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成本管理

2024-05-27

上市公司成本管理(精选十篇)

上市公司成本管理 篇1

一、全员成本管理是公司创造更多效益的根本途径

成本控制是现代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成本的每一个环节都

款管理要求的标准对账单, 送达或邮寄给客户, 并要求客户经手人签字、客户盖章, 以保证其法律效力。

2. 建立科学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政策

信用管理的目标, 就是在最大限度销售产品的同时, 将信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可以考虑从几个方面入手: (1) 对于相对固定的客户, 可以保持相对一贯的信用政策, 对于新开发的客户, 要按照国际通行的“5C”系统, 对其进行信用等级评价, 严格按照信用等级进行应收账款管控; (2) 签订商务合同时, 要明确给予客户的信用期、信用额度及商业折扣兑现办法和条件等。信用期是企业给予顾客的可以延期付款的时间跨度, 信用额度是企业给予顾客的可以延期支付的金额。信用期和信用额度的确定要考虑延期付款所带来的扩大销售的收益和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孰高孰低, 假如应收账款机会成本高于扩大销售所带来的收益, 那就宁可弃之。商业折扣是对于大客户的回报也是促使其按期回款的有效措施, 要严格按照合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效益的好与差。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出现的利润空间的急剧缩小, 从而使得精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加强成本控制在管理决策中占据了关键的地位。在当前以低成本为核心的微利时代, “成本已成为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认可, 公司间的成本竞争已成为制胜的第一要素。

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降低成本可使利润增加;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 降低成本可使利润更快增长;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 降低成本可抑制利润的下降。即使是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公用事业部门, 如果成本很高、不断亏损, 其生存受到威胁, 也难以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改善公用事业等方面发挥作用, 同时还会影响政府财政, 加重

兑现; (3) 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顾客在一定期限内尽早偿还货款, 而对其付款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减免。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 缩短企业的平均收账期。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 要与信用期结合起来考虑。要把所提供的延期付款时间和折扣综合起来, 看各方案的延期与折扣能取得多大的收益增量, 再计算各方案带来的成本变化, 最终取得最佳方案。

3. 健全内部激励机制

(1) 将应收账款占用纳入营销人员经济责任制考核。考核时既要考虑营销人员的销售业绩, 也要考虑其因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占用金额; (2) 建立坏账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逾期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查明原因, 落实到责任人, 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4. 建立应收账款收账监督制度

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的收账监督制度, 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实施, 随时掌握回收情况。 (1) 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监督。利用账龄分析表, 分析有王金娥

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 欠款逾期的长短及其比例, 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 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 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 应提前作出准备, 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利润的影响。 (2) 制定收账政策。企业对各种不同过期账款的催收方式, 包括准备为此付出的代价, 就是它的收账政策。比如, 对过期较短的顾客, 不过多地打扰, 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稍长的顾客, 可以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款;对过期较长的顾客, 频繁地以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对过期很长的顾客, 催款的措辞严厉, 必要时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请诉讼等等。催收账款要发生费用, 某些催款方式的费用还会很高 (如诉讼费) 。一般说来, 收账的花费越大, 收账措施越有力。但要在收账费用和所能减少的坏账损失之间作出权衡。收账政策的优劣应以应收账款总成本最小化为标准。

(作者单位: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浏览, 请登录中国总会计师网 (www.ccfo.com.cn)

纳税人负担, 对国计民生不利, 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二、全员成本管理是生存发展的主要保障

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盈利,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而高利润又源于良好的成本控制。当规模逐渐增大, 若想实现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又稳的增长, 就要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 有效的成本控制决定公司经营管理的成败。而想搞好成本控制工作, 必须强化整体成本意识、倡导全员参与成本控制。

公司内每个职工、每个岗位都是降成本的主体, 不只是财务部门或是成本部门的任务, 要调动起所有部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 从自身和岗位做起, 为公司降低成本作出贡献。公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每个部门、每一位员工的劳动成果, 每项费用支出, 最终都要反映到公司成本中, 可以说公司中每位员工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成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节约一度电、一升水、一张纸, 下班后关闭空调、电脑、打印机、电灯等, 及生产一线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减少操作上的失误, 都可以为公司在降低成本方面作出贡献;反之则加大公司费用的开支, 降低了公司的收益。

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 外有同行业竞争和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 内有职工改善待遇和股东要求分红的压力。公司用以抵御内外压力的武器, 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品种。其中, 降低成本是最主要的。降低成本可以提高公司价格竞争能力;可以提高安全边际率, 使公司在经济萎缩时继续生存下去;提高售价会引发经销商和供应商相应的提价要求和增加流转税负担, 而降低成本可以避免这类外部压力;成本降低了, 才有力量提高质量、创新设计, 或者提高职工待遇和增加股利。

三、全员成本管理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把成本控制在同业的先进水平上, 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了, 可以降低售价以扩大销售, 销售扩大后, 经营基础稳固了, 才有力量提高产品质量, 创新产品设计, 寻求新的发展。许多公司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在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下盲目发展, 一味在促销和开发新产品上冒险, 一旦市场萎缩或决策失误, 公司没有抵抗能力, 很快就垮下去了。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费用控制的认识, 增强成本观念, 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 培养全员成本意识, 打造公司优秀文化。公司成本的形成是公司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包括对公司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因此, 公司在进行成本管理时, 应将全体员工, 特别是与成本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诸如决策阶层、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专设成本机构人员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 并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自上而下树立起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 让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一个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成本降低的积极性和重要性, 人人都要明确全员成本管理对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止境的。

在管理实践中, 除了常用的成本节约奖励、成本超支惩罚等外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应积极采取一些旨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激励与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使成本控制与成本节约成为每一个职工自觉自愿的行为。

公司的产品是由开发、设计、采购、生产、质检、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有机连接而成, 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比如, 由于采购质量好的原材料而致使采购环节成本上升, 但换回的是生产环节的损失降低, 使销售部门的额外支出锐减销量大增, 公司信誉大幅度提升, 从而获得公司整体成本的最小化。如果单纯从本车间、本部门出发, 而不去整体考虑其他环节的成本节约, 不仅会使公司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失去意义, 同时还会挫伤那些脚踏实地的部门、车间负责人的积极性, 最终的恶果将是成本控制可有可无, 公司丧失竞争优势, 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科学、合理、有效的机制是成本管理的基础, 是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工作有力的保障。通过建立全员控制体系积极推进成本控制管理, 合理配置各类资源, 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成本控制实质上是由人参与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人的素质和态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成败。所以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 要求公司管理者主动通过学习和锻炼, 来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 如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基础管理方面的先进知识;市场营销、采购、研究开发、服务、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等业务管理方面的先进知识以及产业、行业和其他相关方面的先进知识等等。要求员工也应该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 掌握先进工艺和技术, 减少在生产中的浪费。另一方面要求每个人都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公司成本控制中去, 实行全员成本控制。成本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包括对公司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因此, 公司在进行成本控制时, 全体员工, 特别是与成本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诸如决策阶层、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专设成本机构人员都应视自己为成本控制的主体,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成本降低的积极性和重要性, 积极主动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 从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全员成本控制体系。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篇2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尽管有一些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但仅以个例作为论据,并未举出具有概括性的确切数据。本文根据盈余管理的特点及主要手段,对我国上市公司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盈余管理的状况。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刊文章所揭露的盈余管理案例多发生于以下一些涉及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费用资本化,成本分摊和存货计价,投资收益核算的会计方法选择等。另外,有报道显示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补贴收入也成为一些公司的调节盈余的手段。

二、统计分析根据盈余管理以上的两个特点,本文设计了三类统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1.统计目的本次统计目的有二:①对于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和具体方式是什么?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接受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其运用特点是什么?

2.统计方法本文以易富网(www.eefoo.com)到4月21日为止收录的我国深圳股票市场410家上市公司的20年报为样本总体,以年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标准,将这410家上市公司分为6个盈利区间:亏损区间(21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0到6%之间(7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6%到10%之间(14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0%到11%之间(35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1%到20%之间(113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大于20%(27家)。而后,对每一类公司的年报进行大比例的等距抽样:亏损区间,区间(10%,11%)和大于20%区间的抽样比例为50%,(0,6%),(6%,10%)和(11%,20%)区间的抽样比例33.33%,这样,实际上共统计150家上市公司年报,占深圳股票市场504家上市公司总数的29.8%。通过比较不同盈利区间的3种指标的明显差异,而非单个数值来衡量盈余管理水平。

样本选择,区间划分和抽样方法的依据如下:(1)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总数近1300家。在相同的监管背景,近似的监管措施下,深圳市场的上市公司与上海市场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选取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总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净资产收益率是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标准。按照证监会7月28日年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配股要求“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因此,本文划分净资产收益率从0到6%和从6%到10%两个区间,以分别考察其盈余管理的不同特点。另外,为了重点考察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为保住配股权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划分区间(10%,11%)。

(3)由于一些区间公司数目较少,为减小偏差,统计中增大部分区间的抽样比例到50%。

3.指标设计本文设计了三类指标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情况。第一类指标衡量了可操纵性会计利润的比例,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衡量不同区间的盈余管理整体状况。第二三类指标调查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和政府补贴的状况,以考察这两种可能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运用特点。

(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构成:该指标分为个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个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为负数的公司数目/公司总数目×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平均数指标=某区间公司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的算术平均数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会计净利润×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会计净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200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00年度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收项目―△应付项目+△存货△应收项目=2000年应收账款+2000年应收票据―19应收账款―年应收票据△应付项目=2000年应付账款+2000年应付票据一1999年应付账款―1999年应付票据△存货=2000年度存货总额―1999度存货总额解释:本指标意在衡量不同区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如前所述,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整体上看,如果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则此差异不是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和所处地点所致,而是因为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采用了或调增或调减的不同盈余管理方式而已。由于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别,只有可操纵程度上的差别,为保险起见,本文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只考虑可操纵性相对较小的应收付账款,应收付票据,存货总额。另外,因为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等并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而列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列在筹资活动中,然而由于这些项目均反映在会计净利润中,所以指标考虑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以统一计算口径。

评价方法:两种指标结果的评价都必须区分亏损公司和盈利公司。

对个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的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负,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负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减盈利。如果是盈利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正,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正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增

盈利。

对于平均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指标越小,说明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例越小,指标小到变成负数,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减盈利。对于盈利区间,指标越小,反而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增盈利。

无论个数指标还是平均数指标,不同区间的指标差异越大,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越明显。

(2)资产减值指标:构成:资产减值指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资产总计解释:本指标用来衡量不同盈利区间的上市公司四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总额之比。如不同区间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表明不同盈利水平上的公司可能在计提政策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

评价方法:本指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调减了利润。本指标越低,说明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虚增了利润。不同区间的指标的明显差异则表明盈余管理方式的不同。

(3)补贴收入指标:构成:本指标由个数和平均数指标构成个数指标=接受补贴收入的公司/公司总数×100%平均数指标=某区间(补贴收入/会计净利润×100%)的平均数解释:一些报道反映补贴收入也在企业的扭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指标意在考察有多少上市公司接受了多大程度上的补贴收入,即补贴收入的频率与幅度。

评价方法:个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有越强的倾向给予企业直接支持。平均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扶植企业的幅度越大。

4.统计结果分析(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如表所示:个数指标由高到低分为三个档次。亏损区间构成第一档次。(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指标值几乎相同,构成第二档次。(11%,20%)区间和大于20%区间的指标指构成第三档次。

一些文章指出:按照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规定,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上市公司才可能具有配股资格。上市公司为了保住这个筹资资格,采取盈余管理以虚增盈利,纷纷不遗余力往(10%,11%)和(6%,10%)区间挤是很自然的。同时,上市公司无疑也存在强烈的避免亏损的愿望。本次统计支持了上面的说法。在盈利公司中,(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公司个数指标最高,与第三档次指标数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这三个区间的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高年报中的会计盈利。

(11%,20%)和大于20%两区间的指标相差无几,均处于最低水平。这一方面表明两区间公司的盈利质量较好,同时也不能排除存在隐藏部分盈利以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的可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暂停股票上市,之后,若在限期内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最终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有研究表明部分公司在亏损的当年或第二年采用割肉(takeabath)的盈余管理方法,剔除以前年度的潜亏,并预计一些以后年度的费用和损失,为以后年度扭亏为盈储存一部分利润。如此的会计处理,从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亏损,目的是为将来扭亏作铺垫。本次统计中亏损区间高达82%的个数指标(仅两家公司指标为正)不仅支持了这一推断,而且表明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在亏损区间中可能非常普遍。

分析平均数指标可以发现:对于亏损区间,指标表明该区间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些公司可能利用对于(10%,11%)区间,其最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一些公司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虚增盈利。

对于(10%,11%)区间,其不高又不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公司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十分明显。

以上区间的平均数指标与个数指标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但区间(0,6%),(6%,10%)的平均数与个数指标发生了背离。

由于个数指标反映某一区间有多大比例的公司可能调减盈利,即盈余管理的频率;而平均数指标则反映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幅度,所以,在某些时候两种指标会发生背离。而这种表面的矛盾恰恰反映该区间两种盈余管理行为并存。

对于(6%,10%)区间,因为要满足证监会“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规定,一些上市公司无疑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增利润。然而,对于另外一些净资产收益率距10%所差较多的公司来说,盈余管理隐藏部分盈利则是“上策”。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下一年冲击10%的目标。如果利用少提准备和折旧等盈余管理手段强把净资产收益率拔上10%,则很可能影响下一年的盈利。因此此区间的平均数指标反映部分公司可能存在储存盈利的行为。此区间个数指标与平均数指标的背离是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共同结果。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0,6%)区间。

(2)资产减值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仅考虑盈利的上市公司,(0,6%)区间的指标最高,是最低指标的三倍多,说明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此区间的一些公司可能存在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的行为。次高指标值1.56%出现于(6%,10%)区间,表明了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本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两个最低指标值出现在(10%,11%)和大于20%区间,表明了两区间的某些上市公司很可能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调高利润。

令人惊异的超高指标值16.96%出现在亏损区间。它竟然是(10%,11%)区间指标值的近16倍,这表现出资产减值计提的巨大差异,表明一些亏损公司很可能在大幅度的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

但是,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亏损公司资产质量原本就不高,多提减值准备理所当然。但是比较一下亏损区间与(0,6%)区间的指标值,前者也是后者的4倍多。实际上,这两个相邻区间的公司的资产质量不应有如此大的差别。

总体上看,本类指标统计结果与第一类指标结果一致。同时,亏损区间的结果显示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可能是亏损公司存储利润的重要手段。

(3)补贴收入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区间补贴收入指标个数指标平均数指标亏损54-1.070~6%2065.726%~10%505.110%~11%598.5611%~202373.09大于20%502.39先看个数指标,个数指标,即接受补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区间(10%,11%)亏损区间,区间(6%,10%),大于20%区间,(11%,20%)区间和(0,6%)区间。总的看来,政府对亏损区间,(10%,11%)区间的扶持意向较强。

再看平均数指标,最低指标值出现在大于20%区间,表明该区间的公司由于盈利丰厚,政府补贴幅度很小。次低点位于亏损区间,这表明该区间尽管政

府补贴的频率很高,但幅度并不大,这与前两个指标的统计结果一致。(11%,20%)区间和(6%,10%)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均居中游,说明在政府并未表现出对两区间公司特别的增加或减少补贴的意向。

(10%,11%)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都位居第二位,表明政府对该区间一些公司获得配股资格的支持较为明显,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幅度上都比较大。

(0,6%)区间的平均数指标让人一惊,高达65.72%,是最小指标值的65倍多,而且接受巨额补贴收入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将大于零,一般不超过1%。这说明尽管该区间政府补贴的频率不高,但是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补贴幅度和力度都极大,政府补贴在一些上市公司避免年报亏损的挣扎中起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上看,补贴收入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的运用特点是其明显倾向于避免年报亏损。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就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来说,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1)部分亏损区间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净亏损比真实亏损大很多,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利用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以图将来扭亏的现象。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中的避免退市动机。而这正是对连续三年亏损退市的规定所做的反映。

(2)(0,6%)区间上市公司总体上有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避免年报亏损,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避免将来亏损或用来冲击6%配股底线。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既有筹资动机又有公司形象动机。

(3)(6%,10%)区间同样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维持公司的配股资格,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便将来冲击10%配股平均线。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4)(10%,11%)区间部分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5)(11%,20%)区间上市公司在统计中未发现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

(6)大于20%区间的部分公司可能有在一定程度上调增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为公司形象动机。

第二,统计分析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有较大可能是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而亏损区间较大的资产减值准备指标加强了这种可能性。

第三,对政府补贴的统计显示当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时,明显倾向于保证上市公司年报盈利,对上市公司获得和保持配股资格帮助不是很大。

针对统计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本文有如下建议:第一,扩充配股的盈利指标。建立与多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仅以净资产收益率一个值作为盈利指标会更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

第二,改进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规定。这一规定事实上促使一些上市公司在亏损头两年通过虚减盈利进行盈余管理,其结果是该规定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三,在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统计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应该制定更明确的会计准则减少利用其盈余管理的空间。

第四,制定政策规范政府补贴行为并且对补贴收入的会计报告列示作出进一步规定,以防一些上市公司鱼目混珠。

第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审计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审计。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 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动机

2012年11月,万福生科于2012年半年报中虚增利润,导致公司201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盈亏方向改变;2013年7月,紫光古汉晚间公告公司因财务造假收到深交所处罚决定书;2013年8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闽中食品被认定为存在虚增营业收入的行为,由此,盈余管理行为在国内外的经济活动中并不罕见(陈远志等2014),因此,加强对盈余管理的控制可以更有效地避免上市公司肆意操纵利润而损害投资者利益。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出发,分析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并就其中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的一种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夏峰 2015)。盈余管理是指在合法框架下,企业对财务报告中的盈余信息进行管理,以误导报告使用者对企业实际业绩的理解,从而实现其某些自身利益的目的的行为(陈远志等2014)。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更多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他们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对盈余信息进行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目前对盈余管理的动机的研究很多,其中主要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归为三类,第一类是资本市场动机。资本市场动机主要包括管理层收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股票增发、股票融资收购、迎合分析师的预期、迎合投资者的预期等;第二类是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契约动机主要包括债务契约和薪酬契约等;第三类是监管动机主要包括应对行业监管和应对反托拉斯及其他监管等。(李辽宁2012)

(一)资本市场动机

1.企业为筹集到更多资金,必须减少亏损的动机。一方面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而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所依据的是企业的财务业绩,当公司财务业绩报告盈利好时,投资者就愿意对公司进行投资,公司也就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但相反当公司业绩不是很理想投资者可能就不愿意对企业进行投资,公司就筹集不到更多的钱,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因此,当公司经营业绩不是很理想,甚至是出现亏损的时候,企业管理者就更愿意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来减少亏损。对于亏损的上市公司公司而言,其第一目标是实现扭亏,否则其将面临ST或退市风险。因此,不论市场态势如何,亏损公司都要调增利润以实现扭亏这一首要目标(齐祥芹2015)。另一方面,根据证券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处以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将被暂停上市;若在一定期限内仍无法扭亏为盈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证券交易所可以直接做出终止上市的决定,为了维持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或为降低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就会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就越显著(蒋大富2012)。

2.上市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增发扩股的动机。上市公司为扩大其经营规模,不断地向外发放股票以筹集更多的资金,这一动机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随着配股要求的变化而变化(陈远志等2014)市公司倾向于在增发后派发更多现金股利,利益输送行为显著(陈倩文等2015)。

(二)契约动机

1.薪酬激励方式下的契约动机。在上市公司里,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受企业业绩影响很大的,往往公司会采取股权激励、业绩百分比等激励方式与高管建立契约关系,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余慧2015)。

2.与其他交易者的债务契约动机。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了很多债务关系,与其他交易者建立了债务契约关系,公司为平衡好债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就可能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

(三)监管动机

1.在监管制度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在行业监管制度、国家监管制度下,上市公司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可能出现的盈余管理行为。

2.避税动机。一方面,在现有税法制度下,上市公司可能会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减少其所缴税款的行为。由于监管制度不够完善,很多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来减少所缴的各项税金,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可能会在税率变动时相应地做出盈余管理的行为。

三、提高盈余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盈余管理之所以让很多上市公司利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监管制度不够完善。加强监督监管制度对盈余管理的有效运行是必要条件,只有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下,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盈余管理,维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提高独立第三方监管水平

在對上市公司进行审查时应注重盈余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纠正。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操作,使市场经济可以有效运行。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某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上市公司应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进行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远志,谢平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文献综述.财会通讯.2014(11):29~30.

[2]夏峰.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5(2):106~107.

[3]李辽宁.国外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研究:一个基于契约观的整合框架.宏观经济研究.2012(10).107~108.

[4]齐祥芹,沈永建.市场态势、公司扭亏与盈余管理.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103~105.

[5]蒋大富,熊剑.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准则变更与ST公司盈余管理.财务与会计.2012(4):151~152.

[6]陈倩文,吴立源.股利政策与盈余管理互动关系研究综述.财会通讯.2015(9):44~46.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篇4

西方国家很早就发现在资本市场上存在盈余管理的问题,而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也同样出现了该问题。近几年来,粉饰报表、修饰数据、人为地进行利润操纵从而操纵股价的现象在上市公司愈演愈烈,大量上市公司受到证监会的立项调查,相关研究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活动盛行。

不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从未停止过对盈余管理问题的探索,但是传统的分析往往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的,认为相关人员在根据市场环境做出判断时是绝对理性的,都是出于使自己的利益可以得到充分满足的目的。但相对于一般人而言,管理者通常处于较高的决策地位,面临较难的工作任务,有较多次的成功经验,很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他们更容易人为调整公司未来的收益。那么,管理者这种过度自信的心理是否会对盈余管理活动产生影响?是怎样影响的呢?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现状

管理者过度自信源于心理认知偏差。大量的心理学试验表明,在决策的过程中,人们通常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特征,认为自身的能力至少高于平均水平,因而总是将成功归于自身的科学决策,而将失败归于外界的客观因素 (Daniel,1998)。“管理者自大”假说(Roll,1986)的提出,解释了企业价值破坏的驱动因素,标志着管理者过度自信被引入公司金融学领域,相对于一般人而言,公司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的成功经历,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 (Fischhoff,1977)。

从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角度,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乐于通过内部融资方式支持投资项目,因为他们认为公司的价值通常会被资本市场所低估(Hall,2002),这种过于自信的心理,更容易引发投资的过度,同时也可能导致投资不足的产生(Heaton,2002)。在定量研究方面,Malmendier(2005)通过建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模型,进一步证实了过度自信会提升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从而使得企业的投资行为非理性化。

从信息披露的角度,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会对盈余进行激进化处理,即对信息披露持有积极的乐观态度, 从而降低了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Hribar & Yang,2010), 进一步为财务报告的舞弊和欺诈埋下了隐患(Schrand & Zechman,2010)。从融资的角度,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易于做出激进的融资决策,从而导致短期的资产负债率(LEV) 偏高(余明桂,2006)。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计学家才逐渐对19世纪就起源的盈余管理问题展开积极的研究,在相关的研究中, 学者们主要运用了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Adam Smith提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随着“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解释性弱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作为心理行为学的一个因素进入盈余管理研究的范畴。当管理者表现为过度自信时,其会对未来收益预测持过度乐观的态度,当业绩的预测值高于实际经营结果时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Paul Hribar & Holly Yang, 2010),通过高估公司未来的投资收益,延迟或较少确认损失,从而提升管理者任职期间的业绩(Ahmed A S & Duellman S,2013)。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得较晚。受“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影响,大部分学者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角度对盈余管理问题展开研究, 如高管变动(王思妍等,2013)、继任来源(杜兴强等, 2010)、股权特征(朱星文等,2010)和内部控制(张嘉兴等, 2014)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引入,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史永东、朱广印,2010)、公司绩效(黄莲琴等,2011)、公司融资行为(黄莲琴等,2009)、公司风险(庄平、李延喜,2011) 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同时,一些因素如投资者情绪会传染给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使其具有相同的情感,并鼓励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以满足投资者情绪的需要(杨薇,2013)。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逐渐在内外部环境下引入了更多市场主体的心理特征,但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的影响研究还不是很多,个别研究成果在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上也不够科学,降低了结论的可靠性。

本文利用新的数据深入挖掘管理者过度自信将会对盈余管理的两大指标所产生的影响,对于丰富盈余管理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研究,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完善会计政策,加强审计针对性,提高信息质量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假设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认知,使得其在决策过程中高估自己的能力,即使在对当前的市场环境未深入了解的情形下,也轻易高估未来可获得的收益,在未来情况发生不利变化时,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通常会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越高,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刘爽,2013)。而对盈余管理的度量,一般采用盈余激进度(Earnings Aggressiveness)和盈余平滑度 (Earnings Smoothness)指标(王艳艳、陈汉文,2006)(如下图所示)。

盈余激进度体现的是企业加快确认利润并延缓确认损失的行为。与盈余激进度概念相对应的是会计谨慎性,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 应当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凡是可预见的损失或费用都应当记录,而不确定的未来收益不能提前确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常常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以及所在企业未来的收益,不自觉地会向投资者等报表使用者做出企业未来会获得较高利润的预测。而实际经营业绩与盈利预测的数据相差较大时,他们更相信这种情况只是由于目前外部状况不好而暂时产生的,为了保持自己以及公司良好的形象,他们通常会调高利润,认为只是将未来的收益进行了提前确认,从而进行激进的盈余管理(胡华夏、洪荭等,2014)。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一:H1: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盈余激进度越高。

盈余平滑度指盈余波动程度,一般进行盈余平滑处理行为的公司往往面临着业绩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从风险偏好的角度来看,风险厌恶的管理层一般较少过度自信,他们在长期内有进行盈余平滑的心理和动机,从而减少利润波动,造成企业财务状况平稳的表象(曹阳, 2011)。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的认知偏差,对公司未来收益的预期过于乐观,因而更容易进行激进的盈余管理(罗进,2013),从而较少采取盈余平滑行为。随着信息的不断更新,管理者在获得新信息的基础上会对自身以前的认知偏差不断进行修正,对未来收益的把握也更加长远,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从风险偏好者转变为风险厌恶者,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为了减少公司股价的波动, 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有可能通过调整减少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二:H2: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盈余平滑度越低。

四、变量、数据与模型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主要分析对象为2009 ~ 2013年深A上市公司,并进行了如下数据处理:1剔除了金融、保险类行业的公司样本,因其财务核算与治理结构都比较特殊;2剔除了被ST、*ST处理的样本;3剔除了除发行A股外, 还同时发行了H股或B股的公司样本,因其与仅发行A股的公司所面临的监管环境不同; 4剔除数据缺失、数据异常的公司样本。

按照以上标准筛选之后,得到本文的研究样本共2 075个。数据处理使用了Excel和SPSS软件。

(二)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 量 。Bhattacharya,Daouk &Welker(2003)基于收益透明度的视角提出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通常可以通过盈余激进度、盈余平滑度以及损失规避度三种指标度量。其中,盈余激进度与盈余平滑度衡量单一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而损失规避度指标则更多的是从国家这个经济整体出发,衡量资本市场的普遍损失规避现象。基于此,本文选择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为被解释变量。

Bhattacharya(2003)提出将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应计项目的变化与相应年度现金流变化的相关关系分别作为盈余激进度与盈余平滑度的代理变量,以此反映企业对收入、费用的不合理确认和企业的盈余平滑操纵。在我国,上市公司为实现预期收益、IPO、保壳、增发配股等需求,往往通过盈余平滑或操控应计利润的手段达到阈值。 因此,本文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与应计项目的变化和相应年度现金流变化的相关系数衡量盈余激进度(DA)与盈余平滑度(ES)。同时,考虑到假设一不涉及盈余管理的方向,所以取DA与ES的绝对值用于检验。

2. 解释变量。自Roll于1986年提出Hubris假说之后,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指标一直是进行实证研究的最大困难之一。目前国内外主要有六种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即:1CEO持股状况(Malmendier et al.,2003); 2各大媒体对CEO的评价(Hayward & Hambrick,1997); 3CEO并购案频率(Doukas et al.,2006);4CEO相对薪酬(Hayward & Hambrick,1997);5企业盈利预测偏差 (Lin et al.,2005);6上市公司历史业绩(Hayward et al., 1997)。

以上六种度量方法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尚不完善的现状,以及相关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CEO的相对薪酬(前三名高管薪酬与所有高管薪酬总额的比值)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指标。Hayw & Hambridc(1997)及Brown & Sarma(2006) 研究发现,CEO的相对薪酬与其地位的重要性、控制力及过度自信程度成正比。Hayward和Hambrick(1997)选取管理者薪酬前两位的比值作为度量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只对“前三名高管薪酬与所有高管薪酬总额的比值” 进行了披露,因此选取“前三名高管薪酬与所有高管薪酬总额的比值”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指标。而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排名前三的高管可视为最高管理者,其与公司全部高管(管理团队)的比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于整个管理团队的重要性。 这使得各上市公司在横向上可进行一定的比较。而这也与Hayward和Hambrick(1997)的思想相符合。

3. 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SIZE):通常情况下,公司规模决定着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可获得利润的大小。规模越大,获得的利润越多,可以供管理者操作的应计利润也就越多,从而使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加(吴育辉、吴世农,2010)。2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INDEP):公司的决策会受到公司治理机构的影响,只有独立董事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独立董事才有话语权,进而影响相关决定。3资产负债率(LEV):企业负债存在一定的治理效应,合理的负债结构能够对管理者起到“控制效应”(吴晓辉,2012)。4资产现金回收率(CFO):资产现金回收率越高,企业经营风险越低,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弱。5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企业成长性(营业收入增长率)越好,管理者越自信。

本文所选取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主要变量的度量

1. 盈余激进度的度量。本文借鉴修正的Jones模型对盈余激进度进行度量,度量采用的替代变量为可操控性利润。

(1)计算总应计利润:

(2)计算行业特征参数:

(3)计算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4)计算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DAit即为第i个样本公司在第t期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2. 盈余平滑度的度量。盈余平滑度是从盈余的时间特性考虑盈余质量。本文借鉴李青原(2009)对盈余平滑度的界定,构建盈余平滑度指数,并把它定义为企业应计项目变化与相应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的相关系数。 借鉴Francis(2004)的计算,公司第t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标准差与公司第t年考虑非经常性项目前的营业利润的标准差的比例为公司第t年的盈余平滑度。ES指数越高,盈余平滑度越高;ES指数越低,盈余平滑度越低。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σ(CFOi,t)代表i公司第t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标准差;σ(NBITi,t)代表i公司第t年考虑非经常性项目前的营业利润的标准差。

(四)模型的建立

基于前文的分析,本文建立的研究模型如下:

ln|DA|=β0+β1*OC+β2*SIZE+β3*INDEP+β4*LEV+β5*CFO+β6*GROWTH+ε1(一)

ln|ES|=β0+β1*OC+β2*SIZE+β3*INDEP+β4*LEV+ β5*CFO+β6*GROWTH+ε2(二)

为了增加模型的显著性,模型对|DA|和|ES|取了对数,但是不影响其相关关系。其中,ε1、ε2为模型的残差项。

模型(一)、(二)都对企业的规模、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资产负债率、资产现金回收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行了控制,预期在模型(一)中,β1、β2、β4、β6为正, β3、β5待定;在模型(二)中,β1、β4、β5、β6为负,β2为正,β3待定。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以看出,OC的最小值逐年上升,从2009年的0.069 586上升到2013年的0.149 858,但平均值和中位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范围在扩大, 但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整体有所下降。

从盈余激进的角度来看,2009 ~ 2013年深A上市公司|DA|的平均值分别为16.972 3、28.523 7、4.542 9、1.571 9、 0.918 9,均大于中 位数0.401 9、0.482 9、0.4、0.355 9、 0.332,说明样本中超过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存在着盈余激进行为,且盈余管理激进的程度逐年降低。

从盈余平滑角度看,2009 ~ 2013年深A上市公司|ES|的平均值均高于中位数,分别为3.405 9、3.321 8、 3.294 4、5.015 2、3.873,波动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说明样本中上市公司对盈余普遍进行了平滑,且平滑的程度有所提升。此外,|E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说明上市公司盈余平滑的分布广泛,与公司各自具体情况有较大关联。

由表3可知,公司规模(SIZE)最小值为11.348 3,最大值为26.895 4,平均值为21.858 3;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INDEP)平均值为37.02%,满足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数目比例的要求;资产负债率(LEV)的平均值为73.26%,中位数为54.37%,说明深A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偏高;资产现金回收率(CFO)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32 0、0.037 7;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的最小值为-0.966 1,最大值为10.189 4,平均值为0.143 3,中位数为0.084 4,说明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总体盈利水平较低。

(二)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4中回归结果可知,模型(一)整体的F值为52.993,sig为0.000,说明模型在0.01的显著水平上具有统计意义,其线性回归效果显著。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 (OC)的系数β1为0.717,且在0.01的显著水平上与盈余激进度(Ln|DA|)正相关,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激进行为有影响,即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越可能进行盈余的激进化处理,与本文的假设H1一致。

在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负债率(LEV)和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与上市公司的盈余激进度显著正相关,而公司规模(SIZE)与上市公司盈余激进度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INDEP)、资产现金回收率 (CFO)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表明,上市公司 的资产负 债率(LEV)和营业收 入增长率 (GROWTH)越高,管理者发生盈余激进行为的可能性越大,与本文的预期一致。当公司的资产负债率(LEV)和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较高时,公司的管理者面临着来自股东和自身的压力,从而产生做出盈余激进行为的动机。公司规模(SIZE)的系数β2为负,与预期不一致,可能是样本的选择范围有限,导致回归结果存在差异。

模型(二)回归结果 显示 ,其模型整 体的F值为14.104,sig为0.000,说明模型在0.01的显著水平上具有统计意义,其线性回归效果显著。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OC)的系数β1为-0.345,且在0.05的显著水平上与盈余平滑度(Ln|ES|)负相关,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激进行为有影响,即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进行盈余平滑处理的可能性越低,与本文的假设H2一致。

在控制变量方面,公司规模(SIZE)与上市公司的盈余平滑行为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负债率(LEV)、资产现金回收率(CFO)与上市公司盈余平滑行为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INDEP)、营业收入增长率 (GROWTH)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表明,上市公司的SIZE越大,管理者发生盈余平滑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同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LEV)水平越高, 资产现金回收率(CFO)越高,管理者发生盈余平滑行为的可能性越低,与本文的预期一致。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通过上述回归检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 (INDEP)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说明其对上市公司的盈余激进行为和盈余平滑行为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由于受到地位和权限的影响,从而缺乏盈余管理抑制的动力和机制。

六、结论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盈利预测与实际业绩之间的差额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度量盈余管理,运用多元回归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盈余激进程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这一心理特征会对企业的盈余激进行为产生影响。并且管理者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程度越高,企业发生盈余激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盈余平滑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过度自信表现下的管理者更加不可能表现出盈余平滑的行为。

上市公司管理者倾向于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的进行适当的盈余调节,而通常这样的行为会损害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将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作为评价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一个指标,纳入到盈余管理评价体系当中,从而有效地约束公司管理者的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然而,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不仅由于其涉及心理学领域,影响因素复杂而目前尚未找到十分准确的衡量指标,而且也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和更深入的研究。在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得出较好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方法上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Schrand C M,Zechman S L C.Executive overconfidence and the slippery slope to financial misreporting[C].AAA,2009.

Paul Hribar,Holly Yang.Does CEO overconfidence affect management forecasting and subfect management forecasting and subsequent earnings management[J].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2010.

Ahmed A S,Duellman S.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3(1).

杜兴强,周泽将.高管变更、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0(1).

朱星文,廖义刚,谢盛纹.高级管理人员变更、股权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2).

张嘉兴,傅绍正.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盈余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

史永东,朱广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J].金融评论,2010(2).

黄莲琴,傅元略,屈耀辉.管理者过度自信、税盾拐点与公司绩效[J].管理科学,2011(2).

庄平,李延喜.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J].技术经济,2011(7).

孙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上市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为加强中冶美利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合同审批的决策程序,防范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减少因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不规范行为导致的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章程》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子公司,下属参股公司亦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合同”是指公司对外签订的所有建设工程合同、招(投)标合同、物资设备采购供应合同、销售合同、租赁合同、仓储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等各类合同、协议,除对外担保合同和劳动合同公司另有规定外,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文件”指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纠纷处理相关的法律性文件。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合同”是指:(一)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二)其签订和履行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合同;(三)合同标的金额超过人民币 1000 万元的。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一般合同”是指除本办法规定的重大合同以外的合同。

第七条 公司下属各分公司、分厂、部室及车间均不得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第八条 利用传真、电子邮件等其他方式订立合同的,应当有书面确认文件。第九条 凡国家或公司有标准或示范文本的,应当优先适用,并应按照标准文本或示范文本的要求填写。

第十条 如无国家或公司标准示范合同文本,合同的起草工作应争取由己方或以己方为主承担,语言应严谨、简练、准确,条款齐全,权利义务清楚。

第十一条 合同有效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特殊情况下,如需签订有效期限超过一年的长期合同,需按本办法要求完成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合同正式文本应当打印或印刷制成。合同文本应使用中文,或至少应当制作中文文本。

第二章 公司合同管理机构

第十三条 公司证券与法律事务部是公司合同审查管理机构,负责修订和完善公司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制订公司自用合同的格式文本;负责审查合同条款、内容的合法性、严密性、可行性,提出意见供业务部门参考;会同公司有关部门对重大、重要合同进行评审并出具审查意见;参与合同纠纷的调查处理,制定解决方案;负责公司合同资料的归档等相关管理工作。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负责该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应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

第十四条 公司财务与资产管理部等相关部门依据各自不同的职责对合同进行审核监督。

第三章 公司合同审批权限的划分

第十五条 为加强合同风险管理,有效执行合同,对第三条所指的公司合同,按以下规定审批执行:

(一)公司签订的合同标的金额(除涉及关联交易的)在300 万元以下的,由分管业务副总经理决定,报总经理(或经总经理书面授权后由分管业务副总)审批后实施。

(二)公司签订的合同标的金额(除涉及关联交易的)在300 万元以上 3000 万元以下的,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后,报董事长批准实施,同时报董事会备案。

(三)公司签订的合同标的金额(除涉及关联交易的)在3000 万元以上,且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 20%以内的(含 20%),由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四)公司签订的合同标的金额(除涉及关联交易的)高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 20%的,需报经董事会批准后,呈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方可实施。

第十六条 公司签订的合同涉及关联交易时,按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四章 合同的签订

第十七条 签订合同实行洽谈权、审查权、批准权相对独立、互相制约的原则。经办人、审查人、批准人各司其职,分工负责。任何合同均需经过审查程序审查后,方可批准签订。

第十八条 公司实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制度,签订合同应先取得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签订合同。授权分为长期授权和临时授权,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委托范围、权限和期限,禁止使用“全权代理”一类的文字。

第十九条 合同签订前,经办人应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履行能力、经营状况、市场需求、产品、服务质量、价格等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和调查,并审查对方经办人代理权限,审查对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第二十条 合同签订前,业务部门经办人应首先将合同草 案、与合同相关资料及《合同(协议)审批表》(附件1,以下简称“审批表”)提请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在审批表上出具审核意见,并对该意见负责。第二十一条 合同通过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业务部门经办人应将合同草案、与合同有关资料及审批表按先后程序提交财务与资产部、招标办及证券与法律事务部审核,并根据审 核结果出具对该合同的审核意见。合同审核通过后送分管领导、总经理或董事长审批。

分管领导或总经理对审核意见负责。

第二十二条 合同审核意见应为无保留意见。审核部门对合同条款持有保留意见的,业务部门应重新制定合同。

相关人员审核合同草案时,可根据需要,要求经办人提供与合同有关的补充证明材料,经办人应予以配合。

第二十三条 审核意见应明确、具体,禁止使用“原则同意”、基本可行”等模糊性语言,一旦使用,视为未对合同审核。

第二十四条 公司对外签订的合同,必须采用合同书形式,严禁口头协议和非正规书面形式。所有合同均应约定以加盖公司合同专用章为合同成立要件。

第二十五条 公司合同原则上应由法定代表人亲自签署合同,如果需要非法定代表人签署合同,必须要有经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名的书面委托书,非经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代表公司与任何单位、任何自然人签署合同。

第二十六条 公司综合办公室是公司公章和合同专用章的管理机构,应当根据经证券与法律事务部最终审核意见,在合同文本上加盖合同专用章。

第五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二十七条 合同依法签订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履行部门必须严格履行合同赋予的权利和规定的义务,确保公司信誉。第二十八条 对履行过程中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履行部门应当立即查明情况,认真、稳妥地收集证据,及时、合理、准确地向对方提出书面索赔要求。

当公司接到对方当事人的索赔要求后,履行部门应当立即通知公司证券与法律事务部,共同商定应对措施。

履行过程中一旦发生不可抗力和第三人干扰及意外事件,履行部门应立即通知对方当事人,查明原因,及时化解,并收集好相关证据。

第二十九条 履行部门应对合同履行中发生的情况,建立台账,由专人负责书面签证、来往信函等资料的保管。

第三十条 合同履行过程中,确需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变更、解除合同的,履行部门应当按照本管理办法第四章关于合同签订程序办理。

第三十一条 合同履行完毕后,对所遗留的问题,履行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解决,并规定解决期限。在期限内确定无法解决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司领导,由公司领导指定有关部门配合解决,并提出具体方案。

第三十二条 合同订立后,不得因业务部门经办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变动而影响合同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务部门经办人变更时,应办理交接手续。

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解除

第三十三条 变更、解除合同的审批权限和程序,与合同订立的审批权限和程序相同。

第三十四条 变更、解除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三十五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应注意以下事项:(一)主体变更、解除,应征得合同各方同意;(二)经登记、批准、鉴证、见证、公证的合同,变更协议应重新登记、批准、鉴证、见证、公证;(三)合同中订有保密条款或附有保密协议的,合同解除后,其效力并不受影响。合同变更时,如果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变更或合同内容的变更,应变更保密款或保密协议;(四)联营、承包经营、涉外等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应依特别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 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在达成之前,根据实际情况,应采取继续履行、补救或中止履行等措施。

第七章 合同纠纷的处理

第三十七条 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应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处理。

第三十八条 处理合同纠纷的原则:(一)及时处理的原则;(二)双方协商解决的原则;(三)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的原则。

第三十九条 纠纷发生后,经办人应及时填报《诉讼案件传输单》(附件 3)向所在业务部门、财务与资产管理部和证券与法律事务部递交合同纠纷说明,同时应迅速收集下列有关 证据(原件或复印件):(一)合同文件(包括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电报、电传、传真、信函、图表、视听资料、广告、授权委托书,介绍信及其他有关资料等);(二)送货、提货、托运、验收、发票等有关票证票据;(三)货款的承付、托收凭证、信用证、完税凭证、有关财务账目;(四)作为质量标准的法定或约定文本、封样、样品及鉴定报告、检测结果等;(五)证人证言;(六)其他证据材料。

第四十条 经办人根据财务与资产管理部及证券与法律事务部的意见,提交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第四十一条 合同纠纷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订立书面协议,由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第四十二条 对经协商无法解决的纠纷,如属对方过错或违约,经公司同意,法务人员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若对方已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 起诉,法务人员应积极参加仲裁或应诉,并应当在 3—5 日内提出参加仲裁或应诉意见,提交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第四十三条 纠纷处理完毕后,由证券与法律事务部负责向公司分管领导报告;重大合同的纠纷处理,应随时向总经理及董事会报告进展情况。

第四十四条 处理合同纠纷,应特别注意下列问题:(一)证据可能丢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及时向法院申请采取证据保全措施;(二)发现对方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将使公司权利难以实现时,及时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三)做好每起合同纠纷实况记录,存档备查;(四)凡属公司责任的合同纠纷,应逐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要求责任人员承担责任,并责令其提出补救措施。第四十五条 双方已签署的解决合同纠纷协议书、仲裁机关的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及法院的调解书、判决书,在正式生效后,应复印若干份,交证券与法律事务部、业务部门收执,督促该文书的履行。

第四十六条 对方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届满后没有履行上述文书规定义务的,业务部门经办人应及时通知法务人员。

第四十七条 对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判决书,由法务人员代表公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八章 合同档案的管理

第四十八条 合同签订后,经办人应将合同文本和相关资料报公司证券与法律事务部备案。

第四十九条 合同履行完毕后,履行部门应将与合同有关的补充协议、会议纪要、传真、电话记录、签证、索赔报告、合同台账等全部资料及时移交公司证券与法律事务部。

第五十条 按公司保密制度有关规定确定合同的密级并采取保密措施,密级标注于合同正本的封面。

第五十一条 公司证券与法律事务部应当做好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的归档工作,并定期将合同管理情况报告公司管理层。

第九章 责任与奖惩

第五十二条 对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下列行为,公司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要求其承担全部损失:

(一)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收受贿赂,与他人恶意串通,出卖公司利益;

(二)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玩忽职守,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

(三)其他故意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 对严重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公司除给予有关人员纪律处分外,还可视情况要求其承担所造成的部分损失或通过法律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公司职工均有权检举、揭发违反本管理办法、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对于检举、揭发属实的,公司除给予该职工一定物质奖励外还负责保密。

第五十五条 对于认真执行本管理办法并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公司将公开表彰并给予奖励。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由公司证券与法律事务部负责解释与修订。

第五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经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后生效。

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

一、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在当前资本市场上,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控制自身经营,以最大化的实现经营收益、创造价值。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日常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严格控制成本和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率最大化。其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上市公司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为了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国家和相关部门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例如,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内容的要求,上市公司在日常的会计记录中,保证相关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如果不能建立相关有效的内控措施来达到这一要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报告很可能因为不合格或者违规被相关监管机构处罚或者处分。

2.保证上市公司对自身经营情况的良好把握

上市公司在进行经营决策时,需要对以前的相关数据等进行分析。管理层要想掌握一手资料必须适当的内控措施对相关数据进行保存和归档,否则就会出现数据流失等现象。比如,电子化的数据操作系统就比文档类的更加可靠,对数据资料保存的系统化程度也更高。

3.保证上市公司经营的有效性

上市公司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资本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好严格的内部控制。其内部控制主要内容有对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对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控制,对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对营业利润合理分配的控制等。

4.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价值

上市公司的队伍非常庞大,其内部控制水平也强弱有别。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公司业绩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内部控制有效的企业,其公司业绩和整体的受信任程度也相应较高。而对于那些在内部控制上表现颇令人担忧的上市公司,其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往往较低。所以,内部控制与上市公司价值是相辅相成的。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参差不齐

上市公司鱼目混杂,表现在内部控制水平上也是良莠不齐。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在公司经营方面常常有更多的控制措施,使得在很好的控制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收益。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掌握很好的内部控制技术的上市公司,公司整体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公司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没有很高的认同感。另外,愿意披露公司内部相关信息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往往较一般上市公司高。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度不高

在我国,虽然很多上市公司制订了名目繁多的内部控制体制,但是实际上的执行效果却令人担忧。其原因主要是多數的内部控制执行者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内部控制体制上,但是在其实际执行上却不太关注,导致严重的本末倒置。另外,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的被监管对象对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解,内部控制机制形同虚设,大多流于形式。有的即使大家对其很熟悉,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奖励措施激励被监管对象按照其导向行为的方向发展,使得最后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3.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

许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指内部的牵制。将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对人员的控制上,而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却不重视。另一方面,有的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只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而忽略了制定的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这两方面的观点都是及其片面和不正确的,都会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

三、上市公司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1.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与否对资本市场的合理运营起很大作用。因此,必须制订相关性更高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另外,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或者审阅业务时,应该小心谨慎,认真求实,一旦作出相应的审计报告或者审阅报告,便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由于信息使用者在考虑到注册会计师独立第三方的身份时,在很大程度上会选择相信注册会计师的出的结论,因此需要加大注册会计师在该方面的法律责任,以促进其更加出色的完成相关的任务。

2.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激励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责任

对上市公司而言,根据相关需要设定的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才能起到作用。一定程度的奖励机制可以很好的促进相关业务人员对内部控制措施的遵守。例如,在相关企业,对相关材料出库单实行定期的核查,来检查是否存在相关负责人是否出错的情况。对不同的考核结果,对出错率小的负责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以促进其它员工在工作时的积极性。

3.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制订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只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上市公司经营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措施才能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想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需要管理人员在管理知识、计算机编程等多学科门类的综合知识。上市公司应该加大在提高内部控制方面的投入,定时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或者招揽更多在这方面的人才,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相信最后一定可以取得想要的结果。

4.提升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意识,加大文化宣传

只有在一个各个组织管理部门都热心参与内部控制的环境中,制订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强化公司内部管理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提升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决心和毅力。上市公司应该对相关内部控制系统多加进行宣传,从内部控制的作用和用途着手,利用文档、海报、邮件等途径在公司内部传达,或者还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公告,像社会公众进行宣传以增加社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任程度。

四、小结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与公司业绩有很大的关系。上市公司加强其内部控制水平能够保证上市公司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保证上市公司对自身经营情况的良好把握、保证上市公司经营的有效性以及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价值。但是,纵观当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则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水平参差不齐且内部控制实施度不高。为了达到较高的内部控制水平,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激励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责任。另外,上市公司应该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制订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提升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意识,加大对内部控制的文化宣传。

参考文献:

[1] 罗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初探[J].时代金融.2011(18)

[2] 翟志华.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资产与产权.2003(3)

[3] 魏凤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3)

上市公司成本管理 篇7

关键词:财务公司,成本管理控制,问题,措施

在单位经营管理活动当中,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一项永恒主题。成本控制管理的效果不仅直接关系到各公司的经济利润和效益,还影响到其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管理水平,是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实施产品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简单分析我国当前各财务公司在成本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和探讨如何更好的提高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质量水平,从而有效降低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营利润和经济效益,推动和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长久、健康、稳定发展。

一、财务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财务公司在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

目前,全国许多财务公司特别是中小型公司在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其组织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管理机制相对落后,在资金成本的管理运作方面缺乏有效的动态化控制,其成本信息的传送和反馈相对缓慢,这就导致公司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时效性和效率较低,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以及成本的增加。

(二)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机构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导致成本管理控制对公司经营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然而有些财务公司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济水平以及公司规模等方面的影响,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或成本管理机构的架构不完善、不规范,导致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效果明显下降。

(三)缺乏有力的成本控制监督

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管理,然而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财务公司当中,由于对成本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与之对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匮乏,在开展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时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有些管理人员在执行落实成本管理制度时不能有效开展工作,成本管理浮于表面、形同虚设,达不到管理的预期效果。

(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在目前的大部分财务公司当中,其成本管理人员一般是由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或其他人员兼任,缺乏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而这些在职管理人员由于成本管理知识不足,对当前成本管理新制度、新方法、新模式的掌握不够,运用不到位,导致成本管理的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到财务公司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公司成本管理控制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财务公司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财务公司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管理。

(一)健全和完善财务公司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财务公司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成本管理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通过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财务控制以及相关内控制度,加强单位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权、责、利的统一。同时,还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强制性和硬性控制,从而确保公司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效果。

(二)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财务公司在资金的筹措方面都已经基本形成了多渠道的经费融资体制,这就要求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加强各个项目的预算管理,建立“大支大收”的现代化公司成本管理新模式,并对成本预算工作实行统一的、综合性的管理和控制,从公司发展的全局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公司当前形势且能够满足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需要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从而确保公司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成本监督管理工作

财务公司必须要下大力气加强成本管理各个环节当中的资金统计、审核工作,特别是针对贷款业务等成本资金方面的监管工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成本监督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措施,不断提高成本监督审核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扩大成本监管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严格监督工作的各项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加强对各种经济风险的分析和防范,从而确保公司经营的长效、良性发展。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财务公司必须通过强化在职成本管控人员后续教育,通过对他们进行定期的、专业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提高他们在财务知识储备、技术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水平,及时认识和掌握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新制度、新方法,强化他们的业务素质水平和成本核算能力,从而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成本管理人才队伍,从而有利于公司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取得预期目标。

三、结束语

成本管理工作是公司建设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和前提保障,对公司能否长久、持续的开展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各行业公司必须要加强积极的创新和完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和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控制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高速、长效、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碧玉.财务成本控制在公司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金融经济,2011(12):128-130

[2]许静.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以A公司为例[J].财会学习,2015(14):162-165

[3]聂振芳.财务成本控制在公司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2(02):127-128

[4]欧阳晓慧.试析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以北京BJLC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0):17-18

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 篇8

市值管理的内容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 有意识和主动地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方法和手段, 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和价值经营最大化的管理行为。

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分三个层面:

1.价值创造管理。这是指通过科学的产品经营、资本运营、资本结构优化和良好的公司治理, 提高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和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 从而提高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 为股东最大化地创造价值。这实际上更多地侧重于传统的公司经营层面。

2.价值实现管理。这是指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 达到公司价值的充分实现, 即公司市值最充分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比如, 通过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与分析师交流以及良好的媒介关系管理等, 让投资者、分析师和媒体充分地认识到公司的内在价值。同时, 公司被过分高估, 除了加强信息披露外, 应及时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3.价值经营。市值与其内在价值大幅度背离时, 上市公司主动地去干预、经营市值。例如, 当市场高估公司价值时, 采取增发新股、换股收购、注资、分拆等措施;在市场低估公司价值时, 采取股票回购、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措施。价值经营既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也能促进公司价值充分实现。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可分为溢价管理和折价管理两种, 前者是指那些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的方式、方法、手段, 后者是对上市公司市值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和方式。在溢价管理方面, 市值管理是一个驱动企业实现技术、管理和产业升级的过程, 以持续、稳定、合理和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总市值为目的, 使公司股票价格正确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 并努力实现公司内在价值的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内在价值的增值。折价管理就是对大股东自我估值区间进行的一种调整和合理定位。由于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对于净资产的增长有显著的放大作用, 而利益上的一致性使得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有足够的动力和共同价值目标来提升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和估值空间, 所以溢价管理可看成上市公司在事前基础上做出的对事后的一种准备。

市值管理的作用

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财富形式已不再是净资产, 而是股价。市值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融资及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1.通过市值管理, 推动上市公司的产业与资本良性驱动。对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上市公司而言, 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并购重组将是其发展中的“重头戏”。市值的膨胀可为企业并购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为借助总市值的增长, 以股份作为支付对价, 可较大程度地节约资金。同时, 监管层对于定向增发、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再融资等方面的制度设计, 也有助于上市公司强化市值管理。

2.通过市值管理, 提高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成功不在于它发行的时候编什么样诱人的故事, 而是取决于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经营决策能力的高度认可, 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市场竞争力和治理结构的高度认可。通过市值管理, 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帮助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

3.通过市值管理, 有效防范敌意收购。由于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通, 敌意收购的可能性将会增加。敌意收购指收购方在目标公司不情愿的情况下, 通过大量购买目标公司股票取得控股权的收购行为。市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最容易成为敌意收购者的目标。这种做法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 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而且, 第一收购忽略了管理层的意见, 对公司内部来说是不受欢迎的。

4.通过市值管理, 有助于引导上市公司建立效益长效机制。推行市值管理, 必然要求对公司的长期业绩进行考量, 改善长期盈利预测, 衡量公司战略、重大投资、重大营销、重大管理的改革等经营活动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及市场股价产生的影响, 进而有助于引导公司建立效益长效机制。

做好市值管理的注意事项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来说, 市值管理是新生事物, 因此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上, 如何做好市值管理将是摆在上市公司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1.树立正确的市值管理理念。由“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个市场规律, 可以看出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 而不是股价管理。有两大因素影响股价:一是内因, 即股票的内在价值;一是外因, 即市场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发现和认同。前者是“本”, 好的价值, 从理论上说, 就会有一个好的价格;反之, 即便出现了好价格, 由于没有价值的支撑, 也不可能持久。后者是“形”, 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有着自己的估值标准, 所以同样价值的股票, 在市场上有溢价和折价之分。市值管理的确需要关注股价, 需要考虑投资偏好、估值标准等市场因素, 但这不等于直接管理甚至操纵, 不等于迎合市场。决定市值高低的是股价背后的公司综合素质。通过内在的价值管理, 促进流通市值增加, 才是市值管理的核心。此外, 市值管理也不是仅仅意味着做大市值, 它的目标是追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为股东创造价值。市值管理需要公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设法使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明确了这一点, 才能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之间的良性互动, 才能使用好市值管理这个工具。

2.建立良好而透明的财务估价体系和估值习惯。上市公司通过财务估值模型, 既可以对自身的价值作出合理判断, 同时也可以理解资本市场上公司估值水平背后的终极原因, 找出两者差异的根源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除招股说明书之外, 很少再度发布未来各年度的盈利预测, 而年度财务预算也往往由内部控制, 外部投资者几乎没有途径了解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期。而一些机构投资者则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发布公司未来2~3年的盈利预测及动态市盈率, 并模拟一个理论估值, 从而给市场确立一种潜在的投资预期, 并引致外部投资者形成既定的思维模式。一旦这个预期与公司实际情况不吻合, 将有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消极影响。

3.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 顺利体现上市公司价值。公司内在价值的体现, 离不开资本市场, 这就需要上市公司通过透明的信息发布和公关营销策略, 加强公司与投资者、媒体、研究者、监管者之间的关系管理, 实现公司与市场各界的有效沟通, 使公司价值被广泛认同。其中的关键就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应着眼于为公司寻找拥护公司决策、坚定持有公司股票的理性投资者。理性投资者不仅有利于推动公司持续融资, 而且是市场价格的发现者、引导者, 是维护市场稳定、提升公司市值的核心力量。过去, 我国上市公司仅仅是披露法定信息, 很少采取主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行为。近年来,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大和股份全流通时代的到来, 投资者关系管理正被市场认可。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刍议 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必要性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市值管理是在现今社会资本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下逐渐延伸发展的,是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的核心,不仅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对上市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起到一种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提升,将企业推行上市已经成为企业在未来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基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地增多。而上市公司不断地增多就会使上市公司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改变原来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合理的价值管理体系,而这个新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可见,市值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必要性

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市值管理是十分必要 ,其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推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总所周知,市值管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为企业在上市后,其经营管理目标就会逐步转向市场价值最大化,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市值得到一定的提升,进而促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其次,推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能够促使上市公司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实现战略目标。企业在上市后,其融资渠道就会不断地增多,但是随着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多,企业要想在总多上市公司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以及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众多上市公司中谋求更好的发展,这样企业所制定的战略规划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

(一)市值体现出上市公司内在实力的强弱

对于现在的上市公司来说,市值是衡量其内在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有关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的业绩越高,收益越高,其市值就越大。市值在评价上市公司实力的强弱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市值成为决定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股票支付功能进一步增强,市值规模越大的公司客观上并购其他公司、进行产业整合的能力就越强,被别的公司并购的门槛越高,同时,反向收购的能力就越强,企业内在的发展就越稳固;反之,上市公司的市值越低,其反并购的能力就越弱,企业就难以抵抗住外界的恶意并购行为,难以在社会上得到稳固的发展,企业就越容易被并购。

(三)市值成为决定上市公司融资成本高低的重要依据

上市公司市值越高,其融资渠道就越多。上市公司的市值越高,就代表上市公司发展就非常稳健,就越容易实现价值最大化,因而也就越容易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上市企业的信用评级增多就能够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企业也就能够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就能够加快发展的步伐,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市值体现出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

上市公司的市值越高,表明上市公司的业绩越高,也就在一方面展示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越高。这是因为只有较高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上市公司中的资金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上市公司内部的各项管理体系才能够更加的完善,上市公司才能够获得更好的业绩,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市值。因此,上市公司内部的市值的高低表明上市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

由上述内容可知,市值管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十分重要。市值管理是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综合管理,市值管理旨在对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相应的创造,为上市公司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障。那么应当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呢?

(一)提高上市公司内部财务决策水平

要想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运作方法,不断地提高上市公司内部财务决策水平。上市公司的股价持续走高时,上市公司可以进行适时的并购;当上市公司的股价进入低迷期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回购等方法,有效的避免恶意收购。上市公司只有从投资者出发,进行适当的资本运作,将股本溢价转化为投资者的资产,不断地提高公司的市值,使股价所涵盖的财务信息不断地增多。除此之外,上市公司还应当通过对投资项目的选择,融资、流动资产管理等方式进行相应的协调,不断地提高上市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水平,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确保上市公司在未来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也是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影响着上市公司内部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以及上市公司对社会资本的吸收能力。上市公司应当在公司内部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奖惩管理考核体系,通过规范上市公司内部的管理行为,来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能够促使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得以提升,还能够促使上市公司市值的最大化,促进上市公司在未来社会中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中的股权问题也要进行相应的协调,针对市场管理的失衡,内部控制中的缺陷以及股权分散化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促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三)加强上市公司信息管理

2014年10月17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发布30日后正式实施。在《意见》中,明确了强制退市的标准,首次增加了信披违法的因素,11月16日《意见》正式实施,信披违规成重灾区,据统计《意见》实施后25家公司被翻旧账存退市风险。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应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不经心选择性披露,同时明确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信息有许多,只有对“投资者决策”与“股票价格”已经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才被为强制性披露范围,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以防范出现退市风险。

三、结束语

对市值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现在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实行市值管理同时也是上市公司适应未来市场的必然趋势,在现阶段股份整体流通的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只有树立市值管理意识,努力的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目标,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济建,苗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10

[2]施光耀,刘国芳,梁彦军.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10

[3]魏建国,陈骏.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策略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3

[4]孙少杰.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研究[J].西北大学,2010

试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篇10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内涵

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或影响财务报告,进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

盈余管理是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条件,通过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方法的选用、交易事项的控制等方法来修正财务报告。由于会计法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使得企业以合法手段调节利润成为可能,并且它是在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盈余,但会影响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在关联方的资产重组交易方面,其结果也只是改善了上市公司绩效,而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没有改善。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财务总监等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力有条件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他们对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负有责任,合理避税,满足股东和职工的利益,使其管理业绩和才能得到认可。从这些角度来看,掌握盈余管理的技巧,是经营战略和策略的需要,是管理当局水平的体现。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第一,为了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基本的动机就是通过博弈追求利益最大化。上市公司为了提升其市场价值、获得配股资格、建立良好的二级市场形象等,往往会对财务报告中与企业价值相关的数据进行盈余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业绩,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另外,由于利益诱导效应,公司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经确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一些上市公司见利思迁,有意破坏诚信原则和会计规则,实施盈余管理。

第二,为了股价的理想价位而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前,股票并没有一个已确定的市场价格,那么,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确定股票价格的重要信息源。休斯(Hughes,1986)研究表明,诸如净利润之类的信息对于投资者认识公司的价值是很有帮助的。克拉克森、唐顿、理查德森和西弗斯克(Clarkson,Dontoh,Richardson and Sefcik,1992)发现的经验证据也表明,盈余的预测信息作为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会引进市场的正面反应。这些研究可以说明对于即将上市的公司,其管理人员很可能对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盈余进行管理,以使公司股票有一个理想价位。

第三,为了向投资者传递有效信息而进行盈余管理。投资者在评价和比较盈余时,会看透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但一些理性的投资者主要对公司的未来业绩感兴趣,并且利用当期报告盈余来修改关于未来业绩的信念。如果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拥有关于公司未来前景的最佳(内幕)信息,报告盈余能代表公司管理人员对持续盈余能力的最佳估计,市场将会意识到这一点,股价也会很快对这一内幕信息做出反应,投资者也会对公司充满信心。

第四,为了奖金而进行盈余管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为了实现其奖金目标,而对净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如果本期净利润偏低,当期管理人员确实无法获得奖金时,管理人员就会有动机进一步降低利润,从而使自己在未来年度获得奖金的机会增加。希利(Healy,1985)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进行盈余管理前,管理人员拥有关于公司净利润的内部信息,而外部利益集团,包括董事会本身可能都无法准确了解公司利润,所以管理人员就会乘机操纵净利润,以使其在公司薪酬合同中规定的奖金最大化。

第五,为了避税而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税制还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如许多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对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以此来降低报告利润和减少税负。对经营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已经不再将后进先出法作为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之一了。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方法

第一,操控应计项目调节公司收益。这些应计项目主要是指损益表中不涉及现金流量的收入费用项目(计提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是广义的应计项目。如摊销费用,摊销金额取决于摊销政策(如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等)。但如果摊销政策一经确定,摊销费用就属于非操控性项目。又如应收账款,采用乐观估计,可少提坏账准备;反之,采用谨慎估计,可多提坏账准备。管理人员有操纵空间,该项目就属于操控性应计项目。再如存货,假如存货增加是超量生产形成的,则存在部分固定制造成本计入存货成本,而没被收入抵扣,从而增加利润。因此,存货也是操控性应计项目。此外,还有应付项目,如预计负债增加(或减少)是由于谨慎(或乐观)估计产品质量保证金形成的,或由于某特定不确定项目被看成或有事项形成(或不形成),于是计提(或转回)预计负债的同时增加(或减少)了损失与费用,这样应付项目同样存在很大可操控的空间。由于操控性应计项目的存在,而且当经理人在GAAP(美国公认会计准则Acc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缩写)范围内对净收益进行调整时,在审计中往往难以发现盈余管理的存在。

第二,调整会计政策。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以及利润平滑都是采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的结果,由于会计政策存在选择的空间,所以许多公司会借助于会计政策调节盈利水平。公司之所以可以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企业会计计量与报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这就产生了如上述第一项中提到的很多待摊项目和应计项目,公司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或递延确认费用来调高利润,也可以采用相反的方法来调低利润;二是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存在着灵活变通的多种方法,管理当局可以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进行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计算出的会计盈余是不同的。但是,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调整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如操控应计项目那样更易实现。因为会计政策变动必须在年报中披露,这种调整方法容易被人觉察。而且,会计有其一贯性原则,限制会计政策的任意变更。所以,利用调整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不是一种灵活的调控手段。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辨析

其一,通过外部线索辨别。一方面,当发现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财务指标连年恶化时,就要考虑该公司有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因为财务状况不佳可能会激发管理层采取行动以图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公司的成长性过于乐观也会导致盈余管理。实际上,高成长率并不一定衍生出盈余管理,但当成长速度放慢甚至倒退时,为了保持一致的成长性的表象,公司的管理层常常会由于某种压力而进行盈余管理以保持高成长。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充分关注这些外部信息,合理判断该公司是否采取了盈余管理。

其二,通过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辨别。盈余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科目之间的协调配合,于是很多公司出现了“假科目、真做账”的现象,但难免有个别科目出现背离之势,因此利用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可以有效地识别盈余管理。如通过分析税金与利润、收入之间的关系;货币资金与财务费用之间的关系;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科目之间的关系等来发现线索。类似这种钩稽关系存在于三大报表的每一具体项目中,成为分析报表数据真实性、识别盈余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三,通过关联方交易辨别。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结果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影响到会计报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如公司通过对关联方进行低价买进原材料、高价卖出产品的手段调增自己的利润等。因此,将来自关联交易的营业收入与利润额从该企业的营业收人总额与利润总额中予以剔除,有利于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及判断企业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此外,对于那些通过关联交易用巨额存货来偿还“应付账款”的行为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其四,通过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辨别。上市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合并范围的确定极为重要,即要准确判断哪些子公司应该纳入合并范围,哪些不应纳入合并范围。由于子公司的利润直接影响着集团利润,为了进行盈余管理,集团公司可能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即将那些盈利状况较好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将那些盈利状况不佳甚至亏损的子公司从合并范围内剔除。一些公司还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行为改变对子公司投资的权益比例以达到调节合并范围的目的等。通过分析财务报告中有关合并范围的变动信息,可以发现利润操纵型的盈余管理行为。

其五,通过公司盈利与股利分配的对比关系辨别。上市公司在实现利润之后,为了回报股东往往要进行利润分配。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要有足够的可分配利润;要有足够的现金。通常上市公司的利润可以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调节,但现金却是实际存在的,无法通过调节产生。如果上市公司有足够的利润但一直不进行利润分配,一种解释就是企业的利润是“盈余管理”出来的。当然,盈利企业不进行利润分配还有其他的原因,诸如现金周转、发展机会、股利政策等。但由于盈余管理而虚拟的利润肯定是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因此,丰厚的利润与微薄的股利对比关系又为寻找盈余管理证据提供了一条线索。

综上所述,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于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而言,是有益的行为。借助盈余管理细微调节利润,可以向资本市场传递收益稳定的会计信息,从而支持公司股价的稳定和上扬;适度的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润,可以实现筹划节税;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还可以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之内的盈余管理是合法的,但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限度时,就有悖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妨碍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而误导投资者,并影响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因此,盈余管理行为是一柄“双刃剑”。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想正确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除了掌握前文所述的一些方法外,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多方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蔡昌:《盈余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加〕威廉R.斯科特著,陈汉文、夏文贤、陈靖等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急诊护理的现状和对策下一篇:样板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