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初中生数学体验

2024-05-07

丰富初中生数学体验(精选七篇)

丰富初中生数学体验 篇1

一、在情景中体验

体验的发生以情感触动为表征。它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打破原来的知识经验情感图式, 形成新的情感基础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 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课堂中, 使他们的内心产生情感和需求, 从而获取知识。

二、在探索中体验

新课标在过程性目标的“探索”中指出:“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 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能够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在合作中体验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去倾听别人的想法, 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 增强合作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体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1. 提供学生交流的话题。

课堂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 它比教师讲和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兴趣。例如, 在数学活动课中, 我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解决如下的开放性问题:有29人乘车去旅游, 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 一种车可乘4人, 租金是200元/天;另一种车可乘8人, 租金是300元/天。列出2种以上的租车方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各小组通过激烈的讨论, 几分钟后, 都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方案。交流时, 台上学生讲, 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正。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交流中体验了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 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交流中孩子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2. 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争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去发表自己的见解, 去倾听别人的想法, 学会交流, 从而增强其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 自己动手来探索平行四边形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剪、拼, 几分钟后, 就拿出自己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交流时, 学生得到了思维互补。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交流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分享着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四、在实践中体验

运用知识的过程其实是体验的深化过程, 是对新知识获得深刻感悟的基本方式, 是培养学生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例如:学习过百分数的知识后, 我安排了学生统计某一个年级某一天的出勤情况的实践活动, 根据本年级教学班的数量,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头统计某个班的出勤率, 然后将各小组的统计汇集成各年级的出勤情况, 再把各年级的出勤情况汇集成一个总表, 学生在实际中锻炼了自己, 增强了自信心。

总之, 体验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 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来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体验教学不仅要真实, 更要有效。真实有效的体验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 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验作为数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 并指出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初步对象的特征, 获得一些经验。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 重视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积极的情感体验。

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 篇2

撰稿人:杨林海

QQ: 251202517 手机号码:***

用心的服务为您换来绝对的信心!预祝合作愉快!

课题研究申报方案------“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更为紧迫的现实内容。但是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只限于教室和书本,内容以书本、教材为准,偏离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单调,与儿童所要求的生动活泼相去甚远。绝大多数的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十足,社会适应能力差,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强。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而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量激增,在这充满激烈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必要的能力,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初中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一直在思考、探索数学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数学体验式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体验式。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以“体验式”呈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身边知识入手,主动探究知识,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从课堂教学入手以“体验式”呈现教学内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实验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解决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解决原有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唤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数学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要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与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获取数学知识的技能,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让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

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探索出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体系和“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评价体系。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指导理论。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将会探索出数学教学体验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使所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最终也会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得到提高。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如果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赋予个人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的研究通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凸现出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现实意义,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稳定的学习态度。

2、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

3、创设数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体验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体验式。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体验式。

4、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5、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意识及学习品质的研究通过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现实环境的关注,从中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的利用,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经验的积累、验证、巩固、应用等过程中,不断自我拓展、自我完善其数学意识及数学学习品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体验式、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使用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要领会教学大纲精神,把握《新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努力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

2、认真分析现状 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制订工作策略。

3、关注学生生活 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和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活动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保证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时在日常生活得到应用和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 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设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创设体验式的课堂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数学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创造实践时空,注重实践活动 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积累)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验证)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在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促进学生的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以实践课为阵地,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欲望;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寓教于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才能;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寓教于思,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实践生活,感受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

五.课题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时间段)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进行专题座谈。

(3)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活动。

(4)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全面调查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水平,分析整理。

(5)撰写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时间段)

(1)分组,明确各组实验内容与要求。

(2)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

(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

(5)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3、汇总阶段(时间段)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总报告。

用体验丰富小学数学课堂 篇3

一、在游戏中体验,激活学生参与意识

很多数学概念与规律既抽象又枯燥,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吸收。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仍一味地选择对数学规律平铺直叙的方法,强迫学生机械记忆,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对知识也只是一时的记忆,效果非常差。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以激活学生参与意识,诱发学生学习欲望,更乐于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将知识蕴藏于游戏中,让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师:“现在你们男生、女生各一组,我们一起玩一个掷骰子的游戏,规定掷出的骰子是6这个数字,则为男生赢,如果掷出的骰子不是6这个数字,则为女生赢。”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游戏活动。在经过几轮的掷骰子游戏后,男生向教师抗议。男生:“老师,这个游戏不公平,一个骰子有6个面,而我们男生只有掷出6才算赢,也就是说只有一个面的机会。而女生却有5个面的机会,这样女生组赢的概率太大了,所以很不公平。”此时,教师顺势让学生自己设置游戏规则:“你们自己设置游戏规则,看看怎样使得游戏公平。”学生在思考后,想到将规则变为男、女双方各占三个数字,这样赢的可能性就一样了。

数学教学游戏活动的开展,可让学生得以在游戏中体验知识的生成,极大地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在操作中体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是智力活动的起源,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进而活跃学生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千克与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千克与克的概念意义,选择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称量体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称量工具:电子秤和托盘天平。之后,让学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品。这时,有学生选择用电子秤称量自己的书本,首先学生称量出1千克重量的书本,并将其放在手中亲自感受其重量。随后,教师又利用托盘天平称量出一根粉笔的重量,学生经过称量发现一根粉笔的重量大约为15克。这时,学生感受其5克的质量,于是就将这根粉笔大概平均分成3份,然后选择其中一份再次称量,质量接近5克,并同样放于手中感受。通过亲自体验感受,学生对克与千克的知识有了很好的认识。之后,学生又尝试着利用电子秤和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出5克、10克、5千克等质量的物品,并放于手中掂量感受。学生就这样在自主操作中探究体验。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开发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三、在合作中体验,开拓学生数学思维

合作学习是学生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在传统教学上的一种突破,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强的推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学习,感受合作学习在互动中增益的魅力。

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内容,选择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学习。学生在教师布置任务后,自由结组,并在小组内展开知识探讨。这时,有一小组展开了合作探讨。其中一学生提出这样的想法:可以借助三角形的面积知识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沿着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其剪开形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其真正的面积。还有学生提出:可以以其中一个钝角的顶点,做其对应的一个高,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其剪下,拼在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使其形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我们可以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这一图形的面积。学生就这样在小组合作中相互探讨交流。

丰富数学活动体验促使学生自我感悟 篇4

一观察思考, 直观体验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 在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 离不开观察活动。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充分的观察与感知, 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并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获得直观的体验, 产生直观的视觉感受。

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 笔者直接出示两组算式:6÷2=3, 60÷20=3, 600÷200=3;48÷24=2, 24÷12=2, 6÷3=2, 学生自主观察: (1) 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等式:这些算式, 被除数、除数、商, 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被除数、除数与第一个比较, 有什么变化? (2) 从下往上观察第二组等式:这些算式, 被除数、除数、商, 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被除数、除数与第一个比较, 有什么变化?给学生一点观察与思考的时间, 每个学生就都有了自己的猜想,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 自然而然地感悟、发现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商不变”的规律。

二动态演示, 形象体验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 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数学的动态演示通常可分为教具演示、亲身演示和多媒体演示。动态演示可以把教学时不容易说清楚、比较难讲清楚的知识, 能够生动地、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帮助我们解决数学教学中的诸多难题, 让数学课不再枯燥无味。

在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活动上, 葛敏辉老师展示的体积和容积一课中, 当学生对体积和容积有了初步的理解时, 为了深入挖掘“体积、容积”这两个概念的数学本质, 葛老师适时地出示了几个人人熟知的纸箱, 进行了两次为纸箱箱壁加厚的动态演示。第一次是拿一个一个的箱子从里面为箱壁一层层地加厚, 第二次是拿箱子从外面为箱壁一层层地加厚。在演示的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为什么?多么巧妙地演示啊!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孩子们顿时“拨开云雾见彩虹”, 他们形象地体验、感悟和理解“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容积是里面空间的大小, 体积是外面空间的大小。葛老师通过亲身演示, 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 让抽象而又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 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容积与体积间的联系与区别, 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动手活动, 操作体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 或者由他重新发现, 至少由他重建, 而不是简单地递给他。”“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 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 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感受知识的形成, 亲历结论的建构过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我课前让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若干个, 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剪、补、拼、移等活动, 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后, 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活动, 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操作, 再通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拼”“移”的方法, 得到新的学习经验。整个学习过程正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新知形成过程, 而动手操作也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依据和方向。

四实践应用, 生活体验

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内容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在平常授课时, 我们应关注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安排有价值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熟练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 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 让他们调查了解家庭一日的收入和主要开支 (吃的、穿的、日常生活用品、电话费、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 , 再将收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 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每月的结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5000元的手提电脑, 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 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又如, 为了让学生体验1千米的长度, 我在调查和思考后, 进行了课堂教学前的精心准备。准备一:学生步行100米。在体育活动课上, 我把学生带到了100米的跑道上, 组织学生用平常的步行速度走了100米, 让他们分别记住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所用时间。准备二:学生试跑1千米。在体育活动课时间, 带领全班学生绕着200米的跑道跑了5圈。通过数一数步数、看一看时间等方式直观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 为认识1千米提供知识和经验储备, 最后又通过跑一跑, 让学生体验1000米有多长, 让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由抽象、模糊逐渐变得清晰、准确而具体。

在课外,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这种与数学教学有关的实践活动, 让生活中的数学成为我们教学的资源, 促使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问题情境中, 通过收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多元体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 篇5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究与尝试。本文中,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妙用电教、、联系生活、编演剧本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原有模式的僵化和不足,如何实现教学课堂的多元化、使学生能够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探索的主题之一。笔者通过多年探索,逐渐认识到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激发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妙用电教,激发情感

小学语文的课文文本往往内容简单、元素单一,如果只是单纯依靠课本进行讲述,整个课堂设计就会显得单薄、乏味,难以使学生体会到课文作者的内心活动。通过运用电教设备,则能够轻而易举地为语文课堂注入许多新鲜元素,让课堂“灵动”起来,变得异彩纷呈。

如在苏教版语文《黄果树瀑布》一课,课文主要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讲述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为了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景色有更生动的认识,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我运用PPT按照课本中作者的游览顺序进行了场景搭建,还在PPT中整合了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历史故事等与课本相关的信息。在课堂的讲学过程中,我每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一段讲解,就会有相应的图片或者文字资料出现,帮助学生进行内容理解和情感激发,学生一边在文本中畅想,一边在教师建立的场景中遨游,获得了极佳的情感体验。课堂顺利结束后,我询问了几个学生的听课感受,大家都表示这样的教学方式,唤起了他们对黄果树瀑布的向往,大家对黄果树瀑布充满了好奇,不由自主地就更加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解。

学生的情感体验,往往需要一个触发媒介,而音视频或者图形图像等显然是最直观的触发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电教技术进行引导工作,必然能够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多元化,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方式,从而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大大增加。

二、联系生活,深化情感

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而语文的教学内容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是对生活体验的高度浓缩,因此,日常生活就是语文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将课本内容与生活进行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从而深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在苏教版语文《燕子》这一课中,主要向学生描述了美丽的春天景象,文中几只燕子的描写尤为生动优美。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文字描述,学生是无法完全体会到这种景象的美感的。于是,我进行了这样的课堂设计:在讲完课本上的内容后,我让学生每个人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下自己在平常生活中见到的燕子的样子,并与课本上的燕子进行对比,看自己看到的燕子和作者看到的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后,我挑选出几个画的不错的,让这几个学生每个人上台讲了一下自己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心里的在想什么。学生的分享,成功地勾起了大家对春天的记忆,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教师成功把课本里的“燕子”带到了学生身边,课本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会使得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把有限的学习的空间无限化。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年龄较小,其对情感对直接的体验就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选取合适的机会和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三、编演剧本,升华情感

当代教育学家本杰明?布卢姆曾说:“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层次较低,存在注意力易分散、无法长时间集中的情况,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将枯燥的文字生动化,就很容易把课堂变成自己一个人的“满堂灌”,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采用了编演剧本的形式进行教学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语文《虎门销烟》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情景有更深刻的体验,感受林则徐的爱国情怀,我给学生布置了课本剧编演的作业,让学生参考教科书上所讲述的事件发生过程,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历史景象还原,并尽可能地进行延伸和扩展深化,能够表达出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后续影响。学生在接到作业后,立刻自由分组,积极地开展了准备工作,充分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进行资料的查询、搜集和整理,组内成员也经常在一起进行剧本内容更多讨论和修改。最后,课本剧演出取得了完美的效果。

通过课本剧编演的形式,学生的能动性能够被完全调动起来,其注意力将是无比集中的,而对剧本内容的不断修改,其实也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不断咀嚼和消化,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对课本知识达到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三点,就是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点教学经验和感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三点进行灵活应用,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启蒙教学,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全身心的投入,努力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而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梅.体验学习――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2013(10)

丰富初中生数学体验 篇6

一、用丰富的课堂反思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物理活动体验

在课堂上, 教师要主动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并尽量把一些能做的实验搬到课堂上, 让学生能够体验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和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比如, 在教授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时, 教师要立足教材, 研究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并向学生展示问题的原始状态:“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你能否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有的同学就设计了一个体验实验较重的铁纸片和轻小纸团同时、等高、无初速下落, 或等大的铁片和纸片叠在一起无初速下落。 (学生观察到:轻小纸团比较重的铁片下落快, 或铁片和纸片一样快。)

实验进行中就可以抛出空气阻力的影响的问题。并给出另一个对比实验:1971年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在月球上让一把锤子和一根羽毛同时下落, 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在向学生展示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到了学科知识, 而且更在方法和思维上得到了提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知识, 虽然节省了时间, 但是并没有给学生形成很好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没有生命的, 不能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所以, 在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充分研究教材, 并将可能的实验素材转化成学生的实际操作实验, 同时挖掘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并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很好的融进课堂,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

二、用丰富的课堂思维矛盾活动, 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体验

利用学生在概念和实验结果上产生的矛盾, 使得学生在强烈的认知冲突中产生问题意识。在学习化学知识以前, 生活常识的积累会让学生对很多自然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 这种先入为主的经验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 这也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充分意识到这点, 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讲授《力的分解》这一课时, 教师先向学生出示一个大的砝码, 让学生形成砝码很重的意识, 并准备三根细线。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是用一根细线提砝码还是两根乃至三根线提砝码的时候绳子会断呢?通常情况下, 学生都认为是一根棉线的时候容易断裂。接着教师就可以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一根棉线可以提起砝码, 而两根线提砝码的时候绳子就出现了断裂。实验的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继续探究下去, 并努力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这种有组织的探究活动, 为学生积极寻找答案提供了很好的方式。

三、用丰富的课堂生活化活动, 培养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体验

利用生活中常见问题创设教学情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密切联系。教师在课外就要引导学生多关注自然和生活, 这必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比如, 油罐车常常会有一条铁链拖在地面上, 这是什么原理?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也都不是平的, 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 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都是来自于生活的题材, 学生平时都很容易接触到, 但是往往容易忽视。再例如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站在体重秤上, 在人下蹲过程或站起过程中, 体重秤示数如何变化?为什么?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同学都曾经注意到过, 但都将这个问题放了过去。没有加以深层次的考虑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提到:我蹲下来的时候用了力气, 当然会有变化了。但为什么“当然”每位同学都讲不清楚。这个时候笔者就设计了一个以这个生活化问题为背景的课堂。让同学们根据一边学知识, 一边解决这样的一个生活化问题。科学探究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手段,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我们的物理课堂需要科学探究, 但不是生搬硬套的科学探究完整流程, 而是灵活的采用科学探究的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 如本节课中有的生活情境只需要简单体会一下即可, 而在问题的驱动下的运用知识解决客观问题的过程则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的体验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学生们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在今后碰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思考:我是不是用哪个物理问题来解决下?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之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的物理体验。

参考文献

[1]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J].教育研究, 2001 (02)

[2]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 (中) [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1)

[3]王殿武.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现象[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李鸿彬.高中男女生物理学习的差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王兢.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丰富初中生数学体验 篇7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 》将教学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 理解作为一个层次被解释为:对概念和规律不仅能够说出是什么, 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么得出来的, 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 有什么用途. 我们认为, 数学理解是指学习者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数学学习活动, 认识数学学习对象的外部表征, 并构建相应的心理表象, 然后经过思维加工, 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 将数学对象的心理表象重新加以解释, 重新建构其意义, 从而把新的学习内容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逐步认识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一、对理解的维度和水平的认知和运用

概念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 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 正确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更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 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为了更好的将数学理解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学之中, 尝试着用一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再认识”一课进行实践与理解, 因为“分数再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的课, 可以非常清晰地将数学理解展现出来.

美国课程研究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伊将理解划分为六个维度———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 理解的八个水平:事实、计算、联系、分辨、表达、转化、推理、应用, 基于对分数理解深度剖析, 将分数的认知水平和维度进行了划分.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虚的,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 要上好一节课、研究好一节课, 需要理论的指导, 理论指导维度的研究是希望理论能够直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也包括能够使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具有理论背景. 这个维度的研究中, 除了一般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对这节课的全部或局部进行指导外, 主要研究应用数学教育理论设计或解释整节课或某一环节. 特别是莱什提出的数学学习的五种表征转化对数学概念理解的意义和作用.

表征转化过程的框架是:操作模式、实际生活情景、文字符号、口语符号、图像 (静态的形象模式) 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互相影响. 上述多元表征及相互转化还可以作为概念理解的评价框架. 当我们说学生理解了数学概念时, 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他和他能够理解与概念有关的多种不同的表述. 我们把这一理论用于“分数再认识”教学中并设计了教学过程.

二、依托对教材的横、纵向梳理选择教学路径

我发现分数这一概念可以从比率、运作、商、度量四个方面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四个路径可以解决等值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加法等维度为切入点, 发现如果在一节课上, 将分数的所有路径都走到、体验到是不可能的, 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经验有目的地选择路径, 而且分数的再认识不是一两节课所能完成的事情, 这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生在六年级学习完比的认识后, 才是分数认识的完成, 所以在课堂上我选择的是走比率和运作这两条路径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

我的教学流程如下:猜测口香糖的数量;找1张纸的1/3;找2张纸的1/3, 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图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用分数的理解解决口香糖数量的问题;梳理、巩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区分量率.

三、深入思考并挖掘问题背后更深的因素

(一) 材料的丰富性

在小学阶段, 儿童掌握分数的概念感觉并不太难, 但奇怪的是, 为什么常常有中学生还不理解分数? 事实上, 真正理解分数绝不那么简单, 因为对分数应有多维、多元的理解. 例如1/3, 它只是代表分数概念的符号或者语言. 一般说来, 只有学生经历并体验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为几个部分, 所关注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之后, 才可以给出分数的符号表示, 并建立行为与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 学生才能逐步地理解分数概念.在分数再认识的过程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化过程, 就是帮助学生将离散的量转化成单一的量, 从学生关注数量到关注整体, 关注分数, 关注关系. 现在感觉分数再认识对于学生而言是件难事. 再有, 分数的单位“1”也就是整体, 应给学生提供多样性的, 例如:平面的图像、立体的图形、点子图、大小一样的和大小不一样的、可以拼接的和不可以拼接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数整体的丰富性, 单位“1”的单一化到单位“1”的多元化, 都可以转化成单一的量. 看成一个整体, 更有利于理解“部分—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 分数的含义需要借助多种直观模型理解

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行为的分数”. 教材中往往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与活动为模型, 建立分数的概念, 例如我的课堂中是借助口香糖、纸条、图片.

面积模型:用纸条面积来理解“部分—整体”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是让学生借助长方形纸条模型来理解“部分—整体”, 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涂上阴影) 认识分数, 这些直观模型即为分数的面积模型. 因为对于平均分学生有丰富的经验, 对他们认识分数的面积模型, 从“部分—整体”的角度认识分数显得直观且必要. 但对于分数的面积模型,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 也发现一些问题: (1) 学生习惯于由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表达的转换, 但符号和图形语言的转化显得很困难, 从而造成了对“部分—整体”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 (2) 纸条作为面积模型显得很单一, 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关于分数单位“1”的丰富性. (3) 我设计的课缺失了用集合来表示分数. 有研究者认为:这也是“部分—整体”的一种形式, 与分数的面积模型联系密切, 甚至几乎没有区别, 但学生在理解上难度更大. 关键是“整体1”不再真正是一个整体, 而是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作为一个“单位”, 所取的一份也不是一个, 可能是几个作为一份. 学生对离散量的集合的“部分—整体”的理解不如对“面积模型”的理解, 这也说明学生为什么从分数初步认识到分数再认识中, 从关注数量到关注份数这一跳跃显得如此困难.

综上所述, 在“分数再认识”一课中, 学生有效地理解分数, 理解“部分—整体”之间的关系, 应采取多种模型的支撑.

(三) 体验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内化后,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 感悟是在认知、理解、体验基础上的自我觉醒, 是人对生活意义的内在追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感悟既有感性认识的成分, 又有情感的成分, 既是认识的过程, 又是实践的过程. 感悟的核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 我们不断地在给学生提供体验和思考的机会和空间, 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 但上完此节课后, 我深入地思考后发现, 正是因为教学中有了找一张纸的1/3这一环节, 才使后面找2张纸的1/3, 120朵花的1/3, 学生顺理成章的都把离散的量转换成连续单一的量, 表面上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的转化, 对分数加深了理解, 殊不知, 就是因为这小小的环节, 掩盖了学生多少思考、解决的过程, 我们人为地扫清了学生在认识分数过程中思维成长上的障碍、阻力和困难,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体验和思考的价值. 所以, 学生要做什么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才能达到数学理解, 数学教学中, 要选择好适当的路径和适当体验操作环节. 数学概念理解课堂的整体思路:循序渐进, 提出挑战性问题, 不是让学生看明白到明白, 而是让学生经历了到明白, 让学生经历过程, 给学生空间的大小和引导的时机决定学生能走多远, 学生走多远, 也就意味着学生理解得有多深. 这样的数学理解给学生带来的才是巨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 在教学中要从数学理解的理论出发, 关注学生理解的维度和水平, 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做一个理论和课堂设计的铺路者,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修路者.

摘要:数学理解是指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及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等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 只有当这部分知识已被学生接受, 并成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时, 那才是数学理解.我们认为, 数学理解是指学习者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数学学习活动, 认识数学学习对象的外部表征, 并构建相应的心理表象, 然后经过思维加工, 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 将数学对象的心理表象重新加以解释, 重新建构其意义, 从而把新的学习内容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逐步认识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上一篇:地基基础处理下一篇: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