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2024-06-28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精选6篇)

篇1: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城规一班 黄星

14202070117

一、城市发展规律及典型特征 城市化规律研究原型

英国

早期城市化或工业化时期

(起步早 水平高 有典型意义)

美国

后工业时期尤其是新科技革命后的典型(带有“原型”特征)其发展进程、较少受外来偶然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战争、名族纠纷、边界争端、自然灾害)十九世纪后末政府对城市干预少,使得市场经济对城化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很多美国学者据此认为大都市连绵区是未来美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美国三个大都市连绵区:纽约为中心东北大西洋沿岸

以芝加哥为中心中西部大湖区

以洛杉矶和旧金山为中心太平洋沿岸 结论: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 大都市区的优势:

1、有利于产业群发展(硅谷-计算机硬件、软件、资讯公司)降低存储交通通讯公共事业运作费用。

2、商品服务有更大市场、更专业劳动力、更全面复杂的交通和通讯网 《2000年市长协会报告》:

详细列举了大都市区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主导作用,得出结论:公共政策和经济规划必须集中在这些大都市区的需求上而不是人为的政治界限或行政划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变量),大都市区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在全球竞争力的主导力量。

从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到两个互为表里的趋势

1、人口的相对集中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只是在不同时期人口密度有所不同

2、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空间结构上就会有所变化、表现为大都市区化 中心城市的地位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变化(辐射作用)十九世纪后:中心城市是制造业大本营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制造业外迁

七十年代:完成从制造业中心向生产服务业和信息中心的转变(中心城市人口发展趋缓)

“阳光带”崛起的影响以及评价

1、西部崛起东部任然有实力

2、西部经济发展但是也给资深带来弊病(重视经济利益 缺乏社会效应考虑

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

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对美国中西部、西部、南部等区域的城市化与城市兴起做了详细的论述,总结出美国区域经济结构性的变化即美国经济重心西移这一重要现象。在此带动下西部和南部在全国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日趋显要,东北部和中西部则相对下降。纽约崛起原因: 地理位置(海港城市 大西洋沿岸城市中间点 类似桥头堡)2 顺应地区开发需要(运河铁路开发 腹地辽阔提供市场原料)3 工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活动 纽约:区域经济城市化显著因素

1、工业化的初步开发(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带动发展但工商混杂对城市化作用不明显)

2、交通运输网的完善

芝加哥: 崛起原因:伴随第二次技术革命高潮,中西部城市化建立于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与工业化更为吻合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

特点:工业资本高度集中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高度集中

城市专业化程度更高、城市体系所持有的一体化特征更鲜明。洛杉矶:(大都市区化)

城市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新的交通运输方式

汽车的普及-郊区化-连锁反应-商品零售业 教育设施 娱乐设施 企业公司金融机构 郊区成为功能齐全的中心区 城市呈现多中心格局 大都市区化 洛杉矶兴起原因

1、国防工业为主导

2、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飞机制造、宇航业、医药业、电子计算机、通讯一起 电子元件 导弹)科技变革

这类成品对自然资源依赖性低,产品体积小,附加值高、抵消加州自然资源较差,水资源短缺的劣势。发挥了加州市场、劳动力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长处。从旧金山到洛杉矶和圣迭戈形成了大都市连绵区 结论:1美国区域经济开发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区域经济中但城市优先发展并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地位随着区域开发水平的提高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美国区域经济存在较大差异,开发是特定历史阶段产物-以区域作为美国城市化考察方式更为合理。

发展体现:城市体系-大都市区-大都市连绵区

一、城市化水平速度与全国相比较低

城市化水平差距反映出以商业贸易为基础、缺乏足够的工业为依托的南部城市化后劲不足,无法与东北部以及中西部相匹敌。

二、不具备农业经济工业化城市化主导力量为商业贸易活动,城市化与商业化无法相互依存。

农业:谷物分成制盛行,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不易产生剩余劳动力,同时单一作物种植,不利于农业多样化发展

三、城市 彼此联系少未构成城市体系,北部在南部经济渗透与控制(铁路)《美国西部的开发与城市化》(西部-全新的开发模式)

传统城市化模式:现行农业垦殖而后工业化循序渐进开发模式 西部开发:城市化作为主导因素,带动西部开发 总结:

一 西部开发以城市化为先导,城市经济带动地区经济促进全面发展。一 特定历史产物,以较高生产力为依托

(启示:一个国家经济已有相当成都的发展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可以不循常规,不必简单的重复传统开发模式)

二 城市经济城市 必然导致以城市为中心以区域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形成 而不是人为划定(有时割裂城乡关系)行政区,优越性(顺应商品经济内在联系,以城市为中心协调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更体现城市根本属性)1 想大城市目标发展 具备雄厚的财政基础,能提供大城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整个地区发展。保持小型城市的现状,任周围卫星城镇自行发展。虽然市政部门财政基础薄弱,但可受益于多样化的拾取和社区服务。

最后选择(有效控制郊区漫无边际发展)弊端:1 福利政策考虑群体导致两极分化

2郊区居民多为中产阶级,对大都市区决策影响大,使得郊区化不易控制。

市政体制,负担层级转嫁城市问题突出。

三、城市化比较研究

《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

一、可比性

中国东北部与美国中西部的相似之处: 1 地理条件具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城市化程度较高;

3铁路交通运输网稠密 ; 地区整体性很强(经济 文化)。

经济结构类型同属于重工业区,在各自国家所占地位不言而喻,发展历程方面有共性规律: “冰雪带” “东北现象” 步入衰退

美国中西部发展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产生和发展

城市化由发生、发展、完善并趋缓的全程,完成了一个城市化周期

二、规律性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和阶段性理论:

前工业化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家庭小生产为主;

工业化阶段: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家庭转向企业化生产,资本与劳动力相比重要性增强; 后工业时代:随着工业生产机械化与资本劳动力比的提高、交通的完善,城市中心:密集型工业 功能服务业增强。

相应的几个阶段人口城市增长规律:10% 20% 70%

三、阶段性特征

美国中西部:前述

中国东北部:东北部城市化起步晚于中原和东南沿海,但速度远远快过其他地区;

殖民地特征:铁路铺设处于经济战略掠夺考虑并并区域经济合理组合,城市化动态活力难以发挥;

建国后经济结构: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较多,而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对较少,传统工业占大多数而新兴工业相对较少,工业产品结果不合理,服务业差距大 结论:城市化和工业经济出现异步发展,表明:城市化增长周期尚未完成。

四、比较

发展周期与速度 经济结构 城市规模 人口流动性与城市比较 1美国中西部城市化达到70%而中国东北城市化41% 2工业城市最先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从经济结构上来说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都集中在开销较高的耐用消费品方面,因此对经济周期的波点特别敏感;一旦出现经济危机,购买力萎缩。城市规模:东北:1:1.3:1.3 不利于中小城市发展和组合成合理的城市网络

东北部首位城市对地区经济的带动能力不足,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还不合理美国中西部:人口迁移带动产业迁移 城市衰退在城市化方面反映明显

我国东北部:工业设施为先导而后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不明显:地区经济衰退在城市化上得不到反映(计划经济 人口流动限制有关)

五、未来

美国中西部:1高科技实力持续增强服务业比重日增

大都市区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

(建议结论)中国东北城市:遵循经济规律周期 工业高科技含量应加强 城镇等级结构调整 最后认为东部发生郊区化将在10-20年之内 《港口城市布局与区域经济——厦门与旧金山比较》 厦门与旧金山:相似的地理条件下的差异

旧金山大都市区形成:城市间分工协作基础上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结果

大都市区形成过程中,城市分布往往出现多中心的局面,易于产生离心倾向,中心城市地位有所削弱。

篇2: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很早以前,爸爸就跟我讲过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故事。上次我在图书馆刚好看见《华盛顿――改写美国历史的人》这本书,便拿过来坐在那里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合上书本回味了其中精彩的内容,感触十分深刻。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他从小到大受过许多磨难。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和他最爱的大哥相继去世。他自己感染了严重的“天花”,在脸上留下了凹凸疤痕,几乎成了十足的“大麻脸”.后来,他最喜爱的将领又背叛了他。但是,这些打击都没有使他倒下。作为总统,他有勇气,有担当,为美国独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有一次华盛顿战败,但是老百姓还是用胜利的礼节欢迎他,这说明老百姓对他有崇高的敬意和充分的信任。正是因为这种信任,使他走得更远,而他一直没让信任他的老百姓失望。

虽然华盛顿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但是磨难没有打败他。我突然想到毛泽东的诗词“五岭逶迤腾细浪,乌门磅礴走泥丸”,这与华盛顿对待磨难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对我来说写作文也是一种磨难,我很讨厌写作文,每次写作的时候我一直逃避。但是,这种学习上的困难和华盛顿经历的磨难比起来又算什么呢?以后我也要坚持,我也要加油,我也要努力,战胜我的“磨难”.

华盛顿一生经历过很多战争,不管是战败还是胜利,老百姓都拥护他,信任他。这让我想起在我学自行车的时候,我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来。我很奇怪站在一旁的妈妈一直笑而不语,好像在她眼里我就已经会骑自行车一样。我问妈妈:“妈妈,你觉得我一定学得会骑自行车吗?”妈妈说:“是呀,因为每次你跌倒了都能主动爬起来自己再练习,所以我相信你”.我听了更加努力地练习,因为妈妈的信任给了我力量,最终我也对得起妈妈的信任,我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篇3: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关键词:城市设计,同时运动系统,空间

1 什么是城市设计

作者指出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空间, 包括相应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并引用了《城市设计的实践》作者Gerald Crane的观点作为城市设计的定义, “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就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那一级的设计。城市设计在实践上并不能作为与建筑、风景建筑及城市规划截然分开的一种设计。从成果看, 最好将它作为前二者的一部分来实践;从程序看, 则可作为后者的一部分。”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 从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的主旨:好的城市设计, 能在城市的自然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和内聚力, 一种对赋予城市及地区以性格的突出特征的尊重, 它与保护和开发都有关系, 从而不顾此失彼。关注城市设计, 将使一个有理解力的设计师联想到每一个村落, 城镇, 城市和大城市区域, 不论其包含的基地、地形的自然特征或人为问题如何, 都具有根生于自身的自然形态、固有的地方感, 历史感, 具有精神和伦理潜力。它促使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 也促使每一个人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

2 如何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及如何进行城市设计

2.1 对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作者是从理解“空间”入手的

作者认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成分是由体量和空间两项要素组成, 设计的实质就是两者的相互关系。建筑形式是体量与空间的接触点。以体量和空间确立的明晰性与活力决定了任何发展时期建筑作品卓越的程度。

2.2 在空间的基础之上, 作者又引入了时间的概念

生活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流;每个动作或每个瞬间总是由前一个感受引导, 并将成为即将来临的感受的序幕。如果承认生活的目标是获得和谐感受的过程, 那么经历时间感受到的一个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设计的主要问题。

2.3 介入空间的概念

建筑就是空间的表现, 就是要使身临其境者产生一个与先行的和后继的空间有关的明确的空间感受。要使一种空间意识推向创造性的运用, 就要求设计者全神贯注的介入。设计者的课题并不是创作建筑的立面和体量, 而是要创造一种包罗万象的感受, 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是人民的艺术, 一种共享的感受, 也是一个艺术家可遇到许多具有潜在鉴赏能力者的地方。设计师的作用是在于构想一个观念, 灌输入社区共同的思想中, 使之培养成长, 这样最终的结果使之有可能接近他原来的观念。

当社区和设计者把规划和建造一个城市的过程转变为一件艺术创作时, 真正的介入就开始了。

2.4 同时运动系统

同时运动系统可以说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有关如何进行城市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上述的三个概念是理解这一理论的基础。在书中, 作者再次加以强调理解同时运动系统的前提。

2.4.1 体量和空间的关系, 第一步就是要使一个人的思想尽可能适应空间作为一种支配力的观念, 对空间作为一项自在的基本要素作出响应, 并在其中抽象的构思设计。

2.4.2 感受的连续性, 人们在空间中运动, 所产生的感受连续性都是从运动空间的性质和形式中派生出来的, 运动系统在建筑设计中作为支配性组织力量这一概念, 指出了关键所在。换句话说, 设计者能将他自己投入身历其境的思想和感情中, 并为使用者设身处地地感受而理解这个设计, 这样, 这个设计也就实现了原来的意图。

2.4.3 同时的连续性, 必须看到, 在一系列运动系统的条件下存在着空间感受的连续性, 这是以不同速率不同模式的各种运动为基础的, 每一种运动系统既与其他系统相关联, 又对居民生活总的感受起着一份作用。

为了更形象的理解同时运动系统, 作者把它比喻为一棵树, 树的基本结构中有一种形式, 它有生长能力, 它是一系列基本运动系统的直接的自然的表现。树的种子中包含了生长的原动力, 产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素质的管道导向:统一或相互平行;这与所处的环境有关, 目标为垂直向上。可见, 作者把同时运动系统看作为建立城市有机秩序的原动力与法则。在城市中, 各个系统之间连接点必须加以突出, 它是设计上丰富的所在。

2.5 同时运动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当面临制定一个城市大范围开发设计的问题时, 明智的办法是一开始就细致地研究基本的运动格局, 以便在一个相当有节制的规模上开始建立建设性的、有目的的运动系统。然后, 对这个中心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开展设计。运动系统必须与天然和人工地形有关, 他们必须考虑地形和自然特征, 或其组成部分的结构物的性质。它们能对在社区中有特殊意义的教堂和尖塔、公共建筑和历史性纪念建筑起加强、烘托的作用, 或赋予新的意义。

每个系统的正确设计必须联系运动的速度和周围环境的一般性质。快速系统要求自由流畅的形式和曲线以及间隔宽阔的网络划分;而步行运动系统要求情趣变化和急剧变幻的印象。这可以通过频繁使用焦点和标志性的目标, 或是通过一系列有确定的视觉终端, 成不同角度的短的段落到达。城市设计者面临的是同时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和不同的感知程度, 创造各种形式, 使坐车游行者和步行者都能同样感到满足。

可见, 同时运动系统在组织众多建筑师的设计成为统一整体方面, 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一个基本设计结构, 使每一个建筑师的单体设计都有了依据。

接下来, 作者通过对人感知环境, 空间的方式的分析, 以及介入的研究, 指出了建筑师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该如何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来处理细节。

3 思想付诸与行动

在本章中, 作者通过在费城的实践为读者演示了城市设计如何从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过程。

3.1 原则:

本质之中统一;非本质中自由;两者之中兼容。本质即指运动系统。

3.2 决策:

决策应该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 可以把它看作形成假想并对反馈作出反应以修订假想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重新考虑建筑师和业主的基本关系, 建筑学方面妄自尊大的传统习惯必将让位于老老实实承认业主也有一份作用的原则。对业主个人利益的传统承诺将让位于一个含义更广泛的业主;据此, 对直接业主的关照将扩展到周围的人们和社区。

3.3 设计结构:

一个设计结构就是许许多多的人共享的感知序列的结合, 由共同的感受发展成一个组合形象, 从而产生一个基本的秩序感, 个人的创作自由和变化都和它联系在一起。在这里, 作者是以贝聿铭的“贝氏塔”来举例说明的。

3.4 形式:

根据设计结构, 考虑基地环境及向基地延伸的外来的设计力, 形式就可以建立起来, 而对形式评价的标准就是对它的建筑群能不能加以移动而不损害整个规划。

3.5 建筑表现:

建筑表现的束缚或自由是由这座建筑在更大的设计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在限定的条件内, 建筑师的设计水平成为决定城市设计质量的最后因素。

在本书的最后, 作者再次强调了同时运动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它既是城市设计的出发点, 又是验证一个城市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4 结束语

篇4: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一19世纪30年代,新闻客观性雏形:独立于党派纷争,热衷于商业利益

19世纪30年代,政党报纸逐渐没落,被塔贝尔称为“资本家公器”的便士报相继出现,美国报业走上了商业化道路。

为了争取最为广泛的读者,便士报发明了现代的“新闻”概念。不同于党派立场鲜明的政党报,大部分便士报宣称政治立场中立,“不考虑党派立场,也不畏惧其压力”。它们把自己看做是客观新闻的提供者,反对政党报刊的陈腐方式及其政治倾向。与此同时,19世纪40年代电报的发明促成美联社的成立,而美联社的诞生又带动了客观报道的发展。通过创造“新闻”这个专业信条,大众化商业日报预示了现代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形成。这一时期报业对客观性的关注,表现在他们声称要独立于党派纷争之外,提供独立、公正的信息,使读者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事件得出自己的观点。

然而,这种“政治立场中立”的姿态并不意味着完全与政治无关。在当时政党报刊依旧存在并对便士报展开口诛笔伐的报业环境里,对于夹缝中崛起的便士报来说,脱离了党派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控制,便是一种值得宣扬的伟大的客观姿态。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一时期便士报所谓的客观性诉求,更多的是集中在政治立场层面,对于经济层面最主要是广告商的警惕则未被纳入考虑范围。事实上,当时的便士报正在为广告商带来利润盈利而狂欢,它们的广告政策是“来者不拒”,几乎不对广告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考证。

这一时期形成了新闻客观性雏形,其基本内涵是独立于党派纷争之外,宣称政治立场中立、不偏不倚,但不避讳谈论自己对商业利益的追求,甚至为此不择手段。显然,这个时候的媒体将自身定位为盈利性企业而非社会公器,其对于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也多是出于趋利动机。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朴素实证主义客观性:崇拜事实。有闻必录,据实直录

19世纪中叶之后,很多便士报虽然逐渐摆脱了政党的阴影,客观性理念曙光乍现,却又很快陷入了“黄色新闻”的困境。舒德森认为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报业界存在着两种新闻:以《世界报》《新闻报》为代表的娱乐新闻业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信息新闻业。“’前者或许为现代发行量巨大的新闻业确定了步调,但是后者却在1896年后为美国新闻业确立了标准。

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接管《纽约时报》后提出“不偏不倚,不畏惧、不徇私,不受任何政党、教派和利害关系左右”的办报方针。在当时“黄色新闻”泛滥的报业环境中,《纽约时报》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向世人证明了这种客观报道方式的商业价值,这种“客观”思想也借助于《纽约时报》的巨大影响力推向社会,逐渐为整个报业认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闻界相信:“事实是众人可知的,报纸的工作就是不计个人的好恶去收集事实,并使它们为大家所用,以便人们能够形成自己的意见。”

这一时期的报纸之所以极力推崇事实的神圣性,是因为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实证主义建立在真实世界独立于观察者的存在意识这一基础之上。在实证主义的视角下,通过某些特定的观察技巧和数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世界本来的面貌,进而可以毫无曲解地把知识传送给别人。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对“事实”的崇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不论是公众还是新闻从业者都毫不怀疑报纸如照相机一样客观反映现实世界是必须的和能够做到的。

在这利,思潮之下,新闻被赋予了不偏不倚、清晰、中立地表达外部世界的潜能。新闻工作者可以把事实与观点、价值判断区别开来,其工作就是准确、公正、平衡地反映真实世界。而且,新闻记者作为独立的观察者能站在客观世界的事件之外,还能够把事件的真相和含义通过运用诸如标准报道格式(如倒金字塔结构写作)这样的报道技巧和中性的语言传达给读者。

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客观性成为职业理想:为事实不可信的世界设计的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闻业直接卷入,在战时新闻管制下,“独立”与“客观”不堪一击。战争煽动宣传取得惊人成功,显示“对集体情感进行系统的、全国化的大规模操纵”成为可能。

在这利,情况下,新闻业内外产生了一股怀疑主义思潮,李普曼是这一时期新闻界怀疑思潮的代表者之一。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李普曼批判了朴素的现代主义事实观,但却从未想过要否认新闻报道客观性之必要,相反,他是战后新闻界客观性理想最睿智、最强势的代言人。事实上,一战后的新闻界清楚地意识到主观因素的不可避免,却又拿起了客观性的长矛来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客观性”这个在一战前的新闻界鲜有人用的词语,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却成了新闻业界的常用术语之一。在这个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实际上有一条清晰的逻辑:当曾被视作如科学研究一般精确且可达到目的的客观报道方式无法再作为新闻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对非理性的恐惧和怀疑情绪使新闻界迫切需要对其进行调适与修正,并使之上升为新闻业的道德哲学——一种较为理想化的行业日标和实践方针——以减少主观随意性的干扰来保证新闻业的实质不被歪曲。

一战后的新闻业建立了行业道德规范,并将客观性的要求奉为神祗。1924年,一本《新闻伦理》问世,作者Nelson Crawford用了整整三章的篇幅讨论客观性的原则。这是客观性第一次以新闻伦理的面貌正式出现。1935年,美国报业协会的道德规范正式认定了客观性理念,其规定:“报社从业人员的首要职责是向大众提供准确、无偏见的新闻报道。”

这样,早期的客观报道方式在经过修正之后,作为道德规范和职业理想被新闻界普遍接受为“客观性法则”。与19世纪的客观报道雏形相比,现代意义上的“客观性法则”的升华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对“客观性”的态度上看,客观不再被视为一种唾手可得的目标,而更多地被认为是新闻从业者努力探寻并呈现事件本来面目的职业态度;其次,在其性质上,它已从报业实践中引以自豪的操作原则上升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约束与职业理想;第三,在其目的上,从精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演化为尽量减少主观偏见力争最终逼近客观现实。

至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客观性作为新闻界的职业理想,其所依赖的哲学思想本身就是奇特而不牢固的。作为职业理想的新闻客观性的崛起,与

其说是因为天真的经验主义和对事实的盲从,还不如说是对战后怀疑主义的辩证应对。用舒德森的话说便是:它最终表达的不是对事实的信任,而是“专门为连事实都不可信的世界所设计的方法”。

四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客观性吸纳主观性:从“客观记录”到“客观解释”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后,人们对接踵发生的一切感到茫然无措。在这样的背景下,解释性报道在此间成为美国新闻界最重要的职业趋向。

与此同时,新闻从业者也不再相信事实能够不证自明,不再相信真相可以唾手可得。在新闻实践中,记者用自己的方法把解释性报道与客观性结合在一起,途径之一就是“归属解释”,即记者把对某一事件的简介或评价以出自一个相关来源的引语的形式放在报道中,以示“解释的客观性”。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概念表述层面还是新闻实践层面,解释性报道仍从属并受制于客观性。广义的“客观性”概念的内涵在重新定义后包含了解释与分析,是以承认新闻无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倾向性或主观判断为前提的。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只把“直接报道”当做客观性是过时的,是浅显、幼稚又狭隘的,人们更希望新闻界提供中立、均衡、明了的解释。解释性报道的出现以及它在实践层面的成功运用,是新闻客观性传统内部的一次有节制的改革,而不是对它根本性的变革。这种改革,使得“新闻客观性”的内涵从“客观的记录”拓展为“客观的解释”,这无疑为当时的新闻业发展找到了一个历史出口。

五20世纪中后期。浴火重生的客观性:从“权力帮凶”到“不死之神”

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事件”之后,人们开始看到,在客观性的堂皇外衣之下,新闻业过分强调那些所谓科学的操作步骤和要领,非但无助于反映客观现实的本来面目,反而可能使报刊丧失道义上的责任转而维护和掩饰现行权力结构中的不公平和非正义。到了动荡的60年代,“客观性”已经成为新闻界一个“侮辱性的词语”。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本身受到了质疑。新闻业的客观性理念原来还被视为对抗偏见的良方,而现在却突然变成了“最阴险的偏见”,因为所谓“客观报道”营造出的社会现实“拒绝审视威权和特权的基本结构”。“纯客观新闻”不仅味同嚼蜡、左右受限,并且最危险的一点是:“宣扬中立的客观性本身就是一种参与的形式,暗中同官方新闻合谋,自以为是地声称高于一切政治之争。”

但即使这般“四面楚歌”,新闻界也不曾公开宣称要放弃新闻客观性的理念。针对20世纪中后期风起云涌的批评浪潮,新闻界的回应集中在实践层面,即更多地宽容和鼓励不同的写作方式,而非职业理念的彻底革新。解释性新闻稳稳地站住了脚跟,得到了普遍认同。一两种与新闻客观性相对立的传统——文学和“扒粪”,在60年代又获得了新生,并衍化出新新闻学和调查性新闻。“新新闻”强调以小说性技巧以及第一人称的经历,对社会问题和政治事件进行主观性解说。调查性新闻则在“水门事件”中达到了顶峰。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至少在表面上,20世纪60年代确实开创了新闻业的新纪元。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中新闻界鼓起勇气逆风而上,掀起了一系列运动以图改革或修正美国新闻业的缺陷。直到今天,那个时代在人们的印象中依旧是一个“拒绝倒下、拒绝死亡”的年代。

尽管非议不断,但在整个20世纪,客观性无论是在专业讨论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经受住了挑战。90年代兴起的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曾被认为对新闻客观性的权威地位提出了有力挑战。公共新闻要求新闻放弃超脱的姿态,通过发起理性的、有批判精神的公共讨论来达成共识。公共新闻被认为是“认为客观性不存在的逻辑性的自然延伸”,它甫一出现,就在新闻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研究者对公共新闻的批评颇为尖锐:公共新闻的一个潜伏陷阱是,它可能会通过有控制的大众性参与来掩盖媒体自身的政治议程,并使之合法化;更为重要的是,公共新闻过高估计了社区共识的可能性和可取性,因为它低估了不同利益和立场之间的冲突程度。因此,时至今日,公共新闻虽在读者范围相对固定并比较单一的中小城市的报纸中有着强劲势头,但它最强有力的反对者来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大报。或许,是因为这些大报的合法性和声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新闻客观性的坚守。

总之,在整个20世纪,尽管处在批判文化思潮的外部挑战与内部矛盾之下,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界职业理念的地位并未明显式微。相反,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旗帜下,集结了一大批为新闻业作为社会公器的“合法性”而战的从业者和研究者。因此。有学者将客观性比作西方新闻界的“不死之神”,这虽难免夸大,但却值得深思。

六结论:客观性的潜隐假设——对大众理性的不信任

纵观新闻客观性在19世纪、20世纪的发展历程。尽管其具体内涵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不断变迁,但仍会发现,客观性内涵中稳定不变的一点是:客观性所指涉的一系列能力和素质是要经过专业训练的。换言之,客观性的一个隐含命题是:未经训练的普通民众通常很难做到客观。正因为如此,新闻从业者敢于宣称自己对事实的把握能力和掌握程度超出了普通民众,因为普通民众不能像自己一样时刻具有自省意识,从而避免自身偏见和情绪对信息的扭曲。或许,这种带有精英主义色彩的自我认定,正是新闻从业者得以安身立命的思想精髓所在。

至此,便可得出新闻客观性传统的一个潜隐假设,即对大众的理性的不信任。不同于“大众社会理论”对大众的松散性、孤立性和盲目性的不信任,新闻客观性对大众的不信任源于他们认为大众的判断容易受到情感、道德、偏见和传统的干涉。这样,新闻界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维护新闻客观性的道义,拒绝其他力量的介入,将自己塑造成“孤胆英雄”的角色。此外,新闻界还以一套专业主义的话语对参与讨论的主体资格进行限制,轻视了大众的主体性,忽视了大众可能发挥的建设性力量。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基于新媒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而勃兴的“公民新闻”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对公共领域的伟大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基本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公民新闻的前景及其可能引发的联动效应尚需时日观察。或许,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公民新闻实践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人们意识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而这无疑会触动新闻客观性关于“大众不可信任”的潜隐假设。这种触动,虽不至于引发对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彻底变革,至少可以启发人们思考更为广泛的实现客观报道的途径。如真能如此,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新闻界就无需再自虐式地将“客观”的担子独自扛下。他们只需要从信息的主体提供者变为信息的网际组织者,从信息的单向发布者变为信息的全程管理者,然后设计好一套促进客观、规避偏颇的网际协作规则即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新闻的实践,或许可以成为身处困境的新闻客观性的福祉。

篇5: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读《美国人民的历史》有感

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唯一超级大国,代表着发达、民主和文明。当然我们也会想起美国作为“世界警察”,不断宣扬要维护每个人自由的权益,打着“人权高于一切”的口号而不惜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参与的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和每年发布的《世界人权报告》对世界各国人权情况进行批评。

美国仿佛是民主与平等的代名词。但是,美国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完美吗?读完霍华德津恩教授的《美国人民的历史》后,我对美国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有了更加现实的认识。

“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揭示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奴隶主和奴隶之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种族和性别压迫与被压迫之间尖锐的利益冲突。”所谓“美利坚合众国”,从来就不是一个代表着全体人民一致利益的共同体,而是统治阶级掌握的政府通过政治、文化手段,把人民笼络起来的一张大网。“政府的目标就是平息上层社会的争执,抑制社会底层的反叛,保持现行制度长期稳定。”[1]津恩教授的这段话说出了国家的统治阶层残酷却真实的道理,正如胡适所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许我们从历史书或是其他书本和报道上得知的,永远是当权者希望我们知道的,而真相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美国人民的历史》是一本非同寻常的历史书,它敢于讲述事实,大肆抨击美国的“伪民主”,让我看到了几百年间美国人民即原住民,黑人,奴隶和贫穷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使我感受到了另一个更加残酷也更加真实的美国。

一、人类史上的英雄?

《美国人民的历史》第一章便是《哥伦布、印第安人和人类的进步》,通读全文便知,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题目。

书中所谓“人类的进步”[2]竟然是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为了满足对黄金等资本的贪婪与渴求,开始了对另一个种族的灭绝行为。这样的血腥与残暴被描述为“进步”,而且是“人类的进步”,足见作者内心对于这段历史的厌恶与愤慨。

美国历史学家在评述哥伦布时,总是把他对印第安人的屠杀一笔带过,认为那是小事,重要功绩为他发现了美洲大陆。然而,津恩教授站在印第安人受害者的立场,引用大量的例证及数据揭露了哥伦布及其远征军在马哈马群岛、希思潘尼拉岛及海地等地对印第安人的残酷暴行。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哥伦布双手沾满了印第安人的鲜血,是个地地道道的种族灭绝者。

从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刻起,欧洲人侵略美洲大陆印第安土著居民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这本是一部征服史,一部奴役史,也是一部死亡史。但在历史教科书里,它却被美化成一次不流血的英雄冒险行动,并把它一代又一代地灌输给美国的学生。它还被冠以“哥伦布日”的美名加以庆祝。[3] [1][2]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序2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2 [3]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9 内容详细描述了英国人入侵北美,对原始部族进行残暴的屠杀和掠夺的过程。欧洲侵略者以内心的贪婪和残忍为动力,弱肉强食,以怨报德,用印第安人的鲜血换来了美利坚的诞生。这样说来,美国不是“生来自由”的,而奴隶和自由人、主子和奴仆、佃农和地主、穷人和富翁的分别刻画在它的奠基石中。

在哥伦布到达北美的时候,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人有1000万之多,可是战争的结果,却使得这一数字目前已不足100万了。[4]1972年,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目前生活在康涅狄格的佩科特族印第安人仅有21人。人数如此剧烈的减少可以想象这是怎样一场残忍的行动,白人像饿狼一样强迫曾给予他们食物和住处的印第安人劳动、寻找黄金;给他们带来的只是瘟疫疾病和刀枪下的恐怖。哥伦布登陆到美洲大陆的那一天,对于如今的美国人来说可能是充满光明且值得纪念的一天,而对于过着淳朴平淡生活的印第安人,一定是噩梦的开始!

除了哥伦布,在第九章《不甘屈服的奴隶,没有自由的解放》中还写出了美国南北战争和林肯的不为人知的一面。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被视作美国人民的伟大英雄、维护人民自由和平等权益的使者,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十九世纪,奴隶的生存状况惨到了“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根本无法形容它。”[5]但是奴隶制确实为美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奴隶渐渐开始发起小规模的起义和叛乱。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这样的一个联邦政府,从来不赞成奴隶用起义的方式来结束奴隶制度。在它看来,只能由白人负责结束奴隶制度,并且只能是北方的商业精英在政治和经济上需要的时候才能结束奴隶制度。”[6]当最富有者的利益和黑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林肯能够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又能将这两者和当时美国正在冉冉升起的中产阶级联系起来由此看来,林肯称得上是一位极具头脑的政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抨击奴隶制的道德基础。可是纵然如此,他也并不认为黑人与白人的平等地位,他的提案始终有一个不变的核心,那就是:给奴隶以自由,将他们送回非洲。[7] 即使林肯的初衷的一部分是为了黑奴,但是他也绝不是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奴隶制度的英雄,相较之下,他更像是一个有一些仁义道德的政客。1856年,林肯在竞选美国总统的过程中为了赢得选票,他在伊利诺斯州南北两次演讲中发表了完全相反的论调,林肯狡猾老练的政客形象的一面暴露在我们面前。

最终,南北方的矛盾在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后爆发了,美国南部几个省份要求独立而引发了内战。就是在这矛盾不可调和之时,林肯依旧发表了“充满调和色调”的演说,就像一只记录压力变化的灵敏的气压计。当激进派的压力增大时,他就倒向了左边。[8] 哥伦布和林肯也许真的如本书中一样有不为人知的行为和事件,透过谎言和伪装,我们看到了美国史上所谓英雄的真实一面。

二、先进文明的传播?

作为自由平等之邦的美国,建立道路竟是充满了杀戮和流血。印第安人、非洲黑人深受西方资本主义野蛮扩张的迫害。让我们不禁怀疑,西方文明传播的是先进还是落后,是发展和进步,还是原始和野蛮?

不仅是几百年前的近代,在现代美国发动战争的野蛮行径也让我们怀疑和深思。[4][5]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7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47 [6]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60 [7]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61 [8]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63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不言而喻,短期内,超级强国的地位也难以撼动。但是,自认为国家制度最健全完善的美国,近年来以维护人权为名义,实则为了自身的利益入侵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掠夺而发动战争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同时,美国进行政治扩张,妄图通过扶植亲美政权把美国的制度照搬到其他国家,以巩固自己对全球的影响力。

但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美国参与其中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似乎都事与愿违,国内外都怨声载道,内焦外困,最后给无数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美国政府不得不草草收场,“先进文明的传播”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墟和数以万计的亡灵。

越南战争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胜利无望的越战”,描述了越战中美国军队的惨绝人寰的行径。

这一章揭露美军在越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美国国内人民的反战情绪及运动。津恩教授用一句话总结了越战:“在1964年至1972年,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动用最大限度的军事力量,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武器,去镇压一个弱小的农业国里发生的一场民族主义革命运动,结果却失败了。”[9] 越战是一场现代技术对民众之战,结果人民赢了。但是越南人民赢得战争所付出的牺牲却是触目惊心。津恩教授怀着满腔义愤历数美军在越南的种种罪行:他引用了部分美国退伍军人的自述,把美军在越南如何奸淫妇女,割人耳朵;如何给囚犯通电折磨,剁下四肢,炸飞人体;如何往井里及储存的食品中投毒等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暴露于全世界的面前。不仅如此,越战期间,大块地区被宣布为“任意交火区”,所有的越南人,不论男女老幼都被看作是美军的敌人,可以自由进行射击。被怀疑藏匿越共的村民都要遭到搜查和消灭。达到可以拿枪打仗年龄的人统统被杀掉,他们的家都要被烧毁,女人、孩子及老人都被赶往难民营。

津恩教授重点列举了最能反映美军在越南实行种族灭绝罪行的美莱大屠杀,向全世界展现了越战中最可怕和最惨无人道的一幕。1968年2月16日,一连美军开进迈莱四村。他们把全村人包括老人及怀抱婴儿的妇女赶进一个沟里,然后残忍地用枪把他们全部射杀死。据估计大约有450—500名村民在这次大屠杀中死于美军枪口之下。

军方力图掩盖事实真相。但是一个名叫罗恩·赖德诺尔的美国兵发出的一封信传播了这则消息。罗恩听说过这次屠杀。另一个名叫罗纳德·黑伯利的随军摄影师还拍下了有关这次屠杀的照片。后来供职于东南亚一家反战新闻机构文传电讯社的西摩尔·赫什也曾报道过这次屠杀。但是,当时的美国新闻界对这件事却只字未提。后来,好几名军官因“美莱屠杀案”受到审判,但只有卡利中尉被判有罪。他被判处终身监禁,但又被两次减刊。他服了3年刑后即获假释,因为尼克松签署命令说.他应当在家里而不是正式的监狱里接受监管。数千名美国人为其声辩,其中一部分人认为,从反对“共产主义者”的必要性的角度看,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爱国主义行为;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在许许多多的同类战争暴行中,单单把他当作替罪羊是不公正的。曾经对掩盖美莱屠杀提出指控的科·奥林·亨德逊在1971年初对记者说:“每一支部队在某个地方都有它们自己的美莱”。[10]犯下如此反人类罪行的刽子手们却只收到了这么轻的惩罚,美国政府的谎言掩盖了多少血的真相。

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越来越高,反战人士从学生到工人,覆盖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1969年10月15日,在波士顿公共广场抗议战争的集会人群已多达10万人。当天全国各地村镇举行反战集会的群众人数达到了200万人左右,这是史无前例的。[11]而军队中的反战情绪也在迅速蔓延,大量军人宁可服苦役,上军事法庭也不愿被送往越南战场。即使是这样,美国政府在1973年秋才因为感到胜利无望而撤军,但是仍然向北越房屋和医院发动了空袭,妄图迫使其投降,丝毫不在乎又有无数平民的伤亡。[9]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398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407 [11]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413 [10]美国或许是民主与平等之邦,但是从历史的事实来看,有太多的压迫和剥削自始至终地存在在美国人民的历史中。谎言中的民主与平等,从美洲的发现到三角贸易的盛行,从南北战争到越南战争,其中有太多被压榨迫害的普通人民的血和泪。

篇6: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记得多年以前,有个同事说起他学生时代的一次课程设计。那是一条老街道,两侧的建筑有些破旧,环境也比较凌乱,但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街边的铺面、摊点人头攒动,也有主妇闲聊、小孩玩耍、路人过往,这一切跟雅各布斯所描绘的街道生活十分相似。设计的目标是将它改造为一条交通方便、分区清晰、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新街道。在当时来说,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一次课程设计了,但刚好有个外籍教师在该校访问交流,他觉得题目不对,会误导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原来的街道生动、真实,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着活力和温馨,为何要改造它呢?同事说他当时很不理解外籍教师的观点,因为教科书上早就列举了破旧、混乱、复杂、无序的种种弊端,应该以崭新、整齐、简洁、清晰取而代之,那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空间秩序并带来视觉美。这个外籍教师连基本的城市规划原则都不遵循,不是幼稚,就是猎奇。同事当时怀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那时,我们正在接受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洗礼,还没有了悟“生活本身就是目的”的真谛。

许多年过去了,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雅各布斯的观点早就连同其他各种观点被引介进来了,但并未在规划界引起多大的反响。为何时至今日,当《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的中译本出版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呢?答案可能跟时代背景有关。但凡一石能击起千层浪的著述,大都直面现实,切中时弊,方能引发共鸣。雅各布斯撰写该书之际,正是西方战后大规模重建之时。从思想领域来说,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从城市规划领域来说,现代主义大行其道,规划师们普遍相信:他们在描绘美好的物质空间的同时,也在设计着美好的社会和美好的生活。他们注重了空间的物质属性,却忽略了空间的社会属性,似乎只要用新环境来替代旧环境,各种社会问题就能自动解决。事实并非如此,现代主义创造了许多钢筋混凝土森林,使城市容纳了更多的人口,但却没能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园,反而造成了各种消极后果,社会结构被肢解,人际关系被割裂,种族隔离、贫富差异、犯罪率上升、小汽车肆虐、社会动荡等问题越来越尖锐。现实与愿望相去这么远,对现代主义的质疑自然会引起强烈反响,这或许是当时该书引发“地震”的时代背景原因。从国内情况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西方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先是解决各种短缺问题,其次是解决改善和拓展问题,时至今日,各种累积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成为城市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可能是该书在国内能引起强烈反响的时代背景原因。当然,国内人文意识的觉醒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人们用社会学的视角来观察我们的城市及其城市规划时,就发现半个世纪前美国发生的一些故事,似乎在我们身边上演,并且很容易拿书中的事例相互印证。因为雅各布斯不是城市规划专业人士,无须高屋建瓴地去构筑宏大、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她涉足城市规划领域的方式是批评当时流行的做法,其依据也非主要依赖于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而是从自身生活体验出发、从一个空间的使用者角度去感知、从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中去思考、从实地调查中去总结。在眼睛和心灵面前,所谓的专业知识变得无力招架了,因为说到底,城市不是建来看的,而是要为使用者服务的,使用者有没有专业知识,并不妨碍他的真实感受。同样的,国内各界人士从自身生活经历出发,也很容易诟病当下的城市规划,特别是所谓的旧城改造,因为后者已经带来并且会继续引发成堆的社会问题。

也许人们会问,既然雅各布斯早已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作了颠覆性的批判,并且从事实看来很有道理,为何还不放弃这些教条呢?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任何学说和理论,都是针对当时当地的问题而提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说十分罕见。雅各布斯对现代主义规划的两位大师霍华德和勒柯布西埃都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并且言之成理,但并不能因此得出她比那两位大师正确或者高明的结论,因为他们当时面对的城市问题完全不同于雅各布斯时代的城市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不会相同。即使这两位大师之间,观点也大相径庭,要想去伪存真,还得厘清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学说之中的精髓,不至于滑到“非此即彼”的陷阱中去。

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席卷欧洲。到了19世纪,西方基本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迎来机器大生产时代。工业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而迅速扩张,原有的城市形态难以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各种要求,使得城市在组织制度、社会结构、空间布局、生活形态等方面都遭遇强烈冲击,到了霍华德时代,社会矛盾极度激化,城市环境十分恶劣,交通拥堵、住房短缺、地价飞涨、疾病流行、道德沦丧、人口爆炸等“城市病”可谓病入膏肓。人本主义思想家们认为,大城市是罪恶的渊薮,是违背人性的,是不人道的,必须加以控制和消灭。霍华德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之一,出于对人性和自然的热爱,在对土地所有制、税收、城市膨胀、城市贫困、环境恶化等种种社会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由此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石。诚然,霍华德最擅长的并非形体规划,其理论的精髓也不是田园城市的总平面,而应该是他的社会改革主张。之所以将他推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人,是因为他首次突破了以往城市规划要么炫耀统治者权威、要么彰显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巢臼,提出了关心公众利益的宗旨,这一点成为了城市规划百年不变的职业信条。

真正构建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是稍后的柯布西埃,他坚决反对霍华德用空间分散的手法来解决“城市病”的“田园城市”模式,认为那是“麻醉剂”,认为应该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他反对传统的街道和广场,认为那是旧城市所有弊端产生的根源,他自信已经创造出现代城市最终并且通用的形式,如功能分区、道路分级、街区的土地尽可能空旷并用作绿地、城市格局简洁严谨蕴含秩序、建筑按照群体灵活自由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富有雕塑感并体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等等。伴随着现代建筑运动,柯布西埃的规划思想也影响到世界范围,此后的大规模重建和新建,基本按此模式展开。新建的典型城市如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都是按照图纸建造出来的,并在一段时期得到广泛赞誉,后来却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改建的地区则如雅各布斯所描绘的那样,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到了1970年代,西方对现代主义的批评越来越多,直至“后现代”学者干脆宣告它的终结。不过,用历史眼光来看,他简洁明晰、追求效率的思想对战后急需重建家园起到积极影响,也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另外,他的思想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因为其设计思想中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色彩,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建造模式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其高度理性也容易受到发展中国家决策者的青睐,其作品的形式美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所以,尽管1970年代以后在西方开始出现后现代思潮,但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现代主义解决了一些城市问题,却又带来了另一些新的城市问题。当带来的新问题上升到主要问题时,就是它遭遇拷问、走向终结或者变革、新生之际。

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凸现期,大城市的一些痼疾也愈演愈烈,困扰着市民的生活,对效率的过分追逐使得我们放弃了其它许多目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反倒失去了一些传统魅力地区,城市被切割成一个个孤岛,汽车仿佛成了城市的主角,空间变得单调乏味,可望而不可及,或者专注表面文章,街道生活渐趋式微,人际关系也逐渐淡漠,一句话,“现代城市病 ”的若干症状开始凸现。当此际,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给我们的感觉已经不再是他山之石可攻玉,而是有切肤之痛了。我们的确应该深刻反思城市规划的习惯做法,校准我们观察现象、分析情况、解决问题的坐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改进规划方法和决策程序,使规划真正起到维护公众利益的作用。

尽管该书讨论的是40多年前美国大城市的问题,但对于我国当前仍极具借鉴意义。书中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无论是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讲,亦不无启发。

启迪之一是对于城市的理解。我们在建设和使用城市,对这种使用的经历都有着亲身体验,因此可以说我们拥有一个很好地认识和理解城市的基础。跳出职业规划师的角色,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观察,也许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正如本书作者以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去观察城市中的生活一样。城市是一个极富动态和多样化的地方,书中所提到的那些成功的城市区域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作者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文字对大量城市生活进行了生动地描述(如作者将某一街道上从早至晚的生活场景描绘成“芭蕾”),这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和谨慎的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

城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其中包容了动态的、丰富的生活。城市不会是一件凝固的艺术品。艺术是生活的抽象,与真实总有一定差距,而城市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则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和认识到城市的这种多样化、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那些“大师”、“天才”笔下描绘的非凡的城市蓝图、乌托邦式的城市理想,是试图把城市当作一件终极的完美的艺术品去创造,也许在“天赋神权”或“天赋皇权”的时代这种理想有可能实现,但在今天这种人权、民主的时代,永远只能是也仅仅是一张美丽的蓝图。对于城市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学者曾这样描述:人们为了生存,来到了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人们留在了城市。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也是城市的生命。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多样性,各种互为联系、互相支持、错综复杂的多样性,基于此,城市生活才可以进入良性和建设性的运转,城市中的人也因此可以保持并推进社会和文明的进程,才能“生活得更好”。有了这种对城市本质(生活)的理解和对城市天性(多样性)的认识,也就能确定我们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终极目的。目标瞄准了,当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和各种有关城市的理论、理想时,才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启迪之二是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的质疑和反思。经受过传统规划教育,从事这个行业的规划师,常常沉迷于一种宏伟的、激动人心的、终极目标式的规划设计成果,而又为其实施所困扰。“墙上挂挂、纸上画画”,常常是规划师所面对的无奈。而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又真的能带来图板上的蓝图所描绘的那种美好场景吗?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时候某些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作者在书中通过美国大城市的实例对此有过描述和分析。不幸的是,40余年前发生在美国的有些场景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却正在上演,尽管时代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有所不同。而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在强有力的调控下,规划的实施似乎还更加轻而易举。值得质疑和反思的是,那些美丽的蓝图跟城市当中天天发生的生活或事件是不是真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些传统的思想和做法(作者认为如霍华德)想做的就是把权力、人口、用途和资金的增加等等都“冻结”起来,然后将其安排在一个处于静态的形式中,控制起来。本书作者将这种思想视为“封建思想”。这种思想也许在具有强力计划控制的背景下还有一定意义(其真正实施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但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时处于动态变化的背景下,这种静态的思想、宏伟蓝图似的结果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本书几乎完全是从过程和动态的角度来谈论城市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活不会是静止的,城市也不可能是一天建成的。对城市而言,过程是本质的东西,这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在“神权”或“皇权”时代,也许有的城市出现不需要过程,但那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种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日常的运行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进一步说,一旦我们从过程的角度考虑城市问题,那么我们也就必然会考虑到产生这些过程的因素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也是本质的东西。发生在城市里的过程并不晦涩难懂,并不只是专家才能弄懂。在城市中生活的任何人都可以看懂和理解这种过程,但我们有时候往往一不小心就沉迷于一个梦幻般的结果中,却忽视了这种过程。

启迪之三是对城市问题及方法论的认识。本书中,作者引用了沃伦?韦弗(洛克菲勒基金会自然和医学委员会前副主席)的观点,科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处理以下三个问题的能力发展的过程:

⑴简单性问题,包括几个有着直接联系(通常可以用公式来表达)的变数(因素)问题,如古典力学,声、光、热、电学等;

⑵无序复杂性问题,各个变数(因素)处在杂乱或不可预知的状态中,但从整体上来看系统又拥有一种可以分析的平均特性,如现代的统计学、概率论等;

⑶有序复杂性问题,各个变数(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以致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质上是有序的,如生命科学。

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常常把城市看成是简单性问题或无序复杂性问题,也一直试图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和对待城市问题。早期的规划理论和实践中,规划概念中的变数,如人口、用地规模,以及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开敞空间等等,它们往往被认为是简单的、又相互关联的简单的变数,被置于一种封闭的、静态的体系中。当然,许多规划理论家和实践者早已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20世纪,城市规划理论开始汲取统计、概率理论这些新思想,一不小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似乎城市问题就是无序复杂性问题,只有通过纯粹的统计分析才能理解城市。有了这种认识和概率统计方法,也就有了可能对城市进行的声势浩大的调查,也就有了很多可以炫耀的统计数据和各种图表。此外,从统计方面勾画出城市规划图也就有了可能,而人们往往对这种图还深信不疑。这也恰恰是我们许多人在今天乐此不疲正从事的工作。新的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城市中的问题真的是非理性、不可理解、不可预测的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来说,概率和统计这种方法只能使得我们对所谓的城市问题进行“鸟瞰”式的分析,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分析范围而已。

作者认为,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城市中的各要素处于这样一种情形中:诸多的变数各不相同,但同时又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因此,城市问题表现出来的往往也不会是单独的一个问题,我们只要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这些问题表现出很多变数,但并不是混乱不堪,毫无逻辑,相反,它们互为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有序复杂的机体充满着很多可能还没有检验过的关系,但显然这些关系不仅互为关联,而且完全可以被理解。对待这种问题的方式,是先确定一个变数(因素),从其存在和行为着手,然后想方设法弄清这个变数(因素)与其他变数(因素)的紧密关系,以此来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从有序复杂性的角度来看待城市问题,需要通过显微镜式的细致观察的方式才能对这些活动有所理解,这种观察方式既不同于适用观察简单性问题的那种粗糙的、肉眼的方法,也不同于适用对待无序复杂性问题的那种鸟瞰似的观察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处理简单性问题和无序复杂性问题的分析方法也会得到使用,但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策略。这一点,也许是本书从方法论上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多样性是城市的生命,因为城市中的生命和生活就是多样和复杂的,我们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城市的活力,营造丰富的生活。规划和设计城市,实际上就是在规划和设计生活。那么别人的生活可以被你规划和设计吗(尤其是当面对城市中成千上万人的时候)?也许很难,所以我们必须抛掉曾经罩在我们头上的光环,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去面对和理解城市中的一切。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因而城市是复杂的,但是,它也是有序的。我们可以去感受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因而我们也就可以通过规划和设计去引导城市的生活,通过引发城市的多样性,而使城市富有活力,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尽管我们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因为“一个城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武器,而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则本身就会拥有理解、交流、发现和创造这种武器的能力。……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上一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考核下一篇:科目三考试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