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构建

2024-05-20

模块化构建(精选十篇)

模块化构建 篇1

一、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是高职会计教育内在发展规律和外在发展要求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是高职会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也是我国会计事业发展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高职会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高职会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综合应用型会计人才,高职会计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其主要区别体现在:在知识方面,普通本科教育要求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高职会计教育则要求知识的应用性。在技术方面,普通本科教育强调技能的综合性,而高职会计教育则强调操作技能培养,更强调实用性。高职会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普通本科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解脱出来。普通本科会计教育实行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高职会计教育则应按适用职业岗位的操作技能要求构建教学内容。

(二)会计事业发展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模式,二是初步建立了趋同国际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我国会计模式的转变、会计事业的发展,对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使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迅速进入会计行业,成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三)高职会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二是注册会计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三是总会计师。与此相对应,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应为第一种,即初级会计人员。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育的层次、类型和就业对象,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是初级会计人员。这是高职会计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定位。高职会计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应该在这个前提下构建其不可替代性。而构建有高职特色的会计课程体系,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目前,大多数开设了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实施的仍是由基础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的课程体系,这实际上沿用了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而构建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要构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高职教育自身规律、带有高职教育自身特点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

高职会计教育既有“高等”性,又有“职业”性,但归根结底是要突出职业技术性。因而,在设置高职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时,所遵循的主线必须是职业技术能力。从这一角度看,高职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职业技能要求-技能模块-课程”的推理而设置。在这个推理链条中,“职业技能要求”居于主导地位,“技能模块”是为实现“职业技能要求”所设计的课程模块,而“课程”则是为实现“技能模块”而服务的。

(二)理论与实践模块并行互动

模块化中的课程体系,既包括理论知识体系,也包括实践技能体系。理论知识模块和实践技能模块并行不悖,相互融通,两者统一于职业技能之下。理论知识的模块化,强调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的与职业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呈树状分布,结构清晰。而实践技能的模块化,则是强调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技能目标要清晰,且要与理论知识中的技能要求相呼应。

(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高职会计教育而言,课程体系模块化在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够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因为会计本身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专业,会计职业技能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前进的。会计教育应该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应该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课程模块化,简单地说,就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将课程内容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并合理地安排教学时数。根据模块化课程的不同层面,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一)宏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

即根据会计专业(或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建立起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块化课程。一般而言,可建立五大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这种划分与普通高等会计教育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似,但实则有本质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是线型结构,强调系统性和专门化,而高职会计教育则是点状结构,强调针对性和技能性,两者形相似而神迥异。

(二)中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

由宏观层面课程模块化延伸而来,实际上是将宏观层面课程模块化加以细化。从各个类型会计的角度出发设置课程模块: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商企业会计、大型企业会计、小型企业会计、税务会计等。以宏观层面的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为例,可以根据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开发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如会计、出纳、稽核等财会工作围绕《财务会计》、《会计实务》设置模块;税务工作围绕《税务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设置模块。

(三)微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

微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由中观层面课程模块化衍化而来,实际上是将中观层面课程模块化加以细化。简单地说,就是将每门课程加以模块化,对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能力所需的知识加以模块化,而不是每门课程都系统化地搭建一个知识结构体系。

无论是宏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还是中观或微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二是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针对性强;三是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四是可以根据本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迅速更新课程模块。三个层面的课程模块化构建完成后,整个专业的课程模块化即告完成。这样的模块化结构,有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呈树状分布,从而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模块化课程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程模块化构建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基至需要在目标正确的前提下在方法上不断试错,才能真正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比较可行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职业能力的分析和确定

课程模块化的核心是职业技能,因而,在课程模块化过程中,一个首要的步骤就是职业能力分析,即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分析和确定,可以由院校组织专门的专家小组加以研讨、分析完成,专家小组成员既要包括本专业专家学者、也要包括少量的管理人员(如招生、就业部门的人员),还要包括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总之,职业能力在确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考虑用人单位一线的需求。

(二)教材的同步开发

课程模块化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每门课程的模块化(即微观层面的模块化),而要实现每门课程的模块化,最为关键的是教材建设。必须建设一批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教材。在教材的开发和编写方面,可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可以突出重点,先从核心课程入手,再循序渐进,延伸到其他课程;先从专业课程模块入手,再延伸至其它课程模块,不断积累,不断完善,最后建成完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模块化课程之间的衔接

模块化课程并不是人为地割裂课程,也不是故意地将知识体系零散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的模块化和综合化并非相互矛盾,综合化了的课程,仍然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标准建设。而模块化课程之间,也是有衔接、有逻辑的。这种衔接和逻辑,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学生真正培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模块化构建 篇2

6结束语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直接拉动了物流量的持续增长;而产业集聚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同步派生更多的物流需求。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需要一大批物流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高水平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皖江城市地区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和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框架,构建完整的、适用的课程模块,以培养地区经济建设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中华.论新世纪高校课程改革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3):60-61.

[2]彭勃.长三角地区需求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体系构建研究[J].管理观察,(11):99-10

模块化构建 篇3

关键词:模块化;课外活动;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69-001

近年来,在体育改革中,许多高校将重点放在了体育教学方面,却忽视了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势必会造成高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找到学生运动兴趣点,是今后高校课外活动的努力和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学校集思广益,积极构建课外体育活动的激励机制和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适时组织一些关于体育锻炼方法、锻炼与心理关系等相关的身体普及教育讲座。本文针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构建模块化课外体育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分析和研究[1]。

1.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综述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身心方面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校的课外活动开展已有很多年了,每年的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足球联赛、篮球联赛、12.9长跑等十多项大的比赛如期举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构思和组织,活动内容和模式相对单一,没有调动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热情,可以说我校课外活动开展还处在探索完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统计发现,在下午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比较少,很多同学是晚上出来锻炼,但是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男生锻炼人数和时间较女生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机制不健全,没有相应的课外活动激励机制,如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成绩和综合测评挂钩,教师辅导没有落实,学生没有兴趣参加;高校体育经费有限,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经费扶持不够;学生课程安排紧,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被占用等。久而久之,课外体育活动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课外活动模式,构建和实践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机制[2]。尽可能把一些趣味体育、保健体育、竞技体育等内容纳人课外体育活动中来,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满足学生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需求。

2.创新课外体育活动模式

创新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构建模块化的课外活动体系,本体系旨在通过规范课外活动形式,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意向,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辅助的教育模式。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项目多样化,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样也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气氛,使体育课外活动成为一种锻炼习惯。

2.1在组织形式上采取了自主选择的形式,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身体情况、运动技能等自主选择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了不同标准、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兴趣或者目的参与其中。

2.2我校根据学校现有场地和经费条件,在保障体育设施保护和最大化利用前提下,采用“谁组织谁负责” 的原则,开展了三个层面的活动,一方面,由体育部牵头,学生协会负责,组织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活动,学校室内羽毛球和乒乓球场地定期对学生开放,一方面,专项老师自愿报名,组织并指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设了武术、搏击操、瑜伽俱乐部等。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技术水平,开展针对技术水平较好学生的专项提高班训练,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代表队队员选拔和培训,而且可以发挥学生“传、帮、带”作用,对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我们认为模块化课外活动形式是高校教育目标培养的一种教育激励手段,也是大学生借以完成身体练习、体育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年来的模块化课外活动实践,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人数呈直线上升,校园内的体育活动开展明显增多,创建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极大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3.模块化课外体育活动利与弊

从模块化课外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相信只要有坚持,体育锻炼会逐渐成为学生们大学生活的“必需品”。

由于模块化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组织起来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群众性体育组织,其活动内容有辅导训练、竞赛、娱乐健身等,它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束缚,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效地扭转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松散、无趣的现状。

但是,由于模块化课外体育活动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在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课外体育活动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学生课外活动的出勤、考核成绩与体育成绩或综合测评挂钩,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此外,课外体育活动的资金支持机制、学校课外活动时间管理问题等等。模块化课外活动只是体育改革的一种新尝试,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课外体育活动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学生能够养成终身参与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

4.建议

我校实施模块化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及机能水平有较为明显的积极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思想有重要意义。我校在课外体育活动实践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实效,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机制和管理方法。希望今后课外体育活动继续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学校有关部门也能够在经济上给予更多经费扶持,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更上一个台阶。

教改项目:河北工业大学教改项目“基于模块化课外活动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04021)。

参考文献:

[1]张同宽,吴满彩.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

体育实验模块化与实践教学构建 篇4

高校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师资、体育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及体育科研人员等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1],在如今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年代,要适应今后各类体育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体育学科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以“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及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出发点[2],使学生不仅仅是学好体育运动技术、奠定理论知识,更需高度重视体育实验教学,通过不同的实验项目,多涉足当今体育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这样的认识,摒弃落后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现行体育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2 现行体育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对实验课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我国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学生在上实验课之前不预习,不重视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对参与实验积极性较差,不向老师请教及互相积极探讨,这样不但得不到科学的实验结果,有时还会造成实验设备损坏或是学生身体受伤[3]。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学院对体育实验教学不重视;体育专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认为术科训练是体育专业学习的重头戏,轻视理论学科的学习,对从属理论学科的实验教学更不重视。

2.2 实验教学独立性不强

现行的体育实验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室依附于教研室而不是独立存在,实验课程从属理论学科。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执行,实验课均在相关理论课程总课时中占较小比例,从而受到总课时的限制。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一个实验常常分2或3个小组依次进行,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在教师分配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使实验教师在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内容创新方面积极性不高。

2.3 实验内容重复,更新困难

无论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还是体育保健学等,各自强调体系完整性,致使实验内容重复较多,更新困难,相当数量的课时浪费在低层次循环中。如:体育保健学中的人体形态测量实验,在人体测量与评价中反复出现,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2.4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多年的体育实验教学都是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由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一一讲给学生,在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教学内容,被动地为完成实验而做实验,不能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按照老师要求或是实验指导书的实验步骤做完实验后写实验报告交差了事。久之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学生动脑、动手的兴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照葫芦画瓢”,不求甚解。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学生组织能力、认识能力及开拓创新意识,就目前体育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模块化实验改革,来弥补现存实验之不足,使体育实验更具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更适合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 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3.1 模块化教学,正确定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模块化实验教学,是指将相关实验内容按一定方式划分为若干模块组织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协作意识的思想[4]。

3.2 模块化教学改革内容

将现有的体育实验体系打破,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课设置对应实验课的做法,将分散的各实验项目,经过精简、新增、合并重组、重新设计等手段,将其整合为4个实验模块:运动员机能素质测定,人体形态、体格测量,体育运动动作分析,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急救与治疗(见下表)。

3.3 确定模块化实验项目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此模块化实验教学新体系需要研究人体形态结构、运动损伤、体质体格、运动损伤康复等。因此,必须遵循综合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系统设计性强的原则。

4 模块化实验教学改革中需认识的几个问题

4.1 思想认识问题是搞好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模块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是对不同课程的相同或相近的实验项目进行简单的合并,而是通过整合后创编成新的实验项目,使简单的一般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转变。

4.2 合理的实验项目是模块化实验教学改革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

经过整合后的实验项目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可操作性,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动脑、动手的目的。

4.3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

模块化实验教学改革更好地做到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相统一,更加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5 模块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成效分析

5.1 改革后的模块化实验赋予体育实验新的内容和意义

实现模块化的实验,是对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创造能力的过程。如按摩手法的不同组合等实验设计,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创新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

5.2 增加实验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模块化实验教学一方面可避免实验内容重复,减少原有实验项目数量;另一方面在等量的实验课时内,可新增实用性或创新性实验项目,增加实验容量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3 便于实验室管理

实行模块化实验教学改革后,可以把一个模块的实验安排在同一个实验室中,这样实验室的管理也相对固定下来了。

5.4 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模块化实验改革后因具有较宽松的环境和丰富的内容,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6 结束语

通过模块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实现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此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实验课程,全面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并正确地使用仪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将有利于高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便于学生毕业以后接触实际工作或应对突发事件时具有一定的应对能力。

摘要:本文从高校体育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阐明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观点,并对模块化实验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进行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块化,实践

参考文献

[1]范学辉,胡柏平等.高校体育学科实验教学改革思路的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103-105.

[2]张根荣,刘秋平等.普通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模式与管理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185-187.

[3]刘昭强,王海洲,汤丽清,等.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体育科学研究,2005,9(4):71-73.

学会质疑,构建有效学习模块 篇5

学会质疑,构建有效学习模块

江苏连云港市关里中心小学( 222064) 周志兵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可见,学生的提问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也是对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程度的衡量。因而,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时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一、学会预习质疑,构建有效预习模块

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组织新授课之前对学习内容的先期学习,具有独立性、前瞻性。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产生问题,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探索和质疑的兴趣、欲望,从而促进学生构建有效的预习模块。

1.对文题的质疑。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蕴涵着文章的中心。对文题进行质疑,既可以激起学生探求文本的兴趣,又能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有效推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理解文题的关键就是学会针对文题质疑。

(1)抓住文题中的关键字进行质疑。如在学《爱如茉莉》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文题中的关键字是“如”,“如”表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那么“爱”和“茉莉”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有了兴趣,有了阅读的方向,也学会了从文题人手质疑的方法。在预习《暖流》这篇课文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抓住关键字来质疑。有的学生说:“暖”是太阳晒的时候产生的?还会在什么时候产生呢?可见,学生学会了抓住关键字来质疑。

(2)寻找文题的空白进行质疑。如预习《大江保卫战》,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文题中有人物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保卫战的,交代清楚了吗?学生根据我的提示在预习后提出了下列质疑:谁在进行大江保卫战?为什么要打响这场保卫战?大江保卫战是怎样展开的?可见,学生需要引导,只要引导得好,他们的能力会很快提高。

(3)由文题展开想象进行质疑。如指导预习《望月》时,我引导学生遇到这样的文题应该这样想象:谁在望月?望月看到了什么?经过怎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的预习做得非常好,也学会了预习这类文章的方法。在预习《灰椋鸟》这篇课文时,学生这样质疑:灰椋鸟漂亮吗?生活习性是什么?有哪些可爱之处?作者为什么喜爱它?

2.对字词的质疑。学生对字词的质疑往往会局限于字词的意思,对难以理解的词语提出质疑,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会这样做。我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做法。

(1)从字形引导学生质疑。我让学生观察“腊梅花”的“腊”,引导学生思考:“腊梅花”为什么用“腊”?因为它是腊月开的吗?(语文教学论文 )学生在预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就对“彗星”的“彗”提出了质疑,“彗”与“慧”有什么区别?

(2)从一词多解引导学生质疑。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在教学《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句时,理解句中的“招手”一词时,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他告诉学生:“关于‘招手’的理解,有两种理解,一种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就指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同学们有信心断一断这桩公案吗?”关于“招手”的质疑燃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我们可以借用周老师的做法,引导学生从一词多义方面进行质疑。

3.对人物关系进行质疑。小学阶段多以记叙文为主,学生能够厘清文中人物的关系,体会他们之间的情感,就算达到很高的学习层次了。所以,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就引导他们从文中人物关系人手,进行质疑。

如在指导学生预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引领学生思考:一头普通的大黑骡子和首长彭德怀之间能有什么事情?学生带着好奇心,就会一口气把文宣读完。

可见,我们根据文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质疑,能够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增进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提升学生读书的深度。

4.对标点符号的质疑。标点符号在文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们形状不同,会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就鼓励学生去发现标点的不同,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

如在预习《神奇的克隆》一课时,我鼓励学生去发现文中标点的特殊之处。学生就抓住文中的“制造”“配件”“装配”进行质疑:为什么这些词语要加双引号呢?结尾还要用省略号呢?可见文中的标点符号也会引起学生的质疑,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研读,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5.对写作背景的质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是他们打开文章主题的金钥匙。

如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学生对当时彭德怀命令警卫员枪杀大黑骡子提出了质疑:彭德怀那么喜爱大黑骡子怎么还要枪杀它呢?当时的情况到底怎样?非杀大黑骡子不可吗?学生对枪杀的背景提出质疑,这样,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弄明白彭德怀军队当时的生存状态,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情感,形成高尚的品德,促使他们对文章进一步深挖、理解。

二、学会课堂质疑,构建有效课堂模块

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精心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貌似“民主”,其实是一种“假民主”,学生是被动学习,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质疑”,就能还学生真正的“民主”。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课堂质疑,构建有效课堂模块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对段落关系进行质疑。我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已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进行质疑:篇首“杭州紊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与篇尾“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就会对文章的.布局有所思考,这有助于以后对文章的理解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在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学生就进行了这样的质疑:课文第一节与二到六节之间有什么联系?很显然,学生已经学会了根据课文结构质疑的方法,能够纵观全篇,了解作者的匠心独具,可以肯定,他们会把“总――分”的习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2.对特殊句式的质疑。(1)对文中引用的诗句进行质疑。在学习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对“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进行了质疑;对《但愿人长久》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进行了质疑;对《草原》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也进行了质疑。学生对这些诗句的质疑,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心。

(2)对运用修辞方式的句子进行质疑。如《大江保卫战》中的:“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学生质疑:“狂风、暴雨、巨浪”是我们的“敌人”,为什么会为我们“呐喊、助威、加油”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比喻句、反问句、设问句等进行质疑,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对文中人物做法的质疑。对文中人物的做法进行质疑,让学生进一步明理。《早》这篇课文中,鲁迅的“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时时早、事事早”,就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这种做法好吗?学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应该把“早”字刻在心中,时刻都能记住;应该刻在行动中,时刻都在运用;不能刻在课桌上,因为课桌是公共财产。学习《船长》一课,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船员及乘客脱险后,自己与轮船一起沉人大海。学生质疑:船长为什么要和轮船一起沉入深渊?他不能在最后的时刻登上救生船吗?学生根据质疑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体会到了船长忠于职守的精神品质。

4.对文章的中心进行质疑。学生对文章中心进行质疑,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质疑中成长,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篇课文时,学生这样质疑:兔妈妈为什么不把“蘑菇”奖给得了冠军的小黑兔,而是奖给了失败的“小白兔”呢?根据学生的质疑,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明白事理,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赞扬的精神的领会,可以启迪学生将来努力的方向。 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质量的质疑,能够激发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激发学生发表观点的欲望,有助于提升课文理解的深度。

5.对写作方法进行质疑。学生对写作方法质疑,标志着学生已经不单单注重文章中的字词句了,已经向更高层次发展,开始关注谋篇布局了。学习《神奇的克隆》时,学生质疑:文章的开篇为什么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毫毛变悟空的神话呢?这样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学生质疑:为什么用少年月下刺猹的画面来开篇呢?

三、开展课外延伸质疑,构建课外拓展模块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延伸课堂学习,我激励学生开展课外延伸质疑,构建课外拓展模块。

1.时文中事物的后续发展进行质疑。如读了《早》这篇文章以后,引导学生质疑:小时候的鲁迅有了“时时早、事事早”的意识,他以后会取得哪些成就呢?有哪些著作呢?这样的质疑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会去查阅资料,了解鲁迅的一生,会去查找鲁迅的作品,会去阅读。学习《神奇的克隆》以后,学生这样质疑:克隆还取得了哪些成果?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可见,质疑把学生带离书本,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2.进行知识扩展质疑。在学习《月光启蒙》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我们感受到作者孙友田的家乡有好多美丽的童谣,我们连云港历史悠久,也应该有好多童谣,能搜集一些我们家乡的童谣吗?质疑引领着学生去探求知识,也增进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看,学生搜集的童谣《小花猫》:“小花猫,上高桥。伸伸腿,弯弯腰。吃饱了,玩累了。呼噜呼噜睡大觉。”《天亮了》:“天亮了,鸡叫了,豆腐人家推磨了,杀猪人家磨刀了,懒汉还在睡觉了。”这些充满了乡土气息的童谣,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扩大了。

3.对行动质疑。语文课程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学习语文不仅培养的是语文素养,更主要的是引领学生做人。可是,许多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事理的学习,对学生的行动就不太考虑。那么,如何对人文性进行关注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行动进行质疑。如学习《早》这篇课文后,引导学生质疑: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时时早、事事早”呢?质疑指导着学生的行动,学生会时刻警醒着自己。

模块化构建 篇6

关键词 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87-02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学情现状。一方面是课程模式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自信心不足、自律意识差和无法安心在传统课堂学习的问题,教师也对如何教当下的学生感到茫然,传统的理论牵引教学模式面对高职教育对象显得十分无力。因此,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重组课程结构。

1 工业分析与检验模块化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模块化是在分析各专业学生任职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编排出合理的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组成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技能;教学模块中应有实训环节或仿真模拟操作,与学生技能竞赛标准相融合,与职业资格标准(考证)相融合。

教学内容的筛选应遵循“四维依据”:一是以用人单位对一线岗位从业者素质的现实需要为依据;二是以中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技能需要为依据;三是以中职学生入学文化水平起点和学习能力特点为依据;四是以学科特点为依据。课程模块应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划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使学生学习的选择度更大,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他课程(如技能性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利完成学业,使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更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工业分析与检验模块化教学构建目标

1)把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实践课进行整合,结合综合实训、技能竞赛和岗位技能考核,初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学生能真正得到收益为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贴近就业、贴近生产实际的课程教学体系。

2)树立为专业服务的理念,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探索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使文化课教学模块、专业课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3)改革现有的单一的以书面试卷闭卷考试为主的课程考试体系,完善学分制,形成以综合全过程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技能技术资格证书(考证)和技能竞赛为支撑的学生评价标准,逐步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3 工业分析与检验模块化教学构建的措施

进行课程体系的整合 工业分析与检验课程体系的整合,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的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要融入国家职业标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递进式课程框架,遵循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心理认知规律,实现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认知规律的有机结合。同时新教学体系还要满足三年正规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要,进而满足不同等级的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获取以及继续教育的需求,可实现多学制并存及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一体,形成灵活、开放的弹性课程结构。

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服务质量 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此外,要想培养出高级分析检测技术人才,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关键。目前职业院校内教师多数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在分析检测实践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要在不断加大校内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同时,多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实践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并定期派出专业教师下厂进行实践锻炼,尽快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以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推进“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模式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确立了“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构建工学结合框架下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工业分析与检验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大量走访企业和相关专家,通过论证确立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本专业2011级的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核心课程按照项目化组织教学,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以企业真实的化验项目为载体,完成真实的检验任务,更加贴近岗位实际,由项目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2012年该教学模式全面展开。

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不断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将课程考核分为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占30%)、专业技能考核(占30%)、学习过程考核(占40%),由于增加学习过程考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方面的考核,使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落到实处。但同时也存在学习过程考核实际操作难度较大,职业素养养成方面的考核需进一步加强和明确。在理论知识考核中,除采用闭卷笔答方式,还可采用学生自主出题、自主制定评分标准、自主判卷等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等多方面的能力。在专业技能考试中需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当前企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现代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是必然的选择,企业也必然会对产品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测。因此,对分析与检验技术的要求会更高,对从事分析与检验工作的人才要求也会更高。如何培养出企业迫切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改进,逐步开展“课程一体化、专业模块化”的教学模式,经用人单位反馈,在该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有效地缩短企业岗前培训时间,有效地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丁敬敏.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模块化构建 篇7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 生产企业的设备逐渐趋向智能化发展, 社会企业在发展中对熟练基础知识与电子设备装配与维护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理论知识, 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技能, 拥有得软件开发与硬件维护、网络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计算机能力, 并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不断提高自身电子技术应的综合素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该专业的大学生学生所学知识缺乏实用性, 缺乏对电子设备的实践操作, 电子设备故障分析和维护的能力与水平较低, 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实际要求, 因此, 部分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另外, 很多学生大多缺乏实践经验, 专业技能不牢固, 而生产企业对人才实用性要求较高, 造成部分大学生的失业现象。由此可见, 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不够合理, 缺乏科学的模块构建, 不同程度阻碍了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效果。

2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与目标

很多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都遵循学科体系理论, 注重专业的知识性与系统性, 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实践环节, 对学生传授的只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压缩, 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涉猎广但都不够深入, 而生产企业需要的是实际应用与动手能力, 而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的是对学生的实际培养, 使课程体系面向市场, 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模块重点, 使学生学以致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 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 而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教育教学和管理分析为依托, 科学的分析课程编制与要求, 具备合理的教学时数,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能同时适应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是一种科学的课程模块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 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核心的通用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按照市场对职业岗位的需求与职业能力进行设置的, 把握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三者的平衡, 对每个岗位进行技能探索, 根据不同岗位需求进行模块的开发, 具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模块化课程体系内还将大模块分成子模块, 子模块又细分成若干小模块进行课程实施。每个模块之间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根据行业职位需要进行内容设置, 实用性较强;重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 针对性较强;每个模块有明确的目标, 模块之间可以灵活自由组合;更新效率高, 能及时反映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3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

电子技术课程模块设计前应对专业职业进行综合分析, 将岗位能力标准作为模块标准, 按照模块引导学生达到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平。根据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 可分为四大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与职业岗位能力模块。

3.1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其可持续发展、求职方面等创造条件。结合对学生岗位能力与社会职业发展需求的调查,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有:电子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计算机系统与维护等。

3.2 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模块包括职业技能、技术、能力等方面, 主要涉及技术要求的公共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也是专业课程知识的最大平台。是以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为目标, 致力于提高学生对其他岗位的胜任能力, 因此, 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也是贯穿学业的连接课程。在该模块的实施中, 学生不仅能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 还能通过项目课程训练提高自身的岗位技能。

3.3 综合实践模块

实践性教学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关键模块, 主要以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脑能力为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质。实践教学模块应占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的1/2 以上, 为学生提高更多的课堂技能实践与社会实践机会, 定期进行考核培训与实践, 在寒暑假可以利用顶岗实习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3.4 职业岗位能力模块

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可分为若干专门化岗位与能力模块。不同职业方向的学生只需掌握某个模块的学习与技能训练, 达到某个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进行模块选择, 因此在模块选择上具有可扩充性, 力求教学模块与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 达到知识结构、职业素质、技能结构等方面相统一的要求。

4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电子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体系灵活多变, 通过不同的模块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消化, 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 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 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科学而不断更新的课程体系。

摘要: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是重要载体, 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能很好地展现出新知识与新工艺, 能极大提高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构建模块化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压迫把握好各大模块的特点, 根据模块的性质进行知识结构与内容的编排。把大模块分成子模块, 子模块又细分成若干小模块进行实施。本文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现状分析, 阐述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概念、模块化课程的特点与体系目标, 并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探索出基于岗位和能力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 为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朱艳, 张国志, 尹群星.应用电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0) :14-15.

[2]李法春, 高俊文.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34-36+63.

[3]叶健华, 明小波.电子技术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4) :54-57.

[4]张源峰.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实施[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2) :78-80.

模块化构建 篇8

1. 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 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客观需要, 产生了民办高等教育, 它打破了国家包揽办学的局面, 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扩大了高等教育机会。

以精英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只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仅需要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 更需要以市场为导向, 设置专业与学制灵活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独立学院, 它就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新抉择, 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选择。目前, 经教育部备案独立学院有320余所, 其中江苏省27所。

2. 生源特点

独立学院的招生按照招生部门规定, 绝大部分学院放在一本、二本与高职高专之间, 鉴于此特点, 作为独立学院, 其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应用型人才, 其培养目标要求应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 关键是要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构建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既要注意其一般性, 又要注意其特殊性。人才培养一般性是指:第一,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良好身体素质是指健康的体魄、优美的体态、良好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等要素;身体素质是最基础的要素, 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各因素中, 身体素质是载体, 是其他各种素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 全面的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知识构成, 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哲学知识, 其中哲学知识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必备条件;能力是运用知识的结果, 掌握知识有助于能力的形成, 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操作能力与智力能力。第三, 良好的审美和思维能力。审美既是素质又是能力, 体现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中;良好思维是指思维目的的明晰性、思维动力的积极性、思维能力的整体性、思维方式的现代性和思维方法的科学性。

三、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构建基本原则

1. 实践科学发展观,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要在重视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持续发展原则, 体现在基础知识面宽、素质优良、实践应用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 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只有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 才能在市场的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通过专业模块课来实现。

3.“以生为本”, 坚持统一化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统一化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原则, 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和爱好选课, 为学生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

4. 加强实践教学, 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关键。通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顶岗实训、毕业设计 (论文) 、专业知识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 其教学内容注重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现代性,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自主设计、自主实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同时也要对学生进取心、自信心、意志、毅力和协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加以培养, 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实践

鉴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应用型人才应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方案实施,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一是知识的通识性。“通识”有两层含义:既要“面宽”又要“识通”。“面宽”是指知识的掌握面要宽, 其“量度”以“够用”为界, 其“质度”以“可用”为界;二是素质的全面性。主要指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更加全面, 特别是要求兴趣的广泛性、反应的灵活性、行为的协调性、人际关系的适应性与和谐性;三是能力的综合性。主要指做事的能力和做人的能力的综合性要求。为了能达到上述要求, 有必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将人才培养分三大模块进行培养。

下面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设计。旅游管理专业采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专业岗位总结”培养模式。前六学期在校内以理论学习为主, 辅以实践技能基本培训, 第二学期暑假安排社会调查实践, 第四、六学期暑假安排专业认识实习, 第七学期前半学期在专业理论学习和校内专业岗位实习的基础上, 强化专业学习, 后半学期在旅游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 第八学期以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

其专业培养特色表现为: (1)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务实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为目标; (2) 旅游策划、旅游管理、导游服务等三类人才进行分层培养; (3) 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开设课程; (4) 着重适应现代世界旅游业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培养。

其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如下三个模块来实现。

第一模块, 专业素质教育。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现代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学概论等, 专业课包括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游资源与开发、旅行社管理等, 专业选修课包括民乐演奏、管理信息系统、饭店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等。

第二模块, 人文素质培养。通过开设各必修的通识课程和公共选修课,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其中必修的通识课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政治类课程、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专业导论、演讲与口才、普通逻辑学、办公自动化等, 公共选修课从学院开设艺术类和自然科学类公选中各选两门。

第三模块, 专业技能教育。通过开设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比赛,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开设野外生存和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创业策划等课程, 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通过举办旅游知识、礼仪和导游辞创作比赛活动, 强化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通过暑假旅游、市场调查、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野外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假期顶岗实习,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从业能力。通过专业技能培训, 获取导游证、驾驶执照、普通话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等证书, 使学生具备从业基本资格和技能, 顺利走出校门, 走上工作岗位, 适应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奔波.大学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J].高教论坛, 2005 (2) :1619.

模块化构建 篇9

职教师资培养的目标

职教师资培养的目标是“师范性、学术性和职业性”。师范性是职教师资教育与普通师范教育的共性, 没有了师范性, 就不能称之为师范教育, 基于此,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应该是教师教育的一种。学术性是职教师资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共性。而职业性是职教师资培养的特性, 没有了职业性, 职教师资培养就失去了特色和优势。

职教师资培养与普通师范教育及一般专业院校教育之间的区别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 作为将要成为技能型、实用型中职教师的职教师资, 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劳动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应掌握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职教师资的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缺一不可。

专业课程在职教师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对职教师资学术性的要求, 体现在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上;对职教师资职业性的要求, 体现在对过程性知识的学习上, 包括教师对职业活动的了解, 对职业活动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对职教师资师范性的要求, 是指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和评价能力, 特别是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学法的掌握。

在职教师资课程体系中, 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三个方面主要通过三类课程实现, 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社会科学及专业教育理论, 并通过企业或商业部门和职业学校实习, 获得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在短短的四年学习时间里, 要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理论基础, 又加强实践技能锻炼, 同时具备教师教育能力, 对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而言, 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任务, 但三类课程合理的比例, 有利于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实现。

我们可以对德国、日本、中国某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三类课程的比例进行比较, 如表2所示。表2分别显示了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和德国弗伦斯堡大学职教师资培养专业的各类课程比例。借鉴德国、日本的课程, 从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践来看, 专业课程是职教师资培养的核心, 我们认为, 三者的比例为0.5︰0.35︰0.15比较合适。

注:德国的专业类课程包括专业教学论课程;日本的专业类课程分教学科目 (占33.5%) 和训练科目 (占22.3%)

专业课程不仅仅是工程科学的知识加上技能操作, 也不仅仅是适应中职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而提高实践技能课所占的比例, 而是应该包括职业科学知识和行动能力以及对该职业及其专业劳动的熟知, 具备与专业学科密切结合的相应的专业教学能力, 是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三性融合的集中体现。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每一种专业技能是某一学科和相互关联学科的知识的组合。每一个工作任务、专业技能背后都要求职教师资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理论、教学论知识。这些系统性的知识、理论和能力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会的, 如果职业学校教师没有相关学科知识积累和理论基础, 就难以掌握。而且随着任务难度的提升, 为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 对教学者提出的要求会不断提高。职教师资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群体, 其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专门行业职业活动关系密切, 不同于传统学科的专业, 其学科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跨领域、跨学科的特点。

职教师资从事职业学校教学工作, 职教师资的培养不同于工程技术人员、传统的师范教师、技能型人才培养, 有其特殊性, 体现在适应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的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科、职业的特点, 依据目标、整体结构、内容之相互关系, 重构课程体系, 统整课程内容, 构建以多学科专业理论和系列化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合理化、系统化、一体化专业课程模块体系, 以实现职教师资培养目标, 具体如图2所示。

专业课程模块体系由课程模块组成, 分为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两部分。每一课程模块由两部分组成, 多学科专业理论和系列化的典型工作任务如图3所示。

多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涉及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旨在完成知识和技术的入门, 系列化的典型工作任务呼应职业教育的特点, 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课程模块之间存在着顺序和并行关系。顺序关系即课程的先后关系, 先前阶段的学习是后继学习的基础, 而后继学习又可以对先前学习进行强化、提高;并行关系体现了学科特点, 课程模块之间相互影响。必修模块是基础, 选修模块旨在发展,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具有明确的职业方向。

在专业课程模块体系下, 专业课程的完整性、合理性、系统性得到体现, 有利于专业教学法的应用, 有利于师范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与统一。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模块体系

某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设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模块体系如表3所示。根据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完成专业课程模块建设, 每个模块都制定了各自的教学目标, 围绕目标, 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授课时数、授课方式。一个模块围绕着同一主题, 涉及多门传统课程, 融合了课堂教学、练习、研讨、实验、实习、任务、项目等不同的教学形式, 充分突显了学生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每个模块都指定了模块负责人, 统一协调模块内的教学。

以“制造技术”模块为例, 该模块包括了传统的机床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先进制造技术5门课程的内容, 根据学科和职业要求, 调整广度和深度, 进行了重新组织, 按照认识论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形式融合了课堂教学、实验、技能训练、企业实践。围绕着培养目标, 课程模块内容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制造技术”课程模块教学内容和过程如表4所示。

课程模块将学科知识、职业能力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有利于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化, 可使学生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 (包括形式和途径等) , 提升专业能力。

专业课程实施的要求

职教师资培养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 还需要把握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企业实践和教学实践经验等。对于职业学校教师具备的能力, 高校教师也应该掌握。因此, 专业课程的建设不仅体现在课程的构建上, 而且也体现在培养职教师资的教师配置和要求上。

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比较, 模块课程的结构比较复杂与特殊, 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对其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矛盾和问题难以避免。需要系统收集资料, 并判断教育活动在怎样的程度上可实现教育目标, 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小组学习评价和多元评价方面。

以多学科专业理论和系列化典型工作任务构成的专业课程模块, 体现了职教师资培养“师范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充分融合, 符合职教师资培养的规律性、科学性及专业性, 从设计思路、专业课程设置到实施要求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适应本科专业师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清连, 张社字.职技高师的办学特色及其保障体系——首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8:73.

[2]谢莉花.中德职教师资培养专业课程比较——以电气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 2010 (6) :93-96.

[3]宫照军.日本职教师资教育课程设置指向性研究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 2011 (1) .

[4]李霄鹏.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建构[J].职教论坛, 2010 (1) :56-60.

模块化构建 篇10

关键词:资环专业,模块化课程,创新型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简称“资环专业”) 是地理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主要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0年, 全国已有163所高等院校开设资环专业, 开设的院校既有地理学科基础的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 也有具有农、林、地优势学科的院校, 还有财经院校及其他地方院校。这些院校都从自身专业基础和优势学科出发, 构建了颇具特色的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 这些方案基本上都处于比较基础性的阶段, 系统性不强, 不成体系, 以传统的地理、地质科学体系框架下的课程设置为主, 虽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但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足, 难以较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对资环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此, 怎样构建以创新理念为指导, 面向未来、面向市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是当前资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当今社会属于知识经济时代, 掌握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所谓创新型人才, 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因此, 创新教育的理念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其实质是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及创新素质培养规律, 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当前资环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资环专业的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程, 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专业发展的背景, 还要敏锐地发现本专业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和城镇发展问题日渐突出的大背景下, 资环专业应运而生。在中国城镇快速发展、与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 资环专业如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等问题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 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资环专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首先, 开设本专业的学校之间沟通不足, 缺乏统一的培养模式。由于开设资环专业的院校类型多种多样, 也就是说, 专业所依托的平台各种各样, 各院校的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地体现了学校自身的个性与特色, 地域差别较大, 缺乏学校之间的沟通, 没有相对统一的培养模式。其次, 专业教学当中, 学生缺乏主动性。从长期资环专业的教学效果调研来看, 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地位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 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仍然体现出教师的主要地位, 显示出以教师教学为主, 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难以达到高要求。最后, 资环专业的专业定位不明确。这主要是由于开设的课程结构所导致。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 资环专业培养定位与市场有所偏离。如此下去, 不仅社会对资环专业的学生会可能会逐渐失去信心, 就连资环专业毕业的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就业去向也会感到迷茫。因此资环专业的明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给资环专业课程模块设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

三、基于创新理念的资环专业课程模块设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一门综合型的学科, 其人才培养需要传承和发挥地理科学与资源规划管理的传统优势, 运用现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新技术方法。因此, 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理信息技术应作为专业主干学科, 这些课程突出了以人类环境、人地关系和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和资源科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地位,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资源、环境等深刻思考的能力。同时, 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更要树立创新理念, 面向未来, 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找准定位, 以市场需求为前提, 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客观要求, 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层次以及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竞争优势等。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模块化课程设计对培养资环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既有利于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理论基础模块。该模块以地理科学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 (3S技术) 为支撑手段, 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现代环境与科学资源观, 掌握区域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形成一种区域性、综合性的空间思维。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区域资源规划管理技术与技能模块。该模块是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点, 以区域经济地理、区域规划原理、地图与测量、工程概预算等课程作为该模块的主要核心课程。信息技术与操作技能模块。地理学科的信息技术优势是该模块的良好基础和重要平台, 该模块主要设置数据库、计算机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G IS软件与应用、仿真技术等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模块。根据不同培养方向分别设置, 如对于“不动产管理”专业方向, 为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区域宏观规划思想、创新的不动产管理理念, 熟练掌握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对于“区域物流规划与应用”专业方向, 通过对区域物流学、物流规划原理、物流控制与3S技术等课程学习和实践, 使学生具备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G IS) 、全球定位系统 (G PS) 相结合的专业技能, 拥有扎实的资源管理与企业决策空间分析能力, 能从事物流管理、区域物流规划、商品运输、仓储管理、电子商务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级应用型人才。

资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 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尚在不断探索中。只有以创新为理念, 面向未来, 找准定位, 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才能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培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 1998.

[2]王如渊, 翟有龙, 唐小平, 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8 (1) :78-82.

[3]邹家红, 袁开国, 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8 (1) :110-113.

[4]杨木壮, 叶萍, 谢献春, 等.高校资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陕西教育, 2008, (7) :25, 19.

[5]谢献春等, 试论高校物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增刊:46-4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模块化构建】相关文章:

“六模块”构建式06-13

模块化05-05

模块化06-10

“模块化”方法05-11

任务模块化06-03

模块化标准06-08

模块化实验06-18

模块化建模06-24

模块化项目式05-12

教材设计模块化05-18

上一篇:有吸引力下一篇:网络团购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