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质量管理的上市公司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盈余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文献,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关键性指标体系,并结合丽江旅游为例对关键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管理的有效治理机制与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盈余质量管理的上市公司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盈余质量管理的上市公司论文 篇1:

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日益严重。会计稳健性和盈余平滑度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项重要衡量指标,而投资效率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结合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以中国沪深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使用会计信息质量的这两项重要指标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的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和投资效率正相关,盈余平滑度与投资效率负相关。据此,应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并发挥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盈余平滑度;投资效率;高新技术企业

一、引言

2012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日臻成熟,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创新体系和整体功能齐备,为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无摩擦与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企业只需投资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使得其投资效率提高。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企业可能因为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等而选择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进行投资,造成投资效率低下以及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会计理论治理公司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综合了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来探讨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所有会计信息中,盈余是人们最关注的对象。Francis等和Biddle等[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投资者一般都以会计的盈余质量作为衡量指标,对于盈余质量较高的企业,将给予更多的关注。结合中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运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来实证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而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作出合理建议,为实现公司资源的最优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会计信息质量

Ecker(2006)[2]等指出,投资者最关心的是盈余的大小。Penman(2003)[3]认为企业的盈余可以等同于财务报告的质量,盈余质量是会计信息的首要任务,盈余质量代表着会计信息的质量,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指标。因此,可以采用盈余质量去衡量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反映盈余的主要指标包括应计质量、会计稳健性、盈余平滑度、盈余激进度、持续性、可预测性、价值相关性和及时性等。这些指标或正或反地体现盈余。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不久尚不健全,因而本文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会计稳健性、盈余平滑度预计从正反两方面来估计确定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1.会计稳健性

(二)投资效率

19世纪末,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在《政治经济学讲义》和《政治经济学教程》中给出“效率”一词的定义,即对于某种资源的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人至少和他们的初始情况一样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严格的比初始时更好,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尽管帕累托使用的是“最优”一词,它实际上是效率的一个定义,后来“帕累托最优”渐渐被“帕累托有效率”代替。“效率”一词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是指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率,即在资本市场中,在经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资源配置能达到经济概念上的帕累托最优。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资本效率就是上市公司能不能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其所需资金,并且能将筹得的资金进行充分正确的使用,使公司利润最大化。由上述可知,上市公司的资本效率分为筹资效率和投资效率两部分。

Verdi等(2008)[6]认为投资效率是指没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存在的完美市场条件中,企业会选择净现值大于0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与此相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则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企业会发生过度投资(选择净现值小于零的投资方案)和投资不足(放弃净现值大于零的方案)的行为。

过度投资主要是指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下,投资项目的决策者仍实施投资的一种现象。Jensen和Meekling(1976)[7]指出当经营者将公司过去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在负的净现值项目上,而不是将其分配给股东,就产生了过度投资行为。过度投资者有利于经营者获得额外收益,但牺牲了股东的利益。

投资不足主要是指在投资项目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情况下,投资项目的决策者被动或主动放弃投资的一种现象。Myers等(1984)[8]认为在企业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经营者之间存在着有关企业现有资产价值或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收益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就会使融资成本提高而导致企业投资不足现象的发生。具体而言,导致企业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债务过度。企业有可能因为负债比例过高、自身现金不充足导致无法为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二是厌恶风险的经营者。相对于股东的风险态度而言,经营者的风险态度更加偏向于风险厌恶,因此有可能使其在投资决策时选择低风险的投资项目,而放弃对股东可能有利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不足。

从国内外学者以往的研究来看,信息披露质量、审计质量、法律环境、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董事会、监事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竞争等都有可能影响投资效率。

(三)提出假设

Verdi等(2008)[6]将财务报表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实证方法进行了分析,表明财务报表质量越高公司越不可能进行非效率投资,并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以监督经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投资行为。Biddle和Hilary(2008)[6] 以北美和日本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的投资效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将样本企业的投资状况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负向显著影响投资过度。另外,研究还表明投资规模较小的公司,因其重视程度高,会计信息质量会更高,产生高的资本投资回报率;高质量会计信息企业的投资行为要比质量较低的企业投资行为稳定。李青原(2009)[9]、陈修谦[10](2012)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验证了会计信息质量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联,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值账面比等因素条件确定下,会计信息质量负向影响着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中看出,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Richardson模型将资本配置效率或投资效率划分为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两种情况来研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且研究结论认为高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冲突引发的逆向选择等问题,从而抑制企业的投资不足(或过度)。沿着这一思路,本文采取度量投资效率的另一模型,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作切入点,初步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会计稳健性越高,投资效率越高。

假设2:盈余平滑度越高,投资效率越低。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我们选择的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各大报表披露网,选择2009—2011年3年间深沪两市的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数据。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对初选样本进行了剔除:首先,鉴于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在行业、所运用会计制度等方面的特殊性剔除掉此类公司的观察值;其次,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影响,从原始样本中剔除样本期间被ST、PT的公司、停牌和退市的公司;最后,剔除净资产为负以及相关数据缺失、异常的企业,剔除因资产重组、公司股权变更造成公司主营业务变化但又无法准确进行行业重新分类的观察值。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筛选出105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本文所使用的统计以及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7.0和EXCEL2003。

(二)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我们借鉴支晓强、童盼(2007)[11]等的研究构建模型。

四、结论与启示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提高企业融资的透明度,改善契约双方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 A 股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从正反两方面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 无论是否控制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经营能力, 会计信息质量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投资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一发现对于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 监管部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监管力度, 促进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 从根本上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其次, 上市公司应主动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这将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降低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再次,应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披露系统服务性机构的建设。比如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培训和服务质量管理,加强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队伍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以便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资本配置中的作用。

尽管实证结论有效地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但是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运用应计质量、盈余平滑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度量指标仍显片面,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处于转型的经济制度并正从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环境下,该指标是否能够正确、合适地度量会计信息质量有待商榷。(2)以上研究着眼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相关性,并没有深入探讨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路径问题。(3)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但是高新技术企业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如风险高、规模小、技术产品化的难度高、企业领导团队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并不能代表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因此,分行业分年度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检验,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Rodrigo S.Verdi, Gary Biddle and Gilles Hilary. 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 [J]. Journal of Account and Economics, 2009(48):112-131.

[2]Ecker ,F. , Francis, J., Kim , 1., et a l. A Return s-based Re Presentation of Earnings Quality .Account in Review ,2006 , (81):74 9 -80.

[3]Penmanship,Stephen H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Perspectives from the Recent Stock Market Bubble [J]. 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1):77-96.

[4]Ball, R .L . Shivakumar. Earnings Quality in U .K Private Firm s. Journal o f Accounting and Economies ,

2 005 , 39(l):83-128.

[5]Francis J. Et al. The Market Pricing of Earnings Qualit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 ,39(2):963-982.

[6]Biddle G , Gilles Hilary , Rodrigo 5 .Verdi .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Improvement Efficiency . MIT Working Paper ,2008.

[7]Jensen, M. Theory of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6(1): 184-195.

[8]Myers S C.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ose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2): 44-46.

[9]李青原.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2009(12):115-124.

[10]陈修谦.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及其行为动因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113-117.

[11]支晓强,童盼. 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内部现金流与企业投资行为——对自由现金流和信息不对理论的一个检验[J]. 会计研究,2007(10):73-96.

作者:史璇 张倩文 白雪

盈余质量管理的上市公司论文 篇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盈余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文献,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关键性指标体系,并结合丽江旅游为例对关键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管理的有效治理机制与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 盈余质量 评价 关键性指标 应用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1990年我国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截至2008年11月14日,沪深市总开户数达到1.194亿户,沪深A股数量1604支,总市值达到127627.43亿元。可以看出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的规模日益壮大,股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投资的重要渠道,而中国股市也从最初的“消息市”逐步向规范化和理性化迈进。在证券交易市场中,上市公司要定期公开披露其会计信息——会计中报和年报,并且随着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利用率进一步加强,这些会计信息不仅会影响其股价、股票买卖数量、投资者对其预期,而且毫无疑问的是众多投资者进行决策时能够获得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决策及其后果。

在过去,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直接使用盈余数据,忽略盈余数据的质量内涵。然而,盈余质量评价既可以分析盈余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经济现实,又可以分析盈余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创造能力。因此,外部投资者若要透视公司真正的盈利能力与潜力,及时发现公司可能面临的危机,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就需要对盈余数据及其披露系统的质量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即,对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国外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证券业已逐渐形成了股票“盈余质量”的观念。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目标得到会计界的普遍认同,盈余质量研究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外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从对应计项目的研究发展到对影响现金流量项目的研究以及盈余信息有用性方面的研究。

2.2 国内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比较分散,主要是影响盈余质量的各种计量因素、各种计算盈余质量的方法以及针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各种方法而应该采取的各种减少盈余舞弊措施的研究。

3 盈余质量的关键性指标

3.1 盈利的持续、稳定发展性指标

3.1.1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利润形成的基础。对企业而言,销售毛利率越高越好。毛利率越高,说明产品的利润空间越大。但是毛利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并且该指标还应与资产周转率相结合。

3.1.2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因为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所有者权益或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净资产收益率既可以直接反映资本的增值能力,又影响着股东价值的大小。该指标越高,则盈利能力越好。

3.1.3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一般来说,营业利润是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并且营业利润率应该与主营业务利润率有着同比例的变化,即若主营业务利润率高,则营业利润率也高,那么企业盈余质量高。但是现在的会计准则把投资收益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所以我们也应该特别关注报表中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等项目。因为这些项目是与企业经营活动不相关的,从长远来看不具有持久性,如果它们所占营业利润中大部分,那么这家企业的盈余质量是不高的。

3.1.4 净收益营运指数=(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或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对于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能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所以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越大,说明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一般来说,在运用这个指标时,需要使用连续若干年度的数据并进行历史比较。

3.2 现金保障性和安全性指标

3.2.1 销售获现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销售获现比率反映了企业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也是展现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在使用该指标进行分析时,应注意当期收到的预收账款和收回前期的应收账款的影响。在不影响销售收入的基础上,该指标越高越好。

3.2.2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净利润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经营活动收回现金,以及净利润受经营现金流量的保障程度。一般该比率越大,净利润的现金实现程度越高,而经营现金流量一般不容易被操纵,所以盈余质量就越高。

3.2.3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每股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所平均占有的经营净现金流量。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通常现金流量的计算不涉及权责发生制,会计假设就是几乎造不了假,若硬要造假也容易被发现。

3.2.4 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

其中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I表示利息费用。该指标用于衡量由于债务融资所形成的财务风险大小,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意味着当息税前盈余发生一定程度波动时,税后盈余的波动程度越大,从而企业未来盈余的不确定性也越强。它对经营者和股东来说是一种充满吸引力的效应,企业能筹集到越多资金,意味着企业自由支配的现金越多,如果在正确的投资指导下,企业也就能获得更大的效益,相当于用别人的钱替自己赚钱。但是,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除了看到高效益外,更应该看到高效益背后的高风险。

表1 财务指标相关特征表

有了上述的财务指标的详细数据,我们还应该了解财务分析评价信息的基本标准。因为不进行数字的比较,便得不出企业盈余状况的真正优劣。

3.3 财务分析的四个基本标准

3.3.1 目标标准:指企业内部或外部分析者所预计或所追求的理想标准。

3.3.2 行业标准:指同行业其他企业在相同时期内的平均水平,是最为常用的财务指标。

3.3.3 历史标准:以企业历史上的财务标准进行同比或环比,以反映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通过这个指标可以看出企业年报中的异常数据。

3.3.4 经验标准:标准的形成经过了大量的时间经验的检验,但这个标准只针对一般情况而言,并不适合一切领域或一切情况。

下面笔者将结合上述四种标准,对上市公司——丽江旅游(002033)2007年的年报,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分析。

表2 丽江旅游2005年—2007年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元)

①该公司销售毛利率=(176078542.73-34569356.87)/176078542.73*100%≈80.36%,而06年同期为82.52%,说明企业虽然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但是其利润空间在缩小。

②净资产收益率=19.19%,该指标行业平均水平值为:3.5575%,并且与2006年的13.81%相比,收益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较强。

③07年净利润营运指数=69,739,402.22/86,485,992.71=

0.8064;06年净利润营运指数=0.6699,该指标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说明07年的盈余质量较前年要好。

④销售增长与资产增长比率,07年销售增长了约17.4%,但是其总资产的增长达到了24.51%,说明该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绝大部分是由于企业的扩大而扩大的,所以当以后年度企业没有再进行外部扩大增长时,其销售收入的增长则将是一个未知之数。

⑤销售获现比率=91,135,948.29/154339289.17*100%≈59.05,而06年同期为61.5803%,该企业为一家旅游公司,所卖产品一般不采取赊销形式,所以该指标数值较高,但应注意的是07年的数值较前年有所减少,这应该值得关注。

⑥盈余现金保障倍数=91,135,948.29/69,739,402.22≈1.307,这说明企业利润有经营现金的保障,收益质量较好,现金流动性强,而行业平均水平值为-564.55%,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企业三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长幅度大比例放缓,在净利润大比例的增长情况下,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并没有同规模增长。

⑦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在三年中一年比一年要高,这说明企业的每份普通股所含现金越来越多,也说明企业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强,从这点来看,企业的盈余质量较好。

⑧07年财务杠杆系数=86,485,992.71/(86,485,992.71-

557920.75)=1.0065

06年财务杠杆系数=72,744,755.03/(72,744,755.03-131225.00)

=1.0018,财务杠杆系数有所增加,说明企业面临的风险在加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07年的利息支出较06年有了极大幅度的增长,其筹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也有大幅度的增加,财务报告中说明,07年取得借款比去年同期增加6000万,说明该企业07年通过筹资获得了较多的自由现金流入,这就在一定程度加大了企业偿债的风险,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通过上述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盈余质量是较高的。结合企业所面对的宏观环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丽江旅游主要经营酒店、度假村和豪华游轮,在目前20家上市公司里,主营收入排名第15位,净利润排名第8,而净资产排名第1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旅游业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丽江又是热门旅游地之一,近年游客接待量持续增长。而本公司作为丽江最大的旅游服务公司,具有一定发展空间,而且公司净利润现金含量高,盈利质量较好,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80%左右。但公司目前仍以旅游索道的经营为主营业务,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客运索道收入,业务较为单一,对公司的经营可能造成大的影响。所以公司应该向多方面发展,开发配套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上只是对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要真正、彻底的对上市公司进行剖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各种知识(如财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的积累,这并不是所有的普通投资者可以做到的。因而,我们应建立一种由内而外的治理机制,来管理和完善我们的资本市场。

4 关于盈余管理的治理机制

4.1 改进公司内部管理体系

现代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绝大部分采取经理人制,公司的经营权和管理权相分离。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激励主要是短期的报酬激励,缺乏与公司业绩挂钩的长期激励机制,因而必须设计合理的报酬契约,引入期权、期股等新的报酬形式,使企业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牢牢挂钩,真正使企业的管理者做出会计决策时从企业的最高利益出发,注重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切实维护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从而有效地遏制有害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4.2 完善相关证券法规及会计准则

按照我国现行有关证券法规规定,盈余水平是公司能否上市、配股和退市的主要衡量指标。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一方面应紧跟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新涌现出来的经济业务类型及时加以规范,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监控,对执行情况不理想以及经常被公司管理者用于盈余管理的会计准则应及时进行修订,以减少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

4.3 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建立一个健全信息披露的制度

证券监管部门及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是盈余管理盛行的原因之一。应加强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及严重误导投资者的盈余管理行为及时曝光并严加处罚。

4.4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上市公司以何种方式造假,最终的受害者总是企业的投资者,尤其是企业的中小投资者。当投资者的利益由于上市公司作假而受到损害时,他们完全有理由提出赔偿要求,并将这些造假者送上法庭,但是我国此类民事诉讼成功率却极低。民事诉讼赔偿制度是保护中小股东投资者利益的最有效的法律手段,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掠夺行为非常普遍,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条例,逐步完善我国的集团诉讼制度同时引进股东代表诉讼,以充分发挥民事赔偿制度的作用,建立一个井然有序的金融市场。

作者简介:

王艺臻,女,1989年9月出生,山东省日照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投资系本科08级财务管理专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王艺臻

盈余质量管理的上市公司论文 篇3: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评价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关系,辨析盈余质量、会计质量和盈利能力,揭示了盈余质量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位置,给出盈余质量评价的层次框架。本文提出的盈余质量评价和测度,为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质量

盈余质量是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对投资者、债权人而言是最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从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的角度来阐述盈余质量问题,学术界对其评价标准和测度变量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应计项目的操纵性来研究盈余管理的幅度,本文提出的以质量得分为技术手段的定量方法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会计作假

盈余管理的结果影响了盈余质量,而会计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控制会计作假行为,所以在理清盈余质量与会计质量区别之前,先要明确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作假的关系。无论是盈余管理还是盈余操纵,简单地说,都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如在会计选择中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这种谋求私人利益是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相对立的。但是学术界认为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契约成本和代理成本,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投资者认为盈余是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多信息含量的数据。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当局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措施,可以给企业带来正面效应,增加公司的价值。因此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有交集,但不能等同。

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是以不超过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区分点的。如大量的研究所证实的,管理当局或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造成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弱化;或意图谋求更多报酬分红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损害了公司的价值;或由于双重代理问题而进行的盈余管理,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当局者盈余操纵的手段按照方式分有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和实际交易盈余管理;按具体方法分有操控应计项目、线下项目和关联交易。这些貌似合法却不道德的行为,在允许会计政策自由选择、会计准则可操作性较低,以及新兴经济交易事项确认计量不确定的情况下,钻了准则和法律的空子,是一种投机行为,也是在盈余管理研究中难以把握的灰色地带。

盈余操纵真正包含的是投机性的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编制会计报表,掩盖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操纵利润的行为。这种失真的财务信息不仅误导投资人债权人,更给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信用基础带来严重危害。它是会计各种法律法规严格禁止的行为。

据此,以A代表盈余管理,B代表盈余操纵,C为A与B的交集,代表投机性盈余管理,那么A-C是合理的盈余管理,B-C即为会计造假,如图1所示。

图1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造假的关系图

图1中A=盈余管理;B=盈余操纵;C=A∩B=投机性盈余管理;A-C=合理的盈余管理;B-C=盈余造假

二、盈余质量的度量和评价

辨析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造假这三个概念,有助于我们看清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关系,即从合理有效,到不合理不道德,不合法。盈余质量为会计信息中最敏感、相关性较强的一部分,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有:利奥波德?A.伯恩斯坦和约翰?J.维欧德(1999)指出的“盈余质量是指盈余和评价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彭曼和张小军(2001)从目前盈余预测未来盈余的角度,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当期盈余作为预测未来盈余指示器的能力。从这两个定义来看,盈余质量是指当前盈余的可靠性以及预测未来盈余的相关性。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结果,盈余质量区别于会计信息质量在于经历盈余管理之后,这种报告盈余与经济盈余的吻合程度。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盈余质量越低;反之差距越小,盈余管理程度越小,盈余质量越高。结合上述集合描述,笔者认为,如果把A与B的并集作为整体的会计质量,不妨将盈余质量描述性地定义为集合C在集合A中的比重,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质量在总体盈余管理质量中的比重。比重越大,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越多,报告的盈余质量越差;比重降低,盈余质量提高。

在盈余管理的研究中,目前多是用琼斯的应计项目作为操纵的替代变量。然而盈余质量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对象,能更综合全面地反映质量状况,从而更准确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盈余质量得分可以作为有效的替代变量,但如何得到这一得分?一般需要高度相关的评价指标和精确的得分计量过程(如常用的主成份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等)。本文给出盈余质量的评价体系,为得分测度提供了现实指标。

(一)盈余质量的可靠性评价

集合C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质量是盈余质量的核心部分,它是盈余管理的“灰色地带”,钻了现有会计法律法规的空子。所以这部分质量的真实性、可信性就成为评价的第一要义。一般而言,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主要从四个层次来分析——企业交易和性质分析;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会计估计与判断;会计信息披露。结合盈余管理的特点,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滥用会计政策、应计项目,或安排实际交易、关联方往来交易操纵盈余。所以,笔者认为,盈余质量的可靠性分析应突出企业交易事项的性质与质量分析,即交易是否具有有效的经济实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持续、稳定,是否存在平滑收益现象;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时点是否遵循一贯的会计估计与判断。应从经济业务的披露中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驱动因素,从会计方法的解释分析中考察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质量。

具体的分析指标有:关联方交易率,以关联方交易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表示,该比率越高,则说明公司的盈余质量越低。资产减值准备率,以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如果该比率降低,则说明公司改变了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盈余的可靠性较差。应计额比率,以应计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其中,应计额=(期末应收款-期初应收款)+(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末预付款-期初预付款)-(期末应付款-期初应付款)-(期末应计费用-期初应计费用)-(期末预收款-期初预收款)-(期末应付税金-期初应付税金)-折旧和摊销,如果该比率较高,则说明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了利润操纵,公司的盈余质量不高。

(二)盈余质量的现金支持度评价

盈余质量第二层次的控制标准是它的现金支持度。基于权责发生制下的应计项目为管理当局提供了很大的会计选择空间,从而为提高账面盈利提供了便利。类似ROA,ROE等财务指标通过操纵可以较容易得出高盈利能力的评价,但并不能说明它的盈余质量高。评价盈余质量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项财务数据为基本计算依据,对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检验从而反映公司获取利润的“品质”如何;否则,没有现金的支持,依靠盈余管理、不良应收支撑,资产浮肿,盈利能力指标泡沫严重,必然出现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指标的严重脱离。

具体的指标可以有:收益变现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的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平均股东权益;总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的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平均总资产。这些指标越高,说明盈余质量有流动性很强的资产支持,盈余质量较高。

(三)盈余质量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评价

盈余质量评价的第三个层次是质量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操纵线下项目——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补贴收益。那些偶发的、非持续的收益使得盈余缺乏持续性,对未来收益也无预测价值;而经常的主营业务则能够使盈余具有持续性、稳定性、预测性。经验研究中,科门迪和利普(1987)指出,当期盈余的持续性越高,市场反应越强烈,即盈余反应系数越高,反之就越低。费森和奥尔森(1995)的“干净盈余”理论也表明,由于盈余各组成项目在稳定性、风险性和可预测性方面的差异,因而对使用者估计企业价值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盈余的预测性可通过会计盈余的反转性来研究(李刚,2006[5]),即未来盈余的变化与当前盈余质量状况正相关。

在重组购并浪潮中,劣质企业在本质没有好转的情况下由于获得了巨额的重组利得而扭亏为盈;为到达资本市场增发配股的要求,上市公司操纵ROE净资产收益率的行为就立刻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证监发[2002]55号第一条规定,申请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这一规定也使以操纵线下项目的盈余管理不得不转向关联交易。但无论是线下项目还是关联交易在特殊动机下“创造”出的利润,都很难对未来企业的盈利提供相关的预测信息。

这一层次要求的具体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利润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比重=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净利润=(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普通股股份;关联交易比重=关联交易应收应付净额 / 应收应付净额。

综上所述,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如图2:

三、结论与启示

盈余质量管理中,投机性盈余管理的比重可用盈余质量的可信度、现金支持度、主营业务的支持度等来衡量测度。这就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描述了盈余质量这一概念。盈利质量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者,虽与会计质量一样对应于权责发生制下的一般财务报告体系,但其评价还依赖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表;盈余质量属于会计质量的子系统,集中体现着报告质量的相关性,盈利能力是盈余质量的一个方面,其可信度,现金流支持度,持续性等都有待于对盈余质量的评价。本文提供了盈余质量现实的评价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测度盈余质量给出质量得分来研究盈余管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应计项目的操纵性来研究盈余管理的幅度,本文提出的质量得分的定量方法可以使得盈余管理从横向的企业间、行业间,纵向的时间差异中比较分析,拓宽其研究思路和视野。●

【参考文献】

[1] 宁亚平. 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2] 邓凤娇 邓凤兰. 盈余管理基本涵义的再探讨[J].财会通讯,2003,(1):(273).

[3] 郦玉敏.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现实方法[J].商业研究,2005,(15),总第323.

[4] 张兰萍. 介绍几种衡量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指标[J].财会月刊(会计),2006,(5).

[5] 李刚. 盈余持续性、盈余信息含量和投资组合回报[J].

[6] 侯晓红.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六维分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6,(9).

[7] 卜华.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测度体系设计[J].会计之友,2006年第5期下.

作者:陈旭东

上一篇: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论文下一篇:战略行动选择的创业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