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不同类型集群创新论文

2022-04-26

摘要:创新产业集群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此,本文界定创新产业集群概念,提出创新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分析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和发展变化,最后指出促进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产业不同类型集群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产业不同类型集群创新论文 篇1: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述评

摘 要:通过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实证分析等方面对既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虽然既有研究在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上均取得较大进展,并初步形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间关系的成果体系,但也在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的协同影响、空间计量视角的研究方面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可以结合实际对其进行完善。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一、引言

为了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具有较大的创造能力,不仅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高技术产业逐渐呈现集群化发展模式,并且较多集聚在创新能力较高的区域[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但未形成统一观点。例如,杨浩昌(2016)、张可(2019)等研究发现,产业集聚能够提升各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但学者张杰等(2007)用利用江苏省微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产业聚集并不能促进我国企业的创新水平[2];类似地,方齐云等(2015)的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会抑制其技术创新效率。为了厘清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间的具体作用规律,本文将从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实证分析等方面对既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该议题的后续深入研究与成果应用提供参考。

二、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高技术产业通常在地理位置上会出现集中在某个区域的现象[3],而创新要素的聚集则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水平[4]。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研究,多数学者主要从知识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这两个方面展开。

(一)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可促进技术创新

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聚,均会呈现出一定的知识溢出效应,即产业集聚通常有利于集聚区内行业性质相似的各企业间通过相互交流以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效果,然而,这种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却与不同类型产业集聚的“空间局限性”直接相关。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具备的技术知识在生产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大,因此各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的集中引发的知识溢出效应更强[5],这有助于集聚区内的高技术企业更容易获取共享的知识和技术,也更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进行共享,其结果便是能更快速地提高彼此的创新效率。同时,由于高技术产业前期的研发成本与风险比一般企业要大,为了更好地发挥知识溢出效应,许多高技术园区会通过举办各种创新主题讲座或者与高校、研究所等机构进行合作的方式,引导企业学习互补性知识来完善其知识体系,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对于高技术产业集聚而言,各高技术企业通过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以加强信息的流动性和知识的共享性,以便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机理,一些学者进一步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周明等(2011)从产业聚集的角度研究高技术产业的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发现在产业集聚区域内,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6]。王文翌等(2014)利用微观数据的实证发现,集聚区内接受专业化知识溢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绩效高于没有接受知识溢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7]。由此可见,知识溢出效应对集聚区内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企业的创新能力的确有着促进作用。

(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竞争效应可促进技术创新

当产品特征类似的企业聚集在同一个区域时,知识的公共物品性质容易引起“挤压效应”[8][9],意味着企业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当集聚区内出现新技术时,由于高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的产品通常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这驱动着集聚区内的其他企业可能优先采用模仿新技术的方式进行产品研发。同时,由于高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更快,使得集聚区内的高技术企业间的竞争程度会比传统产业更大。因此,各高技术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增加企业间产品的差异化水平,才能让企业在市场中能够持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可见,在合理的集聚度以内,积极良好的竞争环境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然而,产业集聚水平具有特定的“门槛值”,过度产业集聚会使得拥挤效应大于集聚效应,进而阻碍企业的创新绩效[10][11]。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创新要素是驱动其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高技术产业对创新要素的需求更大[12]。由于在配置创新要素资源时高技术产业就会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排他性”,因此各高技术企业在面对有限的创新要素时,过度集聚会造成企业对要素的争夺加剧,出现恶性竞争[13]。因此,高技术产业集聚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各地需要将产业集聚规模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内,为企业创新保证良好的竞争环境。

三、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技术创新的路径分析

上述作用机理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确实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以此为基础,部分学者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技术创新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专业化人力资本和市场化进程两条路径。

(一)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专业化人力资本影响技术创新

集聚具有劳动力蓄水池效应[14],并且会与当地人力资本形成有效互动,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15]。一般來说,产业集聚有利于专业化人力资源的集中。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由于其研发投入高,因此相比其他企业,专业化人员在整个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16];而且,由于该产业对知识和创新能力更重视,因而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比一般行业高,这意味着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内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相对更加富有。而从人才特性来看,吴永林和葛强(2012)认为,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获取高深、前沿的技术知识后能够对其进行相互结合、改进或者进一步创新[17],因而可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各高技术企业可以对专业化人才进行定期知识、技能培训,让企业的知识体系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

虽然产业集聚区内专业化人员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但劳动力的流出又会弱化这种技术创新。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专业化人才是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资源,因此,劳动力的流动对于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的影响更大。彭中文等(2013)等的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工作可替代性较低,高素质人员流动性过大不利于产品研发过程的进行,从而会减弱企业的研发能力与进度[18]。因此,政府有必要实施合理人才政策,企业有必要制定有效奖励制度,以此来留住高技术产业集聚内的专业化人才,如此才能确保区域技术创新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二)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市场化进程影响技术创新

除了人力资本这个因素外,市场机制作为一种调节资源的机制[19],也会间接影响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并通过市场化进程加以直观呈现。从内在机理看,市场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企业形成有效的激励,当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就会减少,市场价格被扭曲的程度也会随之减小。此时,集聚区内的企业就更能进行有效竞争,企业创新绩效因而得到提升[20]。然而,一旦产业集聚度过高,自由竞争交换要素的市场机制会使拥挤效应变为更加紧迫,市场失灵的风险性会因此加大,导致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升反降。因此,市场化水平对产业集聚影响技术创新的过程产生“倒U型”的调节效果[21]。可见,合理的市场化水平是确保产业集聚正向作用于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各地区有必要根据其产业的集聚情况来对市场化进程做出有效调整,以便更好地提升集聚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高技术产业集聚而言,学者们认为上述市场化进程的影响路径基本适用。

四、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分析

从现实来看,即使形成产业集聚,各地区仍呈现非均衡性发展,其创新能力也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大部分学者主要采用不断改进的Cobb-Douglas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与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并借助于广义矩估计法(GMM)与门槛回归法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两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即其两者间的关系可能会因地理位置、集聚水平或集聚方式等变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特征。

(一)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

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为了探究地理位置差异对集聚区内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的不同影响,许多学者从区域异质性的角度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方齐云等(2015)基于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区域下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东部地区因产业集聚度过大对技术创新效率存在阻碍作用,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区研发效率较低,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22]。杨浩昌等(2016)在加入了FDI和制度创新等控制变量后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存在较显著的差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较,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聚集由于集聚度较高,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23]。张可(2019)将省级样本数据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进行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相对更大[24]。由此可知,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创新的作用存在地区差异,且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和创新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可见,地理位置确实是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因产业集聚度的不同而不同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仅与地理位置有关,而且与产业集聚程度存在一定关系。熊璞等(2020)选取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发现在控制教育水平、基础设施等各因素的情况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门槛效应,产业集聚度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呈“倒U形”[25]。袁胜超(2018)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受产业集聚度的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会发生改变。当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度过高时,挤占效应大于协同效应,对创新的影响效果会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26]。陈劲等(2013)从集聚效应的种类这个角度出发,以中国5个东部省市的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创新的影响会因集聚程度不同存在区别:集聚程度较低时,专业化集聚有利于创新;当集聚程度较高时,多样化集聚促进创新[27]。可见,随着产业集聚度的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变,并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由正转负的非线性关系,意味着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当地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其产业政策,以将其高技术产业集聚度控制在合理水平。

(三)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因产业集聚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从内部结构看,产业的集聚方式可以分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不同集聚方式的高技术产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学者张彩江(2017)基于我国1998—2014年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专业化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多样化产業集聚对区域创新具有促进作用[28]。学者洪群联(2016)基于相关产业集聚理论与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专业化产业集聚不利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发展,多样化集聚有利于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9]。而学者张昕等(2007)基于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对两种制造业的技术创新都有促进效果;多样化集聚有利于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不利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30]。由此可见,整体来看,相对于专业化集聚而言,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更容易驱动区域技术创新;具体来看,不管是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其对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又存在差异。

总之,理论研究上,国内多数学者主要是借鉴国外学者的一些相关理论,如利用雅各布斯外部性(本质是集聚经济的多样化特征)与MAR外部性(本质上是集聚经济的专业化特征)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等;实证研究上,近年来众多学者逐渐基于地区异质性、集聚度异质性、集聚方式异质性等的视角,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或其他非线性模型等来对两者间的关系予以检验。实证结论上,受控制变量、地理位置、产业集聚度或集聚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众多学者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是否有促进作用尚未形成统一观点:有些学者认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以显著促进区域技术创新;而有些学者则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会产生抑制作用。

五、研究不足及建议

(一)研究不足

虽然既有研究在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上均取得较大进展,并初步形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间关系的成果体系,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指引,但也存在一些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数据的选择上,偏宏观轻微观。多数文献的实证研究均基于省级的面板数据,以地市级区域为研究对象的较少,而以企业微观数据作为观测样本的研究文献则相对更少,由此可能造成研究结论适用性不高的问题;第二,在研究方向上,重线性轻非线性。现有很多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之间的线性关系,仅有少量文献发现,当产业集聚低于或超过最优规模时,使得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两者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第三,在产业的选择上,偏总体轻特定产业。既有研究很少对高技术产业里面某个细分产业进行分析,忽略了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影响,使得其研究结论对具体细分行业的指导性不强。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偏普通面板轻空间计量。许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模型估计方法(如OLS、GMM模型等),而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均在客观上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特征,从而使得普通面板回归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误。

(二)研究建议

1.研究对象的选择。参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高技术产业一共具有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这六类细分行业。鉴于行业异质性的存在,为了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对每个细分行业分别进行研究也很有必要。

2.研究对象的协同影响。除了专业化人力资本、市场化进程能与集聚优势互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高校、研究所、政府等也可以作为主体与高技术产业集聚协同对技术创新发挥作用。

3.空间计量视角的研究。高技术产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研究中利用空间计量的视角能够更加准确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周灿;曾刚.知识溢出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J].经济经纬,2016,v.33;No.172,84-89.

[2]张杰;刘志彪;郑江淮.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No.232,49-57.

[3]初钊鹏,王铮,李兵.灰色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群主导性高技术产业领域选择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09):137-142.

[4]张冀新.国家高新区创新主体结构及运行机理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No.178,95-99.

[5]王庆喜.多维邻近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知识溢出——一项空间面板数据分析(1995-2010)[J].科学学研究,2013,v.31;No.171,110-118.

[6]周明;李宗植.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8,v.26,277-283.

[7]王文翌;安同良.产业集聚、创新与知识溢出——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04):26-33

[8]魏江,叶波.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中国软科学,2002(12):38-42.

[9]何駿.产业集聚区将助推我国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195-197.

[10]李沙沙;尤文龙.产业集聚能否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18,No.413,32-40.

[11]原毅军;郭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8,No.233,25-33.

[12]史安娜;王绕娟;张鎏依.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v.20,68-73+97-98.

[13]吴卫红;杨婷;张爱美;刘安国.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高校与高技术产业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v.34;No.429,46-51.

[14]刘胜;李文秀;陈秀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03):45-55

[15]倪进峰;李华.产业集聚、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基于异质产业集聚与协同集聚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No.425,161-167.

[16]胡象明,李心萌.基于DEA模型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35-38.

[17]吴永林,葛强.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31(06):28-31.

[18]彭中文;熊炬成;黄研.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与自主研发绩效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v.37;No.174,83-86.

[19]张继良;胡健.中国高技术服务业的聚集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v.33;No.158,10-14+43.

[20]颜克益;芮明杰;巫景飞.产业集聚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1998~2007)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No.217,59-69.

[21]刘勰;孟勇.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来自中国高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经纬,2020,v.37;No.194,111-119.

[22]方齐云;吴光豪.高技术产业集聚提高了创新效率吗?[J].管理现代化,2015,v.35;No.198,61-63.

[23]杨浩昌;李廉水;刘军.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J].科学学研究,2016,v.34;No.202,54-61.

[24]张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及检验——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的考察[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04):94-105.

[25]熊璞;李超民.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促进还是阻碍?[J].金融与经济,2020,No.510,60-66

[26]袁胜超,戴贵宝,黄帅金,杨建安.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双重影响——基于直接和间接效应的经验证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7):157-164.

[27]陈劲;梁靓;吴航.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3,v.31;No.168,99+145-151.

[28]张彩江;覃婧;周宇亮.技术扩散效应下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v.38;No.435,126-134.

[29]洪群联;辜胜阻.产业集聚结构特征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會科学战线,2016,No.247,58-64.

[30]张昕,李廉水.制造业聚集、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以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8):35-43+89.

〔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群培育及‘低端锁定’风险防治研究”(项目编号:18FJY006);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科研项目“后发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及其地位攀升研究”(项目编号:桂教师范〔2019〕27号-14》;广西师范大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ZX2020055)阶段性成果〕

〔伍先福,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访问学者。钟鹏(通讯作者)、黄骁,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伍先福 钟鹏 黄骁

产业不同类型集群创新论文 篇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创新产业集群研究

摘要:创新产业集群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此,本文界定创新产业集群概念,提出创新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分析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和发展变化,最后指出促进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择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这种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却是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过度透支为代价。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继续扩大,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种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必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我国就有可能重蹈一些拉美国家的覆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1]。因而,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是我国现实和必然的选择。

创新集群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推出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概念后,推出的又一重要概念。创新集群概念是对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具体化。从创新系统的观点来看,创新集群被看作是简化的国家创新体系(Rduced-NIS)。对此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种是减小规模的国家创新体系(reduced-scale NIS),它意味着国家创新体系可以被完全地复制在创新集群的层次上;另一种是简化形式的国家创新体系(reduced-form NIS),它意味着创新集群保持着国家创新体系内在性的本质特征和关键角色[2]。OECD在《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中,将创新集群看作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具有竞争优势的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与普通产业集群不同,创新集群是“以创新为目标”的集群[3]。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竞争力报告,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接近20个,这些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例如,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这些创新型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发育了规模较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集群。这些创新集群多分布在高技术领域,其高增长率、高就业率、高研发投入和大量知识外溢的内在属性集中到宏观层次,就显现为创新型国家的外部特征[4]。这些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创新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要想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培育创新集群。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着多种路径选择,目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大力发展和培育创新集群,无疑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模式进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OECD提出的创新集群是经济发达国家中以创新为目标的产业集群网络。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创新主体间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创新集群,我国所谓的创新集群更多是具有一定经济联系的创新产业集群。这种创新产业集群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既定时期展示高水平创新产出的那些产业集群(比如创新的数量、授权专利的数量等),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是在创新投入基础上界定的“高技术产业”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比如技术导向型就业在总就业中的比例或R&D支出在总销售中的份额)[5]。考虑到术语“创新”和“高技术”可以交替使用,借鉴Maggioni和Riggi(2008)[6]的做法,本文将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高技术产业集群。从我国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看,这种界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创新(产业)集群概念界定进行了研究,例如,Liyanage(1995)[7]ielkamp和Vopel(1998)[8]、Bortagaray(2000)[9]、Meng(2003)[10]、肖广岭(2003)[2]、钟书华(2008)[4]、王孝斌和王学军(2011)[11]等,但是这些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无法应用于实证研究中。为此,本文的贡献在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产业集群的概念,并进行创新集群的类型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创新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数据说明和识别方法

1. 创新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Maggioni和Riggi(2008)[6]基于OECD(1997)[12]的“创新集群”的定义,根据其R&D强度界定创新产业集群。对于本文中创新产业集群的定义,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但又与他们不完全相同,其特性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高技术产业的界定。Maggioni和Riggi(2008)[6]利用OECD(2005)的定义研究高技术产业,OECD的定义是部门R&D支出占总销售的百分比应当超过4%的阀值。根据这一标准,他们确定三位数水平上六个高技术产业:制药(283)、飞机及零件(372),导弹、空间飞行器、零件(376),计算机、办公用机械(357)、电子元器件(367)、医疗器械及用品(384)。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国统字[2002]033号),我国的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分为: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由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没有统计办公设备制造业,所以本文的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上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在本文中,高技术产业主要涉及除了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之外的其他高技术产业。江苏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企业数量极少,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本文的创新产业集群是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这四个高技术产业集群。

第二,关于集群的地理规模。在实证研究中,为了识别产业集群,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理规模。在大多数情况下,地理规模的选择由数据的可得到性和总的易处理性决定。此外,所选择的地理规模原则上应对应于地理学者所谓的“同质性或均质区域”(即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人口统计模式和劳动力市场动态特征的区域)。然而,找到这样理想区域是非常困难的。基于这个原因,本文的地理规模选择在在县(市)、区水平上。

第三,关于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大多数研究利用就业数量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一些研究利用企业数量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实际上很少有任何研究使用销售额或增加值数据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因为获得高度细分区域和行业水平上的这些数据是非常困难的。区域企业数量的数据可以获得该区域部门产业结构和创业情况的相关信息,但是该变量没有考虑现有企业规模的任何差异。因此,基于企业数量的区位图可能高估新兴的小企业(常常相对年轻的)地方集群,低估企业平均单位规模较高地区的产业集群。此外,产生集聚经济(比如生产者—用户关系,知识溢出和本地竞争激励)的一些相关现象都与企业数量有关,而不是与行业规模(有关就业或销售)有关。

就业数量是广泛应用于区位研究的、与规模有关的变量。通过就业数据,人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地区水平上特定行业的绝对和相对规模。然而,当利用这个变量时,有可能高估大企业高度集中地区的产业集群。此外,由于劳动力是生产过程的一种投入,建立在劳动力基础上的就业数据没有考虑地区生产率差异,因而利用这一变量有可能夸大劳动密集型技术所在地区产业集群的重要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就业变量的这种局限性对于高技术产业不太严重,因为不同企业的生产函数的地区变化相当小。

基于上述方面的考虑,本文采用就业数量和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度量创新产业集群。

2. 数据说明

本文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和2006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库,即2011年和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由国家统计局建立,它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样本企业提交给当地统计局的季报和年报汇总。该数据库的全称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库”,其样本范围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其统计单位为企业法人。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是江苏省2011年和2006年高技术产业的工业企业数据(表1)。

由表1看到,2011年江苏省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分别为169.51万个、2526.7万人、11.59万个和416.9万人。2006年江苏省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分别为37.38万个、774.5万人、2.59万个和148.3万人。就全省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占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的比例来看,2006—2011年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6.93%下降到2010年6.84%;就全省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来看,2006—2011年间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5.33%上升到2010年16.50%。就各地区来看,2006—2011年间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占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的比例下降的地区有南京、徐州、扬州、连云港、南通和宿迁等六个地区,其他地区该比例上升;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下降的地区只有南京、南通和徐州等三个地区,其他地区该比例上升。

3. 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江苏省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可以借鉴Maggioni和Riggi(2008)[6]所提出的方法:任何产业部门要成为某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必须在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均必须达到一定阀值。只有该地区该产业部门的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均大于等于该阀值后,我们才认为该地区该产业部门形成产业集群。如果某个地区仅仅在就业方面满足阀值要求,这表明该地区具有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但创业水平较低,因而该地区因缺乏足够的多样性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相反,如果某个地区仅仅在企业数量方面满足阀值要求,这表明该地区具有高水平创业的特点,但生产却是小规模的,因而该地区因缺乏足够多的合格和多样化的劳动力资源不能产生信息溢出,从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与区域规模相关的、企业和就业数量都超过规定阀值,是界定产业集群的必要(最小)条件。

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一般都与区域人口或规模高度相关。然而,一些区域正向或负向偏离这种一般模式。通过说明这种正向偏离应当高于就业和企业数量的某个百分比,我们能够识别包含产业群集的那些地区。当应用这种方法时,我们估计以下两个回归方程:lnEmpir=α+β1lnManr+εir(1)

lnEstir=α+β1lnManr+ηir(2)其中Empri 是地区r产业i的就业人数,Estir是地区r产业i的企业数量,Manr是地区r的工业企业的就业人数,ln是自然对数,ε和η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误差项。对于每个年份,我们估计产业i的(1)和(2)方程,并保存残差εir和ηir。与Maggioni和Riggi(2008)[6]的假定相同,我们假定,如果地区r产业i的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的残差是正的、且超过0.1的那些情况,那么地区r就形成i产业集群。表1江苏省工业企业与高技术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1. 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

为了识别出有实际意义的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类型,我们将识别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地理规模定位在县(市)、区。因此,利用(1)和(2)式,我们对江苏省2011年份105个县(市)、区四个高技术产业进行回归。其中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回归残差均大于0.1的地区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其分布在图1中的第一象限[5]。江苏省2011年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2所示。

图1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图

就2011年江苏省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浦口区、栖霞区和高淳县;苏州市分布在金阊区、平江区、吴中区和虎丘区;无锡市只分布在滨湖区;常州市分布在金坛市和新北区;泰州市分布在高港区、姜堰市、泰兴市和海陵区;南通市只分布在启东市;连云港市分布在赣榆县和新浦区;徐州市分布在鼓楼区和铜山县;淮安市分布在清河区和楚州区;盐城市分布在滨海县、大丰市、阜宁县和响水县;宿迁市只分布在泗阳县。

就2011年江苏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江宁区、栖霞区、鼓楼区和浦口区;苏州市分布常熟市、昆山市、平江区、虎丘区、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和沧浪区。无锡市分布在滨湖区和锡山区;常州市分布在武进区和新北区;镇江市分布在润州区和京口区;扬州市分布在邗江区和广陵区;泰州市只分布在高港区;南通市分布在崇川区和楚州区。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市11个县级市和市辖区中,9个县级市和市辖区分布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

就2011年江苏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高淳县、鼓楼区、下关区、浦口区和江宁区;苏州市分布在虎丘区、平江区和沧浪区;无锡市分布在滨湖区和锡山区;常州市分布在新北区和武进区;镇江市只分布在扬中市;扬州市分布在邗江区和广陵区;泰州市分布在泰兴市和高港区;南通市分布在海安县、启东市和通州市;连云港市分布在连云区和灌南县;徐州市分布在鼓楼区、泉山区和铜山县;淮安市分布在清浦区、清河区和金湖县。

就2011年江苏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玄武区、下关区和栖霞区;苏州市分布在平江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市和昆山市;无锡市只分布在滨湖区。相对于其他创新产业集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由图1看出,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在第二、三象限。其中,第二象限是企业数量残差大于0.1,而就业人数残差小于-0.1的地区;第三象限是就业人数残差大于0.1,而企业数量残差小于-0.1的地区。2011年江苏潜在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3所示。

对于江苏潜在创新产业集群1区而言,南京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很少,只有江宁区。这出乎我们的预料,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江苏已有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较广泛;二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就业水平,进而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形成的可能性很少。苏州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只有常熟市和昆山市,这两个地区分别可能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无锡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宜兴市、江阴市和惠山区,有可能发展的创新产业集群是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常州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钟楼区、金坛市和天宁区,且这三个地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镇江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扬中市和丹阳市,且它们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扬州市只有江都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泰州市的泰兴市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兴化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南通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最多且最集中,其中海门市、崇川区、如东县和如皋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海门市、通州市、如皋市、港闸区和启东市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连云港市只有灌云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淮安市只有盱眙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盐城市的东台市和建湖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亭湖区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宿迁市的沭阳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总之,2011年江苏省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33个,其中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14个,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14个,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5个。

Karlsson et al.(2003)[5]将不可能利用政策措施将其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但是却有可能发展其他产业及其集群的称为“黑洞”区,其分布在第四象限(图1)。2011年江苏不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4所示。

由表4看出,在不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镇江市有六个地区,扬州市、徐州市、淮安市和盐城市各有三个地区,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各有两个地区,南通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各有一个地区。

在不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淮安市和盐城市各有六个地区,泰州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各有四个地区,扬州市有三个地区,南京市、常州市和南通市各有两个地区,连云港市有一个地区。

在不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无锡市和南通市各有四个地区,盐城市有三个地区,南京市、苏州市、镇江市、扬州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各有两个地区,常州市和淮安市各有一个地区。

1. 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

对于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我们主要从创新产业集群的类型变化进行分析。就类型变化而言,我们将2006年和2011年都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稳定型创新产业集群,将2006年存在、但2011年不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将2006年不存在、但2011年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据此,我们利用前述的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识别出江苏省2006的创新产业集群,然后与江苏省2011年创新产业集群(表2)进行比较,分析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

由表5看出,江苏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稳定型集群上,其次是衰退型集群,新生型集群较少。

江苏稳定型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盐城市和泰州市各有四个,苏州市有三个,南京市、常州市、徐州市和淮安市各有两个,无锡市、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各有一个。

江苏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苏州市、扬州市、南通市和淮安市各有两个,常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和盐城市各有一个。

江苏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只发生在苏南和苏北地区,其中南京市、苏州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各有一个。表5江苏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

城市1地区1集群类型1城市1地区1集群类型1城市1地区1集群类型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泰州南通连云港徐州淮安盐城1浦口区1稳定区1南京1高淳县1新生型栖霞区1稳定型1苏州1虎丘区1新生型金阊区1稳定型1连云港1新浦区1新生型平江区1稳定型1宿迁1泗阳县1新生型吴中区1稳定型滨湖区1稳定型金坛市1稳定型新北区1稳定型高港区1稳定型姜堰市1稳定型泰兴市1稳定型海陵区1稳定型启东市1稳定型赣榆县1稳定型鼓楼区1稳定型铜山县1稳定型清河区1稳定型楚州区1稳定型滨海县1稳定型大丰市1稳定型阜宁县1稳定型响水县1稳定型1苏州常州扬州泰州南通连云港徐州淮安盐城1昆山市1衰退型太仓市1衰退型武进区1衰退型广陵区1衰退型江都市1衰退型兴化市1衰退型海门市1衰退型如东县1衰退型灌云县1衰退型新沂市1衰退型淮阴区1衰退型盱眙县1衰退型东台市1衰退型 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

由表6看出,与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相类似,江苏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稳定型集群上,其次是衰退型集群,新生型集群较少。

江苏稳定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苏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的苏州市稳定型集群高达八个,南京有五个,无锡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各有两个。

江苏衰退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只发生在苏中和苏南地区,其中苏中地区的南通市衰退型集群高达五个,苏南地区有三个。

3.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

由表7看出,与江苏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以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明显不同,江苏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衰退型集群上,其次是新生型集群,稳定型集群最少。

利用前述的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不仅能够识别出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及其地区分布,而且也能够确定有可能培育成为创新产业集群以及不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除此以外,本文还研究了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的稳定型、衰退型和新生型及其地区分布。发展和培育江苏创新产业集群,不仅关系到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而且关系到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两个率先”进程,必须在政策支持上有更大举措,在营造环境上有更大作为。

1. 要在激发创新产业集群内生发展动力上有新突破

从全国范围来看,创新产业集群领域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的探索阶段,还谈不上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应用。对于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首位的江苏省来说,有必要在激发创新产业集群内生发展动力上有新突破。要积极推进以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创新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创新产业集群。要积极推进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相关及配套企业与机构为依托、集群成员间紧密联系的创新产业集群体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在创新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创新产业集群的内生发展动力。引导创新产业集群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创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 要在推进潜在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上有新突破

2011年江苏潜在的创新产业集群高达60个,其中1区33个,2区27个,这些面广量大的潜在创新产业集群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有可能发展成为江苏的创新产业集群。其中,对于潜在创新产业集群1区的地区来说,政策措施的重点在于提高现有高技术企业的就业水平,换言之,应着眼于促进现有高技术企业的增长,以便提高其规模经济;对于潜在创新产业集群2区的地区来说,政策措施应凸显刺激新高技术企业的产生,以便提高其集聚经济。

3. 要在建设创新产业集群体系上有新突破

江苏省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地区分布特征。因此,要在建设创新产业集群体系上有新突破,必须优化区域创新产业集群的布局,着力推进县(市)、区层面上的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在抓好国家级或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地区创新产业集群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启动实施县域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设,以便切实提升区域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以苏南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提升、苏中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跨越、苏北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突破为目标,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努力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产业集群体系。

4. 要在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动态发展能力上有新突破

从动态发展能力上看,创新产业集群不同于一般的产业集群,前者更具有显著的动态发展变化特点。对于江苏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创新产业集群的动态变化主要分为稳定型、新生型和衰退型。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创新产业集群,其动态发展变化差异很大。因此,要在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动态发展能力上有新突破,首先必须遵循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动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动态变化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以便维持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专题调研组.调整我们的思路和政策:以创新驱动发展[J].科学发展,2010(1):7-19.

[2]肖广岭.创新集群及其政策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0):51-54.

[3]OECD. Innovation clusters: driver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M].Paris: OECD, 2001.

[4]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8(1):178-184.

[5]Karlsson, C., C. Mellander and T. Paulsson. Spatial ICT clusters in Sweden: an empirical method to identify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existence[R]. Jnkping University, 2003.

[6]Maggioni, M. A. M. R. Riggi. High-tech firms and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A]. in C.Karls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clusters: Cases and Policies. Bodmin: MPG Books Ltd, 2008.

[7]Liyanage, S. Breeding innovation clusters through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s[J]. Technovation, 1995(9): 553-567.

[8]Spielkamp, A. K. Vopel. Mapping innovation cluster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M]. Mannheim: ZEM, 1998.

[9]Bortagaray, I. S. Tiffin. Innovation clusters in Latin America[C]. Paper presented at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Innovation, Curitiba, Brazil, 2000:28-31.

[10]Meng, H. C. Innovation clusters as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ol in the innovation driven economy[R]. NIS International System, Seoul Oct. 28~Nov.1, 2003.

[11]王孝斌,王学军. 创新集群的演化机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12]OECD. Boosting innovation: The cluster approach[M]. Paris: OECD, 1997.(责任编辑、校对:臧莉娟)

作者:朱英明 朱婷婷 卢誉

产业不同类型集群创新论文 篇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融资支持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制于金融排斥的现实,产业集群的融资约束一直存在,阻碍协同创新的实施。因此完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应当与融资创新耦合才能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能的发挥。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是由商业银行信贷、小额信贷、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组成的金融市场,金融机制必须体现充分的包容性,以满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融资需求。

关键词: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金融包容;耦合

一、 引言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物理空间中由众多的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某类产业以及与该产业相关的机构组成的产业群体。产业集群概念最先由美国管理学大师迈克·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中提出。我国有上千家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产业集群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中小微企业,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种新形式,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有效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当前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发展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其中融资约束是一个重大障碍,其根本原因是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的存在。从当前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与融资支持的发展来看,协同创新与融资支持的耦合度较差,多数企业受融资瓶颈所困,很难通过创新实现投资的高回报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例如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费用开支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03%~1.77%。因此,产业集群走协同创新之路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据统计,美国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平均为26%,而通过协同创新的回报率可以提高到44%。协同创新需要有利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根据全球竞争力报告的竞争力指数,金融市场发展也是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群通过协同创新的实施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收益,必须借助于金融的支持。

二、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与融资创新的逻辑互动

一般认为,创新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关联性,而创新又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熊彼特(1912)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机制和最重要动力,创新是企业家对要素进行组合的过程,金融发展通过支持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从而刺激经济增长。King和Levine(1994)通过实证认为,金融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推动创新活动:评估创新并进行甄别、集聚资源、分散风险及对创新估值并提供信息。资本是创新的重要禀赋,尤其对于外生性增长尤其重要。有效的融资体系能够规避与创新相关的生产型风险。李建伟(2005)认为,良好的金融安排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John Spoehr等人(2010)也强调了融资安排对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传统的由单个企业主持的封闭式创新的资金支持主要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和以企业为担保的外部融资,包括借贷为主的直接融资和发行证券方式的直接融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创新融资途径也呈多元化趋势,与金融发展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呈现出“技术金融一体化”。金融在技术协同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动员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业的创新也从技术进步中获益匪浅。技术金融一体化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高度融合;二是金融对技术创新的过程的渗透力、影响力与推动力越来越强,金融本身已经构成技术创新发展必要的基础条件;三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依托空间。例如美国硅谷产业集群中风险投资的平均回报率是30%,美国95%的风险投资基金都投向了具有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同时这些投资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企业创新阶段,由于存在创新失败、对创新产品难以定价、缺乏流动性以及企业和投资人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创新融资支持难度加大。然而这个阶段恰恰是企业最需要资金支持的阶段,如果成功双方将获得超额收益,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因此协同创新阶段完善的融资机制是关键因素。

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融资创新等诸多维度。产业集群的协同化是创新的重要载体,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集约利用,在创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产业集群一旦形成规模,将会形成产业链、物流、人力资源培训、信息、仓储等的集约利用和创新的放大效应。对于产业集群中的大量中小企业来说,获取创新资金的比大型企业难度更大,走协同创新之路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最优选择。协同创新作为中小企业创新的新模式,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都不同于传统模式,因此相应的融资模式必须随之而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完善的融资支持不仅可以帮助方便协同创新的筹资,还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传递、提高流动性、发现价值及风险管理的机能。

三、 我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与融资机制的耦合度考察

Blanchflower和Oswald(2007)对企业创新的调查显示,融资难是产业发展和创新面临的最大难题。Demirgüc 和Beck等人(2008)认为,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有助于企业为企业创新融资,并选择最有效的企业形式和资产组合。资金是创新的重要保障,然而金融支持不足是影响创新的重要障碍。例如由于信贷约束的存在企业家无法进行创新和扩大业务。中小企业面临的容支支持不足更加严重。陈志、陈柳(2000)认为,我国目前仍存在的企业融资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手段缺乏等金融约束,令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负债融资、还是股权融资都存在诸多不利,极大地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产业集群具有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总体上看技术实力比较薄弱,由于协同创新金融支持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引导不健全,产业集群并未形成合力,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资金缺乏、创新不足的问题,获得正规金融支持的力度很小,反而给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很大了空间,过高的融资成本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也腐蚀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我国科研机构的科研转化率仅为25%,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仅5%,与美国的80%的转化率相差太大,根本原因在于研发与企业转化、市场需求脱节,而缺少金融的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有限,融资成本较高,担保机制不健全。直接融资方面,通过主板和创业板直接融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是几乎不可完成的任务。我国中小企业上市门槛是全球最高的,是意大利的3倍,德国的9倍,日本的13倍,英国的23倍,韩国的25倍。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融资门槛也比较高,还有相当复杂繁琐的程序。债务融资方面,2011年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对中小企业打开了一扇资本之门,但是较高的担保等要求也将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拒之门外。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虽然门槛较低,适合集群产业的融资发行,但是对企业的较高的信用评级要求和担保要求以及严格的审核制度也让众多中小企业难以企及。据统计,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中债券融资仅占2.1%,而银行信贷占19.6%,自有资金占64.2%,民间融资占14.2%,通过金融创新如融资租赁的方式全国融资总额也仅为7 000亿元。据上海社科院的调查,受访企业有超过1/3使用民间借贷,月利率高达3%~6%,远高于同期银行信贷。

其次,风险投资基金不足,退出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深受风险投资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与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契合度,美国学者Kortum等人研究指出,每1美元风险投资对专利增加的贡献率是R&D贡献率的3倍~4倍,在20世纪90年代风险投资对美国的创新贡献率超过10%。2012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总额达73.2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海外,投资方向有互联网、生物技术、医疗等诸多产业。风险资金总量虽然增加,但是也存在问题:一是创业基金的投资方先多为成熟行业、竞争性行业和创新的中后期,缺乏对前期研发和基础性研发的投资;二是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不完善,变现途径单一,主要途径是通过上市后退出,作为风险投资最重要的形式有限合伙制度虽然已于2007年经过了法律的确认,但是有限合伙法与证券法、工商制度及相关法律的衔接还存在问题,这对引入外资十分不利,也造成小微企业和变现能力弱的企业吸引资金能力不足。还有就是股权融资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健全,容易引起股权纠纷。

四、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融资支持的制度改进

有效的金融动员和金融配置是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的重要驱动力。我国的储蓄率高达51%,位居全球第二,已经说明金融动员力较强,然而资金的配置却不尽然。Jeffrey Wurgler(1999)通过对65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考察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65个国家的平均资本配置效率为0.429,其中德国的最高,达0.988,我国的资本配置效率仅0.154,在65个国家中排名第50位,处于较低的水平,原因之一在于大量的金融资源分配到效率较低的大型企业,资金利用率较高的中小企业遭受金融行业的整体排斥,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遭到扭曲。因此,一个具有包容性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亟待建立,以满足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融资需求。

1. 建立包容性、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包容性的金融机制是指金融服务更多地向社会经济弱势群体倾斜的一种金融机制,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性(Accessibility and Eaffordability),覆盖更多的社会群体,从而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对产业集群中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包容性的融资机制可以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容易和以更低成本获得主流金融服务,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融资,促进企业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融资环境的包容度:

(1)普惠性的政府融资支持机制。普惠性的融资机制是完善金融包容的重要方面,旨在提供全覆盖的、基本的金融服务,以发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职能。协同创新本来就是一种产融结合的资本形式,在协同创新的组织和初期阶段,风险较高,单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而大学等研究机构侧重于基础研究,创新的额投入较大,风险较高,很难引入社会资金的介入,应以政府的投入为主,为协同创新提供普惠性的融资支持。例如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80%由政府担保的计划(LGS),积极支持对中小企业的R&D投资。法国从1995年也开始实施“法国中小企业计划”,成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作为重要的融资支持,给创新型企业提供无息贷款。德国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并抑制大企业的垄断和资本集中,设立总资产为3 000亿马克的“复兴信贷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对高科技企业以政府专门设立的投资机构TGB对中小创新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对于中小企业与学术界的研究合作,除给予所需费用的低息贷款外,每年还对开发新产品的中小企业给予50%的研究费用补助,并协助将其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

(2)战略性的政策融资机制。政策性融资是政府为体现其政策意志由政府出资专门组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中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职能,如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其前身是中小企业协同组合的合作性金融组织,专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融资,德国的合作银行、复兴银行和国民银行主要服务对象也是中小企业,韩国的产业银行也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我国支持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有专门的支持协同创新的计划如产学研贷款、高科技园区贷款、产业链贷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在于规模较小,贷款条件较高,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贷款多流向大型项目和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今后应加大对基础性的创新支持,特别是产业集群中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融资支持,并创新担保机制,扩大政策性融资机制的覆盖面。

(3)商业性的多元化融资机制。商业性的融资机制是指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多元化融资机制,包括商业性的银行信贷、小额信贷、风险投资等。我国金融市场是以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融资市场,其中国有大型银行又占了半壁江山,中小银行和社区银行不发达,不利于金融业的合理竞争。金融资源多集中于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金融排斥严重。在美国,小银行和社区银行体系发达,总资产低于5亿美元的银行有8 000多家,占银行业总数的92%,总资产低于1亿美元的有5 300多家,占银行总数的61%,此外美国还有上万家信用社,商业性的融资体系十分发达。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也要求金融机构应将来自社区的信贷资金投向本地社区,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小额信贷机制也比较健全,与此相关的服务机制如担保机制、风险评级机制和信用评级机制十分完善,中小企业的创新资金可以选择不同的融资套餐,专门针对高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业十分发达。我国创新融资体系的构建应鼓励形成多元化融资机制,特别是小额信贷和社区金融,提高中小企业与创新与小额信贷融资的契合。

2.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融资模式的创新。当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融资模式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直接融资市场,应降低中小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标准,完善并扩充创业板及场外市场的融资渠道,完善股权融资机制,降低债券融资的标准,创新债券融资担保机制,国家应在信用担保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可以参照美国2012年制定的“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又称“开创事业新局面法案”),在促进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降低资本市场融资门槛,给予小额融资豁免,放宽私募的限制方面做了较大调整。创新其他融资模式如上市前融资、共同基金融资、信托融资、项目融资、MBO模式等。间接融资方面,商业银行仍是创新融资的主要来源,应鼓励商业银行的小额信贷积极投入中小企业创新信贷,创新小额创业担保的融资平台,形成稳定的激励机制,对小额信贷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给予政策优惠。另外,创新担保机制,尤其是针对集群创新型企业采取联合担保的形式,创新抵押物形式。对于股权融资要完善当前的法律制度,对于基础的创新项目投资形成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吸引外资投入的同时要完善退出机制,与风险投资相对应的产权交易市场应当统一,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流动性。

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金融政策目标的统一和法制化。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应有与其相对应的金融法律支持。我国已经制订了促进创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体系,但是对于专门针对创新的金融支持的规定还不充分,现有的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应加强现有法律体系的可操作性,整合现有融资机制和创新支持计划。欧盟的ICR项目(Innovation Relay Centre,创新驿站)计划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典范。该计划于1995年由欧盟研发信息服务委员会根据“创新和中小企业计划”资助而建立,旨在促进欧盟跨国的中小企业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合作,10年来的今天该网络已包含了遍布于33个国家的71家创新驿站,这些创新驿站通过国际互联网连接,互通信息,相互支持,成为欧洲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技术合作与转移中介网络。欧盟对每个创新驿站支持高达50%的资金,期限可达两年,此后根据运作绩效可以继续支持,最高仍可达45%。我国的创新融资体系存在条款分割现象,彼此之间的协同不够,计划性和规范性不强,应提升国家创新计划融资支持的法律位阶,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并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陈宁.我国低技术中小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研究——“一体化漏斗”服务模型构建.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8):94-97.

2.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74.

3. R.G.King, R.Levine.Finance, Entrep- 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 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513-541.

4. 李建伟.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理论与政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9.

5. Blanchflower, D., Shadforth C.Entrepr- eneurship in the UK.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 (IZA) Discussion Paper No.2818,2007.

6. 陈志,陈柳.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金融研究,2000,(12):117-121.

作者简介:李银伟,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3-12。

作者:李银伟

上一篇:我国外交职能法律问题论文下一篇:通信监测技术与通信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