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地段

2024-05-30

城市历史地段(精选八篇)

城市历史地段 篇1

关键词: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延续

一、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意义

城市历史地段的空间结构直接反映着历史地段的风貌。因此对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延续,即是对历史地段风貌的延续。保持和完善历史地段的空间形态是城市历史地段发展的基础。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形成城市历史地段风貌、建立城市历史地段归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和完善原有肌理的连续性、空间的连续性、空间尺度的连续性来实现城市历史地段原有空间结构的延续。

1、城市历史地段原有空间形态的延续

(l) 保持城市历史地段肌理的连续性

城市历史地段的肌理是指地段中实体和虚空之间的关系,主要在平面上观察,像布料经纬线之间的空隙,当然实际情况是相当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历史地段的肌理表现为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这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二维反映。它提供了很多有关空间的信息及城市历史地段底界面的形式变化,反映出城市历史地段的平面特色,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的肌理是保持环境认同感的重要环节。

(2) 保持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的连续性

空间的连续性包含着物质形态方面的连续及视觉心理方面的连续两方面内容。物质形态方面的连续就是指由具有连续性的空间界面或环境实体在空间环境中的延续。在城市历史地段中,我们可以通过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保持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的连续性。在顺应原有环境肌理的基础上,增加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改善历史地段的功能,还使整个地段整体空间有疏有密,保持空间连续性的同时产生视觉上的中心。视觉心理方面的连续就是指运动观察者在运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片断的整合。位于运动者前方的目标可以成为运动行为的诱因,在对城市历史地段进行改造与整治的过程中,应注重公共空间的合理设置,使之形成在行进过程中的一系列的观察前方目标的视觉通道,从而引导人们向前运动。

(3) 城市历史地段空间尺度的延续

空间的尺度对人们在进行各类活动时的心理感受有着很大的影响,适宜的空间尺度会使人们产生舒适安定的心理感受。一般城市历史地段的尺度都不大,建筑的各个界面与街巷的整体空间环境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比例关系, 空间尺度普遍具有亲和力。如果我们在对城市历史地段进行改造过程中,盲目地拓宽街道就会丧失城市历史地段宜人的空间尺度。而当某些城市历史地段的道路交通的确有必要进行适度的拓宽时,就应该在改造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铺地、小品、树木、构筑物的设计,保持原有的宜人尺度感,延续原有尺度关系。

2、城市历史地段街巷空间的保护

街巷空间是人们为了解决交通,沿着一条交通路线的两侧修建建筑所形成的带状空间形态。街是历史地段的主要道路,巷是街的分支。荷兰人称街道是“生活院子”,这就表明街巷空间不仅仅是交通空间,其中还包含着人们的生活,是人们交流、休闲、娱乐等生活的重要场所。它是城市历史地段的历史、经济及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因此街巷空间的保护在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中需要认真对待。并以下列几方面为重点:

(1) 保护和延续街巷的空间结构

城市历史地段街巷空间形态与街巷空间中的各种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历史地段中丰富的生活场景。目前,很多历史地段的街巷空间结构并不能够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保留主要街巷的方法来达到延续历史的目的,实现街巷空间结构的延续。

(2) 控制街巷空间的尺度

一般情况下,城市历史地段的街巷空间普遍具有宜人的尺度,这种尺度使置身于街巷当中的人们感到舒适。因此,保持街巷原有的空间尺度是延续历史地段特色的重要内容。我们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街巷空间尺度的控制: (1) 建筑物体量的协调。城市历史地段的新建建筑要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物的尺度,将建筑物各个要素的大小尺度及排列组合作为研究重点。我们应把握原有建筑开间、高度的固有性,总结其规律,从水平、垂直、深度三方面综合考虑街巷空间的尺度,以求新建筑与周围建筑体量相协调。这并不是说新建筑要完全套用旧建筑的模式,而是通过寻找建筑体量划分的相似性、延续性,达到与原有建筑相协调的目的。 (2) 保持街巷线性及高宽比例关系。街巷空间基本上都是按照生活习惯或地域特点顺应自然建造的。因此,在城市历史地段的改造与更新过程中,遵循原有道路的线性空间,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高宽比例关系是保持宜人尺度的关键所在。

(3) 保持街巷空间界面连续统一

界面是限定空间的面状要素。从街巷空间的构成上讲,界面可以分为以建筑立面为主的垂直界面和以地面为主的水平界面。 (1) 建筑界面的保持与改善。建筑界面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区分开来,是界定内外空间的重要元素。只要人们参与到街巷空间中,视线总会与建筑界面发生关系。建筑界面的尺度、造型等要素势必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些不同的心理感受对人们形成历史地段的环境意象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对街巷立面进行改造时,应根据界面整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建筑界面进行改善:a.对建筑界面的净化处理。建筑界面的净化处理主要是清除建筑立面的“寄生物”,如各种招牌、广告、防盗网等各种附加物。这些附加物对原有的建筑物立面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建筑界面的改善应尽可能地减少这些附属物对建筑的遮挡,确保建筑界面整体形象的保持。b.对建筑界面的美化处理。为了使建筑界面的视觉效果在建筑界面净化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使整个历史地段的风貌得到强化,对建筑界面的美化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对建筑界面进行修复时,要重视新老界面形式的协调,关注建筑的材料、色彩等方面的控制,进而保持城市历史地段整体的风貌特征。 (2) 地面界面的保持与改善。底界面的改善主要是对地面铺装的色彩、图案、材料等方面的改善。同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a.在选择历史地段底界面的色彩时,应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接受力,应以纯度中低层次,明度中等的色彩为主。b.地面铺装以不同形态的图案美化着环境,地面铺装的图案应简洁为宜。选择恰当的铺装图案,在满足装饰地面界面作用的同时,增加环境特色。c.地面界面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底界面与周边的环境、垂直界面的谐调统一。材料的选择不仅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还应该考虑到与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

总而言之,在城市历史地段街巷空间的界面改造与更新过程中,应注重保持街巷界面的形式、材料、色彩方面的连续统一性, 使街巷空间界面在整体上达到协调统一,是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得以延续的保障。

3、城市历史地段重要节点的保护与优化

历史地段内不仅有街巷以连续的行进和动态观赏为特征的线状空间,同时还有空间转换、供人驻足停留的另一类点状空间,即节点空间。在城市历史地段中,节点空间通常指广场或道路连接交叉的位置处。街巷中或大或小的节点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交流、聚集的场所,同时使原本单一的线形街巷空间产生变化,丰富了城市历史地段的空间层次。

街巷空间的节点是城市历史地段风貌特征的重要体现。对空间节点进行的保护和优化就是对街巷中原有节点进行选择性的保留,如水井、牌坊、绿化小品等,使其起到丰富空间结构的作用,同时提高城市历史地段的整体氛围。因此,对于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而言,考虑在城市历史地段中增加一些节点空间,同时将原有的节点空间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里笔者对如何优化节点空间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丰富节点空间的空间层次

由于历史地段的节点空间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且往往与其他类型的空间混在一起。因此,往往没有明显且丰富的空间层次。这就需要将节点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界定的手段进行区分,从而让使用者的领域感得到强化,使之形成具有公共性、私密性的空间层次。公共性的区域满足人们集会等公共性活动的需求,相对私密的区域满足人们休息、交谈的要求。

(2) 合理组织节点空间的交通流线

由于城市历史地段的节点空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往往存在着人流穿梭,交通混乱的现象,对节点空间的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笔者认为,在对节点空间中的交通流线进行组织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人们出入节点空间的交通流线,在进行路线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便捷路线的设置,又要为逗留者提供停留的区域,达到两者之间的活动互不干扰。一般情况下,穿行者对空间中的阻碍物和地面质感的变化十分留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铺地的变化及低矮的构筑物、花坛、小品的布置来组织人流。

总而言之,对于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延续,需要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更加严谨、全面系统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关于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保护与延续的相关理论,找到既能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又能适合城市现代生活及城市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城市历史地段风貌的延续。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方益萍何晓军译, 华夏出版社, 2001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吴伟主编:《城市特色研究与城市风貌规划》,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城市历史地段 篇2

关键词:滨河风光带;地方特色文化;延续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3-0021-04

收稿日期:2013-05-10

修回日期:2014-03-18

Abstract:Most critical factor for city riverside sight belt design is to success history and provide a new point of city growth.The planning and desigh of Ningyuan River sight beltbased on existing conditions, integrated resources and functions,In order to shape a cultural city ,this design used multi factors of time and space. The landscape design is an organic integration of local history memory with future, an combine of landscape and culture conservation.

Key words: Riverside sight belt;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development

城市滨河风光带的空间景观设计是近年来的热点。城市滨河风光带是指现代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由于有自然景观的优势,风光带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游览空间。沿江风光带的历史地段在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构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是城市集体记忆的记载,是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存下来的传统场所,因而成为众多市民精神维系的纽带和城市文脉的承载者[1]。沿江风光带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及文化延续与城市的发展并不矛盾,它自身就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在保护更新的过程中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推动力。

在城市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沿江风光带历史地段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居住、生产或商业等单纯的功能逐步转变为集文化休闲、传统商业和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功能区[2]。现代城市的发展给沿江风光带历史地段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动力,前景光明。同时,沿江风光带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使之与城市一同健康发展。

1项目概况

湖南省宁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萌渚岭北麓,南有九嶷山,北倚阳明山,东连新田、嘉禾、蓝山,南接江华,西邻道县、双牌,北界祁阳金洞林场。地理坐标为110°42′E~112°27′E,25°11′N~26°08′N。南北长104.7 km,东西宽52.2 km,总面积2 526 km2。宁远县境内四面环山,最高海拔1 959.2 m,最低海拔165 m。山丘面积占全县面积的63%。南耸九嶷山,北枕阳胆山,西都岭,东亘雾云山。县域形似舟形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之比约为47﹕15﹕16﹕20﹕2。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九嶷山是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最早公布的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十大旅游区之一,九嶷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名山之一,素以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溶洞和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著称,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新“潇湘八景”之一、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辖区内已开发的景点有舜帝陵、紫霞岩、舜源峰、玉琯岩、古舜庙遗址、文庙、凤凰岩、桃花岩、永福寺等数十个。夏朝时为纪念舜帝而建的舜帝陵,为“中华第一古陵”,历代君王祭祀不断,1999年修复一新后更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祭祖朝拜的圣地。

本次项目的设计范围为宁远河两岸景观线、城市开放空间、生态绿地等。项目东起宁嘉公路大桥,西至宁道公路大桥。风光带全长约 6.7 km,整个项目主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区域性绿地,为居民创造舒适、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城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特征,通过多元时间要素与空间要素的拼贴,将地方文化记忆和未来城市的科学设想融入当代城市景观的塑造中,实现城市历史的延续发展。用城市生态理念塑造两岸景观的新形象,以生态、自然的两岸风光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

2总体景观规划

湖南宁远滨河景观风光带规划提出“一轴,两岸,四带”的景观结构,结合自然保护与城市开发,组织公园的内外交通、空间层次与地标形象塑造,形象鲜明。文化传承,继往开来,将公园景观节点打造得如同项链上的颗颗璀璨明珠,形成城市客厅与门户效应,展现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机活力。滨水波浪拍岸与新城活力共融,突出“璀璨项链式滨水景观”意象(图1)。

“一轴,两岸,四带”的景观规划结构布局中,一轴,即以天然河流的自然走势作为景观延伸与展示的轴线,开启滨河两岸的序列性景观;两岸,即根据河流的走势特征,设计者沿河两岸分别设置各种活动焦点景观,以实现人与景观的近距离对话。景观隔江对望,互相成为对岸景观的大背景,丰富了整体景观层次,使滨水景观更具有吸引力与凝聚力;四带则包括:开放休闲大型滨河景观带、城市文化遗产景观带、现代风情商业景观带、城市时代风貌景观带。

3城市文化遗产景观带规划理念

3.1尊重历史,传承文脉

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再利用古城遗迹——吊脚楼,保护吊脚楼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合理建设,创造独特的地域景观。

3.2多元复合

在城市的组织和建构上注重各种功能活动的均衡混合。增加城市功能,增强社区活力。

3.3景观更新与时代发展相协调

注重环境整治、水系生态治理和设施改善等,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交通环境,恢复、优化历史文化环境,提高滨水空间的适用性。

4城市文化遗产景观带规划策略

将原来区域遗留的历史文化建筑——吊脚楼修葺改造,打造历史文化展示观光游览景观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功能体验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历史、人文文化,展现此处滨水开放空间的景观特色。设计上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力求在整体布局设计中充分利用宁远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穿越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民间建筑,城镇居民可以了解过去,感怀宁远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熏陶感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精华(图2)。

4.1尊重与延续历史文脉

景观设计必须与其所在地特有的生态、文化和历史相协调,保留自然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在自然、文化环境中健康发展[3]。对此,宁远风光带特有的历史文化及其历史文化建筑——吊脚楼所包含出来的历史信息和时间感是现代景观无法营造出来的。

nlc202309011613

首先,整个滨河风光带的设计应立足于场所精神[4],并对场地传统生活内容进行新的诠释,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址的原真性和完整性[5],并对遗址进行修复,唤起文化记忆。尽量使用当地废弃材料对场地进行重塑,保留岁月的痕迹,展示历史自身的魅力(图3)。

其次,采用多样的交通引导方式,将吊脚楼不同层面空间的界定与上下垂直交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吊脚楼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滨水景观带应结合当地植物,保留原有的自然驳岸,设计木栈道,游人信步其间,栈道下溪水淙淙,驳岸上吊脚楼耸立,忽远忽近,动静结合,这种交通与景观交错的设计方式使吊脚楼产生远近不同的距离感,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图4)。

设计中无论采用怎样的手法,都是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保护和利用,在满足现代滨水游览需求的基础上,强调恢复历史胜景,消除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之间的冲突。

4.2场所行为支持设计

在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提出“场所行为支持设计”的理念[6]。即在设计细节时充分考虑人的基本需求,依据人的需求、行为规律、活动特点,以人为中心进行景观设计。行为是在某一特殊实质空间中发生的,即实质空间决定特定环境中的行为,特定空间形式、要素布局和形象特征会吸引和诱导特定的行为活动。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考虑行为与环境的统一性[7]。

首先,设计者应将整个场地视为一个充满情感的“场”,人们能够体会到丰富的空间变化和适宜的尺度空间,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段运用于每个细节中,以人性化的设计打动每个观赏者。本设计通过对区域历史和场地进行调查,确立宁远滨水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带要给居民提供休闲、散步、小憩、观景、驻足交流等活动空间的基调,在设计中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步行空间、休憩空间、观景空间、交流空间。同时,吊脚楼自然景观和场地景观形成的长廊空间为人们提供交流空间,并设置服务活动设施。

其次,强调城市各层面对生活和环境的支持和影响,注重各种功能、活动的均衡混合,充分考虑人性化场所的设置,使居民能够继续享受并延续过去的生活及感受。其一,对宁远滨水景观带原有空间布局和形式作最少修改,保持景观的原始风貌,对有历史意义的景观的损坏部分进行重造或模仿原来的形式,遵照原有的风格和细部处理。这里的恢复不能流于园林空间表面的修葺,而应该重现原有的场所精神,体现吊脚楼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保持原有景观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此外,应对当地植被及材料加以利用,挖掘其永恒的价值和历史内涵,使人们感受场所的氛围和历史感。

4.3景观空间的连续性

在城市中,不同类型的历史地段具有不同景观形态,这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结构、科技水平、文化背景状况以及风俗不同所形成的。因此要保护城市历史地段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必然要求景观形态空间具有连续性。虽然各历史地段空间形态不尽相同,但却有很明晰的空间秩序。每一处历史地段都有着明显的空间特征,这样才有利于识别和记忆,才能够引人注目[7]。同时对当地人来说,这有助于加强他们的乡土感情。因此,城市历史地段的景观空间设计,应是对过去的有机延续;同时也应是历史地段空间形态不断生长、更新的过程;地段内新旧建筑及景观设施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力求做到在原有空间序列上对历史遗存做出新的解释。

场地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吊脚楼等古建筑,形成了一个残缺的、封闭的、无序的空间结构。设计对整个滨水风光带的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并予以强化,重整滨江各功能空间,使其形成一个有始有终、高潮迭起、过渡自然的景观空间结构。在尊重原有场地地形格局的基础上,将历史元素作为设计的有机部分,在过渡地段种植乡土树种,形成一种自然符号,使滨水绿地成为沟通历史和现代的绿色走廊。广场等视点交织之处是点,位于活动密集、环境过渡或者交通往返之地;道路等联系各景区和景观节点的通道是线;公园等由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景象空间组成的界面或群落为面,这三者由道路串联起来,有机地组成了滨水区的空间体系。广场是市民休闲和集散的景观节点;公园供市民游憩,同时能够展现城市的人文历史,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滨河道路则常常被塑造为商业街、林荫小道、散步道等。景观序列常常按照“起景—发展—高潮—结景”的方式排列,并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在景观的设计中,多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注重行走中形成的景观感受,形成连贯统一的景观体系,达到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4.4植物设计种植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带的绿带植物配置以疏透结构为主。最大限度地展示水系景观的同时还应注意协调、利用两侧景观绿带以外的特色建筑群,将滨河景观带与其外部建筑景观有机融为一体。实现空间的自然过渡与转化,还能增加景观层次、丰富环境色彩。在设计中应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多样性、亲水性以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整个滨河风光带的设计重点是要处理好广场、道路、绿地等坡度及标高关系。地形的处理主要是利用原有地形营造绿地高差,采用立体式的绿化景观,有效增大绿化面积的同时使园林景观产生丰富的层次感,而且便于植被搭配。将大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结合在一起。考虑到该区块的位置,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主,搭配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广泛进行垂直绿化并采用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滨河景观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效果(图5)。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带的绿化植物配置以冠幅饱满、姿形优美的大规格乔木为主,成组或孤植出现,形成绿荫掩映的风光带;如银杏Ginkgo biloba、榕树Ficus microcarpa、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国槐Sophora japonica、悬

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等。局部布置各种低矮灌木,如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f. atropurpurea、红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海桐Pittosporum tobira、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等。在沿江附近主要以水生植物为主,如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Nymphaea alba、鸢尾Iris tectorum、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等。

5结语

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滨水风光带打造成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城市风光带空间的建设对城市的再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景观设计不是单纯的重建,而是根植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并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让设计回归本原,回归自然。

宁远泠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是这一阶段城市发展的缩影,景观空间的塑造和城市风格的体现成为营造的重要目标,只有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城市的功能空间良好配合,我们的城市才能充满活力,健康发展,并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汤振宁.城市河道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7.

[2]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

[3]俞孔坚. 城市环境设计[M]. 北京: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2007.

[4]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 北京:华中建筑,1998(3):85-87.

[5]呙智强.景观设计概论[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吉立峰,魏一菁.人性场所:三里河公园规划设计[J] .中国园林,2007(6):34-37.

[7]黄光宇.城市生态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郑滢(1986- ),女,广东吴川人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E-mail: 499213604 @qq.com

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构想 篇3

关键词: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规划方法

1 背景

城镇中现存的一些历史性地段及建筑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所熟悉的历史背景,是过去时期社会的断面。它是这个地区过去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象征。它是一个地区在历史上的社会认同的标志性空间场所,体现着这个地区的价值与精神。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保持了良好的建筑风貌,格局完整、建筑风格鲜明。乔家(在中堂)大院是晋中几所著名大院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山西民居建筑精华之大成的艺术珍品。乔家大院与周边传统民居共同形成了系统性的聚落环境,沉淀成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地段。处于历史的十字街头,如何使乔家大院历史地段的社会文化与历史环境得到妥善的保护、传承,如何使之满足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焕发生机与活力,需要我们在保护工作中进行审慎的思考,提出保护对策与方法。

2 概况

乔家大院历史地段作为山西晋中地区大院建筑为核心的历史地段典型代表,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商业、旅游发展与传统历史文化环境形成冲突,保护与利用矛盾比较突出的典型。迫切需要通过乔家大院历史地段保护研究形成合理的保护方法,以指导相关的工作实践。

3 整体性保护观的形成及其内涵

欧洲发达国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保护思想和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得到普遍的重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战争破坏的一些历史古迹,得到了重建和恢复,表现了这些国家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历史传统的浓厚的爱国主义和家乡观念情感,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把保护“历史街区、历史地段”进一步提高到“整体保护”的高度。历史地段保护也从物质形态的解决转而为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寻找对策,这个系统涉及了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诸多的领域。整体性的保护观蕴涵着深刻的内涵,它包括了保护和发展两个方面的内容,不仅仅关注静态的保护,更关注历史地段未来的发展。整体性的历史保护观主张历史保护要与社会协作发展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对历史环境构成要素实施整体性保护,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内容及其保护理念得以提升,不仅保护传统的建筑风貌,而且更注重历史地段保护如何促进城镇发展这一层面,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有效的经济及社会支撑,使历史地段重新焕发出活力。

4 整体性保护方法构想

4.1 基础调查

1)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乔家堡村作为山西晋中盆地“大院”的典型代表,其别具一格的屋宇营造、结构布局,美轮美奂的木雕、砖雕、石雕,展现出尘封已久的晋商兴衰史,其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主要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建筑形态、建筑技术进行分析。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可概括为:民俗文化、晋商文化、名人文化、宗法礼制文化、风水堪舆、戏曲文化、武术文化以及所延伸的科举文化等。

4.2 整体性保护规划方法

1)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整体性、真实性、多样性、分级性、阶段性。2)发展目标。a.将乔家(在中堂)大院及周围传统风貌历史地段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全面保护,定位为乔家大院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条件;b.以乔家大院历史文化保护区为载体,开发旅游接待能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成为祁县乃至山西省旅游发展的龙头;c.以乔家大院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整体保护为契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村民物质和精神水平。3)保护的内容。a.物质形态方面:历史地段所根植的自然环境,历史地段独特的形态,历史地段的物质组成要素。b.非物质形态方面:语言、文字,历史地段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文明面貌,如审美、饮食习惯、娱乐方式、节日活动、礼仪、信仰、习俗、道德、伦理等,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镇生态结构。4)空间结构。规划以“跳跃式发展、生态式渗透”的用地模式来体现保护与发展并重、经济与环境并重的保护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的理念,使乔家堡村庄现状的以“乔家大院”为中心的年轮式用地发展态势向建设新村庄跳跃式发展转变。规划以“一心、四区”为基本土地利用模式,以历史地段和新村庄“东西呼应,二位一体”为基本空间模式。5)保护分区。规划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制定不同的管制控制要求,将乔家大院历史地段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文物保护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建设控制区以及外围环境协调区。6)保护的策略。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的四项策略,即进行有序移民、建设遗址公园、实行保护区的动态保护、建设新村庄社区。7)建筑单体的保护与发展。针对现状院落格局和房屋质量评估,结合方案优化以及对改建难易程度等多方面的考虑,我们对保护区建筑单体的保护与改造提出了保护、发展、改造、拆除新建四种方式。

4.3 社会经济发展平衡控制与干预

4.3.1 社会结构的协同运作

1)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调控机制。包括法律手段的完善;规范合理的保护管理程序与管理依据;建立高素质多层次的保护队伍等方面。2)推进多方合作的保护发展方式。包括政府控制的发展方式;居民自我发展合作方式;商业性运作三方面。

4.3.2 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虽然乔家大院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应该看到,乔家大院的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旅游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乔家大院还面临着晋中其他几所著名大院的激烈竞争,为了乔家大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乔家大院旅游的竞争力,可以从旅游产品的完善、价格优惠、渠道建设、促销策略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旅游竞争力。

5 结语

本文的主旨,在于以乔家大院历史地段保护实践为例探索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的本土化应用,以整体性的历史保护观为理论基础,从历史地段现状基础调查研究、规划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平衡控制与干预三方面构建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

1)历史地段基础调查研究:

基本要求是理清历史地段与城镇聚落,以及区域发展的功能关系,分析各要素系统;重点的研究内容针对历史地段空间形态与演变分析、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特征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分析,提炼发掘历史地段遗产价值,找到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2)保护规划方法研究:

保护方法的核心是整体性控制与引导,包括强制性规定和引导性规定。整体性保护历史地段文物建筑与环境,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新建筑的功能、高度、外观、体量的建设规定,交通、绿化、步行空间等环境要素的引导与控制,历史地段用地性质和建设强度的控制,市政设施与历史空间的对接,为地域文化构建多样化文化承载物,传承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

3)社会经济平衡控制与干预:

从社会协同运作、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制定具有公共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促使地方经济的繁荣。

通过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内容及保护理念得以提升,不仅保护传统的建筑风貌,而且更注重历史地段保护如何促进城镇发展这一层面,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有效的经济及社会支撑。

参考文献

福建泰宁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研究 篇4

泰宁古城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建镇于唐乾元二年(759)。宋代著名风水师范越凤选址炉峰山,进行新城规划,其风水格局有 “河潭流斗角,此地状元生”之说,仅宋代就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佳绩[1]。泰宁县共出了两位状元、二十三位进士,被视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历史名人朱熹、杨时、李纲等曾在此游历山水、读书讲学。泰宁古城的现状基本为明代格局,古街巷保留了明代的肌理与尺度, 并较好地保存了部分古城门与古城墙遗址,古城内明代古建筑遗存达二十余座。现存的古建筑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为两大片区,一处是尚书第建筑群周边片区,另一处是围绕岭上街的红军街片区。其中尚书第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江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建筑群” 之美誉;与之毗邻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世德堂古民居于2001年并入泰宁尚书第,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更名为“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是泰宁尚书第建筑群的重要环境要素,也是明代建筑遗存的集中区(图1)。 笔者于2012年起对该历史地段进行专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泰宁古城的历史、明清古建筑的类型与特色、历史地段的风貌以及历史地段的现状等。 本文作为阶段性成果,主要对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的街巷格局、古建筑类型与建筑特色进行初步探索, 为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的整体保护提供借鉴。

1.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概述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位于泰宁古城东南部,历史地段总占地面积为6.8万余平方米,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宁尚书第建筑群占地面积1.1万余平方米,其他明清古建筑占地面积9千余平方米。 历史地段的西侧为和平中街,北侧为状元街,是县城的主干道之一;历史地段南侧为环城路,路南为古城墙遗址,东侧为九举巷,与尚书第建筑群的旅游接待中心毗邻。整个历史地段被尚书街分为南北二区,其中北区的东、西、南三侧沿街开发为住宅, 南侧毗邻尚书街开发为旅游步行文化街,南区西、 南两侧沿和平中街与环城路辟为住宅与商业建筑, 南北二区的中心部分保存相对完整,除明清古建筑外,一些并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建筑由于院墙的限制, 院落轮廓均保存完好,保留下大量的历史信息(图2)。

2.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街巷分析

2.1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街巷格局分析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的街巷均为东西、南北布局,街巷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可分为三个等级——主街、主巷道与次巷道。东西向的尚书街是历史地段内唯一的主街,其西与泰宁县城内的炉峰山形成对景,其东为古县城的八座城门之一,尚书街现状宽度约为6至7米。主巷道垂直于主街,均为南北向,宽度约2至5米不等,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共7条主巷道,其中4条分布于北区,2条分布于南区。从主巷道辟出的平行于主街的东西向巷道为次巷道,历史地段内的次巷道可分为两类: 一类能够联系两条主巷道,另一类则为尽端式道路。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里坊多方正、街道多垂直的街巷格局与三级道路系统,属于中国古代街道规划中常见的方式。然而泰宁古城的整体格局并非全部采取这种道路系统,如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以西的部分,则采取结合自然地形依山体展开的方式进行道路系统的设置,街巷等级亦与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截然不同。方正的道路系统与结合自然地形的道路系统有机衔接,形成泰宁古城的街巷格局。

2.2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尺度分析

一方面,对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的街区尺度进行分析。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的尚书街总长度约270米,北区被4条主巷道较平均的分成5个区域,主巷道的平均间距约为55米;南区被1条主巷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区域,其中主巷道以东为尚书第建筑群、李氏家祠与世德堂古民居形成的整体,两条主巷道之间的距离约130米,相当于北区内两条主巷道之间的距离,也是泰宁古城中最大的地块。南区内次巷道之间的间距较为平均,约为70米。

另一方面,对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的街巷尺度进行分析。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的主街尚书街由于建国后多次道路拓宽,其原始尺度无从考证,主巷道与次巷道较好地保留着历史的街巷尺度。虽然街巷分为三个等级,然而主巷道与次巷道的等级并未表现在街巷的尺度上,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的街巷中,主巷道与次巷道宽度相当,甚至存在部分次巷道宽度大于主巷道的情况,其宽度基本在2至3米。

2.3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民居朝向分析

虽然从尺度上很难区分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的主巷道与次巷道,然而巷道的主次与古民居的布局与朝向息息相关。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的街巷系统与古民居朝向等城市建设活动是受到风水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中国南方的古代城市内古民居多为南北向布局,主巷道垂直于南北大街,呈东西向布局。 古民居的入口或向南或向北开向主巷道,两条主巷道之间建设南北向次巷道以形成联系,很少有古民居将正门面向次巷道。在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主巷道为南北向,与多数古代城市不同,主巷道均通向尚书街, 那么尚书街极有可能是泰宁县城的东西大街。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的主巷道为南北向的主要原因是使多数的古民居能够“背靠炉峰山、面向杉溪”,具备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那么这些古民居自然就会坐西向东展开,随着古民居朝向的扭转,城市的主巷道自然由常规的东西向变为南北向。这样整体性的扭转使古民居的主入口依然面向主巷道。

3.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建筑分析

3.1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民居特征

界于闽中山系与闽西大山脉之间的闽北地区, 境内溪流宽阔,自古为福建与中原物流交通、移民迁徙之往来要道。该区历史上开发较早,到明代时,归属于建宁、邵武二府及延平府北部沿江地区[2],发展并形成了闽北传统建筑。泰宁古建筑就属于福建传统民居区系中的闽北区。泰宁古城内的建筑与景观有“八景”之美称:五福祥云、世德风云、明垣飞梦、西台笔花、崇仁三井、萦流清溪、祠堂演艺、邹公开泰,依次指历史街区内的尚书第、世德堂、明代城门遗址、进士门楼、街头古井、路边明渠、李氏宗祠、邹家祠堂。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多数位于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之内。

1 | 清代泰宁县城格局及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位置(图片来源:[ 清 ] 许灿主纂 . 泰宁县志)

3 |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民居的大天井(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5 |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民居中象鼻拱的分布(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尚书第的缔造者李春烨为泰宁县带来了北方官式建筑的做法,使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的古民居建筑的建造方法中都或多或少地结合官式建筑的做法。这些古民居在结构形式上多采用抬梁结构与穿斗结构混合的做法,形成“大甬道、大天井、大台阶、大厅堂、高举架、 大回廊”的建筑空间形式与建筑元素特征,与其他闽北建筑相比,内部空间更为高大,采光更好(图3)。

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民居在细部特征上有着与其他闽北建筑相似的地方,如砖雕牌楼式的大门,不施油饰、满饰木雕的梁架,以及反映浙、皖建筑风格影响的高大封火山墙等(图7)。古民居的细部装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处:第一,在柱头大量使用象鼻栱;第二,梁架结构中的支撑构件柁橔雕刻成造型精美的如意柁橔;第三,梁架纵向梁枋水平间隙施以一斗三升斗拱装饰;第四,屋面正脊形象模仿明代官帽,俗称为“官帽脊”;第五,门楼与台基砖雕精美,在门楼檐部的砖雕上施以彩绘;第六,建筑中大量使用匾额。对比福建民居与闽北民居可知,象鼻栱与如意柁橔是泰宁地区特有的细部装饰(图4)。 其中象鼻栱主要分布于以下四个部位:外门楼檐柱柱头补坐,第一进廊院(当地称为“回廊”)明间檐口柱头补坐,第一进正厅(民间称呼为“礼仪堂”)檐口正金柱柱头补坐,第二进厢房檐口柱头补坐(图5)。

由此可见,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民居有着闽北建筑共有特征的同时又有一定的个性,并形成了以砖雕牌楼与封火山墙为主的历史风貌。

3.2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民居类型分析

泰宁乃至闽北古民居的院落空间格局均为横轴方向以层层进深的天井展开,中轴对称、规整严谨。纵轴方向为一组组宅院并列设置, 一户人家居一组宅院;少数大户人家由多组宅院组成,大户人家的院宅间或通过院宅前的内甬道、或在院墙设门联系,如尚书第五座院宅就是通过院宅前宽阔的内甬道进行联系。我们根据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内现存的二十余座明代古建筑测绘所得的平面图与屋顶平面,认为该地区的古民居院落空间类型可以以横轴方向天井与厅堂建筑的数量进行分类,天井简称为“井”,厅堂简称为“厅”,“井”与“厅” 的数量从少至多反映出的古民居院落空间类型依次为:1井1厅、1井2厅、2井1厅、2井2厅、3井2厅、3井3厅,每种类型对应院落进深方向的尺度也基本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同时,还存在极少量的1井0厅,用于填补小空间、不规则空间或转角等地方。整个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不同类型院落遗存数量见表1。

4. 结语

城市历史地段 篇5

关键词:城市地铁,暗挖隧道,特殊地段,施工技术

在隧道工程中, 暗挖隧道的支护施工和防水施工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隧道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复杂, 如果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合理, 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 甚至还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根据地质情况制定施工措施, 确保隧道工程安全、顺利的开展下去。

1 案例介绍

长江路站至清水江路站区间位于贵阳市小河区, 本区间暗挖隧道起讫里程右隧YDK31+380.7~YDK32+150, 全隧为双洞单线结构, 全长769.3m, 左隧:ZDK31+380.7~ZDK32+150.124, 全隧为双洞单线结构, 全长769.424m;其中于YDK31+840.16处设置联络通道及泵房。区间隧道拱顶埋深7.233~28.722m, 属于浅埋隧道。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本工程危险等级为I级, 危险等级系数为1.1。

2 工程的施工重点和难点

根据工程的勘测资料得知, 区间结构均位于基岩裂隙水和上层滞水的的环境中, 大多数施工区间均处在基岩裂隙水层中, 隧道的顶部和结构底板处的地基土主要位于中分化泥层。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将排除掌子面中的水, 会容易使泥岩软化, 导致掌子面和拱顶产生坍塌, 按照工程四周环境的基本情况, 地质岩层的交接处的底部, 很容易产生溶洞和水囊[1]。在保证掌子面排水性良好的基础上, 保证中风化、强风化应力处于稳定状态是施工的难点。

此外, 由于小断面隧道中初支和二衬同时进行作业, 小断面隧道中防水层施工环境不好, 对施工的影响比较大, 防水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近期和远期的质量。因此, 在隧道防水层施工以及二衬结构防水层的质量是本隧道工程的管理重点。

3 暗挖隧道特殊地段的施工技术

3.1 进洞施工方案

本区间隧道的进洞施工主要依托横通道组织和竖井来开展的, 根据设计进洞时需要破除开挖范围中横通道支护, 并超前加固。安装长清区间的第一循环初期支护、超前支护与横通道初支按设计要求进行联接, 形成整体。首个循环工作完成后, 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对下一个循环长清区间洞中围岩的中风化泥岩进行开挖和支护。在地质结构的影响下, 首先使用长度为3.5m的Ф42超前小导管拱部120°预支护, 小导管外部的插角控制在5~7°左右。使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的方法进行上下台阶的施工, 上台阶和下台阶之间要保持3~10m距离。每完成一个循环, 要马上进行初期支护工作, 然后再开挖。进行超前小导管作业时, 将导管尾部在型钢钢架上进行焊接, 使其可以和钢架组成一个整体。

3.2 进行初期支护

区间洞身使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进行开挖施工, 由于本区间的围岩多属于V级围岩和IV级围岩。所以, 本工程使用上下台阶的方法进行开挖施工。使用自卸农用三轮车来进场出碴, 10t双梁抓斗起重机提升, 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在使用上下台阶法进行施工时, 要将各个循环进尺保持在七个断面的要求范围中国, 并使用挖掘机破损和人工风镐的方法进行上台阶和下台阶的施工, 人工对上台阶进行扒碴, 然后使用挖机对下台阶进行装碴。使用开挖台架和开挖台阶进行钢筋网、锚杆、型钢钢筋和喷射砼的施工。

3.3 大管棚施工

本工程使用热轧无缝钢花管来作为大管棚的规格, 钢管的厚度为10mm, 外直径为159mm, L=55m, 环向管之间的距离为35m。使用长度为400mm, 厚度为10mm, 壁径为159mm的钢管进行联接。使用双液水泥砂浆作为注浆材料。在注浆的过程中, 要逐渐对压力进行提升, 达到设计值并稳定10min, 且注浆量为设计注浆量的80%时, 进浆速度保持在原始注浆速度的1/4以内。钻孔按梅花形布置, 各个钻孔直径的纵向距离控制在20cm左右, 设计钻孔直径为10~16mm。尾部保留150cm以上的不钻孔制浆段。通常情况下, 要将注浆压力保持在1.0~2.MPa, 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压力和注浆配合比[2]。为了增加导管的抗弯水平, 使用钢筋笼布置在导管内部。

3.4 柔性防水施工

为了达到防水效果, 暗挖隧道工程使用高分子防水卷材进行全包防水, 在初期支护和防水板直径布置300g/m2的无纺布缓冲层。用膨胀螺丝防水板固定在缓冲层的表面, 并按照梅花形进行布置, 防水板进场后, 对其抗裂强度、拉伸强度、厚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查。

在进行结构缝的防水时, 主要按照二衬施工的方法来进行分段施工, 首次铺设位置为台阶的连接板的位置, 底板浇筑完成后, 在将余下的防水层铺设好。使用厚度为300g/m+1.5mm的高分子自粘胶模来进行隧道的防水, 并进行全环布置。如图1所示。首先在浇筑仰拱之前铺到底部位置, 然后再边墙位置将接口预留出来, 然后再将全换铺设工作完成。

3.5 特殊地质的处理措施

3.5.1 裂隙面状出水点止水

在对裂隙面状出水点进行止水时, 尽量使出水裂隙面和注浆孔可以大角度相交, 在涌水压力小, 孔洞大时, 使用C15混凝土进行灌注, 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以上, 孔口之间的距离按照1~1.5m的标准进行设置, 注浆前, 在类似地质条件下进行注浆试验, 初步掌握浆液充填率、注浆量、浆液配合比、胶凝时间、浆液扩散半径、注浆终压等指标, 以使注浆达最佳效果。裂隙面状出水点示意图如图2所示

3.5.2 开挖后暴露的涌水溶洞止水处理

在对涌水进行处理时, 首先在出水口的四周钻出3个左右的分流孔, 然后将孔口管安装好, 涌水流量和压力比较大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多设置两个分流孔。分流孔要和溶隙相交会, 并且深度要保持在3~10m。将孔口管不住在分流孔和出水孔的孔口, 并使用速凝膨胀水泥堵住孔口管和孔壁之间的缝隙, 然后开始注浆施工。将注浆水泥材料的水灰比控制在1∶1~1∶0.6, 完成注浆后钻去两个检测孔。达到预期效果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5.3 开挖出露于隧道起拱线以上部位的溶洞处理

对于开挖出露于隧道起来拱线上部的溶洞, 首先使用Φ42注浆小导管提前至少三榀钢架对拱, 腰部溶洞进行超前预支护, 每榀钢架施作一环, 前后排错开施工, 溶腔内的小导管采用每两榀钢架施作一环。使用Φ42注浆小导管对开挖后的工作面进行注浆加固。将溶洞处初支护钢板调整0.5m/榀, 初支封闭后立即注浆充填密实。对于从隧道底板露出来的溶洞, 在进行底板施工时, 要将填充法清处干净, 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使用C15、干砌片石来进行回填。对于深度过大不易清除的溶洞, 使用注浆小导管来进行加固处理。

4 结论

城市地铁建设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度、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地铁隧道施工中, 暗挖隧道的施工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城市暗挖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工程施工后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引用。

参考文献

[1]吴昭永.复杂环境条件下城市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隧道建设2003, (01) :34-37.

城市组团间滨水地段规划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滨水区,规划理念,分子结构

1 现状分析

坑口片区处在端州区与鼎湖区两个城市组团交界的挟长地带,南北两侧均有山体、东南侧紧邻西江,“两山夹川”的山水城市景观特征鲜明。原有的西江北河道逐渐淤塞,现状留存沥湖和古河汊等历史水系。现状国道321、三茂铁路等过境交通从规划区中部和北部经过,规划轻轨和高速路未来将通过规划区,成为连接珠三角核心区、肇庆市区和纵贯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交通区位的“过境通道”特征十分突出。

从规划区现状的土地利用来看,已建设用地较少,且建设状况较为分散,大量土地占而不用,居住建筑多为农民住宅,建筑质量较差。从客观上造成了坑口片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强,流动性大,固定居住的人口较少,形成了居民定居与城市发展的非良性互动状况,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快速繁荣。

2 重要问题与对策

通过背景的认识与现状问题的整合,可以看出问题的重点是规划区的通道效应与“流”动特征引发的相关问题。过渡性地带的区位特点、狭长的谷地形态,若干重大的区域性交通干道穿越的交通区位特征,让坑口片区呈现明显的“通道”效应,“过境通道”的特征十分突出。这就使得经过坑口片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动、流失、流走的情况十分明显。多年过去、数次规划覆盖,坑口片区的城市建设仍处于一片空白。

面对这一鲜明的特征,规划提出变“流”为“留”的思路和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筑坝截“流”与环境挽“留”。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改变这种只“流”不“留”的环境。一种做法可以归纳为筑坝截“流”:通过改变流动条件(如降低交通通过能力)或设置障碍,降低流动速度和流动能力,让部分人流、物流、资金信息等“滞留”下来;另一种做法是改善环境,让环境挽“留”:改善生存条件,创造“洼地效应”,让各种“流”自愿留下。我们认为后一种做法更有积极意义,更值得提倡。2)明确思路,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切入点。关键还是在它有无合适的创业氛围、有无良好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基础。一方面规划从区域视角,寻找产业聚“留”的合适答案。另一方面,规划剖析这种由于特定的位置与环境条件而形成的“通道”“过境”“流动”性特征,设想通过布局调整,从根本上改善片区环境,创造适宜停“留”、居“留”的空间基础,实现从积极“引进”向自主“创新”的结构性提升,吸引更高端的产业落户发展,提升城市的功能地位、推动肇庆市区“东进”战略实施。

3 规划定位

规划将坑口片区定位为“旅游、休闲、创意”TLC活力新城区。功能以旅游服务、创意产业、休闲娱乐、生态居住为主,以体育会展、度假疗养、西江风情展示等为辅。

4 设计理念的演绎

4.1 规划设计立意:由“流”至“留”的嬗变

规划以“流的嬗变”,即由“流”至“留”的转变,作为基本空间设置与组合的设计思路。经过规划设计指导下的适应性环境建设,创造全新的城区环境,对过往的各种形态的“流”进行选择性的截留。通过选择性截流和建设,让部分“流”动的元素“留”下来,参与本区的发展建设,形成不同性质功能的发展实体,推动本片区的城市建设;这些发展实体又进一步成为集聚人气、提升品质、追溯历史、展现文化、引领潮流的功能区。规划还将有选择地引导、吸引和培育一些有更好发展前景、有高的发展潜力的创新型“流”动元素到此落户安家,提高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建设档次,提升城区综合实力。

4.2 理念的解析与空间演绎:“分子结构+带形城市”

1)分子结构。分子具有“非同质性”穿透和“同质性”渗透的双重性,“非同质性”分子之间缺乏直接的结合基础,容易穿透而形成快速的“流”动:规划东西向带形的快速道路系统与部分保留的水体可以体现这一流动性特征;“同质性”分子有共同的结合基础,可以起化学反应重新结合形成更大的分子簇:规划定位及选择的产业形态、多样化产业空间载体的建筑体布置、不同功能的绿化用地与休闲空间等的布局组合,正是体现这种“截留”、结合、生长、提升的生长模式与规划设计意图。另一方面分子结构还表现为一种自身动态平衡的系统状态。其特征主要是分子自身的稳定性,不同分子之间的等级结构,化学键和范德华力有形无形的连接作用,以及分子之间间隙维系统的流动性。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引入分子结构的特征,模拟其动态平衡的系统状态。不同功能的聚合实体形成等级差异、稳定存在的分子;车行、步行交通道路系统模拟化学键联系各功能实体;绿化开敞空间及视线通廊如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无形的影响着处于各功能实体中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影响引导其通过交通联系道路进入不同的功能实体空间;山水等生态因素的流动渗透形成了分子之间的间隙维系统,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多样化、疏密有致、相互连通、渗透流动的动态平衡系统。

2)带形城市。带形城市是基于本规划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形地貌状况而采用的设计概念,主要是借助于带形城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便捷的联系、集约的发展模式、城市片区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优势理念,形成沿鼎湖大道集约发展的城市旅游服务发展带,沿科技大道串联了SOHO空间、创意(产业)天地、产业高端孵化园、生态居住、体育会展等主导性功能型片区,以及沿滨江大道形成特色的景观与休闲旅游发展带。

5 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了“一轴一带多核九片区”的空间结构和五类景观风貌分区。“一轴”指沿鼎湖大道和科技大道为轴线方向,以旅游服务功能、创意产业服务功能为主体、其他生产生活功能集中的城市发展轴。“一带”指从规划西部地段的湿地公园开始,向东沿羚山北麓及沿后沥涌河道一线至西江沿岸的旅游休闲度假观光带。“多核”即多个核心点,指各主导功能区内部,沿两条发展轴线交汇或围合地段,形成功能集中的节点。“九片区”分别为旅游服务功能片区、体育会展功能片区、创意天地、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片区、SOHO空间、生态居住、湿地公园、假日半岛、西江风情区。规划形成“三横五纵”的道路骨架和“五横十一纵”的干道系统。

6 详细设计

1)湿地公园。在保持原下湾水库及其周边坡地自然生态基础上,让鼎湖大道和过境大道直接临水或穿越水面,制造宜人的观景效果;让部分生态居住空间直接滨临水体,让滨水景观与城市功能完美结合。通过对水面形态的简单修饰和岸线、边坡的整理设计,同时增设部分亭台、休息、观景等配套设施,提高其景观与休闲活动功能,让过往车流与人流有赏心悦目的沿途观光效果,也可有停留、歇息、休闲观景的机会。2)古河道与西江风情区。以下湾水库和后沥涌为代表的古西江北河道遗存,规划将河道和水面做适当整理,并与绿化景观系统布置紧密结合,其自西向东蜿蜒伸展的形态,体现历史文化的延伸及山水对话、古今对话,体现生态休闲空间与城市功能的有机渗透。在后沥涌到西江主河道出口处设置的西江风情区(小镇),是西江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的荟萃区,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点。3)体育会展区。在鼎湖大道、沿江路、万福路以及港口路、天后路等围合地块,布置体育会展区,其中包括了体现生态山水特色的商务会展区、结合西江水景打造的亲水特征明显的体育中心和滨江广场、游艇码头区。

7 结语

通过对背景和现状的深入剖析,提取规划区特征及主要问题,针对区域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提出解决策略,明确规划定位和目标,模拟规划理念的演绎过程,将其映射于空间规划之中,奠定了鼎湖坑口片区开发建设的基础。凡事预则立,谋可成,鼎湖坑口片区正在崛起之中。

从“积极东进、主动融入珠三角核心区”到“一河两岸,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等战略目标的提出,都昭示着肇庆城市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肇庆市根据区域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需要,提出“南连东扩”的发展战略,坑口片区西邻肇庆市主城区(端州区),东连鼎湖城市组团,将成为肇庆城市经济转型和城市空间拓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王喆.城市滨水区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J].规划师,2004,20(8):5-9.

[2]杨保军,董柯.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7(7):7-10.

[3]俞孔坚,张蕾,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5):31-35.

城市历史地段 篇7

1 平乐古镇前期基础调查

在川西平原的古镇中有颗耀眼的明珠平乐, 地势平坦, 周围四面环山, 平乐处在内陆中纬度热带湿润气候地区, 雨量充沛、无严冬、无酷暑、气候温和宜人。平乐历史久远,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因地势平坦开始修筑水利, 兴农桑而聚落, 因此得名平落, 后更名为平乐镇, 全镇面积近70km 2, 其中集镇区面积1.28km 2, 古镇区古迹保护完好, 明清时期建筑面积达23.54万m 2, 保存完好程度达85%。平乐因气候原因盛产竹木, 自宋代以来平乐镇就以造纸和盛产茶叶闻名于世。

1.1 建筑风貌

平乐古镇以古朴的青砖木板墙样式的街区, 以及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而著称。古镇改造应围绕古镇的古朴为重点, 规划中的新建、复原及其结合, 都应保持古文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否则会破坏和影响古镇原有建筑风格。

1.2 配套设施情况

平乐古镇和后建的新城相接, 各种生活和商业设施比较齐全, 如小超市, 餐馆较多, 但公共卫生设施比较缺乏, 影响游览及购物的心情。

1.3 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旅游资源

平乐自古便是著名的商道, 在今天的平乐, 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丰富的历史的遗迹———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俗称九古平乐的古建筑遗产众多, 文物古迹保存完好, 有镇江坊、福惠街、水巷子、渔市拐码头、禹王街、禹王街、赏风楼、古戏台、顺河街、草鞋街、八店街、八店街码头、古打铁铺、糠市街、字库街、乐善桥、剑仙楼、清河街、碳市巷、银家大院、黄金堰、禹王坎马头等古街古建筑。其中古戏台是平乐古文化的一种标志, 如今恢复的古戏台将继续延续平乐古老和神奇。

1.4 建筑和装饰风貌, 当地居民的重建、改建情况

平乐古镇以古朴的青砖木板墙样式的街区和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而著称, 房屋通常采用川西特有的穿斗式木结构, 墙体多用木板, 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 以解决四川多雨季节的屋面排水问题。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 与木墙相配, 显得清新而朴实。飞檐和雕梁是川西民居不可或缺的元素, 表达了巴蜀之地的精细之美。古镇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和古街区, 涵盖了居住、传统加工业和商业等多项功能, 至今仍然能满足着一定数量居民的居住需求。这种特有的民居院落, 它在给人以领域感的同时又密切邻里关系。平乐的22条古街呈鱼骨状格局 (其中八店街、糠市街、河边街、草鞋街、长庆街、福惠街、江西街、禹王街为九条历史悠久的老街) , 街两侧穿斗式民居错落有致, 极富传统风韵, 现保存完好的多为清末民初建筑。

古城新镇的建设应围绕古镇的古朴为重点, 规划中的新建、复原及其结合都应以城镇物质功能的最大满足为宗旨, 并保持古文脉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1.5 平乐古镇旅游资源

在古镇区内, 可以尽情享受都市以外久违的那份古韵和恬静。忘记烦忧, 纵情山水……剔除了现代文明的浮躁, 看到那充满灵气的山山水水。

平乐古榕, 是古镇珍贵的旅游资源, 也是平乐历史的见证者, 和古镇一起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沿江十三棵, 树龄多在千年以上, 特别是位于福惠街东头与兴乐桥交接处, 树龄1500多年, 唯此树最大, 这颗枝叶繁盛的千年参天古树也成为平乐的象征, 善男信女们在树前祈福许愿, 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

芦沟自然风景区位于平乐镇区西北lkm, 景区内沟长8km。森林、竹子覆盖面积667hm2, 苍茫竹海, 宏伟壮观。

花楸山, 西出古镇4km, 景区总面积约10km 2, 景区内层峦叠翠, 树木葱笼, 溪流淙淙。

金鸡沟位于古镇西南面, 沟口与白沫江相连。因沟内竹资源丰富, 成为先人造纸集中的场所, 踏过长满青苔的石板路, 看到古人遗留在此的作坊遗址, 感慨当年繁华不再。

2 历史资源的发掘保护

2.1 河流两岸功能的挖掘和保护

平乐古镇沿江而建, 白沫江进入古镇分为三部分, 主流顺势而下, 安乐堰和黄金堰分别从两侧穿城而过;古水堰、水磨、水碾等水利设施的遗迹体现了人们治水、用水的传统;古码头更体现了人们生产、生活与水运的密切联系。

但平乐古镇, 面临着特色水系退化的问题:可以设置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 清理河道淤积, 改善河流水质;其次古镇传统水道在城镇建设中应予以保护。

2.2 历史民俗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挖掘

勤劳的平乐人,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明。传统餐饮方面有碗碗羊肉、奶汤面、岩谷水豆花、甜皮烧鸭等远近闻名的小吃。民俗方面每年有观音会、城隍庙会、朝山会、清明灯会、山歌会, 还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川剧等, 古历史遗迹有浓郁宗教氛围的观音院、历史悠久的倒石桥、造纸作坊、江西会馆、古戏台等。都是传统餐饮、名俗旅游、古迹旅游开发的好项目。

3 对建筑和装饰规划思想的建议

3.1 对河流两岸及街巷保护和改造的建议

古建筑和古街道构成了平乐古镇整体风貌的主要部分, 也是地域文化的最好体现。平乐古镇新建筑的设计应充分整理和挖掘本地建筑在结构、构造、设施、材料和造型装饰等细节上的特点, 处理好仿古砖混结构与传统风格的协调问题, 注意建筑外观风格及装饰风貌的连续性和地道性。在修复、处理的各个细部环节时, 都应尽力保持古建筑和街巷的原真性和仿古仿旧感。展示一个完整传统特色的古镇, 使之具有功能性和观赏性。

3.2 对基础商业设施建设的建议

平乐古镇旅游业基础设施已经基本配套比较完善。围绕白沫江区域形成一个古镇核心游览区, 平乐古镇在功能、标识标牌、游览线路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

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方式主要有:经营餐厅、提供住宿、纪念品商店等几个方面。古镇经营的居民形成的这种竞争态势如何引导。以及如何处理好商业气氛和古镇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的关系, 都是值得考虑的。平乐古镇的游客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 游客量增长快速。从出游方式看, 游客大多为自驾车, 成为成都自驾最受欢迎的古镇之一, 而且多集中在周末、节假日等。需要在平乐景区步行街道入口设置相应规模的停车场。

3.3 对保护规划的建议

完善景区内部的旅游标志指识系统建设, 为游客做好人流引导的路面服务。在古镇范围内, 增设园林设施和风格协调的园林小品。如小型广场、小游园、小型水景、小憩亭、休息座椅、造型垃圾桶、高标准公厕等园林景观公共设施。完善景区的消防等安全设施, 严禁沿河商家乱排污水, 维护古镇水环境的清洁。

3 结语

在具体的古镇旅游开发和管理过程中, 除了要从宏观上把握古镇统一、协调、积极保护性建设和开发古镇等问题外, 还需要从细节上做到旅游流开发引导规划的协调控制, 通过古镇内、古镇周边旅游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 实现对古镇的文化艺术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高梧.四川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城市历史地段 篇8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来临,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已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无形资本[1]。但当前许多城市随着自身的建设,其城市文化生态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物质文化形态趋于雷同,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自古以来都是全国著名的山城、江城,山水城市风貌特色显著。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城市整体内在的文化特色却正在逐渐消泯,尤其是展示重庆独特城市形象的城市滨江界面尚未得到整体合理的组织及协调,一些不协调的沿江破坏性建设时有发生:如与自然山水环境不相协调的沿江建(构)筑物、历史文化建筑的拆迁等行为,都对重庆整体的生态景观格局和城市空间特色造成严重威胁。如何实现城市滨江界面重要文化生态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培育、延续两江山水风貌及城市空间特色?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们从城市滨江界面的地理空间层级分析着眼,探讨与城市空间密切关联的城市文化生态。

2. 文化生态学的内涵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以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r Haynes Steward.1902~1972)1955年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迁论》中首次明确提出“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作为该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文化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化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2]。而后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其更多集中研究特定社会和文化制度下社会文化系统内部具体的文化组成以及内部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况的说文化生态学中“文化”自身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单体,不同的文化在整个生态文化系统中形成彼此不一的文化群落,相互之间通过文化链,形成相互限制、相互影响的文化均衡状态(即文化生态平衡)。从建筑学的视角来看,研究城市的文化生态特征,主要是研究城市文化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只有研究城市的文化,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城市的内在魅力,进而研究城市文化对人类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和价值准则以及城市的空间特质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这其中“城市空间”、“文化”和“人”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一个互动的系统,即“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图1)[3]。

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引入文化生态学思想,探寻城市中文化与人、城市空间的关系,揭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中的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作用及其潜在联系,寻找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空间特色的途径,让城市建设回归文化,让城市空间更具人文特色[4]。

3. 城市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重庆滨江地段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山地滨江地段是展示山地特色和城市秀美景色的重要区域,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城市文化,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山地城市空间。伴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建设,城市文化生态学在山地城市都市空间发展研究中的角色正逐渐发生变化,其从城市内在层面上担负起延续山地独特空间形态和传承山地文化特色的职责。

3.1 滨江地段整体山水空间格局

重庆的文化基调来源于其独具特色的地理条件,景色秀丽的山水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巴渝文化。其城市文化生态特色在滨江地段整体空间格局中,依托山体、水体等重要的自然制约因子对山地滨江地段空间肌理细胞的形成及其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影响滨江地段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和形成。另外,从人文地理环境来看,重庆主城是以整体协调的形式融入到自然山体背景中,城市整体的空间肌理体现了所在地域的生态属性和地理属性(图2)。山地城市中那些形态特色突出的自然文化生态景观,在城市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成为当地视觉人文景观中极具地域特征的标志性要素。因此,结合城市文化生态学理论,延续自然山水景观要素在山地城市整体轮廓中的景观框架作用和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生态限定作用,并延续山地城市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成模式,是发挥山地自然景观优势、塑造富有魅力山城形象的基础[5]。

3.2 滨江地段用地功能的转变

3.2.1 产业“退二进三”

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往在滨江地段发展的第二产业越来越不适应城市总体战略发展的需求。为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顺应国家的“退二进三”政策,以及恢复重庆特有的山地人文居住环境。重庆现有工业大量向外围区县搬迁,部分原有厂区进行动迁和改造,城市文化生态特色发生巨大变化,滨江地段原生文化生态系统发生突变,新一轮的城市滨江建设即将拉开序幕,重庆滨江地段进入“后工业”阶段。

在滨江地段随之而来的“后工业”发展阶段中,城市滨江地段功能的开发,各副中心新型产业空间的建设,加上新兴城市文化景观和设施的建设,滨江地段的文化生态基质环境和内在系统发展动力机制均在原有系统上发生了变异。滨江地段在延续以往工业文化生态环境的同时,结合转型变异后的各种动力机制因子,进一步吸引第三和第四产业进驻滨江区域,为滨江区域提供新的产业发展导向和经济增长动力,从而带动滨江区域的转型和城市文化生态特色的延续。

3.2.2 城市中心区职能的疏解

现代全球性的大都市展现了全新“后工业化”城市的面貌,其特征是城市以高端服务业(进行信息创造和交换)为代表的服务经济比例的不断上升[6]。2009年2月,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已跻身为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列。重庆将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影响将辐射全球。这种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变对城市文化生态空间的布局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不同干预政策、经济规划等多种政策手段,最终均落实到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未来的重庆将吸引大量银行、金融机构、公司总部、创造性产业和文化产业等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城市中心区在强化其区域向心性的同时,内部结构将走向分散化,形成多级中心的结构。而滨江地段作为山地城市重要的展示区域,必然要承担城市中心区职能的疏散。

此外,滨江地段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变,其滨江城市空间格局以及文化生态系统将受到城市文化产业的作用,其用地开发除了以居住功能外,势必要通过商业服务用地的开发,吸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产业进驻,疏解城市中心的局部职能,并创造滨江地段的标志性空间和景观,最终促进山地城市形成多中心分散型网络结构。

3.2.3 滨江沿线地段功能调整

从山地城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山地城市由于受自身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水上运输成为山地城市与外界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因此,城市滨江区域成为其兴起和发展的核心区,在功能上主要发展具有运输功能,以及由此衍生的工业生产、仓储、商品交易等功能。重庆主城区的这种将滨江沿线作为生产、运输的城市空间格局,具有长期的历史延续性,滨江地带城市功能的单一性和非生活性特征非常明显[7]。当前,随着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原来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山地滨江区域势必向以服务休闲和居住功能为主的第三、第四产业转换,城市滨江区域逐渐具备了作为城市景观意象和休闲空间的潜力。

为此,可以通过城市设计和规划控制的相关手段,结合城市文化生态学以及生态优先的原则,将滨江沿线用地功能进行统一的规划调整,使其纳入山地城市整体文化景观的框架之中,使之发挥更大的文化休闲效应[8]。同时伴随滨江地段的逐步开发,两江滨江区域将成为重庆的公共走廊、形象展示窗口。因此,主城两江四岸在不远的将来,会逐渐成为一条城市休闲和娱乐的综合区域。并通过一系列的整体统筹布局、调整和置换滨江岸线用地的使用性质,以适应和促进滨江地段功能的转换。其所带来的新的功能和新的人口,将有助于滨江地段沿岸建成新的城市滨江景观和形成新的城市活力空间。

3.3 滨江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再生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未来城市的竞争将从物质空间的竞争转向为城市文化上的竞争,其实质就是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竞争。城市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取决于它的本土化和自然环境特性。山地滨江地段作为重庆快速发展的重要区域和形象展示区域,在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独具山地特色的工业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场所,具有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这些是其他城市滨水区域所无法比拟的(图3)。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使其在城市的发展中适用时代的需求。通过分析研究现状的历史文化遗产,界定其保护更新范围和保护更新层级,进而确定其各个文化生态遗产的“文化生态位”,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更新策略。譬如针对滨江地段内的工业遗产保护方面,我们对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工业基地进行局部保留,将其作为工业发展历程中的见证,采取一些积极的手段进行干预、保护与调整,挖掘工业遗产中潜在的价值,同时结合时代的需求,赋予新的功能与意义,使其重获生命活力,强化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连续性。而对于传统的历史地段,我们将其场所空间结合其滨江的独特区位,将文化娱乐、信息展示等功能重新注入到历史地段中,同时结合旧建筑周边环境的治理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既丰富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文化内涵,又提高了城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有选择地对旧建筑进行修复或内部改造发展商务、文化和休闲娱乐等服务型功能并结合其所在街巷的位置和空间特点,形成主题突出的特色地段。这样既可丰富城市空间的类型,也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多样选择性,又使老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和延伸[9]。

4. 基于城市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重庆井双片区城市设计

4.1 研究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战略的部署,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给重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其目的在于重塑城市景观,改善城市风貌,美化城市形象;延续山水文脉,提升城市品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唤醒城市活力。2008年初,重庆市启动了两江四岸滨江地段国际城市设计招标工作。

本城市设计的具体范围为:东以嘉陵江为屏,西以遂渝铁路为界,南起磁器口古镇,北至规划井口水厂。总用地面积约12.48km2,岸线长度约11.6km(图4)。

4.2 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滨江沿线独特的环境资源,构建空间立体化、行为系统化、功能复合化的滨江型商务办公区,作为对沙坪坝中心城区职能的主要拓展与补充,打造“生态五指、活力五指”的整体空间结构,塑造独具山地滨江特色的独特城市意向形态(图5)。

4.3 设计策略

4.3.1 保护整体山水格局,规划“生态五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在井双片区城市设计中,我们结合城市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框架,提取井双片区中那些形态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并结合区域内自然山水要素对区域整体轮廓的景观框架作用和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生态限定作用,在设计中着重延续了这种山地城市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成模式,塑造绿脉通江的城市生态空间形态,并结合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研究模式,将地域范围内在具有一定内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和山水景观中与其相邻两边环境中不同的线形斑块(如林带、河流、道路等)以及背景结构(中梁山、嘉陵江)联系起来,并以南北向绿化廊道串联,构建生态网络。在大尺度范围上形成“生态五指”绿化系统框架,以保持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独特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并依据ECU(Ecology Community Unit生态社区)模式进行住区建设,高者近山,低者观水,完善设施配套,打造生态宜居城区(图6)。

4.3.2 提升滨江沿线功能,规划“活力五指”

文化生态系统是由文化群落及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由特定的人群及其文化群落、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组成。与文化生态系统直接相关的概念是“文化生态位”,由它指证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健度。合理安排物种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使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保证群落的稳定。因此“文化生态位”的相互关系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可用来描述诸多城市开发活动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和定位,思考个别开发活动在城市发展中的连锁反应潜力。在城市中设计一系列优先的但可及的“生态位”项目,使其彼此都能相互刺激,起协调作用,促使都市构造持续与渐进的发展。

在设计中我们通过研究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在滨江沿线范围内布置以服务休闲和居住功能为主的第三、第四产业,使城市滨江区域逐渐具备了作为城市景观意象和休闲空间的潜力,同时将滨江区域作为城市的公共走廊、形象展示窗口。规划通过一系列的整体统筹布局,再结合城市文化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对滨江沿线重要的区域进行调整和置换土地的使用性质,在滨江沿线策划“活力五指”即创意之指、会展交易之指、古镇风情之指、生态旅游之指、中心商贸之指等五个主要“生态位”,以期带动周围区域的开发建设,其带来的新的功能和新的人口,将有助于滨江地段沿岸建成新的城市滨江景观和形成新的城市活力空间。同时,结合滨江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形成休闲、游览、购物、娱乐活动,聚集人气。以此优化城市功能,丰富城市活动,创造24小时城市活力(图7)。

4.3.3 结合公共交通开发模式,体现以人为本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提倡慢性交通系统是山地城市中公共交通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强调将步行放在交通设计的第一位。区域内以轨道交通为特色,形成包括电车、轻轨和公交车等的综合交通系统。

设计中应用“BRT”主导型的“TOD”模式,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提高工作生活效率。而且,统筹交通系统,将滨江路定位为亲水生活性道路。并将滨江水岸的再开发利用与强化城市特色,发展公共交通,提升城市文化旅游价值等目标结合起来,一方面结合沿江景观节点的特点,形成多个特点鲜明的综合服务区,提倡服务功能的混合布局,与多样性互补。如在餐饮、休闲区适当地加入旅游商品零售、文化展示、会展、教育等设施;另一方面,将公共服务区域、重要的滨江观景游憩节点与游览性的城市公交系统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化的多个活动中心,以确保游览与消费过程的便利性和趣味性。

4.3.4 延续历史文脉,凸现文化活力

“文化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办法之一是积极使用”[10]。在设计中,我们重视传承和延续本土工业文化和历史文脉,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只强调建筑遗产本身,还要重视工业遗产整体人文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是对工业遗产的空间、结构、环境等都应保持原貌,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改造过程中,通过空间优化更新和功能重组的方法,在尊重历史的条件下,保护能够体现工业景观特色的建筑、构筑物和区域,对不可再利用的构筑物、设施和设备,也作为景观要素保留下来,并组织到新居住区景观系统中,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为人们普遍适用的居住、游憩的场地,有效提升居住人文环境的品质。

而对于传统的历史地段井口老场镇,我们对其进行保护和拓展,恢复古镇风貌,传承场地记忆,焕发人文活力。试图通过旅游开发来带动其地段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在保护力度上,划分三个保护层次——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在建筑物保护整治措施上,“保护”建筑(维修、改善)的比例较高,“更新”建筑(拆除、重建)的比例适中,“再生”建筑(新建)的比例较低,以达到原真性保护的目的。

5. 结语

作为西部发展中的大城市,重庆需要经历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滨江地段作为展现城市秀美山水景色的主要载体,在城市建设中对山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格局的保护应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出现“边发展、边污染”的被动局面。同时依托原有的城市格局,通过逐步将城市滨江地段功能由资源消耗模式向资源集约模式的转换,以实现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拓展上升空间。并对城市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逐步持续的再生发展,来满足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城市转型的需求,在城市文化生态上充分维护历史的、文化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对城市文脉肌理的合理认识和传承。通过营造安全、舒适、卫生,可识别的城市滨江环境,实现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城市滨江空间持续再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锦秋.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小城镇建设[J].2000,2:64-66.

[2]赵杰,徐苏宁.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特色的保护[C].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论文集,2008:233-236.

[3]侯鑫,王绚.文化生态学及其在城市文化研究中的意义[C].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1-8.

[4]段德罡,尹维娜.运用文化生态学思路进行城市校园空间塑造实践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规划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08(2):70-73.

[5]徐毅松,王颖禾,范宇.城市再生视野下的规划实践与思考——以新江湾城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158(4):93-98.

[6]卢峰,徐煜辉.重塑山地滨水城市的景观要素——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园林,2006(06):61-64.

[7]卢峰,徐煜辉,董世永.西部山地城市设计策略探讨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时代建筑,2006(04):64-69.

[8]黄光宇.山地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邵龙,张伶伶,姜乃煊.工业遗产的文化重建——英国工业文化景观资源保护与再生的借鉴[J].华中建筑,2008(09):194-202.

上一篇:教师的心态下一篇:建筑造型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