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两国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及文化差异

2022-09-12

语言和非语言是构成国家文化的重要基础, 不同社会文化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所表达出的含义也不同, 人是社会性活动动物, 本能中喜爱群居, 多个人类个体聚集在一起随着时间的长期发展, 形成了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 且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所呈现出的含义也有区别。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让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交流, 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也就有了更多的实现价值的渠道和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差异化的呈现能够让我们对于现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通过分析中英两国大学课堂的非语言交际及文化差异来为跨文化交际的更加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中英两国不同的地域、历史造就了文化的差异, 而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教育, 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形式还是学生的课外生活, 都有非常多的差异。除语言交际外, 非语言交际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1]。

一、大学教育中的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主要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四类, 其中体态语是指通过人体部位的活动所表达的信息意义, 副语言主要是指语言发声过程中, 语速、语气、语调等变化导致的传递信息含义的变化, 客体语是指除人身体部位之外的事对信息传递起到的促进, 环境语是指包括时间、空间等的变化导致人的生理与心理环境变换。在教学过程中这四类非语言交际都有可能会涉及到, 并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2]。

(一) 非语言交际对教学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 语言交际成为主导教学效果的核心要素, 而非语言交际则是从多个方面对语言教学起到辅助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行为表达。包括在教室中肢体发出的指令, 讲话时语气、语音、语调的变化等。例如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予以赞扬时的微笑、点头、拍拍学生的肩膀等动作以及讲话时语调柔和, 表示生气、不满时皱起的眉头、笔直的站姿、拍桌子、拍黑板等动作以及讲话时语速变快、语音变沉,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踊跃表现时表情柔和以及讲话时语音上扬等。教师的这些行为表达能够除了发出语言指令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时教师的含义[3]。

二是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虽然学校和教学相关的规章制度由文字语言或者口头语言发布, 但最终执行则主要依靠非语言交际方式, 包括教师在禁止学生行为时所采取的肢体动作、表情变化等, 例如学生违反纪律时, 教师通过眼神交流、神情变化等方式进行制止, 包括进行座位的调整、惩罚措施的实施等也是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4]。

三是回应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 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问题的反馈, 以及教师对这些问题和情况的回应, 都加深了学生和教师的了解, 包括感情交流、对教学进度的安排等, 因此在交流过程中运用肢体接触、目光交流、神态变化等加强感情信息和教学回应。

四是对学生的引导、情感和态度呈现。教师通过非语言交际控制在课堂内外决定与学生的接触次数、接触内容、情感表达等, 教师的行为和态度一方面决定了与学生情感深浅层次, 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其对教学、对学校制度的态度。

五是对教学课堂的控制。教学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不容改变, 课堂的秩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展示、教学进度的控制等, 通过教师利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手段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过程与成果予以鼓励和支撑, 对扰乱教学秩序的不良行为予以约束和制止[5]。

(二) 大学课堂中非语言交际的分类

从非语言交际本身性质而言分为体态语、客体语、副语言、环境语四类, 但从教师在大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出发, 非语言交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非语言交际和控制学生、约束学生语言和行为帮助他们更好的遵守规章制度和道德品质的非语言交际。

从更为细致地角度, 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被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态语。包括教师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 其中肢体语言又可以分为手势语言和姿态语言等。我们知道通过人类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变化可以分析出此时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变化, 这对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的动态助力作用较大。

二是副语言。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课堂、何种课堂教学内容, 几乎所有在课堂上进行过学习的人都知道, 没有人会喜欢语音语调没有起伏的教师进行教学,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教师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语音、语调激发他们的对于学习的兴趣、激情和好奇心[6]。

三是人体距离和肢体接触。一般而言, 大学生属于成人, 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之间的肢体接触, 但适当的拍肩、握手等鼓励性的肢体接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和促进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人体距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体距离对于营造适当地教学压迫感和体现亲密度有增强作用。

四是空间布置。包括讲台与学生课桌的距离、学生课桌与课桌之间的距离、黑板及灯光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等,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学生对于个人领地意识的保护。

五是环境因素。教室空间的大小、墙壁的颜色、壁画的张贴、灯光的强弱、以及室内温度等都属于环境因素范畴, 也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重要条件[7]。

六是时间的利用。时间因素体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课程安排时间、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所占据的时间、教师在某一同学身上花费的时间以及课堂内外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等。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压力轻重、学习任务多少, 从而直接或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是教师的服饰、妆容。教师服装的正式、休闲、运动等风格的不同, 服装的颜色, 配饰的样式, 都间接反映了教师的心情与状态变化, 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这属于非语言交际中的客体语。

二、中英两国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差异

中英两国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是教学的主导者, 一方是教学的主体者, 都是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缺一不可, 是教学课堂上进行信息交流的传递者和接收者。

因此研究教师和学生的非语言交际差异, 能够直接反映出中英两国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一) 教师的非语言交际差异

首先, 在中英两国对于教师衣着打扮的要求与容忍度不同。中国认为教师应当“为人师表”, 是学生的行为准则、道德品质楷模, 因此对于教师的衣着都要求简单大方、朴素典雅, 教师手册上也规定教师不得过分追求时新华美, 不得佩戴过多的饰品。

同时, 在英国对于男教师和女教师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而言, 受“绅士”文化的影响, 英国男教师往往衣着整洁, 衬衣、西服、领带或领结、皮鞋是必备衣着, 细化到白色衬衣、领带颜色、皮鞋干净、衣扣整齐、发型发色等, 而女教师则没有这诸多要求, 甚至非常注重形体的魅力和衣饰的光鲜亮丽, 充分展示女性美, 甚至可以穿拖鞋授课。

相比之下, 中国对男女教师的要求则相反, 男教师可以不将衬衣扎在西裤内, 衣袖也可卷起, 对装束并无过多硬性规定, 但对女性教师的包容性就没有男教师强, 衣着妆容要朴素淡雅、端庄干净, 言语也要矜持而有礼。

其次, 中英两国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求也不同。中国是“礼仪之邦”, 无论是行为举止还是精神品质都遵循“礼”,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是基本标准, 且教学课堂是一个严肃的场合, 中国对于教师的言谈、举止形态也要求甚高,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教师是长辈, 是受人尊崇的对象。

但对于英国而言, 只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起学生的上课热情, 教师可以坐在讲桌、窗台、学生课桌等任意可以坐的地方进行授课, 与学生交流, 这是基于“平等”的原则处事, 且教学时的言谈方式、内容多风趣形象。中国认为英国教学太过于随意, 而英国则认为中国的课堂太过沉闷无趣。

这是对课堂氛围与情绪的松紧度不同, 中国教师对于积极情绪外露较多, 消极情绪外露较少, 而英国教师对于两种情绪都会采用外露的方式抒发出来与学生分享。

另外, 中国教师在上课或监考时会不时在学生身边走动,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在英国, 学生则认为这一行为是教师对自己领地的侵犯, 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并表示反感。

(二) 学生的非语言交际差异

在中国, 学生将对教师的尊重贯彻到日常的一言一行当中 (尤其是中小学生) , 包括上课前集体起立问候, 即使是在大学课堂上也要求学生坐姿端正、认真聆听, 不得“出言不逊”, 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行为很容易被视为是无视课堂纪律, 对老师的不尊重;而在英国大学课堂上, 教师往往进教室后学生向教师注目致意后就可以直接开课, 且课堂上学生随意甚至做出在中国认为“出格”的坐姿也可以被接纳。

这是从学生的角度而言, 中英两国课堂礼貌的不同。

在课堂纪律方面, 中国要求教师、学生都需遵守时间要求和课堂规章制度, 如果学生有事耽误无法上课需要向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请假说明, 迟到后则静静走进教室, 课后向老师说明情况, 教师有事需向学校说明, 由教务处安排别的教师代课, 上课迟到则有可能会受到罚款、扣工资等处罚;

而在英国大学, 学生迟到或早退一般不用向老师说明情况, 学生对于教师迟到习以为常, 教师也很少因此受到处罚。对于课后的提问, 中国学生习惯于课后一人或多人同时围住教师提问, 教师则耐心解答, 而在英国则对隐私较为看中, 教师会采取排队的方式, 一人一答解决学生的疑问。

三、中英两国大学教学文化差异

英国教育以优秀的高等学府和出色的教学质量而闻名于世, 其毕业证书也被全世界认可, 因此中国有许多学子都希望能够去英国留学, 每年外国留学生为英国也带去大量的收入。通过分析两国在大学教学文化上的差异能够帮助我国在发挥自身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英国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并加以改进后应用到我国的大学教学中去。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中英两国大学教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体制、教学形式、课外生活四个方面。

(一) 教学理念的不同

无论哪个国家都对国内的教育非常重视, 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与环境不同, 教学的理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一直以来都尊崇“儒家思想”, “尊师重道”, 将书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也会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而“实践教育”则可看作是英国的主流教学理念, 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合作, 从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课堂氛围轻松。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 中国大学经常以“大课”形式开展教学, 教师精力有限,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而英国提倡小班教学, 甚至部分高校还开设有一对一辅导班。中国教学中, 老师“教”, 学生“学”, 学生更多时候是受主观或客观条件影响被动地接收教师所提供的教学知识信息, 教师也很少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 而在英国, 教师与学生则更多的是以平等的朋友关系相处, 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一起探讨与研究。

(二) 教育体制的不同

中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四个层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以及另外的成人教育形式, 在学校的分类上分为大学和学院, 学位授予类型分为大专文凭、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博士研究生学位、成人大专学位;

英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三个层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学校的分类上分为大学、学院、教育机构、公立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教育学院, 与中国不同的是, 英国学生在获得学位时, 根据毕业时的成绩分为第一等学位、上二等学位、下二等学位、第三等学位、普通学位 (及格学位) 。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由高等学校教育体制、高等教育行政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三个子体制构成, 设有专门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小组负责对当前教育体制进行研究和制定体制改革相关事宜。

在英国则由议会、政府、专业机构及高等院校分工合作便形成英国的高等教育保障体制。

(三) 教学形式的不同

中国推崇面对面教学形式, 且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勤率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但在英国并没有对学生的出勤率作硬性规定, 部分高校甚至会将教学内容和视频放到公共网站或平台上供学生们学习和参考。

对于大学的课程安排, 中国高校在开学前就已经为学生安排好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一般学生只能够对选修课程的上课时间进行选择, 而在英国大学里, 学校只会规定少量的必修课程, 其他的课程选择、课程时间则都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 甚至于学生还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任课老师。

在教学内容上, 中国学生人手一本或多本书面教材, 上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安排教学内容, 而在英国, 教师则会设计专门的电子课件, 在课前也会为学生印发纸质版的课件供学生参考, 其他的资料则由教师指导或学生自己查阅后在图书馆借阅或自行购买。课后, 英国高等院校还会设置学习兴趣小组对课上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进行研究。

(四) 课外生活的不同

课外生活同样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中英两国高等院校都对学生的课外生活非常重视, 在中国, 学生的课外生活多以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兴趣小组、俱乐部等为主, 由学生进行组织、领导, 虽然活动丰富, 但这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大多没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很多最后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流于形式。而英国除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外, 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开设兴趣班, 进行有组织、有评价机制的课外活动创建。

总体而言, 中国的课外活动有更多的选择性,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而英国则更有计划, 实践性和知识技能型较强。

四、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非语言交际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甚至比语言教育更重要, 随着科技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学生选择教学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 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亦或其他国家, 高等教育都面临着更多的改革与教育实现方式顺应社会的发展, 比较两国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及文化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 提升高等教学质量与水平。

摘要:中国和英国是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文化背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的两个国家, 两者也具有不同的教育文化,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上更是秉承着不同的理念和方式在进行教学, 中英两国大学课堂中非语言交际和文化都存在较多差异。本文主要从中英两国大学课堂的非语言交际和文化差异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探讨。

关键词:中英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淑玲.中英大学课堂师生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8, (8) :40-41.

[2] 李阳.中英非语言交际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河南大学, 2013, (11) :15-16.

[3] 杨丽君.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 2014, (12) :150-151.

[4] 吴菲.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1) :151+161.

[5] 黄超群.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4 (S2) :220-221.

[6] 杨天地.中英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环境语的差异研究[J].前沿, 2013, (18) :141.

[7] 张兴柱.跨文化交际中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的差异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32 (3) :169-170.

上一篇:暖手宝中的储热材料醋酸钠下一篇:大数据下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创新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