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2024-06-18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精选十篇)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篇1

关键词:网络位置,吸收能力,创新绩效,集群企业

一、引言

网络理论认为, 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一张宽大的网络, 每个企业在这张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 占据优势网络位置的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将更具优势 (Zaheer和Bell, 2005) 。相对于网络理论, 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 企业内部知识创造能力是比外部关系更为重要的创新性知识来源 (Sternberg and Arndt, 2001) 。由于之前的研究各具片面性, 本文将结合两者的观点, 综合地来看两者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二、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

卓越的网络位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取网络内的资源、探索有价值的信息 (Kokaand Prescott, 2008) 。不同的网络位置会影响企业从网络中识别、获取和利用环境中知识的机会 (oulati and singh, 1995;burt, 2000;Koka and Prescott, 2008) 。然而, 从网络位置为企业带来收益的不同来看, 存在着两种不同但相互之间又有关联的网络位置模式 (Podolny, 2001) 。一种模式强调中心位置为企业带来的收益, 这种网络位置所带来的收益更多地来自于对外部资源的获取;另外一种模式借鉴Burt的结构洞理论, 强调中介位置优势, 这种网络位置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更多来自于对外部信息的获取。

(一) 中心度与创新

“中心度”这一概念与企业创新高度相关, 在企业间网络中占据中心性位置将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活动, 这是由于中心度高的参与者在网络中更容易获取并控制与创新相关的信息和资源 (Powell等, 1996) , 也会获得必要的战略性资源 (Tsai, 2001) , 这些战略性资源能够提供产生创新性想法所必要的外部信息。此外,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 现实中作为信息源的企业可能出于战略原因限制信息的外流或发出误导的信息, 而处在网络中心的位置使得它们更容易获取准确的信息以及信息源 (Burt, 1992) , 也可以对不同信息源间的信息进行对比, 从而对其准确性进行评估。综上所述, 企业在集群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对企业创新有积极影响。

(二) 结构洞与创新

结构洞是著名网络社会学家Burt (1992) 提出的一个概念。结构洞是两个接触者间的非重复性关系, 这个洞就像一个缓冲器或绝缘体, 是行动者 (actor) 可以玩弄以获利的空间, 是一个网络间的“好位置”。Burt (1992) 认为, 富含结构洞的行动者可以接近彼此之间不相连的合作伙伴, 由此, 可以接近许多不同的信息流。并且, 富含结构洞的企业能够从网络中较远的主体那里获得新颖的信息并挖掘这一信息为己所用;行动者的社会结构连带关系最好是“非重复关系”, 而结构洞能够最小化合作伙伴之间的冗余联系, 因此, 富含结构洞对于企业构建有效且信息富足的网络来说非常重要。

三、吸收能力与创新

Zahra和George (2002) 认为, 吸收能力应该被分为四个维度:知识获取和知识同化这两个维度形成潜在吸收能力阶段;而知识转化和应用构成现实的吸收能力。Vanden Boshet al. (2005) 通过不同层次的分析来扩大该理论;他建议吸收能力分为公司之间, 公司和公司内部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吸收能力的研究几乎不可避免地都采用网络视角。主流文献如 (Ahuja, 2000;Lane et al., 2001) 指出, 在潜在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联盟对知识获取和学习来说是一种有用的机制。企业开拓关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稀缺价值资源, 同时也为了建立企业间学习的纽带。这种现象正如Doz’s (1996) 在其深度案例研究中例证了企业网络间的知识流, 如果拥有紧密的关系, 在供应链中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学习, 这并非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所能达到。这些紧密的关系也积极影响着供应网络中中小企业的绩效 (Arend, 2006) 。

四、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

(一) 中心度、结构洞与吸收能力的交互作用

正如大型企业与中心企业在知识处理上的差异性揭示了其中吸收能力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Tsai (2001) 认为, 吸收能力调节网络位置对创新的影响, 企业越能够获取其他企业的知识, 就越能利用强大的吸收能力从网络中心位置中获取知识而受益。不同时考虑网络的中心位置和吸收能力, 组织就可能陷入“搜寻———转换困境”, 这意味着企业从网络搜寻中获得的知识不能在内部进行转换 (Hansen, 1999) 。

拥有丰富结构洞的企业能够从网络中较远的主体那获得新奇的信息并挖掘这一信息为己所用 (Burt, 1992) , 也能够接近不同的信息流 (Hargadon and Sut ton, 1997) 。由于企业所获知识的“新奇性”和“差异性”, 需要企业发展出更高的吸收能力以便从所获知识中受益 (钱锡红, 杨永福, 徐万里2009) 。连接结构洞的企业可以更快地打听到机遇或威胁 (Powell and Smith2Doerr, 1994) , 也必须发展出高水平的吸收能力以便理解可能出现的威胁和机遇。所以, 高水平的吸收能力能够调节结构洞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吸收能力与结构洞丰富程度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有积极影响。

五、结论

本文揭示了只有拥有有利网络位置同时具有强大吸收能力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中的知识资源, 并加以利用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 我们需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者结合的角度来服务企业的创新绩效, 具体来说, 则是构建和改善企业之间的关系, 建立企业间的学习机制;同时要加强企业自身对知识获取、转换和应用的能力。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创新能力, 提高创新的绩效。

参考文献

[1]Ahuja, G. (2007) , “The duality of collaboration:inducements and opportunities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firm link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1No.3.

[2]Arend, R.J. (2006) , “SME-supplier alliance activity in manufacturing:contingent benefits andpercep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7No.8.

[4]Bogner, W.C.and Barr, P.S. (2003) , “Making sense in hypercompetitive environments:a cognitive explanation for the persistence of high velocity competition”, Organisation Science, Vol.11No.2.

[5]Caputo, A.C., Cucchiella, F., Fratocchi, L., Pelagagge, P.M.and Scacchia, F. (2002) ,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innovation transfer to SMEs”, Industrial Management&Data Systems, Vol.102No.5.

[6]陈怡安, 占孙福, 李中斌.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与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J].经济管理, 2009, (3)

[7]黄速建, 余菁.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三十年[J].经济管理, 2008, (13)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 篇2

[摘 要] 产业集群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知识经济从传统经济中剥离出来的基础上得到产业集群的两种类型;同时在分析集群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得出企业是集群创新的核心,并分析得出两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战略;最后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两种不同的创新战略。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传统产业集群 创新型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的分类

知识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当今的经济体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知识从传统生产中剥离,并在同时并存的传统生产系统上覆盖了一层经济信息网。知识的存在方式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显性知识指有一定的存在形式和固定的载体,可以明确地表达或描述出来的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这种知识可以在全球无成本的复制,加剧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例如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完成了整个操作系统的创造之后,通过编码这种系统可以忽略成本在全球的复制。隐性知识指难以用文字明确表述的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存在于个人、组织的特定关系或信息流程之中,如工作诀窍、经验、视点、价值体系等。这种知识的产生需要创造主题结合历史经验、对生产的了解、面对面的交流等等条件,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特征紧密相连,体现着地方化,其表现形式是产业集群。同时隐性知识隐含着更多的创新思想,是集群创新最需要的,它不仅能促进集群知识的发展,更是提高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形成了既有依托传统和当地力量发展起来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又有依托区域的地缘优势大学网、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等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如下图:

这里将产业集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赖于分享隐性知识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另一种是由于产业特征或资源转移的惰性而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企业是核心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是指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创新机制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运行系统。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创新的主体。主要由群内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各种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组成。创

新计划。在知识信息通畅流动的环境中,在市场中介服务组织中介人和政府适当参与下,创新主体共同制定产业集群的创新计划。监督者。由市场中的消费者及专业技术部门组成的监督者。构成集群创新体系的三大模块分别是:参与者创新主体和监督者模块;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互动学习机制、竞争合作机制、激励机制、自更新机制。创新全过程,也即主体之间的联系和运行创新计划模块;知识信息流动、法律法规政策组成的创新环境模块。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体现了主体、创新机制、环境三部分集成的网络体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性。以创新环境为依托,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能够以各组成部分为基础、以创新为起点,实现创新向更高一级的循环。其侧重点是调动创新主体能动性、发挥创新机制功能实施创新计划。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主体包括企业、研发机构、大学、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基础设施等,其中企业是核心。从发达国家国家集群的成功经验看,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集群内外各主体间的合作和交流,为集群中企业创新提供资源,如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机构、风险资本等提供资金支持;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智力保障等。

可以看出,政府的导向政策通过影响研发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从而促进群内企业不断革新技术、经营模式改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群内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最终导致集群的创新。同时,政府政策的导向,也能促进群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对这对企业创新进而集群创新也不无裨益。

三、两种集群类型创新个例分析

产业集群由于地理上的临近和群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竞合机制等,使得群内企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然而,通过不同纬度比较传统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发现其创新战略存在着不少差异。传统的产业集群属于劳动密集型集群,其内部产品种类繁多,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通常依托集群共享网络。对处在这样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创新源于创立自主品牌和构建销售网络。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集群,由于技术变化快,导致产品更新速度也很快,

群内企业动态协作生产比较常见。对于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创新战略依赖于企业间的竞合?网络?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创造产品差异化,通过不断的创新使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不断向上延伸;通过产业集群内供应商与企业的互补性创新使得整个产业一直处于提升状态。 1 2 3 下一页

1.传统产业集群创新案例:虎门制衣集群

虎门,这个当年以林则徐硝烟而闻名海内外的古镇,今天以远销欧美、年销售额逾百亿元的服装产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服装产业的带动下,虎门经济迅速发展,截止到,全镇服装销售额达120多亿元;全镇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3.6亿元;财税收入24.24亿元;虎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80元。虎门制衣产业集群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因为群内各企业扩展价值链获得了超额利润。如下 上图可以看到,普通的贴牌生产商只获得了价值链中生产部分的利润,而虎门制衣产业集群在设计开发上注意吸引国际最新流行元素和面料,紧跟当今国际流行时尚,形成别具特色的南派风格。同时,虎门制衣集群内各企业注重品牌经营。目前,虎门服装在国内外注册商标达4000多个,各镇名牌服装在全国设有专卖店、连锁店1万余家,仅?以纯?品牌的连锁店就有3000多间。密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不仅促进了虎门服装大批量的.销售,扩大了虎门服装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同时也广泛宣传和提升了虎门服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虎门正为打造?四个名牌?(打造虎门服装企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打造?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名牌;构筑?虎门服装?品牌;打造?虎门制造?)而努力,这一举措将会进一步扩展虎门之一产业集群价值链,为虎门制衣集群带来更丰厚的利润。 创新型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案例:联想企业

创新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基于产品的,而产品的创新又依赖于技术创新。为实现这一创新,企业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契约化和非正式的交流,获得溢出效应,突破技术障碍,减少创新风险,规避高额的市场交易费用。在全国高新技术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一的联想企业,其创新动力就源于包括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企业在内的创新网络。具体分析如下表:

四、小结

Domain|www.koukm.com 口口卡盟 more|gs3g3swk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知识的存在方式入手,确定了在两个并行且相互融合的经济体中不同的驱动促使经济组织走向两个极端:全球化与地方化,分别对应的形式是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由于不同的驱动因素所以产生了两种类型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对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分析可以得到企业是集群创新的核心,并得出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战略:在传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品牌和销售模式创新,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通过网络内企业互补性实现技术创新。在确定战略的同时列举了两个典型的案例。本文不足之处是没有分析产业特征决定的产业集群类型。

[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

20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情况才为之一变.

19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和,?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

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

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

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Z;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

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1 20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从?影视出版?、?演艺经纪?到?广告设计?、?文化遗产?……不一而足。就行政管理来说,上述行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机构管辖。发展?文化产业?,要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彼此协调,涉及的机构越多,协调的难度就越大,有时难免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现象;从学术研究来看,无论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网络游戏,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我们缺乏适合各个部门的通用研究方法。各个部门的赢利能力也千差万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能够轻易地赚取大把钞票,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赢利性差。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应按赢利性的大小分别探讨.

[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

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

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和20,?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

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

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Z;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

一.

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从?影视出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篇3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 产业集群升级 辽宁省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88-02

一、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

何谓产业集群升级,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一些学者各自从理论研究的内容和需要方面阐述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

Bell&Albu(1999)认为集群升级应该更注重知识系统,而不是生产系统。格兰诺维特维为代表的社会学者认为要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应该加强产业集群内的社会网络。特别是他们提出的“弱联结”“根植性”“社会资本”的概念成为许多学者研究集群的工具。魏江(2002)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指处于特定演化阶段的集群转变其现有的组织方式和行为模式,以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动行为。吉敏(2011)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的本质是集群创新能力的获取和提升。这些学者着眼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以及集群内企业的组织方式等,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

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不可能闭关自守,必须和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下学者从产业集群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Humphrey,Schmitz(2002)认为产业集群升级主要落实到以下四个具体方面: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梅丽霞等(2005)提出产业集群的升级是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附加值能力的提升。张辉(2006)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产业集群加强与外界、与全球企业的联系并嵌入全球价值链,增强集群竞争力,获取更多的价值增值。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升级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和集群生产总值的提高。(2)产业集群由粗放的经营方式向集约经营方式转变。(3)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附加值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系统、社会资本的丰富和升级。(4)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每一发展阶段上创新能力提高。

二、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

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有两条: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集群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进;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实现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这两条路径都与集群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马鹏,李文秀2010)。当创新方式从线性模式发展到网络化模式时,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成了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总和(周立军,2009)。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首先,成熟的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各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环境基础,使集群内的经济、社会要素得到有效的整合,使集群具有持续创新的活力及其资源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其次,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中,集群中的企业家网络、投入产出网络都会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集群成熟和升级的标志,而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是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

2.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规避产业集群的网络风险和结构风险。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存在结构风险、网络风险和周期风险。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出新产品,自动化解集群潜在的风险。区域创新网络中良好的创新氛围能够吸引企业家、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核心企业加入,外部的信息、知识和资源也相伴而入。同时,资源结构和素质的变化以及新的机遇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更新、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制度的演进。这两方面都有助于化解集群的网络风险。

3.区域创新网络的完善伴随着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升级。区域创新网络中的规则要素和动态要素也会对集群升级产生重要影响。社会资本是支撑集群发展的软件条件,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组织之间的合作,改善相互信任的关系。集群中的组织间信任关系带来了集群中的项目合作、隐性知识的传递和企业机构间的公共或私人伙伴关系,也提高了成员对于共同规则的遵守程度。

三、辽宁省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一)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辽宁省信息与经济委员会2010年1月数据显示,辽宁省年收入1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有120个,分布在96个园区中,企业数量2.7万个,从业140.6万人,实现销售收入8634亿元,年缴税金221亿元。大体分布在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三个层面,其中沈阳、大连两市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全省集群销售收入的49.1%;县域产业集群52个,占集群总数的43.3%,销售收入3570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41.3%。

从发展规模看,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33个,实现销售收入5529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64%。10亿元至100亿元的产业集群87个,实现销售收入3105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36%。

从行业分布看(按销售收入计),装备制造业占38.1%,原材料加工占35.2%,农产品加工占10.6%,上述三个行业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达83.9%。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33个,实现销售收入2696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31.2%。

(二)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内在关联差。由于产业价值链没有充分延展,产业关联度水平低,产业内企业之间产品结构趋同,企业彼此之间内在联系较少,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使得多数企业都是独立作战,缺乏协作优势,难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优势。以装备制造业为例,拥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主机制造企业是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但如果零部件、元器件产业薄弱,缺乏成套能力,服务不发达,没有形成以主机制造厂为核心、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那么,就不能形成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产业的总体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也难以提高。

2.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目前辽宁省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集群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多数企业只是停留在低水平的往返式生产上,不仅自主研发能力弱,而且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劳动力技能水平低下。

3.产业集群内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集群不只是简单的企业“扎堆”的现象,在产业集群中不但包含了区域内直接从事某一特定产业生产和经营企业,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对其存在和发展起直接和间接支撑作用的各种行为主体,如政府、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客户和行会等。目前,辽宁产业集群内部虽然成立了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如行会、协会、商会等,但这些组织很多只是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个机构,或者是政府的直接管理,因此,难以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不仅制约了集群的发展,而且还加大了集群的运作成本,降低了集群的运作效率。

四、基于区域创新网络促进辽宁省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

1.促进科技进步,构建集群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支持专业优势技术和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整个区域集群的科技水平和持久竞争力。发挥辽宁省技术优势,培育和扶持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领军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形成产业化生产基地。立足行业本质,推进现代制造,加强专业化协作。

2.提升产业集群中成员的集体学习能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仅要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企业还要加强与产业集群内其它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互动,针对辽宁省产业集群产业链较短特点,加强集群内企业与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联系,引进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进驻集群区域;加强人员之间的非正式沟通;与公共服务机构和产业集群代理机构加强联系与合作,使之向产业集群成员企业提供技术知识和信息支持,集群内的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负责产业集群整体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协调活动以及特定企业活动等等。

3.建立相关交易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市场经济环境下,交易市场是“晴雨表”。市场规模与集群规模紧密相联。政府可促进市场公共设施的建设,制定公平交易规则,并进行相应管理。同时,要更加贴近辽宁特点,针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多、工业产品多、大宗产品多的实际,深入研究具有辽宁特色的专业市场发展路子,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推进。

4.加强产业集群内部合作伙伴关系建设。集群内部企业、市场中介机构等参与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生产、创新网络,共享基础设施、关键性技术平台、中介服务。在诸多合作中,基于知识和技术共享的合作最为普遍,技术互补或技术互补的参与者可以成立合资企业,也可以与大学和研究所合作。包括研究开发伙伴关系在内的产业合作伙伴关系,能够消除企业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资源障碍、资金阻力等问题,并将知识溢出内在化。对于政府而言,产业合作伙伴关系能够促进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公共研究开发成果的利用和商业化,扩大社会效益。因此,结合辽宁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以及国际技术发展新趋势,促进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合作伙伴关系,将是未来重点加强的一个政策领域。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田依林.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

3.赵强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4.周立军.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机构与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

5.马鹏,李文秀.集群的治理、创新与升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4)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8)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篇4

企业创新网络研究主要分析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组织间的合作行为与组织间的联结机制,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结网行为主要是为了提高创新效率, 降低创新成本。作为集群创新活动的载体和组织形式的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运行机制,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需要有效的治理模式保证网络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并提高创新效率。

青木昌彦在对硅谷的创新式企业的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提出了创新过程中的锦标赛式治理结构, 强调在硅谷独特的信息体制下以创业资本为主体的治理机制, 分析了创业资本在信息协调和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功能[1] 。王大洲等认为硅谷是以介于市场与科层之间的网络组织为治理机制的, 硅谷的创新网络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风险投资公司与高技术新创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二是高技术创新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2] 。孙国强分析了网络组织治理中治理机制与治理逻辑之间的关系, 认为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是关系、互动与协调, 网络组织通过互动实现协调, 并提出了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与治理逻辑的关系模型[3] 。黎晓燕等认为社会网络可以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流动, 有利于隐性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传播, 促进了企业的创新[4] 。

作为介于等级制的企业和以价格为协调机制的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式组织, 网络组织的治理结构具有区别于企业和市场的治理机制的特点, 网络组织的治理边界、治理对象、治理主体和治理规则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种变化要求有新的网络组织治理模式与其相适应。

一、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的目标与治理机制

企业创新网络治理模式的分析的关键是要探讨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治理主体、治理目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目前关于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是从集群组织间权力分配和关系协调两个不同角度出发。集群网络权力是分散的, 而集群治理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更多地需要集群企业的整体协调和协作创新, 形成推动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发展的合力。因此,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概念应该更多地关注集群网络组织的协调与合作, 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持续的协调与互动过程。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的功能是要实现集群的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集体学习。高技术的本质决定了高技术的创新需要集群内掌握不同技术的企业通力合作, 把分散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资源重新整合, 开发完整的高技术产品, 这个合作过程也是一个组织间相互协调的过程。企业加入网络组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和利用其自身所缺乏而由网络中其他节点所占有的资源。网络组织中的企业彼此依赖于各自所控制的资源, 而网络中合作的收益来源于网络资源的整合效应与协同作用。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不断进步与升级的学习机制就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集体学习。高技术知识的互补性需要集群企业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集体学习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协作能力, 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形成集群整体发展的合力。通过组织协调, 资源整合和集体学习, 可以降低包括协调成本、信息成本在内的总交易成本, 提高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推进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升级。

集群创新网络治理模式应该包括所有的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以 R&D 的高投入、风险资本的巨大收益和精致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由于这种产业集群主要以高新技术为基础, 因而需要集成复杂的知识以及对研究开发的大量投资。以技术为基础的企业, 技术的潜在用户、组件、设备、服务供应商、研究机构和大学是这类产业集群中的主要参与者[5] 。在集群内部, 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不是孤立的, 既要结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 还需要考虑顾客的需求、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其他竞争企业的创新策略和创新方向的选择, 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需要企业不断地寻找新的知识和技术的源泉。企业的成功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从其他的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如大学、其他企业、客户、供应商、咨询服务机构那里获取知识和信息。在高技术集群中, 创新依赖于整个价值链的互动, 沿着整个价值链的信息与知识的流动, 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调。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治理机制, 治理的主体应该是集群中的创新企业, 企业既是创新网络中从事技术创新的主体, 也是创新网络治理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依赖于企业在过去的创新活动中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学习能力, 因此企业的创新也是路径依赖的。企业的创新活动还依赖于整个集群的创新环境和创新制度安排。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升级不仅需要技术创新, 还需要制度创新。制度能够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也为创新过程中的合作提供基础和保障。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就是建立和维持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制度安排, 按照治理主体的作用方式和治理目标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基于价值链的集群外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集群内部的关系性治理模式和基于创新的组织模式的模块化治理。

二、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一)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企业创新网络

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 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生产及分销, 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与价值和利润分配。价值链治理是指通过价值链来实现公司之间的关系和制度安排, 进而实现价值链内部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环节间的协调[6] 。Gereffi等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信息的标准化程度和供应商的能力三个因素区分了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依附型和层级型五种模式, 这五种模式分别代表了买卖双方不同的外部协调和力量失衡程度[7] 。

在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内部存在着企业间的技术网络、组织网络、分工网络, 其组织形式具有网络特征, 合作关系相对稳定, 需要并且易于建立长期的治理机制。而企业间既有价值链上的纵向非一体化的合作关系, 也有横向的技术、信息交流和基于分工网络的组织间合作关系。因此,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既包括纵向的全球价值链治理, 也包括横向的集群网络内部治理模式。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业务分解过程引发价值创造的分散化, 价值创造过程由不同的企业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完成, 价值创造的分散化带来全球的产业网络的协调的需要。高技术集群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 高技术产业具有全球化的发展路径, 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网络与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彼此连接,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是全球生产网络的一部分, 企业创新网络在全球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能力。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嵌入到全球化生产体系而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之一, 在全球价值链中, 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一般的服务和生产制造领域转移到了创新、产品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 这势必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的升级和网络组织形式的演进。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活动需要相应的治理机制以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与销售活动相互协调。产业集群通过全球价值链与外部联系, 高技术集群的产品往往要面向全球化的市场, 因而连接集群与国际市场的全球价值链在集群的治理和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价值链治理可以通过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和推动集群创新改变企业创新网络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的定位, 促进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升级。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价值链治理与全球价值链创新密不可分, 全球价值链创新是通过价值链上的企业在链接方式、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创新活动来实现价值增值活动, 也是价值链的扩展过程[6] 。因此, 创新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升级的基本途径。价值链上的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依赖关系, 全球价值链负责协调集群与集群外部世界范围生产体系的专业化分工合作, 决定了集群在国际分工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产品生产技术, 进而决定集群产品的价值增值。因此, 全球价值链通过连接集群与国际市场, 决定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路径、创新特征及其演化而实现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纵向治理。

(二)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升级路径

根据全球价值链分析, Kaplinsky和Morris将企业集群的升级类型分为工艺流程升级, 产品升级, 功能升级和价值链的升级[8] 。这个升级过程分别对应着全球价值创新中的相应的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和跨价值链创新, 因此从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的过程的根本途径是创新。因此, 集群的升级必然以企业创新网络的升级和演化为基础, 全球价值链决定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路径和技术特征。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是那些控制了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而控制了整个价值链的企业和组织, 企业创新网络的升级和演化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和改变嵌入价值链的位置和组织方式, 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 获得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权, 决定全球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分配。

三、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关系治理模式

(一) 企业集群内部关系网络分析

集群的本质就是相互联系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等不同主体共同组成的关联网络, 集群内部彼此互嵌的组织网络、技术网络和分工网络则实现集群内企业间的横向连接, 建立和维持企业间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因此全球价值链治理主要从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外部实现纵向治理, 而网络治理则侧重于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内部的协调与合作。

在社会网络理论中, 关系指的是一类行动单元之间的共同联系, 在关系网络中的行动者又被称为节点[9] 。网络关系的基本假设是:网络组织中的关系是互动导向的, 网络合作的收益来自于网络资源整合, 网络合作各方彼此相互依赖[3] 。高技术集群中的企业之间不仅有技术关联关系, 而且还有社会关系的嵌入, 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关系与社会关系彼此交叉, 共同存在。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既是一个经济关系网络, 也是一个集群企业间的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关系网络是经济行动者之间经济互动所构成的网络, 社会关系网络是行动者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多个社会行动者之间互动就构成了一个社会关系网络[9] 。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 集群企业团队是一种成员合作博弈组织, 集群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经济合作与交换关系, 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集群创新合作网络包括了创新企业、中介结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不同组织和主体, 网络主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网络效率的整体提高需要组织间的有效协同。创新网络的协调和资源的整合都需要网络治理机制的保证, 提高网络组织的协同效应。创新网络的节点决定了网络中不同主体的相互关联, 因此网络治理的关键是网络节点关系, 它是组织协调与合作的连接界面。在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 节点组织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市场交易关系, 而是更多地体现为合作与协调的关系, 合作网络中存在基于信任机制的伙伴关系。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协调与互动是通过位于网络节点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联与合作完成的。通过网络相互交流的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存在着技术、信息、资源的双多向流动, 集群网络组织的一般治理模式是网络合作节点共同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3] 。网络中的企业彼此是互补的, 网络的协同创新效应突破了单个企业的资源限制, 能够集成不同组织的技术和资源完成独立的企业所不能完成的复杂创新活动。

(二) 创新网络中的关系性交易及其治理规则

威廉姆森认为描述交易属性的三个关键维度是资产的专用性、交易发生的频率及不确定性, 不同的交易类型对应不同的治理结构, 交易治理机制的选择取决于交易的类型, 其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10] 。关系性交易一般没有正式的规则和程序, 其治理规则和交易准则是关系双方或多方在长期合作的隐性契约中演化形成的, 没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更多地依靠信任与承诺。企业间的交易关系常常以嵌入的方式与社会关系相结合, 受到共同的价值规范、道德准则、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的制约与影响。关系性交易对象的选择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企业间的关系合作是路径依赖的, 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 关系性交易可以比企业和市场交易形式具有更高的效率, 节约交易费用[11] 。网络化组织通常运用关系合约及其派生形式进行交易治理[12] 。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关系是基于关系契约的关系性交易, 网络合作的维系不是依靠明确签订的正式契约, 而是依靠长期双边或多边合作形成的关系型契约。Baker等将关系型契约定义为:由未来契约关系的价值所维持的非正式的安排[13] 。高技术创新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变动的外部环境, 无法在事前以可证实的条款详细规定合作各方在以后的责任和义务, 由于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缔约双方的有限理性,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合作契约必然是不完全的[10] 。而关系型契约使得契约方充分地利用他们对环境的认识, 并对可得到的信息做出恰当的调整。关系型契约的执行是自我实施的, 合作各方基于对未来的价值预期和网络中的声誉机制而主动合作。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嵌入性还会引发技术创新域和社会交换域的关联博弈, 博弈之间的关联会改变博弈的信息和激励结构, 使某些在关联之前不可信的策略决策变得可信。关联博弈通过联结两个博弈和汇合不同的激励约束有助于放松激励约束, 增加博弈的参与人采取合作行为的预期收益, 使得原本在技术创新域不可能发生的合作行为通过和社会交换域博弈的联结而得以实现。

(三)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的分散性

由于网络创新合作所需的技术、资金, 人才资源分散存在于位于网络中不同节点的企业和其他组织内部, 网络组织中权力是分散的, 因此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必然是分散化的治理结构。但是由于网络中权力的分配不是对称的, 必然有一些企业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作为网络的中心代理人控制着更多的资源, 掌握更多的权力, 能够起到制定网络规则, 领导技术发展潮流的作用, 对网络中的其他企业有较强的影响能力, 因而成为网络治理的主体。在高技术集群内部, 领导企业往往与外部有较多的沟通和联系, 与市场有密切接触, 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 处于技术发展的前沿, 能够把握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方向。作为合作网络的中心代理人, 位于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 与多个企业具有联结关系, 负责网络内部的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 成为网络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制定者, 对于网络中的资源流动具有支配权, 甚至主导了企业集群的演进方向。中心节点代理人在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整合分散的创新资源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领导企业是网络规则和技术规范的制定者, 在集群价值链中占据了价值增值最多的部分, 成为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的关键主体。集群网络治理是以网络关键节点为中心的分散化治理, 处于网络关键节点的领导企业是网络治理的核心。创新网络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子网络, 各子网络之间可能是相互独立的, 也可能是彼此联系的, 具体取决于经济活动的互补性的大小。每个子网络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节点代理人负责网络的协调工作, 扮演着信息交流中介的角色, 是网络中主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技术的领导者, 网络治理的一般模式是由以各关键节点为治理主体的子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整体网络。

四、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模块化组织形式及其治理模式

在创新过程的组织形式上,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往往采取模块化的创新模式, 模块化引发了产品的分散化的设计演进过程, 技术创新不再以集中的方式在大企业中自上而下进行, 而是分散到了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相互独立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创新设计彼此相关而结成模块化创新网络。模块化的企业间的关系是由主导企业和模块化供应商通过设计规则联系形成的, 另一种关系则是作为协调中介的风险资本与创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模块化深刻地改变了高技术创新的具体模式和组织形式, 也使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权力分配属性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14] , 引起网络治理机制的变化。

(一) 模块化组织网络中的治理主体

在模块化的技术创新形式中, 作为系统设计师的主导企业处于创新网络治理的核心, 控制了高技术创新的战略环节, 起着引导创新方向、负责不同组织间的协调和模块产品的最终挑选和整合的作用, 占据了模块化创新和生产的价值链中价值增值最高的环节。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主导企业有能力控制价值流路径的信息和资源, 帮助其他企业建立连接桥梁[15] 。模块化组织的有效治理机制是规则治理, 模块化组织的治理对象是构成整体的各个模块单元[16] 。模块化组织是以共同的设计规则为各模块单元的联结纽带, 通过共同的界面联系规则来协调它们之间的活动。

此外, 模块化组织治理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负责为模块化创新的锦标赛式博弈提供创新资金的风险资本。风险资本不仅为创新提供资金, 还负责信息协调, 为不同模块的竞争建立激励机制。因此, 在模块化的高技术集群的企业创新网络治理中, 两个重要的治理主体就是提供创新资源的风险资本和负责制定设计规则的主导企业, 而其治理形式都是采取间接治理的方式, 即它们都不直接参与或干预创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而是通过事后选择机制为成功的创新活动提供奖励, 模块化治理的突出作用就在于其较强的激励作用。

(二) 作为信息中介的风险资本治理作用

作为创新资本的提供者, 风险资本的真正的独特作用是信息协调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功能[1] 。在硅谷模式的创新治理结构中, 创业投资者拥有创新企业的控股权, 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其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信息协调和技术选择的角色。创新企业的资本来源更多地依靠来自于风险资本的关系型融资, 创业投资者对靠创业资本建立起来的企业全面地起到了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的作用。

1.风险资本的信息协调功能。

创新企业既要持续地处理和分享所处的不断演变的行业中的广泛信息还要对关系到自己的产品模块的特殊信息进行整合和保密, 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在创新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于系统环境的信息共享, 而单个创新企业的设计与开发则是封闭的、保密的, 彼此不存在工程环境方面的信息共享, 即创新企业之间的准信息同一化。在创业资本协调下的信息封闭模式中, 由风险资本负责协调企业家、工程师、大学科研人员等之间的联系, 就有关界面标准化方面新出现的信息在创新企业间进行中期协调, 以使创新企业的产品设计不断适应新的界面标准而不会相互影响, 促进事实界面标准化的演进。

2.风险资本的技术选择功能。

在创业资本锦标赛式治理结构中, 风险资本往往同时向多个开发相同技术和产品的项目同时融资, 并采取阶段性融资策略, 即在初始阶段同时投资于多个项目, 而后续阶段的投资则根据创新企业在上一阶段所开发的技术的预期效果进行再融资。这些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相互可替代性, 为了争取后续融资相互竞争, 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项目才能最终得以完成。研发过程中的信息包裹模式所产生的信息异化和技术异化能够有效地避免技术的模仿和雷同[14] , 阻止模仿企业的搭便车行为, 避免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发展的技术锁定风险和路径依赖, 高技术本身也在企业创新竞争的同时进化和发展。

风险资本家往往具备工程方面的经验背景和专业知识, 能够起到技术筛选的作用, 淘汰那些有缺陷的技术或者不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 选取最优的技术组合成产品, 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完成集群创新过程中产品系统的事后演化。因此, 在高技术集群的企业创新网络治理中, 风险资本不仅仅是资金提供者, 同时还扮演了信息协调和技术选择的角色, 作为第三方治理主体的风险资本的加入对网络的信息效率和技术演化起着关键的治理作用。

(三) 模块化网络的规则治理

模块化组织的有效治理机制是规则治理,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通过共同的界面联系规则来协调它们之间的活动, 界面联系规则规定了各模块单元相互对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沟通的方式和标准, 提供了它们进行协作的信息结构[16] 。

模块化治理是一种典型的规则治理, 模块化企业通过按照共同的设计规则开发其产品, 规定标准的界面和接口,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协调与信息交流环节, 最大限度地节约协调成本和信息成本。在企业创新网络中设计规则具有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减少误解的作用, 设计规则使用通行的、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技术标准解释和说明, 模块化的企业之间通过完善的设计规则和界面联系规则获取和传递信息, 易于被其他企业理解和接受, 而系统设计师负责整体协调和规则的全面修改, 应对系统中的新的变化和新的问题。

模块化组织之间彼此相互隐蔽的技术开发可以形成技术发展的多样性, 为每一种技术提供多个可选择的解决方案, 事后择优选用, 促进了技术发展的自我进化。模块化组织还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内在的激励机制, 企业为了获取创新所需的风险资本支持和模块整合商的垂青而激烈竞争, 有动力开发最具竟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只要产品的开发遵循共同的设计规则, 并按设计规则设计标准化的界面和接口, 由不同的模块开发商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就可以无缝地整合成为完整和独特的产品。在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模块化治理模式下, 不需要签订正式的合约并就所有可能的结果和意外事件协商和谈判, 而是一种事后交易, 甚至没有明确的交易对象, 而是通过事后选择最佳的技术和产品在决定具体的交易对象和交易方式。在事后交易中, 结果已经非常明确, 可以准确地评价技术的价值和应用范围, 产品方向明确, 减少了预期的不确定性。模块化治理降低了签约的事前的不确定性, 节省合同的谈判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

五、结论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的功能是要实现集群的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集体学习, 集群创新网络治理模式应该包括所有的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就是建立和维持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制度安排, 按照治理主体的作用方式和治理目标的不同可划分为基于价值链的集群外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集群内部的关系性治理模式和基于创新组织模式的模块化治理。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创新环境的研究 篇5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环境相关理论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等行为主体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中首次论述了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并指出这种创新包括五情况,即: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取得了一个新的原料供应来源,实现了一种工业的新组织。管理就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活动。威廉姆森发展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认为组织创新可以节约交易费用,组织创新实际上是管理创新的一部分。钱德勒在其著作中证明了企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实际为管理革命、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大公司出现后,管理复杂化程度提高,从而导致经理阶层职业化和科层化管理方式的形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管理创新。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组织和个人)之间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创新环境就是一个地区吸引投资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市场、制度、技术、管理体制、文化等方面创新。

二、温州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关系

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群与区域的创新环境有很大关系,包括政府行为、创新区域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才政策、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中介的社会服务化系统的完善程度,另还包括基地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以及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在内的资源环境等等。

1.产业集群与市场环境的互动关系

温州的汽摩配产品除了车身、底盘外,已经能够生产包括发动机在内的3000多个品种。目前在瑞安汽摩配产业结构中,汽配占65%,摩配占35%;与整车配套产品占20%,市场维修产品占69%,出口产品占11%。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对汽摩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尝到创业甜头的当地企业和经营户却依然抱着小打小闹的经营观念和侥幸心理,受短期利益的驱使,开始大肆假冒厂名、厂址,伪造产地,商标侵权,有的企业甚至打上“日本制造”的字样而明目张胆进行销售。到了后来,少数原本讲究质量和品牌的企业因生产成本高,反而处于竞争劣势,也开始被迫接受一些“冒牌订单”,从而导致了区域性、行业性假冒伪劣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汽摩配产业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形象的树立。2001年,为了遏制这种造假行为的蔓延,浙江省工商局、温州市工商局把瑞安汽摩配行业列入了整顿大会战黑名单。此后三年,工商部门以查大要案、捣窝点为突破口,严厉打击汽摩配行业的假冒现象。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与规范,虽然在短期内给瑞安汽摩配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约束,但从整体而言,连续三年的大规模整治非但没有打倒瑞安的汽摩配行业,反而使之呈现出整体提升、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最初伪造别人的牌子,到亮出“瑞安制造”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瑞安汽摩配产业在漂洋过海的过程中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通过市场环境创新,瑞安汽摩配市场不但没有变小,反而变得更强大,这是市场环境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积极影响。

2.产业集群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导致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促进了相关创新制度的形成,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区域环境因素,新的制度又将吸引其他国际资本的不断融入。企业内部制度创新提升了区域环境制度的创新。为数众多的股份合作企业要实现两头转化:或向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转化,或向个体私营企业转化,以达到产权、责任、利益明晰到人的目的,进而促进新机制的产生。集体参股、控股企业要实现三个提高,即经营者和经营层持股比例提高、非集体股占比提高、股权的集中度提高等;同样促进企业制度创新,改制后的企业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明显提高,进而也推动了区域环境制度的创新。企业向集团化、品牌联合体形式转变,通过资产重组或联合,把众小企业吸收到集团或品牌联合体旗下,实施集约化经营。

瑞安汽摩配工业起步早,市场基础好,且企业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加入WTO后,提升了产业规模,获得稳定的多边优惠政策和更为稳定的贸易环境,部分骨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瑞安汽摩配产业以大型客车、重型货车及微型车的维修市场为主,一般不受进口轿车市场的冲击,国内维修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

为了扶持汽摩配行业发展,瑞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汽摩配行业若干扶持政策》和《瑞安市扶持发展汽摩配行业若干意见》,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了加强行业管理,于1999年成立了瑞安市汽摩配行业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被温州市经贸委评为“市级示范单位”。

通过制度创新,瑞安汽摩配市场不但没有变小,反而变得跟大更强,这是制度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积极影响。

3.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瑞安汽摩配企业通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包括一批省级、温州市级技改项目),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有力的推动了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真正拥有了若干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政府也积极引导企业错位发展,在巩固维修市场产品的同时,转向与轿车配套;从国内市场配套,逐步拓展到与国外市场配套;在发展汽配产品的基础上,鼓励引进整车生产。企业重点研发电传动产品、电子控制传动产品等六大类产品;加快实施上网工程,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发展网上采购和网上营销。将信息技术导入汽摩配行业,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推动企业信息化改造。

以前瑞安市汽配由于整体质量问题,大部分只能进入维修市场,而今,一批龙头企业经过科技创新,汽配产品档次迅速提升,引起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等国际巨头的兴趣,开始被纳入其采购体系,组装到世界名车上。2003年底,美国通用集团属下的弗吉亚公司在巴黎与瑞安的中国胜华波集团一次性签下4000万美元的购货合同。根据合同内容,胜华波公司将在今年开始通过弗吉亚公司连续向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供应共计700万台(套)的汽车座椅电机,以作为克莱斯勒2004年推出两款新车的配套设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群也得到了加强。

4.产业集群与管理体制创新的互动关系

这里,主要探讨一下瑞安市政府对管理体制创新所做的工作。首先,做大产业发展载体。依托塘下、莘塍片汽摩配行业集群优势,争取将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列入温台沿海产业带,把104国道瑞安段打造成为集汽车会展、汽车品牌专营、汽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汽车文化走廊。其次,培育六大专业化小型巨人和两个中心。重点培育雨刮器生产基地、滤清器生产基地、车用面料生产基地、车用线缆生产基地、汽车电机换向器生产基地、汽车标准件生产基地等。同时,加快建设“浙江省汽车摩托车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浙江省模具加工中心”,提升瑞安汽摩配行业的市场辐射能力和科研能力。再次,打造行业排头兵。在龙头企业中选择2家~3家最优秀的企业加以重点培育,使之成为瑞安汽车零部件行业形象的代表。

通过政府部门的管理创新,消除了瑞安民营企业先天的“无背景”缺憾,整个的汽摩配产业集群得到了加强。

三、问题与建议

1.问题

企业重复生产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企业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差,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未形成,抑制了配套市场的竞争潜力,因此近年来虽然与主机配套的企业不断增加,配套量也不断提高,但从配套总量上仍只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5%左右;土地资源供应跟不上企业规模发展的需求,众多企业只能挤在原生产场地上超负荷运转,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失去了发展的良机;企业缺乏外贸专业人才,许多企业虽然拿到了进出口自营权,但是只能挂在墙上无法运作,仍然依赖进出口公司操办,不仅降低了企业效益,也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速度。

2.建议

(1)骨干企业达到经济规模,使其达到亿元以上的规模;提高技术水平,与主机同步发展;逐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开发体系和能力。

(2)加快汽摩配产业优化建设,大力扶持开发生产目前国内尚属空白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采取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引进整车生产分厂,以整车带动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提高瑞安零部件工业的附加值,研究营销策略,提高维修产品市场的营销能力。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篇6

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环境区域,是促进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的最佳实践模式。但随着研究者对集群研究的深入, Malmberg[1]发现集群并不必然带来创新,较多企业创新动力弱,企业间的创新绩效也存在差异,集群内企业间竞合以及企业与大学间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等理论预期并未得到现实支撑。因此,探索集群背景下的企业创新活动本质、潜在决定因素以及创新绩效形成机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根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较多集群特别是内生型集群在发展初期,往往是同质企业在特定地理位置实现空间集聚。随着集群的发展,除了供应链同一环节的同质企业,与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围绕核心企业不断集聚,在集群中形成了一条或多条供应链,产生了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的现象,集群企业的创新实际上也是基于 “集群供应链”的创新。目前,关于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单独研究已比较成熟, 但对于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耦合产生的集群供应链这种新型组织的研究较少,对纵横一体化的集群供应链网络的特征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注更少。

此外,目前对于集群创新活动及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Reagans等[2]、Hansen[3]、 Giuliani[4]等,主要集中在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主体间关系和行为、创新环境等几个方面,对引发行为和结果的主体意愿关注不够。不同的创新意愿会引发企业不同的创新行为,进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关于此的研究有待补充和完善: ( 1) 创新意愿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 2) 创新意愿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和机理如何; ( 3) 创新意愿是否会通过影响创新主体间互动强度,从而间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受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的影响?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组织行为学理论中的意愿应用于企业创新情境,建构了创新意愿、 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整合模型,进而通过实证的方法,系统性地探索和验证创新意愿通过影响集群供应链主体间网络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为我国集群发展和企业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2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2. 1创新意愿与企业创新绩效

Bird[5]认为意愿是心理学概念,是个体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反映了个人对某项特定行为的采取愿望,是个体为了获取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目标而驱使个体注意力和行动指向特定的道路或方法。意愿是具有广义的多维化的概念, 在管理学领域,一些学者对创新意愿进行了研究。 Zaltman等[6]认为创新意愿是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观因素,是用来衡量组织成员对新事物、新思想以及创新的接受程度的变量。胡婉丽[7]认为创新意愿是创新主体对待创新这一行为的信念与态度,以至于愿意采取创新这一行为的主观概率,主观概率越高, 创新意愿越高。赵红梅[8]则认为实施创新活动,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谓创新意愿,指的是企业为了技术创新的实施,甘愿付出相应的代价,主动进行创新。上述定义强调创新意愿是一种信念和态度, 强调企业为创新活动付出的代价,而本文讨论的创新意愿主要指向企业对创新活动及其结果的期望与主观概率判定。利益是企业创新的最基本的驱动力, 企业对创新活动及其结果的预期是企业是否进行创新的主要考量标准。结合以往研究及企业发展实践, 企业的创新意愿,即对创新活动及其结果的期望主要体现在获取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水平、保持竞争优势等方面。企业获取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水平、 保持竞争优势的期望越高,企业创新意愿越强。

关于创新意愿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创新意愿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是否愿意创新、进行创新活动的动机和期望如何,会影响其创新绩效。企业的创新意愿越强,企业越可能进行创新活动,进而有提升创新绩效的可能。赵利光[9]认为企业创新的意愿越强,则创新动力越大,企业就越能积极主动对对创新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创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 韩飞等[10]也研究了创新意愿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认为创新意愿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较强的创新意愿有利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 创新意愿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2. 2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创新绩效

根据黎继子等[11]对集群供应链的定义: “在集群特定地域中,存在围绕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诸多研发机构、供应商、制造高、批发商和零售商,甚至是终端用户等组织……这样的一个敏捷性的网络组织系统”。集群供应链网络应是包括上游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客户、竞争及互补产品制造企业以及行业中介、金融机构等成员及相互之间关联所组成的柔性组织系统; 该网络既具备集群网络特征,又具备供应链网络特征,既包含核心企业与竞争及互补企业间、各企业与相关服务机构间的水平关系,又包含上下游企业间的垂直关系。

霍佳震等[12]和吴群等[13]认为,根据集群供应链构成主体的性质及作用,集群供应链网络大致可分为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其中,核心网络由诸多上游供应企业、核心企业、下游需求企业、竞争及互补企业等核心成员构成,是集群供应链价值创造的主体和源泉; 支撑网络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 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等服务部门与外部环境等因素构成,为供应链核心网络提供资金、政策、技术、 环境等的支持。

Granovetter[14]认为,网络关系强度是指网络中的节点企业与其他网络主体之间联结关系的强弱程度,是网络关系研究中的关键特征变量。关于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普遍认为网络成员通过彼此间建立的网络,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Granovetter[14 - 15]认为,弱关系可以传递多样化的资源,是企业获取新资源的重要通道; 同时,网络节点间的强关系促进了资源和隐性知识的转移,提高了企业创新的可能。 Fitzgerald等[16]认为网络关系强度越大,企业越容易获取对自身有益的信息和知识,创新能力也就越强。 吴小冰[17]通过对浙江嘉兴集群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强联结促进的集群企业的知识获取,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蒋天颖等[18]研究表明,网络强度对集群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影响。根据前文分析,根据我们将集群供应链网络分为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 核心网络强度和支撑网络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也存在对应关系。企业通过上下游企业、互补企业及竞争企业的互动,获得与市场、研发、生产、销售等相关的知识; 通过与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及其他中介机构的互动,获得知识、资本、政策、 平台等多方面的创新支持。Gilsing等[19]认为网络中外围非紧密的弱联结和中心紧密的强联结一起确保了多样性和甄选机制的并行运转,从而促进了新颖性的产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2: 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

假设H2a: 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正向关系。

假设H2b: 集群供应链支撑网络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也有正向关系。

2. 3创新意愿与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

意愿是行为发生的前提,企业创新意愿强度大小直接决定了该企业对待创新的态度及行为。Kot- ler[20]认为任何行为在发生以前都有受到一定意愿驱使的可能性。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企业的创新行为差异除了首环境等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受企业管理者及成员主观意愿的影响。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创新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当企业具备创新意愿,认为创新的预期结果和收益大于成本和风险时,才能导致实质创新活动的发生。当前,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步增强,通过创新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企业的创新意愿,即企业对获取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水平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内在状态和主观倾向,直接导致和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

然而,企业自身创新资源和技术有限,需要通过建构外部网络关系获取知识、人才、资金、政策等的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水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也就是说,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条件下,企业创新的意愿越强,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结网行为,向外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对集群供应链企业而言,在创新意愿驱使下,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竞争或互补性企业建立紧密的核心网络关系,获取关于研发、生产、销售等的知识; 可以通过与高校、 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政府等部门建立关系,通过支撑网络获取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3: 创新意愿对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有正向影响。

假设H3a: 创新意愿对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关系强度有正向影响。

假设H3b: 创新意愿对集群供应链支撑网络关系强度有正向影响。

2. 4集群供应链网络的中介效应假设

结合2. 2和2. 3的分析,集群企业创新意愿对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关系强度有正向的影响; 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正向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H4: 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在创新意愿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H4a: 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关系强度在创新意愿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H4b: 集群供应链辅助网络关系强度在创新意愿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根据理论推演和分析,得到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整合模型,如图1所示:

3研究设计

3. 1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对相关集群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并参考已有的研究量表,进行问卷设计,以具有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特征的江苏省常州市湖塘纺织、横林地板、常州光伏、金坛服装、新北电子、西夏墅刀具、武进涂料、溧阳钢锯等8个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数据,探讨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问卷积分方式采用了Linket5级量表打分法,其中值1为完全不符合,值5为完全符合,请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样本数据,在发放问卷时, 对发放对象、渠道、方式、流程等进行了严格控制,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本次问卷总共发放257份,回收有效问卷( 207) 份,回收率( 80. 5% ) 。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就企业规模而言,63. 8% 企业员工数在100人以下,符合集群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的特征; 就企业年龄而言,42. 5% 的企业成立11—15年,就企业性质而言,民营企业数量达91. 8% ; 就行业类别而言,以电子、加工制造( 地板) 、纺织和光伏产业为主。

3. 2研究变量的测量

为了确保测量的信度及效度,本研究尽量采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常用的成熟量表,结合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适当修改。

3. 2. 1自变量。创新意愿。目前,关于如何测度创新意愿的研究较少。Hurley等[21]开发的量表,通过4个题项对创新意愿进行测度。一般而言,组织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是因其拥有其他组织难以模仿的资源及创新优势,企业在创新过程中, 通过知识、人才、政策等多种创新资源的集聚,形成核心资源优势; 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生产效益与质量,实现效益增长; 通过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 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将企业创新意愿具体化为建构竞争优势、提升创新水平以及获取优势资源3个维度,结合Wen Long Chang等[22]、Kale等[23]、DASTK等[24]等的研究,采用8个题项对其进行测度,如表1所示。

3. 2. 2因变量。创新绩效有多种不同的测度方法, 本文主要参考Ritter等[25]的研究成果,采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2个指标对创新绩效进行测度,具体包括6个问题项: “我们新产品的改进和创新有很好的市场反应”、“与同行相比,我们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较高”、“我们的新产品拥有的技术含量很高”、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的投入产出率很高”、 “我们拥有一流的技术工艺”、 “我们频繁地有重大的产品创新”。

3. 2. 3中介变量。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测度一直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Granovetter[14]对网络关系强度的界定,学者们尝试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关系强度测度进行拓展。本文基于Blumstein等[26]、 Gargiulo等[27]、王晓娟[28]等学者的研究,将接触频率作为测度关系强度的主要指标,结合我国集群供应链网络特征,从核心网络关系强度和支撑网络关系强度2个维度对集群网络关系强度进行测度,具体包括7个问题项,如表2所示。

3. 2. 4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控制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一般认为, 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创新; 企业成立时间越长, 越具备创新的资源积累优势。基于彭新敏[29]、Leiponen等[30]的研究,本文采用企业员工总数的自然对数值测度企业规模; 年龄为企业自成立至2012年所经历的年数。

3. 3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选取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 ( 量表) 的信度分析系数Cronbach检验测量项目的信度。在本研究中各题项的Cronbach' s系数均大于0. 7 ( 见表3) ,表明变量题项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通过。

本研究主要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检验。各变量测量模型的绝对拟合指数均小于5; GFI、CFI、 TLI、IFI以及NFI均大于0. 9,RMSEA均小于0. 1 ( 见表4) 。各路径系数均在p < 0. 001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可见,各变量测度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

4研究结果与讨论

4. 1相关分析

本文运用SPSS 19. 0对模型中的所涉及变量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创新意愿( 建构竞争优势、提升创新水平、获取优势资源) 、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 核心网络强度、支撑网络强度) 以及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而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和其他变量之间则无太大影响,初步支持了本文的假设。

4. 2假设检验与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结构方程模型( SEM) ,运用AMOS 17. 0软件对SEM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通过对假设模型的验证分析,得到模型的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在创新意愿与创新绩效关系方面, 创新意愿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H1通过验证,这表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受创新意愿的影响,企业获取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竞争优势的意愿是企业进行创新的根本动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

在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方面,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有正效应, H2通过了验证; 其中,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H2a通过了验证; 集群供应链支撑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用心,H2b通过了验证; 这表明企业通过与不同主体间建立的强关系通过增进信任、互惠、团结,促进了知识、技术及其他创新资源的转移,提高了企业创新的可能。

更进一步的,本文证实了创新意愿通过影响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进而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在创新意愿作用于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方面,企业的创新意愿对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关系强度和支撑网络关系强度有正向影响,H3、H3a、H3b通过验证,即企业的创新意愿趋势企业通过外部结网并保持经常性互动的方式获取创新资源。同时,剔除创新意愿对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创新意愿通过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H4、H4a、H4b通过验证,即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关系强度在创新意愿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机制中起中介作用。

5研究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结论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 1) 重视创新意愿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以往的研究关注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引发行为和结果的主体意愿关注不够。当前,较多企业能力较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创新意愿的不足。本文研究表明,创新意愿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较显著的影响,企业的创新意愿越强,企业越可能进行创新活动,进而有提升创新绩效的可能。充分、恰当的创新意愿的形成是企业创新的前提和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2) 重视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建构和特征研究。 以往研究和实践多关注集群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对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关注较少,本文关注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集群供应链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关系强度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有较显著影响。集群企业在与同质企业建立知识关系的同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知识关系,同时通过与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交流,获取创新所需的各类资源。

( 3) 重视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在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表明,剔除创新意愿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外,创新意愿还通过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即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在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绩效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为提高其创新绩效,企业在形成创新意愿的同时,需要通过与集群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同质企业建立频繁的互动关系,获取多样化非冗余的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创造; 同时需要与政府部门、研发部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众多异质性伙伴中获取多样化的创新资源。

摘要:在回顾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创新绩效理论,理清三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257家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意愿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系;(2)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想关系;(3)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在创新意愿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基于集群供应链网络背景,企业注重提升创新意愿的同时与集群供应链企业保持良好的网络关系,借助于创新意愿与网络关系的互动,提升创新绩效。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篇7

知识经济时代使创新成为时代特征和使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美国硅谷的成功和128号公路地区的衰落说明创新网络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 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兴衰。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 (以下简称集群创新网络) 是一个复杂系统, 其网络规模、产业间的关联程度、网络主体结构特点等不同, 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集群创新网络, 因此通过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和分类, 设计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创新网络结构, 揭示其功能和作出相关发展对策, 对我国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 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与特征

1.1 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

近年来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逐步得到完善、传播和应用, 但是到目前为止, 学术界对集群创新网络的理解并未达成共识。Robyn Keast认为集群创新网络是一种能够召集关键行业利益相关者, 增强彼此的信任, 加速信息、资源的流动, 以确保和扩散创新的网络[1]。Birgit Soete将集群创新网络视为能够将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或金融机构的工作统一协调起来, 共同为创新过程服务的网络[2]。叶文忠认为集群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 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 (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 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 通过主体之间的各种“流”——人流、物流、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价值流等, 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产生集群创新优势的并促进集群创新所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是一种区域性的、基于集群的企业创新网络[3]。

本文认为, 集群创新网络是指基于集群的相关行为主体 (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 在以技术创新为纽带的协同创新与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的总和, 是一种区域性的创新网络。

1.2 集群创新网络的特征

(1) 系统性。

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 其网络节点的每个行为主体都可以看作是网络系统的子系统, 它们既可以独立运行, 又能够共享集群的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当进行自主创新时, 又会相互合作, 发挥系统协同效应, 共同完成创新, 实现集群的升级。

(2) 开放性。

系统性创新往往需要大量的创新资源支持, 仅靠集群内部资源难以满足创新的实际需要, 必须充分利用集群外部有关资源, 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优化集群创新资源的配置。开放性特点使集群创新网络更具有生命力, 并有利于融入到区域乃至全球创新网络。

(3) 区域性。

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创新效率与整个区域的创新资源、创新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 受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较大。集群创新网络推出的新产品、新技术也反映着区域技术特点。

2 集群创新网络的类型分析

目前, 有关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划分为多种类型, 如按网络规模将集群创新网络分为独角支撑型、包络型和触角型 [4];按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分为同类型、关联型及混合型。本文根据集群创新网络主体结构特点, 将其划分为基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和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两大类型, 前者是由大量的具有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中小企业构成的, 后者是以集群内处于主导地位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为核心构成的, 由于这两类集群创新网络具有不同的结构, 因此它们在创新模式、路径和创新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基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较适于小规模的自主创新, 不适于开展基础性创新或系统性创新, 这是由于网络内中小企业通常关注短期效益, 同时受到自身创新能力的局限, 难以长期性地投入大量创新资源, 而且与集群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足, 限制了新技术、新知识等引入, 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拥有开展基础性创新研究或系统性创新研究的能力, 在网络中优势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引导创新作用突出, 能够通过改变与其它网络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使集群创新网络具有创新活力。优势企业会吸引一批具有互补性的企业、产业关联的企业、或上下游企业加入网络, 从而形成一种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以研发为主要内容的集群创新网络。例如, 在哈尔滨“哈飞汽车”集群创新网络中, 以其为核心聚集了生产汽车电子产品等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并且, 它与相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同时, 由于优势企业具有很强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 吸引了一些风险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机构进入集群创新网络。由此可见, 优势企业通过对其它网络主体施加的影响与作用, 使得集群创新网络的开放性更加明显, 结构更加合理,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集群创新网络的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 以青岛海尔形成的海尔胶南工业园集群创新网络, 和以联想、四通、方正、清华同方、北大青鸟等优势企业为主的中关村集群创新网络等都显示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表明,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具有很强的协同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这主要是与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的独特系统结构及其功能密不可分。

3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系统结构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是一种以研发为主要内容, 并能与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其它环节有机结合的创新网络, 它能够使集群综合优势达到最大化。从系统结构上看,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是以集群中优势企业作为网络核心节点, 并与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厂商、销售厂商、竞争企业、相关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主要行为主体建立起灵活多样的联盟与合作关系。根据优势企业与主要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又可以把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看成是一个由核心创新子系统、辅助创新子系统以及支持创新子系统共同作用的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的复杂系统。

其中, 核心创新子系统是指集群中的优势企业及其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起来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它直接面向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研发, 是集群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集群创新网络中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任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具有丰富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变得日益重要, 成为区域创新的强有力的驱动器[5];通过产学研战略联盟,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先进文化、先进知识、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人力资源, 与优势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经验和人才的有效结合, 加速了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研发速度, 为企业赢得市场机遇创造了条件。

辅助创新子系统是由优势企业基于价值链与其供应厂商、销售厂商建立的纵向战略联盟, 以及与其竞争企业、相关的中小企业建立的横向战略联盟两部分组成。通过纵向战略联盟, 优势企业可以与上下游企业共同作用并指导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分销等一系列活动, 加速创新成果的商品化进程;横向战略联盟使得优势企业逐步实现创新规模经济, 节约创新成本, 降低创新风险, 并且在经历长时间的合作后, 横向战略联盟会从根本上消融对手的竞争意志, 从而为优势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支持创新子系统是指与集群企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地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建立起的支持体系。它有助于集群创新网络获得来自各方的政策、金融及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的持续支持, 保障创新的顺利完成。虽然支持子系统处于集群创新网络系统结构的外围, 但是它同时作用于核心和辅助两个子系统, 服务于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研发、制造等创新全过程, 对于整个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而言, 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4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功能分析

4.1 创新资源集聚功能

创新资源不足一直是制约基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基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中, 除了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创新资源外, 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因此, 在构成集群创新网络时, 容易形成多个分散节点, 在局部范围内围绕着这些节点又形成了很多个小网络, 创新资源更多地是在这些局部范围内的小网络中流动和集聚, 从而导致了整个集群创新网络中有限的创新资源呈分散集聚状态, 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方面具有一定难度。然而,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却具有较强的创新资源集聚功能。这是因为优势企业凭借在网络中强有力的主导地位, 基于互补性原则, 通过与众多相关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实现了创新资源的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例如, 优势企业不仅本身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 而且与拥有丰富创新资源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具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与周围的中小科技企业有着密切的专业协作关系, 通过战略联盟和业务外包能够进一步集聚相关的行业信息、技术、显性和隐性知识等创新资源;并且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具有较好的合作关系, 能有效地利用地方优惠政策、资金、专业性服务等。可见, 在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中, 各种互补性创新资源都集聚在了优势企业周围, 能够为创新成功提供基本保障。

4.2 信息传递与共享功能

在基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中, 由于各个网络节点间的协作与互动性较弱, 与外界联系不紧密, 信息同质化现象明显等原因, 导致了信息的共享量低、时效性不强。相对而言,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功能较强。优势企业不仅积累了雄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拥有市场需求、生产工艺、创新动态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一些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等, 而且与网络内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或专业协作关系, 有利于信息与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由核心节点向周围网络成员快速扩散与共享。同时, 网络成员之间通过集群创新网络脉络将各自掌握的市场需求、竞合情况、生产能力、研发进度等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进行必要的交流, 从而形成了集群创新网络的信息传递与共享。

在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中, 各个网络节点密切联系, 它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 又是信息的发出者, 实现了“多对多”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功能, 保证了各个网络节点的信息趋于对称, 降低了节点间的信息搜索成本, 增加了集群创新网络的信息共享量。

4.3 多层次协同功能

一般而言, 基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选择合作伙伴的范围有限, 内部协同能力较差, 经常因为争夺市场和创新资源出现“低价竞销”等恶性竞争现象, 遏制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而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各成员的核心能力、规模、竞争力以及在网络中的地位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和各自特色, 它们将根据各自发展需要、战略定位、创新需求及其互补性, 主动地向优势企业靠拢, 围绕着优势企业创新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 建立起多层次的联接, 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并且网络成员的创新投入与优势企业的创新方向相一致, 从而产生了集群创新网络系统的协同效应。这种多层次协同功能不但最大程度地整合了创新资源, 而且能够在吸收多层次网络节点创新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集群创新网络的综合优势, 有利于使其达到最大化。

4.4 自学习功能

在基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中, 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能力势差不明显, 因此, 集群创新网络不会产生很好的自学习功能。而在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中, 优势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处于不同的位置, 并且它们之间在自身信息、知识构成和创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形成了集群创新网络中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能力势差。因此, 优势企业为了保持其主导地位和集群创新网络竞争优势, 不仅需要不断加强企业内组织学习, 而且也会注重对网络内联盟与协作企业, 开展有关业务培训、组织学习和技术交流等活动。而通过模仿学习、自主创新等方式试图减小与优势企业之间的差距, 其它网络成员企业可逐步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能力。另外, 优势企业及其它成员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与集群外部企业的合作, 加快了集群创新网络与外界环境的交流与互动, 使各个网络节点获得了更多的信息、知识、技术和经验等, 降低了学习成本。这种自学习功能, 使得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不断地积累新知识、新经验, 有利于提高集群创新网络的自主创新能力, 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

4.5 自增强功能

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强化, 基于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功能可能会被锁定在单一的生产环节, 原有的设计、产品开发、品牌等逐步消失, 不利于提升集群创新网络的自主创新能力, 使集群创新网络逐渐呈现出衰退迹象。而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具有自增强功能。这是因为优势企业不仅本身掌握着一些创新资源, 而且它能够整合来自各个网络成员的互补性创新资源, 并通过集群创新网络迅速扩散到其它网络成员中, 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性研究, 降低创新成本, 以及提高创新效率。同时, 优势企业在与其它网络成员的联盟与协作过程中, 通过对价值链的进一步细分, 能够迅速发现新的市场机遇和创新机会, 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引领和带动其它网络成员协作创新, 提高了其它网络成员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随着其它网络成员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和追赶, 在“挤压效应”的推动下, 优势企业必然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以确保它在网络中的核心地位, 从而形成了优势企业与其它网络成员自主创新能力的螺旋上升, 实现了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的自增强功能。

4.6 抗风险功能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抗风险功能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抵抗结构性风险的功能。集群创新网络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并且网络节点之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 可以有效地避免其产生锁定效应, 增强了集群创新网络抵抗结构性风险的能力。二是抵抗创新风险的功能。由于优势企业自身拥有着丰富的研发与管理经验、优秀的创新团队以及忠诚的客户群, 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创新方向, 为集群创新网络的协作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而且通过与网络成员的紧密合作与长期交往, 能够建立信任感, 使它们认可和接受新的创新项目, 及时地提供相应的互补性创新资源, 这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 增加创新成果的可预期性;因此, 优势企业协同其它网络成员共同参与创新方向的定位、创新项目的研发、创新成果的推广等创新过程, 可规避和降低创新风险, 增强集群创新网络抵抗创新风险的能力。

5 发展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的对策

(1) 加强科技计划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科技计划是地方政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 必须充分利用科技计划对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引导作用, 通过公开征集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组织专家主动设计等方式, 将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拟开发的重要科技创新项目及时纳入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同时鼓励和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及其联盟积极申报和承担科技计划项目, 通过科技立项和研发, 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2)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 应鼓励集群优势企业积极创建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基地, 加强产品创新;鼓励优势企业与大学、研究院所的产学研联盟, 建立重点实验室, 开展知识创新, 为集群创新网络的研发提供基础支持。同时, 地方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为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支持。

(3) 加大培养和引进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力度。

科技创新人才, 尤其是领军型创新人才是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地方政府应注重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 优化人才使用与成长环境。因此, 建议地方政府设立科技创新人才基金项目, 完善配套政策, 激励和吸引各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参与自主创新。

(4)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为了维护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各成员的利益, 保障该集群创新网络的技术交流和组织学习的有序进行, 地方政府应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一方面,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并引导集群创新网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另一方面, 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与重点检查, 定期开展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培训, 及时有效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6 结论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合理, 具有较强的创新资源积聚、信息传递与共享、多层次协同、自学习、自增强、抗风险等功能, 有助于自主创新成果的涌现, 有利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集群企业特别是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集群创新网络的综合优势形成与发展。目前, 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及集群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模式, 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 支持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发展。

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作用日益突出。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界定及其特征和类型研究基础上, 设计基于优势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 揭示其主要功能, 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旨在为研究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功能

参考文献

[1]KEAST ROBYN, HAMPSON, KEITH.Building Constructive Inno-vation Networks:Role of Relationship Management[J].Journal ofConstruc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 2007, 133 (5) :364-373.

[2]SOETE BIRGIT, WURZEL, ULRICH G, DREWELLO, HANSJ?RG.Innovation Networks in Eastern Germany:A Still Under-utilised Potential for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in the Region[J].E-conomic Bulletin, 2002, 39 (6) :203.

[3]叶文忠, 刘友金.集群式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94-98.

[4]陈建.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分类[J].商场现代化, 2007 (1) :233-234.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机制,创新网络,知识创新

一、概念模型

1、创新网络的概念及维度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的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在长期合作和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建立起的相对稳定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杨锐和李伟娜认为企业创新网络可划分为关系强度、中心性、凝聚性和网络有效规模。惠青和邹艳将创新网络划分为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两个维度。本文所研究的创新网络特征,主要从关系———结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集群中各节点的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此,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视角,将创新网络划分成四个维度: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稳定性、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

2、知识创新的概念及维度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新知识的产生、创造、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唐承林和顾新将知识创新划分为知识的获取、共享、转化和应用四个阶段。惠青和邹艳将知识创新分为知识挖掘、知识转移、知识融合。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产业集群的结构特点,将知识创新划分为知识获取和知识扩散两个维度。

3、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及维度

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以集群知识为基础,通过增强集群企业能力来提升产业集群附加值获取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过程,最终表现为集群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因此,本文将产业集群维度划分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4、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关系概念模型,如图1 所示。此模型包含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三项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维度变量,并且显示了这些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二、关系假设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假设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集群中的各个企业作为众多结点中的一环,通过与其他结点间的往来和联系互相提供创新要素,例如隐性知识、创新资金、流动人力资本等。这种交流与联系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根据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情况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a: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H1b: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集群中各成员之间较高的交互频率有利于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共享态度、主张以及协议的达成,从而促进成员间沟通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有价值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知识的整合。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a: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H2b: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3)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规模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网络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网络核心企业可获取的创新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就是网络规模越大,网络的关系资源则越丰富,越有可能实现创新的规模效应。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3a: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H3b: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4)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密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网络密度是用来衡量整体网络关系紧密与否的重要指标。朱海燕通过研究认为网络密度对知识扩散有促进作用。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4a: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H4b: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假设

知识获取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动力,知识扩散大大增加了知识生产、创新的可能性,同时在知识扩散过程中的新知识、新观点的传播,对产业集群升级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a:知识的获取有利于产业集群工艺流程升级;

H5b:知识的获取有利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

H5c:知识的获取有利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H6a:知识的扩散有利于产业集群工艺流程升级;

H6b:知识的扩散有利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

H6c:知识的扩散有利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三、实证检验

为实证检验上述的关系假设,选取某著名光电子产业集群的有关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实证研究结论。

1、路径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利用AMOS软件运算出的结构模型路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2、模型拟合检验

模型拟合情况如表1所示:表内资料说明模型拟合指数均达到标准,整体模型适配度良好,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可以适配。

四、结论

根据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模型,其中有14 条理论假设全部通过假设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对产业集群升级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可以通过知识创新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参考文献

[1]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1991(20).

[2]M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

[3]杨锐、李伟娜:网络结构、关系互动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苏州IT产业集群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7).

[4]惠青、邹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整合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0,24(3).

[5]唐承林、顾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优势来源与形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

[6]晏双生: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涵义及其关系论[J].科学学研究,2010,28(8).

[7]邢晓柳:区域创新网络中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合作创新风险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

[8]刘元芳、陈衍泰、余建星:中国企业技术联盟中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来自江浙沪闽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篇9

知识以及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一个企业获取可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野中郁次郎,1991,1994;奎因,1992)。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要素之一,以知识为基础和前提的创新竞争已经日益白热化(芮明杰,2009)。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所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的知识螺旋式转化知识创新过程。对于知识创新是如何在企业之间乃至在整个产业链上传递的,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因此,本文从集群网络的视角,阐述了正是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促使集群参与者之间发生有效的知识搜索、共享、交流和互补,从而导致了整体层面上的创新活动。也揭示了集群企业如何通过集群创新网络获取知识,从而帮助企业在内部形成知识创新。

1 理论基础

1.1 集群创新网络

弗里曼(Freeman,1991)首次清晰的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加以界定和分析。他认为,创新网络是“在一个企业的互补资产的市场关系中,保持和互惠伙伴间的一系列的明星连通性,其主要目标是降低静态和动态的不确定性。”徐华(2001)认为创新网络是指多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了获得和分享创新资源而在所达成的共识和默契基础上相互结成的合作创新体系。创新网络基于不同层次的研究有不同的含义,基于国家层次称为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层次称为区域创新网络,企业层次的称为企业创新网络,而我国很多学者把集群层次的创新网络称为“集群创新网络”或“集群式创新网络”,对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的文献中,还有许多学者表述为“集群中的区域创新网络”、“基于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等。目前学术界对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处于起始阶段,体现在该领域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但集群创新网络并不等于区域创新网络。二者的区别是:第一,区域创新网络可能有多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主要集中于一种产业。第二,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所属的产业比较分散,互不相关的产业联系比较弱,而集群创新网络中企业之间具有强联系。

1.2 知识获取

企业知识获取是指将企业从外部环境中所得到的知识转化到企业的内部,而且能够为企业所用的一项管理活动和过程。它总共包括了四个阶段(林榕航,2005):第一阶段是知识的辨识。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对它以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了解、分析、评估、筛选,最终确定可以利用和转化的知识的数量和种类,并了解自身所需知识的来源和可获得性。第二阶段是知识的收集。企业可通过各种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或无偿捕获和有偿收买等方式将存在于外部环境中的知识占为己有。企业拥有大量的外部知识源,包括同行企业、竞争对手、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上下游供应商等。知识收集的关键过程是企业知识获取能力。第三阶段是知识的整理。这个阶段是对收集和捕捉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组合、提炼以及转化,将它们变成有用知识,易于企业的参考和使用。第四阶段是知识的储存。按照知识的特性,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企业员工手册、档案管理或内部网络等各种形式储存下来,而隐性知识的存储仅能靠知识的共享和传递来完成。通过研究学者们的文献,发现主要存在两种方法用来界定知识获取,即知识获取的数量(quantity of knowledge acquired)和知识获取的程度(degree of knowledge acquired)(Yli-Renko et al.,2001;Tsang,2002;Norman,2004)。为了提高实证研究中的可行性,本文也借鉴参考了多个学者的研究(许强,2003;朱秀梅,2006;王立生,2007),在此基础上,采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主流方法,对企业知识获取的分析将会从数量方面进行测量和验证。所以,本文所涉及的知识获取相关内容均表示数量方面的含义。

1.3 知识创新绩效

知识创新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以知识为对象的创新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并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知识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知识创新主要指把知识应用于新产品和服务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化;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知识。根据绩效理论,依据绩效评价的对象,可以将指标分为“特质、行为、结果”三类绩效评价指标。由于“特质”的难以判断性,而且与绩效结果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在实践中经常只是作为辅助性的考核指标。本文将对于知识创新绩效的评价划分为对知识创新过程绩效和知识创新结果绩效的评价。

2 研究假设与模型建立

2.1 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对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在对网络关系或网络特征特征进行描述的指标中,学者们广泛认为,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是最具代表性和说明性的指标变量(田家欣,2007;黄洁,2006;吴波,2007;邬爱其,2004)。本研究也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关系强度(strength)和关系的质量(quality)这两个网络特征变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进行描述。其中,关系强度是根据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与其形成的创新网络中的其它主体进行信息交流以及知识共享的频度进行测量;关系质量则是测量和提取产业集群企业与其创新网络其它主体间关系中的信任度、情感程度等关系质量的指标。国外学者(Uzzi)认为,强关系所构成的重叠网络能够很好的促进网络成员间信息和知识的共享,因而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形成一系列创新成果。Yli-Renk等学者(2001)的研究也表明,网络环境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在主体间进行知识共享、交流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间接的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在产业集群环境中,从创新知识资源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创新过程与集群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逐渐形成网络状的关联。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突破以往单一、线性的创新模式,进而在集群产业链上寻找适宜的知识源,通过集群主体不断的共享和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知识创新。因此得到假设1:

H1: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对企业知识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

H1a: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知识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

H1b:集群创新网络关系质量对企业知识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

2.2 集群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获取关系分析

根据Granovetter的强关系优势理论观点,强关系可以促进网络主体间的信任与合作,进而有利于集群企业之间传递更为准确、精炼、高质量的信息或者是隐性知识。Saxenian和Hsu(2001)对台湾新竹高技术型企业网络的研究也表明,强网络关系有助于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更能促进企业间进行深度的互动。因此,我们得到假设:

H2a: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的知识获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网络关系质量与知识获取。学者Inkpen和Tsang(2005)认为,在网络主体间的交往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企业对自我知识和技能的保护程度也随之降低。当网络成员主体之间通过高质量的联系形成嵌入性的关系结构特征时,企业会更愿意在网络环境中分享有用的知识。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中,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网络主体成员间的良好关系信任程度对于主体间知识转移、传播和共享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内学者龙勇、李忠云等(2006)对于战略联盟伙伴间的信任程度与知识获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联盟成员间的信任对彼此知识获取的影响显著。因此,我们得到假设:

H2b:集群创新网络关系质量与企业的知识获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综上,提出假设2:

H2: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对企业的知识获取有着显着正向影响

2.3 知识获取与企业知识创新绩效

知识创新是一个将知识要素重新组合,进而产生新的知识,并将其投入到企业生产运作中的一个复杂过程。本文的研究中,知识创新绩效研究既包含知识创新的过程绩效(工作产出、业绩等),又包含知识创新的结果绩效(行为、技能以及新知识的产出等)。知识的产生建立在知识获取和积累的基础上。没有知识获取和积累,知识创新是不可能的。在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集群各主体间所构成的网络连结,不仅制约着企业从所处网络获取的知识的数量,也间接影响着企业知识创新绩。因此,提出假设3:

H3:集群企业从创新网络中获取的知识越多,则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越好

2.4 集群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吸收能力是指对于外部信息,企业认识其价值并吸收和应用于商业终端的能力。企业吸收能力在企业知识创新绩效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中起到调节作用。Chen(2002)在对企业吸收能力与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关系做定性研究时,认为吸收能力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而易见的效应,吸收能力不但通过外部知识源获取新的知识、增加企业知识存量,形成知识资产,而且还能有效地将新知识应用于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实践中。Peter(2002)的研究表明,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息息相关,强调企业创新是在不断学习中形成。吴隆增等(2008)指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建立在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基础上,组织的吸收能力越高,能够掌握信息与环境的能力就越好,同时也就越有能力辨别有用的知识并加以吸收以创造出对组织有价值的绩效。Nicolai等学者(2005)的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吸收能力在企业通过外部知识源(客户)获取的相关知识与企业创新绩效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和假设5:

H4:集群企业的吸收能力在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影响知识获取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H4a:集群企业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时,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获取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H4b:集群企业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时,集群创新网络关系质量对知识获取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H5:集群企业的吸收能力在企业知识获取影响企业知识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2.5 模型构建

概念模型的构成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集群企业的知识获取;集群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企业具有的知识将直接决定企业创新成果的产出,企业拥有的知识越多,企业对知识进行整合利用并形成创新产出也相应越多;而对于身处产业集群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的集群企业来说,企业的知识源主要来自于其创新网络。本研究的概念模型体现了由产业集群网络特征到企业的知识获取,再到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逻辑推进过程。如图1所示。

3 结论与不足

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 篇10

关键词:集群环境;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一、 引言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国内大部分专家学者主要从企业本身的角度着手,而忽略了企业固有的信息不对称、规模不大、融资费用高等问题,所以没有从根本上找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集群这一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致力于探索出利于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

二、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 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这两种渠道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中小企业从主板市场融通权益性资金难。由于我国证券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本身制度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对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则被拒之门外;第二,中小企业内部建立的金融体制不如大型企业完善和成熟,加之中小企业面临外部融资环境的抵抗性和适应性不如大型企业强劲和灵敏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融资困难不得不转向私人贷款的现状,导致其失去了诸多利于本身发展的项目。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灵活的特点,难以满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贷款抵押的条件,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往往要求企业以资产抵押。但这种方式的融资,成本高,过程复杂,中间持续时间长,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及时获取资金。

2. 集群内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利于缓解其融资难的境况。陈李宏等(2010)认为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有关信用担保体系覆盖的范围,体现在范围狭小的现象,我国目前基本是在省市级的中小企业进行试点,除此而外的低一级行政区域比如县、乡镇一级的小企业不包含在其中;二是承担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的机构的资金规模、业务量有一定局限性。如今,信用担保机构在我国虽然为数不少,总结分析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困境,可以看出能够为企业所用的贷款担保机构的资金是有限的,且担保资金总额较低。加之诸如贷款过程中步骤多、手续复杂,延长企业获取资金的时间;使用贷款时间有限;中小企业很难得到相关等级评定标准的认可等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中小企业融资难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

3.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强也是导致其融资难的一方面原因。在我国经历了一些经济浪潮的起落后,政府看到了中小企业在经济持续发展中推波助澜的力量,之后政府将目光关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将其如何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上日程。同时政府也针对中小企业颁布了一些相关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小规模经营的性质,并没有获取真正的优惠。基于政府政策实施对象的限制和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未能一帆风顺。目前,中小企业主要有 3种外部融资渠道即发行债券,股票,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贷款。政府政策对这些融资渠道的制定实施也不利于中小企业采取前两种融资渠道。第一,债券市场本身制度的受惠者顺序首先是国有大型企业,其次是集体企业,最后是私营和中小企业,加之进入条件苛刻,所以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难上加难。第二,即使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承担风险大,成本高,发行量小,中间时间长不利于企业及时融资。

三、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的价值来源

一般说来,相比较集群外的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集群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独到的优势:

1. 增强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用。相比集群外的企业而言,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具有地域聚集性、分工协作和知识外溢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固化了企业间日益紧密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这些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的比较优势;另外,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联系密切,企业之间信息是准对称的,而企业间的转包、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联系都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种信任一旦打破,失信企业将承担巨大的退出风险,因而这种基于集群的信任约束,可以保持群内各企业空间上相互依托,强化了企业的地区根植性,也就降低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放贷风险,增强了中小企业集群的信用能力。

2. 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特殊的区域主体特性,必然使得中小企业在该特定集群区域内,群内的你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信息共享更加便捷,中小企业集群内,有相关的企业协会、信息中心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这些机构都能在各自相应的领域内,掌握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第一手、第二手信息资料,凭借这些资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能够高效获取中小企业较为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降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信息收集成本。同时,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区域、产业、行业上紧密相连,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对集群内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调查、审批和监督时,可以“批量”进行,从而大幅地降低了银行获取信息、银企谈判和监督管理的费用。另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经常同时为集群内的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整体贷款数额增大,能够增加银行的总体收益。这种企业集群融资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也会刺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放贷行为。

3. 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为拓展自身业务、实现中小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集群内中小企业必将密切加强企业间相互联系,积极公开自身信息以换取集群内的信息支持,从而产生信息聚集效应,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也能便捷地获得全面准确的企业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此外,由于集群内还存在各企业经营、信用等各类信息的集聚、传播与扩散效应,集群内企业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教育机构、科研中心等紧密联系,同时集群内部还存在着商会、行业协会等信息共享中心,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较易获取及时完整的信息,减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4. 有利于控制信贷风险。由于集群产业发展方向明确,集群内上下游中小企业聚集在特定区域,从事某一产品的配套生产。群内企业的这种地域“根植性”和产业关联性,一方面使得各中小企业为了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企业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信用关系;另一方面,各企业在资金运动上相对稳定的价值链,有利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及时监控企业现金流,并预测整个产业集群的贷款风险。同时,相比群外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竞争优势良好,坏账发生的风险较小;这些企业还可以通过相互拆借、延缓支付等手段,使整个产业链上的资金产生放大效应,从而促进集群区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高银行放贷的效率,降低风险。因此,与单个或游离的中小企业相比,集群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能更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四、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1. 以集群方式向银行融资。根据产业集群的特点,中小企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的处于相近的地理位置、具有一致的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所以在这种比较一致的产业文化和制度框架内,能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学者王峰娟等(2009)就提出了中小企业团体贷款的融资方式。即由数家单独申请贷款难度大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组成联保人,联保人缴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金融机构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估系统和措施,对这些联保人惊醒全面的评估,从而可以根据评估的等级向联保的中小企业授信,并根据授信额度与联保的中小企业缴纳风险保证金的比例,各成员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可以“抱团”向金融机构融资,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密切的契约关系。相比单个中小企业而言,集群中的这些中小企业就具有了较强的信用优势和信贷优势。中小企业集群以这种“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力量作为担保或抵押,以解决融资问题。在实施集群融资的环境下,有利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共同担当风险、实现利益的集群共享、从而使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互补优势、获得共同发展与成长,有效地控制了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相比较传统贷款模式,中小企业的集群融资能够提高自然筛选、相互监督和履行约定的效率。

2. 集群企业内部融资。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经营特点等限制,一般很难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大门也就关闭了。因此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开辟其他的融资渠道来满足资金需求。大多数企业在创办阶段只能依靠自身积累资金,因而内部融资成为其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困难的重要渠道之一。内部融资是传统外部融资的一种替代和补充,具有很多融资优势,比如一般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可以不减少公司现金流量,也不发生融资费用的对外支付等特点,这种融资方式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避免外部融资约束,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方面均显现出重要的优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对内融资模式主要有结算中心、内部银行以及财务公司三种。另外,学者高连和(2007) 提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即建立一个准内源性的中小企业集群内财务公司来解决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前期外部收入有限,因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自身的积累愈发显得重要。中小企业由于具有“小”而“灵活”的特点,容易形成“家庭”氛围,在这种优良的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企业可以本着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的出发点,通过发行企业内部股权证或是集资券等方式向内部员工进行集资。这样不仅能够逐渐积累部分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缓解资金困难,还能优化企业内部结构,鼓励员工为企业成长做贡献,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3. 集群内互助担保融资。互助担保融资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在自愿、互利原则下,联合出资组建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利用互助担保基金,为成员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的一种融资模式。互助担保融资方式,主要是从集群内整体利益的思考角度,思考和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的诸多困难的。在中小企业集群内,各个中小企业都属于规模经济的一部分,由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具有相对集中的地理位置,在供应链上面,具有产业相关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就形成了统一市场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这些竞争合作的伙伴,其在资金和信用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奠定了集群企业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良好基础。中小企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实现自愿结合和互助担保,从而增强了集群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化了企业的信用机制,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的违约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企业集聚在一起,能扩大贷款规模,从而避免了中小企业从银行单独贷款时资金少,信贷成本高的问题。因此,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实现企业间的互助担保提供优良的背景,再则,集群互助担保融资,也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的问题。

4. 通过私募募集资金。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量剧增,其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庞大,然而政府财政支持有限,不可能解决众多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入政府能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与引导方面,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以促进中小企业募集资金,这将有利于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我国政府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我国的资本市场,以形成中小企业在融资困难中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目前我国现有资本市场还远远不成熟,所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非正式渠道融资往往发挥了相当大作用。就现实中实际情况看,我国部分民营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私募资金的。然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和准确的私募概念,再加上民间金融活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各地在打着私募的幌子实施诈骗的行为很难防范,因此私募一直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和发展。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否定私募的意义和必要性,在江浙一带,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纷纷从非正式渠道筹资,也说明了私募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果政府能够积极试点企业的私募融资,观察和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比如对中小企业私募资金的合法范围的边界和资金规模的大小,中企业通过私募融资之后的还款形式和期限,还款的利率及私募资金的主要投向等方面,能在法律层面上进行严格的规范,并且要加强相关部门监督资金使用的情况,这不仅能大力促进我国私募市场的发展,也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罗正英.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优势、条件与对策.财贸经济,2010,(2).

2. 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财经研究,2002,28(9):53-59.

3. 杨汉波.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融资分析.经济研究,2005,(5):238-240.

4. 陈李宏,彭芳春.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商业时代,2010,(35):72-73.

5. 王峰娟,安国俊.集群融资——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下融资困境的新思路.中国金融,2009,(21):33-34.

6. 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融资边界与竞争优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3):92-9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低碳产业链的”两型“试验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项目号:2012YJC790229)资助;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湖南制造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项目号:11YBB137)资助。

作者简介:何燕子,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傅丽华,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博士。

上一篇:层次方法下一篇:情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