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社区文化

2024-07-01

丰富社区文化(共12篇)

篇1:丰富社区文化

丰富社区文化,加强业主沟通

1.加强物业服务工作,搞好社区文化活动正常开展。

2.物业管理部在员工中培养社区文艺服务骨干队伍,提高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率。

3.搭建活动平台,展示社区文化活动风采, 活动内容: 文娱联欢会诗书画舞.4.丰富中老年业余生活,活动内容: 中老年可以选择参加各式太极拳(剑)、太极功夫扇、柔力球等优秀武术项目和腰鼓、莲湘、筷子舞、健身舞等优秀项目。运动会比赛项目都是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有投篮、20米运球、跳绳、套圈、门球、乒乓球、棋牌类等15个活动。

5.对照社区工作服务要求,我们将不断创新思路,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争取更好地社区业主服务。

篇2:丰富社区文化

-----XX社区文化工作典型材料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会的和谐,凝聚于文化的和谐。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建设和谐社区重要载体和途径,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柳树沟社区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和谐社区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创建“文化先进社区”为目标,狠抓社区文化工作,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整合社区资源,强化功能,拓展社区服务域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工作的积极性,繁荣社区文化,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浓厚的人文环境,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东临土尔扈特小区,南靠公园北墙,西延伸到雷达站,北至北环路,占地面积1.43平方公里,有行政小组26个,辖区总人口6685人,总户数2233户。社区党总支1个,下设5个党支部 ,共有在册党员124名。辖区共有4个行政企事业单位,150个商业网点。社区现有2个文艺团体。

二、建全机构、组建队伍

为进一步促进社区文化体育工作的发展,柳树沟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社区其他成员和社区文艺团团长组成的社区“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同时社区吸纳了党员,干部、文艺爱好的志愿者100多人,目前有二支文化宣传队伍:一支由姚玉兰团长带领的晚霞艺术团共有人员36人;一支由周芝芝团长带领的自乐班40人。

三、完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

我社区以着力提高居民素质为核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全力推进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社区实际,突出抓好社区“六个一”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广泛开展文娱、健身、图书报刊借阅、电子阅览、书画交流、展览等文化活动。同时,我社区加大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力度,充分利用辖区内单位的文化场所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使社区文化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阶段有目标,重大活动有协调,每次活动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社区文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社区文化发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阵地作用。在社区中提倡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使社区文化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宣传活动,以多样文化适应居民的多样需求,把居民群众拢聚在社区的范围中。演出,受到各

好评。2010年3月3日,柳树沟社区举办了欢庆“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活动,活动中,社区晚霞艺术团和自乐班队员,为社区妇女同胞送上一场文化大餐及节日的问候,受到了社区妇女同胞的一致好评。2010年3月5日,为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切实做好3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柳树沟社区组织自乐班到XX查哈尔滩举办了宣传综合治理下乡文艺演出,整场演出以“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为方针,紧紧围绕“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进行汇演。自乐班自编自演的节目,有效的宣传了综治法律法规,营造了社会治安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2010年6月28日柳树沟嘎查、社区联合举办了文艺演出为村居联建启动仪式献礼,本次活动晚霞艺术团和自乐班精彩的文艺汇演,不仅为村居联建启动仪式增添许多色彩,还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2010年7月7日,柳树沟社区携手景泰苑物业公司举办“喜迎建盟30周年 争做文明市民”健康消夏活动,精彩歌舞演出同时,我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发放了法律知识、计划生育等宣传资料和健康消夏生活小常识,进一步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10年8月1日,柳树沟社区与景泰苑物业公司联合举办庆“八一”联谊晚会。本次晚会节目新颖,内容健康向上,多以我国艺术文化精粹为裁体,自主改编,歌颂祖国和党,丰富居民文化生活。2010年9月16日,柳树沟社区举办了“迎大庆 迎国庆”文艺演出活动。活动中,柳树沟社区老年自乐班和晚霞文艺团带来了《拉家常》、《二鬼摔跤》、《逛阿盟》等令人赏心悦目的节目。一曲《逛阿盟》唱出人们迎接建盟30周年和国庆节的喜悦,“逛”出人们对阿盟迅速发展的赞扬。正是台上演得精彩,台下看得高兴。2010年9月30日,柳树沟社区、嘎查联合举办“村居联建 创先争优”暨平安建设文艺演出,新颖的小品、快板、好来宝等节目,赢得了200多名观众的阵阵喝彩。2011年3月1日,在阿左旗“四合”会议上参加文艺汇演比赛,获得女生小合唱二等奖;2010年8月18日,在阿左旗旅游局举办文艺演出比赛,获得优秀奖;2010年8月,参加文化馆举办健身操比赛,获得三等奖;2010年8月19日,在阿左旗教育局举办健身操比赛,获得三等奖。

“社区无文艺,百姓皆寂寞”,随着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 开展,业余文化组织的增多,社区业余文艺骨干队伍不断大,柳树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继承和发扬本社区文化的优良传统,突出各自特色,加强区域内社会各方面的横向联合,发动社会力量,共建欢乐家园。近年来,柳树沟社区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共100多次。

五、关爱老人,开展好老年活动

为了社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社区突出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晨练队。在完善队伍工作中,我们尽可能对老年人宣传鼓动,劝其都力所能及投入到活动中,在我们努力下,现在整个社区投入活

动的老年人大大超过了往年。二是创新形式办好老年活动中心,让老年人有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大大提高了老年人对生活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互动活动,我们经常鼓励老人们与其他兄弟社区进行联欢活动,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吸收更好的经验。

篇3:丰富成语积累 积淀文化底蕴

一、以教材为平台, 引导学生积累

(一) 联系课文学习成语

我以课例中的成语作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认识成语, 初步感知成语的意思, 在所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学会联想, 意会成语所表达的意境, 使学生接受并喜欢成语。如《北京》课文中的“各种各样的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 川流不息”, 对于其中“来来往往, 川流不息”的理解, 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 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 因此要有具体而形象的刺激物作为学生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于是, 我让学生观察插图——立交桥上有许多车子, 来的来, 去的去, 一辆接着一辆像条长龙, 一直向前开。接着, 再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手势, 模仿车子在立交桥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然后, 我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入预设的情境中:看看图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 一直往前赶, 就像大自然中的 (河流) 一样, 不停向前流, “川流不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把车流和河流二者的共同点联系起来, 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比较和联想, 便能进一步感悟“川流不息”所表达的意境了。最后, 我又把这个成语放到生活场景中去, 让学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感受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 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积累成语。

(二) 借助生字补充成语

给生字找成语朋友, 让学生在扩词中积累成语。扩词是低年级小朋友语言积累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在扩词的过程中, 常以一个生字为基点, 可带出几个学生易读、易懂、常见、实用的成语。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拼音识字”第一课后, 我便在课上让学生用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十”进行扩词, 并说说带有这些数字的成语, 让学生开“成语火车”: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通过这样的教学, 当学期结尾时, 学生无形中就积累了许多与生字有关的成语, 这其实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浅近常用的成语, 学生爱听、爱读, 无需教师过多解释、说明, 学生也能耳熟能详。有些成语学生现在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但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 这些成语便会在不经意间“其义自见”, 久而久之, 就达到了“厚积薄发”的境界。

(三) 通过分类充实成语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配合新课程标准也十分注重语言积累, 如语文园地辟有“日积月累”栏目, 四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成语韵语、古诗词等内容, 把很多意思相近 (相关) 或结构相似的成语放在了一起, 让学生读读背背。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课文和课后也有很多成语, 包括与春天有关的、与秋天有关的、富含人生哲理的等, 它们大多浅显易懂, 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就地取材, 指导学生加以类别, 然后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成语的韵律美, 通过诵读悟其大意、悟其意境, 再背诵以强化积累。此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使学生多积累带有数字的成语、带有动植物名字的成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等。通过对成语的分类积累, 学生的成语积累量逐渐增加了, 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 语文素养也明显提升了。

二、以课外拓展为延伸, 丰富学生积累

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中, 我们可以理解到:课内阅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内阅读之外, 还应该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小学生的文化成长。因此, 教师要从小学生入学之初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尤其是阅读成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 使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建立“词汇摘抄本”, 多摘抄优秀读物中的精美语句 (含成语) , 量变变质变, 一学期下来收获就会多多。

此外, 经典诵读也不失为成语积累的一条捷径。我每天利用预备铃响到上课铃响的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背诵《成语速记》《成语童谣》《成语韵文》等经典教材。如《成语韵文》求学篇:谦虚谨慎, 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循序渐进;学以致用, 触类旁通;学而不厌, 稳操胜券。通过诵读经典, 学生既传承了中华经典的精髓, 又积累了丰富的成语, 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以运用为舞台, 沉淀学生积累

语言学家将只能理解、不能运用的语汇称为“消极语汇”, 将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汇称为“积极语汇”。要把“消极语汇”转化为“积极语汇”, 就必须加强运用语言的环节。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 巧妙运用成语, 把积累的成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并形成积淀。

(一) 创设运用情境

如利用文中丰富多彩的插图, 引导学生看图中人物的表情说成语:愉快时眉开眼笑, 失意时愁眉苦脸;看图中的天气现象说成语:下雨前乌云密布, 晴天时万里无云, 台风袭来时风雨交加;看学校场景时, 如“下课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出教室, 操场上人山人海;上课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 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如此这般, 成语就消化了, 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 构筑运用阶段

心理学告诉我们, 小学生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善于给学生铺设语言转换的阶梯, 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 有一组描写春天的成语和韵语, 语言优美, 韵律和谐, 词汇丰富。为帮助词语内化, 教师要这样让学生“拾阶而上”: (1) 熟读, 读出韵味。 (2) 结合插图和课件, 想像词语描绘的景象, 感受春天的律动美。 (3) 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你眼中 (心中) 的春天, 说话时要用上文中你认为美的成语。这样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联系, 学生说话时就能“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以后习作时就能“文思源涌, 妙笔生花”。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学以致用中得以提高, 文化品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篇4:丰富的餐饮文化

饭fàn桌zhuō上shɑnɡ,豆dòu豆dou有yǒu礼lǐ貌mào地de给ɡěi外wài国ɡuó小xiǎo朋pénɡ友yǒu夹jiā菜cài。轮lún到dào埃āi及jí的de哈hā桑sānɡ时shí,哈hā桑sānɡ连lián忙mánɡ把bǎ碗wǎn拿ná开kāi好hǎo远yuǎn。“我wǒ们men埃āi及jí人rén主zhǔ要yào吃chī面miàn食shí,不bù吃chī这zhè猪zhū肉ròu和hé海hǎi产chǎn品pǐn!”美měi国ɡuó的de乔qiáo治zhì也yě说shuō话huà了le:“你nǐ就jiù别bié客kè气qì地de给ɡěi大dà家jiā夹jiā菜cài了le,在zài美měi国ɡuó,给ɡěi别bié人rén夹jiā菜cài、劝quàn别bié人rén吃chī喝hē都dōu是shì不bù礼lǐ貌mào的de!”“不bù礼lǐ貌mào?你nǐ也yě不bù礼lǐ貌mào呢ne!”法fǎ国ɡuó的de贝bèi瑞ruì对duì乔qiáo治zhì说shuō, “你nǐ把bǎ两liǎnɡ肘zhǒu放fànɡ在zài桌zhuō子zi上shɑnɡ,吃chī东dōnɡ西xi还hái发fā出chū声shēnɡ响xiǎnɡ,这zhè在zài我wǒ们men法fǎ国ɡuó也yě是shì不bù礼lǐ貌mào的de呢ne!”大dà家jiā你nǐ一yì言yán我wǒ一yì语yǔ地de争zhēnɡ论lùn了le起qǐ来lái。这zhè时shí,豆dòu豆dou的de妈mā妈mɑ叫jiào住zhù大dà家jiā说shuō:“别bié争zhēnɡ了le,宝bǎo贝bèi们men,你nǐ们men看kàn安ān娜nà吃chī得de多duō认rèn真zhēn啊ɑ!”大dà家jiā一yí看kàn,安ān娜nà已yǐ把bǎ自zì己jǐ盘pán子zi中zhōnɡ的de饭fàn菜cài吃chī光ɡuānɡ,正zhènɡ用yònɡ舌shé头tou舔tiǎn盘pán子zi中zhōnɡ的de面miàn包bāo渣zhā呢ne!小xiǎo伙huǒ伴bàn们men都dōu觉jué得de应yīnɡ该ɡāi学xué习xí德dé国ɡuó人rén用yònɡ餐cān的de认rèn真zhēn、节jié俭jiǎn,大dà家jiā不bú再zài吭kēnɡ声shēnɡ,用yònɡ心xīn吃chī起qǐ自zì己jǐ的de饭fàn菜cài来lái。

nlc202309030806

篇5:丰富文化生化

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增强卫生系统各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丰富职工文化生化,充分展现了卫生系统职工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为加快卫生改革、推进持续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提供了强有力地基础保障。

业务培训

篇6:丰富文化建设载体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有着丰厚民族文化底蕴,浓郁民族风情的三省交界之地,巴渝文化、湖湘文化、夜郎文化在这里汇聚融合。该局将地域文化优势融入国税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制定“建好一个团、打好一个球、做好一个操、推出一台戏”的文化建设规划,通过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有效提高干部文化品位,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

一是利用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地域优势开展文化建设。该局充分利用地处“中国民间艺术——花灯歌舞之乡”、全局干部职工多喜爱和擅长歌舞表演这一优势,以恢复重建本局“黄杨扁担艺术团”为契机,吸纳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远离“黄十八”(注:一种字牌娱乐项目)等品味不高的娱乐方式。在支持“黄杨扁担艺术团”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发挥才干、大胆创作,在“花灯舞”、“摆手舞”、“说春”等传统文娱节目中融入税收元素, 着力培养干部的创新意识。干部文艺才干的充分发挥和真情投入使秀山国税局“黄杨扁担艺术团”逐步成为该县文化战线上一支极具影响力的力量,多次在当地政府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中登台亮相,反响强烈。

二是依托干部职工喜爱的门球运动拓展文化建设平台。该局拥有一支老年、两支中青年门球队,局党组利用门球运动群众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门球运动,充分利用门球运动既独立击球、又注重合作的竞技规则,着力锤炼“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勇于牺牲、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近年来,该局门球队已经发展成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金字招牌”,在历次大赛中取得斐然战绩,先后获得2005年“第一届中国门球冠军总决赛” 第五名、2006年“全国体育大会门球赛” 第二名、2007年“第二届中国门球冠军总决赛暨第五届亚洲预选赛”第九名,今年将奔赴台湾参加“第五届亚洲杯门球赛”,门球运动成为秀山县国税局向世界展示国税文化的有力载体。

篇7: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一、组织领导

1、成立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革命歌曲合唱比 赛”领导小组。

组长:唐保华局长

副组长:邹富昌副局长

成员、杨凤丽、姚海明、朱百顺、胡慧芳、周旭锦、宋玉旗、陈良梅、赵芳。

2、教育科负责本次比赛的组织实施,体卫艺科具体协办。

二、比赛流程

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礼仪建设,突出少先队礼仪的教育性和感染力,展现学生的精神面貌,本次比赛增加了出队旗、敬队礼、唱队歌、队列展示内容。各合唱参赛队先进行队列展示,回到场地后,再按照工作人员要求进行合唱比赛。

三、比赛要求

1、组成人员:各校自由组建一支合唱队伍,人数为50人。(旗手和护旗手除外)

2、参赛曲目:详见附件,任选其中两首。

3、比赛地点:待定

4、比赛服装:佩戴红领巾,服装整齐统一。(由于比赛分

为独立两部分,因此合唱的队形、道具不受限制)伴奏带自备。

二、评分标准

1、队列展示(30分)

动作整齐划

一、口号响亮、精神面貌好。

2、合唱比赛(70分)

(1)音准节奏 30分

(2)音色表情 20分

(3)形式新颖 20分

五、时间安排:等通知

通过选唱革命歌曲,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激励学生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坚强意志,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合唱比赛,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精心组织。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文体局

篇8:丰富幼儿生活 传承民间文化

一、传承民间工艺

港口素有“花边之乡”的美誉, 受妙桥羊毛衫市场的影响, 钩花再次成为许多妇女空闲时期的消遣活动。有的孩子把家长钩花的事带到幼儿园, 成为聊天的话题;有的幼儿干脆把大人钩的花朵带进幼儿园送给小朋友。为此, 钩花这种民间手工活动成为我们班的一种特色活动。在特色活动中, 家长很支持, 把家里用剩的或旧的毛线带进幼儿园供幼儿练习。幼儿在练习过程中, 利用废旧的毛线钩出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辫子花, 长的、短的、粗的、细的足足装了三篮子。

这些辫子花还能有别的用途吗?当时真的没有想好。一个小朋友提醒了我, 他看着林怡晴用一根细绒线钩出了一段辫子花, 那辫子花不是很直, 有点弯, 他就说:“老师, 林怡晴钩了个‘3’字。”“那辫子花还会像什么呢?”我随口问了句, 几个小朋友围过来拿着辫子花摆了起来。新纲要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 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真好, 何不来一次生成活动“辫子花变变变”呢?在活动中我把幼儿分成四组, 并要求每组想好一个主题来合作完成一幅画。活动出现了很好的场面, 大海:蓝色的波纹, 小鱼游着;高山:高高的山峰, 山脚下长着树和花等;花园:花儿、蝴蝶、小草等;房子:漂亮的房子, 花、树, 炊烟袅袅。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一条条辫子花通过幼儿灵巧的手用剪、贴、摆等方法变成了一幅幅漂亮的图画, 幼儿从中获得了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这只是小朋友初学辫子花, 在此基础上, 幼儿还要学钩花瓣, 相信幼儿灵巧的小手会钩出更美丽的花朵。学钩花并不是让他们长大后用来赚钱的, 而是从中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 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让民族工艺一代一代传下去。

二、传承方言文化

我们这里是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南部的河阳山, 古称河阳里。悠久的历史, 江海交汇、山水相融、河塘池泾纵横交错的水乡环境, 孕育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积淀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底蕴, “河阳山歌”即是流传于该地区的一种叙事性山歌, 已有数千年历史。山歌绝大部分是七言四句, 保存了诗经和唐诗的遗风, 用古老的吴方言传唱。其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其中一首《斫竹歌》用词简单, 明快悦耳, 作为流传在河阳山 (今张家港凤凰山) 一带的古老民歌, 是河阳山歌的代表作。河阳山歌由于历史的原因差点成为绝唱。河阳山歌是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它传播的地域中心是凤凰镇, 包括港口、恬庄、西张及其周边地区, 老一辈用这里特有的吴方言将朗朗上口的山歌口口相传, 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些适合孩子传唱的民间童谣, 以游戏的形式与孩子一起学习。如:鸡鸡斗、酱油炒鸡、白被子等都渗透在优点一日活动中。又如河阳山歌“猜一猜”我们把它当做一节课来和小朋友学习。它的目标定位为: (1) 以猜谜的形式学习儿歌, 尝试用吴方言念儿歌。 (2) 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集体面前大胆展示。 (3) 感受本地原生态河阳山歌的艺术魅力,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利用各种活动让河阳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使之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感受古镇文化

我们的角色游戏是为了传承古镇文化, 形象地设计了“恬庄一条街”, 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游戏材料制作本土特色的各种店面, 如林家铺子、民间工艺馆、益名堂、恬庄照相。里面的“风味小吃”全是特色食品, 并为其提供了废物箱, 让他们能够以物代物进行游戏, 在角色活动中感受民间饮食文化,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风味小吃”的角色区中, 我们为其准备了各色的橡皮泥来制作青团子、高庄豆腐干、蛋糕等常见的民间小吃。此外, 为了使游戏更加贴近生活, 我们还为点心师准备了一次性盘子、叉子供客人在店里品尝。在“土特产商店”的角色区中, 我们为其准备了更多的半成品材料, 让幼儿创造性地表现本土的特产, 鼓励幼儿一边制作一边买卖。

篇9:丰富社区文化

关键词:社区文化;群众艺术;文化建设

党和政府早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要依靠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所以,进一步探索社区文化艺术建設,对于新时期做好群众艺术工作,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首先,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社区艺术文化积极倡导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行为方式,同时可以对社区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长期的文化艺术熏陶之下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更好的抵制不健康的文化,积极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艺术品味,引导他们主动追求真、善、美。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具有寓教于乐、以情感人的特征,组织进行文化艺术活动不但是群众艺术教育的实际要求,同时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1]。

其次,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文化以其最生动、最活跃、最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的方式,不断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和精神紧张的状态下,急需精神上的调剂。而社区文化艺术活动恰恰可以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在共同理解的心灵空间之内,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个体和群众的统一不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个体成员的情感提干,同时创造了共同的社区精神。比如说文艺活动进社区有助于帮助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助于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最后,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社区发展的凝聚力与吸引力。社区居民的思想认识、心理情感上所拥有的共同归属感与认同感,是促进社区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社区发展凝聚力的基础。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巩固与发展社区新型人际关系,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共同参与来提升社区之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特提高了社区发展的凝聚力。比如说通过组织一些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不但可以吸引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能够让社区居民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让人心得以凝聚。

二、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组织进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属于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其实践特点在于充分发挥出社区的综合优势,以社区基层文化为主,以各个街道、居委会以及住宅小区的文化活动场所为主要阵地,以充分发挥出社区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为引导,以社区居民做好各类服务为基础,通过不同方式来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组织文化艺术节或者具有教育功能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让不同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的群众都能够各得其乐。比如说可以组织举办少儿诗朗诵大赛、戏曲欣赏、书法比赛、摄影比赛等,让社区的儿童、青年以及老人等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都能过找到自己心仪的文艺活动。这些活动有静有动,或张扬或低调,不管社区居民喜欢什么类型的文艺活动,都可以从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2]。

(二)不断提高群众文艺队伍质量

在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群众文艺队伍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和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对于文艺队伍的建设,首先应当建立文化人才库,对社区中的文化艺术人才进行登记,不断充实文化辅导员队伍,统筹文化人才的使用;其次应当积极组织社区文化艺术兴趣协会的建设工作,从中挖掘出具有专长的文化骨干,将他们吸收到文艺队伍中来;最后应当要强化社区艺术院校和文化团体之间的沟通合作,从艺术表演骨干、退休文艺教师以及文化活动爱好者中,通过主动报名并集体考核的方式,选聘出具有专业文化艺术知识与组织能力,又热心服务社区的人才,将他们充实到社区文艺队伍中去,负责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

(三)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社区特色,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社区文化建设规划,逐渐加强对学校、图书馆、报刊亭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工作,确保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道路,真正实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此外,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可以适当的从无偿服务逐渐过度到以文补文的有偿服务,给社区文化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确保社区群众文化为社区居民服务。建立以文补文的运行机制,不但可以有效补充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资金的缺口,为社区文化组织的发展提供帮助,同时还可以支持社区的其他工作,进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后续力量,确保社区文化为群众服务。

(四)引导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

群众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也是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集思广益做好此项工作。另外还应重视文化建设的思想性,坚持以科学的思想教育人、以正确的观念引领人、以先进的作品鼓舞人、以时代的风尚塑造人,在社区内部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文艺风气,组织一些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的文化艺术活动,从而创造出层层重视社区文化、人人参与社区文化的局面,促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文化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紧紧抓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帮助社区群众树立正确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来,让其成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强大动力[3]。

三、结语

总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除了群众自发性的因素之外,更多的需要外部力量予以支持。我们应当坚信在党和政府针对我国文化工作提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要求的引领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之下,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必然会欣欣向荣、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杨淑琴.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01):45.

[2]魏榕瑛.刍议文化馆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4(10):28.

篇10: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中学教科室四川平昌636400)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182,国家级,国际范围发行,香港华人出版社主办,《中国校园文化》2003年9月出版。】

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是加强人文教育形成学校精神和形象的迫切需要。平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由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亲自抓。无论是在硬件建设还是在软件建设中都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周密的安排,合理投入,建设精品,处处体现和繁荣校园文化,以此形成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一、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校门两侧、行政楼、教学楼、综合楼等外部都悬挂有标语、图画、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等;校训(追求真理,服务人群)、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目标(开放型、实验型、示范型、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学校)、育人目标(培养品质高尚、智能卓越、身体健康、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高校新生和现代建设者)、办学方略(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优生名校、特色树校、质量立校)、校风(博学、笃行)、教风(敬业、善教)、学风(勤学、尚美)、办学特色(开放、民主、创新)、平中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也都处于醒目位置;学校内黑板报、宣传栏、艺术橱窗、阅报栏等使得文化氛围浓厚;学校绿化、美化、文化长廊、书画墙等也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给每幢教学楼都取了名字。1938年陶行知先生委托友人黄开富先生创办了平昌中学,因此,就有两幢教学楼分别取名为“行知教学楼”和“开富教学楼”;最早用砖木修建的一幢教学楼,取名为“沙灰教学楼”(这幢教学楼即将拆除);1995年由香港影视大王邵逸夫先生捐资80万港元修建的一幢教学楼取名为“逸夫教学楼”;原平昌师范教学楼合并后取名为“毕昇教学楼”;2002年竣工的新教学楼(高三教室)取名为“树人教学楼”。这六幢教学楼共95间,为日益扩大的平昌中学办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校园文化环境

平昌中学为了扩大教育规模,增强育人实力,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占地面积为136亩校园内合理布局了教学楼、综合楼、住宿楼、食堂、运动场和绿化带。同时又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方面投入了400多万元,目前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已初具规模。

三、校园文化阵地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了科学有效的五个校园文化阵地。一是两台:即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台。我校利用校园电视台有目的、有计划、成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设置了一周专题、校园焦点、校园新人新事等。围绕九月新生“入学教育周”,播放《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系列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1

惯;围绕六月“环境保护周”实况转播《人与自然》等系列专题片;围绕三月“文明礼貌月”,播放《雷锋》和《离开雷锋的日子》,并开展讨论,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珍惜同学情谊的高尚情操。我校团委利用校园广播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组稿和播音,栏目齐全,深受学生欢迎。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二是两刊:即《校园动态》和《平中教研》。《校园动态》由学校主办,现已出了306期。《平中教研》由教务处和教科室主办,现已出刊5期,它全面反映了平昌中学教育教研水平。三是两室:即教室文化和寝室文化。四是一墙:即校园文化墙。我校利用校园文化墙,办起了文化长廊、书画墙、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宣传墙。五是一讲:即各种形式的讲座。另外还有小记者站、演唱队、书画小组、科技制作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体育小组等。

四、校园文化特色

(一)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全校学生积极向上,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数理化的标兵”,会写文章的“小作家”,会外语的“小外语通”,会唱歌跳舞绘画的“艺海小新星”,会搞发明创造的“小发明家”,会各种体育运动的“小运动健将”,会管理班级工作的“小管家”,知识渊博的“小博士”,会计算机的“小电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美术音乐成果喜人

学生的美术作品《庆回归》获省工艺作品一等奖,《神州风彩》获省书法类二等奖,《荷》荣获省绘画类二等奖,《春画》获省摄影类二等奖,《山行》获书法类三等奖。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节校园集体舞比赛获省二等奖,市第二届艺术节“南国杯”文艺调演在歌曲演唱比赛中获三等奖,《好日子》荣获市少儿歌曲演唱比赛一等奖。学校的管弦乐队每周为升国旗奏乐,还参加了一些比赛,受到好评,另有武术表演、器乐演奏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我校组织的科技兴趣小组,按照新课程标准在初中各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各年级开展了主题活动。初一的活动主题是“认识平昌中学”;初二的活动主题是“认识平昌”;初三的活动主题是“人与自然”;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确定研究课题,他们围绕通河和巴河治理、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探索等开展了多项专题探索。高2005级研究性学习的总课题《平昌县资源调查及经济前景展望》从《土地资源及使用开发情况的调查》、《平昌县水利资源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平昌县山林资源及发展远景的调查》、《平昌县旅游业现状及远景规划的调查》、《企业发展及美好蓝图的调查》、《平昌县文化教育状况的调查》、《平昌县人才开发情况的调查》等九个子课题进行了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分析数据,给平昌的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依据。该课题在最近被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四川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四)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德育的核心是教会做人。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从小就进行严格的规范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终生受益,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在德育活动中,主题明确,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人类认知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各年级一项德育主题,初一为迈好生活第一步,以“养成教育”为

主题;初二为迈好成长第一步,以“守纪教育”为主题;初三为迈好成才第一步,以“成才基础教育”为主题;高一为迈好青春第一步,以“科学学习方法培养”为主题;高二为迈好理想第一步,以“科学设计自我”为主题;高三为迈好人生第一步,以“我为学校添光彩”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德育主题符合年级实际,年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动了全体教职工齐抓共管的积极性,德育更富生命力。

(五)校园文化成果丰硕

我校近十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先后荣获了省首批校风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先进学校、现代教育示范学校、部门绿化百佳单位、高等师范教育实习优秀基地,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学校、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十大名校、最佳文明单位、绿色学校、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篇11: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展示同学们数学学习成果。12月12日举行了一到六年级数学竞赛。此次竞赛活动共有130名学生参加比赛,其中36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

通过参加这次比赛,同学们的口算、笔算及思考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更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此次活动在数学学科组的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下,以及全体数学教师和各班班主任的努力配合下,取得圆满成功。

篇12:践行办学理念,丰富学校文化

——仪征市第三中学“内涵提升行动”方案及实施情况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师形象、校园文化等方面。我校领导班子早就认识到办学理念对于学校的重要性,结合校情,认真思索,逐字逐句地精心提炼出“三全”的办学理念,即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坚持全程育人;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全面发展;以规范管理为核心,坚持全员管理。学校力求使办学理念在实践中达到完美,这“三全”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大品牌。

一、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坚持全程育人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德育活动的作用。伟大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智慧常常不能填补道德的空白。”可见,道德比智慧更为重要。

(1)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育。孩子们回家往往对学习问题有点厌烦,不仅不愿主动与家长交流,而且也不愿家长询问,甚至很反感家长谈学习。可是学生愿意与家长津津乐道地谈学校举办了什么活动,以及活动中有趣的人和事,这就促进了孩子与大人的情感交流,加深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同样师生之间也一样,很多学生怕谈学习,但在活动中师生之间就像朋友,可以敞开心扉,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情感交流。

(2)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学习生活显得单调、缺乏变化,而从事单一活动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人的疲劳厌烦、兴趣丧失、热情低下。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整天忙于上课做作业,学生就会感到生活很单调、枯燥无味,必然对学习厌烦,而开展快乐的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消除对学习的厌烦和疲劳,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德育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3)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德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多彩的德育活动就像一部部精彩的电影,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每时每刻都让学生高兴、激动、兴奋,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温馨而难以磨灭的记忆。

(4)可以唤起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孩子尤其如此。人都是有自我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自大自信的人需要这种肯定,自卑的人更是需要。自大自信的人听到别人对他的肯定,等于为自己的自大自信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自卑的人通常条件比较差,他更需要别人的肯定以建立自己的信心,甚至连与事实脱离的肯定他都信以为真。学困生谈成绩一般都感到自卑,他们心理感到很压抑,而一些德育活动中可以给他们一些展示自己特长和爱好的机会,活动中的成就感可以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同学中得到肯定,从而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尊,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2、重视德育活动 促进德育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德育在于活动”这是德育活动作用的真实高度的概括。开展德育工作,活动是载体,我们积极开展多项活动,寓教育于其中,保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竞赛、活动出特色、人人有收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长期以来的德育工作,我们往往采用“我说你服”的方法,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地位,或相对多的知识和经验为资本来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或服从,过多地注重了道德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阐述,而无视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德的形成规律,经常会产生相反的结果。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到必须认识到学校德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仅靠讲道理是不行的,而必须要有切实有效的教育载体即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展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如:在初一年级开展“亲近自然、锤炼意志”的芍药园、铜山通信营及曹山导弹部队远足活动;开展了“缅怀先烈,继承传统”的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初二学生赴铜山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参加活动;组织初一学生“参观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和“参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心”;组织优秀少先队员赴扬州参加“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展示活动”;组织部分学生赴社区参加照顾孤寡老人和学雷锋活动等。

(2)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对学生进行艺体教育。学校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立“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育人目标,全方位搭建学生和谐发展的舞台。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体艺方面的培养,并积极组织体艺竞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开展初一新生军训、举办文体艺术节、举办才艺大赛、青少年美术摄影创作大赛、书画比赛、“三爱”书签制作竞赛、广播台播音员竞聘、主持人大赛、“为青春歌唱”校园歌手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大合唱比赛、跳绳、踢毽、拔河、象棋、篮球比赛等,让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3)学校要充分利用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清明节”、“端午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建党节、重阳节、“九一八事变”、“十一”国庆节、元旦和春节等这些重要的德育资源,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举行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促使学生了解中国、了解国情,热爱祖国、赞美祖国,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情感人、以情服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活动中完成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并提高学生审美观念和组织能力。如:庆国庆唱红歌比赛、迎新年黑板报评比、“三八节”自制感恩贺卡比赛、庆祝“五四”青年节手抄报评比、“红领巾心向党——感受你的爱”的主题队会、教师节征文竞赛、重阳节尊重老人孝敬父母教育。

(4)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教育。以“学会感恩”“励志成才”“文明礼貌”“革命传统”“安全教育”“诚信教育”“规范教育”“尊敬师长”“爱国主义”“热爱集体” “法制教育”等为核心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如:感恩母亲演讲比赛、感恩老师诗歌朗诵比赛、“励志成才”演讲比赛、学唱雷锋歌曲、“缅怀先烈,继承传统”演讲比赛、教唱爱国主义歌曲、安全逃生演练、法制进校园等活动。

3、德育活动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改变。

一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保留了学生的特长,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使学生们保留了对学校学习生活向往。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班集体更团结了、学生之间关系更融洽了、上进心更强了,学校的班风、学风更纯正了、厌学的学生少了、学生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了,差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优秀生学习兴趣更浓了。

二、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全面发展

1、提高教育质量的误区。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大于一切”的思想束缚着学校和老师,不少学校只抓成绩而忽视其它几个方面,有的学校只开设中考、会考学科,音乐、美术、微机、课外活动课等学科都已经取消,靠“拼时间”“题海战术”的死磨硬拼式教育来提高学习成绩,这种做法短期内可以见效,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学生发展不全面,还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少学校学生明显后劲不足,可见现在的教育近乎畸形,因此要扭转那种只以“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论成败的片面质量观,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回归,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学校必须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但不能唯分数论,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前提下的教学质量,这也是均衡国检时我们向教育部领导汇报并得到充分肯定的办学思路。

2、重智育而不唯智育。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涉及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提高质量应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不管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都要求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推进各项工作,因为质量高,则学校兴;质量差,生源就难以保障,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出现危机。但我们重智育而不唯智育,所以近年来我们市三中紧紧围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教育方针这条主线,做到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全面发展。

(1)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抓教师的“教”,即聚焦课堂研究,抓实教研活动。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因此我们把“聚焦课堂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每位教师每学期一节教学研讨课和教科室的随机抽课以及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活动有机结合,来促进教师在课前对最佳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改变“时间加汗水,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把目标定位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上,努力减轻学生课后的课业负担,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增加有效教育时间,减少实际教育时间。从而达到时间少,负担轻的高效率、高质量之路。

第二,抓学生的学,即加强学风培育。纯正的校风、浓郁的学风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有了纯正的校风会促进班风和学风的建设,而良好的班风和浓郁的学风形成校风就会愈来愈纯,所以我们加强了学风的培育与监测,在全校掀起学风建设新高潮,使学生普遍树立“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的观念,使他们整体上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使班级形成追求真知、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形成“以热爱学习为荣,以浪费青春可耻”的舆论氛围,培养学生沉静好学、严谨勤奋、自觉学习的精神。

第三,抓课程开设。我校重视教学质量,但是不因质量而影响课程的开设,我校各年级的课程均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开齐开足,并按课程标准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开齐开足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而且各年级的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

第四,抓作业的有效性。要求练习内容要精选,做到作业内容难易适度;作业的批改,要求教师做到科学、客观、及时。通过作业,精准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跟踪并制定针对性的分层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限时周末作业,杜绝了抄作业现象,保证了作业的效果,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反馈,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2)融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重视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重视学生兴趣特长教育,学校除了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外,还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利用学校内部教师资源、场地资源和设备资源等,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每周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兴趣套餐,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展。学校目前开办了科技、楹联、书法、绘画、剪纸、素描、泥塑、摄影、音乐欣赏、舞蹈、健美操、象棋、乒乓球、足球、排球等20多个兴趣小组,组建了舞蹈、摄影、书法、绘画、乒乓球、篮球、排球等社团,并做到社团训练做到经常化。

第二,重视特色教育。楹联和科技教育在我校已经具有15年的时间,现已成为我校的两大办学特色。

楹联特色方面:我校长期以来坚持文化育人,坚持以对联作为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利用我校对联研究有专长的高扬主任这一优势,积极开办对联这一校本课程。

a、为营造氛围,彰显楹联文化,学校打造起“对联文化连廊”,将师生创作、推荐的佳联妙对张贴悬挂,让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b、我们在初一、二年级开办楹联兴趣小组、对联知识讲座,编写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对联知识教材、对联吟诵读本。c、走进社区,扩大辐射范围。市三中的对联教学不但在校内红红火火,而且在校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校与鼓楼社区多次联合举办了“迎新年有奖征联大赛”,并选派书法有特长的老师和学生在社区为市民现场书写春联,当场免费派送,达到了丰富市民生活,弘扬中华传统,增加春节气氛的效果,也彰显了学校楹联文化特色,扩大学校影响。

十几年来我校以高扬为代表的一批辅导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对联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近几年来我校纪明宇、刘梅、杨苗苗、赵元飞、倪维健等二十几位同学应对作品发表于《对联》杂志,并有一大批学生在各类征联竞赛中获奖,我校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对联教育基地”称号。

科技特色方面:学校立足实际,始终把科技教育当作学校的特色教育工程来抓。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师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丰富,科技教育成果累累的良好局面。

a、抓活动课程,做到科技教育“活动化”。活动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是提高科技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b、上好科技活动课、建好科技兴趣小组。我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各年级每周开一堂科技活动课,同时为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学校建立了多个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成立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每周开展一次研究活动。

c、办好校园科技节。为充分展示学校科技教育的特色,学校从实际出发,坚持举办每年一届的科技节,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科技节本着“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动手”的目的,活动期间组织学生观看科普录相、科普知识展览、举办各类模型的制作、邀请市科协的专家作“创造与发明”知识讲座、开展“科技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

d、举办科技作品成果展。为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我们在积极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同时,定期举办一次“三小”作品成果展评活动,学校建有科技活动室和科技作品展览室,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主要成绩:有几百名学生在省电子百拼、七巧板、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机器人、科幻绘画等竞赛中获得省级科技竞赛大奖。学校2000年被授予扬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03年被授予仪征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01-2003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2001年12月以来,学校先后获江苏省首届青少年电子制作比赛团体二等奖、省第七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先进集体、省青少年航模科技团体二等奖等称号;2004年以来我校五次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四次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科技教育先进集体”、一次被评为“江苏省五星级科技教育先进集体”;2005——2010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授予“扬州市少年科学院分院”称号。

第三,重视文体活动。开展文体活动是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坚持“人人有活动参与,活动人人有参与;课外文体活动与学校德育管理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我校2010年曾获“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校”称号。

坚持上好两课两操、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还积极开展群体性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如火如荼,有力推动文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兴趣小组和社团是课外文体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为此学校组建了20多个文体活动的兴趣小组和社团,学校的篮球、足球、软式排球等运动队训练常抓不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各项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每年举办一次历时一个月的校园文体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保证“周周有比赛,班班有活动,人人有事做,个个有精神”,艺术节内容丰富多彩有书法、绘画、黑板报、歌咏、大合唱比赛、跳绳、踢毽、拔河等学生所喜爱的系列群众文体活动。还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竞赛和群体活动,如举办全校性的田径和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初一新生开展军事训练、乒乓球比赛等。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活动成绩显著。

2010年陈新宇等五位同学还获得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仪征市一二等奖,学校被认定为“扬州市第二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11年学生男子乒乓球比赛获全市第四名、篮球比赛全市第五名,体育运动会获全市第八名;2011年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第三名,象棋比赛第8名,男子乒乓球第四名、女子第五名,体育运动会第7名;2012年我校体育运动队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夺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2013年仪征市第五届运动会中,学校获得全市第七名;在仪征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中获得象棋比赛第8名、篮球比赛第3名。

2011年詹晨萱、刘昕两位同学的科幻绘画作品《太空岛屿》《未来地下城》入选“‘众菱杯’全国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大赛”,并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

市第六届青少年美术、摄影创作大赛中陈艺、申雪获绘画一等奖,刘昕、薛蕾获绘画二等奖,陈运获摄影二等奖,杨子、张洁获摄影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市第七届美术、摄影大赛中刘巧玉获美术一等奖、杨宇凡获美术二等奖、陈艺、秦瑶获美术三等奖,李子晗、陆磊获摄影一等奖、王慧敏、李子晗获摄影二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市第八届青少年美术、摄影创作大赛中赵明、徐敏、张丽娜、刘巧玉、林寅新获美术以、二等奖,焦子涵同学获摄影作品二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市第九届青少年美术、摄影创作大赛中,廖玉婷获得初中美术组一等奖,王瑞芳、龚悦和秦雨萌获得二等奖,杨昕玲获得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第8届市“新华杯”书法大赛中陈欣宇、吴书悦、刘昊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第9届市“新华杯”书法大赛中参赛学生成绩显著,陈欣宇、徐嘉晨两名学生获全市一等奖,另有吴书悦获二等奖。第10届市“新华杯”书法大赛中陈欣宇、徐嘉晨获二等奖,汪昊、李肇新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第11届“新华杯”书画大赛中,汪昊获得一等奖,李肇新、钱磊、徐启腾获得二等奖,学校喜获最高奖项“新华杯”;

2012年我校编排的情景剧《周末惊魂》获扬州市最佳情景剧奖,邹与凡同学获得江苏省情景剧大赛优秀演员奖。

2013年在扬州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中杨昕玲的儿童画《净化后的城市》和徐启腾的书法《深虑论》获特等奖,汪昊的书法作品《初发白河诗》获一等奖;卢云欣的绘画《扬州情韵》获扬州市“扬州梦·少年情”竞赛三等奖;

2013学年我校代表队在扬州市第六届“运河情”活动中,学校女子软式排球队获扬州市初中女子组第五名;

三、以规范务实为核心,坚持全员管理

1、建立健全全员管理的工作网络。学校推行全员管理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制,分级分层实施五条全员管理的育人主线,确保工作落实:由校长——行政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组成的管理育人主线;分管校长——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德育育人主线;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组成的课堂育人主线;分管校长——总务处——后勤组成的服务育人主线,分管校长——校团委——学生会——文明监督岗组成的自我教育育人主线,从而形成校内全员管理的行政体系,通过强化行政组织管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2、整合家校合力,齐抓共管。健全家长学校运行机制,抓好家校沟通有效性的研究,本着因校制宜、分类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灵活畅通的家校沟通平台;通过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组建家访工作团队,定期入户家访,提高家访实效;强化家访的过程及档案管理,抓实计划、记录、督查、考核,确保家访质量,做到“家校联手,齐抓共管”,以形成家校全员管理的新格局。

3、双管齐下、堵疏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方面我们将依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市三中文明就学“十要二十不准”》,制订升旗、做操、集会、上下楼梯、就餐、就寝、卫生、礼仪、进出校门、着装等方面的规范要求,细化各项检查措施,使学生做到有章可循,同时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及规范要求加强检查与考评,定期公布评比结果,通过颁发流动红旗引导各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强争做“文明三中人”的礼仪教育,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等主阵地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对初一学生进行军训,强化对学生的规范训练,加强对初一学生入学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并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增加学生的兴奋点。通过德育活动和全员管理的工作思路我校学生变化较大:广播体操整齐划

一、眼保健操井然有序、上下楼梯等候礼让,升旗仪式同学们进退场有序、安静专心听讲,食堂就餐时同学们能淡定从容地排队走向食堂,这使得我们的出操、集会、升旗、就餐等工作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文明礼仪,穿着得体,校园内再也看不到黄头发,长头发,烫头发的学生,看不到戴首饰,穿奇装异服的学生,体现出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素质修养。住宿纪律进一步好转,熄灯后都能按时睡觉,不吵闹,不争执,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宿舍真正成了温馨的家。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下一篇:《春雨沙沙》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