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2024-06-18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精选十篇)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篇1

自古以来,我国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感恩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必修内容至关重要。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懂得了感恩和报恩,才能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感恩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

感恩教育是导师通过采用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教育内容和案例分析,对学生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也是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遵循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发展特点;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感恩教育的形式对大学生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

1.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是良好的美德教育。

感恩教育促进人性向善,胸襟开阔,唤起人性美德,挖掘人性原动力。感恩教育始终遵循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实行对感恩的道德要求的认同,并把这种道德认知上升成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进而养成高尚的道德习惯与道德品质。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他们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当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2.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是良好的情感教育。

感恩教育是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教育基础;是当下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必修课程。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感恩是道德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拥有感恩的情感即是拥有爱,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能够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中最基本的以情动人的教育。感恩意识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备的,它需要通过情感培养慢慢形成,通过日积月累把感恩意识注入到每位社会成员的心田之中。当下大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包涵一下三个阶段:(一)认知阶段。受教育的学生能切身体会所获得的恩惠,内心里给予肯定,即是懂得他人的付出让自己得到帮助。(二)情感上升阶段。在认知的基础上,受教育的学生能够出现愉悦和温暖的情感,进一步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强烈愿望。(三)施恩奉献阶段。将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变成施恩的行为;具有了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努力让学生们能够从他人的立场出发,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积极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最终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感人所感,知他人情,方能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道德责任感。只有这样,我们的道德教育就不会仅仅依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而是由学生的心里散发出,使学生们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1. 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当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政治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多数大学生都很务实,怎么找到好工作、怎么赚到大钱就成了大学生们的直接目标。如何奉献社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对当下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来说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加强高校感恩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努力实现“中国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大学生们进行传统的感恩思想教育来引导和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大学生们形成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他们自发自觉地接受和找寻生活中的美好,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呵护。对家庭、社会和他人常怀感恩心、常存感恩情、常表感恩意,才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2. 感恩教育不断促进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改善人际关系。

感恩教育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我和进行自我教育。它是一种健康的心态、积极的状态;能让人学会关心、体谅他人,善待他人的误解,以一颗平常心从容面对人生旅途中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感恩是一种美德,播下感恩的种子,收获心灵的慰藉和幸福。与此同时,感恩教育让大学生们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广博,逐渐学会体谅别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不足,学会自控,慢慢克服自己的缺点,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成功。

3. 感恩教育有利于充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感恩之光处处可见。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以此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们奋发图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感恩教育是人性的需要与回归,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高校是否重视对大学生们感恩教育,是否注重对大学生们感恩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当代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是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三、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途径

1. 通过家庭教育培养感恩意识。

家长要注意着重从思想上和生活细节上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让他们了解明白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父母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让他们能够体验父母的辛劳,懂得孝敬父母、感激父母,从而更加热爱家庭、珍惜生活、感恩生活。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并不是天经地义、本应该就有的。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很多人在背后为了他们默默地努力创造和奉献。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要让他们理解老师盼生成材的良苦用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自觉认真学习;要让他们学会相互关爱、珍惜友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国家和社会,通过努力,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利用校园环境氛围培养和深化感恩意识。

在校园环境中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感恩教育环境,通过广播、局域网、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学校的媒体渠道,把感恩教育融入到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广泛宣传模范事迹,树立优秀典型,让学生们处在浓烈的感恩氛围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们进行感恩意识的熏陶、培养;同时,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和榜样力量,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里面。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成长经历进行思考,抵制各种消极、错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教育他们懂得感恩。

3. 营造良好的社会感恩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升正确的感恩品质。

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相互之间的尊重和关心,都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让他们心存感恩,感谢社会。反之,则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政府作为社会环境的主体,要借助社会舆论,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力度,要弘扬感恩情感,贬斥背信弃义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实行感恩行为。传播有关感恩事迹题材的案例引起大学生的关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政府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对社会上出现的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正面形象要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一定标准的奖励,让人们充分提高惩恶扬善的意识,有助于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并对感恩教育的成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篇2

感恩教育是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完善人格的重要举措,是面对部分高校大学生感恩之心缺失而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旨在通过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提醒大学生要饮水思源,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思想教育及行为引导,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教育渗透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方法策略及重要意义进行阐述,探究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渗透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感恩之心的获得不是天生就有,是后天通过学习逐渐养成的。感恩是获得恩惠并希望回赠施惠一方的行为及内在情感,它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而养成的一种内在责任和品德内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为。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以具体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习者实施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性、注重情感培养的道德教育。加强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渗透,对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责任感不强,缺乏感恩之心,冷漠等道德情感缺失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部分大学生出现情感荒漠,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近年来,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情感表现令人担忧。部分大学生情感缺失,表现为冷漠、自私、责任感不强,缺乏感恩心理等。甚至受到一点小挫折就想自杀,面对他人及社会的帮助不懂感激,对父母无私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漠视老师的悉心教导,目无尊长,见利忘义,缺乏集体观念等,造成了只懂索取不思回报的局面。由于高校普遍忽视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渗透作用,没有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导致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情感荒漠化的现象。高校的教育不应只关注专业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一个健康和谐的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对社会对国家有作为的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道德教育更离不开感恩教育。

(二)传承美德建设和谐社会,感恩先行

古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感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在历史的长河里由来已久,也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渗透感恩教育,与其说是为了避免大学生情感荒漠,倒不如说是发扬传统美德,宣扬华夏文明。高校可以通过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重视感恩教育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倡导道德教育感恩先行的理念,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逐渐地把感恩内化成大学生的内在品质,才能更好延续我国传统文化,不忘传统美德。此外,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今的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感恩教育是促使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内在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关爱他人的前提意识,是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懂得知恩图报的内在需求。

(三)不健全的人格,道德素养低

感恩教育的缺乏,或者流于形式,对健全大学生人格,提高学生道德素养,都是一种社会的损失。因为长期以来学校过分关注学生专业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长期以来受到忽视,没有健全的人格及道德素养,导致学生出现一些极端行为,如马加爵事件,仅因为与室友发生矛盾,就杀死了室友,毁了自己的前程。再如刘海洋泼熊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一系列极端的行为,告诉我们高校教育不但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还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及拥有健康的人格而努力,以感恩为引导,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自毁前程。只有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社会对他人心存感激,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不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行为。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渗透感恩教育是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拥有健康的思想品质、健全的人格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前提,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重要保障。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实施感恩教育的具体策略

面对高校学生思想存在的各方面问题,高校更应该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具体日程上来,以感恩思想为引导,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感恩之心的获得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而形成,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情感缺失各种现状进行探索,认为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实施感恩教育的具体策略有如下:

(一)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以行动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感恩可以让一个人拥有人格魅力,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有责任感,同时可以让人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父母长辈的关爱,同学朋友的帮助,老师的悉心教导,国家社会的资助,一切都非你应得也非理所当然。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营造感恩教育的教学情境

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感恩教育渗透具体可实施的教学环节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整合教材资源。把感恩教育思想渗透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时,以感恩为主题,把班级活动变身为学生自发性的感恩活动;在学习办公新软件时,让学生制作以“感恩”为主题的宣传海报等。把感恩教育渗透教学的具体日程上来,引起学生的重视,通过自身的感受及体会转化为具体可观的实物形象,启发他们学会成长更要学会感恩,让他们在感恩中学会成长,在感恩中思考人生,谨记点滴恩情。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树立良好的榜样

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高校的教师除了要有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及情操,同时对学生能够认真负责,悉心教导,关爱倍加,还要有切实的以身作则,感恩表率的良好风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风范去影响学生,从而号召学生学会感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把感恩教育融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中,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的感恩认识,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坚持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创造条件,丰富感恩的形式

高校的感恩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的形式,而应充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开展感恩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校园是我家,美丽和谐靠大家”为主题的校园演讲比赛,做到把学生的个人生活成长与构建和谐美丽校园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校园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关注校园、学会成长中提高学生爱人爱校之心,携手共同构建美丽和谐校园而努力。其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为家长、老师、母校、同学及社会团体等写一封感谢信,以加强他们的感恩体验为原则,倡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及身边的人开始学会感恩,以提高学生感恩觉悟,激发学生知恩感恩的情绪,为学生感恩教育有效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恩形式,让感恩留在身边,让感恩的小事伴随学生共同健康成长。

(五)完善教育考核制度,注重品质评定

传统的高校考核制度,对于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忽视开展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考核,或者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评定。学校的综合素质评定,只是通过试卷,论文等纸质形式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不做严格要求,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品质失衡。而高校的教育考核主要是以专业知识考核为主,这样不仅造成了学生知行不统一的局面,还违背了学校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还会给学生在认识上形成偏差,甚至不利于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高校应立足现状,完善教育考核制度,注重学生品质行为的评定,以一种崭新的考核形式,真正实现考核与行为实践考核并行的考核制度,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健康成长。

三、结论

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渗透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感恩教育不仅是解救部分大学生情感荒漠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国感恩文化秉承了几千年历史文明精髓,这种文明具有稳定社会结构,实现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形成高度凝聚力的价值体系。高等教育意味着更高一级的教育,更是实现社会文明有效传播,有效传承的重要地位,所以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渗透感恩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3

关键词:感恩教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1、感恩教育的内涵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的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与社会和他人而存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中之一便是一种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你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激。

2、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首先,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大学生群体中的忘恩负义现象,尽可能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这也是高校德育孜孜以求的。

其次,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学校教育人本生态的建立。从终极目的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和最高任务。人在走向理想境界的过程中,都要有一个寻求全面发展的问题。单向度的人掌握不了人类文化的整体价值。偏执一端常常导致不完整的人生体验,使得只有一次的生命得不到充分的展开,给寻求尽可能完善的人生留下无尽的遗憾。因此,学校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学校不仅应当传授科技知识,还应当注重人文素养。而感恩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传统高等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理论的灌输、轻情感的培育的单向教育的弊端,契合了新时期以人本的发展观对教育的要求,即教育必须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

1、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分析事物归因

仍处于成长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其心智和理论分析能力还不成熟,对事物发展缘由的归因分析往往显得片面和绝对化,而大多数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更是使他们在事物归因上容易形成“成皆由我败皆由人”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很容易导致人的骄傲自满,总是高估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和自己已获得的回报,正如巴尔扎克所讲“骄傲的人,很少感恩,因为他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他应得的一切”。其次,要有意识的逐步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做到“功自厚而薄责于人”,多看别人的努力和付出,学习歌德的“我不应该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万的事情和人物”。学会正确归因,并养成谦虚进取的心态,由此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2、权责的相辅相成意识

正如卢梭所言的“当舒适地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当外来的帮助和关怀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国的师长们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责”,而没有在师生关系、长幼关系中理解享有的“权”,以及忽略了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大学生因没有付出的体验,久而久之,老师、父母的付出在他们眼里就会变得理所当然了。长此以往,又何谈对师长的体谅和感恩呢?其次,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权责观,师长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大学生看到和感觉到,进而要求大学生也要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逐步让他们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报,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适度的感恩意识,既要懂得知恩图报,但又不必因为他人恩重于我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身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和罪恶化。正确的感恩方式,感恩要在己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不能因为报恩而付出自己的终身幸福,更不能因为对某些人的感谢而损害了他人或社会的公共利益。知恩图报既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和必要的时候“报”施恩者,也可以转而由人及人,报答和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这对于施恩者而言无疑就是最大的报答。

三、感恩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感恩教育要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进行有声语言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发挥自己的身教示范作用。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道德教育,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而是通过示范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因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建设,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或有不良品行的学生。

第二,感恩教育是全员过程。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它应是一个复合工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只有全社会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恩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份阳光、少一点冷漠,我们对新一代的教育才会更有效。

第三,感恩教育应讲究方式方法。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篇4

1. 感恩

“感恩”是个舶来词, “感恩”二字, 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通过上面的定义, 我们看到了如果想“感恩”, 首先要知道“得到了好处”;其次要从内心里涌现“感激”的心态;最后才能将“感激”呈现并回馈他人。大学时代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时期, 让大学生“真正学会感恩”显得尤为重要。而从上面的对“感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让学生感恩的前提是要让之先生起“感激”之心。这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2.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了被教育者本身的素质, 是内在的;而感恩教育则重在被教育者对所受恩惠的回应, 这是外向的。两者既有区别, 也有相似之处, 即它们立足于对个体意识的重视, 着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从而营造有序、和谐的社会。

所以, 本文从高校的视角来看“感恩教育”, 通过一系列对策, 使学生先学会生起感激之心, 从而真正学会感恩。

二、高校学生对感恩认知缺失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国计划生育体制所形成的当代中国家庭421模式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代单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使家庭教育在“溺爱”中泛滥。当代大学生90%处在这种家庭教育的模式当中, 他们不懂得感恩, 认为别人的给予理所应当。

2. 社会风气的同化

由于网络的盛行, 不同国籍、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相互碰撞, 在带来一些创新的同时, 不免使高校学生吸收了一些负面的糟粕。这使得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们被另类的价值观同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教育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严重冲击, 孝、感恩等理念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骨髓里。

3. 个性心理的扭曲

从小娇生惯养的当代大学生有着严重的脆弱心理。因从小没有受过更多的挫折, 当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后, 在沟通、恋爱、工作中突显了这种心理的扭曲状态。他们自我封闭, 不愿与人为善, 更希望回到从前, 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爱。所以, 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给予, 而不是更多的付出, 在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 对他们而言, “感恩”显得陌生而苍白。

三、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1. 通过前期调研

辅导员老师应充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 做好前期的问卷, 让调查问卷能够一次性充分挖掘出学生对这个时代感恩观念的理解及身上有哪些不足之处。

2. 开设感恩主题课堂

作为学校, 应该起到培养学生树立感恩观的导向作用。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到教育的整体规划中来。结合两课教学, 增添感恩教育内容, 在教学中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 把感恩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把感恩素养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量化为若干可以考核的指标, 并以此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3. 校内外的活动渗透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

(1) 校内

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去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的感恩热情。设立感恩基金, 将“感恩”理念常态化、并贯穿到大学生四年的生活中。

(2) 校外

在社会实践环节中, 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动施恩意识, 树立尊重他人的品德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引导学生去各类福利院、学校等场所去帮助社会上的孤、老、残、障、幼人群;关爱流浪的小动物;义务献血;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义务授课等。使学生在体验实践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发现自我价值, 最后, 通过畅谈实践后的感想将感恩理论化的内涵更加坚固化, 从而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4. 辅导员日常管理的渗透

高校辅导员应摒弃只担负传递信息的功能。在大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涯中, 辅导员应起着观察、引导、纠正的功能。时刻注意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来引申大道理, 尤其要注意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引导。让学生善待老师、同学、小动物、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并将表扬与批评有效而巧妙的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

5. 对家长的渗透

感恩教育不是单向型的教育, 是多向交叉、形成合力的教育。在高校内进行此项教育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使其产生积极的合力。因此, 辅导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心理动态。

6.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教育

加强去除“有病 (精神病) 才去咨询”的误解。学校的心理咨询不等同于医院的心理治疗。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一般的心理困扰, 协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开发潜能, 充满阳光的成长,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摘要:“感恩”是一种人生素质, 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是肺腑之言的表达。社会需要“感恩”的人, 需要人与人之间感恩的心, 它是人际关系的纽带,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 在走出象牙塔之前所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蔡万红, 陈艳梅.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58-59页.

[2]韩晓霞.试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杨雅琼.感恩教育.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0.

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议论文 篇5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院校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数量随着增加。我国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一直都未停止,同时高校和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各大院校根据实际情况,为贫困生提供兼职,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以此减少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并设立各种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经济补助体系都基本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解决了高校贫困生的上学问题。但是,学校对于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方面缺乏重视,某些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不懂得感恩。因此,必须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意识。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现状

第一,在贫困生资助名额评选时,很多学生都争当特困生,甚至有部分学生家境不错,没有分享意识,不考虑较之更加困难学生,个别一般困难的贫困生却拿去更高档的助学金,尤其是获得社会资助后,仍然在学校继续申请,这就造成了不公正。第二,在贫困生名单定下之后,个别学生没能提交相应证明材料,或者对于申请表的填写不够重视,填写数据不够真实和完整,部分人认为获得学校的资助是应该的,丝毫没有感恩之心,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肯定是要获得助学金,若是没有获得反而会责怪学校。第三,一些学生在获得助学金后,本着“白送的钱,不花白不花”的心理,大肆购买物品,随意挥霍,甚至产生“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每当有企业和学校资助时,自己必须占据一个名额,不考虑。另外,对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不甚满意,工作不积极不到位,部分申请贷款的学生,难以及时还款,对于学校的信息和通知置之不理[1]。第四,部分学生在领到助学金后,对学习不认真,对学校和社会不思回报,甚至认为自己的贫困是家庭造成的,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只想通过家长和学校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没有依靠自己获取资金。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自身的原因。受到家庭环境影响,贫困学生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自卑和沟通障碍。另外,这部分人群存在压抑情绪,以及急切求胜、证明自己的心理。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人将读大学当做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想借此改变自己的人生,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理想与现实偏差很大,在社会中难以短期改变自己的家庭状况,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反而会在与同学相处中,产生自卑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就会认为对方给予的帮助,是对他们的怜悯和同情,甚至会进一步增加自卑心理,这就很难让他们产生报恩思想。家庭的原因。家庭的教育不能跟上孩子生长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分为两个原因:

第一,这些困难家庭,大多数父母文化水平低,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足够了,这也是他们对孩子仅有的期望。因此,对于孩子思想方面的教育往往是欠缺的,父母片面注重孩子学习成绩,而忽视感恩意识的培养,造成一些学生性格的缺陷和思想的落后[2]。

第二,困难家庭的父母往往被生活所迫,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很少有时间对孩子教育,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给不了孩子好的生活条件而自责,担心自己的经济情况影响孩子生长。因此,在孩子成长中,尽量满足孩子要求,而不求所报,正是家长的这种教育习惯,淡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思想,使他们将索取变为一种习惯,不懂得感恩。学校的原因。

第一,当前学校的资助体系不完善,仅仅是从经济上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缺少相应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养,另外,由于经济资助是无偿的,不需要学生进行偿还,存在很大漏洞,学生进行申请时,只需要出具相关证明材料证明自己在经济上是贫困的,就可以获得相应数额的补助资金。

第二,对于受资助学生没有明确的义务要求,学校的思想教育课程设置不健全,让学生产生应得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这是学校和社会对其的帮助,没有责任就没有动力,这样难以产生感恩意识。

第三,在发放助学款时,一般都是直接打到学生的银行卡,这样做的确照顾到了学生的心理,避免同学的偏见,但是由于没有正式的颁发仪式,因此资助款的到账没有告知学生,就直接打入他们的银行卡,受资助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获知消息,因此很难产生感恩心理。

三、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议

造成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根据原因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感恩教育,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对贫困生加强感恩教育的主体中高校占据首要位置,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加强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加感恩课程的开设,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此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例如在重大节假日,还有助学金发放的日子里,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富有感恩意味的活动,营造一个学生感恩的氛围和环境,让捐助者和受资助者结成对子,同时可以利用活动,让困难生学会和懂得感恩,体会感恩。另外,可以通过举办与资助相关的主题教育,如以感恩回报为主题的讲座,开展感恩宣传月,组织学生进行感恩征文,以及进行演讲赛辩论赛,等等,提高贫困生对受资助重要作用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咨助者的高尚情怀,让贫困大学生产生感恩意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发挥学生干部和贫困生的带头作用,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加强校园的感恩氛围,让贫困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3]。

第二,加强学校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的建设。在学校中,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基地,通过课堂的宣讲,可以向大学生传授感恩知识,进而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加入感恩的思想,通过结合生活社会实际,在课堂上用生动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故事进行讲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对感恩行为进行思考和讨论,进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课程开展之前,教师要搜集感恩教育素材,例如一些感恩题材的电影和书籍及古代的故事,以此作为依据开展主题讨论和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讲述他们的理解,进而适时进行感恩教育,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明白感恩的思想。在学校中,一般会有一门“形势与政策”课,因为任课老师之前多为辅导员,可以将感恩内容作为附属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多管齐下,提高学生感恩意识。学校和社会应该多为学生创造感恩机会。对于心存感激却未付诸实际的同学,应该拓展足够的途径,让他们付诸行动。高校充分利用自己的平台,如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途径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另外,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每一个院系可以建立自己的志愿服务队,在社会和学校积极开展志愿工作,帮助弱势和需要帮助的群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特长服务社会。经过一系列感恩活动,一方面可以让贫困生发挥自身特点和长处,可以体会到成功和帮助他人的快乐,进而消除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让贫困生在办公室值班,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同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感恩的意义。

四、结语

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不仅要在物质上对学生进行资助,还应给予学生精神上的资助,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我成长,让他们成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新一代生力军,最终发挥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篇6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65-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得由于家庭困难而无力支付学费的贫困学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贫困生也受到了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资助政策纷纷出台。同时国家提出了“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资助工作理念。各个高校也非常重视资助工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基本做到保障贫困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

但是,伴随着资助力度越来越高,资助范围越来越广,部分贫困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思想动态。例如有的学生觉得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而有的学生将资助的钱用在了奢侈消费上。如果这种情况继续蔓延,不仅会让国家和社会资助人士寒心,更是有损知恩图报的社会美德。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资助工作经验,挖掘感恩缺失的原因,探寻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试图帮助贫困生更好的成长成才,使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上来。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目前,各个高校具有完备的资助体系,建立了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为基础,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的助学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部分贫困生感恩缺失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具有一些自卑的心理,对资助行为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认知层面上不知恩、情感层面上不感恩、意志层面上不报恩。

2.有的贫困生缺乏自立自强意识,没有积极改变现状的态度,等着别人资助,靠别人的资助生活,找别人要资助,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更有甚者不好好学习,毕业了不找工作,不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回报社会。

3.有的贫困生存在铺张浪费现象,目前国家的资助政策很好,除了将资助所得用于交学费,可能还会有一部分生活费的补贴,有的学生没有自制意识,不将钱财用于营养和学习,去网吧玩网游,买奢侈品,最终成为了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困生”。

4.有的贫困生心存感激,但由于性格内向或者是缺乏感恩平台,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没有适当的场合和机会让贫困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恩意识。他们只是无法正确处理自尊需要和社会交际之间的冲突。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再穷不能穷孩子”,这是很多贫困生家长的心声,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所有的苦自己吃,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从不心疼,将自己所有心思和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告诉孩子只要学习好,以后有出路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这让孩子慢慢忽略的父母的艰辛,忽略了对父母的感恩,父母本身就觉得对孩子的一切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影响孩子感恩意识的养成。

(二)学校对感恩教育不够重视: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基本上最重视的就是升学率、学习成绩等硬指标,却往往忽视了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的软指标,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也局限于经济资助,没有很好贯彻“资助育人”的新理念。

(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部分人只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当前,一些学生不孝顺父母、不尊重老师、受助者对资助者漠视等负面新闻也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产生暗示效应。

三、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贫困生往往存在经济和心理的双贫困,心理压力往往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如自卑、狭隘、封闭等,学校应加大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力度,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贫困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心理教育与疏导,让学生意识到贫困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必然产物,摆脱贫困就低人一等的想法。同时,学校教师应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合理定位并设立目标,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运用网络新媒体。通过课堂教学,增进贫困生对于“感恩”的认知度,开设相关课程,分层次、分阶段实行教育,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潜移默化的传递感恩意识。创造实际场景,让学生从情感上去体验,使受助者的心灵得到启迪、感染和升华。让学生参加实践,让他们切身的感受到金钱来之不易,家长挣钱不容易,社会捐助人士挣钱不容易,从而能够从心理上铺设感恩的苗头。

(三)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宣传优秀模范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教师就是学生最贴近的榜样,所以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将感恩之心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慢慢的学会感恩。

(四)拓宽感恩教育的路径。学校的感恩教育一定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志愿者服务,支教团,看望孤寡老人,给留守儿童补课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快乐,使他们懂得感恩社会。同时,感恩教育也要与家庭教育相契合。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进行家访,与贫困生父母加强沟通,为实施感恩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孝顺父母作为感恩教育的第一指标,在重要的节假日开展感恩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

四、结语

我国资助工作开展应该建立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之上,在帮助贫困生走出物质贫苦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其思想道德品质,运用多种途径唤醒感恩意识,让感恩意识植根于心,使感恩教育伴随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戴世琴.蒙平川.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8,(3).

[2]徐瑞妍.当前大学生感恩缺失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浅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 篇7

关键词:助学,学生,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其实质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 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以感恩为价值取向, 建立自我、他我、物我之间的友爱关系, 是社会发展对道德的呼唤,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然而在当前, 很多接受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并不懂得感恩, 认为自己贫穷, 受助就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点在很多接受贷款的大学生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严重

近年来, 社会改革引发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变化、互联网的急速扩张, 都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加之在校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其成长环境、成长条件、成长经历与以往也不相同, 使很多大学生成为“不知感谢、不懂感激、不会感恩的“冷酷一代”, 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把爸爸妈妈的付出和教师、同学以及社会的协助看成是理所当然, 对亲情、友谊、师生情等缺少感恩认识, 从而表现出必定程度的精力“真空”。不尊敬教师、随意缺课、在课堂上大声说话;从农村出来却看不起身为农民的爸爸妈妈亲朋, 不以学习为重, 盲目攀比, 寻求吃喝玩乐和超前消费;对国家的助学借款不予归还, 不讲诺言、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凡事以个人为中心, 缺少必要的团体认识、团体观念和同情心, 自私自利, 等等。归纳上述大学生感恩认识缺失现象, 其背后的主要成因在于:

1. 在自我关系中不尊重自己的生命, 不能正确定位自身的价值

生命的存在是感恩的基本前提。然而当今, 很多受助的大学生, 因为家境贫寒, 没有足够的金钱去融入到同龄人的活动之中, 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遇到困难或压力往往选择沉迷于网络, 游戏于爱情中, 或者以极端的自杀方式来逃避一切。其实, 这是一种明显不知感恩、不负责任的做法。“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人。”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身上肩负着家庭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如果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不珍视, 其实质就是对家庭、父母、国家的不负责任, 是对父母赋予生命, 国家培育生命之恩、之惠的遗忘。生命不存在, 何谈感恩之心, 感恩之情。

2. 在人我关系中忽视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恩、朋友帮助之恩

每个人生命来自于父母的养育, 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 交往缺不了朋友的帮助。但是许多在校大学生联系父母就是“要钱”, 面对老师视同陌路, 与朋友交往见利忘义。尤其对于很多受助大学生而言, 自我意识增强, 追求个性独立, 强化自我做主, 但是却又因为自己的出身, 被戴上了“贫困生”的帽子, 对自己的身世非常愤怒, 转而要求补偿, 助学金的获取非但换不来他的感恩, 反而认为这是他理所应当的, 是社会给予他的补偿, 对待父母更是如此, 只关注个人的“索取”和“利益”, 忽视了对父母、老师和朋友的“付出”和“回报”。

二、造成受助大学生没有感恩之心的原因

形成受助大学生没有感恩之心的缘由, 除了前文所说的市场化缘由、守住大学本身缘由、本身生活条件等缘由之外, 还有一个缘由, 那即是受社会功利化的影响, 高校教学呈现重智轻德、重知识技能轻人文涵养的表象, 即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维道德教学时也仅仅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思维教学和政治教学, 而忽略道德教学, 特别是感恩教学的培育, 这是高等教学的误区。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 高等教学有必要建立全新的人才质量观, 要“重才重德”, 尽力培育具有较高的思维道德水平、习惯年代开展需求的大学生。让“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让探究式教学、让主体创新的教学得以安然地坐落在情感教学、传统美德教学的厚实根基上, 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这就需要大学改变教学观念, 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道德教学, 不光要有崇高的道德抱负教学, 也要有根本的感恩道德涵养教学。作为德育一份子的感恩教学也理应得到关注, 由于不会感恩的人, 不可能是志存高远、无私奉献、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三、应对策略

1. 积极创设校园感恩文化

在进行传统文明教学的基础上, 能够活跃创设共同的学校感恩文明, 营建稠密的感恩教学空气。一是能够树立学校“感恩节”。大学年代是培育青年学生构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期间。经过树立“感恩节”, 是要使受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作为社会的一员关于全人类的职责, 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 教学他们懂得奉献与讨取、施恩与受恩之间的辩证关系, 培育他们崇高的感恩情感。引导受助大学生经过反思, 发现别人的长处;加强自律, 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谢, 关于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必将起到活跃的促进作用。二是展开体系地感恩教学活动, 营建稠密的感恩教学空气。如展开以“感恩、自强、猛进、成才”“感恩教师”“感恩母校”“感恩国家助学借款”等系列主题活动, 让受助学生不时感受到感恩文明的熏陶, 感受到自己的职责, 使学生们认识到, 除了要感恩父母, 还要感恩母校、教师和同学, 感恩社会和国家。

2. 建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

必需要经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感恩教学实习活动来完成, 保证高校感恩教学的实效。高校作为各项文明活动和社会实习活动的组织者, 有职责保证各项感恩教学实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要做到这一点首要要有精干的组织人员和足够的活动经费;其次要对各项主题活动精心设计, 这也是保证活动实效的重要条件。例如, 能够组织全校受国家赞助、借款的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感恩高校和社会的活动, 如组织志愿服务队进社区为居民修家用电器、免费丈量血压等。

参考文献

[1]胡玉玲.浅析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才智, 2014 (21) .

[2]马郡谦.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和内涵研究[J].青年与社会, 2014 (02) .

[3]刘振洋, 满春涛.浅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J].学术交流, 2014 (02) .

[4]李碧虹.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01) .

[5]王伟.高校外语教学中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策略研究[J].青春岁月, 2013 (24) .

[6]王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及其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20) .

[7]马杜彪.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3 (09) .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篇8

1.“一蹴而就”就业思想

据相关统计, 70%地方高校大学生来自农村, 除对故乡的热爱, 他们更多却是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走出农村, 开始新的人生。就业是他们选择人生的开始, 他们想通过选择投奔大城市就业“脱胎换骨”, 哪怕不能植根永久也能满足心中一点点虚荣, 给自己一点点希望。于是便奋不顾身地加入“天、南、海、北”就业大军中, 在求职激烈竞争中需要等待时机, 能力比拼, 这就难免经挫折、遭“淘汰”。

2.“好高骛远”就业行动

地方高校多为“新升本”院校, 多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通过调查, 食品专业等理工科大学生在求职中不甘心脚踏实地求职, 不得不跳出办学理念的“轨迹”, 走自己“理想主义”道路, 主要原因为:车间操作, 每天倒班, 体力活居多, 身体吃不消;工作机械化, 自身发展空间狭小, 不甘心持久的“蓝领”生活;食品企业等多居于市郊开发区等地, 消息闭塞、交通不便让学生难以接受“与世隔绝”的生活。

3.“学不致用”就业工具

三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让“实战”中的学生不能将知识与实践很好地应用, 大众化的高校教育让更多学生放松专业学习, 往往存在学而不精、学而不通。此外, 部分学生早在实习之前便通过脱离食品专业企业, 或想方设法到企业不倒班的岗位, 亦或备战考研、考公务员等以缓解就业压力、寻求平稳工作等规划职业生涯, 这便导致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 这些导致学生在理想道路行不通时, “回眸专业就业”尚不知所措。

80、90后自信、从容, 他们曾陶醉于成为地方高校的“佼佼者”, 而面临就业遭遇“窘状”, 他们表现出即将步入社会时彷徨、迷茫、抉择, 他们将失败归结于抱怨当初自己的选择, 自嘲或不满母校的教育等, 感恩意识荡然无存, 就业遭遇窘境下感恩意识的缺失只是感恩意识淡薄的表象之一, 促使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匮乏的原因由来已久。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之分析

1. 高考分数, 无奈抉择

高考分数决定高校选择, 地方高校烙印曾让大学生隐隐作痛。地方高校大学生或是受生源地教育水平影响, 或是厌学但超长发挥、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方法不当, 亦或是考试失常发挥而来到地方高校求学, 原本抱有较高希望却因学校学习环境不理想化而失落, 原本追随梦想却与成功失之交臂, 但在家长的坚持下, 亲人的劝说下, 在以“高考胜利军”光芒照耀下, 带着错综复杂的心情来到此处学习, 要么庆幸自己摆脱应试的枷锁终于可以在大学中彰显自我、嗨翻天, 要么继续追梦, 便奋不顾身追随一切, 埋头学习、背水一战, 总的来说, 地方高校大学生大多同母校“误打误撞”而投缘, 对母校感情较为淡薄。

2. 高度管理, 消极抵触

建设中的地方高校让大学生感到不解。许多地方高校处于省会外城市, 因地域所致, 各种信息较为闭塞, 致使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实践、交友场所受限, 使得大学生空间发展受限。新升本地方高校多重管理, 通过对学生高度集中管理, 掌握学生动态,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养成习惯, 力图为学生学习、生活、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学生在告别中学时代的“严管”下, 期盼自由与人文关怀, 对高校如此管理体制颇有费解, 对早晚自习、寝室、教室检查等硬性化管理较为抵触。

3. 高校品牌, 不敌竞争

与省会大城市高校相比, 地方高校就业竞争力较弱。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日益升高, 招聘歧视现象较为严重, 据了解, “985、211”成为成功就业招牌, 地方高校大学生在求职中自信、自尊遭到损伤。就业压力让地方高校大学生焦虑不安。

眼高手底的青年在“面临落榜”为危难之际不但不能对地方高校这根“救命稻草”心存感激, 反而自嘲, 甚至对母校持憎恶感, 这对地方高校竞争力与学生自身发展毫无益处。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之途径

1. 辅导员心怀感恩让学生感到温暖

跟踪式服务不可小觑。大学四年中针对不同年级展开自主地跟踪式服务, 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生活态度、满足学生创新需求、提供学生就业信息, 帮助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形成感恩意识不可或缺的, 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增加彼此的感情与信任度, 这与学生工作服务者细心、耐心、精心、爱心密不可分, 即便存在的问题不能尽善尽美地解决, 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尊重、倍受温暖, 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怀感恩之心, 传感恩之情。

特殊人群服务细致入微。特殊人群涉及到感恩教育基础稳固性, 对因家庭情况特殊、性格古怪、人格不健全的学生进行适时关注与排查不容忽视。针对个体不同给予不同方法进行教育, 如“叙家常”等方式的引导、开启心扉的赞扬、恰到好处的鼓励, 会让这一人群拥有安全感, 找回自信心, 让学生与辅导员产生共鸣, 将辅导员当成知心朋友, 而后在相处中帮助学生梳理情绪, 摆正心态, 激励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辅导员榜样力量勿容置疑。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 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 他们不知不觉中用榜样的力量鞭策学生, 用博学多识陶冶情操, 辅导员应当提高自身涵养以强大感召力吸引学生, 把握时机制造感恩情境循循善诱, 让学生耳濡目染中增强感恩意识。辅导员“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的工作“秘籍”陪伴学生大学四年生活, 即便到学生实习、走向工作岗位之时, 也要被辅导员“人格魅力”渲染着。

2. 专业教师爱岗敬业让学生重拾自信

建立学业导师制度。让学生参与导师科研立项, 让学生感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在实验室、检测室让学生感到知识的运用, 此外, 导师的科研、立项等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汲取科学营养, 感受知识的力量, 从而正视自身学习知识态度与学习知识的价值。比如食品专业学生导师“惟妙惟肖”的实验课程中制作美食的欣喜让他们感到自身知识增长的结果。

纵贯所学专业动态。教师除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食品专业方面知识兴趣外, 陶冶学生情操尤为重要, 这为学生日后“爱岗敬业”打下基础, 如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通读饮食发展史等,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食品专业的热爱, 自然养成尊重专业知识与重视专业技能, 帮助学生分析所从事岗位的社会地位及未来行业发展方向, 促使其将对专业的热爱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理想追求。

应用理论指引实践。走进工厂、车间进行实习操作, 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技能中的重要与知识运用、知识与实践相互转换的实用性。实践中让学生对企业等都有了初步的认知, 对日后的毕业实习、择业就业做好提前准备, 并对食品企业发展理念有所了解, 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以备自己及时调整、完善自身规划, 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实习时后的窘境。

3. 实践教育知行合一让学生身体力行

通过“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关爱大自然、关爱自己”等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关爱“事业”中, 让学生感到在公益活动中学会宽容、学会与人为善, 避免或减少了关爱活动的“形式主义”, 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在他人赞许目光中, 找到自我价值, 学会肯定自我, 学会孝、善、爱———感恩。

4. 就业教育规划人生让学生合理定位

人生的规划不仅让学生感知学业到就业存在困惑, 更是让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表现不妥的倾向:竞争让学生们“力排众议”、“鹤立鸡群”等姿态将“感恩”搁置一旁, 这使伦理观遭遇挑战, 系统的就业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规划人生。除书本上的说教, 学生参观就业基地的“走出去”与成功人士的“请进来”, 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中的职责与使命, 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就业教育让学生以平时知识的积累、良好心态接受技能培训以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面对就业, 体会敢于担当的光荣。同时, 诚邀本专业校友回访母校, 直接或间接地为挖掘人才, “接力式”的就业支持为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搭建平台。此外, 就业信息的即时提供及就业渠道的适时拓展都会让学生感到母校的爱与关怀。最重要的, 让学生认清自身综合素质是选择就业的关键, 这源于自身向上的思想、努力的学习、不懈的精神。结合实际, 帮助学生量身定做“人生规划”, 标记学生未来前行方向, 便于激励学生不断前行。

摘要:地方高校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时对母校的情感愈加淡薄, 教育者通常将其归咎于学生主观意识偏颇等, 实际上, 这与诸多主客观因素不无关系, 地方高校在了解大学生主观意识的同时, 要将高校教育工作者合力共情教育融合, 以在提高教育者自身“感恩”教育能力基础上思量感恩教育。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成效分析 篇9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教育,成效

近年来, 政府部门与各个高校联手通过“奖、助、贷、补、免”等多种形式, 投入大量经费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 许多社会爱心资助项目也走进大学校园资助寒门学子, 基本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大部分贫困生是懂得感恩的, 与之相应的, 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 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取得的成绩

工作中我们发现, 当前大部分贫困生懂得感恩, 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于今后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继续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1 学校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观念和方式有所改善

贫困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需要更有针对性和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本次调查显示, 在教育理念中, 高校已经改变了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 将感恩教育提高到了一定层次, 并将此在资助工作中有所体现, 与我们之前在一些文献中所了解的情况存在不同, 这说明高校已经正在转变教育理念, 这无疑是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所取得的重大进步, 对于激发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进一步做好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高校对于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力量是辅导员, 而同时辅导员也是开展资助工作的主要力量, 因此, 这有利于将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进行结合, 从而使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更具针对性, 这也和作者的调查结果相一致,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已经与资助工作进行了初步结合, 改变了经济资助和感恩教育相脱节的现象, 更新了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使得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 家庭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重视程度较高

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是孩子成长成才的榜样和示范, 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子女最好的参照。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家长也同样起了重要作用, 本次调查显示, 父母是孩子感恩的最好榜样, 贫困生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有着较高程度的重视, 这有助于贫困生增强感恩意识, 为进一步做好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1.3 多方位的感恩教育使得贫困生具有较高水平的感恩意识

随着贫困生不知感恩的现象经常见诸报端, 贫困生的感恩状况堪忧, 人们对于贫困生的感恩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担心, 这同时也是本研究所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通过调研发现, 从高校贫困生感恩各因子的总体水平上看, 知恩和感恩状况较高, 均值在3分以上, 即具有相对较高的感恩状况, 分别从贫困生感恩的各对象 (感恩父母、朋友、教师和学校、国家和社会、自然等) 上来看, 感恩意识的均值均大于感恩行为的均值, 且多数在3分以上, 这说明大多数贫困生是知道感恩的, 具备感恩意识, 这也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贫困生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贫困生自身因素是感恩教育有效进行的内在动力, 因此, 贫困生具有较高水平的感恩意识, 为进一步做好其感恩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前提。

2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以“90后”为主, 90后学生的价值观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 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高校有部分受助学生不能正视现实, 心存不满和埋怨, 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 缺乏感恩意识, 更没有感恩的实践行动。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

2.1 感恩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已不能满足社会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要求。

首先, 从教育大环境来看, 社会上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情感和感恩教育的书籍或读物少之又少, 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多数尚未设置专门的关于感恩教育的课程, 即便有一些内容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 实用性不强, 也没有针对性和创新性, 使得学生对感恩的理论和其本质的了解知之甚少, 不能够系统掌握关于感恩和感恩教育的理论。

其次, 从结合日常工作的调查结果看, 贫困生感恩教育课程缺位, 内容匮乏。课程应该是感恩教育最基础的、影响最深远的途径, 目前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多数是通过学校的教师和家长对贫困生进行口头的说教式教育, 而教育的内容又相对匾乏。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也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讲述典型的感恩案例和典型的教育活动去进行感恩教育, 辅导员也多是以口头讲述或是组织一些专题讲座与社会实践活动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 这也是贫困生获得感恩教育的主要手段。再者, 贫困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一些感恩教育的典型事例和典型活动, 从而进行感恩的自我教育。在这些教育环节中, 均没有形成系统的感恩教育的内容。

再次, 未能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感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源,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具有重要作用。儒释道的感恩思想对于人们感恩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传统文化感恩思想理应是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之一, 但目前在高校陆续开展感恩教育的同时,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却在逐渐减少。作者的调查也显示, 高校并未将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作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内容, 贫困生对于传统感恩文化的了解也很少。

可见, 从目前的状况看, 高校对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时有时无、时弱时强, 更谈不上可持续有效发展[1]。感恩教育滞后于现代教育发展, 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没有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 没有及时创新教育内容, 感恩教育难以形成系统性, 因此, 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道德的要求就难以达到。

2.2 感恩教育的方法缺乏长效性和时代性

首先, 目前多数高校教育也就是教育者从一般经验出发, 采取个别谈话、说服等一般性常规化的方式进行, 不具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2]。一方面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刚刚起步, 尚处在探索阶段, 教育方式沿用了传统的单向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 仅仅注重教师的单方面灌输, 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与互动。教育过程也基本上是教师讲解感恩知识或感恩故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能动作用, 授、受双方缺乏情感上的共鸣, 受教育者 (学生) 不为所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效果。

其次, 辅导员是高校课堂以外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力量, 他们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方法也多以说教为主, 间或印发学习资料、召开座谈会和主题班会等途径。调查显示, 高校针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有所展开, 如向资助人和单位写感谢信,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但次数很少, 尚未形成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规定内容和长效机制。

再次, 通过调查发现, 目前高校已经在开展资助工作时注意到将经济资助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相结合, 从而达到精神和物质双重助困的目的。这是目前高校感恩教育值得肯定的一面,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感恩教育与经济资助并未形成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和长效机制, 出现了资助工作结束后感恩教育也随之消失的现象。这说明如何将感恩教育和经济资助系统结合, 形成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对于贫困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 目前高校贫困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等新闻媒体, 但高校将网络引入感恩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 更未能成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常规手段。

这些尚未形成系统的感恩教育方式多重灌输轻引导, 重理论轻实践, 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大多都仅限于理论教教育,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知行脱节和知情脱节。所以从方法和手段上理解, 高校感恩教育尚存诸多不足, 亟待改进。

2.3 感恩教育的观念需要进一步改变

我国的感恩教育和感恩教育理念的诞生和变化经历了一个过程。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当前高等教育推崇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注重大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要求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环境, 处理好人际关系。但是, 感恩教育因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呈现出较为落后的一面。一方面, 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未提到应有的高度, 这在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中也有所体现。另一方面, 传统的感恩教育观念存在一些问题, 如认为感恩教育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 而非一种情感体验和道德内化;感恩仅仅是对施恩者的感恩体验和报恩行为, 并未认识到回报社会和其他个体也是感恩的体现;认为感恩只有在受惠者能力具备或是条件成熟时才能谈及[3]。要提高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改变这些落后的感恩教育观念, 从而有效实施感恩教育。

感恩是每个社会中的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做好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性系统工程, 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等多个角色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高校要加强以人为本, 注重服务的教育管理理念, 在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 更应该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他们知恩、感恩, 从而报恩, 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咏宝.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J].文化与素质, 2006, 5 (4) :42-44.

[2]谢守成.高校受助贫困生现状及其教育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12) :71-72.

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10

感恩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 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 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感恩、报恩乃至施恩的一种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 想他人之所想, 哀他人之所哀, 急他人之所急, 乐他人之所乐, 并把对他人的理解、帮助、同情、爱护等行为规范上升为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目前,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 主流是好的。但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大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日趋退化。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把父母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 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 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分析

1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也在蔓延, 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 影响着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生。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忘恩负义思想的滋生, 感恩意识逐渐淡薄, 而部分青年学生却并不视其为反常现象, 反而认为一切都是正常的。

2普遍关注个体的智力发展, 而忽视其品德教育

目前, 社会选拔人才依然以考试为主要手段, 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十分严重, 一味地强调分数。而实际上, 形式上的高分并不能代表实质上的道德水准。这些都使德育工作被不同程度地忽视, 因而也就更谈不上感恩教育了。

3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的影响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8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 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 导致大部分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 不知道感恩。

四、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影响

在中国, 感恩有着深厚的基础和积淀, “忠孝仁义礼智信”的自成体系的思维模式, 是一种几千年来在潜意识中指导着国人行为的精神因素, 感恩文化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这些都为在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

2国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视

继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之后, 中央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并作出工作部署。可见, 国家对大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视, 而感恩教育是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3社会呼唤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推动作用

随着16号文件的深入学习以及社会对感恩教育的逐渐重视, 近两年感恩现象越来越多, 感恩教育正在复苏, 并正沿着良好态势发展, 这些对高校实施感恩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并为其提供了环境条件。

五、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

1以感恩教育为主线, 以孝道教育为基础开展德育工作

建议高校将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 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原因在于感恩教育所涉足的领域广泛, 并且对于大学生来说, 感恩教育更易贴近他们的生活, 能够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 更具可操作性。感恩包括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孝道教育既是感恩教育首先要实施的, 同时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

2倡导感恩教育生活化

一直以来德育对大学生来说好像就是从思想品德课程到哲学到有关的邓论、马克思基本原理等必读课程, 书本教育是必要的, 但完全的书本教育不但枯燥, 而且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倡导感恩教育生活化, 也可以叫做体验式教育。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是案例式的, 以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 以同学唤醒同学的方式, 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教育片的方式进行, 比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就是一个较好的教育片题材。还可以通过亲自参与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 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社区, 通过大学生切身的感受与体会, 从而达到说教的作用。

3实行“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

“三全”育人即全局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是一种通过全社会形成合力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模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2]。高校德育工作应是全局的育人, 不应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事, 所有的教师都应是德育教育的实施者;高校德育工作应是全方位的育人, 各个方面都要体现育人的思想, 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工作应是全过程育人, 每一项活动、每一件事情乃至整个大学阶段各个时期都要渗透育人理念。高校要想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 就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让全体教师都参与进来进行以感恩为主线的德育教育。

摘要:本文试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出发, 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现状, 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并通过阐释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

上一篇:传统主流思想下一篇:网络数控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