缺陷, 然而这些缺陷却是可以通过与男生的互动来弥补的。

二女子大学对于女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在美国, 男女分校教学是私人学校及教会学校的传统, 单一的男校或女校占有相当比重。它们遍布全国, 历史悠久, 教学严谨, 是培养美国社会精英的摇篮。特别是许多男女分校学校虽然历经百年, 却依然长盛不衰, 依然受到众多追求高质量教育人士的青睐。据了解, 美国已经有十几个州实现了男女隔离的课堂教育方式。德国也已提出了实行男女分班的说法。英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男女混合学校开设了单一性别班级。可见单一性别教育仍旧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青睐。毋庸置疑, 女校教育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那么女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有

54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6哪些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讲, 有以下三点:

(一) 体现女性的主体地位, 培养女性“四自”精神

女子大学以提高女性素质, 培养女性人才作为办学的立足点, 注重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塑造女性人格, 按照女孩的特长办学, 充分发挥女性的优点, 可以培养出更有能力更自信的现代女性。首先女校简约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与自信, 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学生在学阶段, 而且表现在学生毕业之后;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 而且表现在学习动机、志向以及自控能力等许多方面。在女校, 女生不仅负责所有的学生活动———从学生会、校报到各种协会团体, 而且还敢于冒险、犯错误, 甚至不怕在同学面前出丑, 从班长、校报编辑到各领域的尖子都是女生, 女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更多的校内职位, 给予了更好的空间去开发自身的领导才能。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 大家凭实力、努力与成就来争取肯定。所以这种环境塑造的女生的自信心普遍都比较强, 可以帮助女生在毕业后投身一般由男性垄断的行业。再者在单一性别的校园环境中, 没有了异性的“干扰”, 学生淡化了性别意识, 更容易建立自尊和自信。

女校在对女生的独立性的培养方面是绝对强于混合学校的。混校中可能出现的“男生打前站、女生靠边站”的情况, 在女校却不会出现。女生有实现自己价值、领导力的机会, 而不是缩在男生背后。女校的学生不会有机会对异性产生依赖, 无论何种场合, 她们都将独当一面, 不再会成为观众而是成为参与者。女子大学没有男生竞争, 女生可以更安心的学习, 可以获得更多自立和自强, 是女权主义的欢乐地。女生的事业目标和抱负不会受到限制和消极的影响。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长期追踪研究中心 (Centre for Longitudinal Studies, Institute of Education, London) 的研究人员对1958年出生的13000名英国人进行了研究, 以决定单一性别学校对其学生将来一生的影响。这项大型研究显示, 女孩到女校接受教育可能对她们将来的事业有利。在1950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大都在1970年代到学校接受教育。当时有四分之一的学校是男校或者女校, 但是, 单一性别的学校目前只占所有学校总数的八分之一左右。分析结果显示, 在女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的薪金比那些在混合性别学校的学生的收入高10%。[3]零点调查公司的一次调查显示, 城市居民, 特别是女性自身对于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自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女校能够有效帮助女性从少女阶段就形成一个明确而敏感的社会性别视角, 唤起新女性的自觉, 有利于帮助女生更好培养自立和自强精神。

(二) 为女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人相对静谧的心理和学习环境

在大学里, 学习同样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女子大学学生可以专心于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和培养课外领导能力, 在男女兼收的学校里恐怕没有这样的机会。在合校里, 女生会受到社会和内在的一些干扰, 但是在女校就不会发生。女校创设的单一环境, 女孩会面临很少的心理干扰。没有了男生, 能让女学生空出许多心思, 更利于她们专注学习。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 在男女合校中, 学生们的青春期冲动往往使他们重视与异性的交往, 忽视自身学智的发展, 如今学生因为谈恋爱或单相思而分散精力, 以至影响学业成绩的事例早已是屡见不鲜。而单一的女校则人为地将少男少女隔离开来, 学生们不受“校园异性相吸”的干扰, 减少了青春期躁动的影响, 自然能够集中精力于学习知识。由于担心正值青春期的女儿上课时受男同学们的骚扰, 让孩子上女校成了很多父母的不二选择。有的学者据此推断, 男女分校比合校的教学效果要好一倍左右。美国学院女性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女性在男女生同堂学习时, 其学习数理化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女生们经常会感到思维受到干扰和压抑, 以至于失去兴趣和信心。英国女校协会 (Girls School Association) 主席布伦达·戴斯伯汀称, 在没有男生分散注意力的情况下学习, 会让女孩子们受益匪浅。[5]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 不少家长送女儿上女校, 考虑的只不过是避免早恋、安心读书一类问题。如果以此认为女儿就保险了, 那么未免把教育看得过于简单化了。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青春期女孩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帮助, 家长对此也负有不容回避的责任, 同时也能起到老师、学校和社会无法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回避各种问题, 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校单纯的环境上, 是既不现实又不明智的。女校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父母应与学校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三) 有利于避免男女合校中的性别歧视和有效地因性施教

男生和女生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上有些不同, 女生善于形象思维, 但对空间概念比较模糊, 对于数学特别是立体几何感到有些吃力, 但语文、英语等科目又具明显优势, 朗读和演讲能力甚优。男生逻辑思维方面优势明显, 数理化学习能力强。男女在认知上的这些差异, 混校在教学上很难做细致的区别, 但专门性的女子大学则可以做到。女校遵从男女在认知发展模式上存在的差异, 因“性”施教。女孩会从女校那里得到不同于合校的集中式教育和社区环境, 这些生活环境和社区活动, 都是主要针对女孩的需求和特点, 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扬长补短, 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女校老师有专门适用于女生思维的教课方法, 女生会从接受过训练的老师那里得到很多益处和帮助。而这些优势在混合学院较难呈现。混合学院的教育模式主要沿革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办学模式, 主要考虑男性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很少顾及到女性群体的特点。[6]强迫女生在针对男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教育模式下接受教育, 这“平等”的表象之下掩盖着男女接受教育事实上的不平等。[7]还有的混合学校往往把男生和女生作为一个受教育的整体来实施教学, 其结果是影响了他们天生具备的性别优势的开发。美国男女分校规模小, 师生比例低, 他们遵循男女的天性, 设置了一些独有的课程, 开展了一些独特的课外活动, 并进行了针对性教学, 事实证明此类学校中的学生在数学、自然科学和阅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优于男女同校的学生, 而且男生或女生的特点容易被发现, 发展成今后生活或学习的优势。

再者, 女校针对女性的优势, 在独立、自强、自尊、自爱、礼仪、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育是混校无法比拟的。一些女性礼仪, 艺术欣赏等针对女生特点的课程, 也更有利于培养女生的优雅气质。女校有符合女生特点的课外课, 像瑜伽、舞蹈、陶艺之类的。除此之外, 女校还针对女生开设了一些理论修养课程, 比如, 女性心理学、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女大学生成才学、女性文学欣赏等等, 同时还开设了一系列女性讲座专题, 如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四自”精神与重塑自我、将面临的人际关系、亲情、友情和爱、女性就业指导与帮助、青春期女生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等。女性特色课程的安排对于塑造职业女性内在修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 女生在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不但不会变得心胸狭窄, 反而会更加宽容、大度, 也能够使女生的天性得到尽情发挥。

综上所述, 女子大学学生一方面由于没有男生可以依赖, 样样都要自己干, 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 又要避免自己太像男孩子, 而失去女孩特质。这些确实会对女生造成压力和情绪困扰, 可能会成为限制女生以后追求进一步个人发展的一个因素。为了弥补女校没有男生的所带来的女生性别意识异化和认知缺失, 女校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 注意让学生与异性交往。不要刻意阻隔女生与校外男生的沟通, 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提供与异性接触的机会, 给男女学生一个交往的“实习期”和“锻炼期”。比如与周边的或者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混校之间会建立联谊关系, 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联手举办一些男女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那么在女子大学就读, 就不会影响其日后与异性的交往, 同时也可以进行正常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女子高校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应该让女生和男生保持同步成长。女校并非是滋生同性恋现象的温床, 因为女校是一种教育体制的象征, 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而不是这种现象的载体, 现象的存在跟女校并无直接必然关系, 这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要客观地解读女校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利弊影响, 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 否则就会产生女校大学生只有消极心理特征的假象。作为女子高校, 应该扬长避短, 积极发挥女校教育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特质, 摒弃那些消极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这样, 无论是对学术理论研究还是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来说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樊翠娟, 柳友荣.我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 2007 (4) :253.

[2]转引自唐奈尔森.R.福赛斯:社会心理学, 1987:64.

[3]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2/2875.html2010-03-03.

[4]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7/35/20001117/316954.html2000:11-17.

[5]http://opinion.newssc.org/system/2006/08/30/010109592.shtml, 2006-08-30.

[6]张华芸.我国女子学院办学特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62.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篇3

女校教育下的艺术概论课程,在艺术类专业开设,接受对象主要是艺术类专业的女大学生。在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明确规定,本专业是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四自”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视觉传达专业明确要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女性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合作能力的应用性女性人才。其他如产品设计专业、美术学专业等,都有各自的培养目标。为实现女性人才培养的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修养,使学生具备鉴赏美、批评美的能力,不仅能欣赏,而且能进行批评写作,从作品感性美感的获得到理性的认知与批评,从感性上升到理论层面,并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推动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二、艺术概论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面对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材,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灌输,不是填鸭,学生是主动的建构者,是把握知识能力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策划者、教学环境的建构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它重点强调老师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学生作为知识信息能力素养的主动建构者,作为课堂教学的一元,她的个性,她的心理思维特点,必定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老师作为导演,必须思考受众———学生的个性、心理思维特点,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受众———女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及写作能力。

(一)艺术类女大学生的特点

1. 艺术类女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艺术类女大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她们个性强烈,追求自由,思想更活跃;情感丰富,重感性,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与她们的专业的习得方式有关,对艺术的把握,艺术的创作往往依靠“口传心授”。她们相对于文秘专业、会计专业,社会家政等专业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较弱,而情感强烈,重直观,观察能力强,联想力和创造力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她们往往自以为是,甚至把艺术神秘化。

2. 艺术类女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学习态度。

全国艺术类招生录取分数线,相对于文、理科,明显较低。我校艺术类女大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于其他本科院校,一定程度上表明我校艺术类女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她们在思想意识上专业情绪严重,文化意识淡薄,重技能轻文化,重专业的操练轻理论上的思考,匠人气息比较深厚,而又自命清高。由于文化底蕴的缺乏,在某种意义上失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难以达到女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

(二)艺术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思考

针对艺术类女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文化基础的现状,我致力于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在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及写作能力。

1.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21世纪后,网络、声频、音频、电脑PPT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电脑PPT,创设情境,对女大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充分利用女大学生善联想、重感性直觉的生理心理特点,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多媒体有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特点,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直观,更能激发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艺术的起源”时,我首先导入西班牙阿尔卡米拉洞穴壁画,我国境内发现的古遗址,各种陶器或生活器具,或酒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远古人类的艺术创作活动。讲“艺术的特征”时,用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有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法国米勒的《拾穗者》;有雕塑作品如罗丹的《巴尔扎克》;有文学作品《阿Q正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有建筑作品如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有悉尼歌剧院等。讲“造型艺术及其审美特征”时,展示大量具体而丰富的艺术作品,如我国古代的雕塑作品,如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飞燕等;有近现代的作品,如长沙的毛泽东雕塑等。还有西方的《断臂维纳斯》、《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掷铁饼者》;绘画作品如列宾的《不约而至》、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以及中国梁楷、八大山人等人的绘画作品。通过这种展示,学生直观地认知艺术作品,感受作品。

2. 以欣赏作品为主线,着力培养女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在女校教育的校园文化下,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综合类的本科艺术教育,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尽量规避过于抽象的理论要点的阐释,通过多媒体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考虑艺术概论涉及的内容广泛,与众多学科都有交叉,包括哲学、美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偏重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可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将一些重点理论内容予以展示。有的放矢地使用教学课件,适时适地地利用声像图文动画,将抽象与具象、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及艺术家的人格素养等,生动而细致地展示出来,帮助女大学生一方面理解理论层面的东西,另一方面达到通过移情、感染、打动,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美的鉴赏能力的目的。艺术作品的赏析贯穿艺术概论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讲授“艺术的三大特点”———主体性、审美性和形象性时,我大量使用了国内外的各种艺术作品,如谈及主体性时,使用了中国画中画马的题材的作品。如唐朝韩干的《照夜白图》,近现代画家徐悲鸿的马。具体而鲜活的作品展示,帮助学生直观而深入地理解,同是画马,但因画家的不同,他们的文化传统、时代审美观、审美理想等主体性的不同,使作品有较大的差别,让学生在直观的审美中理解并把握艺术的主体性这一理论观点。在讲“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瞬间性与永恒性时,不谈及哲学上的这一矛盾对立的观点,而是感性地让学生在留存的作品中领悟相对永恒性。对瞬间性的把握,我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并在投影中重点展示名言:“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拉奥孔》莱辛。”结合艺术作品,一边欣赏,一边讲到艺术创作中这个“瞬间”的把握,有《断臂维纳斯》、《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掷铁饼者》、《不约而至》、《创造亚当》等。学生在观看中充分发挥观察能力强与想象丰富的优势,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把握这一审美特征。在讲“艺术家”时,更是结合故事,名人传记欣赏其作品,在人格与作品的相互渗透中让学生明白,真正伟大的作品,是作家真正伟大人格的化身。这些感性的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追求崇高的艺术人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接受信息,从而被感染、被打动,从情感上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提升艺术修养。让女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美的情境中,去感受美,去欣赏美,塑造美的形象。在情感的浸染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对美的鉴赏力。

3.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三段论的授课方式。

在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常常采用“三段论”方式,即先摆出问题,接着剖析问题,最后谈及个人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思考理论问题。通过设疑,激励学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探求欲望,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走进理论的层面,努力改变艺术类学生不善于理性思考的习惯。讲“艺术的起源”时,通过图片———西班牙阿尔卡米洞穴壁画中,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以及我国古代的陶器作品上面的纹样、图案等,让学生知道远在几万年前人类就有了艺术创作,而且大多是逼真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早期人类的艺术创作方法。其次展示思想家、美学家的观点,如我国的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而创造社成员成仿吾等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等,是客观地摆出理论界的分歧与争论。通过这样的辨析,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理论的距离,思考艺术创作的再现与表现的关系,让学生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兴趣。这样层层掘进、水到渠成地引出关于“艺术的起源”的几种影响比较大的观点。适时地摆出问题,合理地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符合我们的认知方式,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三、结语

女校教育历来突出女性特色,而艺术类女大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文化艺术修养相对薄弱的事实,是我们每位担任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真正改变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重技能轻人文的意识,提高她们的艺术理论修养、审美修养与人文素养,慢慢脱掉“匠气”,真正实现艺术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简圣宇.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理论转换[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

[3]董宇.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艺术教育,2013(08).

中职女校 篇4

过去艺术概论的教学模式是单边的形式,老师卖力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在这种单边的不可逆的教与学的二元结构中,教师是主体,以讲授为主。快速将艺术理论讲完,其间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更不用说课后师生间的交流。这种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它忽略了女性人才成长的规律,20岁左右的女大学生,她们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比较薄弱,对抽象理论的兴趣相对比较低,而艺术概论主要介绍艺术学最基本的一些原理,主要是:艺术的一般规律,艺术的创作、作品和鉴赏,以及各门艺术的基本特点等。因此,传统的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调动女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她们上课的热情不高,打嗑睡,讲话,根本无法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艺术原理,也不知区分艺术与非艺术,更不用提去慢慢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因为文化的积淀太少。根本无法实现艺术类的女性人才培养的目的——良好的女性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女校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女性教育,女性个体的特点不同于男性,而且每个女性个体的差异性,如她们的文化素养,艺术水平等也存在不同。女性人才作为女校教育活动的终端产品,虽没有统一的规格,但最终的目的是育人,努力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女性教育的三结合。因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思考并采取不同于传统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这个理论武器。完成四个转换:

(一)转换教师与学生二元结构为多元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能力素养的主体、是知识能力素养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策划者、教学环境的建构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它重点强调的是老师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多元关系,不再停留在教与学的二元结构中,而且还改变师生之间的角色。在女校教育中,尤其要强调女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能力素养的主动建构者,我们要采取多种手段去刺激,调动女大生对抽象艺术原理,艺术现象等理论的兴趣,培养女大学生主动自学地学习、积极能动地学习、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探索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有学术研究的女性个性化人才,实现以创新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批评美的能力,并转化为对美的表达与写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声像结合的方式,调动女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打破单一的讲授黑板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1世纪后,网络,声频,音频,电脑PPT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PPT,创设情景,对女大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充分利用女大学生善联想,重感性直觉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多媒体有集声、像、文字、动画为一体的特点,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直观,这样就更能激发女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艺术的起源”时,首先我就导入了西班牙阿尔卡米拉洞穴壁画,我国境内被发现的古遗址,各种陶器或生活器具,或酒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远古人类的艺术创作活动,从而进一步思考,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艺术创作,他们的创作观念等等,再讲解艺术史上不同的思想观点。通过这样的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去理解关于艺术发生学上的种种观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转换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女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女校教育的校园文化下,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综合类的本科艺术教育,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尽量规避过于抽象的理论要点,尽量地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考虑艺术概论不同的内容和女大学生实际,合理地利用与设计,有些偏重理论性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将一些重点内容予以展示,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效率;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有目的性,有的放矢地使用教学课件,适时适地地利用声像图文动画,将抽象与具像,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将艺术家的人格素养等等,生动而细致地展示出来,帮助女大学生一方面理解理论层面的东西,又去移情,又被感染,打动,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对美的鉴赏能力。艺术作品的赏析贯穿艺术概论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讲授“艺术的特点”三大特点——主体性,审美性,形象性时,我就大量使用了国内外的各种艺术作品,谈及主体性时,使用了中国画中画马的题材的作品。同是画马,却因着时代,因着艺术家不同的审美理想,观念而不同,如唐朝韩干的《照夜白图》,近现代画家徐悲鸿的马。具体而鲜活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直观地而深入地理解艺术的主体性。也同时展现国外绘画大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等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接受信息,从而被感染,被打动,从情感上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也同时接受了抽象的理论知识点,也被赋予了浓浓的艺术修养。让女大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接受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转变“重技能,轻人文”观念,整合资源,提高女大学生人文素养

在女校教育的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方案中,设置艺术概论课程,面对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比较低,学生或部分教师也存在对理论的一定程度的轻视,重技能性的操练,导致“匠人”氛围比较严重。女大学生严重缺少了人文素养的积淀,因此,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转变转变“重技能,轻人文”观念,整合资源,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校选课,公选课的人文知识,全面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讲授“艺术家、艺术创作”时,我就谈到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重点谈及我国汉魏六朝时的文学与艺术,汉魏风骨;谈及人与作品,人与时代背景等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让学生能认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也能认知到艺术家的人文素养对其创作的重要作用,也才能摆脱匠人的气息,在深厚的人文素养里才能向艺术大师接近,今后从事艺术创作时,也才能走出复制雷同之窠臼,思想上才走得更高远,更深邃的境界。这也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

三、结语

在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中,受旧的观念影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重技能,迫切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如视觉传达专业学的是包装,书籍装装帧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的是服装工艺,立体裁剪等等,但这其实是专业平台上的内容,它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柱,艺术理论与人文素养就是最强有力的支柱,这样才能由“匠”上升到“师”,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的也才可能发挥其支柱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简圣宇.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理论转换[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

中职女校 篇5

学校的那些日子

那空沙旺女校成立之初是一所女校, 2000年才开始招收男生。我们班有34个学生, 31个女生、3个男生。由于离家较远, 所以高中三年我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我们的两位班主任都是女教师, 她们对我们既严格又亲切, 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有时她们还会到宿舍监督我们的行为, 其实是关心我们的生活啦, 这也是学校的规定之一。每个月开学的第一天, 她们会检查我们的头发、指甲、校服等是否符合学校的规定。

泰国中学的作息时间和中国的中学差不多, 周一至周六每天上午8:30—11:20我们有三节课, 每节课时长50分钟, 课间休息10分钟;11:30—12:20为午饭时间, 12:30至15:20为下午的上课时间。那时我要上13门功课, 分别是数学、科学、泰文、英文、汉语、计算机、画画、体育、社会学、历史学、佛教学、泰国舞蹈、泰国乐器。下课后我一般先回宿舍休息一会儿或做作业, 然后与室友一块儿吃晚饭。17:00—19:30我要去补习班上课, 为高考做准备。

泰国高考被称为“ADMISSION”, 高考成绩由高中的平时成绩和全国统考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 它分为GPAX (平均分数) 和GPA (平均绩点) 两部分;统考成绩占70%, 它也分为两部分:O-NET (Ordinary National Educational Test, 必修科目测试) 和A-NET (Advanced National Educational Test, 选修科目测试) 。

我每周在学校上四节汉语选修课, 然后每周中还有三天要去汉语补习班学习, 每次上一个小时的课。一般星期六下午上完课, 我会乘坐巴士回家, 星期天下午再回学校。我家住在信武里, 离学校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课余时间, 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泰文节、灯水节、元旦、跟佛教有关的各种节日 (大约80%的泰国人都信奉佛教) 、Sunthorn Phu节 (Sunthorn Phu是泰国一位非常有名的文人, 这个节日类似于中国的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端午节) 等节日, 学校都会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此外, 学校每年还会组织英语夏令营、佛教夏令营及运动会。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堂课, 我们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参加各种俱乐部, 比如泰文、英文、泰国民族舞蹈、泰国乐器、国际乐器等。学校还会时不时地开设各种讲座, 比如怎样备战高考、怎样规划大学生活等。

假期的那些日子

在泰国, 第一个学期一般是五月上旬开学, 十月中旬结束;两个星期的寒假后, 第二个学期就开始了;来年的三月底, 结束了第二学期的学习, 大家最期待的暑假就到来了, 时长两个半月。

高二那年的暑假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假期。因为第二年就要高考了, 所以我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去泰国的首都———曼谷上补习班。这些补习班都是一流的私人补习班, 各个科目都由几位名师专门给我们上课。直至现在, 那段日子的点点滴滴仍让人回味、感叹。那时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复习、一起吃饭、一起去玩, 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使我不由想起了中国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遇到这样的朋友是一种缘分, 也是我的幸运。

与汉语相伴的日子

还记得小时候, 每天晚上6点钟, 电视上都会播放一些中国的古装电视剧, 比如《包青天》《聊斋志异》《西游记》等, 其中秀丽的景色、精湛的武术、奇妙的音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那时起我便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有一天, 我有机会学习汉语该多好呀!幸运的是, 那空沙旺女校给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 同时我也第一次体验到了独自在外的生活。

我的汉语启蒙老师是一位中国人, 我的汉语名字“王杜”也是她为我取的。她是一位对学生非常严厉的老师, 还记得当时跟她学汉语的时候, 我必须坚持每天听录音, 每一课的课文都必须一字一句地背下来, 生词必须一笔一画地抄写, 直至熟练掌握。虽然学习汉语很辛苦, 但我的汉语水平一天天地提高, 慢慢地, 自己也对学好汉语充满了信心。正是因为我的汉语启蒙老师, 我才真正爱上了汉语。

那时我只有一个目标———考入大学的汉语专业, 所以我去补习了5门功课:数学、英语、汉语、泰语和社会学, 从周一至周六, 每天补习一门。当然, 汉语课是我最喜欢上的课, 因为喜欢, 所以觉得辛苦也是值得的。

2006年, 我顺利考上了泰国清迈大学的汉语专业, 并且考取了去广州暨南大学留学的奖学金, 当时我所学专业为华文教育专业。目前, 我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

中职女校 篇6

关键词:我国女子教育,现代女校,女性教育特色

0 引言

改革开放后,随着极左思想逐渐退潮,男女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别重新得到正视和尊重,我国一些地区又陆续出现女校的办学形式。在办学过程中,各有其不同特点,希望能对女性进行差别教育。这些女子专门院校的重新建立有什么现实意义?女性教育的特色如何?本文从我国女子教育内涵发展变化中,力图找到一些启示。

1 我国女性教育发展沿革

从女性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女子上学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在保守和封建的时代,女性抛头露面被认为是不雅和不应该的,女子就学通常只能在私塾,随其父母兄弟,或私塾的老师识一点字,女子基本上没有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自由。直到1903年,清政府建立的新教育制度中,还是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辛亥革命以后,主张女子教育的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对旧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9日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才规定初等小学男女可同校。初期的女学主要是以培养贤妻良母,让女性能更好的相夫教子为目的。它教育女性如何做一个符合当时男权社会期望的高雅、贤淑、有品位、明事理的人,学习做事倒是其次的了,故有人称之为淑女教育。

然而虽然政府主导的女性教育相对滞后,民间和其他社会力量办的女学还是发展很快的。近代女性教育者们为打破女子不能上正规学校的禁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们采取建立女校的方式,逐步为女性提供走出家门接受正式教育的机会和便利。这期间,西方的传教士起了重要的作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一些西方的传教士就开始在中国开办女子学堂,由教会主办的学校,以传播宗教思想为目的,但同时也将西方的科学知识、男女平等的理念带给了学生,不少教会学校毕业的学生后来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女子很少受教育的年代,知识女性是稀有的。她们可以通过与赏识自己的男性结婚等方式获得男性的支持而进入男权社会;也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心灵,进入当时受社会尊敬的有知识者的行列,满足逐渐开化的社会需要。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这种教育在近代有越来越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统计,1898年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女校在上海成立,至1903年女子学校就增到17所。1902年,教会在华学校中女生数目是4373人,仅仅5年之后,到1907年,仅天主教会在我国江南地区就设立了697所女校,在校学生达15300人。1922年全国国立学校女子中学生人数3249名,占全体中学生数的3.14%。1931年达到6841名,占全体中学生数的14.94%。1931年全国高等学校女生在校人数5180人,至1947年,虽战乱不止,女生在校人数仍增至27604人。

建立女校,让女子接受正规教育,在传统上有几方面的理由。一是站在男性的角度,认为女性知书达理有利于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二是对女性进行文明的启蒙在近代社会还可以满足当时的“上流社会”对有一定素质和教养的女性的需求,有利于女子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因而有的学生家长愿意让女子读书学习。三是站在女性自身发展的角度。近代一些妇女运动者认为要解放妇女就要让他们受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善妇女所处的低下地位,因而兴办女校。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也不断觉醒,知识女性自然不会满足只作为男性的附庸,她们走入社会展示个人价值的愿望也越来越强。

人的尊严往往体现在对政治经济权利的掌握上,女性要做有尊严的人,就必须向男性一样去寻求政治上、经济上的权利。为此,妇女就必须通过社会的竞争,靠知识来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工作能力来争取社会的承认。但面对强大的男权社会,女性怎样才能突出重围,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呢?女性教育者们开始选择的是符合女性特点有较少男性竞争的行业作为切入点,在如教育、医护、语言运用等方向开设专业,使女性能够通过运用知识、发挥特长赢得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对性别要求不强的职业,一些传统的男性职业对性别的要求也降低了,这成为了女性全面进入男权社会,实现男女工作机会平等的契机。

工作机会平等的前提是工作能力平等,工作能力平等必然要求教育的平等。“五四”以来男女平等观念的传播使女性与男性应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女性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去取悦男权社会,而是为了与男性一起,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社会建设,女性的学习内容也就从女性特色教育转变成了普通教育,学习如何做个好女人的传统女性教育逐渐淡化。由于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男女同校被普遍接受,妇女不必再局限于专门的女性学校内学习,女校也逐渐失去了分隔男女学生的传统存在理由,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纯女性学校只有妇联系统的少量妇女干部学校因为政治需要得以存留。

2 现代女校建立的意义

新生事物要有生命力,能够发展和壮大,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相应的社会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处于各种考虑,有些地方由开始建立大中专院校,有的高校内也附设女子学院,像河北、广东等地由原来的省妇女干校也升格为高等女子职业院校,面向社会招生。建立现代女校有什么意义呢?女校是以学校全部招收女生进行教育的学校。在不少人的思想中,女子院校的办学目标仍应该是培养淑女类学生,学唱歌、跳舞、美容、烹调、插花、健身等。但是,社会却已不能给这些淑女们足够宽松的生存环境,女性必须主要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来赢得社会尊重。女性优雅气质的培养只能作为其社会竞争力的一种补充。现实的社会中,家庭的压力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男性更希望与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女子共同持家,女性优雅的特质在其选择配偶中通常只占次要的位置,只凭女性特质进入男权社会者甚至被斥为花瓶。女性已不能通过淑女教育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女性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社会全面竞争,争取社会工作岗位及相随而来的社会地位,而不只是相夫教子与同性姐妹争夺可以寄托终身的男性,学习目的的改变从根本上决定了女子教育的方向和定位问题。因此,现在的女性教育必然要求从过去的主要为陶冶情操、学习如何做人转变为如何做事,以培养女性职业竞争能力及综合社会竞争能力为主,达到女性凭自身职业能力自立于社会的目的。那么在男女已经能完全平等地接受正规教育的今天,女性就读女校有什么意义呢?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掌握工作技能是每个普通学校共同的办学的目的,女子院校除了要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外,还必须满足女性的一些特殊需求,即办出有特色的女性教育,加强对女性性别潜力的开发,否则它的存在就没有多少意义。

3 现代女校的女性特色教育

女子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最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女子学院重视“因性施教”,在教学中注入社会性别视角,开设女性特色课程,以达到对女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优化人格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新时期女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什么是女性特色教育?女校的教育特色是女校在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女性人才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稳定、优良的教育风格,这种教育风格是经实践检验且被教育部门和社会认可的、代表着女校的教育个性的、区别于和优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标志,是女校教育的活力所在。女校要在新的挑战和竞争中有作为靠什么?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所以,笔者认为,女校的教育应突出一个“女”字,使教育具有鲜明的“女性”特色,方能独领风骚,一路凯歌。

3.1 确立具有“四自”精神品格及良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女性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造就什么样的人,这是办学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女校所培养的学生最终要接受社会考验,走上社会后是否能成才,固然离不开社会的扶植和帮助,但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还是靠女性的自身努力,主观不努力,即使机遇来到身边也会丧失。所以,女校在确立女性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执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外,还要依据女性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着力塑造女性的“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品格,在培养“知识人”的同时,更注重女性“社会人”的培养。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多种因素影响,女性在成长的道路上容易产生自卑怯懦、自暴自弃和依附心理,这种心理严重阻碍女性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克服了这些障碍,女性才会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由全国妇联倡导的“四自”精神,是女性成才的精神支柱,它的提出意义在于唤起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引导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女性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以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女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在气质、品质和才能上别具一格,不仅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掌握造福社会的过硬本领,而且具有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和对国家、对人民、对妇女解放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样的女性才是真正的女性人才。

3.2 发挥女性性别优势的专业设置

女校注重在教学模式上突出女性特色,发挥女性优势,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女性参与社会的专业体系。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至2008年底,学院招生专业有22个,涉及电子信息、财经、轻纺食品、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和传媒等7个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大类,成功的构建了以财经类、公共事业类、文化教育类为重点,文理结合、协调发展、适应女性就业的专业结构体系。

3.3 适合女性成才需求的课程安排

女校除了开设各专业培养目标中要求的专业必修课外,还开设了一系列的女性特色课程。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女性学》、《女大学生成才学》等女性特色课,这些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增强学生的主题意识、群体意识和性别意识,塑造具备“四自”精神的新女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2009年9月,学院还根据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启动了《女大学生素质工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社会性别教育》、《女大学生健康教育》、《女性文学艺术教育》、《女大学生职业指导》等,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女性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女性高尚的人格,挖掘女性的潜能,发挥性别优势,加深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更好地走向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4 建设一支能根据女性身心特点施教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女性教育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女生进校后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教师能否因性施教,息息相关。女性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在性格、爱好、学习兴趣、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业成绩、学习潜力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男性相比,她们更擅长于形象思维、言语表达、机械记忆。但在发展方向、学习兴趣和思想表达上较为狭窄和封闭,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稍弱,学习方法不适,学习的毅力和主动性不够。这些特点是从事女性教育的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的。所以,女校的教师要有性别敏感,自觉地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教育现象,有意识地纠正思想观念、教育管理、教材教法等各个方面的性别偏见,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女性教育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学校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力量,有特色的教师才能办出有特色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就是靠这些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可见,女校特色教师的培养以及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是创建女性教育特色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雁.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12).

[2]安树芬.中国高等女性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固化条件下一篇:黄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