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间距

2024-05-28

中英文化间距(精选三篇)

中英文化间距 篇1

《礼记·中庸》:“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这其中的“思”和“辨”就是思辨一词的来源和意义。思辨是一种复杂的、全面的高层次心理活动, 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一体的活动。那么, 在翻译研究领域中, “思辨”是指对哪些翻译研究问题的认识呢?

1.1什么是翻译?

很多人都曾对翻译的定义有所思考, 许钧在《翻译概论》中对翻译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归纳:“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许钧、何其莘, 2009:41) 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译者和受众, 翻译可以呈现多种形态, 不仅仅表现在语言层面, 更是一种文化的传达。翻译就形式而言, 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活动;就内容而言, 奈达认为“翻译, 即译意”。那么“意义”的概念该如何确定呢?普通语言学讨论的多是语言层面的等值, 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内涵。我们知道语言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文明空间和文化土壤, 翻译除了要实现文字的转换, 还要实现文字背后思想的转渡和文化的移植。所以, 翻译的是意义, 而“意义”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意义是诸如风格、内涵、信息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一种综合”。 (许钧、何其莘, 2009:92)

1.2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表现的载体, 积淀了一代代人的经验, 是一个民族解读宇宙的方式。但是, 操不同语言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是否一致?不同文化是否体现了对世界的不同认识?文化差距决定了意义在两种语言中传达的难度。所以, 当今翻译研究应从语言对比层次转移到对两种文化的关注上。一部翻译作品是否可以对译语民族的文学文化产生影响, 与该民族的文化环境相融合, 除了语言层面的翻译, 还要看译入语文化需求和原语文化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2 中英文化间距要求译者的“思辨”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 思辨能力是各项翻译能力的灵魂, 是翻译成功的关键, 因为它直接决定译者如何平衡自身的主体性和被动性, 决定他对文本意义的辨析和表达过程中翻译策略的取舍。可以说, 思辨能力是译者内部思维的表现”。 (韩虔, 2012) 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 无疑是为原作延长和扩展生命的空间。

2.1 中英文化间距

在翻译中, 常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作品移植不过来, 有的译作受欢迎度远超出其原作。这里的因素不仅仅归因于译者的能力, 主要还是文化异同的原因。“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本身的情况决定了外来成分的枯荣”。 (杨自检、刘学云, 1994)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历史、风俗、社会制度等的不同使得中西两种文化和价值观间距极大。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风俗信仰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等都在语言上反映出来。这也决定了中英文互译中, 文化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2.2 中英文化间距要求译者的“思辨”能力

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交流的桥梁, 就是要让原文本在新的文化土壤中延续和扩展生命。基于中英之间文化的间距, 译者在翻译中要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认真分析两种文化的矛盾和价值观异同;考虑如何对待两种文化, 采取什么表达方式;兼顾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读者的接受度, 在对文化正确取舍和把握的基础上, 对翻译进行选择和变通。译者决定了同一朵花移在新的“土壤”中能否扎根生长, 所以译者思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3 实践中译者“思辨”能力的培养

实践中的“思辨”就体现在翻译活动中那些左右为难的问题上, 需要译者做出选择和变通。“翻译如婚姻, 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至于妥协到什么程度, 哪一方多让一步, 变通之道就要看每一位译者自己的修养了。” (余光中, 2002)

3.1 译还是不译?

德国倪梁康提出:“译还是不译, 这是个问题。” (倪梁康, 1996) 即翻译的取舍问题。如今翻译研究不再以绝对的忠实为标准, 很多翻译学者提出适当的增译和缩译。胆大的译者甚至为了受众而删减整段文字, 这是翻译发展进步的体现。无论是目的论还是功能对等都要求译文要尽量符合读者的需求和价值观, 比如莫言作品的英文译本 (葛浩文译) 中对性爱的描写比原作中更加露骨和淋漓尽致, 这是因为较传统的东方文化而言, 西方文化在性话题上更加开放和自由。所以, 在翻译中, 译还是不译, 是一个需要译者综合两种文化慎重考虑的问题。

3.2 归化还是异化?

归化还是异化是翻译界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所谓归化和异化, 其实是译者选择了不同的文化立场。译者作为语言的中介面对两种文化, 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 可以采取三种文化立场:一是站在原语文化立场上 (异化) ;二是站在译语文化的立场上 (归化) ;三是站在沟通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立场上 (避免归化异化, 寻求中立) 。 (许钧、何其莘, 2009:182) 所以, 面对归化与异化的讨论, 我们应跳出翻译技巧的层面, 从文化立场的高度选择翻译方法。这个选择也反映出译者对待异文化的态度, 这需要译者在实践中确定好自己的文化立场再着手翻译。

3.3 翻译中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指社会或个人行为背后的思想及解释系统。翻译中原语与译入语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冲突的内容必须经过删改和淡化, 或加注等处理方能流通。正如李长栓所说, “我们在对内宣传中时常会使用一些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语言, 在对外翻译中, 如果不顾我们和译入语国家的意识形态差异, 直译, 硬译, 容易引起对方读者反感, 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而根据意识形态差异, 适当采取一些有效翻译措施, 往往更能贴合交流的实际, 更好地实现翻译促进沟通与了解的目的”。 (李长栓, 2004)

3.4 不可忽视的“假朋友”现象

“假朋友”是一种语言负迁移现象, 源自法语的Faux Amis。即“两种语言中字面意思相同而实际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也就是“形同义异”的情况。 (成昭伟、张思永, 2010) 由于中西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甚大, 这种貌合神离的“假朋友”现象可以出现在词汇、句型、语用等语言的各个层面上, 例如“pull one’s leg”不等于“拖后腿”, 还有颜色词在不同文化的褒贬色彩等, 这些都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陷阱和误区。所以, 对“假朋友”现象的深入研究也是译者培养思辨能力必备的功课。

4 结论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符号桥梁, 也是两种文化的精神桥梁。除了文本对比的角度, 我们还要从文化的高度认识和研究翻译活动。中英文化之间的极大间距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需要掌握两种文字的互译, 更要熟悉两种文化的传达。这就需要培养译者的“思辨”能力, 在翻译实践中, 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选择和变通, 通过认真分析、综合考虑和对本文提出的几个重点思辨内容的把握, 进行有目的的翻译活动。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在逐渐提高, 对翻译的研究也永无止尽。

摘要: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因为社会制度、历史背景等原因, 中英之间文化间距甚大,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 能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各种矛盾取舍和变通。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翻译中什么是思辨;第二部分分析中英文化间距及译者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讨论翻译实践中译者培养思辨能力的几个重点方面。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在追求语言翻译的同时, 更要考虑语言背后文化的翻译及其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几个重点问题的正确把握, 培养译者良好的翻译“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中英文化间距,翻译实践,译者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成昭伟, 张思永.望文生“译”——英汉翻译中的“假朋友”[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1-14.

[2]韩虔.论互动翻译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J].大连理工大学, 2012:1.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445.

[4]倪梁康.译, 还是不译——这是个问题[M].读书, 1996 (4) :78-83.

[5]许钧, 何其莘.翻译概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41, 92, 182.

[6]杨自检, 刘学云.翻译新论[J].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709.

[7]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55.

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篇2

姓名:郑超学

学号:201401109033

院:机械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工程1402

中英文化对比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为了以后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和误解,所以这学期我选修了陈涛老师的中英文化对比这门课,下面是在学完这门课后,我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些理解。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西方人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当我们向西方人表示关切地问候时,他们可能反而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另外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认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添酒加菜,而且他们认为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不少困惑。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中国人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然而西方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别说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当然。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现实中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实在天差地别。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方面,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也不习惯过问他人的事情,比较注重隐私。因此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然而中国人的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就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而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谨慎对待,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教育体制的不同。西方教育仿佛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讨论当中度过,而且上课时间很短暂,上课的时候还可以随时提问和解答,课后的作业也相当少。那么我们呢?很真实的说,看见的永远是忙碌的学生以及忙碌的家长。中国的古语是这样描述学习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的祖先以高山和大海来比喻学习。于是我们自觉埋头学习。西方的课堂上,学生非常的自由,听不懂是老师的问题。在中国的课堂上我们是默默的聆听者和安静的模仿者。在教育方面,中西方在看重知识方面是不同的。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在教育这一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更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中英学术文化之对比 篇3

中英学术文化之对比

桑德兰大学中国留学生和英国学生文化定位的主要特分别征集中表在中国学生的`集体主义文化倾向和英国的个体主义文化倾向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的学术文化思维定式.论文展现了在学术领域的中西方“文化冲突”.

作 者:汪承萍 马红梅 Wang Chengping Ma Hongmei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外语系,安徽,六安,237012刊 名:皖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年,卷(期):200622(6)分类号:G0关键词:文化定位 思维定式 文化取向 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上一篇:财务与业务协同下一篇:展示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