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茶文化的多维比较

2024-06-06

中英茶文化的多维比较(精选三篇)

中英茶文化的多维比较 篇1

英国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上课语言比较夸张, 善于和学生交流互动。课上老师的讲授很简短, 较多的时间是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解疑小结和拓展提高。他们好像并不善于很严密、完整、具体解释问题, 课堂也很难确保学生能准确地、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信息。但学生学会了追问, 经常会“打破沙锅”, 老师也能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阐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英国的课堂教学是面向个体的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基本形式, 虽然教学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的, 但没有统一、同步的要求, 学生有按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自由, 也有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任务的自由。儿童是教育大千世界的中心:教室里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是为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而创设的;课堂上宽松自由的人际氛围是为发展儿童的个性而营造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是为促使儿童从经验中体会、探索, 从“操作”中培养能力而设计的。每一个儿童都作为一个个体而被尊重, 每一个儿童的不同发展需要都会受到关注。儿童作为“人”的价值在这种面向个体的教学模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对英国学校的课堂观察中, 我发现了四个与我国课堂教学的不同之处:第一, 课堂管理是灵活的, 不要求整齐划一;第二, 课堂环境是开放的, 儿童的直接经验受到重视;第三, 课堂是儿童学习与实践的场所, 教师讲得很少;第四, 课堂活动也是培养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儿童的人格受到尊重。因此, 其课堂教学是一种面向个体与人的发展的教学。

英国的个别化教学给中国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启发我们从促进个体发展这一目的出发,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重新思考和构建。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是中国学校教育多年来所忽视的, 英国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探讨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中国学校的课堂是面向全班授课, 注重双基训练;英国学校的课堂是面向个体进行教学, 强调人的发展。两个不同的教学传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也反映了各自的教育思路。

中国学校的课堂教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尊重传统, 即尊重传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古代学校, 背诵儒家经典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 这就形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崇拜权威, 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有关。这种完全服从成人的原则从家长延伸到教师, 影响了课堂教学方式, 即通过讲和演示, 而不是通过讨论和提问来学习。教育体制中不同等级权威的概念化在西方被称作“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权力距离大的国家:在家庭, 儿童要服从家长, 其权威从不被质疑;在学校, 要求学生无条件地尊重教师的权威, 学习被看作是从教师那里得到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过程, 故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强调群体主义。这种教育强调群体的目标和利益, 忽视个体的需求和价值。中国教育自古以来一直是对学生统一要求,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受群体主义的影响, 教学以面对全班为主, 传统的学习和记诵方式受到推崇。

在某些教育观念的理解和表现方式上, 英国人和我们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 当我们询问一位英国教师:“你是教什么的?”他会说:“我是教孩子的。”而不会像我们经常说的, 是教某某学科的。在他们看来,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比学习内容更重要, 学生以外的所有一切都是其次的。再如, 他们认为学生想学什么, 想怎样学是重要的, 教师完全可以容忍学生对自己教授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做其它事, 哪怕这个孩子的这门科目成绩是“D” (甚至更糟) 也无所谓。在国内这是不可思议的。教师会以高度的责任感督促每个孩子“天天有进步”, 否则难以向家庭和社会交代。

与国内的孩子相比, 英国的孩子更幸福。首先, 他们的学习时间短。尽管他们比中国孩子早读一年书, 但学习要求要低一些, 他们不需要像中国孩子那样费力地学习外语, 一般只需要学习母语就够了。这样, 他们就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自然科学等科目, 可以去发展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从而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其次, 英国学校的教学形式更灵活。英国只有小班教学, 学生获得直接指导帮助的机会和质量要比国内学生来得多、来得好。

在我国, 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 多数学校还没有条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学, 由此导致分层次的、量体裁衣式的教学很难施行的, 只能采取效率更高的、照顾面更广的教学形式。英国学校里的孩子因国籍、种族、家庭环境、自身学习态度等原因, 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比我国大得多, 因此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

中英两国学校教学内容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英国学校通常是模块式的, 以知识点为主的教学。学生没有课本, 一般只是在课上发给相关的讲义、作业卷和辅助材料, 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习得来源于课后自学。学生有机会通过上网, 参观图书馆、博物馆和其它具有教育功能的公共设施,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取更广泛的、与生活联系更紧密的、也更有用的东西。国内的教学凭借主要是课本, 在课后和校外的延伸性、拓展性学习方面, 中国的孩子显然受到很大的条件制约, 这并不是靠教育主管部门倡导一两个综合实践活动就能够解决的, 毕竟两国的教育制度、评价标准、保障措施方面的差异太大了。

英国教师知识面比较宽, 而国内的教师显得更专业。英国的小学教师大多为本科学历, 拥有比较专业和广泛的的学科知识, 以适应包揽某个班级所有学科教学任务的需要。国内发达地区的小学教师现在也在朝高学历、高素质方向发展了, 但是由于培养方式的不同和固有定势等因素的作用, 往往只能胜任较少的学科教学任务 (尽管他们并不缺乏潜力) , 而不是英国教师的11门学科。在英国, 教师是没有办公室的, 教师整天和这个班级的孩子打交道, 更容易全面地了解、评价和帮助学生, 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而在国内学校, 教师上课往往是“车轮大战”, 教师分别在不同的班级, 面对不同的学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因为“专业对口”, 教学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都比较高。但是对于某些学生而言, 这种高效有可能不是他们最需要的, 对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影响可能也是有限的。

在交流中, 英方人员也认为他们的教学模式问题不少, 突出之处是自由过多、严谨不够, 灵活太多、统一不够, 注重实际能力培养而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结果导致了学业成绩水平的严重下降。国际中学数学竞赛的名次落后, 已为英国教育界敲响了警钟。国家课程的确立、教育标准局的成立都显示了英国政府对中小学生学业水平的深切担忧和极大关注。

在考察期间, 中英两国教育部门都表示, 要努力促进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增进双方在学校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全面提升双方合作办学的质量, 培养宽阔的国际文化视野以及学生在未来全球一体化社会中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和英国的教学模式相比, 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得到的评价是消极的, 因为它忽视了个体、个性、平等, 也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然而, 中国的教学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而言, 中国式的面向全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可能最有成效的, 大班的正规教学并没有对获得高标准的学业成就带来不利影响。对13岁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所作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 中国是最成功的国家, 中国儿童的成绩是最高的, 正确率达80%;而英国学生的正确率只达到61%。因此, 英国政府和督导人员越来越强调面对整个班级的教学, 并把中国被当作效仿的样板, 认为英国学校应该学习中国在大的班级规模和差的物质条件下所达到的高水准的教育质量。英国目前正在关注中国的“面向全班授课”的教学模式。中国研究者认为, 长期以来, 中国学校的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依据, 以传授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核心, 中国的无数优秀教师在“双基”教学上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而这正是英国教师较为缺乏的方面。

教育作为传递文化和创造文化的活动, 应该是开放的。不同的教学传统应该在跨文化的比较与审视中互相取长补短。跨文化视角下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 真正优化的课堂教学是对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传统的优点与长处进行兼收并蓄的教学, 是一种东西方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融合与统一。这种以融合与统一为基础的教育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课题, 要求研究者和实践者以开放的态度和跨文化意识来突破原有的模式框架, 在相互吸收和相互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整合。中英教育的很多方面其实无所谓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中英两国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教育体制、社会保障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对教育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总的来说, 中英各自的选择还是合理的、现实的, 也是成功的。对于不远万里前去求学的我们而言, 应该坚信“只有适合的, 才是最好的”。

中英文学作品及其文化的比较与翻译 篇2

【关键词】中英文学作品 文化比较 翻译

从实践来看,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只有通过有力的翻译,才能尽可能的打破中英文化之间的天然屏障,实现文化之间的有效衔接。中国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化,西方同样需要认识古老的中国文明,而文学作品成为文化与文明的显性表现,对于中英文学作品及其文化的比较与翻译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大文化格局的构建。

一、中英文化之间的不同

中英地域的差异决定了中英文化之间也必然存在一定的不同,这种不同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生活习惯、事物认知、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不同会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分析中英文化之间的不同就需要通过这些要素来具体论证,只有找出不同国度之间文化的不同才能对中英文学作品进行科学的比较,具体说来,中英文化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英在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同。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生活习惯都是经过一段时期积累而产生的,是地域特征的现实反映,这种反映会在生活习惯上得到体现,并映射在文学作品中。例如,红色在中国的习惯中常常代表着喜庆,通常在好的时刻采用红色的色调,这是一种古老的习惯。而在英语文化中,“red”仅仅代表着色彩,并不具备其他更为深刻的涵义。再例如,“老”在中国的习惯中不仅是陈旧的象征,还代表着一种经验成熟的表现;而在英语文化中,“old”仅仅是落后的象征。类似的文化都是典型的习惯,是长期的地域沉淀下来的文化不同,这也是在具体的文学作品翻译中应该把握的问题。

2.中英在事物认知上存在不同。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认识方式也与英语人存在的不同,中国对于事物的认识更加注重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而应该对于事物的认识则更加注重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只要被逻辑证明了的问题,对与错便不再那么重要了。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中英对于事物认知上的不同之处也能够在文学作品里被体现出来,例如,中国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多的是从表象出发去探索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更侧重正向思维去认知事物;而英语对于事物的认知则更多的是从结论去找原因,也就是逆向思维的更多。

3.中英在价值判断上存在不同。价值判断是世界观的现实反映,价值判断与生活习惯和对待事物的认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中英文化在生活习惯和对待事物认知方面存在不同,显然也决定了二者在价值判断上必然存在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更多的强调集体主义的精神,主张奉献精神,提倡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不能过分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力量,因此,团结成为中国文化中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重要前提。而在英语文化中,个人主义的思想比较重,常常借助于个人的突出表现来衡量一个团队的成就,这也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能够经常看到。

二、中英文学作品的比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提倡宗教信仰自由,但是不主张把宗教精神无限度的扩张;而在应该文化中受到基督教思想影响比较重,对于其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很强的思想影响。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够从中读出基督教的味道,至少可以说是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客观存在。很多中国的文学作品是对中国现状的客观反映,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希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来引起更多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使问题能够最终得到解决。中英文学作品的比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中英文学作品信仰的比较。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神,尤其是一些古老的文学作品中类似“玉皇大帝”、“龙”这样的神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这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的现实反映,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文学创作不难发现,凡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都被视为正义的象征。而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则用基督教的上帝来反映其宗教信仰,即便是行为主体遵循客观规律来办事,也是对于上帝的交待,就像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找不到第一推动力的来源时需要把这种力量归咎于上帝的推动一样。例如,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龙是神的象征,经常能够看到,这是古老的中国文明的象征,是正义的象征;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却是一种邪恶,是反面的代表。

2.中英文学作品实践的比较。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注重通过踏实的实践来创造财富,实现人们生产生活的提高,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社会实践行为,并通过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来反映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现实。而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实践的表现手法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更多的强调休闲浪漫,常常出现衣冠整洁的绅士的形象,而对于真正辛苦劳作的实践者常常表现为拉着纤绳的“奴隶”。例如,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牛象征着劳动人民,任劳任怨,甚至把无私奉献也比作俯首甘为孺子牛;而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牛更多的是用来吃肉的,但是,马却是非常勤劳的象征,这也是文学作品中的“牛饮”被翻译成“to drink like a horse”而不是翻译成“to drink like a cow”的重要原因。

3.中英文学作品自然的比较。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有很多自然背景的表述,通过外部的环境来反映作者创作的心境,进而形成客观的社会现实、作者的心境、外部的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统一与共鸣,为故事情节的发生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自然环境基础。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也会有自然环境的反映,这是文学创作的共性要素,但是,在具体的自然要素使用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在中国文学创作中正向却成了英语文学创作中的反向。例如,中国文学作品中自然界的东风常常是暖意的表示,象征着希望即将来临,感受到东风的吹拂常常是事件将发生转机;而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东风则非常不受欢迎,被认为是不详的征兆,甚至非常让人反感,因此,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有“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而在中国却是东风颂。

三、中英文学作品翻译的实践路径

基于中英文化上不同的存在客观,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宏观把握作者的创作初衷,毕竟翻译只是对作者表达意思的客观反映,而翻译本身却不是文学创作,因此,在进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作品的宏观思路,来进行具体的语言合理转化,还原作品创作的本来面目。具体说中英文学作品翻译过程应该遵循这样的实践路径:

1.要在领会作者本意上下功夫。翻译文学作品的关键是领会创作者的本意,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语言表述,通常来说,文学作品都具有相对严密的逻辑性,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全面把握作品的核心思路,做到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以局部为切入点,来通篇组织整个作品的翻译,不能局限于某个结点不放,同时,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中英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为了保证作品内涵的完整性,可以根据实际的翻译需要酌情增加或者删除部分表述,从而达到作品连贯性的目的,让文学作品的原滋原味呈现出来,这样才能体现出翻译的功底和水平。

2.要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语言表述。中英文学作品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不同,中文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主谓宾缺失的情况,相对而言,英文作品中结构更加完整,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系统的把握,合理配置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对于中文文学作品中主谓宾缺失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的翻译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的语句要素,使语言的表述更加完整,从而实现语义的完整表述,这样阅读者才能够通过翻译后的作品了解到作者的创作本意。

3.结合实际的语言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词汇。尽管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同属于语言的门类,但毕竟中英文化之间存在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翻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度的语言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具体的作者意图,还原作品最本真的语义。例如,“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s?”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就不能直接翻译成“你看见我眼睛里有绿色吗?”应该考虑到在英语翻译中,“green -eyes”不但有直译的“绿眼睛”(红眼,不瞒)的意思,还有“好欺负”的意思,因此,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词汇,翻译成“你以为我是好欺负的吗”?这才是真正的本意。

另外,要根据语言通顺的实际需要来科学表达。文学作品只有通篇阅读才能够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因此,要保证全文的通顺就需要使表达方式得到科学的理顺,该调整先后表达顺序的就需要调整表达顺序,该补充完整的就需要补充完整,该需要显性表达出来的意思就需要显性表达,这样才能够做到舒张有度,使文学作品的韵味在翻译中被有效的体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闫文珍.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浅谈[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36-39.

[2]赵德全.中英文学作品在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差异[J].时代文学(上),2010(6):124-125.

[3]丁旭辉,袁洪庚.“谋杀”抑或“重生”: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81-185.

[4]吴琼.试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8-19.

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茶学词汇翻译教学 篇3

1 中英茶文化比较

1.1 茶的发源地差异

说到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当之无愧,同时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最早在神农时期被发现,起初以入药为主,后来茶叶在民间开始普及,逐渐成为了一种受人喜爱的饮料。我国最早关于茶叶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经》中,其中描述了神农氏以身尝百草,一日之内中了72种毒,最终用茶解毒。这里的“茶”就是我们现在所饮用的茶叶,从这个时期开始推断,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已经有4700多年。而西方则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引入茶叶的,荷兰、葡萄牙将茶叶带入了欧洲,在17世纪传入英国,也就是说英国的茶文化起源要远远落后于中国。

1.2 茶的分类差异

茶的分类可以以制作方法以及品质方面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以及乌龙茶等。中国人以饮用绿茶为主,红茶以及乌龙茶其次。中国茶叶种类众多,其中绿茶品类占50%以上。中国绿茶品名非常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西湖龙井茶、江苏泰湖碧螺春等。从翻译角度来看,绿茶可以直接翻译为green tea,与中国相比,英国的茶文化则是以红茶为主,红茶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茶类品种。从大量资料分析来看,英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英国人每天都要喝茶,最著名的就是英国的“维多利亚下午茶”,英国的传统是“雷打不动的下午茶”,不管工作多么繁忙,英国人都会抽出时间享受悠闲的下午茶时光。在茶学词汇翻译中,红茶是是black tea,并不是直觉上的red tea。教师要重点向学生讲解红茶这个词汇翻译的起源,是因为最初引入红茶的时候,茶叶的颜色是黑色,所以就被翻译为black tea,并一直沿用至今。交代了这样的文化背景,在未来学生参与实际交际的时候,才不会出现低级错误。

1.3 茶的引用方式与社交礼仪差异

中国饮茶风俗,是从唐代开始逐渐形成体系的,唐代茶文化开始盛行,在宋代得到了更深一步的发展,中国人饮茶在解渴之外,还有更多层次的需求,那就是“品”,中国喜欢品茶的颜色、味道,喜欢感悟茶文化,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中国人以清饮为主,不会在茶中加入糖或者奶等辅料,品茶就是单纯品尝茶本身的味道和文化内涵。中国人注重泡茶的过程,对茶具、水的要求也很高,中国人对茶的喜欢已经超越了茶的本身,升华到了精神享受的领域。中国人讲究以茶会友,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一杯清茶,谈天说地。

英国茶文化以“维多利亚下午茶”最著名,英国人喝茶喜欢加入自己喜欢的辅料,并且配合茶点一同饮用,喝茶的时间是固定的,每天都要喝茶。同时英国妇人还喜欢在家中召开茶会,通过这种方式放松身心,下午茶会也是一种社交方式。

2 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茶学词汇翻译教学

在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之后,研究茶学词汇翻译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教师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对茶学词汇翻译教学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传达这些词汇的意思,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误会。另外作为中西文化的桥梁,茶文化承载者中西方人的友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突破口,茶学英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茶文化深刻内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翻译教学,为中国培养更多懂英语的茶学专业人才。

2.1 强化专业术语研究

受到中英文化差异的影响,同一事物所引起的联想也会不同,词汇背后的文化涵义也会存在差异。为了能够减少茶学词汇翻译出现错误的几率,教师首先要从茶学专业术语的研究,茶文化用语要统一明确,从茶叶名称到茶艺翻译,中国茶叶品类多,数量大,根据种植季节不同、储存方式不同、制作方式不同,茶叶的分类也不同,从茶叶本身来说,我国对茶叶分类有明确的划分规范,各个茶类都有春茶、夏茶以及秋茶之分,如果从制作方面研究,普洱茶又分为熟茶和生茶,这些在翻译教学时,都必须要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将中国茶文化内涵传递出去,仅仅翻译出字面意思是不够的。陈年普洱分为普通普洱以及有年份的陈年普洱,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分别翻译为“Aged Pu'er Tea”(陈年普洱)以及“31-Year Pu'er Tea”(31年陈年普洱)。

2.2 搭建直译与意译链接的桥梁

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下,很难采用一种翻译方式就完全诠释出茶学词汇的含义,由于英语与汉语一种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两种语言系统相互干扰,在翻译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依据中文的表达方式翻译茶学词汇,并且翻译常常过于表面化,没有将茶学内涵表达出来。因此在茶学词汇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综合使用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式,找到两种翻译方式的衔接点,这样能够使翻译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比如:乌龙茶名词由来是有传说的名字,但是西方人认为乌龙是一种贬义词,两个词汇之间的含义具有巨大差别,如果翻译的时候没有将这部分内容翻译出来,就会导致交际出现误会,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乌龙茶大多数以音译的方式翻译,译为“Oolong tea”,这样就减少了意义曲解的几率。再如,明前茶的由来是因为此茶是在清明之前采摘,那时的气候温度回暖,促使茶叶初长,因此该茶十分珍贵,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翻译为“The perceding dragon well tea”。另外,虽然目前很多茶叶专业词语在英语系统中可以找到相似的表达方式,但是这些词汇大部分都是翻译过程中拼接而成,是无法准确表达出汉语词汇本身内涵的,所以在文化内涵的体现上也完全不同。比如,绿茶:Green tea,黑茶Dark tea等。能够看出这些只不过是机械的将两个英语词汇组合在一起,直白的翻译中国茶叶的名称,根本无法展现其文化内涵,所以作为茶学专业的英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中更好的掌握茶学专业词汇的特点,深入研究茶叶专业词汇、翻译技巧,交接中文与英语之间的不同,善于总结归纳,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翻译。

2.3 与茶有关的习语翻译

在茶学词汇翻译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词语,那就是茶学俗语。俗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俗语以及谚语等,语言词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俗语就像是一面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那就是“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茶对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性。而在英语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俗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a cap of tea”,这是一句体现英国人对茶忠实的句子,表示对某人的喜欢和喜爱,他们用一杯茶来表示,足以证明他们对茶的重视。

2.4 合理选择教材,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材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由于茶学专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尤其是外语(英语)教材缺乏。因此在教材以及教学大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能够为翻译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首先要正确选择教材,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茶学词汇翻译教学是建立在基础英语教学基础之上的,因此专业性很强,加之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类专业词汇的翻译难度更大,学术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要多关注英语新闻的报道、对进口茶饮料、茶食品的说明多研究,并鼓励学生也多多关注这些内容,为日后的翻译教学提供更多素材。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多多研究,深入摸索。高校茶学专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责任,要敢于创新和突破,不能够采用一锅端的教学方式,要建立更加多元化,更具文化气息的课堂模式。综合使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设备、视频、图片等,提升课堂趣味性。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将茶学词汇翻译的趣味性挖掘出来,通过展现英语词汇翻译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育模式思维,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最后,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长久以来,我国在茶学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力度一直不够,缺乏传承性。因此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师评比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将茶学专业知识以及英语教学知识传递给教师,为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结束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与东方茶文化遥遥相对的是西方茶文化,西方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国茶文化,虽然英国茶文化起源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是却凭借极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在世界茶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中西方茶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以及茶叶贸易的增加,茶学领域的英语翻译也更加受到关注,翻译的准确性、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茶文化的输入效果,也会影响人们的交流。本文首先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茶学词汇的翻译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茶学专业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摘要:茶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与复兴,中英茶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也开始研究茶学教育的各项教育细则,尤其是在中英文化差异下的茶学词汇翻译教学,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茶学词汇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很多问题,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为目的,将中英文化差异作为基点,研究翻译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翻译理念,掌握更多的翻译方法,本文以中英茶文化为背景,对茶学词汇翻译教学进行几点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英茶文化比较,茶学词汇,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燕霞,王欢,于丽红.文化软实力背景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与高校语际翻译教学[J].福建茶叶,2016(2):212-213.

[2]杨卿.从英汉文化空缺词看跨文化视角下的文化空缺现象[D].武汉理工大学,2015

[3]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4]徐焱伟.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词汇翻译比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62-163.

上一篇:小说评论的写作下一篇:电生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