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选择研究

摘要:近年来,会计盈余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外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要早于我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不断向前发展,证券市场的各种体制不断健全的同时,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开始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上市公司通过过度的盈余管理来粉饰财务报告,造成了财务信息的严重失真,不仅误导广大投资者,更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ST制度作为我国证券市场所特有的一种制度,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给一些经营不良的上市公司在退市前提供一个缓冲期,然而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ST制度已经背离了成立的初衷,很多ST上市公司并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个缓冲期来改善经营,反而通过操纵盈余的手段来粉饰报表,进行摘帽。本文基于此,选择ST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进行研究,力求理清ST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来警示广大投资者,并帮助证券监管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对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就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两方面进行综述,然后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内涵以及ST制度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对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方式的机理分析,选取样本并构建模型来对ST公司具体的盈余管理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本文选取2014、2015和2016年因为连续两年亏损并在下个年度成功摘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扩展的琼斯模型的构建,验证了ST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紧接着运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验证了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本文得出了ST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对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存在偏好顺序,比较偏好于运用非经常性损益来进行,并且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也存在偏好顺序,并针对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本文的创新部分在于构建了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机理模型,据此分析了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选择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2 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2.1 ST制度和盈余管理的内涵阐释

2.1.1 ST制度的内涵阐释

2.1.2 盈余管理的内涵阐释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契约理论

3 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选择的机理分析

3.1 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

3.1.1 维持上市资格动机

3.1.2 管理者报酬动机

3.1.3 融资动机

3.2 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

3.2.1 调整非经常性损益

3.2.2 关联交易

3.2.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3.3 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机理模型

4 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择

4.2 对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检验

4.2.1 研究假设

4.2.2 研究模型

4.2.3 实证检验

4.3 对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偏好性检验

4.3.1 研究假设

4.3.2 研究模型

4.3.3 实证分析

4.4 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偏好顺序检验

4.4.1 研究假设

4.4.2 研究模型

4.4.3 实证检验

4.5 策略建议

4.5.1 加强ST公司内部治理

4.5.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5.3 加强审计监督

4.5.4 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知识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服装论文提纲下一篇:政法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