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技术理念下工程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设,是参与课程整合的“课程”?还是支持课程整合的“媒体”?本文就信息技术及其课程的“课程”和“媒体”的“二重性”进行分析讨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成技术理念下工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合成技术理念下工程教育论文 篇1: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通用技术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培育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国家教改的重要目标,具备驻足于实践和勇于创新特点的通用技术教育是培育学生们创新能力的有效介体。本文基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通用技术教育特征及创新教育理念,提出现代教育理念通用技术教育中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对策,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通用技术教育效果。

关键词: 现代教育理念   通用技术教育   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竞争力水平的重要体现。伴随基础教育课改的深入实施,社会发展对国家教育领域提出新要求,在新一轮课改过程中,通用技术教育以实践与创新为主要特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层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迅速普及到教育领域中,在通用技术教育中引进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是推动学生群体全面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亦是教育工作者在通用技术教育方面的有效尝试。

一、通用技术课程相关概念

通用技术,指的是信息技术以外、相对宽泛、呈现出通用性与基础性和专业技术区分开的技术,是生活当中运用广泛且对学生发展有着迁移价值的重要技术,例如电子技术、设计技术及家政生活技术等。基于具体技术,通用技术存在相对性,该技术的核心概念体现在设计、构思、衡量、优化、试验、结构、系统、流程及控制等方面。

开展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工作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知识化教学。第一,知识技能。通用技术课程主要是针对技术本质进行分析,然后依托技术体系完善的发展历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技术进行深度解析,并依据生活实践对技术本体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认证,以此实现对知识点的深刻记忆。此外,学生学习时可通过技术设计分析出整个技术实行的工艺原理,以此对技术相关的系统、流程控制等程序进行认知,可有效保证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第二,过程方法。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是以人们的主观需求为主体的,通过在社会领域的应用,逐步完善技术体系,此类技术的设计过程必须以整个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促使技术和实践应用精准契合。与此同时以技术为本体的设计制作过程,必须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实现对各类技术方法的探析。第三,价值观。从技术发展形势来看,完善的体系是以人们对事物所具备的探究欲望为主体的,通过情感的融入及延伸,形成一种积极态度,实现技术的本体更新。但技术在实际更新时期,本身处于复杂的系统中,处理问题时需通过多个维度对问题进行本质化分析,以此提高在社会的应用度。需要人们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坚持工匠精神,排除一切阻碍,勇于发掘技术本质。只有这样,才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技术体系的更新是建立在科学性合理性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在学生实际学习时,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导,可有效提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情感融入的作用下,可以科学精神为有效载体实现对学生在学习体系中的规范化引导。由此可见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技术素养、实践能力、创造潜能为基础实现教育的。

二、现代教育理念通用技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探讨

现代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核心理论,将不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依托于信息化体系的建构,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性组织。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有效实现教育数据化信息在网络中的高效率传输,令整个课程体系教学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的特征。同时在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下,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由传统的板书逐渐变得立体化、抽象化,且通过资源的合成,可令整个知识体系更加贴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需求。现代教育理念创建的教育环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通过合作交流实现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学生自有能力的培养。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将知识进行资源化整合,可强化学生多维度的感官认知,并有效激发学生在学科中的学习欲望。同时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为教师与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沟通载体,有效减轻教师压力,更利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然后通过平台信息进行教学反馈,令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整改。

通用技术学科课程以技术创新机制为主导,对学生进行思维化教育、实践化教育,进而有效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用技术教育中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可以依据技术的创造性本质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设计,这样一来通用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时,就可依据技术的发展过程实现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各类课程教学资源提供一定的数据保障。对于教师来讲,在对新技术进行教学时,学生更乐于接受与探索未知领域,而新技术的教学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既定的学习需求相符合,可有效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以此实现教育资源的大力发展。从教育手段来讲,教师在对各类知识进行教学时,可有效将被动学习机制转变为主动获取机制,让学生依托于课程知识的创新性讲解,明确各类问题,并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学习方面的精准定位。在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下,通用技术教育可实现多维度创新,即将超脱于传统的课本教学局限,依据先进的教学技术及教学经验实现教育拓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乐于接受当前技术创新带来的学习欲望,以此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学中做与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为教师后续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现代教育理念通用技术教育中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现代教育理念下引导、探究、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应用

首先,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兴趣。将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融入教育活动中,可为学生获得知识、记忆知识内容提供便捷。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课借助多媒体技术落实视频教学、画面教学,利用这一教育方式传播更多的知识信息,通过画面的感官刺激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校内活动周视频,可以以尊老敬老等有意义的话题为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其次,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可针对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课题,提出关于市场中饮水杯在具体产品设计当中没有实现以人为本及没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问题,并通过多媒体向其展示饮水杯的产品图片,并引导其思考,激发其创新动机。再次,自主探究。班级每组学生先自学,借助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信息,采集并整理课程教学所需的资源。教师则利用多媒体监控学生的学习流程,掌握自主探究状况,同时在学生提出问题时给予相应引导和提示,激励其在探究学习中主动思考,记录这一过程产生的疑问或者灵感。组内成员经过探讨沟通,对诸多初步设计计划展开理性分析、对比、衡量与评价,最终选择最佳的设计计划并加以优化。最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呼吁各个小组融合自身设计,参考书本中分析设计结构时需要考量的因素,总结归纳设计结构时需要考虑的产品功能、产品美观、人机关系、安全性、经济性及稳定性等要素。随后教师提出相应要求,即课下继续进行合作研究,完成多功能饮水杯原型或者模型的设计并实施技术试验,课下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确定教学活动,依据是教师及相关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和技能的难度及学生在练习中的接受力和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教与学。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保有充足的课时和空间,让学生实践科学探索历程,试行应用实验方案、模型方式和数学方法探究通用技术难题,试着利用通用技术理论和方法处理某些现实问题;给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与别人探讨、沟通、配合;让学生根据通用技术教学,掌握怎样规划并调整个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通用技术的学习历程,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本领。

(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为学生学习供应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利用互联网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具体探究中,为快速解决疑问,多数学生会利用互联网具有的检索引擎功能,检索有关信息资源,节约大量时间,从而增强探究学习成效。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学习资源具备不受时空制约的特征,每名学生均可随时随地借助互联网各平台进行探究学习。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对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推动作用,思考、观察、研究及技术等诸多环节的创新创造主动权由学生个体充分掌握,同时与教师间进行平等的互动及合作,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在较大限度上呈现为创造性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们经过对各技术问题的深入探究、疑难问题的分析解决及设计任务的充分完成,生成创造创新的欲望,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创造创新的乐趣,提高创新能力。一般而言,通用技术课程是创新能力培育的有效介体,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正是创新能力培育的有效路径。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作品设计及创作,在合作学习中各个小组并不是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存在于教学体系中,而是通过组间的相互交流实现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可以互换,通过信息的交流可有效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层面的交融,不同学生思想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经过实体化信息交流时,可对学生自身思维形成一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知识的融合提升自我。此外,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之间的竞争为主,但小组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仍存留着一定的合作意识,为此,教师必须正确界定出设计教学工作与评价工作相关联的各类教育任务,并发挥自身的主体引导作用,保证对小组学习及学生个体学习形成针对化引导,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全面探究分析通用技术教育当中运用現代教育理念培育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教育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把学生发展作为中心,关键在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力的开发,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学校与研究时间等条件的约束,针对引导、探究与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对通用技术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运用两种教育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创新潜力,增强通用技术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夏焕生.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51+53.

[2]杨丁燕.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体会[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75.

[3]陈心,丛敏.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通用技术试验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5):139-141.

[4]蒋晓燕.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案[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5):115.

作者:康永强

合成技术理念下工程教育论文 篇2: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课程整合中的“二重性”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设,是参与课程整合的“课程”?还是支持课程整合的“媒体”?本文就信息技术及其课程的“课程”和“媒体”的“二重性”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课程整合;课程性;媒体性;二重性

当前,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的课程整合的讨论日渐高涨,作为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要学习了解课程整合理论提出的意义以及课程整合的目的,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探索、实施课程整合。

一、课程及课程整合问题的提出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整合,是根据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现状,近几年提出来的新理念,我国的现行课程主要是以分科课程的结构设计的,经过了“几十年一贯制”的实践习惯,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分科教学的缺憾显得尤其突出。

第一,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分离,拥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们之间越来越缺乏共同的语言,直接妨碍着人们的思想交流和互相理解。

第二,在分科课程中,每门学科只关心自己的学科建设,自身的学术性和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其结果是使教学内容越来越远地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第三,在分科教学中,大部分学科都已发展得相当完善了,对那些不属于自己学科的逻辑体系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排他性”,新的知识已经很难为它们所吸收。这就阻碍了课程内容的扩展与更新。

我国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又提出小学要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课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贯彻《决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主要内容就是,删减重复、陈旧和过深的内容,补充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改变教材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状况,重新整合原有的课程门类。提出了需要对现行课程重新分类、整合设计。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总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综合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就教育教学来说,主要的关键要素是教育者,即教师;教育对象,即学生;教育媒体,即教育手段和工具;教育内容,即学习内容及资料。

首先,教育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尽快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其教育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不得不重新审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信息时代重点要素应当包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对象的视野和实践范围和环境得以扩大,获得知识的渠道四通八达,获得知识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提高。

第三,信息技术使教育媒体更加丰富,集文字、图形、图像和音频技术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以交互、交流为特色,开创了信息时代教与学的新视野。

第四,教育内容“爆炸”式更新,信息时代的知识急增被称为“知识爆炸”、“几何级数增加”,这是人所共知的,新知识、新技术、高技术层出不穷,那么21世纪的教育内容还能以那样的惯性向下延续吗?这些都对现行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制定构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涉及到教育教学各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或教育培训。

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千秋万代的艰巨而伟大的工程。

信息技术通过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两个途径影响教育。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受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影响,思想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媒体资料受信息技术发展和促进的影响在不断的更新完善。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内容、媒体资料的变化,在教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课程教材必须进行改革,就是要对现行课程进行整合。“整合”一词,在1979年版《辞海》中,是特指地质学中的一种地壳运动现象。我们借用“整合”来表示对现行学校课程进行改革,它是一个新创的合成词词汇,笔者以《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整合”可以理解为:“整”——使事物有条理。整理,有取舍之意。“合”——聚合,合围,集合。有合并之意。因此,笔者认为对先行课程进行“整合”,不是普通的汇合、综合。关键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各学科知识的影响和渗透,探索将现行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将现代科学高新技术和高新知识引入课程。

课程整合就是将传统的学科课程知识之间;现代科学高新技术或高新知识之间;传统学科知识与现代科学高新技术、知识之间,探究一条创新课程的整合体系,它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不是排斥的,而是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 信息技术的课程性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直称。可以说信息技术包罗万象,由于其知识的普及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

世纪之交,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指导意见》,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由此而诞生了,该课程是以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推广应用为基础而设计的教学内容。同时,提出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择优、自主选择。从笔者分析和教授了几套教材看,该课的内容大都是以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Office XP和汉字处理系统以及编辑排版的操作为主要内容。还有数据库、高级语言,也有网络知识及其操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操作介绍。有的还有比较流行的平面设计、图形、图象处理方面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

曾有媒体广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经典教材20余种,例如,《数字设计》、《数据结构》、《信息技术与应用导论》、《数据与计算机通讯》、《软件工程》、《数值分析》,就是我国大学的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使用的教材。就是向其专业的“精、细、深”的方向发展,是以面向专业市场的管理与开发应用为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既是基础建设又是媒体创新建设。

这与现行的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有本质的不同,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有学科课程性的特点,它既然是课程,就有与传统的学科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一样的地位,就是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程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

有学者专家主张与传统学科课程一样的开设其课程,有的不主张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是将该课程或某些内容与一些相关的学科课程内容整合进行。笔者同意这种整合的思路,它即是课程就有课程的特性,就有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的可能性,至于哪些内容需要整合,需要与哪类学科、哪类知识整合,以什么内容、何种方式进行整合,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甚至还可以学科课程与整合课程同时进行。

笔者认为,相对于大学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应用为重点来进行,是以应用为基础,以通用的媒体为手段介入的,是信息技术的入门级课程和教材。可引导和支持不同的学科课程重新设计、整合,就是使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使其知识向“博、宽、广”发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高层次的方向学习、探索、发展,或是“精、细、深”或是“博、宽、广”。总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创造学习的自觉性得以充分而自由的展示。

四、信息技术的媒体性

信息技术不但是知识的主体,体现其课程性,而且更主要是知识的载体,体现其媒体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丰富和强化了教育教学手段,又称为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作用独特。现代科学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代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较为传统的电视技术、录音、录像技术以及光学幻灯、投影技术它们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共同特性都是媒体性。它们的综合或整合,共同构成了教育教学的媒体、媒介。构建了教师、知识、学生相互之间的桥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及其设备充当其教育教学的技术和手段,快速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达到了传统手段和媒体不可比拟的效果。

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称为继印刷文字、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兴起很快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它同曾经在教育史上有过辉煌或正在辉煌的远程广播函授大学、远程广播电视大学一样,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远程网络大学。这些都是利用媒体性,使其“远程”的教育教学,达到了“近在咫尺”的效应。由原来的知识只是从文字、听广播或看电视和录像资料的单一媒体、单向传播的方式获得,到现在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成为新一代的获取知识的媒体,它不再是单一媒体、单向传播,而是采用集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交互传播,实时与非实时可控方式进行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构成了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信息技术与模拟技术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教学媒体的大综合、大整合。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龙头的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网,以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为教育教学媒体进行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互联网为煤田的网络大学应运而生,由此可见,它们的媒体性发挥了异曲同工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媒体性,是支持现代课程进行整合,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桥梁和纽带。课程整合的最后落脚处,最终要体现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育教学改革曾经提出“决战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等理念,传统的思维定式受到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就是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媒体作用重新设计、整合现有课程,进行课程整合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五、信息技术的课程性与媒体性及应用

信息技术的课程性与媒体性决定了其在基础教育,中小学课程整合和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即基础性。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本身不是我们学习它的目的。而是要通过对它的学习,可把握其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以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

媒体性,即桥梁性、目的性。学习信息技术是前提条件,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应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服务;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媒体的作用是任何媒体不可替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教学的“第四媒体”。

由此而诞生的远程网络大学正如火如荼的蓬勃兴起。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重点的信息技术,它将是我国在新世纪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的重点工程。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杨诚德,张春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与建构设想[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

[4]黄新辉.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8).

[5]许守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

作者:荆卫东 王新华

合成技术理念下工程教育论文 篇3: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概念探讨

【摘 要】

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五个基本的概念——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进行研讨,试图从现代远程教育学原理的角度,对这五个基本的概念含义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以便能够掌握这些概念的实质与意义,并把握这些概念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运用。

【关键词】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概念;特征

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掌握基本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基本概念是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一方面,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高专等其他精品课程建设的特殊性的界定,也是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特定研究领域的确认。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则极易造成相近、相似概念的混淆,也无法运用正确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与论证。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有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其中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反映该课程建设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本文根据教育部的《意见》、《通知》等文 件精神与要求,在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若干基本概念进行梳理与探讨,为进一步推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应用工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一、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概念

(一)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的界定,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课程”。这是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内涵的高度概括。但是这种对精品课程含义的解释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简约性。何谓“一流”?“示范”什么?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要求有何不同?再加上人们对于这个词组的两个关键性词根“课程”和“精品”有不同的认识,迄今并未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概念形成共识。

我们认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概念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不同层面来认识与定位。

一是,从课程定位方面来认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理论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结合的关系,探索网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适合于在职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

二是,从课程内容与要求方面来认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要科学规划,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的教学、辅导、研究、设计、技术和服务团队等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立体化教材的改革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优质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等。

三是,从课程特征方面来认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精品课程针对学生业余远程学习的特点,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组织、支持服务和学习效果。课程特色重点关注该课程是否体现了网络教育的特点,并通过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教学而使教学取得切实的效果。

四是,从课程评审指标方面来认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也具有较多的差异。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不仅要贯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特别还要关注“学习资源”、“教学过程”和“学习支持服务”等评审指标,以适合网络教育教学特点。

(二)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主要特征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的一种类型,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三级层次,分别由教育部、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部门组织评审和确定。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相比较,除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外, 还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的精品课程体系。主要是:

第一,注重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高专课程精品课程的要求是具有“一流的教材”,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要求是具有“一流资源和教材”。原因就在于,网络教育要求要更加重视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建设。

第二,强化对教学的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是网络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还明确提出要具有“一流支持服务”,这是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没有提出的要求。

第三,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由于网络教育是面向成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因此,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的原则,教学组织要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遵从网络教育规律,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学习支持服务到位,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和共享的作用。

二、网络课程的概念

(一)网络课程的基本内涵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首要含义是网络课程,其次是精品。作为网络教育载体的网络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中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这是对多年实践的高度总结,也正在指导着我国网络课程开发的实践。

网络课程的基本属性首先是“课程”,它包含“课程”的一切特征,如: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其次,它一定要体现“网络”的属性。网络课程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及相关优势,如共享、开放等。再次,网络课程还应该体现网络教学的特征。网络教学是非面授教育,教与学的双方在时空上是分离的,以技术手段为课程载体并建立师生联系。因此,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既要树立静态的课程观,做到以“学”为中心去统合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活动、环境和评价等内涵,还要树立动态的课程观,做到以设置为龙头、评价为杠杆、设计为核心、开发、建设、实施为过程,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二)网络课程的主要特征

杨再石教授认为,网络课程具有:一是网络特征: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共享性四大特征;二是呈现特征:屏幕化、数字化、可视化;三是教学特征: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以及激励学习者参与探索创新。何克抗教授认为,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本质的特征是 “交互性、共享性”。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测试;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例如网上辅导、答疑、谈心、讨论);生生交互,要求学生之间或在小组内、班级内的在线讨论和协作交流。网络课程的共享性是指尽可能地有更多的资源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共享需要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所以,一般认为,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至少不能算是优秀的网络课程)。

根据上述网络课程的定义与特征,不难澄清下面几组通常容易混淆的概念:网络课程≠网络课程表(网络课程表主要是指网络教学计划,且未包括全部的网络教学计划);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网络课件主要是指网络教学内容,一般不包括网络教学计划);网络课程≠网络教材(网络教材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网络课程≠课程上网(网络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有教学的各个环节。而课程上网则是将部分教学资源数字化后呈现在网上,教学内容不完整也不强调教学的实施过程)。

三、网络学习资源的概念

(一)网络学习资源的基本内涵

网络学习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和前提条件。目前,关于“什么是网络学习资源”这个概念,学界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认为,学习资源是“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学习资源包括了支持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此外,学习资源并非仅用于学与教过程的设备和材料,它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我国有学者认为,学习资源是指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一切内外部条件。也有专家认为,学习资源是一切能够与学生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物、设施和信息的总和。

目前,网络学习资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来定义。广义的网络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和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分布在网络中各种形式的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网络人力资源是网络教育机构中的人员,包括了学科专家、授课教师、教学辅助支持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网络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网络教育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设施、通信设备等,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狭义的网络学习资源是指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开展网络化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例如课件类(含多媒体课件和CAI课件)、案例类(包括典型课例、教学设计方案、各类试题等)、多媒体素材类、文献资料类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类等。这里所指的“学习者”,是指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网络化学习的人。学习者的概念已随着终身学习的兴起而变得相当宽泛,它不受年龄、性别、 职称等因素的影响,只要进行了提升自我知识、能力的行为的人都属于学习者。学习者概念的拓宽使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具有相同的范畴。

我们认为,网络学习资源与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网络学习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网络学习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二)网络学习资源的主要特征

网络学习资源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新的学习资源, 它与传统的学习资源相比较而言, 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第一,多样性。网络学习资源的信息内容是多媒体的集成和超文本结构,表现方式具有多媒体、结构多样的特性。

第二,共享性。网络环境提供了资源共享功能,可以多方面地实现互相交流。

第三,互动性。学习资源的双向传递及反馈功能使得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为便捷和有效。

第四,再生性。学习资源不仅容许使用,还容许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工,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目前,在一些有关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文章中,常把网络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两个概念混淆,其实,和网络教育资源具有相同范畴的是网络学习资源,而网络教学资源则属于网络教育资源的一部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包括教学资源和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资源,而不能仅涉及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网络教育资源、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已列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中主要观测点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精品课程建设及研究中,有些人对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或者对二者的内涵与概念认识模糊。事实上,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技术有不同的理解。新华字典的解释: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也可以应用在航空领域、军事领域以及日常生活。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教育技术于1970年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首次提出,后来经修改形成1994年概念:“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新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该定义界定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和应用范围。

我国把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这就是说,教育技术由四个基本的要义组成: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实现教育教学优化是目的,以教学过程和资源为对象,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要素是教育技术的范围,而其理论和实践则是落脚点。以上四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合成为一个概念的整体,这就是教育技术的科学完整的定义。

通过上述对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内涵的简释,可以发现它们无论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上,还是应用范围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将二者概念相混淆。

我们认为,远程教育工作者在弄清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明晰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要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合,注重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而不是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优化教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技术倾向。“教学过程和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对象。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除了注重资源的质量外,更应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其开放与共享。在当前尤其是要关注以下几种技术:MultiAgents(多重智能代理)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GRID(网格)技术;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

我国有些学者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归纳为信息技术的特征。例如,何明升(1998)认为,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较为传统的信息手段相比,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大容量、高带宽的技术特性。例如,倪波(1998)认为,信息技术的本质特征有:信息技术是高智商的结晶体,蕴含着短周期效应,倾注着高投入,伴随着高风险,产生高利润,充斥着高竞争,对其它产业具有高渗透性,加快新技术产品的集团生产,促成社会经济国际化大联合。又如,彭绍东(2001)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何克抗教授和祝智庭教授等人对教育技术的特征作过阐述。何克抗认为,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是:非替代性;选择性,即适者生存;对人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需要新的观念,要通过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使自身获得快速发展。祝智庭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我们认为,除了上述讨论的特征之外,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还具有强融合性特征,即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及应用。例如,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与精品课程融合。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技术运用适当”,“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应用”已列为网络教育的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中主要观测点。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国内不少知名专家,如南国农教授、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描述。其中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定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按照上述的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与精品课程整合的内涵也应包括上述三个方面,即: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因此,其定义实质就是通过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把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综上所述,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建设过程中,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等概念是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准确把握这些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对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于2007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 [2007]103号. http://mdedu.bbi.edu.cn/excellentCourse/files.aspx?id=1820

[2]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2000]. http://www.xuexigang.com/2006/vv.c0d9885a464e081dw0wy5kmt.htm

[3] 胡志金. 我国网络远程课程十年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33-39

[4] 杨再石. 网络课程要素特征模式实例.教育技术资源网. http://www.chinaret.com/user/article.

[5]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02-27]. http://www.jingpinke.com/news/

details?uuid=ecb391a5-11fb-1000-b5c7-a387f2507180

[6] 巴巴拉·西尔斯. 乌美娜,刘雍潜等译. 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34-35.

[7] 李文光,何克抗. 教育技术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22.

[8] 祝智庭.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4.

[9] 何克抗. 正确理解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1):21-22.

[10]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http://www.eol.cn/article/20051012/3155157.shtml

[11] 彭绍东. 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 电化教育研究,2001,(10):16.

[12] 何克抗,李文光. 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5.

[13] 祝智庭. 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 [J]. 中国电化教育,2001,(2):4-7.

[14] 何克抗,吴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6.

[15] 何克抗. 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0):5-14.

[16] 精品课程评审系统. http://course.cdce.cn/default.aspx。

[17]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V1.0版(简介)教育部文件教技[2002]1号,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http://www.edu.cn/html/keyanfz/yuanchengjiaoyu.shtml

[18] 邓幸涛,曹凤余.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五人谈,中国远程教育,2007,(8):7-14.

[19] 吴瑕,陈庚.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变化的启示[J]. 计算机教育,2008,(24):135-138.

[20] 丁新.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OL/EB]. 中国远程教育,2003,(2):20-26. http://www.gdou.com /open/lw.htm.

收稿日期: 2011-09-15

作者简介:杨明刚,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传媒系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所长(200237)。

顾明毅,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流动站在职博士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37)。

责任编辑 三 川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A790223),华东理工大学文科培育基金研究项目(批准号:wz1022002),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W10111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杨明刚 顾明毅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研究论文