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段

2024-05-20

历史地段(精选十篇)

历史地段 篇1

关键词: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规划方法

1 背景

城镇中现存的一些历史性地段及建筑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所熟悉的历史背景,是过去时期社会的断面。它是这个地区过去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象征。它是一个地区在历史上的社会认同的标志性空间场所,体现着这个地区的价值与精神。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保持了良好的建筑风貌,格局完整、建筑风格鲜明。乔家(在中堂)大院是晋中几所著名大院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山西民居建筑精华之大成的艺术珍品。乔家大院与周边传统民居共同形成了系统性的聚落环境,沉淀成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地段。处于历史的十字街头,如何使乔家大院历史地段的社会文化与历史环境得到妥善的保护、传承,如何使之满足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焕发生机与活力,需要我们在保护工作中进行审慎的思考,提出保护对策与方法。

2 概况

乔家大院历史地段作为山西晋中地区大院建筑为核心的历史地段典型代表,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商业、旅游发展与传统历史文化环境形成冲突,保护与利用矛盾比较突出的典型。迫切需要通过乔家大院历史地段保护研究形成合理的保护方法,以指导相关的工作实践。

3 整体性保护观的形成及其内涵

欧洲发达国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保护思想和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得到普遍的重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战争破坏的一些历史古迹,得到了重建和恢复,表现了这些国家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历史传统的浓厚的爱国主义和家乡观念情感,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把保护“历史街区、历史地段”进一步提高到“整体保护”的高度。历史地段保护也从物质形态的解决转而为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寻找对策,这个系统涉及了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诸多的领域。整体性的保护观蕴涵着深刻的内涵,它包括了保护和发展两个方面的内容,不仅仅关注静态的保护,更关注历史地段未来的发展。整体性的历史保护观主张历史保护要与社会协作发展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对历史环境构成要素实施整体性保护,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内容及其保护理念得以提升,不仅保护传统的建筑风貌,而且更注重历史地段保护如何促进城镇发展这一层面,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有效的经济及社会支撑,使历史地段重新焕发出活力。

4 整体性保护方法构想

4.1 基础调查

1)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乔家堡村作为山西晋中盆地“大院”的典型代表,其别具一格的屋宇营造、结构布局,美轮美奂的木雕、砖雕、石雕,展现出尘封已久的晋商兴衰史,其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主要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建筑形态、建筑技术进行分析。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可概括为:民俗文化、晋商文化、名人文化、宗法礼制文化、风水堪舆、戏曲文化、武术文化以及所延伸的科举文化等。

4.2 整体性保护规划方法

1)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整体性、真实性、多样性、分级性、阶段性。2)发展目标。a.将乔家(在中堂)大院及周围传统风貌历史地段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全面保护,定位为乔家大院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条件;b.以乔家大院历史文化保护区为载体,开发旅游接待能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成为祁县乃至山西省旅游发展的龙头;c.以乔家大院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整体保护为契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村民物质和精神水平。3)保护的内容。a.物质形态方面:历史地段所根植的自然环境,历史地段独特的形态,历史地段的物质组成要素。b.非物质形态方面:语言、文字,历史地段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文明面貌,如审美、饮食习惯、娱乐方式、节日活动、礼仪、信仰、习俗、道德、伦理等,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镇生态结构。4)空间结构。规划以“跳跃式发展、生态式渗透”的用地模式来体现保护与发展并重、经济与环境并重的保护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的理念,使乔家堡村庄现状的以“乔家大院”为中心的年轮式用地发展态势向建设新村庄跳跃式发展转变。规划以“一心、四区”为基本土地利用模式,以历史地段和新村庄“东西呼应,二位一体”为基本空间模式。5)保护分区。规划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制定不同的管制控制要求,将乔家大院历史地段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文物保护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建设控制区以及外围环境协调区。6)保护的策略。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的四项策略,即进行有序移民、建设遗址公园、实行保护区的动态保护、建设新村庄社区。7)建筑单体的保护与发展。针对现状院落格局和房屋质量评估,结合方案优化以及对改建难易程度等多方面的考虑,我们对保护区建筑单体的保护与改造提出了保护、发展、改造、拆除新建四种方式。

4.3 社会经济发展平衡控制与干预

4.3.1 社会结构的协同运作

1)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调控机制。包括法律手段的完善;规范合理的保护管理程序与管理依据;建立高素质多层次的保护队伍等方面。2)推进多方合作的保护发展方式。包括政府控制的发展方式;居民自我发展合作方式;商业性运作三方面。

4.3.2 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虽然乔家大院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应该看到,乔家大院的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旅游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乔家大院还面临着晋中其他几所著名大院的激烈竞争,为了乔家大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乔家大院旅游的竞争力,可以从旅游产品的完善、价格优惠、渠道建设、促销策略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旅游竞争力。

5 结语

本文的主旨,在于以乔家大院历史地段保护实践为例探索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的本土化应用,以整体性的历史保护观为理论基础,从历史地段现状基础调查研究、规划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平衡控制与干预三方面构建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

1)历史地段基础调查研究:

基本要求是理清历史地段与城镇聚落,以及区域发展的功能关系,分析各要素系统;重点的研究内容针对历史地段空间形态与演变分析、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特征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分析,提炼发掘历史地段遗产价值,找到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2)保护规划方法研究:

保护方法的核心是整体性控制与引导,包括强制性规定和引导性规定。整体性保护历史地段文物建筑与环境,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新建筑的功能、高度、外观、体量的建设规定,交通、绿化、步行空间等环境要素的引导与控制,历史地段用地性质和建设强度的控制,市政设施与历史空间的对接,为地域文化构建多样化文化承载物,传承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

3)社会经济平衡控制与干预:

从社会协同运作、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制定具有公共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促使地方经济的繁荣。

通过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内容及保护理念得以提升,不仅保护传统的建筑风貌,而且更注重历史地段保护如何促进城镇发展这一层面,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有效的经济及社会支撑。

参考文献

平湖中学招生地段 篇2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学创办于1956年,历经三次搬迁,1999年8月迁至现校址。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平湖中学招生地段,文章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平湖中学招生地段

新南社区、凤凰社区、平湖社区(由铁路、富安大道、平湖大街、良白路所围成的熙璟城及富民工业区等片区除外)、坤宜福苑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学简介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学创办于1956年,历经三次搬迁,1999年8月迁至现校址。校园占地面积62155平方米,建筑面积22669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1925人,教职工212人,其中专职教师167人,高级教师33人。

平湖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学校先后获得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首批办学效益奖”“多才多艺示范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学校”,龙岗区“教学进步奖”“劳技教育先进单位”“五一奖章及省巾帼文明岗”“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此外,学校的历史教研组是“广东省中学历史学科示范教研组”,英语、历史、美术教研组是“深圳市优秀学科示范组”,历史教研组还是“深圳市特色科组”。

繁华地段“更安全” 篇3

这几栋混杂在其他建筑中的简陋楼房,怎么也跟价值连城的“钻石”挂不起钩来,但事实上印度90%的钻石都来自这几栋“破房子”。 这使梅赫塔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如果建起一个安保措施一流的世界级钻石交易中心,这些钻石交易商能不抢着入驻吗?到时候仅入场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0年10月,造价2亿的巴拉特钻石交易所正式开业,梅赫塔任总裁。这幢钻石外形的建筑内配备了荷枪实弹的保安和厚厚的防弹玻璃,霸气十足。首先入驻的是900名事先签约的钻石交易商,梅赫塔胸有成竹地向媒体预言:“几个月后,这里每天的人流量将达到2万人。”

但几个月后,巴拉特钻石交易所的人流量却并不像梅赫塔预言的那样,相反,交易所的经营惨淡。梅赫塔百思不得其解,巴拉特是全印度设施最完善的交易所,进入交易所交易钻石就像进入了银行一样安全,但为什么许多老牌的钻石交易商们都不愿意入驻呢?

一次周末聚会,梅赫塔向父亲大倒苦水,批评这些钻石交易商太固执。父亲听完他的抱怨后,建议他亲自去歌剧院一带的钻石交易所深入探访探访。

梅赫塔接受了父亲的建议,父亲把他安排在一位老友在“旧房子”里的店里。清早,梅赫塔穿着笔挺的西装,避开上班高峰,早早地来到店里,可是没想到店里一个人也没有。到了上班时间,才陆陆续续地有伙计进门,一个小伙计好心地告诉梅赫塔,清早是没有人过来交易的。

果然,到了上班高峰期,交易者们涌了进来。梅赫塔勤快地迎上去,准备帮忙接过装钻石的保险箱。可走上前去才看到,进店的顾客都是一身便装,两手空空。梅赫塔讶异地看着他们,只见他们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面巾纸,打开面巾纸,包裹在里面的正是昂贵的钻石。

原来,旧交易所处在繁华地段,又在歌剧院旁边,四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从主要的交通要道沙尔街火车站前往“钻石交易所”,到处都是人满为患。交易者们趁着上班高峰,以一身普通的装束混迹人群中,相当安全。在从业人员看来,寻常装束、匿名身份、兜揣钻石,看似毫无保护,但却是最安全的一种方式。

梅赫塔陷入了沉思,旧交易所为钻石和交易商创造了极隐蔽的环境,而巴拉特交易所却将他们暴露出来。巴拉特交易所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出,必须先由保安人员确定随身携带钻石;其次,巴拉特钻石交易所位于市郊,附近人流量很少,任何一个出入巴拉特钻石交易所的人都极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并“锁定”。

环境微更新的历史地段保护模式探索 篇4

关键词:历史地段,保护,环境微更新

1.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历史地段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对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历史地段的保存情况、保护等级, 一般可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一般历史地段三个层面[1]。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的保护, 具有较为严格的保护要求与保护体系, 国家和地方财政又有专项资金支持, 各方面比较重视。而量大面广的一般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遗存相对较少, 保护监管薄弱、资金投入匮乏, 保护体系不完善。区位较佳的一般历史地段, 商业开发潜能较高, 陷入“开发式保护”的陷阱, 导致对历史文化遗存的建设性破坏;而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一般历史地段, 得不到必要的保护资金投入, 逐步衰败。针对历史地段保护资金投入有限、历史文化保护不力、历史价值难以彰显的问题, 本文从历史地段环境要素着手, 探索低成本、易应用、覆盖广的环境微更新的历史地段保护模式。

2.环境微更新保护模式的内涵

在保护资金投入有限的前提下, 对一般历史地段进行保护与环境微更新, 达到彰显与展示地区文化价值的目的。环境微更新保护模式包含四方面内容: (1) 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保护历史原真性的原则下, 对历史地段的空间格局、历史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保护和维护。 (2) 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 对传统艺能、民俗文化、历史人文资源进行保护与展示。 (3) 环境要素微更新。在对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分七大环境要素进行空间环境整治, 更新手法为小规模、微处理的形式。 (4) 地区功能再活化。小规模功能置换, 以文化繁荣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图1) 。

3.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1重要对象严格保护

依据现存历史遗存的分布状况, 确定一般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和重要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应包含所有历史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对周边的城市环境应提出风貌协调和建设控制要求。

对重要保护对象应建立保护档案, 在详尽的基础资料收集基础上, 记录其建筑情况、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使用状况。重要物质文化遗存应按照城市紫线的保护控制要求, 对其进行严格保护。

3.2空间格局整体保护

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包含格局、肌理、界面三个方面。 (1) 延续原有街巷格局——历史街巷严格控制街巷尺度、街巷与水系的空间构成关系;拆除违章搭建恢复原有道路路幅宽度, 增加周边停车设施, 解决地段内交通与停车问题。 (2) 保护传统院落肌理——明确构成街区传统空间肌理的院落格局、范围、数量以及院墙的高度、色彩、形式, 拆除影响院落格局的违章搭建, 以院落为单位保护历史空间肌理。 (3) 控制历史空间界面——对表现历史风貌的重要界面, 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形式上提出明确保护要求, 延续空间界面的传统风貌。对于其他界面可放宽控制要求, 与历史风貌协调即可。

3.3建筑遗存分级保护

对地段内建筑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历史建筑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 予以保护和修缮, 结构损害的予以加固, 墙体破损的选择传统材料进行填补与修复, 内部设施缺失的予以补充, 并注重防水, 缓解外界因素对于建筑的侵蚀。一般建筑按照低预算、高质量的原则, 对不影响历史地段风貌的建筑予以清洗、粉刷;对影响历史地段风貌的建筑可以对建筑屋顶、立面进行改造, 如改变建筑色彩、增加披檐、更改户外广告形式等, 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于违章建设又严重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 可根据需要将其拆除, 将其辟为绿地、广场或道路。

3.4物质文化资源的文化提取和多元利用

现存的历史建 (构) 筑物延续居住、商业功能, 或用作博物展示、科普教育、图书馆等文化旅游功能, 只是物质文化资源多元利用的一部分, 从历史地段内历史建筑的工艺技术、建筑材料、色彩搭配、纹饰纹样中挖掘地方特色, 并进行创新利用与展示, 才能实现物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如体现江南水乡建筑色彩的粉墙碧瓦;民国建筑中西合璧的风格特色;通过对物质文化要素的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文化提取, 进行一定的创意设计, 赋予新建的环境要素这些文化特色, 可以起到文化彰显的作用。

4.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4.1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文化挖掘与活态化保护

历史地段中展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常见为传统艺能、民俗文化和历史人文三大类别 (表1) :传统艺能包括如戏曲、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以及传统手工艺技术;民俗文化包括节庆、庙会、祭祀等地方风俗与礼仪;历史人文则主要有反映街区历史演变的历史街巷名称、名人故居、名人轶事、历史事件等。

针对一般历史地段非物质文化资源遗存较少、较分散、资料不全的状况, 可从区域角度入手, 走访老居民和民间艺人, 收集一手资料, 系统整理与总结当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要素,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展示方式。

4.2传统艺能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当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物质载体尚存时, 可结合其物质载体建立文化展示场所。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地段, 可将名人故居用作纪念馆、社区文化馆、博物馆, 或社区图书馆、放映室、活动室等公益设施, 展演、传承传统文化;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历史地段, 可设老艺人工作室、传统工艺体验工坊等, 重现传统手工艺, 不只是传统模式的售卖, 而应更注重工艺技术的传承。

4.3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当非物质文化资源为节庆、祭祀等风俗活动时, 可将民俗文化活动与旅游开发结合, 开设节庆游、风俗游、文化节等主题游览, 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 带动文化的传播与地区经济的繁荣。

4.4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当历史人文资源需要用“物化”的形式展示时, 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史料相结合的方式, 以丰富的形象展示方式进行展示。如在历史建筑外立面设置展示标识, 展示建筑艺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在历史街巷设立指路解说标识, 通过手绘地图的生动形式展示历史地段的历史演变。

5.环境要素的微更新与文化再现

针对一般历史地段保护资金投入有限的前提, 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中提取的文化要素叠加于七大类环境要素, 构成环境微更新的主体框架系统, 以提取的传统符号与历史地段环境要素的结合, 采取低成本、易应用、覆盖广的环境要素微更新模式, 在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 实现历史文化环境的彰显, 达到历史地段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再现。

5.1街巷序列与节点

环境微更新的历史地段保护, 在保持地段内现有建筑现状和功能不变的基础上, 对外部环境进行协调改造与优化, 利用文字、图纸和照片全面记录展示其历史、现状信息和价值特色, 增强街区的可达性与游览性。

以“城市博物馆”的展示方式规划街巷空间序列, 以各历史资源点作为展示空间, 构建入口节点——序言空间——展示空间——出口空间的序列, 使街巷空间与地段内各种历史资源形成互通网络, 构成历史地段“城市博物馆”。

节点空间设计。利用展墙、浮雕等, 在出、入口节点设置明确的历史地段空间限定标识, 展示历史地段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展示空间节点, 利用浓缩、抽象等手法, 在建筑外墙或院墙上以文字、图像的方式加设展示说明标牌, 或以影像的形式动态展示, 也可以雕塑等形式进行形象展示。

5.2街道绿化

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树种, 渲染不同类型、不同特色历史地段的文化氛围。如中国传统名人故居型历史地段可选择松、竹、梅、菊、兰等, 体现历史名人高洁的性格与品质。而街道两侧高大的梧桐, 显得庄重、严肃, 则可增强景深, 表达历史的厚重感。植物点、丛植结合, 则营造出自然轻松的氛围。这种文化的物化转换, 使得绿化植被在文化的补充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绿化景观用地紧张的历史地段, 应重视立体绿化, 如民国街区中利用围墙栽植的爬山虎、蔷薇等植物, 既可提高人视角度的绿量, 又可营造沧桑的历史氛围。

5.3市政设施

环卫设施:商业性质的历史地段人流量大, 可比居住性地段配置更多环卫设施。合理设计垃圾箱等环卫设施, 不仅能保持环境整洁, 还能成为展现风貌的载体。其造型可以传统纹饰装饰, 以体现传统韵味的木材、青砖等为材质, 强化历史地段的传统文化氛围。

道路配套设施:历史地段步行区入口设置止路障碍可隔离机动车, 提供安全的慢行场所, 可采用抱鼓石、柱墩等传统造型, 与历史文化环境协调;在街区车行道路设置驼峰, 可限制机动车的行驶速度, 保证街区行人安全。

消防设施:首先解决历史地段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不足的问题, 依据建筑面积及防火等级划分防火分区, 配置的消防栓的色彩以醒目的红色作为主要色彩, 饰以传统纹样, 以与地段景观协调。

5.4城市照明

分为路灯照明和景观照明:

路灯照明可采用木、铸铁等材质的传统风格的灯杆、灯饰造型, 明清传统街区可选择宫灯、灯笼等作为灯饰造型的形式来源, 民国特色街区可选择中西合璧的马灯、煤气灯等造型作为形式来源, 以求与街区文化特质相契合。

景观照明主要采用景观装饰灯、投光灯、柱灯, 在重点区域、重点建筑进行照明, 以降低造价。景观照明方案依据不同地段特质营造不同气氛, 商业街区通过建筑顶部的条形灯勾勒层次丰富的建筑轮廓, 以泛光灯配以动感招牌灯光反映建筑立面特色, 搭配门楣灯光、橱窗灯光和节点处的地灯, 色调以彩度较高的多色光为主, 烘托热闹的商业气氛。居住街区沿围墙布置壁灯, 色调以奶白色冷光源为主, 营造宁静、安逸的生活氛围。

5.5广告牌匾

广告牌匾是传统商业文化的彰显, 特别是商业型历史地段流传下来的老字号、传统手工艺店铺的广告形式, 沿袭形成幌子、牌匾、橱窗广告等形式。幌子可以采用“文字幌”“形象幌”“象征幌”等形式, 添加传统纹样等图案元素, 形象表达店铺字号或经营特色。牌匾以题字招牌为主, 招牌图案可采用龙纹、云纹等传统纹饰, 也可从地段内特色物体的形象化图案中提取。为避免破坏建筑造型, 部分广告牌匾可采用垂直于建筑立面的形式, 并应注意夜景效果。

5.6标识系统

历史地段的标识系统包含指示牌、标识引导牌、历史介绍牌等设施, 按照不同类型, 可分别设置在人流来源点、引导点和目标点。一套完整、准确、美观的标识系统, 不仅可以保障人流的合理组织, 也可成为历史文化的外在彰显。其信息载体可利用传统材料, 如木、石、铸铁等当地材料, 既可降低成本, 又可通过传统材料体现历史地段的传统特色。

5.7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以雕塑、地面浮雕、墙面浮雕等艺术形式, 向游客展示历史地段的历史人物、典故等。公共艺术品的材质可以选择铜、石、木、铁等。如铜或铁质的地面浮雕具有耐磨特性, 既可观赏也能触摸感知, 以历史地图、街区地图作为表现主题设置在入口处, 可生动展示历史地段的传统文化。街区节点可利用生动形象的情景雕塑展示历史典故, 民俗文化或者市井生活场景, 唤起人们对历史地段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公共艺术甚至可以将市井叫卖声与雕塑结合, 声、形兼备, 增强与游客、市民的互动。

6.环境微更新的双重动力机制与地区再活化

6.1政府组织——自上而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首先要确定政府部门的责任:政策制定、甄选规划设计及施工单位、推动项目实施以及协调工作。其次坚持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运作, 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并提供日后使用和维护的实施计划。鼓励居住在原有房屋的居民按修复设计要求对房屋进行修缮, 项目实施单位可给予一定补贴。

6.2社区营造——社区参与的策略与机制

微更新的策略与机制就是实现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政府从主导者慢慢转变为辅导者和协助者, 改变一贯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 发展一种更能贴近社区需求、启发社区创意、扩大资源投入的机制[2]。这种机制能有效避免因原住民大量迁出而造成剧烈的社会波动, 又能避免历史地段因无大量资金投入而被长期搁置, 利用社区自身力量达到新陈代谢。

6.3 地区再活化与再发展

环境微更新的保护模式以保护带动地区活化发展, 将历史地段原有空置、闲置的历史建筑和一般建筑, 用作艺术传授、技艺展示场所, 对原有濒临失传的艺能, 采用创新形式演绎, 传统艺能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 对传承技艺进行活态化的保护;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通过环境要素的更新, 环境品质的提升, 构建“街区博物馆”大环境, 地段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外在特色和内在含义得到彰显。

环境微更新的保护模式针对一般历史地段内物质文化资源少、保护资金投入有限的特点, 侧重从环境要素更新着手, 采用低预算、多元化的保护模式, 既大幅降低历史地段保护的资金投入, 又避免因“开发式保护”对历史文化遗存造成建设性破坏。

环境微更新的保护模式鼓励公众参与到地段环境微更新和社区营造中, 唤起地区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 激起市民的保护愿望, 凝聚地区文化, 使社区经济、文化、人文得到再次活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10—2030) [Z].2010

小学地段阅读教学教案 篇5

1.让学生了解怎样才算读懂现代语体文。

2.学会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路入手,把握文章线索,从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电脑方便灵活的检索、显示功能,以及网络教室教室机和学生机之间的交互功能,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个别辅导,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向全班同学进行转播。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整堂课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个别辅导。

可能出现的问题:

1. 电脑的稳定性问题,由于网络的稳定性有着许多不可预料的问题,为确保讲课顺利,课前与电脑管理员共同做好计算机的调试工作,把出现的故障可能降至最低。

2. 学生对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不理解,也就是有困惑,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阅读就是和困惑作斗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看完了,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阅读中也提不出任何问题,那么这是不是就算读懂文章了呢?

读书,作学问,唯独这“懂”字最难说。自以为懂了的东西,事实却往往证明懂的仅仅是表面,或者只是部分;以前以为是懂了的东西,现在才知道那只是一知半解,并不全懂。懂是相对的,发展的。

尽管如此,就具体的文章来说,懂与不懂,还是有一个大致的界限的。

二、懂与不懂的界限:

1. 应能够清楚地看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 能看出基本内容是由那些具体内容构成?这些具体内容与总体之间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怎样?

3. 对作者所说的观点,能判断正误。

4. 对作者所叙的事实,能看出其意义。

5. 对作者塑造的形象,能看出其内涵。

6. 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能说出其凭借。

7. 对作者所介绍或阐述的事物或方法,能应用或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解释。

8. 能看出写作意图,即作者写这部著作或这篇文章想达到什么目的。

三、以《关于古典文学人民性的几个问题》为例

快速阅读文章,然后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类文章若用读小说的速度来浏览,常常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云。

相反,如果阅读的是一篇小说,相同的篇幅,甚至更长比如一个长篇,我们看完后也能发表一些自己对小说的看法,为什么?

是不是因为小说有故事?

为什么有故事就容易记?

关键在于,故事有情节,前后环节的承接一般有自然顺序,这种顺序阅读时很容易捕捉到,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前后环节间的联系,读过一遍,作品内容的各环节便很自然地在读者的脑子里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四、总结规律

当我们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别种形式的有机结构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认识和记忆该作品。

由此推出一个相应的阅读基本方法:

要读懂一篇文章,就应当努力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形成别种形式的结构体。

从这个基本方法,我们还可以推出检测自己阅读效果的方法:

当你能顺利地理出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时,你的阅读是有成效的;当你对某部分的内容感到茫然时,那主要是由于你没有搞清它和哪些内容有联系,是什么样的联系。

怎样去找这条线呢?

回到刚才的例文:

能否留下这五段文字的印象,取决于能否在脑子里形成这样的线:文学的人民性决定于什么-→错误的观点:将人民性与现实主义等同-→此观点曾是古典文学研究的流行观点-→此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

理清了这条内容脉络,我们才有可能对这五段文字进行概括:

批评将现实主义与文学的人民性等同起来的观点。

五、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一组同题材的文章。

要求:

1. 选择一篇作为精读,其他泛读,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路入手,能否理出作者的行文线索,从而进行概括。

地段好未必做出豪宅产品 篇6

开发商认为,只要地段好,就能做豪宅。

对此类病灶,可从市场、客户及产品三个层面来进行思考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

面对一些对于拥有好地段就信心满满,觉得就能做出一本万利的优质豪宅产品的开发商,我想说,其实除了地段,对豪宅产品起决定作用的,还有诸多其他因素。从战略层面来看,差异化的产品定位,能够帮助项目规避市场风险;从规模层面来看,有效利用地块资源景观,可以提升地块价值,实现溢价的最大化;从产品层面来看,产品还需要创造自身独有的亮点。

【对症下药】

我们将结合某占据一定地段优势,但在景观资源方面并不占绝对优势的项目,通过对项目市场、客户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从战略、规划及产品层面解决项目在滨江豪宅市场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以及在项目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规划及产品来体现滨江豪宅价值的问题。

问题一:在滨江豪宅市场中,该项目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项目位于一线城市临滨江二线区域,属于二线江景的滨江豪宅体系。此:区域的滨江豪宅竞争激烈,在市场调控的前提下,去化压力不小。然而,开发商对项目的收益期待较高,因此,如何在滨江豪宅的激烈竞争中及市场调控具有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是项目定位策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从市场情况来看,当地高端公寓市场受调控影响,投资需求被抑制,因此以高端改善自住需求为主。而滨江高端市场热度高,但未来竞争激烈。因此,按照同地段的产品品类来看,本项目有两种市场站位的实现可能,一种是单价6万左右的市场主流品质型,另一种是每平方米10万的市场高端品质型。

项目的两种可能型:

方案一:市场常规型策略

二线江景二类,常规型,满足基本豪宅配置,位列同区段第二阵营。

方案二:市场机会型策略

二线江景一类,机会型,塑造产品亮点,位列同区段第一阵营。

将以上两种方案进行市场、客户等方面的对比,得出如下结论:

从战略层面解决问题:

两种方案均有利有弊,在短期政策松动可能性不大,调控可能会持续的情况下,需要一种合适的竞争策略,使开发风险最小化且能保证较好的收益。根据两个方案的优劣势及地块的特性,我们建议选择采取两种策略相结合的竞争机制:先以常规型策略,实现跑流量;后采用机会型策略,创造溢价,即采取市场差异化的定位,避免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又可减少政策下的去化压力。领先于二线同级项目,紧跟一线豪宅品质。

问题二:先天条件不足,规划及产品如何体现滨江豪宅价值?

项目位于一线城市二线滨江的位置,地段位置优越,具有打造豪宅的先天条件。但地块周围有建筑物遮挡,影响观景视线,江景资源不丰富。项目定位高端,滨江豪宅市场竞争势必激烈。因此,相较于周边竟品如何差异化打造,凸显其自身优势,是为关键。

通过项目地块SWOT分析及地块的江景视线的分析不难看出,本项目处于二线江景的位置,江景资源不足够丰富。所以,在满足江景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通过打造内部景观等方式来提高项目价值,实现二线滨江豪宅的一线品质,方能使项目溢价达到最大化。

从规划层面解决问题:

为最大化地利用江景资源,同时兼顾内部景观的打造,提高项目整体品质,建议通过强排方案的比较,选择错落式局部形态,强调建筑借位,前排建筑可享受江景资源,后排建筑则重点享有内部景观,满足江景最大化利用,提高小区内部品质。保证了每幢楼的采光和景观面,住宅的四个面都能享受到风景。

从产品层面解决问题:

可根据“空中庭院式的江景豪宅”这一差异化定位,打造区别于同质同类产品的项目亮点,如:空中庭院(差异化功能体现创新)、江景豪宅(天赋豪宅特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的贵族式生活豪宅(回归家庭生活为主题),以此提升项目品质,追求更高溢价。

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途径 篇7

关键词: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延续

一、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意义

城市历史地段的空间结构直接反映着历史地段的风貌。因此对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延续,即是对历史地段风貌的延续。保持和完善历史地段的空间形态是城市历史地段发展的基础。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形成城市历史地段风貌、建立城市历史地段归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和完善原有肌理的连续性、空间的连续性、空间尺度的连续性来实现城市历史地段原有空间结构的延续。

1、城市历史地段原有空间形态的延续

(l) 保持城市历史地段肌理的连续性

城市历史地段的肌理是指地段中实体和虚空之间的关系,主要在平面上观察,像布料经纬线之间的空隙,当然实际情况是相当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历史地段的肌理表现为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这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二维反映。它提供了很多有关空间的信息及城市历史地段底界面的形式变化,反映出城市历史地段的平面特色,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的肌理是保持环境认同感的重要环节。

(2) 保持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的连续性

空间的连续性包含着物质形态方面的连续及视觉心理方面的连续两方面内容。物质形态方面的连续就是指由具有连续性的空间界面或环境实体在空间环境中的延续。在城市历史地段中,我们可以通过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保持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的连续性。在顺应原有环境肌理的基础上,增加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改善历史地段的功能,还使整个地段整体空间有疏有密,保持空间连续性的同时产生视觉上的中心。视觉心理方面的连续就是指运动观察者在运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片断的整合。位于运动者前方的目标可以成为运动行为的诱因,在对城市历史地段进行改造与整治的过程中,应注重公共空间的合理设置,使之形成在行进过程中的一系列的观察前方目标的视觉通道,从而引导人们向前运动。

(3) 城市历史地段空间尺度的延续

空间的尺度对人们在进行各类活动时的心理感受有着很大的影响,适宜的空间尺度会使人们产生舒适安定的心理感受。一般城市历史地段的尺度都不大,建筑的各个界面与街巷的整体空间环境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比例关系, 空间尺度普遍具有亲和力。如果我们在对城市历史地段进行改造过程中,盲目地拓宽街道就会丧失城市历史地段宜人的空间尺度。而当某些城市历史地段的道路交通的确有必要进行适度的拓宽时,就应该在改造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铺地、小品、树木、构筑物的设计,保持原有的宜人尺度感,延续原有尺度关系。

2、城市历史地段街巷空间的保护

街巷空间是人们为了解决交通,沿着一条交通路线的两侧修建建筑所形成的带状空间形态。街是历史地段的主要道路,巷是街的分支。荷兰人称街道是“生活院子”,这就表明街巷空间不仅仅是交通空间,其中还包含着人们的生活,是人们交流、休闲、娱乐等生活的重要场所。它是城市历史地段的历史、经济及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因此街巷空间的保护在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中需要认真对待。并以下列几方面为重点:

(1) 保护和延续街巷的空间结构

城市历史地段街巷空间形态与街巷空间中的各种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历史地段中丰富的生活场景。目前,很多历史地段的街巷空间结构并不能够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保留主要街巷的方法来达到延续历史的目的,实现街巷空间结构的延续。

(2) 控制街巷空间的尺度

一般情况下,城市历史地段的街巷空间普遍具有宜人的尺度,这种尺度使置身于街巷当中的人们感到舒适。因此,保持街巷原有的空间尺度是延续历史地段特色的重要内容。我们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街巷空间尺度的控制: (1) 建筑物体量的协调。城市历史地段的新建建筑要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物的尺度,将建筑物各个要素的大小尺度及排列组合作为研究重点。我们应把握原有建筑开间、高度的固有性,总结其规律,从水平、垂直、深度三方面综合考虑街巷空间的尺度,以求新建筑与周围建筑体量相协调。这并不是说新建筑要完全套用旧建筑的模式,而是通过寻找建筑体量划分的相似性、延续性,达到与原有建筑相协调的目的。 (2) 保持街巷线性及高宽比例关系。街巷空间基本上都是按照生活习惯或地域特点顺应自然建造的。因此,在城市历史地段的改造与更新过程中,遵循原有道路的线性空间,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高宽比例关系是保持宜人尺度的关键所在。

(3) 保持街巷空间界面连续统一

界面是限定空间的面状要素。从街巷空间的构成上讲,界面可以分为以建筑立面为主的垂直界面和以地面为主的水平界面。 (1) 建筑界面的保持与改善。建筑界面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区分开来,是界定内外空间的重要元素。只要人们参与到街巷空间中,视线总会与建筑界面发生关系。建筑界面的尺度、造型等要素势必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些不同的心理感受对人们形成历史地段的环境意象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对街巷立面进行改造时,应根据界面整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建筑界面进行改善:a.对建筑界面的净化处理。建筑界面的净化处理主要是清除建筑立面的“寄生物”,如各种招牌、广告、防盗网等各种附加物。这些附加物对原有的建筑物立面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建筑界面的改善应尽可能地减少这些附属物对建筑的遮挡,确保建筑界面整体形象的保持。b.对建筑界面的美化处理。为了使建筑界面的视觉效果在建筑界面净化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使整个历史地段的风貌得到强化,对建筑界面的美化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对建筑界面进行修复时,要重视新老界面形式的协调,关注建筑的材料、色彩等方面的控制,进而保持城市历史地段整体的风貌特征。 (2) 地面界面的保持与改善。底界面的改善主要是对地面铺装的色彩、图案、材料等方面的改善。同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a.在选择历史地段底界面的色彩时,应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接受力,应以纯度中低层次,明度中等的色彩为主。b.地面铺装以不同形态的图案美化着环境,地面铺装的图案应简洁为宜。选择恰当的铺装图案,在满足装饰地面界面作用的同时,增加环境特色。c.地面界面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底界面与周边的环境、垂直界面的谐调统一。材料的选择不仅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还应该考虑到与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

总而言之,在城市历史地段街巷空间的界面改造与更新过程中,应注重保持街巷界面的形式、材料、色彩方面的连续统一性, 使街巷空间界面在整体上达到协调统一,是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得以延续的保障。

3、城市历史地段重要节点的保护与优化

历史地段内不仅有街巷以连续的行进和动态观赏为特征的线状空间,同时还有空间转换、供人驻足停留的另一类点状空间,即节点空间。在城市历史地段中,节点空间通常指广场或道路连接交叉的位置处。街巷中或大或小的节点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交流、聚集的场所,同时使原本单一的线形街巷空间产生变化,丰富了城市历史地段的空间层次。

街巷空间的节点是城市历史地段风貌特征的重要体现。对空间节点进行的保护和优化就是对街巷中原有节点进行选择性的保留,如水井、牌坊、绿化小品等,使其起到丰富空间结构的作用,同时提高城市历史地段的整体氛围。因此,对于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而言,考虑在城市历史地段中增加一些节点空间,同时将原有的节点空间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里笔者对如何优化节点空间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丰富节点空间的空间层次

由于历史地段的节点空间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且往往与其他类型的空间混在一起。因此,往往没有明显且丰富的空间层次。这就需要将节点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界定的手段进行区分,从而让使用者的领域感得到强化,使之形成具有公共性、私密性的空间层次。公共性的区域满足人们集会等公共性活动的需求,相对私密的区域满足人们休息、交谈的要求。

(2) 合理组织节点空间的交通流线

由于城市历史地段的节点空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往往存在着人流穿梭,交通混乱的现象,对节点空间的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笔者认为,在对节点空间中的交通流线进行组织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人们出入节点空间的交通流线,在进行路线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便捷路线的设置,又要为逗留者提供停留的区域,达到两者之间的活动互不干扰。一般情况下,穿行者对空间中的阻碍物和地面质感的变化十分留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铺地的变化及低矮的构筑物、花坛、小品的布置来组织人流。

总而言之,对于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延续,需要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更加严谨、全面系统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关于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保护与延续的相关理论,找到既能延续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又能适合城市现代生活及城市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城市历史地段风貌的延续。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方益萍何晓军译, 华夏出版社, 2001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吴伟主编:《城市特色研究与城市风貌规划》,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历史地段 篇8

1 平乐古镇前期基础调查

在川西平原的古镇中有颗耀眼的明珠平乐, 地势平坦, 周围四面环山, 平乐处在内陆中纬度热带湿润气候地区, 雨量充沛、无严冬、无酷暑、气候温和宜人。平乐历史久远,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因地势平坦开始修筑水利, 兴农桑而聚落, 因此得名平落, 后更名为平乐镇, 全镇面积近70km 2, 其中集镇区面积1.28km 2, 古镇区古迹保护完好, 明清时期建筑面积达23.54万m 2, 保存完好程度达85%。平乐因气候原因盛产竹木, 自宋代以来平乐镇就以造纸和盛产茶叶闻名于世。

1.1 建筑风貌

平乐古镇以古朴的青砖木板墙样式的街区, 以及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而著称。古镇改造应围绕古镇的古朴为重点, 规划中的新建、复原及其结合, 都应保持古文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否则会破坏和影响古镇原有建筑风格。

1.2 配套设施情况

平乐古镇和后建的新城相接, 各种生活和商业设施比较齐全, 如小超市, 餐馆较多, 但公共卫生设施比较缺乏, 影响游览及购物的心情。

1.3 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旅游资源

平乐自古便是著名的商道, 在今天的平乐, 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丰富的历史的遗迹———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俗称九古平乐的古建筑遗产众多, 文物古迹保存完好, 有镇江坊、福惠街、水巷子、渔市拐码头、禹王街、禹王街、赏风楼、古戏台、顺河街、草鞋街、八店街、八店街码头、古打铁铺、糠市街、字库街、乐善桥、剑仙楼、清河街、碳市巷、银家大院、黄金堰、禹王坎马头等古街古建筑。其中古戏台是平乐古文化的一种标志, 如今恢复的古戏台将继续延续平乐古老和神奇。

1.4 建筑和装饰风貌, 当地居民的重建、改建情况

平乐古镇以古朴的青砖木板墙样式的街区和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而著称, 房屋通常采用川西特有的穿斗式木结构, 墙体多用木板, 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 以解决四川多雨季节的屋面排水问题。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 与木墙相配, 显得清新而朴实。飞檐和雕梁是川西民居不可或缺的元素, 表达了巴蜀之地的精细之美。古镇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和古街区, 涵盖了居住、传统加工业和商业等多项功能, 至今仍然能满足着一定数量居民的居住需求。这种特有的民居院落, 它在给人以领域感的同时又密切邻里关系。平乐的22条古街呈鱼骨状格局 (其中八店街、糠市街、河边街、草鞋街、长庆街、福惠街、江西街、禹王街为九条历史悠久的老街) , 街两侧穿斗式民居错落有致, 极富传统风韵, 现保存完好的多为清末民初建筑。

古城新镇的建设应围绕古镇的古朴为重点, 规划中的新建、复原及其结合都应以城镇物质功能的最大满足为宗旨, 并保持古文脉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1.5 平乐古镇旅游资源

在古镇区内, 可以尽情享受都市以外久违的那份古韵和恬静。忘记烦忧, 纵情山水……剔除了现代文明的浮躁, 看到那充满灵气的山山水水。

平乐古榕, 是古镇珍贵的旅游资源, 也是平乐历史的见证者, 和古镇一起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沿江十三棵, 树龄多在千年以上, 特别是位于福惠街东头与兴乐桥交接处, 树龄1500多年, 唯此树最大, 这颗枝叶繁盛的千年参天古树也成为平乐的象征, 善男信女们在树前祈福许愿, 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

芦沟自然风景区位于平乐镇区西北lkm, 景区内沟长8km。森林、竹子覆盖面积667hm2, 苍茫竹海, 宏伟壮观。

花楸山, 西出古镇4km, 景区总面积约10km 2, 景区内层峦叠翠, 树木葱笼, 溪流淙淙。

金鸡沟位于古镇西南面, 沟口与白沫江相连。因沟内竹资源丰富, 成为先人造纸集中的场所, 踏过长满青苔的石板路, 看到古人遗留在此的作坊遗址, 感慨当年繁华不再。

2 历史资源的发掘保护

2.1 河流两岸功能的挖掘和保护

平乐古镇沿江而建, 白沫江进入古镇分为三部分, 主流顺势而下, 安乐堰和黄金堰分别从两侧穿城而过;古水堰、水磨、水碾等水利设施的遗迹体现了人们治水、用水的传统;古码头更体现了人们生产、生活与水运的密切联系。

但平乐古镇, 面临着特色水系退化的问题:可以设置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 清理河道淤积, 改善河流水质;其次古镇传统水道在城镇建设中应予以保护。

2.2 历史民俗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挖掘

勤劳的平乐人,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明。传统餐饮方面有碗碗羊肉、奶汤面、岩谷水豆花、甜皮烧鸭等远近闻名的小吃。民俗方面每年有观音会、城隍庙会、朝山会、清明灯会、山歌会, 还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川剧等, 古历史遗迹有浓郁宗教氛围的观音院、历史悠久的倒石桥、造纸作坊、江西会馆、古戏台等。都是传统餐饮、名俗旅游、古迹旅游开发的好项目。

3 对建筑和装饰规划思想的建议

3.1 对河流两岸及街巷保护和改造的建议

古建筑和古街道构成了平乐古镇整体风貌的主要部分, 也是地域文化的最好体现。平乐古镇新建筑的设计应充分整理和挖掘本地建筑在结构、构造、设施、材料和造型装饰等细节上的特点, 处理好仿古砖混结构与传统风格的协调问题, 注意建筑外观风格及装饰风貌的连续性和地道性。在修复、处理的各个细部环节时, 都应尽力保持古建筑和街巷的原真性和仿古仿旧感。展示一个完整传统特色的古镇, 使之具有功能性和观赏性。

3.2 对基础商业设施建设的建议

平乐古镇旅游业基础设施已经基本配套比较完善。围绕白沫江区域形成一个古镇核心游览区, 平乐古镇在功能、标识标牌、游览线路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

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方式主要有:经营餐厅、提供住宿、纪念品商店等几个方面。古镇经营的居民形成的这种竞争态势如何引导。以及如何处理好商业气氛和古镇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的关系, 都是值得考虑的。平乐古镇的游客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 游客量增长快速。从出游方式看, 游客大多为自驾车, 成为成都自驾最受欢迎的古镇之一, 而且多集中在周末、节假日等。需要在平乐景区步行街道入口设置相应规模的停车场。

3.3 对保护规划的建议

完善景区内部的旅游标志指识系统建设, 为游客做好人流引导的路面服务。在古镇范围内, 增设园林设施和风格协调的园林小品。如小型广场、小游园、小型水景、小憩亭、休息座椅、造型垃圾桶、高标准公厕等园林景观公共设施。完善景区的消防等安全设施, 严禁沿河商家乱排污水, 维护古镇水环境的清洁。

3 结语

在具体的古镇旅游开发和管理过程中, 除了要从宏观上把握古镇统一、协调、积极保护性建设和开发古镇等问题外, 还需要从细节上做到旅游流开发引导规划的协调控制, 通过古镇内、古镇周边旅游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 实现对古镇的文化艺术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高梧.四川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历史地段 篇9

数字化、技术化已成为建筑学发展方向之一,数据库作为一种信息分门别类记录的量化手段,正得到广泛的运用。所谓“数据库”,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按某种规则组织起来的“数据”的“集合”。在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保护改造的研究中,建立基础的数据库平台,既有利于全面的数据收集,又为案例的整理、分析、比较提供了良好基础。基于此,笔者建立了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库和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库。

1.1 数据库的定义

J.Martin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1.2 Office Access数据库软件

本数据库工作平台采用较为常用的Office Access软件。其作为常用办公软件群Office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开发简单、接口灵活等特点,是典型的新一代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

(1)完善地管理各种数据库对象,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

(2)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库安全机制。

(3)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数据对象,利用存储的数据建立窗体和报表,可视性好。

(4)作为Office套件的一部分,可以与Office集成,实现无缝连接。

(5)能够利用Web检索和发布数据,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

1.3 数据库的建立

要建立可运行的数据库,需进行下列工作:

(1)选定数据库的各种参数,例如建立产业类历史建筑数据库需要的项目名称、地点、改造时间、经济指标、建筑图纸、实景照片等,这些参数全面地反映出收集对象的各项技术性指标。

(2)定义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和命令,定义数据库名、数据模式、索引等,便于形成便捷的产业类历史建筑数据资源平台。

(3)准备和装入数据,定义数据库仅仅建立了数据库的框架,要建成数据库还必须装入大量的数据,这是一项浩繁的工作。在数据的准备和录入过程中,必须在技术和制度上采取措施,保证装入数据的正确性。计算机系统中原已积累的数据,要充分利用,尽可能转换成数据库的数据。

产业类历史建筑(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库的建立,便于相关项目的分析与比较,并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打下基础。该数据库旨在建立基本的平台与框架,今后可不断地进行数据的扩充。

2. 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库

2.1 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表

数据表是数据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是其他对象的基础。没有数据表,关键字、主键、索引等也就无从谈起。在数据库画板中可以显示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表,创建数据表,修改表的定义等。

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表中对相关1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项目名称、国家、城市、设计单位、设计主持、原有年代、原先类型、项目进程、改造时间、改后类型、改造方式、总面积、总平面图、平面图、立剖面图、照片、备注说明、资料来源。(图1)

2.2 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库窗体

在Office Access中,可由数据表自动生成数据窗体,数据窗体图文并茂,比数据表更为直观和易读。以下为悉尼动力博物馆、阿姆斯特丹NDSM船厂改造、巴塞罗那Vapor Lloll Loft公寓、德国奥伯豪森储气罐改造4个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的数据库窗体。(图2)

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库针对产业类建筑单体或小型建筑群,并通过收集项目基本信息、平立剖图纸对其建筑改造方式与技术进行了相对细致的记录。在笔者初步建立的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库中,第一批入库项目计48项。在这数十项典型案例中,就项目地点而言,包括国内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以及国外伦敦、悉尼、洛杉矶、巴塞罗那等城市;就项目改造时间而言,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进行改造更新的案例为主;就原先的产业建筑遗产而言,原先的建筑年代从19世纪横亘至上世纪末,并涉及发电厂房、重型车间、仓库、框架厂房等多种建筑类型;就再利用功能而言,则涵盖博物馆、公寓、办公、学校、商场等多种功能种类。案例选择上较宽的时空范围跨度较好地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并有利于后续比较研究的深入开展。

3. 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库

与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库相比较,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库建立的平台相似,但其关注对象为产业地段或大型建筑群,其更关注建筑之间的关系或地段城市层面上的意义。

3.1 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表

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表中对相关17项指标进行了统计:项目名称、国家、城市、重要建筑、规划开发者、原有年代、原先类型、项目进程、改造时间、改后类型、改造方式、经济指标、总平面图、相关图纸、照片、备注说明、资料来源。(图3)

1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表

3丨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表

4丨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库窗体

5丨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方法框架

2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库窗体

3.2 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库窗体

由数据表自动生成数据窗体,比数据表更为直观,以下为旧金山渔人码头购物区、天津友谊风情街、多伦多古德汉-沃兹酿酒厂区改造、杭州杭印路LOFT49这4个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项目的数据库窗体。(图4)

在笔者初步建立的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库中,第一批入库项目计27项。其中就项目地点而言,包括国内的上海、南京等城市,以及国外杜伊斯堡、鹿特丹、巴黎、多伦多等城市;就项目改造时间而言,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进行改造更新的项目为主;就地段内的产业遗产而言,遗存年代从19世纪跨越至上世纪末,并涉及电子厂、汽车厂、化工厂、港口码头等多种产业类型;就改造后功能用途而言,则包含艺术街区、产业园区、商业市场、公园、混合社区等多种类型,基本涵盖了世界范围内较为成功的产业地段改造更新典型案例。

4. 数据库的运用

4.1 数据库的数据记录

数据库提供了研究的基本量化平台,并可保证研究的持续性和规格化。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改造数据库可便捷地收集国内外成功的产业建筑遗产改造案例,为借鉴学习提供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比对分析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4.2 数据库的查询筛选

数据库中记录了关于产业建筑遗产的各项指标,在不同的项目相互间进行比较时,可以运用窗体的筛选功能,精确而便捷地统计出符合筛选条件的结果。比如,若要对上海的1960年之前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进行研究,则可运用数据库进行精确查询,先在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数据库表中选择三个筛选条件:“国家-中国”、“城市-上海”、“原有年代-<1960”,然后“按窗体筛选”,则可得到符合条件的结果。

Office Access数据库还为用户提供了“模糊查询”功能,即只需输入一个筛选条件再加符号“*”,与之相关的结果便均可选出。比如,若要对改造再利用为艺术相关功能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则在数据库表中选择筛选条件:“改后类型-艺术*”,然后“按窗体筛选”,则可得到与该筛选条件相关的所有子项,其中不仅包括单一艺术功能的项目,还包括艺术文化商业等多功能综合的项目。

4.3 数据库的比对研究

数据库提供了数据的记录集合功能,多个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改造项目可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大大方便了实践案例层面的研究工作。如两个或多个项目进行比对研究时,可以通过一些关键参数,如建造及改造年代、再利用功能类型、经济技术指标、改造策略技术等方面的对比以发现各案例之间的相同、相近、相异之处,并挖掘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而发挥数据库的量化技术优势,保证研究的深入进行。

5. 基于量化途径的产业遗产保护工作方法框架

在现今的客观状况下,辨明价值,去伪存真,在科学方法指导下尽最大努力将有价值的产业遗产保护下来,或许比单纯地研究产业类建筑保护改造方法等后续议题更为迫切和重要。因为有价值的产业遗产一旦因为人们的短视而消失,如何改造再利用自然无从谈起。由此看来,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方法十分必要。

有了数据库这一量化手段的引入,发挥数据集成与量化管理的优势,使得基础研究更为便捷和科学,并借助量化研究平台保证了后续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基于此,笔者通过有序地列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步骤和要点,并以量化为主要技术路径,尝试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方法框架(图5),以促使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真正落到实处,推进保护工作的过程理性化,方法科学化,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失误的产生。

摘要:如今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改造在国内已引起普遍重视,但在针对性系统化的综合研究与技术对策方面还有欠缺。本文引入了数据库这一量化研究技术途径,通过建立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数据库及产业类历史地段改造再利用数据库,完善量化研究与数据分析平台,并最终基于这一数字平台形成系统性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框架。

关键词:产业类历史建筑(地段),保护改造,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6(8):8-11

历史地段 篇10

上海地域历史悠远, 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诸多历史遗迹, 如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等。就城镇发展而言, 南宋年间小东门十六铺一带已建起上海镇。元代, 上海设立市舶司开展对外贸易, 管理外贸货物进出及征税, 由华亭县划出五个乡设置上海县, 辖属松江府。到明洪武年间, 上海已成为东南名邑。历经晚清至民国百年殖民的特殊时期, 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 上海迅猛发展演变为远东第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

这一时期, 各种古典复兴风格的近现代建筑在上海租界中心城区及近郊区蓬勃发展起来, 包括以外滩为代表的金融商贸建筑、以里弄及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 以及各式官僚衙署、酒店娱乐建筑、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医疗建筑、教堂建筑等等。这些近现代古典复兴风格建筑已然成为海派建筑的风貌和标志。然而, 上海地域有着数千年的漫长发展史, 在近现代古典复兴风格建筑出现之前, 无论城区还是广袤乡村中, 大量存在的是江南水乡风貌村落, 以及传统木结构合院民居建筑, 至今仍在各郊县村镇中有着丰富遗存。这些多姿多彩的传统村镇环境空间及其历史建筑群, 与近现代西式风格建筑, 同样都是上海地域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共同映射出上海发展历程中多元文化交织的绚烂画面。

传统村镇建筑风貌及场所环境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 即使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 它也应该有记忆、有延续、合理有序地发生渐变。上海作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的大都市, 对传统村镇整体环境风貌、乡土文化、建筑遗产等诸多元素存续再生的研究探索, 变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2003年上海市政府确立了上海市中心城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 又于2005年批准总面积约14km2的32片上海市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 其中即包括松江区泗泾镇下塘村。泗泾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下塘村是古镇的核心风貌区域, 2013年入选首批全国传统村落, 2014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是上海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泗泾下塘村传统建筑群落沿泗泾塘、北张泾等水系布局, 形成较为典型的江南水乡传统建筑风貌, 村镇整体格局保留完好 (图1) 。

2 泗泾古镇历史文脉

泗泾古镇, 位于“上海之根”松江府城东北约15km, 因通波泾、外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水系汇合于泗泾塘而得名。北宋年间, 在通波塘形成“会波村”, 相传东田禅寺建于此时;南宋时期, 会波村向东迁移, 沿洞泾建“七间村”。元代中叶随着经济发展扩为集镇, 名“泗泾里”, 泗泾镇水乡市集的格局在这一时期已基本成形, 建有观音庙 (后改为普渡禅院) 、祥泽道院、文昌阁、杨侯庙等寺院建筑, 并在泗泾塘上造九孔泗泾石桥。明洪武年间, 增观音阁, 铸铜塔“迎阳塔”藏经。明正德年间“泗泾里”改称“泗泾市”, 泗泾作为粮食集散地和水产交易中心, 成为松江府重要集镇。万历年间修筑普渡、福连、武安三座石拱桥, 将泗泾塘南北两岸的商业及居住建筑相连为一体, 古镇店铺民居鳞次栉比, 佛寺道观星罗棋布。泗泾至此有“三弓 (三桥) 一箭 (铜塔) 安一方”的谚语 (图2) 。自清代到民国, 泗泾进一步发展繁盛, 泗泾塘作为交通要道和经济命脉, 两岸“百业辐辏, 户口繁盛, 街巷纵横, 桥梁相望”, 酿造、竹木行、米行、米厂成为泗泾镇的主要经济支柱。

泗泾塘自西向东流, 古镇建筑沿泗泾塘南北两岸呈线性布局。泗泾塘沿岸的下塘街、开江中路至福连桥, 以及江达南路一带, 传统水乡市集格局至今保存完好, 留存许多优秀传统院落建筑以及古桥名胜, 如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马家厅、杨家厅、宝伦堂、周伯生宅、福连桥等。泗泾塘北岸临河建造连续的骑楼建筑, 长达数百米, 可以风雨无阻地做买卖, 是依托河道进行商贸交易的河街风貌空间遗存。松江府志记载, 晚清时期泗泾镇糟坊、酱园等手工作坊, 以及各类商业店铺、书场、浴室、饭店竞相开设, 各色风味小吃和土特产十分丰富, 有汤团、粽子、摊粉、菰 (荷叶) 包、豆干、熟幺菱、浇切糕、白切羊肉、软香糕、赤豆糕、糖芋艿、釜底山芋等等。当铺、百货、珠宝、染坊、雨具、刀剪、山货、水产、竹木、家具、漆器、陶瓷、古董、杂货等应有尽有, 生意十分兴隆。

经济繁荣使得泗泾成为人杰之地。元末明初史学家、文学家陶宗仪, 征召不仕, 终身在泗泾授徒著书, 著有《南村辍耕录》、《书史会要》、《南村诗集》等。杜琼依据老师陶宗仪《南村别墅十景咏》绘制了著名的《南村别墅》图册, 开启吴门画派山水画之新风。元末高士孙道明筑草堂三间隐居泗泾, 博学好古, 完成手抄本数千卷, 在泗水之北建“映雪斋”藏书。至明代有数学家李柬, 进士范惟一、范允临、范允谦、朱伦、朱朝贞。清代有进士秦渊, 秦昌迈、秦鸿翔。到民国时期有名医沈半樵, 爱国志士、《申报》创始人史量才, 创办震旦大学与复旦公学的著名学者马相伯。高隐、名宦、御医、书家、报人、学者……各类历史名人不胜枚数。

泗泾至今保留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泗泾十锦细锣鼓最具代表性,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保留有舞草龙、荡湖船、竞龙舟、皮影戏等多姿多彩的非遗民俗文化。泗泾古镇从村落空间格局、传统建筑遗存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层次保留, 使其成为能较完整地反映传统历史风貌和上海地域特色的水乡村镇。

3 泗泾传统庙市公共空间之复兴

泗泾镇最古老的寺庙东田禅寺, 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 (1008~1016年) , 是现福田净寺的前身。相传泗泾镇的形成, 即起源于庙会。庙会亦称庙市, 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市集与节场空间, 亦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民俗活动, 因设在寺庙内外或附近 (“庙”) , 又在寺庙庆典或固定日期举行 (“会”) , 而称为庙会。传统庙会市集空间, 不论在都城、地方城镇还是乡村, 都是公众参与程度非常高的开放式公共空间 (图3) 。

位于泗泾下塘村开江中路核心路段的福田净寺, 由东田禅寺和镇上八座小庙合并而成, 在泗泾镇城隍庙旧址上重建。城隍庙区域旧时是泗泾庙会所在地, 福田净寺山门至开江中路约六十余米长的路段, 沿福田净寺院落主轴线向外延伸, 建造一条两层高的下店上宅式商业街, 面向古镇居民售卖服装、电器、日用品。因其商业模式与福田净寺并无关联, 在内容格调方面差异较大, 加上广告音响的喧闹, 导致庙宇面南的山门常年关闭, 另在东侧文化路开门出入, 寺前商业街与寺庙空间关系基本断裂。商业街西侧是一片拆迁后的荒芜空地, 用作流动的露天百货零售市场;商业街东侧是一条僻静巷弄, 紧邻的一方院落产权属房地局所有, 由本地居民及若干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商业街铺面只向内街开门, 因经营项目与开江中路商业并无不同, 又是内街不临马路, 导致生意清淡, 整条商业街状况不佳, 难以维系 (图4) 。

基于以上现状, 拟对福田净寺山门以外这片萧条的商业与居住用地展开保护再生改造设计, 以福田净寺为背景, 复兴泗泾传统庙市公共空间。通过引入传统商业与民俗活动, 辅以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同时结合福田净寺的佛事法会, 再现庙会市集空间的活力, 创造新兴公共活动空间作为物质载体, 以此延续泗泾古老的传统文化及商业模式, 复苏泗泾居民对庙会节庆的集体记忆, 丰富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 藉此将地方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延续下去。

庙会作为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庆典及传统商贸活动的载体, 其功能的复苏和文脉的延续可增强居民的地域认同感, 通过居民的参与互动, 有效激发村镇活力。通过复兴庙会文化活动空间, 为各个年龄层的居民提供一个表演、学习、相互交流的场所, 丰富并提高居民的文化生活品质, 以此提升村镇公民意识, 培育村镇公民社会, 创造乡村公共艺术, 实现传统村镇文化的有机延续。同时, 也是提升泗泾古镇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泗泾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增强经济收益的有效手段。

4 福田净寺历史地段再生设计探索

依托泗泾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对福田净寺南端的建筑空间展开保护更新设计, 整合原有商业模式, 改造内街单一乏味的商业空间, 通过恢复寺庙传统节场空间、设定仪式行进路线, 融入泗泾传统民俗文化与商贸文化, 同时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与传习, 复兴泗泾传统庙会文化, 为泗泾居民创造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公共空间。

4.1 基地现状分析

泗泾古镇水系路网空间结构, 由东西走向的开江路、泗泾塘水系, 以及南北走向的江达路、北张泾水系架构而成, 传统民宅院落沿着路网水系有序排列分布, 构成古镇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与肌理 (图5) 。

下塘村曾是泗泾古镇的核心区域, 现在已撤销村级建制, 分属张泾居委会和中西居委会管辖。福田净寺坐落于开江中路核心地段, 山门距开江中路60余米, 沿南北向轴线展开寺院建筑布局 (图6) 。改造基地为福田净寺南面地块, 南至开江中路, 北临福田净, 寺东至文化路, 西至杨家弄。地块略呈梯形, 南北深65m, 北端东西宽124m, 南端东西宽133m (图7) 。

经过建筑质量等级评估及问卷调查等详尽的前期调研, 明晰基地内建筑分布及保存使用现状, 根据建筑风貌等级分类, 逐一确定完整保留、局部改建、全部拆除的范围及措施。风貌完好的两幢传统三合院建筑, 分别是开江中路312号马家厅与开江中路130号宅院, 均建造于民国初期, 二层木结构跑马转角楼, 体量形态十分相似。其中马家厅已经修缮完毕, 暂时空置;开江中路十二号院落因群租而搭建凌乱, 风貌破坏较大, 拟全面修缮, 做功能置换。基地内这两个传统院落的保存, 从空间模式到建筑元素的借鉴运用, 为庙市空间复兴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设计核心点 (图8) 。

基地东侧临文化路一线, 包括两栋多层公寓住宅楼, 以及保护风貌参差不齐的临街木结构建筑, 因居住人口密集, 拆迁问题复杂, 列入二期改造范围。针对寺前商业街空间尺度过大、马头墙过于繁复导致风貌不协调、小开间小进深建筑使得商业模式单一等种种弊病, 拟对这条商业内街做局部拆除、局部保留改建处理, 包括打通隔墙还原框架结构的空间连续性、拆除二层降低总高、与新建建筑连接相通等具体手法。基地东北角是福田净寺山门前街至文化路的通道, 保留该巷道出入口, 藉此设计庙市各节点空间与开江中路、文化路之间回闭连通的仪式行进与游园路线 (图9、10) 。

4.2 寺与市的时空对话

4.2.1 解析寺与市的空间格局

为复兴福田净寺历史地段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 设计中引入传统庙会商业模式, 以福田净寺为背景, 创造多样化建筑空间, 以承载庙会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同时为佛教法会活动提供巡游路线与法会道场, 使名胜古刹与新兴庙市相映生辉, 穿越时空进行对话。

以福田净寺南北向纵深轴线的延长线作为庙市空间的主轴线, 将基地分为四个组团, 对应四个大小不一的广场节点, 形成四个核心活动空间。轴线南端对应开江中路的入口广场, 轴线北端对应福田净寺山门前广场, 这是两个主要的开放式广场, 方正、平整、无高差, 为民俗展演和法会活动提供宽大场地, 可容纳较多民众观演停留。轴线东西两侧中心地带各做一个形态不规则的次广场, 与周边围合的建筑有机结合, 用流水、古树造景, 形成活泼有趣的附属核心空间 (图11) 。四个广场之间设计曲折丰富的路径相连通, 最大限度扩展庙市的游走线路长度, 同时为游园线路步移景异的多样化视角提供空间景深保障, 使得庙市组团商业空间从建筑形式到室内外景观都各具特色 (图12) 。

4.2.2 复兴寺与市的承载空间

泗泾古镇传统民俗文化与佛寺法会十分丰富, 在设计中将其引入四个组团, 成为庙市环境与建筑空间承载的主体内容。福田净寺每年有新春祈福撞钟、迎财神、观音圣诞、浴佛法会、弥陀圣诞、各种水陆法会、腊八年终法会等, 可在寺院与庙市广场节点空间内外呼应延展, 形成更长更丰富的法会线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泾十锦细锣鼓源远流长, 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细”表现在锣鼓声细腻柔和, 大小铜锣、琵琶、二胡合奏, 吸取昆腔艺术特色, 婉约绵长, 表演技法十分独特。将西侧组团的保留建筑开江中路312号马家厅作为十锦细锣鼓的展演中心, 在古色古香的建筑氛围中表演和传承十锦细锣鼓, 别有一番风韵。泗泾传统民俗文化包括元宵节荡湖船、放花灯, 端午节龙舟竞波等依托水系的各项活动, 庙市入口广场离泗泾塘直线距离50m, 可将这些民俗活动作为外延序列性展演纳入庙会节庆。同时, 将松江地区的花篮马灯舞、顾绣、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技艺、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建筑功能空间之中, 使得传统庙会气氛更加浓郁而活跃 (图13) 。

表演路径较长的民俗展演, 有泗泾逢年过节的舞龙灯, 以及松江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关帝庙会举行的“舞草龙”求雨活动等。舞草龙演出中, 村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足穿草鞋, 分“祷告”、“行云”、“求雨”、“滚龙”、“翻尾”、“取水”、“返宫”七段内容完成仪式, 通过在庙市主次轴线设置表演路径, 巡游至文化路、开江中路完成回闭线路, 形成巷弄穿梭游走、大小广场驻停表演的趣味展演模式 (图14) 。草龙由毛竹、稻草用铁丝扎成, 从选料到加工都非常有技巧, 其制作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展演过程。将东侧组团的保留建筑开江中路130号宅院用作民俗文化展示与传授中心, 编草龙、做面塑、制糕点、做小吃, 居民游客在逛庙会之余参与民俗文化学习, 既可获得一技之长, 又直接参与到弘扬泗泾传统文化的实践之中。

阿六汤圆、广利粽子、白切羊肉、小笼、菰包、豆干、熟幺菱、格式糕点是泗泾特有的名小吃, 结合面塑、糖人等传统民俗与美食, 以小吃街和游动摊点的形式恢复热闹的传统饮食文化, 居民游人在走走停停的游园过程中同时享受美食与民俗演艺, 使庙市空间更添人气。

借鉴吴门画派杜琼《南村别墅》图册描绘的竹主居、蕉园、来青轩、闿杨楼、拂镜亭、蓼花庵、罗姑洞、鹤台、渔隐、蠃室等十幅别墅空间图景意向, 在庙市空间中再现书场、茶馆、戏馆、舞台、四季主题餐厅、民俗展演等传统建筑空间意蕴, 形成多姿多彩的庙会活动载体。

保留的两栋优秀历史建筑, 开江中路312号与130号, 成为非遗展演组团与民俗文化组团的核心空间, 承载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及传承等功能, 通过建筑文脉梳理与修补, 完成新旧场景的结合, 将民俗文化与非遗传承还原到真实的历史空间中, 还原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古镇居民可在传承教学空间学习非遗文化, 到展演空间表演非遗文化, 既丰富了日常生活, 同时亦可将鲜活的村镇生活向参观者展示 (图15) 。

4.3 延伸传统建筑空间精神意蕴

庙市空间再生设计, 在文化层面上考虑传统民俗与非遗的承载, 物质层面上兼顾泗泾古镇院落巷弄空间肌理的延续, 以及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 以此延伸古镇地域风貌的精神意蕴 (图16) 。

4.3.1 延续古镇肌理

设计中分析了下塘村道路两侧、水系两岸的空间肌理, 提炼出一字形长街、鱼骨型巷弄、三巷交汇空间、梯形及不规则路端膨胀空间等等趣味性街巷尺度, 运用在庙市一轴四广场相互连通的内街之中, 使得商业街巷尺度宜人, 曲径通幽, 收放得体, 汇聚人气。游人逛庙会的游线曲曲折折, 行进中随建筑空间布局的导向, 偶遇展演节点空间、邂逅水系植株景观空间、穿梭于室内外相互交融的流动空间, 使得庙市游线处处富有步移景异的情调韵味得以彰显 (图17) 。

4.3.2 借鉴空间形态

对于庙市建筑的空间处理, 主轴线东西两侧的两栋保留院落成为设计中心, 庙市东西组团广场形态及建筑空间都围绕保留院落展开设计。因其内向性极强, 高约10m的四面外墙均不开窗, 为广场提供展览演出的背景墙面, 也为创造幽闭的巷弄景观空间提供可能。

通过深入分析古镇保留完好的大小院落空间肌理, 比较三合院、四合院、多进院、散落建筑围合空间的不同院落尺度, 提取建筑层数和院落天井的适宜高宽比, 结合新建筑空间的不同使用性质加以运, 将庙市建筑空间分为围合式、引入式、开敞式三种类型进行设计:围合式空间分别尝试做单通道、双通道和多通道与庭院内外相连的模式;引入式空间分为横向引入、中心引入、纵深引入多种方式;开敞式空间将建筑体块做底部后退、转角挖空、切割角部形成通路等多样化处理, 最终完善形态多样的庙市建筑空间, 承载姿态万千的庙会活动 (图18) 。

4.3.3 创新传统元素

粉墙黛瓦、小巧素雅, 是江南民居水墨入画的婀娜风韵。其间的建筑色彩、材料质感、门窗装饰、山墙形态、铺地纹样……各色传统建筑元素是创作新中式建筑的灵感所在。设计中提炼古镇传统建筑的多样化装饰元素, 由繁入简, 由简创新, 赋予传统元素以新含义与新功能, 运用在庙市新建筑的空间形式装饰细节之中, 使庙市建筑既保障现代使用功能需求, 又不失地域建筑风貌特质, 新中有旧, 似旧还新, 以此延续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 (图19~21) 。

4.4 再现穿越时空的景观意境

查阅文献, 元末明初泗泾名士陶宗仪所写《南村别墅十景咏》, 是他身为文人借诗寓景, 对其讲学所在的南村草堂美景之描述与憧憬:傍湖影峰入, 抱席水如茵;冥机触幽趣, 不复在人群;夹岸花耸发, 似多含暮情;秋窗能种竹, 习习转凉荫;密叶荫方台, 珍寄深谷华;小斋聊自憩, 窗外映前峰;危楼如倚柳, 羽盖托春临;鲸鱼如可逐, 遮莫上青天……

《南村别墅十景咏》以文字生动描绘出十处诗情画意的建筑景观意向, 时空交汇, 情景相融。少时游学于门下的学生杜琼, 依据陶宗仪的十景诗句绘制出《南村别墅》图册, 将十景具象于画面之中, 并不经意地为吴门画派开启了一条山水画艺术发展之路 (图22~25) 。

在庙市空间规划设计中, 通过分析庙会游线走与停的关系, 在喧嚣热闹的庙市空间中强调动与静的对比, 在建筑空间流动中融合春夏秋冬四季的时空变化, 结合不同的建筑功能需求, 或以空间体量或以景观环境, 借助材质、光线、色彩、植株、水体、声音、气味、建筑形态等元素的运用与表达, 穿越时空再现南村别墅十景的环境意境, 创造庙市空间有文化厚度、有历史维度的建筑与景观场所 (图26) 。

5 结语

传统村镇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保存完好的建筑遗存中, 也不仅限于传统村镇环境风貌、水网道路与建筑形成的空间格局肌理中, 它同样体现在由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等非物质文化所建构的历史文脉与场所精神之中, 这是村镇精神内涵与空间特质的核心所在。本设计通过修补福田净寺历史地段传统文脉, 重构泗泾古镇庙市公共空间, 复兴庙会民俗文化, 激活村镇居民活力与凝聚力, 提高其文化生活水平, 最终实现泗泾传统民俗文化与地域场所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图片来源

图2、4:姜艳隽拍摄;

图8:董捷、肖慧敏、李晗玥、王鸣飞绘制;

其余插图均为作者拍摄和绘制。

摘要:上海松江区泗泾镇历史文化悠久, 古镇核心地段下塘村保存完好的江南水乡传统风貌,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论文探讨泗泾福田净寺历史地段复兴策略, 通过修补历史文脉, 重构泗泾古镇庙市公共空间, 复兴庙会民俗文化, 激活村镇居民活力与凝聚力, 提高其文化生活水平, 最终实现泗泾传统民俗文化与地域场所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关键词:福田净寺,历史地段,庙会,民俗文化,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明]方岳贡修, [明]陈继儒纂.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崇祯) 松江府志 (上、下册) [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0.

[2]何惠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松江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话说上海·松江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

[3]上海市松江县泗泾镇编史修志领导小组.泗泾镇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上一篇:评定试验下一篇:功能性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