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与癫狂

2024-05-28

金融的逻辑与癫狂(精选六篇)

金融的逻辑与癫狂 篇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唯心辩证法体系中首次提出。但古代的一些军事理论家从战争史中概括战争指导规律时, 就已经不自觉地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合理成分, 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不再是用来描述观念或概念的自我运动与发展的方法, 而成为理解包括战争现象在内的整个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科学手段。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要求在认识事物时, 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 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 历史与逻辑最终走向现实, 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

二、金融学课程理论的特点

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 (含:保险学) ”专业。但是对于金融学学科体系是存在着广泛的争议的, 我们是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课程为基础来进行本文研究。

(一) 金融学理论具有历史性特点

金融理论往往来源或根植于实践, 这些理论都有着各种类型多样、程度不同的历史渊源或历史背景。几乎每一个金融学理论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如果不去理解每一个理论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 就很难理解理论本身的真正内涵。

比如, 关于货币理论, 究竟什么是货币呢?如果单纯从现实来看, 人们通常把纸币称作货币, 但是中国古代又有贝币、银币、金币等, 那么这些是不是也是货币呢?如果是, 它们和现代的纸币又有什么区别呢?想知道答案, 就必须对货币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再例如, 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 中国的M1货币层次不包含居民活期储蓄存款, 而关于货币M1的一般定义是包含所有的活期存款的;所以如果单纯以理论来看就解释不通, 但是如果了解中国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期, 居民活期储蓄存款是以存折形式存到银行的;不像企业活期存款以支票形式存在, 可以直接进行支付;那么就能够理解中国货币M1层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划分了。

(二) 金融学各理论之间逻辑关系强

金融理论既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又是一门规范性很强的课程, 不同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同一部分的知识内部往往有着严密而科学的逻辑关系, 这种逻辑关系既表现有必要的规范性分析特点, 又表现为应有的实证性分析特点, 而且随着金融理论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一特点表现得日趋明显。

比如, 对于货币的知识体系, 许多章节都有涉及, 有货币的概念、货币发行、存款货币创造、货币供给与需求等, 这些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 如果不深入、客观的追溯、考察、分析并解读历史, 厘清它们的逻辑关系, 将难以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论。

(三) 金融学理论与现实密切相关

金融学理论与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经济金融环境当中, 或多或少的受着金融时事的影响。但是要想通过现成的理论去透彻的理解、解决现实问题, 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

而且正是因为金融学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 所以金融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 以金融视角进行思考和观察能力, 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 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理论的简单解释。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因为金融学理论具有历史性、逻辑性强和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特点, 所以要求教师在思考和讲授金融理论时必须贯穿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在实际运用这个方法的时侯非常困难, 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完备的知识理论体系;另一方面, 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 而且能把复杂的纵向和横向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一) 寻根溯源, 厘清脉络

每一个理论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所以在研究理论的时候, 就不能仅仅只限于表面的解释。而是要探求理论的渊源, 找出其产生原因, 发展的历程, 然后就主要观点或发展主要阶段以比较易懂的方式讲授给学生。

当我们讲到利息时, 给利息的定义是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 (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 报酬。如果就到此为止的话, 那关于利息的许多经典的意义我们是无从知道了。关于利息,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息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 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西方经济学将利息分为实质利息理论和货币利息论, 实质利息论认为利息是实际节制的报酬和实际资本的收益, 实际利息率最终取决于起初的生产力因素, 如技术、资源的可用性和资本存量等。货币利息理论认为利息是借钱和出售证券的成本, 同时又是贷款和购买证券的收益。作为一种货币现象, 利息率的高低完全由货币的供求决定。我国学者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增值部分。为什么各种定义差别如此之大, 这就要从利息产生、发展及利息理论的演变去厘清。

再比如我们介绍货币银行学课程里金融市场部分中的欧洲货币市场, 它是一个境外货币市场, 有着相对宽松的市场政策和制度环境以及诱人的市场利率结构, 所以欧洲货币市场才那么的发达。但是这只是比较肤浅表面的解释, 因为即便给出相等的或更好的条件, 中国的市场也很难像欧洲货币市场那样发达如此之迅速。因为一个发达的市场不只需要良好的条件, 还需要历史的机遇。欧洲货币市场在历史发

展进程中, 既有前苏联将其在美国的同类资产转移到伦敦形成境外美元, 又有“石油美元”进一步促进, 所以欧美货币市场才发展的那么迅速。这样对境外货币市场的特点和被管制程度等相关问题的理解也显得非常容易了。

(二) 注重留疑, 整合要点

如前所述, 金融学理论各部分内容之间相互关联, 交叉融合, 比如国际金融里面的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知识模块之间有密切关系, 讲到汇率内容时候要用到国际收支知识, 而讲国际收支内容时也要涉及到汇率知识, 所以最好方法就是在先讲的内容里面注意留好疑问, 切记这个疑问是经过老师的精心准备提炼出来的, 另外, 切记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牢记这个疑问。并且还要通过案例、时事加以引导, 让学生课下去查找资料, 自己去寻求答案。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避免学生因不懂而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求知欲。

当留疑做好以后, 随着课程内容的进展, 当进入到留疑模块时, 要记得以留疑为切入点, 逐渐导入所要教授的内容。在讲授完所有相关课程内容之后, 还要有个归纳总结, 就是把相关的内容以合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比如简要归纳汇率与国际收支关系:当汇率被低估时候, 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而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 这虽然会使低估现象有所缓解, 但同时也会影响一国出口。

(三) 结合现实, 深入探讨

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最终要走到现实中来。当对理论的来龙去脉, 相互关系都厘清了之后, 再去分析、解决现实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巩固对所学理论的记忆和理解。

比如, 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层次等有关货币的内容清晰理解之后, 要求学生结合现实中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现实进行分析, 给出自1998年以来的CPI指数, 让学生自查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 分析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再比如, 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学生觉得不易理解, 所以往往是浅尝辄止, 不去深入探讨;尤其是对于“特里芬难题”和“没有泪水的赤字”, 他们觉得实在无法理解。为了让学生深刻把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及历史意义, 在上课过程中结合“9·11事件”之后美国十年来经济发展变化这个现实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并详细解读美国作为世界资本家的本质;这样一来, 学生兴趣盎然, 不但认真听, 还向老师发问, 结果是不仅理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 而且理解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变化历程。

总之, 在金融学教学中, 使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无论是教师的引导功能, 对知识体系的把握能力, 还是学生的求知潜能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 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深刻的、全方位的。但是这一教学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 需要我们很长时间的摸索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并且需要团队的协作。笔者会日积月累的充实理论知识, 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去完善这个方法的。要走的路很长, 但是, 相信只要努力, 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注]本论文由“教研课题:国际金融 (英) 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资助。

摘要:高等学校金融理论类课程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相比具有历史性、逻辑性和现实性强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 不能单纯的就概念或理论本身进行介绍, 而是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去分析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厘清各理论间的逻辑关系, 用所学理论去分析现实问题。

金融的逻辑与癫狂 篇2

摘 要:农村普惠金融可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促进贫困减缓,既能够直接提升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非农就业机会,间接提高贫困农户收入水平。本文结合农村普惠金融减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完善普惠金融扶贫主体与风险保障机制,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扶贫方式和产品,积极引导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有效联结,加强贫困农村教育信贷支持力度,健全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等措施,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减贫。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减贫;作用机制;存在问题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8.03.11

中图分类号: 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8)03-0078-06

一、引言

世界各国至今仍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贫困问题,减缓贫困的方法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新时期我国贫困问题呈现出了诸多新趋势、新特征,传统的减贫方式渐显乏力。我国贫困人群绝大部分集中于农村,减贫事业的重点也就必然聚焦在农村。普惠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新动力,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以财政为主的扶贫方式,成为当前农村减贫的主要手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决议,强调能有效、全方位、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欠发达地区、贫困群体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主张增强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并注重实现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本文将着重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的内在逻辑、作用机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推进我国农村贫困减缓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的内在逻辑

(一)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的哲学理念

1.平等金融权利观

关于导致贫困原因的认识,大体经历了由物质资本贫乏到发展权利缺失的逐步反思过程,反贫困理念也由初期的物质给予渐变为赋予平等发展权利。普惠金融的减贫理念可以归结为“金融权利即一种人权”的思想。普惠金融减贫主张要赋予贫困者及弱势群体以平等的金融权利,让其有平等机会参与资源获取和使用,分享应有的经济成果,最终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所谓金融精准扶贫脱贫就要瞄准贫困主体,赋予其平等的金融发展权利和机会,通过利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缓解信息不对称,适当放宽或降低现有金融门槛,拓宽金融服务边界,让穷人和弱势群体也能够获得金融资源,进而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实现金融与人的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精准到贫困者,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致贫原因,进而制定扶贫脱贫之策。

2.公平与效率协调观

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贫富差距较大、相对贫困问题严重,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涉及到公平与效率问题,某种程度上贫困的产生可以归结为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的结果。普惠金融理念认为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要在效率提升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公平本质上是权利的平等分配问题,但权利分配公平并不代表平均主义,它承认个人的自然禀赋差异,着重强调个人公平的发展权利和机会,普惠金融理念将金融权利视为公平发展的目标之一。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和实现社会公平,但绝不是慈善和公益活动,也不是对“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思想的继承,而是尊重市场规律,倡导商业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市场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体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并最终摆脱贫困陷阱。普惠金融并不否定市场化原则,在支持精准扶贫脱贫过程中,既要满足贫困群体需求,也要让金融服务提供者获取合理收益。

3.包容性发展观

包容性发展强调经济社会成果要惠及全部人群,普惠金融从字面来讲也可称为包容性金融,包容性是普惠金融的本质属性。一是普惠金融的服务目标的包容性,以被传统正规金融所排斥的小微企业、农户、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等为服务对象,支持这些被排斥群体摆脱贫困陷阱。二是普惠金融供给主体的包容性。普惠金融体系是一个容纳性很大的系统,满足监管要求、合法合规、风险可控、能够为贫困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供给者,都可以被纳入普惠金融体系当中,而且各供给主体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应该享受平等的市场地位和政策扶持。三是普惠金服务方式的包容性。普惠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虽然贫困群体的金融需求首先是获得信贷支持,但也离不开支付、理财、保险等方面的基本金融服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服务是金融精准扶贫脱贫的应有之意。

(二)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的作用机制

农村普惠金融通过向贫困群体提供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等普惠服务,增强其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提高直接参与金融活动的机会;能够为贫苦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贫困者收入增加,具有较好地减贫作用。总体来讲,农村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实现贫困减缓。

1.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的直接作用机制

农村普惠金融强调利用数字技术,以此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交易成本,将更多弱势群体纳入金融服务范围,直接为贫困群体提供储蓄、信贷、理财、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针对农户或贫穷者设计并提供恰当的金融产品,通过平滑消费、促进投资、积累资产、降低交易费用等方式,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及自我发展能力,进而促使贫困减缓。储蓄和信贷两类普惠金融服务最为关键,储蓄可以保障贫困者的财产,增强其抵抗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也可以使贫困者获得利息收入,提高其资产积累能力;提供普惠信贷服务,可以有效缓解贫困者面临的信贷排斥,提升获取信贷资源的机会,利用贷款资金可以购置新的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增收能力。

2.?r村普惠金融减贫的间接作用机制

农村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增强农户自身发展能力,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一方面,普惠金融通过技术、制度创新,支持农村经济增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本要素,改善农村企业资金短缺的窘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进而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增加贫困农户的可持续性收入,最终实现贫困减缓。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主张提升贫困者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加大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技能培训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增强贫困群体的身体素质、文化素养、金融意识、信用观念,提高贫困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提高获取高薪岗位的机会,从而促进贫困减缓。

三、农村普惠金融减贫存在问题

金融具有较强的商业属性,金融扶贫本身就是在践行普惠价值理念。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在普惠性原则指导下,不再是传统扶贫模式的“大水漫灌”,而是强调扶贫对象的“瞄准滴灌”。农村普惠金融减贫以尊重市场化运行为前提,兼顾社会公平与商业可持续性,支持金融机构在农村扶贫过程中获取适当利益,注重防范金融风险产生。然而,在农村普惠金融减贫取得良好成效之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工具欠丰富

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农业多以种养殖业为主,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除了存取款、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务外,各金融机构主要以提供小额贷款为主,贫困农户的信贷额度一般在5万元以内,期限多在1年,金融扶贫产品单一,扶贫项目同质化,信贷投放过于集中,存在较高的隐性金融风险。随着农村减贫事业的不断发展,贫困农户出现了新特征,与农村经济新阶段、农业产业规模化相适应,资金需求呈现个性化、差异性趋势,原有的扶贫信贷额度、期限已不能适应新需求。金融扶贫机构偏好硬性资产抵押,但贫困农户恰恰缺乏财产抵押、担保品,而其软性信息又不易收集,造成农村金融扶贫的低收益、高风险,金融机构扶贫贷款投入动力不足、额度不高。另外,当前农村金融扶贫主要以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为主,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缺乏。

(二)农村金融扶贫制度性安排不完善

当前金融扶贫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参与,金融机构扶贫责任不明确,缺乏金融扶贫主体的制度性设计。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并不是市场自发行为,而是迫于政治压力考虑,表面上所有金融机构均参与了农村扶贫,但真正深入乡村基层、贫困农户的并不多见,长期可持续的良性市场扶贫机制尚未形成。普惠金融扶贫尊重农村金融机构的获利性需求,重视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但当前农村普遍缺少有效的抵押担保、风险补偿和农业保险机制,如金融扶贫风险补偿基金的使用范围有限,对贫困农户因疾病、残疾和死亡等导致的无法还贷情况,不给予放贷银行相应的损失补偿,影响了金融机构扶贫积极性。各金融机构在扶贫项目和对象选择上存在较强趋同性,都不愿支持效益较低的农林牧渔项目,多倾向于支持政府增信的建档立卡户,对其他农户发放小额贷款的积极性不高,贫困地区的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在政府强制的硬性扶贫任务要求下,短期内金融机构能够参与农村扶贫,但在缺乏长期性的激励机制设计和绩效考核下,金融机构对信贷扶贫仍然保持谨慎态度,金融扶贫效果恐将难以持续。

(三)金融支持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

我国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也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上,这两面农村普遍落后于城市。“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供水、供电、电信、垃圾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户脱贫致富。农村地区居民分布广、居住散,基础设施建设线长、面广、投入多、收益少,投融资难度较大,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困境,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道路交通、居民住房、人畜饮水、网络通讯等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矛盾更为突出,这些不仅是农村扶贫的重点,也是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的紧迫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典型的公益性、非竞争性项目,在农村普惠金融系统中,商业性金融机构一般参与积极性不高,要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提供资金支持,但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的分支机构较少,无法直接下沉到基层,扶贫公益性项目必须当地县级财政提供担保和利息补贴,但县域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有效撬动规模化信贷资源。

(四)金融扶贫的配套保障措施尚未完善

农村普惠金融扶贫关键是要保障金融扶贫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防范金融违约风险发生,对其提供的基础性金融服务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补偿收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普遍较差,农村征信系统应用推广缓慢,农户信用信息档案不完善,部分农户信用意识淡薄,金融扶贫债权维护难度大,骗贷、逃贷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放贷信心。农村产权制度不完善,“两权”抵押交易流转体系建设滞后,缺少规范化的价值评估、登记和变更制度,造成抵押物处置困难,难以有效发挥担保清偿作用。农村信用中介体系不健全,涉农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政府财政的担保能力有限,商业性担保机构严重缺失。金融扶贫离不开财政支持,但农村财政扶?资金政出多门,尚未完全整合,导致财政对金融资金的撬动作用不强。金融精准扶贫的税收优惠体系尚未建立,财税优惠政策措施较少,许多金融支持的产业项目得不到政策保障,“营改增”后的地方主体税种缺少,贫困地区财政收支不均衡,导致金融扶贫风险补偿基金不能有效增加,影响了金融扶贫持续推进。

(五)扶贫小额贷款功能发挥存在限制

扶贫小额贷款主要是帮助贫困户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但农村普遍缺少有效的脱贫产业,当地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少,导致有脱贫意愿的农户无项目可做,想合作、入股而又“投资无门”。农村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贫困户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晓。多数贫苦农户思想观念保守,倾向于不负债,缺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即使获得贷款,也不知道如何把扶贫贷款与自身条件有效结合,将其转化为创业脱贫资金。部分贫困农户对扶贫小额贷款认识不足,将普惠信贷资金视同救济资金,没有认识到扶贫小额贷款的核心目标既是惠农更是助农脱贫,需要到期还本付息。

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扶贫方式和产品

一是实现普惠金融与产业扶贫精准对接。农村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是互惠互利的共生体,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绝不是单纯的资金支持,而是把金融与农业产业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增强农户增收能力,这样才能使金融减贫的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要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把贫困农户与获取金融支持结合起来,根据各地实际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创新扶贫信贷产品,推广“龙头企业+贫困户+信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信贷”等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二是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农户贫困原因具有多维性,要根据精准扶贫要求,瞄准贫困农户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扶贫信贷产品,对有劳动能力、创业意愿,但无抵押、无担保的农户发放“信贷+财政”模式的财政担保和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对带动农户脱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财政扶贫资金支持范围,并提高其信贷额度。三是研发扶贫保险产品。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发展针对贫困农村的特色农业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研发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对贫困农户投保给予保费补贴。四是创新金融扶贫直接融资工具,发展支持金融扶贫的债券、票据、期货等业务。五是积极推行“金融+农村电商”扶贫。农村普惠金融扶贫机构要加强与当地电商企业的联系合作,推出扶贫电商信贷,优化农村电商支付结算服务,加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以打通农产品进城渠道。

(二)完善普惠金融扶贫主体与风险保障机制

金融精准扶贫不仅要瞄准扶贫对象,也要明确专门的金融扶贫主体,当前我国着力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体系,但并未明确农村普惠金融扶贫主体机构。从现有金融机构与农村紧密程度来看,农信社、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在农村的网点较多,国家可明确将其作为农村普惠金融扶贫的主要商业银行,并给予更多地监管扶持、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和税收减免。对异地搬迁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需求,则由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完成。建立国家层面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以应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和提供农户保证保险,同时指定几家国有保险公司履行农村扶贫保险责任,并由国家财政给予资金支持。可在财政部设立扶贫担保公司和风险补偿机构,由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履行相关职能,并与各级扶贫部门做好金融扶贫信息对接事宜,金融监管部门也要提高扶贫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三)积极引导正规与非正规金融联结合作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具有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多年的扶贫经验证明,单靠正规金融不可能完全实现农村脱贫,应把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有效联结起来,共同推进农村贫困减缓。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鼓励民间资本参股或控股微型金融机构,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阳光化,为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提供法律援助。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鼓励能够促进正规与非正规金融联结的NGO金融中介发展,建立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资金批发机制,积极探索“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农户”的金融联结模式。在审慎监管前提下,在贫困农村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互助业务。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法制化建设,打破原有的“打、压、堵”管制误区,采取“疏、引、鼓”的管理态度,为农户参与非正规金融组织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农户合法金融权益。

(四)加强贫困农村教育信贷支持力度

对贫困农户来说,提升其受教育水平和增强劳动技能培训,是减缓贫困的有效途径。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提升他们获取收入的能力,是减缓农户贫困程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行性方案。由于致贫原因具有多维性,农户教育水平可以作为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的瞄准工具,应专门为农村贫困家庭提供财政贴息的教育信贷,减轻其教育费用压力,保证贫困农户的适龄子女不会因贫辍学。另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村贫困发生的常见现象,加大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专项扶贫保险,提升农村医疗条件和环境,增强贫困农户身体素质,也是稳定农村扶贫脱贫效果的重要手段。

(五)健全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

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普惠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贫困的农村地区交通、电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普惠金融扶贫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支持,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外部?h境。二是加强农村扶贫信息化管理。要将精准识别的贫困户信息及时录入数据库,搭建贫困农户借贷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扶贫机构的贫困农户信贷信息,实现动态管理与资源共享。三是推进贫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贫困农户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完善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构建针对贫困农户的信用评价体系。持续推动“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的评定与建设,为普惠金融扶贫树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提高贫困农村金融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大力推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技术精简中间交易环节,降低农村金融机构交易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大力发展农村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改善贫困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缓解农村金融地理排斥。

(特约编辑:何志强)

参考文献:

金融的逻辑与癫狂 篇3

关键词:金融逻辑,资本,价值,运行原理

一、金融逻辑之感悟

《金融的逻辑》一书对于金融基本运行原理进行了深入阐述,作者陈志武先生对于金融的逻辑基本观点可以总结为,金融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在确保资源需求和资源供给双方交易信用和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将财富、货币资本化,根据各自的需求自由交易,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它是人类从诞生起就存在的,由隐性的金融交易机制逐渐发展成为如今行业化的金融产业。

二、金融逻辑的应用

本书对于金融逻辑的论证给个人以及国家带来了许多启示,那么金融这个“魔方”到底应该如何实际操作呢?

从个人角度来讲,转变消费观念,通过金融工具,通过购买各种保险和金融品种,规避未来的不定风险,从而达到利益平铺、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量入为出的传统观念,虽然能够增加储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收入与消费不相称的矛盾。按揭贷款等消费方式虽然在传统意义上看来,属于提前花未来的钱,但实际上是将现在的生存负担适当分担给未来的自己承担,从而平衡个人消费力,释放消费动力。这种消费方式会给人一定压力,能够使人变得更加自律。

然而,作者没有注意到的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信用能力、支付能力欠缺的人如果大量过度消费,必然会留下金融隐患。因而提前消费也需谨慎合理。

从国家角度来讲,而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已由生产增长型转变为消费增长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以史为鉴,只有藏富于民,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弥补财政支出,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十七世纪以后藏金万贯的国家与负债累累的国家,前者大多成为了当代的发达国家,后者则大多数仍走着发展中国家的道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给我们警示——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础,是国家强盛的经济前提。政府如果存在一定数量的负债,则就需要国民纳税,从而依赖民众、听从民众意见。与此同时,弥补财政支出的另一手段——国债的存在与交易也会成为评估政府政策与制度优劣的具体工具,进而限制权力扩张,及时修正政策和法律。具体而言,要求一国需要有相对较低的国债利率,而具有相对较高的民间或者国家投资回报率。前者取决于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政府信用、税收政策,而后者取决于国家制度和国策模式。

三、结合中国实际谈金融

本书从金融的逻辑出发,阐述了金融的重要性,得出了中国的唯一出路是发展金融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偏颇暂且不论,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观点即金融对于国家发展有着战略意义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那么中国到底应该怎样玩转金融“魔方”呢?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1872年就有所萌芽。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个现代股份公司,自1872年开始公开交易,直至1950年左右停止。再次恢复资本市场运作,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金融市场真正发展可谓只有三十年的时间。

1、中国金融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经验尚欠,并且加上中国政治因素、来自国际金融环境的冲击等,中国的资本市场运作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首先,从国民角度来讲,由亲情、友情实现的互助互惠式隐性金融交易机制不断退化,而替代性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投资产品不够完备,带来了不能满足国民需求,造成了国民内心对于未来不安的问题。随着人口流动、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个人自由与经济独立观念的逐渐加强,中国国民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原有的隐性金融交易机制,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投资、理财选择空间很小,造成了显性金融交易机制跟不上国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这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次,从证券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是一个基本为国企服务、政府高度管制的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民营企业上市的艰难造成中国金融市场的传奇式个人故事欠缺乃至创新文化、创业激情的欠缺,国企亏损、国有银行呆坏账不断增长、国企股权频频被外资竞价、歧视民营企业等金融资源继续被低效配置的情形不断显现等等,均是现代中国证券市场显现出的巨大问题。

再次,从政府宏观政策角度来讲,国家财政收入被低效率配置、权力制衡机制有待完善,仍是中国政府需要及时面对的问题。中国的税收负担在世界排名第二,很明显存在税负过高的问题。社科院报告称2010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三成,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然而国家财政支出以及公债不断流向各种形象工程,各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公路不断翻修,公共设施不断拆旧翻新,造成了不少资源浪费。硬件水平提升的同时国家软实力却面临着巨大考验,欧美文化不断渗透,中国人信仰缺失的问题不断显现。

不仅如此,中国金融还有其他问题亟待解决:防范世界金融秩序变革对中国金融的风险传递、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对金融养老保险产品的巨大需求、产业机构调整对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要求等等。总体来讲,我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政府高度管制、畸形资产泡沫层出不穷是我国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

2、解决方法之初探

中国金融在近三十年来走过的飞速发展的道路。我国金融市场运行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的成就上,我们也必须直面金融发展的种种问题,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我国金融的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金融的逻辑》一书提出了两个关键解决方法: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前提,一是政府逐渐放开经济管制,改善国企垄断金融的局面;另一个方面是,充分发展证券市场,减轻税负,以利用未来收入流为今天谋更多的发展机遇。

具体而言,前者需要中国完成金融充分市场化的任务,形成金融大开放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国作为一个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迫切需要一个能基本适应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体系。这需要重新审视和取消相关的各项行政审批制度;彻底解决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委托代理机制,基本形成符合国家战略意图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有进有出、有增有减”和绝对与相对控股的格局;区分金融监管与“保姆式”管理的差别等。后者从“开源节流”的思想出发,中国应当调整国债期限结构,丰富国债品种,鼓励发行地方债券,调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提高国债使用效率,以效益为中心,建立透明公开的国债使用机制,同时引进非国有经济元素,增加国债资金的配套资金等等发展我国的长期限资本市场,以期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较低的国债利率发展国民经济。

四、结论

《金融的逻辑》一书给我们的启示良多——金融“魔方”作用是巨大的,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个人和国家获得充分发展空间,关注人本、自由,使整个社会高效率、高福利地向前向上发展,可见中国未来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斌,陈道富.“十二五”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1(4).

[2]王忠文.关于美国国债问题的逻辑推理[J].观察与思考,2011(09).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篇4

最近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觉得书中的观点很新颖,浮躁现象的背后,自然规律起内在的作用,控制世间万物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科学的作用就是去了解、揭示表象之后的规律,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不同的学科,对同一问题的解释可能截然不同,但是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则有着独到的优势,因为,人是一个经济动物,被物欲吸引的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隐藏其经济利益。

书中经典的地方有二,其一是对我国的三纲五常、孝、儒家等传统观念的经济学解释,其二是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两千年治乱恶性循环怪圈。

炎黄子孙对孝道的膜拜无以复加,并且我们常常以国人对父母尽孝,来嘲讽美帝等发达国家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情的冷淡,果真如此么?“养儿防老”的观念由来已久,现在也是屡禁不止。书中的观点,人养儿子对自己未来的投资,人老了,不能劳动获取收入的时候,就需要靠这前期的投资--儿子,来解决老后无法劳动赚钱的生活。投资的风险(儿子不养老子)如果发生的话,终生的投资就打了水漂,所以历代统治者以及儒家学说都一再灌输孝道,来保证老子的投资,这样一辈繁衍下一辈。当然,我们不能说不应该对父母尽孝,而是应该看到,古代的孝道加载了太多的经济含义,由于人老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所以只能投资自己的儿子,靠血缘关系,来保障一辈子的生活。

另一方面,家族也不仅仅是亲情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利益集合体。一个大家庭里的某个兄弟一时有难,需要大量的钱,则家族的每一份子都要出一份力。当然,以后如果你自己一时有难处,其他成员也有这种“隐形义务”来帮助你渡过难关。这种看似和谐的组织的危险之处在于:大家这种隐形相互帮助的契约只有血缘的约束力。碰到一个愣头青,六亲不认的,就只能自认倒霉。而且经常因为利益的纠纷发生冲突,因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而且家族的首领倾向于剥削每个成员,导致不和谐因素滋生。我想,这也是当下很多农村的亲兄弟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吵闹,甚至打架,以致成为冤家的根源。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作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不管是这些年还是在很久以前,报纸上和我们生活周围都充满了这类不幸故事。我不是说不鼓励孝敬,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

我很向往美式的生活:在那里,人人都能独立自主的生存,不需要去遵循莫须有的宗族血缘潜规则;父母与子女之间也不存在隐性的金融合约关系,更不会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强留其在身边,养育子女就是基于单纯的爱;每个人在年轻时都能通过各类金融产品合理安排好自己后半生的生活,老了也就不需要靠子女的供养才能生存下去;整个社会并不存在占统治地位的一元化价值评判体系,任何思想皆可自由交汇。这样的制度下,每个人都能很独立的生活,激发出自身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这样的社会必然是千姿百态、包容万物的。而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下,人的个性已被制度阉割掉了,只能依照设定好的轨迹生存,遵循陈腐的血缘宗亲观念,这样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失去个性与创新精神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传统思想驯化下的精神奴隶,没有千姿百态,只有千人一面;这样的社会,人人都活得没有国贸0943班 郭李宏铎 090201818124

尊严,因为人人都要依靠别人才能生存——年轻时得看父母脸色,年老了又得看孩子脸色。可后者最大的悲哀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大部分的人们都自以为生活在了一个最美好的世界里,对阉割掉他们个性的传统文化推崇备至顶礼膜拜。有时,我常常会想,什么时候普罗大众们的见识才能超越在狭隘肤浅的传统思维?什么时候这个社会才能冲破阉割个性、制造精神奴隶的陈腐旧念呢?每当这时,我总是满怀信念,以为真正的理性宽容已离我们不远,社会也终将进入自由民主、各种思想自由交汇、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多元时代。然而,让我悲观的是,周围的大多数人似乎依旧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那是结束百花齐放、独尊儒术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化开始进入漫长的一元时代的起源。

封建社会两千年治乱恶性循环怪圈似乎被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是必然的,为什么我们没能跳出那个诅咒?王朝的缔造者都知道要休养生息,让饱受战乱的百姓安居乐业,并且国库很快因此而积累众多的白银,这往往成为王朝兴盛的标志,也是“太平盛世”的特征。好的就一定正确么?国家可以收取巨额的赋税累计在国库,说明王朝专制的强大,人民无法与之对等谈话,更何况去监督赋税的合理用途了。这就导致国家乱花钱,跟现在一样,到处建设形象工程。如果一时国家有灾难,导致赋税减少,统治者就倾向于增加人民赋税,税负加重,人民生产更无从发展,贪官污吏和地主豪强的夹击下,民生凋敝,结果赋税更加多,...恶性循环,典型的王朝末期症状。

金融的逻辑与癫狂 篇5

作者提出“西方普世价值与其货币金融霸权之间存在着完整的逻辑链条, 普世价值成为向其经济体系输送利益的纽带和桥梁。”西方普世价值的表面逻辑与其实践效果是矛盾的, 而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矛盾中却会受到经济损失和社会伤害。

于是今是金融、法律界颇有名望的专家, 因其一直从事金融、法律和实业领域工作, 参与过多家公司的资本运作, 因此, 对资本市场和实业资本操作都有切身体验和深刻领悟。

作者认为, 金融产品的复杂性破坏了市场平衡能力。当下, 金融资本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滥发金融产品, 这种金融产品使市场充满着无畏的希望, “在一级一级往下销售的过程中, 仿佛击鼓传花, 不断地把风险分散给成千上万的中小投资者”, 但是, 中小投资者只是金融产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无法掌控整体情况, “市场为处于有利地位的金融垄断资本牟取厚利提供了悄无声息的机会”。

金融资本利用发行证券这个美丽的外衣, 深入到经济的各个角落, 使金融资本占据的空间不断扩大, 其结果是不断积累爆发经济危机的危险。市场经济对经济的控制仅仅具有部分的有效性, 随着金融资本的市场规模、范围、容量的无节制地扩大, 在虚拟经济层面上, 市场主体对理性判断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危险性。金融资本所以能够获得今天丰厚的利润, 就是他们与其服务的客户奉行着, “及时行乐”的生命哲学。作者指出, “在全球化体系下, 发达国家通过国家货币政策为导向、金融市场为渠道、制定金融游戏规则为手段, 吞噬发展中国家为明天所积累的财富”。

《富国的逻辑》指出, 金融资本给富国带来滚滚的财富。“按照传统的经济学, 一国的财富是依靠这个国家超额的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而当今世界, 在浮动汇率的体制下, 这种理论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意义。”在美国年计15万亿美元在总产值中, 金融产值就占了1/5。按照富国的逻辑, 金融可以提供更高效用和价值, 而这种所谓高效用, 一是因为它们接近于资本核心的先天优势;二是因为人们认可的价值是其资本运作的结果, 同时资本运作本身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这种由国家垄断的权力, 私人银行却成为行使该权力的代理人, 这是国家主权最重要的部分, 却由私人金融机构来获取利润。由此看来, 金融行业的待遇、分红大大高于创造实体价值的行业, 而发生危机以后, 它们却可以得到国家的补助, 因为它们已经“大到不能倒了”, 金融资本的收益与风险不对等, 收益可以归属经营者, 而风险则要由国家和社会承担。金融资本为什么能够得到这样的超额利润?我们从美国的发展就可以看出, 他们所以在高科技领域遥遥领先, 这是他们的融资制度、激励制度、资本市场制度、劳动制度发挥了作用, 但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金融资本。美国金融体系为此能够提供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投入成本, 一个产品、一项技术的成功, 其后面可能有一百项产品, 一百项技术的失败, 如果没有巨额的金融资本支持, 就不可能成功。

对于发达国家完善的福利制度, 作者也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作者指出, 以美国为例, 第一, 政府以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为手段, 不断提高人民在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奥巴马在2008———2012年任职期间, 美国的财政赤字增长了一万亿美元, 这些钱流入美国经济体内, 大部分最终分配到普通民众手中。实际上, 这些资金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政府发债券的形式实现的, 也就是说美国民众享受高成本的福利政策, 最后埋单的人却是世界各国, 是全世界在养活美国人。第二, 美国通过金融机构变相补贴美国民众。所谓次贷, 主要是给那些没有贷款资格的人提供贷款, 贷款利润极低, 某种程度上是变相补贴借款人。美欧的债务危机, 是对现在和未来透支的危机, 正是美欧的政治制度决定了, 金融资本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转嫁危机、转嫁债务。而金融资本的运作模式, 又给了美欧转嫁金融危机的路径, 使他们轻轻松松地就把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第三, 流入国外的资本很大一部分又流回美国的消费领域, 成为消费刺激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金在美国购置房产、车辆, 进行商务活动和日常生活消费, 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第四, 是由于西方货币的储备作用, 从而导致它具有特殊的购买力。美元作为储备货币, 是其他各国政府和公司、甚至个人都希望拥有的货币。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 许多企业为了获取美元而过低出口商品的价值, 使得以美元为首的西方货币得到了强势地位。这种提升的购买力, 反映在西方的社会层面, 表现为商品的充盈和廉价, 物美价廉的商品, 提高了西方人的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

作者因为在金融界参与多次大公司的资本运作, 对国际金融形势和经济事件的根源把脉非常清晰, 论述透彻。今天世界的游戏规则是强国制定的, 照他们的逻辑发展下去, 我们永远不会强大。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 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作者的语言朴实而犀利, 特别是对民主的深刻解读,远远超出了一般学者的视野。作者指出, “信息化社会催生了个人欲望下民主的贫弱, 激化了由于贫富悬殊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信息社会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却又在他们之间制造了深深的鸿沟”。作者认为, “新中国在前30年如此落后的情况下, 仍然发展出了原子弹、氢弹, 并把卫星送上了天, 这说明信仰对于一个国家至为重要。这就告诫国人, 爱国主义有巨大的能量,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历经沧桑、百折不饶, 这是信仰的力量, 我们千万不能失去致胜的法宝啊, 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掩卷沉思、深深感到这是一本让你不得不读的好书。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颗棋子, 只有优先考虑全盘效应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成果。

金融的逻辑与癫狂 篇6

金融危机下美国报业的困局

传统报纸阅读人数骤减。从报纸诞生至今, 一直承载着面对大众的信息传播载体功能。尤其是在满足受众知情权, 推动社会民主进程方面, 报纸的作用可圈可点。然而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绝对是在逐步增长, 可供选择的信息供应商也越来越多。

美国报业协会 (NAA) 数据显示, 美国报纸的每日读者 (排除周日版读者) 已由1998年的58.6%大跌一成降至2007年的48.4%, 人数流失了500万。而在1964年NAA数据则显示美国每日读报的成年读者占成年人口的80.8%。

广告收入日益萎缩。衡量报业经济的关键指标是广告收入。美国报业广告在2000年到达486.7亿美元的顶峰后, 一路下滑, 经2005年和2006年短暂回升, 2007年再度大跌近一成, 创美国报纸业57年来最大年跌幅, 跌至422亿美元的10年新低。2008年更不景气, 上半年广告收入惯性下滑, 下半年又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甘尼特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减少17.7%。纽约时报公司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减少51%。拥有30家日报和50家周报的麦克拉奇公司, 2008年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减少19.9%。 (1)

报纸对广告收入的过分依赖, 导致其在金融危机中风险加大。由于金融动荡, 一方面, 众多广告大户减少广告投放, 如房地产商、汽车制造商、各类招聘广告等;另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分类广告受到网络广告的冲击。2008年12月8日, 纽约时报宣布计划抵押位于曼哈顿的总部大楼, 换取银行借款, 以缓解公司流动资金危机。前9个月, 公司传媒方面的广告收入为12.3141亿美元, 同比2007年下降了12.7%。

互联网冲击传统报业。近几年,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使新闻从采集、制作、发布到接收终端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报业开始走向颓势与网络媒体井喷式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报纸纷纷开始网络化, 设计美观精良, 不仅登载较报纸更多的新闻和评论, 还提供博客、聊天等互动板块和视频资源。拥有百余年历史、7次获普利策奖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已于今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 而专注于制作网络版报纸。美国新闻奖普利策奖委员会已宣布, 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新闻报道今年起也可参评普利策奖全部14个奖项。

并购不当导致危机重重。美国报业在2006年至2007年间的并购风潮造成了行业泡沫。比如, 媒体新闻集团收购《圣荷塞信使新闻》等报纸, 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等。而这种收购、竞购常常是以贷款过度、负债过高为代价。其实早在报业与房地产联姻时传统报业就埋下了今天的祸患。2005年华尔街对冲基金“堡垒投资”收购拥有百余家报纸的自由出版集团;2006年美国最大的高级住宅建设公司道尔兄弟与另一广告商联合出资5亿美元收购费城传媒控股集团;2007年美国房地产大亨塞缪尔·泽尔以83亿美元收购了论坛公司。金融危机导致房地产业亏损严重, 报业未能幸免。按照皮尤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 到2020年, 美国将有70%的报纸读者转向网络版的新闻报。 (2)

报业危局下转型的方式

传统的报纸互联网业务增量发展。将传统报纸从内容到形式的转移是目前传统报纸最为中意的选择, 在传统报纸向互联网转移的过程中传统报纸的互联网业务在呈增量式发展, 发展的方式也有“报网共有”、“报网互动”或者完全“舍报求网”这几种方式, 在这几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newspaper”大有变为“newsnet”的趋势。

多元化经营整合。传统报业的危局中, 多元化的经营以及跨行业的整合是传统报业最常使用的“救命稻草”, 在传统报业的内部整合方面, 传统报纸其一是利用外部的新闻资源。面对报业的困境, 一些地方报纸开始“抱团取暖”, 建立联盟, 签署“内容共享协议”, 共用采访资源。2007年2月, 艾奥瓦州《得梅因纪事报》 (《Des Moines Regiser》) 、新罕布什尔《联盟领导人报》 (《New Hampshire Union Leader》) 、加利福尼亚《州际报》 (《The State》) 、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太阳报》 (《Las Vegas Sun》) 4家报纸签署内容共享协议, 分享和交流政治新闻和全国性选举新闻, 4家报纸可以在其纸质和网站上共享这些稿件。

其二是报业集团内部的新闻资源共享。由于报业集团在国内外拥有多家报纸, 不但海外的新闻资源可以共享, 而且在国内也可以通过交换稿件的方式实现共享。论坛报集团在收购《洛杉矶时报》之前, 《芝加哥论坛报》是该集团最大的报纸, 也是全国排行第七的大型日报, 在全国各大城市乃至海外拥有自己的记者站。但洛杉矶时报作为全国排行第四的西部大报, 在全国特别是海外的新闻网络更为发达, 该报在世界各国拥有24个记者站, 共29名记者。后者被收购后, 其海外新闻为集团内更多成员所用, 国内记者站则由于与芝加哥论坛报的合作而有所减少。得利更多的是集团内相对较小的报纸, 如奥兰多前哨报自加盟论坛报公司后, 只保留驻波多黎各一个海外记者站, 其余全依赖两大报和美联社。不仅如此, 许多大集团还建有自己的特稿社或新闻服务中心, 负责采集和制作各类特稿、新闻特写、电视片等, 有偿向成员提供。

“托拉斯”并购与新闻外包。是指在同一商品领域中, 通过生产企业间的收购、合并以及托管等形式, 由控股公司在此基础上设立一巨大企业来包容所有相关企业, 以达到企业一体化目的的垄断形式。通过这种形式, 托拉斯企业的内部企业可以对市场进行独占, 并且通过制定企业内部统一价格等手段来使企业在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托拉斯的垄断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金融控制为基础的托拉斯, 一种则是以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完全合并为基础的托拉斯。这种托拉斯所从属的总公司是一种业务公司, 直接经营产销业务。在总公司下按产品类别或工序、工艺设立若干分公司来管理。在现实的传统报业中, 越来越多的报团开始采取“托拉斯”的结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越来越多的集团采取了新闻外包的形式, 将内容的制作和新闻的采访、写作由第三方来完成, 自己负责的只是编辑以及渠道传播的问题, 这种方式在许多报纸看来既节约了大量的新闻制作成本, 也加大了新闻制作的整合力度。

报业转型痛苦的根源

受众的选择多了。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有句名言是“媒介即信息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 即媒介的自我指陈。对此如何理解呢?就是说信息的载体一定会为媒介, 而目前媒介的形式可以为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相对人们有限的注意力, 媒体能够提供的信息实在太多了。而过去报纸作为唯一信息发布平台的垄断地位一去不复返, 人们对报纸的依赖越来越小。从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分析, 电视仍在受众获取新闻中占有主要地位, 随着电视在中国的普及, 也将是对阅读纸质新闻的挑战, 尤其是对受教育程度低, 又拥有电视的群体, 即使有免费的报纸, 也难让他们读报。

报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失去了。按照麦克卢汉的相关观点, 任何媒介的竞争力都来自其媒介的基本属性, 其实不管是被认为是“明日黄花”的传统的报纸, 还是现在能量越来越大的互联网以及手机媒体都有着其各自的核心特征, 这一特征既不可取代, 又是其赢得竞争力以及收益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从目前媒介的发展来看, 谁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越充分, 谁就越能获得良好的收益。比如汽车中的广播, 它充分应用了其作为“听力延伸”的特性, 使曾经人们一直担心的电视完全取代广播的事情至今都没有发生。而如今传统报纸的发展却远没有发挥其自身视觉延伸以及触觉延伸的竞争优势, 以及其深度、深入、选择性的报道特点一味地向互联网浅阅读、图片化去靠拢, 最终使其在媒介的竞争中越走越窄, 重复化程度越来越高。

即便是曾经一度被人津津乐道的报网互动也没有使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有所增强, 相反却走向了更深的迷失。根据尼尔森的研究报告, 报纸网站的独立访问数以10万计的数字在增长, 到2008年10月已经增长到689万多人。 (4) 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了免费阅读, 网络广告所带来的收益, 远远抵不过纸媒广告下滑的数字。以《纽约时报》为例, 2008年前3季度, 互联网广告收入增加了10.2%, 为7440万美元, 但传媒部分的总体广告收入减少了15.9%。 (5) 而《华盛顿邮报》虽然说没有《纽约时报》的变化如此明显, 但是从尼尔森提供的数据显示来看, 网络报纸的阅读情况也处于攀升的趋势之中。

金融危机下美国报业的启示

核心的才是最关键的, 报业不可以“不务正业”。传统报纸的经营说到底还是内容上的经营, 提高内容的质量尤其是深度内容的质量以及通过有效的传播打通盈利的途径, 不应当在“多元化经营”的幌子下与各种利益集团尤其是房地产、金融等这些虚拟经济过度紧密, 以致成为它们的“话筒”和工具, 最后跌入万劫不复的陷阱。

在2008年11月12日的一次媒体论坛上, 山姆还侃侃而谈其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但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文件显示, 截至12月8日, 该公司拥有76亿美元资产以及129.7亿美元债务。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 论坛报业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山姆不得不承认, “这是一桩来自地狱的交易”。 (6)

报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媒体下不能贪大求全, 而应“精英化”发展。这是一个媒介多元化的时代, 在内容多元的背后其实是媒介传播手段的丰富, 在今天这样一个无处不媒体、无处不新闻的媒介化社会, 传统报纸要想回到昔日一统天下的媒介时代显然是难以如愿, 但是报纸却完全可以依靠其深入、深度的特点走精英化的路线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事实证明, 一些在大众的视野之外专注于深度的报纸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能量并没有减少, 并且在社会的公信力以及大众的影响力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香港的《信报》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结语

总之, 金融危机的冲击让传统的报业提前到达了一个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 但是今天传统报纸的危局的病症以及转型的痛苦却与外在因素驱使以及内在核心竞争力不明有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在这样一个是选择春天还是冬天的现实中, 报纸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完成自我的转身与救赎, 是值得许多人去关注的问题。也许真的有一天传统报纸会“无可奈何花落去”, 但是“媒介是人的延伸”, 只要它给人的感觉还在, 那么传统报业就不应凋落在今天, 只是需要我们思考需要给它何种“养料”来让它适应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①综合新华网、凤凰网、人民网相关新闻数据和相关报道。

②皮尤研究, http://pewresearch.org/pubs/1133/decline-print-newspapers-increased-online-news

③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7009.htm

④http://www.naa.org/Trendsand Numbers/Newspaper-Websites.aspx

⑤纽约时报公司财务报表http://phx.corporate-ir.net/phoenix.zhtml?c=105317&p=irol-pressArticle&ID=1216542&highlight=

上一篇:实践综合能力考查下一篇:法律基础知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