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铁注射液

2024-07-02

蔗糖铁注射液(精选七篇)

蔗糖铁注射液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患有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度贫血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例, 女性10例, 年龄在45~66岁, 平均年龄为 (46±3.2) 岁。24例患者在被选中前, 已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时间在1~24个月, 平均时间为 (1±1.24) 年。所有入选患者均呈现为中度贫血伴铁缺乏症状, 且无任何患者在入选前接受输血、失血或者铁剂静脉注射等。24例患者在入选前的血红蛋白含量在6~9 g/d L, 红细胞比容含量在18%~30%。患者无其他并发症或疾病, 如甲状旁腺亢进、肝病、传染病等, 符合试验要求。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持续5周的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 用法用量为100毫克/次, 2次/周。其总的铁元素补充量为1000 mg。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前, 需要进行小剂量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 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的发生。在5周的治疗期间, 患者全部停用口服铁剂, 并在入选前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治疗, 用法用量为每周120~150 U/ (kg•次) , 采用皮下注射, 在患者入选后, 依旧维持特定的促红素剂量。同时, 随着患者血红蛋白达到目标值110 g/L后, 将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的含量降低25%。

1.3 治疗评价标准:

本次试验主要对比分析入选前和入选2、4、6、8周后, 患者在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变化, 以及患者在入选前和入选后8周后的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甲状旁腺激素、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监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以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数值, 依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值, 衡量患者在治疗8周后的贫血治愈率。贫血治愈效果共分为显效、有效、改善以及无效4个指标。其中总有效率是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叠加。显效是指患者接受治疗后, 血红蛋白增长不低于20 g/L, 红细胞比容不低于0.1;或者血红蛋白值达到100 g/L, 血红细胞比容达到0.2的水平, 患者贫血症状消失;有效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血红蛋白增长不低于10 g/L, 红细胞比容不低于0.05, 患者贫血症状显著改善;改善是指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均有所增加, 但增加值有限, 低于有效指标的最小值, 患者贫血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后, 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无显著改变, 患者贫血症状没有改善, 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生数据均有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由表示, 并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并用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标准为P<0.05代表两组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4例患者在入选前, 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均低于80 U/L, C反应蛋白低于20 mg/L、甲状旁腺激素低于500 pg/m L。经过蔗糖铁注射治疗8周后, 患者上述指标并无显著性改变。在采用促红素和蔗糖铁注射液联合治疗后, 患者的血清铁蛋白以及血红蛋白均有所增长。其中在入选前、治疗后2、4、6、8周时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是 (7.61±0.82) 、 (8.01±1.21) 、 (8.99±0.96) 、 (10.83±1.98) 、 (10.76±1.49) g/L, 在这几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分分别是 (113.89±29.34) 、 (276.64±104.38) 、 (508.86±50.97) 、 (329.87±145.82) 、 (198.21±73.41) ng/m L, 红细胞比容分别是 (25.98±4.07) %、 (25.11±2.09) %、 (33.29±3.58) %、 (36.57±8.04) %、 (35.87±4.84) %, 患者在治疗后4、6、8周时, 与入选前相比, 患者红细胞比容水平有显著性变化, 血清铁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均有显著性改变, 治疗后4、6、8周的上述三项指标的水平与入选之前指标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2.2经过蔗糖铁注射液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贫血症状显著改善, 其中共有20例患者效果为显效、4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 本次试验总有效率达到100%。治疗期间共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1例患者为头痛, 另1例为低血压。但经过治疗后, 痊愈。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常伴有肾性贫血, 若长时间得不到治疗, 会诱发患者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症状, 危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蔗糖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过程中, 患者机体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等水平均会有所上升, 从而显著缓解和改善患者贫血症状[4]。本次试验证明, 蔗糖铁注射液不易诱发患者不良反应, 和对患者机体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能够帮助维持患者机体内血清铁蛋白含量的正常值。临床医学试验证明了蔗糖铁注射液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方面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因此在临床医学中,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蔗糖铁注射液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探究, 研究其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患有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度贫血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上述患者100毫克/ (次·周) , 1000 mg总剂量的静脉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测定并记录患者的血常规、血清铁蛋白在入选前以及入选后的第2、4、6、8周的变化值。并比较患者入选前和入选后第8周在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甲状旁腺激素、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 以此计算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在接受蔗糖铁静脉注射后, 机体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清铁蛋白等含量增加, 但C反应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 临床应用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且用药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血液透析患者, 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开颜, 毕春艳.蔗糖铁与力蜚能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8) :159-160.

[2]郭齐, 王群.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 .2011, 17 (12) :1567-1570.

[3]朱征西.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24) :5401.

蔗糖铁注射液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为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住院的中重度肾性贫血 (血色素<90 g/L) 患者, 随机分为静脉组 (静脉推注蔗糖铁) 与口服组 (口服琥珀酸亚铁) 。静脉组38例, 男16例, 女22例, 年龄22~78岁, 平均 (47.9±11.4) 岁, Hb平均 (84.2±12.5) g/L, SF平均 (208±88) ng/L;口服组38例, 男18例, 女20例, 年龄21~79岁, 平均 (48.1±10.2) 岁, Hb平均 (84.8±13.1) g/L, SF平均 (198±90) ng/L。所有患者均无输血史, 无血液系统疾病, 无严重感染史, 无消化道肿瘤等。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使用EPO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 1次/周, 剂量为100 U/kg, 皮下注射, 若患者Hb>10 g/dl, 则EPO用量减少一半, 若HB>12 g/dl则EPO用量减少75%。

1.2.1 静脉组将100 mg蔗糖铁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血液透析开始2 h后通过透析器静脉端缓慢滴注,点滴至少30 min, 1次/周,连用3个月,再抽血检测。首次使用时应先用实验剂量,20~25 mg稀释于生理盐水20 ml中,在15 min内推注结束,观察1 h看是否有不良反应,确定患者无使用禁忌证。

1.2.2 口服组每日口服琥珀酸亚铁(速立菲),每次200 mg, 3次/d,连用3月,再抽血检测。

1.3 观察指标

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EPO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

与基础值相比,显效:Hb≥l10 g/L, SF≥300 g/L, TSAT≥25%;有效:Hb≥90 g/L, SF与TSAT均增加50%以上;无效:Hb<90 g/L, SF与TSAT均无明显变化或增加小于50%[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静脉组总有效率为92.1%,口服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EPO剂量比较

静脉组治疗前后使用EPO剂量分别为(134±19) U/(kg·周)、(111±18) U/(kg·周);口服组治疗前后使用EPO剂量分别为(133±23) U/(kg·周)、(129±21) U/(kg·周)。两组患者应用EPO的剂量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而静脉组减少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静脉组1例出现腹痛、恶心症状,经对症处理后逐渐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口服组有1例出现严重的头痛、头晕,有1例出现腹泻、黑便,有1例肌肉关节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其缺乏可直接导致缺铁性贫血[3]。肾性贫血患者反复血液透析、化验抽血、破膜失血、胃肠道出血等,造成过量失血;胃肠功能低下,铁的有效吸收不足;肾单位损害导致肾脏产生EPO能力下降,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患者铁缺乏,恶化病情。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铁缺乏也参与了贫血的发生,慢性肾性贫血患者铁的补充对于保证EPO治疗的充分反应是意义重大,而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使患者的Hb迅速上升[4]。谢秀兰[5]研究表明:静脉补铁后,铁与铁蛋白结合快,可迅速供给骨髓造血,补充铁的需求量,从而降低EPO的需求量,较快地改善贫血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缺铁性贫血的标准为:血清铁蛋白<14μg/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20%[6],Hb、Hct的治疗靶目标值为:Hb110~120g/L, Hct 33%~36%[7]。目前临床主要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补铁方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胃肠吸收功能较差,铁剂对胃肠刺激较大,药物的吸收利用率不高,补铁效果不太理想。对肾性贫血患者以选用静脉途径补铁为宜[8]。将铁剂直接注入体循环的静脉补铁,不存在吸收不良的问题,生物利用度高,补铁效果好[9]。

本研究表明,静脉组总有效率为92.1%,口服组总有效率为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用EPO的剂量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而静脉组减少明显(P<0.05),这也印证了谢秀兰的研究;静脉组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口服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静脉滴注及口服补铁均可治疗MHD患者并发的贫血,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的效果对比一目了然,静脉推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能较快纠正铁缺乏,改善贫血,不良反应率低[10],患者依从性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静脉推注蔗糖铁和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中重度肾性贫血患者76例, 随机分为静脉组 (静脉推注蔗糖铁) 与口服组 (口服琥珀酸亚铁) , 两组均同时常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治疗, 共治疗12周, 观察疗效、EPO用量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静脉组总有效率为92.1%, 口服组总有效率为81.6%,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应用EPO的剂量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 而静脉组减少明显 (P<0.05) ;静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口服组 (P<0.01) 。结论:静脉推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能增强EPO效应, 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少, 可安全应用。

关键词:蔗糖铁,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张亚荣, 徐明成.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血透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2 (2) :49.

[2]王海燕, 刘平, 张呜和, 等.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527.

[3]王红梅.蔗糖铁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48例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 2009, 47 (18) :121-122.

[4]沈雅珍.静脉补铁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皿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6) :202.

[5]谢秀兰.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透析及非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09, 15 (31) :146.

[6]匡彬.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肾陛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1) :77-79

[7]王海燕.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93-306.

[8]于红俊.静脉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比较[J].中国血液净化, 2009, 8 (4) :226.

[9]于瑞波, 张传方.静脉补铁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 11 (2) :20.

蔗糖铁注射液 篇3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 是铁缺乏症的一个严重阶段, 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易倦、心率增快、精神行为异常等, 严重的患者会对重要的脏器功能造成损害, 因此有效地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对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就是口服补铁, 但是部分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较重, 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存在慢性持续性丢失和吸收障碍, 因此治疗疗效不明确[2]。现在对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1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采取蔗糖铁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和口服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疗效和产生的不良反应, 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1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 男性占46例, 女性占68例, 患者的年龄14~68岁之间, 其中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占62例, 月经过多的患者占32例, 营养不良的患者占12例, 有痔疮的患者占6例, 血尿患者占2例。患者分为60例观察组和54例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蔗糖铁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 对照组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都为8周, 治疗之后对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进行测定, 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疗效和产生的不良反应。

1.2 方法

1.2.1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确诊, 主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入选标准:血红蛋白≤75g/L;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近期没有使用铁剂或者停用1个月以上的患者;能够对铁剂的耐受性好。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 治疗之前按照:总缺铁量=体质量× (Hb目标值-实际值) ×0.24+贮存铁量, 对患者的铁剂量进行补充, 贮存的铁量为500mg, 每次使用蔗糖铁注射液100mg加上生理盐水100mL进行稀释, 15min滴完, 隔一天滴注一次;治疗之前给予患者20~50mg蔗糖注射液, 没有出现不良的反应可以继续滴注剩余的药液。对照组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口服0.1g琥珀酸亚铁, 每天服用3次, 加上0.1g维生素C, 每天服用3次。两组患者都相应的给予对症协助治疗。

1.2.3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 治愈是指患者缺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者消失, 男性患者Hb的上升度≥120g/L, 女性患者Hb的上升度≥110 g/L;有效指患者的血红蛋白大于20g/L;无效指患者治疗后没有达到以上的标准。

1.2.4选择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计量的资料用t进行检验, 计数的资料用χ2进行检验, P<0.05则表述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比对照组患者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的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显著, 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下表2所示;治疗组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头疼, 经过处理得到缓解, 对照组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了食欲不振, 4例患者出现了恶心, 2例患者出现呕吐, 2例患者出现腹泻, 4例患者出现便秘。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患者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中, χ2=1.00, 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率对比, χ2=6.36,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较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 相关资料显示, 全球几乎所有的人群都处于一种缺铁状态, 每年都会有25%左右的人群确诊为缺铁性贫血[3,4]。传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口服进行补铁, 多给予患者维生素铁控释片、多糖铁复合物以及琥珀酸亚铁等进行治疗, 但是患者口服铁剂进行治疗往往会让患者产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便秘等反应, 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必须终止继续进行治疗, 造成了患者的病情加重, 影响了对铁剂的吸收, 受到很多限制。蔗糖铁注射液主要的成分是蔗糖铁, 是一种由大量蔗糖分子所包绕的多核性氢氧化铁复合物, 与体内铁蛋白结构很相似, 有整体结构稳定和毒性低的特点, 不容易被肾脏清除, 也不能够释放铁离子, 在目前是公认的出现不良反应最少的一种治疗方式[5,6]。

通过上述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比对照组患者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的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显著, 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患者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了蔗糖铁注射液能够让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体征得到有效地改善, 增加了机体的铁储备量, 安全性较好。蔗糖铁注射液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耐受性好, 特别适用在因为胃肠道反应不耐受使用口服铁剂进行治疗急需要得到改善或者因为胃肠道疾病而引起的口服铁剂吸收性障碍的贫血症患者, 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原春青, 任建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 2008, 06 (4) :65-66.

[2]展新荣, 王羽, 尹俊杰, 等.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6) :118-119.

[3]付娟, 马庆.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9 (6) :83-84.

[4]李璐, 周帆, 侯健, 等.静脉用右旋糖酐铁对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 6 (4) :74-75.

[5]彭鹏, 邹文蓉.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3 (1) :39-40.

蔗糖铁注射液 篇4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①入选标准:在本院维持血透半年以上的患者, 病情稳定, 平均年龄28~80岁;每周透析2~3次, 每次透析时间4小时;60g/L≤Hb≤90g/L, SF<300Ug/L, TSAT<20%。②排除标准:铁剂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怀疑铁负荷过量者;近1个月有输血史者或有静脉使用过铁剂史者;有严重的心、肝功能不全者;患有下列疾患之一:急慢性感染、急慢性失血、哮喘、纤维性骨炎、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精神疾病。③退出标准:发生严重合并症或需要输血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未完成全部疗程者。

病例分组: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组 (A组, n=13) , 将100mg蔗糖铁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中, 于每次透析2小时后静滴;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组 (B组, n=13) , 口服琥珀酸亚铁200mg/次, 3次/日。两组年龄、性别、干体重、透析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Hct、SF、TSAT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⑴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的使用:两组均使用EPO (雪达升, 3000U/支) , 剂量100~150U/ (kg·周) , 2~3次皮下注射。患者保持入组前的EPO用量。若患者的Hb值已达到目标值110g/L, 则可将EPO用量减少25%。⑵铁剂应用:①静脉组:总补铁量按以下公式计算:体重 (kg) × (Hb目标值110-Hb实际值) (g/L) ×0.33。将100mg蔗糖铁 (天兴, 每支5ml:100mg) 稀释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 在透析2小时后通过透析器的静脉端点滴至少30分钟以上。首次使用时, 先用实验剂量的25% (相当于25mg铁) 在15分钟滴完, 观察如果没有皮疹、恶心、呕吐、胸痛、胸闷、气短、低血压等过敏反应发生, 在30分钟内输完剩余量。以上剂量在每次透析时使用, 完成总预计补铁量后, 以后每2周用蔗糖铁100mg维持, 观察时间3个月。②口服组:口服琥珀酸亚铁 (奥邦, 每粒100mg) 200mg, 3次/日, 餐后2小时服用, 共3个月。服药期间忌茶。

注:与治疗前 (0周) 比较, P<0.05;与口服组比较, P<0.05。

注: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

观察指标:①实验室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取静脉血, 观察两组患者Hb、Hct、SF、TSAT的变化以评价铁剂的疗效。②安全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每月监测肝、肾功能以评价其安全性。

统计学处理:对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数据我们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对于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我们一般用 (±s) 表示。对于有些数据的治疗前后的比较, 我们则使用t检验, 对于实验数据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比较时我们使用χ2检验, 当检验结果显示P<0.05时,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补铁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SF、TSAT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静脉组经静脉补铁4周后迅速达到总补铁量, EPO起效快, 4周后静脉组Hb、Hct、SF、TSAT已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口服组患者Hb、Hct、SF、TSAT上升速度缓慢, 在8周时才观察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没有因输血或其他原因而退出的病例。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血压、脉搏、心率、体温、呼吸无明显变化。静脉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口服组5例 (38.4%) 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腹部不适、上腹胀痛、恶心、呕吐3例, 便秘2例, 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 均可耐受至试验结束。

讨论

肾性贫血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最重要原因考虑是由于其肾脏生成的EPO不足。②营养不良, 如铁缺乏, 维生素B12、叶酸补充不足等。③失血, 如血液透析过程中红细胞的破坏、可能出现的消化道出血等。④尿毒症毒素可能造成骨髓微环境病变, 引起造血障碍。正因为有着这许多中致病因素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及时、高效地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现象, 就要从多方面考虑, 采取多种治疗手段。

目前维持血透的患者的补铁, 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补铁, 但是由于铁剂对消化系统的刺激较大, 使得口服补铁常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如胃炎、便秘等, 使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大大下降, 从而造成治疗的困难。此外, 如果口服补铁时同时服用了其他的治疗药物, 则铁剂可能会和其他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从而影响铁剂的吸收。而且一般铁剂口服后吸收慢, 进入体内后的利用效率低, 相对来说起效比较慢, 使得患者如果想要达到长期的治疗效果就必须长期服药。在多项研究中都显示, 静脉铁能有效地提高血红蛋白, 增加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 以及减少对EPO的需要, 克服了网状内皮系统对铁的释放障碍,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本研究中, 静脉组使用蔗糖铁后, Hb、Hct、SF、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起升高的速度和幅度均高于口服组, 表明蔗糖铁联合应用EPO治疗伴有缺铁的肾性贫血的效果是明显的, 且能够有效地提供储存铁和功能铁, 能更好地改善透析患者的缺血状况。而口服铁剂常因胃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导致胃肠道吸收铁障碍, 生物利用度低, 常难以满足透析患者对铁的需求。通过本研究发现, 静脉组和口服组患者在治疗的前后没有发生血清生化指标的重要变化。并且研究发现, 患者通过静脉的途径补充铁剂比口服铁剂产生的疗效要好, 并且静脉途径补充铁剂起作用的时间短, 总体疗效都要优于口服铁剂, 此外, 由于静脉补充铁剂不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刺激, 从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口服铁剂要少, 能够大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用于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十分合适,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蔗糖铁辅助治疗慢性肾衰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合并有肾性贫血的患者26例, 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组 (A组, n=13) , 静脉应用100mg蔗糖铁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中, 于每次透析2小时后静脉滴注;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组 (B组, n=13) , 琥珀酸亚铁200mg/次, 口服, 3次/日。两组均同时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治疗, 剂量100~150U/ (kg·周) , 分两次于透析结束时静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4、8、12周血红蛋白 (Hb) 、红细胞压积 (Hct) 、铁蛋白 (SF) 和转铁蛋白饱和度 (TSAT) 4项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应用蔗糖铁辅助治疗慢性肾衰患者肾性贫血效果确切 (治疗前后比较, P<0.01) 。静脉组治疗后Hb、Hct、SF、TSAT均明显高于口服组 (组间比较, P<0.01) 。口服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 (38.4%) , 静脉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静脉应用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治疗慢性肾衰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确切, 较口服补铁能更快、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 (P<0.01) ,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蔗糖铁注射液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进行维持性透析肾性贫血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 女36例, 平均 (55.12±2.07) 岁。在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临床纳入标准: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以上, 并且病情稳定的成年患者;每周透析2~3次, 且每次透析达到规定时间;血清铁蛋白 (SF) 小于等于500μg/L, 血红蛋白 (Hb) 小于等于90 g/L。临床排除标准:对铁剂过敏的患者;4周内有输血史, 或者8周内有铁剂应用史;有严重肝病、活动性溃疡及恶性肿瘤。

1.3 治疗方法

试验组应用蔗糖注射液 (商品名:铁泰) , 剂量为200 mg, 稀释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 在透析开始2 h后进行静脉滴注, 静点时间超过30 min。以上剂量在每次透析时应用, 直至达到预计总补铁量。之后用100 mg蔗糖铁维持治疗。总补铁量的计算公式为:体重 (kg) ×Hb (目标值110-Hb实验值) (g/L) ×0.24+贮存铁量 (mg) 。系数0.24=0.0034×0.07×1000。体重大于35 kg的患者, 贮存铁量为500 mg。对照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力蜚能) 150 mg, 每天1次。餐前1 h或餐后2 h服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患者的Hb、血细胞比容 (Hct) 和SF值, 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监测两组的肝功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Hb、Hct及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 与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红细胞生成减少, 破坏增多[3]。治疗时要首先清除体内的毒性物质, 其次要及时输血或者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

本研究中, 试验组静脉应用蔗糖铁注射液, 经过治疗后, Hb、Hct及SF水平明显升高, 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并且远远好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蔗糖铁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好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且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异常, 说明静脉注射蔗糖铁安全性高, 患者对铁的吸收率较高, 耐受性强。

综上所述, 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好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 安全性高,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补铁方式, 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密, 孙广萍, 李德天, 等.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 (4) :206-208.

[2]王红月, 顾春梅, 陈燕, 等.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8) :3478-3480.

蔗糖铁注射液 篇6

关键词:静脉注射,蔗糖铁,口服,铁剂,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一般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即出现,发生机制是因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明显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是治疗肾性贫血的首选药物,但铁缺乏将直接影响EPO疗效[1]。我院就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进行疗效比较分析,旨在为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66例肾性贫血患者,男37例,女29例,年龄21~84岁,平均57.8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行血常规检查显示转铁蛋白饱和度 (TSAT) 低于20%,血清铁蛋白 (SF) 低于200μ/L,红细胞压积 (HCT) 低于25%,血红蛋白 (Hb) 低于90g/L,同时排除急慢性失血者、活动性溃疡者以及有铁剂过敏史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3例。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皮下注射EPO进行治疗,每周1次,每次剂量为100~150IU。当TSAT、SP、HCT、Hb等均达到目标值时,EPO的用量则可减少至每周50IU。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服用乳酸亚铁口服液进行治疗,每天3次,每次100mg,于饭后服用,共连续用药10周。研究组静脉注射蔗糖铁进行治疗,在每周首次透析完成时,通过透析管路的静脉端注入100mg (1支) 的蔗糖铁,连续用药10周。第1次注射蔗糖铁应先进行试验,即20mg蔗糖铁加至4mL的生理盐水中融合后在15min内缓慢推注完成,并观察15min,无任何不良反应,则继续将余下的80mg的蔗糖铁与10mL的生理盐水融合后静脉注射;出现过敏则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处理[2]。

1.3 评价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取血检查,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铁代谢指标TSAT、SP及血液学指标HCT、Hb等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SAT、SF、Hct、Hb指标的比较,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研究组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1例上腹不适,1例便秘、2例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明显缓解。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而且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贫血进行性加重。肾性贫血可以引起心排血量增加、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多种生理功能异常。因此,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定期检查血常规,及时进行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特效药,但在治疗的同时增加了红细胞的生成率,对铁的需求明显增多[3]。此外,肾功能不全时铁的利用率降低,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时,运铁蛋白可由尿中丢失,也使铁的利用率下降。所以说补充铁剂必不可少。

铁对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氧的传递和利用,以及其他生理上十分重要的血红素和非血红素化合物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缺铁性贫血时,铁的吸收和转运增加,可从正常的10%增至20%。蔗糖铁是快速、高效、安全的缺铁性贫血治疗剂,为多核氢氧化铁 (Ⅲ) -蔗糖复合物。非离子型的多核氢氧化铁 (Ⅲ) 核心表面被大量非共价结合的蔗糖分子所包围,从而形成一个平均分子量为43kDa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结构稳定,在生理条件下不会释放出铁离子。通过体内网状内皮系统分解成铁和蔗糖,释放的部分铁补充体内被消耗的铁储备,结果血清中的铁和铁蛋白有了显著的升高,而铁的总结合能力却显著下降。多核核心的铁被环绕的结构与生理状态下的铁蛋白结构相似,由于后者的蛋白配体被糖类代替,从而使得该药不具有还原性。注射蔗糖铁4h后,这种大分子结构可以避免从肾脏被消除 (经肾排出在5%以下) ,进而保证其全部被利用而对肾脏无害。在24h后血浆中铁的水平下降到注射前铁的水平,约75%的蔗糖被排泄。给药后,铁主要被肝、脾、骨髓、转铁蛋白及去铁蛋白所摄取,并很快代谢,且易被用于红细胞造血。综上所述,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铁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蕾, 李大县, 张晓敏, 等.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在治疗肾性贫血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31) :73-74.

[2]王玉梅.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6) :734-735.

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篇7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 也是影响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自从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应用于临床以来, 肾性贫血的治疗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EPO的效果, 其中最常见原因就是铁缺乏。但实际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由于口服补铁剂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明显, 不能坚持长期治疗, 本研究通过对两种补铁方法的对比, 以期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5例肾性贫血患者。纳入标准[1]: (1) 年龄18~85岁, 性别不限。 (2) 终末期肾病 (ESRD) 已经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者, 透析为每周2~3次。 (3) 肾性贫血存在, 血红蛋白 (Hb) <90g/L或红细胞压积 (HCT) <27%。 (4) 初始检查血清铁蛋白 (SF) <500ug/L, 转铁蛋白饱和度 (TS) <30%。排除标准:已知对铁制剂过敏、1个月内有输血史、2个月内有肠道外铁剂使用史、1个月内发生较严重感染, 或CRP>20 mg/L、临床初始检查铁代谢提示铁负荷过重, SF≥500 ug/L, TS≥30%、有急慢性失血, 严重营养不良, 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有其他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22例, 口服组23例。静脉组:给予蔗糖铁1 000 mg/周, 之后改用100mg/周维持量。后根据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 每1~2周给予100 mg维持量, 治疗期间如血SF≥500 ug/L, TS≥30%, 则停药观察, 待指标下降后再考虑继续使用, 但剂量应减半。口服组:琥珀酸亚铁200 mg, 每日3次口服。上述两种方案治疗过程中, 均应严格记录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他用药剂量, 以方便统计费用。

1.2.2 观察指标及疗效、安全性评价:

每月检查1次Hb、HCT、SF、TS;3个月检查1次肝肾功能。疗效评价标准:显效, 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Hb上升≥30 g/L或HCT上升≥10%, 或Hb达到100 g/L, 或HCT达到30%以上, 贫血症状改善。有效, 治疗结束后Hb上升≥15 g/L或HCT上升≥5%, 贫血症状改善。改善, 治疗结束后Hb及HCT有上升, 但Hb上升<15 g/L且HCT上升<5%。无效, 治疗结束后Hb及HCT无变化或恶化。最终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本组总例数×100%。安全性评价, 即统计不良反应 (过敏及胃肠道反应) 发生率。

1.2.3 成本测算方法:

直接医疗成本包括铁剂费用、促红素及其他合并用药费用、相关检验费用、处理不良反应的费用, 因透析剂量相仿, 透析费用未统计在内;间接成本包括补充营养所需费用、劳动力损耗费用, 其中劳动力损耗按每周40 h工作时间计算, 参照本县人均年收入25 000元, 每次透析时间5小时。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表示, 组内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口服组有1例因严重消化道反应退出, 其他患者均完成6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静脉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口服组 (P<0.01) , 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与口服组治疗后比较, P<0.01。

2.2 临床疗效

口服组显效10例, 有效5例, 进步4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68.2%;静脉组显效18例, 有效2例, 进步2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90.9%, 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静脉组发生轻微恶心的消化道反应1例, 未出现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口服组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5例, 其中1例反应严重终止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两组均未发生肝功能损害、过敏等其他副作用,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两组治疗总费用及成本分析

最终统计口服组总费用 (11 080±2 860) 元, 平均费用11520元;静脉组总费用 (11 910±2 340) 元, 平均11 490元。两组费用差距不大, 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 也是影响透析病人生命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导致Hb未达标的主要原因就是铁缺乏, 从而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的有效利用。铁剂的补充是肾性贫血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但以往在静脉铁剂出现之前, 临床通常采用口服方案补铁, 口服治疗碰到不少问题, 但主要为效果欠佳及消化道反应无法耐受。而大量RCT研究包括国内外对多种静脉铁剂报告, 均证明在纠正铁缺乏, 改善红细胞生成方面静脉铁剂优于口服铁剂, 因此, 静脉使用铁剂有循证医学依据[2,3,4], 所以, 指南推荐透析病人使用静脉补铁。以上大量证据均证明静脉补铁对透析病人十分必要。静脉补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安全性、效果和费用。安全性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 静脉使用铁剂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反应率发生率为0.7%, 另外也有消化道反应。本次使用中有1例病人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 静脉使用蔗糖铁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4.5%) , 也大大低于口服组患者 (22.7%) ,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蔗糖铁副小于口服用药, 使用也更方便, 在效果更佳。作为临床使用的一种静脉用铁剂, 蔗糖铁能较快纠正肾性贫血, 不增加医疗费用, 减少贫血相关不良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与口服铁剂比较, 更具成本效果, 应用前景广, 值得临床专科医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85-306.

[2]倪兆慧, 钱家麒, 贾强, 等.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 22 (3) :143-148.

[3]杨文领, 孙阳, 刘文虎, 等.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 2009, 29 (7) :413-415.

上一篇:直观的几何解释下一篇:石油化工园区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