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主义

2024-06-11

社会建构主义(精选十篇)

社会建构主义 篇1

语言教师心理学现在已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 因为其主要探索如何将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应用于外语教学。

教育心理学经历了几个阶段, 从早期的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到人本主义, 每个阶段都有其局限性。行为主义对语言教学产生过很大影响, 以结构操练和记忆对话为特征的听说法就是其产物。然而行为主义只关心可观察到的行为, 否定了学习者的心智过程。认知心理学关注人在学习中的心智活动过程, 主要有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关心的是人们接收、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 个体一出生便开始积极地从自身经验中建构个人意义, 即建立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建构主义也有其局限性, 过分强调个人的发展, 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将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绪置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的前沿地位。基于人本主义, 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帮助教师认识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可能是某些更基本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懂得创造安全感对学习者的重要性。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 认为儿童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 学习与发展则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之中。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威廉姆斯与伯顿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鉴别出四种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它们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

2. 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各要素分析

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认为, 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 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 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该模式中的四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下面逐一进行阐明:

2.1 教师

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学家格拉塞菲尔德认为, 教育就是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权力。教师对建构主义教育学的最好实践是使用对话而不是向学生灌输信息;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概念、论点等, 问题留待他们自己去探究。问题解决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信任感、成效感和快乐, 这对促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证据表明, 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是带着信念———那种对学生、学习和教育根深蒂固的想法走进课堂的, 正是这种信念支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信念是高度个人化的, 是教师在个人经历中自我建构而成的, 因而是根深蒂固的;教师信念一般难以用语言表达, 而是表现在教学行动中。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将隐含的教学信念外露出来, 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信念、观念, 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不但要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观念, 而且要了解自己的言与行怎样影响课堂中的学习。根据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 教师的中介作用其实是教师用恰当的语言实现各种功能, 如引导、启发、反馈等,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甚至达到更高一级的认知水平, 即达到最近发展区。

2.2 学生

传统理论认为学生的成绩与个体差异有关, 这种研究侧重的是那些较固定的个人特征;而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则主张研究那些可变的因素———个体学习者如何看待自己、能否控制自己的生活事件、如何归咎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基于此, 社会建构主义学者提出了自我概念、控制点理论和归因理论。

自我概念是对人们自我感知和自我认识的统称。由于自我概念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研究者选择某些特定的方面进行研究, 如自我形象、自尊心、自我效能感等。人们自幼就开始建构逐渐趋于稳定的世界观, 也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开始理解自己在周围世界中的位置。这种不断发展的自我概念反过来又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大量研究显示学生的自尊感和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

影响人们产生和保持行为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对所发生的事件的个人控制感。这就是控制点概念, 控制点是一个人对自己对生活事件控制能力的认识。控制点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相信自己能控制学习的人比那些认为学习是由别人控制的人更有希望取得学习的成功。

当学习者被要求解释自己的外语学习成败时, 他们会举出一些或属于个人 (内部的) 、或属于环境的 (外部的) 原因。心理学家维纳创立了归因论。所谓归因, 是指人们把自己所感知到的成功或失败归咎于某种原因。维纳将人们主要的归因分为四种: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归因理论与建构主义有吻合之处:不同的人对成就的定义是不同的、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3 任务

在语言教学中, 任务泛指在课堂教学中为推进学习过程而要求学习者做的任何事情。教师对于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和信念决定着对任务的解释和安排。

近年来“任务教学法”受到重视, 该学说认为个体通过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而获得语言, 而任务可以为学习参与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意义协商、思想表达等提供机会。此外, 任务的概念还形成了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大纲, 任务成为大纲设计的一个基本单位, 其重点在学习的过程而不在预先设定的语言项目。

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任务是一定的学习理论的体现, 教师则依据自己的教学观点选择任务;教师有必要将自己隐蔽的教学理念明晰化, 这有助于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明智地选择和提出任务。此外, 教师在提出任务时的中介作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总之, 任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枢纽, 它为师生彼此表达态度和对于学习过程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渠道。

2.4 环境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 儿童的学习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学习总是在一定的外围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条件对学习的影响不可低估。理解环境以各种方式影响学习对语言教师和语言学习者而言尤为重要, 因为越能理解目的语所在的文化环境, 就越有可能理解不同语言的使用方法。环境可分为很多类型。从与学习者关系密切的程度看, 有最直接的课堂、学校、家庭等微观环境;也有较为间接的社会和教育宏观环境。从形态看, 有物理的环境, 也有语言的环境, 还有人际关系等心理环境。从这一角度看, 语言学习所在的宏观教育环境、微观课堂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对个体的学习更是产生深刻影响。

总之, 环境对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但学习者对环境的主观理解比环境本身的作用更重要、更关键。同处在一种学习环境之下, 个人对它的感受和理解却不相同。与其说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真正起作用的是环境本身, 不如说是学习者对该环境的个人感知和理解。

3. 结语

教师心理学包括了人本主义、认知学说、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 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 主张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 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之中, 而教师是学习者最重要的互动对象。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是对上述理论的整合与诠释。其要义是: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 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 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该模式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而处在中心位置的当然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 后三者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 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建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Arnold, Jane.Affectin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Maslow, A.H.Towarda Psychology of Being.[M].New York:Van Nostrand, 1968.

[3]Vygotsky, L.S.MindinSociety.[M].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978.

[4]Weiner, B.Human Motivation[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0.

[5]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社会建构主义 篇2

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科学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技术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技术哲学――技术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社会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社会哲学――社会是被社会地建构的。

作 者:安维复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36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218(12)分类号:N031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 社会哲学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教师的素质 篇3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室是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接触英语的场所。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中介理论的观点,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正在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即教师在学生和知识之间充当中介的角色。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中介作用理论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认为学习者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和周围的人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他们在和这些人持续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使用语言来了解世界。因此学习者周围的人便充当了中介者的角色。英语课堂上的情况与此相似,教师也应该通过和学生互动,帮助他们自己使用语言而不仅仅是告诉他们有关的语言知识;教师应该进行“中介”而非“传授”。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是促使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最佳途径。

二、 立论依据

在当今世界中,英语日益突出的重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英语教师的素质与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通过建构来认识世界的,但这种建构是在社会情境中,通过社会互动得以实现的。对该理论而言,“知识只有在合作和互动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和价值。”

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语言教师承担“中介者(mediator)”的角色。所以作为中介的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对学生身心的发展也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三、 研究设计与目的:

笔者根据有关权威文献,认为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应包含以下21个方面:

1. 对工作认真负责,踏实敬业,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教育学生怎样做事与做人。

2. 尊重学生人格,能和学生平等相处。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不体罚,不打骂。

3. 发音标准,语调流畅自然。

4. 教育方法灵活,能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5. 上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活泼有趣,学生很喜欢上英语课。

6. 上课组织能力强,很会调控课堂气氛,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7. 能熟练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如录音机、录象机、电脑等)。

8. 幽默风趣,活泼外向,能说会笑。深受学生的喜爱。

9. 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会画简笔画,并能用到课堂教学中。

10.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11. 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12. 具有较高的人品修养。

13. 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英语习得方面的知识。

14.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英语语音、词汇、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知识。

15. 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即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水平。

16. 有很强的课程开发意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17. 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有很强的创新精神。

18. 与家长、与同事之间有很强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19. 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还要坚持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20. 具有谦虚、好学、慷慨大方、宽容等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

21. 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1-9方面的素质信息是通过调查学生而获取的,10-21方面的素质信息是通过调查老师而获取的)

本研究的宗旨是:一、了解当前郑州市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素质;二、了解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理想素质,从而为教育部门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提供依据。

四、 研究过程

为了预测可能出现的调查结果,笔者先在河南大学2006级教育硕士中进行了一项先锋研究(pilot study), 了解了他们对目前英语教师素质的看法和观点。之后,笔者采取问卷、个人访谈和课堂观察(field observation)等方式将研究范围扩大至郑州市不同规模的小学,分别在教师和学生们中间进行了调查,并通过SPSS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

五、 结果和分析

调查的结果由以下两个图表显示出来:

图1:郑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实际素质与理想素质数据平均分的比较

图2:郑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实际素质与理想素质数据标准差的比较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实际素质与理想素质之间确实存在着差距。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教师目前尚未具有人们认为他们应该具有的理想素质。图表显示,实际素质与理想素质之间的差异大小各不相同——有的方面差距大些,有的方面差距小些,有的方面甚至基本达到了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素质。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对于理想素质的观点看法较为一致,差异较小。大家普遍认为,英语教师在这21个方面都应达到较高的水平。但相比之下,实际素质的差异明显较大,尤其对学生进行调查的前9个方面的素质显示出,差异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在学生看来,有些教师的素质比较高,但同时有些教师在这些方面的素质相当低。

六、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建构 篇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充分调动积极因素, 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 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有序的耗散结构系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基本的要素。根据自组织理论几个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不是到处均匀一致的系统, 适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适当注意导向性, 就可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远离平衡态, 在各种非线性作用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传统观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仅看成了教育资料,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的真正作用应该是非线性相互作用, 形成巨涨落, 远离平衡态, 为形成耗散结构准备条件。从自组织理论出发, 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详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的确切意义。

一般来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指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代表的早期系统理论主要研究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揭示了既存系统是如何通过信息反馈来控制系统, 维持系统稳定的;自组织理论更深入地研究和揭示系统是如何创生, 如何利用信息交流将不同部分组织起来而形成整体, 以及系统如何演化等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作是由相互依赖的变量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 即在一定条件下, 系统是研究组织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 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

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态下动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 与平衡结构不同, 它不是“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 而是“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系统在性质上与守恒系统的重大区别就在于有时间发展行为。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就是证明: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当控制参量超过某一阈值, 系统可能失稳, 通过涨落, 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为了与以往人们已知的平衡结构相区别, 强调非平衡和不可逆过程对建立有序的贡献, 这样形成和维持的有序结构成为耗散结构。这里, 平衡是指在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条件下, 宏观体系的各部分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稳定则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某种宏观有序现象。平衡结构是指平衡态下静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 使我们认识到系统稳定和发展的条件恰恰在于非平衡, 而不是平衡, 而系统从一种旧的稳定化结构演变为另一种新的稳定化结构则是系统进化的标志。开放是新生的希望。系统正确且充分地对外开放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首要条件, 只有保证系统与外界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流, 系统才可能进化。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在远离平衡区, 非平衡定态才可能失稳, 发展过程才能使宏观有序增加, 并产生突变而导致宏观结构的形成。突变本是一种失稳现象, 只有远离平衡, 才可能打破系统原有的稳定而驱动系统去寻找新的稳定态。正是在远离平衡态下, 才展现出潜藏的多姿多彩的演化能力, 并为发展之选择提供了条件与可能。新结构的出现以原有结构失稳为前提, 或以破坏系统与环境的稳定平衡为前提。而新结构的确立又以新的稳定为标志。只有非线性系统, 在非平衡态下, 可能同时存在稳定轨道和不稳定轨道, 甚至同一条轨道部分稳定、部分不稳定, 因而既能使归模式失稳, 又能使新秩序稳定下来, 从而可能越过不稳定点, 通过自组织, 形成耗散结构,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涨落可看作是偏离系统既定宏观状态的各种集体运动, 即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它既是破坏原结构导致失稳的因素, 也是宏观有序结构产生的种子。因此, 涨落在平衡结构中是一种消极的因素, 一种有待克服的偏差或扰动;但在非平衡过程中却起着积极的作用, 它是系统发生演变乃至产生新结构的触发器。非线性导致自组织有可能使系统内部发生具有自催化反应的超循环, 由于增加了单独要素所没有的相互作用, 而能使系统在整体上产生非加和的突现性。可以说, 所有的自组织都是由非线性作用导致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构架

辩证法认为,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然而, 系统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何种矛盾才构成推动事物自组织发展演化的动力呢?当代自组织科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在自组织科学理论中, 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竞争和协同, 必须是一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只有如此, 这种竞争和协同才能成为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相互作用就是矛盾双方的排斥、吸引, 在线性相互作用下, 作用双方的质量相当, 各种作用之间很少发生关联, 因此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很少协同甚至根本没有协同。与此相反, 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 各种作用相互关联起来, 形成协同, 因此系统才能产生整体行为, 才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并使系统局部的小涨落得到放大, 从而引起系统的从稳到非稳再到新的稳定的跃迁式演化。

相互作用在系统论中主要强调为保持系统整体功能状态的负反馈调节, 而负反馈是以压抑、限制子系统为目的的, 相互作用除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和压抑, 限制之外, 还有合作共同促进的一种, 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这些协同作用在系统处于平常正常稳定状态时不表现出来, 只有在系统发生相变、质变、飞跃时才表现出来, 而且正是这些正反馈协同作用促使了系统发生质变。决定系统有序程度的参量, 也即决定事物状态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影响系统状态的众多参量中有快变量和慢变量两种, 而慢变量决定系统演化的过程, 决定演化结果出现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称慢变量为序参量。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了主要矛盾和矛盾转化的理论, 用慢变量的方法解决了确定主要矛盾的客观指标, 在系统中快变量服从于慢变量、快变量受慢变量支配。正反馈在相变中起主要作用的理论, 为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打下基础。

目前自组织理论可以非常详细的定量讨论物理的、化学的甚至生物中的自组织现象, 但要想用自组织理论定量地详细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上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要考虑的变量很多, 二是社会价值是非常特殊的对象, 社会价值具有自由意志是其它任何研究对象没有的属性, 是很难定量讨论的, 也许根本就不能定量讨论。但这不意味着自组织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无能为力。将自组织理论概括成几点, 然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加以定性分析, 这也是一种方法。这似乎是与原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没有什么不同, 但其结论的可靠性就高得多。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 在哲学层面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已经解决了起点问题。从汲取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最新进展中, 寻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固然因其特有的极端复杂性, 并非简单照搬某些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直接解决。但是, 如果我们不将社会现象神秘化, 而将社会现象也视为广义自然界诸多现象中的一种, 而且本身就是广义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那么, 人类社会也服从广义自然界现象的某些最一般的规律。因此, 如果我们发现并全面和准确地掌握了这些最一般规律, 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避免产生片面性。而这种可能性也已经出现了, 其中最有影响的成果就是耗散结构论等通常被称作“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的一组新科学理论群。这组理论尽管学科背景不同, 概念和方法各异, 但它们却共同聚焦于组成系统的大量子系统, 如何有可能自己组织起来, 实现从无序到有序 (或从较低级有序到较高级有序) 进化——发展的一般条件、机理和规律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运行的序参量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序参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当系统逐渐接近于发生显著质变的临界点时, 变化慢的状态参量的数目就会越来越少, 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 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这些为数不多的慢变化参量就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 故称序参量。那些为数众多的变化快的状态参量就由序参量支配, 并可将他们消去。这一结论称为支配原理, 它是协同论的基本原理。

社会建构主义 篇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学校作为传播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机构,应加强实施与发展自身的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即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目前而言,高校的创新教育从整体上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严重滞后,抹杀了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因此,如何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广大高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的意义建构,既有个体的成分,更是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社会与自身具有的各种观念、认知胡互作用,所以知识不断形成,又不断根据情境改变。

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但学习者并非是单独的个体在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突出了教师或更有经验者对学习者的指导作用,认知任务对学习者发展方式和速度的重要影响。

另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带有各自的经验和倾向。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个体会选择学习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知识。而来自个体经验背景上的差异,使得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理解常常各不相同。所以学习者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由上述可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社会情境的重要性。不仅知识的建构裕要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发生相互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同样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所以社会情境是学习者认知发展的主要源泉,他们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进人所处的文化与社会情境进行互动,建构对知识的独特理解。

从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认了学生、教师、认知任务、环境四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处在书心位置,而教师、认知任务、环境则构成了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在环境。学生、教师、认知任务境在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学习的基础。

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建立高校创新教育体制的启示

(一)明确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杜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对我们的启示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一点与高校创新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创新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所以在高校的教学与生活中,注重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培养,薄重并提倡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必须的条件。

同时,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突出了学习者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在学习中的至关重要性。高校创新教育的宗旨就是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即认识自己的能力,相信自身的创造潜力。这一点对于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真正完整的社会人而言有着重要作用。因为正确的自我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积累特定的知识结构,确定能力的发展方向;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定条件下结成真正的创造性成果。

(二)增进教师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立了教师或更有经验者对学习者的帮助指导作用。在此.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者,他是信息的交换者,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同伴。这一理论启示我们:高校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师生观念,认识到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充分球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同伴,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应用性的学习,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一新型师生观正好适应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

另外,高校创新教育的目的并不仅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更强调对其创新人格的塑造。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主导,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是言传身教地影响着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所以,教师本身就应具备创新人格,不皿守成规,勇于坚持真理。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在与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积极的作用力,从而主动、自觉地加强对自身的创新人格塑造。

(三)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用新型教学法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认知任务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社会建构主义形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模式”“随机进人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是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法,正适合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最新科研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学习最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指导大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是新型教学法的关键之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用“问题”(锚、任务或课题)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根据“间题”(锚、任务或课题)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这一主动寻求知识的表现体现了创新教育的“主动学习”精神。

最后着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大学生讨论、交流,形成相互鼓励与促进的学习氛围。由此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养成团队合作意识。

在高校教学中运用新型教学法,最重要之处在于“问题,’(锚、任务或课题)的选择应根据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发展方向。目前.新型教学法中的“任务教学法”广泛应用在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四)重视对校园环境的建设,营造高校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情境的重要性,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环境才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真正起作用的因素。所以在高校工作中要把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方面加大对创新教育硬环境建设的投人,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先进实验设备与最新的学术资料.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以课题资助形式帮助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川另一方面营造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良好创新教育软环境,即规范高校的学术氛围与人文气息。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改革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提倡民主管理,鼓励自主管理。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间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多种教育体式及考核方式,提倡学分制、选课制及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丰富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深拓展。此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开放性的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扩展学术视野;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创新,推进文化活动的形式创新,在各种活动的锻炼中,实现大学生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发展。

三、结语

社会建构主义 篇6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理论指导 英语写作教学

教育部批准实施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指出了21 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的五个方面的特征: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宽广的知识面、 一定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素质和独立提出见解的创新能力。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正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充分运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生活,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让写作成为对生活的折射,让英语写作和英语学习成为快乐的学习过程。

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由Willams 和 Burden 提出的。此理论提出了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的教育心理学观点,其主旨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习者,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此理论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在一个动态的学习环境中相互作用,教师设置学习任务,学习者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获得知识,体现出学习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和学习任务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

二、英语写作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作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是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然而长期以来,英语写作教学都存在很多误区,具体表现为: 教学方法主要以语言形式及句子结构为中心,关注的是句子层面的语法、用词等方面。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写作教学介入似乎较之其他课程落后不少。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教师分析评判作文花费大量的时间,但侧重点往往在字、词、句、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长此以往,写出来的文章满足于没有语法等方面的错误,更多的是借助于汉语进行翻译写作,经不起推敲和质疑。

三、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导,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活动。这与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主导”的要义是一致的。同时,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贯穿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

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法强调语法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往往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面对机械的输入和输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学生自然学习语言的障碍。枯燥乏味的写作任务会让学生认为写作课程空洞无意义,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写作任务的设置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写作题材时更多地考虑到社会性和情境性,例如,可以让学生用英语通过互联网与网友交流;或在网上用英语发帖、跟帖等方式加强英语写作训练。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或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无法让被动消极的学习过程产生乐趣。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增加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发现以下手段和方法收效甚丰。首先,改变传统的“纸+笔”“粉笔+黑板” 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优秀的教学视频等进行写作教学,逐步实现由结果法向过程法的转变。同时,通过电子邮件、QQ和博客等网络工具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写作教学探讨和研究等学习活动,使写作教学走出课堂,走向日常学习活动中。教师就把教学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构建了立体交叉的立体写作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用好自身资源。教师上课时要情绪饱满,表情和肢体语言要丰富,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种可利用资源。教师通过教具、实物和视频等直观的方法,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写作主题应贴近校园生活,组织学生先就主题开展小组讨论,确立提纲和思路。写作完成后,开展同伴互评,借鉴学习别人的优秀之处,让写作教学变成团队协作,变枯燥单调的写作活动为快乐多彩的自发学习体验,达到提高学生自发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任务观真正体现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为指导,任务为桥梁”的三个方面。教师设置出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写作任务,让学生乐于接受任务;学生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课程的各项教学活动。这样的英语写作课程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Burden, R.L.& Fraser,B.J. Use of classroom environment perspetives in school psyhology: a British perspective.Psychology in Schools [M ].1993,30(3):230-245.

[2] 王初明.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 305-312.

[3] 杨文滢,胡桂莲.延续性写作教学模式的探讨[J].外语界,2003,(5) : 57-60.

社会建构主义 篇7

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当代建构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978—199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始起步。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 最初的法律体系由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制定的宪法和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通过的138件法律, 另外又修改了10件法律, 这些举措奠定了法律体系形成的坚实基础。现行宪法的制定和施行, 标志着我国社会民主主义与法制建设进人了新的历史阶段, 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了根本保障。

1992—200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雏形。这段时期, 我国在经济方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政治方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计划在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工作在此期间不断加强, 立法速度不断提升。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又制定了104件法律, 作为上一阶段的法律补充和完善, 并修改了57件法律。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显著, 法律遍及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 基本达到有法可依, 至此,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雏形, 为最终形成法律体系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2003-200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一阶段党的十六大召开, 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实施, 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了宏伟蓝图。在法制建设方面, “完善法律制度, 政治建设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完善法制制度, 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在立法方面提高质量, 以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为重点, 制定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量法律, 其中有些法律在法律体系中起到了支架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229件, 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600件, 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 以法律为主干, 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 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党的十七大以后, 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 在法律方面出现不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新问题。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善显现弊端, 法律数量失衡, 法律部门划分不够明晰。现行的237件有效法律中, 宪法相关法39件, 民法商法33件, 行政法82件, 经济法56件, 社会法18件, 刑法1件,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8件, 不平衡的问题十分明显。法律的划分方式应该根据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实际需要, 法律部门的法律数量应该大致平衡。

从现有法律看, 行政法部门数量偏多, 社会法和刑法偏少, 所以对现行法律体系法律部门的划分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有一些法律与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超越权限立法, 造成法律效力等级紊乱。法律缺少立法权力制约, 国家立法权不明确, 很多法律难以实施, 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引用, 错位重叠。

三、巩固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应该在形式上、结构上、内容上严谨统一。法律体系内部的法律制度、法律部门、法律结构、法律规范要与时俱进, 及时调整, 健全功能, 逐渐完善。法律要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协调, 并为社会发展提供准绳和标尺, 制约社会行为, 保障社会秩序。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立法, 将立法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体现时代特色, 满足人民需要, 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进国家法制化进程, 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制度保证。

在政治方面, 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依法治国,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及, 立法为民。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 坚持群众路线,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就要以人为本, 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包括法律部门、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等, 这些要素的有机集合、日臻完善, 通过加强立法, 尽快制定“具有支架作用, 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律”, 以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在社会领域加强立法, 查缺补漏, 填补立法空白, 使法律体系的形式更加完善。

立法要科学民主, 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结合中国实际, 借鉴国外先进法律制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西方的法律体系较中国成熟, 但中国与国外背景不同, 考虑外国法律制度, 寻求东西方的普世法律, 在借鉴的同时充分立足本国实际。切实加强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力求做到法律和法规同步, 完善立法监督机制, 规范立法, 维护法制统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 兼收性的有机体系,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公丕祥.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社会建构主义 篇8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 最近一段时间, 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一理论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它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阐述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特点是以互动为机制, 以输出为目的, 以思想为交流内容, 以运作为课堂教学手段, 以可学为互动交流的副产品。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它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 是一种审视语言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和观点。

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其核心内容是:人的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 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该理论倡导教学反思, 提高教师自我意识, 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对教学的影响。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学习观、教学观、任务观、环境观四个方面。学习观认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生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带入学习中, 学生的自我概念即自我感知和自我认识, 对其学习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教学观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应起到中介作用, 适当地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 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 并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任务观认为, 任务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枢纽, 任务的内容和方式反映一定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在任务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环境观认为, 课堂的物理环境、语言环境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心理环境是学习中的促进因素, 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抽象地存在, 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而, 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三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促进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重新定位了师生角色,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中介,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影响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体系,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历年来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 在教学模式上一直保持着“教师—黑板—粉笔”的讲授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同时也是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的知识来源之一, 从以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外语教学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又培养实用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式、探索式、情境式、协作式等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新知识、构建新知识的能力。

3.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

第一, 创设真实情境化的语言空间。传统教学法强调对概括性知识的传授, 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用来传授外语知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结合起来。英语学习就是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可以利用录像、多媒体、角色扮演等形式, 创设种种交际情境, 鼓励学生与语言环境积极互动。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第二, 学习的社会协作性、互动性。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协作学习策略是个体认知策略的群体分工化的结果, 在小组成员协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互, 这些交互可以是同步的, 也可以是异步的。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协作式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并对协作式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向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家共同建构的语言意义将会更全面、更准确。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由学习的主题来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目标、参加协作学习的人数、所依据的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系统的性能等。协作学习的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设法把讨论一步步引向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 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四结束语

语言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以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改变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情感, 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心理需求和个人经验去体验和学习, 把权力赋予学生,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 学会调节自我以适应不同的文化情境和社会环境, 主动探求钻研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策略以应对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社会建构主义 篇9

加强网络技术平台建构——硬件建设

1. 增加网络良性运转的投入

建设一个良性运转的网络系统, 是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技术平台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教师和网络工作人员能够快捷地使用网络技术传递信息资料, 大学生能够及时上网, 及时从网上获得信息, 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上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虽然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和加大网络建设经费投入, 但是, 各高校之间由于各种原因经费投入存在一定差距, 同时经费更多的都是投入在实验建设方面,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的较少, 而且由于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技术平台才刚刚起步, 因此, 在这方面的基础投入还需要得到更大的重视和加强。以往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教学录像栏目点击进去等了很久都打不开;或者一些马列经典著作点击进去里面只有书的封面和目录, 却没有内容;或者一些教学资源点击进去却告诉你“网页正在建设过程中”;等等。因此, 要保证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一个良性运转的网络系统, 就应该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增加基础投入。

2. 提高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完整地构成一种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1]这种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能够弥补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灵活性、多样性、交互性的特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对于专业课教育来说, 学生人数多、课时少、互动交流受到限制, 个别辅导难。因此, 应用这种网络教学模式, 就能够弥补以上的不足, 同时还能够进行各种教学资源的共享, 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例如,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校园网建设一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教学主页, 教学主页可以设教学内容、教学录像、专家讲座、专题讨论区 (或网上辅导答疑) 、参考资料、马列经典著作选读、教师信箱等栏目。利用这一网络教学主页, 教师可以把教育内容按照专题放在“教学内容”栏目里, 学生可随时浏览网页下载学习;要把优秀教师的专题课堂讲授制作成教学录像放在“教学录像”栏目, 供学生下载观看学习;如果有条件聘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开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的讲座, 由于时空限制, 不可能辐射到每位学生, 因此要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 把整个讲座全程录像下来, 放在“专家讲座”栏目, 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听到知名专家学者的讲座;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 可以借助“专题讨论区”向教师或其他同学咨询, 教师也可以利用“专题讨论区”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辅导答疑;学生还可以通过个人电子信箱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用电子邮件寄给“教师信箱”, 教师则可以把解答和指导意见, 用电子邮件回复给学生;此外, 学生也可以通过“参考资料”、“马列经典著作选读”栏目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3.加强网站或专题网页建设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技术平台要加强网站或专题网页建设, 特别是要精心建设好校园网。校园网或专题网页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学生的特点和网络特征进行建设。首先, 校园网或专题网页要能够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和服务三大功能。校园网或专题网页要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 展现学校的优秀教研成果和优秀师生的风采, 反映学校教学管理和课程改革的变化, 让学生和外界更加了解学校, 增强学生爱校、以学校为荣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校园网或专题网页不仅要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 同时还要建设成为教师教研的平台和学生成长的乐园, 在这里, 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借助网络所提供的各种资源服务,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的教育, 而学生也可以在享受各种资源服务的同时, 吸收知识上、思想上的各种养分。其次, 要增强校园网或专题网页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目前大学生最经常光顾的网站一般都是新浪、搜狐、网易等这些知名网站, 对于本校或外校的校园网或专题网页, 除选课、报名、查询成绩等必需外, 一般是很少光顾的。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 校园网或专题网页确实存在吸引力不强、感染力较弱的问题, 因此, 要逐步改善这一现象。校园网或专题网页的建设中, 一定要注意栏目内容不要太多太杂, 但一定要设有学生喜闻乐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栏目。例如, 在校园网或专题网页建设中, 要丰富校园文化栏目, 可以增加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术、体育、科技、艺术、娱乐活动等的视频点播;开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专栏, 下可设理论学习、专家论著、时事纵横、典型案例、马列著作、视频点播、在线咨询等栏目, 甚至可以利用动画制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画或视频点播进行教育, 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

4.完善网络服务和监控措施

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 使得网络既可能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 同时也可能成为宣传反动的、腐朽的思想毒化大学生、破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平台。因此, 一方面, 要不断完善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网页制作、网络视频、多媒体设计等网络服务功能, 为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坚实全面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 要运用法律法规, 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对网吧、机房、设备、网络系统用户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同时还可以采用防火墙、网络监控软件、有害信息过滤软件等技术, 对网上的不法信息、反动信息、黄色信息等进行检查、监测并截获, 从而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正常安全地运行;此外, 要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网络权利、义务观念以及网络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提供大学生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 让反动的、腐朽的思想和不良信息无机可乘。

加大网络教育队伍建构——软件建设

正如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所指出: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 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如果说一个良性运转的网络系统是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硬件的话, 那么建设一支优秀强大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队伍则是它的软件。

1.增强队伍的网络教育意识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 教师的职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在网络时代, 教师将不再是局限于传统教育中的教师,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育手段逐渐在被现代网络技术所取代。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大特点是,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学生既可以自主选择学习, 也可以自主选择不学习;既可以选择教师所安排的内容进行学习, 也可以选择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因此, 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就要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网络教育意识, 不要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而不敢放开手脚去做, 更不能把传统教育中不适宜的那一套照搬到网络上来, 继续在网络上说教, 而是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充分发挥网络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优点,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信息的丰富性与快捷性、沟通的交互性, 从而才能够增强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2.加大队伍的网络技术培训

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网络教学和教育中, 那么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了。国家和各高校不仅要重视设备和资源的投入, 更要重视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更要把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点来抓。因此国家和高校都要重视和加强对教师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运用能力培训, 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网络技术, 提高他们通过网络获取、整理和分析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和利用网络进行教育的能力。首先, 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师队伍在组成之前, 应该进行职前培训, 培训合格的才能够吸收到这个队伍中来。其次, 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师工作队伍组成以后,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由于网络技术更新迅速, 新技术层出不穷, 为了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这个教师工作队伍还要不断参加在职培训。当然这个教师队伍的上级管理者应该要重视和安排这样的在职培训机会, 否则也是空谈。最后, 需要注意的是, 在培训中, 不能只停留在培训操作技术, 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开展学习和教学, 让教师能够恰当、自如地把理论知识、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融合为一体。同时, 要改变以往培训中“培训老师台上讲, 受培训老师台下听, 听得似懂非懂, 结果还是不懂”的弊端, 要尽量多提供给教师动手操作、主动创造的机会, 提高培训的效果。

3. 调整教育队伍的组成结构

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要有个合理的结构。这个结构合理的教育队伍应该具备“专兼结合”和“学科互补”两大特点。首先, 要“专兼结合”。“专兼结合”主要是指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构成。专职教师指专门从事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各项工作的教师, 例如可以聘请计算机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而兼职教师指在主要承担自己专业教学之余, 兼职承担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应工作的教师, 例如可以聘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心理健康学专业教师、外语专业教师等担任。由于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而艰巨的任务, 工作量大, 因此必须保证教师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像以往那样仅靠兼职教师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一定要坚持专兼结合的做法。其次, 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队伍要“学科互补”。目前一些学者提出对这支队伍的要求是, 一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养高;二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三要熟悉大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四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等。但我们心里都明白,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各行各业的学问, 人无完人, 才无全才。因此, 要求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人人都具备较强的以上素质, 那是不切实际的。但是, 我们却可以把分别具备以上素质的多种人才, 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网络技术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外语人才等进行有机结合, 合理搭配, 合理分工, 彼此取长补短, 互相补充, 从而使这些不同的人才从不同的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完成单靠一个个人独自所不可能完成的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光荣任务。

4. 增强队伍的高度责任心

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中的每位人员,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所负责的工作都是一项繁琐、长期、细致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由于信息知识的日新月异以及网络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工作人员还必须根据实际的变化及时更新、补充和改版等;还要经常甚至每天都要浏览网站或网页, 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以便能够对症下药, 对学生的需求和表现出来的困惑、疑虑进行及时的辅导和指导;在资料搜集、整理和制作的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资料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 以便能够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还要确保各种资料的准确性、思想性、时效性、针对性、启发性, 以便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可见, 教育队伍所要做的工作能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队伍的所有工作人员有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2]因此, 除了教师要从自身做起, 以身作则, 增强高度的责任心外, 也必须要通过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奖惩办法、管理办法等, 明确各位教师工作人员的责任, 对高度负责、作出贡献的教师要予以一定的奖励, 同时对不负责任的教师也要予以批评甚至给予一定的处罚, 从而增强和强化网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师队伍的高度责任心。

摘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肩负的使命和重要课题, 为了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在当前网络已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背景下, 高校应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建构:加强网络技术平台建构即硬件建设;同时应加大网络教育队伍建构即软件建设。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建构

参考文献

[1]谭荣波.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7.

[2]江泽民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38.

[3]张建松.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 1999 (, 6)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构 篇10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在本质上与我国社会环境、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相一致。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效应难以避免。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不惜损害整体和群众的利益,甚至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都可能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畸形。市场经济要讲利,不讲利的市场经济是缺乏发展动力的,而道德是以义为先,讲利他。因而经济与道德的矛盾和冲突是可能存在的,但绝不是不可克服和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寻找两者内在的“接点”,使市场经济在与伦理道德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中良性发展。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也应该是诚信经济,没有诚信同样没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因而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作用,是调节和约束人的行为的规范。只不过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具有刚性的规范作用。道德则是内在的、相对软性的规范,靠人的内化、自觉。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不但使人不去犯罪,而且使人有知耻之心。因此,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可以说是更具有根本性。我们知道,市场行为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利益。因而市场活动存在生存竞争。正是这种竞争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的“唯利”性,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只顾效率,忽视公平,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调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完善法律体系完全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的规范制约,就很难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但是这种法律治理设计,并没有能够完全解决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弊病,我国的现实也充分展示并在继续展示着法律在某些方面的尴尬。法律不是万能的,有些市场行为法律可以调整、约束,有些市场行为法律就很难调节到位。市场活动中有些不犯法的行为,对市场秩序的破坏也是巨大的。所以,不能把市场经济仅仅看作是法治经济,不能使人产生这样一种错觉,似乎只要不犯法,市场活动用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并根深蒂固,将对市场经济、市场秩序带来巨大的危害。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原因之一是期望用中国的道德礼乐文化调整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关系。因此,针对市场经济对人们唯利是图、投机取巧、追求享乐等,造成的整个社会道德的一定程度的缺失。必须正视道德的经济活动意义。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的“唯利”也不是十恶不赦,它可以激发人们奋发图强,拼搏竞争的自强不息精神。道德所制约的、规范的是不择手段获取利益的思想行为,启迪人意识中的良知。一个人违背法律犯了罪,还可以设法逃避,违背了道德,稍有良知的人,一辈子都会受到良心的折磨,受到道德的谴责,“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道德的制约力量。我们的传统义利观,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要利而不唯利;义与利相抵触的时候,取义舍利;对利益的获取途径要正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通过正当渠道获取的利益都是道德的,反之,从不正当渠道获取的利益都是不道德的。如果人们都认同和树立了这样的义利观,必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抵制、消减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道德力量,从而法德并举中,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道德与市场经济对立统一关系的新建构

我国有着优秀传统文化,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和、平、公,等等,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我们应当从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挖掘这些传统道德规范的内涵,使其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在服务中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1. 市场经济的道德构建必须以法制为基础。

社会市场秩序和制度的建构过程,实际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道德与法制的关系是核心关系。道德与法制是市场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规范方式,是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重要手段,它们既在内容上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又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还在实施中相互凭借、相互支撑。道德与法制在市场活动中各有分工各有侧重。法律与道德分别从制度和精神两个方面调控市场经济关系,法律的调控是外在强制性的,而道德的调控是通过公众舆论和社会风俗的影响来实现的。由于法律对市场活动的调节,是一种他律的方式,这就决定了法律的调节虽然是人们市场活动调节的一般形式却不是深层形式。而道德调节依赖的是主体的内心信念,依靠的是主体的自律性,这就决定了道德的调节成为人们市场活动的常态形式和深层形式。有些法律不能审判的,我们可以从道德上审判,从而唤起更多人的道德良知。在法律调控不到的地方,道德可以调控,道德调控是对人内心的调控,是调节的常态和深层形式,这就决定了道德因素在市场经济的构建中将受到特别的重视。

2. 市场经济的道德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国市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道德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道德教育忽视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忽视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怀是重要因素。即存在着把道德当做知识等不良倾向,忽视了道德习惯的培养。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太重视人格的培育。这样,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出现空缺,造成一些不知羞耻、不讲信用、不讲良心、忘恩负义的行为得以存在,以至人们的某些道德行为失去了规范的约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价值原则。以人为本是构建市场经济道德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目标。无论是道德精神的灌注,还是市场秩序的建构,都是为了给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人是社会道德的承载者,是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道德构建只有强调以人为本,才能增强市场活动主体的社会责任感,确立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在市场活动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 诚信是市场经济道德构建的核心

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终极追求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而诚信是维持市场经济关系的道德纽带。尤其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诚信对于市场活动的意义更大。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道德构建的基础和核心。诚信是市场经济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因为诚信是实现经济交往的前提。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用诚信道德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构建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要求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维系着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所以,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如果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不义之财。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失信问题较为严重,加大了企业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企业在经贸往来中的信誉。失信行为还从经济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领域,并滋生了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所以,诚信和失信的道德冲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建设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状况。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摘要:市场经济的行为准则是提倡买卖公平,实现利益最大化。市场行为与道德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只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积极削弱与克服负面效应,才能把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可能的冲突转变为和解。市场经济的道德构建必须以法制为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是市场经济道德构建的核心。

上一篇:卷制工艺下一篇:新形势下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