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主体性

2024-05-23

编辑主体性(精选五篇)

编辑主体性 篇1

1. 高校校报的质量与编辑主体性密切相关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1]一份报纸的质量与编辑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 高校校报因其特殊性, 其质量与编辑的关系更为密切。目前, 高校校报大多为周报, 四开四版和对开四版的较多, 通常有要闻版、综合版、校园生活版和文艺副刊版等, 可谓“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但在工作人员配备方面, 多则五六个人、少则两三个人, 甚至还有一个人的, 普遍存在偏少的问题。校报编辑往往身兼数职, 不仅要承担编辑工作, 还要承担策划、采访、摄影、写作、组稿、版面设计、校对、印刷、发行、交流、稿费发放、学生记者培训管理等众多工作, 通常说“校报编辑是好汉子不愿干, 赖汉子又干不了的工作。”侧面反映的就是校报编辑工作的特殊性, 以及对从事这一工作的编辑人员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全面性。在编辑人员几乎就是校报编辑部全体人员的情况下, 要提升校报的质量, 就不得不依赖于校报编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2. 当前高校校报编辑的主体性亟待增强

当前, 高校校报编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与校报质量提升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高校校报编辑的职业意识模糊

职业意识是人们关于职业的观念形态, 包括对职业和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看法、理解、评价、满意感和愿望等。当前, 高校校报的许多编辑对高校校报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 对校报工作职责理解不深, 对自己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行政人员也没有明确定位, 对将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认识不清, 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 部分校报编辑甚至把校报工作作为临时性工作, 把校报当成跳板, 期望通过这个平台调整提拔到其他工作岗位, 这部分编辑人员对校报工作的认同感更低。

2.2 编辑的竞争意识不足

在全媒体时代, 传统纸媒受到网络、电视等的强烈冲击, 生存空间被压缩, 纷纷求新求变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但高校校报的计划经济烙印明显, 经费由学校全额拨款, 人员由学校统一配备, 校报编辑部内也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所以校报编辑大多感受不到竞争压力, 导致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不足。

2.3 编辑的创新意识缺乏

校报的发展离不开办报思路的拓宽、特色栏目的开设和电子版、网络版的建设, 但校报编辑却普遍存在惰性思想和习惯性思维, 习惯墨守成规, 新闻报道、版面设计等习惯于参考之前的, 而不愿意主动求新求变, 导致校报信息量不足、报道形式单一、电子版建设滞后, 严重影响了可读性。

2.4 高校校报编辑的服务意识不强

高校校报的性质和所承担的任务决定了它是学校的一个服务性窗口, 但许多校报编辑把自己定位为行政管理人员, 把服务变成管理, 高高在上, 不主动与广大师生交流, 也不虚心听取大家对校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刊发的稿件中官话、套话、空话横行,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报在高校的地位和形象。

3. 增强高校校报编辑主体性的具体措施

影响校报编辑主体性发挥的因素很多, 既有校报编辑自身的原因, 也有客观因素, 要增强校报编辑的主体性, 需要高校、校报编辑部和校报编辑的共同努力, 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对校报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的机关报, 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 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 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 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 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2]“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2]高校要充分认识校报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切实加强对校报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将校报编辑部列入校内直属发文单位, 并使之成为党委直接领导下的独立机构, 加大投入, 认真解决校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人员、经费、设备、职称、职务、待遇等方面尽量满足校报发展的实际需要。

3.2 校报编辑部要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校报编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需要经常加班, 这就要求校报编辑部改变以往“大锅饭”的模式, 努力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 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 通过制度让工作积极性高、承担工作任务多的编辑多劳多得。另外, 校报编辑部还应在学校职称评聘、岗位调整等过程中,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考虑编辑人员的个人发展, 尽量为校报编辑争取相关政策。

3.3 高校校报编辑要增强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责任感

“编辑是一个职业, 强调一个职业的主体性, 就是强调编辑对自己的工作抱有崇高的理想, 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价值有自觉的认识, 能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和本质力量。”[3]校报编辑应充分认识到校报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校报编辑工作定位明确, 对其价值有更加自觉的认识, 增强从事校报工作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责任感。

3.4 编辑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

校报工作要求校报编辑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素质, 校报编辑在日常工作中, 要加强学习, 及时学习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学校党委、行政机关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等, 主动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和学术会议, 了解专业前沿知识, 多与兄弟单位交流学习, 借鉴社会媒体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从而胜任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校报编辑工作。

3.5 编辑要与时俱进, 适应全媒体时代

“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的机关报, 校报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凌厉攻势面前, 其校园主流媒体地位岌岌可危, 生存环境愈发严峻。”[4]校报编辑要对当前校报所处的环境有更清醒的认识, 增强危机意识, 多听取师生、校友、学生家长对校报的意见和建议, 主动创新、加强策划, 多开设特色精品栏目, 增强校报作品的思想深度和社会影响力, 创新版面设计, 加强电子版建设, 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拓宽校报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 高校校报编辑职业意识模糊、竞争意识不足、创新意识缺乏、服务意识不强等现状, 严重影响了其主体性的发挥, 使本就在全媒体时代处于劣势的校报, 其校园主流媒体地位岌岌可危。而高校、校报编辑部和校报编辑在激发校报编辑主体性方面大有可为, 高校和校报编辑部应充分认识到校报的重要性和意义,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校报编辑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身心地投入校报工作, 只有这样, 高校校报的质量才能不断提升, 并在全媒体时代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注释

1[1]吴平, 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57.

2[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5]13号.

3[3]左健.编辑的主体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0.

编辑主体意识的坚守与彰显 篇2

关键词:诗画话 编辑 编辑的主体意识

《读书》开本很小,却是一本文化含量厚重、有思想有锋芒、深受知识界、读书界看重的书。一本思想评论杂志能够长期出版,订阅量不断攀升,其受欢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我的观点来看,此刊从内容到形式,编辑主题意识的明显与张扬,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暂且抛开其它内容方面不讲,单由每期位于封二的《诗画话》,我们即可以管窥《读书》杂志编辑主体意识的坚守与彰显。王蒙认为“诗画话构成了《读书》的开篇风景”。

《读书》与丁聪的名字紧密相连。丁聪不仅设计版式而且几乎在每一期上都发表了作品,那些简简单单的线条勾画出的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专利产品,它和《读书》上那些十足书卷气的文章相互辉映,成为读书人手中之宝。丁聪的搭档陈四益先生的杂文精雕细琢于百字之内,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令人叹服的功力。《读书》的读者已经习惯了这种文体,少了就觉得不对劲。

《诗画话》虽仅占一页篇幅,但既精致又厚重。就我的阅读范围来说,《诗画话》的内容大多可以归于三类:一是对官僚主义、官本位的讥刺,如《批评的吉日》、《当面奉承》等;二是对“共识”与“成见”的“翻案”,如《怠惰因子》、《并不中庸》等;三是对社会痼疾与通病的鞭挞,如《浮躁》、《假话追诉》。第一类所占比例最大,且常与其他类相交叉。

丁陈两位以《读书》为阵地大发浩叹,针砭时弊;《读书》也因二位的鼎力支撑而彰显浓郁的编辑主体意识。所谓编辑的主体意识,有人认为:“编辑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主体意识集中地体现在编辑意图中;编辑的主体意识与编辑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道德意识和敬业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编辑的主体意识决定了编辑的能动作用,编辑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作者队伍和引导读者两个方面。”我认为,编辑主体意识是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工作的本质的规定性,一个能动作用,一个创造性,这就是主体意识的本质。

编辑工作要不要、有没有主体意识,在编辑学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主张放弃主体意识者,认为:编辑只起归拢、集合的作用,是“匠人”;编辑过程只是一种简单的修理工作,修修剪剪,缝缝补补。事实上,除极少数富有经验的记者、作家的文章可以直接刊登外,大量的来稿是必须经过编辑的再加工的。的确编辑要保持“客观真实性”,避免主观随意性的东西搀杂其中。但这与发挥编辑的主体意识是两回事。实践中,编辑的主观作用自始至终都在发生作用,明显的潜在的,意识到的没有意识到的。编辑的主体意识既表现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形式的选择上。

编辑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内容选择和形式选择两大方面。

一、对内容的选择上

1.内容选择的原则与价值取向

对于一种特定媒体来讲,它有着基本的内容选择的原则与价值取向,这是它得以立足和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由此也决定了编辑对某一原则与价值取向的遵循。在遵循的基础和前提下,不同的编辑仍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就是主体意识在发挥作用。不同的选择,可以体现出编辑的喜恶、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在宏观的报道思想、报道计划之下,可以策划、制定媒体一定时间区间内不同的节目、版面、栏目。节目、版面、栏目是诸多微小的信息的组合,是最后体现媒体风格的载体。节目、版面、栏目的风格是具体的、微观的,是编辑在遵循媒体风格的前提下确定的发言方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高级思维活动,是编辑主体意识的中心,是编辑文化背景、想象能力、思想深度的综合体现。不同的节目、版面、栏目体现了不同编辑的理念与智慧。节目、版面、栏目的质地、水平与品位,和编排方式决定着媒体的品位与风格。可以说节目、版面、栏目水平就是编辑水平。在编辑策划中,编辑既是策划师 ,又是方案的设计者与执行者。

2.甄别与筛选庞杂的信息,体现出主体化选择功能

信息的庞杂和真伪难辩使编辑面临抉择,对信息进行快速甄别成为编辑的首要任务,对编辑的主体判断能力提出了考验。一要从新闻上判断信息的真伪性,二要从政策政治上判断信息的重要性,三要从法律上判断信息的合法合理性,四要从影响力上判断信息的社会渗透性。

3.对信息的优化、整合与再创造

将纷繁复杂的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使之达到发布要求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优化过程。具有新闻价值的所有信息只是半成品,在编辑的精细加工后才具有使用价值,这是编辑的基本的但也是最传统的工作内容。对于一个主体意识突出的编辑,选出好稿,见其眼力;做出好稿,才显其功力。编辑通过审读、研究、分析,以新闻价值为原则,从标题、导语、主体、结构、色彩、蒙太奇、文章体裁等方面加工,这项工作纷繁复杂,浸透了编辑的汗水。

二、对形式的选择上

报纸的版面设计、刊物的装帧设计,和其他媒体的形式上的表现,在服务于内容的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也是编辑可以大有作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体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个性化的形式,凸显着或者蕴涵着编辑的美学追求。

比如,同样内容的刊物,用不同的形式加以包装,给读者的感觉会很不一样。能不能让人觉得捧在手里舒适,看上去悦目,其中大有文章可做。这就要求编辑者努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追求形式的个性化和美化。另一方面,内容和形式并非可以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形式在成为内容的形式之后,其实也转化为内容的一部分了。《读书》这样一本小书,开本小也不厚,很适合随手、随时阅读。

好的内容配以好的形式,可以给读者双重的阅读趣味,就像丁、陈的漫画与文章可以给我们双重的阅读趣味一样。

前面已说过节目、版面、栏目最后体现媒体的风格。在新闻内容、新闻时效性相近的环境下,编辑工作的个性化才是吸引读者的主要手段。只有目光远大,判别能力强,新闻敏感度高的编辑才能选出有价值的文章;只有文字工夫过硬,才能化平淡为神奇,使文章出彩,并通过包装做出新颖别致的节目、版面、栏目。

包装的美与丑决定于编辑审美情趣的高低。二十年前的媒体,多数节目、版面、栏目以细腻、恬静、淡雅见长,文章讲究长短搭配,图片讲究位置稳定。而今天,简单明了的条块风格已经成为主流,文章图片布局清晰,整齐划一,一目了然。前者如《新民晚报》,后者如《北京青年报》,一个轻灵,一个厚重。但无论如何,干净整洁,美观大方,和谐雅致应是一个共同的要求。

好节目、版面、栏目的要紧之处在于创新。不断创新是对编辑工作主体性的更高要求。

发挥编辑的主体意识,要求当代编辑要注意学习多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研究业务,力求做到博学多能,以适应读者对编辑越来越高的要求。历史上著名的编辑家,都是学问家、文章家,远如孔子,近如鲁迅。具体说来:

要有识见。编辑必须放开眼界,高瞻远瞩,要有追求卓越的理想。否则,发挥主体意识的动力就会缺乏,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陈四益称自己爱瞎操心,他原来是《了望》杂志的副主编,养成了了望社会的好习惯。如果他没有识见,也就无法操心,无法了望。

要有学养。只有学养广博、深厚,才不会人云亦云、浅薄无聊,才可能有卓越的识见,并将之具化。因此,对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必然的。编辑不仅是专家(编辑学专家),还应是杂家,要博学多闻,再进一步应该是学者型的编辑家。

要有胆气。《读书》杂志标榜“读书无禁区”,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一种开放的胸襟与战斗的精神。丁聪的漫画,往往是拍打着的蝇拍,陈四益的杂文,有些是颇为刺耳的声音,有人称之为“纸上的焦点访谈”。陈四益说,生活继续着,丑陋滋生着,笔歇不了。如果没有点胆量和豪气,只能让一些打算胎死腹中,无法变成现实。

要有道义。这里的道义,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是要体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陈四益说他对“苍蝇”是热讽,不是冷嘲。有着热烈的爱、猛烈的恨,才会有那么持久的“热讽”。要彰显正确的主体意识,反对把主体意识用错地方,大搞歪门邪道。

网络新闻编辑主体意识探析 篇3

一、树立网络新闻编辑“把关人”意识

优秀的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极强的主体意识, 以高度的新闻敏感与责任意识, 做好网络新闻出版的“把关人”。“把关人” (gatekeeper) 概念由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把关人”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等角度出发, 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筛选与把关。只有符合其价值标准以及群体规范的信息内容才被允许进入传播渠道。网络新闻编辑的编辑就如同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曾提出过“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的著名论断。新闻舆论单位必须深刻感受自己所担负的重大责任与历史使命,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 是一个对大量信息进行取舍的过程, 受到社会文化、媒体定位、读者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网络新闻编辑的把关意识与把关能力, 直接关系到网络新闻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相比传统媒体须经过层层审核、早已程序化的新闻编辑流程而言,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与内容与以往迥然不同。“在网络中, 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严格限制, 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1]网络的开放性, 极大减弱了信息受到控制的程度, 增加了把关的难度。这对网络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eb2.0时代, 广大网民既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者, 同时也可以成为主动的网络传播者。“把关人”意识的缺失会直接导致虚假新闻和不良信息大量泛滥。调查显示, 尽管公众获取网络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多, 但是美国受众还是最习惯于从他们认为可信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主流媒体获取新闻信息。这不能不为我们广大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者敲响警钟。

二、不断优化网络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

新闻编辑所承担的重要舆论导向责任, 要求编辑必须具备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 具备更高的业务素质。鉴于目前网络新闻出版的现状, 网络新闻编辑应当具有如下的知识结构:

(1) 网络新闻编辑应当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出版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着准确的把握, 努力掌握相关知识, 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贯彻执行。政治素质的提高, 不仅可以使网络新闻编辑能够对政策形势的发展、社会的思想动向有着较高的辨析、判断能力, 正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在紧急时刻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2) 网络新闻的出版, 更要求相关编辑精通各学科的专业知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量, 给网络新闻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新闻编辑必须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建立对信息行之有效的认知、判断和使用模式。从专家走向杂家, 是网络新闻编辑发挥主体性意识的必经之路。

(3) 网络新闻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传播活动。网络期刊的出版既要求编辑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同时还要具有网络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 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逐步提高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能力

网络新闻编辑主体意识的提高, 不仅表现在不断优化的知识结构, 同时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能力除具有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相同之处外, 还要满足具备网络媒体的特殊要求。即信息感知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以及舆论引导能力。

(1) 信息感知能力。社会信息、行业信息、受众信息等信息资源是编辑必须时刻关注的。信息感受能力是网络新闻编辑从事信息传播活动的前提与基础。面对海量的信息, 网络编辑要具备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独到的眼光, 要对有关信息资源有着高度的敏感性, 并能及时把握信息, 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和利用。

(2) 信息鉴别能力。据统计, 我国各种媒体每日发布的新闻有两万余条。为了吸引受众、提高网站点击率, 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因此, 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具有极强的新闻敏感与信息鉴别能力, 从海量的信息中鉴别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不仅要求编辑对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 而且要对信息的倾向性进行甄别, 杜绝虚假信息以及谣言的生存空间。

(3) 舆论引导能力。由于目前我国网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所以网站编辑的“把关人”角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不允许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 使之成为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

四、结语

据《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6.49亿, 全年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较2013年底提升2.1个百分点。查看网络新闻已经成为广大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 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提高职业能力, 做好网络信息的把关人。

摘要:近年来,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 网络新闻编辑成为当下备受瞩目的新兴职业。网络新闻编辑的主体意识贯穿编辑全程之中, 直接影响着新闻载体的质量。网络新闻编辑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决定着网络新闻出版的整体水准, 关系着网络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 成为广大网络新闻编辑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新闻,编辑,主体性,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再探 篇4

关键词:编辑活动;主体间性;主体性;平等关系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83-02

近10年来,编辑学研究成果丰硕,据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编辑学研究的论文就有25 000多篇,而对于编辑主体性研究方面的文章也有1 900多篇,最近有研究者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编辑学主体间性的研究(陈林涛,2013;黑晓佛,2012;王振铎,刘大年,2010;郭奇,2009),将编辑学的理论研究推向更深层次。

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着手编辑学的学科建设。遵循认识论上的主—客体二元的对立模式,研究者把编辑的工作对象(初始文稿及其作者、期刊及其读者)当作客体来研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者与读者的主体性地位。的确,囿于当时计划经济的环境以及出版单位体制的约束,期刊编辑的工作主要是对来稿进行单纯性的编辑加工,作者怎么写,编辑怎么编,文责自负,作者、读者、审稿人等主体未直接参与编辑工作。也有研究者为了突出编辑的主体性地位,片面夸大编辑能动性的发挥,致使编辑与其他主体不能进行“平等”的交往。

近两年来,随着全国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深入开展,市场化运作机制不仅给期刊社的生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且要求编辑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期刊编辑工作的需要。期刊编辑工作需要建立一种多元主体间平等、互动、共生的交往模式,这样才能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也保障自己的利益,整个社会的学术理论研究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一、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在主—客体二元对立观念主导下,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大自然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尤其在全球化进展加剧、人类交往更加密切的背景下,主—客体对立观念引发的矛盾更加明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的从近代认识论哲学向现代语言哲学的转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西方哲学各个流派从不同维度对大致相同的问题研究所展现的哲学理论倾向。在这种共同的理论倾向中,现象学、解释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分别以明确的方式提出了主体间性范畴,并从认识论、存在论、社会学、伦理学及价值论等不同的层面和维度对主体间性进行研究。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包括:(1)胡塞尔现象学创立的生活世界理论,力图建构主体间性走出唯我论的困境;(2)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将语言视为本体意义上的存在,认为主体间通过对话达到“视域融合”;(3)布伯特力图从“我—你”关系出发构造一种理想的主体间对话模式;(4)哈贝马斯以普遍语用学为前提,以“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创立交往理论。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西方对传统主体性哲学进行反思和超越而建构的一种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主体间问题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突出主题。但无论是哪一种形态的主体间性理论,都把主体间性局限于先验自我意识的融通中,把主体间关系理解为一种精神和意识的交往活动,脱离了主体物质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就是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主体间性与人类的实践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体间性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出现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主体间性看作人的本质化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劳动实践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对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指导意义

由于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和新闻出版体制约束之下,期刊编辑活动片面化,割裂了与其他主体的关系,把其他的人和事物当成客体,忽略了自己和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期刊所等的稿件内容大多雷同,毫无新意。有些期刊印量只有两三百份用于交流。由于有财政支持,尚能经营下去。改革之后,有些期刊迫于经济压力,出卖刊号,有的甚至改头换面,变成了教辅。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里,具有排他性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编辑工作的需要。编辑与其他主体之间亟待建立一种平等、互动、共生的交往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中的主体就是指主体面对多个其他主体的交往关系,它使人们把自己和他人同等对待,并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不再一味地把自己视为主体,把别人视为客体,对他人更加信任和理解,形成了社会主体间和谐统一。主体间性理论对于调整编辑活动模式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1.建立编辑与作者之间平等、尊重的关系

作者作为期刊论文的原初创造者,是编辑工作存在的前提条件。编辑对作者的尊重有利于编辑与作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P.贝尔斯(俞国良,2006)将人们交往作用描述成4类12个变量(见下图)。

编辑应注意在交往中避免因采取消极的情绪而导致双方交往活动出现不协调、紧张甚至对抗,当然在解决问题时也不能指望作者会及时供稿,供好稿。编辑在选稿过程中应认真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作者和每一篇稿件。作者队伍中既有一定学术建树的教授、专家、学者,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编辑要不受作者个人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只考虑稿件本身的学术价值,对观点新颖的稿件要多方征求意见,不轻易弃稿。编辑还要积极扶持年轻作者,尤其是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创新、注意科学研究的年轻作者,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提出可行的修改意见,完善论文结构,即使本刊未采用,也要积极推荐给其他相应的期刊。在稿件编辑过程中,编辑与作者之间也要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编辑要尊重作者的个人风格和观点,对于能不改的地方就不改,或者少改。很多年轻教师的稿件从表面上看文质粗糙,而实际上却蕴含着较高的学术价值,编辑应该尊重作者,积极联系相关的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帮助作者修改文稿,使之成为高质量的论文。编辑在与作者长期的交流中,也能从中汲取学术营养,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学术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反过来又帮助编辑准确判断作者的稿件是否有新理论、新发现,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编辑与作者因为共同的工作目标而相互合作,在合作中相互促进与提高,这些都离不开彼此之间建立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

2.建立编辑为读者服务的互动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期刊出版运作方式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期刊自身的“修炼”上,不太注意期刊在市场经济规律中的运行状态。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需要利用经济杠杆驱动出版工作,期刊出版需要从被动工作方式向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转变。期刊同其他产品一样是通过市场运行实现它的社会价值的。作者、编辑通过创造性的劳动,生产高档次的文化产品,而读者是学术理论成果的精神消费者,在阅读期刊时接受作者、编辑的教育、引导和传授。但读者在反馈阅读后的信息时,又反作用于编辑、作者,促使他们按照读者的意愿去改进、去出版发行适合读者文化需求的新的精神产品。从服务与被服务的角度看,读者是作者、编辑的上帝,读者是编辑、作者创造性劳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者、编辑以优质的学术论文为读者服务。作为被服务对象的读者,反过来要促成期刊编辑、作者的价值的实现,推动期刊的信息传播功能、文化积累功能的实现。

学术期刊的读者群比较特殊,难免有曲高和寡的现象,同娱乐期刊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完全以经济价值的实现来衡量办刊质量,不能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而提高版面费、赞助费,以及买卖论文等学术腐败现象,而需要编辑积极策划选题,对照学术的衡量标准,那就是在学界的影响力进行评价,即运用引证(即利用被引用文献)的量化评价方法,如影响因子法、总被引频次法、高被引用次数法、即年引用指标、五年影响影子、他引率等;期刊量化评价方法包括被引期刊数、基金论文比、海外论文比、论文作者机构分布、论文机构分布、质量因子法、文献半衰期,等等。要想提升期刊的办刊质量,编辑必须要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因为这些投稿的作者同时也是期刊的读者,他们兼有双重身份。

3.建立编辑与审稿人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与共生的关系

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编辑很难做到精通所有专业与学科。所以编辑在判断论文的学术价值时要借助专家审稿。编辑是审稿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编辑参与审稿要贯穿整个审稿活动的始终。首先,编辑应该选择正确的审稿人,即要学术造诣精深,学风严谨,为人正直,科学道德高尚。学术造诣不是指审稿人的职称如何,而是参考审稿人在比较重要的期刊上发表过某一学术研究领域的文章数量和质量。在初审之后,进入外审环节时,编辑要针对稿件的具体内容向审稿专家提出深层次的问题,问题要尽可能细致、具体、有深度、有意义,请专家在认真审阅稿件后对所提问题进行分层评价。在此期间,编辑和审稿专家要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比如:在稿件送审前要与所选定专家联系,了解其是否有时间审稿,即对此类稿件所需的评审时间;在专家审稿过程中,编辑也要与他们联系,以表示编辑对其审稿结果的重视和期待:在收到审稿意见后,要向审稿专家表示感谢,并就对该稿件的意见进行交流。编辑只有与审稿专家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文章质量。

三、结语

编辑学的理论研究自学科建设之日起就在不断地丰富,并且对编辑活动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哲学研究消解主—客体二元对立,到确立主体性、主体间性的研究范式,再到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研究的转向,人们对编辑活动中的主体性、主体间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工作中不断地调整期刊编辑的工作模式,使编辑活动朝着科学的轨道上运行。在整个编辑活动中,期刊的学术理论创新、编辑出版、阅读和阅读信息反馈,都需要编辑正确处理编辑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编辑、作者、读者、审稿人之间的关系,保证期刊编辑工作的正常进行。期刊编辑工作中,对任何一个主体的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期刊的出版质量,因此编辑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编辑对作者、读者、审稿人的凝聚作用,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展示出来,并以学术和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林涛.主体间性视野下编辑中心制与记者中心制的讨论[J].出版发行研究,2013,(2).

[2]郭奇.论主体间性视野下的编辑“六元”关系[J].出版科学,2009,(5).

[3]黑晓佛.从编辑的主体间性透视编辑活动的本质[J].甘肃联合大学期刊:自然科学版,2012,(9).

[4]王振铎,刘大年.编辑学研究60年的学术发现——编辑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编辑主体性 篇5

1 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基本内容

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广播电视编辑应以科学理性的思维为指导思想,注重广播电视节目的客观性、精确性、实效性与真实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节目内容,从而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广播电视编辑的受众意识要求编辑应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坚持走群众路线,制作出符合群众心声的节目。

2 广播电视节目的现状问题

首先,网络、触摸媒体和数字报纸的冲击下,广播电视节目日趋边缘化,视听率呈下降趋势;其次,部分媒体盲目追求收听率而不顾节目质量,虚假、低俗的节目严重阻碍了广播电视栏目的发展,个别新闻节目有时会传递带有腐朽文化色彩和迷信思想的信息,违背了科学发展规律和法律道德观,腐蚀观众的心灵世界,危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最后,电台注重播放大量关于国际问题和政府工作的新闻节目,这些节目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大多数观众对偏离日常生活的消息缺乏足够的关注兴趣。

3 提升广播电视节目视听率的方法

3.1 精心编排节目,注重新闻节目的客观真实性

作为广播电视编辑,首先要做好编排策划工作,精心编排节目,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和客观真实性,在第一时间内用各种方式将最新消息准确无误地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选用滚动式传播方式、宣传式传播方式和穿插式播放来传递新闻内容。

3.2 贴近人民群众的心声,融合民俗文化

大多数新闻消息的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作为广播电视编辑,需要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心声,关注国计民生,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注重编排符合群众路线的新闻节目,使新闻报道可以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新闻内容入情入理,客观公正。此外,可以在广播综合性新闻节目中融合民俗文化,让观众在收听新闻节目的过程中学习民族文化。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电视编辑在播报文化新闻之前要全面了解民族文化,例如,在中秋节播报台湾月光饼相关的新闻节目时,广播电视编辑应该先了解月光饼的制作方法和关于月亮菩萨的美丽传说,可以在新闻节目中穿插琦君的代表散文《月光饼》,并播放台湾人民制作月光饼的全过程和跪拜月亮菩萨及许下美好心愿的画面,也可以介绍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观众深入地了解台湾的风景美和民俗美。另外,广播电视编辑要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3.3 创新播报方式,丰富节目内容

创新播报方式,丰富节目内容,才能提高节目的视听率,而且,在播报新闻节目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编辑要做好新闻的穿插组合工作,将硬性新闻与软性新闻组合播报,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穿插在一起,文化新闻和娱乐新闻相结合,以保持观众的兴趣。

4 结语

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主要是指广播电视编辑应以理性思维为指导,注重广播电视节目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并注重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受众意识要求编辑应倾听群众意见,深入群众生活,编排贴近民生的新闻节目。目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严重冲击下,广播电视编辑栏目收视率大幅度下降,作为广播电视编辑,理应坚持以理性思维为指导倾听群众心声,精心编排节目,注重新闻节目的客观真实性;贴近人民群众的心声,融合民俗文化;创新播报方式,丰富节目内容,不断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全面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参考文献

[1]韩海娥.从受众需求角度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5(7).

[2]李众焱.先当好受众,再当好编辑--创作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的心得[J].视听,2015(10).

上一篇:科研院所单位下一篇:英语生态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