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转化

2024-07-01

路径转化(精选十篇)

路径转化 篇1

当前,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多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协同, 由于我国技术开发的主要力量仍然聚集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高端科研人员往往自身更愿意留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 这也直接导致了知识资源的创新创造能力脱离了市场导向的根本原因。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 在没有规范健全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也不容易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端科研人员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致使其创新能力和热情不足。由于科技创新长期与经济建设处于两层皮状态, 必定会导致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有些主体会生产出没有价值的科技成果, 这也说明了我国科学论文、专利技术等科技成果数量众多, 而实际能被企业承载吸纳的少之又少。面对我省创造出如此众多的科技成果, 需要我们辨识优选出有希望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科技成果, 需要我们把技术成熟度低的科技成果进一步培育孵化成实用的科技成果, 需要我们把实用的科技成果再进一步推进到商业化和产业化阶段。

2 科技成果转化含义

国内外理论界一般将新技术商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和市场开发四个阶段。而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和市场开发三个阶段则是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定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

从科技成果转化法确定的定义来看, 主体要素是科技成果, 它必须经过技术开发过程, 也必须达成具有实用价值的程度。也就是说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应该是技术开发过程结束, 即将要进入产品开发阶段的技术。

3 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路径研究 (图1)

把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为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关键抓手, 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围绕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总要求, 联合产业管理部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题, 厘清市场和政府关系, 厘清部门任务分工, 制定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路径, 明确政产学研金介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功能和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经过企业实施阶段, 也就是说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主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自然人都可自行完成技术开发阶段, 但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和市场开发必须由企业完成。

4 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对策建议

4.1 政府要努力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转移和企业充分运用的社会氛围,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制定鼓励科技开发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发布技术成熟度的评价标准, 搭建起技术开发合作的对接平台、引导建立起集科研、中间试验、工程化试验与一体的行业技术研究院。

4.2 企业要搞好市场调研, 摸清用户对产品的技术升级需求, 自行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开发, 积极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的高新技术成果, 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向产品化、生产化和市场化。大企业来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 提高技术开发的能力和层次, 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利用的机制;中小企业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建立承接技术开发成果并有效利用的机制。

4.3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要积极联合省内企业, 寻求并发展成为合作伙伴, 向企业进行技术转移或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开发, 不要盲目进行科研攻关立项, 需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 加大技术开发成果面向市场的力度, 使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用的技术开发成果, 要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

4.4 金融机构要向高新技术研发和实用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加大融资力度, 适当放宽融资条件, 成为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的源动力。

4.5 科技服务机构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 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准, 缔造服务精品, 打造服务品牌,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4.6 用户作为产品和服务的终极消费者, 要购买好的产品和服务, 为产品市场化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

摘要:近年来,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有效对策建议极多, 但对科技成果的有效界定和阶段性对策建议并不多见。当前, 科技成果依然不能有效实施转化及产业化。本文经深入研究分析, 把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路径确定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开发和市场开发四个阶段。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研讨论文 篇2

“十一五”以来,我省林业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及时传送到林农手上,推广到林业生产实践中,实现科技兴林、科技扶贫、科技富民。开展了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活动,科技示范区、科技示范县紧密结合,在科技、管理、机制等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林业科技示范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2009年以来实施了林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广大科技特派员创办林业科技创新基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十一五”期间,我省共组织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多项,林木优良品种32个、优良无性系135个,辐射推广面积133.33多万公顷,新增产值200多亿元。每年组织千余名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现场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示范2000余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0万册(份),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林农50万人(次),活动范围遍及全省近1000个乡镇,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林农对林业技术的需求,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学困生现状及转化路径思考 篇3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特征

随着电子阅读方式的普及,当前小学生对纸质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而语文却是纸质阅读的学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基础知识较差、理解能力弱以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一)基础知识差、表达理解能力弱

小学语文需要综合具备多种能力,从目前的课堂分析来看,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表现为基础知识较差,表达理解能力弱。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小学生已经逐渐脱离纸质的阅读,他们更多倾向于电子阅读,但是电子阅读是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进行内容的选取,不利于小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加之,脱离了课本阅读,导致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表达和理解能力不强,很多语文书面语他们不会使用,而更多使用的是“火星语”或者是网络语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学会用书面语进行沟通表达和理解的障碍。

(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学科上课需要同时具备听、说、读、写、阅读、理解、记忆和表达等多项综合能力。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很难整节课都全神贯注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随着课后以及放学后休闲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学生放学后做作业都是应付了事,更有甚者,很多小学生低年级放学较早,父母还没下班,会寄在托管班,托管老师代为做作业的现象极为普遍。缺乏独立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准备,导致小学语文学困生成绩不尽理想。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对于书本的旧知识或许他们很久以前就听过,对于新兴的事物他们总是有着很大的兴趣。小学语文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消极的归因方式。小学语文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没有正面综合的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直接把困难归因为外部因素,比如,不喜欢语文老师,考试试卷太难,自己运气太差等等。(二)意志力不强。当前的小学生由于缺乏锻炼,身体和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在考试中发现自己成绩不理想,则产生悲观的消极心态,没有积极正面进行分析。(三)抵抗学习。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加之家里父母亲和学校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很多小学生不适应学习环境,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因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恶性循环。

三、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路径

每个学生并非与生俱来就会读书或者就不会读书,也不是一定是某一个学生的语文就好,某一个学生的语文就不好。掌握好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途径,对帮助小学语文学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

在平时的上课课堂上以及课后跟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发现,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家里,父母通过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励志案例来正面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教育是公平的,在学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学困生还是尖子生,学困生只是暂时的学习落后,每个学困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让自己变成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出色的好学生。教师要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多给予学困生积极向上的正面的人文关怀与鼓励,让学困生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方式灵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语文学科的人都知道,语文学科是一门趣味性比较低的学科,很多学生反映学习语文枯燥无味。其实这应该引起语文教学者的深刻反思,语文教学不是索然无味的,语文教学是充满乐趣的。现在的教学基本是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课文的学习上,若是学习故事性的课文,语文老师可以提前准备这个故事,并制作成动画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理解并掌握这篇课文的知识点以及生字生词。针对班上的语文学困生,还可以为他们制作一张特殊辅导表格,收集他们具体的学习困难,并进行分类,然后有目的有方向地指导他们的功课。

(三)健全家校联系体制机制

英语学困生有效转化的路径 篇4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例如,有的学困生属于“自卑胆小”的类型, 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多给予他们鼓励,必要时,要请家长配合,帮助他们化解内心的怯懦; 有的学困生属于“逆反心理强”的类型,他们大多学习能力不差,但因为逆反心理的影响,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这类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与他们拉近距离,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认真对待学习;有的学困生则是非正常家庭的牺牲品, 对他们,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耐心,让他们摆脱负面因素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等等。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当学困生有不错的表现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亲其师而信其道, 良好的情感交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学困生大多学习习惯不佳,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是听的习惯。教师可以遵循“听说领先, 读写跟进”的原则,让学困生多听原声磁带,督促他们进行模仿。

二是说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学困生不怕犯错,大胆地说,可以运用讲故事、讨论生活中的话题等方式,激发他们说的兴趣。

三是读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多阅读, 增加词汇量,让他们体会到英语阅读很有趣,从而愿意学习。

四是写的习惯。对于学困生,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可以从写一段话开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勤写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困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上积极思考、认真记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正确运用知识的习惯等。学困生一旦养成了这些习惯,就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四、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应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精神平等、心理舒坦的气氛,这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困生能够放松心态、放下包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

英语学困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英语存在陌生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挂图、多媒体等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教学。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以“打电话”“问路”“购物”等为主题的情景剧,变静态教学内容为动态的生活素材,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给学困生“加餐”

教师要结合学困生的实际,为他们量身定制进步目标和辅导计划,通过必要的“加餐”帮助他们认清学习中的不足,对于易错点,要反复练习并归纳总结。经过这样系统、有效的辅导,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路径转化 篇5

一、创造力就是生产力,增强党支部创造力

基层党组织就要在推进企业事业发展中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增强支部工作创造力,找准激发支部工作活力的支撑点。针对水钢党员多、分布面广的特点,对党员、支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查摆问题,调整充实基层组织,努力营造氛围,搭建平台,促使创造力转化为产生实效的生产力。

(一)支部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做“活”。思想政治工作是支部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激活党员内动力、增强支部工作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手段。(1)联系改革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讲形势、讲任务、讲责任、讲贡献”的“四讲”活动,让党员和群众既看到自己对改革的神圣责任,也看到目前水钢改革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2)用先进思想占领企业文化阵地,实现企业先进文化理念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统一。以“党员提素年”系列活动为契机, 与“务实、创新、团结、奋进”的企业精神、“超越自己,敢于领先”的发展理念融合一体。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理念达成共识,内化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激发广大党员“动”起来。坚持典型引路,突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是激发支部工作活力的有效方法。用好这一方法,一要更新认识典型的观念,突破对典型苛求“高、大、全”和完美无缺的思维定式,树立典型就在身边的意识。二要把握好选择典型的原则,切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准绳选好典型。

二、合力即是凝聚力,是促使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讲的就是凝聚力,企业党组织如何提高凝聚力,是彰显支部活力的关键,根据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实际,加强凝聚力建设,应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1)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必须以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真正起到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党员要坚持学习、加强党性修养。一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使支部建设内容符合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新的时代精神合拍,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二要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体现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3)领导干部要自律,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为职工服务的本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层出不穷,要有驾驭企业并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能力。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1)支部要与职工多沟通,多联系,善于引导。要思职工所思,要做职工所盼,平时多接触、多关心群众,从根本上解决大家的困难,让人想找你说话、敢找你说话。(2)支部要关心职工的学习、业务技术,为他们搭建成才平台。支部要重视职工学习、业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让职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学习平台成才。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才能不断提高劳动效率,才能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打下坚实基础。(3)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提高生产积极性。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正激励手段,促使大家全心全意投入生产,从而保障单位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挑战和战胜困难的能力即是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性。为了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党员考核细则等制度,制定支部和干部会议议事规则,使基层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效增强党员干部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以此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二)增强党建工作的广泛性。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起来,将“献爱心、暖人心、聚人心、稳人心”贯穿工作始终,人人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人人共同致力目标的实现,激励人人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三)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明确领导干部需做到“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作风正”;明确党员要做到“三个一样”-入党前与入党后一样、在领导面前与在同事中一样、在单位内与单位外一样。

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路径探索 篇6

一、调整组织结构, 形成“公益性研究所+农区所+工程中心+科技型企业”科研构架

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中形成的专业所、农区所科研开发捆绑在一起, 且所与所之间研究内容存在低水平重复, 农业科研工作适应不了变化的形势。为此该院从2002年起进行了内部改革。在改革中通过剥离经营性资产, 分别成立公益性研究所和科技型企业, 同时搭建工程研究中心平台, 全院形成“公益性研究所+农区所+工程中心+科技型企业”体系构架。公益性研究所主要围绕农业生产的需要, 开展公益性科学研究, 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农区所主要为地方农业生产服务, 解决区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工程研究中心, 主要是承接上游的研究, 进一步熟化、孵化相关技术;科技型企业主要是面向农业生产进行成果转化。从而形成科研—孵化—转化—产业化的新格局。事实证明, 这种新型组织构架的建立, 有利于科技创新, 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以知识权为纽带, 密切科研与企业的联系, 着力解决科研、产业两张皮的问题

建立科技与经济、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机制是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之一。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 江苏省农科院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产权权益为纽带的科研事业和科技产业的新型链接关系。如兽医所的成果转让给院属企业南京天邦公司, 每年可从公司获得不少于250万元的研发经费, 使研究所的研究经费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大幅度增长, 同时, 兽医所也按照企业和市场需求开展科研工作, 不断增加技术储备,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出资500万元购买院内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水稻新品种Ⅱ优084经营权。我院育成的超级稻两优培九通过几家企业的运作, 累计推广超亿亩, 知识产权收益已达3 000万元, 成为全国知识产权收益最大的农作物品种。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新型链接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科研与经济的更紧密结合, 为科研成果的产出、推广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经济支撑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为科技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强而持续的技术保证。

三、把研发机构建到企业和乡村, 直接转化科技成果

2007年, 江苏省农科院畜牧所、兽医所与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江苏省农科院立华家禽研究所, 开始了联办企业研发机构的尝试。研究所既是江苏省农科院设立的家禽学科方面的专门研究机构, 又是常州立华畜禽公司的研发中心, 是研究所与企业的新型合作方式。研究所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下设营养研究室、生产技术研究室、禽病研究室、育种研究室, 现有研究人员20人, 其中博士3人, 硕士8人;围绕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和江苏省家禽产业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 开展家禽品种选育、饲料营养与养殖技术、禽病防治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2008年立华家禽研究所仅研制饲料配方一项, 就为公司带来了600万元的经济效益。今年, 该院又与东台市成立了江苏省农科院 (东台) 高效农业研究中心, 与兴化市成立了江苏省农科院 (兴化) 果蔬研发中心, 把研发机构直接建到了乡村。

四、调整科研方向, 加快新兴学科建设, 科技创新工作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近年来, 在多方争取下, 江苏省设立了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农科院和省财政厅共同编写项目指南, 承担着农业科研方向的调整指导职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围绕高效农业发展主要从四个方面寻找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一是从农业功能拓展上寻找创新点;二是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上寻找创新点;三是从现代高效农业的技术需求上寻找创新点;四是从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障碍上寻找创新点。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 调整科研结构, 加快新兴学科建设, 该院在加强粮棉油等大宗作物传统优势学科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建设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效园艺、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新兴学科, 目前江苏省农科院已在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两大学科形成了新的优势, 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学基地, 为科研试验、技术示范、产业服务搭建平台

试验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江苏省农科院原有农业科研试验地的功能逐步丧失。从2005年起, 该院决定在院外建设具有科技创新、产业带动、观光培训等多功能高标准试验基地。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 选定在溧水白马镇建设植物科学基地, 在六合金磁山建设动物科学基地。

溧水植物科学基地, 占地1 218亩, 注重发挥周边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 综合运用先进的农业科研设施条件, 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科学试验场所, 并辐射周边广大农村。六合动物基地建设占地3 360亩, 以循环农业为突破口, 以产业升级为方向,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经过两年多的建设, 两大试验基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 对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 该院还投资1亿多元建成紫金生态园, 占地约100亩, 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包括生态主题餐厅、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既是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 也是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同时还是农业科普、旅游观光的一大景点。

六、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从2006年起, 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工作思路作了重大调整, 确立以通过技术集成, 生产一个优势产品, 形成一个产业, 从而达到农民致富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重点实施科技帮扶整村推进项目。以帮扶苏北为重点, 与省有关扶贫单位相配合, 选择经济薄弱村, 转化我院自主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 发展专业特色村, 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今年的帮扶村预计达到50个。二是积极开展高效农业技术示范项目。以自主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 构建高效农业创新模式, 以农业园区为载体, 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建示范基地。目前已在海门、句容、邗江等地建立了一批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今年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预计达到30多个。由经作所研究的“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 在灌云县和东辛农场2个万亩示范片应用, 棉田平均增产幅度达39%。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在宝应县泾河镇实施的千亩“超高茬麦田套稻”高产高效示范方连续多年亩产突破700公斤。资环所研究的养殖肥水农田回用技术, 解决了沼液的低成本贮存和农田安全使用技术难题, 在宜兴等地示范成效明显。三是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根据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非农学专业背景和缺乏创业资金等实际情况, 该院既给予他们技术上手把手的指导, 也无偿提供种苗、肥料、大棚等生产资料的扶持, 同时, 还安排了2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大学生村官通过在创业示范园学习实践, 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再把所学习的技术带到各自服务的村, 带动和指导服务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

七、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加强对贫困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技术普及

建立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平台。该院争取科技部、省科技厅支持, 建成江苏省现代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平台, 在当前大规模实施农民培训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该平台利用江苏省拥有的卫星主站优势, 通过亚洲3S卫星传送江苏农村远程教育中心制作的课件, 向各培训站点实行“7×5×8”的信息服务, 即每周7天, 每天5小时, 每天传送8个课件。仅今年上半年以来, 已连续传送1 400个课件频次, 960个小时的节目。信息传输系统信号稳定, 速度快。全省远程教育分中心总数达到10个, 乡、镇、村级辐射培训基地达120余个。去年以来, 利用远程平台培训农民100万人次。

路径转化 篇7

一、对高等学校“资源转化”内涵的理解

马克思认为,“资源是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1]。 资源起源于客观物质,是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但作为“实体性资源”的“自然之物”体现为一定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 并被赋予了特有的社会属性。对资源的理解应从“实体性”转换到“关系性”思维基础之上。 从资源与资本的关系看,资本是能带来价值增值的生产要素,资源是资本的基础和载体,资本具有动员和投资(即利用与积累)的动态特征,二者是价值递增、相互转化的关系。在这种价值转换过程中, 资源转化体现为资源要素关系的互动,通过市场作用使资源从一般意义上作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用物”转化为具有稳定内在价值的社会资本。

笔者认为,“资源转化”是在市场机制下通过一定的资源管理方式对组织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机转换,从而提高资源内在价值、形成社会资本的过程。 大学资源的可转化性由其可兑换性、可流动性决定。 对其理解包括3个层面:

1. 高校资源转化建立在三个前提性问题上 : 明确资源来源、转化方向及转化主体。 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大学资源来源于内外部社会关系结构[2],取决于大学自身定位的社会场域。大学资源通过内在价值的优化逐步转化为稳定的社会资本,作为资源转化主体的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资源衍生价值。

2. 资源转化的关键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办学资本,需要满足3个转化条件:1资源转化的对象是可利用的现实资源。可被转化的资源是对高校发展起积极作用的社会资源,同时高校能够满足资源提供者的合理要求。 2资源转化与资源的需求程度相匹配。 大学资本的争夺往往由资源的异质性和稀缺性来决定3资源转化的结果应实现价值增殖。资源转化将实现物质或关系价值的变化,具有价值属性的资本才是被成功利用转化了的资源。

3. 资源转化本质上体现为资源关系的结构性转换。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结构由一定的要素组成。 任何结构都构成一种“关系”,资源转化主要通过结构联结发生作用。 从社会系统运行的角度,学者刘献君构建了一个基于资源系统要素关系的互动的“三维九要素”分析框架,将高校资源分为基础性资源、发展性资源与衍生性资源3个维度, 主要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知识、政策、市场、理念、文化、制度等9个互动要素[3]。 不同维度的资源嵌入在资源网络系统中相互作用并分别转化为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的社会资本和认知维度的社会资本等。

资源转化是个系统工程,也是历史的、动态的、相互转换的过程。一方面依赖高校与外部建立持久的共存信任关系,向外拓展社会资本;另一方面依靠科学管理,突破路径依赖,向内发展学术资本。

二、从战略高度认识高等学校资源转化的意义

高校资源转化有利于高校逐步优化结构,放大核心资源价值,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一)资源转化方式决定了高校战略发展方向

大学是资源网络的集合体,资源是大学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第一,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都要靠资源作支撑,大学发展需要建设高水平实验室,需要聘用高水平人才,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扩大学校影响力同样需要各种有形、无形资源。第二,在面向未来的大学发展规划过程中, 大学所拥资源多少,影响学校战略选择的自由度,而这些资本要通过对现有资源转化实现。 第三,资源结构决定学校校长工作的方向、重点。一所学校的资源结构不同,大学各项事务所拥有和配置的资源结构所占比例不同,校长工作的方向、重点就不一样。

(二 )资源 转 化 是高 校 治 理 体系 与 治 理 能 力 现 代化的要求

高校治理是多利益主体在共同目标下资源互动与转化的过程。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高等教育要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经济要求,遵循办学的市场规律。与此同时,资源转化将成为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之间发生联系的核心,是实践中解决办学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的钥匙。

一方面,高校资源转化是市场、学术和政府三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三方力量在资源转化过程中相互制衡,不仅影响资源的投入和配置,而且影响资源的转换、利用及其产出方式[4]。 资源价值的整合增强了大学组织的凝聚力,形成内部资源分配的有效路径 , 有利于形 成大学功 能共同体 (functional communities),建立统一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资源转化有利于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和丹尼森(Dension)等早期研究都证明了市场机制下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5]。 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有两种源头:一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二是提高生产率。 具体到高校资源也是如此,加大政府投入仅能暂时缓解高校资源短缺现状,但不能解决其核心问题。 资源转化是提升治理能力、破解高校资源瓶颈的关键途径。 从提高资源 “创造性再生”的角度来满足需要,实现教育资源价值最优化,使高校聚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本,从而获得更多社会、政府支持和资源投入。

(三 )资源 转 化 是 增 强 组织 信 任 与 办 学 活 力 的关 键

对于大学而言,人才、经费、声誉等都是稀缺性极高的资源, 高校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转化的必要性。 第一,资源转化有利于提高运行绩效。 由资源转化而搭建的资源关系网络促进了大学与外部组织的交往联系,有利于增强组织信任,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形成信任的动力型结构。这种信任结构能够培育大学自我规范,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约束投机行为,从而减少交易成本。第二,资源转化有利于扩大学术场域,有效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增加资源活动过程中的有效性。 第三,资源转化能把各种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办学资本,提升各资源要素的利用率。因此高校资源不仅仅是配置问题,更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转化形成再生资源和社会资本,通过刺激存量资源的盘活,提高资源利用价值。

(四)资源转化是大学积累社会资本的必要条件

从资本的再生产运动过程看,资源转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经济资本的再生产,即财产以直接传承的方式在内部合法的传递。 二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主要是通过教育过程中的知识传承与创新来获得。 相应地,高校资源转化实现资本增值至少包括两方面:“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 资源转化促进大学创造性与核心资源互动和共享,通过资源整合转化服务于人才培养。

三、我国高等学校资源转化的现实困境

资源稀缺是各国大学面临的共性问题。随着高等教育逐年扩招,我国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与不断扩张的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更为凸显。

(一)高校资源结构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对于日益增长的大学教育需求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稀缺的。从世界范围看,没有哪个国家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来支持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部分国家的政府拨款所占比例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设置标准计算,每增加一个学生需新增基本建设投资3.8万元左右,即使按目前普通高校实际生均成本占有量计算, 这一数值也将达到3. 万元左右[6]。 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导致边际成本急剧上升,高校面临巨大资金缺口,带来严重的结构性资源短缺,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办学质量与效益要求。

(二)高度依赖政府投入,高校资源自主转化意识薄弱

我国高校资源来源结构单一,这与世界名校的财力来源多样化和充足性形成鲜明对比。以哈佛大学收入结构为例,2006年该校校友捐赠和其他社会公众捐赠金额占收入来源比例达20.03%, 销售服务收入23.53%,学杂费38.11%,政府拨款仅占18.33%,主要拨付给教师和学生的小额度科研经费、 奖助学金[7]而我国高校大多依赖国家拨款,对政府资源高度依赖的同时,又制约了办学自主与学术自治的实现。

在计划模式下, 政府是高校资源配置的唯一主体,国家实际上是按照办学层次实行教育供给。 而在市场模式下,要求高等教育资源以市场机制的要求进行配置;在混合模式下,政府、市场、学术等多方参与资源争夺。 显然,单纯依靠传统收入已很难维持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政府为高校提供资源的同时,大学对政府资助也形成高度路径依赖,既缺少放大资源价值的动力,也缺乏资源转化的意识。

(三)低要素禀赋结构下资源转化路径单一低效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实行非均衡发展政策,高等教育资源在院校类型与区域间的投放和分布上,其总量和结构都存在着很大差异[8]。 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资源要素禀赋的差距上。

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拥有较高的资源禀赋,包括相对充足是办学经费和高水平人力资本占有率,其主要优势是人力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有利于培养高创造性、高技术人才。低要素禀赋高校相对经费来源不足, 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以数量为优势、有利于生产中端人才。 我国高校大多属于低要素禀赋院校,高层次人才比重偏低,教师平均学术生产力和工作绩效相对偏弱,造成组织惰性与绩效滞后,影响办学质量。

传统的高校资源转化的特点是单向转化,即由人才资源为核心转化为学术资源和科技资源。从当前运行状况看,主要停留在校企项目合作上,资源之间的互动模式较为单一, 资源转化的能力与效益不够充分。而在市场理性选择之下,大多高校通过控制学费、 压缩人员与办公经费开支等方式减少损失,以进一步压低教师待遇和人力要素价格, 造成 “要素价格扭曲”。 这种模式下容易将人力资源成本转嫁给教师和学生,形成“低投入-低产出-成本转嫁师生-生源市场危机” 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四)办学优势特色分散,资源转化缺乏组织合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曾指出:“在大学面临的所有挑战中,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发展并维持大学的特色”[9]。 特色资源是大学发展的竞争性资源。我国高校资源优势过于分散,主要表现在: 资源结构同质性过强,特色文化与特色学科专业不鲜明;内外部优质资源互换、利用率不高,原本就缺乏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核心资源利用率与转化率严重偏低。 各内外部资源之间是相对分散的、闲置的,形成不了办学整体优势。

当前我国高校民主决策意识不强,民主管理监督的机制不健全,资源权力主体之间目标、认识不统一, 行政权力介入学术事务过多,使高校资源运行上存在不必要的内耗。治理结构问题事实上是资源转化主体关系网络协调问题, 也是涉及资源利益的根本性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资源转化的有效实现。

四、高等学校资源转化的主要实践路径

高校资源转化的过程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主要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寻求资源、大学与社会价值的最优化结合点基于高校办学实践,资源转化的主要路径包括:

(一)资源嫁接:建立优势嵌入与品牌延伸机制

资源嫁接通常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资源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培育、融合并形成科学的、深富潜力的组合,提高资源的效用。 实施嫁接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有优质的种子资源,二是要使嫁接的两部分融为一体。资源嫁接的前提是资源之间存在着能共生、融合的“结合点”,并达到改良的目的。

从历史经验看,积极嫁接、移植优势资源是推动新建院校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转化路径,包括“名校+ 民校”“名企+名校”“名师+名校”“名城+名校”等资源嫁接方式。 创立于1861年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办学中坚守创业型大学的定位, 打破大学和企业分离的状态,与当地名企“建立了很多新型伙伴关系,联盟、集团和中心,如系统设计和管理项目、里恩航天项目、产品开发创新中心”等[10]。 仅1919—1920年间,就获得了高达42.409万美元的企业服务型收入, 有力地缓解了学校的财务危机[11]62。创建于2003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依托本地公办名校的文化品牌资源、名师名家资源、教学科研资源等合作办学,实现了从“带土移植”到“去土留根”的转变。

资源嫁接型转化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着眼于改善目前的资源品质;第二,资源嫁接的关键是不同资源之间是否相融合;第三,具有成本优势。主要在现有资源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 资源移植、嫁接的前提是资源供体和受体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契合性和相同性,这种契合性与相同性会促使资源移植后的同化和内化。

(二)资源集聚:构建多主体合作的超资源运行系统

多主体合作是大学建构大学网络、积累社会资本的内在需求,引入战略合作资源,建立基于受益主体 (包括技术合作者、董事会、师生、企业及用人机构;地方政府;中介及评估机构等)共促的经营目标模式。主要包括:

1. 技术与资本相整合 。 利用所拥有的科研成果等技术资源, 同具有货币资源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这是一种优势互补型的资源整合,是推动大学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逐步建立校政、校校校企、银校联合等混合投资办学模式,探索集团式运作、教育基金、BOT、TOT、借贷、股份制、托管制、合作制等,形成“政府资助+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体化路径,多种方式实现经济资源向教育资源的转化。

2. 共建实体与关系网络。 从国际经验看,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通过共建实体适应市场经济已成为一种趋势。 例如行业内所涉及的多个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技术创新。使这个广泛的合作网络中各单位的成员通过交流、 学习的途径, 实现互通信息的有无,从合作的网络中收益。 通常情况下,通过网络模式进行的产学研合作规模大,实力强,甚至可以实现产业领域内完整产业技术的创新。

3. 推进大学与社会系统资源的互动 。 建立以解决社会和科技热点问题为重点的研究中心、对外联络中心、校企合作中心等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外部资源开发与合作。 如麻省理工学院于19世纪初建立企业合作部(DIC),引导教授、学生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直接或间接参与校外公司的经营, 或直接创办公司, 支撑大学创业与资源转化活动[11]68。

4. 完善校友联络与服务机制 。 建立校友资源转化组织体系。主动开发、建立捐资助学、校友捐赠的平台,鼓励教育慈善行为文化,为校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多元化服务与回报,将校友资源转化成强大的可持续办学资源。

集聚性转化在战略层面上, 通过组织和协调,把彼此分离的资源功能重组成一个超资源的运行系统; 在战术选择上,搭建多主体合作的一体化资源支持体系,各利益主体在找准资源契合点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互换共促,有利于跨越旧大学的边界,在学校、政府与产业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三)结构优化:以创新驱动核心资源要素提升

高校的资源结构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各种资源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的组合状况。 资源结构优化的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经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转换,使教育发展与经济结构发展相适应。

1. 核心资源的创造性突破 。 在任何一所高校的早期阶段, 资源要素禀赋均不同程度地严重缺乏,为了优先创新突破只能将有限资源重点投入到少数学科上。 通过知识创新驱动特色专业,带动整体学科专业发展。

2. 资源要素优化置换。 建立人力资源、财力 、学术资源及品牌资源等的驱动要素置换机制。通过资源的配置效应,促进财力资源向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转化。 在资源支出上,充分保障人才与教学资源建设需要。美国私立大学在支出方面教学和科研及人员福利待遇费用占了绝大部分经费比例,有的学校甚至达到70%~80%。 通过要素置换,推进资源整体优化配置。

3. 多维度拓展资源来源 。 除日常收入来源外2000年,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通过颁发专利的版税和许可证费,获得了10亿美元的收入。 2004年,通过许可证制度, 美国大学间接从企业界得到的收入达到13.8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8.3%[12]。

4. 着力于人才资源要素提升 。 根据亚当斯密关于“技术优势造成劳动生产率差异”的“绝对成本说” 投入高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 提升了学科专业竞争力,对生源更有吸引力,最终将办学成本转嫁给了市场,形成“高投入-高产出-成本转嫁市场-生源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效应。

结构性转化的关键要通过改善资源内部结构不对接与不吻合的矛盾,稳定核心资本占有率,以专业分工模式优化资源结构, 促进要素禀赋结构整体提升,使资本内生于资源结构之中。

(四)资源孵化转移: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转化路径

资源孵化转移主要通过资源要素的高效运作和有效整合,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网络结点相互作用,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这种资源转化方式在美国学者埃茨科维兹看来,“再也不是个别实体,而是金融、社会、智力专业知识和资本集合而成的网络”[13]。

西方创业型大学发展进程中,基于资源孵化转移的资源转化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形成了3种基本模式:1专利许可模式。 这种模式即大学通过专利许可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合作委托合同等外生型方式向企业转移技术。促成企业对大学里具有潜在商业价值技术的购买和转化。其中技术转让合同占的比例最大,达48.07%[14]。 大学可专注于新的技术开发与转化,而将技术转化后的事宜交给企业。2衍生企业模式。主要通过师生创新创业的方式将“人才”与“核心技术”作为优势资源,实现大学作为 “高科技企业孵化器” 的社会职能。 其主要转化路径为: 从研究中产生创意-把创意转变为创业计划-创办衍生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这种模式实现技术转移能给大学带来更高的回报率。3联合创新模式。“联合创新”模式侧重于对学术资源、市场资源及政府资源等主体创新要素的关注, 这些创新要素包括信息、环境、政策、行为方式、空间扩展等,实现内生型和外生型的融合。

(五)衍生内化:通过认知共同化实现资源内生性增长

资源内化主要通过积累文化资本, 使结构因素关系因素与认知因素的相互作用提升组织的合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其他资源内生增性长。认知型转化的具体路径主要有:1认知共同化。 共同化是在共同创造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的方式, 培育先进文化,凝练核心理念是共同化的前提和基础。 2共同治理。 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反映了在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配置的机制与组织结构,以及通过这种结构形成的责权利划分,形成资源主体之间相互制衡机制。 3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管理制度。资源管理制度应是一种协调校内和校外资源关系网络的制度安排,是在调节各种资源关系时形成的一种规定。大学资源管理制度应将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本质规定,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构建资源运行系统的基本法则,从而更加凸显大学的目的性和自主性。

台沃模式助推农业科技转化路径探析 篇8

四川台沃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6月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情系三农、科技为先、铸就精品、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 通过10年的探索, 成为了一家集研发、产销、服务于一体, 为农户科学种田提供良种、良肥、良法全面解决方案的农业科技服务型龙头企业, 种、肥、药、技一体化连锁直销农资企业。目前, 公司研发的专用配方肥包括两大类型、五大系列、涵盖35种作物、300多个配方。产品畅销四川, 远销新疆、重庆、陕西、云南等8省 (市、区) 70多个县 (市、区) , 建有科技服务网点7 000余个。2013年公司产销专用配方肥16万吨, 推广良种800t, 推广农业新技术15项, 开发新产品12个, 助农增收达9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利税4 000万元。公司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创新型企业、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省级技术中心、科教兴川示范基地、四川省著名商标、全国配方肥百强企业、四川省配方肥十强企业、绵阳市优秀民营科技企业。

十年磨一剑, 公司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 探索总结出了“一站式经营、一体化服务、技物结合、连锁直销、进村入户”的推广模式, 被中央政研室和农业部等誉为农业科技推广“台沃模式”。全国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组长、中国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福锁研究员到公司调研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指出“台沃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

一、立足生产抓研发

目前, 我国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研发与转化脱节, 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众多研究成果未能转化为生产力。“十一五”期间,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 (其中, 真正具有规模的转化率不到20%) , 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水平。为此, 台沃公司与四川农大、华中农大、四川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公司每年列支产学研合作经费100万元, 通过充分整合科技资源, 联合开展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 有效地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衔接起来, 确保了公司依靠科技进步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村入户抓培训

进村入户培训是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重大举措。从公司成立至今, 每年组织科技进村入户100多场, 投入培训经费上百万元, 培训的内容围绕良种、良肥、良法展开, 以产品作为技术载体向农户传授三良配套技术, 目前, 公司平均每年培训农户10万人以上, 开展科技赶场200余场, 科技咨询20余万次。

三、建好基地抓示范

近年来, 台沃公司在县内外建立配方肥推广万亩示范片5万亩, 建立了配方肥推广千吨乡25个, 百吨村300个、示范户10万户, 试验示范中试基地2个, 组织省内外客户赴中试基地参观考察300余场, 共计7万余人次, 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普及与示范。专用配方肥的推广, 使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粮食增产10%以上, 经济作物增产20%以上。综合测算亩平节本增收、增产增收、提质增效200元以上。

四、构建网络抓服务

公司立足四川, 面向全国, 产品已遍布省内外70多个县 (市、区) , 已形成技物配套科技网点7 000余个。科技服务网点主要负责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基地建设、技术指导、科技咨询、产品配送及售后服务。每个服务网点都能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网点的全面建设降低了产品配送成本, 缩短了服务距离, 实现了面对面、点对点开展技术服务。

五、机制创新显活力

要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必须探索新机制与新模式。“台沃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站式经营。按照“县—乡—村”金字塔式直接服务到终端的模式, 作物专用配方肥和良种、良技服务直接到终端, 减少中间环节, 避免了在流通环节中多次加价,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 一体化服务。公司不仅研发测土配方施肥和新型环保肥料, 而且坚持以科学施肥为基础, 将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延伸到各个网点和用户, 为广大用户和经营者提供了良种、良肥、良法配套的科学种田全面解决方案。

1. 技务配套

公司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 针对“一亩一袋子”肥料施用量研发, 将技术转化于新型环保肥料中, 实行“种肥同播”技术, 克服了“只开方不卖药”与“只卖药不开方”的弊端, 解决了农民“看不懂方、买不到肥、配不好肥、施不对肥”等问题。

2. 连锁直销

公司直接在各地各镇乡建立连锁经营网点, 坚持“区域代理、合同管理、专营专销、谁开发谁受益”等经营理念, “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店面、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 平衡了“用户、经营者、企业”各方利益, 调动了各方积极性。

六、高位求进创辉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新型农业主体发展, 公司将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专合组织、专业大户、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 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不断探索新思路, 积极开展个性化特色服务。将重点开发生态环保专用肥, 抓好生产设备工艺创新, 坚持实施“良种、良肥、良法”三配套, 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网络,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建立专家服务系统和远程视频服务平台,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 将探索通过互联网销售生态环保专用肥、优良品种及植保产品, 不断创新销售模式。

路径转化 篇9

从文学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舞蹈动作之所以“画中有文”,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俗称的舞蹈艺术化处理。所以,如何组织每一字符,让其尽显画面之美,则需要舞蹈编导拥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及高强的舞蹈艺术转化能力,使之能够将画中之文,投射在每一形体动作之上,因此,这也是胜任舞蹈编导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深化与提升舞蹈编导的文学素养

(一)打造自然舞蹈剧情背景。对于自然舞蹈剧情的背景创设,首要基于真实的情感,明白舞蹈是源于对故事情节的艺术再创作,有着与故事中发生的对应情节,有着人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从未发声,却用形体、仪态、举手投足间将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从中感悟故事中的真、善、美,以及做人的真理。基于这一现实, 笔者认为舞蹈的成败与否,取决于编导的编排, 而编导的编排好坏,则在于编导自身是否拥有出色的创作能力与文学素养,且能否将两者融会贯通,和谐统一。例如,在众人皆知的敦煌飞天舞蹈的编排之中,通常编导都会将涉及敦煌那一时期的文化融入其中。在基于某一文学作品,如诗歌、经文、传说、词赋等的背景下,只有加上编导对作品的个人领悟、启发与研究,才能把支离破碎与相对抽象的敦煌壁画转化为具有大漠风情的舞蹈。所以,要善于运用文学构思的技巧构思舞蹈剧情。

(二)营造开放舞蹈艺术意境。舞蹈之所以令人心悦神怡,赏心悦目,正因其伴随音乐带给人们的那频繁、不间断的视觉冲击,将刻于纸上, 定于字间的文字和故事用鲜活的动作形态真实地展现了出来,将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带出了沉闷的世界,引导着人们不断积极向上追求更多、更新的美好事物。所以,出于这一美好愿景之下,舞蹈编导的创作更需要能够沉淀内心,站在舞蹈作品欣赏角度来创设各类舞蹈意境,或艺术性、或鲜明性、或开放性,并结合舞台设计、舞美灯光、 服装以及演员等,将观众带入心领神会之境,深刻体会舞蹈每一动作之中的力量美、速度美、造型美、姿态美、表情美、服装美等内涵与情调。

二、引导舞蹈编导将艺术与文学结合转化

(一)采取思想与技能的结合训练。舞蹈动作的训练,视舞蹈演员的个体差异不同,各有侧重,扬长避短。舞蹈编导应以专业审美的眼光, 善于发现每一舞蹈演员的优势,并及时相对应地作出调整,确保能将舞蹈的整体之美呈现于眼前。 比如,对于有缺失美感、动作标准不规范的及时调整,力求每一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能够与之舞蹈整体性以及全场剧情无缝衔接,从而将作品主题真切完整的表现,真正意义上地践行舞蹈的艺术性与文学的艺术化高度结合。

(二)融汇文学与艺术的转化训练。通过对直接描述舞蹈的文学作品和有关舞蹈的美术作品、雕刻作品、瓷器作品与其他艺术品等类的文学作品进行融汇思考与学习,从中借鉴所蕴含的舞蹈灵感、舞蹈动作创新、舞蹈剧情与舞蹈的表现手法等,使其成为以后舞蹈编导的“厚积薄发” 的素材,最终达成从文学到艺术的自然转化,使之文学构思与写作能力也随之得到训练和提升, 从而不断在文学素养的积淀中去孕育自己的舞蹈编导才华和灵感。

三、结语

路径转化 篇10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资本变迁;农民;身份认同;职业化;职业农民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96—02

“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界格局的形成,长久以来,马尔萨斯关于人口资源的忧虑,尤其是关于农业人口发展的忧虑,首次变得如此现实。

一、农民身份转化问题的提出

何为“农民”?在中文的辞典中的解释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1]象征的是一种身份。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在针对法国农民的研究这样定义:“我要是有一项职业,将比当农民好多了,我们在调查中常听到农民这样说。”[2]这种遗憾概括出农民的‘地位’和其他职业的地位之间的根本差别。同时,孟德拉斯指出:“农民是一种存在,是对自我的一种整体的静态的规定,而其他的职业是人们获得的和占有的‘所有物’。[3]”也就是说,农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发展,农民将逐步离开土地,农民阶级的身份发生转化,孟德拉斯将其称为“传统农民的终结”。[4]

中国农民的传统身份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中国传统农民身份世代相传。2.中国的传统农民小农经济所束缚。孙立平在描述中国断裂的社会时说到:“由于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要远小于对非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农民从出售农产品中获得的收入,越来越微不足道。”[5]3.中国的农民并非完全就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开始向农村扩张,农业耕种土地数量锐减。农业投入和产出出现反比,这种现象被称为“隐性失业”。[6]

二、分析框架:农村社会资本变迁加速了对农民身份转化的冲击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内涵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是20 世纪80年代开始, 特别是90 年代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问题。它是由社会学家率先提出, 而后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以及法学家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自研究领域问题的综合性概念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社会资本的广义定义: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基于信任、合作以及规范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并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涵:一是社会资本的承载主体是一种社会关系网,其中的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决定了社会网络的强弱;二是社会资本存在一定的产生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的文化规范;三是社会资本的功能应该是体现个人或者组织的目的,并能够为其带来价值增值。

(二)农村社会资本的外延

根据以上对社会资本的研究纬度,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社会资本的类型来研究研究农村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变迁。以农村社区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为例,以时间作为分析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中轴线,可把农村社会资本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传统社会资本、现代社会资本、将来社会资本。我们把不同时期的农村社会资本比较如下(见表1):

的结果。传统农村社会,社会资本基本上属于平均分配。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模式由大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传统的以身份等级为分化边界,逐步转变为传统礼制与职业阶层相结合的模式。依靠家庭(家族)制度所形成的强大的特殊信任收到挑战,法人组织将逐步完善。

(三)农村社会结构对社会资本行为主体的影响更为直接、复杂

社会学家认为,传统村落文化中,家是社会的“核心”,它是一个“紧紧结合的团体”,中国的家是一最重要的“原级的”、“面对面”团体:它靠一种非形式的、个人间方法从事其活动(金耀基,1999)。[8]因此,传统农村社会中社会网络相对简单,社会资本运作过程主要针对于家庭,投资风险较低。而现代农村社会资本,因其行为主体的分化,个人主义和职业因素的影响增加,其行为主体的运作过程更加复杂且运作风险较高。

三、农民职业化的意义和转化方向

(一)农民职业化方向探析

就我国农民目前的现状而言,社会资本的变迁使得传统农民身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农民要想获得同市民一样的基本社会保障,必须促进身份农民向职业化转变。在以往的研究中,针对农民职业化的转化方向主要有以下表述:李培文、陆学艺、王春光主张创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发展小城镇建设,从政策的层面允许农民自由选择职业,进行职业分化;卢荣善等则从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论述了农民身份转化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农民身份转化的几个方向。

笔者认为,就农民本身而言,要实现从身份化向职业化的转变,除了向其他行业实行分化,未来也应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而存在。

(二)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自身职业化的路径选择

所谓农民职业化,是指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引入理性经济人理论,以期获得利润最大化的过程。农民职业化是一个特定的过程,包涵三种方式:一是从传统农民向市民化转化;二是大力促进和发展小城镇建设,并扩大乡镇企业建设,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设立特定的行业规范,形成一种专门的职业,即职业农民。

农村以土地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收入增长很慢甚至下降,使土地经营对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有所下降。非农产业高收入的“拉动”,农业龙头企业收入的稳定,迫切要求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我们应在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农民之间进行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鼓励和支持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含中外合资)之间,在不伤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土地转让、并换,包括土地流转后的农户就业和身份置换。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既有利于农民专业化、职业化的快速形成,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提高土地使用和产出率,以规模促进土地经营的高收益,同时也可以大量释放禁锢在土地上的富余劳动力,提高农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农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根据区位状况,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要素流动和优势互补。已在农业龙头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先行一步,尽快实现身份的转变,以产生较大的社会辐射和影响,使农民的专业化分工、职业化发展得以顺利实施。

致谢:在本文的创作过程中,陆林教授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谢忱!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35.

[2][3]H·孟德拉斯.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77;247.

[4]李培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化面临的困境和出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9):257—258.

[5]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3—4.

[6]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

[7]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2—91.

[8]赵泉民,李怡.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合作经济——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7,(8).

上一篇: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下一篇:雾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