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合成技术

2024-06-05

数字合成技术(精选十篇)

数字合成技术 篇1

但由于DDS数字化实现的固有特点, 决定了其输出频谱杂散较大, 对杂散的分析和抑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项目通过对DDS技术相位舍位、幅度量化和DAC的非理想特性研究分析, 解决输出频谱杂散、精度等问题, 研制具有广泛工程应用前景的信号发生器, 对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和原理具有指导意义。

主要技术指标

本设计是基于可编程信号发生器AD9833和单片机C8051F020研制可产生各种频率, 并通过键盘操作改变输出波形和频率, 且能LED显示的高精度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输出频率f:

10~9999 Hz, 可调整。 (值误差1%)

2) 输出电压A:

0~9.9V (有效值) , 可调整。 (0.1V/档) (值误差3%)

3) 输出频率 (输出电压) 可按时间分段编程。

正弦波有效值A (或频率f) 可以按时间段设定。如图1所示, 前段结束时的参数就是后一段的起始参数 (连续线) , 本段起始参数与上段结束时的参数不一致 (跳变线) , 结束段做完从起始段重复。本机共分n段, 不用的段时间长度为零, 每段时长为n秒。运行的开始时间以及总运行时间可任意设定。

4) 参数设置方法

4.1通讯总线方式:485协议:modbus RTU地址:0主机地址:1-31从机默认地址:1

4.2可拆卸键盘、LED显示器手动设置

5) 输出

5.1音频信号输出阻抗:小于等于600欧,

5.2显示分辨率频率显示:9999Hz幅值显示:9.9V (可拆卸LED显示器) 。

6) 校准

接标准负载, 通过可拆卸键盘、LED显示器手动校准。

硬件设计

信号发生器由五个电路模块组成:微处理器 (C8051F020) 、波形发生器 (AD9833) 、电源模块、输出接口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微处理器模块

该系统由混合信号系统级微控制器C8051F020作为主控芯片, C8051F020基本外围电路有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弱上拉电路、预留接口和TAG连接电路。该芯片能接收通信接口模块的信号, 对波形发生器的幅值、频率进行控制, 通过JTAG与计算机连接进行编程。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有两个开关型集成稳压芯片LM2596、两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的-5V稳压电路组成。LM2596产生的3.3V、5V、-5V的直流稳压电源分别给微处理器、通信接口模块、波形发生器模块、输出接口模块供电。

波形发生器模块

波形发生器模块由AD9833配置电路和1M的有源晶振电路组成。AD9833是ADI公司生产的一款低功耗、可编程波形发生器, 外部电路仅需少量元件就能产生高达12.5MHz的正弦波。AD9833的配置电路如图3所示, C8051F020产生的控制信号和波形通过SPI接口与AD9833的8、7、6脚相连, 经过滤波后输出。有源晶振的频率选择不得低于输出频率, 采用串行输出模式, 接收处理器的数据和输入控制信号。波形发生器有独立的时钟电路, AD9833的时钟由其决定。

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由SP1486E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SP1486E是半双工差分线收发器, 适合使用在多点总线传输线上的高速双向通信中。每个器件都包含1个差分驱动器和1个差分接收器。作用是将PLC信号发给C8051F020, 也将C8051的信号发给PLC, 采用485通讯的自由协议方式。

输出模块

由双路选择、输出波形调整电路、数字控制电位计9013、反向放大电路及反馈电路组成。双向选择电路由两个作用:一、电平转移, 将0和3.3V (或5V) 的电平转换为-5V和3.8V的电平;二、可以选择输出波形, 随机或正弦波。输出波形调整电路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整到以零为基准, 幅值调整到合适的值, 便于数字电位计调节, 同时输出波形倒向。数字控制电位器可以控制幅值, 实际调节范围由VH和VL决定。反相放大电路使输入波形倒向同时有放大的作用, 可以提高带负载能力。反馈电路用于将输出信号反馈到处理器ADC0.0端, 通过测量来调整输出波形幅值, 由两级滤波一级分压电路串联组成。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是对单片机的程序编写, 单片机的主要工作是键盘输入、液晶显示、调节正弦波幅度、接收PLC指令和控制DDS芯片的工作状态。主要的程序段包括幅值调节模块、频率调节模块、C8051F020单片机的初始化, 串口初始化、ADC0口初始化、与PLC通讯等, 单片机的初始化程序包括关看门狗、时钟检测、端口初始化、SFR初始化、端口的宏定义等。主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设置为无限循环模式, 串口通讯应该采取中断方式, 包含输出模式选择程序。

系统调试

为了检验系统的性能, 完成所有设计之后, 到该系统进行了实测。给PLC、15V电源和示波器上电 (PLC和单片机中都已经预存程序) , 单片机就开始工作。PLC中预存的通讯程序如图5所示, 单片机发送的信号为300Hz——400Hz扫频, Δt=1s, Δf= (400-300) /20=5Hz, 各频段信号的最大值稳定在10V (100) 。

修改图中%MW204的值, 可以改变扫频的起始频率;修改图中%MW206的值, 可以改变扫频的终止频率;修改图中%MW208的值, 可以修改扫频的Δf;修改图中%MW210的值, 可以修改扫频时各频段的幅值。若需要单片机发送出单频信号, 可以修改通讯协议中的%MW204和%MW206为相同的值或者可以设置单片机为手动方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值误差小于1%, 满足设计要求。

总结

项目采用DDS技术, 研制的信号发生器误差范围小, 精度高, 输出波形频率、幅值可任意分段编程和调节, 通过键盘和LED显示器操作, 人机对话性能优良, 稳定可靠, 易于操作, 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目前该信号发生器已成功应用于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动吹灰系统中。

数字合成技术 篇2

摘要:讨论了DDS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性点,介绍了目前实现DDS常用的三种技术方案,并对各方案的特点作了简单的说明。

关键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相位累加器信号源现场可编程门限列

1971年,美国学者J.Tierney等人撰写的“ADigitalFrequencySynthesizer”-文首次提出了以全数字技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给成原理。限于当时的技术和器件产,它的性牟指标尚不能与已有的技术盯比,故未受到重视。近1年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DigitalFrequencySynthesis简称DDS或DDFS)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有别于其它频率合成方法的优越性能和特点成为现代频率合成技术中的姣姣者。具体体现在相对带宽宽、频率转换时间短、频率分辨率高、输出相位连续、可产生宽带正交信号及其他多种调制信号、可编程和全数字化、控制灵活方便等方面,并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1DDS基本原理及性能特点

DDS的基本大批量是利用采样定量,通过查表法产生波形。DDS的结构有很多种,其基本的电路原理可用图1来表示。

相位累加器由N位加法器与N位累加寄存器级联构成。每来一个时钟脉冲fs,加法器将控制字k与累加寄存器输出的累加相位数据相加,把相加后的结果送到累加寄存器的数据输入端,以使加法器在下一个时钟脉冲的作用下继续与频率控制字相加。这样,相位累加器在时钟作用下,不断对频率控制字进行线性相位加累加。由此可以看出,相位累加器在每一个中输入时,把频率控制字累加一次,相位累加器输出的数据就是合成信号的相位,相位累加器的出频率就是DDS输出的信号频率。

用相位累加器输出的数据作为波形存储器(ROM)的相位取样地址。这样就可把存储在波形存储器内的波形抽样值(二进制编码)经查找表查出,完成相位到幅值转换。波形存储器的输出送到D/A转换器,D/A转换器将数字量形式的波形幅值转换成所要求合成频率的模拟量形式信号。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不需要的取样分量,以便输出频谱纯净的正弦波信号。

DDS在相对带宽、频率转换时间、高分头放力、相位连续性、正交输出以及集成化等一系列性能指标方面远远超过了传统频率合成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为系统提供了优于模拟信号源的性能。

(1)输出频率相对带宽较宽

输出频率带宽为50%fs(理论值)。但考虑到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和设计难度以及对输出信号杂散的抑制,实际的输出频率带宽仍能达到40%fs。

(2)频率转换时间短

DDS是一个开环系统,无任何反馈环节,这种结构使得DDS的频率转换时间极短。事实上,在DDS的频率控制字改变之后,需经过一个时钟周期之后按照新的相位增量累加,才能实现频率的转换。因此,频率时间等于频率控制字的传输,也就是一个时钟周期的时间。时钟频率越高,转换时间越短。DDS的频率转换时间可达纳秒数量级,比使用其它的频率合成方法都要短数个数量级。

(3)频率分辨率极高

若时钟fs的频率不变,DDS的频率分辨率就是则相位累加器的位数N决定。只要增加相位累加器的位数N即可获得任意小的频率分辨率。目前,大多数DDS的分辨率在1Hz数量级,许多小于1mHz甚至更小。

(4)相位变化连续

改变DDS输出频率,实际上改变的每一个时钟周期的相位增量,相位函数的曲线是连续的,只是在改变频率的瞬间其频率发生了突变,因而保持了信号相位的连续性。

(5)输出波形的灵活性

只要在DDS内部加上相应控制如调频控制FM、调相控制PM和调幅控制AM,即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调频、调相和调幅功能,产生FSK、PSK、ASK和MSK等信号。另外,只要在DDS的波形存储器存放不同波形数据,就可以实现各种波形输出,如三角波、锯齿波和矩形波甚至是任意的波形。当DDS的波形存储器分别存放正弦和余弦函数表时,既可得到正交的两路输出。

(6)其他优点

由于DDS中几乎所有部件都属于数字电路,易于集成,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且易于程控,使用相当灵活,因此性价比极高。

DDS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输出频带范围有限

由于DDS内部DAC和波形存储器(ROM)的工作速度限制,使得DDS输出的最高频有限。目前市场上采用CMOS、TTL、ECL工艺制作的DDS工习片,工作频率一般在几十MHz至400MHz左右。采用GaAs工艺的DDS芯片工作频率可达2GHz左右。

(2)输出杂散大

由于DDS采用全数字结构,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杂散。其来源主要有三个:相位累加器相位舍位误差造成的杂散;幅度量化误差(由存储器有限字长引起)造成的杂散和DAC非理想特性造成的杂散。

2实现DDS的三种技术方案

2.1采用高性能DDS单片电路的解决方案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高超性能优良的DDS产品不断推出,主要有Qualcomm、AD、Sciteg和Stanford等公司单片电路(monolithic)。Qualcomm公司推出了DDS系列Q2220、Q2230、Q2334、Q2240、Q2368,其中Q2368的时钟频率为130MHz,分辨率为0.03Hz,杂散控制为-76dBc,变频时间为0.1μs;美国AD公司也相继推出了他们的DDS系列:AD9850、AD9851、可以实现线性调频的AD9852、两路正交输出的AD9854以及以DDS为核心的QPSK调制器AD9853、数字上变频器AD9856和AD9857.AD公司的DDS系列产品以其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目前取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AD公司的常用DDS芯片选用列表见表1.下面仅对比较常用的AD9850芯片作一简单介绍。

表1AD公司的常用DDS芯片选用列表

型号最大工作(MHz)工作电压(V)最大功耗(mw)备注AD9832253.3/5120小型封装,串行输入,内置D/A转换器。AD9831253.3/5120低电压,经济,内置D/A转换器。AD9833252.5~5.52010个管脚的uSOIC封装。AD9834502.5~5.52520个管脚的TSSOP封装并内置比较器。AD9835505200经济,小型封装,串行输入,内置D/A转换器。AD9830505300经济,并行输入,内置D/A转换器。AD98501253.3/5480内置比较器和D/A转换器。AD98531653.3/51150可编程数字QPSK/16-QAM调制器。AD98511803/3.3/5650内置比较器、D/A转换器和时钟6倍频器。AD98523003.31200内置12位的D/A转换器、高速比较器、线性调频和可编程参考时钟倍频器。AD98543003.31200内置12位两路正交D/A转换器、高速比较器和可编程参考时钟倍频器。AD985810003.32000内置10位的D/A转换器、150MHz相频检测器、充电汞和2GHz混频器。

AD9850是AD公司采用先进的DDS技术1996年推出的高集成度DDS频率合成器,它内部包括可编程DDS系统、高性能DAC及高速比较器,能实现全数字编程控制的频率合成器和时钟发生器。接上精密时钟源,AD9850可产生一个频谱纯净、频率和相位都可编程控制的模拟正弦波输出。此正弦波可直接用作频率信号源或转换成方波用作时钟输出。AD9850接口控制简单,可以用8位并行口或串行口经、相位等控制数据。32位频率控制字,在125MHz时钟下,输出频率分产率达0.029Hz。先进的`CMOS工艺使AD9850不仅性能指标一流,而且功耗少,在3.3V供电时,功耗仅为155mW。扩展工业级温度范围为-40~+85摄氏度,其封装是28引脚的SSOP表面封装。

AD9850采用32位相位累加器,截断成14位,输入正弦查询表,查询表输出截断成10位,输入到DAC。DAC输出两个互补的模拟电流,接到滤波器上。调节DAC满量程输出电流,需外接一个电阻Rset,其调节关系是Iset=32(1.248V/Rset),满量程电流为10~20mA。

2.2采用低频正弦波DDS单片电路的解决方案

MicroLinear公司的电源管理事业部推出低频正弦波DDS单片电路ML2035以其价格低廉、使用简单得到广泛应用。ML2035特性:(1)输出频率为直流到25kHz,在时钟输入为12.352MHz野外频率分辨率可达到1.5Hz(-0.75~+0.75Hz),输出正弦波信号的峰-峰值为Vcc;(2)高度集成化,无需或仅需极少的外接元件支持,自带3~12MHz晶体振荡电路;(3)兼容的3线SPI串行输入口,带双缓冲,能方便地配合单片机使用;(4)增益误差和总谐波失真很低。

ML2035为DIP-8封装,各引脚功能如下:

(1)Vss:-5V电源;

(2)SCK:串行时钟输入,在上升沿将串行数据锁入16位移位寄存器;

(3)SID:串行数据输入,该串行数据为频率控制字,决定6脚输出的频率;

(4)LATI:串行数据锁存,在下降沿将频率控制字锁入16位数据锁存器;

(5)Vcc:+5电源;

(6)Vout:模拟信号输出;

(7)GND:公共地,输入、输出均以此点作为参考点;

(8)CLKIN:时钟输入,可外接时钟或石英晶体。

ML2035生成的频率较低(0~25kHz),一般应用于一些需产生的频率为工频和音频的场合。如用2片ML2035产生多频互控信号,并与AMS3104(多频接收芯片)或ML2031/2032(音频检波器)配合,制作通信系统中的收发电路等。

可编程正弦波发生器芯片ML2035设计巧妙,具有可编程、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泛。很适合需要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低频正弦波信号的场合。

ML2037是新一代低频正弦波DDS单片电路,生成的最高频可达500kHz。

2.3自行设计的基于FPGA芯片的解决方案

DDS技术的实现依赖于高速、高性能的数字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其速度高、规模在、可编程,以及有强大EDA软件支持等特性,十分适合实现DDS技术。Altera是著名的PLD生产厂商,多年来一直占据着行业领先的地位。Altera的PLD具有高性能、高集成度和高性价比的优点,此外它还提供了功能全面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IP核、宏功能外它还提供了功能全面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IP核、宏功能库等,因此Altera的产品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ltera的产品有多个系列,按照推出的先后顺序依次为Classic系列、MAX(MultipleArrayMatrix)系列、FLEX(FlexibleLogicElementMatrix)系列、APEX(AdvancedLogicElementMatrix)系列、ACEX系列、Stratix系列以及Cyclone等。

Max+plusII是Altera提供的一个完整的EDA开发软件,可完成从设备输入、编译、逻辑综合、器件适配、设计仿真、定时分析、器件编程的所有过程。QuartusII是Altera近几年来推出的新一代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环境,其功能更为强大。

用Max+plusII设计DDS系统数字部分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原理图输入。相位累加器调用lmp_add_sub加减法器模拟,相位累加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速度,采用流水线技术能大幅度地提升速度。波形存储器(ROM)通过调用lpm_rom元件实现,其LPM_FILE的值*.mif是一个存放波形幅值的文件。波形存储器设计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其容量的大小,利用波形幅值的奇、偶对称特性,可以节省3/4的资源,这是非常可观的。为了进一步优化速度的设计,可以选择菜单Assign|GlobanProjectLogicSynthesis的选项Optimize10(速度),并设定GlobalProjectLogicSynthesisStyle为FAST,经寄存器性能分析最高频率达到100MHz以上。用FPGA实现的DDS能工用在如此之高的频率主要依赖于FPGA先进的结构特点。

虽然有的专用DDS芯片的功能也比较多,但控制方式却是固定的,因此不一定是我们所需要的。而利用FPGA则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实现各种比较复杂的调频、调相和调幅功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就可成信号质量而言,专用DDS芯片由于采用特定的集成工艺,内部数字信号抖动很小,可以输出高质量的模拟信号;利用FPGA也能输出较高质量的信号,虽然达不到专用DDS芯片的水平,但信号精度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数字合成技术 篇3

【关键词】数字影视 编辑 特效 合成 制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1-01

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电影的质量,推动了影视技术的发展。通过后期的制作,电影变得更具有魅力,难以想象的画面将消费者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中,是当今影视技术重要基础,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要对影视编辑与特效技术进行重点研究。一个影视作品不同的处理和加工,给人带来的效果差距很大,编辑和特效合成都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同样也是影视工作这的追求。

1.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

影视后期的编辑是整个影视作品的最后一步,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将文字、视频、声音等组合在一起,经过处理后将影视作品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说后期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品质量的高低。后期编辑的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编辑方法,线性编辑出现的比较早,在影视技术早期占据主要地位,非线性编辑技术是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的编辑技术,这种技术将计算机技术完美的在影视技术中的效果展现出来,非线性编辑主要是将信息转换成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在电脑中,从而利用电脑对影视作品进行各种处理,同时也可以将几个片段组合起来形成新的作品,依靠计算机技术较强。随着人们的创新,产生了蒙太奇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说对影视作品至关重要,经过这种技术处理,可以转移观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激发观众想象力和集中精力的目的。创造了独特的空间,可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总的来说后期的編辑将原本的一段段的视频片段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技术,从而将声音文字等信息和视频相结合,是整个影视制作的核心。

2.数字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制作技术

特效合成制作主要是将一些画面与视频相结合,从而为视频添加两点。特效的制作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像技术,创造一些画面,或者模拟画面,三维技术的发展更加让特效根绝真实,甚至给人一种身临其中的错觉。特效的引入可以将拍摄环境变的简单,例如高空飞行,只需要在室内进行模拟即可,在通过特效,将背景替换掉,从而让人难辨真假。数字合成是指将多种素材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形成一个画面,现代的影视技术中,大多采用这种合成方法。在合成之前要对画面进行加工处理,而不是单一的重叠,要求对所加工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有理想的效果。针对单个图像要进行角色处理,将需要合成的画面的前景和后景进行比较,确保色调协调,从而使合成后的画面和谐美观。几何变换是将画面上的像素位置进行移动,从而达到平移、旋转等目的,三维空间的几何变换是现在几何变换的核心,3D效果的引入,对特效的要求更高,只有特效才能让3D产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才能推动影视作品的发展。图像合成技术主要是将多个画面整合到一起,常用技术是通道提取、数字复制等,这些技术在是计算机发展的产物,各种合成软件的产生,使我们在特效合成使更加便捷。

3.影视后期技术处理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针对后期编辑与特效合成的软件也在不断进步,目前主要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处理软件将剪辑、合成、配音等步骤独立开来,这样每个人的思想和认知不同,导致最后形成的作品不完美,而将这几个步骤综合到一个软件中,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制作过程中各个步骤相互交叉,提高了工作效率。跨平台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各个系统的相互兼容,使得展业的后期处理软件能够多个平台运行,从而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优势,解决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简化了操作流程。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那么影视作品的发展也离不开网络化,资源共享为后期处理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的节约了时间,高速的传输速度也为视频传输提供了保障。

随着人们对于视觉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影视业会有巨大的变革,影视作品大多会朝着3D方向发展,甚至4D,因为2D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视觉的要求,渴望更加震撼的画面,同样在编辑时要有走创新路线,在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吸引观众为目的,从而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影视作品。

4.总结

影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影视后期的编辑与特效制作,现在的技术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了很好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势必会给人们带来很好的视觉盛宴,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我国影视工作者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无论是模式还是方法,要吸收利用,同时要注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中国的影视作品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数字合成技术 篇4

1 电影数字合成技术的概念

所谓数字合成技术就是应用特殊的软件将多种不同的素材进行整理, 其中主要包括前景、遮罩和背景三种情况。一般情况下, 为了将前景和背景进行整合, 便可以使用常规的抠像和手绘方式来达到想要表达的结果。其中在处理运动素材的过程中, 常常采用跟踪的处理手段较为有效。目前, 虽然很多电影制作软件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这与电影制作者无限的想象力比较, 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当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制作不同的效果时, 便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例如:在电影后期制作过程中, 对于很多缺乏跟踪点的运动拍摄场景和缺乏原始素材的数字合成制作, 常常使用一些普遍的措施来达到相应的效果。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采用特殊的电影后期制作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因此, 数字合成技术是电影制作的重要技术支撑, 也是提高电影制作质量的重要利器。

2 利用创新的方法在合成制作时再造素材

在合成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素材条件, 并且素材的质量对合成制作效果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但是, 在电影合成制作时, 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可以直接使用的素材, 便可以采用合成的制作方法进行取材制作。例如:《孔雀》影视作品, 尚未上映便获得了众多的好评。其中虽然应用数字合成技术制作的内容较少, 但是其中“雨中抢煤球”的镜头便可圈可点[2]。这组镜头在拍摄的过程中, 没有一个是导演认为优秀的镜头, 所以便需要应用数字合成技术将几个片段进行合成, 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头。但是多次拍摄的结果、颜色和场景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所以我通过利用人眼对24格电影的视觉暂留效益, 合理的将存在错位的铁楸和其他物品进行重新排放对位, 促使色调得到较好的统一。但是, 在应用的素材中, 有几个片段下雨的节奏较慢、雨点的大小也不相同, 尤其是前一段的雨点较大, 而后一个片段中落雨较小, 这样便很难统一制作。如:如何为后一个片段添加雨点?这些雨点素材又在哪里寻找?雨景各个人物的关系如何交代清楚?如果在利用数字合成技术的过程中, 只是将雨点、人物和环境进行简单的交代, 便很容易出现穿帮的现象。因此, 便可以灵活使用颜色转换器来制作被雨水淋湿的效果, 并充分利用粒子功能和运动模糊运算从一些素材中提取所学的雨点, 这样便能够制作出雨点从小到大的过程画面。但是, 如何将这些提取的雨点素材进行整理, 让其能够完全与画面形成统一的效果呢?在一般情况下, 很多后期制作者都会采用画笔功能进行绘图和修图。但是, 利用数字合成技术便可以将自定义的功能进行对应设置, 设置相应的时间线和笔触轻重, 并将其逐渐带入到技术合成中, 注入相应的颜色、抠像和叠帧, 便可以制作出逼真的雨水和场景结合画面[3]。这样很难让观众发现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镜头。其中特效数字合成技术的再次转换应用能够较好的弥补拍摄过程中忽略的现象, 促使电影制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电影后期制作过程中, 对于一些运动镜头的合成处理需要在规定的地方安置一定数量的跟踪点,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场景拍摄中, 其拍摄的镜头并不具备有效的跟踪点。因此, 需要如何处理这种镜头呢?例如:在拍摄《天地英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 其影片中呈现的蜿蜒曲折的火焰长城, 声势浩大的火攻, 以及成千上万的火箭齐发场面便可以采用数字合成技术进行制作。其中主要原因是这场电影中的一些场面拍摄难度较大, 尤其是在缺乏相关辅助拍摄跟踪点的情况下需要将多层次的拍摄素材进行处理, 并严格按照常规的制作方法来完成电影的后期制作工作。因此, 在电影后期制作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将一些原素材中的酒精火盆逐渐修掉, 让其呈现出干净完整的火沟画面。同时, 由于整个镜头是运动变化的, 所以需要使用“画笔”的功能一一进行修补, 以此来制作不断闪烁的视觉画面。其中还可以利用多层次抠像位移的方法将火沟周围的材质进行相互对换, 然后再将前期拍摄的团团火苗的素材通过调色之后再利用运动叠加的方式将其重新呈现在火沟中。但是, 在这样的条件下, 由于整个拍摄的镜头并没有记录任何跟踪点, 所以只能够自由选择电影后期制作的图像元素, 并采取多次跟踪点来转换固定的坐标。通过利用数字合成技术进行电影后期制作, 可以使用合成层功能中的色段和亮度抠像来获取图像中的受光部门和噪波, 并重新通过计算来进行颜色匹配, 这样便能够呈现出山坡前耀跃的火光及周围映红的墙面和地面。其中电影后期制作中的运动镜头合成制作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在于灵活应用各类软件技术来进行解决, 并在已有的合成技术手段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从而让电影后期制作合成效果与视觉艺术较好的结合在一起。

3 数字合成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3.1 切忌过度炫耀数字合成技术

数字技术发展存在两面性, 当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滥用数字技术时, 很容易背离数字技术的初衷。例如:电影《生化危机》。观看电影与人们玩游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所以视觉体验是人们观看电影的重要动机, 而现代人们仍然主要注重电影的制作主题, 人们的所思和所想。如果脱离了主题, 便会让电影变成缺乏灵魂主题的躯壳。但是在电影《生化危机》中, 大部分画面都是由电影合成制作, 但其终究因为追求过多、过滥的数字合成效果会因为缺乏主题而失去观众的认可。

3.2 数字合成技术仍然需要表现传统影像的视觉感受

电影制作的本质就是利用丰富的影像和声音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以此引发人们进行思考, 从而与其他人们产生共鸣。摄影机、镜头和麦克风都是电影制作中重要的应用设备, 而这些对于优秀的电影制作者来说不过只是表现科技的艺术形式而已。”因此,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 如果过度依赖数字合成技术, 虽然能够达到听觉刺激, 达到第一层的审美感受, 而很难让观众们达到益神悦智的效果。因此, 在现代电影制作后期, 不仅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合成技术, 而且还需要将表现手段和美学原则有效结合起来。

4 结论

作为电影制作者, 便需要在解决数字合成技术对电影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 加速对电影艺术与高新技术的整合。一旦电影拍摄制作与数字合成技术整合达到一定程度时, 能够有效提高电影的制作水平, 推动电影行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声华.浅析数字影视后期编辑与特效合成制作[J].科学咨询, 2011 (3) :78-79.

[2]王聪, 甄钊.超5.1电影声音格式的技术理念与表现优势[J].世界广播电视, 2014 (5) :34-36.

数字频率合成器的FPGA实现 篇5

摘要:介绍了DDFS的原理和Altera公司的FPGA器件ACEX 1K的主要特点,给出了用ACEX 1K系列器件EP1K10TC144-1实现数字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思路、电路结构和仿真结果。

关键词:DDFS;FPGA;快速通道互连;仿真

1 概述

1971年,美国学者J.Tierncy,C.M.Rader和B.Gold提出了以全数字技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方法。限于当时的技术和器件水平,它的性能指标尚不能与已有技术相比,故未受到重视。近30年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器件水平的提高,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FS)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有别于其它频率合成方法的优越性能和特点成为现代频率合成技术中的佼佼者。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该器件具有工作速度快,集成度高和现场可编程等优点,因而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硬件电路设计工程师们的青睐。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FS)技术以其具有频率分辨率高,频率变换速度快,相位可连续线性变化等特点,而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被广泛采用。本文基于DDFS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ACEX 1K系列EP1K10TC144-1器件)完成DDFS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

(本网网收集整理)

ACEX 1K系列器件是Altera公司着眼于通信(如Xdsl?路由器等)、音频处理及类似场合的应用而推出的新型芯片系列。ACEX 1K系列器件具有以下特性:

(1)采用查找表(LUT)和EAB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可提供高效低功耗的优良性能。因为LUT结构适用于实现高效的数据通道、增强型寄存器、数学运算及数字信号处理设计,而EAB结构可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和存储器功能。

(2) 密度高,典型门数为1万到10万门,有多达49152位的RAM(每个EAB有4096个RAM)。

(3)系统内核采用2.5V电压,I/O脚可支持2.5V/3.5V/5.0V多电压标准;器件功耗低;具有高达250MHz的双向I/O功能;完全支持33MHz的PCI总线标准;内置JTAG边界扫描电路;不需测试矢量和扫描链即可对所有器件进行100%的功能测试。

?4?具有快速连续式延时可预测的快速通道互连(FAST TRACK);能实现快速加法器、计数器和比较器等算术运算功能;具有专用链和实现高速多扇入逻辑功能的专用级链;具有能实现内部三态总线的三态仿真;具有多达6个全局时钟信号和4个全局清除信号。

(5)每个引脚都有独特的三态输出使能控制;可编程输出的压摆率控制可以减少电平转换产生的噪声;引脚与引脚间具有用户可选的钳位电路;支持热插拔操作。

2 DDFS基本原理

DDFS技术是一种可把一系列数字量形式信号通过DAC转换成模拟量形式信号的合成技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DDFS方式是利用高速存储器作查寻表,然后通过高速DAC产生已用数字形式存入的正弦波。图1是DDFS的`基本原理图。

2.1 相位累加器

相位累加器由N位加法器与N位累加寄存器级联构成。时钟脉冲每触发一次,加法器便将频率控制数据与累加寄存器输出的累加相位数据相加,然后把相加后的结果送至累加寄存器的数据输入端。累加寄存器将加法器在上一个时钟作用后所产生的新相位数据反馈到加法器的输入端,以使加法器在下一个时钟的作用下继续与频率控制数据相加。这样,相位累加器在参考时钟的作用下将进行线性相位累加,相位累加器累加满量时,就会产生一次溢出,以完成一个周期性的动作,这个周期就是DDFS合成信号的一个频率周期,累加器的溢出频率就是DDFS输出的信号频率。

2.2 相位-幅值转换

用相位累加器输出的数据作为取样地址来对正弦波波形存储器进行相位-幅值转换,即可在给定的时间上确定输出的波形幅值。

2.3 数模转换

通过DAC可将数字量形式的波形幅值转换成所要求的合成频率模拟量形式信号,低通滤波器用于衰减和滤除不需要的取样分量,以便输出频谱纯净的正弦波信号。

对于计数容量为2N的相位累加器和具有M个相位取样的正弦波波形存储器,若频率控制字为K,则DDS系统输出信号的频率为:fo=fc×K/2N,而

频率分辨率则为:Δf=fomin=fc/2N。3 基于FPGA的DDFS结构设计

图2是利用DDFS原理设计的一个信号源发生器的结构框图。图中,FPGA用来控制输出波形的频率、相位和波形的选择。波形数据的存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固定波形数据存放在EEPROM里,主要有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包括半正弦波,半三角波,半锯齿波?数据。而对于特殊的波形,则通过上位机下载到RAM里,然后从RAM里读取数据。

该系统在工作时,首先由上位机把控制命令和数据参数通过USB接口用AT96总线传给FPGA。如果是固定波形,就从EEPROM中读取数据,否则就从RAM中读取数据。数据传送给FPGA后即可等待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由时基卡或软件给出。触发信号到来之后,就开始读取数据并输出波形。同时由FPGA给上位机一个状态位,该状态位可用于表示发送波形是正在发送,还是已经发送结束了。

信号源的输出频率范围分为如下几档:0.001Hz~1Hz? 1Hz~10Hz? 10Hz~100Hz;100Hz~200Hz,步进为1/1000。之所以分档控制,是为了保证输出波形频率具有更高的精度,在输出波形频率较低时可对数据不抽点,频率较高时应进行抽点。要达到较高的频率精度,必须利用数字频率合成器(DDFS)来实现对输出波形频率的控制?并按频率要求对相位增量进行累加,然后以累加相位值作为地址码来读取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波形数据。通过改变相位增量寄存器的增量值(即步长),使相位累加器能够输出依据相位增量寄存器所给出的步长来改变波形存储器的地址,从而改变波形每周期的点数,从而达到改变输出波形频率的目的。该电路的设计关键在于用硬件构造一个多位累加器来实现相位的累加。

根据DDFS的原理,输出信号频率fo与累加器时钟fclk、累加器位数M、相位增量N的关系如下:

fo=(fclk×N)/2M

根据以上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可得到的各项参数(这里采用32.768MHz=1000×215的晶振频率)。为了保证所需的精度以及输出波形频率的步进。这里选M=27。由于D/A的最大转换速度为1MHz,波形每个周期的样点数是128k,因此当输出波形的频率大于8Hz时,一般就需要进行抽样。

图3

对于RAM和EEPROM的寻址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

(1)基于EEPROM的寻址方式

这种方式首先用累加器实现地址的寻址,然后通过改变累加器的第24位和第25位(A15和A16)的所赋初值来改变发送波形的初始相位。

由于发送波形的结束时刻可通过一个减法计数器来实现,而且波形周期寄存器里寄存的是T/4的个数。因此,可根据所需发送的波形周期的个数来给计数器赋初值,并在减到0时使累加器复位,从而停止寻址。此时时钟应接A14。

EEPROM里面可以存放4种波形,每一种波形的数据是64kB。波形的选择可通过给A17和A18赋初值来实现。

(2)对RAM的寻址方式

RAM共有1MB的容量,因此,可寻址20位的地址。对于RAM里面的波形,只需要控制样点频率和发送波形的结束时刻即可。

结束时刻的实现主要是将结束时刻值存放到寄存器中,然后把计数器的输出和寄存器的值进行比较,若两者相等就给计数器发送复位信号以停止计数,以结束发送波形。

这里的计数器是加1计数,因而可通过改变分频器的值来改变计数器的时钟,从而引起读取样点频率的改变。

图4

4 电路仿真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得到顶层电路结构。整个电路设计可采用Verilog语言和原理图输入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对RAM和EEPROM进行寻址的仿真结果。5 结论

甲醇合成工艺的技术解析 篇6

关键词:甲醇合成甲醇合成工艺技术解析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我国化工领域、轻工领域、运输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甲醇也是一种具有高效洁净能力的车用燃料,因此其也被广泛应用于运输领域和燃料电池的制造中。合成甲醇的材料,可以是固体如煤、液体如原油、气体如天然气等,从这些原料中去除其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使其成为一种CO和H2的合成气体,使用不同的催化剂,采用不同的合成工艺,形成粗甲醇。将合成后的粗甲醇进行精馏提纯的相关操作,得到精甲醇。

1 当前甲醇合成工艺发展简述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铜基催化剂气相工艺ICI和Lurgi合成甲醇,该工艺虽然合成工艺方面较为简单,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法合成精甲醇,即使能够合成精甲醇,其单程转化率也很低,其中含有大量的合成粗甲醇而且含水量较高,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热力学对合成工艺的限制,造成了甲醇合成过程中成本高、耗能高等问题,因此,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如何使合成工艺进行简化并且降低合成成本是目前科学家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国外的甲醇装置,大多采用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料,在合成技术上,以德国鲁奇公司、丹麦托普索公司、英国卜内门化工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为先进的技术代表。近年来,虽然国际天然气市场的价格在不断浮动,但是国外的甲醇生产工业仍然能够较好的进行协议,力求将甲醇的生产成本降至最低。在我国,甲醇合成工艺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在原料和催化剂的选择上,也逐渐趋于合理化,通过不同的合成工艺,能够合成所需要的不同纯度的甲醇,应用于化工领域和其他领域中,促进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2 甲醇合成工艺解析

2.1 甲醇合成工艺的比较

2.1.1 高压法 高压法(19.6-29.4MPa,300-400℃)是生产甲醇最早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使用锌-铬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近年来,随着脱硫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法逐渐通过使用铜系催化剂的方法来进行改善,能够有效的改善甲醇合成的条件,甲醇合成的数量。然而,由于高压法所采用的原料以及催化剂的消耗较大,反映温度较高,因此生成的甲醇中杂质的含量也较高,虽然进行了巨大的投资,但是其发现却仍然处于缓慢阶段。

2.1.2 低压法 低压法(5.0-8.0MPa,240-270℃)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才广泛的发展起来,其主要采用活性较高的铜系催化剂,能够有效的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不仅有效的降低了能耗,同时也使甲醇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另外,低压法所使用的工艺设备在制造方面也较高压法容易的多,降低了投资成本,因此低压法有着比高压法更加优越的特性。但是低压法却只适合于小规模的甲醇生产,随着甲醇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不断加大,工艺管路和设备也必将向着更加庞大的趋势发展,这就促使了中压法的产生。

2.1.3 中压法 中压法(10.0-7.0MPa,235-315℃)使用新型铜基催化剂(Cu-Zn-Al)作为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中压法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甲醇的生产工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有着与低压法相似的生产工艺,但是却采用了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这使得合成的压力大大的降低,也使得压缩系统得到了简化,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使得甲醇的生产成本大大的降低。

2.2 原料的选择 原料的选择方面,应当根据原料的资源状况进行确定。甲醇的生产原料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在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石油和天然气的成本大幅增加,这时选择煤炭则是生产甲醇最好的选择。由于地理因素,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未来甲醇生产工业中占据着主要原材料的重要位置。虽然以煤做为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在生产装置方面的投资费用会高于使用石油或者天然气作为原料的装置,但是廉价的煤炭仍然使得甲醇的生产成本大大的降低,显著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以煤作为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是未来甲醇生产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3 甲醇合成催化剂 早期所使用的ZnO-Cr3O3混合物,其活性较低,温度只能达到380-400℃,为了达到提高平衡转化的目的,需要将压力达到34MPa,这被称之为高压法。在20世纪六十年代,铜系催化剂Cu-Zn-A1203被开发出来,出现了英国ICI和德国Lurgi为代表的两种工艺,这两种工艺被称为低压法。由于对铜系催化剂的性能和反映结构同时进行了改进和提高,使得甲醇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促进了甲醇工业化的发展速度。由于铜系催化剂对氯化物和铁都有着敏感的特性,因此在进行生产时应当注意将装置中的铁锈清除干净以后再进行生产。甲醇合成催化剂Cu-Zn-Al中氧化铝的作用是阻止Cu微晶与ZnO烧结,生成CuZn2O4尖晶石而失活;稳定高分散的Cu-Zn0催化剂体系,氧化铝簇团进入Cu晶格形成表面缺陷,通过上述作用,氧化铝维持了催化剂的物理性能和长周期化学活性,同位素动力学研究表明,甲醇的合成可以经由CO加氢或CO2加氢直接合成。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工业催化剂的缺点,力图找到低温、低压、低能耗、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合成甲醇催化剂,可以从以下二个方向进行改进:一方面是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或者是通过添加其它成分获取低压合成催化剂;另一方面是采用液相合成催化剂(碳基金属化合物)。

3 甲醇合成工艺的展望

低温合成甲醇技术,具有合成条件广泛、转化率高等特点,其合成的产品含水量较低甚至不含水;采用浆态床反应器能够增强热传递的效果,使温度得到更好的控制,因此其具有十分优越的特性以及创新性。低温法合成甲醇能够使甲醇合成工艺中的热力学限制的难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使甲醇转化率大幅度的提升,这是甲醇合成工艺的一个重要转折,对于甲醇合成工艺的发展以及煤间液化技术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甲醇合成工艺也在不断的进步,催化剂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粉煤气化制甲醇联产合成氨尿素的创新技术已经问世,通过纯氧加压气化生产甲醇,甲醇弛放气联产合成氨、尿素,这也是对煤炭进行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并且受到社会的瞩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甲醇合成工艺也必将向着节能、降耗的方向不断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甲醇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应当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合成工艺、原材料等方面不断的改进与创新,使甲醇生产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促进我国甲醇合成工艺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徐士彬.甲醇合成工艺的选用[J].中氮肥,2009,(02).

[2]郑鑫.甲醇合成工艺简析[J].民营科技,2009,(07).

[3]刘吉平.甲醇合成技术的发展[J].石油化工应用,2008,(06).

[4]樊建明,诸林,刘瑾.甲醇合成工艺新进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03).

[5]岳辉,雷玲英,胥月兵,陆江银.甲醇合成气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7,(03).

数字合成型广告剪辑合成的艺术实践 篇7

关键词:数字合成型广告,剪辑合成,艺术创造

在研究创意和分镜头阶段, 剪辑师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 把文字转化为银幕形象, 并给导演提供有关节奏、风格等方面的看法和设想, 也便于自己全面深入创意, 进一步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 这也是进行剪辑合成艺术再创作的关键;进入拍摄阶段, 剪辑师能够根据素材拍摄情况, 凭借专业素养, 为实现有关细节的银幕效果, 可以适时建议导演应补拍的镜头;剪辑合成创作是数字合成型广告至关重要的艺术手段, 又是创作的“最后冲刺”, 将各个镜头重新并列、组合, 修整, 最大程度地弥补前期出现的不足, 运用蒙太奇艺术进行弥补与提升创作, 将分体镜头组成极富节奏性统一体, 最后剪辑阶段的实践提供了艺术上再创造的巨大可能性。

一、剪辑合成实现创意奇观效果, 吸引受众眼球

数字合成型广告创作延续影视艺术的视听语言, 并进一步提炼出适合的蒙太奇时空和节奏形成独特的视听艺术魅力, 有效地阐述商品的价值所在, 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然而受现实商业运行机制的影响, 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 如何巧妙、有效地传达产品信息引起人们兴趣并产生记忆促进改变购买选择, 是当今广告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数字合成型广告就是充分利用剪辑合成技术进行蒙太奇艺术创造以夺取眼球效应的成功类型。它结合创意进行画面、声音和时空的艺术处理, 借助高科技手段, 最终实现视听上的独特艺术魅力, 吸引受众的眼球, 实现了艺术与商业上的完美结合。

如苏夏教授导演的《怡冠饮料———运动篇》不是按照时间顺序, 也不是简单地按照因果罗列, 而是充分运用后期技术进行抠像、合成, 然后通过蒙太奇的时空处理艺术把各种视听元素有趣地有节奏地联系起来, 它在决定镜头如何排列以及如何衔接时, 更多的是考虑视觉的连贯性、声音的相似性、意义的承接关系以及感觉的相似性等等, 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巧妙而别具一格的画面组接效果。镜头中的对象都是体育运动中的不同状态, 在视觉上和听觉上用想象和联想延伸了画面空间, 从而形成本片的节奏和韵律风格。

塑胶跑道画面上, 随着一滴水珠的滴落、摔碎, 从而弹出一名充满活力的运动员迎镜跑来 (全景4") , 随即跨出画面 (中景1") ;随着第二滴空灵水滴声摔落在网球场上, 水珠中跳出一女运动员将球奋力迎镜拍来 (全景3") ;球落下的方向又一滴水珠落在了网球场上, 从中轻盈弹出的女运动员挥动球拍, 将球迎镜拍向画面的对角方向 (全景3") ;随着网球下落的方位, 一滴水珠滴在鞍马上, 随即散开, 女运动员弹起, 稳稳落地 (小全3") ;随着鞍马运动员的落地, 仿佛把足球场上的三滴水珠有节奏地震落, 接着先后弹出三名球员, 球员把球踢出画 (全景4") 外;球落下的方向, 一滴水珠正从倒置的瓶口滴下 (特写1") ;水珠滴落在吊满拳击袋的武术场地, 一名男子弹起随之活力四射地踢打着沙袋 (全景3"———中景1") ;倒置的怡冠饮料瓶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立起 (特写2") , 一滴含着运动员的水珠在瓶体滑落 (特写2", 中景) , 出广告语“活力空间, 自由无限”, 随着水珠碰碎在瓶壁, 水珠中的女子继续沿瓶体攀登, 活泼的“怡冠的冲劲”广告语冲碎水珠在画面中有弹力自由地跳动着 (全景5") 。

这支30秒的广告充分发挥了蒙太奇剪辑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后期合成的技术, 把实拍素材与动画素材进行加工再创造, 通过一滴水别具一格地构筑了自由无限的活力空间, 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揭开了产品的面纱。最后广告语的出现也是紧扣创意, 充分发挥了想象空间运用后期技术创作了活泼富有冲劲的效果。广告语的出现又一次为广告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二、剪辑合成控制音响与画面节奏, 为创意添花

数字合成型广告剪辑合成面对的是一系列的运动画面, 是运动的艺术, 有运动就一定有节奏, 这种节奏需要经过后期的创造性进行凝练、提高后旨在产生一种更为明显和强烈的艺术效果。这种节奏是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一切画面元素 (如, 运动、景别、影调、音乐/音响等) 最后达到的一种共鸣, 产生美感、震撼效果。

1999年戛纳广告《健力士啤酒———冲浪篇》就是通过数字合成剪辑来创造视觉和听觉上的独特效果, 用强烈的视听震撼来带给大众新奇感受, 以期引起关注并产生记忆从而促进产品的推广销售。它的创意是通过冲浪营造出的刺激来突出健力士啤酒带给消费者的爽劲儿, 推出好东西值得等待的概念。这种氛围的营造主要是通过后期的合成以及对节奏的把握和音响效果等元素把所要的“爽”推到了极点, 尤其是音响效果的处理, 让观者很有代入感。广告开头是一个中年男子的正面特写镜头, 非常专注地等待着, 开头的8秒只有沉稳的画外旁白, 随着跟心脏频率很接近的战鼓喧嚣的音响效果响起, 画面切到大全, 几个冲浪者夹起冲浪板冲向大海, 随着音响节奏的加快, 画面是一组不同景别的冲浪者在巨浪中快速切换的短镜头, 人们在万马奔腾的巨浪中较量, 片子也逐渐推至高潮, 然而就在这时音响效果戛然而止, 画面也做定格处理, 此刻, 彷佛耳朵失去了听力, 正等待继续时, 出现旁白“It’s the waiting”, 接冲浪者的冲浪后兴奋的单帧画面, 声音又静止, 接着出产品标版及广告语, 此刻喧嚣的音响再起, 1分钟的广告到此结束, 可是给我们的震撼效果仍然萦绕耳际。

由此可见, 优秀的剪辑合成思维和手法的运用, 是创作者根据创意的需要, 在最后创作阶段, 整合各种元素, 精心构思和创造性再发挥的结果。由于前期对一些细节很难把握, 而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所以到了数字合成型广告的剪辑合成阶段, 一切都落到了实处, 创作者可以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 凭借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技术手段, 针对素材进行再次的创造, 让片子更加震撼、更加精彩。

数字合成型广告剪辑合成延续数字影视技术的语言系统和表现手法, 通过剪辑合成的创造性思维对一系列离散的画面进行再创造, 构筑视听震撼的艺术效果吸引观众眼球, 达到有效地传播产品信息从而促进产品销售。其所要营造的视听效果, 只有在剪辑台上, 借助数字非线剪辑合成技术, 在综合艺术修养的指导下, 对画面和音响进行整体把握, 在细节上做进一步的创作发挥, 往往能让广告有明显的提升, 因此数字合成型广告总体节奏构成和最后的生命往往取决于剪辑台上的艺术再创作。

三、结语

浅析“数字合成画面”的构成 篇8

关键词:构思,构图,意境,观赏,度

一、构思与构图

构思是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及其诉诸形式的活动。构思的英语conception, 原有受孕、发端之意, 后引申为想法、概念、构想。构思包括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取舍, 创作意念的酝酿和确定, 题材的选取和提炼;另外, 还包括了对表现形式的选择, 以及对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的运用等预想, 在某些连续性或叙事性的造型艺术作品中, 还要考虑到艺术形象前后的变化与事件的进展等因素。

“数字合成画面”的艺术构思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实际上, “数字合成画面”的艺术构思是在对具体形象的感受与对客体的本质理解相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 通过对审美客体的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把握, 进而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就是构思活动的思维特点与中心环节。

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 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现象, 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想象活动。刘勰在《文心雕龙》[1]中的“神思”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想象的意思。

以“数字合成”短片《镜》的分镜头创作为例, 可以了解其构思与构图的过程:

该短片是根据一段三维森林的制作而激发的创作源泉。其整个风格是一个虚构的内容, 人物造型的设计定位为一只猿, 音乐采取非洲鼓的原始节奏为背景音乐, 有了对短片的整体构思后, 开始进入到短片具体画面内容的构思阶段。短片的开始是一个山洞, 接着是一只猿从山洞中走出, 进入到一个比较写实的森林之中, 在它捡到了一面魔镜后, 从魔镜中看到美丽的森林被污染、破坏后的景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社会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 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 自然界的一切生灵都将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享受一点点大自然的感觉, 而更多面对的则是人为的砍伐、火灾、工业污染等造成的后果……

短片的“数字合成画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猿 (背影) 从山洞走出, 走进森林中, 鸟儿欢快的从其头顶掠过。

在构思这幅画面时, 首先对画面如何拍摄要有清晰地认识, 对其最终效果有整体的把握。也就是说这个画面除了要有艺术上的构思以外还需要我们有拍摄以及后期创作的艺术构思。例如, 设想好在蓝屏前拍摄出猿向远处走去的背影, 再寻找一个与短片设计的山洞洞口相类似的一个洞口场景 (实际上它的尺寸也就是真洞口的1/20大) , 然后再在后期的制作中将数字制作好的鸟、森林合成在画面中, 当然在合成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比例、透视的关系。

2、猿在森林中晃动树干, 树叶纷纷落下。

由于是在冬天拍摄, 场景森林是在棚中搭建出来的, 因此很难实际拍摄出树叶纷纷落下来的镜头, 但在后期中可用数字制作来完成这个画面效果, 再把它合成到所需的画面中去, 这样可以省去实际拍摄的不便因素。

3、猿在镜中看到的虚拟世界:

⑴晃动的镜子, 烟雾四起;⑵镜中猿的脸部变形;

⑶火光中的骷髅头;⑷眼 (大特) 中燃烧的火焰;

⑸火中倒下的参天大树;⑹嘴 (大特) 部变形。

4、镜子的碎裂

使用逐格拍摄的画面与镜子的完整画面合成在一起。

5、浓烟滚滚的工业城市

该画面可以将实际拍摄的工业城市与数字制作的烟雾合成为一个“数字画面”。

明确构思好这些创作步骤后, 开始动手画草图了。在草图中合理安置景物与人物造型的位置和关系, 把局部的独立形象合成为视觉整体鲜明的造型语言, 从而突出构思中预想的造型与视觉效果。

在“数字合成画面”的艺术创作过程中, 构思与构图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是先有构思, 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构图。但是并不排除在构图过程中对原先构思中的预想效果和审美形象不断予以修正, 有时甚至会因此而萌发出新的构思。所以, 构思与构图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有时是难以截然区分的。

二、“数字合成画面”的意境

“数字合成画面”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就是表达意境, 即作品通过时空的描绘, 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之说。晚唐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2]的创作见解。“象外之象”中的前一个“象”指作品本身的艺术形象, 即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物象;后一个“象”是读者依据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 通过想象和联想重新创造出来的意境和形象。意境使“数字合成画面”的艺术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 二是主观精神的表现, 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意境美。

“数字合成画面”的意境的构成是通过对想象的把握与经营从而达到“情与景汇, 意与象通”, 这不但是创作的依据, 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数字合成画面”创造的景物与气氛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构成意境的, 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于机械性而带来的局限, 创作者往往通过富有创造性和神秘色彩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如“数字合成画面”中的真假合成、虚实处理、意象造型等, 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变幻而采取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一方面使创作者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 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 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 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 “数字合成画面”意境的最终构成, 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 百里之势浓缩于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 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 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出来, 二者都需要形象和想象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

三、观赏性

“数字合成画面”是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可否认“数字合成画面”的运用是为了增加影像的观赏性, 一部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和商业价值的完美结合, 这才是大众艺术与高雅艺术的统一。影像是放映给观众看的, 好看与不好看是观众最基本的评价, 如果我们所放映的影像吸引不了观众, 其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将失去与观众对话的平台。好莱坞用并非世界上最优秀的影片夺走了世界上大部分观众的事实说明:重视影像的观赏性在影像的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这就需要创作者摆脱只注重自我欣赏的艺术追求, 故作深沉的创作风格, 而关注到大众化的观赏性。真正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一定是将艺术的探索与观赏性结合得非常好的作品, 让你看得到却感觉不到技巧, 其实又处处是技巧, 在如行云流水般简明易晓的剧情推进中, 让你感觉到它背后无限深远的蕴含。

我们只有承认它的商品属性, 顺应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潮流, 注重数字视觉与观念的兼容并蓄和引进人才, 才能不断满足国内观众的需求。资料统计显示, 好莱坞大片不但占领了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市场, 而且让欧盟各国也颇感威胁, 欧洲市场放开后, 美国电影曾一度占领了法国电影市场90%的份额。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 法国、苏联、德国、意大利等老牌强国对世界电影的贡献虽然都不比好莱坞差, 可是这四大电影强国所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加起来也敌不过莱坞。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有人认为, 德国人一直认定电影为一种表现型的创造性艺术, 苏联人一直视电影为“最有用”的一种宣传鼓动工具。此二者出发点虽然迥异, 但无视电影的商品属性却相同, 所以他们的电影市场不及美国。

法国雷内·克莱尔曾讲过:“观众并不永远都是对的, 但是无视观众的作者却永远是错的。”所以艺术作品在反映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 要了解观众的视听感知的新的自觉追求和在审美情趣上的经验性理解。

四、“数字合成画面”的“度”的把握

纵观视觉影像题材电影的发展, 对数字合成影像进行装饰的方法不外三种:一是完全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 结尾通常是正义战胜邪恶, 邪恶势力必败或必将被绳之于法, 如《黑客帝国》;二是浪漫化处理剧中人物的气质和行为本身, 如《哈利·波特》;三是采取一种超然的、麻木的, 带有科学眼光的叙事方法或记录性风格, 导演仿佛是一个历史学家, 在光影的实验室里拿着放大镜、显微镜进行研究。如《泰坦尼克》、《阿甘正传》、《指环王》、《珍珠港》、《哈利波特》, 片中用优美的音乐、“真实”的画面等多种手段将“数字视觉”审美化, 用类似历史学家的眼光记录“历史”的发展。

无疑, 此类的影片是经过“包装”、“修饰”后的产物, 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数字合成画面”表现的“度”的问题, 注意“增一分则太多, 减一分则太少”。例如《珍珠港》中日本炸弹的肆虐横行、《泰坦尼克》中船与人被海水侵蚀刹那间的变化等数字视觉影像部分的合成就表现得十分恰当, 看似没有“包装”, 但当人们观看起来时却会觉得真实感人, 甚至落下泪来。事实上, 人们对于“数字合成画面”的接受是有一个限度的, 即太少了不满足, 太多了又过于技术机械化, 过犹不及, 缺少艺术感染力。如《蜀山传》遭到观众和业内人士批评的原因就是忽略了均衡性原则, 各种因素的比重设置得不甚合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电脑动画特技表现方面缺乏掩饰性, 表现得过为露骨。实际上, 数字合成化在影像中如果能感觉到它的雕锉感, 那么就应该被认为是失败的。数字合成特技对于影像可以说是一对翅膀, 它可以或高或低的飞翔。虽然我们说影像的画面是第一重要的, 但却重要不过画面的真实感。我们在观看《侏罗纪公园》时, 如果老觉得某只恐龙是在玩具店中摆设的玩偶, 那影片的冲击力、震撼效果会如何?再看看《角斗士》, 罗马的辉煌、斗兽场的雄伟都是数字合成特效的功劳, 它被制作得让我们几乎忘记了这些场景已经在千年前就被风化雨蚀, 甚至消失了。

但数字合成不是电影的全部, 不是主要, 甚至可以不要。电影是一种艺术, 是视觉的魔术, 这种魔术不是要告诉观众它是假的, 恰恰相反, 它要尽可能的让我们觉得它是真实的, 真实到大家都会脱口而出“简直不可思议!”《蜀山传》是导演过度“创意”下无所适从的结果。

“数字合成画面”题材的影片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要合乎均衡原则, 这类影片的目的固然是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表现视觉冲击力, 这一点众所周知,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这种技术手段进行装饰和美化, 使它真正地溶入到影片中, 成为影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否则观众坐在银幕前单纯地看技术手段的客观展示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艺术创作者努力创作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要给观众带来瞬间的视听的享受, 还要给观众带来给“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感觉[3]。

参考文献

[1]《文心雕龙——神思篇》刘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 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1]《文心雕龙——神思篇》刘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 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2]司空图:《瑟极浦书》。[2]司空图:《瑟极浦书》。

相移数字全息成像孔径合成数值模拟 篇9

关键词:相移数字全息,孔径合成,相关方法

数字全息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1]。物光的恢复是全息术的主要任务,为了使再现物光与孪生像和零级项分开,传统数字全息采用离轴记录方式。由于记录器件CCD分辨率比传统全息记录干版低,要求物光与参考光的夹角很小,此一条件对数字全息的实际应用带来很大限制。Yamaguchi等于1997年首次提出相移数字全息干涉术(Phase-Shifting Interferometry,PSI)[2,3,4],将相移方法引入数字全息,使用相移算法对多帧干涉图数据进行处理,直接得到了记录面上的原始物光,实现了同轴数字全息。但并没有根本解决CCD分辨率的问题。同时,CCD芯片尺寸小限制了物光衍射光谱的记录范围。有些研究者使用两个CCD完成记录面的拼接,但失去了中间的直流信息[5]。本文通过记录多帧多幅干涉图合成干涉图进行孔径合成,可以扩大相移数字全息的记录范围,改善物光再现成像的横向分辨率。计算机模拟表明单幅子图分辨宽度只能大于5μm,经四幅子图孔径合成后分辨宽度达到5μm,说明该合成方法的有效性。

1孔径合成原理

假设需要合成的第一幅干涉图的两幅子图为I11和I12,二者之间具有部分重叠。由于记录时间不同,光源涨落造成光强的变化,会使单纯强度匹配产生错误。同一子图中光强相对分布不随光源涨落变化,所以我们可以计算两幅子图的相关函数

式(1)中“☆”符号表示相关。相关函数C取最大值对应的坐标(x,y)就是两幅子图拼接的正确位置。

为寻找相关最大值的像素坐标,从需要合成的第一幅干涉子图I11的重叠区域内取出m×n个像素作为合成模板,记为i1。从第二幅干涉子图中取出m×n个像素作为匹配模板,记为i2。计算二者的相关度,得出相关值

在第二幅干涉子图中从第(x1,y1)个像素开始取出m×n个像素作为匹配模板,计算

式中‘:’表示匹配模板的像素取值范围。通过循环,找到最大相关系数对应像素坐标(x1max,y1max)作为合成的标记和拼接位置。拼接干涉图后,利用标准相移干涉术(PSI)物光恢复算法恢复物光和原物像[6]。

2孔径合成技术计算机模拟

假设原始物面与记录平面都有1 024×1 024个像素,每个像素尺寸为5 μm,激光波长为532 nm,按照抽样定理,物面与记录面之间的距离为48.1 mm。我们模拟使用的CCD像素为5 μm,但尺寸为576×576像素。为考察物体成像的分辨率,我们使用缝宽和缝间距分别为5 μm和10 μm的四条狭缝作为实验物体,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其强度分布从中心的1以高斯形式衰减为边缘的0.36。图1(a)给出了放大后的物光强度, 图1(b)给出了衍射物光强度。

设计使用标准四步相移数字全息方法记录,需要记录四幅干涉图,相邻干涉图之间的参考光相移值为π/2。我们使用单CCD以576×576像素记录四幅干涉图中心,如图2(a)、(b)、(c)、(d)所示。

使用标准四步相移算法,得到记录面上衍射物光范围小于记录面尺寸,其强度见图3(b)。由逆菲涅耳衍射得到原物的像(图3(a))。显然,记录面尺寸为576×5 μm=2.88 mm,记录到的频谱信息少,恢复的多缝无法分辨。在这种情况下,全息系统能分辨的最小尺寸达到5 μm。

由于CCD靶面尺寸小(576×576像素),图3(a)中的再现像失去了高频信息。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对每一幅干涉图记录四个576×576像素的子全息图,再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大的1 024×1 024像素全息图,以提高成像系统的分辨率。为了简洁,我们只给出第一幅全息图的子图和半合成图。图4(a)、(b)、(c)、(d)分别给出了记录面左右上方和左右下方的四个576×576像素的子图。

将图4中的4个子图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全息图,如图5(a)所示。使用同样的步骤对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的各干涉子图进行合成,得到相应的合成全息图,分别在图5(b)、5(c)、5(d)中给出。

使用标准四步算法,对图5中的四幅干涉图进行计算,得到记录面上的物光复振幅分布,其强度为图6(b)。通过子全息图拼接后,增大了系统的孔径,保留了大部分高频信息,精确地恢复了记录面上的物光分布,所以很难发现图6(b)与图1(b)的不同之处。

对记录面上恢复的物光进行逆菲涅耳变换获得原始物面上的复波前分布,进而得到原物的像(图6(a)),基本与原物(图1(a))一致。此时,记录面尺寸为1 024×5 μm=5.12 mm,记录到的频谱信息明显变多,全息系统能分辨的最小尺寸达到5 μm,清晰恢复了多缝像。

由此可知,通过子全息图拼接可以增大合成全息成像系统的孔径,从而提高成像分辨率,扩大视场范围。

(a)原物像,(b)衍射物光

我们也做了其他相移数字全息孔径合成模拟,其效果与上面的例子一致。

3 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 物光恢复质量由记录芯片的像素的大小与芯片尺寸决定。文中通过计算机模拟,以4条5 μm宽多缝为分辨率判别依据,对孔径合成效果进行了验证。经过孔径合成,记录面尺寸由2.88 mm增加到5.12 mm时,系统分辨尺寸也由大于5 μm变到达到5 μm。计算机模拟已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经实验验证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其在全息显微、三维面形测量和干涉计量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Goodman J W,Lawrence R W.Digital image formation from electron-ically detected holograms.Appl Phys Lett,1967;11:77—79

[2] Yamaguchi I,Zhang T.Phase-shifting digital holography.Opt Lett,1997;22:1268—1270

[3] Chen W,Quan C,Tay C J,et al.Quantitative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phase-shifting error in two-step phase-shifting digital hologra-phy.Opt Commun,2009;282:2800—2805

[4] Chen L C,Yeh S L,Tapilouw A M,et al.3-D surface profilometry u-sing simultaneous phase-shifting interferometry.Opt Commun,2010;283:3376—3382

[5] Kreis T,Schlüter K.Resolution enhancement by aperture synthesis indigital holography.Opt Eng,2007;46:055803-1—7

数字合成技术 篇10

一、线性编辑到非线性编辑的发展及蒙太奇在后期编辑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 影视节目的制作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实际拍摄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后期编辑是影视制作中最后的一步处理,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再创造环节。主要任务是将文字、画面和声音等合成一个整体, 也可以说是对拍摄完的影片或者软件做的动画做后期的处理, 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影片。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采用线性的编辑手法或非线性的编辑手法来完成, 线性编辑比非线性编辑手法的出现早很多, 是从线性编辑到非线性编辑的发展。非线性编辑有许多优于线性编辑的地方。例如, 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影视制作结合的桌面编辑演播室, 其原理就是非线性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实现了传统的制作设备与计算机的完美结合, 将数字化文件利用计算机的数字化技术储存起来, 然后就可以对一个视频类的节目进行多次编辑, 也可以随时挑出其中的一个片段来观看。蒙太奇是后期制作中一门非常专业的技术, 它在后期编辑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第一,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向某个的方向, 激发观众的联想;第二, 通过镜头的组接来表现内容的主次方面, 以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第三就是创造独特的影视空间, 让人们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根据以往的经验, 人们总结出了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两种模式。叙述蒙太奇是指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等符合逻辑思维的方式将不同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叙述一个完整的事情;表现蒙太奇是通过画面与画面或者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变化, 创造出单个画面无法产生的意境和更深层的寓意。

二、特效合成的发展历程及常用软件及最新技术应用

数字特效技术就是指的运用计算机的图形技术通过计算机上一些相应的软件来表现各种场景或场面的一种数字应用技术, 例如可以模拟火山爆发的场面, 汽车侧翻的场面、发生大爆炸的场面, 还包括一些不太常见的自然现象例如月食、日食、陨石的降落等, 还有一些机器的变形动作等等。这种技术既包括三维的虚拟场景, 角色的服装和一些后期的处理等方面, 也可以按照他们生成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计算机图形技术、后期特效软件处理技术和数字影像合成技术。计算机特效的应用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才日趋成熟, 最开始的计算机特效只是指的影视作品中的镜头切换, 而现在, 计算机特效用作动画的开场特效和在影视作品中加入一些3D的动画特效来增强视觉。而现在一些最新技术被应用在影片中。例如《阿凡达》的拍摄中利用3D虚拟摄像系统和摄像机, 它对表演捕捉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数字影视的后期制作和特效制作展望

影视后期制作和特效合成在影视作品中的大量的应用为影视效果带来了非常大的提升, 甚至可以说是数字影视产业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变革, 因为它可以实现许多在真实场景中不可能或者不容易发生的场景, 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看电影时的感官享受, 随着以后3D甚至是4D效果电影的逐渐普及, 更能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一定能再掀起电影热。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精神方面需求的增加, 想要充分的满足观众心里的想象光凭借这以往传统的拍摄技术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我国现在还不太重视蒙太奇的发展, 往往就是一个镜头到底, 这会破坏节目的节奏, 所以应该增加蒙太奇技术在我国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是国内影视作品在以后能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数字影视的后期制作和特效合成的制作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 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影视产业以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所以, 应该积极向国外学习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来完善我国后期制作和特效合成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碧茹.浅论数字化影视后期技术应用前景[J].科技风, 2008, (11) :69.

[2]周莹莺.浅析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J].科技与生活, 2009, (23) :89.

[3]许声华.浅析数字影视后期编辑与特效合成制作[J].科学咨询, 2011, (3) :78-79.

上一篇:合力论下一篇: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