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调查局

2024-06-04

贪污调查局(精选九篇)

贪污调查局 篇1

关键词:国企代扣税款,贪污,调查报告

近年来, 国有企业运行良好, 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企业管理不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但是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现象时有发生, 特别是财会人员利用代扣税款的便利, 侵吞返还手续费的行为, 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此, 有必要展开职务犯罪调查, 通过分析提出预防对策, 建章立制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一、代扣税款中贪污犯罪特点

(一) 犯罪主体为财会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第十一条规定, 向个人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并可按所扣税款的2%取得手续费。在法律范围内还可以通过合同委托形式就返还手续费加以确认, 由此这些手续费本来应该返还给单位账户, 但国企财会人员利用经手的职务便利谋取私利, 将代缴税款返还的手续费予以侵吞。

(二) 贪污数额较大

国企中人员较多, 每年返还的手续费高达数十万元, 钱从财务流转的过程中被截留私分, 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社会影响恶劣。

(三) 共同犯罪现象突出

国企中会计和出纳通过财务主管的授意进行配合, 共同贪污, 一个负责平账或者不入账, 另一个将经手资金截留, 最后由财务主管决定私分, 决策分工, 配合执行, 共同犯罪特点明显。

二、代扣税款贪污主要手段表现

(一) 以截留私分为手段

代扣代缴人、代收代缴人义务是法定的, 并通过税务机关和国企进行合同确认, 受委托方是国有企业, 而其财会人员将本应属于单位的返还手续费进行截留私分, 构成贪污。

(二) 采取不入账的方法

违法财务规定, 利用掌握账目的便利, 将经手的钱款不入账, 不知不觉就将营业外收入据为已有。

(三) 互相分工配合

财务主管授意, 会计出纳配合, 从决策到实施, 形成完整犯罪链条, 犯罪部署周密, 协作配合得当, 贪污行为有恃无恐。

三、发案原因

(一) 主观方面

1. 法律意识淡薄

犯罪人员虽然具备专门的财会知识, 但是法律意识淡薄, 认为自已经手的非营业收入就可以据为已有, 侵害了国家利益, 触犯了法律。

2. 价值观错位

拜金主义观念严重, 在为单位服务过程中, 将给单位返还的手续费认为自己既然出力了, 钱就应该据为已有, 为财务人员这个小团体牟利, 损害集体利益。

(二) 客观方面

1. 财务制度存在漏洞

单位财务管理存在漏洞, 部分非营业收入不规范, 没有明确的运作流程及账户归属, 致使财会人员能够钻空子将钱进行私分。

2. 管理手段不规范

对单位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工作管理不规范, 通过合同形式, 税务机关将手续费予以返还, 本来应当返还到企业账户的, 但因为管理不健全, 导致工作存在疏漏, 人员任意支配公共资源, 引发职务犯罪。

3. 监督制度不健全

对单位的职能人员, 特别是财会人员缺乏有效监督, 而外部的审计监督也没有形成日常化督查, 监督乏力导致这些人能够明目张胆的贪污, 贪污行为有恃无恐。

四、预防代扣税款贪污行为对策

(一) 加强宣传教育

大力开展法律宣传, 强化思想教育, 提升广大国企工作人员法律素质, 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念, 形成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坚决和违法犯罪作斗争, 将抵制腐败思想深入人心, 防微杜渐遏制职务犯罪。

(二) 完善财务运行和监督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监督制度, 将钱账严格分离, 定期进行财务检查, 强化日常检查和审计监督, 密切监控资金流向, 保证公共资金安全。

(三) 强化企业管理

通过强化日常管理, 完善管理流程, 将管事和管人相结合, 强化企业运作流程, 加强企业人员工作水平, 提升管理能力, 促进管理效果。

(四) 加强惩治和预防

对贪污腐败问题看法问卷调查 篇2

1.请问那你正在攻读或以获得的最高学历10.您认为就我国现今的政策是否足以解决A初中B高中C大学D大学以上 社会上存在的腐败问题?

A是的B还不够C不确定

2.您的年龄A 16-20岁B 21-25岁C 25岁以上 11.当您面对您所在地方政府的腐败行为,您

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3.您对新闻或者法制之类的节目关注如何?A没有关系到自己利益,对本人无影响,所以A经常看B偶尔看C 从不看 4.您认为在大学里面普及贪污腐败思想道德教育有没必要?A很有必要B无所谓C没有必要 5.您是否对我国处置贪污腐败问题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A是的,非常了解B基本了解C不太清楚D完全不了解 6.您的身边、附近是否出现过腐败现象?A是的B不清楚C没有 7.您认为贪污腐败是个别现象还是已经泛滥

成风?A泛滥成风B个别现象C不了解 您认为导致腐败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A人的本性,对事物的追求与贪恋B 社会风气的迫使,加上身边的人事物的影响C政府打击腐败的政策不足、力度不够D 其他 9.您认为中国现在的社会腐败问题严重吗?A很严重B一般般C不严重 CABACA(ABC)ABA(ABC)AD

不管,无所谓

B作为政府部门,我无法容忍如此行为,我要

举报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政府不好惹,会有人举报的12.您认为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加强、提高自身的防腐能力,做一名清廉的公民?(多选题)A经常观看新闻、法制等相关节目,增强相关方面的知识

B开卷读书,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怡情养性、提升境界、远离低级趣味C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

微杜渐、保持操守,牢牢把住政治思想、道德

品质

13.请问你认为这些贪污腐败的官员能够落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题)A尽管部门发挥作用B贪污腐败过分嚣张

C 内部斗争D群众监督

14.请问你认为彻底根治贪污腐败问题需要多

长时间A 30年内B 50年内C100年内D不可能根治

贪污调查局 篇3

那么, “用于公务的这些支出”应否从犯罪所得中扣除呢?笔者认为, 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后,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再将贪污受贿赃款用于公务支出是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后的一种事后行为, 属于犯罪既遂后赃款去向的内容, 不应在犯罪数额中扣除, 但可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量刑情节, 理由如下:

一、从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上看, 贪污罪侵犯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受贿罪侵犯了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行为人一旦实施了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贪占行为或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 职务行为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被侵害的结果就不可逆转。

二、贪污受贿犯罪属于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的犯罪形态分为完成的犯罪形态和未完成的犯罪形态两种形式

贪污罪中行为人将公共财物通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之后, 犯罪形态即已完成;受贿罪中行为人向他人索取财物或收受他人财物后为他人谋取利益或承诺谋取利益之后犯罪形态也即完成, 犯罪行为即达既遂。行为人无论是将赃款用于个人消费还是公务支出, 均属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后的赃款去向, 不影响犯罪构成。

三、贪污贿赂犯罪属于结果犯, 法定的犯罪结果发生即犯罪既遂

根据贪污罪的客观构成要件标准, 行为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 非法占有了公共财物就达到了既遂。这里的“占有”应当是客观上使公共财物脱离了单位控制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一旦行为人将公共财物的控制权转移, 就构成了贪污罪, 而不论其在控制了公共财物后是将公共财物自我消费还是用于其他用途。而受贿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后为他人谋取利益或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犯罪行为就全部完成, 并不要求实际占有该财物。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向请托人索取或收受财物可以是自己收受, 也可以是特定关系人 (第三人) 收受请托人的钱物。行为人贪占的财物或收受财物的用途都是行为人的后续行为, 不应改变贪污受贿的性质, 也不应与贪污受贿罪的其他构成要件一并予以评价。

四、将用于公务开支的款项予以扣除, 不利于职务犯罪侦查活动的有效开展, 将造成放纵犯罪的严重后果

如果将用于公务开支的款项予以扣除, 无疑使犯罪嫌疑人认为, 即使贪污了公共财物, 如果事发后将这些款物用于看似“合理”的用途, 这部分将不会被追究。在这种心理预期的支配下, 行为人可以“放心”的进行贪污受贿犯罪活动, 一旦听到案发的风吹草动, 只要制造已将贪污贿赂所得赃款用于了“合理”用途的假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无异于为贪污贿赂犯罪分子预留了一个脱罪空间, 助长了其犯罪动机。

五、从赃款用于公务开支的实质进行分析, 不管是行为人犯罪之前存在的未报销公务费用还是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后将所得赃款用于公务支出的费用, 行为人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财物支出审批程序进行报销, 案发后或庭审时只是暂时还没有报销而已。

贪污调查局 篇4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对新闻或者法制之类的节目关注如何? A.经常看B.偶尔看C从不看

3.您认为在大学里面普及贪污腐败思想道德教育有没必要?

A.很有必要B.无所谓 C.没有必要

4您是否对我国处置贪污腐败问题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

A.是的,非常了解B.基本了解C.不太清楚D.完全不了解

5.您的身边、附近是否出现过腐败现象?

A.是的B.不清楚C.没有

6.您认为贪污腐败是个别现象还是已经泛滥成风?

A.泛滥成风B.个别现象C.不了解7.您认为造成我国政治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监察整治不力B.社会风气不好C薪资待遇差

D.法律体制不完善E.其它

8.您认为就我国现今的政策是否足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腐败问题?

A.是的B.还不够C.不确定

9.当您面对您所在地方政府的腐败行为,您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A.没有关系到自己利益,对本人无影响,所以不管,无所谓

B.作为政府部门,我无法容忍如此行为,我要举报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政府不好惹,会有人举报的10.请问您认为这些贪污腐败的官员能够落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A.有关部门发挥作用B.贪污腐败过分嚣张C.内部斗争

D群众监督E其他

11.您认为当代青年应如何加强、提高自身的防腐能力,做一名清廉的公民?

(可多选)

A经常观看新闻、法制等相关节目,增强相关方面的知识B开卷读书,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怡情养性、提升境界、远离低级趣味C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保持操守,牢牢把住政治

思想、道德品质

D补充:

12.请问你认为彻底根治贪污腐败问题需要多长时间

金融系统贪污贿赂犯罪剖析 篇5

关键词:金融系统,贪污贿赂,犯罪分析

近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银行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而且严重地破坏了金融秩序, 已经成为制约银行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年来铜川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案件10件12人。近日, 通过对这些案件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基本特点

(一) 从案件性质看, 金融系统中贪污、挪用公款、受贿三类案件比例高, 占查办案件总数的95.6%。其中贪污案件比例40.4%, 占第一位;挪用公款案件比例为36.4%, 占第二位;受贿案件比例为18.7%占第三位。特别是受贿案件和挪用公款案件, 横向比较比其它行业高5-10个百分点, 这一现象也反映了金融系统的行业特点, 大多犯罪嫌疑人是利用行业的职务之便和手中掌握的职权谋取私利。

(二) 从犯罪嫌疑人的职务看, 发案多集中在管理人、财、物等实权部门和实权人物上, 在10件犯罪案件中, 管理财务、信贷、储蓄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占40%, 单位领导干部利用职权犯罪的比例占发案总数的28%。

(三) 从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看, 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趋势, 我们对铜川市近几年情况进行分析, 在金融系统涉嫌犯罪中, 35-55岁是金融系统犯罪高发阶段, 但近几年呈现低龄化趋势, 仅去年查办的案件中, 35岁以下占近50%。

(四) 从查办案件的情况看, 呈现出明显的“窝案”、“串案”的特点。查出一案, 牵出一串, 带出一片, 涉案人员较多, 甚至形成了具有共享既得利益的群体。

二、主要成因

(一) 有章不循、制度执行不到位是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随着金融系统内部规章制度的不断健全, 风险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 行业内部制度日趋完善。但问题是制度执行不到位, 有章不循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就为金融业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我院查办的10件犯罪案件中的情况看, 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章不循, 违章不及时纠正, 执行制度不严, 管理松懈。

(二) 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没有及时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人民常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那么引发职务犯罪的原因首先是思想意识。我们现在的一些领导由于忙着抓业务, 而忽视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 使一些人的“三观”发生偏离, 抵不住腐朽思想的侵蚀, 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分析近年来金融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 大都存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

(三) 管理制度有漏洞, 监管制约不力

目前, 从金融行业大多数的发案情况看, 多与管理上存有许多漏洞、内部监督管理松散有直接关系。在储蓄部位, 经常是由一人兼数职, 严重违犯“三分管制度”。在信贷部位, 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往往由一名信贷员经办, 虽然有主管领导审批, 也只是流于形式, 监督体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进人把关不严, 用人不当

近年来, 一些发案单位领导及上级部门在选拔、任用业务人员时, 不注意严把录取关, 注重关系, 放弃标准, 使一些思想素质差, 品行不良, 甚至一些有劣迹行为的人进入金融部门。

三、对策建议

(一) 加大预防和打击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力度

坚持“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不断完善建立“教育、监督、管理、打击”、“四位一体”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金融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 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建立思想、制度、法律三条防线, 确保金融系统安全和稳定。

(二) 加强法制宣传和政治思想教育

人们常说:教育是基础, 因此, 要结合金融系统工作实际, 在员工中广泛开展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体的基础教育, 以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 通过强化教育, 进一步增强银行人员的懂法、守法意识, 从而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自觉筑牢拒腐防线。

(三) 建立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最根本的是对权利加强监督和制约, 不受监督的权利容易滋生腐败, 因此, 建立和完善金融系统职务主体的监督制度,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建议加大内部监督, 提高贷款发放的审批力度, 加强实质审查, 确保客户信息真实, 认真落实公开公示制度, 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 把制度落实到实处, 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四) 加强金融系统人员的培训、录用等制度建设

浅谈贪污贿赂罪 篇6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条文, 所谓贪污贿赂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 或者拥有不能说明与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财产或者支出的合法来源, 或者私分国有资产或罚没财物, 以及其他人员行贿, 介绍贿赂的行为。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二、贪污贿赂罪产生的原因

对于一种犯罪现象的产生, 其根本原因的分析主要还是基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以及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完善程度。对于贪污贿赂罪产生原因的分析也是如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人民文化生活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对于金钱的概念也有了很多的改观。这就为贪污贿赂罪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有了权力就相当于有了经济发展的权利。因此, 想要以权谋私也成了必然会出现的情形。如何铲除这样情形的出现, 成了立法机关需要考虑的问题。

同时, 我国的政治体制实际上也为贪污贿赂罪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条件。权力集中在某一个人或几个人手中, 如果没有相关监督机制的设立, 就很容易滋生腐败, 导致贪污贿赂行为的出现。

三、贪污贿赂罪的防治

贪污贿赂犯罪主体身份的特殊决定了贪污贿赂犯罪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依法办事, 也要立足现实, 拓宽思路, 从思想、法律和制度等方面立体防治, 多管齐下, 确保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效统一。

(一) 思想方面

马克思认为, 内因决定外因。因此, 对于贪污贿赂罪的防治, 我们首先必须从意识方面进行改变。贪污贿赂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我们可以通过对于他们有意识的强化内在素质, 不断进行廉政建设理念的学习, 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完善的教育体制的贯彻实施来培养他们的廉政意识。同时, 还可以将某些大案要案作为反面材料进行学习, 时刻提醒那些想要以身试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010年6月, “两高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统称“两个证据规定”, 有效地填补了法律的空白, 体现出彰显正义, 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从思想方面来讲, 只有正确贯彻落实“两个证据规定”, 才能做到维护司法公正以及程序正义。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虽然旨在防治贪污贿赂现象, 但对于人权保障的意识是仍然需要具备的。

(二) 法律方面

制定有效的法律是我们开展廉政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可以针对具体的贪污犯罪类型进行详细地立法。通过细化地制定法律来防治贪污贿赂现象。

我们在防治贪污腐败的时候也需要根据法律来进行, 不能为了防止腐败而防治而忽略了基本的程序。在去年颁布的“两个证据规定”里面,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对于排除非法证据的时间、方式和程序等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3条明确规定,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阶段, 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予以排除, 这符合我国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责要求。此外, 根据第12条的规定, 在一审和二审阶段, 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见均可进行审查。此外, 该规定的第8、9条对于证据出现疑问时如何进行调查核实、补充侦查和延期审理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培根曾说过, 一次错判带来的严重结果是一百个正确判案都抵消不了的。因此, 笔者在强调严格防止贪污腐败案件的同时, 想要借以“两个证据规定”强调正确处理贪污腐败案件的立场。

(三) 制度方面

我国现在大部分的贪污腐败案件很大一部分是靠纪委以及群众的检举开启侦查起诉程序的。基于司法的谦抑性和“不告不理”的原则, 作为人民检察院编制内的反贪污贿赂局和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在实际工作上应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侦查和预防属性, 使贪污贿赂犯罪通过专业监督和防治得到有效的抑制。

针对贪污贿赂所涉及到的制度, 我们应该有效地建立起一种监督机制。要想在党的廉政建设方面有所改善, 就必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只有这样, 有所惧才有所不为, 才能更好地杜绝贪污贿赂现象的出现。

摘要:我国自建国不久, 就有相关的贪污贿赂罪的法律出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贪污贿赂罪的形式也逐渐复杂, 贪污贿赂罪的犯罪标的越来越大, 同时, 犯罪主体的身份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贪污贿赂罪的概念以及现状的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防治贪污贿赂的策略。

关键词:贪污贿赂,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2]金鑫.中国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探析 篇7

(一)《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修改

我国之前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是以刚性具体数额的认定方式加以规制的,这引发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定罪量刑标准的僵化,引发罪刑失衡,从而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相违背;另一方面忽略了犯罪人的个性差异,导致同罪不同罚现象严重。

针对上述弊端,《刑法修正案(九)》对刚性具体数额的认定模式予以删除,而作出了数额加情节的定罪量刑标准。其针对贪汚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三种情况分别规制了三档不同的刑罚,并针对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情形保留了死刑规制,显然这种规定较为抽象,其具体的数额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规定。

(二)《解释》对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具体数额标准的规定

司法解释有利于避免了规定的模糊化、笼统化而导致的司法适用标准的混乱化,因此,《解释》在《刑法修正案(九)》的基础上,对定罪量刑的具体数额标准作出了详细规定:以3万元作为起刑数额,20万元作为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的界定数额,300万元作为数额巨大与数额特别巨大的界定数额;此外,对于数额不满“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但达到起点一半,同时具有规定较重情节的情形,作出了认定为“严重情节”或“特别严重情节”的规定。此外,贪污贿赂案件定罪起点数额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低于该起点数额的不予处罚,这与我国目前数额加情节的的定罪量刑模式不无关系。

二、最新立法就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在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作出的认定规则

(一)对贿赂犯罪中“财物”的范围予以明确界定

《解释》对贿赂犯罪中“财物”的范围予以明确界定,并首度将财产性利益纳入到“财物”的范畴。显然,这是对“财物”作出的扩张性规制。

将财产性利益纳入到“财物”的范畴,与日益隐蔽的贿赂犯罪手段不无关系。如今,经济发展迅速,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为了逃避法律规制,掩盖其权钱交易的犯罪本质,他们采取了诸如以低买高卖、收受干股形式收受请托人的好处等隐蔽性极高的贿赂犯罪方法,为我国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难题。这些贿赂手段隐蔽性较强,且之前的相关立法中也未对“财物”的蕴含予以明文性拓展,导致针对此类犯罪司法适用困难的窘境。而今,将“财物”的含义明文拓展至“财产性利益”,无疑能够有效规制上述情形,有利于有效针对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定罪量刑。

(二)对多次受贿情形数额计算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

《解释》对多次受贿情形的计算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制,其采取了累计计算数额的方法,并针对多次受贿的两种情形作出了区别规制。

一种情形是小额贿赂款额问题。此种情形针对多次受贿,但每次均未达到相应处罚标准的行为人,依据《解释》,宜累计计算受贿款额;另一种情形则针对收受财物与谋取利益事项不对应的问题。此种情形《解释》对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作出了前后区分,并将在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一并纳入受贿数额考量范围,规定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宜一并计入受贿数额,一旦累计达到定罪标准,便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对受贿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情形予以了明确规制

《解释》对受贿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情形予以了明确规制,具体包括: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由此可见,对受贿犯罪的认定,一方面不以为他人谋取了利益的实际效果为依据,即不论是否达到了为他人谋取了利益的结果,均不影响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另一方面对于收受他人财物不以事前事后区别对待,也就是说,收受他人财物无论事前还是事后,亦不影响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

摘要:基于我国贪污贿赂犯罪高发的现状,《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的相关规定作出了修改,而对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完善无疑是本次修订的最大亮点。此外,2016年4月18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对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数额作出了详细规制,从而为更好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提供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数额

参考文献

[1]张兆松.论<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十大重大修改和完善[J].法治研究,2016(02).

[2]谢杰.贪污贿赂犯罪治理的制度优化与规则补充——基于对最新司法解释的法律与经济双面向反思[J].政治与法律,2016(06).

贪污罪量刑的未来趋向 篇8

贪污罪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犯罪, 对于贪污罪的定罪问题一直都受到普遍的关注与重视, 对于贪污罪中的量刑问题也同样有研究探讨的必要, 随着权利本位、人权保障等观念的日益深入, 贪污犯罪的量刑问题也出现新的情况与发展趋势。对于目前规定的起点数额合理与否, 财产性犯罪中死刑的适用存在是否等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的探讨的, 下文中将对贪污犯罪量刑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予以探讨分析, 探究我国关于贪污罪量刑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贪污犯罪量刑数额

处理贪污案件, 数额是量刑的主要依据,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追究贪污罪的刑事责任的最低数额标准是5000元, 低于5000元的贪污犯罪只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入罪, 这种情况的主观性就比较大了, 所以也就是说, 贪污罪量刑的硬性标准就是5000元。而这一规定在理论上是否存在不妥之处, 不同的学者对此持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1.认为5000元的量刑标准过低, 建议提高量刑数额。持此观点的学者大体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论证。理论上来讲, 建议提高入罪量刑的标准的理由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5000元的入罪标准差不多是十几年之前的标准, 而以此作为今天贪污犯罪的入罪量刑标准肯定是很不妥当的。有失法律的公平、公正性。针对此种观点, 笔者是持否定的态度, 如此的立法意图会使人产生误解。把这个数额定得很高, 就等于向世界宣布, 中国允许官员贪污, 只是不允许贪得太多罢了。这不利于反腐败的进行, 也不利于减少贪污案的发生[1]。这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原则是相悖的。

2.认为50000元的量刑标准过高, 建议降低量刑数额。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与同时财产性犯罪的盗窃罪相比较得出的结论。贪污罪与盗窃罪两者都是采取窃取手段, 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不同的是贪污罪是特定的主体, 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不但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而且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因此, 同以窃取手段非法占有同一数额的公共财物, 贪污行为比盗窃行为的危害性明显更大。为了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以及更好的遏制贪污犯罪的发展蔓延, 提高贪污犯罪被惩治的概率, 有些学者建议贪污罪的量刑起点数额标准应与盗窃罪一致或略低于盗窃罪。

3.认为5000元不是贪污犯罪的量刑标准, 建议根据不同的地域经济状况设定不同的标准。持此类观点的学者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 东西部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 而本地区则可能存在着时间上发展的失衡, 此时定的数额标准可能经过几年的发展及不再体现法律的时效性。虽然此种做法可能对于法律稳定性产生了一些动摇, 但是更加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这恐怕也是此种观点存在的最重要的立脚点。

4.针对以上的各种观点, 笔者认为不宜在刑法中对贪污数额作出机械的硬性规定, 可以找出一个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可以不受时代和地区影响的参照标准来确定法定刑。笔者在此主张, 对于贪污罪量刑数额的确定, 应当由司法机关根据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情况, 灵活地加以掌握, 确定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不利于实现法律的目的。比如以每个地区的人均平均工资为标准, 以此按照相应的翻倍为量刑的标准。当然此种方式的实施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程序保证, 但是也相应的解决了上面总结出的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采纳性。

二、贪污犯罪死刑的量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死刑, 并处没收财产。”正是根据此规定, 成克杰、胡长清等一批贪官污吏被枪决。在广大人民群众为他们的伏法拍手称快的同时, 笔者的耳边也不时地回荡着某些理性的声音“他们只贪了钱, 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样的法律公正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对贪污罪究竟是否应该适用死刑死刑?能否遏制住我国目前日趋严重的腐败之势?”对于笔者的疑问, 学界中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1.对贪污罪适用死刑持肯定观点。持此种观点的学者所做的论证分析和死刑存废的辩护差不多。针对贪污罪的包括:首先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阐述, 贪污犯罪具有很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本罪的客气是复杂客体, 即本罪既侵犯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也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 其中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是本罪主要的客体[2]。这在一定程度说可谓是危及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所以不得不对其予以严厉的惩罚。

另一方面则是从刑法的威慑作用来阐述其理由。通过对贪污罪适用死刑来威慑那些可能走上贪污之路的国家工作人员, 使他们不敢冒生命之危险来跟随“蒸蒸日上”的贪污之风, 以预防贪污、遏制腐败、维护国家的廉洁制度。

最后一方面则是从民意的角度来阐述死刑得以继续适用的理由。我国目前的主流死刑民意是保留死刑, 国内某些研究机构进行的死刑问卷调查, 以及互联网上的有关死刑的调查, 都表明我国民众对死刑有很高的支持率, 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九十左右。在法院的有关死刑的判决书中, 也经常看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表述。在某些个案中, 还能发现因迫于民愤压力而改变犯罪性质, 适用死刑的情况[3]。当前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司法上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展现, 至于其中的利弊在此就不做具体的论述分析了, 每每有贪官爆出民众中总是一片的愤恨声, 总是希望杀之而后快。中国的死刑废除面对的困难在这里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2.对贪污罪适用死刑持否定观点。对于此种观点的论述首先从刑罚的渊源出发, 当前刑法学界对此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 但是其主流观点应该还是报应论。在中国, “杀人偿命”与“借债还钱”一样, 历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是, 贪污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与死刑所要剥夺的人的生命权是不等价的, 对贪污罪适用死刑违背了刑罚等价原则, 也因而与刑罚最基本的价值———公正性相抵触。

其次则是从刑罚的目的来进行论述。适用刑罚要以预防犯罪为目的, 但预防犯罪的需要并不是刑罚的唯一决定因素, 刑罚的严厉性不得超过犯罪的严重性, 否则, 其便构成对罪犯的不公正。对于这种功利刑, 早在康德、黑格尔、布兰德利时代就对其作过猛然抨击。“惩罚永远不能仅仅作为促进对犯罪本人或者市民社会的另一种善的手段而实施, 而必须在所在情况下都只是由于它被施加的个人犯了一种罪才施加。因为一个人永远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服从他人目的的手段, 也不能与物权的对象相混淆。他的与生俱来的人格保护他反对这种对待, 哪怕他可能被别判处失去他的市民人格。他必须首先被确认是有罪的和可以受到惩罚的, 然后才能有从对他的惩罚中为他本人或者他的市民同胞产生任何利益的任何想法”[4]。

再次则是从国外立法中寻得理论支持。日本对侵占罪和业务侵占罪分别处5年以下和10年以下惩役;德国最高为5年以下自由刑;意大利为3-10年, 瑞士、法国、韩国、印度的最高为10年。俄罗斯联邦刑法规定, 对侵占罪的处刑最高不超过3年自由刑。巴西对贪污罪最高可处12年自由刑;西班牙对公务员挪用罪的最重处罚是长期劳役和长期监禁;前苏联、保加利亚最高处罚为15年自由刑, 加拿大的最高处刑是14年监禁。由此可见, 国际上的主流趋势是对于贪污犯罪这一类的经济性质的犯罪是不适用死刑的。

3.对于贪污罪量刑中的死刑适用笔者的观点是建议循序渐进废除死刑。我国是几千年来一直重视适用死刑的国度, 在统治阶级的强化下报应复仇的意识特别浓厚, 从严治吏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广有市场, 仅从报应角度而言, 对于贪污这种严重的官吏犯罪适用死刑在一定时期内仍作为公正的化身而存在。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 在我国现阶段对贪污罪废除死刑是不明智之举。但我们不能坐以等待时机成熟, 应积极主动地为废除死刑创造条件。现阶段应从立法上和司法上严格控制对贪污罪适用死刑, 为最终完全废除作准备。要彻底改变贪污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的局面, 关键不在于广施重刑, 而在于完善法制, 阻塞漏洞, 清除腐败, 违法必究。贝卡利亚曾指出, 要使刑罚成为公正的刑罚, 就不应当超过足以制止人们犯罪的严厉程度[5]。就目前的形势, 虽然判处死刑是有违人道主义的大潮的, 但是目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我们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废除死刑的, 那么就要对死刑的适用予以严格的限制, 建议划分一个具体的数额来作为判处死刑的度量线, 有利于更好的贯彻罪刑法定主义。毕竟是关乎人命的事情, 越少的主观参与越是有利于公正的实现。

三、总结

贪污罪量刑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概括为上限过于严厉, 而下限入罪却过于宽松, 造成的结果就是量刑上的不公正与不合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贪污犯罪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惩治贪污犯罪不能仅仅从入罪定刑体现其合理性, 对于贪污犯罪量刑情节同样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摘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 贪污犯罪呈现日益恶化和增多的趋势,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法学界也一直将其作为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贪污犯罪中的量刑问题对当前以及未来的法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贪污调查局 篇9

【案情一】幼儿入红太阳幼儿园就读一般需缴纳2~5万元的赞助费,这些赞助费都存入幼儿园的小金库中。周某伙同出纳丁某和会计冯某, 先后6次采用虚列支出等手段套取小金库中的29万元人民币进行私分。其中周某分得20万元人民币,丁某、冯某各分得4.5万元。

【案情二】李某多次将自己的汽油费、培训费、餐饮费等发票混到可报销发票名目中予以报销, 合计多报销了3万多元。另在2013年一次单位组织员工外出旅游中,她在原有28人的基础上虚增了9人并要求旅行社另开了一张发票,从而套取了2万多元。

【案情三】林某利用第二分园做装修工程的机会 , 让装修公司对自己的房子进行装修,并将装修费、购置家具费等合计12.5万元算到幼儿园的账上。

【案情四】钱某采取多报幼儿伙食费、虚增采购食品等方式牟取私利11.5万元。

【问题一】上述四则案情中 ,周某、李某、林某、钱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了贪污罪? 出纳丁某和会计冯某应以何种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上述四则案情中周某、李某、林某、钱某等的行为都构成了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 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周某、李某、林某、钱某等的行为之所以都构成了贪污罪,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构成了贪污罪的成立要件: 一是, 他们都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职务的廉洁性。二是,他们都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上都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由于出纳丁某和会计冯某明知周某、李某、林某、钱某等非法占有幼儿园财产而与之配合,并参与私分, 因此应以贪污罪共犯论处。

【问题二】出纳丁某辩称其是外聘的工作人员 ,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贪污罪主体的构成要件,请问该理由是否应得到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可知,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因此,确定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质要件主要是看是否从事公务。

丁某受聘于红太阳幼儿园从事公务财产的管理, 显然属于从事公务的人员。因此,丁某辩称其是外聘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贪污罪主体的构成要件的理由不成立。

【问题三】周某、李某、林某、钱某以及出纳丁某、会计冯某会以怎样的标准量刑?

贪污罪的量刑标准:

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000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严重,则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个人贪污数额在5万元以上, 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从上述量刑标准来看,周某、林某、钱某等贪污数额都在10万元以上,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李某贪污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出纳丁某和会计冯某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应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严重则可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贪污调查局】相关文章:

对贪污腐败问题看法问卷调查04-07

贪污贿赂05-06

贪污贿赂05-27

涉农贪污贿赂06-26

贪污检举信07-04

贪污检讨书07-12

贪污贿赂罪07-07

王明兴贪污案05-24

贪污罪论文题目05-08

如何看待贪污腐败现象02-09

上一篇:新闻美学价值下一篇:农业主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