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2024-06-28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精选十篇)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1

中国的造园史源远流长, 明清两代出现的江南园林热, 使得苏州园林得以蓬勃发展, 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很有价值、别开生面的时期。而法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宗教压抑后, 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 创造出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高峰。凡尔赛宫花园则是这段高峰中的典范, 继承了欧洲传统造园文化, 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西方皇家园林。笔者于2007年中旬到苏州参与当地工程的建筑设计工作, 在余暇时遍游了久负盛名的苏州古典园林, 城廓内外, 白墙黛瓦, 亭台楼阁, 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又于2008年去法国游览, 饱览了巴黎凡尔赛宫、卢浮宫等当地的古典城市建筑艺术, 充满了欧式建筑元素——柱廊拱券组合、灰墙蓝瓦、尖顶斜坡、造型各异的喷泉、雕塑随处可见。其中凡尔赛宫园林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走在这东西方的园林山水中, 感受到极大的不同。笔者希望从它们的对比中来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在全球化的今天提供给人们一些启示。

1 园林在对自然的艺术表现上的不同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 河道纵横、湖泊罗布, 加之土地肥沃、气候温润, 所以非常适合自然山水的塑造。因而苏州园林大多采用不规则的布局形式, 使建筑与山、水、石、花草树木相结合, 而呈现出天然的趣味。另一方面, 东方古典园林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出于自然, 而高于自然”。这些私家的园林大都建在都市内一个较为封闭的场所, 与外边的世界没有太多联系, 所以造园者把心中的大自然抽象化、典型化后移植到自己的家中, 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模拟的自然景色, 咫尺山林中, 自有多方胜景。

法国古典园林大多建在真山真水之间, 占地面积有几公顷之大, 园林的格局为几何式, 有明确的贯穿整个园林的轴线和对称关系。凡尔赛宫花园中轴长达3 km, 其中布置了各式精巧的植坛和各种各样的喷泉。规整的几何图案、平静宽大的水面、对称的花坛草地、动人而富含寓意的雕塑。造园者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均衡、壮观的整体构图, 追求比例的协调、关系的明晰, 形式的简洁, 装饰的适度。园中几乎所有的要素均服从于整体几何关系和秩序, 甚至植物也失去了个性, 修剪成林来塑造几何的空间结构, 使园林的构图与大自然之间获得了完美和谐。

2 园林与建筑关系上的不同

在东方, 园林与建筑是不可分离的。园中亭台楼榭供人驻足、赏景、小憩, 建筑随高就低、打散体型, 向自然敞开。自然本身凭借着湖石, 竹树, 流水等元素渗透到建筑里去, 使得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楼亭之间山径、流水, 步移景异。这是苏州园林所代表的中国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很重要的一点。

西方园林与建筑的关系似乎与东方园林正好相反。黑格尔在阐述西方古典园林时曾说道:“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是法国的园子, 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 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 形成林荫大道, 修剪的很整齐, 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 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为一座露天的广厦。”在花园中, 人们并不欣赏花草树木本身的美, 它们只不过是各种颜色和质地的材料, 用来铺成平面的图案, 或者修剪成圆锥形、长方形、球形的绿色几何体。在轴线的高处是体量高大, 严谨对称的建筑物, 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广场、道路、雕塑、水池、树木、建筑。建筑物控制着轴线, 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 花园也是从属于建筑的。

3 园林表达内涵的不同

意境是东方园林表面艺术形态下的核心。由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于建筑形式上的严格约束, 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只能在园林中投入更多的创造情感, 很多画家、艺术家也参与到设计中来, 这使得园林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诗歌等有了共同的基础, 塑造的景致更多反映的是山水画、诗词中的意境。不能时时遨游名山大川, 便在市井中开园造林、理水叠石, 追求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留园秀色夺人、沧浪亭崇阜广水、拙政园中洗练骚雅、万狮园清新脱俗。园林中的意境能引人深思、联想、寄情, 将环境与心境揉合在一起, 情景交融。园林中引入诗文、盈联、题刻, 将诗之情, 画之意融入山水花草与建筑的营造之中。这些或点题, 或引发联想, 以取得境内之感, 境外之情。以意境美为核心的中国审美标准, 经历了千年而不改初衷。

而法国的古典园林则更多是图解理性主义的思潮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文艺复兴结束了统治欧洲达一个世纪的基督教会的意识形态, 之后资本主义萌芽, 发展科学、认识世界、开发人的能力和个性、享受现实生活思维的出现。将理性主义与绝对君权制完美的结合, 以实现更好的统治, 凡尔赛宫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下产生的。园林在宽广、深远、通向远方气势上给人一种皇权至上的感觉。园林的几何学来自欧几里得, 由文艺复兴的透视法推导出严谨的结构。再加上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艺术家们赋予了极大的热情, 创造出了中轴突出, 严谨对称, 宏伟壮丽的法国古典园林。

4 园林所代表的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由于种种原因, 东方与西方的人类文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东方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与自然的共生和谐, 这符合道家的思想。老子的所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是典型的农耕型社会, 古人几千年的“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 靠天吃饭, 所以对自然有种敬畏的感情, 需要产生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从而孕育了这样一个东方的文明。而西方的先民在狩猎中发展了自己的文明, 人类自然的关系则是一种突破式的。经过对自然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征服、改造自然是其理想。由于技术、生产力、环境、贸易等诸多因素, 导致了东西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巨大差别。东方是回归的态度, 而西方则是分离的态度。因此在园林中呈现出差别也就不难理解。

摘要:针对古典园林在东西方各自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苏州园林与凡尔赛宫花园中山水建筑的体验, 比较了东西方园林在对自然艺术的表现、园林与建筑的关系和园林表达思想上的不同, 从而分析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关键词:园林,东西方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允鉌.华厦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1:5.

[3]赵丽芳.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美学思想[J].山西建筑, 2008, 34 (2) :348-349.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民族文化差异表现 篇2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借景生情,托物言志,从而产生“意境美”,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西方古典园林一般是在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中西方园林的差异有很多细节的方面,比如西方的建筑原则和中国的绘画原则,对水景的处理方面中国园林以“泄”见长,西方园林则以“喷”取胜等等,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入手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造型艺术;建筑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借景生情,托物言志,从而产生“意境美”。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传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人们到了这里就能长生不老。于是中国园林形成了一个庞大水体中座落三个小岛的“一水三山”模式。苏州拙政园的水中有象征着“岛”的三座亭,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中有三座岛屿。“一水三山”模式留有园林诞生时期追求道教“长生”境界的文化痕迹。苏州园林的建筑极大地体现了道家超凡脱俗的出世思想。

苏州园林建筑取法自然,利用山石生情,园亭点景,廊桥谐趣,楼阁相映等手法,把园林的几大元素:花、木、石、水、廊、亭榭等组合得浑然天成。“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点染出一种幽雅的意境,也把中国园林建筑的最高境界“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很自然的地体现在其中。

西方古典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认为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这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式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强烈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西方法国巴洛克时期古典园林的底蕴便显得稍微单薄了些。以凡尔赛宫为例,其明显透出了刻意经营的痕迹,没有自然的淡雅清新,而是以其极度的金碧辉煌与奢华展示了当时丰厚的财富积累。这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南宫与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造型优美的大理石人物雕像,内壁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其大花园中的花圃、水池、花草树木都体现着一种夸张而极端的对称与规整,正如当时流行的宫廷文学那样优雅而严整。

中西园林建筑中的民族文化差异表现:

一、中国崇“文”,西方崇“理”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的过程中往往将主人的情感,理想,追求都融汇其中。琴、棋、书、画是中国文人的基本修养,由于中国园林的文人特质,在整体设计时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园林的构建不以客观呈现于人们眼前的景观环境为目的,而是为了传情表意,达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这便是中国园林意境的表现。而西方园林的源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由于其自然环境的恶劣,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计算与丈量必不可少,理性思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其园林建设之中使用规则的形状当然会为其工作带来更大的好处。进而在西方园林建造方面其主要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在比例说”,并由此推广出对称、和谐、规则等形式美的原则。园林的总体布局让游客能清楚的感受到其大,其直,其整齐。与中国园林的建造尽量的使用自然形,在组景时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追求自然而然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二、中国的“内向”与西方的“外向”

中国园林多是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都是服务于“家庭”的园林。从客观上,中国园林的建造增加了家庭成员深处其中的满足感和安逸感。反映在造园艺术中,则体现为其恒定的自然式园林的景观模式、闭合式的壶天模式、面水背山的风水佳穴模式及四面围合的须弥山模式。总之,反映了中国文化内向特色体现在园林设计及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中国文化的内向性导致了其恋旧,守旧的情节。然而,正是由于其内向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文化断层的国家。虽然也多次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和侵扰,但它始终保持着其文化的统一性和包容性,而没有被外来文化所改变。西方则与此不同,西方的骑士阶层,“政教合一”的体制,使欧洲中世纪成为贵族庄园经济为基础的小国寡民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战争频繁;不同的文化相互替代。西方園林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式、风格迥然不同,古希腊的“柱廊园林”、古罗马的“山庄园林”、中世纪的“教会园林”或“城堡园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等,此起彼落、更迭变化,呈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形式、风格的互相影响、融合变异。

由于不同的民族对美有着不同形式的理解,所以园林艺术也就多姿多彩。我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相对于西方园林艺术造诣更高,因为经典的中国园林把一个民族的诗情文气、儒雅风度和东方价值观念表现得深刻细腻又自然从容。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我们应该审慎的对待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文化,无愧于我们的土地,无愧于我们的血性。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米歇尔.柯南,城市与园林——园林对城市生活和文化的贡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篇3

1 中西方建筑的统一性

建筑作为一件艺术品,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 都是按照物质的需要和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实用, 在实用的基础上实现“阳光、空气的绿地”的建筑物。总的方面分成三部分:实用性、审美性、纪念性。

1.1 建筑的实用性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 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建筑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 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在建筑中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建筑还是一种环境、一种文化、一种礼仪和一种展示。建筑是人类遮风避雨的安乐窝, 是自然界和谐的人造景观, 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是人类才华的体现。

1.2 建筑的审美性

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 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 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 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 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 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 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 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1.3 建筑的纪念性

每一个著名的城市, 往往就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我们说到雅典的卫城的神庙, 就是说古希腊的建筑;我们说到巴黎的凯旋门, 凡尔赛宫, 就是说法国的建筑;我们说到北京的故宫、天坛, 就是说中国的建筑等等这些都是城市的纪念性建筑, 它们同样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建筑

2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风格差异

2.1 中国建筑艺术风格

中国建筑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自汉唐以来, 已逐步积累了不少的建造经验,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尤其是到了宋代, 官方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 使那些宫殿、寺庙、衙署等正统的建筑设计建造形成了制度, 因此人们便把中国这种古代典范的正统建筑称之为中国古典建筑。包括三种风格:

2.1.1 隋唐风格

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 又与西域交往频繁, 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糅入了佛教的和西域的异国风味, 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 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其特点是, 都城气派宏伟, 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阔舒展, 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 轮廓参差, 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采, 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

2.1.2 明清风格

中国建筑在清朝盛期形成最后一种成熟的风格。其特点是, 城市仍然规格方整, 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 商店临街, 街市面貌生动活泼;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 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 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 手法很丰富;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 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 造园艺术空前繁荣, 造园手法相对成熟。

2.2 西方的建筑风格

2.2.1 古希腊建筑风格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 它的建筑也是西欧建筑的先驱。由于希腊多山, 盛产大理石, 早在2000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 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 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 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 形成独特的标志。檐口山墙多用水平线条装饰, 上面加上雕塑形成三角形山花的建筑特色。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 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 使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 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 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

2.2.2 古罗马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是古希腊建筑的继承和发展。罗马的建筑类型非常丰富, 建筑技术也有飞跃的发展, 并且初步建立了科学的结构理论, 对欧洲建筑及至全世界建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最辉煌的成就是创造了券拱结构的建筑形式。

2.2.3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项伟大的解放生产力的运动, 也是一次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它起源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步取得了统治地位, 它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封建教会, 在建筑上则表现在, 重视几何形体的应用, 为方形、三角形、球形、园柱形等通过重组叠加创造出理想的形体, 并以古典建筑构件为母体, 通过建筑师的创造形成一种具有平静优雅的古典气息而又符合当时新生活要求的充满活力的新颖的建筑风格, 由于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场改革先后经历了200多年, 并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3 中西方建筑风格差异的分析

3.1 建筑材料的差异

从中西方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可以看出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在现代建筑没有产生之前, 西方建筑材料主要是以砖石为主。唯有中国和邻近的朝鲜日本是以木材做为建筑的主要材料。

3.2 建筑观念的差异

比较中西方古典建筑的形式和设计构思, 我们可以感觉到中西方审美和价值观的差别。中国历代帝王宫室、陵寝和民居都是按照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构筑。极力求得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和谐, 以趋吉避凶, 招财纳福的心态聚落成背靠大山, 面对平川的建筑群落。这种“仰观天文, 俯查地理”的建筑形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思想。翻开西方古典建筑经典, 可以发现, 西方建筑美学的构型意识就是几何形体,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欧几里德首创几何美学;亚里士多德奠基了“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这些都对西方人“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3.3 建筑空间和布局的差异

从中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上可以看到, 中国建筑是以封闭的宏大群体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 几乎都是同样的格局, 都是以院落与院落相套, 相联结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

与中国相反, 西方建筑是以开放的单体空间向高空发展为主要格局, 由巨大而富有变化的形体, 形成威严耸立, 雄伟壮观的整体。从古希腊的城帮开始就已经广泛的使用柱廊和门窗, 使得建筑物的透明度大大增加, 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物本身, 使建筑的实体形象更为突出。这些特点都是和西方人很早就开辟的海上通道以及社会内部的奴隶民主制度相关。古希腊的外向性格不仅影响了罗马, 也影响了整个欧洲和西方世界。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 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了空间。

3.4 中西方建筑发展的不同之路

查阅中西方建筑的发展过程可知中国建筑发展是保守的, 据文献记载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材料的应用3000年来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而西方建筑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巨变。从古希腊第一批神庙建成到现今的2500年里, 从希腊古典的柱式到罗马的拱券, 穹隆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无论是造型, 比例, 雕饰和空间布局都在发展变化。印证了西方人敢于创新和独辟蹊径的思想理念。

对比中西方的建筑, 能够感受到西方宗教神秘色彩和中国儒家礼教的差异, 通过不同造型、格局、材料建造的建筑, 折射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根本差别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 不同的思维观念以及不同的文化内涵。

摘要: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和科学技术的结晶, 是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形式的建筑, 标志着不同文化所衍生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精神面貌。

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篇4

在西方,以法国古典助于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由于两地强烈文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的造园艺术。

一、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异

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在空间布局方面: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布局开放,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矩。如此的空间营造,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而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人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

二、对园林建筑的认识和使用上的差异

西方古典园林设计只不过是把建筑设计那一套原则手法从室内搬到室外。在西方园林中常以建筑为中心,而以庭院包围建筑,呈现典型的外向性格。当然,建筑只是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而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及小品等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使组成园林的各局部、各景点融合于统一的构图之中。

东西方文学技巧与文学翻译的差异 篇5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2013年10月10日,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获此殊荣。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爱丽丝·门罗评价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Master of contemporary short stories )。之前呼声很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又一次落选。

虽然村上春树没有获奖,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是,通过对比一下村上春树与门罗,乃至与日籍作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中国作家莫言等人对比,读者不难发现东西方在文学技巧和翻译上还存在很多差异,如此多的差异“鸿沟”需要跨越,也说明了东方作品诺奖之路的艰辛。

一、东西方文学的技巧差异

与加拿大其他女作家比如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十分关心意识形态不同的是,门罗更关注“生存”,“人的生存”,而非意识形态。从她的访谈中(Paris Review),读者也可以发现,她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只为了加拿大文学而写作;更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或者有着乡下背景感到被边缘;门罗持守着自己的人生经历,持续书写着她的生活——深刻、完全,对人性有着深深的理解。她的早期作品主题是女孩儿成长时所面临的困境,诸如和家庭以及周边环境(小镇、家族的长者们)所做的妥协;而她的后期作品如《逃离》,以及《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则更多的是关注中老年女性以及单身女性生活的艰辛(跟自己的年纪也有关系)。素材:朋友的真实故事、轶闻趣事;时常以自己的妈妈为原型。门罗的作品,情节有悬疑,语言凝练,风格简洁。她从身边的故事入手,构建成一个又一个充满悬疑、跌宕起伏的小说来,她的叙事手法、构建情节的奇巧,只有在读过她的小说之后,才真正令人拍案叫绝。

在日本文坛,1968年,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94年,大江健三郎(?e Kenzaburō)以《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他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在大江健三郎的授奖辞中指出:“大江通过萨特的存在主义获得的哲学要素——人生的悖谬、无可逃脱的责任、人的尊严——贯彻其作品始终,形成了大江文学的一个特征。……他的作品中却存在着‘变异的现实主义’这种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契机、全新的见解和充满凝练形象的诗。”

由此,可以发现,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在艺术上都成熟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欧洲近代现实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等)技巧,同时又充分运用日本文学传统中的想象,把现实与虚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拓了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域,并以撞击的手法,勾勒出当代人生百味,形成了当代日本文学的双峰。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他的获奖理由是:“通魔幻现实主义(hallucinationary realism)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即使是中国本土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也有西方现实主义的影子,很多作品中体现了意识流、黑色幽默、卡夫卡式荒诞的西方写作手法。

而这些备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推崇的西方文学手法和技巧,都是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所没有的。

虽然村上春树知名度也很高,他的文字表达简练利落,作品充满了个人独特的风格,透过抽象化、符号化、片段化、寓言化的笔法,道出了现代人的无奈与哀愁,却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但是,他的作品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方针略有出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需要有“社会性”( “逻辑性”和“思想性”),也就是说作品内容和现实世界社会问题有着怎样的关系,作品和人类的“历史”有着怎样的交汇,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有偏重这些问题的趋势。但是村上作品中这种“社会性”“历史性”的因素若有若无,(可能村上春树本人也并无自觉)无法获奖肯定是因为村上作品内容的“偏差”。

二、文学翻译的差异

门罗是加拿大作家,她的作品本身就是用英语创作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她作品要比中国、日本的作品翻译成英语更适合英语国家的读者。

虽然诺贝尔文学奖历年也有很多非英语语种的作家作品获奖,但是从语言与翻译这一个侧面,体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

文学的翻译作品,其实就是用另一种语言将文学作品再加工制作的一个过程。翻译对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经典的文学翻译历来注重对作家叙事风格的把握以及对文本语言的细致考察。优秀的翻译使作品生命力在异域得以延续并获得“重生”,而蹩脚的翻译则无异于对原作的“谋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作品的成功传播在于莫言作品的翻译者都是热爱中国文化、语言能力出众、翻译经验丰富的汉学家及翻译家。莫言的作品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的译者们为树立他的国际声誉做出了杰出贡献。莫言作品的英文翻译者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熟悉中国文学,因为他翻译过大量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数量之多海外汉学家中无人可比。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篇6

园林是反映人们审美情趣的实质体现, 是精神的物化。园林的建造离不开自然, 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一样, 这是因为两者欣赏的角度不同, 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挖掘它们的内涵, 从而进行比较, 吸收两者的优点, 使设计者在造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进步。

2 中国园林的发展

2.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 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历史最悠久, 内涵最丰富。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 成熟于唐宋, 发达于明清。商周时期, 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 以狩猎为主, 兼供游赏, 称为苑囿。春秋战国至秦汉, 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 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 建筑数量很多, 铺张华丽, 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 称为宫苑。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文人参与造园, 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 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 讲求趣味。两宋至明初, 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 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 加以提炼, 园景主题鲜明, 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 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明中叶至清中叶, 园林数量骤增, 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 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 (主要在江南) 数量骤增, 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 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造园法则成熟, 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2.2 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

近代, 中国的园林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标志是:公园出现了, 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 中国园林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 提出了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 把园林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这一时期来华的西方人在租界建造公园, 以满足殖民者的需要。这种公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的外滩公园, 或称外滩花园, 虹口公园, 法国公园;天津的英国公园, 法国公园等。清朝末年, 便出现了首批中国自建的公园。其中有无锡的城中公园, 北京的农事试验场附设公园, 南京的玄武湖公园等。辛亥革命以后, 北京的皇家苑囿和坛庙陆续开放为公园。

3 西方园林的发展

3.1 西方古典园林的演变

古埃及人在实用性果树园里所创造美丽的或宗教性的装饰就是庭园的起源。古代亚述帝国或巴比伦的园林, 主要是供权势者观赏用。但至希腊时代, 公共设施之一的神殿周围, 已有当作圣林的树木园。罗马时代, 私家园林出现, 特权阶层盛行别墅园林风气。中世纪时, 修道院园林以意大利为中心、城廓园林以英法为中心已十分发达。14世纪时西班牙出现集回教美术的精髓而建成的阿尔汉布拉宫殿园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最初以佛罗伦斯为中心有了田园园林的流行。其后, 由布拉曼得或拉斐尔所设计的罗马台坛式园林成为欧洲园林的一种典型样式。在法国, 鲁诺·托在17世纪末设计了气势雄伟的平面法式园林, 并设计了凡尔赛宫殿园林等。进入18世纪后, 一反创意性、人工性的欧洲式园林风格, 以赞美自然为基本观念的风景式园林在英国日见发达, 而重视风景的写实性再现的布朗凡, 以及点缀异国式建筑物以求绘画性美的却帕斯等设计人才也相继出现。

3.2 近代西方园林的发展

从20世纪初开始, 西方园林逐渐向现代园林迈进, 大约经过了3个阶段。

(1) 徘徊阶段。18世纪是园林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尤其是风景式园林的出现和城市公园的兴起使园林摆脱了刻板的模式, 变得丰富而充满活力。然而, 从艺术形式上看, 它并没有特别的创新, 主要是“如画的”模式和兼收并蓄的折衷主义混杂风格。如罗宾逊发起了趋向简单与自然化的庭园设计, 布罗弗尔德提出了几何规则的复兴等。

(2) 萌芽阶段。真正导致西方现代园林开始萌芽的是新艺术运动及其引发的现代主义浪潮。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一次大众化的艺术实践活动, 它的起因是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反对传统的模式, 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 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它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 在欧洲各国也有不同的称呼, 如比利时的“二十人团”、法国的“新艺术”、德国的“青年风格派”等。

(3) 成型阶段。20世纪初, 现代主义之风渐渐刮起, 一部分美国人首先进行了尝试, 如1939年的纽约世界商交会部分庭园。与此同时, 另外国家的设计师也积极开始探索, 如巴西艺术家兼造园师马尔克斯、墨西哥建筑师巴拉甘等。在随后的数十年中, 现代园林在不断的发展中, 已基本成熟。

4 中西宫殿建筑的同异

园林和建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园林是为建筑服务的。在园林设计中首先要先确定了建筑的风格才能确定园林的风格, 然后在园林风格中更好的体现建筑, 使建筑融入环境, 使环境更好的衬托建筑, 也就是以建筑为主, 园林为辅。

4.1 造成中西建筑差异的原因

造成差异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客观物质条件和环境等方面;造园形势和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材料物产;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群体心态、伦理思想、道德标准、宗教情感、审美趣味等等。这些是构筑民族传统精粹的基本要素。

4.2 中西建筑差异的表现

无论西方和东方, 集权整体的最高统治者都想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尊严, 以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但是, 由于文化传统和建筑观念的差异, 两者所采取的设计方法却很不相同的。西方皇宫强调的是建筑物的单体, 即以某一主要的宫殿作为王室权力的象征如法国路易十四时的凡尔赛宫。而中国园林是通过一连串空间和实体的组合和交替, 来烘托某一特定的主题。尽管也存在着某一种新的单体建筑, 但从整体来看, 它必不占压倒一切的优势。就好比故宫的太和殿, 如果将它单独置放在郊外的山水之中, 它就并不显得很宏大。

在整个主体建筑虚实的艺术构想上, 中国宫殿的门起着引导和带领整个主题的任务, 有了门与庭院叙事的交替, 整个建筑便显出了某种事件艺术的特征。而在西方宫殿艺术中, 一般不存在这一丰富多变的前奏阶段。

从宫殿的平面布置方式来看, 中国宫殿有着严格的主次、内外的等级。西方宫殿中各种用房的设置有十分显明的等级差。中国的宫殿不能让平民百姓随意出入, 因为宫殿是代表帝王的尊严和权力。而在西方国家即便在绝对君权时期, 与民同娱乐、共欢庆的相对民主的思想, 早已经体现出西方的开放, 如法国路易十四国王会定期开放给平民百姓参观游览凡尔赛宫。在宗法礼制十分严格的我国古代, 简直不可思议。从中也可见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

4.3 自然风景与建筑的选择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 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 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 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 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建筑物控制着轴线, 轴线控制着园林, 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 花园从属于建筑。

5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5.1 影响中西方园林差异的因素

5.1.1 变革和稳定

“变革”确切的描绘出西方古代建筑发展的轨迹, 从纪元前古老的埃及建筑、两河流域建筑, 稍后的希腊、古罗马建筑一直到公元后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基督教建筑, “变革”一直是西方建筑文化的主调。就拿西方古建筑中最负盛名的希腊建筑来说, 就是希腊人不断借鉴外来的建筑文化, 勇于变革创新, 并使其不断完善, 而逐渐创造定型的。

“稳定”中国古代建筑和古老的中华文化差不多是同步开端和发展的,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稳定的系统。我国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与西方大不相同, 远在商周时期, 就已形成了君主集权的统一国家。秦始皇灭六国之后, 封建大统一的中央王朝在我国延续了两千余年, 经济结构也始终以自我调节和完善的小农经济为基础, 人们的生活相对来说是平和、稳定而又限制的, 他们没有古希腊人那种敢于探索的冒险精神, 也没有热烈而奔放的宗教和艺术之追求。建筑只要满足了使用, 就不大想着去改变它。柱梁组合的木构框架从上古一直沿用到清末, 是我国建筑文化系统稳定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5.1.2 不同的建筑价值观

在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中, 对建筑艺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总的来说, 西方人对建筑较为重视, 认为是艺术门类中最重要的一种, 是人类思想智慧的凝集, 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美的化身。所以西方古代对建筑艺术中的永恒、理念、数于比例等的探索, 均取得较大的成绩。

我国古代的哲人和文士对建筑的看法则比较模糊, 他们既在宗法礼教等方面肯定其重要性, 但又不将建筑视为一种能表达理想的重要艺术。在一般概念中, 建筑只是满足人们某种生活要求的实用性记忆。

5.1.3 不同的自然观念

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很不相同。西方园林最显著的特点是规整和有序:花园最重要的位置上一般均耸立着主体建筑, 建筑的轴线也同样是园林景物的轴线。园中的道路、水渠和花草树木均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有序的布置, 显出明显的理性。

中国古代园林的风格与西方花园截然不同, 园中没有强烈的轴线。中国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 明确提出了“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艺术宗旨。认为园林虽然是由艺术家及工匠窗而成的, 但却要表现出一种自然田园的风景之美, 既要用人工创造出自然。这一艺术思想便决定了中国园林自由、适宜的总体风貌。

5.1.4 各相异趣的园林风貌

中国园林式独立, 自成格局, 与建筑没有逻辑上的主从关系, 他们有着完全相悖的设计原则, 所谓“宫室务严整, 园林务萧散”。但中国园林却是极自由, 非对称的。如果说西方园林式建筑艺术的正面延伸和相同观念上的加强, 那么, 中国园林则是以自然来补充人工的不足, 是相反相成的强化和修饰。

5.2 中西方园林具体表现

5.2.1 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 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 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 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 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并提出了黄金率。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 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 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一个好的园林, 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 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 但由于侧重不同, 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 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5.2.2 必然性与偶然性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 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 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 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 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则, 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 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 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的路子, 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 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 结构松散, 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 “曲径通幽处, 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 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中西相比, 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必然性, 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充满了偶然性。

5.2.3 明晰与含混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 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 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 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 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 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使人们置身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 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 而是一种心智活动,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或藏或露, 或浅或深, 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5.2.4 唯理与重情

从文化背景, 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 西方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西方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 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 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者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

6 结语

西方园林追求传达一种秩序与控制的意识, 有时与自然界的“杂乱无章”形成对照。而中国园林的象征手法, 无论是用山石, 或用水池, 或通过花木的选择培植, 这一方式在西方并不普遍。园林艺术博大精深, 我们应多方研读, 才能品味其真谛, 吸收其精华。在自我的设计中, 若能适当借鉴, 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西方园林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5.

[2]陈铎.中外园林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天华.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4]陈从周.中国园林[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6.

[5]郦芷若, 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7

1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

1.1 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的不同文化

人类刚出现时, 对自然的依赖很大, 不同的自然与地理条件对于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形成的阶段, 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日趋成熟的心理因素才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东亚大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提供了完备的生存条件, 滋养了丰富多彩而富有包容的中华文化。半封闭的边缘地形条件使中国处在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 自足的农业经济以及强烈的血缘宗族意识造就了平稳、求实的大陆型文化性格。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 古希腊、罗马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陆地狭窄多石灰岩, 可耕地面积少, 气候特点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农业经济难以自足。 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过程激发起人们抗争与征服的精神, 希腊独特的城邦制社会结构产生于特殊的被各种天然障碍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区域的地理环境, 多民族共生的文化聚合也陶冶了崇尚自由和个性独立的基本性格。

1.2 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文化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大相径庭, 中国传统文化视自然为万物的本源, 对自然是敬畏态度,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可以看出, 中国人是以敬畏的态度, 以遵循自然规律的态度, 以保护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的。西方人的自然观, 是一个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综合体。希腊人很早就将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脱离开来, 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来观察。基督教文化认为上帝造了万物, 自然和人是上帝造的两个并列的部分, 对人来说, 自然是作为人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而且人们从上帝处获得了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权利。

1.3 中西方审美标准的差异

一般地说, 在审美上, 西方重形, 中国重神。欧美人的艺术观重在“模仿”。偏于模仿再现的西方人, 其审美方式侧重于在空间中的建构, 时间凝冻在空间上, 时间空间化。注重的是客观的物理时空, 即所谓形, 追求的是理性的美, 具体形式的美。中国人的艺术观则更重视人的内心主观感受, 悠久和厚重的华夏文化积淀, 使人们可以对客观事物极为敏感地引发联想或作为精神寄托。同样是以长江为情景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和“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了悲与喜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其审美方式侧重于在一维时间中的流转, 空间时间化。追求的是意境的美、抽象的美。

2 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建筑文化差异

2.1 不同自然观影响下的建筑文化差异

2.1.1 对建筑的要求

中国的传统建筑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体现的是人与人的伦理秩序。建筑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观念, 不同等级的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身份建造相应规格的建筑, 从台基的高度、样式到房屋的开间、高度再到屋顶的样式以及柱、枋、斗拱、屋架等的取材大小、尺寸规格, 建筑的色彩、装饰等等, 无不体现着社会的等级观念。

而西方传统建筑则是显示人们征服自然的程度, 尽可能的表达人们最高的技艺, 如古希腊时期的梁柱体系下的帕提农神庙, 古罗马时期的梁柱与拱券结合体系下的万神庙, 到拜占庭时期帆拱结构体系下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再到哥特时期肋拱及飞券在结构中的应用下的巴黎圣母院、兰斯主教堂, 无不体现当时人们的最高科技实力, 或达到最大的跨度, 或建造当时最高的高度, 甚至于近现代的巴黎埃菲尔铁塔以及伦敦水晶宫仍然是在体现人类的科技实力和对于自然的征服程度。

2.1.2 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在理念中把自然与人文社会融为一体的古代中国人, 在建筑环境的创造上对于自然有着一种本能的追求。尽管中国人很早就发展了完善的城市规划思想, 但居住从来就是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将大片山林与水体纳入城市的实例举不胜举, 如隋唐长安城, 将乐游原、曲江池等山水景观纳入城市空间体系;元代大都城将都城郊区离宫中的三海与琼华岛等大面积山水景观纳入城市景观体系, 构成了今日北京城的基本空间形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园林建筑中, 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而在西方, 中世纪以前的建筑, 就已经是作为自然的对立物出现的, 无论在中世纪市民的城市中还是领主的城堡中, 我们看不到为自然留出的空间, 巨大而密集的建筑物, 狭窄的街道, 城堡往往突现于山岩或旷野中, 成为大自然的对立物, 早期城堡内也并不布置植物性的花园。即使后来出现的园林, 也具有类似的观念。

2.2 不同审美观影响下的建筑文化差异

2.2.1 不同的建筑审美特点

西方人崇尚的是一种人工美、形式美, 一种古典的美, 着重对建筑形态的表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显示出的却是一种自然美、情趣美, 一种意蕴的美。审美心理往往着重点在“意境”, 建筑上从象征、模拟、比兴、提示四个方面来创造意境, 使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高度统一。以园林为例, 西方园林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 连花草树木也修剪得方方正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和强烈的节奏韵律感。西方人造园主要立足于人工手段, 改变其自然状态, 体现出对于形式美的刻意追求。而中国园林所呈现的则全然是另外一种状态, 一切要素洒脱自如, 既不追求对称, 也没有任何规矩可寻, 相反却山水环抱, 曲折婉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 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 力求与自然相融合, 并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使人们醉心于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之中。

2.2.2 不同的空间特点

西方重模仿, 因而重形体, 重特征, 重建筑物的个体造型, 如西方古典建筑中, 将建筑造型分解为各种几何形体, 符合逻辑的组合在一起, 像积木组成的建筑形象。中国人重物感, 因而重气势, 重意境。着重于以一座座单体建筑为造型单元, 在平面上铺展与空间上延伸的建筑群体的空间艺术感染力的渲染, 因此更重视建筑中的空间, 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随时间变换而感受到的空间效果, 追求所谓“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西方的建筑室外空间主要是用来作为接近及观赏主体建筑的场地, 是辅助性的, 因而往往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形状, 这种现象以拉丁十字形的平面教堂最为显著:其轴线上的空间序列通常始于大门而止于祭坛, 完全在室内而不延展到室外空间中去。

3 结语

以上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的一些方面作了分析, 简单分析了这些差异对于建筑的影响, 可以看出的是, 文化上的差异对建筑的影响往往是建筑观念本质上的影响, 只有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 才能充分体会不同建筑的韵味。要发扬传统建筑, 发扬中国本土的现代建筑形式, 一定要从文化的深度去挖掘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蕴的、“神”的东西, 而不仅仅是建筑符号表象化的形式。

摘要:首先阐述了不同自然条件造就的中西方文化, 以及中西方文化对自然的态度和中西方审美观的一些差异, 进而分析了这些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对于建筑文化的影响, 指出这些文化中的差异往往从根本上影响建筑文化、内涵, 进而影响规划理念、建筑造型等。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建筑文化,审美观,差异

参考文献

[1]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9.

[3]王贵祥.东西方建筑空间——文化空间图式及历史建筑空间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4]张松如.老子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 1987.

[5]罗杰斯.克鲁登.建筑美学[M].刘先觉,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6]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7]罗小未, 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6.

[8]腾守尧.文化的边缘[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

小议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差异 篇8

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两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开放的西方文化与含蓄的东方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 文化可以分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1) 开放的西方文化

从根源和发展的情况来看, 西方文化相对外倾化, 属于商业海洋文化。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一个是希腊文化, 另一个则是希伯来文化。

希腊文化是带有显著外倾化海洋文化特色的。在古希腊, 海上贸易相对发展较快, 其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外来文化, 人们在接受这些外来文化时也造就了自身文化的开放性。而另一西方文化源头的希伯莱文化, 它具有着浓郁的外倾化商业文化特色。西方希伯莱文化源于犹太人, 犹太人频繁的大规模民族迁徙与商业活动, 将原有的固定生活圈子打破了, 将封闭转为开放。这种海上贸易文化与商业经济文化致使西方文化拥有着社会性与开放性。

2) 含蓄的东方文化

相对来说东方文化就显得保守的多, 它属于农业陆地文化。东方国家主要是靠农业为发展基础的, 其经济形式为陆地型经济。农耕的生产比较稳定, 这种经济方式拥有着自给自足的特点, 也造就了东方人相信自然态度。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 不愿去改变、去冒险, 人们追求和平, 重视先人们的说法与传统, 并且对此不会去轻易的逾越。这种相对稳定的农耕陆地型经济造就了东方文化中的自然性与保守性的特点。

2. 西方文化讲究个体性而东方文化讲究整体性

1) 个体性的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比较重视人的外在与实践活动, 是强调个体性的文化。西方国家认为个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元素, 他们强调每个人的价值体现, 崇尚自我的发展与实现。这种个性价值在现代的各个层面中都有体现, 西方国家的人们追求多元化, 这就促使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敢于创新与发明。

2) 整体性的东方文化

由于东方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 而在农业经济中的竞争性也不是不大, 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始终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平和的状态, 就致使东方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比较平和, 他们追求稳定与和谐, 讲究秩序, 提倡团队的合作精神。久而久之, 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就形成了东方文化中整体性、集体性的特征。

3.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 东方文化中的感性

1) 理性的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 强调崇尚理性, 并且他们认为理性能够决定一切。这种思想、观念就是理论学说、理性主义。西方国家在科学上同样遵循理性主义, 他们注重科学的研究与实验分析, 强调数据, 重视实效。

2) 感性的东方文化

相对来说, 东方文化就是感性的文化。对于实验的研究以及数据分析都没有西方国家理性与重视, 在处理问题中常常是定性而非定量。比较倾向于从大处着手、论整体而言。东方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 东方人往往会通过直观、内省等等这些个人体验来获得对世界的感知, 较西方理性文化而言东方文化显得更为感性。

二、艺术根源的不同

所谓艺术, 它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东西。再确切一点地说:艺术, 首先它应该是对人们思想的反映。其次, 它应该是人们根据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在自己思想中塑造的一个形象。最后, 才会有艺术价值。在不同的国度中, 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艺术的根源, 它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历史。

看东、西方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文环境, 就大体决定着东、西方艺术的发展形势。也就是说, 东、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将主导着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虽说, 现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也变得相对容易了, 但是一个地域赋予人们的传统思想在受到多种潮流文化的冲击时, 它依然还是会根深蒂固地生长在设计者的思想深处, 这是很难得抹灭掉的本性思想。

东、西方艺术体现的差异,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 东、西方不同地域的人在思维模式上是不相同的。

三、东西方国家在思维方式与艺术的反映形式有所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艺术是一种概念, 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归根结底, 艺术它的载体是人, 是人的思想, 而思想是无限的、活跃的。艺术它可以以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人们思维、思想的变现与传播, 这就说明了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之间存在着对艺术理解的差异, 同时这个差异是必定的。艺术它本身是一个很广的概念, 不同的是艺术形式, 是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艺术形象。

东方国家的艺术在理念上更注重从整体上去把握、去透析, 其艺术风格大体是把客观的东西溶入设计者主观的感情与思想。或者也可以说, 艺术家将自己的感情发泄于客观的事物中, 利用艺术手段将其表现出来。

而西方国家的艺术创作理念, 他们往往会更主观化, 艺术家自身的抒情会变得相对客观化。或者可以这样说, 西方国家的艺术家会更直接的去描述事物的本身, 对塑造的艺术形象不做过多的修饰与评论。

另外, 在东方国家的艺术作品中, 有时会很难从外表看出什么东西。东方国家的艺术重视内在美, 他们的作品多是以其独特的内蕴美而被大家欣赏。鉴赏东方国家的艺术品, 不在于对表面的视觉感官, 更重要的是挖掘其更深层次中蕴含的意义, 重视内在美。

而西方国家的艺术, 往往会做得更大胆, 更直观。他们更注重在人们的视觉冲击。他们更强调形式美, 西方国家的艺术会更直接的表达美。

四、东西方艺术的差异

看现代艺术作品的风格, 不难发现呈现出了多种思想、多种流派并存的现象。但在总体上, 仍可以归结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表现风格。西方的艺术有着多变、充实、大胆、性感、理性等特点;而东方的艺术有着整体感强、含蓄、收敛、神秘、玄妙、有内涵等特点。

1. 西方艺术性感而又开放

由于西方文化, 西方人在情感方面更习惯于情感外化。这种情感的表达突出的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使西方的艺术创作显得更为性感化。在西方的艺术观念中, 艺术家们更重视个人的主观意念、原欲, 追求情感上的直接表达与思想上的解放, 这些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使得西方国家艺术的风格大胆而又前卫, 他们往往在艺术的取材方面多种多样, 追求创新。

揭秘宇宙天体动态之谜, 促进自然科学正常发展

匡自革 (湖南省汉寿县地震局湖南汉寿415900)

摘要:地球永恒自转与运转, 在地球上观测宇宙, 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视觉角度。如果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不管银河是不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就会有移动或旋转。在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出现日全食, 明显说明了地球没有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也没有围绕地球旋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当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月球也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同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只可能解释为日环食, 如果解释是日全食, 就会永远没有日环食出现。当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月球也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同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也只能解释为日全食, 如果解释为日环食, 就会永远没有日全食出现。在现实当中, 偏偏都是夏季出现日全食, 冬季出现日环食, 充分说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有错。地球在太阳一侧圈转, 地球轨道圈在月球轨道圈之中, 才是唯一客观存在的天体动态。

关健词:地球;太阳;月球;围绕旋转;错觉

地球的自转与运转 (公转) , 给人们观测宇宙带来太多的错觉。特别是错觉当中的错觉, 很容易被人们认为不是错觉。太阳东起西落本来是一种错觉, 在太阳东起西落的错觉当中, 太阳会有旋转180°角度的错觉。如果太阳周围某个方位有星球, 不但会有东起西落的错觉, 还会有随太阳旋转180°角度的错觉。第二天, 这些星球又回到了原来方位, 在地球上用高倍望远镜观测, 会使人们认为这些星球在白天已经围绕太阳运转了180°的角度, 在晚上也继续围绕太阳运转了180°的角度。这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错觉。而不是这些星球在围绕太阳运转了360°的角度。就是使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或卫星探测, 同样还是认为这种错觉而不是错觉, 本来不围绕太阳运转的星球, 也就误认为都在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在自转与运转, 夜晚观测银河是静态, 就已经

2. 东方艺术收敛而又含蓄

相比之下, 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就促使东方国家的艺术家注重整体表现, 他们往往拥有内蕴天成、含蓄自然的风格。东方国家的艺术家更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关系的表现。他们在表达主题的手法上也相对含蓄收敛, 不张扬、不夸张, 所以东方国家的艺术创作往往没有西方国家艺术创作的夸张外型与艳丽花哨的色彩, 相比较而言, 东方国家艺术造型会更简洁, 色调也相对冷静。

3. 西方艺术的多样性

西方的艺术充实、多变, 这个特点形成了多种艺术的思想与流派。这都是源于西方文化中求新、求变的精神以及张扬、主观、个性的作风。这种文化赋予的精神与作风体现在西方艺术中, 就是艺术家在个人作品风格中的不断探索与大胆创新, 这就促成了西方艺术的多样化。

4. 东方艺术的整体性

东方的艺术具有较强的整体感, 表现为对传统的继承性。虽然说现在西方文化对东方的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不少东方国家的艺术家也受到了社会发展与文化思潮的影响, 但是在他们不停向前发展的同时, 却还是放不下对于传统性理念的保持思想, 并且这一点在东方艺术中还是体现的相当明显。

5. 理性的西方艺术

西方艺术中, 艺术家们会十分看重几何学中的构图原理。他们会认为只有严格的遵照几何比例, 才能表现出内含的秩序。

6. 感性的东方艺术

而在东方艺术中, 常常会出现古老的吉祥符号、神秘的图腾又或者是具有某种特殊含义的元素, 艺术家们会将它们融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 借以表达某种情感, 这也体现了东方艺术的感性肯定了地球不可能在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也是一种错觉。地球在永恒自转与运转, 在地球上观测银河一定会有移动或旋转。夜晚在地球上观测银河是静态, 充分说明银河白天在移动或旋转。夜晚没有移动或旋转。当然在白天与黑夜交替之时, 也可以观测到银河也有移动或旋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 一定会有移动或旋转, 同时也说明地球没有围绕太阳旋转, 不管银河是不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只要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一定会有移动和旋转。

十六世纪, 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 推测太阳是宇宙中心, 地球与其他行星都在围绕太阳旋转,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从此, 人们不再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运转。其实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观点, 存在有很多不符合人们在地球上观测宇宙自然景象的地方。不管银河是圆环状, 或是圆孤状, 还是无法测试长度的条线状, 也不管地球是沿着银河运转, 还是地球自转与运转永远向着银河方向, 只要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就会有移动或旋转。冬季或近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或近夏季出现日全食, 也明显说明了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观点有错。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虽然是椭圆形轨道, 但只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改变, 没有地球到月球距离的改变。如果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出现日全食。那么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也只能有日全食出现。如果地球运转到离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出现日环食, 那么地球运转到离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也只能有日环食出现。而现实观测中, 偏偏是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出现日全食。充分证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不符合大自然客观存在的太阳、地球、月球运转动态。只有地球不围绕太阳旋转, 地球轨道圈在月球运转轨道圈之中的动态, 才完全符合人们在地

与神秘。

五、东西方艺术的差异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关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比较, 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东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讲, 艺术的差异可以等同于文化的差异。没有开放、大胆的文化, 就不可能铸造出西方国家大胆、有创造力的艺术;同样, 没有东方长期收敛、含蓄的文化熏陶, 也不会滋长出含蓄、感性的艺术作品。

当今社会, 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在东方艺术立足于自身本土文化的同时, 可以学习借鉴一些西方艺术的思想与理念。但借鉴不是简单地模仿, 要首先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只有多学习西方文化,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 才会有可能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

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世界观与价值观上的差异。由此才衍生出了东西方在审美观以及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面对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 在审美观与艺术风格上, 如何做到的更多样、更精彩?或许应该是从如何将传统与反传统结合起来, 即从传统本质上出发但在艺术的形式中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大胆的突破传统, 敢于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的道路变得更宽, 也才能在这条大道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学博.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极简主义的共性[J].雕塑.2010

[2]马婷婷.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我见[J].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

[3]雍幼青.谈中西方文化差异[J].东京文学.2010

浅谈东西方颜色词的差异 篇9

一、不同时尚中的颜色词差异

流行时尚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现代文化观念的形式, 时尚中的颜色词的差异也是不同文化观念的体现。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中国, 中国也为世界呈现了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所特有的那种文化内涵, 并在同时给世界带来了一场色彩与时尚相结合的完美盛宴。代表着五大洲的奥运五环由天蓝色、草绿色、红色、黄色和黑色这五种各不同的颜色构成, 它们分别代表着的是欧洲、澳洲、美洲、亚洲和非洲五个大洲。巧合的是奥运五环同中国五行之说颇为相似, 五行亦有五种不同的颜色, 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元素。在中国的当代时尚领域中,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 属于冷色系, 象征着博大和永恒。总会给人一种安详与纯净之感, 很多的企业的产品或设计都会采用蓝色作为基础色彩, 特别是一些医院、橱窗等。美丽、优雅的绿色是希望的颜色, 于商业设计里表达的是清爽、生长、理想意义在一些工厂中为了降低工人的用眼疲劳度, 而常常会采用绿色作为空间设计的颜色, 让工人的工作环境充满了生机。红色是强有力的颜色, 代表着热情和激情, 因为其醒目性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媒体之中, 传递着活力、热诚和温暖等积极向上的精神。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安全警示标识里, 用于表示危险、警告以及防火等。如阳光般辉煌灿烂的黄色象征驱散黑暗的光明, 作为一种骄傲的颜色他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也有着一定的醒目性, 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滑雪衣、雨衣及一些交通警示标志上。而沉稳、神秘、高贵的黑色是庄严的象征, 多用于现代的科技产品或特殊场合的空间设计中, 一些服装设计师对于黑色也是情有独钟的。

在西方社会中, 色彩也可以显示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时尚观念。从时装的角度看, 是。古罗马时期的妇女们常常将羊毛或麻布制成的衣服染成红色、黄色和蓝色。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新娘嫁衣也同中国一样是红色的, 但到了十八世纪以后新娘的嫁衣就已经成了白色的了, 为的是表现新娘的纯洁与贞操。埃及人认为红色代表的是尊严, 公元前十四世纪时美貌绝伦的埃及王后奈费尔提蒂就曾经在嘴唇上涂抹一种红色颜料以显示皇室威严。古埃及的妇女很早便学会了运用颜色来装扮自己, 据说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喜欢用一种洋红色唇膏涂唇, 并用绿色进行眼部装饰, 用红色朱砂装点面颊。此外, 克娄巴特拉还很喜欢用各种颜色装饰身体, 用蓝色装点前额和双手, 甚至是用金粉涂抹全身。古埃及妇女还用一种黑色的凝结颜料涂抹眉毛、眼睑和眼睫毛, 她们相信这种颜料是自己的护身符。

二、不同政治影响下的颜色词差异

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分析, 人类社会中的各个成员也可以分为有颜色的群体和没有颜色的群体。有颜色的群体其实就是拥有自己的党派与政治信仰的人, 没有颜色的群体就是没有加入任何党派、没有政治信仰和追求的人。新中国的成立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中国革命是红色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是红色的政权, 这是的红色是人们心中最神圣的色彩。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文化大革命的阴影笼罩了中国大地, 人手一本的红色小本———毛泽东语录风靡全国。这是的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红、黄、黑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阶级:红色是工农阶级和劳苦群众的象征、黑色是地主阶级的象征、灰色是资本家、官僚阶级的象征。

而在西方社会中, 沿着历史的脉络可以看到路易十六统治时的法国正处在一个相对保守的时期, 此时的法国国民卫队的制服颜色是由红、蓝两种颜色构成的, 只是大革命时增加了白色。红、蓝、白三种色也成了后来法国国旗的颜色, 分别代表的是:自由、平等与博爱。三色旗的精神对法国的许多党派都产生了影响, 尤以保守党最为显著。战争时代的红色意味血腥和冲突, 既是神圣的革命色彩, 又是军队的权利象征, 它是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双重产物, 代表着左派意识形态和自由民主。

三、不同宗教领域中的颜色词差异

宗教中的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不同宗教领域中的颜色词意义也各不相同。土地、植物、水、和天空的颜色是原始文明宗教中的颜色象征, 那时候的人们常常将这些象征性颜色运用到祭祀活动和巫术仪式中去。

在古老的东方, 颜色被赋予了神秘性的意义, 例如中国的西藏地区一直信奉佛教, 象征性颜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传古代印度有一个名叫莲花生王子, 他于公元747年左右来到了西藏, 在这里创建了宁玛派, 他们的衣服的颜色是红色的, 所以就被西方叫做“红教”。到了1409年时, 纵隔吧革新藏传佛教又创建了格鲁派, 这一派喇嘛的衣服是黄色的, 所以西方人称其为“黄教”。根据《西藏度亡经》上的有关记录, 死去以后的人会进入一个被叫做“中阴”状态中去, 也就是说是“一个境界的完成”与“另一个情境的开始”的过渡游离状态。而且人死后的灵魂将会在中阴状态中持续四十九天, 这期间还要接受由不同颜色代表的神对其进行审判。道教始祖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的经典之作, 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作品, 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辩思想。“五色使人眼尽瞎。”道教崇尚简单, 从不滥用颜色, 在道教中基本色有白、黑和红三种。作为万物之始的“道”, 意味着阴阳两极, 以黑色来表示“阴”, 以白色来表示“阳”, 不过作为道教象征的朱砂红也可以用来表示“阳”。

在西方的宗教界中, 颜色也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依据《犹太教法典》规定, 犹太教信徒们早晨进行祈祷的时候, 要把写有《圣经》文句的彩色经帖放在在左臂或者额头上, 以表达对于上帝的忠诚和爱。对于其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 如用希伯来人的说法则是:上帝耶和华穿的就是红色的衣服, 所以红色就是是神的颜色。而与此同时, 红色有邪恶的意味, 因为它总是与财富、血、火和酒联系在一起。蓝色是天空的颜色预示着富裕和奢华, 是以色列民族尊严的象征。黄色代表着神的爱及其智慧并预示着死亡。同样代表神的色彩还有白色, 它是最纯洁的色彩, 常常让人联想到土地、天使和光明, 是尊严、圣洁的完美体现。生机勃勃的绿色是植物的色彩, 预示着的是生命和舒适。而阴郁、庄严的黑色则是不幸、忏悔的象征。

四、不同诗歌领域中的颜色词差异

诗歌中表示色彩的词语能够让诗歌生动、增色不少。中国的古诗中就有很多诗歌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说:苏轼的《蝶恋花》中的“花退残红青杏小, 燕子回时绿水人家绕”、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及其《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在这些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中充分的展现了颜色词的独特魅力。

在西方的文学界, 很多诗歌中也不会缺少颜色词的身影。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诗歌的革新者鲁文-达里奥就是一个善于运用色彩进行比喻的文学家。他常常在诗歌中运用各种颜色词, 像白色就是其灵感的一个源泉, 白色的云朵、白色的花环、白色的玫瑰、白色的明灯以及白色的梦境。

五、总结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不同的颜色而变得丰富多彩, 人们可以这些美丽的色彩来装点世间, 与此同时也因为有了这些斑斓的色彩让人类拥有了无穷的乐趣, 让人类的情感找到了寄托, 色彩是文化的显现, 东西方不同的颜色词的差异反应出的正是东西发文化间的差异性。从东西方的时尚生活、政治、宗教、诗歌等几个方面对于东西方颜色词差异性的讨论, 将有助于丰富东西方不同文化的讨论与研究, 进而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补充意义。

摘要:东西方的语言文化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差异, 表示颜色的词语也是如此, 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之中, 有着丰富的表示各种颜色或色彩的词汇, 它们的意义在这两种语言中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显示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即试从东西方的时尚生活、政治、宗教、诗歌等几个方面探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颜色词的差异性。

关键词:东方,西方,颜色词,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夏征龙主编《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

[2]王同忆主编, 《英汉辞海》[M], 国防工业出编社, 1987年版

[3]陆谷孙主编, 《英汉大词典》[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版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10

回顾过去,不难发现,东西方在应对危机的哲学方面却有着很深刻的不同之处。欧美决策层往往注重先解决最深层矛盾,特别是德国,始终将欧元区财政框架重塑、债务国缩减赤字作为获得援助的必要内容。然而,如此苛刻的条件,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欧债危机的恶化。经济下滑,甚至衰退成为了改革必须承受之痛。

中国往往更加注重在增长中解决矛盾,先易后难。尽管经济增长强劲,但结构性问题矛盾更加突出。欧元区的整体债务情况为87%左右,远好于美国的100%,以及日本的233%。并且欧元区没有贸易顺差,靠内部无需通过海外救助便可以化解危机。但为何欧债问题越演越烈?关键就在于欧元区是货币同盟而非财政同盟这一内生缺陷。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各国财政必须协调一致,将财政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国债负担率控制在60%以内,并且加入欧元区的国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考察。

然而,即便存在此规定,依旧“鱼龙混杂”,希腊通过数据造假,而进了欧元区。而一旦进入,其财政问题引发的危机却需要整个欧元区去救助,否则欧元区可能面临解体。

看到缺乏财政同盟是欧元区框架的内生缺陷,德国人自危机爆发以来,便希望能够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德国一直反对发行共同债券、反对欧洲央行过度介入,强调将债务国缩减赤字作为获得援助的必要内容等,都意在如此。

可以看到,经过了长期的艰苦谈判,德国人的努力已有所成效,欧元区正朝着财政一体化的路径迈进。1月底,德国、法国等25个欧盟成员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通过“财政契约”草案。这项旨在强化财政纪律的政府间条约有望在3月初的欧盟峰会上签署,以期避免债务危机重演。

而在财政重塑之余,目前欧洲经济数据也并不悲观。1月欧元区PMI终值从去年12月的46.9升至48.8,尽管该数据仍低于50的荣枯分水岭,但创下五个月来最佳表现。

德国经济表现突出,1月德国制造业PMI指数报51,高于去年12月的48.4。失业率由去年12月的6.8%降至6.7%,创1998年以来新低。这样来看,如果德法经济没有大问题,就有较大空间保持欧元区增长。

值得肯定的是,欧洲央行已经改变了早前的“动作过小”,转为更加积极,量化放松的态度也已经十分明显。去年年底,欧洲央行决定向欧元区银行提供4891.9亿欧元的贷款,有利于为银行提供流动性,试图避免大银行倒闭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另外,第二轮LTRO也有望在2月底启动,届时抵押品的标准可能放宽,期限也可能将延长。二级市场上,欧洲央行也正在研究国债购买计划的备选方案。

与欧洲人的做法不同,中国解决问题的哲学往往更类似于中医疗法。正如中国决策层在国际上的多次表态,要在经济增长中解决问题。而这一方式,也得到了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认同。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面对出口下滑、失业提高、经济下滑的影响,中国政府率先提出4万亿元救市政策,暂时缓解了危机。当然,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未化解,只是有所拖延。

上一篇:中学生怎样学好语文下一篇:中国魅力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