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的差异

2024-05-07

中英文化的差异(精选十篇)

中英文化的差异 篇1

关键词:礼貌,文化差异,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

在汉英两种文化中, “礼貌”的渊源迥然不同, 这种差异必将导致“礼貌”的内涵不同, 人们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及准则也不同。

一、中英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

1. 称呼语的文化差异

受历史文化影响, 汉语的称呼系统远比英语国家复杂得多。中国人习惯于称呼要讲究“长幼尊卑贵贱”之分, 体现出一种权势取向, 是垂直社会关系的标志。而英语国人们崇尚的对等式称呼较充分地表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 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比如, 在中国, 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名字, 学生不可直呼教师的名字, 孩子不可直呼父母的名字。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 缺乏教养等。在英语国家, 一般来说, 英国人同自己的上司说话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言, 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称呼,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和级别多高, 人们更愿意直呼其名, 以示亲近。这充分表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另外, 在交际中, 中国人重视等级差别, 总是想方设法抬高对方的地位, 用官衔称呼对方, 以示礼貌。如“李主席”、“张经理”、“王局长”等以体现对被称呼者的尊敬, 也体现对其身份和地位的重视。英语中则不尽如此, 只能称作“Mr. (Ms./Miss) Li (Zhang/Gao/Wang) ”, 或直呼其名。

中国的称呼语还体现出尊老的传统习惯, 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老张”、“老李”等;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为“某老”或“某老先生”, 这里的“老”没有丝毫贬义, 只有尊敬和推崇。而在英语国家“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若用此种方式称呼对方会冒犯别人, 令人不悦。

2. 谦逊与客套语的文化差异

贬己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礼貌现象。汉民族听到别人赞扬时往往会自贬一番, 常常会用“哪里、哪里”, “过奖了”, “惭愧、惭愧”, “差远了”等回答以示谦逊有礼。英国民族同汉民族相反, 当他们听到赞扬时, 总会乐意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 汉民族认为英语民族过于自信, 缺乏谦虚。而在英美人看来, 中国人断然否定别人的夸奖是对谈话对象的无礼, 或者把自贬看作是自卑或言不由衷的虚伪, 有失礼貌。另外, 在敬语和谦词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也有很大区别。英语中表示尊重和礼貌的表达语远不如汉语中那么多, 如汉语中的“请教”、“高见”、“贵姓”、“拜读”、“鄙人”、“拙作”、“愚见”、“驾到”、“贵干”、“寒舍”等敬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不过英语中也有一些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 如“will”、“would”、“can”、“could”等, 但不如汉语丰富。

3. 隐私语的文化差异

英汉语言文化对待个人隐私方面也存在着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突出社会性, 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 强调集体作用, 人们不觉得有什么隐私。而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 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不希望自己的事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 所以两者选择的话题也往往不同。打招呼时, 中国人常说“上哪儿去呀?”“吃了没?”目的在于通过少量的信息以示关心, 促进双方关系的亲切融洽, 而不在于向对方提供具体的交际内容。在中国文化中, 朋友、熟人之间几乎无话不说, 见面聊天时会互相询问“你多大年龄了?”“每月领多少工资?”“你结婚没有?”“爱人在哪儿上班?”等问题以表示对别人的关心和热情。而在英语文化中隐私的含义较广, 人们经常谈论天气、工作、业余爱好等话题, 而有关婚姻状况、年龄、收入、宗教信仰等话题则属于“隐私”内容, 是不能随便谈及的。

4. 交际语的文化差异

(1) 在致谢方面

在道谢方面说英语的人使用“谢谢”要比说汉语的人普遍得多, 他们常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 即使家庭成员之间或恋人之间也不例外。而汉语的致谢语运用却不像西方那样频繁, 例如, 夫妻或亲属间一般不用说谢谢, 因为那样会被认为生分、见外;受到表扬或恭维时一般不说“谢谢”, 以免给人不谦虚的感觉。然而, 对西方人来说以上几种情形都是理所当然地要用致谢语的。此外, 中英两种语言在致谢语的表达上也不尽相同。中国人喜欢说“给您添麻烦了”、“让您破费了”、“让您受累了”等;而说英语的人一般只说简单的“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Thanks a lot”, 便足以表达感激之情。

(2) 在分手道别方面

英语和汉语在分手道别时使用的礼貌语言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分手道别时, 英美人士除了说“Good-bye”之外, 多说一些表示祝愿的或与对方会面感到愉快的评价性话语。而中国人分手道别时, 除了说“再见”之外, 很多时候会向对方说“慢走”、“走好”等表示关切、友好的话。这种情况下客人往往会说“请回”、“请留步”等。在相同的语境中操英语的人是不会使用这类话语的。

(3) 在接受邀请方面

在交际应酬语方面, 讲汉语的人受到邀请时, 往往不是爽快地答应下来, 而总是半推半就地应承:“我尽量来吧”。这种回答让讲英语的人困惑不解, 不置可否的态度让他们感到为难。而英美人士的回答则干脆得多:Thank you, I’ll come, 或者说I’d love to, but I′m afraid I can’t, because I’ll have to attend an important meeting, 等等。

5. 对赞美话语的不同回答

中国人提倡“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当听话者听到说话者对自己的赞美话语时, 一般习惯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 比如, “哪里哪里”, “不敢当”, “过奖了”等。例如, 当受到别人夸奖说“你的歌唱得真好”, 根据汉语的礼貌习惯, 你应该自谦地回答“哪里, 不怎么样”, 而英语民族却有着不同的礼貌准则, 他们是“尊人不卑己”。当受到他人赞扬时, 他们往往会乐意地说“Thank you”, 以示接受对方的赞扬, 从而避免伤害对方的面子。

二、交际策略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为了使交际更有效, 交流更畅通, 应当选择恰当的交际策略。交流中一定要综合考虑语言语用和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 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在与英语文化的人士交际时, 视具体的情况作相应的文化信息转换, 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更有效, 更畅通。

首先, 言语主体须熟悉交际对象, 认真地研究交际对象的特点、文化背景, 从而作出正确的估计和判断, 并由此选出最佳的礼貌语言及表达方式, 使交际对象能充分理解, 接受说话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如果语言主体只注意遣词造句的正误, 忽略语言的语用功能, 势必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其次, 须尊重交际对象的礼貌准则。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礼貌准则, 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尊重交际对象国家的礼貌准则。西方文化体现的是个人价值观, 西方社会中出于对个人的尊重, 个人隐私权也得到保护。在跨文化交际中涉及个人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话题要回避。因为这些话题属不礼貌话题, 会伤害他们的隐私权。而东方文化中, 个人价值常常被淡化, 集体价值得到重视强化,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 注意社会身份和交际对象, 文化环境等因素。

最后, 须加强交流与合作。掌握语言艺术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准确把握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语言特色, 需要在交际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在沟通与交往中理解与运用;在总结与思考中提炼和升华。加强交流, 加强沟通, 方能全面的理解, 娴熟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 篇2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文章试将中英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并分别从文化角度审视了这两种称谓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

作 者:郭骅 作者单位: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外语教研室,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大众科技英文刊名: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006“”(5)分类号:G04关键词:中英称谓语 差异 文化背景

浅议中英姓名文化的差异 篇3

关键词:姓名;姓;文化特色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和标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从孩提时就把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姓名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没有一天不和姓名打交道。其次,对姓名的称呼还带有许多感情色彩,有尊称、昵称、爱称,这些都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凝聚。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姓氏习俗都有不同的传承。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英姓氏习俗的差异。

一、中国

我们首先分析分析中国的姓名文化特点,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曾是中华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环扣之一,在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诸领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姓”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的姓名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名字担负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父母的情趣爱好。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就给孩子取名“鹏飞”,父母喜欢冬天的红梅,便为女儿起名“丹梅”。

2.名字中包含着消灾免病、逢凶化吉、弥补命运缺憾的意义。如给孩子取名“去病”、“长生”等。

3.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及出生时的重量也会反映在名字当中。据调查,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喜欢用“宝”、“妹”等。“九斤”、“六斤”等是其出生时的重量,也是一些地方命名的习俗。解放初有人叫“建国”,改革开放年代有人叫“开放”。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又有人起了洋名叫“珍妮”、“莉莎”等,这些名字都带有时代的痕迹。

4.伦理、道德以及宗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德”、“仁”、“忠”、“孝”等字眼在名中的出现,对高尚人格的景慕而与其同名、同字,根据族谱中按辈序规定好的辈分取名等等都是传统文化思想在名字上的体现。

二、英语国家

英语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首名或教名一般是父母或牧师取的,中名多是以父母亲朋的某个名为己名,这样可以表明孩子与父母亲朋的关系,所以孩子是可以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的,如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名叫罗伯特,叔叔名叫查理斯,所以取名为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目的就是希望达尔文能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事业。和中国敬慕英雄人物而与圣贤或名人同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们也有用圣贤的名字取名的习惯,这反映了人们崇拜英雄的社会心理。不少人直接以名人的姓为名,如Washington(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本来是姓,但后来为了表示对他的热爱和尊敬,也就广泛用作名字了。除此之外,英语个人名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六种情况1.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教名。2.采用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作为教名。3.教名的不同异体。4.采用(小名)昵称。5.用构词技术制造新的教名,如倒序,合并。6.将母亲的娘家姓氏作为中间名。英语民族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John,David,Daniel,Michael,常见的女子名为:Jane,Mary,Elizabeth,Ann,Sarah,Catherine,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还会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或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这样做是为了向政治人物或他们的祖父母表达敬意。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允许的,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上辈亲属的名字、官员的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讳”。

三、共同点

取名应该男女有别,并且要悦耳动听,能够引起听者美好的联想,这是取名的原则。因此,英汉人名都具性别特征,男性名字通常体现阳刚威武之气,气字轩昂之态。如中国人喜欢用志坚、治国等词为名。英语中则多用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Peter(彼得)源于希腊语,意为岩石,是坚忍不拔的象征。女性名字则蕴含秀美靓丽之貌,文雅高尚之德。如中国人喜欢用静娴、丽娟等词为名;英语中则是用Hellene(海伦)源于希腊语,意为迷人的,Susan(苏珊)源于希伯莱语,表示优雅、亲切的意思。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取女名或女取男名的现象都不少,但是无论如何,取名时都应兼顾到音美、义美。

四、结束语

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篇4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界中,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颜色词汇,成为人们传递信息、表达事物和思想的重要工具。作为表达客观视觉感的词语,颜色词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强化了语言的形象。从理论上讲,人们对它的感知应该是一致的。然而,各民族由于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的不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尺度描绘事物的颜色,赋予事物以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颜色一旦浸入文化的染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殊的联想。因此,即使是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民族的心里所引起的联想意义有时候也是大相径庭的。这种民族文化内涵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在中英跨文化交流中,这种由民族的特定文化内涵而引起的文化差异比比皆是,给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将着重比较中英语言中的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联想意义和语言应用两方面的差异。

2. 颜色词在联想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2.1 红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崇红情结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红与太阳与火有关,太阳给万物带来生机与温暖,而火意味着光明与兴旺。所以红色象征着幸福、喜庆、吉祥、成功、好运。在中国,红色都是运用在美好吉利的事物上。从中国文化中意味着人生大事的传统婚俗习惯中便可看出:新娘子要穿红衣,盖红盖头,坐大红轿。新娘也要披红,新房则是红色的海洋:红喜字、红蜡烛、红被褥、红箱笼……亲朋好友要送“红包”,媒人叫“红娘”。红色不仅给婚礼带来喜庆欢快的气氛,而且寓意着新婚夫妻婚后日子的幸福、红火。另外,中国的春节要挂红灯笼,贴红对联。如果是本命年,就要穿红以避邪。行好运叫“走红运”,“事业红火”是指事业兴旺,“红颜”是指漂亮的女子。“红利”、“红线”、“红人”、“红榜”……好事总离不开红,红色也意味着好的寓意。

英语中的“red”也可以表示重要或喜庆的,如:a red letter day(重要的日子),roll out the red carpet(接待贵宾),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对红的好感远不如中国文化。西方对“red”一词的理解与联想主要基于其物理属性。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主要指鲜血的颜色。因此,红色是“危险”、“紧急”、“暴力”、“血腥”、“愤怒”和“困境”的象征。西方国家的交通警示、医疗急救、消防设备等都用了红色。如:red alert(紧急警报),red cross(红十字会),red ruin(战祸、火灾),red revenge(血腥复仇)。另外用red所引申的短语也往往含有贬义,如:see red(勃然大怒),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妓女出没的地方),paint the town red(饮酒作乐),red tape(繁文缛节),red neck(乡巴佬)。西方国家在账目中记录负数时常用红色笔迹。所以,red还表示亏损、负债,如:red figure(赤字),in the red(负债)。

2.2 绿色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常常给人一种祥和博爱的感觉,它能令人充满青春活力。绿色一般是生长中的植物的主色,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绿色都是生命之色,象征着大自然勃勃的生机和生命的活力,寓意着“新鲜”、“安全”、“希望”、“和平”。

中文中的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的原野”、“绿色的草坪”、“红花绿叶”等词组给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绿鬓红颜”用用来来形形容容青青春春年年少少,,生生命命旺旺盛盛。。但但是是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对对绿绿色色却却并并没没有什么好感,绿色不是正色,通常有着“低微”、“不名誉”、“下贱”等不好的含义。如白居易在《忆微之》中有“折腰倶老绿衫中”一句,意思是说到了弯腰驼背的老年时,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官运并不亨通。在唐代,官位在七品以下的官员穿绿服,在之后的宋元时期,绿衣、绿服也是身份低微的服装。在元、明两代时期规定娼家男子必须带绿头巾,演变成后来的“绿帽子”指的是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私通。在中国人看来,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在中国很少能见到绿色的帽子。

在英美文化中,“green”常给人以恬静的感觉,象征着乡村的宁静、自然界的和谐、青春的活力。例如:green peace(绿色和平组织),green house(温室),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同时,green也有不好的一面含义,指“缺乏经验”、“幼稚无知”、“容易上当”或“嫉妒、眼红”。例如:green hand(新手),green eye(嫉妒),green as grass(幼稚无知)。美国的纸币的背面印花是绿色的,故俗称“绿背”。受美国文化的影响,“green power”不是指“绿色的权力”,而是指“the power of money”,即“金钱的力量”。

2.3 黄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黄色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中国古代有“黄帝”,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在古代,黄色是帝王之色,象征“神圣”、“皇权”、“尊贵”、“崇高”、“庄严”,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袍”,天子的依仗叫“黄钺”,发的诏书叫“黄榜”。总之,黄色在中国古代是法定的尊贵的特权颜色。它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王权的代表色。但是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黄色却又引申出一个与“尊贵”相差极大的内涵,即低级趣味、庸俗猥亵,如“黄色书刊”、“黄色电影”等。

同中国文化中的“黄色”相反,“yellow”由于是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衣服的颜色,因此通常用于贬义,有“胆小的”、“卑怯的”、“猜忌的”等引申义。例如:yellow belly(胆小鬼、懦夫),a yellow dog(卑鄙小人)。yellow journalism指是的以低级趣味的文字或耸人听闻的报道吸引读者的黄色办报作风。这层含义源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有两个报业资本家,为了招揽生意,在自己办的报纸上竞相登载低级趣味的连环画,其中一篇名叫“yellow kid”,此后,“yellow”就成了腐化堕落的代名词并影响到了中国文化。但是“yellow book”是指国家政府的报告书,用黄封面装帧,俗称“黄皮书”。“yellow page”指全书用黄纸印刷的电话簿,俗称“黄页”。

3. 颜色词在语言应用上的文化差异

3.1 颜色偏向的差异

颜色偏向是指相同或相似的物体或概念在两种语言中用不同的颜色词来描述。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颜色偏向的差异。比如,中文里的“红茶”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青一块紫一块”是black and blue而不是black and purple;“青衣”不能译成blue dress,而应译作black dress;“青玉”不可译作blue jade而是gray jade。而英文中的grey-haired应该是“白头发”而不是“灰头发”,brown sugar是“红糖”,而不是“棕糖”,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

3.2 颜色词语言色彩的差异

语言色彩是指语言意义的褒贬和中性。颜色不仅有语言色彩,还有各自不同的褒贬义。中英颜色词的语言色彩并不相对应,有时候汉语中褒义的颜色词在英语中却是贬义,反之亦然。比如说,上文所述的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大部分是褒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却多偏于“血腥”之类的贬义;中国文化中中性的蓝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时而褒义,时而贬义;当“黄色”表示“低俗”时相对应的不是“yellow”而应该是“blue”。

在翻译古典小说《红楼梦》时,英国翻译家David Hawkes认为书中的“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具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险或暴力。因此,他在翻译时涉及红色的词语时作了一定的变通处理,翻译原文中的“红楼梦”和“怡红院”时没有选用red一词,而是分别译为Golden和Green这两个虽然不同色彩,从中可以看出颜色词的延伸涵义对语言的影响。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颜色词语言色彩各不相同,有时候是截然相反,因此,了解语言色彩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3.3 中西颜色词文化差异的融合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中西文化也出现了相互融合。作为承载文化习俗的颜色词也随着文化的融合而出现了融合。比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中国“尊贵”的黄色,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出现了与之截然不同的意义“低俗”。而red一词在西方文化中的贬义的联想意义也随着“中国红”的影响,喜庆的意义被更多西方人所接受。

4. 结语

颜色词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承载着各自不同的民族特征,具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扩大,颜色词也出现了一定的融合现象,但是差异还是存在的。了解颜色词在中西不同文化下所表现出的显性文化现象,并推究其隐性文化结构,弄清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有助于学习者更加了解中西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颜色是一种视觉效果, 人们对色彩的视觉感是相同的。但是这些描述客观事物的颜色词在人们生活中使人产生的联想, 受到各个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本文就红、黄、白、黑六种基本色探讨了中英颜色词内涵的不同, 就其象征意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差异,联想意义,语言应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编译出版委员会.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7.

[3]陈俱生.现代汉语辞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4]蔡江云.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二) [J].宁德师专学报, 2006, (4) .

[5]孙仁杰.中英颜色词跨文化对比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4, (2) .

[6]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浅析中英翻译 篇5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5-12-17 11:00:29 点击:1 摘要: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载体,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支架。伴随着中西方社会信息的高度发展,我们对于语言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人们在中英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道鸿沟。为了跨越这条鸿沟,我们必须对西方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学习。

关键词:中英翻译差异中西文化

语言源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一种人们进行思想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表达符号。语言的传递和人类社会文明相互促进,为人类今后的发展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捷与好处。早期,我们的祖先分居世界各个大陆。因为海洋的阻隔与通信的不便,地球各大板块地区所使用的语言种类天差地别,因而构成了当今人类文明中各种语系的总支架。

要想掌握好一门语言,则必须要对它的历史发展和现今文化有所了解。英语起源于印欧语系,属于日耳曼语族,又属族下的西日耳曼语系。早期的日耳曼人移民到英格兰,将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语言在不断演化中传承了下来。而汉语则属汉藏语系,自成一族。对于自己熟悉的母语,这里就不多做说明了。

因为东西方发展史中差异的巨大性,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这些方面中。所以在中英翻译的过程中,切记不能生搬硬套,陷入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而曲解其原本的意味。

一、中英口语翻译中表意的个性化差异

(一)问候与称呼每个国家都有其独具个性的问候与称呼的方式。在中国,有时我们的问候语对于西方的思维模式会显得比较直白。比如我们在机场接机时会说:“欢迎来到中国,您旅途辛苦了。” 然而若是直接翻译成: “Welcome toChina.You must be tired from the trip.”这并不符合西方思维模式中典型的问候方式。为了避免使西方客人陷入感觉被强加于人的不愉快的尴尬境地,我们应当按照西方的习惯来翻译成:“Welcome to China.It’s a long trip.”又比如在中国,过年时我们喜欢互相寒暄:“新年好啊,又长福气了不少!”而在西方,评价对方的体型是比较不礼貌的。尤其是“Fat”一词,无论说得多直白或是多隐晦,对方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冒犯。所以为了日后能与对方和睦相处,切记要三思而后行。另外,各种关于年龄、收入、家庭情况之类的私人问题,虽然在中国这些问题可能比较寻常普遍,但是在西方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忌讳。

在中国,因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们在感情的表达上相对西方人会显得较为含蓄内敛。我们不习惯把“爱”挂在嘴边,对家中亲戚,我们也不习惯说出“爱”。而在西方,“Love”是可以说给任何人听的。在这一点上,西方人要比中国人直白得多。另外,在称呼上,我们中国人习惯对陌生人的称呼为姓氏后加职业。在西方,一般不以职业作为称呼,而用先生/女士(Mr./Ms.)后加姓氏。

(二)修辞格英语口语中常见的修辞格有夸张、反语、对比等,和汉语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而由于语系上的差别,有一些修辞方法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翻译。

以夸张的手法为例。夸张是英文表述时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可使语言显得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在表达过程中,人们从主观出发,有意识地夸大事物,表达自己的切身情感。一般的平铺直叙很难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在电影《电视台风云》中,主播比尔得知自己将被电视台解雇,在直播中发泄道:“I’m as mad as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make this anymore!”没想到这样强烈的情感表达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于是电台又让他重新开始主持节目。其中的“Mad as hell”若直译为“像地狱一般疯狂”,则对于汉语的使用习惯显得有些不合理;但若是译为“恼怒透顶”,则失去了英文原汁原味的感觉。不如采取如今的网络流行词汇,译为“气炸了”,既符合当今时代文化,又不失其原有的夸张意味。对于这种修辞格的翻译,应当尽量保留其原始的风格,以减少情感的损失为主要目的来进行翻译。

(三)谚语/俗语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差距使得我们对谚语的运用有着天壤之别。例如,在西方的谚语中,“It rains cats and dogs”是“大雨倾盆”的意思。如果直译成“天上落下了猫和狗”,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又例如,“Make my day”是“让我开心”的意思,如果直译成“做好我的一天”,不免感觉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这些谚语是基于个人认知上的差异形成的。认知的差异又造成了对一些事物固态的思维模式。比如“龙”的形象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是高贵、庄严的象征,深受国民喜爱。而在西方,“龙”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另一种可怕邪恶的生物,是人们恐惧的源头。所以在翻译时要灵活转变,做适当的调整。

二、诗词曲翻译时表意的独到性差异汉字中的语境是英文翻译中的难点。比如说“荷花” 和“菡萏”,在英文中都翻译为“Lotus”,却无法将其代入,翻译出李瞡《山花子》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悲凉意境。相对的,一些英文的经典诗歌,由于押韵的特殊性和语意的多重性,很难做到完全对等翻译。例如Tagore的When day is gone,诗歌中多次运用以“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及以“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作为排比句,如果将它们翻译成汉语就很可能流失这些排比句原本独特的意味。

三、结论语言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语言虽然总体上来说拥有相近的表达方式,但是若要细究,它们的种类则千差万别。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使人们在中英翻译的过程中不得不以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句子的构架与细节。因此,熟悉西方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思维模式、价值取向,是通往精准翻译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奠基石。参考文献:

动物俗语视角下的中英文化差异 篇6

关键词: 俗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认知

一、俗语与文化

(一)俗语的定义

俗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俗语称作“熟语”,包括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名句、警句、俚语等;狭义的俗语与谚语、惯用语和成语等并列,是一种独立的语类,专指那些在人民群众口头上广泛流传,具有口语性、通俗性,是一种定型化的又有灵活性的常用语句。大多数俗语都具有生动、形象或哲理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俗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在书面中都乐于使用它。俗语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体现了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

(二)俗语的文化背景

文化犹如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其源头是哲学和宗教,支流是文学、艺术、科学。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审美意识是世界观和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在文学、艺术和现实生活中的映照。各民族的俗语含有大量文化因素,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中英俗语对比的意义

俗语是语言的精华,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常隐含着比字面意思更深刻的涵义,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气息,因而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对英汉俗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模式。

(一)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对英汉俗语文化的分析比较,可以掌握两种语言中俗语的来源,以及俗语的民族性和比喻性特点,丰富中西方文化知识,发现民族与语言的共性,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强化中西文化差异意识,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促进国际间的交流。

(二)研究中英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客观世界,还来自于各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由于使用者在自身认知能力和外部认知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使用者的理解上会有或多或少的偏差。这些偏差也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在背景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研究中英文化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动物俗语视角下的中英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俗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动物的情感态度,有关动物的中英俗语不计其数,构成了中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和解读这些动物俗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认识、了解和利用两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一)农耕习俗差异

中英文化中都有形容一个人很强壮的俗语,但是英文中使用“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而中文中使用“他强壮得像头牛”。因为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就决定了民族之间在习俗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是一个山多地狭的一个岛国,在古代主要靠马来耕作,牛只是用来产奶。由于马在农业耕种中的重要作用,与马有关的俗语就屡见不鲜。如:“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 ”(好马无须加鞭。)“A good horse is never of an ill color. ”(良马无劣色。)“a horse of another color.”(完全另一回事。)

中国土地大都以平原为主,古代的耕作主要靠牛完成,因此中国人认为牛是强壮、性格温顺、勤劳善良的象征。由此就有了“他强壮得像头牛”,“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之力”等表达方式的产生。

(二)民族情结差异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如:中英语言都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俗语,但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不同。

英语中大量存在与狗有关的俗语,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时。)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极其喜爱动物,对狗这种动物更是宠爱有加,他们认为狗是忠诚友好的象征,不仅是狩猎、看门、工作的得力可靠的好帮手,更是生活中重要的伴侣和朋友,是抚慰人们寂寞空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将其视为家中的成员,与狗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狗的形象在英语俗语中是褒义的。

汉语俗语中狗的形象大多为负面形象,如:“落水狗”、“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狼心狗肺”。因为在汉语言文化中,狗如同鸡、鸭、猪一样是一种地位十分卑微的动物,受到人们的鄙视。人们常常把狗与“下贱”、“低微”、“无赖”等贬义词联系起来,所以汉语中以“狗”喻人喻事的俗语多会引起贬义的联想,其形象自然就不受人恭敬。郭沫若说:“我是中国人,很不喜欢狗,这种情结似乎是一种国民的情绪。”

(三)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俗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宗教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俗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俗语上也有明显的反应,英国教堂是教徒说教做弥撒的地方,不存放食物,所以有俗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意思是“穷得像教堂老鼠,赤贫如洗”,而中国的老鼠总在圣庙里偷吃贡品,过着“硕鼠”活神仙般的生活。

中英宗教信仰不同是两国俗语差异产生的重要元素。在英语文化之中,西方人普遍信仰耶稣基督,认为神一切的存在,不乏对平等自由等言论的向往与可望,在俗语之中也有相应的表达。在中国,儒、道、佛等宗教不断地处于更替的过程之中,没有唯一的信仰所在,在俗语之中几乎没有相应的体现。例如在“自助者天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中,中国只是相信有天的概念,天也是幸运的反应而已。而在西方文化之中,则是反映上帝进行帮忙的概念。

(四)文学意象差异

“Dragon”(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有关“龙”的俗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如“龙跃凤鸣”、“龙骧虎步”等。中国的龙文化是一种神秘文化,代表着神秘、祥瑞和权力。龙是力量、财富、繁荣及祥和的象征,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可说是十分狂热的。中国人盼望生个龙子龙女,不论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华人都视自己为龙的传人。如果没有了龙,中国的文化传统,包括建筑、服饰、喜庆节日、饮食、民俗乃至语言文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英语俗语中,赞扬“龙”的词语非常少,且含有贬义。跨文化交流中,“dragon”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凶恶的老妇人(尤指很少给在其看管下姑娘自由的老妇人)等,以“dragon”组成的词组也多含贬义。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排列或多层的楔形反坦克混凝土障碍物。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也是正直的、能为人民着想的,为了解救人间干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类似巨型爬行动物,身上有翅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圣经《启示录》中的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王子用利剑与凶龙搏斗,斩其头后救出弱女,是英雄救美女的西方版本。长相凶狠的龙被古代西方人用在盾牌,军旗和徽章上,用以起到阻吓敌人的作用,所以龙在西方也是战争的象征。

三、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俗语是英、汉两个民族各自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反映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大量的俗语与动物有关,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种语言在与动物有关俗语方面的差异,从深层分析两国文化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指出其在文化上的深层次差异,意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俗语,进一步了解和克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ad 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阎文培.现代汉英俗俚语对比研究(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陈美芳.英汉词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1):33-37.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课题名称: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汉俗语的对比研究

浅谈中英文化中的颜色差异 篇7

一、颜色词与情感情绪

大自然的各种色彩能使人产生各种感觉, 并可陶冶人的情操。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 从而引起人的心境发生变化。颜色词作为颜色的记录符号, 同样可以使人们产生许多联想意义, 也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汉语还是英语都有一些颜色词与心境的变化相匹配。

绿色象征和平、生机、青春与希望。绿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和恬静和谐, 因此, 现代汉语中大量关于绿的派生词与此有关。如“绿油油”“绿荫”“绿意”“绿洲”“绿色食品”等等。古人也用绿色来比喻青春韶光, 如“红男绿女”, 用绿字来形容年轻美貌的女子;“绿窗”来指代年轻女子的闺房。在英语词汇中, 绿色 (green) 也与大自然紧密联系, 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如green fingers (园艺才能) , green house (暖房) , live to a green old age (老当益壮) , green power (强大的力量) , green revolution (农业改革) , keep a person’s memory green (使记忆不忘) , in a green (血气方刚)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黑色象征沮丧、悲哀。今天, 在中国人的葬礼上, 死者的亲朋好友通常还臂挽黑纱, 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 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由此可见, 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色的厌恶甚至畏惧, 以至避讳它们。而在英语词汇中, 黑色除象征邪恶、不祥之外, 同时也象征着庄重、尊严和尊贵, “black suit”和“black dress”是西方人最崇尚的传统服装。在庄重场合, 社会名流都喜欢身着黑色, 交响乐团的成员几乎都是黑色礼服, 以显示尊严和肃穆。在酒店餐饮服务业中, 黑色西服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着装。“Black—ball”是盛装舞会, 有别于穿着随意的“Disco”舞会。

蓝色给人一种宁静纯净的感觉。蓝色在中国文化中没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一般由此联想到大海或天空。相对来说, 蓝色 (blue) 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要丰富得多。首先, 它代表忧郁、黯淡和沮丧。如in a blue mood (情绪低落) , blue evils (绝望) , look blue或blue in a face (面有忧色) , sing the blues (忧郁、沮丧不乐) , a blue Monday (不快乐的星期一, 因刚度过周末不得不开始工作或学习而得名) 。

灰色 (grey) 在中西文化中都包含着阴郁、暗淡和低落的寓意。比如“灰色收入”“灰色地带”。He looks grey and tired. (他看上去又累又憔悴。) The prospect of the market is grey. (市场的前景很暗淡。)

颜色词与人的心态和行为有关联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 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 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红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心理学家认为, 色彩对人的视觉影响很大, 人的许多行为都会受到色彩的影响。这也可能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民族以及不同性格的人对一些颜色具有共同感觉体验和不同情感寄托的原因。

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

中西方人们的心理因素及看待问题的方式, 又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在英汉民族中, 不同的颜色词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种物质的客观表象。英语说“black tea”, 汉语说“红茶”。为什么同样的一种茶被描述成了不同的颜色?是因为英国人着眼于茶叶的颜色, 称其为“黑”, 而中国人却着眼于茶水的颜色, 称其为“红”, 这是由于两民族之间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 看似矛盾的东西, 其实并不矛盾。我们都知道英语中black and white的意思是白纸黑字。白色代表着轻的颜色, 而黑色是代表重的颜色。中国人喜欢将轻的放在前面, 重的放在后面, 成正三角模式, 稳当、踏实。而英国人则喜欢重的放在前面, 轻的放在后面, 成倒三角模式。再如“yellow”黄色一词, 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 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宋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 用隋制, 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 而服黄有禁自此始。”黄色乃是“帝王之色”是古老中国的象征。具有这种文化心理的汉族人便很难想象, 在英语文化里, 黄色往往有忧郁、病态、令人讨厌、胆小的涵义。如:yellow-bellied (贬) /胆怯的;a yellow streak/生性怯懦;yellow card (足球等运动中的黄牌.黄卡由裁判员出示, 用以向某运动员提出警告) ;the yellow press (贬) /低级报刊 (故作耸人听闻的必报道以哗众取宠的报纸) 等等。

三、生活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 人们崇尚“purple”紫色, 古希腊、古罗马皇帝、执政官以及将军都身着紫色, 紫色象征着显贵和尊严, 象征着王位和王权, 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的地位。而在我们中国古时候地位显赫者所穿的是黄袍, 它是帝王君主的象征。同时习俗也是影响服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常识是热天穿白色或淡色服装以反射阳光, 冷天穿深色吸收热量。各国人穿衣有各自的喜好与习俗, 如在中国夏天一般穿白色或淡色的衣服, 黑色很少人穿。英国约克市的女子穿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向求婚男子示意;黄色表示有一半希望, 绿色表同意, 红色表不同意。又如, 我们中国人习惯用“米”色来描写淡黄色, 皆因米是我们的主食, 而英国人则以cream (奶油色) 及butter-yellow (黄油色) 来表示。这是由于汉英民族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浅谈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篇8

1 中英称谓语的分类

在汉语和英语中的称谓语大致可划分为两类, 即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亲属称谓通常又可以分为存在血缘关系的血缘亲属称谓和无血缘关系的非血缘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中血缘亲属称谓是指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的称呼。如爸爸、妈妈、爷爷、舅舅、姑妈等。称谓语中非血缘亲属称谓是没有血缘关系之间人的称呼, 如大姐、大妹子、大哥等, 这种称谓其实并不是由于有血缘关系而组成的称谓, 而是为了拉近交流者彼此间的关系而采用的。但是, 不是任何的血缘称谓语都适用于非血缘关系的交流者之间的。社会交际称谓又可以分为姓名称谓、职衔称谓和泛称称谓。姓名称谓是对对方姓名的称呼, 职衔称谓是对于对方的职位头衔的称谓, 泛称称谓是对交流者的泛称, 是不固定的。这些社会交际称谓都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 通常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 如老师、经理等。

2 中英称谓语差异及文化背景

2.1 血缘亲属称谓

中国文化渊远, 对于亲属辈分等级非常重视, 主要表现为直系与旁系、长辈与晚辈、男性与女性等, 且他们的语义细密、描述精确, 甚至对于血亲和姻亲称谓也进行了区别, 例如叔叔, 舅舅等在汉语中指的是不同的血缘关系。叔叔是指爸爸的兄弟, 而舅舅则是妈妈的兄弟。英语中则用一个“uncle”就同时表示了“叔叔”、“舅舅”、“伯父”等。叔叔的妻子称为婶婶, 舅舅的妻子称为舅妈。在英语中一个“aunt”就相当于汉语的“婶婶”、“舅母”等意思。在汉语中我们的兄弟姐妹根据年龄的不同称呼也不同, 年龄比自己大的同辈女性则称为姐姐, 年龄比自己小的同辈女性称为妹妹, 年龄比自己大的同辈男性称为哥哥, 年龄比自己小的同辈男性称为弟弟。但是在英语中一个“sister”既可以表示姐姐, 也可以表示妹妹。同样一个“brother”既可以是哥哥, 也可以是弟弟。另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存在宗族和外宗族之分, 因为旧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极其严重。将男方视为是自家人, 而女方则是外家人, 因此对后代的称呼也是不同的。祖父称后代男性为孙子, 外祖父称男性后代为外孙, 这个外字即代表了外姓人。但是在英语中则没有这样的观念, 它们没有宗族和外宗族之分, 同时用了“grandfather”来表示祖父和外祖父的意思。

2.2 非血缘亲属称谓

在中国, 汉语的亲属称谓称呼起来给人有亲切感, 能有效地拉近交流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非血缘关系的交流者中开始运用亲属称谓。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 时常会根据年龄、性别等称呼为“大妈”, “大叔”, “大姐”, “大娘”, “大哥”等。但是并不是任何的血缘称谓语都能用于非血缘关系的交流者。例如:“爸爸”, “妈妈”等。它们在称呼的时候是有局限的, 因为一个人只有一个爸爸, 一个妈妈, 它们是固定的。称谓语前还可以加上职业称呼, 例如“售票员阿姨”、“警察叔叔”等。但是在西方就没有这样的称呼, 如果将这些称呼套用到英语中, 不仅不能有效的表达亲切的意思, 反而带来了不必要的误会, 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在西方, 英语的亲属称谓一般只用于家庭内部, 若不知情的人用了不当的血缘称谓语不仅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反而会让他人听了感觉带有嘲笑的意味。

2.3 姓名称谓

不管谁都有姓名, 但是汉语的姓名称谓则非常的灵活。如人们可称“徐小丽”为“徐小丽”、“小丽”、“小徐”、“老徐”、“徐小姐”、“徐女士”、“徐小丽小姐”等。但是在英语的姓名称谓中形式就比较单一, 例如人们可称“John Brown”为“John”或者是“Mr.Brown”, 但不能称为“Mr.John”。并且在国外人们更乐于被对方直接称呼姓名。

2.4 职衔称谓

中国非常注重官位、等级、职位的称呼, 而这些称谓也恰恰体现了交际的礼貌, 在中国的身份职位类称谓的种类也很多, 而在英语中表示身份职位类称谓种类就相对很少。在汉语中, 表示职位的例如:贾院长、刘老师、王律师, 胡医生等, 都是用了对方的姓加上职位头衔来称呼的, 在我们社交地生活中已是普遍存在, 用上了它们能够清晰明确的表示此人的职位。而在英语中, 头衔性称谓的对象却是有范围的, 而不是任何职位的人都可以用的。他们对于此类称谓语的使用是非常谨慎的。

2.5 泛称称谓

汉语中时常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等作尊称, “先生”, “女士”, “小姐”体现的是一种尊敬, 但关系较为疏远。在汉语中我们时常用“老”来体现对对方的尊敬, 或者肯定对方的资深, 见多识广, 足智多谋等。例如“老师”, “老大爷”, “老板”, 都是表明对方的知识渊博, 老练, 有能力。在英语中, 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rs.”、“Miss.”等。同时, 汉语和英语都存在零称呼语, 例如汉语中的“喂”, “嗨”等, 但是它们不是随便用的, 在使用这些零称呼语时必须谨慎, 因为在汉语中使用这些通常是不礼貌的。在英语中相应的零称呼语, 通常使用“Hello”, “Hi”, “Excuse me”等, 无论交流双方是什么关系, 它们都能使用, 也不会给方产生不礼貌的感觉。

3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知中西语言文化中的称谓语复杂多样。它们涉及了文化习俗, 民族意识等很多方面的知识。研究中西文化中称谓用语的差异, 对我们弘扬祖国文化, 掌握好一门及多门外语大有裨益, 也有助于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相互沟通及友好往来。

摘要:称谓语是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各种语言的称谓语可能因该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不一样而有所差异。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的折射和记录。本文主要对中英文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 并讨论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称谓语,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2]段联合.中国传统文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超先.中西称渭差异及其文化内涵[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4.

[4]刘卫华.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25~27.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篇9

1 历史文化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 意义深远, 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sword of Damocles就是源于一则历史故事。据说古代西西里岛上叙拉古的统治者狄奥尼修斯一世有一名叫达摩克里斯 (Damocles) 的亲信, 他经常流露出对帝王生活的羡慕。为了教训达摩克里斯, 在一次宴会上, 狄奥尼修斯一世让他坐在宝座上, 并在座位上用头发悬挂一柄利剑, 随时都有刺到坐上人的危险, 吓得达摩克里斯提心吊胆, 惶惶不安。从此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里斯之剑即比喻为将临的危险, 处于危险境地) 成为英语的习语。又如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惨遭失败) 出自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a Pandora's box (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出自希腊神话潘多拉的盒子等。

2 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习俗文化的差异直接的表现在待人接物的方式及社会风尚, 伦理道德上。比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吃饭了么?”“干什么去?”这样的客套话, 回答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但如果你同一个西方人说“吃饭了么?”他可能就会认为你要请他吃饭。“干什么去?”在他们看来则是别人不能随便打听的私事。所以象这样的的习语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作相应的转换, 改译为符合英语习俗文化的“Hello!”“How are you?”等。

3 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由各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仪式等所形成的文化。西方人大都信仰基督教, 因此习语中常有“God”、“devil”此类的词出现。

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而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出现的则是老天爷, 玉皇大帝、佛、菩萨等。如:把《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一句话“谋事在天, 成事在人”翻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就要比译成“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更加符合中国的宗教文化。

4 地域文化的差异

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们, 在生产劳动和与自然的斗争中, 形成不同的文化。由于英国是处于西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一个岛国, 每年4月和煦的西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夏季更是个温馨宜人的季节, 所以英语中对西风的赞美就是对春天与希望的讴歌而夏天则是“可爱”、“温和”、“美好”的代名词。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写到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把沉睡的大地唤醒!哦, 西风, 如果严冬已经来临, 阳春怎能久等)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与之相反, 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所以预示春天的风是东风, 西 (北) 风则是凛冽刺骨的寒风。在我国还常把夏天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 人们常常用“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等习语来描述夏天。

了解了习语翻译与文化特色有关的特点后, 接下来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了。中英习语的翻译有三种主要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同义习语的套用法。

a.直译法

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 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 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巴恩斯通认为直译法能够极力保持英汉习语之原意、形象和语法结构, 基本上兼顾“形式相当”和“功能对等”。如: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The cold war冷战、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hot-dog热狗、blue collar蓝领。又如破釜沉舟译为burn one's boats等。

b.意译法

有不少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在比喻部分包含有人名、地名、典故, 有的源于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或宗教等, 如直译出来, 译文繁冗拖沓, 对于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英语读者很难理解, 因此舍弃形象对喻义进行意译, 译文反而显得言简意赅、简洁明了。正如陆殿扬先生所说:“Translate literally, if possible, or appeal to free translation.” (如果可能就直译, 否则就采取意译。) 如:You are such a dish.你是个绝色美人。I've been dying to meet you.我非常非常想见到你。又如:《寒夜》中的一句话“你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她低声说, 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这句话带有明显的中国地域文化色彩, 如果直译“不到黄河”, 英语读者会因不了解其背景而难以理解如果我们用意译法将其译为“You really do refuse to give until all hope is gone.”She murmured, shaking her head helplessly.就能确切地表达其原意了。

c.同义习语的套用法

些英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 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 并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如:A stony heart铁石心肠、To return good for evil以德抱怨、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As a feather轻如鸿毛就是双方有完全相同的形象比喻的例子。双方有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的例子如下:Every potter praises his own pot.老王卖瓜, 自卖自夸。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等。

Juri Lotman曾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某一特定的文化之中;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一特定的语言结构为其中心。”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性, 决定了文化差异在习语翻译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尽管不很容易, 但只要我们针对这些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最大程度地保留习语的文化特色就能获得好的译文。

摘要:习语是一种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深刻地受到历史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差异的影响。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所以中英习语翻译的关键在于能否对其所带有的文化特色作出恰当的处理。

文化差异对中英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传播方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影片内容的高度浓缩, 片名有着概括主题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电影片名就像是电影的“商标”, 不仅可以揭示电影的剧情, 也能激发观众丰富的想象力。因此, 电影片名的翻译极其关键。

本文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社会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剖析英汉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提出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以期更好地以影片为交流载体, 促进国际电影事业的合作与交流, 最大限度的保留影片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传播功能, 以达到提高票房收益、促进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

一、当前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 外来影片片名翻译的随意性太大, 无法充分发挥片名对电影本身的推介作用。如何实现电影片名翻译的规范化、科学化, 系统化, 已成为翻译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 常用的电影片名片名翻译法有音译、直译、意译和编译等。

(一) 音译, 即按照片名读音直接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一般情况下用于以人名、地名或反映该民族特有文化的事物命名的电影, 如Casablanca译为《卡萨布兰卡》、Jane Eyre译为《简·爱》等。

(二) 直译, 即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 对词汇、语法结构、句子形式不作大的改变。

如Marry a Rich《嫁个有钱人》、Basic Instinct《本能》等。

(三) 意译, 即只保持原文内容, 不保持原文形式。

影片名过分的直译有时也会让人觉得难懂, 但通过增删词汇等适当的处理, 效果会好很多。如Shrek译为《怪物史莱克》、The Interpreter译为《翻译风波》、Next译为《遇见未来》等。

(四) 编译, 即在直译、意译均不能体现影片内容的情况下, 译者以影片内容为基础, 另立译名。

如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甲方乙方》译为Dream Factory、《霸王别姬》译为Farewell My Concubine等。

二、文化差异与片名翻译

总的来看, 中英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社会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个方面。

(一) 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

英美人崇尚个人主义和权力, 认为人生而平等;中国人重整体, 推崇伦理道德, 注重长幼尊卑。美国喜剧电影Meet the Parents在翻译片名时没有直译为《去见父母》, 而是意译为《拜见岳父大人》, “拜见”和“大人”都是具有中国色彩的词汇。

(二) 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方面的差异。

中国电影喜欢使用整体和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翻译电影片名, 并倾向于在其中加入一些动词元素。如将电影The Enemy at the Gate翻译成《兵临城下》, 用一个富有动态语义的四字成语, 就轻易的抓住了电影的本质。再如电影Remember the Titans被译为《冲锋陷阵》, 观众仅从翻译过来的影片名中, 就能感受到该影片紧张的气氛和恢宏的场面。由此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迎合观众一睹为快的涉猎心理。

(三) 社会习俗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中英双方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导致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风俗的不同, 这种差异性也必然会在语言中体现出来。电影Pinocchio是欧美人家喻户晓的一个童话人物, 但若直接译为“匹诺曹”, 中国观众很难理解其中奥妙, 而《木偶奇遇记》却能激起群众的好奇心。在宗教信仰方面, 以影片Seven为例, 这是一部典型的关于基督教七大罪恶的电影, 如将其直译为《七》, 中国观众恐怕会因觉得费解而放弃观看, 译为《七宗罪》则点明了该片的宗教寓意。

(四) 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但西方人对此则多是一知半解。因此, 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关于历史典故的电影片名。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 取自楚汉的垓下之战, 但此片所讲是情感的埋伏, 于战事无关。因此译为House of Flying Daggers。

三、经典翻译赏析

下面是一些中英电影互译较成功的案例。电影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译为《廊桥遗梦》, 此译被誉为是“最完美”译名之一。该片主要讲述中年人对于真爱的渴求和面对现实牵绊的无奈。“廊桥遗梦”四个字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对挚爱的渴望和终究无法得到的遗憾, 为影片平添一份浪漫色彩。

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被译为Ashes of Time“时间的灰烬”, 这个译名意蕴隽永, 无论你是“东邪”还是“西毒”, 无论你在生者的世界有着多么耀眼的光环, 尘埃落定之后, 一切都是灰烬。

结语

综上所述, 中英文化的差异与不同领域的文化需求确实为电影片名翻译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片名的翻译只有入乡随俗, 因地制宜, 才能得到普遍的认可。翻译时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 又要紧扣影片主题, 给观众一种“管中窥豹”之感, 方能俘获其“芳心”。片名的翻译绝非一蹴而就之事, 繁衍了事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反复推敲才能译出符合大众需求的译名, 才能打开目标市场, 实现提高票房收益和促进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宏薇, 李亚丹.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自主参与式下一篇:人文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