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教学建构主义论文

2022-07-03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强调在教学中互动,即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教师/学生与教材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本文作者通过实践证明,实施这五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听力教学建构主义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力教学建构主义论文 篇1:

浅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该理论对于听力教学课堂模式构建及教学内容选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听力教学 教学模

1.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交流,听力是理解语言和进行交流的基础。听懂别人说的话是保障交际活动成功的基石,否则无法交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对听力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各种英语水平测试都增加了听力的比重,这都充分说明了听力的重要性。因此,听力教学有利于我们克服“聋子英语”的现状,使课堂内外结合,由内向外延伸,推动英语实践环节的改革。

2.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听力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普遍认为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因素直接影响听力理解能力。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Brown和Yule指出影响听力难度的有四组因素:(1)有关说话者(包括其数量、语速、口音等);(2)有关听者(包括听者的角色、所要求的回应程度、对话题的个人等);(3)内容(包括其承载语言的语法、词汇、信息结构、背景知识等);(4)辅助(包括是否有图片、图表,或其他可视工具和辅助听力材料等)(Nunan,1991:24)。Anderson和Lynch提出影响听力理解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信息组织、对话题的熟悉程度、信息的明确性和充分性、指称表达类型和材料描绘静态或者动态关系等(Nunan,1991:24-25)。在了解和掌握影响听力理解因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发现听力课堂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能切实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普遍反映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听力课堂播放的听力语料存在听不懂、跟不上的问题,从而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完全放弃的行为。学生面对大量真实的听力语料普遍感到无所适从,这样很难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新目标。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听力教学模式单一。听力课堂教学的一个传统模式就是“放音—对答案—讲解—再听”,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力材料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单一的听力教学模式很快就会让学生感觉枯燥、疲劳,最终失去信心和兴趣。

(2)学生听力存在较大差异,发音不准,词汇量少,造成听力困难。

(3)学生在听力训练之前缺乏相关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

(4)学生过多地依赖课堂,以为提高听力水平只要认真上好听力课就行了。

课堂上总有部分学生消极应付、被动练习,听力课堂的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听力训练的兴趣。因此,如何运用先进理念改进听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营造语言环境,切实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已经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寻求新的有效的出路势在必行。建构主义先进的学习理论对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及教学内容选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4.建构主义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4.1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提出来的。科恩伯格(0.Kernberg)在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构筑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总的角色是学习的供助者(facilitator),即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学习的人(Littlewood,198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可以提供大量真实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基于任务和解决问题型的情景,适合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社会互动的学习环境”(Wilson,1996:5)。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进一步发展,其基本观点是强调学习者基于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经验及意义,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

4.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听力教学模式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4.2.1创设真实情境,输入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对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这就会影响对听力语料的理解。因此,在听力训练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听力主题相似的真实情境,介绍相关主题的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听懂和理解所听英语听力材料有很大帮助。

例如,我院开设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第一单元的听力主题是有关国际时间的讨论。在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之前,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设置有关对待时间不同态度的真实情境,包括参加聚会、晚宴、会议等真实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有关时间观念的文化差异,这样的听前情境创设和文化背景知识输入,激发了学生对相关听力材料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课堂听力训练的准确度。学生课后反映,当听到自己熟悉的材料时,不论是文化、科技,还是经济、政治等听力内容,都能有较好的理解。如果缺乏对听力材料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就可能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因此,除了课堂上针对性的文化背景知识输入,学生课外也应坚持多听、多阅读,储备各个方面的丰富背景知识。

4.2.2学生为主体,以听促学。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在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只是听力材料的被动接受者,从而容易丧失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那么如何做到在听力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听促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对听力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选择可使学生获得成功感的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大量原汁原味、可理解性的正面输入。我院编撰的听力材料内容多样化,涉及讲座报告、对话访谈或者新闻,一般选自VOA、BBC和CNN等媒体的新闻、采访等具有真实语境的材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的听力任务也要多样化,避免枯燥,一成不变,句子复述、听力故事接龙、听力材料情境再现等任务的使用,都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另外,创建课外网络听力学习平台,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课外的时间,促进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使学生通过课堂及课外网络自主学习执行和完成听力任务,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5.结语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听力课堂上丰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促进意义建构的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南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Littlewood,William,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Oxford Press,1991:24-25.

[5]Wilson,B.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Case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M].New Jersey: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6.

本文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余晓梅

听力教学建构主义论文 篇2: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强调在教学中互动,即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教师/学生与教材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本文作者通过实践证明,实施这五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听力 教学策略

1.引言

在过去几十年人们研究教学方法热情高涨,却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听说法、视听法,70年代出现了认知法、交际法,后来又出现了沉默法、全身反应法。新方法不断涌现,但外语学习的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研究的重点无不落在教师的教法上。目前听力课题堂上的教学情况大多数仍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讲解生词—背景知识介绍—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材料。在此过程中,学生仅以听录音做练习来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方式单一,处于被动地位,很容易感到厌烦和疲惫不堪。这种英语教学以“教”为中心,学习者主要是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实践表明,只重教而不重学远远不能适应外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注重学习规律,外语教学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我们进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重点是如何在听力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和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促进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

2.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基本方面的对立和统一。教与学相互依存,教处于主导地位,学处于主体地位。学受教的启动,教受学的制约。因此,要研究如何教,就要首先研究如何学,教的规律与学的规律是统一的。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研究学习规律。

研究学习规律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当今世界外语教学研究的总趋势。早期的二语习得研究是以教学为动机的,其特点为大多依附于语言教学实践,研究方法是“对比研究”和“错误分析”。70年代初,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提出语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想。[1]70年代中期开始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教学方法转向学习者语言和学习者本身。[2]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人们开始关注和日益重视对“学”为中心、强调学习者是信息加工主体的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实践。[3]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该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 Piaget)1966年提出来的。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建构主义主张要通過互动与合作建构知识,特别强调要通过社会的互动与合作进行学习,认为孤立的学习不能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增长,学习只有通过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与同伴合作才能激活内在各种因素。[4]所谓互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之间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参与者之间必须有信息沟,必须有交流的要求,必须有交流的目的,这样,互动才会发生。互动不仅是师生双主体之间的互动(如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中间的互动(如角色表演、对子或小组活动、全班辩论等),而且还是主体与客体,即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使学习者自主地探究知识、自由地进行思考和创造,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自我的建构和自主发展。[5]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笔者进行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在课题成员所任教的班级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意识地实施贯彻这些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研究目的:通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和研究,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

实施内容:(1)提问策略:教师问,学生答,师生互动。教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练习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胸中有数,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和容易混淆和忽略的地方设计问题,并充分估计到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是可能遇到困难的,采用启发式、练习性和复习性三种提问方式进行教学。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听就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听的时候能有的放矢。此外,提问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听音引起的疲劳,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2)预测策略:指听音前利用所给的选项或文字对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信息作出预测性的判断。采用体裁预测法、标题预测法、主题句预测法、句子结构预测法、关键词预测法、功能词预测法、谈话者身份及其关系预测法等。学生不但要运用语音、词汇、句法和逻辑知识,而且要能动地借助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预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已有经验的重组和重新构建。这种策略有助于大脑快速地综合、组织起有意识的思维,做到有目的、有选择、能动地去听,从而取得良好的听力效果。

(3)记笔记策略:指以缩略语、图形、数字等形式记录下关键词和概念。巧用符号记录,即运用简明、扼要、易记的符号来代替听力内容中的信息;运用简略形式,如有些词的缩略形式;恰当用图形,一些图形可以形象地记录听力内容,如画一张嘴角向上的笑脸表示happy, glad, pleased。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主动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边听边记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快反应速度。记笔记能明确听力材料的重点、难点,有效地指引学生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4)跟读策略:指跟读源发言人的讲话,学习者用同一种语言几乎同步地以默读或大声读出的方式重复目标语言中的话。首先,教师课前选择好适合学生当前水平的跟读材料,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最好选择略高于学生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其次,听力训练前,教师应设计各种活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特别是对要听的材料的理解起重要作用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新信息的吸收和理解,也可减轻听力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再次,第一次跟读完后,让学生细心地阅读听力材料,并提醒他们标注出无法跟读的语句,弄懂意思不确定的词和句子,但不要让学生背听力材料。然后在学生不看听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第二、三次跟读。最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跟读水平进行检查,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听力材料选择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来适应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跟读可以训练听说同步技巧和注意力的分配,是积极能动的参与过程。在进行跟读训练时,学生集中精力,运用语音、词汇、句法、逻辑和相关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理解听力材料并跟读。跟读体现了学生与听力材料的互动,并实现了听说统一,有助于提高其听力水平。

(5)复述策略:指在记忆过程中对目标信息的不断重复。训练大声及时复述策略的使用,记笔记辅助复述策略的使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运用一些其他的辅助策略,如内容重组策略、问题引路策略、词语连接策略、主旨扩充策略、角色变换策略等。复述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任务的重要特征及关键点上,有助于知识的编码和贮存。复述中,学习者尝试重现、检验,是一项主动的识记过程,并能反馈加工信息的情况,能了解自己的复述情况,明确所复述材料的难点。这样能有效地指引学习者的复述方向,提高学习效果。听音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大声复述。总之,复述是主动地识记、理解、记忆和组织,是学生与材料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听说并重,能有效地提高听力能力。

笔者通过实践证明,实施这五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英语听力课上单一的“三步曲”教学方法:听音—对答案—听音,改变学生的“聋哑英语”现象;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英语综合水平,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梁仪.从探索教学方法到研究学习规律[A].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C].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2]Andrew D. Cohen.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王湘玲、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4]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5]李晓.试论外语教学“三大原则”及其实践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本文为2008年南昌航空大学立项的教改课题的部分成果。

作者:叶小妹

听力教学建构主义论文 篇3:

基于建构主义的听力教学探讨

摘要:听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之一, 作为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可理解信息的输入和其他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但听力教学费时又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学双方。本文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基于建构主义的启示从师生双方探讨改进的方法,希望能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医学英语专业;听力教学;问题;建构主义;改进方法和建议

一、引言

听和说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形式,其中“听”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可以说学习者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环节。但现实是学生不爱上听力课,枯燥乏味的课堂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继而影响其他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教学双方关心的焦点,本文拟从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建构主义的启示从师生双方探讨改进的方法,目的在于改进听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以西安医学院医学英语专业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第一步,通过学籍档案了解学生生源地、高考志愿及专业选择等方面的信息;第二步,在2011~2012学年两个学期分别对英语专业2011级三个班的听力课堂教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观察(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第三步在每个班级中随机选取20名同学作为访谈对象,根据观察结果设计访谈问卷,就有关听力教学中观察到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并整理和分析结果;第四步,将2012级四个班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除了进行上述的第一和第三步外,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对比实验。

三、 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听力技能。

第一,发音不准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听和说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技能,听力首先是个听音——辩音的过程,因此,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发音并熟悉语音知识。发音不准,语音知识薄弱,是听力障碍之一。第二,词汇量不足阻碍听力水平的提高。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对词汇含义的理解以及对词汇常见搭配得掌握都会影响听力过程中的理解。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做支撑,是听力障碍之二。第三,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制约听力理解的程度。对英、美等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不是很了解,对当今国内外的大事要事也不是很关心,使得学生虽然能听懂单词,却不能理解材料的内涵意思。第四,缺乏听力技能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大部分学生在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听力训练,对听力理解的过程不清楚,没有正确的听力策略来扶助,造成听力训练事倍功半。

(二)教师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固定的教材为主。当然,这些教材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编写而成的,但教材的内容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另外,一部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推广,势必会有滞后性。第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虽然已将多媒体运用于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但大多数只是将多媒体作为一种简单的播放工具,教师操作,学生接受,教学在听音——讲解——复听——再讲解的机械流程中循环。在这样一种单一、机械的环境下,学生容易疲惫、走神,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听力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由于上述的问题,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之后,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焦虑水平过高的情况下,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会处于抑制状态,思维变得迟钝,学生越是听不懂,焦虑程度就越高。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一直受挫、失败,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会破坏学习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听力的信心。而多媒体授课形式,教师处于操作台上,学生面对屏幕,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帮助。

四、 建构主义理论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其次,主张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与学。认为在真情实景的体验中,借助于必要的学习资源,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重组认知结构。再次,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最后,教师要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环境,提供各种资源,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

在上述教学思想的启示下,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发挥导向作用、组织作用,课堂上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营造真情实景,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能力进行交际,突出语言的实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观对听力教学的启示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 关于教师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串联起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三大板块。其次,选择合适的素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反思阶段。准备阶段: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应先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难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和渐进性,帮助其构建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策略;材料准备阶段,教师须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或通过图片来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紧张情绪,为新信息的输入做好准备。实践阶段:要有针对性地、也要有创意地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上, 而非答案本身。在求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分析、思考、判断进而理解所输入的新信息。同时辅以听读、听说、听写练习,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所得的效率。反思阶段: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和总结,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教材、媒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

(二) 关于学生

首先,转变学习理念,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探究者。其次,由孤立的学习者转为合作学习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探讨、充分交流和合作。在入学之初,学生首先要了解听力课的实质和目标,听力是通过 “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也就是让学习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第二步,明确教学大纲,了解学习任务。了解了课程的目标、进度、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测验及考试等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步,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完成听前、听中和听后所布置的任务,并在课外练习中发挥合作的优势,强化技能,积累知识。第四步,要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听提供说和写的语言输入和质量保证,训练读的速度和感觉,说和读为听力技能的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写来整理和培养英语语言思维,从而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第五步,要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 结语

总之,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复杂而困难的过程,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上转变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辅以听力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学生要发挥主体性价值,积极主动参与课内训练与课外拓展,明确目标与任务,下定持之以恒的决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听力这个原本薄弱的环节尽快转化为形成和强化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平台。

■ 编辑∕高 伟

作者:周密

上一篇:职工档案特征研究论文下一篇:基桩施工质量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