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转化

2024-05-14

方式转化(精选十篇)

方式转化 篇1

一、改善人际关系

有份调查曾经明确地将这些“优生”进行了归类划分, 总结出五种类型:狂妄任性型;好胜嫉妒型;冷漠自私型;顺从听话型;脆弱娇气型。我们也看了一些关于这类问题的文章, 认为这些学生出现此类问题的统一弊端就是他们不在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生存于社会中的基本之道。这类“优生”长期如此, 将来也只会病态地步入社会, 甚至会误入歧途。所以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是教师最应重视的问题。

“优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不能仅仅是“闭门造车”, 在校学习的过程, 学的不光是知识, 还有与人交往。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太久了, 心里会发霉的, 需要去接触阳光。韩寒曾说过, 将来他负责给自己的孩子编写教科书, 将孩子送入学校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去接触人, 与人交往。作为班主任, 应该本着自身的这个特殊身份, 利用任何亲近“优生”的机会, 去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告诉他们一些相关的事例, 帮他们分析自身的弊端。可以在课堂上多采取互动项目,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 融入其他同学的生活中, 融入班集体里面, 学会与人为善。只有与同学的关系搞好了, 才发现内心会变得很阳光, 才发现除了成绩原来还有这么美好的东西, 它会帮着自己在成绩方面取得更骄人的进步。由此一来, 会让他们发现, 自己的世界相比以前大了很多, 看事情的眼光也会变得丰富、客观。这些是光有成绩远远体会不到的。笔者做班主任很多年, 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些, 随着课改的实行, 笔者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 于是把这个问题放在了首位。长期实施下来, 不但对学生了解得多了, 而且融洽了笔者与学生的关系, 易于开展日后的班级工作。

二、明确学习目的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师生们都把成绩看得很重要。但是却不曾想过学习是为了什么, 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只是一味地想把成绩搞上去。以致现在很多学生都很难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其实学习都是为自己的兴趣做辅助的。作为班主任, 笔者曾经利用班会的时间做过相关调查, 给大家出了一份有关兴趣的测试题, 最后出来的结果基本都很一致。这说明大家在平日里依旧还秉承着同一个原则, 就是抓成绩。因为兴趣涉及方方面面, 每个人的取向肯定都大相径庭, 这份调查结果显然有违事实, 学生的观念亟待改善。为此, 班主任应该积极做好课外以及课堂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工作, 因为有了兴趣, 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才是健康的。可以在班中多开展一些跟价值观念有关的班会活动, 讲一些大家所熟知的人物的相关故事, 可以单对单地找这些“优生”交流沟通, 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 在班中组织大家一起交流观点, 找出他们所存在的弊端, 做好指引工作。将“优生”从成绩的牢笼里拯救出来, 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观念, 明确学习目的。如此, 在将来走出校园之际, 才能找到更宽阔的路子。

三、加强抗挫能力

很多的“优生”除了成绩, 在其他方面都是很脆弱的。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把成绩看得太重要, 一旦哪次成绩出问题了, 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相对于其他程度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抗挫能力要脆弱很多。作为班主任, 笔者会每周组织一次心情记事, 让他们将这一周来自己身上发生的困惑、感觉不平常的东西或是有兴趣的东西通过记录的形式写下来。还会拿一些有关抗挫的新鲜事例给学生做讲解, 启发他们。结果, 他们不但开朗了许多, 对很多事情也开始关注起来, 分散了他们在学习上的精力, 这在无形中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融洽氛围越来越浓厚。抗挫能力影响深重, 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未来, 教师应该对此加大精力的投入, 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从心理方面抓起, 给他们单调的学习生活撒点阳光。

参考文献

[1]刘芹妹, 孟琦.Twitter向教育推来了什么[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19) .

方式转化 篇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当前所面临的紧要任务。只有变面向极少数“优等生”的应试教育为“大众化”的素质教育,才能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而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因为后进生既是客观存在,又不能忽视的教育现象。尤其是职高的学生,相对于普高的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较差,行为习惯懒散,学习动力不足,态度消极,不求上进。同是职高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不很明显,有的比较突出。我从普教调入职教已有五、六个年头,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几年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应该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种类及其特点: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后进生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日常表现,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品质恶劣型:有极个别的学生,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影响,养成了强横霸道、好逸恶劳等恶习,在校内常常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且不服从老师管教。尽管此类学生在后进生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却是最难转化、在学生当中负作用最大的一个群体。

2、纪律松散型:这是后进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均比一般同学略强,但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力较为薄弱,因而往往还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成为令老师们头痛的“双差生”。但是,上述这些并不代表他们的品质恶劣,事实上,这类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和一般同学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3、学习后进型:凡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均可以归入这种类型。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又可以把这类学生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学习上的困难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或是父母不和,家庭不够稳固,干扰了其正常的学习。

(2)能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在后进生中所占比例很小,他们所表现出的特点是: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较低,但他们的学习习惯一般较好,意志力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这类学生要占到后进生的半数以上,其能力水平一般属于中等或略微偏上,但学习动力因素不足,学习习惯、意志力均不如能力不足型的学生。

(4)整体困难型:此类学生在后进生中所占比例最小,其特点主要为: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较弱,缺乏自信,求知欲、意志力不强,自我期望值低。

4、全面后进型:第一类后进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转化,往往会转化成全面后进生,甚至会滑入犯罪的深渊,报憾终身。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如果策略运用得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平等相待、一视同仁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应是互相的,师生间也是如此。教师认真备课、积极辅导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与普通学生相比,后进生更渴望老师的理解、尊重。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或是课下辅导的过程中,应适当的对后进生多一些关注;在各种活动中,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提出,给予热情的鼓励。这些做法,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有助于推动转化工作的进行。

二、针对个性、对症下药

心理学家们在传统上把人按气质分为如下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行为特征有所不同,其特点如下表:

四种气质类型特点对比:

一、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二、多血质: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但较为温和;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

三、黏液质:黏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

四、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于胆汁质的学生,应采取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方法,通过细致入微的说理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最好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2)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应采用“刚柔相济”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对其组织纪律性提出严格要求,在他们自满时,提出批评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通过活动,在激发其多方面兴趣的同时,努力培养其中心兴趣。此外还需注意,在他们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耐心的帮助。

(3)对于粘液质的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以激发其积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向上的信心。

(4)对于抑郁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应以正面鼓励为主。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与他人交往,并适当多给予他们一些称赞、嘉奖,鼓励他们树立起前进的勇气。

三、扬抑结合、留有余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留心观察便会发现,后进生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闪光点,只不过这些闪光点往往被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一些不良习气所掩盖。客观、公正地审视后进生,发现埋藏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指明其缺点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挥优点、改正陋习,是搞好转化工作的重要一环。有些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因为方法不当,常常在不自觉中扼杀了后进生上进的积极性,造成了他们破罐子破摔的结果。和一般学生相比,这类学生身上的缺点较多,犯错误的机率更大,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应当以合适的方式指出,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但切忌急躁,决不能因此抹杀学生的优点,将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更不能揭陈年老帐,不留余地地对学生进行训诫、讽刺、挖苦、谩骂,因为有些后进生对老师的评价比较敏感,这样做极易激发其逆反心理,使以后的转化工作难以进行。

四、师生合力、注重技巧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思想上的差距也比较大,因而沟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另辟蹊径,以班级内的一些同学作媒介,通过班干部或与后进生交往较多的同学,将教师的想法间接地传达给后进生,并请他们协助开展转化工作,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有些后进生,虽然纪律性差,成绩一般,但有文体特长,且乐于助人,在同学们当中有一定威信。老师如果肯定他们的能力,并结合他们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就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此时,老师再适时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并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引导其积极改正错误,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进后进生转化方式的思考 篇3

教师应该这样认识: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是智力不如人,而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他落下了功课,心理上存在着害怕学习的阴影,使之形成了亚健康的心理。教师需要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促进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固然可嘉,可是改变一个后进生更让人感动。因为教师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几代人。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就有这样的认识:教师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后进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唯有平易近人,学生才会亲近你;唯有教师具有爱心,学生才会接受你。爱屋及乌,学生喜欢你,才对你的课程感兴趣,也愿意接受你所讲的知识。

当然,后进生的转化是多途径的,不一定非要把他转化成学习上的优等生。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不应该也不可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教师必须有耐心和爱心,通过多种手段来促使他们向前进。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条件,学校应该大力发展特长教育,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广阔的空间。

教师必须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有一种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后进生那封闭的心扉,才能向教师敞开。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爱,即偏爱他们,用“爱”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种,引导他们一步步提高。造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很多,教师要因人而异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在生活上问寒问暖,学习上耐心辅导。关心后进生,还应依靠集体的力量,让优等生与他们结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我任教的2007届毕业生中有个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学习上一直不专心,一次居然合伙打伤了外班的一名女生。我在仔细分析了他的心理问题后,找他谈话,他认识到动手打人是不对的,并向那位女生道了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没有歧视他,而是处处关心他,终于扭转了他的亚健康的心理,使其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优秀生包揽了整个提问过程,后进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势必造成了后进生听课注意力分散,身在课堂心在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心中有后进生,做到后进生思考后能回答的绝不让优秀生代劳,同时鼓励后进生大胆发言,切忌挫伤其积极性。同时对那些上课走神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提醒。

由于后进生的学习差,有的品行也不够规范,有些教师限制甚至禁止他们参加活动,这样不但违背教育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这种自卑、压抑的心境中学习和生活,就会造成对一切都失去兴趣,甚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应该让他们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在活动中得以发挥,进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肯定,鼓起前进的风帆。即使没有特长的学生也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有些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些,但从事一些集体活动却很热心,而且能做得很好,在班级举行的元旦晚会和春节文艺晚会上都有比较成功的表现,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和价值。

坡面土壤侵蚀数据采集方式转化研究 篇4

为实现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化的建设, 必须寻找一种可将样地土壤侵蚀数据直接转化为光电信号的自动化数据采集方式以替代之前以人工采集为主的观测方法。

一、土壤侵蚀数据采集的原理

土壤侵蚀是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 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 可以用观测点位土壤被侵蚀厚度来描述该点的土壤侵蚀量, 即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的原理。

二、实现途径探索

1. 开发建设项目中的常规实现途径

开发建设项目中利用此原理实现土壤侵蚀观测数据采集的途径是简易坡面量测法。

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是通过布设一定规格的测钎阵列, 通过观测坡面样点一定时间段内土壤侵蚀厚度的变化值来测定土壤侵蚀量。

测钎的作用是类似于一把带有刻度的长度测量工具, 通过表面出露地表刻度的变化值来表示一定时段内土壤侵蚀的厚度, 通过土壤容重的测定, 可换算为土壤侵蚀强度。

测钎读数反映某一样点的土壤侵蚀量, 是通过现场监测人员定期观测测钎出露长度, 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而取得, 该数据目前以人工采集方式为主, 无法将现场获取的长度测量图像数据进行实时传输, 即无法实现自动化观测, 另外, 由于人为肉眼观测会产生一定的偶然误差。

2. 新数据采集途径的探索

在简易观测法的原理中将测钎作为带有刻度的长度测量工具的基础上, 将其原理进行引申, 对将土壤侵蚀现场判读时获取的图像刻度数据直接转化为电信号数据的新途径进行试验, 提高数据的自动化、可传输性和降低偶然误差。

将统一长度的光电池, 按照规则间距线形、连续排列在测钎上, 当测钎插入样地土壤中时, 每单位厚度的土壤被侵蚀, 则有单位厚度测钎的顶部出露地表, 布设在测钎上出露部分的光电池感光并发出微弱的电信号, 通过运算放大电路可使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LED发光, 表示某一部位已出露地表, 即有一定厚度的土壤被侵蚀。

通过判读发出光信号的LED总数量, 可测定出测钎出露长度的变化, 通过一定时间内测钎上对应发光的光电池总量变化值, 可获取土壤侵蚀厚度的变化。因此, 根据此原理, 研制了一种用于土壤侵蚀观测的光电测尺。

3. 新数据采集途径硬件选择及平台搭设

按照电路原理中传感器电路、运算放大、显示三个功能区块, 选择相应元器件。传感器电路选择上海欧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较为普通的线性光电传感器阵列OSA2.5-16ICOB OSD1375;运放选用民用级LM324双列直插式运算放大器和碳膜式电阻;显示部分选有UN4211直插式三级管和发光二级管。

采用线型光电传感器阵列O S A 2.5-1 6 I C O B O S D 1 3 7 5作为传感器。单片机选用A t m e l公司的ATmega8。ATmega8是基于增强型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这款单片机有如下特点:8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 (具有同时读写的能力, 即RWW) , 512字节EEPROM, 1K字节SRAM, 32个通用I/O口线, 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 三个具有比较模式的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 (T/C, 片内/外中断, 可编程串行USART, 面向字节的两线串行接口, 10位6路 (8路为TQFP与MLF封装) ADC, 具有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 一个SPI串行端口, 以及五种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选择的省电模式。8路10位AD能基本满足了单片机对光电传感器电压的AD转换需求。同步观测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 和光电传感器电压数据进行对比。

4. 新数据采集途径工作时段限制分析

在24h过程内, 光电测尺的电信号雨季5:45~17:00、非雨季6:30~18:00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电压强度区间内, 可作为新数据采集途径工作时段, 即只有在日出至日落之间时, 感光元器件发出的电压信号能做为判定土壤侵蚀强度的依据。其他时段内感光元器件对外界光信号不敏感, 露出地表的光电传感器单元和仍被埋在地表以下的光电传感器单元发出的电压信号差异性不显著, 其他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但每天能够正常工作1次的频次, 完全满足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程规范中“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加测”的频次要求。

不同季节, 感光元器件工作时段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未统一, 而水土保持监测自动化观测测尺使用时需全天候使用, 且数据程序必须统一, 必须排除掉季节不同而造成的可正常工作时段差异性。因此, 程序设计时只能选择不同季节感光元器件均能工作的时间段, 故选择在上午9:00~15:00作为数据采集时段。

同时, 考虑数据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尽量选择使感光元器件信号发出电压值接近于元器件峰值的时段, 初步取太阳辐射强度较强的午间时刻作为备选时段。

考虑我国纬度跨度较大, 太阳光辐射随季节变化最强光辐射时段随南北回归线位置不断变化而变化,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 综合选择中午13:30作为统一采集数据时刻。完全可以符合实际工作中对工作时段和工作频次的要求。

5. 新数据采集途径与传统数据采集途径的优点

(1) 将监测点数据采集由图像数据转化为电信号数据

现阶段在此原理上应用的简易观测场法是利用长度测量工具比对测钎出露长度变化的图像数据, 通过人眼判读将图像数据识别信息的模式, 实质上仍停留在人工获取土壤侵蚀量的阶段。

而一种用于土壤侵蚀观测的光电测尺, 直接获取的是测钎出露长度的电信号, 省去了人工判读这一环节, 为更高级别的土壤侵蚀观测设备研发提供了最基础的采集模式, 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这一数据获取模式的转变。

(2) 减少外业人员工作量

简易观测场法需要监测人员进入观测样点, 利用长度测量工具对每一根测钎出露长度进行测量后记录数据, 并报给内业工作人员进行平均值计算, 以获取土壤侵蚀量, 外业工作量大, 且需要大量人员配合, 易产生偶然误差。而一种用于土壤侵蚀观测的光电测尺, 将简易观测场法由接触式测量转变为非接触式测量, 现场人员通过判读光电池发出的电信号驱动发光LED的数量, 即可直接获取土壤侵蚀量, 大量减少外业测量时的工作量, 同时降低偶然误差。

三、结论

方式转化 篇5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新的转化。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转化,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向我们走来,在这场围绕新课程改革而开展的基础教育深刻变革中,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终将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利行为上。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哪些转化呢?笔者试就这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应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举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即实施“生本教育”,而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本,只重视知识传授,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重点要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化。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于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在发挥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利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形成一种激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育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参与讨论练习的机会,让他们自土自动自觉地探究学习,决不搞教师“一言堂”。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经过课外查找资料,课内讨论探究,有学生提山与传统教材不同的看法:小说中的杨二嫂不应是作者批判的对象,而是像闰土一样属于作者同情的对象。因为造成杨二嫂刻薄自私的根源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杨二嫂与闰土都是社会的受害者。笔者及时肯定了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的新认识,并鼓励他们要自主学习,敢于质疑,不要只知道死记硬背,盲从权威,人云亦云,而要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应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

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由善于组织教学向善于探究教学转化。为此,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找到完成目标的最好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种和谐、宽容、热烈、有序的课堂气氛。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转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教师以组织教学为主时,他的基本做法就是分解教材中的知识,将知识有组织地呈现山来,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教材的知识,问答课本的问题。而教师以探究学为主时,他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集体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且富有个性。

《庖丁解牛》是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从中可以悟出庄子的人生态度,发现求知的规律,但如果拘泥于教材的参考资料,思维就容易受限制。在探究教学中,学生研读《庄子·养生主》中的一段文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课文提示中略大了“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句话,学生明白这句话意为:“用有限的生命之求取无限的知识,就会感到疲惫:那么不断求取知识的人只会使自己感到疲惫罢了。”然后对照课文,学生便得山这样的结论:庄子反对无限制地学习知识,而重视技能的训练。在笔者的指导下,有学生还结合切身体会,提山了新的观点:当前我们要转变的素质教育观念,几千年前的庄子就有了类似的想法。庄子并非真的要人们放弃知识,而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去追求真知。

三、应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成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准则。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着、设计者,而且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者利学生成绩的评定者,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绝对权威。教师往往习惯根据白己的设计来教学,习惯忽略冷落学生有创新意识但与教材观点不符的见解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由传统上的教学权威逐步向学生的举习伙伴转化。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的地位,与学生做到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不能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合作、充满个性的创新过程。

《左传》中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生动地刻画了郑庄公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课文阅读提示中说“庄公阴险”,鉴赏要点中说“他虚伪狡诈,暗藏心机”,可见教材对郑庄公的评价是贬斥的。针对于此,学生提山疑问:“公叔段被克难道真是郑庄公欲擒故纵的结果吗?”于是,笔者参与到的平等讨论中,有的认为公叔段被克是自己恃宠放纵、野心勃勃造成的,完全是咎由白取,有的认为公叔段被克是姜氏对小儿子的偏爱造成的,还有的认为公叔段被克的根源就在“庄公寤生”这一偶然事件,可谓见仁见智。课后,学生还据此写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有文章认为,根据史料,郑庄公并非课本中所讲的是“虚伪狡诈”,而是春秋时一位非常贤明的国君。他知人善任,又有远见卓识,更能忍辱负重,实属难得。还有文章认为,姜氏对小儿子的偏爱,最终导致了兄弟间兵刃相见的悲剧,也造就了公叔段狂妄自大、郑庄公阴险狠毒的不良性格,并由此得出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要一视同仁的观点。通过师生平等合作的多角度研读,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而且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分训练,教学过程成为充满学生个性的创新过程。

四、应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转化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需要信息人才,信息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当今的教材以文字教材为主,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正向多媒体教材发展。多媒体教材比传统教材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更加有利于教师指导,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师应善于将信息网络上的新知识新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还要能正确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日益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新的变革。

笔者教学《背影》一课时,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导入。先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月光曲》《游子吟》缓缓映入,然后是设计的一段导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不可计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表达了深沉的母子之情,可谓千古绝唱。岁月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父母给我们的爱,因为这爱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背影》,走进父母的爱吧!”这样笔者先声夺人,通过多媒体手段紧紧扣住了学生的感情之弦,使他们的兴趣与思维迅速集中到笔者设置的情境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应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向学生照搬课本知识,过多地依赖教材,而缺少自身创造力的发挥。科研创新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在当前广大教师队伍中,具有科研创新意识的人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单纯凭积累的经验,教参成为唯一的参考书,很少想到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造成教育观念陈旧僵化,教学工作完全被教材和教学大纲束缚,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缺乏科研创新意识,有些教师只能年复一年简单地重复劳动,教学水平很难得到真正地提高。

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创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并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与评价,分析不足,不断改进。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与自己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理念,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做到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自身应具备雄厚的学科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结构,拥有广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知识信息,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 篇6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多样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152-01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以支撑学生积极学习,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在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互动发展的过程,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了学生发现与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的记忆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由“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可见,要真正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就迫切需要实行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换。

一、启发诱导,实现传统讲解型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型的转换

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在引导下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在课堂内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例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从一个条件(即已知一角或一边)能否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开始,逐渐增加条件,并由学生回答哪些肯定不可以,哪些暂时无法确定,在此应引导学生适当的分类,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收获大,记忆深刻。

二、开启学生多元智能,提倡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每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不同,其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同。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和算法的多样化,根据教材特点,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去主动积极地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上勾股定理这一节时,先让学生论讨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关系来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用拼图来引导学生证明勾股定理,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证明勾股定理的多种方式。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地会具备创新意识。

三、强调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故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力求在课堂中形成一种“研究问题”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积极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并能从交流中获益。

例如:在上“角的平分线作法中”,把全班分成每四人一组,每小组选一个组长,讨论时要求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发表个人的观点讨论。小问题小组里解决,大问题由组长代表本组提出,在班上由其他小组的学生或教师来指导解决。这样课堂上讨论气氛热烈,学生成了主角,小组内部学生团结合作,各个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有的学生按照课本上的介绍的方法做。教师在肯定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下,还应做到不失时机的点拨。这种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数学教学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应抛弃传统教学观点,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性发展,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四、利用课件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收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计算机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教学,增大课堂容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呈现过程,变抽象为直观,使“死”知识“活”起来,从而增加课堂效益。

五、注重探究过程的反思,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思,改变传统教学中仅由教师归纳总结重难点知识,而忽略学生自身反思和体验的状况。若能让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就能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和思考方式。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者角色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应有大的改变,作为实施课程标准改革的数学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各种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的核心内容,并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并指导他们直接运用数学知识去积极参与各项数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J].人教期刊,2003,(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张维忠.提倡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J]中学数学.2003.(9).

浅谈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式与对策 篇7

一、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式

(一) 建言献策。当前对于一些档案的研究政治色彩非常浓厚, 而研究的成果也是趋向于政治性的。此外, 我国一些机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的时候, 一般都会认真参考研究成果, 希望通过研究成果, 促进决策的合理化。能为国家机关部门提供借鉴作用的档案大部分是重要档案。因此, 档案工作部门也会对这些档案予以重点管理与保护。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机制, 对这些档案进行科学化管理, 为国家方针政策的提出提供诸多的参考价值。

(二) 治学有人。一直以来, 学界一方面对档案进行理论研究, 一方面也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而且, 对于一些理论研究也以专著、论文等形式公开发表, 这就使得整个档案研究体系更加完善, 极大地丰富了档案的内容。档案的理论并不是纯粹的空洞理论, 也因此具有了极强的实践价值功能。

(三) 直接运用。当前, 我国大部分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是通过间接形式去完成的, 但是, 为了更好的更快地实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 档案的研究者们更多地希望通过直接的方式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档案库房则是一个可以供参考的方式。中国古代档案库的建设是非常发达的, 其中个别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档案库既省时省力又省资金。

二、实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 构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当前我们国家许多的学科虽然具有极大的作用, 但是它们的社会地位却不高。哲学、档案学等等就处于这种尴尬学科的地位。由于档案学的社会地位不高且处于冷门学科等原因, 国家对于这种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未能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 更没有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去保障。因此, 在缺乏法治保障的情况下, 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没有竞争力的, 也不能够激发学界进行档案科研和实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于档案学的成果转化是非常不利的。然而, 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作用是巨大的, 最大限度内发挥档案学科研成果的作用, 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治机制以及法律体系。利用这些较为完善的法制体系, 促进档案学科研成果顺利实现合理转化, 从而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

(二) 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 实现其社会化的功能。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科研成果转化, 保证整个科研成果转化过程顺利进行并且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系统的平台。这种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应该是立足于科研成果最新转化这一基础的, 而且应该与相应的体制机制相互配合, 建立一个完整的平台保护体系, 做好相应的平台管理工作。此外, 这个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应该依据不同的类型对这些平台之上的成果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而且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避免研究成果的浪费。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最重要的是需要正确地引导, 因此, 必须建立相应的特殊机构, 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保证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效性。只有在这种综合性的、体系化的平台之下, 档案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够有章可循, 有组织依靠, 这样也就不会偏离研究的方向,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顺着正常的轨道有序地开展, 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

(三) 加强团队建设以及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档案的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应用, 最重要的前提保障就是需要有专业人才的加入。当前的学界专家应该积极转变科研观念, 促进理论转化向科研成果转化演进。在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时候, 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斟酌、合理选题, 精心设计、科学管理, 积极整合科研力量, 优化相关资源配置, 大力突破学科界限, 形成一个强大的科研团体。另外, 就是要加强科研经费投入, 建立相关的科研经费保障机制, 国家相关部门、档案部门等等都要加强对档案科研工作的扶持力度, 积极投资经费, 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的、具有前瞻性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经费予以提高。而且, 还要积极合理利用经费, 避免经费的不规律和不合法使用, 积极保证科研经费为科研工作提供助力, 顺利实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 档案科研工作主要应该构建一整套的立法机制, 并且构建一个相应的平台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就是组建专门的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团队,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最终共同促进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摘要:档案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档案理论成功到实践成果的转化, 着力提升档案服务的质量, 更好地实现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本文通过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方式与对策的分析, 希望能够为科研界更好地挖掘档案的深层次作用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档案,成果,转化,社会化,方式,对策

参考文献

[1]郑文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对策的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8 (02) .

[2]吴广平·“两个体系”建设应避免的几种思想倾向[J].档案学研究, 2010 (01) .

[3]王敏.教学档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价值体现.黑龙江档案, 2008 (3) .

[4]罗慧芳.高校教务档案管理规范化研究.管理学研究, 2011 (8) .

方式转化 篇8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界定

一般认为, 科技成果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依靠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活动所产生的被公认为先进、成熟和适用的知识产品。这种产品应获得实践检验及社会承认, 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科技成果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体, 包括“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两个部分。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成果潜在的技术及时转化为实用技术, 将它应用到企业中并物化为现实产品, 使其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 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国际上一般称之为“科学技术的商业化”“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才能显示其应有的经济、社会或生态价值。

根据以上定义, 我们认为, 科技成果转化包括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高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科技信息以及知识等优势, 将自身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科技思维) , 以多种形式进行后续开发、试验, 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材料, 并向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和技术推广, 使之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活动。概而言之, 即应用技术成果向能实现经济效益的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本文讨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不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等, 主要指向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点的应用技术成果, 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过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一个多层次且环环相扣的衔接过程, 在任何一个环节和层次上的过失都会影响到转化的程度和速率。进行相关环节与层次的分析, 对于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和消解其阻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

(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环节

基于对科技成果转化定义的分析, 我们认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可以细分为试验发展、工业化生产、产品商业化及产业化这三个环节。

第一, 试验发展。从实验室所获得的科技成果与实际产业应用存在很大差距。当科技成果要转化成商品生产时, 必须进行过渡性研究, 这就是试验发展环节, 又称为小试中试环节。它是将实验室成果经试验加以“放大”, 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 并对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反复试验、修改和再创新的过程。它实质上是对实验室中新的技术与产品能否转变为技术上合格、能够工业化生产、具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一种可行性论证。这是转化的核心环节, 意在把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 为具有一定批量的企业化生产做准备。

第二, 企业化生产。经过小试中试环节的科技成果, 已经属于较为成熟的技术。企业化生产环节就是企业 (成果需求方) 运用新知识, 将高校经过小试中试环节的成果 (新产品原型或样品) 从实验室转移到生产部门, 并进行批量生产的过程。在高校科技人员的参与下, 企业通过对加工技术、操作方法、工艺技术与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创新活动, 寻求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的规模生产。企业化生产环节不仅能进一步扩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生产规模, 产生技术扩散的连锁效应, 而且能带来较高的超额利润, 形成一个有较大规模的“厂商群”, 甚至形成新兴产业或行业。[3]

第三, 产品商业化及产业化。产品商业化及产业化环节是指企业把高校科技成果 (新产品) 转变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并促进其产业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形成性能优良的新产品投放市场, 把知识成果中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通过技术扩散, 整个企业群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时, 新产品就具备与其他市场产品相同的市场要素和质量水准, 能以较低的成本与优势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生产的基础上, 形成一种与其它产业比翼齐飞的新兴产业, 完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二)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三个层次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它按技术梯次分为三个层次:科技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技术成果向工程成果的转化以及工程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4]

第一, 科技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在这一层次中, 高校科研机构需要和企业技术开发部协力攻关, 对科技成果进行中间试验。其目的不仅仅是制出样品和样机, 更为重要的是考虑技术的成熟性, 编制产品加工的工艺文件, 确定和完善技术规范, 购置相应设备, 对原有品性进行多次试验以消除各种不确定性, 使其尽可能适应生产流程, 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把科技成果较快转化为技术成果 (新产品原型) , 不能仅靠现有的团队力量, 还必须吸取各方机构的知识传播和外溢效应。

第二, 技术成果向工程成果的转化。在科技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结束后, 将进入“成果的工程化”层次。在这一层次中, 需要高校与企业联手, 共建“工程中心”平台, 实施“产、学、研合作”。要把握技术的关键点, 重视技术配套, 有效综合与协调转化系统中的各相关要素, 为工程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留足接口。在技术的“前期成果”物化为成熟的产品后, 需立即进入产品小批量生产, 并孵化成小企业。在这一层次上尤其需要转化的各个主体在技术知识、工艺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与创新。

第三, 工程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一层次主要指工程成果转化成在市场上销售的新商品而成为社会化的应用成果, 达成最佳经济效益。技术、工程成果渗透到生产要素中, 引起诸要素的变革, 导致现实生产力内涵性的增长。这就是通过科学技术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耦合, 将技术的增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5]工程成果转化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不能等其完全成熟后才让其进入市场, 而应持续改进性能, 降低技术工艺的成本, 提高技术的稳定性, 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准备。同时, 还要细分市场, 寻找新用户, 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最终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使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

由于科技成果存在性质和类型差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多种方式, 以下归纳出了四种主要方式。

(一) 自办企业

自办企业即自我转化, 指在高校独资创办的企业里转化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产生的科技成果。高校根据自办企业发展的需要确定研究项目, 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承担双重责任:既要负责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开发, 又要完成其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任务。自办企业的特征是以高校为主体, 以科技活动及其成果为主导, 构建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中试、产品化直接到形成产业并占有市场的全部流程。[6]

这种方式是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优点在于, 能将核心技术整体导入企业, 能够获取更多背景资料和可衔接的知识, 缩短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周期, 也可避免由于技术泄露而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其次, 由高校自身承担成果商品化的营销业务, 可以准确获取市场信息, 把握顾客需求的变化, 有效实现设计、试制和生产等过程的联动改进。其缺点是高校虽然能自主经营, 独家享有利益, 但是要承担很大的投资风险, 还要涉及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 加之运营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 失败的几率较高。

(二)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是指高校在取得科技成果后, 一次性地把部分或全部专利以特许权等形式有偿转让给其他生产企业来进行转化。广义上讲, 这是一个分享知识的过程。技术转让必须通过高校与生产企业签署“转让协议”来实施。“转让协议”将相关的内容和范围界定清晰, 将各自的权益表述明确, 最后通过公证, 取得法律的确认。技术转让有直接转让和间接转让两种方式。

直接转让就是指科技成果提供方 (高校) 以一定的价格把科技成果的全部资料一次性地转让给接受方, 由其单独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其实质是一种所有权的转让。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过程更加简化, 节省中介费用, 科研投入可以迅速得到回报。高校不需要参与生产和经营, 不需要担心生产经营中的盈亏问题。其缺点是寻找受让企业, 需要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 否则很难完成技术转让, 容易造成技术闲置。

间接技术转让主要是指有中介机构参与的技术转让。中介机构是介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 是技术市场中最活跃的因子, 供需双方可以利用中介机构获取技术转让信息, 达成交易。间接转让的优点是转化的任务完全由技术中介和企业合作承担, 风险小, 见效快。缺点是高校获取的实际效益相对较低, 失却了超出预期效益的分红机遇, 它与企业之间多为一次性市场交易, 企业将得不到长期的技术保证, 会影响到高校“科技辐射”社会功能的实现。

(三) 校企合作转化

校企合作转化即高校以各种方式与企业合作, 共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并投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它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技术合约为基础, 在自愿的基础上共担风险, 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合作转化中的核心问题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摊和利益分成问题。目前, 不少高校正在努力探索这种转化的有效形式。一般而言, 它存在以下两种主要方式。

一是高校与企业以各自在资金、技术、人力以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为依托, 共同参与研制、开发和生产新的产品。这是一种半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其优势在于既能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 又能发挥企业的资金、设施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不仅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含量, 而且能促使高校的科研方向面向生产实际作出调整, 使项目开发能在高起点、高层次上进行, 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的附加值, 缩短成果转化成商品的周期。缺点是由于高校和企业是两个实体, 各种矛盾难以避免。

二是高校以技术折股的出资形式, 与企业共同创办技术股份制企业, 按合同规定的比例获得相应收入, 通过“技术+资本”的融合,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高校以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入股经营, 所需资金、中试和投产的设备由企业提供, 经营策略也以企业为主。双方要签订较为长期的协议, 使之在资金、技术和生产条件以及经营管理方面依法有序, 形成一个和谐联动的整体。操作的关键是无形资产的认定和股权的确定。[7]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把科技成果提供者与产品的生产者紧紧捆绑在一起, 能保持高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使技术与资本优势不断整合, 不断释放出高校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创造能力。缺点是由于该成果并非一定按企业要求开发, 产品的市场前景不一定乐观, 不利于成果的后续开发。再者, 企业行为如果违反了协议的要求, 高校也难以控制, 利益极易受损。

(四) 创办科技园

除了与企业直接合作, 条件较好的高校还可以创办科技园来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任务。高校科技园是以高校群和研究院所为依托, 把高端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与社会机构 (企业) 的资源优势相结合, 以高新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 创造适宜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的一种地域性服务机构。它既能在三者之间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有效进行信息沟通, 又能按照项目的要求达成资源共享, 建立孵化基地, 甚至可以“出售科技企业”的方式, 实现成果的转化。创办科技园可谓是前三种方式的综合, 亦称为“大学科技工业园”“大学高新技术园区”等。

高校科技园进行成果转化的优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促进高校、研究所与企业之间紧密合作与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企业可以利用高校的无形与有形资产, 为发展前沿性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吸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不断孵化并向社会提供更为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 助推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其二, 搭建起产、学、研创新平台, 将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整合起来, 使教师科研项目方向既能够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 又能够贴近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通过整合多种资源, 改善办学条件, 推动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

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并非每一所高校都具备创办科技园的充分条件, 它要求规模较大, 基础设施完善, 科研实力雄厚, 有足够的技术供给。就现实的情况而言, 一般只有某些高水平研究型理工科高校才可能拥有这一优势。因为科技园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 这是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与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普通高校往往力不从心。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因素较多, 可以概括划分为高校自身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因素。

(一) 高校自身的不足

第一, 由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高校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机构来协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没能形成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一些高校错误地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办校办产业, 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 而没有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转化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认识存在偏差, 高校普遍缺乏科技成果开发、转化意识。政策不到位, 组织领导不力, 不少高校至今还未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协调这一工作, 不能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结合。缺乏统一计划、全面部署和集中管理, 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来支持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所谓科研就是搞基础研究, 教师埋头写论文, 瞄准的是职称与房子, 无暇顾及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高校在考核教师科研工作时, 没有把从事技术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作为考核的指标, 只要“成果”能够通过鉴定, 整个科研工作就结束了, 至于成果出来后, 能否产业化, 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则很少考虑。机制不健全, 大大挫伤了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这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 市场化意识不足, 单纯追求学术价值, 技术创新能力欠缺, 成果的成熟度与适用性不强, 不具备市场的领先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高校的科研能力偏低, 科研工作经验不足, 研究中少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的参与, 更缺乏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多年来, 高校不少课题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下达, 很多是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书本味过浓, 针对性不强, 闭门造车现象严重, 产品设计没有对接企业和市场, 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或小试阶段。由于缺乏多学科的协作, 综合开发能力有限, 技术配套性差, 成熟度与适用性不强。成果中的理论探索比较多, 只着重考察技术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术本身的论证, 一般不涉及工程性和工艺性方面的问题。即使产生了工程性和工艺性的成果, 大多是技术跟踪和模仿, 多为低层次的重复研究, 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极少, 无法推出满足市场的新产品。委托开发的技术和产品, 除委托单位勉强使用外, 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不少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 不具备市场的领先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第三, 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 不能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整合, 加之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 难以组织中间试验, 科技成果不能很快实现产业化。高校只有“人畅其流”, 才能汇集各种智能资源, 达成“人尽其才”。而现实的情况是, 高校为了满足“扩招”后的教学需要, 引进的往往是基础课教师, 忽略了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加之没有建立与企业进行人才互换的机制, 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不充分, 合作的平台少, 造成高校科技人员对成果转化的规律把握不住, 缺乏成果推销及经营的能力。再者, 高校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 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 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形成产品要经过三个阶段, 即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生产阶段。而科研人员能争取到的资金最多只能用于实验。为了规避风险, 他们不敢轻易投入资金进行中间试验或二次开发, 而科技成果转化没有中试过程, 就难以获取生产所需的各种数据, 就不能发现扩大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系列问题, 因而使得一些具有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成果胎死腹中。还有些成果则以未经中试的不成熟技术样态走向市场, 不仅制约了科技成果本应具有的效益, 还可能给社会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二) 社会环境的缺失

第一, 就政府而言,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没能建立科技成果的社会与市场评价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不到位。长期以来, 受计划经济观念影响, 科技成果转化采用的还是一种非市场化的模式, 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进行运转。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没能建立起权威有效的科技成果鉴定机构和价值评价体系, 尚未形成技术成果研究、开发、商品化与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技术市场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不足。目前, 我国尚无一部完整的《国家技术转移法》对科技成果的归属、披露和监督做出明确规定。[8]由此带来原创成果和专利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够, 致使一些企业失去了对原创技术成果转化进行投资的兴趣。由于法律、法规不到位, 很多成果是接近于被无偿使用的, 高校以职务发明为由, 将科技人员的成果单位化, 使其收益与风险与其成果价值极不对称, 科技人员往往待遇偏低, 失去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动力。总体上讲, 我国政府还没能充分发挥服务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第二, 就企业而言, 思想观念滞后, 技术创新内在动力不足, 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消化能力较弱, 注重短期效益, 倾向于接受短、平、快项目。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 我国不少企业生产什么以及采用何种技术, 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听命于国家行政指令, 自主发展观念极为滞后。企业普遍通过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来追求量的增长, 不愿在支撑企业后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上投资。由于经营处境困难, 一些企业转化成果的财力和技术欠缺, 甚至尚未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 没有形成与高校协商与合作的平台。尤其一些中小企业, 他们科技成果的消化能力弱, 不能对引入成果进行“二次改造”, 无法跟踪行业发展的技术前沿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开发出新的产品。受产值利税等指标的牵引, 大部分企业没有风险意识, 不愿按合同规定支付技术转让费, 而只想低价拥有甚至无偿使用他人成果, 无视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更新或成本降低, 倾向于寻找短、平、快项目, 或仅凭借企业现有的技术资源和简单工艺维持现状, 从而大大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率。

第三, 就市场而言, 市场体系尚不完备, 优胜劣汰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科技成果供需双方目标不一致, 利益分配不合理, 市场竞争不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 目前我国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 没有建立起配套服务的网络, 技术市场交易活动不活跃。从金融市场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资金难以从商业银行贷款, 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支持更是艰难。从技术市场看, 缺乏成果转化的经营机构。一些中介机构缺乏懂技术经营的贸易人才, 存在功能单一和权威性不足等问题, 不能很好地发挥科技成果的评估、技术交易保险和融资服务等功能。由于其提供的信息不够及时或准确, 难以在成果供方和需方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加之成果供需双方的目标不一致, 各方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 不能形成利益分配的合理格局, 不能形成最佳搭配, 导致市场出现“失灵”, 致使高校有成果却找不到对口企业, 而有的企业想搞技术改造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开发项目。[9]技术市场与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造成高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因找不到需求方而无法实现及时转化。

前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过程与层次来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螺旋上升、持续创新的过程;从方式来看, 应充分利用其智力资源, 采用针对性较强和更具兼容性的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从其制约因素来看, 主要表现在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市场体系不完备以及高校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与适用性不强等方面。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分析这些问题, 有助于我们从中反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机理和根本路径, 为尽快建立起合理的制度与优化的机制打下基础, 从而发挥高校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迅速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注释

1[1]陈东林, 张晶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促进对策[J].企业经济, 2011, (12) :115.

2[2]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 2011, (11) :6.

3[3]王先庆, 王斌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与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2) :65.

4[4]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21.

5[5]阳际华.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8) :20.

6[6]王铁军.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1) :98.

7[7]李增, 周克元.科技工作指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68.

8[8]郑贤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 2010, (4) :38.

方式转化 篇9

白居易《琵琶行》诗画转化方式解读

白居易《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名诗,做到了诗中带画,画中有情,情中有景。通过不断的转换也造就了这首诗的与众不同,被世人千古流传,后人常常把《琵琶行》以诗画转换的形式表现出来。诗画转化的表达方法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全译”,另一个是“变译”。而“全译”之中包含“直译”和“意译”。

(1)诗画转化方式直译解读

“直译”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直接翻译,它不是话中套话,也不是依次来翻译,它的根本宗旨是表达作者写作品的意义,重点是在于“形似”。很多人都知道,《琵琶行》是一首长篇的诗歌,要是把全篇诗句逐字逐句的翻译过来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把《琵琶行》中的具体内容,以及人物、情境描述出来就可以了,使人能够一见画就可以指出这是根据《琵琶行》创造出来的绘画就行了。这也是最简单、最直面的诗画转化方式,以诗歌为根本,进而创作绘画。因为作为一幅诗意画,最先要传达的就是诗歌中塑造的环境、形象。例如笔者印象最深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人让他背出《琵琶行》不容易,但是问及能想起几句诗的话,这一定是其中之一。其画中就可以表现出船中,一名婀娜多姿的女子,用琵琶及长长的衣袖挡住自己的半张脸,使女子美丽的面庞若隐若现。更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其也可以用诗画转化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秋天散漫着落叶,河边飘落着小船,二人作揖时离别的画面。这个也很容易直译成诗意画,对《琵琶行》熟知的观者也很容易鉴别出这句诗词。

(2)诗画转化方式意译解读

《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最重要的是表达其中含义,其中的内部含义是无法直译过来的,诗中许多朦胧和模棱两可的诗句是要通过自身理解才能直译出来,这个曲折的翻译就“意译”。但是意译不是凭借读者主观理解,那会曲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意,要通过文章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身处的环境,走进作者内心之中,才能真正的意译这首《琵琶行》。直译是作品中的表面现象,而意译是作品之中的内在含义或者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自身的抱负。在许多情况下,直译和意译之间是相互融通的,这样才能使得作品含义或者表达情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内部情感才能得以表达出来,真正的做到画中有情,情中有景。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很多诗句是直译和意译相互融通的现象。例如明代宋旭创作的《琵琶行图》,其中就描绘了广阔的江水,微风吹拂了落叶,水面也是微微荡漾,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微波的江面上,岸上树叶从树上散落,微微摇曳的芦苇丛,两人望向江面,江中一艘小船随着江水荡漾,船舱内一位长须白发的老人坐在船上听着女子弹琵琶吟唱,虽然画中的人物表现是静止的,但是却画的惟妙惟肖,表演者倾心,聆听者十分专注,岸边的送别二人以及船夫全部都在侧耳倾听,三人的神态描写更是出神入化,让这幅画的赏析者如能听到这美妙的琵琶声,这幅画完美地展现了《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以及“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意境。

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为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其影响力在当时社会是可想而知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经典诗句更是伴随了我们一生。从上述各种诗画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正是因为《琵琶行》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表现形式,才得以让《琵琶行》成为千古名诗,被后人所流传。

摘要: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大多都是以朴实的风格为主,白居易诗作中的《琵琶行》更是作为千古名诗而流传至今,把《琵琶行》作为诗歌中的精品,会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在画中。本文主要通过白居易的《琵琶行》,来解读《琵琶行》的诗画转化方式。

方式转化 篇10

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

从古到今, 在知识的掌握上, 形成了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通过言语传授获得知识的接受学习, 一是借助于观察、实验、实践对具体经验的归纳进行发现学习、活动学习。大量的知识正是通过“传授—接受”学习获得的, “传授—接受”学习方式是教学认识中掌握方式的最基本体现形式之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领导者, 必须直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连贯的知识, 让学生通过接受教师的教法并自觉系统地内化, 达到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的目的。为了保障教学有效、有序地开展,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之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科书和相关的参考书等, 在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熟练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掌握, 清晰、明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组织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 并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使书本中较难的内容便于学生接受。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内容, 教师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使抽象、深奥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内容, 并采取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 使得他们易于接受;针对书本中较为复杂的问题, 教师要积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重组等提炼, 使其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便于学生学习。教师采取直接、简捷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能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教材内容, 避免学生自己去摸索学习所走的弯路, 减少学生在自己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 减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畏难情绪, 增强学生对掌握知识、发展自我的信心。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对授课内容要讲得既清楚又好懂, 帮助学生顺利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毫无疑问, 直接和接受的方式是教学的最基本方式, 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式。

二、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1. 化抽象为形象

供学生学习的教材知识, 是以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经验为主的、根据教育规律和教育需要精心选择加工的, 以概念、原理、定律等所组成的抽象、系统理论知识为主要对象的。也就是说供学生学习的简约、概括的教材知识是经过理性逻辑过滤的、特殊理性视域的理性知识, 是在抽象层面上描述的知识结构, 它的学习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 它的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概念体系也能有助于个体认知结构的优化, 提升个体认识的水平, 它的优越性不可否认, 但其局限性也不容置疑。教材知识能较多地反映了事物的共性, 但不易凸现事物丰富的个性和特殊性, 概括了认识的成果, 却简化了生动鲜活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 直接理解经理性逻辑过滤、抽象描述的知识肯定有难度,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大量感性材料的支持, 贫乏的感性认识会导致难以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如何对理性逻辑过滤的教材知识进行有效加工和转化、如何将抽象的教材知识形象导出并呈现给学生, 成为教学的首要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 帮助学生内化抽象知识, 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 注重给学生以丰富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通俗是教师解决抽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2. 化复杂为简单

学科知识系统是一个网络状的立体结构。教学的核心内容则是处在学科知识系统各个有机部分的结合点上, 往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容量大。虽然学科知识本身未必很难, 但其庞杂、繁多。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理解和思维能力也都有限, 面对错综复杂的知识, 就不易弄懂、不易理解。学生单靠自身的力量去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知识点会比较困难, 容易出现“卡壳”“短路”, 进一步深入学习出现障碍。不解决好这些复杂的“疙瘩”和繁难的“门槛”, 不但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听不懂、学不会, 致使学生花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去做无效的、低效的探索, 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而且还可能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宽松学习时空、增强学习信心,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善于寻找切入点对复杂教材内容灵活处理、融会贯通、统筹安排, 使复杂知识点融合为和谐统一的有机体,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自然流畅。

3. 化未知为已知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严密的知识系统, 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之间有内在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学科具有系统性、连贯性、逻辑性。教材内容的编排也遵循一定的学科逻辑思路, 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相互蕴含、逻辑清晰、自然推演。以学生已知内容和未知内容为切入点, 分析教材体系, 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新知识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 教材中学生未知部分内容占大多数, 已知内容较少;第二种情况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 教材中部分内容是学生未知的, 剩余部分是学生已知内容的重现;第三种情况是已知重新组织或转化为新知, 新课中的未知基本上都是学生已知的东西, 只是又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加以阐述, 或加以重新组合构成新知。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展开新知识的教学, 而不能照本宣科授受学生散乱、堆积的结论。教学要使合理的教材知识结构有序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 就要遵循认知规律, 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让未知部分的信息、观点和概念与已有的知识体系顺利联系起来, 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4. 化理论为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 由概念、原理、定律和公式所组成的严谨、抽象、系统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内容, 使学生可以站在人类和巨人的肩膀上获得较高的认识起点和更为广阔的视野,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动力和支持。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理论知识使学生可获得较高的认识起点和更为广阔的视野,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动力和支持。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 是对实际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应, 然而表征理论知识的是抽象、简约、深刻的语言文字, 这就使得理论知识不易被人们理解和把握, 使得人们常常感觉到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跟实践是缺乏联系的。学生学习的教材知识是以经过理性逻辑过滤的、在抽象层面上描述的、由语言文字汇集而成的理论知识为主。单独从教材理论知识本身看, 它似乎是“灰色的”, 只是一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 枯燥、乏味、缺少鲜活意义, 与学生个体没有内在联系。学生的学习容易陷入符号化、抽象化的境地。“我们自以为将地球教给儿童, 在他不过知道这张地图罢了;我们把城市、国家、河流等名词教给儿童, 在他看来不过是写在纸上的东西罢了。”一堂有效的课, 它必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绝不是只有理论而无实际或是只有实际而无理论。教师必须积极寻求对策、深思如何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等把静态的理论知识与所代表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 让理论知识常青, 积极发挥理论知识的优势, 把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 避免理论学习游离于学生个体经验以外。

5. 化思想为方法

上一篇: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下一篇: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