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水资源形态突出展示杭州城市水文化特色

2023-01-25

1 杭州独特水环境地理的形成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的发展多得益于自身丰富的水系,杭州的扬名是与其城市深厚水文化底蕴密不可分的。钱塘江是杭州最初兴起的主导因素,运河与杭州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是杭州早期发展和城市形成的重要原因,西湖则是杭州后期声名远播的关键所在。

1.1 杭州陆地的形成得益于水

钱塘江杭州段岸线的变迁与城市区域的形成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杭州远古时代是江海之地,钱塘江进入杭州湾的河口段,涌潮冲击和淘刷疏松细致的沙质土壤。同时上游夹带的泥沙和海潮卷来的沉积物,不断堆积使得如今的城区逐渐变为陆地。

1.2 水是杭州城市最具特色的独占性资源

杭州是一座山水城市,有江、有河、有湖、有溪,又临海,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杭州被誉为江南水乡的典范,现代的杭州被冠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殊荣。杭州的城市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风格和文化风貌,形成了以水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形象。在长期历史形成的独特风格和文化气质的影响下,杭州城市拥有丰富形态的水资源形态越来越彰显其无与伦比的魅力。

杭州这座著名江南水城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与其丰富的水资源形态紧密相关的。水,造就了杭州。杭州的环境优势在于多样性的水资源形态,使之成为杭州水文化的显著特征。杭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强的历史[1]。水是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摇篮,是杭州城市最显著的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资源。

2 杭州多样性的水资源和谐共存

杭州是一座丰富形态水资源和谐共存的城市,水是杭州的根基和灵魂,多样性的水资源也为杭州增添了无穷魅力,显示出杭州得天独厚的水域环境优势。

2.1 古朴的京杭大运河

运河与杭州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是杭州早期发展的主导动力和城市形态形成的主控因素;运河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对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重要作用。杭州作为京杭运河的最南端点,其重要枢纽地位不言而喻。

现在,历经千年风霜的古老大运河在杭州城市的血脉中生生不息,她的历史文化也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对于杭州而言,京杭大运河是杭州早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黄金般的名片,是至今仍然鲜活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2.2 大气的钱塘江

钱塘江作为浙江母亲河、省内最大的江河水系,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钱塘江河口受海潮冲击、泥沙淤积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杭州的区域面积。钱塘江更因其河口汹涌澎湃的“钱塘江潮”而举世闻名。

如今,涌潮凶险的钱塘江下游两岸坚固的大堤巍然屹立,为杭州城市增添了一道“水上长城”,更显示出城市的大气魄力。

2.3 静谧的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闻名于世,西湖功不可没。西湖三面环山,郁郁葱葱,中涵碧水,波平如镜。环湖的绿荫丛中,隐现着众多的楼台亭榭,丰姿绰约,天然景色加上人工布局,把自然美和人工美融为一体。

如果说西湖单以俊美还不足以称著于世,西湖不仅揽山水之胜,林壑之美,它更因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而生色,更因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出众。西湖是中国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的文化之湖[2]。

中国历史上众多的著名人物都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西湖也因他们的气质而更负盛名。千百年来,以西湖为知已的墨客骚人,倾倒于西湖的秀水幽山,他们各逞所能,创作了大量形式的艺术作品。西湖山水的特性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使之更内涵、更耐看、更美丽。杭州是今天中国幸福指数名列前茅的城市之一,杭州有此荣耀,因为杭州有西湖。

2.4 安逸的西溪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杭州最大的一块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水在这里以最原始的方式流淌着,这里不仅有众多的地表水,还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形成原生态的一片真正的江南水乡。水是西溪的灵魂,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其间的水网田园风光引人神往和陶醉。在现代化都市中间,居然有这么真实的田园风情的确难能可贵。

2.5 其他

杭州原有不少泉、井、池、潭、荡、港、湾保留在现代都市之中,为都市环境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很多地名与水有关仍然被沿用,如华家池、龙井等。

水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部分,这些丰富形态的水资源为杭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都印证在众多充满青春气息的江河溪湖以及诗情画意的泉井池潭之中。多样性的水资源和谐共处为打造亲水宜居城市作出贡献,突出体现了杭州水文化特色。新时期的杭州充分利用丰富的形态的水,使杭州这颗江南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显得尤为重要。

3 从西湖时代跨越到钱塘江时代

杭州曾是五代时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杭州建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钱俶手里,杭州就确立了老城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西湖时代已经至少延续了一千多年。

杭州城市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摆脱原有的面貌受束缚的局面,真正拉开城市建设的架势。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这为杭州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丰富了杭州水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

3.1 时代必然性

钱塘江时代是西湖时代的继承与创新,是新时期水文化的印证。以钱塘江为轴,两岸共同发展。和西湖时代的精致和谐相对应,钱塘江时代强调的更是开放大气的形象。

3.2 实施可行性

按照规划,杭州目前正在有序的按照“一主三副六组团”的步骤进行建设发展。其中,在市区沿钱塘江将规划建设湘湖新城、之江新城、滨江新城、钱江新城、城东新城、钱江世纪城、空港新城、下沙新城、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等“十大新城”。

3.3 战略重要性

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代表着开放型的地理位置及城市交通都为大都市提供了广阔前景。以钱塘江为轴两岸共同发展,为杭州建设成为: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定位做出贡献。

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由最初因钱塘江的起源,复归到因钱塘江而发展,并以湖、河、江、溪为重点全面带动泉、井、池、潭、荡、港、湾等各类水域,构建杭州自然与人文相融的大都市水文化。

4 结语

杭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杭州丰富形态的水资源创造了条件,丰富形态的水资源也成为杭州城市水文化的特色之一。多样性的水资源丰富了杭州水文化的内涵,突出了杭州水文化特色。

摘要:杭州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形态,钱塘江、大运河、西湖、西溪都各具特色。杭州城市形成发展过程中水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分析了杭州多样性的水资源对杭州的影响。水是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摇篮。多样性的水和谐共存,突出展现了杭州水文化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杭州,水资源,水文化

参考文献

[1] 打造五水共导“和谐杭州”[N].浙江日报,2006-07-21.

[2] 刘志琰,孟阳.武汉水文化研究[J].中国水运,2006(11):100~101.

上一篇:创新社会治理,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路径下一篇:全媒体视阈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