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

2024-05-31

新型工业化道路(精选十篇)

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1

工业化理论主要产生于发展经济学理论。钱纳里认为:“工业化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张培刚认为:“工业化即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 (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 (或变革) 的过程”。他们都是从结构转变意义上解释工业化的。

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研究。刘世锦 (2005) 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的一些重要特点。任保平 (2005) 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 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的转型, 认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提高工业化质量和功能的新阶段。陈冬 (2006) 认为, 新型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 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

也有学者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汪斌, 余冬筠 (2004) 运用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 估计了信息化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带动度和对三次产业的差别影响, 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最大。张继良、杨仁发 (2008) 阐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模式创新、动力机制, 提出政府规制的政策建议。

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观点, 目前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内涵的还不多。

2 新型工业化的界定

2.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以信息产业为依托, 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通过两化融合的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过程。

2.2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群的核心和领头技术。信息产业转变了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 实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 可以改进传统技术, 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 是它能够很快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 尤其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显著吸纳就业, 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信息产业的低消耗、低污染特点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信息产业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 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工业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 服务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 同时能有效增加就业, 扩大消费需求, 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目前, 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的要求, 因此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 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打破垄断, 加大经济开放的程度, 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 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第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产业集群为有效组织形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所倡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而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适合集约化增长方式的有效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协作提高交易效率, 促进企业间上下游资源的循环利用, 减少污染, 降低交易成本, 实现内部经济的外部性, 促进企业持续进行集群式创新, 实现企业内的规模经济, 是一种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内涵

在十六大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思想, 极大的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 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 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两化融合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1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信息化发展的过程, 也正是产业融合开始大规模扩展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象, 它表明了产业融合与信息化之间确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是信息化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体系中各产业之间的资产通用性, 产业间分工内部化, 使产业融合在比较稳定的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 为广泛的产业融合创造了根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电信、广播电视、出版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为例, 这三个曾经边界清晰的产业, 因为信息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以及信息终端的融合, 使得这三大产业开始有所交叉, 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 各产业的企业之间开始互相竞争, 三大产业逐步走向融合, 并且推动着管制部门、管制政策也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

目前, 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各产业部门持续深入地渗透, 信息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在各产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由于这些信息和知识具有很高的通用性, 其结果必然导致部分产业的资产之间实现通用, 最后走向融合。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生与融合

我国现在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主要载体, 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升级的重要手段, 所以要利用和协调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促进“两化”的共生与融合。

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 传统工业要实现高效、节能、环保, 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 这就必然要求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 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新型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 从而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3 两化融合的作用:提高产业效率,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拉动人才需求

由于放松管制、降低产业之间的壁垒等原因, 产业融合使资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 提高产业效率。根据传统产业经济理论, 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代替竞争力衰退的产业部门实现的。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从外因角度分析, 主要是需求拉动形成;从内因角度分析, 主要是产业竞争力增强、成本降低, 特别是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的。由技术革新和业务交叉形成的产业融合, 使产业边界模糊, 相关产业融合技术水准高的产业, 实现产业创新, 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两化融合过程中, 由于市场的扩张与随之产生的对内容和服务需求的增加, 对相关部门的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除了市场的成长能够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增加、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大就业规模外, 还对创造性人才产生了特别强烈的需求。

4 实证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自1980年创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 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 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 因此研究深圳工业化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在深圳三十多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全世界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 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深圳抓住了两次机遇, 直接参加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促进了深圳的经济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深圳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先进工业为基础, 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 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第三产业也同时得到快速发展。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 深圳市在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支持下, 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产业升级, 建立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产业,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产业比重也逐渐加大。通过两次产业转移, 深圳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阶段, 跨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 直接进入到了以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当前, 深圳正由“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过渡, 而现代服务业在这个过渡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动、调整和提升, 也是深圳特区迈向“后工业化”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以现代服务业为高比重的“后工业经济”时代, 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方式,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其产品的垄断性、创新性和外部性等特征, 对非生产性经营活动增多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抑制进行效率、利润、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补偿, 使深圳特区能够在“十一五”规划末期顺利步入后工业化时代, 实现城市经济时代的重要转型。

5 总结

本文首先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进而分析其特征, 分析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组织形式,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两化融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以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为例, 说明其工业化发展之路。新型工业化的思想已经在不断完善, 但是如何让它付诸于实践, 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1) :5-9.

[4]任保平.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5]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6]汪斌, 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7) :21-28.

[7]张继良, 杨仁发.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J].学术月刊, 2008, (6) :77-83.

[8]吴颖, 刘志迎, 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 2004, (4) :64-70.

[9]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4) :46-52.

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2

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最佳选择.

作 者:侯爱萍 林美卿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271018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2003“”(8)分类号:F421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 信息化

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浅析 篇3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工业强省

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并郑重地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甘肃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也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全面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道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各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有所不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达数十年,而信息化只差10年左右。这样,我国就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抢得时间,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工作的核心目标,追求工业化,不仅要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要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不能再走只讲产值和产量,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工业化老路子,必须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环境污染少,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不能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危害子孙后代和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始终注意节约资源,与环境友好,给后人留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四)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的工业化道路。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必然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没有城镇化,不可能有工业化,实施工业化,必然带动城镇化。我国在上个世纪所搞的工业化,是通过抑制城镇化,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工业化,这也是我国工业化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我国已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基本上是在单一的公有制格局下,排斥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与作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广泛积聚财力和物力的工业化新路子。

(六)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资源,并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的,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配置,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以市场法则为基本手段,又借鉴现代市场经济的普遍做法,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位可能造成的损失。

(七)依托WTO国际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型工业化道路。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封闭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以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性举措,必将大大促进我国的新型工业化事业。

二、甘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因探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定,是建立在对传统工业化反思基础之上的。尽管传统工业曾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毕竟存在经营粗放、市场要素流动受限、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忽视环境建设等问题,继续走下去是很难完成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目标的。甘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因有:

(一)甘肃工业化所处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

工业化进程通常用工业增加值占工农业增加值的比重、非农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人均GDP水平以及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贸易结构、消费结构、城市化水平等相关指标来反映,从总体上看,甘肃正处于工业化初级向中期过渡阶段,但工业化进程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二)甘肃工业结构特点的内在要求

甘肃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分布结构、以国有工业为主的所有制结构、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以大型企业为骨干的企业规模结构、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资金的工农与城乡关系,都需要甘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加快甘肃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甘肃工业总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发展与全国差距明显拉大,投入不足,技术改造缓慢,支柱产业逐步弱化,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结构内部矛盾突出,非公有制工业发展不充分,这些弊端要求甘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甘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省战略的思路对策

甘肃经济发展不快,与甘肃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有关。甘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省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甘肃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1.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甘肃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甘肃境内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据统计,全省目前共发现各种矿产地1975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84种。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甘肃工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它将为甘肃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支柱产业初具规模是甘肃工业发展的有力保证。甘肃能源工业基础较好,依托能源优势,快速发展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建材等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机械、电子等装备工业也有一定地位;轻纺、食品等具有地区特色的加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较强的科技优势将为甘肃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甘肃科研机构较多,科研机构中拥有的科技人员在全国排第14位,甘肃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高于全国平均数,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如生物制药、核工业、军工科技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4.较好的区位优势将为甘肃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甘肃是西部开发的前沿地带和战略基地,是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和交通、通讯、信息枢纽。随着新亚欧大陆桥步入正常运营,这里将成为欧洲与远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中国东西部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

(二)优化甘肃工业结构,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甘肃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

1.国有资产通过改制改组,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收缩,从小企业退出,从低效劣势企业中退出。对于产品没有市场、经营效益差、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在妥善安排好企业职工的基础上,对其依法实施关闭或破产。

2.国有资产进入的领域。一是进入通信、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占领科技制高点。二是进入能源、水电等基础性产业。三是进入需要发挥社会功能作用的领域,培养若干“小巨人”。

3.进一步采取措施,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和城乡集体工业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非公有制工业发展新格局。一手抓国有企业改组提高,一手抓非国有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制订并实施一视同仁的多种经济成分发展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依托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推行品牌战略,继续实施“陇货精品”战略,搞好产品结构调整。甘肃工业要把产品结构调整作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龙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和影响其他结构的调整。

(三)依靠信息化带动,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两个方面。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带动工业化。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措施。要在生产管理过程大量采用信息技术,以降低企业的消耗,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企业要逐步完善生产、经营、管理等内部局域网和远程通讯网,并同有关行业数据库相联,在及时监控企业生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及市场动向的基础上,使企业的经营决策科学化,并且通过推进电子商务等手段,扩大营销网络体系。

2.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措施。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同传统工业产品的融合、工业化过程的信息化对信息产业的促进两个方面。信息化不但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制造管理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产品性能的改善和提高无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随着工业生产中基础自动化装备水平、过程控制自动化水平、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共同提高,对“控制系统”的软件需求将会增加,这就会给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需求条件。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举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甘肃要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优化,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甘肃工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因此,通过壮大科技实力,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老工业企业,特别是支柱企业才是加快甘肃工业化进程的捷径。

(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协调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来推进的,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也是工业化的载体,对工业化也有反作用,城市化如能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则会推动工业化进程,否则,就会延缓甚至阻碍工业化进程。

2.加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建设。甘肃应以城市化进程为突破口,一方面集中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中心城市和较为发达的地区,培育若干个经济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加快中小城市建设,让人口尽可能向城镇周围集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城乡人均收入,解决就业问题,而且也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

3.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甘肃基本上属于农业省,没有农业的工业化,也就没有全省的工业化。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要培植城市工业的大中型企业,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推进广大农村的工业化,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用众多的工业化县镇和中小企业群推进工业化进程。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工业化要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甘肃现有的工业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的局限,发展初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不够,开发深度不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有的工矿城市和企业已经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必须对资源型产业,在科学合理规划开发的基础上,改善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精加工产品,追求低消耗、高附加值、高效益。要重视环境保护,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要确保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和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培章主编:《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吕政著:《论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调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3]张绪胜主编:《西部大开发展甘肃工业怎么办》,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4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我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 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符合中国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 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走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因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在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 工业化的实现给民族工业在带来了发展契机。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工业化的问题,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指出, 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 就必须工业化。

我国的工业化开始于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没有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和目标还有很多, 而且在当时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还处于工起步阶段。具体表现为:农业产值比重仍然较高, 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仍然较大, 城镇化水平仍然不高, 工业生产能力既存在过剩的问题, 又存在严重短缺。由于国情、世情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不能与其变化相适应, 由此,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势在必行。同时,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2 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哪里

体现了我国在进入小康社会以及在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走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后发制人, 实现生产力弹跳式发展的新举措。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 我国的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既不同于发达国家史上工业化道路, 也有别于些许发展中国家, 也区别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化道路, 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立足基本国情, 总结传统工业化的经验, 探索出的具有浓重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一条道路。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是要使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 以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 走出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较高, 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较少、人力和物力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发挥的道路。

3 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的方向的同时, 也为“四化”相互关系的进行了深刻分析, 也强调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也鲜明地指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 即“四化”同步发展。

3.1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 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由于工业的生产趋向于城镇, 城镇化在工业化的引领下得到飞速发展, 城镇的工业化发展既是先导.又为城镇化快节奏的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2) 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工业化建设需要投入经费,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 引导、鼓励和支持低耗能、污染小、技能型企业。

(3) 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城市承载力的关系一些国家发展经验表明, 如果在工业化进程中, 不考虑环境保护, 就会带来毁灭性打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不宽容污染。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绝不能缺乏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的建设, 其实质就是要以资源环境负荷为基础, 遵守大自然规则, 才能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越走越远。

(4) 处理好产业升级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在转变方式上下功夫, 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 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

(5) 梳理好重、轻工业及农业之间的关系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工业的主导, 也是维系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安康所必须工业之一。但也要同轻工业和农业比肩发展, 更要协调统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为方向, 通过对我国工业技术充分利用、设备的合理使用, 促进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3.2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整体设计、全面规划;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有序推进。当前必须加快的改革包括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工业化发展资金保障改革, 考核指标机制管理。同时, 要掌控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把好舵, 将改革力度、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度相结合, 将绿色、循环、和低碳工业稳中有进的发展进行到底。

3.3 用“取经”助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或多或少地都走了一些弯路, 边污染边治理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发达国家在治理工业化道路问题上的好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当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不能照搬照抄。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开辟属于自己的, 世界上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完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还要对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更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道路虽曲折, 前途却光明。相信在我党和政府正确指导、引领下, 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好, 越走越稳、越走越宽、越走越扎实, 砥砺风险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工业化中国梦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13 (01) :36-43.

[2]高芸.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N].吉林日报, 2012 (11) .

[3]高伯文.《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对世界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双重超越》.《东南学术》2006 (03) .

[4]互联网数据.《新型工业化道路_互动百科》.

淮河流域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篇5

关键词:淮河流域;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50-03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和山东南部。在中国七大流域中,淮河流域排名第六,但其人口密度却居七大流域之首。淮河流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一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淮河流域大多数城市经济底子薄、工业基础差、工业化水平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要加快淮河流域经济发展,提升其工业化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探讨淮河流域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

一、淮河流域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淮河流域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加速,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1995年,淮河流域工业总产值仅为7 63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 42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3 398元,远低于全国平均值4 810元。①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淮河流域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6年年底,淮河流域工业总产值已达32 996.92亿元,工业增加值9 706.71亿元(这里所涉及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都是指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 574.55元,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我国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尽管淮河流域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在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但与其他区域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差距较大,且在工业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

1.工业经济结构单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2006年煤炭工业、矿山开采加工业在整个工业经济的比重达40%,其中安徽淮南、淮北的煤炭和煤电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高达70%;河南平顶山、商丘等地的矿山开采加工业占据地方工业经济近半壁江山;江苏徐州、宿迁的煤炭工业和矿山开采加工业也占相当高的比重。现代高新技术工业,尤其是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型工业总体水平偏低,工业经济结构单一,这严重阻碍了该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速度。

2.企业信息化水平落后。淮河流域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落后,MRP、ERP或IRP等现代信息化系统以及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的建设迟缓,大多数企业还是延用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这极大地制约该流域工业化前进的步伐。

3.企业生产设备技术老化。由于受经济基础落后的影响,淮河流域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老化,一些大企业处于停滞或萎缩状态。设备老化、技术老化和产品老化问题突出,有的企业甚至还在使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早已淘汰使用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产技术设备,这无法应对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致使该区域工业经济竞争力相当程度上下降。

4.中心城市布局分散。淮河流域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大规模推进矿区建设基础上形成的,城市以矿区布局为基础,哪里有矿产,城市就发展到何处。煤城一局一市,一矿一街,如淮南市区就是按煤炭资源分布的,具有显著的突发性和分散性,不仅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面大,而且整个区域经济呈现出刚性特征,缺乏柔性的持续生长机理。

5.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淮河流域工业以煤炭、电力工业以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轻纺工业为主,这些工业企业大都是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另一方面,各个矿区土地沉陷,矿业废弃物不断增加,岩石山林立,水源破坏严重,森林、植被面积减少。因此,该区域工业经济投资硬环境不好,软环境也不佳,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淮河流域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淮河流域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淮河流域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而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淮河流域加速工业化进程,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也是提升其工业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能有效解决淮河流域信息化水平低下的问题,提升其信息化水平。这是因为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保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反过来也会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新型工业化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淮河流域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这种增长方式存在许多缺陷,会导致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下。新型工业化道路能改变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性经济增长方式,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淮河流域存在的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问题。

3.新型工业化强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挖掘劳动力资源的潜力。淮河流域人力资源丰富,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量劳动力闲置。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化道路,能促使该流域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优势,解决大量劳动力闲置问题。

4.新型工业化强调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的增长。这是因为新型工业化特别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内在地包涵着工业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因此,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能有效地解决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二)淮河流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因此必须处理好工业化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结合淮河流域实际与新型工业化特征,淮河流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相互依存,二者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信息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前提,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条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它们之间存在互助合作的关系。淮河流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注重充分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初始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缺乏工业化支撑的城市化是不牢固的,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城市化的进步发展,工业化也将失去依托,难以持续。因此,淮河流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务必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内在发展机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城市化,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其良性发展。

3.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其他行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工业化过程中,也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工业化的发展也会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淮河流域农业经济较发达,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淮河流域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应该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促进农业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4.工业化与资源、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是“先发展,后治理”。淮河流域污染较为严重,工业化与资源、社会、环境的矛盾突出。因此,淮河流域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更好地解决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淮河流域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新型工业化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也是各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然而全国各地也应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新型工业化路径,以更好地实现新型工业化所要达到的目标。本文根据淮河流域的区域经济特色,拟定该区域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加速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淮河流域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应加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尤其是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上要认真学习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宁波市浙东地区推广企业信息化的先进经验,走政府、企业相结合之路,共同出资,共同建设。与此同时,积极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参与淮河流域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做到谁出资、谁受益,“责权利”相统一。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例如,安徽的淮南和淮北、江苏徐州、河南平顶山等地市的煤炭企业可借平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按照资源深加工的路线,促使上游产业的产品变成下游产业的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构建煤炭→电力→建材生产体系。即将洗选的优质煤炭供应市场,低热值废料用于综合利用发电、供热,发的电再供应内部生产。煤炭开采排放的矸石、洗选留下的煤泥、综合发电产生的粉煤灰,可用做生产煤矸石水泥、粉煤灰水泥、粉煤灰混凝土砌块产品。其次?熏构建煤炭→炼焦→焦油加工→炭素生产体系。炼焦煤供应炼焦?熏优质焦炭供应市场,对副产品煤焦油进行深加工,生产改质沥青、浸渍沥青和针状焦,作为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炭素制品的重要原料供应给当地的炭素厂。最后,构建煤炭→气化→尿素、甲醇→精细化工生产体系。炼焦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到飞行化工公司替代煤炭,生产尿素。高硫煤就地转化制气生产甲醇,并以此为平台,建设醋酸醋酐、甲醛、聚甲醛树脂和甲醚工程,生产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对尿素产品深加工,生产优质复合肥。利用化肥生产富余的液胺和高浓度二氧化碳,生产低盐重质纯碱,所产氯化铵同时为复合肥项目提供原料。

3.加快农业工业化步伐,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淮河流域农业比重较大,农业工业化是淮河流域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影响着淮河流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目前,淮河流域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多以粗加工为主,深加工业发展滞后。而农产品深加工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农产品储存、销售。因此,淮河流域在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应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价值。

4.开发洁净煤技术和新一代煤化工技术,注重煤气层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淮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安徽的淮南、淮北和豫西、鲁西南、苏西北等矿区,且煤种全、煤质好、埋藏浅、分布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尽管淮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但若不注重开发与利用,资源再多也会被挥霍掉。因此,淮河流域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好煤炭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对煤炭开采业实施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措施有:第一,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新一代煤化工技术,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研究与应用。有关资料表明,将煤炭作为燃料销售和将其作为化工原料销售以及加工成化工产品销售,其价值相差上百倍、上千倍。21世纪煤化工发展的主流是煤炭洁净利用技术及多联产工艺技术,注重生产过程的污染最低、能量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第二,注重煤层气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煤层气也是淮河流域可利用的资源,因此在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要注重煤层气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此外,还应加强对煤炭副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并提供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的洗选加工水平。

5.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打造淮河流域旅游经济带。淮河流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如安徽淮南的“豆腐文化”、八公山原始森林、蚌埠的双墩遗址和汉墓、龙湖风景区等。然而,目前淮河流域真正以淮河文化为背景的旅游观光带很少,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要树立现代“大旅游”的理念,将淮河流域各地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融入到淮河流域大旅游经济带子里,并同现代田园风光、地方风土人情、农家乐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淮河流域大旅游经济带,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工业的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6.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目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服务业的增长已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业部门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中介产业的支持。因此,淮河流域应抓住这个机遇,认识到服务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促进工业健康、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其新型工业化进程。

7.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简单来说就是以尽可能多的人为主体,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的工业化。淮河流域人力资源丰富,开发得当就是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宝贵财富,反之,则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充分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因此,淮河流域在实现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应从劳动力资源优势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

三、结束语

工业化过程的阶段性,即从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在不同阶段,不同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在某一时点上,不同工业部门的产品在收入弹性上的差异显示着这一时点上工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方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显示着我国目前工业结构变化的大趋势,它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同之处就是走技术集约化之路,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而淮河流域正是我国传统工业的重地。因此,对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矿山开采加工业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徐瑞娥.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6(63):40-45.

[2] 张惠欣.体制创新与结构升级:东北资源型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6(4):101-103.

[3] 翟书斌.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及其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58-61.

[4] 郭俊华.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劣势分析及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5(11):124-126.

[5] 曾薇.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J].新疆农垦经济,2005(9):41-43.

[6] 薛山.以西山煤电集团为例谈煤炭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J].煤炭经济研究,2006(3):17-19.

[7] 王志刚,杨绍安.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6(10):187-188,216

[8] 张颖,张凌艳.吉林省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2-15.

[9] 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统计年鉴(2006)[K].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发展非化石能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6

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中国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比重,预计“十二五”期末将达到11.4%,2020年达到15.0%,2050年可达到40.0%左右。发展非化石能源是中国能源发展长期重大的战略选择,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经济—环境双赢的国家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规模化发展的能源,能够提供洁净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给。资源和科学技术使这些新能源发展具有现实可行性,将带动一系列科技创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1 安全是发展核能的第一原则

核能将逐步成为中国能源的绿色支柱之一。核电发展经历热中子堆(如,压水堆)—快中子堆—聚变堆“三部曲”。这“三部曲”衔接得好,是可持续发展的。受控核聚变是核能发展的归宿。前两部曲有赖于铀资源的供应,有国产和进口双重努力,铀资源不构成中国核电发展的根本制约。需要重视各环节的协调配套发展。目前,后端是薄弱环节,亟待加强。核电发展的全产业链包括:核资源—核燃料循环—核电站—后处理—核废物处置。经济性的计算和对环境的影响也应把全生命周期考虑在内。

安全是发展核能的第一原则。日本福岛核事故有不少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a)核电站不宜在地震带上选址;b)核电站设计的安全标准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情景;c)在出现意外事故的情况下,不仅要确保自动停堆,且要确保冷却手段的有效性;d)乏燃料池的冷却水在事故下未能确保,也是必须改进的;e)在发生超过设计标准的事故情况下,需通过有效的应急预案,使后果可控;f)福岛事故的事后处理很不及时,很不得力,暴露了体制上、管理上和技术上的一系列问题。技术上和体制管理上的进步,将使核电更安全。

2 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上升

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将由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之一。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有望达到25%左右,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重要贡献。

水电是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第一重点。由于其资源清晰、技术成熟,在国家政策上,应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促进其积极、加快、有序发展。预计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水电分别达到装机3.0×108kW、4.0×108kW和4.5×108kW~5.0×108kW。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太阳能发电资源约20.0×108kW;风能资源大于10.0×108kW,陆上大于海上;生物质资源约3×108t标准煤,并有培育的潜力;应尽早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成为新的绿色能源支柱。

非水可再生能源2020年前应重在核心能力的创新、技术经济瓶颈的突破,重点解决风电提高经济效益、太阳能光伏与光热发电降低成本、间歇性能源并网和纤维素液体燃料技术等,扎实打好基础,作好示范,逐步产业化、规模化。大力推广已有基础的太阳能热利用、生物沼气、积极发展地热能、海洋能。高度重视垃圾的分类资源化利用。实现中国农村的能源形态现代化。非水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总贡献有可能分别达到2×108t标准煤、4×108t标准煤和8×108t标准煤左右。为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构建智能电网,发展分布式用电,并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

3 科技不领先国家就无法领先

中国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中的比重,“十二五”期末预计达到11.4%,2020年将达到15.0%,2050年可望达到40.0%左右。分子是15,分母是100,分子要尽量变大,但是,如果分母管不住,15.0%的目标是完不成的。总能耗肯定要发展,因为中国在快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9.5%,而中国能耗占世界能耗的19.5%,中国单位GDP能耗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是日本的4.9倍。日本与我们的GDP差不多,2010年日本消耗了6.6×108t标准煤,我们消耗了32.5×108t标准煤,差4.9倍。

问题在于,我们现在能不能走美国、英国当年现代化的道路呢?这是不现实的,中国的国情也不允许这样做,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从人均GDP角度看看这个问题。美国人口占世界的5%,消耗了全世界20%的能源,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4倍,如果人均消耗能源与美国一样,全世界能源差不多都给中国,如果全世界都要追上美国的人均能耗,意味着什么呢?要4个地球上的总能耗才能养活这个地球。简单的算术告诉我们,美国发展道路是事实,但这不是世界的榜样,也绝对不是中国可以走的1条现实道路。几个简单的数据说明,中国一定要现代化,但只能以显著低于美国人均能耗的水平来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注定要走的道路。

非化石能源一定要发展,但非化石能源发展了并不等于占领了战略制高点。如果我们用一些并不先进的技术,只是靠扩大规模,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不会走在前头,我们只能跟着人家走。这是中国的战略问题。为什么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在来中国的时候明确反对中国在能源问题上自主创新呢?中国绝对不能放弃自主创新。美国不想让中国自主创新,而是永远跟着美国的技术走。2020年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新能源方面的科学技术一定要领先。科技不领先,国家就无法领先。有革命性的创新,才能占领战略制高点。数量增加了不等于就一定占领了战略制高点。

拿太阳能电池来说,我们用别国的方法生产很多,消耗了中国的能源,排放的CO2在中国,生产的很多东西卖出去,中国太阳能发电却没发展起来。而他国在做什么呢?美国、德国、日本3个实验室报告,其新型的非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较高水平。突破原来的概念才会引领和占领制高点。如果跟着别人走,规模可以做大,但不能领先。

4 结语

中国未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其中,发展核电必须以安全作为第一原则,且国家的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的地位应当逐步得到提高。在能源建设中,应当坚持科技领先的思路,否则中国就无法成为能源领先的国家。

能源知识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就被奇妙地生产出来。它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1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

云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 篇7

经过50多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云南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不仅基本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而且支柱产业得到加强, 大企业不断培育, 名优产品不断涌现, 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对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市化、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 云南省工业发展还存着布局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结构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名牌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不够理想、环境压力较大、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这既说明云南的工业化还应加快发展, 又说明云南工业发展不能再走传统粗放型发展道路, 而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 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 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 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第二, 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 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第三, 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 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第四, 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 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依靠教育培育人才, 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二、云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缓解云南省日趋突出的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云南省是我国自然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 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 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及折算经济价值都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很重, 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 产业链短, 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等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 乃至资源破坏的现象普遍存在, 使得云南省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这种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有助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 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实现云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遏制并从根本上消除云南省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随着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广度不断扩大。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侵入等原因, 云南省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并已从单要素的破坏发展到多要素的综合性破坏。同时, 生态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生态系统呈现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目前, 云南省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因此,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提高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云南省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 资源利用效率低, 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支柱产业大多为资源型的产业;二是工业加工程度低, 产品以资源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居多;三是整体工业技术水平落后。实践证明, 单纯的消耗自然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 正威胁着云南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科技化的要求有助于促使经济建设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 向追求科技进步、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的转变,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体上看, 未来云南省资源不足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也将日益严峻, 这一切说明了云南省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状况不会改变, 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 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大的矛盾不会改变, 人民群众对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会改变。从长远来看,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将人口资源和环境资源有机统一起来, 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社会公平, 缩小城乡、工农及地区之间的差别, 有利于使云南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云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备的条件

1. 政策措施方面

云南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 出台了多项措施, 促进工业转方式、调结构, 主要有:《云南省“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指导意见》、《加快锗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铟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建立云南省重要稀有金属产业发展省级协调机制的通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等, 这些都为云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

2. 发展环境方面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 全省各地各部门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认识不断提高, 全社会高度重视工业、突出抓好工业、大力支持工业、合理大办工业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工业经济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全省上下对工业经济发展规律和态势的把握更加系统深入, 工业经济科学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各级政府管理创新、职能转变步伐加快, 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工业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商务环境、服务环境明显优化。

四、云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议

1. 加强信息化建设, 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当今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正在大步向前推进, 信息技术产业已跃升为全国第一大支柱产业,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云南推进工业化必须与信息化有机结合,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这样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云南省应抓住桥头堡建设的契机, 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 把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信枢纽、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和贯通南亚大陆与印度洋海缆相连的陆路国际通信通道。其次, 要进一步加大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大力支持信息化相关支撑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再次, 要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在先进装备制造、化工、有色等主导产业的普及应用。最后, 要提高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 加强无线电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 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和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

2. 加快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高新技术是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云南推进新型工业化就必须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树立科技兴产业、科技兴企业的思想,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成果向工业转化, 加快工业自主创新步伐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培育创新基地、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 加大工业研发投入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全面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快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传统工业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使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云南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时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路子, 应树立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安全环保的理念, 促进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因此, 相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 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组织编制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等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纲要。实施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行动, 突破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瓶颈”, 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从而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4.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业。传统工业化往往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 而我省最具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力资源。

当前,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把城镇上山和农民进城作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举措”。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云南每年有150万左右农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 每年有10多万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就业, 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推进新型工业化就要充分发挥我省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弥补资金和技术力量的不足, 在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同时, 大力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工业, 促进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这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5. 加大培养、引进和使用适应新型工业化的人才工作力度

没有一批高层次的科技、管理、创新型人才, 我省工业经济要实现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就无从谈起。各级工业经济主管部门、企业家们要把培养、使用、吸引人才作为振兴云南工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按照党和政府对人才工作的界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将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及农村实用五类人才的培养、引进为工作重点。一是加快自主培养, 采取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 在校学习与工作中学习相结合, 政府部门与企业事业单位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努力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二是创新引进模式, 努力为人才引进创造引得来、留得住、能发挥作用、能成长壮大得良好环境。三是用好用活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四是完善制度建设。按市场要求, 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机制, 降低人才流动的成本, 使人才在流动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要: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云南省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 资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 已经成为云南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是云南省当前及今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

参考文献

[1]和段琪.循环经济与云南产业发展[M].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6[1]和段琪.循环经济与云南产业发展[M].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6

[2]杨永生.云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2) [2]杨永生.云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2)

关于荆州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篇8

一、荆州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为了更好地实施“工业兴区”战略, 我区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大力实施“323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按照“聚集产业、突出特色”的原则, 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分工有机地结合起来, 着重发展石油机械、造纸包装、纺织印染、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六大支柱型产业集群, 并通过打造工业园区, 培育产业载体, 构筑公共服务体系, 抓好品牌建设,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我区外向型经济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008年1—11月,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122家,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家;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73.69亿元, 同比增长54.67%;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1.91亿元, 同比增长28.8%;累计实现销售产值68.38亿元, 同期增长了54.07%, 产销率为92.45%;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18799.6万元, 同比增长39.9%, 规上工业利税总额 (上月) 28301万元, 同比增长45.4%, 规上工业利润总额 (上月) 15618万元, 同比增长42.5%。

二、荆州区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1、金融危机影响显现, 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2008年以来,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尤其是美国爆发的严重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加上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全球经济明显减速, 导致出口需求减弱, 对我区主导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受到影响最大是以出口为主的石油机械制造业和纺织行业, 主要表现为订单减少, 产值下滑, 利润下降。其中部分纺织行业在金融危机前囤积了大量的高价原材料, 金融风暴使得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 而生产的产品又大量积压, 卖出的产品资金回收困难, 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有的企业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我区产业结构单一, 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 石油机械行业依然对全区的工业经济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11月, 石油机械产业集群累计实现总产值410635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65.5%, 占全区工业总量的55.5%。这种依靠单个或少数几个行业发展的状况大大增强了我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不确定性, 一旦市场稍有变化, 我区工业经济就会出现大的起伏。另外, 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业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 一直处于低发展水平, 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不太大。造纸包装行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受市场起伏和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新型建材发展势头很好, 但总量太小, 对全区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3、两项资金占用上升,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集群发展的共性问题。中小企业的不动产一般较少, 难以提供足够的抵押品, 因而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一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 甚至有一部分小企业只能采取不规范、高风险的民间高利贷拆借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利息有的高达3—4分。同时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企业应收货款和产成品资金等“两项资金”占用快速上升, 影响资金周转, 导致企业资金流不畅, 加大了企业资金困难。

4、工业企业后劲乏力, 后续发展投入不足

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工业投入和重点工业项目做支撑。我区的引进和在建工业项目中, 一是缺乏具有影响力、能带动我区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二是在建项目由于受土地、规划、环保等资源或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进展缓慢;三是已建成投产的项目 (企业) 由于市场、资金等因素, 没有及时有效地形成产能。

三、荆州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坚定信心, 克服困难, 携手渡过难关

近期国家推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并宣布将在2010年年底之前投资共四万亿元, 旨在拉动内需, 有效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面对国家的大好政策, 区委、区政府将根据企业反映的实际情况尽量提供必要的帮助, 帮助企业坚定信心, 克服困难, 政府和企业携手共渡难关。同时区委、区政府也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和经济变化, 引导企业消化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努力掌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走势, 引导企业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管和分析, 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2、强化服务, 优化环境, 加快项目建设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对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作用, 紧密围绕项目建设, 做好行政服务工作。对于重点项目, 力争进入绿色通道, 采取政策支持、金融支持、部门支持、智力支持;对工业园区项目, 实施联审联办、全程代办和网上审批, 进一步深化“全程联审联办, 统一打包收费、运行封闭管理、服务送证上门”工作, 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让职责、权力服从于发展的需要, 让规矩、程序服从服务于效率的需要。同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创新服务举措, 发挥金融主渠道作用, 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 推动银企合作, 积极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构建服务平台。

3、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发挥集群效应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 以其辐射带动的功能促进规模工业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探索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适时调整工业发展战略。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利益分享办法, 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转移, 提升工业园区的集聚能力;要下决心把重点产业、企业和产品布局到园区, 切实加大城市功能调整、企业搬迁和土地置换等政策落实力度, 强化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要发挥好工业园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为我区工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增强后劲。

4、培育主体, 壮大规模, 推进成长工程

中小企业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培育中小企业, 使其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是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省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要求,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增强专项资金扶持、积极提供投资担保服务、开拓直接融资渠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同时还要加大对全区在建工业项目和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企业的关注程度, 积极引导这些企业通过技改扩规、兼并重组、加大投入、强强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目前已确定将东信惠济堂药业、强辉钢构、鼎兴机械、盟友精细化工等27家企业或在建项目纳入2008年荆州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规划, 进行重点跟踪和督办, 以确保2009年“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目标的实现。

5、完善管理, 促进创新, 提升企业质效

一是强化管理促发展, 积极创新拓市场。引导全区企业把单纯开拓市场、寻找商机转向引领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 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节约企业运行成本, 苦练内功扩展企业赢利空间。二是盘活存量助脱困, 紧扣市场抓销售。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和应收款的回收力度, 降低“两项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重,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抢抓机遇搞技改, 把握时机促调整。在目前国家大量出台拉动内需、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时候, 区委、区政府将积极落实相关政策, 帮助企业推进技改、扩规, 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提升企业级次。四是加大力度做研发, 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用企业比较优势, 督促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 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和谐社会

及必要性

○刘殿臣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 使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必要而紧迫。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背景物质基础必要性

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2002年11月8日,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的和谐问题, 和谐社会建设问题被提上了日程。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4年9月19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同时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至此,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明确提出。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和谐、社会阶层之间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等”。归根结底, 社会和谐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而建设和谐社会不是凭空提出的, 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

二、物质基础分析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确定了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从此, 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大力发展经济的光辉历程。

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9

在当今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浪潮下, 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历史赋予的机遇, 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 并已陆续步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而我国在过去却由于种种的原因未能把握住发展的机会, 失去了迎头赶上的时机。面对现实的挑战, 我们不能不考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问题。为了早日赶上世界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国内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结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并已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同时, 在推进城镇化发展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本文所思考的, 不是单纯的工业化、信息化或是城镇化的发展问题, 而是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城镇化发展问题。

(二) 工业化的划分标准和发展阶段

要对新型工业化的提出背景和发展道路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 有必要先对工业化的划分标准和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评价, 只有在充分了解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 才能比较准确的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相应的判断。

1. 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按照现在比较通行的理论观点, 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依据主要有总量指标和结构性指标两大类。

总量指标包括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和人均水平两方面。首先, 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 (其核心是产业结构) 转变的结果;其次, 结构转变与人均收入水平有着规律性联系, 在不同收入水平上, 经济增长形成既相互关联又有区别, 具有不同增长内容的阶段, 依次通过以消费品工业、重化工工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工业为不同侧重点的增长阶段, 在H·钱纳里提出的增长模式中, 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结构转变过程划为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化和发达经济三个阶段, 工业化又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

资料来源:霍里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形式, 1950-1970》

依据结构性指标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

(1) 按就业结构和城镇化程度划分。其基本依据是产业结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工业比重不断增大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的一般趋势。通常认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其他二种产业时, 该区域处于工业化阶段。

(2) 按消费结构划分。其主要依据是在生活水平提高过程中生活必需品所占比重会不断降低, 典型指标是“恩格尔系数”。

(3) 以生产领域的结构变动特点, 特别是支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划分。这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对经济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划分方法。

2. 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依据结构性指标的第三类划分法, 可以将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从工业革命以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工业化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实现的, 它是一种中心型的工业化, 即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重新组合的过程。其工业化的实现主导产业是日用消费资料工业 (如纺织工业) , 工业组织则以小型工厂为主。

第二代工业化是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在法、德、美等国开始的, 它们受到英国的影响, 是一种半中心型的工业化, 表现为在英国的霸权体制下对其提出挑战。主导产业在消费资料工业基础上增加了生产资料工业 (如钢铁工业) 。工业组织则出现了大型工业。

第三代工业化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美、意、日等国, 同时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也实现了其自身的帝国主义化,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加上了汽车、化工、机械等耐用消费资料的产业。并出现了垄断企业的工业组织。

第四代工业化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 主要以美、日为代表, 主导产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重大改变, 形成以电子、计算机、通讯等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开始逐步控制全球经济。

(三)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 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和要求

新型工业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步入信息社会后, 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尽早赶上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步伐, 而采取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前选择的一条现代化发展道路, 它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即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展任务, 并已步入更新的信息化发展历程, 而发展中国家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任务, 世界信息化的进程给其带来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和要求作出了如下的表述, 即:内容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要求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2.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体现为两化相结合特征。

它是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工业化尚不发达, 而发达国家又已在完成工业化后大步迈进信息化发展过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倍受发达国家信息化的影响, 从而可能造成世界各国之间更大的两极分化的情况下采取的新的发展战略。

(2)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依次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深加工化、信息化几个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则不能拘泥于传统工业化路径, 而应发挥后发优势, 通过跨越式发展, 在高起点上加快工业化进程。这种跨越式发展, 是在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各个产业层次上齐头并进, 在尊重工业化一般演进规律的前提下, 实现超常规发展, 直接达到发达国家现有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3) 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要求在工业化进程中始终走效率高、耗费少的集约化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仅要在立法上限制消耗高、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的小工业, 而且要把小工业纳入城市文明的轨道, 利用城市相对完善的法制来规范工业化进程。

(4) 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 避免在社会发展上先欠账、后还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 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适度超前发展来降低失业率, 缓解人口压力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四)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指出的, 伴随经济的增长, 会出现两个最重要的变化, 这就是:“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 即工业化的过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即城镇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存在着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关系。

1. 工业化加速城镇化的发展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是城镇化的原动力, 它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而且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必然导致产业、资本、人口的地域空间集聚, 由此带动城镇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工业经济是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需要集中于一定的区域, 从而形成城镇中的人口集中、生产集中、消费集中、财产集中和政治集中。

2. 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深化

推进工业化又要以城镇为依托,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益以及区位经济效益 (包括地理区位、交通区位、资源区位等) 又反过来会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因此, 城镇化一方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并促进作为工业化基础的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的工作效率, 给工业和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巨变。

(五)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广西城镇化的对策

我国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可以预见,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广西经济有望在新型工业化的条件下获得快速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并不是没有条件的, 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角度来讲, 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支撑。因此, 根据新型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要求, 提出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广西城镇化发展的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采取多途径发展战略,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城市学的研究表明,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城镇的规模结构是由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 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不能以城镇规模作为制定城镇发展方针的依据, 更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从国内的具体情况来看, 中国的超大城市一般是跨省的区域经济、科技、信息中心, 大城市一般是省一级区域经济、科技、信息中心, 中小城市多数是全国制造业的主要载体, 对周边小城镇能起辐射带动作用, 小城镇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促进乡村的潜在城镇化向显在城镇化转化, 并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城镇人口压力的作用。因此, 广西当前的城镇化发展途径问题, 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途径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建设要积极稳妥、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这样做, 不仅可以加快广西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利于提高广西城镇化的质量, 形成广西合理的城镇体系, 增强广西城市的总体竞争能力和总体发展能力。这才是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广西城镇化发展之路。

依据广西城镇化侧重的发展重点不同, 大致可分为三条途径:一是重点发展广西的核心中心城市南宁、柳州, 二城市拟发展为城区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特别一提的是, 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落户南宁, 南宁势必以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重新审视、统筹谋划经济定位和经济走向, 所以一个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枢纽城市南宁正成为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枢纽城市, 南宁的基本定位将发展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区域性现代化城市;二是重点发展广西区域性各中心城市, 比如桂林、来宾、梧州、贺州、玉林、贵港、百色、崇左、河池等地级市, 形成广西各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作用, 同时突出抓好以南宁市为核心城市的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的建设;三是重点建设县城和小城镇。加强县级城市建设, 特别是基础好、潜力大、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明显的县城, 对一般县城的城镇人口亦要求达到五万人, 具备条件的要达到十万至二十万人的小城市规模。县城和小城镇重点发展包括扩大原来的规模、让某些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升格为城市、新建某些新的中小城市三种情况。发展中小城镇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城镇在区域空间层面上的合理分布, 当然也能让较多的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达到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城镇扩大的过程中吸纳或划入大量乡村人口成为城镇人口, 从而实现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 达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目的。重点建设小城镇即乡村社区依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借由乡村工商贸易的发展, 主动积极地推动乡村人口向某些交通、运输、通讯等相对便利的地方集聚, 并逐渐形成某些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途径。

2. 把握国际化发展趋势, 推动信息化城市建设

近年来, 世界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 包括国际化趋势、生态化趋势、信息化趋势等。这些新的趋势都应是广西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内目前的发展状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国际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 这两大趋势将使得广西未来的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运行于一个特别的活动平台之上, 到时候, 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将不是以人口集聚为第一前提, 而是以人口的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和通讯方式作为集聚的表现形 (下转第213页) (上接第222页) 式, 成为一种全新意义的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 由于信息鸿沟和知识鸿沟的作用, 在实行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运作的一定时期内, 城乡之间, 尤其是城镇与偏远地区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城镇生活对乡村人口将具有比以往更大的吸引力, 在这种情况下, 乡村人口会比以往更加渴望城镇生活, 或到城镇就业, 或就地造城, 过上城镇生活。这是一种由新型工业化派生出的拉动力。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作用, 城镇的扩张能力将大大增加, 一些离城镇较近的郊区, 由于新的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利用这种适当的空间, 这里将会很快成为城镇的一部分;一些离城镇较远的地区, 则可能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使其具有作为大中型城市的加工型工业发展基地而成为卫星城镇, 从而逐步实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工业化时期的大工业、大机器、大车间的工业模式, 而代之以小型化的工厂、机器和车间, 它使城镇的空间能够得以重新整合, 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 城镇能够容纳的人口得以大大增加, 这是新型工业化为城镇化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动力。

3. 发展产业集群也是实现乡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产业集群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它有利于加快农民身份的市民化,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就业方式的非农化。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产业及企业集群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 产业集群还可以产生明显的内外部规模效应。有利于大批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产生较强的内部规模效应, 促进产业区域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 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目前广西产业集群的发展, 还存在产业及企业集群规模不大, 实力不强, 辐射面小, 区域带动不够, 对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不大;集群内信息不灵、企业信用度不高, 集群外部诚信环境欠佳;集群内企业品牌及竞争力不强, 自主开发能力较弱, 缺乏高素质高水平有能力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集群内的民营企业和外来企业少, 不利于今后集群规模的发展壮大;政府对产业及企业集群的认识和支持力度不够, 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等问题。为此, 我们应充分认识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在推进城镇化中的作用, 及其推进城镇化的新趋势、新方式、新途径、新载体和加速器;探索编制以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区域发展规划, 将产业集群纳入到地区的总体空间布局规划之中;切实把城镇建设与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相结合;注重培育本地企业家, 强化中产业集群的地域根植性;注意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相衔接, 并以此进行产业集群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为培育产业集群提供服务。

(六) 结语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 (Stiglitse) 所言:“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我国城镇化道路是在新技术、信息革命已经开始的条件下进行的, 因而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基于广西农村人口规模大、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相对贫乏、地区差别大的实情出发, 以适度城镇化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为基本方向, 建设以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主体、广大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群体, 多渠道、多元化、多模式地推进城镇化,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 推动广西现代化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里斯·钱纳里, 等.发展的形式, 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

[2]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引领者 篇10

1977年10月,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这个消息来来得太突然了。他不知道当时的心情究竟是激动,还是喜悦。可以肯定的是,大学这个梦可以想了,且有机会去实现。因为机会极其难得,所以他不想错过。

1978年,23岁的他考取了武汉工业大学(编者注:现武汉理工大学)工民建专业。本科毕业后,随即留校工作,任建工系助教。1984年他考取该校的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考取了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从1982年留在武汉工业大学工作开始,他先后担任武汉城建学院的教务处副处长、系主任、副院长、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自2011年1月起担任东北大学校长。同时他还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及管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

35年间,丁烈云“转战”五所办学背景和特色各异的大学,这种经历,让他深谙不同学科大学办学的规律,因而在执掌不同大学的各类事务当中,他表现出色;而如何管理和经营大学,他也把握着合适的尺度和准确的方向感。

35年来,从一名中学老师,再到东北大学的校长、博士生导师。丁烈云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这大半辈子都是在教书。他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有自己喜欢的一份事业,他庆幸,自己找到了教育这份最喜欢的事业。当问及为何对教育这份职业情有独钟时,他只用了简单一句话表达:“那种发自内心对职业的喜爱可能是无法用言语来具体表达的,是一种自我感觉得到、发自内心的情愫。”

在记者面前,对每一个提问,他都直率地予以回答,并尽力使记者充分明白他的每一个观点;可能是工科出身的缘故,他有些不善言辞,语速甚至有些迟缓,一旦开口,逻辑分明的阐释,加上富有磁性、饱含真情的嗓音,立刻把采访的氛围营造得十分融洽。

本期,丁烈云校长做客《高端访谈》,将结合自己的成长故事,为大家支招成长经验;独家讲述任职东北大学以来的所思、所感;真情解析存在于他眼里、心中不一样的东大魅力。

成长经验

选择不同专业,锻炼复合型思维

《高校招生》:本科时,您读的是“工民建”专业,毕业后您考取并获得了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硕士学位,2002年又获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为什么会把深造的专业由“工民建”专业转变为“管理工程”呢?

丁烈云:工民建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主要研究房屋结构性,是要进行买地房屋施工的,这个职业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还必须去参加考试,取得注册结构工程师证才可以从业,它强调的是专业的深度。而管理工程需要很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上需要你懂经济、管理,再需懂一门专业业务。由于我在本科时已经具备了一门很专的知识,所以在更高层次的深造方面,我就需要选择另外一个不同的专业来弥补知识的广度和宽度,当时的选择主要是这么考虑的。

《高校招生》:在您的硕士和博士攻读专业中均有含有“管理工程”四个字,但你所就读专业研究的领域和考生家长熟悉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同?

丁烈云: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专业类。具体来说管理工程、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这3个专业分别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不同的3个专业类。

它们研究领域和方向不同。工程管理专业侧重对土木建筑工程或者说工程建设管理的研究。工商管理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公共管理专业侧重公共事务管理,培养能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NGO)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样是管理工程专业,不同大学的定位也不一样,有的是放在本科层次培养,有的是放在研究生阶段培养。

《高校招生》:来东北大学任职前,您担任了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这是一所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大学。在您看来,人文社科类学科和理工类学科有哪些不一样?

丁烈云:首先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发展规律不一样。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理工类学科的学生就会面临挑战——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需要。根据摩尔定律的阐释:知识更新速度不到几个月,如果你不学习,立马就落后了,你所掌握的知识就开始递减,就是理工类学科的规律。而人文社科呢?主要是靠知识的积累。原来学习的东西不存在“过时”的说法,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学习,知识的增多和丰富,知识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所以说一些文科老教授、国学大师,越老越吃香,为世人崇敬。

另外两者之间的区别还体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人文社科是发散思维,而理工科则体现在收敛思维上,在我们创新的过程中,这两种思维都需要。

治理心得:当好大学“服务员”,因势利导

《高校招生》:我们知道,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您经历了五所办学风格和大学气质完全不同的大学。这些经历给您执掌东北大学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丁烈云:任职东北大学校长后,我开始详细对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特色、学科结构、行业优势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接下来,东大将往哪些方面去发展,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我担任领导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经常和学校各部门的老师们探讨、调研,和学生们多一些交流,如此,才形成一所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我发现其实任何一所好大学,都很好地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对于这点,结合我工作过的五所大学来看,确实充分地证实了这点。任何一所学校在她长期办学过程中,会逐渐积累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有些院校是以理工为主,而有些学校是以文科为主;有的学校规模大一些,有的则小一些……这些都是表象,实际上值得我们了解的东西是一所院校内在的东西——办学特色。理工类学科讲求效益,不太注重过程,所以只看结果。而人文社会科学则是非常注重过程。注重结果则培养了自己的效益观,而注重过程则是培育了“依法治校”的这种观念,比如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依照法规、规定进行,文科教授们对此是非常讲究和重视的。由于我在不同学校工作过,对不同类型的学科发展规律了解比较清楚,所以更能够把握好大学发展的全局。

nlc202309020407

《高校招生》:在贵枝白山黑水论坛上,有东北大学的校友十分关注您,有人说:“自从老丁来后,东大的校园面貌好多了,比较看好他,但愿东大能振兴吧”。您看完这段对话,有何感触?

丁烈云:说实话,我从来都没有去关注这些。一所大学的发展绝非靠一个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我也没有这个本事。但是我们学校的那些不同学科的知名学者、教授、教职工和勤奋有才智的学生们却有这个本事。而我的作用,就是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出来,我为他们做好服务,发挥好他们在学科和专业的作用,然后带领广大教职工去从事学校事业发展的工作。

一所大学的发展,确实需要由校长来带头,但最终是把大家的智慧通过某种民主的渠道、科学的过程,把它总结提炼出来,变成我们学校一致的意志,而不是某个人单方面的意志。

东大定位: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引领者

《高校招生》:2012年。东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要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的引领者”,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发展定位?

丁烈云:到东北大学任职后不久,我们专门举行了一次大型教职工会议,后又举办了党代会,目的就是统一思想,确定“十二五”期同学校的发展规划,即下一个阶段东北大学到底要发展为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其实在开会前,我们经历了很长的酝酿阶段,在此期间进行了反复讨论、论证,最后就提出了东北大学的发展目标——发展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的引领者。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决定呢?这其实有一个大背景,中国原来是一个农业大国,解放后经过多年努力,才进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建设时期,工业化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而正当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又迎来了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潮流。而今我们已经慢了发达国家一个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怎么发展,于是党中央就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领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中国新型化工业发展的道路。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东北大学就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把自己定位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的引领者。当然,这个定位不是简单、随性提出的,它是基于多重考虑的,第一个是国家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东北大学作为具备这方面的行业优势的“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第二个是东北大学有这个能力。我们的科技成果不仅仅停留在论文上,而且善于把这些成果通过技术转移,能把它做成技术产品。东北大学的科学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学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在2009年国家有关部委的高校科研绩效(投入产出比)排名中,东北大学就已位列全国第三。不仅如此,早在1995年。学校的软件中心被确定为当时唯一的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7年学校自动化中心被确定为国家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设立了国家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下来,学校在3年内还将建成“云计算”和“新材料”两大科技园。它们整体将作为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分园,以高端数字医疗诊断设备和健康产业、创意产业、云计算产业、卫星资源应用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

学校的王国栋院士是在钢铁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在国内钢铁界更是首屈一指的大家,国内著名的钢铁公司,诸如首钢、鞍钢、宝钢、武钢都在使用他研发的设备;又比如学校的柴天佑院士,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项目“复杂生产制造过程一体化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资助并立项,该项目的研究将使我国在复杂生产制造全流程一体化控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的这项研究被誉一些院士认为是信息工业与流程工业的深度结合,将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综合自动化水平、实现企业全局优化产生卓越贡献。这些专家提供了智力支撑,也是我们有能力引领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的底气来源。

《高校招生》:留意各省(区,市)的招生考试报刊。每年的东北大学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都会在本科一批录取,但招生代码和东北大学却有区别。为什么?

丁烈云: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东北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都叫东北大学。她承担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和东北大学“985工程”建设子项目。毕竟在两个不同的省份(编者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办学),所以招生代码也不同。皇岛分校是相对独立地办学,也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东北大学秦里岛分校学生毕业后由东北大学统一颁发证书,注明在秦里岛分校毕业。另外秦屋岛分校在地理环境上有一些优势,冬天没有沈阳那么冷,一些喜欢靠近海边求学的学子也愿意去报考。

环境育人:东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高校招生》: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以为东北大学在黑龙江哈尔滨,但实际上东北大学却坐落在被誉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为何选址沈阳?

丁烈云:1921年初,民国著名军阀、北洋军奉系首领张作霖(编者注:张学良之父)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随即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讨论并通过联合吉林、黑龙江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东北大学由此开始萌芽,1922年初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1923年4月东北大学在奉天(编者注:今沈阳市,当时的奉天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宣告成立。所以,东北大学是在沈阳,而非哈尔滨。

《高校招生>:有网友说。东北大学理工科挺好的,不过有很多学文的同学也喜欢东北大学,一是因为少帅张学良曾担任校长的原因,另一个是因为学校的风景挺漂亮。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丁烈云:他们所持的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不少学生和家长在未正在进入一所大学前,他们对这个学校的了解仅停留在学校的一些表象上,甚至还停留在一些道听途说的阶段,这都可以理解。对于学校环境,我一直都觉得东北大学的校园是很漂亮的,首先是规划得好,整个校园内建筑楼群分布错落有致,虽然学校的面积不大,但看起来一点都不拥挤。目前,我们正在修建浑南新校区。建成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老校区的压力。

上一篇:《天鹅湖》古典芭蕾下一篇:退休理财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