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创新

2024-06-18

建构创新(精选十篇)

建构创新 篇1

一、实验引导,启动思维

认真备课,把握好教材的导向性,制定出准确、细致、全面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基本保障. 另外,在备课时还要预测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通过他们的努力达到我们所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要利用诱人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实验引导[2].

在课堂上,尽量用亲切和霭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沟通,拉近彼此距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 比如很多的教师演示实验中总是把讲台让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互相配合到讲台进行演示操作,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动手的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最主要是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对一些学习困难大的班级,课堂上就给他们做些简单的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判断题,学生先是愉快而轻松的打 “√”或“χ”,然后再层层追问,他们自然地“中计”了,不知不觉中已学到了该课的内容. 在教学中,笔者重视每一个实验,把课本上验证知识的实验变为探索知识的实验. 例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并未把定律内容讲出,而是先做了以下试验: 在锥形瓶中装入一定量的Cu SO4溶液与一试管Na OH溶液( 与Cu SO4溶液分开) ,加塞子后振荡,让学生称量其质量并记录,然后倒转锥形瓶,使试管中的Na OH溶液与Cu SO4溶液相混合,这时学生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再进行称量,与前面记录的值进行比较. 这时引导学生想到原来锥形瓶中是Na OH溶液和Cu SO4溶液,后来锥形瓶倒转后生成了蓝色沉淀,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此时的质量与以前相等. 这时学生就会自然得出质量守恒原理. 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引导,观察实验现象,开动脑筋,进行分析、比较,加以判断、推理,得出最终结论,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二、提出问题,深化思维

思源于疑. 人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动力. 教学有时这样: 课堂上实验现象生动有趣,学生情绪亢奋,但时过境迁,下节课提问时,学生只记得有趣的实验现象,而对认识的本质问题却忘得一干二净. 这正是缺乏思维深化的过程. 因此,在重视实验引导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要善于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问题,尽量避免平铺直叙,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思维环境[2].

例如,在讲授CO2和CO的化学性质时,提出了以下问题:

1. CO2中混有少量的杂质CO,如何除去?

2. CO中混有少量的杂质CO2,如何除去?

3. CO和CO2之间如何互相转化?

让学生充分讨论. 很快,问题1学生提出通入加热Cu O中即可除去气体中的CO,在解答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得出CO具有还原性的性质. 在问题2的解答中可使学生掌握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CO2的特征反应,从而利用此性质去掉混合气体中的CO2; 而在问题3中,学生可熟知两个反应,进一步掌握CO的可燃性和CO2的氧化性及C的还原性等问题. 这样仅仅通过三个问题,就促进学生掌握CO、CO2的化学性质,应用其性质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思维得以深化,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

进行素质教育有辅助作用,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 丰富的记忆表象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想象力,就必须扩大充实表象的数量,改善已有表象的质量,以扩大已有表象的储备. 化学研究的对象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若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去想象实际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是有难度的. 通过计算机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象、动画进行模拟. 用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3]. 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教学信息丰富,学生获得的记忆表象数量及质量均大幅提高,日积月累想象力自然得到长足发展.

四、指导方法,活跃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更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 教师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学生会以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为榜样.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示范和引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表达见解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问学生: “你是怎么想的?”从而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以便采取相应的启发措施,给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课堂上要更多地给他们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静下来深思问题,给他们时间进行反问和质疑.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因为会提问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学生. 对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给予重视,“这个问题提得好! ”、“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这几句话总会伴随着课堂. 对于一些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应该坦诚的承认自己的不知. 通过提问,萦绕在他们头脑中的一个个化学问题解决了,他们就感觉到学习化学的作用和乐趣. 有了良好的“内因”,“外因”才能更好的起作用.

例如,在进行化学计算教学时,开始学生一般以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题,往往忽视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概念,以不变应万变,顺利解决问题呢? 采取以下的做法.

1. 通过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例如,某金属R的硫酸盐为RSO4,已知R 12克与8克O2恰好完全反应. 求金属R的相对原子量. 解1由RSO4可知,R为+ 2价,相对原子质量为x,

2x /12 = 32 /81,解这个方程,得x = 24

解2,由于12克R和8克O2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前R所占混合物份数等于生成物中R所占的份数,即得: 12 /( 12 + 8) = x / ( x + 16) ,得: x = 24.

解3,从RO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出发,列式:

( 12 + 8) × x/( x + 16) × 100% = 12. 得: x = 24.

以上三种解法反映了多角度、多侧面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所用的化学概念、化学语言,解题的出发点都不同,这样就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3].

2、利用迷惑性题目,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如,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食盐溶液蒸发掉a克水,析出固体b克. 再继续蒸发掉a克水,又析出固体c克,则该温度下,含盐的溶解度是()

( A) b/a × 100克,( B) c/a × 100克

( C) ( b + c) /a × 100克( D) ( c - b) /a* 100克

这个题目涉及溶解度概念及计算,关键是要求抓住溶液是否饱和. 通过此类题目的训练,可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 通过多步计算,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

创新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 篇2

创新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

现阶段,占全国高校1/4的师范院校和正在从事教师教育事业的高校都应该全面分析教师教育的现状和自身各种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为贯彻教育创新,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作出贡献。

一年前,也即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个讲话为实现我国教师教育创新,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1.从教师教育现状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师资培养主要由师范院校独立承担,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满足了我国基础教育的需要,为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已不适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统一由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旧格局带来了师范教育的封闭性和教师来源的单一性,不利于竞争;教师培养目标定位较低,培养口径过窄,导致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的局限和创新意识的欠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长期隔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完全合理的配置,影响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的协调;师范特色不鲜明,教育学科比重较低,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落实力度不够,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更新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的质量。

2.时代呼唤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国际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教师培养层次逐步上升。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经历了由中等师范学校向高等师范院校发展,又由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办教育学院发展的过程,逐步由定向、封闭型向非定向、开放型过渡,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化的要求,我国教师教育必须改革,走开放化、专业化、多样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这必然对教师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9・8”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希望我们的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希望我们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希望我们的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也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的要求,要求广大教师不仅具备深厚扎实的学术知识基础,担当起知识传播者的重任,更要具备远大理想,好的人品,教书育人以及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强化教师教育功能,更新教师培养模式,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

二、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

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关键是要打破单一、封闭的旧局面,建立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新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从我国教育的国情实际和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出发,使教师教育基本形成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体系,通过良性竞争,提高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1.教师教育格局多元化不仅指综合性等类型大学的参与,也包括现有师范院校的学科改造与提升。要根据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和教师终身学习提高的要求,从更高层次上考虑、设计相关的学科与专业。特别是一些重点师范大学,承担培养高水平、高层次教师的任务,教师教育的着力点应当上移至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水平的层次性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普及义务教育仍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我国教育的水平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样,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在国家统一管理下,根据地方教育需要的不平衡,调整结构、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师教育体系。

2.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教师教育专业化包含几层含义:一是教师资格认证全面施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工程师,是要求很高的专门职业,必须具有专门的资格,必须全面施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并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制。我国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二是教师培养专业化。要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师资,使教师培养专业化。经过不断探索,我国在借鉴国外“大学加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选择部分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其他高校整合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建立“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专门进行教师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同时,推进教师教育内容创新,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更新、调整教师专业教育类课程结构和内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三是教师培养和培训专业化、一体化。传统模式下教师培养和培训是分离的,而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的情况下,终身学习和提高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涵。为保证教师专业化,对教师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统一由大学来完成,这已成为必然趋势和要求。

3.教师教育现代化教师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建立和发展教师教育的现代课程与教材体系、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两个方面。

一是现代课程与教材体系。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制订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初教育部又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其中包括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更加符合受教育者发展规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是教师教育信息化。在信息化时代,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教师教育信息化就是实施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的有机整合,实施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建立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有效整合教师教育院校、计算机网络、卫星广播电视力量,构建开放的教师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推进教师教育方法与技术创新,加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实现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

三、改革使高等师范院校成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

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教师教育为己任,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能够承担并能完成这项任务的主要力量应是我国现代高等师范院校。要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积极推进自身转型,使高等师范院校成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

1.学科结构综合化:传统师范院校的学科结构基本上是应对基础教育的需要设置的,学科结构较单一,偏重基础学科,学科之间缺少相关性,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师范院校建设综合性的学科结构。学科结构综合化是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的基本前提。学科结构综合化就是顺应时代和改革的要求,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时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学科的连贯性和相互渗透,使整个学科成为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以培养学生广博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发展特定领域的专门能力。

2.专业设置多元化:专业设置是高校办学的基础性结构。长期以来,由于教师教育在封闭的体系完成,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较单一,往往只有师范教育一类专业。随着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开放,师范院校淡化“师范性”和“非师范性”的界限,专业设置趋向多元化,专业门类不断拓宽,同时注重建设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贴近社会的学科专业体系,教师培养口径宽广、基础深厚,这样除了能不断扩大高师院校的服务范围,增强师范院校的社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3.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最优秀的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很重要,随着国家教师教育转化到“大学加教育学院”的轨道上来,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北师大率先提出“4+2”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研究生层次、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在教师培养模式上实验一条新路。

4.重组与整合使体制创新:师范教育系统要在国家宏观规划和指导下,经过资源重组与整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具有特色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与体系。按照现有师范院校特有的教师教育资源优势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创新应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包含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二是综合性的师范大学;三是相对独立的师范院校。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应在教师教育体系创新的大背景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整合。

背景资料

建构德育框架 创新德育工作 篇3

关键词:中职;德育框架;德育工作

中职生大多十七八岁,学习方向不明确,发展目标模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均未完全确立,如何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发展的内动力,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职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中职毕业生能否成为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检验中职德育工作的关键因素。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构建中职德育框架,创新中职德育工作,是当前中职教育的紧迫任务。

一、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中职生自信心不足。

中职生大多在中考中文化课成绩较差,不得已才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中考的失败给中职生带来无形的压力,他们大都感到自卑,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在进入中职学校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普遍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

2.中职生行为习惯不良。

由于扩招,中职招生门槛低,生源素质不高。有些中职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是差等生,在家里也不是好孩子,进入中职之后,种种表现不尽如人意,如:生活习惯不良,怕苦怕累,时间观念差,劳动观念淡薄;不遵守人际高往规则,自私自利思想较重,学习目标不明确,无心向学;法律意识淡薄,等等。

3.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大。

目前,首先,在中职学校,与技能教学相比,德育工作的要求和考核标准是“软性”的,在实施中过程中更出现“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奇怪现象。其次,中职德育工作脱离学生的实际,空洞、枯燥。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学生获得信息大量增多,学校的知性德育传统面临新的挑战,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困忧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题。

二、建构德育框架,创新德育工作

中职培养的学生要求既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发挥高水平的技能,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因此,中职学校必须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大德育观,创新德育工作,建构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和主动发展的德育培养模式。

1.注重实践体悟,创新德育内容。

基于德育内在规律和德育实践成效,中职德育应以“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为指导思想,创新德育内容。一是以《中专生学生手册》《日常行为规范》等为内容丰富、夯实校本德育教材,二是以班规班约、宿舍公约等为主线,创建班级制度文化,三是以入学教育、军训、成人宣誓、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建构校本德育机制,四是以宿舍卫生、保洁区卫生、文明礼貌等为内容建立德育体系,五是以组建集文学、体育和科技兴趣等社团活动组成自主实践、自主管理的系统,六是以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团干部等评选形成德育激励机制。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德育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以梅州农业学校为例,学校在坚持升国旗,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技能竞赛,在坚持“评优、评先进”制度和成人宣誓等固定德育活动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实践年级德育框架,提高德育实效。具体做法如下:

(1)规范与爱。第一学年以学习、理解和践行《学生手册》为主线,以实施《一日常规》为主要内容,进行行为规范训练;以入学教育和军训等主题活动,开展“抹阴影,树信心”的实践活动;以制订班规班约、宿舍公约为主要内容,形成班级文化;以道德与纪律系列讨论为主实施道德道德信誉制;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关注弱势群体,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爱的教育,学会感动与感恩;以法纪校纪、行为习惯、礼貌与沟通、职校学习生活规律与珍爱生命为主要内容,举办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担当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身价值。

(2)责任、自主、诚信。第二学年以“责任、自主、诚信”为主要内容,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开展班级自治、宿舍自治、活动自治和社团活动等自主管理,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实践;以突出做社会人的教育主题,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民主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做一名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3)理想、拼搏。第三学年突出“理想、拼搏”的教育主题,以人生哲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做一名优秀的职业人。

3.整合资源,构建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要保证学生德育工作质量,必须努力建设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全员、全程、全天侯深入、细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一是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建成一支熟悉学生特点、具有一定政治理论与德育工作能力、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管理的德育工作队伍;二是强化全员德育,将德育融合到学校整个教育教学中。

4.规范管理,健全制度。

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中职学校必须始终把“教学生做人”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德育为先,职业导向,技能激励,心理关怀,严格要求,导堵结合,强化养成”的方针,加强德育工作。需要努力做到:一是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报表》和班主任下班、下宿舍制度,落实班主任工作规程,提升班主任团队活力;二是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专题教育活动,通过邀请公安干警作专题报告等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三是构建科学的训练机制,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自律、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做到安全检查制度化、隐患排查台帐化;五是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田径运动会和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等,让学生感悟人生价值和责任,懂得做人的道理和方法,从而提升精神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尹后庆.给德育注入丰富精神内涵[N].中国教育报,2009-06-27(1).

[2]陈克虎,陈勤.经济发达地区中职教育主要矛盾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2009,(7).

[3]陈淑萍.职业教育下的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J].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9,(8).

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建构探析 篇4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建构

高校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人格.使其成为对社会作出极大贡献的创新性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建构创新教育机制, 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成为高校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创新教育机制的制度保障

建构创新教育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到来和全球化趋势, 更紧迫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然而, 不完善的大学制度, 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桎梏。传统大学制度, 强调共性特征, 淡化个体的作用。而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个体意识的觉醒, 是特立独行的个体对其权利的追求与义务的承担, 强调个体利益与社会、集体的相融性, 建立与个人理性为基础的个体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相协调的利益机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是相对我国传统教育制度, 尤其是相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制度而言, 现存的大学制度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特质。大学作为学术组织, 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自有大学以来, 大学制度基本理念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构成了维系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 并延续了大学这一特殊机构的生命力和活力, 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一基础之上而建构的大学组织的结构化和制度化, 一方面形成了维护组织运行和内部秩序, 而更重要的是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建立激发机制, 从而保护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苏志武等在《论现代高等学校管理》中说, 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应该是:在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党委领导之下, 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根基的教授治学、校长治校, 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党委领导, 这已经是有法律保障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的传统, 也是大学理念和精神。这种原则表述是正确的, 但建设的目标由理念到实践, 由文化认识提高到转化制度生成, 则是任重道远。

2 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机制的体制保证

宏观层面, 高校管理体制就是政府、社会和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的组织运行方式。微观层面, 是大学内部管理体制, 是学校内部领导分工、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相互关系的根本组织制度。管理体制创新的根本目的, 是有利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基本原则得以贯彻, 有利于创新教育机制建构。从根本上创新管理体制, 应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措施一:政府应进一步下放权力,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精简机构。大学既然是法人实体, 必须享有民事权力,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同时, 政府应实现管理到服务角色转变, 给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使教育工作者在繁忙的应酬中解放出来, 静心管理教学, 潜心研究学问。

措施二:在现行管理体制中, 强化科学管理。现行管理体制必须用专家队伍进行科学管理, 坚持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大学应建立“校长治校”, “教授治学”体制, 在学术评议、审议、决策咨询、学术的重要决策中, 或在学校发展重大问题上, 进行学术型论证, 维护学术尊严, 使学术权力和学术权利达到和谐统一。

措施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经营机制。面对巨额资金管理运行, 没有成本管理的效益分析, 显然是非理性的。高校要实行经营理念, 并非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而是通过成本管理, 把握经济脉搏, 有利于科学决策, 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 有利于高校健康发展。

措施四:在现行体制中改革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遴选机制上, 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标准, 都不应离开其学科背景和学术环境。因此, 遴选必须经过“教授会”和“学术专家委员会”的或更大范围民主推荐, 彻底改变官本位弊端。

3 建设文化校园:创新教育机制的环境保障

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 是以知识为基础, 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 本质上是追求创新教育的大学文化氛围, 即大学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它渗透于大学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的各个方面。为了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要倡导学人文化自觉, 在文化育人功能高度上促其文化觉醒, 自我认识文化的地位、历史, 自我提升文化的创新与包容。费孝通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费孝通所言及的文化, 阐述的民族文化, 以及如何走向世界的大文化概念, 我们论及的文化, 是依附社会主导文化, 而又衍生于社会主导文化, 针对大学特殊群体的一种文化。所以我们倡导文化自觉, 是要形成人们共识与觉悟, 使其觉悟到文化的作用;其目的是取得在文化转型或变化的自主能力, 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 从而提高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可以说,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人们的文化自觉, 人人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 着眼于整体建构, 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方面, 渗透在教学、科研、课内、课外一切实践环节, 使科学与人文同重、融合、交流, 使大学文化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处在文化熏陶之中, 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正是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4 建立评价机制:创新教育机制的效果保障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一种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创新的发展目标, 必须建立一种多元评价机制, 才能使创新教育有实质性建设发展进程, 才能实现创新教育的价值追求。现在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的五年轮回式教学工作评估, 对于建立起人们希望出现的新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却还没有明显的整体性成效。目前的教学水平评估, 则重学校设施、师生比、图书数量、占地面积、人均费用、教师学历水平等办学条件的硬件的考察, 在对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软指标方面考察关注不够, 缺少对人的价值、需求和发展的关注, 没能体现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 提高程度的测量。创新教育评价应该由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方面的力量进行, 从不同侧面实施, 从增强大学独立办学的能力来说, 政府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少量重点大学身上。就一般高校而言, 创新教育评价一方面要接受社会力量的中介评价。因为高校作为独立办学实体, 应当受到社会监督的评价, 但必须有合法的资质地位。同时也应有自己的评价机构, 建立专家、学者为主体的指导委员会或评价委员会。不能是临时机构和临时性人员, 应是主管校领导, 部门领导常设的组织机构, 是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结合的管理机构, 旨在动态管理中, 总结发现其规律性, 不断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可以对教师水平教学质量形成完整性结论, 对评选不同荣誉级别的教师有学术权力管理终裁权, 也可根据效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对学科、专业的设置, 以及基础设施、教育环境提出调整与建设意见。

参考文献

[1]张静芳.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的当代建构.前沿, 2008年第3期

[2]陈涛.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的思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011年第1期

[3]潘心纲.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思考.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4期

体育课堂中教学新理念的建构与创新 篇5

【摘要】一堂优质的体育课需要新的教学理念的建构与创新,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使我们的体育课堂逐渐的失去光芒与色彩,进而遭到学生们的集体腻烦,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价值误入迷途而无法真正地回归。

【关键词】体育教学;理念创新;价值回归

促进体育课价值的真正回归,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从日常的每一节课上不断地反思与探索,对于学生在课上的每一个细节与表现绝对不能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应做个体育课上的“有心人”,把握时代的脉搏与脚步,与时俱进,促进体育课堂理念的创新与体育教学水平的健康发展。

一、体育课堂的导入部分形式应新颖、有趣、高效,并且与基本部分的内容紧密联系。

以一节立定跳远或者是耐久跑的体育课为例,课堂教学采用传统慢跑热身的练习形式,或者是在慢跑中加入“听数抱团”等类似的活动性游戏,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快速热身而进入“工作状态”,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这样的课堂导入的确是缺少趣味性与新颖性,而且表现出体育教师在游戏的选择上较为老套与刻板而不求创新,这就会导致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能很好的被调动起来。

可以改变传统单纯慢跑热身的形式,如采用慢跑接绕8字跳的练习形式,循环往复的进行热身跑,让学生不仅仅是在跑,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跳绳上,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达到热身的目的。

二、课堂准备活动部分与基本部分的内容要紧密切合,导入的目的就是有针对性的为基本内容而服务,假如仅仅是为了追求新颖而创新,就会失去准备活动导入的意义与价值。

准备活动分为基本的准备活动与专项的准备活动,基本的准备活动就是传统的徒手操,或者是现代化的音乐拉伸练习;专项的准备活动是为基本部分的内容而服务的,因此准备活动部分一定要与基本部分的内容紧密联系。

不仅仅是准备部分的内容要与基本部分的内容紧密相关,而且基本部分最后的游戏设计也要与基本部分的内容紧密切合,因为此处游戏设计的目的是巩固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对其起到强化技术动作的目的。

三、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假如出现了学生跟不上或者是在游戏、比赛中拖后腿的现象时,教师绝对不应该采用简单的惩罚措施来加以浅易处置。

教学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程度。例如可以在学期开始时进行诊断性评价,以绝对性评价的方式进行摸底考察,意图是了解与摸清每一个学生的真实运动水平,然后在一个学期不同阶段的测试时采用相对性评价的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促进体育中等生与差生更有信心的去参与练习,体育优等生也不会躺在优异的成绩单上“睡大觉”。这样以来体育中等生与体育差生在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后也会得到A、B等级,体育优等生由于没有进步或者是退步后也会得到C、D等级。评价的意图就是要促进学生不断的成长与前进,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参与教师引领的体育课堂中来,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并且走出“体育优等生吃不饱、体育差生吃不了”的困境。

四、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体育课就是玩的课,真正的促进体育课价值的回归。

课堂纪律性的保障对与一节体育课的成败至关重要。诚然,体育课是应该很活跃的一门课程,但是没有纪律保障的体育课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让学生产生错误认知的“玩的课”。看起来好像过于死板与教条的纪律要求与约束,对于规范学生的体育练习行为、提高他们对于体育课的正确认知至关重要,至少使他们在内心中要明白体育课是很规范、很有效,教师上课是很认真的一门科学课。假如课堂过于散漫,加之操场上人多嘈杂,教师的声音又不是太大,就会导致体育课堂的失控,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一种“体育课就是玩的课”的错误认知。

五、心理学知识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练习兴趣的提高至关重要,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控课堂、抓住学生的心理诉求与喜好,以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把握学情、把控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知晓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发展动向,抓住了那么体育教学就会游刃有余,抓不住只会让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强迫下无趣的练习与体验。另外应注意面部表情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表情上时刻关注口令的下达与练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学生精神饱满——加大练习量,提醒他们戒骄戒躁;学生面漏疲倦——减少运动量,适当的调整,给予鼓励与帮助,甚至于疏导与排解压力。

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体育差生积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来——重在参与

因材施教,不千篇一律,也不统一要求,在不违反教学大原则的情况下允许学生自我发挥想象并展示自己的特长,时刻关注学生尤其是体育差生的真实诉求,可以允许其进行个性的表达,这样一来既可以照顾到体育差生的自尊心,最重要的是达到了练习的目的,殊途同归即可!

七、分组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可在体育课上推广分组教学法,以强帮弱、强带弱等方式。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放手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管理权限,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组织与管理,尤其是让殢雨干部同学自己组织与练习,一方面锻炼了体育干部的组织能力,使他们成为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另一方面体育教师也可以“忙里偷闲”有更多的时间去巡场指导,提高了个别指导的次数与效率。

八、不断地推进连续性教学方法,把模块化教学方法的每一个小环节联系起来,层层递进、循序渐进、不断刺激,从而使学生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发展与进步,最终得以完整的掌握与提高。

环节与环节之间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的整体!每一个教学环节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在囊括了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刺激与创新,使学生不断的接受来自外部的良性刺激和来自内心不服输的内部推动而不断的练习与进步。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在教学设计与理念创新上一定要有所突破并革故鼎新。在日后教学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多请教与咨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秉承严肃认真的学习与研究态度,打造一流体育课堂,促进体育课堂中教学新理念的建构与创新。

语文教学:在尝试、建构中创新 篇6

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性质做了这样的阐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而,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贯彻尝试教育理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获得”的重要内容。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

语文教学教师要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没有现成答案,没有思维束缚,学生可自由尝试、自由发散,以便留下探索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实现学习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故“尝试教学法”可以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科书指导及学生之间互补等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叙述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课堂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知识获得,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获得中建构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学生有其内在的认知驱动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他们会根据先前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建构,是在个体先前经验受限的基础上建构意义,对于知识的建构并不能随心所欲。在成长过程中个体将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故建构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辅导、协助,以多元的教育理念、多元的教学模式、多元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实现多元建构。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首诗应是最好的佐证,诗文咏史抒怀:咏三国赤壁,感国家兴亡,抒时不我与。教学时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构筑起其对历史的追寻及对现实的、命运的观审,方可实现其知识系统的多元建构。

三、“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在建构中创新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改变教育观念,培育出有扎实基础、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

笔者以为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担当好“创造的引导者”,运用创造性思维策略,提供创造环境,激发“创造动机”,培养“创造性人格特征”,以发挥创造的潜能,引导创造行为和结果。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创造元素,树立创新精神;培养自主探究,巧设创新契机;多元启发,活化创新思维;触类旁通,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中,要想学生“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必须将教学融入新的理念,将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建构的体系中,培养多元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能力的飞跃。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可培养创新,亦可扼杀创新。警示我们必须把实施创新教育放到战略高度,杜绝“压制思想,扼杀创新”的行为。笔者从尝试教学论、结构主义课程论及创新教育三方面入手,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了“语文教学:在尝试、建构中创新”的观点。牢记自我肩负的责任,在“活化课堂,开拓创新”的道路上,自觉整合教育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审视教学行为,挖掘学生潜能,以便于让我们的课堂“一石激起千层浪”。

反思与建构:普通高中创新课程体系 篇7

一、何为创新课程

1.课程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的含义是什么?不同学者众说纷纭,派纳提醒大家注重考察“课程”(curriculum)的拉丁词根“currere”的含义———“流动、延伸”。[2]事实上,“currere”包含有个体在公共活动中对内在经验的探索,这是一个人对意义和价值主动探索的历程。这一含义的阐释超越了格拉索恩和杰拉尔所认为的“课程不仅涉及内容和组织,还主要指向学生和老师的观点”。[3]通过对“currere”的阐释,使大家更为关注课程中个体与世界之间错综复杂、不断衍变的关系,强调对课程进行创新性思考。在这样的解释框架下,课程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课程是动态生成的,而非静止预设的;二是课程是复杂多层次的存在,而非仅指教科书、教案等;三是课程是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其目的是创新与改变,而非仅仅是一个事物、一个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程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管理、方法与评价等方面。[4]因此,无论是哪个层面的课程,都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经验发展过程,都是一个相互关联与整合的创新过程。

2.创新课程理论体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增强地方、学校及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国家课程的改革理念和理想体现了课程决策者和部分课程专家的改革愿景,这些理念不一定适合学校特色和现场课程的具体情况。通过改革探究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必须根据教育改革的基本原理,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推陈出新,并接受实践检验。[5]普通高中应依据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和研究,在对各个复杂教育要素之间均衡的基础上,构建出创新课程,并在实践中实施探索。

如何才能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创新课程体系呢?普通高中应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特色,自然而然地、内在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具有实践性、反思性的、能够促进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改革理想与理念。虽然这种理想与理念与国家课程总的方向上保持一致,但是在具体方案、内容与实施策略上应有所不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输入”的国家课程理念与理想相比,普通高中所构建的创新课程更应体现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更具有自身课程实践的内生动力。高中创新课程应开发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基础课程。这类课程旨在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实力,以国家课程进行特色校本化实施为主,注重学生双基能力的落实,基础课程是创新的必要准备。

二是拓展课程。依据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毋庸置疑,一切教育活动应该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机会。因此,开设拓展课程的目的是针对每个学生的需要,发展其特殊才能,使学生的天赋和创新素质得到充分发挥,这与基础课程共性需求完全不同。

三是研究课程。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了大量新兴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日益呈现综合化趋势,普通高中应开设研究课程积极应对时代潮流。研究课程是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批判性思维、反思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

四是实践课程。马克思曾经说过,凡是将理论引向神秘的地方,就应该诉诸实践。[7]实践课程更富有情境性、解决实践问题、丰富学生心灵。实践课程不仅仅立足于校内资源,更应该整合校外资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上这四类课程资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根基,其他课程是基础课程的延伸,这些课程应以“创新”为主线,不仅能够让学生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富有挑战性的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探究。普通高中在教学实践中,应对这四类课程进行科学统筹和合理安排,形成创新课程体系。

二、反思现实中的创新课程

1.反思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

基础课程,大多数是由国家根据教育阶段性质与目标的不同,基于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拓展课程是基础课程的延伸与综合。笔者认为对这两类课程应进行校本化实施,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对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中不适合本校的理论、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突破和超越,体现出创新的思路、方法及方式,构建具有创新生命力的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现实中普通高中是如何实施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呢?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对学校A进行了实地调研。

学校A是天津市的重点高中,学校资源丰富,一直致力于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课程建设,确定“以生为本、创新发展”的课程理念,课程定位为多元化发展,如设立法语班和特长级部等对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进行创新探索。学校A每个年级大概有12个班级,班级序号为1和2的班级专门成立特长级部,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级部管理,此级别采取封闭式管理,课程设置上基本上与其他3个重点班和6个非重点班有很大不同,课程的评价方式也不同于其他班级。打开学校网页,特长级部舞台剧汇报、参观表演及高考成绩是学校的亮点和特色,其他班级的课程、活动及高考成绩网上并未提及。那么,特长级部的设置是服务、是高考,还是进行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的探索呢?与重点班级与普通班级在教育目的及教育过程方面有哪些不同?

调查中发现:学校A所设置的特长级部的教师精选于年级当中业务顶尖和年富力强的教师,学生是从本校初中部挑选的成绩最为优异的学生。虽然其对外宣称是以“培养学生的特长及创新素养”为目的,对特长班进行调查,发现其课程比较深,偶然也会体现一些创新的思路,但更多的是渗透竞赛的内容,以教师自编的学案(课后习题集)为主要练习内容,补课时间较多,从高一开始,周六便开始加课,其实质上是通过精英化的师生团队反复操练以保北大、清华的数量及高考高分数段人数。特长级部每个年级两个班级,实施小班化教学,每个年级有学生70人左右,高考平均分为640分,学科竞赛和保送率达到了学生整体人数的80%。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直言不讳地告诉研究人员,“即使普通班的学生考第一也不如特长班的学生”,这句话也在贴了标签的普通班的学生那里得到了印证。在访谈中一位普通班的学生告诉研究人员,有一次在课堂上,当学生兴趣盎然,准备探索更深层次知识时,老师说他们是普通班的学生,只要能够应付会考和高考就可以了,不用掌握那么深的知识。也许那位老师出言无意,然而无疑深深地伤害了学生们的自尊,窒息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那位学生困惑地问研究人员,他们考进这所重点校,同学之间分数几乎相近,为什么还要分个三六九等,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不知道如何回答。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不禁要问:学校是否明里课程创新改革,暗里进行应试?教学过程是什么情况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深入课堂进行观察。

在学校A,笔者集中观察了高一年级的特长班、重点班及普通班的课程及教学情况。特长班的教师除了完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外,更侧重于高校自主招生和竞赛,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能。对于理科特长班的教师,学校给研究人员介绍时,称他们为教练,他们确实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出色的教练,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自主招生、竞赛、高考的重难点,教师不仅在讲课中举一反三地透彻讲解这些知识点,而且还会体现在导学案、周练、竞赛教程及选修课教程中。不管是特长班学生还是教师,他们对于标签于他们身上的“特长”带着一种满足和优越,“特长”也凝聚着学校、教师及家长更高的期望,不可否认,在听课中,他们表现是优秀的,更为刻苦和认真。笔者相信,学校把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特长级部也是无奈地应对高考,但是,这种身份的标签将会伴随学生整个高中阶段。他们在入学时就已经被贴上了标签,是否注定他们的创新潜质一定比普通班的学生强。在后面的观察中笔者看到,特长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深入探究质疑能力方面表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2.反思研究课程与实践课程

研究课程是学生深入研究某一学科领域的核心话题,其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探究与解决的情境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研究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课程则是把关注点集中于鲜活的现实,让学生把学校所学的知识融入生活之中,其关键之处是“体验”与“实践”。随着我国课程更为多样化和综合化,很多学校将“发现与培养创新”视为“多样化”的题中应有之义。[8]

笔者应邀参与学校B的研究计划,其目的在于探讨研究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实施。活动开始时,教师给学生发放几本有关科技活动的书籍,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之中,要求学生记录下他们思想与反映的第一手材料;然后教师讲述有关科技活动的历史情况,向学生展示自己喜爱的书籍。这种个性化的书籍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各种方式让书籍变得更为个性化,有的是在页边空白处留下感想,有的是在困惑的问题旁边粘贴上新的思路。事实证明,这项科技活动的阅读妙趣横生,学生们畅谈了科技活动的最初理解和引申意义。第二轮的研究课程与实践课程实施在研究人员的建议下,邀请了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生一起共享科技书籍,研讨研究方法,并展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

在研讨中可以感受到:学生的阅读与研讨是与他们的文本知识和实践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研究性课程与实践课程是复杂的、充满关系链的构造物。学生在阅读中加入了材料、联系了现实。笔者相信,从赋予读者、文本以意义到探索解释以及新的想法的闪烁这些转变都是有可能的。这次研讨不同于基础课程中教师要建立明确的目标、高效的教学步骤、可预测的各个环节以及清晰地讲解过程,而是阅读与见解的共享,这种共享超越了传统的将学校与社会、学生与教师、读者与文本、过去与现在、知识与实践分割开来的做法。因此,研究与实践课程需要去掉常规模式,重新建构一种可变的、不固定的课程,在课程中,师生唯一能够模仿的是师生独特的自己。

在传统意义上,大多数学校所践行的课程,是围绕着秩序的理性、线性和历时性而组织的。传统课程引导着我们通向知识目标的道路,普遍的看法是,课程是对主流文化的复制,然而复制永远是重复知识,却无益于学生创新。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校发生的一切,那么课程也就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因此,研究课程与实践课程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去使用课程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沿着预设的课程知识走下去;应该交给学生如何提问,而不是避免如何回答问题;应该教会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研究课程与实践课程是由真实的生活瞬间组成,既是意义的产物又能够产生意义。研究课程与实践课程总是复杂的,有时还伴随着矛盾;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总是向前发展的,而是在跌宕起伏中曲折前行。

三、构建普通高中创新课程的建议

1.确保公正和关爱

创新课程应该重视学生个体的特殊性、独立性及对心理的关爱,很多学校的创新课程忽视与学生建立联系,学校对课程的等级分类控制、压制和限制学生自由创新的发展,其标签做法只能对学生产生深深的伤害。创新课程的建构应该体现公正和机会均等,以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来应对学生特质的不同,根据兴趣分门别类地设置选修课程,而不是基于等级划分,课程的公正应该体现在尊重个体的“伦理关怀”。[9]抛弃诸如“特长班优于重点班、重点班优于普通班”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观念和做法。认真倾听和回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呼声,学校领导与教师、师生、生生之间以一种关爱的方式相处,创新课程与人际关系之间应发展为一个浑然的整体。没有“伦理关怀”的课程就不会存在着富有创造性的课程,只有把其融于创新课程构建中,学生创新思维才会得以张扬。

2.培养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探索词源学意义上的自我,当个体在探索其行为的缘由时,他们会反思自身的选择与潜力。没有这种反思,个体就难以摆脱常识的束缚,课堂上约定俗成的知识就会限制其批判性思维,使其失去挖掘事物根源的兴趣。学校一般很少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做出审思,学校教育总是忽视那些与高考无关的学科所带来的影响。当创新课程与反思相结合时,师生可以经常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对话:“当什么……我发现了……”,依此来拓展学生内在的创新能力。这种看似微妙的创新性的内省思维活动,让学生尝试用批评性的创新视角来反思课堂学习的本质,“什么是知识?如何在高考与知识创新之间做到平衡?课程评价对知识的创新是否有效?”当思维得到提升,思考问题变得深刻而又多元时,学生便会对知识实践的本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3.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

知识绝非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空中楼阁,对知识的创新不仅基于思考和质疑,而且更多的是源于实践,实践是知识的整合,知识发源于书本知识与自身经验相交之地,也就是说,只有与个体经验世界相融合的信息才能称之为知识。教师应能够意识到这点并且把其作为教学行动指南,这样学生就不再把自己当做权威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寻找知识的意义,对知识进行创新。

4.构建异质课堂

我国课堂习惯于整齐划一,并且把课堂纪律作为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然而,沙伦·韦尔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从后现代的视角出发,认为异质性课堂更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型思维常常是始于对差异的认识,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内省智能得以提升。[10]在对话式观点分享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包容度和想象力,使他们的认识范围扩大。

5.超越惯性权威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文化情境建构 篇8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学生语文课的成绩相对于其他学科见效慢, 是长效性和连续性的教学成果的体现, 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效能相对于其他学科不明显。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性传授, 而忽视启发和引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小学生面前像说书人那样无休止地讲解, 同时要求学生安静地认真听讲, 只是知识性传授方式、只局限于机械的记忆和正确识记知识点, 从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几乎都有固定模式, 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反映认为, 小学生几乎在语言运用方面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果造成语文教学效益长期难以提升。主要是因为不注重变换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和引导, 结果每次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 只是教过了一些孩子们应该学的东西, 而孩子们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自己心里也是未知数。虽然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搞一些知识互动等创新方法, 但教师根本不思考所选的内容是否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尽管语言活动离不开改编和仿编, 以故事辅助教学无疑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一定发展, 但收效不是太理想。通过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 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小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一定要抛弃那些概念化的理念, 不能机械地把知识要点机械地给孩子们灌注, 应该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 让小学生在积极互动教学过程中, 主动地接受知识。过去一些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只停留在对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象感知, 没有从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出发, 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因, 促使他们凭自身去感受、领悟生活中语言的美感力量, 而是教师把自己认为较好的“字、词、句”, 凭主观意识强行地“注入”学生的头脑。往往是老师觉得其中某一句很优美, 就命令孩子们学习。其次是教师对教材的核心内容理解不透彻,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师中大多数人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 很少考虑教材自身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价值, 只知道必须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 很难挖掘出教材传递给孩子们的“如何观察事物”, “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由于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钻研不透彻, 把握不好核心内容的主线, 自然无法理想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较好地开发智力, 培养并促进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发展。

二、构建有利于思维创新的文化情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通过创新发展的教学行为来体现, 包括语言教学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语言、有效学法的指导和教学效果检测反馈等, 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充满人文情趣的课堂教学环境来实施, 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 尤其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才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实效。让语文教学成为孩子们今后成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正确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实际效果, 其评价的标准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 主要考虑教师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开拓形象思维能力, 看教师是否能够充分把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语言自主表达能力的提高, 看每一个班级的整体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探索创造性的语言教学实践活动,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而不断努力。大量事实证明, 教师对小学生所作的评语、尤其是在课堂上当众做的评价语言会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影响, 教师一定要慎重对待。 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不要以为是面对的小学生, 就随便批评, 不注意话语的准确性, 不讲求评价的科学性。

三、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正确理解教师知识传授的接收效果和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创造力的激发的相互促进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 有关方面的教育专家指出, 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们丰富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最佳阶段, 是唤起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 语言方面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 指的是为小学生创设能够即时被鼓励, 有效促进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发展空间的形成, 构建良好人文环境与和谐课堂教学气氛, 有利于挖掘同学们富于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智慧, 打破传统教育教学影响模式下的教师完全给予, 而学生只有认真听课、被动接受的局面, 进一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最关键的问题是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起来, 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文化修养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学语言的魅力, 从心灵深处感化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实事求是, 根据教学大纲和孩子们掌握语言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这样才能教得实, 学得更实。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学习氛围,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固定认知结构。有了具有人文情境化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孩子们就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小学生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氛围的构建方面。

建构创新 篇9

随着中国加入WTO , 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对现代科技型企业管理方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企业只有在理清国内外竞争形势的基础上自主创新, 建构并实施适合于自身特点的自主创新支持体系, 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1.1 国际国内环境给我国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带来的机遇

现代社会, 科技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致力于自主创新的科技型企业大量涌现。我国相继出台了若干法律法规, 以规范、扶持、引导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加入WTO后,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和贸易服务更加频繁, 有利于我国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 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市场容量将会进一步扩大, 为我国企业提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机会。技术的进步将会催生大批科技企业的诞生。

1.2 我国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挑战

我国外贸出口业核心技术匮乏, 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占绝大多数, 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的比例较低, 而这些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中还绝大部分使用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匮乏, 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导致企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区域创新体系不健全, 不能充分促进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的良性发展。

2 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体系的现状

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主要包括金融支持体系、财税支持体系、法律支持体系及社会化服务支持体系等四个方面, 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论述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展开。

2.1 企业创新研发资金投入缺位

这是目前我国科技型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 而资金的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因素。科技型企业出于规模小、透明度低和具有高风险性的原因, 往往不能获得或者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 而国内的风险投资体系尚不完善, 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创业资本少, 经营风险大, 信用程度较差, 在融资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的竞争地位, 加之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使其难以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中获得资金支持, 进而难以支持技术自主创新的研发。

2.2 财税支持体系不足

从科技型企业财税支持体系来看,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政补贴的应用环节有待完善;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和奖励力度还很有限 (程红丹等, 2004)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 税制结构不尽合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税法咨询、纳税辅导、建账建制辅导等服务相对不足;“税费倒挂”现象依然存在, 科技型企业的负担仍然很沉重, 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影响了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 (杨之刚, 2003) 。

2.3 法律支持体系不足

从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支持体系来看, 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缺乏对特殊行业的科技型企业进行重点的扶持, 已有的法律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定比较分散和零乱;科技型企业产权界定不清, 尤其是国有性质的和集体性质的科技型企业的产权还不完善;规范国际技术交易行为颁布的法律对国际技术转让干涉太多, 阻碍了科技型企业获得高新技术的途径 (綦开军等, 2005) 。

2.4 服务支持现状不完善

从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看, 我国的信息、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存在诸多的不足:信息服务网络发展程度不高, 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渠道, 产、学、研相互脱节的问题较为严重;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促进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还很有限;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发展程度不高;缺乏有影响力的咨询服务机构, 科技咨询和服务业不发达。

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构的路径选择

根据上述现状分析, 可得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构的路径选择图示如下图1所示:

3.1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创新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投资活动, 它的实施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及多过程的活动, 难免在某一环节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困难, 甚至会导致失败。因此, 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目前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科技型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等三大主要途径而获得。

一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由政府、院校和企业共同投资组成, 目前, 我国的城乡信用社、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都把科技型企业作为主要支持对象, 尤其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更是乡镇科技型企业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 (翁东玲, 2001) ;二是引进和培养风险投资管理人才, 加速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规范风险投资的市场行为, 1999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通过无偿资助或贴息方式, 鼓励并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创新, 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科技创新型产业项目 (毕克新等, 2004) ;三是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 要对创新项目所涉及的企业内不同部门进行协调和统一指挥, 处理与企业有关部门的各种关系, 做出风险决策, 国家根据《科技型企业促进法》的规定设立了科技型企业发展基金, 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进和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在金融上支持了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 (万其刚等, 2003) ;四是改善间接融资渠道, 要建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市场运作机制, 以指导投资者和服务机构为高新技术创新项目融资。

3.2 完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支持体系

从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来看, 我国1983年开始实施了科技攻关计划, 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科技计划从无到有, 成为了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1986年, 我国开始实施了863 计划, 针对生物、航天、信息等七大领域进行重点支持,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为促进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必须充分利用财税激励机制。

一是要合理地增加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科技型企业财政补贴不能普及化, 重点是要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交易行为, 通过设立技术创新专项基金, 制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计划;二是可以考虑以财政贴息的办法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贷款, 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放大效应;三是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政府采购力度, 调动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税收优惠是目前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优惠措施, 我国税法对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政策,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对科技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还很有限。在有的时候, 科技型企业所获得的税收优惠甚至因各种繁杂的费用而抵消,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问题, 可以考虑在借鉴其它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科技型企业实行“一税制”。

3.3 完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法律支持体系

完善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法律支持体系,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明确科技型企业的基本性质、定义、立法原则;二是要明确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权责, 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三是完善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保护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共享和技术交易法规,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科技型企业一方面必须联合起来共同从事研发活动, 另一方面必须以政府、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为主力, 形成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的共享。因而必须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产学研的联系, 规范各方在科技合作中的权力和责任, 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此外, 还必须完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财税支持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相关法律, 加快制定有关技术创新培训服务、中介服务及信息服务等相关法律。

改革开放以来, 为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 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型企业促进法》 (2003年1月1日起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984年通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1996年10月1日起颁布实施) , 《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贸易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1996年3月12日)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2008年5月26日颁布实施) 等。

3.4 完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支持体系

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 加大支持力度, 规范市场秩序, 构筑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支持体系的完善应该以现有中介服务机构为基础, 向科技型企业提供种类更多、功能更强的服务。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组建技术创新服务中介机构, 同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全方位服务;二是加强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孵化器等的建设, 完善相关设施, 在存在产业创新集群的区域内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中心, 直接向区域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加快信息和网络建设步伐, 完善科技型企业网、技术创新网、技术交易网等网站的服务功能,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及时而准确的信息服务。

此外, 还应积极推动产学研的信息交流, 强化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信息化意识, 为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

摘要:分析我国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探究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约束及成因的基础上, 从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完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支持体系、完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法律支持体系、完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支持体系等方面阐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体系的建构思路与具体举措。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程红丹, 等.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支持体系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34-37.

[2]杨之刚.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39) :28.

[3]綦开军, 等.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法律支持体系中外比较[J].科技与管理, 2005 (3) :107-110.

[4]翁东玲.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青海金融, 2001 (3) :21-24.

[5]毕克新, 郭文刚, 等.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外比较[J].中国软科学, 2004 (1) :93-981.

建构创新 篇10

员工创新成熟度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创新任务的程度, 衡量创新成熟度有两个重要指标, 分别是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有创新能力且有创新意愿的员工是创新成熟度最高的员工, 有创新能力但无创新意愿或者有创新意愿而无创新能力的员工是中等创新成熟度的员工, 既无创新能力也无创新意愿的员工则是创新成熟度最低的员工。第二个条件是支持性的创新环境。不论员工创新能力有多好, 创新意愿有多强, 少了支持性的创新环境, 员工创新亦难实现。换言之, 员工创新行为的激发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愿不愿?”、“能不能?”和“可不可以?”, 它们从本质上对应着员工创新行为激发的三个子系统———动机系统、动力系统和资源系统。

一、“愿不愿”———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

“愿不愿”即创新意愿的问题, 属动机过程。创新行为由于属于角色外行为, 不受组织正式奖惩契约的约束, 因此员工对创新行为的选择完全取决于自我意愿, 只有员工愿意去创新, 创新行为才会有可能发生。创新意愿是员工创新行为选择的重要前提。

员工创新行为意愿又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呢?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了著名的理性行为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愿是由行为主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决定的, 该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验证。本研究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提出影响员工创新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员工的创新行为态度和创新行为的主观规范。

(一) 员工创新行为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某一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 态度的形成受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 以及对这种结果的重要程度的估计。本研究通过开放式访谈, 收集、提炼创新行为结果的信念条目, 将其中频率较高的信念条目作为影响创新行为态度的凸显信念, 最终分析出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主要凸显行为信念, 包括创新收益信念和创新损失信念两个一级维度。其中创新收益信念包括:获得经济回报, 岗位的晋升, 领导、同事、客户和亲朋的认可, 有利于工作绩效提高、自我成长等;创新损失信念包括损失已得利益, 遭人非议, 花时间和精力, 改变惯例不习惯等内容。

(二) 员工选择创新行为的主观行为规范

个体在选择创新行为时, 会考虑周围人际环境中自己很看重的个体、团队和组织对其实施创新行为的态度, 以及这种态度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导向性影响。换言之, 个体在选择创新行为时, 周围人际环境对创新行为的态度会形成一种非正式的规则氛围, 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选择, 这种具有非正式特征的存在于行为主体认知层面的行为规则认知叫做主观行为规范。根据创新行为主观行为规范来源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个体规范、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

1. 创新行为的个体规范

在社会化过程中, 员工会形成关于其在组织中的角色认知, 其中就包括个体对自我实施创新行为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和评价。有的员工会认为, “创新不是我工作分内的事”;有的员工则认为, “创新是我作为组织员工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两种不同的认知和评价就形成了关于创新行为不同的个体规范。这种由于角色认知差异所导致的员工创新行为个体规范的差异, 对其创新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2. 创新行为的示范性规范

示范性规范是个体关于其他自己很看重的个体、团队、组织实施目标行为的主观感知, 员工所重视的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 会给员工树立行为的示范, 成为个体选择和实施创新行为的示范性规范。在实践中, 组织、领导、同事、团队、客户这些主体的创新表现都可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比如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同事、客户, 以及具有较好创新文化和传统的企业, 都会对员工的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3. 创新行为的指令性规范

指令性规范是员工所重视的他人、团队对其选择、实施目标行为的期望和要求。如果个体所重视的人, 比如领导、同事、客户对于员工目标行为的要求和期望较高, 或者组织本身对员工目标行为有了具体的要求, 那么这些期望和要求就构成了员工目标行为选择和实施的指令性规范。具体到员工的创新行为, 指令性规范就包括领导、同事、客户、亲友以及团队和组织对于员工创新的期望和要求。

二、“能不能”———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

有没有能力创新, 实质上涉及的不仅仅是员工创新能力本身, 而且还涉及员工对自己创新能力的主观认知, 即创新自我效能感。

(一) 员工创新能力

员工创新能力是其创新的基础。以往研究从结果和过程的角度对员工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 然而对于“员工创新能力包括哪些维度”还没有一致的界定。但从以往相关研究中, 可以发现至少两个因素是构成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元素———创新的人格特质和专业的知识技能。

创新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风格、兴趣等相对稳定的、不变的心理属性。Davis (1981) 发现, 高创造力者多具有正向的人格特质, 如具有好奇心、专注力、开放性、冒险性、独创性、变通性;Oldham&Cummings (1996) 认为, 高创造力者具有广泛的兴趣、易为事物的复杂性所吸引、敏锐的直觉、高度的审美观、高忍耐度及强烈的自信心;Christina&Shalley (2004) 等人发现, 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一般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独立的判断、自治权, 以及对自身创新性的坚定感受。创新人格特质具有内隐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不强等特点。

专业的知识技能, 包括个人所拥有的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及特殊领域的相关才能。Amabile (1983) 认为, 这些与专业相关的技能是个体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员工产生创意和实现创新的基础, 没有知识和技能组成的良好的专业能力, 创新则是空谈。员工在相关领域内所具有的技能, 可以帮助员工有效地解决问题, 有利于员工形成有助于创新能力发挥的认知形式。

(二) 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

经验告诉我们, 拥有相同技能, 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执行相同任务时, 其行为表现会不尽相同, 甚至相差悬殊。这表明, 能力对个体行为表现的解释力存在一定的限制, 能力在具体行为活动中的表现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个体对其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大量实践表明, 员工创新除了要具有较好的创新技能之外, 还要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持有较好的信心。Bandura认为, 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行为的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越强, 其努力越具有力度, 越能够坚持下去。当被困难缠绕时, 那些对自身能力怀疑的人会放松努力, 或完全放弃;而具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创新意味着高不确定性、高风险, 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如果员工没有对于创新的坚定信心, 则很难克服其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 员工对于自身完成创新的自信程度———创新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其创新选择的重要因素。

三、“可不可以”———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

员工创新行为的实现需要创新资源的支持, 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是员工创新动机和意愿向具体创新行为转变的重要保障。根据个体创新资源的来源和属性, 本文将支持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划分为内部心理资源和外部环境资源两大类。

(一) 内部心理资源支持

支持员工创新行为的内部心理资源, 是个体实现创新行为过程中的内源性资源, 也可称为员工创新的心理资本, 具有内隐性的特点。它包括希望、乐观和韧性三种心理品质。“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 那些有希望的人在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更加有动力和信心,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更加容易找到别的路径达成目标, 乃至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韧性”是“从逆境、不确定的环境、矛盾冲突、失败甚至有利的变革、进步和增加的责任中反弹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能力”。韧性程度较高的个体面对逆境和困难不退缩, 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工作中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绩效水平。“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归因风格, 乐观的个体更能利用各种解释风格作为手段来让自己适应所面临的复杂棘手的事务, 对于乐观的人来说, 挫折并不一定意味着失败, 而往往代表着挑战和成功的机会。

在实施创新行为过程中, 员工只有具备了以“希望”、“韧性”和“乐观”为核心的较强的内部心理资源的支持, 才会积极应对, 为创新行为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心理资源的支持。

(二) 外部资源的支持

创新活动时间是员工选择和实施创新行为重要的外部资源。事实上, 无论员工多么富有创造力, 如果企业不能给予他们一些“额外”的时间从事一些非紧要的工作, 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很难被主动挖掘。因为创新需要思考, 需要学习, 需要尝试, 这些都需要员工在工作之外具有充分的时间做保障。Andrew&Farris (1972) 研究发现, 当时间压力过度时, 员工创新行为会呈消极状态。而适度的时间压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出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组织创新的文化资源是员工实施创新行为的又一外部资源。支持性的创新文化对员工创新行为才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因为一个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员工在选择创新行为时, 如果面临不信任或者嘲笑, 或感到在冒失去工作的危险时, 他们是不会提出新想法, 更加不会实施创新行为, 员工只有相信他们处在一个没有威胁的支持性的组织环境中, 他们才会放心选择和实施具有风险的创新行为。

创新活动的关系支持, 是指员工在日常生活中所建立的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体系, 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的、情感的及与其他任务相关的创新资源的支持, 是员工创新行为实施的重要的外部资源。研究表明, 高质量领导成员关系会使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关注和关照, 进而导致员工的工作舒适感和信任感, 获得更高的工作自由度和更大的决策范围, 这都是创新性工作所必需的。同时, 高质量的团队成员关系通过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有利于个人创造力的提高, 能够带来高水平的创新绩效。

此外, 与创新活动相关的物质、资金及其他相关资源的支持, 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实现也必不可少, 其中包括员工创新活动需要的研发经费投入、相关激励制度安排, 包括支持性的福利薪酬、奖惩机制、晋升机制等。

四、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动力系统、资源系统的关系机制

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具有行为导航功能, 员工创新行为的选择意向完全是由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所决定, 动机越强说明员工选择创新的意愿越强。动机越弱, 则员工创新行为选择的意向越弱;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是员工所具有的实施创新的显性和隐性的能力, 是决定创新行为实施效果的内部决定因素;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则是保证创新行为实施的重要外部条件。三个系统是员工创新行为激发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将会放大或者缩小创新行为动力系统的功能, 积极正向的动机系统将会对动力系统起助推作用, 会放大员工创新的动力;动机系统对资源系统的功效也会起到调节的作用, 积极正向的动机系统将会使员工更积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资源环境, 甚至会在资源支持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对动机系统和动力系统也会产生调节的作用, 强大的资源系统支持会有利于员工形成积极的创新意愿, 也会强化和放大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 反之亦然。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产生影响, 强大的动力系统将对员工创新意愿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比如员工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 同时对自己创新行为的选择更有信心, 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选择意愿;反之, 如果员工个人没有创新的能力, 对自己创新亦没有信心, 那么他的创新意愿亦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摘要:从创新成熟度和环境支持的视角建构员工创新行为MPR激发系统。该系统由动机系统、动力系统和资源系统构成。创新行为动机系统的核心是员工的创新意愿;动力系统的核心是员工的创新能力;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则包括内部心理资源和外部环境资源。三子系统共同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选择和实施。

关键词:创新行为,创新成熟度,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1]Oldham G.R, Cummings A..Employee Creativity: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t 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 (3) :607-634.

[2]Christina E, Shalley, Lucy L, Gilson..What Leader Need to Know:A Review of Soci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Can Foster or Hinder Creativity[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4, 15 (1) :36-44.

[3]Snyder C.R, Lopez 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上一篇:早春西瓜拱棚栽培技术下一篇:小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