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阅读教学

2024-06-26

主体性阅读教学(精选十篇)

主体性阅读教学 篇1

一、由“重教”到“重学”,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于漪曾指出:“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 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充分表现学习者的选择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 明确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课堂目标、素质教育目标的体现者,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把长期以来占据的课堂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 由“教”到“学”, 迅速地由原来知识的灌输者和传递者,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人格发展的指导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学生的“学”服务。

二、由“被动”到“主动”, 激发学习的自觉性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要想使学生摆脱“被动”的定势,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语文、认识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须运用多种方式、途径和策略,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阅读的全过程, 使阅读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自觉性。

三、由“无疑”到“有疑”,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曾担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的曾祥芹认为:“创造是阅读智力活动的归宿, 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阅读是对作品的再生产、再创造。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进而发展创造冲动, 是阅读主体追求的一种高境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如文学作品里留有大量的“空白”, 在品评和鉴赏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填补, 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主题诠释”的过程中, 以多元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人物鉴赏”的过程中, 以辩证的理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读写训练中, 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 让学生反弹琵琶, 发表自己独特新颖的观点, 发展创新思维等。

四、由“坐着”到“站着”, 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曾说过这样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 坐着的是学生, 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 这种局面恰恰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的地位, 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 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由于教育的偏失, 导致学生的主体价格的扭曲, 而这种人格的“接班人”又怎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可以创设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阅读教学氛围, 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 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 逐步获得阅读的成功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信”的主体精神, 渗透人格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格教育;还可以将知识学习与人格培养相结合,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的素材,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通过阅读, 学习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人物, 让学生养成勤奋、踏实、诚实、谦虚、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和高尚、健全的人格。

主体性阅读教学 篇2

实施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以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改变目前课堂上仍然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或主导式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充当的是 “课上成功学习的合作伙伴”、“课下最亲密的朋友”等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在初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引导策略,以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一、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中,彼此尊重,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教师应消除自己外在的权威,去掉外表的威严,走下命令、评判的权威地位,和学生共同交流、商讨、争鸣,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性关系。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分析,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诚心诚意的信任和鼓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孙权劝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多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自悟,疏通课文的环节,教师走下讲台,在学生间巡回,俯身指导,然后面带微笑,亲切地询问学生:“读过之后,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马上主动举手提问,教师没有马上解答,而是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当学生提问告一段落后,看来似乎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其实作为老师都知道,还有很多重点、难点需要突出强调,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来,老师说:“还有问题吗?没问题了?那老师也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来帮我解答一下,怎么样?”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这篇文言文的重点、难点就在这样的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巧妙而自然地加以解决了。

二、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巧妙处理好主导与自主的关系。

要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必须处理好 “扶”与“放”的关系。“扶”,就是指教师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启发、引导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反三”,以便自己去探索的过程。所谓“放”,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扶”时的方法,去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形成自己能力的过程。教师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适时”地采取“扶”和“放”的教学策略。该“扶”的时候不能“放”,该“放”的时候绝对不要去“扶”。教师的“扶”应侧重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比如有目的的进行阅读的习惯;读思结合的习惯;圈点批注的习惯;有意质疑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等等;还应侧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比如要教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认知性阅读,丰富语感;学会理解性阅读,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特殊对话,学会鉴赏性阅读,读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通过适时的“扶”与“放”,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三、吸收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形成语言表达能力。

一般的阅读是为了获取有效信息,而阅读教学是以教材文本为例子来训练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教师必须明确:没有对语言的感受,就没有对文章主旨的真正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关键之处,重锤敲打,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咬文嚼字”的精读,“提纲挈领”的略读,“一目十行”的速读。教会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捕捉文章中心的方法,审题的方法,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筛选并提炼加工信息的方法,合理想象补充有关情节的方法,以及规范、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的方法等等。总之,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把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揣摩与积累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体用心

爱心

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主体性阅读 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14-02

与传统的教师主体、讲评为主的语文阅读教学相比,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重新审视并合理调整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比例,优化教学过程,将阅读教学由教师讲评为主转向问题引导为主,在阅读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兴趣、设置疑问、鼓励思辨、寻找空白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剖析文本并掌握阅读的有效方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兴趣 进入文本

优化阅读教学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拥有了文本探究欲望才有可能理解文本,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改变课堂组织形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或者调整教学环节等,教师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文本与学情等教学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是主体性阅读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文本的意义需要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而得以彰显,如果学生感知能力不足,问题意识不够,将很难发现文本蕴涵的问题,也难以深入文本、感受经典文本的魅力。因而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相机提问,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出发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首先,以郑愁予的《错误》为例,这首意象简约、意思浅显而意境回甘的现代爱情诗比较容易引起高中生的兴趣,教学时可先要求学生品味诗歌营造的江南小巷中的爱情之美,再引导学生思考达达的马蹄声代表什么,而为何这美好的马蹄声是个错误。抓住诗歌要点,引导学生按照这一思路深入分析诗歌,思妇的形象、等待的心情与美丽的错误均可在层层剖析中展现。其次,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教师在教学伊始可就诗歌中的三个重要意象设置问题,以问题提起全诗,引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大堰河”是谁?“我”又是谁?为何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与“大堰河”有何关系?对诗眼进行分析可快速抓住诗歌重点,高效准确理解诗歌主题。再次,又如《沁园春·长沙》一诗,诗中可供设置问题的字词比较多,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揣摩“独立寒秋”中“独立”的含义,为何是独立呢,一个“独”字表现了“立”者怎样的心境与情怀?以“风流人物”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风流人物”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物,与“风流”的常用含义有什么不同?这些均是能精准切入文本主旨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二、设置疑问 深度解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离不开疑问的精心设置,教师应根据文本和教学实际善于置疑,以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内蕴。这对于培养学生缜密、思辨和批判的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也能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首先,以《孔雀东南飞》为例,这首叙事诗篇幅较长,逐句逐段讲述可能会造成诗歌意蕴的割裂。在字词讲解和诗歌梳理后,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诗歌深层意蕴,如:1.焦母为何执意赶走刘兰芝;2.焦母赶走刘兰芝的理由是否充分;3.焦仲卿与刘兰芝感情甚笃而焦母无正当理由就能赶走刘兰芝,这是为何。这类层层深入的问题可以凸显文章重点,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读文章的关键点,加深理解。除此之外,还可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应相对独特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对文本中的缝隙、空白、矛盾等的分析与探讨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文中的“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是值得分析的一句话,人们对改嫁后的祥林嫂的称呼一直未变,并觉得很正常,这种只承认第一任丈夫合法性的行为表明当时的女性还受到族权的压制,并且人人未觉异样,这种对心灵麻木的批判与鲁迅的文章精神一脉相承。粗略来看,《祝福》是在批判封建社会对祥林嫂的压制,而若进一步分析,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封建思想对人的心灵无处不在的巨大戕害的深刻悲哀与愤慨。对于《祝福》一类的经典文本的解读,教师应从蕴涵深意的字词句入手,抓住细节,引导学生思考,于细微处别有洞见。

三、鼓励思辨 创新阅读

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辨的主要形式是以问题发起讨论,以合作探究和辩论交流等形式对文本的各个层面,包括字词句或内容、主题等,进行解读。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讨的机会并相机引导思辨方向。

首先,仍以鲁迅的《祝福》为例,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之后,文中对她的状况有一段看似普通的描写,“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初读这段描写,似乎并无深意,一般会认为是在称赞祥林嫂的勤劳,但若对《灯下漫笔》有所了解,或熟悉鲁迅的三种时代的论述,应能感知到此段描述的深层意蕴。鲁四老爷家提供的微不足道的物质条件就能让祥林嫂如此满足,做稳了奴隶便无“非分之想”,这仍是深刻的哀其不幸而又怒其不争。解读鲁迅作品,教师需要敏锐的文字感觉,从平凡无奇的语句表层发现深层蕴涵,比如说,祥林嫂为何在新春死去,而不是其他时间呢?可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与讨论将文本解读引入深层。新春这一时间点是有深意的,祥林嫂人生的几个重要转折均发生在春天,本该是生气蓬勃的春天却带着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她永远不可能拥有鲜妍明媚的春天,也即祥林嫂这样的底层小人物在封建思想笼罩的社会中是不可能有春天的。其次,以《武松打虎》为例,从文本表面来看,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现出他超凡的勇气,打虎成功也表明了他的英勇与气概。解读至此是许多学生均能达到的程度,教师可更进一步,将《武松打虎》与同类的文学作品比较而论,甚至可以扩大范围,将它置于中国文学史中进行深入分析。从武松打虎的整个故事来看,武松虽然英勇,但他的形象并非完美,也表现了小人物的逞勇心理,这种人物塑造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英雄人物不再是短平、高大的完美形象,这一点可与关公刮骨疗毒等超人的描写相比较,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次,对于《孔雀东南飞》这首篇幅较长的叙事诗,可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探讨,层层深入、理解文本。比如刘兰芝是否真爱焦仲卿;如果刘兰芝再嫁时焦仲卿未出现,结局是否不同;焦家与刘家为何事后求合葬;你是否认可这种超现实的寄托了美好愿望的结局,此类结局还出现在《窦娥冤》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将阅读文本与同类作品相比较,或者以更广阔的视野予以解读都是提升阅读质量的好方法。上述旨在鼓励学生思辨的开放式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教给解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所想,适时给予引导。

四、召唤结构 发掘新意

文学作品在内容、形式与意义方面的模糊、空白或矛盾造成了文本多个层面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促使读者寻找作品的意义,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事实上正因为文学作品拥有许多待填充的空白与缝隙、待解读的矛盾与空缺,才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获得文学阅读与鉴赏的乐趣。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利用阅读文本的召唤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以原有的阅读视野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与个体经验给出个性化的解读,参与文本意义的再创造,扩展文本原有的有限空间,生成新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紧扣阅读文本的不确定点设置问题,文学作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总是存在可多意解读的部分,用这些部分设置话题鼓励学生发掘作品意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关乎人物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与功过得失的文学作品,就是进行多元解读的良好载体。首先,以曹禺的《雷雨》为例,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是真爱,这是一个可以充分探讨的话题,《雷雨》相关的资料很多,查找也比较方便,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根据资料和自身理解对这一话题给出言之有理有据的分析。根据以往的研究,语文阅读中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大致有空白、矛盾、预设、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陌生化等,教师可教给学生上述空白类型,为学生提供一些简便的进入文本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学生进入文本后,作品中的描写反过来又将触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想与想象,解读文本与建构意义相互作用,学生与文本的良好对话就此达成。其次,以《项链》为例,按照常见的小说结构来看,情节、人物与环境是必备要素,完整的情节包括从开端到结局的所有环节,《项链》缺失了结局,站在全篇的角度看,全文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却省略了故事结局,这种因省略导致的情节不完整是否影响了小说叙事,是否造成小说艺术价值的损失,这种结局缺失的写法是否妥当,都是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些探讨将加深学生对文本深层意蕴的理解与把握。

实施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要以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为出发点,需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教师应从精心设计问题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初入文本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敏锐抓取作品的关键点,充分利用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其中的空白、缺失、省略、遮蔽、矛盾等设置疑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切合文本主题的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探讨,综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主体性阅读教学 篇4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意志品格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我试对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进行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境激情,培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激发小学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内容非常丰富。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利用教学设备,创设具体情境,灵活设计教学过程,以此吸引学生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美丽的公鸡》等。教学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教师要把握好阅读的兴趣点,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指导质疑,引导探究,增强学生参与阅读的能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将他们置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阅读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地位,让他们体验独立自主阅读的学习经历,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中辅导学生进行质疑,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又要科学引导,把一些质疑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提高质疑水平。首先,可以从课题上质疑。如从《飞夺泸定桥》这个课题就可以提出“谁?”“什么时候?”“为什么?”“怎样?”等几个问题。教师适当整理就可诱导学生一步一步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及重点。其次,可以从字词入手质疑。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有学生就提出:“课文中‘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胜利才二十分钟’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意思相同吗?”这样的问题就很有价值。可以引发学生质疑的方法有很多,这就要靠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能敏捷地做出恰当的处理,从而提高他们设疑、质疑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问题,就要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经过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导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同时,根据内容和问题的难度,探究可以是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通过积极交往、主体参与,当问题解决时,他们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更有劲头。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独立性

主体性阅读教学 篇5

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后,阅读一篇美文时,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文章的意境。而不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对文章作肢解性解读。无论是整体把握,还是大量课外阅读,都依赖于学生的独立阅读。我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谈谈体会。

1.改革教学方法

打破以往“灌输式”、“一味牵着学生鼻子走”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由自己确定。如我在教学《林海》一课,指导学习“岭”“林”“花”三部分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内容,用的是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了自身发展的主体权,体现出了自主精神,为创造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培养了自学能力。在交流学习收获时,学生都发表了见解。有的学生喜欢岭,通过自学已经弄懂了“岭”的特点,然后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兴安岭的“岭”与秦岭的“岭”的不同;有的学生喜欢林,读了以后感受到浩瀚无边的“林”;有的学生喜欢那儿的“花”,每人都有新见解、新发现。运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尊重了学生,让学生乐意学,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2.抓“课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

“课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简要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阅读教学中,往往老师第一个步骤总要揭示课题。如何揭题?要考虑通过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自己探求内容的兴趣。兴趣越浓,越能激发学习热忱,学习积极性越高,越能持久,越能主动学习。比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出示课题后,提问:“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他们是怎么样从“和”到“不和”又到“和”的?再让学生对照“课题”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一般要求学生汇报了解课文情况,回答对了表示肯定或表扬,如果回答得不很满意,那么老师不能批评,而是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保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主张讨论法

叶圣陶先生主张让学生讨论。他说:“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讨论能够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这里所说的“讨论”如果用后现代课程观观照,便是对话。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形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示。”对话是多重的,并且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观念、建议、结果和以往经验的得与失,这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4.1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目标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他们会根据情况提出自己想要达到的学习目的,这一做法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提问:“对于这篇课文,你想学会些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说出学习目标:“课题为什么是可爱的草塘?它有哪些可爱之处?作者一开始觉得这里没有意思,后来为什么爱上了这里呢?”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我给予肯定,同时告诉大家,这些问题正是本堂课想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不但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2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一名优秀的学生,首先不是看他是否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看他能否提出自己想弄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把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3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只有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就是说,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关键的。主要采取了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带着自己想出的问题看书、思考,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参与学习的机会。小组讨论主要指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往往正确的答案就是在激烈的争论中诞生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5.创设活动情境,展示心灵自由

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与否是学习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只有通过一些特定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创设了特定的教学情境――举办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采访活动。活动伊始,我介绍:“各位工人师傅们,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栏目的主持人。今天把各位请来,是想和大家聊一聊当年你们和詹天佑一起修筑京张铁路的有关情况……”课堂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现场采访。“主持人”的热情友好、真诚谦和深深地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他们争先恐后地与“主持人”交流,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这种交流,不仅是师生在言语上的交流,更是双方在情感和心灵上的交流。

主体性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主体性 阅读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10

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的方式教学,学生安静地坐着听、记录,因为没有主动参与阅读,所获得的只不过是一些机械的知识点。阅读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经历阅读过程,从而丰富其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容易受教师呈现方式、组织方式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摒弃“口耳相授”的教学模式,要借助话题、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应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要注重丰富文本的呈现方式。虽然新教材图文兼备,但这些都是静止的,带给学生的感官享受不强。如果教师能借助声音、视频、图片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二泉映月》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音乐,然后提出问题:这首作品的作者是谁?他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他是如何写下《二泉映月》的?学生在听中感受音乐,在问题的启发下有了阅读的兴趣,这就为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本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教师要注重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借助话题、故事、游戏等。以《和时间赛跑》的教学为例,教师先以“龟兔赛跑”的故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理解“不要怕慢”的道理,然后提问:“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引导学生初步阅读,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又如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先演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观察中形成直观感受,然后再过渡到文字理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转变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会读

转变阅读教学模式,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转而以合作探究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在实施合作探究模式时,教师在课前要以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合作进行指导和讲解,让学生形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过渡。

首先,教师提出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梅花魂》的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学目标为: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学生合作完成生字词的学习,通过阅读初步概括了文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墨梅卧;送梅花仇。这就很好地为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互动。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壮举”。为此,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合作回答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里。学生阅读后勾画出相应句子并交流,然后教师再结合影视资料引导学生观看,看后交流,教师归纳,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五壮士的“壮”。

三、注重课后拓展阅读,让学生多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后阅读,通过大量的课后阅读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在组织课外阅读时,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要注重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交流的习惯。在课内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和同伴交流,当学生形成一定的习惯后,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也能自然地提出问题,和同伴进行交流。其次,要注重通过激励机制来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如有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出了问题,教师可采用积分制、代币制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激励,也可分小组进行奖励。最后,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语文课堂中更多的是听、说、读、写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如《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玩拥抱游戏,然后谈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每个学生的感受会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再进行鼓励,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就不能以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过程,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悟。通过改革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就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关于中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的思考 篇7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和自主,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和探究欲。要想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与激情,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也并非仅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润物细无声”的点滴渗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都应学会耐心倾听,尊重同学的发言。老师不能在没有听完学生观点的情况下,就打断学生的发言,发表自己的“正确答案”。学生也不能在别人发言或表演时嘲笑、吵闹,要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教师应时刻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观点,听的时候注意想想他人的观点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自己有什么补充。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孙权劝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多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自悟、疏通课文的环节,教师走下讲台,在学生间巡回,俯身指导,然后面带微笑,亲切地询问学生:“读过之后,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马上主动举手提问,教师没有马上解答,而是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当学生提问告一段落后,看来似乎已经解决问题了,其实还有很多重点、难点需要突出强调,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来。老师说:“还有问题吗?没问题了?那老师也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来帮我解答一下,怎么样?”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跃跃欲试。于是,这篇文言文的重点、难点就在这样的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巧妙而自然地解决了。

二、教师必须摆正地位,巧妙处理好主导与自主的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样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只有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以多种形式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强化语文学习效果。开展学生活动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疏导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的,又可以是由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的。问题可以是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如“‘我’从相隔两千余里的异地,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然后又和一家人离开故乡到异地去谋生。在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的时候,‘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真的不感到留恋吗?为什么不留恋呢?”。又可以是其他学科的有关问题,如:怎样从古代诗词中,看气候和季节的关系,看我国气候的变化发展?问题可以是单一性的,如:孟子提倡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岳阳楼记》一文直接抒发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情怀;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还可以是单纯的语文问题。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吸收课文中的语言精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研究、探索一些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的行之有效的训练语言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短小优美的现代散文或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曾做过成功的探索。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部分早读课时间坚持教学生读诗,以涓涓诗歌甘泉渗入学生心田,每周两三首,每次一二十分钟,精心滴灌,学生兴味盎然”。再如,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对对子”的训练。对联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它不仅要求上下句字数相同、对仗工整.还要求意义相连、平仄协调。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运用这一形式进行语言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一种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即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篇8

关键词:主体性阅读教学,个性差异,感悟,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些要求告诉我们:学生首先是阅读的“主体”, 笔者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 谈谈在初中语文主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引导策略, 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以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上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是学生进入角色的外因, 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 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 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 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 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分析, 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 诚心诚意的信任和鼓励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孙权劝学》, 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 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多遍, 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自悟, 疏通课文的环节, 教师走下讲台, 在学生间巡回, 俯身指导, 然后面带微笑, 亲切地询问学生:“读过之后, 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马上主动举手提问, 教师没有马上解答, 而是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当学生提问告一段落后, 看来似乎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其实作为老师都知道, 还有很多重点、难点需要突出强调,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于是, 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来, 老师说:“还有问题吗?没问题了?那老师也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来帮我解答一下, 怎么样?”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 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 这篇文言文的重点、难点就在这样的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巧妙而自然地加以解决了。

二、激发兴趣, 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 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同时, 兴趣又总是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 反之, 消极的情绪体验则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 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主张教学要依靠和利用教学材料, 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充沛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

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 内容丰富。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 从课文内容入手, 通过各种途径,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 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 灵活设计教学过程, 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情感, 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三、拓展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吕叔湘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 你要问他的经验, 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可见, 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即除了课内还有课外。从内容上来说, “课内”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 也是主阵地;“课外阅读”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益拓展、延伸。从形式上来说, 课内的指导是为了课外的不指导, 我们就是要通过课堂阅读的习惯养成与方法引导, 逐步建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从而达到能自主有效的进行课外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 就马上生动活泼起来。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他们的校外生活是千姿百态的, 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联系生活, 为学生拓宽广阔的阅读时空。重视阅读实践活动, 使阅读教学与生活相连, 使阅读与课外活动互补。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两点:一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而习惯又在养成。通过课内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 我们就是要将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根植于学生身心, 使学生的阅读行为成为个性化的自觉行为。比如,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勤于思考, 不动笔墨不读书, 坚持写好读书笔记, 建立阅读成长卡等。二是, 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阅读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 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归纳默读、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大胆激励学生主动想象, 在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时, 要勤思考, 勤动脑。引导学生学会扬弃, 善于创造性阅读等。因此, 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 要运用种种手段, 激励学生主体想象, 使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才不是一句空话。

四、鼓励大胆创新,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 研究学法, 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 形成一种自觉持久的内驱力。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进行思维情感, 点燃起他们创造的火花。这样, 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得到开发。

1、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能力

(1) 培养质疑能力。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 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 在疑问时更新、创作的。阅读教学中辅导学生进行质疑, 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又要科学引导, 把一些质疑的方法介绍给学生, 提高质疑水平。

(2) 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求异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催化剂”。教学中, 教师可以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直接作出准确的结论, 让学生多加思维, 进行讨论, 敢于质疑, 善于求异, 探究事情和问题的多个答案, 并选出最佳答案, 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以充分的发挥。

2、引导学生开放、发散的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是创造思维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引导其开放、发散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师生角色的构成, 突破教师中心论的束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敢于想象、积极思维。突破课堂界限, 将学科课堂教学, 学科课外活动和学科课外教学结合起来, 跨越课堂, 跨越校门, 开放思维, 激发学生发散、创新思考问题的潜能。

参考文献

[1]田泽生.试谈主体性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 (4) .

主体性阅读教学 篇9

一、增强学生的阅读主体性调控

(一) 学会正确语文阅读

目前, 高中生阅读的最终目标就是高考, 殊不知这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意义, 是对阅读的一种严重偏见。根据心理学的调查显示, 动机是促使一个人去行动的中介活动, 通过有机体的自我需求引发的动机称作内在动机。增强学生自己的思想管理就是要让学生准确把握阅读的意义, 才可以在学生中形成语文阅读的内在动力。倘若学生自己了解到阅读自身的意义, 就会知道自己对于语文阅读的需要, 从而让高中生采用阅读行为来适应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求。

(二) 运用很多的阅读手段, 实施策略控制

经过现实实践的调查, 笔者发现, 目前高中生的阅读手段比较单调并且很死板。高中语文的阅读手段有许多, 其中的朗读法就是对课文进行大声朗读的阅读手段。而默读呢, 就是无声的阅读, 就是依赖眼睛对文字信息的认识, 而且有思想过程的读。默读是高中生最常使用的阅读手段, 它能够适用在所有环境条件下。精读就要一字一句的仔细研究, 在阅读活动中加入个人思考的阅读手段。精读的方式主要是在语文课堂上运用, 是阅读活动的主体, 精读需要学生对于课文仔细研究, 慢慢欣赏。每种阅读手段都有好处与坏处, 也有自己适用的地方, 所以高中生一定要把握好并且很好地用于实践。

(三) 设计学生的阅读计划

学生的阅读计划就是依据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来制作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笔者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因此在学生阅读计划中做了一些计划, 在开学时让我所带的班级每位同学设计自己这半年的阅读计划, 计划涵盖了:阅读的追求——学生为什么选择这本书;阅读的条件——挑选哪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阅读的长短——使用多久来阅读好此次的书本;阅读的手段——知道会使用如何的阅读手段来阅读, 要选择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手段;阅读的成果——通过这段时间的语文阅读, 学生得到了什么, 哪些方面获得了提升, 还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对于语文阅读的思想报告。当学生在阅读《人生苦旅》这本书的时候, 有没有从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启示。余秋雨的散文体现了他是一个才者, 他的思想深沉, 学生应该可以感受得到。在他的《荒原沧海》这篇散文中, 作者描述的是有趣的红海与枯燥的沙漠这两种不同的景象, 学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相信学生阅读之后会有更深的感悟。

经过实践得出, 实行这种特殊的阅读计划, 在学生之中是受到广泛好评的, 学生也会喜欢上语文阅读, 对于语文的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来说, 他们是一群有从众意识的群体。经过调查研究, 有小部分的学生觉得其他同学的阅读, 能够促进他们去阅读;看到他们在读书, 自己也会跟着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学生之间的作用也是很强的。设计学生的阅读计划, 不但能够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不错的阅读环境, 而且学生们互相沟通自己对于阅读的看法, 与别人讨论阅读成果, 也能够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增强教师的阅读教学调控

阅读就是与课文的沟通活动, 这个沟通活动能让学生适应语文书目的阅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过程的条件下, 对于语文书目进行新的意义建立与认识, 还能够进行思想层面的沟通。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活动中, 语文知识的传播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好的沟通, 不要忘记了它原来的目的。倘若一直给学生说文本的写作方式、答题手段, 肯定会让学生对于语文的阅读失去热情, 丝毫不感兴趣, 也是脱离了语文阅读的意义。所以在阅读的课堂活动上, 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对于课文的情感经历与感悟, 增强阅读经历中的情感过程, 端正学生的语文阅读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增强家庭的阅读教学调控

一个美好的家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地方, 而这个家庭的条件是作用到孩子阅读最关键的地方, 并且这种作用是深远持久的。家庭条件之中有硬条件与软条件的差别, 以下就讲讲家庭条件中的硬条件。在硬条件的控制下能够采取如下的手段:第一个是了解目前学生通常的阅读范围与追求, 寻找适合推荐给高中生较好的阅读书籍;第二是依据语文老师指定的书本, 联系学生的阅读爱好, 适当增加家庭里的阅读书目;第三是构建书目报销体系, 把购买书本的权利从家长手中转移到学生的手里, 让他们买自己喜欢的书籍, 适应他们的阅读发展。家长依据孩子购买书籍的情况适当给予买书经费;第四是拓宽学生的生活环境, 添加学生的生活经历。比如:利用放假的时间带学生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体验, 增加家长和孩子的感情联系。

四、结语

在现在的网络条件下, 高中生的阅读在内容和手段上都出现了很多的不同。尽管网络阅读有许多优势, 可是网络上资源非常多, 特别是还有某些不正规的网站, 学生可能会受到有害东西的影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也要很好地把握学生、教师与家庭各方面的阅读调控, 否则会导致学生的错误认知。总的来说, 家庭阅读条件的调控能够对高中生的阅读起到不错的指引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丽杰.接受美学与主体性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主体性阅读教学 篇10

1.阅读教学在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美国、澳大利亚的小学在仅有的两门考试科目中都有阅读, 它有字、词、句教学所没有的优越性。

2.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指出“突出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3.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 但仍未达到理想的要求。其中阅读这个环节很薄弱, 我国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 甚至十几倍。

【预期成果】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初步形成一套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阅读教学方法。

2.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预期小学毕业生的阅读水平将达到国家课程标准四级 (即初三) 的水平。

3.写出若干论文与实验报告。并能合作编出高年级阅读辅助教材。

【理论意义】此课题本身包含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将之运用于改革的窗口———深圳的小学英语教学中, 则更显必要性及可推广性。

【应用价值】教师掌握了新的、更适用的教学方法, 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 扩大了知识面, 更多地了解了国内外文化, 也培养了学英语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

【本课题的重要观点】本课题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要求阅读主体 (学生) 的全方位参与;二是教师要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主体参与阅读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的不仅仅是对语篇内容和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 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交流阅读体验, 让学生读有动力, 读有方法, 读有创造, 读有个性,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及形式】宝安区建安小学四年级学生, 第一课堂主要采取一星期一节的课堂教学形式, 第二课堂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旨在教会学生自我阅读、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质疑, 使学生“能飞则飞, 能跑则跑”。

【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基本内容】

1.开展任务式教学, 增加学生参与机会。本课题注重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时间及效果。教学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性”, 即让学生作为阅读活动的主角。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

(1) 学会看读。阅读的方式有声读、心读和看读等。看的速度快于读的速度。心读虽没读出声, 但仍在心里一个词一个词地读, 也属于声读, 目前学生基本上都采取这种方法。声读可提高口语水平, 但不利于提高阅读水平。因此, 必须训练学生学会看读。

(2) 限时阅读。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按意群读。阅读时把句子分成较大的意群, 既训练速度又帮助理解。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1) 看标题; (2) 找关键词; (3) 重视每段的首句或末句; (4)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含义; (5) 带着问题阅读, 即先看练习再看文章。

【要解决的问题及途径、方法】

1.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即如何让学生有兴趣, 主动参与, 有以下几种途径。 (1) 直观形象法:用实物、图片、教具、幻灯等引导, 让学生产生形象化的认识, 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把视、听、说、看有机地结合起来, 诱发学生的迫切愿望和兴趣。 (2) 背景陶冶法:介绍外国访华的背景知识。 (3) 情境创设法:创设生活化情境。 (4) 分组讨论法, 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

2.如何解决学生兴趣能力分化问题, 即如何对待阅读学习后进的学生。

(1) 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哪怕是取得微弱的进步也要适时、恰当、真切地鼓励, 激发其成就动机。

(2) 不苛求纠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3) 在分组讨论时把学生按兴趣强弱、能力大小进行搭配, 以利于普遍提高。

3.如何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如何使每个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提高?我认为阅读能力包括词汇量、速度、准确度、理解能力、知识面等五个方面。

(1) 词汇量少。抓基础, 多读、多背、记单词。

(2) 速度慢。要有意识地控制、提高、多看、读。

(3) 准确度低。要掌握句子的结构及时态。

(4) 理解度低。要掌握句子的结构及时态。

(5) 知识面窄。多看书、看报、了解新闻。

4.如何对阅读教学进行跟踪。

教师每月要对教学进度及学生的掌握度做一个详细记录, 如下表:

检查阅读速度采用计算公式:

X代表阅读课文的字数, Y代表阅读时间的换算数 (每10秒为1个单位) 6即6分钟, Z代表每分钟阅读字数即速度。如一篇文章有500个词, 阅读时间是160秒, 则阅读速度就是每分钟187个单词。

【巩固周期】

上一篇:心理缺陷下一篇:干旱胁迫对油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