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科普走进社区 突出城市管理特色

2024-04-13

瞄准科普走进社区 突出城市管理特色(通用1篇)

篇1:瞄准科普走进社区 突出城市管理特色

瞄准科普走进社区 突出城市管理特色

——培训中心科普培训基地发展规划

科普进社区活动是体现科普工作“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有效载体,也是创建文明城市,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需要,而社区科普工作者则是其中普及科学知识的一支重要力量。培训中心作为北京市政市容管理系统唯一一家科普培训基地,在2010——2015年期间,将在市科委、市市政市容委的领导下,在可持续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立足首都城市管理领域,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按照北京市科普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开拓工作,全力建设具有北京市城市管理特色的科普基地。

未来的几年时间,培训中心将全面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将城市管理与改善环境紧密结合,以增强基地科普能力为核心,以提升首都市民环境意识与科普素质为目标,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创新科普工作机制,增强科普工作实效性;努力建设一流的城市管理科普基地,提高北京市民的科学素质,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做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科普体系建设

1、健全科普培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以市政市容管理科普为核心,采取顾问制、会员制、联盟平台等方式,吸收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参与,定期召开联系会议,研究制定科普培训、宣传计划,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2、搭建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培训中心将积极加强与市科委社发处、可持续发展中心等部门联系沟通,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与其他科普机构联系,寻求发展空间,或是合作机会;同时,以科普基地为枢纽,促进市科委、市政市容委与各区县管委、社区之间的沟通、联络,建立科普联动机制,将培训基地的功能发挥好,推动社区科普活动的开展。

3、与NGO组织开展交流合作

未来,科普基地将与NGO组织积极开展交流合作,通过与NGO合作,组织参训人员前往其它机构实地交流互访,提升科普工作者在项目实践、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等方面的能力,让大家了解科普机构的工作方式,如何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的有效途径等。还可以通过科普主题、编撰文字材料、交流科普经验,建立科普基地的学习网络,加强与NGO组织的合作与联系,解决基地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在今年开展的2期培训基础上,今后每年逐步加大培训的力度,开展社区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城

市管理参与意识和能力;开展多样化的科普培训工作,为提高科普工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建立有效的科普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同时,立足市政市容环境管理领域,与培训中心业务工作结合,1-2年内逐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城市管理专兼职人才队伍:

一是培养能够讲课的行业专家;

二是培养开展科普宣传的各类人才队伍,如组织人才、策划人才等;

三是借助多种渠道,开展多样化的科普培训工作,不断完善长效培训机制,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北京市科普培训基地,培养一批责任心强、科普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科普工作者,重点组织开展对社区科普管理者、指导员、监督员的科技传播能力培训;推广建立健康科普人际传播能力培训模式;发展城市、社区、乡村科普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科普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二、面向首都市民开展科普培训活动

1、每年面向全市不同层面、不同岗位人员开展垃圾分类、环卫公德、地下管线、供热、燃气等城市管理知识的培训,并组织参训人员现场参观垃圾处理过程,从而拓宽公众的科技视野,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

2、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深入开展贴近市民生活的社区科普工作。继续开展科普进社区系列培训活动,打造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应用示范区。

3、广泛开展社区科普工作。加强科普园地、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展板等的建设,切实增强社区科普能力;进一步深入开展“绿色北京”,送课进社区、进小学,城市管理大讲堂等活动,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培训;依托高校优势,推进“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发挥培训中心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三、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1、以市政市容环境管理的相关内容为主,每年策划1-2个主题宣传活动,如主题日、展览、征文等;将科普基地作为一个良好的宣传载体,开展如以“绿色北京”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概念分析与新技术介绍等为主要内容。

2、参与研究制作各种类型的宣传品等,以城市管理为主题,制作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安全使用天然气等宣传教育活动,自行编写印刷宣传手册、环保购物袋、玩具魔方等。

3、参与办好“北京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世界环境日”、“首都高校环保健康周”、“科普知识进社区”等重点活动,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管理相关知识,环保法律

法规,环境保护与健康知识。广泛普及如何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参与推进环保科普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绿色北京”、自觉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氛围。

4、在管委外网、培训中心外网、市科委网站有市政市容环境管理相关的栏目、或者相关的科普内容。

5、研发供热节能、燃气安全等科普教材和读物。

四、开展市政市容环境科普研究工作

1、每年确定2-3个调研项目,与委相关业务处室、市科委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深入开展调研,围绕市政市容管理工作,寻找科普工作的着力点和方向。

2、每年开展一个研究题目,开展如科普方式、科普受众的研究,更好地与科普项目结合。

3、围绕燃气安全、城市管理科技、供热节能、市容环境、垃圾分类等,开发科普读物、动漫宣传片、教材等。

4、开展科普培训效果评估研究,通过培训评估,可以帮助培训者全程审视培训的各个环节,如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目标的选择、培训计划的拟定、培训形式的采纳等等,从而使培训需求确定更加准确、培训计划更加符合实际需

要、培训内容与形式更加相得益彰。

上一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下一篇:盲班数学第一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